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2 07:22:37

故乡教案范文第1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

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

故乡教案范文第2篇

[内容]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

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

2.在给一定的时间后请写好的学生当堂朗读,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

(五)教学附记。

1.课堂讨论应注意渗透的问题。

A.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故乡的景物诸多,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榕树呢?原来榕树一旦生长多年后,它的树枝可长成黑色的根须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新树干,这样一株会长成许多株。这在乡民的生活里必然是上苍赐予的聚集场所,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了,一切乡情民俗也必然会在这里荟萃了。

所以标题一则体现出“寄情于物”的写作特色;二则也倾注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情感。榕树正是这些的体现与寄托之物,以此为题也便于景物描写的集中和情感抒发的浓郁感人。

B.材料的安排顺序与效果

文章先借“榕树”这一事物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通过回忆发生在榕树下的往事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之情,虽形散而神聚,条理仍有机、分明。

C.如何看待“驼背”老树的传说、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等细节?

作者正是借写这些来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证明故乡人们的善良、正直,他们的淳朴、可亲之处。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对这些不应只从迷信角度片面看待之。

2.板书设计。

在“驼背”上的“水手”梦

关于“驼背”的古老传说 亲情 令飘泊天涯的故乡的榕树 女人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友情 异乡游子

农人们酷热时的纳阴乘凉 乡情 眷恋、思念

儿时难忘的夏夜生活

故乡教案范文第3篇

激活思维

二、掩卷沉思

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

(学生发言)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播放朗读课件)

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总结:

1、感知人物

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我”

问题设计:

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众说纷纭,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

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感知情节

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给学生创造自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三、品味作品

问题探究

问题设计:

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

(学生复述情节)

3、感知主题

问题设计:

此次回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围绕“沉重、失望”,并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总结:

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在离开故乡时,发自内心的呼喊:渴望人与人的沟通,渴望新生活。

1、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生答:变)

问题:

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人变(以闰土为例课件展示)

对比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流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②景变(课件展示)

二十年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美丽)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阴晦)

2、问题:

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见解)

教师引导:

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3、问题:

然而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如此让人失望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4、问题:

在表现人物二十年前的关系变化时,你觉得哪些情节最能触动你的灵魂?

(学生发言)

分析示例:

一声“老爷”呼出了小说的主题

儿时亲密无间的伙伴,二十多年后的聚首,一声悲惨而又冰冷的“老爷”生生把两个本该是“西窗剪烛”“夜话巴山”的朋友隔成了两个迥异的世界。这中间,隔着的应该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尽的,即使是愚公、精卫也奈何不了的。这也带给作者深深的思考:

齐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教师总结:

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

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所起的渲染、烘托作用。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理解小说主题。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带着思想去朗读。

教学流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四、关注社会

话题链接

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是无限广大的。于是作者写道:

(课件展示)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问:

同学们认为作者对待希望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

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有了希望不去实践,也就无所谓有;只有勇于实践,希望才能成为现实。

1.与闰土对话

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师生畅谈新农村:

⑴我家昨天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独生子女费,全家可高兴了。

⑵我家生活比较困难,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

⑶我家领到了一大笔种粮补助款。

⑷邻居女儿上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是无息的。

……

2.与先生对话

同学们,从阴晦的《故乡》中走出来,让我们畅然的呼吸新时代的空气。忽然有所感悟: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人间了!

请以“鲁迅先生,让我告诉您”为题,谈谈你身边的和谐社会。

3.让想象飞起来

假如时间可以压缩,21世纪的今天,“我”、“闰土”、“杨二嫂”、“宏儿”和“水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能不能让“我”再回一次故乡?能不能让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深入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土地政策、“两免一补”等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意在引发学生对新旧社会人际关系的认识,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与鲁迅先生心声的共鸣。

意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融入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闰土到你的家乡来做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表现一定的主题,编写一个故事。

所编故事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传统的教材篇目,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学中再走“介绍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负了新课改教材选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遵循作者写作思路,走进作者心境,把握小说主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作品。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而感悟文章主题;然后采用探究方式,对有关问题进行研讨。这样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很好。

二.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

鲁迅作品中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不仅仅作用于小说所属的年代,而应是永久性的。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作品与现实的链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由闰土“多子”的事实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旧中国农民问题到今天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与闰土做个对比,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这些教学环节使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涨,教学效果甚好。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我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辩论、讨论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另外我还设计了“再回故乡”等一系列说话题目,让学生尽情想象,感受作品,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发现和创新的热情。

故乡教案范文第4篇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情的有机性。)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四)导入课堂练笔。

