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范文

时间:2023-12-10 07:25:57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篇1

为此,我先作一个假设。若地球没有自转,并把地球当成理想的球体,则地球表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物体都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而且这两个力是平衡的。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习惯感觉:使物体有竖直向下的效果的力就是重力,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秤的读数就重力,即弹力(支持力或拉力)的读数是重力。所以,地球没有自转时,在地面上任何一个位置物体受的引力就是重力,重力就是引力,两个力就是一个力,一个力有两个名字而已。大小相等,mg=GmM/R2,每一个位置竖直向下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地球球心。我们命名物体的理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如果地球有自转,上面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

当地球有自转时,在地球表面上,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仍然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但是,引力(理论重力)和支持力不再平衡。如图所示为地球没有自转和有自转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受力情况。

右边两图是我们通常说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和细绳悬挂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在地球没有自转时两图指的是上面左图,就是引力(理论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的平衡;在地球有自转时两图指的是上面右图,引力(理论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并不平衡。那么在右图中引力 (理论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的合力是什么?支持力(或拉力)又与哪一个力平衡呢?下面我们来讨论说明。

地球存在自转,是一个非惯性系,地表上(除两极外)所有“静止”的物体事实上都处在匀速圆周运动的状态中,因此,都存在向心加速度。结合下图分析,引力(理论重力)与支持力(或拉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个合力就是来克服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开圆心的趋势的,不断地把物体拉到圆周上做圆周运动。另外我们还感受到物体受到一个与支持力(或拉力)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与支持力(或拉力)平衡,这就是我们习惯感觉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物体此时只受引力(理论重力)和支持力(或拉力)两个力,而支持力(或拉力)方向向外,不能提供向心力和竖直向下的效果。

这两个效果只能来源于引力(理论重力),所以我们把引力(理论重力)分解为指向圆周运动圆心的一个分力和与支持力(或拉力)平衡的一个分力。这两个分力一个用来提供向心力,这个力克服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开圆心的趋势,不断地把物体拉到圆周上做圆周运动,我们本身随着地球自转感受不到这个力。一个力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效果,弹力(支持力或拉力)的读数为其大小,我们把它命名为习惯重力,这个习惯重力就是地球有自转时我们习惯感觉的重力效果。类比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但重力的外在表现支持力或拉力变化了。那么,当地球没有自转时,物体的理论重力(引力)和习惯重力是一个力,且本质和外在表现是一样的。当地球有自转时,物体的理论重力(引力)本质没有变化,而外在表现会有所不同,因为地球有自转,使物体有离心的趋势,有轻微的失重现象,使物体的理论重力(引力)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物体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由于失重现象外在感觉不出来;一部分是我们感觉到的习惯重力,就是弹力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常常讨论习惯重力的大小、方向及其变化。

归纳总结:我们日常讨论的自转向心力和习惯感觉的重力(弹力读数)本质上都是理论重力的一个分力,都是同性质的力。以后我们只区分理论重力与习惯重力、自转向心力。地球自转只会影响习惯重力和自转向心力,不会影响理论重力。

有了上面的假设和相应的结论后,我们再来看看地球有自转时,物体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处,引力(理论重力)的两个分力有什么变化。

地球自转篇2

想象一下,平时动作“慢吞吞”,外形“圆滚滚”的地球忽然像发疯的陀螺一样,以每秒一圈的速度高速旋转起来――这样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存在于这个“陀螺”上的我们,又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首先,我们可能要重新安排时间,不然以原本的计时方法我们可能会快速“变老”。当地球以每秒一圈的速度旋转,我们的一天再也不是24个小时,而变成了短暂的一秒钟。黑夜和白昼“平分”了这一秒钟的时间,它们交替“值班”如此之快,一亮一暗的光线让你眼花缭乱,忍不住揉揉眼睛想打个哈欠,而打个哈欠可能一星期就这样过去了,甚至每隔上6分5秒钟我们就能互道一声“新年快乐”。喔,不好,又长大了一岁!

