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他人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14:09:26

关爱他人的作文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1

一 《拜月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简介

爱情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永恒的母题。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始,古老的中国大地就在传诵着一曲曲婉转动人的爱情赞歌。其后的文学繁荣期从唐诗到宋词,国人含蓄的性格使得爱情表达的方式大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到了元代,由于市民阶层的兴起,争取自由爱情的情绪高涨,涌现出大量大胆表白自由爱情婚姻的文学作品,其中以戏曲的成就最为突出。关汉卿是是中国元代戏曲成就最突出的作家,著有66种剧本,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擅写旦本——以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他的《拜月亭》与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在戏剧成就方面又以《拜》剧为首。关剧《拜月亭》讲述了尚书之女瑞兰在战乱中巧遇落难书生蒋世隆,产生感情,结为夫妇。后被狠心的爹爹王镇强逼,二人分离。瑞兰心中惦念,焚香拜月,祷祝世隆平安。峰回路转,世隆高中,被招为婿,夫妻终于团聚。

西方文学中也不乏爱情婚姻为主题的作品。从古希腊的爱情诗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西方歌颂赞美爱情的方式主要以热情浪漫的诗歌为主。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成就斐然,英国诞生了伟大的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莎翁戏剧主要反映爱情、友谊、婚姻等主题。《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翁笔下最著名的爱情故事,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爱情剧。故事讲述的是在意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大利维洛那城,凯普莱特之女朱丽叶与世仇蒙太古之子罗密欧一见钟情。在神父的帮助下,两人秘密结婚。后朱丽叶被逼改嫁,喝毒药假死。罗密欧赶到,随即也喝下毒药。朱丽叶醒来,见爱人已死,即自刎追随而去。

以往学者对于这两部作品的研究偏重于女性人物的分析或悲喜剧的比较,极少涉及到中西方婚恋观。笔者希望从中西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两剧,透析两剧所反映的关汉卿与莎士比亚婚恋观的异同。

二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婚恋观的相同点

尽管中西方文化与社会背景不同,但关剧《拜月亭》与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反映出来的婚恋观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两剧主角在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上都体现了剧作家进步的人文思想,以情为本,婚恋自主。

1 自由爱情

《拜》剧原名《闺怨佳人拜月亭》,戏曲的题名准确地传达了其中的女主角瑞兰的心境。“闺”即“闺房”,意指封建礼教的束缚。封建时代中国传统未婚女子通常都是将自己紧锁在“闺房”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怨”则体现了女主角瑞兰对于封建父权及封建礼教的不满。瑞兰在战乱中与世隆相处,互生爱情。由于门第悬殊,婚事遭父亲反对。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她无法反抗,只能借拜月以发泄心中对父亲的不满。“拜月亭”则象征着瑞兰心中对自由爱情和婚姻的渴求。《拜》剧对自由爱情婚姻的表达,在封建时代具有鲜明的进步性。

西方文化崇尚自由,认为爱情本身是一种价值,持“爱情至上”的观点,爱情高于一切,甚至生命。尽管朱丽叶知道罗密欧是世仇家族的子女,还是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在他们的爱情中没有世俗的仇恨,也没有门第观念,似乎一切都不能阻挡他们炙热的爱情。为了爱情,他们可以抛弃一切,甚至舍弃生命。罗密欧与朱丽叶用死亡证明了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是对自由最强烈的渴望,也是他们勇敢走向死亡的动力。罗密欧与朱丽叶对爱情的执著,不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更让《罗》剧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爱情剧的伟大经典之作。《罗》剧彰显了剧作家莎士比亚的进步的人文主义爱情观。

2 自主婚姻

“婚姻自主”,这在中国的封建时代具有较强的进步意义。中国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自由爱情,更别说自主婚姻了。王瑞兰是金国尚书之女,在战乱中偶遇落难书生蒋世隆,患难见真情,在招商店与他结为夫妇。他们的婚姻既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也没能恪守封建礼法,是对自由婚恋的强烈表达。后二人结合被爹爹王镇知晓,强行拆散,瑞兰却“不曾有片时忘的下俺那染病的男儿”,月夜祈愿,望终有一天夫妻团圆。瑞兰拜月以求“圆”更是突显了她对自由爱情的忠贞和对自主婚姻的坚定。

西方一直都推崇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封建门第观念、家长专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中世纪以来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莎士比亚的爱情婚姻剧更多表现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个性解放的赞美,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罗》剧中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钟情,花前月下,他们互诉衷肠。然而来自两个封建家庭的强烈反对,并没有使他们的爱情停滞不前,爱火反而是越烧越旺。他们私订终身,并在好心的神父劳伦斯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他们的结合不仅见证了炽热的爱情,更是表达了他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强烈渴望。即使后来两人的爱情受到了重重阻碍,罗密欧因杀死朱丽叶的表兄而被放逐,也没能终止他们火一般炽热的爱情。剧终两人惨烈的殉情更是对自由爱情的强烈表达。他们的爱情纯洁而美丽,最终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三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婚恋观的不同点

关汉卿与莎士比亚婚恋观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两剧的婚恋模式上。《拜》剧创作于元代战乱频繁、时局混乱的时期,因此整个戏曲的基调多了些现实色彩,这不仅体现在戏曲背景的刻画上,同样也体现在爱情婚姻的模式上。《罗》剧创作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爱情婚姻方面更是表现出一种积极浪漫的色彩。其次,关汉卿出身于“士大夫”阶层,婚恋观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而莎士比亚诞生于欧洲文艺复习时期,他的作品大都体现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罗》剧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作品,因而莎士比亚此时的人文主义思想也显得不够成熟,是有一定的缺陷。

转贴于论文联盟

1 关汉卿的现实婚恋观与莎士比亚的浪漫婚恋观

关汉卿的婚恋观是现实的。首先,他刻意将瑞兰和世隆的爱情放在现实的背景下去演绎,这就使得他们的爱情也更显真实;其次,在《拜》剧中,作家改变了元杂剧中众多“一见钟情”的婚恋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患难真情”的婚恋模式。可以说,这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的爱情是循序渐进的,浓烈的爱情往往都是日久生情。《拜》剧着重刻画了瑞兰和世隆相识、相知相爱、被迫分离、终破镜重圆的过程,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吟诗作对,展现了世人真实的生活,也影响了之后以战乱与婚姻为题材的剧作,如清代洪 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等。