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

故乡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语文课堂

《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思是说只有学习之后,才能够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过后深入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知识的贫乏,才能取长补短,从而发展和提高。教后反思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反思,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反思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

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既定教学目标、文章的写作背景,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备课中未能预知的状况,所以还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我在高一(9)班讲授语文必修一(苏教版)第一板块“向青春举杯”第二课专《相信未来》时,对诗歌中出现的“蜘蛛网”、“炉台”等意象进行讲解时,虽然把该讲的内容都讲了,但课后感觉学生理解不够透彻,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经过教学反思,我认识到,“90后”距离“”太过遥远,无法体会身处“”中,且遭受迫害之人的感情,因此对诗歌中的意象的理解明显不够准确或透彻。下午给高一(10)班上课时,为了让学生较好地知人论世,我首先补充介绍了“”时期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以及在“”中遭受不公待遇的人的遭遇,这样就把学生带到了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了那一代人在黑暗中痛斥恶势力,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人生态度,从而较好地把握和鉴赏了诗歌的相关意象。对于这节课的调整情况,我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

二、反思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高一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有较大差异,他们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尽管我们深入地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也反复熟悉了教材内容,并且花费了较多的时间,精心准备了教案,但课堂构思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依然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预设目标的达成、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学生的课堂反应、学生的理解能力、教法的利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等方面,都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甚至可能会留下些许遗憾,这些都是教学工作中的缺漏。语文教师要及时反思,深入思考、仔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保证今后不再留下类似缺陷。

三、反思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

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探索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科学、实用的导学案让教师由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便于教师的课堂操作,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形成能力。很多时候由于对教材的把握程度和备课时间的限制,有的老师为了节省精力,使导学案的使用过于流程化、理科化,进而直接把导学案当成教案使用,把导学案上设计的问题由学生一一对应回答,连最基本的过渡语和总结语都没有,更不必说个性化的解读,使语文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变成了数学、物理等理科类的课堂。这不仅会使语文课堂教学失去“原味”,更应该引起反思: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会不会因此而逐步退化。例如,我在讲授语文必修一(苏教版)第四板块“像山那样思考”第一篇散文《江南的冬景》时,设计的导学案尽管对基础知识、文章思路、语言及思想等方面都有针对性的突破,但由于没有单独设计的教案,缺乏教学语言的设计与锤炼,教学过程就显得枯燥无味,整堂课成了试卷讲评课,失去了散文教学该有的特点,下一课教学时,经过精心准备,仔细推敲和锤炼语言,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显著增强。

四、反思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深度

对文本的研读,学生多数仅仅停留在表层意义的理解和感知,甚至会把一篇课文当做故事阅读,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地深度挖掘文本,探究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例如,在必修一第三板块《我心归去》这一课的教学中,应该从“想家”和对“故乡”的内涵的理解两个角度展开教学,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的层面过浅,多数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对“故乡”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远远不够。经过反思,我觉得备课中教师应该首先深入研读文本,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通过对文本探究,对“故乡”这一内涵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五、反思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能直接提供给学生明确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将会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如果教学目标大而空、模糊不够具体,则会使教学内容没有依托,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无法合理处理安排好主体教学环节与辅助教学环节的关系。例如:我在讲授必修一第三板块“月是故乡明”中《想北平》一课时,预设了一个教学目标:反复研读文本,与编者对话。由于学生和文本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就显得大而空,反而使课堂教学与目标脱节,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抓不住重点。我把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反复研读文本,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民族忧患意识。这样在教学中就有了更明确和具体的方向,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反思文本教学顺序和教学模块的组合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纂突出了主题的特征,它是以主题为依据构成各个板块,每个板块中的文本有不同的创作背景、文体特征等许多方面的差异。而且文本的编写顺序在表现主题及学生的理解层面上,也存在一些深与浅的区别。例如,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一板块中,前两课两篇课文主要是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感和“故乡”的内涵,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很难较好地深入理解“故乡”的内涵,而后面两课,一是从现实层面解读了人为何会想家,二是从理想层面阐释了人又为何要离乡,理解了这两个层面之后,再体会人的思乡之情和理解“家”、“故乡”的内涵,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可以对板块的文本教学顺序进行调整,先学习《乡土情结》、《前方》,再学习《想北平》和《我心归去》。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反思,从各个方面改善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从每节课中汲取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益的养分,这样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使之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董青,孙士德著.分层教学,因材施教.2000.10.

