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范文

时间:2023-09-17 14:41:37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1

一、目的和意义

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础和前提,合理的确定考核等次,科学地使用考核结果,对保证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在激烈的改革浪潮中,提高竞争能力和忧患意识,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自觉地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局的服务三农质量和工作效益。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成绩也是对其进行奖惩、调薪、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续聘、低聘及解聘的依据。

二、组织领导

1.全局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由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局职称办负责安排日常工作。

2.单位要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5~7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中专业技术人员应占2/3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专业技术人员选举产生,应尽可能代表级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考核工作。

3.考核小组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任组长,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4.考核小组的职责:

(1)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全面工作。

(2)对被考核人员逐个进行客观公正地评议,并按评分标准(见附表)量化打分。

(3)确定、公布被考核人员的考核打分结果及考核成绩。

(4)受理、调查并处理个人申诉及群众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5)认真总结,如实填写有关表格,并按时上报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有关材料。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基本项和加分项两部分。

1.基本项考核包括: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估。

(2)工作数量及质量。

(3)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4)出勤情况及工作纪律。

2.加分项考核包括:工作、科研获奖及鉴定、获专业技术工作荣誉称号、、出版著作、党政及社会兼职、超工作量等内容。

考核内容中有关项的评分标准详见附表一、二。

四、步骤和方法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年度考核,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议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方法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1.安排部署。每年12月份由局职称办安排当年全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时间及具体要求。

2.学习动员。单位在进行考核时,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规定及文件,明确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思想,增强参与考核的自觉性。同时选举成立考核小组。

3.个人总结、填表和提供原始材料。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认真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写出述职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指出不足。同时,认真填写《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提供本年度获奖、鉴定、论文、著作、专业技术荣誉称号等材料的原始证件,供考核小组核查。

4.个人述职。单位要组织召开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会议,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向本单位领导、考核小组进行述职。与会人员应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定量考核打分。考核小组要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对每位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1)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综合评估:由单位考核小组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法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单位可自行设计表格进行打分。

(2)基本项、加分项中的定量考核打分:由单位考核小组全体成员按《基本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一)和《加分项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表二)自打分,然后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计算得出平均分数。

(3)最终得分的计算:最终得分=综合评估平均得分+基本项得分+加分项得分。

6.综合评估,确定考核等次。单位考核小组根据定量、评估计分考核结果,将同一职务人员按得分多少排出名次,确定考核等次。

7.接受监督和复议。单位要将考核结果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凡对考核结果有异议者,可以直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考核小组要对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复议处理,及时修改,形成最终考核结果。

8.总结上报和公布考核结果。单位要对年度考核认真总结,按要求填写《考核结果统计表》及《年度考核审核备案花名册》,按时将总结报告、表格和相关材料上报局职称办。局职称办审核后的结果要向全体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通报。

经局审核后,对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公示,时间为一周。

五、考核等次确定

1.等次和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为优秀、良好、称职、不称职四等。其中,优秀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10%,良好人员不得超过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20%。按比例计算时,小数点后数字可四舍五入。对于同级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单位,可进行年度累计比例。

考核等次除受比例限制外,同时要符合最终得分要求。优秀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90分,良好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80分(得分不符合最低要求者不能按比例确定优秀和良好),称职人员最终得分不小于60分,最终得分小于60分者为不称职人员。

2.下列单位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1)获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省直厅(局)及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2)经中央或省业务主管部门评定先进单位,先进单位当年,优秀、良好比例可上浮5%。

3.下列人员年度考核等次可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

(1)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星火科技、优秀设计、农业丰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果、社会科学、“五个一”工程个人,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2)对因专业技术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地(州、市)以上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省直部门授予的全省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优秀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优秀。

(3)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项,以及获得县(市、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评选的上述奖项)的定额内人员,其获奖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获得县党委、政府授予的专业技术先进称号、地(州)直部门授予的全地(州、市)系统专业技术先进称号(不含获得地、县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本单位先进称号),其获先进称号当年的年度考核结果可不受本单位良好比例的限制,直接确定为良好。

4.凡具有下列几种情况之一者,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1)受到党、政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处罚者。

(2)出勤率低于50%(包括50%);旷工三天以上者(包括三天)。

(3)不能完成本人职务岗位职责中的工作任务,既无研究成果、论文著作、推广开发实绩,且工作效果和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者。

(4)不认真履行现职岗位职责,拒不接受组织上分配的任务,长期(三个月以上)没有实际承担和完成工作任务者或工作任务很轻,经多次动员仍然不愿意接受其他工作任务,私自另谋职业捞取外快,情节严重者。

(5)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任意迟到早退累计五次以上者。

(6)经工作督查或评估,工作质量不合格者。

(7)职业道德败坏、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影响恶劣者。

(8)工作极不负责,造成严重事故,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者。

(9)因工作表现不好或不服从组织分配脱离工作岗位两个月;或因表现不好,长期(三个月以上)找不到接受单位者。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1.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等次连续三年优秀的人员,允许提前两年(包括专业技术工作总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达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可作为达到一项硬化评审条件。

3.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等次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才允许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被评为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及我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和我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厅(局)、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以正式文件为准)的人员,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优秀、良好次数的限制。

4.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解聘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低聘或不聘专业技术职务至少一年以上。年度考核等次不称职,当年及低聘、不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不能计入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所规定的任职年限(即任职年限延长二年)。并在低聘或不聘期间进行考察,若年度考核仍为不称职者,取消其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年度考核等次为不称职者,不能参加当年或两年一次的调薪,同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

七、其它事项

1.凡未进行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下一年度不得进行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无故不参加一次年度考核的人员,其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所规定的担任低一级职务年限的基础上增加一年。

3.出国或在国内进修、学习、交流、访问等一年以上的人员,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技术考核,本人也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编制在而人不在本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同样落实。

4.科研获奖或授予专业技术荣誉称号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优秀或良好的人员不计入本单位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基数。