反观莎士比亚的婚恋观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无论是罗密欧还是朱丽叶,都在浪漫的氛围中表达彼此的爱意。从“月亮”、“玫瑰”等等这些在西方文化中爱情的代名词的频繁使用,便不难看出其中的爱情的浪漫。其次,莎士比亚戏剧中一直以来都推崇“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在剧作中,主人公往往一看到对方就会彼此产生爱慕之情,然后携手克服一切的困难,最终获得幸福。《罗》剧中这种“一见钟情”被演绎到了极致。刚刚还沉浸在失恋痛苦中的罗密欧一见到朱丽叶就将苦恋的罗萨兰抛到脑后。而朱丽叶也是芳心萌动。罗朱的一见钟情似乎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鼓励他们克服一切的障碍,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莎士比亚笔下的一见钟情不是一时的逢场作戏,而是至死不渝相爱的勇气,是莎士比亚文学世界中理想爱情的楷模。

2 关汉卿士人的局限性

在《拜》剧中,关汉卿塑造了一个无论身世还是个性都优于男性的大家闺秀——王瑞兰,并借此打破封建男尊女卑的模式情婚姻,体现了现代女性的婚恋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关汉卿婚恋观的历史局限性。关汉卿不仅仅是“下层社会的书会才人”,同时还是“士大夫阶层的正统儒生”。关汉卿深受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的影响,始终都摆脱不了封建礼教正统的爱情婚姻的道德观念。其思想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面对封建父权的软弱无力。在《拜》剧中,当自由爱情与封建门第观产生冲突的时候,为了维护封建的父权,关汉卿为王父拆散瑞兰和世隆婚姻的行为进行了开脱。面对动荡的时局,王父两次都不肯将女儿托付给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世隆。首先是得知女儿的私合后,狠心将其带回;后又替女儿选武状元为婿。虽瑞兰心有不愿,但其出身限制,使其不可能与父母彻底决裂,只能屈从;其二,面对封建礼教的妥协。瑞兰与世隆在招商店的结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对封建礼教的极大挑战。出于士人阶层的局限性,关汉卿未能将对封建礼教的抵抗进行到底,而是借助一种冥冥之中的命运,给这对恋人安排了一个团圆的结局。他们的私合也因此合法化了。因此,对元杂剧作家来说,婚姻化的伦理关系才是惟一正当的男女关系。

3 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不成熟

尽管《罗》剧是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惨烈的殉情终结的,但这丝毫都不影响他们爱情的伟大性。他们对自由爱情与自主婚姻的执著追求,显示了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价值,也是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但《罗》剧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人文主义作品,因此其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缺陷,即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悲观宿命论,而这也正是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的原因所在。其一:人物的极端个人主义。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似乎一直都有这样的一个心理暗示,即悲剧的命运往往都是因为悲剧人物无法摆脱的缺陷。《罗》剧中作为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南方人,无论是罗密欧、提伯尔特还是茂丘四奥都表现出性格急躁、争强好胜的个性。茂丘四奥为了维护朋友罗密欧的荣誉而提出与提伯尔特决斗,他也因此而丧命;罗密欧目睹朋友茂丘四奥身亡,急匆匆与提伯尔特决斗以讨回公道;而提伯尔特出于对孟太古家族的强烈仇恨和寻衅报复,与罗密欧决斗,并最终命丧其手;其二,悲观宿命论。《罗》剧中强调主宰罗密欧与朱丽叶命运的不是社会力量,而是世俗的仇恨;他们的悲剧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是上帝和命运引导男女主人公走向悲剧的命运。《罗》剧中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如罗密欧刚刚失恋就与朱丽叶在舞会上相遇而一见钟情,二人对爱情的忠贞导致后来的殉情;罗密欧在决斗中误杀提伯尔特,被放逐,让两人相爱的人天各一方;朱丽叶喝药假死以逃避父亲的安排,派出的送信人出乎意料的受阻;罗密欧的仆人传错了信息,让他误认为爱人已死,决定殉情追随;罗密欧先于朱丽叶醒来前就到达了墓地,以致二人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这些偶然的因素串在一起,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奠定了悲剧的基调,是导致两人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四 结语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爱的教育;人生价值

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人类社会因为有了爱才变得美好而温暖。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爱,他将变得冰冷、自私甚至残暴;如果一个家庭没有了爱,家将不复存在;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爱,世界将会因此而荒芜,毫无生机。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说,我们首先要教会他们的就是――学会爱。我认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比对其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而我们现在的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提倡质量立校,所谓“质量”,指的是分数、升学率,素质教育只是口头提提而已,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及其人格的培养。所以,社会中就有了很多的“药家鑫”。很多的事实在警醒着我们,我们这些教育者在反思……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了。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把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爱的教育贯穿其中。那么在教学中,语文课堂就是进行爱的教育的主阵地。

初中语文课文在充满知识性的同时,还充满了人文性和思想性,利用这些课文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交流讨论。

一、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这方面,我们以往也经常教育学生,但往往流于口头形式,比较空泛。所以,在教学这方面的课文时,我们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这种情感,使其感情得到升华。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时,极力去唤醒学生维护和平的热情和决心。如:在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中,围绕“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细心品味文中的语句描写,残酷的历史、悲痛的情感,再次激发起学生“我们要和平,我们不要战争”的呼唤,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达到了高潮。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一定要先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邓稼先》《登上地球之巅》等课文,使学生对中华儿女产生由衷的自豪和敬佩之情。在教学《黄河颂》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黄河大合唱》片段,借助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情感,打动学生心灵。再通过反复地大声诵读,去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情感,用声音、情感、心灵的碰撞来强化这种感情,学生产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可谓水到渠成。

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以及人文建筑的热爱

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度,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另一方面还注重引导学生对人文建筑的欣赏。例如:在教学《三峡》一文中,使学生领略到了长江三峡四季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的教学中,我在实现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三、拓宽学生爱的天地,奉献对弱者的关爱

爱是人类的美德,它是温柔的、善良的、美好的,它是克服自私冷漠、残酷的内在力量。我们常常能做到对亲人、朋友的爱,以纯真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幸福。那么,你关注过周围的那些人吗?尤其是我们周围那些弱势群体。在教学《老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课文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周围那些处于弱势群体的人,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把爱的阳光洒进他们的心田,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擦干生活带给他们的眼泪,点亮他们生命中的灯,给他们带来光明。鲁迅对于自己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也是因为爱的力量,在长妈妈去世那么多年以后还对她充满怀念之情。所以,在教学这一类文章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去关爱每一个人,还要在具体的行动中去奉献落实自己的爱心。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家庭作业,比如:去敬老院给孤寡老人读报纸、梳头、与老人聊天,互相交流等,然后再写写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些作业,学生体会到了“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所以,他们也经常乐于去帮助人。

