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榕树范文

时间:2023-10-01 21:00:32

故乡的榕树篇1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文学是人学。任何文学样式的作品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但这种情感表现的方式和程度大为不同,从而产生迥异的审美效应。戏剧和小说属于外向型的叙事文体,它们通过创作主体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和典型的真实描绘,来再现社会生活,反映客观世界,从而勾画人们的灵魂,达到净化人类心灵,启悟人生的作用;而散文和诗歌属于内向型的抒情文体,它们通过真诚抒写创作主体的体验和情感,来表现人类心灵世界,倾吐主观感情,从而画出自我的灵魂,达到沟通人性、陶冶人的感情的作用。作为文学的“微笑”的散文,“它不像诗那样以专职的抒情构成完整的情感结构,而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去纵横交错地粘结在一切使情感得以产生和表现的自然之物”①,因而散文对于自然图景和客观社会生活的再现,也往往融合或反射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之中。散文的美质在于,自由自在地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表达作者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散文的极致,就是在于最大的诚挚和真切。《故乡的榕树》的作者黄河浪充分懂得这一点。黄河浪虽然现在身处香港,但香港,只不过是他的生命所依附的一半,而不是他的生命的全部,他的情、他的心系于生他养他的闽东大地。作者内在情感的特定性,决定了《故乡的榕树》由此建构起一个博大的情感世界,也决定了《故乡的榕树》在选材、构思、风格上的独特性———画面含情,诚挚真切。

首先,从选材上看,仅从作品的标题,乍一看是写树,似乎已规定了其审美观照。再往深里看,《故乡的榕树》不是为了临摹故乡榕树的自然形态,也不是为了再现因年岁的增长而愈益清晰的故园、乡亲和历历往事,而是为了抒写作者那缠绕在胸、丰富繁复的悠悠思乡之情。作者的故乡在榕城,榕城有遍地的榕树。作者为了抒发那诚挚的感情,就将满腔的情倾注到榕树上。当作者带着小儿子在客乡的大榕树下散步时,不禁驾着想像和思想的小舟驶向自己的故乡———伟大母亲的怀抱。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榕树四周环境的画面,闽东农村特有的风光:“小溪、鸭子、鹅卵石、溪畔汲水的少女,石桥、石碑、栏杆上的小石狮子……”为进一步刻画榕树抹上一层恬静、清爽的底色,画面于平淡质朴中透露出自然界的无限生机,激发读者对作者家乡的怀想。作者还进一步对那棵被称为“驼背”的老榕树,进行细针密线的描绘:“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并叙写了儿时和小伙伴把老榕树当作船划的趣事。作者现在虽远离故土,但仍惦念着儿时的伙伴,有着自己美丽的思,无限的念。榕树是全文的开启,也是作者抒情的起源。诚挚情感的切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好像亲历其地,亲见其景一样。作者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极尽赏心悦目之能事,景中有意,画面含情,不仅写出了自然之美,更道出了自然之情,用整个心灵去感应“故乡的榕树”,诚挚真切。

其次,在构思上作者善于设置“文眼”。“文眼”是作品的思想和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焦点”,围绕这个“焦点”,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意思高度凝聚。榕城是作者早年在尘世上“物质”的家园,更是他“精神”的故乡。故乡的榕树幻化出一幅幅迷人的意境,凝聚为一缕缕思乡的恋情。牵动游子感情的往事历历在目:女人们祈求榕树之神赐福;榕树下的石板条在早、中、晚供人们享用和满足———醇厚的民俗;母亲用榕汁为“我”治癣、祖母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慈爱善良,使人难以忘怀———博大的母爱;榕树总是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浓郁的美景;还有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无限的眷恋。作者回忆故乡往事的部分看似散漫,如无限放飞的“风筝”,实际上被一条绵绵的思乡之“情”暗暗地牵着。作者怀着流动的情感和情绪,任意地挥洒笔墨,对笔下的内容进行排列、组合、调度、或画面拼贴。一改传统的时空顺序排列而在跌宕起伏的感情世界里,听凭灵魂的自由抒展和自在徜徉。文章从头到尾由情感推动着全文的建构。作者绘出的一幅幅可感的艺术画面中,最充分地流露出作者不忘故乡土地的哺育之恩,统一在作者从心底里流露出来的浓得化不开的怀乡情愫(即“文眼”上),洋溢着诚挚真切。

