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2:51:03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1篇

一、述职报告的特点

1.准的统一性

述职报告不能像一般工作总结那样,可以自行设定总结的形式和内容,而是有其统一的标准,即由部门或单位统一制定的岗位职责和任务目标,规定了述职者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职责。它必须按照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有关规定,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分别进行汇报,且重点是述"绩",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格式。

2.角度的自我性

述职报告是述职者述说本人在一定时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是对自己工作的全面梳理和客观评价,因此要从"我"的角度,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这种"自我性"也是述职报告不同于一般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的显著特点。

3.内容的述评性

述职报告既要"述",述说、陈述自己的履职情况,回顾、总结自己任职期间的工作得失和经验教训;又要"评",评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解剖其中的原因,最后要对一年来工作称职与否作个自我鉴定,并接受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作为干部升、降、留、调的重要依据之一。

4.行文的庄重性

述职报告是一种十分庄重、严肃的公务活动。这就要求述职者态度要端正,措辞要严谨,语言要朴实,语气要谦恭,表达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避免抒情和过多议论。报告中所叙的一切都应该确凿无误,实事求是地反映履职情况和实际业绩,不能夸大成绩,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要过分谦卑,自我评价要客观、中肯、恰当。

二、述职报告的格式与写法

述职报告一般包括标题、署名、呈送机关或称谓、正文和日期等项目。

1.标题。标题的写法比较灵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直接标明文种"述职报告";

(2)由任职时间和文种组成,如《2014年上半年度述职报告》;(3)由任职时间、所任职务和文种组成,如《2013-2014年度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的述职报告》;(4)正副标题法,正标题一般高度概括和揭示述职报告的主旨、基本观点,副标题写何人任何职务的述职报告,如《抓好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发展—××集团公司

党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署名。一般将述职人所在单位名称、职务

和姓名写在标题之下一行,具体可视标题结构和内容的完整程度而定。署名也可写在末尾落款处、日期之上。

3.呈送机关或称。如果是向上级呈送的书面述职报告,写明收文机关,如"××党委"

"××人事处"等;如果是口头述职报告,则可用"各位领导,同志们".

4.正文。一般由前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包括主要业绩、存在问题、今后打算等。

(1)前言或引言。即基本情况,一般写明何时任何岗位工作、职责范围、履职期间完成的主要目标等。这部分内容要简洁明确,给听者一个大体印象即可。

(2)主体。应包括任职期间的主要业绩、存

在问题和今后打算。这是述职报告的核心内容,着重阐述自己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分成几个方面来写,每个方面归纳出一个观点,分条列项、逐个阐明。每个观点可先写工作对象或成绩,再写认识和体会。要突出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特别是管理能力和政策水平,体现领导才干。

撰写工作业绩时,要详略得当、抓住主要方面,要把较大的篇幅放在主要业绩的完成情况及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亮点工作的说明上,以任期内工作成果中最突出最有特色的业绩为重点,主要围绕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取得了哪些成效来写。

述职者应实事求是写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点、不足和失误),造成的损失,应承担的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

今后的打算,主要写下一步工作改进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工作目标而计划采取的措施。这部分应写得精当扼要、入情入理,要注意领会上级的政策意图,结合职工群众的意见呼声,对应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正文结尾处还应对自己的工作称职与否给出整体评价,评价等次一般为"优秀""称职""不称职".

(3)结语。一般写"以上报告,请批评指正"或"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5.日期。落款处注明成文或述职时间。

三、注意述职报告的要求与禁忌

1.要正角色、用对人称

要以第一人称形式陈述自己的工作,用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2篇

第一步曲,要弄明白“我的汇报”起何作用。为什么组织要让候选人作“我的汇报”,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我的汇报,让投票者了解你、认同你,进而投票支持你,所以“我的汇报”实质上是一种推介书,要恰好其分、实事求是地推介自己,不夸大,也不贬低。

第二步曲,要弄明白“我的汇报”汇报什么。既然是一种推介书,作为投票者的人大常委会委员,最想了解拟任职者什么呢?我想,一方面,他们最想了解的是拟任职者的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工作业绩、思想状况等,通过对这些基本情况的了解,来判定拟任职者的德与才是否兼备。另一方面,最想了解拟任职者的岗位适应性,能否担当重任,胜任岗位,也就是拟任职者要陈述“如果票决通过,荣幸当选,我该如何做”。这两方面是作为投票者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们最想知道的,也必然是“我的汇报”的重点。

第三步曲,要弄明白“我的汇报”的基本格式。“我的汇报”作为任职前的一道必经程序,经过长期发展,现已形成了有章可循的基本格式,主要包括五大要点。

第一,称呼语。一般为“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第二,是导入语。可以用“衷心感谢xx人大常委会的安排。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基本情况和下一步工作的基本思路”,或者“感谢×人大常委会给我这个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个人简历、近几年工作情况和今后打算“,以及“根据xx安排,调我到xx工作。我坚决服从xx决定,衷心感谢xx的信任,衷心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衷心感谢组织的关心厚爱”,等等客套话。

