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范文

时间:2023-10-18 08:51:39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1

1、首先,你要把自己在志愿活动中做的事情做详细且全面地陈述;2、对于你做的这些工作,有哪些很好的启发或者是对你个人的思想有哪些的转变要写清楚;3、鼓励更多的人像你学习,做一些为人民服务的志愿活动,只有通过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的美好。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2

标题

通常有两种形式。单行标题,即“关于+先进对象的名称+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材料用途)+文种”。如,《关于评选×××党支部为市十佳党支部的事迹材料》;双行标题,采用正题和副题形式,正题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副题标明先进对象。如,《一心为乡亲 倾力筑和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前言

开门见山地对先进对象进行介绍。前言有三种写法:简介式、概括式、引题式。简介式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交代典型人物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以及所获的荣誉和称号。概括式即概括典型的突出之处和先进事迹。引题式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或群众对先进对象的评价引出先进对象和主题。上报的材料可采用简介式,而登于报刊的材料则较多采用概括式和引题式。

主体

事迹材料主体的写作以事迹为主要内容,写出先进单位或人物的工作经历、工作事迹及取得的成绩。为了达到写作目的,还要具体到典型事例、典型言论、典型行为、典型思想动机、典型精神品格和道德风尚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在结构上可采取横式结构或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质进行安排,纵式结构则以时间的前后或事物的发展规律为序。

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此部分可进一步概括文章主旨;或表示先进人物或单位的努力方向和决心;或以所获荣誉、成就显示其先进性;或引用群众的评价、领导的表扬;或号召向先进人物或单位学习。结尾要简洁、凝练、意尽言止,切忌画蛇添足。实际运用中,在会议发言的事迹材料应当有个结尾,不能收束太快。以书面文章发表的事迹材料结尾可写可不写。

落款

一般在材料正文的右下方注明单位名称、写作日期和加盖公章。

事迹材料特点

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事迹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这是由事迹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以叙写先进事例为旨要。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事迹材料所要体现的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特定的时代特征都要通过叙事予以展现。

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事迹材料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要达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读者,感染读者。这就要求事迹材料要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

事迹材料区别

事迹材料与先进典型材料:先进典型材料包括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事迹材料是先进典型材料下属的一类文体。

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事迹和成绩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做了什么”;典型经验材料以先进对象的经验和做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怎么做”。事迹材料可分为个人事迹材料和集体事迹材料,而典型经验材料主要指先进集体经验材料,实际中很少有先进个人经验材料。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3

    2022年读《英雄事迹》有感范文

  《抗日英雄杨靖宇简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1934年2月,杨靖宇组织了一个抗日联合军。面对日军频繁的“讨伐”,杨靖宇采用游击战术,消灭大量日军,牵制强敌不得入关。到了1940年初,杨靖宇部队的给养已经断绝,只剩下六十人,即使如此杨靖宇也誓与敌人血战到底。打着打着,杨靖宇身边只剩下六名战士了,四名战士冲了出去,另外两名战士被日军杀死,只剩杨靖宇一人孤身奋战。他跟着日军讨伐队,边打边走,五天五夜粒米未进。最后在一个叫三道崴子的地方,他跟敌人战斗到最后。后来日军解剖他的尸体,发现他的肠子里有棉花,有树皮,还有草根。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到杨靖宇对日本人的憎恨和他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什么让他五天五夜粒米未进?是他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什么让他奋斗到最后一刻?是他对敌人的仇恨,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热爱。虽然他死了,但他的名字、他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却牢牢地刻在我们的心里,乃至所有中国人的心里。

  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英雄为了祖国的胜利而牺牲?比如董存瑞,用身体顶起炸药包;比如黄继光,用身体堵枪口;比如狼牙山五战士,奋战到最后一刻,然后英勇地跳下悬崖……如果没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抗日战争胜利,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和平?虽然我们没有像他们那样战斗,但我们却能刻苦学习,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2022年读《英雄事迹》有感范文

  读完《江苏省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洗礼。学习道德模范,对于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见义勇为的朱柱和王德付,他们为人民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

