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范文

时间:2023-10-25 20:19:54

故乡情篇1

题记: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美国,遥眺中华,望乡思土,恋情依然。

忘不了细陇边那一簇新蒿

忘不了池塘里那一条水草

忘不了屋顶上那一缕炊烟

忘不了庭院中那一棵青枣

喜欢听村口“汪汪汪”的狗啸

喜欢听灶前“喵喵喵”的猫叫

喜欢听窝里“咯咯蛋”的鸡鸣

喜欢听黎明“喔喔喔”的报晓

大姑酿制的米酒醇香

二黑成亲的媳妇俊俏

三伢子到山里撞了鸿运

四婶的歌喉在场头缭绕

五谷丰登是最大喜兆

六亲全认是谐和仁道

七分礼让是乡里乡亲

八面锣鼓是田园情豪

那里有最热闹的灯会

那里有最可口的佳肴

那里有最浓重的土语

那里有最亲切的老小

故乡就是那一把胡琴

故乡就是那一枝竹箫

故乡就是那一桌家宴

故乡就是那一堂喧闹

千里万里去寻找

歌里梦里常见到

走遍天涯海角处

故乡情篇2

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了期盼已久的目的地——故乡里。映入眼帘的是“来到故乡里,再现故乡情”这几个大字,金灿灿的,仿佛在招引着我:“快来呀,里面好多好多好玩的”,让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故乡里诞生于2005年8月,占地200亩,并且拥有上百座栩栩如生的蜡像,一个个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游乐设施和上千件文物,是一座国家4A级岭南文化主题公园。

我们跟着导游姐姐,来到了游戏区,里面还传出一阵阵毛骨悚然的尖叫声,我们兴高采烈。当导游姐姐让我们自由活动时,我们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到各个游戏区,我们小组则来到“旋转木马”这个游戏区玩耍。过了一会了,到我们玩了,我马上跑上去,找了一只“白色神马”坐上去,这样的感觉真的不错!我随着动听悦耳的歌曲,伴随着轻风对我的抚摸升降,仿佛感觉自己正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骑着马,快速地飞奔,大草原上响起了我的欢笑声,马儿也在欢叫着,我们俩一唱一和,快乐至极。一会儿马不跑了,音乐停了,我们下马了。

下了旋转木马,我们来到了碰碰车场。哇!好多人了,等了一阵子,终于排到我们了!

到了中午,已经是11点半了!到了野炊时间了!这次,我们要自己做饭了。首先,我们先把菜洗干净,然后生火,小怡自告奋勇,她要做一碟番茄炒鸡蛋。放油时,一不小心放得太多,班主任给我们的菜起名“炸番茄”。唉呀!快要烧焦啦!我们手忙脚乱,这个一炒,那个一翻,还好,保住了一碟菜,真是有惊无险啊!下一个菜,是一碟煎蛋,这一碟还勉强通过。到了炒青菜的时,既然无人会炒,我们把炉灶点燃了,浓烟四起。我们在一旁都被呛到直咳嗽。只好闭上眼睛,在那儿疯狂地炒呀炒。心理却想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做一碟菜都那么难,每天还为我们一日三餐做那么多菜,真难以想象啊!”终于菜和饭都做好了,我们欣喜若狂地把菜端到桌上,细细的品味每一道菜,每一口饭。我们欣喜万分,毕竟我们的饭菜是自己煮的,我们特别激动,特别骄傲。那种滋味叫做“苦尽甘来”吧!

吃饱饭,导游姐姐告诉我们,来到故乡里,当然要去看故乡情啦!走,和我们一起去看吧!来到大夫祠,映入眼帘的是以前的老房子,一幅旧时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让人民都流连忘返。导游姐姐告诉我们,大夫祠是“故乡里”的精华所在,这条街有许许多多的蜡像,每一家一个场景,这睦蜡像都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这场景非常经典,摆放的所有物品都具有岭南文化。

童真岁月馆里,收藏着许许多多的儿童玩具,都是传统游戏,成年人看了,回忆起以前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耍嬉戏的情景;同学们看了,都觉得许多游戏都没有玩过,都非常羡慕家长们玩过那些玩具,觉得非常好奇。

在故乡照相馆里,我看见了爸爸妈妈小时看的黑白电视机。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走了进去,还看见了旧时的照相机,让我们感到十分新奇的是,?ι匣固?琶?蠖?南嗥??颐侨鲜读诵矶喽?鳌

在农具展馆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并且一一知道它们的名字,还知道爸爸妈妈以前小时候是怎样打水的,还知道以前的煲和锅都是怎样的,我非常高兴!因为在这里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我还参观了“三单室”“自梳女蜡像馆”“故乡茶馆”等等,还浏览了学生卡通漫画街,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读书名言。在“故乡里”里面,我学过了许多,而且还在这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我还学会如何做饭,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苦。