第三,是个人基本情况。这一块要视安排汇报的时间长短而决定是详还是略。有的会议一次要票决的干部非常多,留给拟任职者汇报的时间就只有五分钟左右,在这种情况就应该从简,只介绍个人简历即可。如,“我x年x月出生于x省x县x镇(乡)x村,x年x月参加工作,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x职务……”。如果给汇报安排的时间较长,则需要介绍过去自己的工作特点、存在的不足。这些工作特点需要自己认真总结,使其突出个性,也就是听众听了你的介绍之后,就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干部,是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干事创业的李达康书记、易学,还是像剧中不收礼也不干事、“无私无畏”的区长孙连城。假如有一天与达康书记搭班子的易学习被提名为市长人选,在京州市人大常委会上作“我的汇报”,该如何总结自己的工作特点呢?在此,笔者为他拟了4个小标题,“一是坚持人民立场。……二是坚持务实担当。……三是坚持攻坚克难。……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用“主动担下金山县集资修路时死了一个干部的责任;几十年扎根基层,付出了毕生精力为群众着想、为当地建设谋发展;拆掉富商赵瑞龙当年在月牙湖违规建造的美食城”等事例、数据来论述观点,使事迹感人,客观真实,打动听众。而在介绍不足时,要恰如其分,归纳出主要的不足即可,不必要大篇幅展开。如“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主要是党性修养、自我从严要求还要加强,驾驭全局、统筹各方经验不够,履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或者“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比如,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够,工作有时有急躁情绪,批评同志注意场合和方式不够”,等等。

第四,对被提名为xx人选的认识以及如获通过,今后履职的思路。在此,我们先看三则范例。

第一例:

“这次,省长提名我为省xx主任拟任人选,我深感荣幸,更感到责任重于泰山!衷心地感谢组织和人民!如获通过,我将团结带领全省xx系统的干部职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改革促发展,推动事业迈上新台阶,为提升三湘父老民生福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一,勤奋学习,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第二,攻坚克难,扎实推进xx事业改革发展。……第三,砥砺前行,用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

第二例:

“xx提名我为××局局长人选,这既是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崇高。今天,我怀着感恩之心在这里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评判和选择,如果能够通过任命,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认真履行××局局长职责,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尽心尽力尽责工作,为建设“五个新x×”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是对党绝对忠诚。……二是情系民生实事。……三是主动干事创业。……四是严格要求自己。……”。

第三例:

“根据省委安排,省长本次提名我担任××厅厅长,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果省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信任我,委我重任,我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忠于xx事业,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态度,“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境界,切实做到“公、正、廉、勤”,忠诚履职,为建设xx强省做出积极贡献。一是奋发进取不懈怠。……二是忠诚履职敢担当。……三是依法行政守规矩。四是廉洁自律作表率。……”

从这三则范例,我们可以体会到其写作有三个要点。一是对提名为候选人的认识,如“感到使命光荣,责任感大”。二是对如果票决通过的表态,三是对今后履职的思路,这是全文的重中之中,一定要对所履职的岗位进行调查研究,把握工作重点,写出有针对性、务实的、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履职思路。

第五,结束语,好果没有通过该如何做。我们先来看四则结束语范例。

第一则: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和各位委员指正。如果表决未能通过,我也会正确对待,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忠诚履职。谢谢大家!”

第二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无论任命通过与否,我都会正确对待,并把今天作为我人生特别值得珍惜的日子。我一定会倍加努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尽心尽力做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谢谢大家。”

第三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深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担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职务,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重任。无论省人大常委会能否通过任命,我都将正确对待,服从安排,恪尽职守,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担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职务,责任重大,任务繁重。如果这次省人大常委会能够通过我的任职,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竭尽全力工作,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如果没有通过,我也毫无怨言,把它当作对自己的一次新考验,一如既往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努力工作。谢谢大家!”

通过这四则范例,大家应该能体会到结束语的写作要点了,那就是在汇报的态度上要谦虚,主动接受人大常委会的批评指正;进退的心态要摆正,无论通过与否,都要正确对待,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进取心态,不埋怨,不松懈;礼节上要到位,结束语“谢谢大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一礼节,体现的是一种修养,最好还是保留。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家人才 聘任期 过程管控 创新创效

一、人才管理问题现状

(一)专家人才队伍日益庞大。

近几年,公司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公司一项长期而紧迫的工作任务,通过逐级推荐、遴选审定,目前公司聘任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共计50余人,专家人才队伍的壮大,是对广大员工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努力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的肯定。但面对日益壮大的专家队伍,对管理者来说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专家来自不同岗位,专业、特长各不相同,管理也相对复杂。

(二)专家履职自觉性不高

员工在专家人才选拔申报时积极性较高,许多优秀人才以优异的业绩和表现脱颖而出,被聘为为公司各级各类专家人才。但在聘任期内,专家履职自觉性不高,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专家在享受专家津贴的同时,不能严格履行专家职责,在课题研究、成果获奖、授权专利、论文专著、标准制度、技艺革新、个人荣誉、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推动公司各项公司有序开展。

(三)聘任期管理缺乏过程管控

公司在人才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等方面中虽然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重选拔、轻使用”的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合理配置,使得在工作中很难实现人尽其才、人才其用。公司在人才管理方面,缺乏对聘任期的过程管控,未及时关注专家履职尽责情况,导致年度考核结果不理想;同时,因部门在对专家材料进行审核时把关不严,部分职工的材料存在和实际不一致的现象,影响专家年度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因此,为专家搭建更多履职平台,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公司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管理创新方法