  朱柱,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农民。这位淳朴而普通的农民工,为救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子,义无返顾地第一个跳入水中。用年轻的生命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怀念。王德付,盐城市响水县响水镇上兴村人,他在关键时刻不顾身患重病,义务带头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抗灾物资,自己却因耽误救治时间而病逝。两位英雄的壮举,给我以强烈的震憾和启示。人到底应该怎么活着?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度过?有的人活了百岁,但碌碌无为默默死去,很快就被世人所遗忘;而两位英难的生命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万古流芳,将永远隽刻在人们的心中。生命固然可贵,是什么促使朱柱和王德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以人民事业为己任,视奉献爱心为天职,身体力行地执行“助人为乐”的宗旨。在危急关头不怕牺牲,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展示了当代优秀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短暂人生,铸就永恒的光辉,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立身,怎样做人。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谁会轻易地放弃呢?朱柱和王德付在生死关头,用他们鲜活的生命,为自己短暂的人生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正是缘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放下报纸,我不禁感慨万千。是啊,所有的英雄不是生来就是英雄,他们同样经历过春风秋雨,经历过苦难与坎坷。同样生活在阳光下,在亲人爱的滋润中成长。寻觅英雄的人生轨迹,可以加深我们对英雄的理解。让我们记住朱柱和王德付这两个闪亮的名字,记住他们留给我们的这笔情感财富!

  2022年读《英雄事迹》有感范文

  读了《黄继光》这篇感人的人物记录文章,我感到无比的感动。

  这篇文章记录了战士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营队已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里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在黎明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为了胜利完成任务,黄继光用自已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关枪,从而减少了更多战士的伤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英雄的战士,他们不仅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的生活,还换来了祖国的强盛。这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文章中,黄继光那种英勇献身、舍生取义的精神和忠于国家人民的崇高品质使我赞叹不已。这使我想到了更多这样的英雄,如:董存瑞炸碉堡、狼牙山王壮士、石马山十勇士…。他们都是为战争的胜利,为国家的强大而牺牲的。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4

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

【审题小橘灯】

这篇习作属于参观记或游记,要按记叙文的要求写清楚参观(游览)的时间、地点及所见、所闻、所感。

【下笔闯迷宫】

学校近日发出通知:请全体同学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参观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以激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参观游览结束后,把自己参观游览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向全校师生汇报。

为此,小叮当去了很多地方,可参观结束后却不知从何下手去写参观时的所见所闻,这可急坏了小叮当,便急忙向万事通请教。万事通见小叮当着急忙慌的样子,肯定有什么急事,还没等万事通开口,小叮当就说明了来意。

小叮当:近期,我参观了名胜古迹,游览(lǎn)了名山大川,学校要求我们每个同学写篇作文,并把参观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有条理地写下来向全校同学汇报,可我却不知写些什么?万事通请帮帮忙吧!

万事通:首先要弄清参观(游览)是怎么一回事。把自己走出去时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就是游记。在你去过的地方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呢?

小叮当:我去了哈尔滨太阳岛、科技馆、海洋馆……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龙塔。

万事通:既然你已确定了写作对象,那么在文章的开头首先要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让读者看了一目了然。

小叮当提笔便写,可刚写了个开头又写不下去了。

万事通: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条理地将游览时的所见详尽地记录下来。但为了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要记住按一定顺序去写。如可按游览的路线写,但要注意恰当地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还可以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去写,将游览的对象从不同的方位、角度写清楚……但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将游览的所见有所区别地加以选择,分清主次,将生动吸引人的地方写具体。请看《鼓山之旅》片段:我们先去了十八风景区,那里有罗汉台、蟠(pān)桃林、八仙岩、伏虎洞、何仙洞,等等。我问爸爸罗汉台上怎么有三个大脚印,爸爸说:“传说十八罗汉经过这座山时在岩石上留下了三个大脚印,所以后来人们就称它为‘罗汉台’。”这下我明白了。(引用“传说”,使登山更有趣味性。)再往前走,我看见有块石头像蟠桃一样,我就问爸爸:“这一定是导游叔叔说的蟠桃林吧?”爸爸点点头说:“是。”我们看完十八风景区,又去观音庙逛了一会儿。(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小叮当按万事通的布置完成了初稿,万事通看了之后,仍觉得文章写得有点逊色。

万事通:既然龙塔令你大开了眼界,怎么字里行间,却没有你感情的流露?在内容的叙述上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不要把所见所闻无一遗漏地写出来;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因为没有特点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叮当根据万事通的补充提示,对习作进行了彻底的修改,这回万事通看了,欣慰地笑了。小叮当的习作在全校大会上进行了交流汇报,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誉。

【素材集装箱】

片段一 一到松花江畔,我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向前望去,平静的江水缓缓地流淌着。江面上的游船各式各样,有的像一只大白鹅,有的像一条中国龙,还有的像一只调皮的小鸭子……如果你在远处看,就好像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正在江里嬉戏玩耍呢!