故乡情篇3

鲁彦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着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地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的声音。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它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的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札札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我还记得故乡的雪:冬天的早晨,当我从被窝里伸出头来,感觉到特别的寒冷,隔着蚊帐望见天窗特别的阴暗,我就首先知道外面下了雪了。“雪落啦白洋洋,老虎拖娘娘……”这是我躺在被窝里反复地唱着的欢迎雪的歌。别的早晨,照例是母亲和姊姊先起床,等她们煮熟了饭,拿了火炉来,代我烘暖了衣裤鞋袜,才肯钻出被窝。但是在下雪天,我就有了最大的勇气,我不需要火炉,雪就是我的火炉。我把它捻成了团,捧着,丢着。我把它堆成了一个和尚,在它的口里,插上一支香烟。我把它当做糖,放在口里。地上厚的积雪,是我的地毡,我在它上面打着滚,翻着筋斗。它在我的底下发出嗤嗤的笑声,我在它上面哈哈地回答着。我的心是和它合一的。我和它一样的柔和,和它一样的洁白。我同它到处跳跃,我同它到处飞跑着。我站在屋外,我愿意它把我造成一个雪和尚,我躺在地上愿意它像母亲似的在我身上盖下柔软的美丽的被窝。我愿意随着它在空中飞舞。我愿意随着它落在人的肩上。我愿意雪就是我,我就是雪。我年轻,我有勇气,我有最宝贵的生命的力。我不知道忧虑,不知道苦恼和悲哀……

看呵!美丽的雪花在飞舞着呢。这就是我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

(选自《鲁彦散文选》,有删节)

【阅读手记】

鲁彦,浙江镇海人,原名王燮臣,现代小说家、翻译家。人杰地灵的东海之滨赋予作者以聪慧和韧性,汹涌澎湃的“五四”新潮给予作者以时代的洗礼。他是中国左翼作家阵营中的一员忠诚斗士,是伟大的抗战文艺的一位前线勇士。

这篇《雪》是鲁彦客居上海时所作,他将福建、上海、故乡的雪对举来写,以福建毫无生气的灰色的雪映衬上海美丽洁白、柔美多姿的雪,更以此来铺叙故乡充满意趣、荡漾温情、青春活泼的雪。其细腻、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展现无余。

鲁彦被鲁迅先生亲切地称为“吾家彦弟”。鲁彦总是用细腻的文笔描绘生活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活动,主旨在朴素的叙述中自然地凸显,语言清新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在鲁彦的作品中,时时闪现故乡的影子。当作者漂泊异乡时,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一切都让他魂牵梦绕。当作者把浓浓的思乡之情流溢于笔端时,无数读者为之泛起悠悠乡愁,而作者那颗孤寂的游子之心也得到了丝丝慰藉。

【提升空间】

1.查阅有关作者的生活经历,联系“五四”背景,思考文中画线句子的独特意义。

2.作者回忆故乡的雪,着重描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品析本文的开头与结尾,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故乡情篇4

灼人的娇艳,素雅端庄

仿佛一位隐居在民间的公主

手中一支颤栗的春色

吹弹可破。我惊叹的诗歌一落笔

满纸都是古典的和风细雨蛙声

水袖轻扬,柳絮纷飞

目光到处,落英如蝶

我看到春天从花蕊中飘落

在诗歌里奔跑

像一群怀春的少女口含惊雷

让人浮想联翩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古典的光芒照亮我骨头上的猜锈斑

那些命运如火的乡亲

让我在早春露珠般明亮的歌谣中

一次又一次触摸到了

故乡灼热的体温

沧桑的村庄永不沧桑的笑容

天涯明月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歌一曲《水调歌头》

天地间,唯有李白那张床

静待乡愁入梦

我就要离开亲亲的村庄

将一坡梯田留下,它是父亲额头的皱纹

候鸟的天堂,稻花的婚床

它是毕摩口中的经典:祖先的神话和传说

代代口传心授;它是我练习诗歌的稿纸

记录着幼稚的泪水和忧伤

将一间老屋留下,土墙黄,屋顶灰

进进出出麻雀飞。新街村

仿佛一只抱窝的母鸡收拢翅膀

在它温暖的翼下,多少梦想沉睡不醒

多少梦想破壳飞翔

将一棵炊烟留下,一棵炊烟飘散聚拢

聚拢飘散,淡淡的忧伤四处弥漫

啊!那是母亲站在乡愁源头

缓缓挥动的手臂,是我深情的回望里

一朵泪花闪闪的云。妈妈,在这个世上

还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吗?你的满头霜花

是我今生无法抵御的严寒

将一粒黄土留下,一粒黄土怀抱春天

乳汁甘甜。t园山,血浓于水的乡

愁亲情茂盛

我骨头上的钙、血液里的盐

缘于它无私的爱

今天,我的眼角布满庄稼的根须

只需要一句滚烫的方言

就会长出大朵大朵的乡愁

剪一片彩云披在肩上,采一叶苦茶随身而行

故乡的风声、雨声、咳嗽声

将伴随我一生。不论远方多远,步伐多快

以乡愁为圆心,位移为零!

