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2 04:13:27

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1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就是从维护读者利益的立场出发对待违章行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通过教育使读者成为我们的朋友,图书馆的主人。

读者违章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一部分。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在图书馆服务形式多样化的同时,读者违规的现象有所增加,形式也呈多样化。为此加强对读者的教育,规范读者违规的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1新时期违章行为的特点

1.1违章主体年轻化。持证读者中35岁以下的占80%,青年人对规章制度不以为然,又不熟悉图书馆环境,自以为是,造成年轻读者违章率上升。

1.2知识化、智能化。到图书馆的读者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年轻读者中不少人对计算机、监测仪等现代设备较熟悉,知道如何对付,运用他们的知识违章。

1.3违章多样化。随着图书馆服务项目的多样化,读者违章也呈多样化趋势。就外借服务来说,从闭架到开架,增加了窃书违章;就窃书来说其方式又形形。当前,图书馆正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管理发展,从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过渡,从纸本文献向电子文献服务扩展,这些都给违章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

2违章分析及其对策

2.1超期。指所借图书没有按期归还或办理续借,超过了借书期限。图书限期归还是图书馆借阅活动通行的一种规则,它的目的一是不使图书成为某个人的长期专用品,而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利用它二是提醒读者“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的时间太长容易遗忘,甚至因此丢失图书,造成损失。这个游戏规则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一般都能按时归还图书。随着自动化流通管理的发展,目前超期违章现象日趋严重,由于读者手中没有还书日期的记录,且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知不觉就超期了。有一大部分图书永远不会归还图书馆,原因是由于超期时间长,罚款金额多,如果罚款金额超过办证押金,就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放弃借书证,不归还图书。处理超期违章一方面要以人为本,从便利读者考虑。如提供还书日期记录本,可以按工本费销售,谁需要谁购买,以方便读者记住还书日期。同时对确实需要延长借书时间的读者放宽续借次数,可以二次甚至三次续借,可以通过电话续借。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购买专用还书机开展自助还书。从管理的角度考虑,必须规定超期罚款不超过押金,超过部分免收,以避免图书损失。定期给超期读者打电话通知或写催书单,并探讨网上催还图书的办法。适当提高办证押金可能是减少图书损失韵好办法。

2.2文献丢失。读者丢失文献要酌情按文献价格的n倍赔偿。酌情是根据该书文献馆藏情况区别处置,如复本量多则少赔,独本图书丢失加重赔偿,或看该书的出版年代,旧书少赔,新书多赔。对内容更新快、时效性强的图书少赔。同样存在读者不想赔书而弃证毁书的问题,可以采取赔书金额不超过押金的办法,力图使读者能继续来借书,同时减少图书损失。最让工作人员难以应付的是有些读者想购买他所想要的文献而谎报丢失,工作人员无法判断其虚实。有的书出版时间早,书价便宜,l0倍赔款也没多少,如《怎样挖掘你的潜力》,985年出版,书价0.66元,l0倍赔款不过6.66元;《木器油漆问答》,1986年出版,书价2元,l0倍赔款仅20元,无关痛痒。因此,根据读者丢失情况,定期购买补充相同或相类似的文献将是管理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当然它依赖电脑网络的实现,采选人员能迅捷统计查找图书丢失情况,利用网络向出版商订购,补充馆藏。

2.3窃书。这一违章行为始于开架借阅,如同到超市取物那么方便,没想到图书馆装备有比超市更先进的电子监测仪,于是手到贼擒逮个正着。窃书者主要对象是较热门、适用,书市已无处觅求的好书。窃书的方法,多数是把书藏在身体深处,或书包的里层,有的藏在帽子里,这些都能被监测仪器发现。不好对付的是智能型窃书,如把书带回家,慢慢查找磁针的位置,然后将磁针取出来,将该书还回图书馆,等工作人员归架后他再将该书藏于身上,一旦得手就溜之大吉。还有的人是在书库里将书带到没旁人、且工作人员不易察觉的角落将磁针找出来,再把书放进包里堂而皇之地窃走。