四、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生命对人而言,是可贵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大自然中的生命。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我们要善待自然,珍爱生命。在《斑羚飞渡》一文教学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故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作为人类能不能肆意捕杀这些动物?在讨论中,使学生树立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从而积极行动起来,去保护这些人类的伙伴。不论是何种生命的形式,我们都要尊重他们,珍爱他们。所以,培养学生的一颗善心、爱心,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有了对生命的爱,才懂得去珍惜,才能让每个生命去实现他活着的价值。

爱是获得,爱也是付出。因为心中有了爱,我们才懂得如何去回报。教会学生去爱吧,让他们的生命具有诗性的美丽光辉,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3

关键词:劳伦斯 两性关系 人性

一、引言

劳伦斯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 Rainbow),《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评论“关于小说”、“小说之未来”、“小说与感情”、“道德与小说”、“小说何以重要”等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他在“道德与小说”中所阐述的“艺术的任务是展现人与其周围世界在活生生之时的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对人类来讲,最伟大的关系不外乎就是男女间的关系了。”因此,性爱的主题成为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核心。劳伦斯对性的认识得益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启发。佛洛伊德将那种受文明准则所压抑的欲望与冲动称为“力必度”,它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性欲, 是性或性爱的本能, 是人类保存自己、繁衍种族的强大动力。由于“力必度”的作用, 人有一种要寻欢作乐的愿望, 这就是所谓的“欢乐原则”。可是这种愿望受到现实原则即理性与现状的压抑, 从而使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保持平衡。但是, 佛洛伊德认为, 对性本能的过分压抑会产生一种破坏作用。劳伦斯也认为这种压抑是违反人性的。劳伦斯认识到现代的工业文明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人性,剥夺了人们自然的本能,从而使人丧失了自我。要彻底改变社会现状,他提倡让人性回归自然。劳伦斯提倡的回归自然, 是指为改变木讷、呆板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摆脱各种偏见和束缚, 以纯真自然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性爱关系, 从而达到人性的自然回归, 并以此改变社会面貌。他认为, 只要人类恢复了自然的性, 人便能自然地生活,生命本能也能得到自由的释放。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只能写我感受最强烈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目前来说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整旧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这毕竟是当今问题的所在。”“我确信,只有通过调整男女之间关系,使性变得自由和健康,英国才能从目前的萎靡不振中挣脱出来。”

二、《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小说围绕普通煤矿工人莫瑞尔一家展开,通过青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保罗的父亲莫瑞尔原本是一个身体健康、生气勃勃的青年,但由于生活的压力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很快变成了一个精神颓废的醉鬼。莫瑞尔夫妇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不堪。莫瑞尔太太在对丈夫失望之余,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儿子保罗身上,试图从儿子身上得到她本该从丈夫身上获取的爱。同时保罗也沉浸在对母亲的感情之中。这种病态的爱导致保罗精神与感情上的扭曲和分裂,从而丧失了与其他女子正常恋爱的能力。在先后与女友米丽安和克莱拉的交往中,他深深地发现自己已不能全身心地去爱并陷入矛盾的困境。最终母亲的去世使得保罗在精神和感情上摆脱了控制,经过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决定重新生活。

小说中所描写的莫瑞尔太太与儿子保罗的关系为“俄荻浦斯情结”的典型病例。他俩之间的感情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母子之爱。母亲渴望从儿子那里得到她本应从丈夫身上得到的慰藉,她想独占保罗,并排斥其他女性,从而导致保罗精神与思想上的分裂。

保罗与米丽安的关系便是“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范例。米丽安是保罗的初恋情人,一个在基督教的教化下成长的女孩。由于宗教的禁忌和理性的约束,她所追求的只是一种精神恋爱。她爱恋保罗,却藐视男人的情欲;“拥抱保罗的灵魂”,却拒绝他鲜活的身体。每当保罗在肉体上有所冲动的时候,她总是设法把保罗的思想引向精神境界并反问道:“为了这件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爱情就会垮台吗?”当她意识到将要失去保罗时,便下定决心,放弃贞操。“她躺在那里,仿佛作为牺牲品把自己奉献出来,把身体献给他,隐藏在眼睛背后的日光却象一只等待被宰杀作祭品的动物一样”,保罗面对这煞人风景的一幕,他“停住了,他的血顿时凉了”。就这样俩人的关系破裂。

保罗与克莱拉的关系则是纯粹的肉体关系,只有肉欲而缺乏精神的交流。克莱拉作为一个现代妇女,世俗,道德感贫乏,宗教观念淡薄,在与保罗的两性关系中只重视性欲的满足。保罗在饱受米丽安精神之爱折磨后,虽从克莱拉的怀抱里得到了肉体的补偿,却失去了精神的沟通。

这部小说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并极大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严重地扭曲和压抑了人性,使人从肉体到精神都遭到摧残,从而破坏了男女间自然和谐的关系。矿工夜以继日地在不见天日的矿井工作,他们生活艰难且拮据,缺乏与家人的交流,最终导致了变态的母子之情。而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则从不同的方向扭曲了米丽安和克莱拉的心理和精神。一方面,宗教的道德和伦理观使米丽安深受其害,丧失了本能的欲求;另一方面,世俗的享乐观使沉溺其间的克莱拉肉欲化,只追求动物本能的满足,在追求灵与肉统一的性爱中,她们都是工业文明造就的分裂的人。

三、《虹》

《虹》标志着劳伦斯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小说围绕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生

活展开。第一代汤姆和莉迪娅的关系古朴单纯,婚姻生活还算幸福。婚姻刚开始

时,俩人也曾关系紧张,但渐渐地俩人在性爱中得到了满足,享有平静的家庭生

活。他们的关系看似和谐,却并不完美。完美的关系应该是灵与肉的统一,但他

们只是通过肉体的满足来弥补其他的种种不和谐。

第二代安娜与威尔的婚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工业时代的冲击。他们的婚姻从性爱的角度来讲是和谐的,但这并不是全部。他们的结合只是一种没有爱情的而只有肉体的追求。由于信仰的分歧,感情的挫折,性格的冲突和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这对夫妇始终处于无休止的摩擦中。

第三代厄委拉则是现代西方女性的具体化身,也是劳伦斯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她目睹了老一辈妇女无法挣脱传统束缚的悲剧,力图走出狭隘的天地,并试图建立新的两性关系。一方面,她无法克制安东身上的那股强烈的男性魅力,另一方面,她与安东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格格不入。在两性关系和许多社会问题上缺乏共同语言,最终不得不与安东分手,因为她不满足于没有精神徒有肉体的爱。她所追求的是一种既能保持各自不同,又有彼此和谐的自由之路。 转贴于