最后,《故乡的榕树》在风格上表现了一种诗意美。“抒情性的作品看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真实则不在画,而在于那幅画在我心中所引起的感情”②。作者把对故乡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与抒发自己主观的思乡之情,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景物写得细腻,又具有绵密深厚的情致,充满着诗意,使文章达到写景的绘画美与抒情的真挚美水乳交融的境界,出色地完成了意境的创造。“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作者满蓄的思乡之情是“故乡的榕树”所盛载不了的,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缘物生情,直抒胸臆,连用两个设问:“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呀,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飘泊天涯的游子么?”用形象生动的诗一般的情趣和语言,把思乡之情进一步推向巅峰,流溢出耐人寻思的韵味。最后文章以“故乡的榕树呀……”结尾,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问“君”能有几多“乡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切都在这省略的不言之中。“故乡的榕树呀……”既是作者心灵情绪的自然吐露,也浸润着作者诚挚真切的情意,有一种诗意的含蓄美。

注释:①曾绍义《散文论坛》。

故乡的榕树篇2

榕树,很多人都见过,但认真观察过榕树的人,却少之又少。以前,我也对榕树很陌生,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我对榕树很感兴趣,一直想深入地研究榕树,也许有人会说:“榕树不就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树吗?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我并不这么认为,当你与榕树相处一段时间后,你就会体会到,榕树并不普通。

我们家乡有一棵大榕树,听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棵榕树是我们村里历史最长的树,它长得非常茂盛,不管一年四季,它的叶子都那么翠绿。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处:春天,这棵榕树是一个照相的最佳景点;夏天,乡亲们在树下乘凉,孩子们在树下做游戏;秋天,它还是一样的翠绿;冬天,它为我们遮风档雨。说了你们也许会不相信,这棵榕树有着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打铁的人,他家就在榕树下,因为他是孤儿,所以只有他一个人独自生活,突然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位女子在树下,他就把女子请到他家里坐,经过一段时间的的谈话,使这们女子更深入的了解那位男子,以后的每天早上,那样女子都帮那位男子点火,那男子听到同乡说:“这位女子来历不明,而且全村上下都没人见过她。后来又听人家说这棵榕树里有一位榕树精,是一位女子,身穿一身裙子,长得非常美丽,他觉得人们说的跟那位女子一样,回到家里,他说要赶走那女子,而那女子舍不得他,怎么也不肯走,最后,那男子拿起烧红的烙铁一把按在女子身上,眨眼间,那女子消失了,从此以后,我们家乡的那棵榕树的右侧干枯了,那女子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个故事使我半信半疑,那棵榕树的确长得很像一位女子。

这棵榕树真大啊!它寻伸展的树枝似乎遮住了半个天;这棵榕树真高啊!高得比两层楼还要高;这棵榕树真美啊!远看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近看像一把撑开的大伞,这把大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它都那样的耸立,那样的坚强。有了这棵榕树,使我们家乡添上一幅绿色的画面。所以,我们乡村的人都很尊敬这棵榕树。我认为,这棵榕树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它具有一种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很多人都有不具备的。

故乡的榕树篇3

在离省城百里的丘陵山区,有一个近百户壮族人家居住的山村──我的家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村头村尾、房前屋后生长的百年古树约有二十棵,一些古树已有近千年。其中,高龄的古树有榕树一棵、木棉树二棵,一二百年左右的还有龙眼树、杨桃树、沙梨树、荔枝树、酸梅树和樟树、枫树、香椿树等古树。

那时候,古树虽然年代久远,形态龙钟,树干苍老,枯枝败叶常掉落。但是它们仍然根基深扎,柱干粗壮,枝条苍劲,绿叶茂盛;仍然高耸挺拔,屹立村落,披星戴月,守护山村。

榕树是自然界唯一能“独木成林”的树种。有的是因为树枝向下生着很多条垂挂落地入土的“支柱根”,而形成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遮天蔽日的独木成林奇观;有的虽然没有长出“支柱根”,但是它巨大的树冠荫蔽面积达几百平方米,常年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榕树是壮族民间中普遍崇拜的吉祥树,它一年四季枝繁叶茂,象征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家乡一带的壮族村屯,立村之时,就在村口或村边种植一些榕树,并世世代代精心养护,让榕树常长常青,福禄村舍,守望村头,庇护村民。