芳菲贴

天边那朵徘徊不定的晚霞

可是爱情遗忘的红纱巾

春天的尽头

是谁手持闪电挑动一帘幽梦

归燕呢喃,几片落英如蝶

天空蓝、梯田绿、菜花黄、草色青

一幅水墨山水或浓或淡的背景

留白处,桃花在诗歌里酿酒

芬芳越千年。再回首

曲径通幽是扯不断的牵挂

像蛇,一双望断巫山的眼

时常在梦中闪现

东风谣

把天空吹远、吹亮、吹蓝

把大地吹醒、吹暖、吹绿

把我的妹妹吹得唇红齿白

把我的姐姐吹得素面朝天

把我的村庄吹成一株开花的芝麻

把一只跪乳的羔羊

一只反哺的乌鸦

吹成感恩的雕像

春天的马蹄声

一匹青骢的马驹儿经过村庄

昨夜奔腾的蹄印绽放枝头

檐下的麻雀一声惊叫

满眼的荒凉全绿了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蹄声传遍万里河山

没有草原,高山峡谷就是天堂

没有了沙场,漫天彩云就是飞扬的战旗

奔跑,春天在蹄印里盛开

梦,在前方

一叶青草的呼吸是大地平稳的心跳

故乡情篇5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情是一杯酽酽的茶、醇醇的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鬃毛衰”。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对于身处他乡的游子,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心起波澜。游子们都有一种回故乡探访的永恒冲动,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回到阔别已久魂牵梦绕的故乡,在夙愿得偿、感叹唏嘘之余,也一定会有一种很强烈的陌生感和失落感。比如会感叹: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小路,熟悉的小河也不再那样宽阔和富有生气,再也闻不到熟悉的味道,再也听不到熟悉的人的声音,再也找不到小伙伴之间那种熟悉的亲密无间的感觉。这些都是中年之后回乡的人产生的一种典型心境。这不仅仅是因为世事变迁、岁月沧桑,还由于当年的小孩已长成大人,衡量外部世界的尺度不同、心境也变了。因此,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驻守在梦境里,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因此,就使得自己心中对乡愁的感悟更加深厚,对故乡更加眷恋。

古诗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五谷杂粮,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读第一本书;从家乡的田园山水开始,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于是,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

怀旧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每个人都会怀念,天地间走来的那个小小自己,没有功利的权衡,不需要礼仪的拘谨,高兴就笑、就跳,不高兴就哭、就闹,那是何等自然纯真、洒脱无羁、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这一切也使得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成为成年人心中一个永远的记忆。人到中年,经受岁月的洗礼,再也找不回儿时对陌生世界的那种新奇感,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纯洁的目光,找不回过去的种种美好和快乐。因此,人们开始怀念故乡,思念亲人,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是企图追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所以,乡情常在朦胧月色里萦绕,乡音常在微微晚风里飘荡,而故乡,却只能在心里,永远难忘,久久挥之不去。

思念年味

过年,是中国最正式、最传统,也最重视的节日,当然也是体验和感受亲情的最好时光。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不变主题。无论天涯海角,家家户户门上那红红的对联,亲人亲切温馨的呼唤,都在急切的召唤着游子的心。围绕一个“年”字,人们办年货,添置新衣服等,忙得不亦乐乎。亲朋好友,相互走动,上门的带些糖糕酒之类的礼物,受礼者则以酒肉款待,放些鞭炮,说一些发财、兴旺之类的吉祥话。

又快过年了,身边的同事讨论的最多的话题无非是要不要回家过年,或者在哪里过年。

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望过年。”过年,是家庭集中消费和享受的季节。所以,小孩都眼巴巴地盼望着这一天早点到来。儿时有多么盼望过年,现在就有多么害怕过年,可能是心境不同的缘由吧。

“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失望年年望”。对于过年,年纪大点的老人盼望的就是儿孙幸福,年纪小的孩子盼望的就是压岁钱,对于我们这个尴尬年纪的人来说就真的是一言难尽了。过年似乎永远是属于小孩子的。长大了,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年夜饭如常;春晚依旧;零点后的炮声如期响起,没有新意。过春节就好像二十四节气中任何普通的一个节气,在人们大脑中一闪而过,没有刻下深厚的烙印。

儿时的过年,即使没什么娱乐活动,见到炮仗都会兴奋好一阵子,想到新衣服就高兴得睡不着觉,如果盼到杀猪的那天,晚上无论多晚,也盼着吃点肉才能在回味中美滋滋地入梦,一进入腊月那是天天盼啊!天天掰着手指算,算计着离过年还有几天,想着能穿上什么样的新衣服,想着能吃到什么样的好东西,那种渴望不亚于现在的人们盼望奥运会。也许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或许是现在的人情淡了,不光大人们感觉过年无味,孩子们也感觉无聊。我问女儿:“过年有什么感受和渴望?”她说:“过年一点也不好玩,还好能有几个零花钱”。