不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担忧,我们都知道钻木取火的故事,那么地球会不会因为自身旋转太快,和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而导致燃烧?地球的内核会不会像坏掉的鸡蛋黄一样被甩得散开来呢?当地球“疯狂”地跳起旋转舞蹈,地表上的建筑和生物们会不会摆脱万有引力而被甩到空中去?当你战战兢兢地站到受万有引力较低影响的赤道上,马上就随着地球转圈的力量被直接抛向空中,晃晃悠悠地越飞越高,直到飞进浩瀚的宇宙之中……

不太美的真相

当你想象着你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远,而且极有可能就这样成为环绕地球飞行的近地卫星时,请原谅打断了你,因为真相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简单来说,地球自转就是地球的中间部分正被离心力往外甩,而当地球“飚”到一秒一圈的速度,地球甚至撑不到3天――喔,不对,是3秒。那时,赤道将以10%的光速剧烈运动,离心力将远远超过地球的万有引力。地球外部和内部的一切都将做疯狂的向外扩散运动。你不会感受到想象中剧烈的头晕目眩,也不会飘浮起来,相反的,你会被离心力从地球一头不停地甩到地球另一头,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里,你还有意识,然后你就“挂了”。

地球自转篇3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照得到地球的向光一面却照不到地球的背光的一面,这就是地球的昼夜现象,其中地球向阳的一面叫做白昼区,另外的一面叫做黑夜区。而地球的自转又是地球的白昼区和黑夜区相互轮换,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自转简介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地球自转篇4

地球自转偏向力,又叫“地转偏向力”,最早源于法国科学家科里奥利(Coriolis)以牛顿力学为基础提出的“科里奥利力”(简称“科氏力”),这种力产生于地球自转运动,即地球进行自转过程中,转动系统中的运动物体会受到一种特殊力的作用,使地球表面物体发生不改变其本身运动速度但造成其水平方向的偏向的运动。由于地转偏向力真实的存在性和科学性,成为地理学和气象学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由于涉及深刻的数学和物理学知识,一些教材上直接介绍并推出了地砖偏向里的数学表达式,或是从地貌、地概、水文、气象等描述性内容,缺少直观上的体验教学内容。本文重点从实验分析的角度,探讨教学中可行的地转偏向力实验教学方式。

一、地转偏向力实验教学的意义

实验教学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和实操进行课本知识深化和验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运用于地转偏向力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及其应用,不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抽象内容,在理解知识的前提下深化知识,强化记忆。

二、地转偏向力实验教学的种类

(一)课堂演示型实验

课堂演示型教学强调教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借用模型、道具、视频演示等直观的方式向学生演示有关地转偏向力的知识一种实验方式。实验的内容可以包括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大小、偏向原因等问题的演示。

(二)联系实际型实验

联系实际型实验方式需要教师熟悉日常生活中涉及地转偏向力的例子,并生动的传授给学生,并通过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区活动等有效的形式进行真实现象的演示和知识点提升。

(三)论证验证型实验

根据已有结论,设计实验和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中论证已有的地转偏向力知识的正确性和权威性,发现并提出问题,既有效加深学生对地转偏向力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潜能。

三、地转偏向力实验教学方法

(一)模型演示法

地球仪在地理教学中实为最常用的教学道具。对于地转偏向力存在的证明,借助地球仪模型转动前后的情况对比可以较为直观巧妙的表现出来,设计实验主要如下。

1.教师可首先将地球仪北极朝上的用支架立在平稳的桌面上,先在其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上一至两滴蓝色墨水,观察结果是:蓝色墨水向低纬度方向流动。

2.模拟地球自转:开始自西向东的匀速转动地球仪,并在刚刚蓝色墨水的初始纬度处不同经度的位置滴上一至两滴黑色墨水,观察黑色墨水的流动方向,并与蓝色墨水的流动方向进行对比。运动结果:两种颜色的墨水在地表流动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黑色墨水的流动方向与原蓝色墨水流动方向比较发生了向右的改变。

(二)实操验证法

实操验证即将实验的实施权转让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对地转偏向力进行探索与发现,是实验课堂常用的手段与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推导并深化的过程是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在地转偏向力实验设计过程,可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知识结论设计相应的验证型实验。如要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可以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准备:圆盘、小球、转盘。

2.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取一个圆盘放置于静止的转盘底座上,同时在圆盘内部让小球从盘子中心O点向边缘B点方向滚动。转盘静止情况下,小球的运动轨迹为线段OA,在A处做上标记。此时如果逆时针转动底盘并在此过程中重复刚刚的动作,将小球从中心O点向边缘B点滚动,经过一段时间滚动,我们发现小球最终落点到了A1处,及不难发现,由于圆盘的转动影响和改变了小球原有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三)现象解释法