片段二 我兴奋不已地冲向大海,光着脚丫,拾着贝壳,海水还不时轻轻地拍打着我的双腿,好像在调皮地和我玩耍。接近黄昏,太阳要钻进海水里洗澡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也露出了笑脸。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5

心情略微激动地开始阅读一本书——《昆虫记》,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着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就是这样一个奇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而且,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它的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难怪鲁迅先生将《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昆虫记》也很有真实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临其境。被我因为厌恶而忽视太久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昆虫记》,让我重新喜欢上了这些小生灵,发现它们并不讨厌,相反,还有很多可爱之处;是《昆虫记》,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同与小说,它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昆虫记真好看!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6

师: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配合老师做一件事,听好了!请闭上你大大的眼睛,用你聪明的脑袋,回忆第一次走进你脑海中的月亮,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生1:圆的。

生2:很亮。

生3:里面有玉兔。

生4:有嫦娥奔月,有吴刚折桂的传说……

师:那你听说长了腿的月亮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下面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并有“鬼才”之称的陕西作家贾平凹的散文《月迹》。

板书: 月 迹

贾平凹(wā)

(重点讲述“凹”的写法和读音,凹读wā)

师:其实啊,第一个发现长了腿的月亮的可不是贾平凹先生,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就曾写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千古佳句;王维也曾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千古名句。但是,贾平凹笔下长了腿的月亮究竟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52页。

为了能够让长了腿的月亮走得顺畅,走得坦然,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我们一起帮月亮扫清行走路径中的障碍,那就是文章中的生字、生词。

请看大屏幕。

清 晰 倏 忽 嫉 妒 粗 糙

面面相觑 笑容可掬 相依相偎 了无踪迹

请同学们跟老师,将每个词语读两遍。

二、走进文本,理清线索

师:从同学们那急切的眼神,老师知道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很想知道那长了腿的月亮究竟是个啥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第1~3段。请你看过文章之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1.文章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月亮是长了腿的? 2.这个长了腿的月亮首先出现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消失的?(分析:学生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教者尽可能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从动作方面来回答,二是从形态方面来回答,这样回答起来思路就比较清晰,层次就比较清楚。学生找到了“溜”和“爬”这两个写动作的词之后,我们可以接着这样分析。)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动词一般是用来写谁的?

生:写小孩的。

师:很好,恰恰就是这样的动词,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长了腿的月亮如同这群孩子一样,可爱、灵巧、调皮、好动。

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从形态这个角度来表现月亮也是长了腿的呢?大家可以从课文的第3段去找一找,哪些词语表现了月亮的形态变化。

(学生找到“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了无踪迹”这一组词后,接着继续分析。)

师:月亮从一开始的白道儿到最后的消失,恰恰验证了月亮也是长了腿的,但遗憾的是,它跑啊,跑啊,竟然最后跑没了……

师:那么老师要问的就是第二个问题:这个长了腿的月亮首先出现在哪里?又是从哪里消失的?

生:中堂里的一个穿衣镜里。

(板书:中堂里)

师:有一首歌,唱得很好,“月亮走,我也走”,既然这样,我们也走啊,跟谁走,跟奶奶啊!那就让我们跟着文章中的奶奶一起到外面去找找?到哪里?

生:院子里。

师:好!看它能跑到哪儿去!

(板书:院子里)

师:到了院子里,孩子们找到了月亮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里看得出?

生:玉玉的,银银的。

师:啊呀!是两个叠词,可老师觉得,这里也可以用圆圆的,亮亮的来表述啊,你们觉得哪一个表述更好一些?

生:“玉玉的,银银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个叠词不仅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形象和色彩,而且表达了这群孩子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师:分析得真好!大家是不是可以给这个学生点掌声?!

师: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在写孩子们在院子里寻月的时候,还写到了一棵桂树,这又有何用意呢?(分析:学生可能有这样的回答:一是与下文奶奶说月亮上有桂树相照应,二是为下文写孩子们认为他们“已在了月里”埋下了伏笔。)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是透彻,你们和文章中的那一群孩子一样的棒,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真让老师佩服!不过,大家有没有发现奶奶在引导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好像犯了个错误?

生:是的,我发现了。

师:犯了什么错误?

生:一是说月亮里的人是女的,让孩子们有点失望,因为这群孩子中只有一个女的,伤了两个男孩子的心。二是说月亮里的女子跟三妹一样漂亮,这让三妹有些“狂”,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时髦的词语,叫自恋。甚至她竟然狂妄地说这月亮是属于她的,无形之中再一次伤害了两个男孩子的心,这让两个男孩子产生了嫉妒。

(板书:嫉妒)

师:文章写到这里,我们不禁为奶奶捏一把汗,怎么办呢?奶奶,你犯这样的错误,你该怎么收场呢?