故乡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查文清 丹阳教案 海宁耸 金庸 儒家思想

查文清(1849―1923),字沛思,晚字退思,号沧珊,浙江海宁人[1]2086。光绪十二年(1886),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57名[2],光绪十六年(1890),调任江苏丹阳知县,因“做知县有成绩,加了同知衔”,但不久就因为丹阳教案镇压不力被“甄别参革”[3]355,但其反帝爱民的侠行不仅对当时其他的反帝爱国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更是被丹阳人民感念至今。回乡后查文清作诗自娱,经营义庄,资助孤寡,并且编写了《耸弦桨浮贰《海宁查氏族谱续编》、《海宁耸鲜钞》,对海宁耸霞易宓募已Ъ曳绮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作为香港著名作家金庸的祖父,也被金庸先生尊为“自己最尊敬、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查文清于1923年病逝于海宁,消息传来,丹阳人民“立‘去思碑’颂其德”[4]637,“无男女老幼,莫不痛哭失声,若有可招而复者”[5]118,到查文清祖居海宁袁花镇祭拜者不计其数,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也派人来浙吊唁,并为之亲笔题写《像赞》曰:“潇潇白发丹阳尹,曾并簪花竟少年。大好河山供写照,春风回首一潸然。”[6]9-10查文清作为海宁耸系淖詈笠晃唤士,为官时爱国爱民,造福一方,而即使去官还乡,也依旧诗礼传家,仁义济世,一生践行“经世济民”和“以民为本”的儒家精神。

一、为官一任,以民为本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英《南京条约》及相关补充条款,规定开辟广州等五口通商,英国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等。这为传教士涌入中国打开了方便之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相继签订,传教士除了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传教之外,还可以建造教堂。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签订《北京条约》,更是规定外国“入内地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自此之后,各国在中国各地纷纷设立教堂,传播基督教。1864年12月,江南耶稣会传教士抵达镇江地区,依靠武力政策强行租购房地,设堂传教[7]。然而,在传教过程中,除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冲突以外,教士借传教特权强行圈地占房、“干预公事、挟侮长官”、“使各州县不得行其法”[8]43,同时教会为拉拢百姓,广设医院、育婴堂、孤儿院等慈善机构,但背后残害婴儿入药,拿中国贫苦病人作实验品,使民间流言四起,十分恐慌。另外,教会为扩大规模广招教民,其中不乏恶霸地痞等“莠民”,而他们在教会的曲庇下,强占人妻,横侵人产,引起普通百姓的强烈不满,民教积怨很深。直到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二十五日,丹阳百姓发现教堂桑林中“置毙孩尸体无数”[3]116进入教堂寻找,竟无一活婴,群情激奋,遂将教堂付之一炬,史称“辛卯教案”。

教案发生后,身为地方长官的查文清可谓首当其冲,而他在此事件中“坚决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者的武力压迫,不肯为了自己的官位利禄而杀害百姓”[6]10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为历史所铭记。

据张素《辛卯教案始末纪》[5]116记载,“当火未发时,艘睾钜训镁报,率文武官坌息驰至”,由此可见,查文清算是在“教案”中第一个出面的地方官员,但他做的并非阻止闹事人群,而是“以奇计出教堂中教士于险”,可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查文清率人马已经在事前赶到现场,为什么偏偏只救出了教士却没有阻止火灾,甚至火灾发生后也没有救火,最后导致“火发而教堂毁矣”。

首先,查文清作为朝廷官吏,自然应当对皇帝负责,遵守朝廷法令,保护教士的在华利益,所以查文清首先救出教士的行为并不奇怪,甚至《中国教案史》还记载查文清也曾派兵前往,但最后还是“听任百姓自由行动”[9]435。其次,查文清在丹阳教案中面对教士的残暴行为其实同样愤慨,很有可能暗中默许了百姓的反抗行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庇护百姓。事实上,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很多地方官员就已经对洋人在中国设堂传教的种种劣迹提出不满,在百姓和士绅反洋教斗争中给予种种暗中保护和支持,甚至从1844年开始,先后有50多位地方官吏公开参与到一些典型教案中,如1855年湘军将领彭玉麟亲自率兵捣毁江西吴城天主教堂,1961年酆都教案中知县吴镐暗地号召百姓扰害教民,1962年湖南地方官对各地发生的驱逐教士的活动“不但不行阻拦,更于中极力挑唆”,而云南有一位天主教神甫也记载“没有一个官员喜欢或保护基督教传教士”[10]77-78,由此可见,大部分地方官吏对洋教并没有好感,而在地方官吏积极投身的反洋教潮流中,查文清同样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救人不救火的行为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发之后查文清的表现更加印证了他反抗列强、庇护百姓的初衷。据查文清的孙子,即金庸先生的哥哥查良铿所述,事发后查文清的上司为了向列强交代,要求查文清处斩“为首之人”。查文清不忍,决心“力为民请命、不济则以官殉”[5]116,秘密差人通知为首两人逃走,又通知其他37户参与者赶紧离开丹阳。等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他才向上司汇报:“此事由外国教士欺压良民而引起公愤,数百人一拥而上,焚毁教堂,并无为首之人。”后遂被“甄别参革”[6]9。《丹阳县续志》卷十二《名宦・查文清》也对此事作了记载:“西教徒胁督抚索偿,罗织富衿,兴大狱。邑无赖张某者,亦教徒也,与西教徒昵,以屹邑人,门城震骇出亡。省撤下,文清暗曰:‘此皆吾良民,昨纵火者。’力白于知府王仁堪缓其狱,乃流莠民二人,酌给偿金完案。未几,以大计免。”[4]637

