“二月二”那些事

时间:2022-10-26 11:49:33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古谚。“二月二”是节令,那么“龙抬头”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日月五星行经的黄道带划分成二十八个天区,用以表示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同时用二十八宿来判断季节。判断季节时,可根据昏旦中星的位置,亦可根据昏旦时在东方地平线上初现的星宿。我国古代将二十八宿还分为四个部分,称为“四象”或“四神”。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为东方苍龙,“牛、头、女、虚、危、室、壁”七宿为北方玄武,“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为西方白虎,“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为南方朱雀。其中角宿为龙的角,亢宿为龙的颈项,氐宿为龙的胸,房宿为龙的腹部,心宿为龙的心,尾宿、箕宿为龙的尾巴。二月初二日,东方地平线上出现龙角星,整个天龙的身子还没有完全显露,故称“龙抬头”。可以说,“龙抬头”也是节令的另一种表述。

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威力最大的动物神,它可兴云致雨,滋生万物。所以,人们对“二月二,龙抬头”古谚的理解,已非原来的本意,而是与幻想、传说当中的龙神联系起来。民间传说,在“二月二”这天,龙神要从沉睡中醒来。届时,人们要焚香祭祀龙神,祈求龙神抬头,按时兴云布雨,保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因“二月二”与“龙”有关,故民间亦称之为“龙头节”或“青龙节”。节日的活动以及饮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龙的崇尚。

“二月二”这天清晨,人们点着灯笼,把草木灰和谷糠等物从水边或井旁一直撒到屋内的水缸旁,祈求龙神赐福,使钱可以像水龙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向家中。在东北及江苏农村的某些地方,二月初二早晨要在院中用石灰在地上撒出大、小圆圈,并在圆圈内撤上高粱,谷子、玉米等粮食,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

民间素有正月不剃头的习俗,但每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无论老少,都要理发,称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剃头,可以使人健康,像龙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腾飞,将来必能飞黄腾达。

二月初二还是民间传说的土地神生日,各地都有祭土地神的习俗。在民间,土地神的形象多被塑造成一个鸡皮鹤发、老态龙钟的长者。他身着土色长袍,手持拐杖。二月初二清晨,家家户户在土地神龛前摆上供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为土地神祝寿,祈求土地神在大门口或村口严禁恶鬼和虎狼进入,保佑一方平安。另外还祈求土地神保佑田间禾苗茁壮成长,秋后五谷满仓。

“二月二”的谚语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香瓜茄子齐下地。

二月二打了伞,麦子是个光杆杆。

二月逢二卯,棉花豆麦好。

以龙命名的食物

大约在清朝,北京、河南开封等地有在“二月二”这天盛行吃面食的习俗。因是龙抬头日,所以人们便以龙的各个部位来称呼各种面食:面条称“龙须面”,烙饼称“龙鳞”、饺子则称“龙牙”。

煎饼炒豆

在农事伊始的二月,人们不仅祈求风调雨顺,还要防止病虫害危害庄稼。因此在“二月二”还要进行除害灭虫的活动。据民间传说,每逢二月,各种害虫都从冬眠中醒来。北方人要在庭院中生火摊煎饼,取“薰虫”之意。另外,民间还认为一切疾病和灾难都可以用火烧掉,在庭院中摊煎饼又有“熏火”之意,可以驱除不祥。

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驱虫的方式是吃炒豆。将豆用盐水浸泡,然后在锅中爆炒。豆遇热在锅中“噼叭”作响,故民间有“春雷鸣动,万蛰皆起”,“惊蛰闻雷米似泥”的谚语。有的地方用纸剪成鸡或猫,再用松树明子熏黑,贴在墙壁上,因鸡可以吃虫,猫可以捉鼠,如此可以避虫鼠之害。

还有的地方有“祭百虫”的习俗。即把陈年的粮食磨成粉,捏成各种动物和水果,蒸熟之后插于青竹竿上,送到田边或祖坟祭祀百虫之神,使百虫不再损害庄稼。

吃年糕(掌腰糕)

南方有些地区在“二月二”要煎年糕,称为“掌腰糕”。吃掌腰糕是要求得身强体壮,能够胜任繁重的田间劳动。这种愿望体现在一首短诗中:“二月二春正烧,掌腰相劝吃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吃焖子

在“二月二”这天,北京,天津人有吃焖子的习俗。所谓“焖子”,即是一种用淀粉熬成的冻子样的东西。将它切成刀削面似的形状,在锅里用香油煎炒。吃时可加些盐、麻酱、虾酱油等佐料,爱吃蒜的人可以加些捣好的蒜,焖子鲜香可口。

吃粽子

二月初二在安徽省徽州地区的绩溪、歙县等地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很久以前,徽州地区连年灾荒,瘟疫流行,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有一年,有一位巫师告诉人们,要想免除灾祸,必须在二月初二土地神诞辰之日设坛祭祀,土地神爱吃粽子,供品就用粽子。老百姓们遂将煮好的粽子拿到土地庙去祭祀,求土地神保佑一方平安,使百姓安于生计。祭祀以后,灾情果然减小。“二月二”包粽子的习俗由此形成并延续至今。(题图为“焖子”)

上一篇:春季宜食的几种蔬菜 下一篇:今天您吃反式脂肪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