四、《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姐妹篇。在这部小说中,厄委拉继续了她在《虹》中的探索。故事围绕厄委拉和妹妹古德伦两件爱情纠葛而展开。厄委拉爱上了伯钦,古德伦则对煤矿主杰拉尔德一见钟情。这两对恋人经历了不少观念上的争执和感情上的冲突,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厄委拉和伯钦都是传统的叛逆者,虽然经历了波折,但最后还是建立了和谐美好的关系。而古德伦和杰拉尔德的恋情却以悲剧而告终。

厄委拉和伯钦的关系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它是灵与肉的交融。它既是精神的,又是肉体的;既有完美的和谐,又有相对的对立。因为伯钦坚信,“男人就是纯粹的男人,女人是纯粹的女人,他们彻底分化为两极。然而,水乳交融般的爱情中所产生的那种自我压抑的恐怖再也不会发生。只有两极分化后的毫无瑕疵的二重性,才会使各自不受对方的任何玷污。在每一方中,自我是首要的,而性别则是次要的,… …男人有男人的彻底自由, 女人有女人的自由。各自都承认两极分化后的‘性的交流’的完美。各自承认对方身上的不同本质。”

杰拉尔德是机械文明的化身,也是劳伦斯所刻画的“肉欲型”的人物之一。他在经营煤矿获得成功后,放纵情欲,对古德伦的追求也是在情欲的驱使下进行的,毫无精神交流可言。最终只能在荒芜的深谷里结束一生。他的悲剧是由高度发展的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因为在所谓的工业文明中,人的本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扭曲。

五、《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受世人注目也是最有争议的一部作品。小说围绕庄园的男主人克里福、女主人康妮和庄园守林人梅洛斯的三角恋爱展开。克里福和康妮结婚后不久,就在战场上被炸成重伤,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下半身瘫痪,丧失了性功能。两人过着有名无实的生活。康妮对这种刻板沉闷的生活有所厌倦,此时梅洛斯走入了她的生活并重新燃起了她爱情的火焰和对生活的希望。最后她放弃贵夫人的身份,离家出走,与梅洛斯在乡间农庄上开始新的生活。

克里福和康妮之间的生活如一潭死水,死气沉沉,既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又缺乏身体上的结合。克里福只是把康妮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一个生育工具,丝毫没有考虑康妮的感情和人格。他甚至无耻地对康妮说,只要她能为他生个儿子做他的产业继承人,不管她与哪个男人发生关系都无所谓。克里福德生理缺陷不仅暗示他在感情上的无能,更为重要的是它象征了克里福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濒临死亡。

梅洛斯和康妮的关系完美地体现了他们灵肉结合的性爱,既不是肉体的占有,也不是精神的屈从。梅洛斯是劳伦斯的理想男性形象。在梅洛斯那里,康妮得到了所渴望的情感和肉体的满足,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与此同时,康妮给梅洛斯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点燃了他的生命之火,找到了人生的真爱,两人达到了身心的完美结合。与克里福相对的梅洛斯所代表的是自然和生命,他全身充满着生机活力,充分体现了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也表现了劳伦斯要回归自然人性的愿望。

六、结语

在劳伦斯的小说中,不但抵制只重精神否定肉欲的“精神型”的人,而且鞭挞只重肉欲否定精神的“肉欲型”的人。只有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与完美,灵与肉的交融,才是理想的两性关系。男女双方在性中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奉献。就如劳伦斯所说的,“男人和女人永远是微妙而又在变化中联系在一起的,没必要用什么‘契约’把他们约束在一起。最道德的事就是让男人忠于自己的男子汉之道,女人忠于自己的妇道,从而让男女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形成。因为,对各自双方来说这都是生命。”

劳伦斯通过描写两性关系,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试图通过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来更新人际关系。这在当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仅仅通过建立两性的和谐关系就能解决社会问题吗?这是劳伦斯的作品留给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征顺. 建立人间的彩虹─ 评劳伦斯的小说《虹》.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2]李维屏.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聂珍钊.20世纪西方文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虞建华.英国文学研究丛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4

一、加强领导,健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通过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相关文件文章,深刻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我们财政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局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根据人员变动调整了“中江县财政局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郑大明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由局行政政法事业社保股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财政工作的重点和目标管理,并与玄武居委会和玄武派出所保持联系,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安心祖国的建设。

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留守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关爱留守学生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局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重大战略思想,以竭诚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一直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教育好、管理好、引导好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健康成长,密切配合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鼓励和支持青少年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的文体、公益活动,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同时,教育引导留守学生不进入营业性网吧,自觉抵制、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等,使他们从小就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懂得珍惜和平,关爱他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荣辱观。

我局还利用县上组织各类健康有益、反腐倡廉、党的建设等活动的契机,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支持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号召大家自觉关心留守学生的成长,并积极支持开展老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交心活动,加强沟通,促进了解,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局干部职工都积极支持留守学生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尽心尽力工作,不断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为做好留守学生工作添砖加瓦。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5

关键词 爱 教育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布劳迪曾经在《知识的类型与教育目的》一文中提到过“自然学家、心理学家、人文主义者、认识论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他们各自工作领域的知识,他们对于学习某一学科提出的问题也会不同”。鲁迅先生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由此可知,世上之事皆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世间之事,唯理不破。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视角观望,结果就会迥然不同。佛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对“爱”做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诠释,他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毋庸置疑会给不同的读者带来不同的体会与感受。但是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的研究生,如何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理解这本书,作为一个未来的教师,如何从师生的交往的角度来理解这本书呢?