5.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所在单位相应系列的业务考核。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不足半年的人员,参加低一级职务的考核。

6.每年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由局职称办装入本人技术业务档案。

八、本办法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2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81

如何结合基层央行实际,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聘任工作,对于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基层央行的履职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为例,深入挖掘当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截至2015年年底,抚州市中支全辖专业技术职务合计365人,占在职职工总人数的895%,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初级专业技术及以下204人。根据相关规定,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考入基层行五年后即可参加全国中级职称统一考试,待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经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无须考试)后,且自身业绩达到一定要求,便可申报确认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由所在中心支行人事部门向分行上报申报人的评审材料,由分行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研究决定是否通过。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获取条件更为严格,要求申报人员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至少4年,且取得更丰富的业绩条件才可申报,此外,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员须通过总行组织的选拔考试后才可参加评审。

1基层央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存在的问题

11职数限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15年新出台的相关规定,地市中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上限分别由50%上调至6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由9%上调至10%,县市支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由40%上升至48%,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保持不变,为2%。虽然职数控制比例有所上升,但随着高学历青年行员的陆续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与职务职数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导致未来几年内,必然会出现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由于职数的限制无法被聘任的现象。

12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的目的在于对专技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目标任务是否完成进行监督和检查,同时也是专技人员能否被续聘的主要依据。目前基层行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主要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但是考核内容及方式方法亟待完善。考核未根据专业技术岗位特点细致化、差别化,存在各个序列考核指标“一刀切”现象,难以全面衡量专技人员岗位履职情况。此外,还存在有的领导将“优秀”评给需要晋升专技职务或专技职务工资需要高定的人员,以“平衡”各方利益,“照顾”有需要的人员的情况。以上情况使考核流于形式,失去了作为衡量专技人员履职优劣、是否续聘依据的意义。

13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能上不能下”

基层央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一旦获得聘任,便“一劳永逸”,不论今后业绩优劣,考核只需得到“称职”或以上的结果,一般不会被取消专业技术资格,甚至出现了调离现任专业技术岗位,担任其他序列的工作岗位也能被续聘的现象。“能上不能下”违背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管理办法》中“以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评定、职务聘任、岗位调整、奖惩、培训等的依据”的规定,由此滋生了专技人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等消极思想,在基层行可聘任的职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青年员工“不作为”“少作为”的消极怠工现象,大大不利于基层央行的人才队伍建设。

2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思考和建议

21强化管理,严把初聘关口

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评聘机构。专业技术聘任是对专技人员能力和工作业绩的肯定,基层央行应成立专业技术职务初聘考核评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人事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及专业技术职务各个序列的专家。

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基本条件、专业能力、业绩和成果等各个方面对考核初聘者进行综合考核。

三是加强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申报人员所提供的申报材料须经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证明并经人事部门初审后方可提交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对审议通过人员的申报条件及业绩条件在中支网页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报人的基本情况、申报条件和主要业绩,接受全行员工的监督;人事部门开展民主测评时,须主动与申报人员所在科室的其他人员谈话,了解申报人员的情况,使业绩出众、敢干能干的人员能够聘上专业技术职务,激发专业人才队伍的活力。

22强化考核,坚持业绩导向

一是杜绝考核走过场。采取量化计分排序,用实绩说话,以业绩定优劣,对计分排序靠前、业绩能力突出的人员优先续聘,对业绩平平、排序靠后的人员实行低聘或解聘;

二是实施岗位分类考核。将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实现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全覆盖”。对人数较多、基数较大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根据业务及岗位属性,分公共部分和专业部分考核标准分类考核,考核结果按公共部分加上专业部分综合进行。公共部分考核标准适用所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专业部分考核标准分为业务管理类和一线服务类两类不同考核标准,其中一线服务类考核标准适用于库房管理、守库押运、后勤服务、国库核算、会计财务核算、营业临柜等;

三是综合考核排序。根据专业技术类别、等次情况,将单位(部门)初评的、中支考核小组复审的、中支考核委员会审核的符合必备条件、基本条件、其他条件的条数,发表文章、信息篇数及单位、部门初评的考核等次,中支考核小组复审的等次、中支考核委员会审定的等次进行排序和公示。中支党委根据排队顺序及公示情况确定最终评优的人员。

23聘任差异化,严格控制职数

一是拟聘任高师、中师人员,按30%的比例,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聘期为1年,其余的聘期为3年。其中,聘期为1年的,到期后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再予以续聘;3年聘期到期后,全部专业技术人员再重新考核聘任。

二是严格控制职数,在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指标、高定工资指标不足时,推行对业绩排序靠前人员进行优先聘任和工资高定;在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和工资高定指标有结余后,则将因指标不够未聘任、工资未高定人员的业绩条件与新具备聘任、工资高定条件人员的业绩条件进行比较,择优聘任和高定工资,打破终身制,真正发挥专业技术考核的激励作用,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氛围。

24坚持能上能下,动态管理

一是按年调整。每年按时公布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到期后空缺职数,按照考核聘任办法进行择优选择续聘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两年一次重新排序、一年一次动态调整的专业技术岗位定级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活力。

二是坚持“能上能下”。对考核中综合计分靠后的人员实施低聘,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根据专业技术岗位定级排序情况每年调整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参考文献:

[1]陈锋对基层央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思考和研究[J].经济师,2014(9).