古人常说“学而优则仕”,投身仕宦以兼济天下是中国传统儒士的政治理想,但查文清却不惜以自己的仕途为代价,大胆反抗列强,为民请命,用行动诠释了儒家的“以民为本”思想。三十年后,查文清在海宁去世之时,当年获救的37户人家及丹阳几十位士绅,还一起赶到海宁,三步一磕头,跪拜至查家祭奠。见查文清坟地狭小,他们出资买下坟地周围60亩土地给查家,以示谢恩。其中一户更是立下家规:“凡我子孙,生男者到查家为奴;生女者,到查家为妻妾,如不纳,为婢;如不用,才可另谋职业。”金庸大哥查良铿的夫人,就是这户人家的孙女。[9]59-60

除此之外,查文清在丹阳任上还重审狱中的每一个囚犯以冤假错案,其中有一个叫和生的,家里开一家豆腐店,在给一家财主磨米粉时被财主陷害,以盗窃罪入狱,两年后出狱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财主少爷为图谋他的未婚妻而陷害他的,一气之下就行刺了那少爷,再次入狱后,财主家买通县官、师爷和狱卒想将他害死在狱中,却逢查文清重审旧案,不仅救了和生一命,而且在他卸任丹阳知县时悄悄把和生带回了海宁故乡养在家中,后这一故事被文学大蚰金庸当做原型演绎成了《连城诀》一书[3]355。《礼记》曰:“上下相亲谓之仁”,查文清为官六载,爱民如子,实见其仁。

二、去官从文,诗礼传家

浙江海宁耸弦匀逦业,耕读传家,在康熙时期便凭借“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达到辉煌的顶峰,被康熙皇帝誉为“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是江南地区显赫的名门望族。查文清是海宁耸系牡诙十代传人,也是耸霞易宓淖詈笠晃唤士。他在去官回乡后,积极践行儒家孝义思想,“义赡恤,讲治生”,在传承家族文化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对金庸等查氏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查文清回到故乡后,继承家族传统,醉心写诗,并将耸霞易宕媸编成《海宁耸鲜钞》,有数百卷之多,集中反映了耸霞易迨人群体关注现实、寄情山水、语言质朴、尤善白描的诗歌特点,虽然最后雕版还未成查文清就已经去世,但对耸霞易迨书文风的传承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海宁一带一度流传着“耸、陈字、祝文章”的品评。除了传承文风外,查文清还秉承“尊祖,敬宗,收族”的祖训,修撰家谱,编写《海宁耸献迤仔编》(后来成为海宁耸辖代族谱的范本)。查文清还经营家族“义庄”,通过庄中三千多亩义田收租,租金一方面用于“养年、抚孤、励节、保残”,充分发挥家族救助之功能,另一方面用于“睦族敦学”,凡是上中学、大学的人,每年都可分两次领一笔津贴,如果有人出国留学,津贴数目则更大[6]10。查文清曾经收留过湖北一父母双亡的逃难青年崔三林,并无偿将查家一片荒坡田地交给他开垦。崔三林辛苦劳作,一日在田里挖出一瓮金元宝,崔三林坚持要物归原主,将金元宝交给查文清,可是,查文清坚决不受,劝他说你是外地逃荒而来,生活困苦,应该将银元抬回家置庄买地,安居乐业。二人推来推去,最后在乡亲们的劝说下,崔三林也只接受一半的金元宝,而另外一半交给查文清。查文清则全部归入义庄名下,用于资助孤寡,补贴穷困,奖掖后进[11]58-59。