教育最终是关乎“人”的问题,即如何让“人”更好地生存、生活,如何让“人”获得幸福,如何让“人”的生活更有意义。佛洛姆的《爱的艺术》一书中充满了正能量,在这蜕变的社会中就如沙漠中的绿洲,久旱后的甘霖,给人性注入一股温暖的力量。此书围绕的主题就是“爱”,爱是给予,而这种给予也必然意味着获取。这种温暖的言语让人感受到希望与振奋。弗洛姆在此书中比较了不成熟之爱与成熟之爱。“不成熟之爱声称:‘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之爱则认为:‘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针对这句话,有人将爱衍化为三种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因为你可爱,所以我爱你。第二个层次是我有爱的能力,所以我爱一切人和物。第三个层次是爱在互动中升华。虽然第三种层次“互动的爱”是人们最想看到的,最为理想的状态。但这第三种爱不能算是爱的三种层次。因为第三种爱与前两种爱并不形成并列的关系。前两种爱都是以个人为出发点,是个人所具有的爱的境界,是对爱的态度与观念的问题,是一种爱的前提。而第三种“互动的爱”并不是以个人为出发点,它描绘的是一种结果,是需要以第二种爱为前提。而第一种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一个人必须能够符合他人的某种期望或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才能得到他人的爱,这种爱不可能是持久的,能够形成良性的互动的爱。因此,唯有拥有主动去爱他人的能力,才是立足的前提,唯有社会中的每个人体都拥有这种能力,才有可能形成互动的爱。即使不是全部,只要有大部分的人都具备这种能力,整个社会就可以达到“互动的爱”这种境界。马克思也曾说过:“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跟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鼓舞和振奋他人的人。你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与你的意志的对象想符合的、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明确表现……”给予即获取,每个人都是给予者,同样的每个人都是获取者,用自己的爱引起对方的爱。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数十双澄明的眼神,天真的孩子则更需要具备这种主动去爱的能力,用自己的爱引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生命表现使自己成为被爱者,让自己的爱具备生产性。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强调的绝不会是仅仅通过知识的传授去传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本来就不在于文化知识,而在于借助知识、交往、管理等手段来影响一个人的心灵。这种心灵的影响是渐渐地、潜移默化地、温柔地、自然地进行着。这种情况更多地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之中。在弗洛姆《爱的艺术》的爱是给予的爱,是仅有那些具备完全生产性的倾向的人才可能爱,是对自己的人性力量充满着信心的,有敢于奉献自己的,主动施爱的勇气。作为一名教师正是需要这种主动去爱、敢于施爱的品质。具备这种爱需要具备一些素质:即弗洛姆所提到的关切、责任、尊重和知识。这四种素质并不独立发生作用,他们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以关切为起点,责任为要求,尊重为前提,知识为引导。

爱学生是教师作为教师存在的根本特征,伴随而来的则是如何爱。弗洛姆说:“爱的本质当为‘为其辛劳’,‘促其生存’;爱与操劳不可分离。人只能爱他为之辛顾复者,反之,他也只能为他所爱者而辛劳顾复。”“关切与操劳中又蕴含爱的另一方面,那就是责任”。责任是实行关切的必然要求弗洛姆提到这里所说的责任并不是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责任是“绝对自愿的行为”,是对他人的要求所做出的“积极响应”。有“责任感”也就是指能够随时准备做出“响应”。对于家庭来说,这种责任是关切孩子的物质要求,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关切他人的精神需要,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的责任是关切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在中国,对教师的职业素质首先要求的就是责任感,也许中国的教师也自认为自己并不缺乏责任感。他们认为自己对学生很负责任,早起晚归,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身上。但是弗洛姆强调的责任并不是指教师做好自己的教书工作、批改学生作业等这些物理事件上,根据弗洛姆的理论,更多应该是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能够做出“积极响应”。因为唯有如此,教师对学生关切才能以行为表现出来,才能使这种“积极响应”延续下去。对此,教师需要关切、关注到学生,针对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的失落、情绪的波动、高兴的喜悦等等都能及时予以响应。

但有人说,即使是一位母亲,都不可能做到无条件、无差别地去爱每一个孩子 ,更何况只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更何况是面对几十个孩子的教师,更不可能做到去爱每一个孩子,甚至是关心、关注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没有这多么的时间与精力。对于这些话,笔者不能否认,因为笔者也知道要想让教师主动地爱每一个孩子成为一种事实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笔者也相信精神和信仰的力量,让这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充盈在每个教师的脑海中,在无形中便会形成一种精神力量,让教师自觉地去有所为,尽量去正确有为,至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为这种爱而感动,形成与教师的共鸣,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的爱。

有时,我们推崇一种理念,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实际可行,而是因为这种理念拥有一种让人振奋,让人温暖,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力量,让人心更温暖。在《爱的艺术》一书中的理念就有这种力量。

参考文献

[1] 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杨林.爱是什么-述评佛洛姆《爱的艺术》[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 蒋小竞.浅谈佛洛姆爱的思想理论―读《爱的艺术》有感[J].青年与社会,2013(03).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6

关键词:《家》 爱情模式 文化原型 意义

一、引言

长篇小说《家》是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为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充满了青春色彩和激情,传达出在新旧文化转型期“父”与“子”、“传统”与“现代”的种种矛盾和纠结,体现出强烈的反叛意识和抗争精神。在对家族悲欢离合的历史叙述中,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叙事显得分外动人,它们代表不同爱情模式,呈现不同的爱情景观,也承载特殊的文本意义,隐含着深层创作动机和叙事意图。

二、爱情模式之一:古典爱情婚姻悲剧的再现

在古典爱情婚姻故事中,模式结局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式爱情婚姻喜剧,另一种是“有情人不成眷属”的“好梦难圆”式爱情婚姻悲剧,它们透露出人类社会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普遍的美好期待与渴望。古典的爱情婚姻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与《牛郎织女》等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悲剧经典而流传不绝,成为民族对美好圆满爱情婚姻渴望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东汉的长篇爱情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也是典型的婚姻悲剧,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妻为捍卫自身婚姻爱情而坚贞殉情的故事强烈地控诉家长专制的罪恶。在历史长河中,类似的婚姻悲剧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也因母亲的专断干涉而使唐琬被迫改嫁并最终抑郁致死,却无意间成就了他们的千古绝唱《钗头凤》。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更因宝玉、黛玉、宝钗三人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使中国古典文学中爱情悲剧传统和悲剧精神发展到顶峰,发出耀眼光华。

觉新与梅、瑞珏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因浓厚的传统爱情婚姻悲剧色彩而显得刻骨铭心、哀怨缠绵与愁肠百结。觉新和表妹钱梅芬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他们本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婚姻,却因双方家长一时赌气和嫌隙而“棒打鸳鸯散”。他们的命运也由此改写,梅嫁与他人后很快守寡,因不能忘情于觉新最终抑郁而死。觉新屈从家长意志,凭着家长偶然性的拈阄与素未谋面的瑞珏结婚。幸而这位女子善良忍耐、温柔贤淑,给觉新减轻了精神苦痛,补偿了一些心理缺憾。然而,这位贤惠端庄的女子最终未能逃脱传统迷信的阴影,为避“血光之灾”被迫到城外分娩并难产而亡。