[2]蒋叶英基层央行专技人员考核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管理,2014(1).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3

我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73多万亩,单产438公斤, 2010播种面积达到81.5万亩。自XX年9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小麦示范县,到目前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小麦示范项目。经过努力,XX-XX年度和XX-XX年年度科技入户小麦示范工作已经圆满完成,顺利通过省农业厅和农业部的考核验收,在考核中两年的总成绩均居前列,得到了省农业厅和农业部的认可。

二、2010科技入户取得的成效2010年邹平全县小麦播种面积81.52万亩,平均单产455.9公斤,总产37.16万吨。示范户示范总面积8799.25亩,示范户平均单产492.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444.9公斤)增产47.6公斤,增产率10.7%。全县共辐射带动2万户,带动面积168983亩,辐射户平均单产基本与示范户持平,较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10.7%左右。高产创建孙镇冯家村十亩高产攻关田理论单产达到702.2公斤,实打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669.4公斤,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51.3公斤,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02.8公斤。2010年全县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平均单产、总产、示范户单产均创历史新高。

三、典型经验

在实施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不断总结经验,借助科技入户平台,产生了新型粮食生产合作社一类的典型,其代表是“邹平县齐东农业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是有九户镇广大示范户和带动户在九户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XX年9月自发成立,首批社员即达300多户。“邹平县齐东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在为广大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过程中,使得农业增产、社员增收,同时也是我县探索科技入户长效机制工作的一重大突破。

四、2010年科技入户工作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往往碰到示范户不在家的情况。

2、示范户多年不变,造成示范面小,无法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同时示范户宜产生疲劳感。

3、示范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农村农业生产的多元化需求。

五、2010年科技入户实施情况

(一)根据工作变动,成立、调整了领导小组、专家组,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专家组及科技入户办公室的职责,明确分工。

(二)确定和调整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

技术指导单位仍由县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种子站、土肥站、植保站、检测中心等业务单位承担;技术指导员末位淘汰,并调整个别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指导工作的人员,并按项目要求选拔优秀技术人员补充;

(三)际情况,调整了个别示范户

示范户原则上保持不变,仅调整部分因土地调整导致无麦田的示范户,调整进的示范村、示范户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项目要求产生。

(四)确定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综合历年来各品种在我县的综合表现和我县农业生产实际,结合前两年示范效果,本着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原则,在充分调查和听取广大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2010年邹平县农业科技入户小麦示范项目主导品种为济麦20、济麦21、济南17和济麦19,主推小麦半精量播种、氮肥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四项技术。

(五)总结经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和监督,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科技入户实施方案》和《科技入户管理办法》、《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考核细则》、《示范户考核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对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实行合同制、考核末位淘汰制。一是由示范户根据《手册》对项目实施者的指导、培训等工作内容适时进行记录和评价;二是农业局通过电话访问、与示范户座谈、进行实地检查等方式对技术服务质量进行督查;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一是财政部门监督项目资金应用,二是农业局由计财股配专人、设专帐,监管控制项目资金应用;同时对外设科技入户监督电话,方便示范户及社会各界反应各种问题。科技入户办公室为50名技术指导员和1000个核心示范户分别建立了详细的档案材料。

(六)将各项材料详细整理归档,整个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七)加强动员和宣传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行动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和实施效果,与电视台等各媒体合作,定期制作科技入户专题节目,制作印发了《邹平农业》科技入户专刊,积极利用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营造科技入户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八)认真组织入户指导,确保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由专家组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根据生产情况制定技术指导方案,技术指导员以专家组技术指导方案为参考,制定详细的分户指导方案,及时入户指导;科技入户办公室定期通过电话抽查,确保入户效果。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入户指导4次,并进行了电话调查,在3月底印发了《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对前期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

(九)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工作

2010年,科技入户办公室相继邀请省农技推广总站鞠正春博士、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真和处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蒋和平教授、市农业局农技站金宗亭站长、科教科刘树泽科长等专家、领导来我县指导工作,对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进行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十)入户效果督导

科技入户办公室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会议签到制度,并在每次入户结束后对示范户进行100%电话调查督导,以了解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的工作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以《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形式通报,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最后考核成绩,与最终劳动报酬挂钩,充分调动了广大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十一)适时对示范户进行物化补贴,引导示范户搞好麦田管理

根据我县今年实际,确定今年物化补贴以叶面肥的形式兑现。在2010年项目资金尚未拨付的情况下,自筹8万元资金为全县每户示范户补贴一箱叶面肥,由技术指导员送肥到户,物化补贴兑现率100%。

(十二)积极配套资金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县财政拨款30万元用于高产创建活动、购买书籍及日常办公开支,为科技入户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三)积极上报各项材料

各项上报文件、实施方案、统计数字等材料及时准确,除按要求上报文件、实施方案和各类统计数字等材料外,县科技入户办公室坚持每周都向国家科技入户网、《小麦通讯》发稿,上报科技入户工作进展、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心得体会、重大农情及相关技术措施等,让上级及时了解科技入户工作情况,了解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心声,了解全县农事情况,同时通过科技入户网和《小麦通讯》与兄弟县市交流经验,探讨科技入户先进做法。

(十四)科技入户专家组定期到示范田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生产进度

(十五)开展“十百千万”科技入户高产示范活动

即专家组完成一处万亩高产示范方(600公斤以上);每个技术指导单位(组长单位)在所在镇办完成一个千亩科技入户高产示范方(600公斤以上,魏桥、码头、台子为550公斤以上);每名技术指导员在所指导的村完成一处100亩以上高产示范田(650公斤以上,魏桥、码头、台子为600公斤以上),完成一处10亩高产示范田(650公斤以上,魏桥、码头、台子为600公斤以上)。

2010年科技入户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扩大高产示范面积,“十百千万”科技入户高产示范活动成为工作重点,专家组负责的“万亩示范方”建设是重中之重,围绕“万亩示范方”建设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力争将“万亩示范方”建设成精品示范工程,以此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1、制定建设方案

为保证“万亩示范方”建设顺利进行,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

2、目标责任制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科技入户专家组组长、农业局党委委员董慎成同志为该活动的首席专家。专家组、县农技中心、县土肥站、县监测中心、县植保站、项目镇、示范村及孙镇、长山的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等各有关业务单位、技术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各司其职,且既分工又协作。

3、对工作进度详细安排

根据小麦生产规律,结合我县实际,对小麦生产全程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表,在不同时期进行的各项工作具体分配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4确定建设地点