现象解释的实验方法强调教师运用日常生活的具体现象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并鼓励学生在课余和生活中进行实验验证的一种实验教学方法。如由于地转偏向力,许多沿地表水平面运动的物体都会受到其影响而产生非直线的方向偏移运动,这种偏移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待学生发现与验证。如以北半球为例,当打开水龙头向瓶中倒水r,会看见水面形成漩涡,而漩涡的旋转方向却很少有学生关注,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实操,并观察漩涡旋转方向,得到相应的结论: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因此漩涡由于受到该力的作用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又如鼓励学生运用地转偏向力来观察和分析车辆行人靠右行驶的规章制度的合理性问题,通过分析,得到相比于其他北半球国家,我国采用靠右行驶的规定缓解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等实用而发散性的结论。

四、结论

一个概念的提出,需要有强有力的事实作为依据。因此,在地转偏向力教学中,对于地转偏向力存在的验证是教学的基础和第一步,然后才考虑到对地转偏向力方向、大小及应用的教学,事实证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加的直观和易于学生接受,具有很强的可操性。

地球自转篇5

学术

我讲到:同学们注意观察此图。地球一边自转一边公转,从图中A点运行到B点。这段时间对于地球上的P点而言,正好从今天的正午12点整,到第二天的正午12点整。这个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同学:24小时。

我:那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24小时”,24小时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吗?

同学:不是。

我:为什么不是?

同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地球并不是自转了360°。

我:哦。那是多转了,还是少转了?

同学:多转了,超过了360°。

我:很好,大家已经发现24小时并不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而应该比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略长点,那么我们怎么去测量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呢?

教室突然变得安静了,大约过了30秒,教室里又开始吵闹起来,有了些想法的同学开始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中,10年来,我就是这样讲这个内容的,课堂也会按照我的设想向前推进。下面我该让大家交流一下,然后我就会在上面这幅图上画 “一颗遥远的恒星”,开始讲解恒星日,最后告诉大家经过精确测量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但是这次发生了一点意外。

一个同学举手:“不用测量,可以直接算出地球的真正自转周期。”

“哦?是吗?说说你的想法。”我不信,难道我又遇到高人了?

“因为地球绕太……太……太阳……,所以可以计算出真正周期……”可能是因为兴奋,也许是紧张,这个同学说起话来有点断续,甚至有点结巴了。我听了半天也没有听懂。学术

“不懂。”我当着大家的面对他说了自己的实话,全班一阵哄堂大笑。

“这样,请你到讲台上来,对着图给我们详细解释你的想法,慢慢说哦。”

这位同学走上讲台,对着这幅图开始讲解起他的“奇思妙想”。

“地球从图中A点运行到B点,花费了24小时,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天,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要 365天,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地球公转一周需要360天,那么地球在图中从A到B的过程中,也就绕太阳转动了1/360圈,即1°,也就是图中 ∠α=1°,因为内错角相等,所以∠β=1°,也就是地球在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花费了24小时,自转了360+1°,因为∠β就是地球多转的度数。(我坐在他的座位上,看着他的分析,调皮地补充了一句:“我知道有一个运动品牌叫361°,今天通过你的分析,我知道该品牌的来历了。”)那么要求地球自转360°所花的时间就可以用下面这个方程去解哦。假设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是x,360°/361°=x/24小时。”

我回过头来问同学们:“他说的有道理吗?”

“有,有道理!”

“好,大家拿出计算器,帮他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术

全班同学都兴奋起来,进行计算,很快结果出来了:23小时56分0.6秒。

“哇,居然只和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差三秒多钟,你太厉害了!”我赞扬到。

“我这里是把地球公转周期近似的看成360天,如果用365天进行计算,就更精确了!”这位同学好象对这点差距也不放过哦。

“厉害,厉害,这位同学甚至没有向天空瞥一眼,就发现了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我毫不吝啬的再次表扬。

全班响起长时间的掌声,对这位同学表示祝贺和钦佩。

地球自转篇6

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月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日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日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又由于月球轨道倾斜于地球赤道,因此月球在星空中移动时,极区会作约7度的晃动,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再者,由于月球距离地球只有60地球半径之遥,若观测者从月出观测至月落,观测点便有了一个地球直径的位移,可多见月面经度1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天秤动。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2/3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迎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迎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迎时针绕日公转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即月球)本身的轨道面。在这个定义习惯很适合一般情况(例如人造卫星的轨道)而且是数值相当固定的,但月球却非如此。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着5。145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28。60°(即23。45°+5。15°)至18。30°(即23。45°-5。15°)之间变化。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1。54°)及3。60°(即5。15°-1。54°)。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56°的摆动,称为章动。