(一)强化专家培养使用,为专家成长创造条件

公司在专家聘任期内应加强对专家的培养,按照专业类别分层级实施培训,采用网络大学、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开拓专家人才的专业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在公司系统内的竞争力。其中,管理专家重点提升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专业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技术专家重点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技能专家重点提升职业技能、技能传授和技艺革新能力。优先安排专家人才承担本单位重大管理课题研究、科技项目攻关和管理创新任务,主持或参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及政策、制度、标准、规程等制定和修订工作。优先安排专家人才担任兼职培训师,承担培训教学任务,担任职业导师,主持或参与培训标准、教材、课件、题库开发和实训基地建设。优先推荐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人才参加各级单位评优评先活动,并优先推荐参加高一级专家评选活动。

(二)加强领导,创造条件,搭建人才管理工作良好平台。

公司领导应全面抓好专家管理工作,统一部署专家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激励工作,明确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在科研攻关、管理创新、技术革新、导师带徒、技能传授等方面的具体任务,通过重大课题、重点工程锻炼,以及双向挂职(挂岗)、人才帮扶等手段,加强各级专家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各级专家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人力资源部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公司领导做好人才工作决策当好参谋,为专家培训、专家担任职业导师、兼职授课等工作提供帮助和经费支持;科技信息管理部门应在创新创效工作中,建立激励考核机制,让专家更多的参与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专利申请、中,并在科研经费上给予支持;专家所在部门应为专家带徒授艺、建章立制、参加竞赛调考等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落实责任,加大考核,提高责任部门工作积极性。

根据专家考核内容和各部门职责,将任务分解至人资部、科技信息部门、专家所在部门等相关责任部门,责任部门根据本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将有关工作任务分解至各级各类专家,并适时做好监督考核。公司在做好专家年度考核的同时,应做好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责任部门给予处罚,对按时完成任务,成绩突出的部门给予奖励。通过由相关责任部门强压任务的方式激励专家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四)借用信息化手段,加大聘任期过程管控。

建立专家人才电子信息档案,加快人才信息化建设,建立现代人才信息管理模式,人资部实时掌握公司人才的各项信息,对员工获得的各类业绩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对专家履职情况实时跟踪和指导。专家可通过人才信息系统提交各类业绩材料扫描件,经人资部审核确认后上挂系统,既方便个人使用又保证了材料的准确性。职工可随时提交申请,人资部适时审核、更新数据内容。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关注专家履职情况,督促专家履职尽责,顺利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五)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激发专家履职积极性。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激励力度。改变人才津贴原有发放方式,取消按月发放津贴制度,津贴发放要严格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不再兑现津贴,同时取消专家称号;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全额兑现津贴。强化对各类专家人才的荣誉激励,大力表彰在公司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人才,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评选表彰活动。

三、人才管理实施效果

(一)专家人才业绩成果突出。

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激发了专家人才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专家年度考核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上年度专家人才参与课题研究、技术改造、技艺革新等创新活动共计30余项;参与公司工作方案、规程、标准、作业指导书等的编制工作,共计40余项;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积累,先后21篇、著作1部。

(二)员工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专家人才积极担任职业导师,与新员工、转岗人员20余人签订师徒合同,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和阶段目标逐步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发挥公司各级各类专家人才“传、帮、带”作用,促使新入职员工、转岗人员尽快适应新岗位,早日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鼓励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兼职培训师,充分发挥公司内部人才资源在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作用。按照各级优秀人才每年承担授课任务不少于40学时,鼓励专家在新员工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积极发挥专家人才的专业引领作用,带动公司员工队伍素质提升。同时,通过举办兼职培训师授课竞赛,以赛促学,加强业务交流,提升公司专家人才授课能力和水平。目前公司有18名专家已取得兼职培训师资质。

(三)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4篇

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级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较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代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方面,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代表工作做好。

第一,要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代表行使职权,主要是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审议报告和议案并进行表决。为了提高审议质量,必须向代表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让代表知情知政,了解情况,了解民意,了解全局,为代表依法履职、深入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创造条件,保证代表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一是要为代表提供信息,包括“一府两院”及人大办事机构都要及时提供国家及本行政区域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书面材料和其他信息。还应坚持省长定期向代表通报政情的成功做法。二是扩大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会议,代表参加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立法调研和执法检查。常委会制定立法规范、立法计划和年度工作安排,都应事先征求代表意见等,这些都有助于代表了解人大常委会及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了解法律执行和有关工作情况。三是为代表审议议案、报告创造条件。应在会前一个月将提交审议的材料发给代表,预备会议后将各项报告发给代表;审议时有关机关必须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并根据代表所提意见,对报告作出修改。

第二,要改进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不断提高办理质量。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形式。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代表对议案建议的界限划分不清,部分代表提出的议案质量不高;二是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不规范,办理质量不高,代表不满意。日前,全国人大出台了关于代表议案办理办法和代表建议办理办法,对代表议案与建议的区别,议案、建议的范围和提出程序,办理工作的要求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我省也应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代表议案处理条例和修订代表建议办理条例,改进议案的提出和处理办法,加大议案和建议的督办力度,切实提高办理质量。此外,还应建立表彰激励机制,适时开展表彰活动,推动代表工作的开展。

第三,规范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提高活动实效。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是代表执行职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出会依法履职做准备的过程。中央9号文件转发的《若干意见》,对代表闭会期间活动的原则、方式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提出在原有的一次集中视察的基础上,增加一次专题调研活动,使代表深入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酝酿准备和提出代表议案和建议。我们要在精心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活动的同时,尽快对规范省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活动问题作出规定,并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收到实效。同时,还应指导好代表小组活动,为代表个人持证视察提供服务。