根据我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专家组确定在长山镇、孙镇各建立一个万亩示范方。孙镇万亩示范方以冯家村为中心,覆盖范家、大陈、小陈、孙镇4个村,以黄河水灌溉为主。长山万亩示范方以弥勒村为中心,覆盖西店、大由、柳寺、小牛、高旺、大齐6个村,以井灌为主。

5、确定高产示范目标

根据“万亩示范方”所在地往年产量和地力情况,确定高产目标。在孙镇、长山镇各建设万亩示范方,亩产指标600公斤。其中分别在冯家村、弥勒村建设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指标700公斤;百亩核心示范田,亩产指标650公斤;千亩典型示范田,亩产指标620公斤。

6、召开专家座谈会

邀请各相关单位、项目镇负责人、项目镇农技人员、项目镇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县种植业知名专家、种粮大户、历年高产示范户、高产示范村负责人等召开专家座谈会。共同探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强的、适合单产700kg、650kg、600kg的详细技术规程,用以指导示范区生产。

7、制定栽培技术规程

制定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将整个生产过程制作成形象的挂图形式。

8政策

结合高产创建活动,对高产示范农户实行资金扶持、农资补贴等奖励政策。对项目建设区农户、10亩高产攻关田、百亩核心区分别给以免费提供肥料、农药、技术服务等扶持补助,项目区优先足量享受小麦良种补贴。

9、开展小麦高产竞赛活动

为发动更多的农户广泛参与,决定在全县开展小麦高产竞赛活动。

参赛农户通过个人申请,特等奖经技术专家组实打验收,其它奖项,经专家组测产,达到上述目标者,按产量高低选拔。夏季共支出奖励奖金8000元。

10、加强宣传

通过电视等媒体,制作专题节目、宣传片等,加强对科技入户和“万亩示范方”的宣传,扩大示范效果

11、技术指导员全程跟踪服务

定期到示范田调查,“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确保示范方内小麦生产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生产。

12、为高产示范户提供农资,并指导科学管理

结合高产创建活动,为10亩高产攻关田免费提供有机肥、化肥、叶面肥、农药,百亩核心区免费供叶面肥,每亩3包天丰素(用三次)。在当前小麦返青期,通过专家座谈,结合测土分析结果,确定在示范方内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并改撒施为串施,喷施天丰素一包,配合浇返青水。3月12日,县科技入户办公室、专家组组织人员将尿素、硫酸钾、天丰素送到示范户手中,并指导示范户结合灌溉正确串施。[2]

13、对“万亩示范方”核心建设区农户进行培训

联合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聘请专家到高产创建示范村进行专题培训,确保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落实。

14、定期检查、督导,确保“万亩示范方”建设顺利进行

(十六)积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作

我县在开展“十百千万”高产示范活动的同时,被农业部确定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这既是上级部门对我县粮食生产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是我县再次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的重大机遇,为此,我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度重视,整合县、镇、村及各相关部门力量,全力做好高产创建活动,将科技入户工作深入推进。

1、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及示范区镇镇长任副组长,有关人员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措施制订、检查督促及工作经费的落实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

2、成立由农业局技术人员及项目镇农技人员组成的技术专家小组,负责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高产攻关、技术指导及培训、高产经验总结与推广、项目验收与总结上报等项工作。

3、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将高产创建与科技入户“万亩示范方”建设结合,在长山镇、孙镇两个“万亩示范方”开展高产创建活动。

4、制定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规定了详细的考核指标。并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

5、召开高产创建活动工作会议

3月25日,在县政务中心召开了邹平县高产创建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全面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作为全县农业生产第一重点工作,整合全县各相关部门、单位力量,全面深入的开展起来。会议由县农业局王克铭局长主持,刘锋副县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并同农业局及高产创建工作所涉及的长山镇、孙镇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县农业局、科技局、农机局、粮食局、财政局、水利局、发改局等各部门领导、相关站股负责人,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全体成员及长山镇、孙镇两项目所在镇的镇长、分管副镇长、农技站站长、示范村村长参加了会议。

6、经过各级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万亩示范方”建设、高产创建任务圆满完成,制定的《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落实情况良好。高产创建孙镇冯家村十亩高产攻关田理论单产达到702.2公斤,实打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669.4公斤,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51.3公斤,万亩示范田平均亩产602.8公斤,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的实打验收。

六、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强化入户效果,要求技术指导员充分利用晚上时间,对外出务工的示范户单独入户指导,强化入户效果,必须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入户率达到100%。科技入户办公室在每次入户结束后进行电话调查,找出问题,并以工作简报形式进行总结,通报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对入户效果不佳的技术指导员,将在工作简报中通报批评,在科技入户考核时给以扣分,并通过技术指导员劳务报酬体现。

2、是充分考虑示范户技术掌握情况及长期单纯进行某几项技术的重复指导所产生的疲劳感,将考虑向上级部门申请更换示范村和示范户。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作物小麦为重点,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推广模式、服务机制为突破口,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二、目标任务

1、在巩固2005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成果的基础上,20*年全县选择14个示范乡镇,102个示范村,培育104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800户农户。

2、通过培训,示范推广4个小麦主导品种和6项小麦生产主推技术。

3、使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星%以上,示范户小麦产量、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

4、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探索新形势、新阶段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为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供经验。

三、推广内容

以优质小麦生产为重点,兼顾粮油及其它经济作物。

1、小麦主导品种:以优质小麦生产为目的,筛选推广小偃22、陕253、陕麦150、郑麦9023等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

2、小麦主推技术:①以节本增效的小麦平衡施肥技术为重点,推广小麦配方掺混肥。以县农扶中心配肥站“雍城牌”BB肥为载体,使农业科技示范户小麦田统一使用配方BB肥。②冬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③推广小麦生产防灾减灾技术,即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④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即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小麦旱作农业耕作技术。⑤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⑥推广“一喷三防”小麦防病虫增粒增产技术。并根据部、省首席专家、专家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分阶段有计划地制定实施技术内容。