如今过年,虽说有饭店可以订餐,有电话可以通问,有电视可以观赏,但实在难以感受到儿时那种急切的期待、那种浓烈的亲情、那种熟悉的乡音、那种纯真的快乐。

看来现在人们对于过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渴望和感想了,但是不管你怎样失望,它还是如期地到来,你也只有欢快地迎接它,高兴地回家过年。回到家乡,回到父母的身边,感受家的温暖;清理旧的思绪,展望新的未来,作出新的计划和安排;让亲情弥漫,让温馨永恒,让幸福久远。因此,年关临近,越发什么都不要多想,准备好东西回家过年就行。

火塘

我的老家华坪,是有名的乌木春茶的故乡。记得,我小的时候,外公喜欢喝罐罐茶。一天从早到晚,母亲总是会让火塘里的火星永远亮着,以便于晚饭后,一家人围在火塘边,母亲熬茶,外公一边抽烟,一边喝茶;我和妹妹们一边做作业,一边等着茶叶味道快点淡了,我们好吃有油渣的茶饭。对于火塘的记忆一直延续得益于母亲自从外公去世之后依然保留着的熬罐罐茶的习惯。

来到怒江之后,我们一家子居住在六库民族贸易公司楼上的一套小房间里,有一个厨房,母亲就自己弄了一个三脚架,支起了一个火塘,母亲依然会熬罐罐茶喝,即使后来和我居住在鲁掌,她也喜欢每天熬茶,或许她是以这种方式怀念外公、纪念故乡、释放乡愁,或许是她习惯了这种带有家乡味道的生活习惯吧,我不得而知,但我却因此学会了和母亲一起喝茶。

我在鲁掌教书的时候,每当采茶的季节来临,我就会去采茶,然后守在火旁,看隔壁的大妈弄,边看边学,她的技术很好,别看她年纪大,她的力气可不小,她捏出的茶的味道也很香,看会了,就学她的样子去弄,不停的用手揉捏那些刚刚炒得发烫的茶叶,即使凉爽的气候也能让我浑身冒汗。我经常是翻炒到第二次,手掌心就已经完全发红了,不过还是得忍着再揉,而且力气得大,这样揉出的茶叶味道才能出得来。所以,通常我的脸上、身上都是汗水,而火塘里的火是一直很旺,手心是一直很红很热,心里也是一直很暖。而此时,茶叶的香味在风里徐徐散发出来,我的全身上下都自然地弥漫着一股新茶的清香,那种欣喜和满足真的难以描绘,能喝到自己制成的茶是多么惊喜啊!

记得,上次我去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丙中洛的时候,进入到一个朋友家,热情好客的独龙族居民端上自己酿造的青稞酒、炸好香喷喷的包谷花,再煮上几个刚从鸡圈里拿过来的土鸡蛋,我们大家围着一个大火塘,品酒、说笑、听包谷花在铁三脚架上噼啪爆炸的响声,还有什么样的郁闷和烦恼不可以销声匿迹?我那头脑简单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儿,因为喜欢包谷花的味道,还提出一个让我们哈哈大笑的建议,说她想在这个村寨里生活,可以天天吃包谷花。我们一边在石板房内接受火烟的熏染,一边谈笑风生,随性地享受这一幅人间自得其乐的闲适和恬淡,那些烟火的气息,那些酒的香味,一直随着我们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

曾经,我去碧江寻梦的时候,走过一栋不算太破旧的楼房,只见屋子中央就是一个大火塘,里面支起一个大三角,只见一个怒族妇女,惬意地坐在火塘边,一边叼着大烟斗,一边煮饭,从她身边走过,她也熟视无睹,甚至我还能闻见包谷酒的香味。因为烧火做饭,房子到处都是被火烟熏得漆黑的,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烟火味道,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纯正的味道,因为有了火塘,家的温情顿时弥漫开来。

在怒江大峡谷的乡村教书20年,无论进入哪个村寨,随处可见火塘。我经常羡慕那些家在农村,有大火塘的人家,我所居住的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无论是藏族、普米族、怒族和傈僳族,还是别的少数民族,家里几乎都有一个大火塘,火塘上支起一个大大的铁三角,一大家子人围着火塘,谈心、煮东西吃、喝自己酿制的米酒,要多温馨就有多温馨,我非常喜欢这种纯朴的民风。更主要的是,屋顶四周,还可以挂着很多腌制的肉,这些肉随时被火烟熏烤着,这样腌制晾干的肉更加鲜美,有那种火烟的熏味,还有肉的香味,真的是一大特色。如果运气好能去同事家吃一回,就爱一回,吃了还想再吃。我真的非常喜欢火塘的温暖,以及火塘给予我的一切美好记忆。