生: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月亮竟然奇迹一般出现在每一个人的酒杯里,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师:奶奶毕竟是奶奶,老到啊!一个字:神!简直太有才了!

师:其实啊,奶奶的神,不仅表现在她化解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更神的是,我们发现奶奶还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认为,不能让这群孩子独自占有这个月亮,她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拥有这个月亮,拥有这份美丽。所以,她竟然说出了一句让孩子们更觉得月亮神奇的话,你知道是哪句话吗?

生:“月亮是每个人的……”

(板书:神奇)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群孩子有没有同意奶奶的这个说法?

生:同意了!

师:是的,这就把孩子们寻月的地点又搬到了另一个地方……

师:什么地方?

生:院子外。

(板书:院子外)

师: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又怎么样?

生:满足

(板书:满足)

三、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师:同学们,讲到这里,我倒要问一下你们,那月亮真的长脚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说月亮长脚了呢?由此你联想到哪些东西?

生1:孩童的好奇心。

生2:孩童丰富的想象力。

生3:孩童的美丽胸怀。

生4:孩童对美的追求。

生5:如何保护孩子的童心童真。

生6: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童心童真。

师:刚才大家都分析得很好,那么为什么能有如此的感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奶奶和这群孩子一起去话说“月”。

师:好!这一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大家完成配套训练中的第1到第4题。

附板书:

月 迹

贾平凹(wā)

寻找月迹 心理变化过程 感悟心迹

中堂里 失 望 好奇的心

院子里 嫉 妒 童真的心

神 奇 美丽的心

院子外 满 足 阔大的心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7

电教片中,展现出付建国同志在平凡中塑造出税收事业的神圣和伟大。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平凡的生活当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成为全疆地税系统学习的楷模,这正是值得我们每名地税干部学习和钦佩的地方,这正是在生命的考验中塑造出的绚丽的彩虹。

他是全区地税系统的一面旗帜,是人民税务为人民的忠实践行着。他的先进事迹正是反映了当代地税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这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他的事迹令我们感动和汗颜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忠于党,忠于国家,终于人民。他永远离开了他所钟爱的税收事业,离开了他所深深挚爱的亲人、朋友和同事,他一串串不平凡的足迹,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业绩,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这是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付建国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留下的精神是永恒的,将永远激励我们。

工作上是这样,生活中又是怎样呢?十几年在外工作,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年迈的父母住在窄小的平房里,下岗后的妻子走家串户去收缴水费,他一直没有时间去治疗的心脏病,还有一个个等待他扶助的兄弟和姐妹……这就是他笑容后面的生活,关于这些,还是在他离世不久,大家得知的,他明亮的笑容和他生活之间所产生的巨大反差,强烈的震撼着我们,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们曾患得患失,内心建立的一套自以为是的人生世界观,在他面前显得那样渺小而不值一提,内心一再的问,怎么可能?身为局长怎能让妻子下岗呢?身为局长,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父母住的宽敞一点?身为局长,怎么不给自己的兄弟找一个好工作?许多个疑问急着冲出来。只要一个电话,只要利用一下手中的权利就可以解决,但是付建国同志却说,他的权利是用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不是为自己的那个兄弟或亲人服务的,这就是他的回答,亲人们黯然的神情,一定会让他的心里不安吧。

付建国去世后,领导和同事去他生前的宿舍清理遗物,人们发现,他对自己,严格的近乎苛刻!身为地税局局长的他,竟没有一套像样的西装。是啊!在付建国心里,最美的还是那深蓝色的税务制服,穿上税装,就寄托了内心对地税事业的满腔热爱!一片深情!在他简朴的宿舍里,那喝剩的中药,似乎还有残留的温度;那陈旧的沙发,仍在嘎吱作响;一条用了多年,已洗得看不出花色的旧枕巾,仍等着主人归来;陈旧简朴的家俱令人心碎!而斯人已逝,留下的,只有他的精神、他的操守,让我们追忆、缅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猝然离去的你,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在你的人生中,以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税收事业无私奉献,为我们书写了一部生动教材。他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用心解读他故事的人,他是如此纯粹,如此的无私,又是如此的坚定和执着。付建国的先进事迹,让我联想起身边值得学习的优秀榜样,如朱海滨和阿布力克木同志,他们在昭苏高源平凡的税收工作中,对待工作执着认真,廉洁奉公,严格执法。特别是90年代在基层税务所工作期间,克服我们现处优越的办公条件的难以想象的困难,租房办税、吃馕就雪穿着雨衣睡觉解决食宿,条件再苦依然执着,正是身边这些最真实、最朴实的事迹,让我们明白只有平凡才彰显着做人做事的操守。