第四,加强对代表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由于代表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领域的限制,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情况和任务,总体上说,代表的履职能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对各级人大代表进行系统培训,有利于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增强工作实效,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建立系统培训制度,以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与动作等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法律和各项报告的审议、议案与建议的提出和处理,代表职责等为专题,采取多种方式,抓好任职前(即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培训、任职期间培训和专题培训。这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战略决策,应切实抓好。

第五,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主要表现为全体人民掌握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把自己的权力委托给人大,由人大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人大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包括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人大代表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特点,也是一大政治优势。人大代表应当将作为代表的法定权力行使情况和法定义务履行情况,同时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汇报,代表可以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加强沟通和联系,并听取他们的批评和意见。近年来,在代表如何接受监督上,各地已经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例如由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述职,接受评议;建立代表接待日、联系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建立代表履职档案,适时通报代表参加活动和履职情况;对不称职或者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的代表予以罢免等。这些都需要认真地研究和总结。当前,关键是应逐步建立一套监督约束的机制,保证人大代表自觉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在人民的监督下依法执行好代表职务。

第六,完善保障机制,为代表履职创造必要的条件。各级人大代表联络机构,是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集体服务班子、参谋班子,应当为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和服务。要认真落实好保障代表知情权的各项措施,做好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和参加常委会活动的服务工作,组织好代表的培训、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活动,管理使用好代表经费,协调落实好代表参加活动的工资和其他待遇等,满腔热情地为代表服务,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良好的条件,营造和谐的氛围。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基本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基本处于只能上不能下,或者是只有年龄大、犯错误时才能下的被动管理状态。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带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直接导致优秀年轻干部因领导职数限制上不来,平庸和不称职的干部下不去,薪酬待遇能升不能降,干多干少一个样,有的干部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在岗位上得过且过。在干部队伍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个别干部提拔初期比较有激情,工作积极进取,而任职几年以后,热情减退,安于现状,导致工作业绩平平;二是个别干部在提拔前艰苦锻炼和考验较少,任职后尽管工作认真勤奋、吃苦耐劳,但缺乏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满足不了岗位需求和组织需要;三是个别干部提拔以后骄傲自满,不深入研究工作,导致出现一些问题或失误等。

二、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的主要措施

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关键是建立完善能上能下机制。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原则,研究完善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不同单位干部能上能下的相关制度。

1.实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更有效推行

对在职干部实行年度综合评价,主要从干部本人、员工群众、组织三个角度进行评价,成立专门的评审组进行全过程组织。总分为100分,得分在85分以上的可以继续任用,70至85分的调整单位或分工,65分以下的退出。

一是进行自我履职评价。每年年底,要分别组织不同级别的干部以口头发言的形式进行自我履职评价。评价报告区别于以往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要切实总结所做的工作,详细阐述解决重点工作、疑难问题时个人想法及做法;深刻分析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明确操作性强的措施,体现个人抓管理带队伍的思路和能力。评审组进行评分,此项满分为30分。

二是进行群众满意度评价。组织干部所在单位各层面各岗位的员工代表,以画票定格、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做出评价,每个评价项目划分为“好、中、差”三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分值。评审组进行统计计算,此项满分为30分。

三是进行组织业绩评价。结合干部岗位不同、主管业务不同,将上级考核评价内容、本单位主业作为评价主要内容,分项制定评价标准,评审组进行评分。此项满分为40分。

2.实行提拔竞聘、连任竞聘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更公平公开

为了增强在岗干部的危急感、紧迫感,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对部分干部岗位实行公开竞聘,不仅搞提拔竞聘,届满后还要搞连任竞聘,严密过程组织,凭竞聘结果确定是否任职。对于连任竞聘,要将以往工作业绩、当前工作状态、今后工作规划作为重要条件。

3.实行试用期、保留期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更合情合理

对于新提拔的干部,要规定一定的试用期限,明确相应的要求,在期限内达不到要求,则免去其试任职务;对于已经在任的干部,出现由于非主观原因而造成工作明显失误、群众满意率达不到60%等情况,再为其提供一次考验的机会,明确级别保留期限,在期限内有明显改观、表现突出的可以继续留任,直到届满。这样,使干部在岗位变动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服从组织安排。

三、在领导人员“下”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问题和关键

干部只能上不能下是因为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只有改变旧有的思维观念和制定完善的保障体系,才能实现真正的干部能上能下。

1.组织管理者要有决心和勇气

任何改革都要有困难和阻力,关键是干部的管理部门要有牺牲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作为国企员工,感觉员工和干部的觉悟和热情是有的,但缺乏有效的组织,组织部门应该勇于承担这份责任,迈出第一步。

2.宣传造势,营造氛围

干部管理改革顺乎民意,利于企业,应光明正大宣传动员,向群众讲明道理,思想阵地决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占据。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使失势者掀不起风浪,是干部改革的关键。

3.构建人才发展的多种渠道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6篇

(一)代表不脱离本职:代表联络员制度的立论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对西方议会民主的反思基础之上的,同时也结合了对中国具体国情的考量。西方议员式的定期选举和专职任职使代议沦为一种与普通社会工作类似的职业。议员为了再度当选,不得不从人民的代议人,变成为其职业提供强有力帮助的利益集团的代议人。也由于本身的专职化,议员在一定程度上会与民众的社会生活产生隔离,并容易轻信利益集团的游说。