现在,我改行在一个文化部门工作,住的是楼房,虽然还能喝到母亲在电磁炉上熬的茶,但远离了火塘,远离了那种纯粹的烟火味道,也就远离了故乡的味道。可是,足够幸运的是,今年7月10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州文联组织举办的“怒江州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培训班”的学习,也荣幸地遇见了一个叫做火塘的女子。我们见面还没多讲几句话,大家就熟悉和亲切得不得了。她和我一样,都是很简单的真性情女子,彼此都不会遮掩相互之间的喜欢。

“我非常喜欢普米族的服装,有藏族服饰的那种大气和温暖,但又有一种独特的美。”

“那我给你准备一套。到时候我给你寄来。”

“不行,你不能给她,你们才第一次见面,又不是那么熟悉的人,凭什么给她?如果她不来兰坪做客,就更不能给她了。”坐在火塘旁边的朋友提出了抗议,自然也毫不掩饰地希望我去兰坪会见他们。

我原本就是一个纯真的女子,一旦喜欢某个人,自然就会喜欢她的这种民族和她的服饰以及文化等等东西。有时我觉得喜欢一个人也不容易,而真心地对待某个人更不容易,特别是身处现在这个处处充满着虚伪和面具的时代。可是,火塘这个女子,给我的感觉还真的不一样,她的确能够给我带来温情,哪怕只是片刻和瞬间,但我知道,我将真心交付于她,一定会时刻弥漫火塘的温暖。某些事情,不用说,该懂的一定会懂;某些人,某些温暖的记忆,会永存的一定能永恒。正如,火塘的温暖一样,无论是儿时的火塘,还是现在的火塘,那些温暖的味道从来没有改变过。

乡村味道

怒江大峡谷,每年的阔时节就是傈僳人的新年。阔时节前后,家家户户就开始了杀年猪,村庄里处处洋溢着年的味道。

周末,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一伙人去朋友的老家,亲自感受了一番杀年猪,农家过新年的欢乐气氛,体味到了一股久违的浓郁醇厚的乡村味道。

村庄,于我的心底深处,始终是一种温暖的存在,那种离乡背井的感觉总是掺杂着无法言说的疼痛与寂寥。记忆深处的村庄,是一幅浓浓的水墨画。清脆的鸟鸣声,是村庄的心跳;池塘的蛙叫声,是村庄的脉搏;绿绿的草地和森林,是村庄永不更换的衣裳。村庄,永远是我心头的一颗朱砂痣,内心深处一首珍藏的歌谣。

还没进入朋友的家门,首先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牛粪味道。有文友打趣地说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味道。”我感同身受,一个村子有一个村子的风景,一个村子有一个村子的味道。不同的地方,散发出的味道也不尽相同。

乡村的冬天和乡村的太阳一样,是慢慢到来的。峡谷山高,冬天寒冷,就连太阳都蜷缩在大山的背后懒得起早。村庄的冬天是温暖的,你会看到依偎在南墙根晒太阳的老人,狗忠实地围着他,还能见到在院子里踱步觅食的一群鸡、鸭,最奇特的就是屋檐下的燕子窝,过年了,燕子归巢,在外工作的孩子们也回家了,乡间老人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世间万物都需要光合作用,都需要阳光,乡村里的阳光也格外耀眼,格外温暖。阳光下,一树树红红的柿子尽情把冬天装点,树上没有了一片叶子,柿子却又大又红,让我一见它们就欣喜满怀;一串串的包谷和辣椒把屋檐装扮成一幅画,这丰收的景象让我陶醉;一张张沧桑而朴实的脸洋溢着笑,我惊讶地看到那些皱纹和白发都透出幸福满足的味道。

乡村的根是土地,生在乡村的土地上,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活在乡村的土地上,土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世世代代的乡民,奔走在大地上,耕作在土地上,痛苦和欢乐也都在土地上。我们一起围坐在院子里,说一句地道的方言,喝一杯地道的米酒,吃一碗地道的大米,感受着乡村生活的味道。乡村的生活,吃的是粗茶谈饭,呼吸的是新鲜的空气;乡里的村民,勤勤恳恳,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乡下人的日子,踏踏实实,丰富多彩。闻着熟悉的泥土的味道,这味道是令我踏实而安稳的味道,这些浮游在空气中的小颗粒,看不见,但是闻得着。我每次闻到它,总会想起“脚踏实地”这个词,感觉自己也宛如一棵大树扎稳了根,有了心灵的依靠。

吃着原生态的蔬菜,吃着油而不腻的家养的猪肉,仿佛空气里都飘满了庄稼的味道,这清香的味道是养育我成长的土地母亲特有的味道,它使我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感到亲切和温暖。当我进入乡村,脚踏这片土地时,我就看到了遍地的野花、小草和苍松翠柏,我不仅闻到了庄稼的芬芳,还闻到了袅袅炊烟里,混杂着饭香、菜香、肉香、酒香、柴火味。这浓浓的气息,总让我感到神清气爽;这幸福的味道,是如此的真实而又自然。