四、组织实施

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科技入户工程按项目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县农业行政部门、试点乡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单位按照项目总体要求,通过政府推动,部门组织,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员包户的形式,组织实施全县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1、组建专家组,实行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责任制

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指导工作由专家组负责。专家组由县农业局根据需要聘请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及行管人员组成,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成员包括小麦栽培方面的作栽、土肥、植保、农机,并涉及园艺、蔬菜、畜牧、兽医等专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县首席专家由县农业科技联席会议和县农业局联合组织,共同招聘确定;专家组成员由县农业局和首席专家在全县公开征选,实行合同聘任管理。按照项目实施需要,专家组下设技术指导组、信息综合组和农资服务组。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方案的制订,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筛选、示范与推广,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帮助、指导、检查和督促指导员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入户指导。信息综合组负责农业科技入户信息采集、情况编报、资料汇总、档案整理和项目总结等。农资服务组负责利用科技入户平台,进行技术物化补贴、技物配套和后勤保障的综合服务。每个专家原则上还要负责2个示范村、4个示范户的入户技术指导工作。

2、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

按照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面向社会开放、择优竞聘的原则,依据农业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技术指导单位条件,确定县农扶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在农业局监督和专家组的指导下,负责制定技术指导工作具体方案,组织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招聘、管理和培训技术指导员等。

技术指导员由县农业局组织技术指导单位、专家组依据有关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打破行业、区域和身份界限,公开招聘55名。具体采用个人报名申请、单位推荐和测评考核的方式,择优聘任录用。对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熟悉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参聘人员优先聘用;对农民技术员、优秀科技示范户和农村中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热爱农技推广事业,有突出表现的农村科技带头人可优先吸收聘用。聘用的技术指导员要颁发聘书,签订技术指导合同,建立个人工作档案,年终根据绩效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的指导下,负责开展入户指导工作,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20个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3、遴选调整科技示范户

进选示范户是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在2005午试点的基础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按照农户自愿申请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农户有偿服务入网,即示范户每月交纳3元服务费,全年合计36元。示范户选择条件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有较高的科学种田技能,生产规模较大,乐于奉献;在当地有较高的威信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农民技术员、各类科技户、种植大户、农民培训证书获得者为科技示范户。示范户由县乡项目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单位协商公示后择优确定。

示范户享受科技入户工程项目补贴;优先获得新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优先接受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示范户要积极参加科技培训,配合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热情帮助周边农户,积极传授科技致富经验,提高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能力,按要求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落实生产技术措施,及时提供生产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信息,义务为指导员和专家组收集提供本户应用新技术和生产经营资料。

4、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的对接

技术指导员经专家组聘用后,与各示范乡镇直接对接,采用自愿协商、双向选择的办法,由示范乡镇按照本乡镇示范村、示范户所需指导员人数,进行技术指导员的再聘用,经报请县专家组同意后,由聘用的指导员确定所包抓的示范村和遴选示范户。技术指导员与专家组、示范乡镇、示范户层层签订入户指导服务合同,明确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5、开展技术培训与入户指导服务

技术指导员在小麦生产关键环节(备播、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到每个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每人累计到户时间应达到100天左右。与示范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使示范户科技意识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技术培训结合生产季节和示范户的要求,组织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速成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技术指导方案和主要实施技术要点为主,包括小麦整个生育期综合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内容,技术资料印发到户,报刊、广播、电视定期播放等形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开通0917——7282085、7282257两部科技入户服务热线,使示范户和技术人员保持经常性沟通互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团公司联合组建《*农业科技入户电子农务网》,搭建科技入户信息平台;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单位对招聘的技术指导员进行统一培训和管理。

五、工作步骤

20*年*县小麦科技入户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动员。确定首席专家,组建小麦科技入户专家组;制订20*年科技入户实施方案;由技术指导单位和专家组公开招聘确定技术指导员,公开进选调整示范户。

第二阶段:入户指导。进村入户,向科技示范户开展整体培训,推荐主导品种,推广主推技术,兑现“物化技术”"补贴,进行项目跟踪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进行秋田作物技术指导服务;小麦科技入户项目总结,接受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县上成立以副县长宁新远同志为组长,农业局、财政局负责同志和各示范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并建立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组织,强化协调,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参与意识。采取行政组织推动,召开联席会议、专家研讨会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等形式,加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科技工作

3、建立专家技术负责制,实行项目合同管理。科技入户工程实行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负总责,各专业专家分工负责,技术指导单位总体组织实施。项目区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技术入户指导责任合同,建立分户实施方案、技术培训、定期报告等指导工作档案,开展绩效评价,实行奖优罚劣,末位淘汰。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5

关键词: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50-4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办学理念的核心都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并都具体落实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院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就目前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而言,在这四个方面尤其是教学模式仍然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致使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室内设计人才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观基础上,该观点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自身认知结构发展”。因此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目标,以工作室为平台,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将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活动为基础的工作经验。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来看,“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常又分为“导师制工作室模式”、“双轨制工作室模式”及“项目式工作室制模式”等类型,后者是以工作室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依托,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和社会资源,进行项目教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目标而言,“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优势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

1.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学体系应该面向职业,并结合企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既符合艺术设计教育,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工作室项目教学体系”[1]。因此在“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专业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的理念,以承载市场需求、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课程开发的运行架构,在宏观上重点解决课程的设置、结构与排序,在中观上解决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在微观上解决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手段三个层面的问题。

1.1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与课程排序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与课程排序是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宏观层面,体现专业培养思想与理念。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依据四川省及周边地区建筑室内装饰行业需求,与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建筑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实施的过程所对应的职业情况,基于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归纳出44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5个综合行动领域,即室内装饰设计员、绘图员、预算员、施工员、监理员,再将5个综合行动领域转换为13个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以“能力结构课程实施性质”为逻辑起点,确定专业教育课程结构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支持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职业工具能力课程五段结构。遵循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按职业岗位素质、工具能力学习领域,职业岗位基本学习领域,职业岗位核学习领域,职业岗位拓展提升学习领域进行课程排序。