我国人大代表中的绝大多数为兼职。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以下简称(《代表法》)第五条的规定:“代表不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代表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参加闭会期间统一组织的履职活动,应当安排好本人的生产和工作”。正因为代表来自于人民,不脱离本职工作,并亲身体验着人民的生活,所以,就会对反映民意有着天然的偏好,也不大会被利益集团捕获并加以控制。另外,常委会制度使得一部分人大代表得以专门任职,加强了立法与议事的专业性。

(二)盘活现有代表制度:代表联络员制度的设计目标

诚如马克斯·韦伯指出:“理想型机构”需要“全时就业”,这既有利于对本职工作全神贯注,也有利于上级对属下的监督,还有利于培养对自己专业、对所属机构的忠诚感。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身兼数职”的代表难以在“代表职责”和“社会职责”间两全。在庞大的代表体量和短暂的人代会会期的现实下,代表在闭会期间,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本职工作。这样一来,就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形势、法律和政策,难以“局外人”的眼光来监督政府的精细化操作。也因如此,代表基于对本职工作和代表职务的权衡,往往会产生两种消极的导向:一是对其中之一敷衍塞责,马虎了事;二是难以应付而顾此失彼,两边都干不成事。

在不突破“兼职”制度底线的前提下,要达到《代表法》关于“扩大代表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活动的参与”的既定目标,就必须有一部分具有专业知识、富于实践经验、怀有履职热情的代表,作为常委会与代表联系的“嫁接点”,将“中枢”——常委会至“脉络”——全体代表连接起来,形成“常委会—代表联络员—代表”之间“相互应答、彼此激励”的逐层发散的反应体系,来充分调动闭会期间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二、人大代表联络员制度的解构

(一)《代表联络员工作办法》的制定过程

2010年初,闵行区四届人大常委会提出,人大工作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探索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根据《代表法》的相关规定精神,结合闵行人大工作实际,决定建立代表联络员制度。同年3月,闵行区四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闵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立代表联络员制度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同年4月,为进一步细化代表联络员操作细节,制订了《〈闵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立代表联络员制度的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12年2月,根据制度近两年的运行效果和现实需要,又对《试行办法》和《实施意见》作进一步的整合和修改完善,由五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形成了《闵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联络员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工作办法》)。

(二)《代表联络员工作办法》的文本分析

代表联络员的文本设计以规范性为基点,兼具操作性、保障性、约束性的特点。

1、以规范建制为基点,对接《代表法》

第一,代表联络员在代表中遴选。代表联络员制度始终以代表法为依据,认为代表联络员首先是“区人大代表”,而其不同于其他代表之处在于:“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协助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相关工作”,这就明确了代表联络员必须在区人大代表闭合的体系内遴选。

第二,代表联络员不脱离本职工作。代表联络员不是常委会任命的专职代表,只是借助于联络员的履职热情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在闭会期间做好人大工作,增强人大工作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区人大常委会和各代表组各项工作的开展。

2、以适于操作为目标,优化程序配置

第一,代表联络员的选聘程序。代表联络员的选聘并非主观为之,必须根据常委会的工作需要,经主任会议讨论决定。在两年来的运行过程中总结出了四条选聘标准:一是现任区人大代表;二是政治素质可靠;三是具有较强的履职意识和能力;四是从事代表联络员工作有时间和精力保证。

第二,代表联络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办法》规定代表联络员五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调研等活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邀请参加的活动;二是与一定范围的区人大代表保持经常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协助他们开展工作;三是广泛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常委会与区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络工作;四是参与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的督办工作;五是区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其他工作。

3、以工作保障为基础,搭建履职平台

为了激励和保障代表联络员有效开展工作,《工作办法》规定常委会为代表联络员履行职责提供一定的工作津贴。各工作机构应当为代表联络员履行职责创造条件。代表联络员所在代表组应当为代表联络员履行职责提供适当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保障。

4、以约束机制为依托,保证制度效果

第一,代表联络员工作向常委会负责。代表联络员既然由常委会选聘,其工作就应当向常委会负责。因此,代表联络员需要定期向常委会及其有关机构汇报工作。

第二,代表联络员的工作纪律。代表联络员执行职务并非不受限制,而是要更好地在宪法、法律和法规划定的红线内模范履职。《工作办法》就代表联络员履行职责提出了4个方面的纪律要求:一是代表联络员在执行联络员职务的活动中,不得进行个人职业活动和为本人或亲属牟取不正当利益;二是不得接受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赞助;三是不得对外泄露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四是不得干预具体司法案件的审理和执行。

第三,代表联络员的退出机制。代表联络员选聘并非“只进不出”,《工作办法》对代表联络员的退出机制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是在其不适宜履职的情况下规定了主动辞职程序:代表联络员可以提出辞职,代表联络员要求辞职的,应当提前一个月向主任会议提出书面申请;二是在其不胜任履职的情况下规定了被动解聘程序:人事代表工委可以提请主任会议讨论决定,解除对代表联络员的聘请。

三、人大代表联络员制度的评估

(一)“开口小”,“辐射广”

代表联络员制度作为一种体系内的新鲜尝试,没有既存的经验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路前行,注重的是对制度样本的深入观察和评估,从而完成由经验至理性的制度升华。代表联络员制度从一开始就开口极小,在全区255名区人大代表中只选聘5人作为代表联络员。这5位代表联络员的选聘经历了反复酝酿、审慎考量的过程。他们来自基层,履职热忱高效,在联系代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2010年为例,5名代表联络员的联系面基本覆盖全体代表,达到249人,平均每名代表联络员联系近50人,共104人次。参加视察、调研、协助督办书面意见等活动416次,代表联络员人均每周参加2次履职活动。