在我懂事时,家乡有两棵古榕树。其中,一棵种在村西南的山顶,有百年树龄,犹如卫士,傲然屹立。这是村里男孩常爬的一棵树。爬上树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最年长的古榕树种在村南口,是立村时祖先们种的千年古树。它粗大的主干包裹着粗糙的树皮,地面露出又长又壮的根条,让人感受到它饱经风霜,岁月沧桑;榕树高达三四十米,树干周围需要几个人手拉手才能抱合过来。

春天,古榕送回春色满园,迎来春雨缠绵,长出嫩芽绿叶,绽放朵朵花蕾。青白色的花蕾比黄豆粒稍大,如卵球形,成熟时为淡红色。

那些年,农村鸟类繁多,村南的古榕树是鸟的天堂,一年四季都有数以百计的鸟儿巢穴栖息其间。榕树花成熟期,很多小鸟就飞来觅食,红耳鹎、八哥、褐柳莺、斑鸠等鸟儿最多,画眉鸟、白鹭和灰鹭等也是常客。

还是孩子的我和小伙伴经常跑到树下玩耍,看到树枝上的鸟巢和小鸟,心里痒痒的,总是想爬上树枝,捉拿一些小鸟回家关养玩耍。榕树的西南角是一口水塘,树枝伸出水面二十多米。炎热的盛夏,游泳的小蛮童总是从水中抓住树枝往上爬,再跳下水中追逐作乐。

古榕树下是村民上山干农活经过的主要道路,也是附近几个村屯群众赶集的必经之路。树冠下成了过往人们歇脚休息的好地方,也是人们来往交流的场所。露出地面的根条是天然的板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尤其热闹,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为人们带来一片荫凉,常常笑声阵阵,喜气洋洋。

寒冬腊月,古树仍然绿叶浓密,眠而不休;仍然抗风御寒,守望春归……

然而,激进的时代加速了树木锐减。那些躲过大炼钢铁年代幸存下来的古树,却无法逃避动乱年代的厄运。山顶的古榕树不知去向,两棵挺拔的古木棉树和三棵古杨桃树被砍掉,还有沙梨树、荔枝树、酸梅树和樟树、枫树、香椿树等古树都已经消失。最后,八九棵古龙眼树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消失得无影无踪。

古树消失,不是因为苍老病逝,不是自然规律淘汰,而是时代的激进、人们的掠夺!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结果。

古榕树是祖宗的树,谁都不敢砍伐,这是它得以挺拔村头、成为当今村里唯一古树的原因。但是七十年代,古榕树还是难逃厄运,两条大树枝被生产队砍去培植木耳等菌类。

十多年前,村里在榕树根部外砌上五六十厘米高水泥墙,把树根围起来,予以保护。

如今,村里再也看不见春花夏果、春华秋实的季节,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再也没有硕果压枝头的景况;山村没有了挂果的喜庆季节,品赏各种水果美味已变成奢侈欲望。村民奈何?老天无奈!守住山岗买果吃,是历史的悲哀!

村头那棵古榕树孤怜怜地守卫着村落,常常流露出失去同伴、失去竖立在旁边的古木棉树、失去共同守护山村的果树而悲伤和忧虑。

我爱故乡的古树,更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和果树花草,却无能力保护它们的生存,无法挽救它们的消失。

现在,榕树下,经常坐着很多人,思念着已消失的古树,思考着山村的未来,祈祷古榕树常长常青,荫绿世代。

故乡的榕树篇4

漫步在通往中学的路上,宽阔的水泥大道两旁尽是黄土堆与民房,不禁使人有一种特殊的伤怀。日落,余晖映射在黄土堆旁土坑里,水面如一面光滑的镜子,折射出落日的光辉。天,和黄土堆的颜色大致相同,都是一种淡淡的土黄。空中满是凝滞的云团。水泥路的灰白色和夕阳的金黄色配合在一起,映入眼帘,晚霞好似七彩的流苏,围绕着落日,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壮丽之感。