1.2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具体的课程内容是实现专业教育目标的载体,因此课程内容需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要求进行选取。如《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本着先易后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选取了小户型、大户型、别墅设计3个设计项目,每一个项目均以室内装饰设计师完整的项目接洽与分析,收集资料,实地调研,室内空间组织与布局,界面构成与材料计划,采光与照明计划,家具与陈设选配,空间效果表达,施工图制作,方案整理汇报工作流程任务组织教学内容。

1.3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包含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就教学流程设计而言,应以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公司的项目设计工作流程为依据。如在《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等课程教学均以教师下达项目设计任务并就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设计小组进行资料收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分析实地调研与调研报告撰写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小组初审方案修改与深化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方案复审空间效果表现方案文件汇集、项目O计报告与答辩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方面,主要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调研式教学法、小组探讨式教学法、工程现场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如《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总体上按5-8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扮演不同的职业岗位,履行岗位的职责,协同完成设计项目任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涉及调研、材料、陈设、家具、灯具等计划就需运用工程现场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分析就需运用小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领会和把握设计方法的路径、程序和手段等。

在课程评价设计方面以行动过程+设计成果综合评估,行动过程分项评估从“知识、素质、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每完成1个项目工作任务均有一次评价,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测评三部分构成。设计成果综合评估考核设计创意、设计表现、设计与空间功能的符合度等,由指导教师签写成绩鉴定。

2.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关键是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基于这两个方面,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壬杓萍际踝ㄒ到萄团队建设,首先制定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来源与结构,其次是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第一,制定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标准,确定专业教学团队来源与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跨学科、跨课程的教学团队,是为培养某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由明确分工,相互承担责任的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的教师个体组成的教学团队,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双师素质是其共性特征。专业教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特点是集艺术、技术、工艺、经济为一体的专业,因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知识与技术标准上着重从艺术、技术、工艺、经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甄选。此外团队自我概念素质族、态度意愿素质族、能力技巧素质族、团队管理素质族要求也是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构建的重要标准。依据标准,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确定了以专职教师为主,聘用或引进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行业企业一线设计师及项目管理人员为重点,建筑室内设计相关学科应届大学毕业生为重要补充的一支“双带头人+专任教学团队+兼职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团队,逐渐形成“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的梯队结构。

第二,制定并实施了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尽管专业教学团队教师在组建时各有所长,但从整体上看,也各有所短,因此加强专业团队建设规划与实施培养计划,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工作室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把现有的专业教学团队中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选派参加国培省培,参加专项技能培训和教改科研培训;二是派遣一般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对行业企业引进的一线设计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三是公开向国内外聘请工作室负责人或专业带头人;四是加强校际间交流,联合聘请外国、国内专家到校讲学,提升专业教学团队师资素质。

3.基于“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的工作室建设

“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施项目教学,本质就是要完成从接单到工程完工的整个工作流程。因此工作室要承担的就是建筑装饰设计与工程公司功能。尽管装饰装修工程公司,规模有大有小,但完成的设计项目工作流程基本是一样的,所以建立工作室首先要考虑的是功能,功能决定面积,功能决定工作岗位分区,功能决定必须的设施设备。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师工作室与成都菡萏怡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共建,规模定位为中小型,面积80平方米,除正常课程教学外,还承接住宅空间设计项目与工程施工。设立业务员、设计员、预算员、材料员、施工员技术岗位。在工作室负责人(总经理)的统筹安排下,开展项目教学、项目设计与社会服务。配套有相应的扫描仪、多媒体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带摄像功能的数码相机、大容量移动硬盘等硬件设施设备。完善了工作所需的网络环境、素材光盘、网页三剑客、3DMAX、Photo shop、Auto CAD、网络管理等软件环境。同时建立工作制度和实际岗位管理所需要的规程、制度、标准。为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

4.“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行管理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行院(系)--专业群(教研室)--工作室(专业方向)三级管理模式。院(系)在专业建设上负责发展规划目标、专业群建设、考核指标建立、聘任专业带头人。专业群(教研室)负责专业群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工作室建设。工作室(专业方向)负责专业研究方向、课程标准、教学组织、设计项目组织实施、对外合作等。专业带头人对院(系)负责,工作室负责人对专业带头人负责。

实施“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由于设计项目来源的动态性、聘请专家讲学等都可能改变原有的计划或程序,在内容上也会有出入,给教学管理带来较多的问题。为此,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就留余一定的空间,专业课程标准对其目标、方向的要求描述得较为详实,对教学的内容、时数要求较为宽松。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问题。

对工作室的经济管理主要是由院、系级与工作室签定工作室的教学、科研、实践、成果等任务指标,在完成计划内的任务指标外,把所有对外社会服务的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管理范畴,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主要包括工作室的日常管理、项目的成本、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酬劳等方面的费用。此外为处理好个人、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还需制定一整套令三者满意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个人、集体利益有保障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提升。

结语

高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设计人才,就必须建立“项目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及教学内容选取、组织注重实践性的同时,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口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使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6

关键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65-02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是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前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源头,也是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主要成果和特色所在。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学标准开发的科学性,开好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是关键。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是指对高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过程,而不是员工。没有分析,就没有话语权,没有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及课程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通过召开专门的会议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分析。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针对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其成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确定、课程的分析、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的设置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影响课程内容中典型工作任务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采用、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等,还会影响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室)的功能与建设等。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的工作流程

主持人介绍行业技术专家 主持人简要介绍参加会议的行业技术专家、学校领导及有关人员,并作自我介绍。

主持人介绍分析会的目的 主持人简单介绍分析会的背景、目的、行业技术专家参与的作用与意义;说明对职业发展阶段、任务领域、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等概念的界定;向行业技术专家详细阐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本要求及操作方法;结合其他职业已开发出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行讲解,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介绍分析会的日程安排,其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忽略休息时间,明确说明各项议程的结束时间。