(二)“对口联络”,“化零为整”

代表联络员制度的总体设计并未忽略联络员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代表联络员制度贯彻对口联系原则,以代表联络员自身所属代表组为基础,每名代表联络员分别负责联系2-3个代表组。这一方面有利于划清联络员之间的职责边界,避免重复履职的内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常委会借力于各代表组,由各代表组为代表联络员提供场所、办公等必要条件,从而形成由代表联络员为中介,以代表组为支撑,常委会与代表之间的信息传导和反馈。代表联络员制度实施后,2010年闵行区参加履职活动10次以上的代表,比2009年增加了25.3%,达104人。

四、余论:在宽容和共识中推动代表联络员制度完善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7篇

一、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掌握领会、武装头脑的基础上,付诸于实践活动,特别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办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履职尽责作为领导干部的为政之本、从政之基,其行为特点恰恰切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履职尽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强调的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更加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这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也是目标相一致的。领导干部被党和人民选拔到某个岗位上,代表党和人民行使公共权力,不是用来作威作福的、而是用来为民造福的,不是用来当老爷的、而是用来当公仆的。职位寄寓着使命,权力意味着责任,作为担任某个职位的干部、行使某种权力的领导,我们更应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牢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忧虑和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履职尽责。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领导干部虽然级别不同、岗位不同,但都是党的执政者,都应为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反观近年来全国一些地方出现的因非法开采滥采造成的生态灾难,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的惨痛矿难,因小事处置不当不力酿成重大等有碍科学发展的问题而言,看似偶然,实属必然。究其深因,是认识忽视、责任缺失的后果,是我们的一些干部遇到问题踢皮球、碰到矛盾绕道走、没有履职尽责的结果。如果我们每名领导干部都树有科学发展观,都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都能够履职尽责、尽心尽力,就能够形成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六安正处在厚积薄发、加速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领导干部更应立足岗位,履好职尽好责。

科学发展观的系统贯彻,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履职尽责。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贯彻到各项实践活动中,转化成生产力,最终还离不开我们“人”这个关键因素。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就是一个大系统,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是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每个人又是子系统中的重要的系统因子。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每个人是否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到应尽的责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决定着经济社会是否实现着科学发展。因此,作为经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众因子的领导干部,应有强烈的岗位意识、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守好自己的岗,唱好自己的戏,尽好自己的责,为推动经济社会事业这个大系统平稳较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部巨戏新高潮扮好自己的角色。

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首先练好内功

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既是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门需要修炼的管理艺术。“打铁先得自身硬”,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履好职、尽好责,必须首先练好内功。

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在加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履职尽责是以正确的政绩观为前提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我们要牢记发展为上、人民为重的理念,自觉摒弃本位主义,合力干大事,全心创大业,聚力谋发展。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找准位置,珍惜岗位,自觉强化干事创业的意识,切实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三是要树立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之思,常存自警之心。要认真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要建立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在提高能力素质上下功夫。高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好职责的基础,强烈的责任感与卓越的能力素质结合起来,才能劳有成果,干有成绩。一要勤于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孜孜以求,学而不怠。要向书本学,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要向同行和能者学,对照岗位职责要求,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改善业务知识体系,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效率。二要善于思考。逐步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改进思维方式,提高思想水平,看事情、想问题,要力求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切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三要善于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做到学以致用,努力通过坚持不懈地的实践锻炼和学结,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在把握科学工作方法上下功夫。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提高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积极创新,勇于开拓,把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一是要善谋全局,统筹兼顾。“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领导干部考虑任何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把自己放在全局中来认识、来定位、来把握,做到胸有全局,服务于全局。要在大局中把握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把主要精力花在中心工作的落实上,同时又要学会“弹钢琴”,注意处理好主次关系,兼顾其他各项工作。二是要把握细节,明责知责。“细节决定成败”。要将工作任务层层细化量化,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确保每一项工作乃至每一环节都不出现丝毫差错。三是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抓落实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关键所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抓重点、抓关键、抓实效;坚持深入基层,亲临一线,身体力行,认真调查研究,探寻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

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必须在培养过硬工作作风上下功夫。良好的作风能培养创造力,产生凝聚力,形成战斗力,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根本保证。一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干起、从细节抓起,不图虚名,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每件事情做细、做实。二要大兴团结协作之风。人心齐,泰山移。干部队伍的团结,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团结,是事业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领导干部在履职尽责过程中,一定要以事业为重,珍视团结,维护团结,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要注意化解同事之间不和谐的因素,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补台”,精诚合作,和衷共济,努力形成领导发展、服务发展的工作合力。三要大兴廉洁自律之风。“公生明、廉生威”。要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履职理念,正视权力地位,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秉公履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慎言、慎行、慎独,培养健康履职心态,持守高尚履职情操,塑造清廉的履职形象。

三、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也需制度严格保证

领导干部做到履职尽责,仅靠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是不够的,还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机制来保证。与履责相应的是,明责、验责、问责。它们虽是四个环节,却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领导干部履好职尽好责的重要保证。其中,明责是基础,履责是核心,验责是关键,问责是保障。

要细化岗位职责,实现明责具体化。明确岗位职责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前提基础。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机制,科学规范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的概况、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工作标准、任职资格、工作环境等,明确每个领导岗位责任,使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有明确的政策依据,避免出现工作不入位或者越位、错位等现象。要根据岗位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并根据工作任务的变化,及时对工作目标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使每名领导干部在不同时期都有其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奋斗方向。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履责考核指标体系,突出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职务领导干部的特点,增强考核指标的针对性,规范领导干部履责行为。