不知不觉,一株参天大树展现在眼前。这株榕树约有三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几十平方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又坚硬。树叶绿得苍郁,清楚地显示出这株榕树的饱经风霜。

生长了五百多年的榕树!对眼前这株榕树我简直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了。走近一看,布满苔藓的树干、树枝上支撑榕树母体的气生根,一条一条,在夕阳落山的情境中,如同一个个初生的婴儿紧紧依偎着母亲,拥抱着,在妈妈的怀里沉沉入睡......远远望去,给人以强大的视觉与心灵震撼。

想想看,这株榕树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活了500多年了,经受过多少风吹雨打,雷轰电击呀!不管天气怎样恶劣,它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难道仅仅是因为榕树的寿命长吗?难道仅仅是因为榕树生长快吗?

几百年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是打雷还是闪电,这株榕树都活了下来,一回又一回绝处逢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终于成为了小镇一方奇丽、壮观的风景。

家乡的“不死树”!

(看来实的《青海高原一株柳》给小作者的震撼颇深,要不如此精辟之文怎可能出自一小学生之手?

故乡的榕树篇5

作文题为第6页“本期作文”。

自我检测

你如何审题 ?

你如何立意?

你如何构思?

你如何选材?

你会选择哪种文体?

写作指导

《陈书·徐陵传》中有言“瞻望乡关,何心天地?”“乡关”是指故乡,它既可实指,也可虚指。实指一个地理空间概念,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地,那个村庄;虚指精神上向往的皈依的往昔世界。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梦中的乡关,依稀隐约,烟波浩渺。让我们沿着那些小径与流水,去寻味追思飞花与月光中那久远的逝水流光:也许是故居檐头的一片瓦,牵动生命中细微纯粹的童趣童真;也许是夕阳下袅袅升起的那缕炊烟,不经意间拨动了你易感的心弦;也许是老屋古井边的那抹青苔,刻下生命中苔藓般潮湿的印痕……于是,对梦里乡关的美丽的守望,成为永远行走在路上的我们,一种千年不变的姿势。

文题中“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对于古代那些背井离乡、漂泊无依的羁旅之人来说,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风景里,目光无法触及的乡关,是安顿生命、慰藉失土失根之痛的精神家园,是迁客骚人灵魂的止泊地;而对于诗人普希金来说,偏僻荒凉的乡村里流淌过“我”如水的年华,在乡村的怀抱里恬静地栖息、幸福地劳作,使“我”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让卓绝的思想,在“我”心灵的深处滋长;对于当代作家张炜来说,故地滋润了万千生灵,是人的整个世界的起点,是淹没于如潮声的都市人的精神生长点,是一个孕育知识分子悲天悯人情怀的遥远的光点……

三则材料涵盖古今中外,使“乡关”之思,既有实实在在的时空指向,又有深刻的情感精神指向。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

角度一 游子情怀,家国之思。

角度二 让时光倒流,定格在童居之地,在对往昔生活的追溯中,表达对简单自然、质朴本真的生存方式的怀念。

角度三 怀念乡村的一段生活经历,它剥落了我们双眸里沉郁的阴影,在一瞬间照亮了我们的青春。

角度四 在喧嚣的城市中眺望乡村,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角度五 追溯历代文人墨客从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乡关”情结,表现他们在向往乡关的精神旅途中生命的漂泊感以及安顿生命的渴求。