觉新与梅、瑞珏之间的三角婚恋关系从文化原型看是古典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的复合交织,也有着《红楼梦》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三角婚恋关系的痕迹。他们的爱情婚姻毁灭既来自家长们独断的权力意志,也和自身悲剧性格密不可分,是主观因素和外在家长专制横加干涉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觉新是位既受新思潮影响又背负传统文化重压的典型形象,因长子长孙的特殊地位,这位代父行职的年轻人在处世中奉行“作揖主义”、不抵抗哲学。这种消极被动的人生理念表现为对家族内部明枪暗箭伤害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缺乏自我的人格意识和抗争精神,呈现出精神人格的多重性分裂,这使他深爱的两个女子成为无辜牺牲品。钱梅芬和瑞珏形象具有古典女性特征,她们也是传统文化的背负者。梅的忧郁气质像极了唐琬和林黛玉,她们为爱而死的结局也惊人相似。瑞珏的温柔贤淑、善良大度和薛宝钗有几分神似,但瑞珏的结局要比宝钗更加悲惨,她是以死亡为代价成为传统迷信的无辜牺牲者。因此,觉新与梅、瑞珏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古代家长专制“棒打鸳鸯”的再现,他与瑞珏婚姻悲剧是古典婚姻悲剧的重演,二者皆反映了古典才子佳人式的爱情婚姻理想在新旧文化转型期的幻灭和悲哀。

觉新的现实原型来自巴金大哥李尧枚,现实中的他没有觉新那样幸运,而是选择了自杀,这使巴金的情感更加愤激和痛苦,更坚定创作信念以拯救受压迫的无数年轻生命。觉新形象因具有他大哥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倾向而显得格外复杂。梅的现实原型来自巴金的一位表姐,与他大哥感情很好,全家年轻一代都希望她成为他们嫂嫂,但因姑母不喜欢“亲上加亲”而未与大哥结合。据巴金回忆,这位表姐做了富家的填房少奶奶,十几年内生了一大群儿女,成为爱钱如命的可笑胖女人。通过文本内外对比,钱梅芬这一人物形象反差具有天壤之别,不像觉新那样性格里有许多现实原型影子,那么,在对这一女性形象塑造时,作家精神意识深处不自觉地倾向了传统文化中温婉女性的类型,成为传统文化中天使类型女性在文本中的重现。另一传统女性形象李瑞珏的性格和现实原型的性格和经历不同,虽然她也有祖父死后被迫搬到城外茅舍生产的经历,但并未因此而难产身亡。通过文本内外比较可以看出,作者正是借助古典才子佳人爱情婚姻幻灭的悲剧模式,达到批判传统道德和家族罪恶的意识形态目的,“加工证明了意识形态完满性对作家的控制,意识形态的交战杀死了小说中的人物。”[1]

三、爱情模式之二:古典爱情喜剧的异变

古典爱情故事中与爱情婚姻悲剧相对照的是古典爱情婚姻喜剧传统,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是这类大团圆爱情婚姻的共同图景。一些历史人物的美满爱情婚姻往往也为后世人们津津乐道,范蠡与西施的泛舟西湖传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的佳话,梁鸿与孟光的举案齐眉,赵明诚与李清照的志趣相投等等,给后人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元代王实甫的戏剧《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和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是古典爱情喜剧的经典,反映特定时期怀才文人精神与意识深处“金榜题名”的前程事业与爱情婚姻双重圆满的浪漫主义梦想和幻想。

在小说《家》的第二种爱情模式中,作家承继了这种古典文学的爱情表现传统,对觉民和张蕴华(琴)的爱情结局设计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类型,是对觉新与钱梅芬和瑞珏的第一种悲剧爱情模式的调和平衡。这种爱情模式的设置和觉民与琴二人的自身性格分不开,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新人,接受过新思想洗礼,都有叛逆精神和共同理想追求,在精神方面能达成默契,可谓“心有灵犀”,并且他们有过较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对彼此性情有更多了解,这是他们产生爱情和成功结合的内在基础。觉民作为高家二少爷,他沉稳冷静、平和谦逊,具有中庸内敛的精神气质,其接受新思想的程度要比觉新高,同时又没有觉慧的激进激愤。琴作为新女性形象,主张男女平等、男女同校,并主动带头剪发,具有追求自由光明和个性解放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还会发现,他们二人之所以能成功还有相似家族背景的天然优势。二人社会地位、身份门第相当,并有亲戚关系,可谓门当户对,才子佳人,因此,他们最终获得琴思想开明的母亲的同意与支持。觉慧曾羡慕这一优势,总幻想鸣凤有琴那样的身份地位和学识见识,这样鸣凤在自己眼中就完美无缺了。门当户对是传统婚恋文化的一种重要观念,在古典爱情喜剧中,这往往是考验男方的“门槛”。《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爱情圆满的实现,需要在张生取得同等社会身份和地位之后。一介贫寒书生最终金榜题名,有了功名仕途,才有与崔莺莺喜结连理的政治资格,方能获得崔夫人的点头应允,成就美满幸福姻缘。《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爱情婚恋可谓超越时空生死,却无法超越门第身份的藩篱。柳梦梅终究要考取功名,成为新科状元之后奉旨赐婚,方能成为岳父大人的乘龙快婿。“落难公子中状元”往往是古典爱情喜剧的一个重要甚至关键的条件。

觉民与琴逐渐发生心灵共鸣并互生情愫是自然而然的。当高老太爷答应好友冯乐山把自己的侄孙女嫁给觉民时,他坚决拒绝,表示要作自己爱情婚姻的主人,绝不重复大哥的爱情悲剧。在觉慧帮助下,觉民成功逃婚并和琴一起勇敢地捍卫他们的爱情,最终取得了爱情保卫战的胜利。这是新爱情思想对传统婚恋观的胜利,“对奔向新前程的孩子们来说,它是信念,旗帜,屏障,是射入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是社会和政治进化乌托邦的情感对应物……”[2]他们不会重蹈大哥的覆辙。文本外琴的现实原型并非像琴这般快乐如意,健康地奔向光明和希望,而是被家庭的牢笼所囚禁,最终成为一个性情古怪的老处女。文本内,作家则给她安排了理想的人生方向和爱的归宿。

觉民和琴的爱情模式显然是古典爱情喜剧的变异,只是转换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将爱情双方换成一对具有现代叛逆精神和革命性的新人而已。从某种程度意义上说,这也是古典才子佳人爱情理想的现代实现,为的是突出新旧文化转型期一代新人的反叛精神和抗争意识的严肃意义。

四、爱情模式之三:新型爱情悲剧的建构

与前两种爱情模式不同,觉慧与鸣凤的爱情叙事是一种新型爱情叙事,它的新型就在于爱情的双方有着天差地别的社会地位,是一场少爷与婢女间镜花水月的爱情幻梦,对于鸣凤来说也是一场无法超越的命运悲剧。