专业负责人介绍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教学改革调研的情况 专业负责人从调研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专业人才需求、专业现状、专业教学改革建议等方面介绍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教学改革调研的基本情况。要求制作PPT演示文稿,向与会者提供相关的文字材料,并回答行业技术专家提出的有关问题。

行业技术专家填写相关表格 行业技术专家填写《行业技术专家工作历程登记表》,要求行业技术专家各自列出职业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最多五个),每个阶段举出3~4个实际参与过的任务实例,将这些阶段和任务实例填写在《行业技术专家工作历程登记表》中,指明具有挑战性、有助于提高能力的工作任务,并作出记号。行业技术专家填写《行业技术专家工作任务分析表》,要求说明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完成任务时必须满足企业顾客或社会的哪些要求,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并应重点说明完成工作任务最需要的理论知识、职业技能。有必要时,主持人可请行业技术专家介绍自己的工作历程和专业技术范围,并说明所提到的工作任务中,哪些在职业实践别有挑战性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主持人和其他成员可以向行业技术专家提问,特别是觉得职业发展阶段和工作任务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者讲得过于笼统时。

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某一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含所有专门化方向),按照任务领域(工作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逻辑关系进行研讨,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讨论后达成基本共识,初步形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进行工作任务汇总 (1)工作任务汇总要求。组成3~4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每组抽出的任务数控制在10~20个之间。任务描述的详细程度应该恰好能全面反映成员的职业实践活动。工作任务的详细描述包括关于所需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的陈述。将工作任务的标题和表述填写在准备好的《工作任务汇总表》上,将工作任务的标题和编号分别写在卡片上。(2)工作任务汇总步骤。首先,各小组汇总所有成员在各自的职业历程中都从事过的工作任务。其次,确定那些只有部分成员从事过的工作任务,先由相关成员介绍这些任务,然后全组讨论决定是否列入共同任务中。再次,考虑是否有所有成员都未经历过,但却是有职业代表性的,或是不久的将来可能对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作任务。这样的任务也应被填入《工作任务汇总表》中。(3)工作任务的汇报与归类。各小组轮流,每次介绍一个工作任务,介绍时将卡片钉在张贴板上。其他小组找出类似任务卡片钉在张贴板上。为归在一起的相似任务找一个统一的标题,即典型工作任务名称,同样将其写在卡片上并连续编号。最后编写统一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记录员打印工作任务汇总结果 记录员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初步结果汇总,打印《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并分发给行业技术专家。

行业技术专家对汇总的结果进一步研讨 主持人组织行业技术专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等进行进一步研讨、论证,就具体内容征求各位行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后,形成该专业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并由行业技术专家签字。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7

关键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先进性 问题 对策

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形势下,如何重新审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在执行中更加忠于制度的初衷,同时做出一些适应改革需要的调整,使其更好地发挥在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积极作用,对于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开创专业技术人员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新中国职称制度的发展历史是新中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职称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技术职务任命制为标志的计划体制阶段(1949―1966年);第二个阶段是以技术职称评定制为标志的停滞与恢复阶段(1977―1983年);第三个阶段是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标志的改革阶段(1986至今)。有部分专家将第三阶段又细分为两个阶段,将1994年至今划分为建设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该阶段在仍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职称制度主体,同时逐步推行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延伸,因此,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起始于1986年,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深远,在专业技术管理改革中具有重大意义。

1986年,适时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在转轨过程中并存与冲突的“七五”期间,力行近十年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关键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础,并大力加强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物质技术和人才的后续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在六个系统51个单位试点的基础上,从1986年起在全国逐步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1986年初,中央先后《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和《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以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工作正式展开。按照部署,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先在高教、科研、卫生三个系统展开,其他系统、系列只限于试点。为适当加快改革步伐,中央要求1987年事业单位分期、分批开展职称改革,中小学和企业要在1988年完成,国家机关逐步展开试点。截至1988年,共批准下发了29个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1989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出现了暂时停顿。1990年为进一步指导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人事部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进入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1994年人事部印发《1995年职称改革工作要点》,明确指出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行实施深化职称改革方案,建立起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考试)制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三种制度并存的基本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专业技术聘任制度。

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先进性

(一)强调资格和职务并重,较为全面

技术职务任命制侧重职务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而忽视了对人才的职称评定。职称评定制度侧重了职称的评审认定,而忽视了职称作为一种职务的聘任以及相关待遇的兑现。二者未能平衡好职称作为个人荣誉、称号或者作为职务使用上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职称两个特征职能的作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使资格和职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有助于发挥各自优点。

(二)强调岗位职责和工资待遇相统一,较为公平

以前职称制度的主要弊端是职称与岗位职责相脱离,同时,作为工资晋升的依据,在数量上没有限制,一旦授予,终身享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以明晰岗位职责为前提,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取酬,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三)强调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相结合,较为灵活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后,一方面有利于人才在单位内部根据岗位设置和聘任需要而流动,另一方面对由于限额已满而不能在本单位、本部门就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还可以鼓励和支持他们到别的单位或部门任职,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外部流动,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改善人才结构,打破人才禁锢、死水一潭的局面。

总之,专业技术职务不同于一旦获得终生享有的学位、学衔等称号,它的设置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出发点,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要求,与工资待遇密切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首先通过资格评定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予以认可,然后通过职务聘任的方式,将岗位要求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工作责任、薪资待遇等统一起来,最后通过设置聘期的方式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质量和水平。这种集评价、使用、待遇三位一体的人事管理制度,符合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业绩,对于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推动人事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设计走在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沿,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至今已实施近二十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但受一些因素影响,在执行中还存在些许偏差:

(一)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因“人”设岗替代因“事”设岗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因“事”设岗,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岗位,明确职责,规定任职条件和任期。没有专业技术岗位就没有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就无从谈起。然而不少单位在实际管理中往往根据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取得情况进行岗位设置,甚至根据是否会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进行岗位设置,对于上级下达的专业技术职务控制指标数量多多益善、比例用足占满等思想根深蒂固。这严重背离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设计的初衷和基本原则,造成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职务聘任与工作需要相脱节。

(二)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轮流坐庄”替代“唯贤唯才”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包括专业技术资格的晋升都是在考核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考核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评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是比较常用的专业技术考核方式,通常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考核确认)上一级专业技术资格、聘任(续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能形成一种约束机制,使专业技术人员在聘期内既有压力更有动力。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考核工作多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比较严重。考核优秀的名额有限,一般申报评审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资格对考核优秀又有一定要求,不少单位就采取“轮流坐庄”或搞成了“按需分配”,使考核和聘期工作表现完全脱节,严重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和提高工作能力的积极性。

(三)竞争机制难以形成,“论资排辈”替代“优胜劣汰”

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目的是要打破专业技术人员的铁饭碗,在人才管理中引人竞争机制,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以及落后的管理体制、社会大环境、工资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中,很难完全消除人们主观上的“同情分”、把握好老同事老朋友的“人情关”。特别是在范围相对小的单位,考虑到照顾面子、工资待遇等问题,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的现象时有发生,聘期管理形同虚设,“聘任终身制”的不正常状态难以打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可酌情考量,但过之则会伤及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使得人才无法脱颖而出,人才结构得不到改善,陷入“熬年头、吃大锅饭”的局面。

四、纠正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落实偏差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职位分类和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职位分类是根据工作性质、职责大小、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将职位划分为若干种类和等级,以便对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员,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管理,对相同种类和等级的人员用统一的标准管理,从而实现人事治理的科学化,做到“适才适所”。它与品位分类相对,最大的特点是“因事择人”。职位分类是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进而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职位分类、标准化的职位说明书的制定有利于明确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等,便于从具备相应任职资格和能力条件的人员中择优聘用。专业人才也能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工作喜好等选择适合的职位,按绩取酬,从而使人力资源配置精简高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细化考核指标体系

党的十指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标准虽已建立,但指标量化、细化程度不够,相关配套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到实处,还需进一步改进。要建立健全对考核程序和考核原则贯彻落实的监督机制,坚持平时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的设计要紧贴岗位职责,指标要尽量量化、细化、分值化,并根据岗位履职内容的变化及时调整;考核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以事实为唯一评判依据,根据科研成果和工作业绩材料等逐一审核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并赋予相应分值;科研成果和工作业绩、考核打分情况和考核结果应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公开透明,保证全体专业人才对专业技术考核的知情权、监督权。

(三)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差额聘任常态化

党的十指出在干部任用中要全面准确地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公开差额选拔是干部竞争性选拔的一种常用方式,是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差额聘任作为差额选拔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的体现,是指受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数要小于有资格且申请聘任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从而产生一个未聘差额。差额聘任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选拔优秀专业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有效途径。在促进人才竞争的同时,可以创造一种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促使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迅速成长,改善单位人员的内部结构,使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得到逐步改善。

(四)打破终身聘用,实行动态管理

推进专业技术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低聘”和“解聘”的问题。既要把工作需要的优秀人才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不胜任或者相形见绌的专业技术干部调整下来,解决“在其位不谋其政”、“取其酬不付其劳”等问题。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让聘任制不再流于形式。通过考核、激励、奖惩、问责等一整套制度安排,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

[2]董志超.新中国职称制度的历史追溯[J].人民论坛,2011(7):236―237

[3]李国兴,沈荣华.坚持职称改革方向,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J].党政论坛,1988(1):54―61

个人专业技术工作小结篇8

从2月中旬起,组织局科技管理科和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分2个工作小组,抽样调查40家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对直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2年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掌握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动态情况,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确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的内容和重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建立健全区科技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培训领导小组,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科技局的统一部署,及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筹安排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业素质培训工作,加强指导、检查和督促,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结合实际,分类培训

根据我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所学专业、从事的行业和培训需求各不相同等实际情况,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分为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蓝领以及新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四个层次,重点实施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和创新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和学历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年培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150人次以上,切实提高我区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

(一)组织参加省市培训

要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及时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符合我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需求的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和论坛,如11月份的省高新技术论坛和各种远程教育等,确保参加省市培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50名以上。

(二)组织开展区级培训

根据我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举办专利知识产权、企业信息化、技术创新等培训班5期以上,达到培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100名以上。

1、举办专利知识产权保护讲座。结合3月份的“专利服务月”活动,邀请省知识产权局专家举办一次专利知识产权保护讲座,以增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专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专利开发、引进、实施的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举办钙产业技术创新讲座。结合5月份举办“*钙产业论坛”的同时,邀请国内高校院所知名专家举办一次钙产业技术创新讲座,加强钙产业技术创新,做大做强我区钙产业。

3、举办企业信息化培训班。在9月份和11月份分别举办二期企业信息化培训班,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网上技术市场、工业科技110和科工会平台实务等培训,提高企业应用网上技术市场、工业科技110和科工会平台开展引进技术创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和企业信息化技术水平。

4、派员外出学习培训。在4月份外出邀请高校院所专家参与“*钙产业论坛”和8月份外出邀请高校院所专家参与*“科工会”的同时,分二期组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带着企业技术难题到高校院所和对口专业大企业考察、学习和培训,解决企业具体技术难题,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5、专家入企培训指导。一是在5月份举办“*钙产业论坛”和9月份举办*“科工会”的同时,分二期邀请高校院所和大企业的专家到企业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二是组织4次区10支科技服务队专家入企实地培训指导活动。通过专家有针对性的开展面对面、手拉手的现场技术培训指导和科技信息交流等,促进和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四、转变作风,强化服务

上一篇:我想回家范文 下一篇:练瑜伽的好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