对窃书行为的处理一定要慎重,不要轻则罚款,重则公布姓名,通报其家庭、学校。首先要宣传教育,将爱护图书作为读者到图书馆的文明行为之一,并明确告诫读者图书馆有先进的防盗监测设备,并根据窃书情况不定期开展专栏介绍。1997年我馆外借图书被窃捉获128起,1998年初设专栏公布各种违章行为情况,展示被窃被损图书,不公布窃书者姓名,当年就收到成效。1998年窃书行为减少到38起,1999年减少到l2起。其次要耐心规劝帮教窃书读者,使他们认识到窃书行为同样很不光彩,同时指出到图书馆窃书是损人利己的自私行为。大多数窃书者都会因一时糊涂而后悔,为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而痛恨不已。如一位读者写到:“此次我内心深处才意识到这种行为太没志气。今后我会作为我人生路上的座右铭,鞭策内心,重新做人”。

对智能型窃书只能通过加强开架库的管理和健全岗位责任制使这类窃书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随着图书馆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改革的发展,智能型窃书者的活动空间将越来越小。

2.4故意损毁图书。其行为表现方法是将图书中的某几页剪掉留给自己,有的是将图书外壳套在别的书外面,埋上磁针归还图书馆,将书的内容部分留给自己。对此类故意违章行为的处理要严,不能姑息。对屡教不改者应吊销其借书证,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

2.5电子阅览室安全防范。电子阅览室是以高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新型阅览室,既有现代化的技术与功能优势,又有较为脆弱和较为复杂的安全管理。因此,防病毒和防混乱是电子阅览室所特有的管理环节,其防治过程甚为复杂、困难。计算机病毒是电子阅览室中的隐形杀手,一旦侵入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就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而电子阅览室管理中的混乱主要表现为读者不遵守上机上网规定,胡乱使用计算机,随意删除机上的系统文件,擅自更改系统参数或私自使用外来软盘等,这些都可使计算机和网络系统陷于混乱、失控而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无论是读者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电子阅览室的安全防范工作,除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还应从技术装备上建立起多层次的、严密的防御体系,采用各种管理软件,加强对读者、光盘、数据、信息、网络等的管理。例如,门禁系统可用于识别读者及其进出时间;借阅管理系统用于电子文献的借阅、机位的分配、读者的查寻、监控、intemet访问控制和日志,各种统计报表以及上机上网计费、费率的调整等;光盘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子文献的采购、登到、编目、典藏;客户端系统用于电子阅览室导引、客户端启动流程和登录控制,包括读者登录、退出管理;后台数据库维护与备份系统是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以有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提供对系统数据库的维护、应急处理和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在采用以上管理软件的同时,还应采取如下安全防范措施,如对资源使用权限的规定和登录资源的情况;每台微机安装硬盘保护卡、系统恢复及各类杀毒盘;建立系统日志文件,对每一个系统操作都记入日志,以提供故障查找和责任分析的原始依据。除此,还应建立和完善馆内局域网和电子阅览室网络系统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加强软件版权的法制观念,规范服务行为,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原则。例如,禁止使用盗版光盘和软磁盘;系统盘由专人保管、使用;禁止在上网计算机中运行游戏软件;不得随意从其他网络系统(如intemet)上拷贝或下载软件等等。

3读者违章管理的原则

3.1“以人为本”。就是从维护读者利益的立场出发对待违章行为。如果图书馆制定有关的规章不是“以人为本”而是给读者增加诸多限制,设制种种条条框框,人为地造成读者违章,其结果必然激化读者与图书馆的矛盾,伤害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同时损害了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以人为本,是根据所发生的损害广大读者利益和扰乱图书馆正常工作秩序的不良行为,实事求是地制定规章制度,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验所定的规章制度的利与弊,及时修改完善。以人为本和以书为本是现代图书馆与藏书楼不同的管理思想和运行模式。现代图书馆是以服务为中心,藏书楼是以保存为中心。体现在违章管理中就是要避免“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手中保管资料的权利,作为垄断或交易的资本。”