查文清对儒家孝义精神的践行不仅体现在上承先祖,而且体现在下泽后代。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查文清还出资在袁花镇南端的龙头阁兴办“龙头阁学堂”,民国以后改名为“龙山国民小学”,金庸小时候就曾在此念书启蒙[11]8。金庸曾说,祖父对他的影响有两个:一个是祖父在丹阳的经历使他从小就知道了外国人欺侮中国人,这就使他从小产生了抑恶扬善、除暴安良、救国救民的思想,对他后来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论是憨厚老实的郭靖,还是快意恩仇的杨过,是忠肝义胆的萧峰,还是优柔寡断的张无忌,这些形形的男子都心怀家国,心怀百姓。在《天龙八部》中,萧峰甚至为了民族大义,天下太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2];另一个是要多读书,而家族中丰厚的藏书资源也为他博览群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庸从小‘与书为伍,培养出喜欢读书的基本性格’。古书、新书之外,他自称小学时代‘得益最多’的是邹韬奋的游记及其主编的《生活周报》。八九岁时偶然读到旧派武侠小说家顾名道的代表作《荒江女侠》,从此对武侠小说大感兴趣。他到处搜寻古今武侠作品,深受侠义精神的熏陶”[13]174。

《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查文清将忠孝仁义贯穿于一生,以儒术事人事、事吏事,为人立德,为官立功,为文立言,尽管已经时隔百年,但依旧足以昭示来者,垂范后人。查文清对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对近代反帝爱国运动都作出了可贵贡献,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查济民主修,陈伯良,吴德健主编.海宁查氏-世系名录-查文清[M].香港:中国书画出版社,2008.

[2]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228[M].古文献,未出版.

[3]金庸.连城诀-后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

[4]胡为和,孙国钧.民国丹阳县续志.卷12名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5]金建陵,张末梅.南社张素有关金庸祖父的两篇佚文[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6]傅国涌.金庸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

[7]路遥.论近代中国甲午战前的教案与反洋教斗争[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1).

[8]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1[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10]丛曙光,孙长来.封建官绅与近代教案[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4).

[11]蒋连根.江南有数人家:金庸和他的家人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12]黯然生侠梦[OL].中国台湾网,2014-07-31.

[13]孔庆东.笑书神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故乡教案范文第7篇

文本结构视角

作文的结构是写作前的必要设计,决定了篇目的整体框架和效果,写作指导首先要在“谋篇”上下功夫。对于这篇课文的文本结构,很快有学生发现是总分总,而且中间的“冬春夏秋”写海景段落是并列的,其中每段又是总分结构。找到了这个规律后,我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设计作文结构。

有学生写了《喇叭花》这篇作文。他是这样设计文章结构的:开头“我家有一盆美丽的喇叭花”,结尾“这盆喇叭花给我的学习之余带了的无穷乐趣”。但是在文章中间稍显凌乱。我就叫其他同学一起想办法怎么根据刚才所领悟的“文本结构视角”进行结构上的修改。经讨论有学生提议,可把作文分为“早、中、晚”结构;于是有学生受到启发,写“故乡的黄昏”分“天、地、河”三方面写。

文本句子视角

文本有表达特色的句子给读者能够留下深刻印象,这是语文老师需要带领学生关注和解读的地方。但“句子的视角”本身就是多元解读的,我预设到学生可能会从描写、修辞、句式等方面考虑,这样就过多过杂了,问题解决也必须有个“视角”,为此,我特地设计教案为“请接着课文结构分析的基础,找出文本自然段中句子的一个共性”。这样我把问题聚焦让学生易找、易学、易会。

经过我这样的“聚焦设计”学生很快发现了《烟台的海》2、3、4、5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都能概括这个段的主要内容,如第2自然段第一句“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根据找到的这些规律,学生们在完成作文时也能够“用句子统领段落”。比如,那位写“故乡黄昏”的学生在故乡的“天、地、河”三方面进行了“句子统领”的写法,写天的段落开头“故乡黄昏的天空是辽阔的,星星在天边特别明亮”;写“地”的段落开头为“故乡黄昏的大地是温暖的,小狗在远处叫着,鸡鸭结伴回家”;写“河”的开头“故乡黄昏的河是动听的,河水哗哗唱着歌曲,蟋蟀在草丛弹琴”。

文本修辞视角

这个视角研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很快找到了文本里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地方。

但是在写作环节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并不是学生不会用比喻、拟人、排比之类的修辞手法,而是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个性化的表达和贴切的意韵。如写《喇叭花》的那篇作文,就写了“花朵像个小喇叭,好像在播放美妙的乐曲”,于是我引导学生们进行修改。先观察课文里修辞手法的使用好在哪里?比如 “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里面为什么还在前面加上“像水洗的”?当我抛出这个问题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我适当点拨,看看写的什么时候的太阳?学生恍然大悟,是写的早晨的太阳。学生个个踊跃回答,有的说“太阳是从海里冒出来的,所以像水洗的。”还有的说“因为早晨的太阳是红色的圆圆的,所以像气球。”