角度六 由日渐消失的乡村记忆这一现象,引出对在城市化建设高歌猛进的路途中乡村文明日益沉沦的反思。

……

结合以下几篇文章的选段,我们来探讨这道作文题该如何构思。

寻找一个情感的载体,串联起纷乱的思绪,链接乡村的一切人、景、事,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构思亮点采撷:寻找一个联接过去和现实的事物,以联想的方式调动思维、放飞心灵,来一次灵魂的远行,寻求失落已久的情感。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系点,正是用榕树叶卷起的哨笛。)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构思亮点采撷:以榕树为思乡情感的载体,链接了故乡的一切人和事。榕树的形和神,光与色,静与动;榕树旁的欢乐、热闹与幽静,榕树下的物、事、人,真是景美,事美,人更美,一枝一叶总关情。那如诗如画的景物,如痴如醉的深情,如梦如幻的追忆,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善于捕捉感动心灵的触发点,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水乡还是水鸟的天堂,水乡人也离不开水鸟。河边的水草里、稻田里时常见到水鸟的窝,水鸟的蛋,有时还有刚出壳的雏鸟。没有人捡它碰它,谁家不懂事的孩子要是招它惹它,准会遭到大人一顿训斥。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大自然中的生命。一窝窝小鸟长大后远远地飞走了,飞到河里,然后亮起悦耳的歌声。水乡人最能理解百鸟争鸣的含义,那是水鸟们回报大自然的一场场露天音乐会!干活累了,坐在田垄地边抽根烟,听着那水鸟的欢唱是一种享受;心情快要下雨时,听着那水鸟的欢唱是一种慰藉。从水鸟的鸣叫中,水乡人知道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什么时候插田收割,甚至,还能从鸟语中揣测到年成的丰歉。

(史良高《水乡的日子》)

(构思亮点采撷:“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大自然中的生命”“ 还能从鸟语中揣测到年成的丰歉”,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也许懵懂而质朴的水乡人并不懂得人类的大悲悯情怀,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因了一个简单的理由——因为爱,所以爱,但人世间最感人的情感莫过于此。)

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引出过去的生活场景,今昔对比,阐发乡土哲学之思。

一束阳光触及正面雪白的墙壁,我的那张木犁‘哗’地炫目了。金属的犁铧仿佛被点燃镀亮,弯曲成我老父脊梁样的犁轭开始兴奋地左右摇摆,我看见那头昂首挺胸、健壮剽悍的黄牯“泼刺泼刺”骄傲地行进在水田中,并溅起我满身斑斑点点的泥花。我狠心地将犁桦切入土层深处,又在它身上加了一鞭。霎时,两股手腕粗的棕绳一下拉直、绷紧。

(胡家胜《在城市纪念我的那些农具》)

(构思亮点采撷:由城市墙壁的农具,联想到年少时艰辛劳作的岁月,表达对乡村淳朴自然生活的缅怀,对农耕文明消失的惆怅。)

虚实结合提升立意。

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曹文轩《前方》)

(构思亮点采撷:在这里“家”这个概念既是实指,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港湾;同时也是虚指,安顿生命的精神家园。“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作者站在哲理的高度来思考人生的悲剧性存在:家园在前方,可望而不可及,人生永远在路上。)

写作时,选择文体的一般原则:你最擅长写哪一种文体,你所拥有的材料最适合写哪一种文体,哪一种文体更能写出深度和新意。如果你擅长描写,对乡村生活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和深刻的生命体验,或追寻一种质朴本真的生活方式、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那么你可以把它写成情景交融的散文或记叙文;如果你长于思考和议论,对城市文明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失落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那么你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如果,你追溯文人墨客的“乡关”情结,那么可以写成文质兼美的文化散文。

笔者选择学生优秀习作片段进行点评,希望能给同学们一点启示或借鉴。

回忆里我安静地睡在阳光洒落的午后。老房子边上有几棵我叫不上名字的大树,枝繁叶茂得让人喜欢。阳光透过缝隙斑斑驳驳地在我睡裙上涂鸦。起风的时候,窗外那片绿色一摇摆,那些色块也像是活了,轻轻巧巧跃过我去抓取的手掌。有时候阳光也会偷懒走走捷径,这时候老房子古旧的屋檐就成了它的滑梯,金黄、暖蓝一同流泻下来,映入我的瞳孔。

老房子畔看夕阳无疑是美的。酡红如醉,自有一番慑人呼吸的力量。池鱼归渊、倦鸟回林、炊烟唤子,彼时的我尚不谙事,身在诗情画意里却不自知,只觉夕阳温柔注视里的老房子是含了笑的,柔柔地催促在院里跳房子的我回家。白粉笔被随意丢在了门前,而房间里的我咬着铅笔笔杆在拿老房子与老祖母作比。

也有过这样的雨天。细雨环住了大地,却环不住花香四溢。老房子前丛丛簇簇的野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不顾母亲的劝阻,我总爱套上红色小雨鞋去老房子外踩水塘玩。扑通扑通,就拥抱了一整个雨季的笑声。不知是在哪本画册上读到的,儿时的我总相信孩童是在雨天里长个子的。于是每每下雨,我都会央求父亲在老房子的梁上用木刀刻下深深浅浅的成长的痕迹。而老房子外的大树似乎也在雨天里不断拔节。