3.2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终身教育的学校”,在读者违章管理中也应该贯彻教育为主的思想,体现图书馆的教育功能。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图书馆员的职责是从读者的利益出发,为读者服务,向读者负责。少数读者违章往往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人地位,图书馆员应该热情地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成为我们的朋友,共同维护这所“学校”的秩序。处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不能为处罚而处罚。应该掌握处罚的“度”,太轻则不痛不痒,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太重则把读者吓跑,再也不回头。因此,违章管理应该重视宣传教育,所谓“不知者不为过”,通过宣传使读者知道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并理解它们的内容精神,“入乡随俗”,从而减少违章事件的发生。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2

新课切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现代教育学证明:成功的切入是一种艺术,被喻为教师谱写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与这切入有着重要的关系。

那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去创设一些新颖独特的课堂切入方式呢?下面就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种常用的切入法,与同仁一起商榷讨论,以求抛砖引玉。

1.从写作背景切入

诗歌对学生来说始终是很遥远的,学生感觉很难,文意的理解就像月光下的树影飘摇不定,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不了解背景,有了背景的铺垫,学生就能比较自然地进入文本的理解,就能比较自然地品味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文的真正魅力。

如张籍的《秋思》一诗,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特别是最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理解,需要有背景的介绍。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这一平常事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了解了这一点,学生才会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矛盾心理,这正体现了作者思乡思亲的情愁。

2.从题眼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抓住文章的题目,打开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

《窃读记》的教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窃"就是偷。"窃读"就是偷读吗?作者为什么要窃读?怎样窃读?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批文入情,破解疑团,抓住了文章主要内容:"窃读记"写的是作者林海音因买不起书又渴望读书的一种行为,在窃读过程中品尝到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

标题是人们阅读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时获得的第一信息。所以,在我们教学的实践中,围绕标题做文章,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切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对学生正确语文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很多高明的作家总是在题目下一番功夫:有中心型的标题,这类标题通常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和中心思想。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钓鱼的启示》等,还有对象型的标题,这类标题往往具有明确全文的中心人物或刻画、介绍的主要对象,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等,还有一类线索型标题如:《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等;更有情感性标题、体裁性标题、杂和性标题等。

3.从文章内容切入

3.1 从关键字切入。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智能活动获得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智能,促使他们生动和谐地发展。语文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必须要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如《丰碑》一课中,当有人告诉将军冻死的那位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这里的"愣住"一词表面意思容易理解,但其中内含的思想情感较难把握。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运用"愣住"一词说几句话,把将军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如有的说,军需处长就是发棉衣的,他把衣物全给了战友们,而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冻死,将军"愣住"了;有的说,军需处长在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他人着想,将军"愣住"了;有的说,军需处长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以致默默地牺牲了,将军反而误解了他,将军怎么会不"愣住"呢?……这样,抓住关键词语重锤敲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心体味,可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使认识得到升华。

3.2 从中心句切入。中心句对文章起总括全段,提纲挈领、总结归纳、深化内容的"引子"作用。把握住各段的中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因此找准了中心句这个突破口,在把握重点上就更准确了。

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先抓住了概括段中的中心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然后再让学生自读、自悟,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再让学生合作探究每个方面又是主要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这样就为师生合作探究、解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4.从结尾处切入

文章的结尾方式有很多,有的记叙文,作者习惯在最后做总结,为全文画个圆满的句号。这时,我们不妨从"结尾"入手,用先果后因的方式促使学生研读课文。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在解读本文时就可以直奔文章结尾,"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他对孩子提出哪些希望?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概括出作者在受朋友穿着的由美国维黛安太太织的毛衣受到启示:大胆地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又从举办大型时装展之际工人们跑光,面临时装展得延期这件事中受到启示:举办一次与众不同的未成衣时装展。

可供选择的教学切入点还有很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灵活选取切入点之后,要注重后续的点拨与引导、联系、回扣、呼应,形成有较强逻辑联系的教学序列,不能离开全文去孤立追求"切入"效应,要在完整的语文环境中科学地选择切入点,这样的切入点选择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否则就会肢解教材文本,造成混乱。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

[2] 《小学语文教学》

[3]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4] 《课堂艺术》

[5] 《语文教师用书》第十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3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促使学生乐读、读会、会读,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读“得”其乐,读“得”其法。我们尝试在不同阶段恰当地借助信息技术,使它发挥积极的作用。

(1)预习阶段

激励学生在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电脑网络查阅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提高理解文本的能力。(2)阅读理解阶段