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篇8

微素材整理

先来看看我们有哪些微素材――

微素材1:我的同桌档案

姓名:沈卫国 外号:卫生纸

最喜欢吃的食物:手指头

主要事迹:不分任何场合长时间地啃手指。

微素材2:同桌的眼泪

我的同桌沈卫国一向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他成绩差、作业乱,向来回答不出老师课上提出的问题,还天天手指不离口,一开始,我也像其他同学一样对他“退避三尺”,不去理他,直到那次,我忽然发现刚刚被老师疾言厉色地训斥了一顿回到座位上的他眼角湿漉漉的,他怎么了……我感到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微素材3:运动会上的鼓励

运动会上,我参加了800米长跑,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一开始我就落在了最后,我马上想到了放弃……正在这时,耳边响起了“坚持住,冲呀――”的声音。是他,沈卫国!我扭头一看,他正在旁边赛道上使出吃奶的力气陪我跑着,于是,我跟着他的步伐,往前冲。虽然我只得了最后一名,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后悔,我停下来第一句话就是对他说了声:“谢谢。”他却脸一红,啃着手指跑开了。

微素材4:“卫生纸”改造计划

我决定想个法子帮他戒掉这个啃手指的坏毛病!我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就像在长跑时你鼓励我的一样,勇敢地去面对。记住,能帮你的只有你自己!”他愣住了,放下啃着的手指,对我说:“请你帮我复习功课,好吗?”“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了,并塞给了他一根棒棒糖。

微素材5:班里的新闻

“特大新闻,‘卫生纸’不啃手指头了。”教室里议论纷纷。如今的沈卫国也许成绩上还没有达到老师心目中的理想分数,但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勇气与毅力,这也正是我所缺少的。相信它会给沈卫国带来奇迹的。

好素材活用

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素材都是关于“我”和“我”的同桌的,因而你的作文要拔得头筹,秘诀我们在开头就说到了,那就是要加入“幽默”的元素。但是幽默元素怎样加、加多少,也是很讲究的。要知道加得不好,可是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那么我们该怎样在素材中活用好“幽默”呢?

一、人物的动作上要“下猛料”

一提到写“同桌”的习作,你一定会很用心地去写人的动作,觉得有了动作,人物就“活”了,作文就出彩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只做到了把同桌的动作重视这一步骤。可光是重现和记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后期你花大力气去进行“加工”。例如素材中的主要人物――沈卫国,他的最典型的动作就是啃手指头。我们在写作这一动作时,就要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心境下,对这个典型的动作下猛料――回答问题啃手指,陪我跑步啃手指,思考问题啃手指。说得白一点儿,就是让这个动作反复出现,反复刻画。你还可以尝试着在同桌的动作中,加入一些“漫画式”的幽默。试试看,效果一定不错。

二、突出的特点上要“多轰炸”

“猪最宝贵的是身体。身体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等我们肥得只剩下一身肉的时候,我们绝不会因为从不挑食而后悔,也不会因为整天睡觉而羞耻。我们就敢竖起猪耳朵说,我们全部的生命和脂肪都已经献给了猪类最壮丽的事业――为猪类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的营养事业而奋斗。’”看到这段猪的自白后,相信很多同学都笑了。这位作者在素材的运用上是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加以改头换面,写出猪的“豪言壮语”,凸显了猪的特点。

看电影,我们大都喜欢诙谐有趣的;同学之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大师的传世名篇中也常于平淡的叙述中,突然“抖包袱”。写作文也是这个理,我们所要写的沈卫国其实是很勇敢、有毅力的一位同桌。如果“明”写很勇敢,那作文就不好玩了。如果我们把他的勇敢先隐藏起来,把一个相反的“懦弱”形象,先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通过这种卖关子的写法,就可以让几个素材在对比中呈现出一种鲜亮的幽默。

三、行文的结构上要用智慧

除了在人物的动作和特点上融入幽默之外,我们在行文的结构上也可以巧用智慧,撒播幽默的种子。我们不妨仿照“微素材1”给转变后的沈卫国同学再写一份档案。将取的绰号、最喜欢吃的食物、主要事迹这些内容精心构思,并通过前后对比,将包袱抖出来。

上一篇:歌颂教师范文 下一篇:名句赏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