原来,农家新年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也是生命的味道啊!在此生活一天,我惊讶地发现,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简单而幸福,真实而温暖。只是身处城市的我们,被城市浸染了太久,离熟悉的乡村生活越来越远,闻到的乡村味道也越来越少。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城镇化,每天我国都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意味着,许多村庄大量旧屋闲置,村内冷冷清清、杂草丛生,从而出现了空心村现象。许多时候,我们目睹了某些村庄的消失,好像看到熟悉的老人慢慢变老,最后死亡,化为历史的尘埃。对村庄消失的挽留和眷恋,更多的是老人。对家园的不舍,促使不少老人宁愿不住新房子而生活在老房子里,这样的选择也只能让村庄多停留一段时间。老人们死后,村庄还是会消失的。

岁月流逝,随着时间的河流渐渐地风干,村庄的温馨逐渐散淡而去,村庄的眉目渐渐寂静如烟。但村庄,依旧会窖藏成一幅最美的图画,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一种记忆。村庄作为一种永不褪色的记忆,会以诗的意境,带着乡愁的味道,在文人墨客的笔端淋漓尽致地展现。

傍晚时分,依依不舍地告别,置身在这片民间的、乡土的、淳朴的土地上,望着乡村、土地、河流、树林、夕阳、归鸟,我最后贪婪地深深吸了一口这浓郁庄稼地的清香,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禁令我双眼含泪,哽咽出声。我熟悉的乡村啊,我真的流连忘返,真的好爱你。我坚信,只要有田野在,有土地在,有溪水在,有庄稼在,有乡亲在,乡村就不会消失,乡村的味道就不会消失。

乡音浓浓,乡情永在

余秋雨说:“通常有两个地方会让人产生乡愁,一个是见到明月,一个是见到大海。”每个生命从蕴育时就已经开始吸吮着一个地方的营养,那儿的水,那儿的空气,还有那儿的风土人情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生命。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和那个地方的热土结下了不解之缘,不管你以后会在什么地方成长、生活,这种水土之情,血脉之亲是无法割断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人有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这思念,这牵挂日积月累就会凝结成一份沉甸甸的乡愁。

乡愁是故乡的一星一月、一草一木,一人一物。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样经典的句子使得那容易分辨的方言带上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处处弥漫着故乡的味道。乡音是故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因为在小时候,母亲用方言来为我们唱摇篮曲、教我们牙牙学语,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乡音中启蒙,伴着乡音长大,乡音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在那一声声熟悉而温暖的乡音里,我们知道了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说起方言,就会让人想起乡音,想起乡村。在许多城里人的心里,这“土气”的乡音就是劣等的身份证,是在异乡沦为异客的标志。

其实,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杨衡的《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无一例外地都在表达岁月更替,容颜更改,只有乡音和乡情未变的情怀和态度,并用这些让人回味的句子表达一种尘封的穿透岁月的忧伤。

“侠骨琴心歌正道,乡音娓娓话桑田”。乡村,犹如一名音乐家,弹奏出的音乐沁人心脾,如此令人陶醉。如果你没离开过故土,每天听见的、说的都是一样的话,你或许不会有特别想家的感觉,可有一天,当你身在异乡,听着陌生的话语,特别是在某个寂静的夜晚,想起一种久违的声音,让你情不自禁地想哭,那就是折磨人的思乡的滋味了。是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们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熟悉的乡音。因为,这乡音早已沉淀在我们的血脉中,融入了子孙后代的骨髓中,它永远都不会消失。

乡音就是一粒种子,扎根在心田,每时每刻都在发芽、生根、乃至开花结果!人总是在离开家乡之后才会发觉家乡的美好。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牛羊、家乡的小河,童年的小伙伴、还有那弯弯曲曲的土路,时刻都能在脑海里一遍遍回放。而乡音,就是串起这个回忆的按钮。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一旦听到熟悉的乡音,故乡的一切便立刻进入脑海,并能像电影情节一样随时让人记忆犹新,这就是家乡刻在人身上的烙印,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故土情结和家园情结。

每一种乡音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乡音是家乡祖辈们在历经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涤之中耕耘出来的,是经过生活的陶冶所发出来的心声,这是灵魂深处的声音;乡音是经过家乡的风土人情哺育出来的,浸透着纯朴、憨厚;洋溢着热情、亲切,是温柔深情的声音;乡音是家乡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富有蕴涵的声音。人人都会说乡音,因为乡音不必用美丽、优雅的词汇去修饰雕琢,而是自然而然地从嘴里发出,融入了真切的烟火人间的味道,但却句句朴实,三言两语,瞬间就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和情感。

无论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的“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还是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鬓愁明朝又一年。”都是那么意境幽远,情真意切,借月借雨借鬓把无形的乡愁有形化,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余光中的愁绪化作成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就是亲情,思念就是乡愁。席慕容却把乡愁比拟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于是,在外漂泊的我也如他们一样,有那种难以言说的故土情结和浓浓的乡愁。

故乡情篇6

留下忧郁的情怀;

闪烁的星光中,

总有一片令人心跳的活跃.