此阶段,学生对文本完成了由认读到理解再到感悟、欣赏、积累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参与加速了这一过程,并提高这一过程的质量。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文中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一难句时,我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漂亮画卷,再配以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曲子,让学生边欣赏,边展开想象,使学生仿佛亲临桂林,置身于漓江之上……从而达到了诱导学生入境悟情、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

(3)拓展阶段

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它辉煌的过去,对于它毁灭的过程只用了一个短小的自然段、三个简短的句子来介绍。“圆明园到底是怎样毁灭的?它原来所收藏的奇珍异宝到底有多少?现在又流落在何处?”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提出以上几个问题,并诱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他们从散落在英、法、美等国各大博物馆中的收藏谈到了圆明园的建筑历程,谈到了两次鸦片战争对圆明园的野蛮洗劫以及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等等。借助网络资源,孩子们仿佛打开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百科全书。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自由安闲地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思”

朱熹说:“读书要做到三点,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关键。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如何提高学生读书思考的积极性,提升思考的质量,降低思考的难度,我力图借助媒体的参与达成此目标,并有了一些收获。

(1)创设良好的情境,诱发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海底奇形怪状、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视频的播放,创设了情景,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突破知识难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仍以《海底世界》为例,本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

①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中句与句之间联系的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先问:“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学生马上回答:“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于是,我运用多媒体模拟出海底动物的各种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学生听后说:“老师为什么不把声音调大一点?我们听不清楚。”“那就对了,因为它们在‘窃窃私语’吗。”我笑着说。

②化静为动,强化对课文重点词、句的训练。第四自然段中描写的几种动物:海龟、梭子鱼、乌贼、章鱼……学生对它们的样子、特点都不熟悉,存在很多疑问:“海龟为什么爬得这么慢?梭子鱼是什么样子的?乌贼和章鱼怎样区分……”于是,我就让学生上网到“海洋资源”查找这几种动物的资料。最后,我扮演《海洋日报》的记者和学生分组扮演的几种动物进行对话,让学生通过说、演换词等方法,有机地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交流”

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思维碰撞中不断收获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参与会使此过程更加开放、活跃。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写”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教材找到由读到写的训练点,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使学生爱写、会写。如教学《丑小鸭》一课,设计“拓展延伸”的环节,我说:“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开心地拍拍翅膀飞上蓝天,这时,地上的鸭子、公鸡、猎狗都仰望天空发出一声声赞叹。孩子们,此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吧!(出示:我想对鸭妈妈说——我想对鸭哥哥、姐姐说——我想对鸭子、公鸡、猎狗说——我想对农夫说——我想对丑小鸭说——)请你自选一个内容,将想说的话写出来吧!”这一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再度与文本做深层对话,让心灵去感动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并将感动溢于笔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给互动式阅读教学带来的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形式的整体性变革,它对于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兴趣;精讲;人人参与;复习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要注重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要想使学生乐学、好学并学有所获,真正实现和谐高效课堂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优秀教师要过“五关”。

一、兴趣关

专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的内驱动力。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英语动画光盘、卡片,设计适合教材内容的有趣的游戏、朗朗上口的chant及脍炙人口的歌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乐上每一节课。当然,适当的时候,free talk(自由会话)也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灵丹妙药。记得五年级上学期连续的生词、难句子使许多学生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大受影响。于是我鼓励学生将课文或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编成free talk,说多少不限,可加动作和表情。给了孩子自我展现的舞台,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自然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二、听讲关

教师要有组织学生聚精会神听讲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特定的年龄特点,好动并且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所以课堂上老师许多时候累在维持课堂秩序上。经常地,当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津津有味地讲解时,总有个别学生摆弄东西或窃窃私语或走神。此时,我们火往脑门蹿,暴跳如雷,大声呵斥。这么做,效果多数不理想,不少学生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好多学生会像看跳梁小丑或像看耍猴一样看着我们发火。怎么办?为了让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也可以让评价帮个忙。我将班级按小队划分为四组,每组以水果命名,或苹果队,或桃队,或香蕉队。课前负责画画的组长将各组标志在黑板上画好,根据各组上课纪律的表现、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程度或发言的积极性加分或减分。如,当看到某个学困生听讲认真时,教师马上加分并大力表扬,和他一个层面的学生肯定会有所警觉,马上坐好,力争加分。一不小心被扣分的,小组成员对其肯定会怒目圆瞪,其也感愧疚,努力做好,争取加分,为组争光。这种方法我用时屡试不爽。经常,当看到一个调皮蛋轻推另一个调皮蛋,提醒其认真听讲时,窃喜之余,也清晰地意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每一个都有向善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采取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其教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精讲关