要加强监督检查,实现验责制度化。责任明确之后,如果没有检查督促机制,责任就会流于形式、陷于空谈。要建立层级式的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督查机构,配齐配强督查工作人员,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定期开展督查活动。要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督查机制,坚持做到法律监督与民主监督相结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新闻舆论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程序进行行政监督,拓宽监督途径,扩大监督范围。要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司法、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巡视督查、信息反馈、明察暗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度,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督促整改,确保履职尽责不偏位。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8篇

述职报告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制度规定或者工作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员工陈述集体或个人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回答是否称职的一种文书。

述职报告不同于工作总结,这是由两者的写作目的不同并由此带来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等差异所决定的。工作总结是一个单位、部门集体或个人对一项工作或一段时间里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下一阶段实践所采用的一种文体;述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和本单位群众讲述某个集体或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从而回答是否称职的一种应用文书。工作总结的写作目的决定了要对已有实践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分析,并归纳出一些新鲜、独到而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却不是述职报告所必需的内容;形诸语言文字,两者也有区别,工作总结要求用叙述方式概括反映工作过程,用议论的文字对理性思考的结果加以归纳,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述职报告则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一份好的述职报告,至少应当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是限定性。首先是选材限定。述职人无论是叙述做过的事情,还是说明取得的成果,所用材料都必须限定在述职人的职责范围以内,不能游离职责去任意选取。其次是作者限定。述职报告的作者必须是述职者,即相应职责的承担人或某个述职集体的代表。再次是时间限定。报告的是任职期或其中某一阶段履行职责的情况。第二是写实性。首先是突出事实,因为对履行职责情况最具说服力的东西是事实,所以述职报告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那些“虚”的东西,而只用事实说明述职者的德、能、勤、绩、廉状况。述职报告不是不能谈认识,而是不能喧宾夺主,重点是侧重于陈述做了什么和效果如何。其次是叙述准确,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注意把握分寸。再次是述职报告中所涉及的时间、数字、实例都必须真实可靠。第三是简朴性。无论是上报的文字还是当场叙说,要获得好的效果和印象,述职报告都主张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尽量简明扼要,朴实无华,既要避免使用铺张渲染的描写语言、抒情语言,又要避免使用议论性语言和套话、空话,而只应使用说明性语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实道来。

在文体结构上,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标题经常采取两种写法:一种是只写“述职报告”四字,再一种是加上时间和所任职务。称谓要根据情况确定,如果是向上级领导呈送的述职报告,顶格写接收者名称;如果述职报告用于面对面地向领导、主管和相关群体口头表达,称谓则针对听众对象灵活变化。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述职人的职务、姓名已经在标题上出现,那么,文末只写成文时间即可。

正文是述职报告的关键内容,一般由前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写个人任现职以来的基本情况,如任职时间、任何职,根据本岗位职责的要求,概述履职的主要成绩,并对尽职情况做出总体评价等,前言部分的写作要简明扼要。主体是述职报告的核心,要围绕岗位职责要求,写出三层意思来。对于自己在任职期间,对既定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要写得高度概括,避免过多占据篇幅。对于业务工作方面,完成的任务,取得的成绩是重点,应根据岗位要求集中反映,并注意用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来说明,以增强说服力。至于工作中还有哪些该做而未做或做得不好的,应归纳出来,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这一部分内容在书面述职报告中可以占据一定篇幅。结尾总括全文,强调自我评价,可以简述今后的设想和打算,最后用惯用语结束全文,如“以上述职,请予审查”,“述职完毕,请指教”,“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请指正”等。

述职报告的写作目的决定了述职者既要全面报告情况,又要避免事无巨细。最好以简略之笔概要展示工作全貌,再集中笔墨抓住最重要的工作、最突出的业绩、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写深、写透、写充分,使述职报告有面有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充分展示述职者的个性和魅力。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9篇

述职报告不同于工作总结,这是由两者的写作目的不同并由此带来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等差异所决定的。工作总结是一个单位、部门集体或个人对一项工作或一段时间里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下一阶段实践所采用的一种文体;述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和本单位群众讲述某个集体或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履行职责的情况,从而回答是否称职的一种应用文书。工作总结的写作目的决定了要对已有实践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分析,并归纳出一些新鲜、独到而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却不是述职报告所必需的内容;形诸语言文字,两者也有区别,工作总结要求用叙述方式概括反映工作过程,用议论的文字对理性思考的结果加以归纳,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述职报告则主要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一份好的述职报告,至少应当体现三个特点:第一是限定性。首先是选材限定。述职人无论是叙述做过的事情,还是说明取得的成果,所用材料都必须限定在述职人的职责范围以内,不能游离职责去任意选取.

其次是作者限定。述职报告的作者必须是述职者,即相应职责的承担人或某个述职集体的代表。再次是时间限定。报告的是任职期或其中某一阶段履行职责的情况。第二是写实性。首先是突出事实,因为对履行职责情况最具说服力的东西是事实,所以述职报告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那些“虚”的东西,而只用事实说明述职者的德、能、勤、绩、廉状况.