街头余晖下的驻足,

引来的只有幽幽的哭泣;

相思的月亮,

散发出乡情的气息;

浓浓的暮色中,

打不开的总是故乡的门.

漫步在异地的土地上,

心却飞翔在乡间的空中.

如果我能够,

我会化作一朵云,

一朵故乡的云,

故乡情篇7

住在别人的城市,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呵呵,可笑!

在历经漂泊之后的许久,也许,我会再回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可能是因为一个词,叶落归根吧。或许,像我那当教书匠的大哥写的一样,狐死首丘!

不知道,我在死亡之前能否面朝故乡?

我只知道,至少,我能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因为,那是我理想的朝向。

故乡,那生养我整整二十年的地方,我怎能将你遗忘?

只是,为了胸中不灭的理想,为了活着的尊严和明天的太阳。我只能将想你的情绪暂且掩藏!

有人说,埋骨何须桑植县,人生何处不青山?

是的,人生何处不青山?可跨越万水千山,我总是止不住地回望!

故乡情篇8

新中国成立后,江华先后担任了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身居高位的江华一刻也未曾忘记自己的故乡,多次回到江华。每次回乡,他都对家乡的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其浓浓的故乡情令人感佩。

“抓好粮食生产”

江华出身贫寒,长在农村,深知粮食对农民的重要性。全国解放后,他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对粮食工作有了更多的关心。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称第一书记)期间,他遵循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为提高土地肥力,增加粮食产量,他大力提倡在稻田广施农家肥、广种草籽作绿肥,使浙江粮食生产走上了“多种、高产、多收”的道路。1957年,浙江省粮食产量达765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1965年他回家乡时,曾考察了水口、涛圩、大石桥等地,看到县里的水田没有种草籽作肥料,仍是白板田和冬水田,水稻产量比较低,心里很着急。随后,他在地委召开的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抓好粮食生产,要提高粮食产量,要种绿肥。当会上有人提出不知道种时,江华指出浙江省的水田改造搞得比较早,而且比较好,提出要大家从浙江省进些草籽种来,学种绿肥,并表示愿意提供方便。不久,经过他的牵线,县里用稻谷兑换的方法,共兑换了5万公斤草籽种。同时,县里还从浙江请来了技术人员做指导。绿肥的推广,使江华县的水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县城不迁,我就不回来了”

1965年7月10日,江华第一次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在参观完县城后,凭着解放初期在杭州当过市委书记、市长,有丰富城市管理经验的特点,站在战略家角度,他对陪同的领导说:“走路要抬头往前看,不能埋头看脚趾。一个县城放在大山里,没有发展前途。”明确提出县城应该搬迁。当有人提出“我们是瑶族自治县”时,他反问道:“县城搬了就不是瑶族自治县吗?硬要在水口这大山沟里才是瑶族自治县?搬与不搬,哪头有利?”他的提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1982年3月3日,他第二次回家乡时,看到县城还没有搬迁,又对陪同人员强调说:“水口这地方像一条狗舌子。县城建在水口非常偏僻,而且封闭,不利于县城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还是应该搬迁。”还开玩笑说:“县城不搬迁,我就不回来了。”

3月5日,江华对陪同他到江华的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零陵(今永州)地委书记邓有志等人说:“要把县城搬迁到沱江去。”在讨论经费问题时,毛致用说:“我们湖南有100多个县,一个县挤出10多万,就有1000万元,这样,江华县城就可以搬迁了。” 邓有志说:“从1983年开始,零陵1万元以上的城建工程全放到沱江施工。明年由地委、行署联合向省委、省政府写报告。” 江华听后满意地笑了。随后县委、县政府根据他的意见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将县城搬迁的文件上报省委、省政府。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江华县城由水口搬迁至沱江镇。

是年11月25日,县里在县城新址沱江镇举行了有5万人参加的江华县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江华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率夫人和子侄专程从北京赶回家乡参加庆祝大会。同时,还对县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意见:街道要好好规划,要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县城的布局和建筑要有一定的民族特点,要让人一走进县城,不看牌子就知道是少数民族县。同时县城还要搞好绿化,要下决心在坪头岩和垛子山上种一些珍贵的树木,要把沱江镇建设成为公园式的县城。

多年后,在江华的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努力下,江华县城的各项事业都有了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2000年,江华县城还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

“江华的烟叶资源很好,可以办个烟厂”

江华县地处湘南的边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江华对家乡的经济发展甚为关心。1985年,江华回家乡时,经过调查和思考后,对邓有志等人说:“江华的烟叶资源很好,可以办个烟厂,这样可以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发挥一些作用。”县政府根据他的意见,立即行动,着手筹办卷烟厂。