当学生理解领悟了课文修辞基本规律后,这堂课上他们的修辞开始有了点“章法”。比如《喇叭花》这篇作为学生做了修改:“……喇叭花朵朵像个小喇叭,好像在播放美妙的乐曲,早晨是晨曲,叫我早点起床跑步、读书;中午是进行曲,鼓励我下午的学习生活积极向上;晚上是催眠曲……”这样,学生这次训练的作文修辞不仅抓住事物特征,还能联系全文,联系生活和自己的个性。

文本内容视角

一篇内容丰富的文本,从儿童的认知心理来看,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找到 “规律性”的东西,首先必须“适合儿童”模仿,其次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还要简约可行。我同样进行了“问题聚焦”,只要求学生从“找规律回到习作”的角度叫他们分析模仿。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发现,课文写大海“冬春夏秋”四个自然段都是“景”――“人”。

知识的迁移是从认知到领悟再到应用的过程,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我适时把学生领入写作的意境:人是万物之灵,古人就“天人合一”的理念,我们现在常说“人定胜天”“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把人的活动和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人不是最美的一道风景吗?

学生受到启发,很多人发现写景都没有提到“人”,是为了写景而写。通过修改,学生的作文内容变得更加丰满,意境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如《故乡黄昏》一文,学生除了描写黄昏的“天、地、河”的风景,最后又在这三个部分加上了“人的活动”,如“故乡黄昏的大地是温暖的,鸡鸭结伴回家,老人骑着电瓶车,小孙子坐后面,这是多么温馨的晚归图啊!”经过这番修改,大家一致认为,写景后再写人,景有了生机和情感,人物有了依托和背景。

一篇课文,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文本中的知识,关键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那么,从文本的“写作视角”探找“规律”是比较可行也是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而且每篇课文肯定都有值得探索的规律,再进行“迁移训练”,这样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

故乡教案范文第8篇

下面就以小说和散文为例,探讨一下教学内容选定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从“同题异构”教学简案的比较看教学内容的选定。

1.绍兴一中谢澹老师的《故乡》教学简案。

简案一:1.导入并引出话题。2.关于闰土,你知道他哪些情况。3.三十年闰土的变化,完成表格。4.文章是不是想表达“昔盛今衰”的主题,即昔日美丽的故乡变成了今日悲哀的故乡?5.总结。

简案二:1.导入并引出话题。2.品读课文:(1)“我”归乡的背景:文章第一小节,分析句子中的感情;(2)“我”在家乡:主要与两个人有关,一是闰土,二是杨二嫂,我们主要看“我”与两个人的对话(分析)。3.没有故乡,走吧。4.总结:故乡何在。路在何方?

简案三:1.导入。2.探讨“变”与“不变”:(1)探讨一:“我”觉得故乡变化的原因:①“我”的改变;有没有其他原因,使“我”对“不变的故乡”产生了变化的错觉。②小结:故乡没变。(2)探讨二:在故乡期间,作者写了“变化”还是“不变”。(3)探讨三:“故乡没变”“故乡变了”,故乡究竟有没有变化呢?3.改变:新路——第四条路。

简案四:情节的梳理与鉴赏。1.“我”在故乡共待了几天,做了哪几件事?(列出几天的时间、地点、及事件)2.思考:(1)能否把杨二嫂的故事插到闰土来了以后?(2)能否把回忆放到见到闰土以后?(3)能否用第一人称“我”来介绍母亲所谈及的那件事?3.总结:情节如此设置的原因。

2.绍兴豫才中学张钢梁老师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教学简案。

简案一:1.导入并介绍朱自清,引出秦淮河。出示有关秦淮河的诗、图片。2.秦淮河的“美”体现在哪里?(桨声与灯影)3.重点研读秦淮河的“水”。4.探讨:作者寻找到了美景了么?5.总结:秦淮河的美跟你的想像一样吗?