……

雨点打下来,碎了的梦境般一块块离散。不等恢复,我便跨步开去。我知道必须要与它们挥手道别了——无论是老房子,还是那个童年里单纯的自己。

(尹敏)

(无锡辅仁高中高三11 尹敏)

点评 与老房子的一次邂逅,也许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生命中一些情感的暗流便开始涌动。往昔的一切,因了时空的相隔,如水中月,如镜中花,在阳光下,在风里雨里,越发的美丽动人, “在过去和遥远(的情景)之上铺上一层这么美妙的幻景,就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的乐园又在我们面前飘过似的”,仿佛伸手便可触及,又仿佛是梦里的挥手道别。流光容易把人抛,老房子也罢,童年里单纯的自己也罢,一切的一切,渐行渐远了,但文字里的那份甜美与忧伤,却直指人心。

故乡的榕树篇6

象州寺村镇热水村,青山环抱,溪流潺潺,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数十口温泉散布于田野间,秀丽的乡村田园常年热气升腾,烟雾缭绕,虚幻飘渺,被明朝文人刘志英美誉为“烟缓霞蒸景来磨,仙源落银河”。温泉水系由地壳岩石圈内深循环形成,有良好的自然封闭条件,水质好,流量稳定。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污染,系中南第一泉。

“濮水名泉”为古象州八景之一,冬春季的清晨,小溪的气与晨雾、炊烟融合,村庄、田野、小溪沐浴其中,若隐若现,虚幻飘缈,宛如一幅变化多端、绚丽多彩的画卷,真是山水一色、一派田园风光。热泉以独特的魅力,千百年来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除了温泉,象州方圆10余平方公里的地域,石灰岩结构的群峰拔地而起,座座山峰奇秀,分布有大小溶洞40余个,洞幽石怪,较突出的溶洞有龙女岩、观音岩、竹叶岩、水晶岩、通天岩、文相岩。由于地下河发育,几乎每个岩洞都有地下水露出,水质清澈,其中部分河段可以乘舟、撑排游览,别具风情。

有岩当然就有湖。妙皇湖又名石祥河水库,位于象州县城南面,湖区水面面积10余平方公里,是目前桂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水来源于象州县妙皇乡的妙皇河,长年清澈透明,鱼产丰富。湖中有大小岛屿10余座,其中数岛蜿蜒排列,似一条青龙游荡于湖面,形象栩栩如生。湖区四周青山环抱,林木苍翠,风景优美。

此外,在象州县城东部中平、百丈乡一带,河沟纵横,土壤肥厚,百年以上的古榕树有60多株。这些古榕具有树冠高大、树龄长、造型奇特的特点。中平乡河村前小河边有7株参天古榕,连片生长,浓荫蔽日,蔚然成为罕见的榕林,造型各异,树龄均达数百年,树身要几个人拉手方能合抱,成为中平圩的标志;自协村有倒地榕、过江榕,其中一株形似腾龙横跨河面,栩栩如生。除中平河区域,县城其它地方亦生长有数量众多的古榕,使象州享有“古榕之乡”的声誉。

县城南面有一寺,相传北宋年间,有寺建于临江悬崖之上的岩洞内,洞口钟乳石倒悬,流水顺钟乳石如珠帘倒挂。洞旁有天然甘泉一洼,终年渗水,永不枯竭。洞内供奉诸多佛像,历代香火不绝。洞前于宋代即建有亭,宋太守孙觌为其题名“拟草亭”。该地历代诗人骚客题咏众多,旧志称其为“招提胜境”。

近年群众自发于旧址修建观音阁,供游人朝拜。山顶,坐北朝南原建有唐代名将薛仁贵衣冠墓。民间传说薛仁贵将军星属白虎,故回面山又名“白虎关”,意为借薛仁贵白虎星之威保象州古郡城平安。

象州不但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更是原汁原味,不可多得,壮族师公戏、朝阳舞、板鞋舞、彩调剧及山歌为典型代表。

故乡的榕树篇7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中国古典文论历来重视情感在写作和阅读中的能动作用。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音》)。