觉慧在高公馆中一直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出现,他的人道主义和泛爱思想即是叛逆精神的初始动力。由于五四新思想的启蒙和特殊的童年经历,这位高家三少爷对于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产生同情和怜悯,这是一种包含有美好人性精神的闪光,特别是年轻婢女的温柔美丽和纯洁善良以及她不幸的双重弱者地位更容易引起这位具有泛爱思想少爷的怜香惜玉之感,激发起他对于弱者的同情心和保护欲。在同鸣凤不断交往中,他的人道同情和泛爱思想复杂地与男女间的爱情混同纠结在一起。凭着一时的青春期冲动,这位叛逆者在高家梅林未经深思熟虑就许下要娶鸣凤作三少奶奶的爱情盟誓,这给了一个在底层挣扎渴望被拯救的少女一线命运转机的希望和生存动力,同时也给了她一个美妙虚妄的幻梦。另一方面,觉慧又伴随着两人之间社会等级和身份差异的矛盾焦虑,遗憾于他们之间无法跨越的身份地位的鸿沟。他不自觉将作为丫鬟的鸣凤与作为小姐的琴表姐反复比较,幻想鸣凤有琴的社会地位和门第身份,这正是叛逆者深层精神中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碰撞冲突纠结的无意识流露,其内心深处渴望的仍是传统范畴的才子佳人完美结合的理想爱情模型。正因如此,在鸣凤死后,觉慧才有那个将鸣凤的婢女身份置换为小姐身份的雨夜之梦,它正是门当户对情结的潜意识表达和愿望的象征性满足。

就鸣凤而言,这位底层少女有对自身不幸命运和处境的顾影自怜,也有像小姐少爷般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梦想与渴望,更幻想有位英俊少爷能够将她从生活与命运的泥潭中拯救出来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这位底层女孩的愿望和意识正是灰姑娘情结的体现。当然,她也是矛盾纠结的,当她回到自身现实处境时又不禁心灰意冷。在这样的心态下,她和觉慧开始了鲜为人知的秘密爱情冒险。在她眼中,这位少爷是她逃离底层命运的“诺亚方舟”和全部希望。鉴于不平等的身份等级,她将改变自身处境的梦想降至最低,卑微地希望成为他一个人终生的专职女奴。因此,鸣凤对觉慧的爱情是混杂了被拯救的成分在其中的,并不是两人精神世界的“心有灵犀”和默契共鸣。

这个女孩子尽管跟觉慧姐姐认识过一些字,但毕竟不是系统完整地接受文化熏陶和教育,更没有机会像琴一样接受新思想的启蒙洗礼。尽管她有善良温柔、单纯刚烈的本性,其内在心灵空间在文化方面的确是狭窄的,她无法想象和理解觉慧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也无法理解觉慧在家中所时常体验到的“狭的笼”的窒息感和孤独感。这也是觉慧时常矛盾焦虑和游移不定的根源和烦恼所在。他甚至对这种情感关系产生厌倦和离弃的念头,“那青年底女儿一对眼睛和那广大的世界比起来,算得什么呢?那是太渺小了。他不能够单为它们而放弃一切的。”“所以在他底脑里的战斗,鸣凤是决然地失败了。他是准备着到了某个时候便放弃她。”此时的鸣凤对这种微妙心理变化一无所知,仍做着被他拯救的玫瑰色幻梦。

在他们外部条件和内部精神有着如此巨大差异的情况下,因两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无法进行更宽广的精神灵魂的交流沟通,这场所谓的爱情注定是一悲剧。即使冯乐山不讨鸣凤作姨太太,一旦觉慧为所谓的社会责任和事业放弃她,那么,对鸣凤的打击同样是致命的,她的选择也许同样是死亡。在鸣凤最后欲求救于觉慧的短暂日子里,觉慧各种各样的繁忙情形让人预感到,这是他准备放弃鸣凤的不祥前兆和牵强借口。他曾听说冯乐山要在鸣凤和婉儿间挑选姨太太的传言,在鸣凤欲言又止的哀伤凄苦和痛苦不安的表情中怎会觉察不出蛛丝马迹?其实在他得知鸣凤要被冯乐山纳为小妾前一天,就已经产生毅然放弃鸣凤的念头。在鸣凤死后,他所谓的忏悔自责也不能说没有真情因素,但同时让人感觉这是一位人道主义者的自我表演和情感宣泄,显得苍白而空洞。在鸣凤死后的日子里,他不久便将鸣凤遗忘,将空虚情感逐渐转移到琴表姐身上,并因此与伦理道德发生冲突纠结,透露了他们爱情关系的脆弱与虚妄。

鸣凤的现实原型是一个叫翠凤的寄饭丫头,她严词拒绝做巴金远方亲戚的姨太太,甘心嫁给一位贫家丈夫,可见作家深层创作目的和叙事意图显然是以女性的死亡成就叛逆之子的成长突围,成为其走向社会寻求新生和光明的动力源泉之一,“她们圣洁的幻影并不表现女性生存的真相和女性愿望的真实,只不过是男性青年反叛父权专制、反抗社会压迫、进行自我拯救时忠心忘我的助手兼随手可抛的工具。”[3]可以辩证思考的是,这种新型爱情悲剧叙事的背后也许透露出作家如觉慧般的矛盾游移与表达焦虑。

五、结语

从以上三种爱情模式可以发现作家创作的深层心理动机与叙事意图。第一类爱情模式意义在于,它是作家对大哥深沉纪念的有效方式,有着以此控诉抽象制度罪恶的心理动机。第二类爱情模式意义在于是对第一种模式的对冲、调和和平衡,是对反抗家长意志的叛逆者们的精神奖赏。这两种爱情模式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互为印证,共同传达出作家深层的意识形态旨归。第三类爱情模式作为新型爱情悲剧是一个近似拯救与被拯救的爱情叙事,虽然它同样是作家用来批判“敌人”的道具,同时也是作家试图构建的一种爱情关系的可能性,包含了作家对这种爱情言说的矛盾焦虑,使得它成为可拓展阐释关于门第地位、社会身份、家世背景、教养性格、精神层次、忠诚与背叛等很具张力的想象空间。

注释:

[1][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392页。

[3]李玲:《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1]张文娟.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研究――以同期女性思潮和史实为参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7

中职生急需爱情教育,而语文教师更有进行爱情教育的优势。在赵大鹏主编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中,选编了一些涉及爱情主题的文学作品,诗歌有柳永的《雨霖铃》、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声声慢》、舒婷的《致橡树》、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散文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小说有莫泊桑的《项链》、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戏剧有曹禺的《雷雨》。这些优秀的爱情题材作品是“人的生活教科书”,对净化人的心灵,塑造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有必要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这些爱情作品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爱情观。