地球自转篇7

关键词:自转,公转,潮汐,双星,时间

 

1.星球自转成因

所有的星球都在自转,且绝大多数星球的自转方向有规律。看过一些对地球自转现象的解释。如“星云说”“大气动力”“太空第三种力” 等等。这些假说从出发点上就有问题。免费论文参考网。地球自转不是由太阳系中特有的“星云”“大气动力”等等引起的。地球自转和其他星球自转产生的根本原理是一样的。如果地球自转是由于太阳系中某些因素引起的,对于没有像太阳系一样的“宇宙环境”的星系,星球自转又怎么解释?因此,要搞清地球自转的原因,必须搞清所有星球自转的原因。星球自转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影响其自转的因素有多个。

自转的产生要追溯到“公转体系”的形成过程。星球刚出现时不一定在自转,它们从出现到自转有一个过程,现在就来研究这个过程。设一行星A(未自转)以一“合理”速度经过一质量很大的星球B的引力范围时,受到B的引力作用,A的运行轨迹会发生偏转,直到最后绕B做环绕运动。

把行星A分成两个半球来研究,未偏转时,两半球做的是直线运动,两半球平均线速度大小一样。当行星A经过了与星球B的引力垂直的那一点后,星球B的引力就与行星A的两半球原来速度方向出现一个大于90度的角度。把星球B的引力分解在行星A两半球做直线运动的方向和垂直于该方向,可知B的两个分力对A两半球做负功,使得两半球在直线方向速度减小。由于行星A的内半球距星球B近,外半球距星球B远,B引力在两半球直线方向夹角也不一样,使得A的两半球所受B引力在直线上分力大小不等,即行星A的内半球受到星球B引力较大的牵制作用,外半球则相反。这就使得外半球与内半球之间产生一个“力矩”,这个力矩就使得行星A旋转起来,且旋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当行星A运动到其内半球和外半球的线速度与星球B引力垂直时,力矩消失,自转速度停止增大,而产生的自转速度则会继续保持下去。当行星A的公转轨道发生变化时,又会产生力矩,则自转速度就会发生变化(还有潮汐的作用)。这就解释了“星球由高轨道向低轨道迁移时,其公转动能增加量小于其势能减少量。”原因就是部分势能转化成了星球的自转动能。地球做的是椭圆运动,在公转过程中产生了力矩,故它的自转速度时刻在变化,但变化很小。有的行星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公转面和自转面不共面,这与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还与其公转前的状态有关。

综上所述:1、星球自转速度产生于其运行轨道发生偏转的过程中。2、星球运动轨道发生变化时,自转速度也会发生变化。免费论文参考网。

2.双星系统的形成

两个有质量的物体在一定范围内会有引力作用。在一个“孤立”的宇宙环境中,当一行星C以一速度经过一星球D(假设静止不动)的引力范围时,两星球会受到等大反向的引力作用。分别对两星球进行受力分析,很容易发现它们都不可能静止不动。星球C在星球D的引力作用轨道会发生偏转,星球D由于受到行星C的引力作用也被带动起来而运动,这样就出现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现象。而两星球做的都是不规则的曲线运动。如果星球C挣不脱星球D的引力作用,且始终不会被星球D追上,则最终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双星系统。宇宙中绝大多数'双星系统'是由于相互带动做曲线运动而最终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结果.

3.时间与事件

我们通常说的时间,是指钟表上秒针的跳动所累积起来的一个过程。而我要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无数次连续的事件,这些事件被“速度小于光速的物体”连续不断地制造出来。事件在连续不断地“以光速”被制造出来的同时,又在连续不断地以光速流逝。