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情与景相交融,因此,散文的阅读教学应围绕这一突出特点展开。

散文教学自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之道”。散文写作教学则应该引导学生运用从阅读教学中悟得的“情景交融之道”以指导自己的写作活动。但那将是另文专谈的了。

散文中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散文中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风物。主观的“情”与客观的“景”如何化合为“情景交融”的散文呢?即是说“情”与“景”是经由什么心理活动的中介,才能化合成物态化的散文作品呢?这个中介就是“移情”现象。何谓移情?“用简单的话来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彷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59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正是由于这种移情作用,人们才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才会睹物生情,“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文学作品来。可见散文的情景交融是经历了“情感———景物———作品(情与景相交融)”的不同阶段。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它由自然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二者化合为散文作品,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因此,我们的散文教学,就应揭示作者移情过程,这样做,才能使学生不仅明其妙,而且得其道。

1.?情感来自作者。散文中的情感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作者的主观情感来自社会的影响和个人的遭际。尽管情感有时表现为某种超然的心境,或某种微妙的意绪,但其中必然积淀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因素。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的这种“感情背景”。

且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流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他想超脱尘境的喧嚣,又超脱不了;他想摆脱烦恼,又摆脱不了。这种矛盾游移的微妙心绪是由何而来的呢?当时大革命失败,蒋介石集团疯狂地屠杀革命者,白色恐怖遍于全国。作者对于这种政治空气唏嘘感应之,产生了“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徨”的矛盾心境。诚如朱先生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所说:“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回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徨徨然’。但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采取逃避的办法”(陈竹隐《忆佩弦》,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一期)。《荷塘月色》中扑朔迷离的情思、氤氲朦胧的氛围,正是作者这种彷徨游移的矛盾心境的曲折反映。又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中表达的萦心绕魂的缕缕乡愁,也是他迁居香港之后,对故乡风物、故乡父老、故乡人情的深切怀念的表现。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中抒发的对和平生活的依恋之情,对战争灾难的痛绝之意,也正是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产生的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的自然流泄。如果我们弄清了诸如此类作家的“感情背景”,对作品中所体现的感情也就容易理解了。感情背景是理解作品的钥匙。

2.?情感附丽于景。情感是无形的,要想使无形的情诉诸读者的观感,势必要有所凭借,因此抒情必然写景。离开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朱自清先生的惆怅心绪便无可发抒,离开了故乡的榕树,榕树下的趣事,黄河浪的缠绵乡情便无可宣泄;离开了蒲公英的风姿,离开了蒲公英的遭际,壶井荣的反战思想便无以表达。

情感离不开景物,情感又由景物而触发。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就是讲的这一规律。朱自清先生的惆怅之绪遇荷塘月色而流溢;黄河浪的思乡之情触他乡榕树而宣泄;壶井荣的反战思想见蒲公英而表露,这都是“应物斯感”的明证。

情感虽由景物触发,又附丽于景物,但情感又具有能动性,它能给景物以巨大的反作用,使景物幻化变形。在陶铸看来,“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只能给人以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的风格》)。贺知章却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同是写柳,一贬一褒,一憎一爱,相去何止万里?朱自清笔下的荷花素淡幽雅,而杨万里笔下的荷花荷叶却绚烂热烈———“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什么会有这类见仁见智的分野呢?这是因为作者们“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或者说作者眼中的景物已“人化”为“我”了。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作品中的景物特点,寻绎出作者情感的特色。