简案二:1.导入介绍背景()。2.秦淮河是一条怎样的河?探讨作者眼中的秦淮河(“神往”,写到的景物)。3.探讨:秦淮河的夜又是怎样的?作者享受到秦淮河的美了吗? 4.作者为什么要插入“难解的纠纷”一段?为什么要拒绝歌妓的演唱?5.小结。

简案三:1.导入并引出秦淮河,介绍散文阅读的技巧。2.研析作者的情感变化。3.研析作者认为天之所以“厚”秦淮河,天之所以“厚”我们的原因。4.探讨:“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分析“我们”“幻灭”的原因。(知识分子的忧乐)5.小结。

简案四:1.导入介绍背景,秦淮河的“艳迹”(历史文化名河)2.梳理景物(船、船灯、水、歌声)、领略感受。3.重点研读第5节(闹热,脆弱,润泽,厚)怎样的场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4.研讨:面对美景,为何“无可无不可”地回去了?在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滋味)?(景随情移,寓情于景)5.小结,延伸比较阅读。

上述两份教学简案分别涉及小说和散文的阅读教学,小说的阅读教学一般是分析人物、情节和环境,理清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散文的阅读一般首先是辨清类型,明确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其次是揣摩语言,再次鉴赏散文形象,最后是作者观点倾向。从谢老师的几份教学简案来看,教学内容是有选择有取舍的,几份教案教学难度明显有一个层进过程,适合不同认知结构和水平的学生,由人物分析到探讨“故乡何在”,从探讨“变”再到探讨情节设置的原因,分别适合七至九年级及高一年级学生,而张老师的教学简案分别适合高一至高三学生,教学内容的选择分别是文本的梳理,场景的明确到情感的变化,再到探讨阅读技巧,最后从更深层面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涉及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同样一篇文章可以给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似乎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是随意的,那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定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学内容的选定要遵守教学认知规律,要符合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要教师主观选择的,“教材无非是例子”。“例子”怎样转化为教学内容?语文教师可能根据自己的学识、爱好、专长,随意选取,有些教师不会仔细考虑本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不是围绕单元或专题要求,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随意性比较强。固然,语文学科有她的特殊性,同样一首诗,小学、中学、大学都可以作为教材,如《春望》,不同阶段的学生解读,小学生要熟读背诵,初步感知古诗的语言之美,初中生阅读,要进一步明确诗歌的平仄,压韵等,高中生探究诗歌创设的意境,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行语言鉴赏等,因为每一次教学,学生理解的深度不一样。再如《兰亭集序》,高一学与高三学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在理科的教学中一般不会出现,如数学知识的编排层次规律性更强。教师面对的学生,有学段层级、认知水平差异,同理,高一年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高二、三年级通过对具体语句的理解,侧重于作者思想的领悟。但是语文教材本身的无序排列,导致教学内容的选择无章可循。以苏教版为例,教材选编是侧重于人文性的,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分20个专题,因为侧重于人文性,以必修二为例,第一、二专题均选编了小说,这样一来,教材内容从文体角度来看是有重复的,不能纯粹从分析小说角度进行工具性解读。另外,不同的班级学生基础不一样,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和取舍,上述两位老师的教案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教学内容,所以学科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

三、教学内容的选定要符合教学目标,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感染熏陶的过程。教师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为了这个三维目标的确立,就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要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原则。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或历史课,要从基础入手。语文课也不能上成是写字课,知识训练课,还需要进行人文意识的培养。以苏教版必修二为例,《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篇小说,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涉及到情节的分析,以及情节对人物塑造的作用,编者将小说编入“珍爱生命”专题,有主题上的考量,即人文精神的明确和提升。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必修课的要求,对于小说“能够归纳小说主题,联系文本和生活经验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对作品主题的个性化理解”,对于散文也“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新解读”。上述两类教学简案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开展了比较好的探索,设计的拓展类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领悟,内化。因此,语文教学内容要选取独具语文价值的内容,不能止步于工具性内容,为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服务,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四、教学内容的选定要符合高考要求。

新课改高考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重视的,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对于文学类文本(散文和小说)这块内容考查也是稳定的,在题型上进一步尝试开放性试题的设计,体现语文新课程对个性化阅读,对学生阅读感悟、体验、探究的重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新课改精神,以文学类文本(散文、小说)为例:2011年浙江高考卷选择外国小说考查,在题目的设计上不是与知识点机械对应,而是在整体阅读、理解把握的基础上侧重考查某一方面能力。考生必须对整篇文章有总的了解,对人物情节有总的把握,再来体会涉及到的细节、景物的作用。2012年浙江高考卷也是如此,分析“细节”,分析“甘草”,赏析句子,理解中心句等,从考查形式来看也并非特殊,没有设置障碍,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回答,但必须正本清源,解读的有效性要充分把握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对作品叙事元素的把握。再看2012年全国卷(课标卷),小说阅读最后一题对“我”的分析,也是开放性试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平时对此类题型有了解,应该不难。