是嗦嗦、漫无边际、口干舌燥地讲一节课,还是根据学生学情、精心设计、精讲每一课?答案肯定是后者。讲好课是实现课堂和谐高效的关键,也是一名合格老师必须要做到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认为在课堂上,一定要努力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她说当自己讲课最含糊的时候,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教师废话一多,学生就如坠云里雾中。而精心备课、做好预设是做到精讲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崇尚“三次备课成名师”,先“无他”而备――自己钻研,再“有他”而备――参考各种有效资源,最后反思性备课。尽管我们达不到于老师的精致,但是拿到新课,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如何导入,创设让学生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如何巧妙解决重难点,活动设计如何做到既有趣有效,又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理解全文的问题设计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度。设计得太容易了,齐刷刷全都举手,那是无用功;设计得太难,一个不会也无效用。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才有挑战性,有成就感。活动设计也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记得在学习鲁教版第三册Family,Lesson 3 She works in the hospital.中,乍一看,人物多,句子凌乱,一股脑学习肯定让学生无所适从,经过苦思冥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利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教学光盘,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几个问题Who are they?What do they do?Where do they work?经层层分解,复杂的课文变得相对简单,课堂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备好课,做到上课“心中有丘壑”,肯定会做到掷地有声、一语中的,课堂效率又怎能不高呢?当然精讲,还要求教师适时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契机引导学生多练。记得我在引领学生跟读Communications Lesson 1一课时,学生在跟读Li Ming,Jenny’s calling.时,有学生读得原汁原味,很地道,我连忙大力赞赏,“读得太正版了,比老师强多了。”于是全班马上仿照进行,在会话表演中,多数学生模仿录音已会背诵,效果棒极了。

四、全员关

即人人参与关。教师要面向全体,提倡人人参与。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英语课堂,绝不可以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或只有几名好学生支撑台面,而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有展现的平台。这样才能学得会,说得对。怎么办?我的做法――提问根据难易程度尽量照顾各个层面,操练采取pair work(同桌活动)或group work(小组活动),一定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多说多练。在认读课后生词和朗读背诵课文时,小组捆绑式合作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具体做法:根据学生水平,四人组成一组,最好的学生任组长。在认读单词、朗读课文时必须小组互帮互助,尽量做到不拉掉一个,因为学困生更“值钱”。如,朗读课文,组长朗读下来组内加2分,第二名、第三名完成任务加3分和4分,最差的一名完成则加最高分5分,如果组内有在班里数一数二的学困生,可根据他们读得数量加分,或额外加分更多。经常地,你可以看到,组内每个人都热火朝天地朗读着,好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连忙帮助其他学生。为给组内争分,学困生一个词一个词请教着他人。一节课,当能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个人都乐于参与的时候,就是有效课堂。

五、复习关

每个老师都知道,复习是学生最容易浮躁的时候,因为新鲜的知识已经完成,重新罗列旧知,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而且我认为题海战术也绝不是良策。为达到最佳复习效果,我一般走下列三部曲:(1)通读全部课文和课后词,让学生头脑中复现学过的知识;(2)梳理单词和重点句型。一般在复习时,我会将全册的重点单词归类,如,表科目的词、表职业的词、表动物的词等等。将每课的重点句型也提炼出,印成复习提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单词的认读、意义及句子的翻译,每人必须过关。(3)通过做题,巩固复习,或设计有效活动综合练习。在做题中要引领学生寻找规律、强化重难点的掌握。综合练习可以给出学生一个话题,如,谈论自己的家庭,说说打电话的步骤,告诉大家你一周的安排等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全部内容进行创造性的综述,多少不限,因人而异,润物细无声中学生将全册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其实,追求和谐高效课堂,无论教师有多少“关”要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学生,脑中勤琢磨,一定要时刻怀揣适时、有效的评价这一法宝。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灵活有效;新颖有趣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总结课堂教学的实例,我觉得合理地设计课堂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适时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这个时机主要是:

首先,在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机。一般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要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

其次,在研究探讨新知识的时候,在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设计教学环节的突破点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提得要有代表性,能突出重点。

再次,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时侯。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或者思维出现阻碍时,教师要及时以问题加以引导启发。

最后,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2.提问要适度

课堂问题设计的难易要有层次,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恰当,也就是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提问之后,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再是要适度,就是问题提得要准,要富有启发性,要根据具体内容提出,难易要适度,要有针对性。

提问的对象要明确:基础知识提问就要面对中等生和差生,而知识难点的提问应面向优等生和良好学生。每堂课的问题设计都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取得成功就能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3.提问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我在教学《窃读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书店里因为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遭到书店管理员驱逐的经历呢”很多学生马上举起小手。我又问:“那在这样的情形下,你读书时的心态是怎样的?”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我”和书店管理员,并要求学生边演边用独白的方式把各自的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学生兴趣高涨,孩子们在切身的表演中体会到了书中作者的窃读的复杂心理,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当学生为寻求答案而努力研究获得成功后,他们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振奋和愉悦。

4.提问要富有创造性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要是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不能唯一。问题要带有一定得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使其产生多向联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教学《珍珠鸟》这个故事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爱鸟之心的理解,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直接问学生“作者对鸟的爱深吗?”那么学生肯定会一下就回答 “深。”这样设计问题就没有一点意义了。我启发学生道:“ 如果我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大动声色,小家伙会怎么样”这下学生的思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了。有的说:“会吓跑的。”有的说:“它一定会非常害怕,心里一定会对我产生恐惧,说不定它再也不会钻出笼子,和我和睦相处了。”有的说:“小家伙一定会躲着我。”有的说:“它心里可能会说,这个人,真吓人,太恐怖了!”大家讨论各种情况,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在生活的细节中表现出来的爱鸟之心。达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 “是”或 “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课堂的环境是个变数,随时都在变化。课堂提问要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6

课堂问题设计的难易要有层次,它必须是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当的,要循序渐进。首先要恰当,也就是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每个提问之后,要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再是要适度,就是问题提得要准,要富有启发性,要根据具体内容提出,难易要适度,要有针对性。

提问的对象要明确:基础知识提问就要面对中等生和差生,而知识难点的提问应面向优等生和良好学生。每堂课的问题设计都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又不能让学生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摘得到。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积极的思

二、提问要适时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这个时机主要是:

一是在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机。一般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要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

再是在研究探讨新知识的时候,在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时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设计教学环节的突破点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提得要有代表性,能突出重点。

三是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时侯。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或者思维出现阻碍时,教师要及时以问题加以引导启发。

四是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提问要有趣味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譬如,我在教学《窃读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书店里因为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遭到书店管理员驱逐的经历呢”很多学生马上举起小手。我又问:“那在这样的情形下,你读书时的心态是怎样的?”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我”和书店管理员,并要求学生边演边用独白的方式把各自的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学生兴趣高涨,孩子们在切身的表演中体会到了书中作者的窃读的复杂心理,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当学生为寻求答案而努力研究获得成功后,他们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振奋和愉悦。

四、提问要富有创造性

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要是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不能唯一。问题要带有一定得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使其产生多向联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教学《珍珠鸟》这个故事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作者的爱鸟之心的理解,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直接问学生“作者对鸟的爱深吗?”那么学生肯定会一下就回答“深。”这样设计问题就没有一点意义了。我启发学生道:“如果我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大动声色,小家伙会怎么样”这下学生的思维就像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了。有的说:“会吓跑的。”有的说:“它一定会非常害怕,心里一定会对我产生恐惧,说不定它再也不会钻出笼子,和我和睦相处了。”有的说:“小家伙一定会躲着我。”有的说:“它心里可能会说,这个人,真吓人,太恐怖了!”大家讨论各种情况,答案不唯一。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在生活的细节中表现出来的爱鸟之心。达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个好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仅仅停留在“是”或“错”的机械性答案上,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建树。课堂的环境是个变数,随时都在变化。课堂提问要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电子阅览室 计算机 英特网管理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而电子阅览室被认为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特别在Internet时代,他能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资料和便捷的服务。许多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完成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后,建立了不同规模的电子阅览室,并开展了一些新项目的服务。