述职报告不是不能谈认识,而是不能喧宾夺主,重点是侧重于陈述做了什么和效果如何。其次是叙述准确,对事实不夸大、不缩小,注意把握分寸。再次是述职报告中所涉及的时间、数字、实例都必须真实可靠。第三是简朴性。无论是上报的文字还是当场叙说,要获得好的效果和印象,述职报告都主张在语言文字表述上尽量简明扼要,朴实无华,既要避免使用铺张渲染的描写语言、抒情语言,又要避免使用议论性语言和套话、空话,而只应使用说明性语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实道来.

在文体结构上,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标题经常采取两种写法:一种是只写“述职报告”四字,再一种是加上时间和所任职务。称谓要根据情况确定,如果是向上级领导呈送的述职报告,顶格写接收者名称;如果述职报告用于面对面地向领导、主管和相关群体口头表达,称谓则针对听众对象灵活变化。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述职人的职务、姓名已经在标题上出现,那么,文末只写成文时间即可.

正文是述职报告的关键内容,一般由前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前言主要写个人任现职以来的基本情况,如任职时间、任何职,根据本岗位职责的要求,概述履职的主要成绩,并对尽职情况做出总体评价等,前言部分的写作要简明扼要。主体是述职报告的核心,要围绕岗位职责要求,写出三层意思来。对于自己在任职期间,对既定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要写得高度概括,避免过多占据篇幅。对于业务工作方面,完成的任务,取得的成绩是重点,应根据岗位要求集中反映,并注意用典型事例和具体数据来说明,以增强说服力。至于工作中还有哪些该做而未做或做得不好的,应归纳出来,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这一部分内容在书面述职报告中可以占据一定篇幅。结尾总括全文,强调自我评价,可以简述今后的设想和打算,最后用惯用语结束全文,如 “以上述职,请予审查”,“述职完毕,请指教”,“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请指正”等.

个人任职履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 审计 重点

一、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在任职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国企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都是对内部单位负责人在离任时或任职期内进行的。

从某公司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过程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的初级阶段。审计重点在财务收支的查错防弊上,主要是针对个人是否违反财经纪律,有无行贿受贿等经济问题,在进行账务清查和群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后出具审计意见,经被审人签字,公司负责人批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入被审人档案;

经济责任审计的成熟阶段。在1999年国家颁布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后,该公司修订了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此时的审计重点主要在责任划分、责任履行的评价和检查上。审计从财务收支审计出发,主要从经营指标完成、内部管理现状、职工收入水平等方面,采用“数字说话”形式,全面评价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形式都得到长足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阶段。2010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后,该公司把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都纳入了规范化管理。在准备阶段,除要求组织部门出具委托书外,还与财务管理部门、干部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防止审计出现纰漏,降低风险。在实施阶段,审计不仅依据内部考核标准来确认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而且与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相结合,通过调查和检查发现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改善单位管理,提升绩效水平,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

从该公司已进行的120多项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看出:任中审计少,离任审计多;单独完成少,参与协作多;查错防弊是基础,效能提升是目的。经济责任审计包含了更多有用信息,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实践中与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紧密结合的转变趋势明显。

二、根据发展需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的把握

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离不开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无重大决策失误,其落脚点在真实性问题上。由于企业的不同特点,表现出审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一般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一)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问题

核实重要资产(应收款项、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及收益)的真实性问题并注重不良资产的核查;检查应付款项和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始凭证、备查账簿等,核实债务和收入实现的真实性问题;检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核实最终效益的真实性问题。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出发点。

(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内控制度,通过数据搜集、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测试其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发现内控“盲点”,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也是责任审计的重点,更是责任审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依据其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有利于控制审计风险并实现审计的客观公正。

(三)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查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划清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是给干部履职列出的“成绩单”。对任职期内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的确认是重要内容。在审计中对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所做的判断,不能脱离其内部经营环境,要有明确的依据标准,这既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否则,由于审计人员对行业或企业特点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审计风险。

(四)重大问题决策是否合规,有无失职渎职的检查

干部履职是否科学、可持续和具有实效应是责任审计给予关注的重点。目前,对国企干部进行责任审计,应围绕国有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的内容给予关注,厘清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一些“其他目标”,通过了解企业“三重一大”方面的结果,如实报告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权力运用能力等,这也应是时展赋予内部审计的任务。

三、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力克经济责任审计难点

经济责任审计既是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重要工具,更是衡量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渠道。审计成果不仅评价了干部履职能力,而且能为改善管理、增加价值服务。因此,把握责任审计的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应是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方向。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难点问题主要有:

(一)审计的风险和质量难于控制

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都与风险伴随。“先审后离”、“逢离必审”使得审计机构受到挑战,审计风险增加;审计中评价证据仅限于任职期而忽视其长远影响、检查手段落后,重点存在偏差、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所带来的风险;审计评价及责任界定的风险等,都是实践中难于解决的问题。

(二)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确认

财务资料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审计无法在短时期内对资产、负债的真实性进行准确确认,除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的部分加以调整外,对票据真实、内容虚假的财务记录,听之任之者居多,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真实性受到客观的拖累。

(三)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在于正确评价干部任职期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由于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审计人员主要依据单位内部的评价标准做出评价,但是这些目标和指标的不明晰或不科学,会导致评价不够客观公正,审计结论无法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问题

由于干部离任时的交接内容和手续没有完善的制度及监管规定,对任职期内经济责任的界定,由于经验和素质差异,不同的审计人员会出现不同的审计结论。加之经济活动的连续性,某种责任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容易造成前期责任和后期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的界定存在较大困难,责任归属难于落实。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个人履职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教师个人履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