高考文学类文本考查其实也是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文化品位、人文底蕴、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综合素质,而这些素质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要积极给予鼓励和方法的指导,注重提高认识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等。

可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教师在面对文本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对象的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观,宏观的教材体系观。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到高考的要求。这样才能纲举目张,高屋建瓴,在语文教学上做到有效、高效。

故乡教案范文第9篇

语文有效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从而形成快乐课堂,高效课堂。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不仅要落实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使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自然地融为一体。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要关注“教学细节”。所谓的“语文教学细节”,是指外显的语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在特定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二、语文教学细节例谈

(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学生“倾诉”细节

这是两位老师在执教《故乡》时的不同教学片段:师1:重返离开了二十多年的故乡,“我”的感受如何?生:我感到故乡萧条、冷落。生:我感到故乡很衰败。生:我感到故乡变了。

(对前两位同学的回答教师大加赞赏,对最后一位同学的回答教师未置可否,然后转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师2:“我”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有什么感受?生:“我”感到故乡毫无生气。生:“我”感到故乡萧条、冷落。生:“我”感到故乡变了。师:(非常惊奇,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变”字)这个见解很有新意,大家想一下,故乡的什么变了,具体变化怎样?(分组讨论后,热烈发言。)生:故乡的景变了,记忆中的故乡明丽动人,现在的故乡萧索荒凉。生:故乡的人变了,儿时的闰土天真活泼,现在的闰土是一个“木偶人”。生:杨二嫂的变化也很大,昔日阳春白雪般的杨二嫂变得贪婪势利。生:杨二嫂为什么会变?------穷:人穷志短。从杨二嫂身山折射出人们的生活变了。生:漂泊在外的“我”回到故乡,多么渴望得到一点慰藉,但“我”处处感到阴冷,我认为情变了。生:对,最让“我”悲凉的是和闰土的那段情也荡然无存,一声“老爷”如同扎在“我”心头的一把刀。

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是实施课前预设的教案,而是注重师生共同体验的生命历程。它倡导课堂的直接生成,主张预设成分少动态生成多,关注学生的“倾诉”这一细节,这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二)处理好“民主与权威”的关系,注重教师“评价”细节

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课文思想内容,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进行点评,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认为:我觉得这两个骗子也值得我们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骗子之所以行骗成功,是因为他们一下子抓住了当时人们心理最脆弱的地方: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敏捷的思维,善于揣摩人们心理的本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与教师先前的“答案“相悖,但这位教师对学生独特的思维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因势利导地指出这两个骗子的思维和洞察力是值得学习的,但行为是不值得学习的。这位同学欣赏地认同了老师的看法。

故乡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语文教学;兴趣;情感;体验

在信息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科教学都在进行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受时空限制,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直接对学生形象、逼真地传授知识,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

一、有利于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行动情,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境界中去,使之与文中的“我们”产生共鸣,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从而丰富表象,以形激情。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托物喻人。但是由于很多课文与现实生活年代相隔久远,因而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而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根据课文内容选配合适的音乐,选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视听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水游》中智取生辰纲的片断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再现,激发学生情感。加深生活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直观的形象再现中去感受和体验,那么学生的表象会得更加丰富,课堂的氛围也就更活了,也就会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也必将会大大提高。如教学《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我在讲授第一小节课文内容时,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段有关范进中举的视频,让学生很快了解了范进这个人物的形象,通过人物的再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情感,拉近了主人翁与学生的距离,更易理解课文内容,加深了生活体验。这样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自然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三、有利于课文的欣赏体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以声动情,视听结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声、视技术能激发学生情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教学《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我发现诗歌的意境和表现伟人的思想感情的联系是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难点。因此,我在没计制作课件时特别注意到表现出这一点。视频画面上呈现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再加上配乐的朗读,很快使学生也进入这种意境之中。学生在这种音乐、画面的欣赏过程中,正是在耳闻目睹心灵的感应中学生终于领悟到主席内心的情感和宽阔的意境。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突破了难点。同时增强诗歌语言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也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特有魅力。

四、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量和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的拓展,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观地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积累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资料,有助于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调动学生直观思维的积极性,加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故乡》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我向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故乡内容的录像。通过一组动画,向学生展示了故乡特有的如“跳鱼儿”等北方学生难以见到的奇特的资料,还有故乡独特的民居,这些画面让学生领略到了故乡的美。也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及其复杂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着力写故乡的原因。以往教学,任教师有十八般武艺也不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今天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便有了形象的认识。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情境,使其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要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重点、难度,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出发,通过反复推敲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制作课件,严密组织教学来加大教学密度,激发学生兴趣,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灰雀教案范文 下一篇:海燕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