速度小于光速的物体所处的不同的状态与逝去的事件构成了不同的时间体系。我们在静止时,与流逝的事件构成了一个体系(体系A)。在体系A中,我们可以看见秒针在按我们规定的条件跳动着。当我们以一半光速运动时,若以我们为参考点,则事件流逝速度相当于光速的一半,此时,我们与事件又构成了一个体系(体系B)。在体系A中,事件从我们身上产生的速度为光速C,在体系B中事件产生的速度为“C-V”,由于事件之间是连续不断的,如果以体系A中的时间T来计算体系A和体系B中发生的事件数,则体系A中的事件数肯定会多于体系B中的事件数,换句话说,我们在体系A中完成一事件的动作比在体系B中要快(可以联想到播放影碟时的快放、慢放)。免费论文参考网。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设事件是一条河流,我们站在这条河流中间,当我们静止时,河流相对我们的速度就是水流速度,当我们以小于水流的速度顺水而行时,河流相对与我们的速度就减小了。事件从我们身上流逝速率就可以形象地比喻成水经过我们时的速率。抛开我们后面的水流,我们就变成了河流的源头,及事件的制造者。

在我们静止时,水流经过我们的速率大,对应于事件相对我们以光速流逝;我们运动时,水流经过我们的速率小,对应于事件相对我们逝去的速率小。此时,回想秒表跳动这一“事件”,就不难发现秒表跳动的速率在发生变化。秒针的跳动也是一个事件的发生,在体系B中秒针跳动一次动作比在体系A中要慢,所以我们看到秒针在运动时比静止时走得慢。

如果我们使自身速度达到了光速,那么我们要完成一个事件所需时间将变得无穷大,此时,我们就会静止不动,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将会停止。

如果要回到过去,则需要将逝去的事件追上,此时需要的速度则要超过光速,不过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莫过于光速,因此,人类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

事件流逝的方向四面八方,但最终归于黑洞,因为黑洞可以吸收万物。因此,如果坠入黑洞有幸还活着,我们就可以看到历史。

4.为什么行星的公转方向一致

公转体系刚刚开始形成的时候,绕中心天体运行的行星的轨道是没有规律的。行星之间的公转面会出现夹角,有的行星会相撞,公转方向也有相反的,这时体系极不稳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由于行星球之间相互吸引,使得行星的公转面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了,最后所有行星都被拉得靠近一个轨道面,这时体系也逐渐变得相对稳定下来。当两个公转速度相反的行星相遇时,由于相互吸引,距离就会被拉近,此时两行星的向心力就变了,行星的轨道也就跟着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的吸引,两行星就会相撞,但由于相撞时两行星速度方向存在夹角,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最后剩下的只有那些公转方向一致的行星。由于在这些行星在最终形成稳定轨道过程中产生了正向力矩,所以自转方向大多与公转方向一致。当然也有例外,当某行星离中心天体非常远时,它受到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非常小,这样它就可能与其他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例如彗星)。

 

地球自转篇8

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教学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并且这些概念多为空间概念,学生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会给初学者带来学习上的困难。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这个地轴在地球上也没有。我们生活的地球空间没有这些线,所以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借助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识别这些地理事物,就可化难为易。教师轻轻拨动地球仪,让它自西向东绕地轴转动,可引出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等地理事物概念。让学生学会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些地理事物,并在地球仪上观察从赤道向北,向南,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的纬度,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等概念列表对比分析进行学习,总结出这些概念的几何形状特征及其作用。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将复杂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演示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地球本身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同一时段里,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没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黑夜,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教师拿着地球仪,使地球仪在不停地自转过程中把北极点指向学生,学生观察后得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同理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把南极点面对学生,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可让一学生充当太阳,地球仪绕学生做公转运动,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种有趣味的训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利用演示进行学生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并且感知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3.半球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赤道和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基多的赤道纪念碑”和“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材料。东西半球的划分是地球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观察0度经线穿过英国及非洲大陆,为了避免把英国,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分割在不同的半球上,造成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所以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不是0度和18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选择了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的西经20度与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教师将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的东西,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4.世界海陆分布

教师利用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南半球(南极点面对学生)和北半球(北极点面对学生),东半球(东半球面对学生)和(西半球面对学生)的海陆分布,并进行对比学习,世界海陆的分布特点———不均衡性。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西半球上主要有哪些大洲,北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南半球有哪些大洲,了解七大洲的分布位置。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七大洲的分布特点,面积等,如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像北美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南极洲在顶端。学生基本上了解七大洲的分布位置,面积及其名称。利用地球仪,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洋,并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洋的分布位置,面积以及轮廓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认识和逐步学习。充分利用地球仪,让学生学会描述四大洋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了解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及地理归纳能力。地球仪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从地球仪上可以获取很多地理知识,在需要地理信息时可借助地球仪,地球仪是中学阶段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手段,使用地球仪进行教学也是学习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

上一篇:草龟范文 下一篇:学富五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