一、爱情和爱情教育

在中职生世界观、爱情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在少男少女刚接触爱情时,就教育他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1.爱情的本质

什么是爱情?苏霍姆林斯基在回答14岁的女儿“什么是爱情”的提问时,他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

关于爱情的本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情是一种高尚纯真的感情,它并不纯属个人的隐私。“爱的真正实质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一种非同寻常的倾慕、依恋之情,直至情愿在意识中排除自己,在另一个‘我’中忘却自己,而恰是在这种‘排除’和‘忘却’中获得了新我。”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

2.爱情教育的内涵

爱情教育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指处理爱情问题的知识教育。本文所谈论的爱情教育是以中职语文教材为载体的,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爱情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一书中谈道:“教师担负着培养和教育年青一代的重任。他们要教育年轻人能在爱情中认识到个人幸福的前提,并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取得享有这种幸福的权利。”他还说:“社会的重要责任,首先是家庭和学校的重要责任,是培养高尚的爱的美好情感。”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里我们知道,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谈爱情,进行爱情教育,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在中职生中进行爱情教育的必要性

1.是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

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接近成人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一般是指12~18岁。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青春期生理发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形体的剧变、身体机能的增强和性器官的成熟。因为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中职生在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伴随许多心理上的变化,思维发展迅速,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但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易感性和受暗示性强。他们开始对异慕,想了解和接近,在心理上想找一个模糊的异性作为倾向性依赖。但他们明白社会化要求不能同意他们现在的身份去做这些事,所以心中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因此,为中职生提供适应于他们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情感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爱情问题的知识,显得非常必要。

2.是增强中职生道德意识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一个人首先意味着能对他进行正确评价,在他面前,同时也是在自己面前,不仅提出审美要求,而且提出道德要求。真正的爱情会发展成为自我教育,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完善。”爱情教育首先是一种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全部道德观念集中地表现在爱的情感里,表现在爱的内容和形式里。”对中职生进行爱情教育,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他们具有美好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精神素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3.是中职生人生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教育的本质,而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是不能被排除在“人的发展”这一教育话题之外的。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爱情教育,不仅仅是让中职生懂得爱,而是为了让他们在懂得爱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道德高尚、思想成熟的人。

三、爱情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语文课程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这种人文性,实际上包含了在语文教育中关怀学生内在的情感和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了这样一点建议:“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德育的渗透。而爱情教育是关于爱情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爱情教育,就应该按照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丰富内涵,加深和拓宽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为出发点,在语文教材分析讲解中渗透爱情教育的内容。

1.培养中职生的健全人格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会了爱,也就学会了做人,他说:“只有人懂得爱。而且说实在的,只有他善于像人那样去爱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关爱他人的作文篇8

一、注重情感体验 体现爱的真谛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这门学科人文性很强,绝大多数的文章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本身就都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体验、感悟这种情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景物特点、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这篇课文描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一位掉队的红军战士正准备把他最后的一点青稞面吃下去,突然身边传来窸窸窣窣微弱的声音,原来是另一位战士由于身体实在支撑不住,无法继续前进,倒在了一棵树旁。这个战士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同胞,在自己面前悲惨地死去,于是,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干粮喂给那个奄奄一息的战士,可那个战士却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行了,不能再拖累别人,接着艰难地用手从他腋窝下缓缓地掏出一个小盒子,交给那位幸存的红军战士,随后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这个红军战士打开小盒子,看到的是七根目前队伍最急需的火柴和那个死去战士的党费,战士默默的将脸上的眼泪擦干,吃了干粮,快步跑到前面的队伍去,将这珍贵的火柴递给了首长,从而使得部队生起了火,度过了这寒冷的一段路。这个故事说明了在艰难困苦中,我们年轻的红军战士献出了自己最伟大的爱。这样的长征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不断的激励着我们一代代的青少年,要勇敢积极的对待困难,了解老一辈革命家身上的那种不畏艰难困苦的意志,以及他们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让学生理会爱的深刻含义。

二、撞击学生心灵,启发人生感悟

根据新课标要求,怎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而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学生对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对爱缺乏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教学中要让他们了解爱心是为别人付出时培养的。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爱和回报也越多,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爱可以超越利益、年龄、性别、甚至血缘。正因为这样,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溺爱,不是苛责,而是一颗爱着孩子的心。那么,在教学中又如何去渗透这一教学方式呢?首先要用“心”去钻研教材,针对教材实际,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巧妙的运用教学智慧与策略,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用“心”与学生沟通。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作者四次流泪以及情感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家庭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并结合《母亲》一歌中的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同时告诉同学们这就是老百姓最质朴的爱,最纯真的情。另外我还结合魏巍先生著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同敌人作战和救人的动人场面,了解那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些都体现出了伟大的爱。通过这些事例,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借生活的经验空间,将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由课堂向生活延伸,让学生走进生活并与丰富多彩而又复杂的社会接轨,从生活中捕捉、筛选、获得知识信息并内化自己的语文素养,推进师生之间的对话,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时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发问,消除在交流中学生畏惧紧张的心理,让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题,取长补短,善于倾听他人发言。然后集活学生的思维,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并对学生的创见多鼓励,对学生的异见多尊重,对学生的误见多宽容和引导,达成双方思想上真正的回应和碰撞。

三、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关心他人”

通过以上典型事例的分析,启迪学生主动寻找那久已淡忘的记忆,去捕捉那往往擦身而过的爱的细节,真正理解关心他人的内涵,懂得关心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关心自己”是以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目标;“关心他人”是以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社会道德为宗旨,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孤寡老人献爱心,让学生了解自己,驾驭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做自己的主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怎样关心自己才是正确的,懂得如何关心自己的生活习惯,关心自己的学习,关心自己的健康成长,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与人协作的精神,学会宽容与忍耐,增强不怕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了解祖国的昨天,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引导学生树立科教兴国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使学生充分认识祖国今天的飞速发展及巨大成就,同时看到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和中国暂时落后的现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危机感。用辩证的观点,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四、在语文教学中,需要爱的渗透

爱的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进行说教式的教育,应该通过语文的文采、意境、结构等方面浸透着爱的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参与讨论的机会,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尽量公开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批改作业方面,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对基础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耐心细致的辅导他们完成作业,做到真正弄懂为止。对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学生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多给他们温暖,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平常的日子里,对这些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真诚的去呵护,关心,爱护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做到师生和谐相处,实现人生的价值。

上一篇:岳阳楼记课件范文 下一篇:古诗赠刘景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