一、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作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大学图书馆加快了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主动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电子阅览室如何开展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界目前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资料的查阅和下载

阅览是电子阅览室最基本的功能。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应当能访问光盘服务器、局域网服务器以及Internet。阅览方式有光盘阅览、网络阅览等。光盘阅览和下载。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非印刷资料已是人们获得社会知识和信息最简单最快捷的途径,以光盘为代表的电子出版物具有储存量大、收藏方便、使用方便等多种优点,已经为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网络阅览和下载。Internet上有极大的信息量,使读者可以获取和下载网上信息和资料。从而在信息获取上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丰富性、时效性。

2.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电子阅览室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信息的瞬息万变,科研人员已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查询繁琐的检索工具书,而逐渐依靠计算机进行检索。目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本馆自己产生的如期刊数据、书目数据、全文数据等;二是来自本馆以外的数据,如与其他图书馆交换或购买的数据以及购置的电子出版物;三是Internet的网络文献,包括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标库等。所以电子阅览室可以随时随地直接检索、任意浏览和自由选择馆内、国内乃至全球网络上的计算机情报、资料检索服务。开展科技查新、定题服务、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检索业务。其方式可以由工作人员、也可以由读者自己进行检索。

此外,无论是信息检索还是资料阅读,读者需要能够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而电子阅览室强大的计算机设备,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良好条件。可以随时为读者提供地址查询、信息导航、娱乐与欣赏、新技术研究等服务。

二、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高校电子阅览室一般都对学生开放。由于学生使用频繁,管理工作困难较多,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故障和计算机部件失窃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

1.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电子阅览室是为学生服务,那么就离不开对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机器难,管理上机人员更难。这是电子阅览室管理中的难点。管理工作繁重而复杂,好的上机环境需要管理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营造,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章制度并做好学生工作,使之自觉遵守。学生应服从管理老师的管理,进入电子阅览室后,应保持安静、整洁,不大声喧哗、随意走动,不随意吐痰、乱扔杂物。不携带水、食品及与无关的物品进入。不随意插拔室内的设备,不私自开关电源;下机时,正常关闭主机、显示器、摆好桌椅。管理老师要经常巡视机房和时时进行检查,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与教育,对刻意进行破坏,造成硬件损坏的应照价赔偿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严禁学生使用违禁软件。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光靠管理教师是不够的,这需要平时的教育和学校各部门的配合。

2.计算机管理和维护

由于灰尘、温度、使用时间、机械磨损等因素,计算机经常出现硬件故障,处理不及时,会给电子阅览室工作带来影响。为了满足每个学期工作的需要,在学期开学前应对全部计算机软、硬件逐机检查。

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经常会有意无意删除系统文件或应用软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病毒一直是计算机管理的一大难题,病毒一旦传入电子阅览室建立的局域网内,轻者机器运行速度减慢,严重时会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影响正常阅读。在管理硬件方面,设立专职维护人员,由其负责软、硬件的日常维护。正确用好CMOS加密,使恶意破坏分子,无法进入和修改。使用还原卡保护启动盘上的系统文件;使用Ghost软件,经常做软件备份和恢复。在管理软件方面,电子阅览室当值教师发现计算机出现故障,应及时登记,通知维护人员进行进行检查维修,维修人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3.实现自动化管理

电子阅览室面向全校学生,有空余的机位时学生可以自由上机,因此每个人进入和离开的时间都是随机的,这种情况如何进行管理?用传统的收机票、或单独设立一套收费系统的办法显然是不太好的管理方法,必须对机房实行自动化管理。我认为学校应该建立校园IC卡管理系统,它使学生在校园里享受一卡通带来的方便!如:它集学生食堂用餐、校园内超市购物、学生公寓用水和用电、电子阅览室阅读、开放式计算机房上机等等。它应该将每个人的各种消费数据及时的通过校园网,汇集到校园IC卡管理系统中心,实时增减。学生只需手持校园IC卡,就可自由出入学校各种消费场所,而无须登记、缴费等繁琐手续。这样才可以极大的方便学生。