3.?情与景相交融。由上可知,所谓情景交融,发端于作者在生活中产生的情感,滥觞于作者身遇目接的自然风物,而表于物化形态的作品。作品之中的景物,是经过了作者的情感透视了的景物,作者的情感是附丽于景物化(具象化)的情感,二者已经不可滤分了。对于“情景交融”之境的把握,必须经由上文所说的两步理性思考,才不致如堕五里雾中;但又不能止于理性思辨,而必须通过感性体验,方能深入意境,心领神会。这就要跟着作者,重来一番“移情”。即“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弗·费肖尔),去体验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的情态意绪。读《荷塘月色》,必须要“心入”月下荷塘,体验月下荷塘若醒若睡的情态,体验荷花、荷叶、荷香若喜若愁的情愫,体验荷上月色不明不暗的韵致,体验笼罩荷塘的不浓不淡的氛围。果能如此,便可意会到朱文的意蕴神髓了,便可理解作者的感情了,也能把握荷塘与月色的特点了。读《故乡的榕树》,我们也应跟随作者到两株老榕树下去生活,去体验以树为船的航行乐趣,体验榕荫纳凉的身心快适,体验榕下消夜的神奇遐思。果能如此,我们才能欣赏作者笔下之景,才能意会作者胸中之情,才能进入作品的意境。同样,读《蒲公英》,我们也应跟随作者,“返老还童”,重历戏耍草花、漫唱儿歌的童稚情趣,想像蒲公英遭践踏受蹂躏的切肤之痛,体味野菜度饥荒的人世艰辛。果能如此,我们便不难意会到小小的蒲公英花上所凝聚的丰富意蕴了。

总之,不经过情感体验,不经由移情活动,我们便无法深入意境,便不能体会到“情景交融之妙”,也无法把握“情景交融之道”。

故乡的榕树篇8

在我从火车站回到小城的路上,楼房越来越矮,青翠的树木越来越挺拔,直到那棵五个青年手拉手都几乎环抱不住的大树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时,我知道,我归根了。

这是一座奇妙的城市,她依山傍水,黄岐山是她手里牵着的孩子,榕江则是她飘飘的衣袂。榕江的一边,灯火辉煌,纸醉金迷,一派繁荣;而在北河滨,却有这么一块悠然淡雅之地,古建筑丝毫不逊色于隔岸――可谓是“一条河,两重天”,而我就生活在这座悠然淡雅的小城里。

回家整理完行李,吃过晚饭,我踩着高中时代留下的单车出门,领略许久不见的小城风光。

小城里每隔几步就屹立着一棵树,大部分是榕树,它们有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还有被小时候的我们称为“大树胡子”的气生根。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连酷暑也抵挡不住小城居民在黄昏时分搬出凳子、桌子,围坐在一棵榕树下侃侃而谈。天再热,大不了搬来一台风扇,带一把蒲扇摇啊摇……在这里,空调似乎是一种摆设,人们更享受团聚的欢乐。

[2]

高中那会儿,我在河对岸念书,常常踩着单车跨越榕江上的一座大桥。

无论这座桥上来往的车流与行人多么匆忙,大桥的行人道上总会有一两位老人家摆着一张竹凳,手握钓鱼竿,线一抛,津津有味地品着茶,守着一条竿,有一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韵味。

今日晚饭过后,我踩着单车路过大桥,又看到一个老人在垂钓,他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流,是“轰隆隆”的发动机声,是闪亮的车前灯,是灰色的尾气……在这一片浮躁的红尘里,他静静地伫立桥边,静候鱼儿上钩。

在我看来,蓑笠翁也比不过眼前这身处红尘而悠然垂钓的老人。

[3]

下了桥,随处可见旧书摊。

我数着摊位,来到第三家,瞧向摆摊人,却发现已不再是我印象中的那张脸。从前,有个阿公雷打不动地占据着大桥下旧书摊的第三个摊位,我最喜欢他的摊位。不像其他小贩,这位阿公用书交友,如果遇到有缘人,他的那些书可以一分不收地赠送出去;如果遇到他不喜欢的人在他摊位前久久逗留,他便会用高价把人家吓走。而我,十分幸运,是那个被他庇护的有缘人。

那时,我经常在放学后,在阿公的旧书摊前流连忘返。阿公会给我讲很多故事,他用深沉沙哑的喉咙讲出来的故事别有一番韵味,我听得如痴如醉。

如今,这个摊位被一个大叔给占据,他不会亲切地问候我,也不会热情地招呼我过来看新摆出来的旧书。

“原来那个阿公呢?”我走上前问。

“你说李伯啊,他几个月前过世了。”

突然,我意识到这座小城一直在我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默默改变。城市变化着,我的小家也越来越好,可多少归乡的孩子再也没有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万幸的是,我仍能看到大桥上那抹垂钓的影子,仍能看到满街的旧书摊,仍能够踩着单车行过青石板路,那股淡雅的味道还在,小城里的人依旧那么悠然地生活……

[4]

上一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范文 下一篇:教师个人自我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