1988年1月,江华回家乡时,了解到因为上烟厂项目控制较严,省里没批,县政府筹办卷烟厂的事情进展不大,立即对县里的同志说:“看准了的事情,要抓紧办。”鼓励大家不要懈气,要努力争取。为鼓舞士气,他还当场题写了“江华烟厂”四个大字。同时,他委托秘书张维(后任零陵地区副专员、永州市副市长)分别向有关部门写信,联系办厂事宜。

1990年9月的一天,当他得知家乡为之跑了两年半的烟厂请示批复仍然没有着落时,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叫秘书打电话给当时的国家法制局局长孙琬中,请他来协商。他问孙琬中:“民族自治地方的卷烟厂为什么这么难批?” 孙琬中说:“国家的《烟草专卖法》(草案)正在修改中,等民族地区的卷烟厂条款确定下来再定。”接着,他又给当时的国家烟草局局长江明打电话,询问江华年产两万大箱烟的烟厂审批手续为什么还没有批下来?江明说:“过几天我们专程到国家民委专题研究此事,请放心,不久就可批复!”

1991年7月16日,国务院正式同意建立江华卷烟厂。当家乡人把这个喜讯告诉江华时,他对家乡人提了三点期望:一要把卷烟厂办好,办出成效;二要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三要抓好卷烟质量,以质量求生存。同时,发动全县人民种好烤烟,把产量质量搞上去,使农民增产增收。

在他的关心下,江华终于办起了卷烟厂。卷烟厂后来成为了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带动了县里印刷、烟叶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为国家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

“培养人才,百年育人”

江华在关注家乡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家乡薄弱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1985年11月,在江华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祝会上,他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谈到教育问题时,他强调:没有教育就没有现代化。各级党的组织,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首先应该抓紧普及小学教育,扫除文盲。其次在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上要舍得投资。要在全县形成一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发展教育来推动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

会后,他来到了少年时代的母校观音堂小学(现在的大石桥乡中心小学)。当了解到该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缺乏必要的图书和仪器设备时,他立即叫秘书拿出2000元钱交给校长,吩咐校长用这笔钱购买图书和仪器设备,供教学之用。临别时,他还拉着校长的手,语重心长地嘱咐,要他带领老师,把家乡的教育搞上去,把孩子们教育好,让他们长大后为国家出力。

1988年1月他回到家乡,在听取副县长李宏关于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培养人才,百年育人。抓教育与抓生产有密切关系。生产上不去,教育就上不去;教育上不去,生产也上不去。”

随后,他来到了阔别62年的母校――江华二中。一进校门,他就询问学校现在有多少老师、学生、年级和班次。他还饶有兴趣地走进初一57班教室,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小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校友,向你们问好!”然后,他坐在一个座位上,顺手拿起了一本课本,满怀深情地说:“我1922年、1923年、1924年、1925年在这里读书……这里是我的母校,你们是新同学,我是老同学,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的讲话,赢得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

县委、县政府领导牢记江华的教诲,努力把教育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大办教育事业。多年后,县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师资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且跨进了全国、全省民族地区教育先进县的行列。

“寸树斗水丈地湿”

江华深知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对环境的绿化工作非常重视。 1965年7月,他在回家乡后返回长沙途中,了解到当地群众对衡山等地开山栽果树、衡南一带间伐油茶林种油菜间作很反感,感到很惋惜,不赞成这种作法。他嘱咐省里陪同人员给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平化反映,最好不要开挖山林和间伐油茶林。

回长沙后,张平化设宴招待江华。江华在席间向张平化提出:浙江的环境绿化搞得不错,想请省里派人跟他去那边看看。张平化也很重视绿化工作,当即表示由省里派人带队,组织农林部门的同志赴浙江参观学习。参观团到浙江后,参观了全省大部分地区,对该省的环境绿化很赞赏。尤其是对浙江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发展楠木生产等做法印象很深刻。参观团回来后,全省很快就掀起了一股植树造林的高潮。

1982年他回家乡时,顺路到了零陵、郴州、衡阳、湘潭、株洲等地市视察。每到一地,他除了了解当地的情况外,还要去看当地的城镇建设和市容市貌。他对沿途的绿化也很感兴趣。在由零陵前往郴州途中,他在蓝山县境内看到一大片森林,马上要求停车下来观赏,并面对森林敬了一个礼;他在株洲市得知株洲县朱亭大面积植树造林搞得不错,便专程前往造林基地视察,临别之前还亲手栽了一棵樟树留念。

1988年1月回家乡,他在由采育场去鹧鸪塘村途中,看见公路边堆放着许多小杉树,便问陪同人员:“老百姓为什么要砍小杉树?”有陪同人说大的都砍完了,只好砍小的。江华批评说,这是杀鸡取卵!你们要严格管理,多造林,管好林。对那些严重违反森林法的人要惩办。

上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庆祝国庆节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