4.安全管理

用电安全一直是电子阅览室管理的重中之重问题,应配备独立供电线路,并安装地线,不要与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共用线路。无论电网质量好坏,服务器都应配备交流稳压电源或UPS。

用电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修线路。无论电子阅览室电缆布线和电源插件板是否完好,由于存在老化问题,都应该在5年左右彻底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是避免引起火灾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要注意特殊天气时的用电安全,在遇到雷电等特殊天气时,最好暂时关闭电源。根据电子阅览室大小配备灭火器,以备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计算机和配件失窃在高校中计算机实验室和电子阅览室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管理教师提高警惕。下班前一定要反复检查电源关闭情况,检查好门窗,不让盗窃分子有可乘之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安装防盗门、防盗监控系统和留守值更人员等措施。为每一台主机箱加锁,使用扣线把键盘、鼠标线锁住。该举措能较好地防止人为的损坏和偷盗公共资源的行为。

学生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要严格管理。禁止学生乱动电源,张贴危险警示。严禁学生在室内及周围吸烟,对于一些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事先都要有应急预案,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三、结束语

由于Internet的发展,使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必然越来越多,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我们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理应想方设法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而前搞好服务的前提条件是,努力提高我们自己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这是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发挥电子阅览室的最大功用,为广大教职员工搞好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洪斌.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江苏省高教研究,2007,1.

[2]海特,雁腾.快速操作Internet教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

窃读记教学设计篇8

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之《一缕书香》中的《领略大师智慧》系列文章。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

3.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写会本组课文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生字词意思。

3.搜集有关读书的成语、名言、古诗、故事等,并记下来与学习伙伴交流。

小组分工:

腾飞组、智慧组负责整理成语;先锋组、活力组负责整理名言;快乐组、奋进组负责整理古诗;希望组、阳光组负责整理故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读读课文里要求认读的字词,读会后向组长过关。组长签字。(全部过关的小组组长把组名写到黑板上,榜上有名者奖励两朵花。)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记本组应写会的生字词,写会后向组长过关。组长签字。(过关的同学获得一朵花,自主阅读课文。组长把易错字板书到黑板上。)

3.亮高招。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记住易错字的高招,亮出高招者获得一朵花。

设计思路:扫清生字词障碍,是语文阅读的关键。高年级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放手让孩子自学,自我过关,培养孩子自学的能力。

第二课时

1.向组长读课文过关,过关后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组长签字。

2.组内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思路:只有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畅了,而且是人人过关了,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海量阅读。

第三课时

一、日积月累大展示

各组展示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名言等。

设计思路:培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课前的大量语言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积蓄写作材料。

二、读文生情,随文得法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空,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我们先去看看我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小时候是怎么“窃读”的。

2.自我阅读《窃读记》,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并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练习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一段话。准确地抓住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表现人物,就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季羡林爷爷对读书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交流你的读书收获。

5.女作家叶文玲的读书经历又是怎样的呢?齐读《我的“长生果”》。

6.读书不能盲目地读,要讲究方法,这样会有更大的收获。英国作家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中就告诉我们一些读书的方法。我们读读这几段话。(出示第6、7、8自然段)你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

7.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也是__。

三、拓展阅读,升华主题

1.古人也用文字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和渴望,更借用文字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让我们深情背诵与读书有关的古诗。分组背诵《杂诗》《劝学》《闲居书事》《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读书》《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读书》《读书有所见作》《劝学诗》《书院》《题书橱》等。

我们再来读读美国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神奇的书》,并仿写。

神奇的书

没有__,能像__

没有__,能像__

设计思路:通过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感悟读书的意义和悟得读书方法,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为孩子终身阅读奠基。

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领略大师智慧》系列文章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读书方法,和学习伙伴交流一下你得到的读书方法。

设计思路:拓展孩子的阅读量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孩子后天的厚积薄发是我们的欣慰。

上一篇:街头的错别字范文 下一篇:解释词语意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