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由来范文

时间:2023-10-22 04:02:19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1

2、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4、春分的习俗

(1)竖蛋: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2)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3)吃春菜(岭南风俗):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4)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2

惊蛰过,桃始华,万物复苏。这时,气温快速回升,雨水增多。农民们常把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眼下,不少地方已进入春耕时节;但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们发现,近些年桃花往往在惊蛰节气到来之前就已然红了。这不禁令人多少有些疑惑,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是不是变了?它们还有用处吗?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底,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作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着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是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形象地反映了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例如“大寒”“大暑”“惊蛰”“芒种”等;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相连,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农村,还有许多跟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农业谚语和歌谣。

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即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以后,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到西汉初期,二十四节气在《淮南子》中的《天文训》中被完整记载下来。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开始把二十四节气订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作为一个天文学概念,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天文位置为区分。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处的日子被命名为一个节气;太阳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换算下来,每月有两个节气。

这种天文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周期变化,所以每个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即:上半年的节气日期多在公历的6日、21日,下半年的节气多在公历的8日、23日,前后只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不准了?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对于人类活动有指导意义的内涵主要在于其相应的气候特征。

在过去的100多年(1880~2012)中,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85±0.2℃。近几十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地区的“自然”春天提前来临。四季的平均温度升高,生长期延长,霜期缩短,四季的起始时间提前或推迟。

人们发现,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一些指示效应似乎不准了,许多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和经验变得不再适宜。有研究者认为,这些传统的节气已经不太适应现状,因为它们未能将气候变化的因素考虑在内。

那么,今天的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钱诚等学者根据1960~2008年全国549个气象站的近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用统计方法定量分析了近50年来我国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情况,还单独分析了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这4个和物候现象密切相关的气候节气的地理分布变化特征,并由此有了一些新的发现。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1年《科学通报》期刊上。2016年,钱诚等科研人员在《理论和应用气候学》期刊上,进一步量化了城镇化对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下相关研究结论。

全国平均的日平均气温资料显示,在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是大寒,平均气温达-3.51℃;最热的节气是大暑,平均气温达23.59℃。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这两个季节性极端阶段,在当前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顾名思义,代表春天即将开始。就近几十年全国平均情况而言,立春的日平均气温还在0℃以下,平均气温为-2.4℃,离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还很远。当节气到了惊蛰时,日平均气温为2.84℃,蛰伏在地下的虫类感受春天的温暖而出动。此时,气温逐渐升高,土壤化冻,作物返青,故而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俗话说,春争日。春分的到来给从事农业劳作的人们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春分时的平均气温已达6.14℃。目前,气象学上普遍采用10℃作为春季开始的阈值。从全国平均情况来看,这个温度一般出现在清明以后,此时的日平均气温达9.76℃。而春色到了清明,花柳已十分茂盛。因此,从物候角度看,5℃比10℃可能更适合作为春季开始,即冬/春转换的阈值温度。这一温度出现的时间一般在惊蛰和春分之间。

从天文学和气象学来说,夏至是一个季节转换的节气,此时全国的日平均气温已达21.83℃,因此,目前以22℃作为夏季开始的阈值温度是符合全国平均情况的。这样一来,从夏至到处暑(日平均温度为21.78℃)之间的两个月左右正好就是夏季。

处暑之后便进入秋季,历经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气温逐渐降低。立冬(日平均温度为6.66℃)过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以下。因此,以5℃作为秋/冬季节转换的阈值也比较符合当前的全国平均情况。

大雪节气之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以下,接着就是冬至的到来。北半球的冬至日虽然白昼最短,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少;但由于地面在夏秋时节Υ娴娜攘康娜裙咝裕冬至日这一天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平均气温为-2.23℃。到了大寒节气前后,地面储存的热量消耗殆尽,这段时间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这是现代二十四节气的一些平均统计规律(如下图所示)。

气候变暖的影响

除了上述规律外,随着气候变暖,二十四节气也在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比如,最冷的时段,即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时段呈现整体逐步抬升的趋势:具有小寒和大寒特征的天气近些年几乎很少出现,具有立春、冬至特征的天气也在减少。1998~2007年这十年中,每年的平均大寒天数为14天,与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32.4天相比,显著减少,2007年甚至没有一天的平均气温低于常年的大寒阈值温度。而达到常年大暑阈值温度的天数则显著趋于增加:1998~2007年间,大暑的平均天数为每年36.1天,远高于20世纪60年代的年均20天。

钱诚等人的研究表明,气温上升阶段的气候节气除了存在明显的年际变率外,都趋向于显著提前。其中,雨水、惊蛰和夏至是提前趋势相对较大的,分别提前14.6天、11天和9.7天,尤以雨水节气提前天数最多。与此同时,气温下降阶段的气候节气如立秋、冬至等,除了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率外,都有显著推迟的趋势,基本上要推迟五六天左右。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气候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趋势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全国平均气温的季节循环呈现整体抬升趋势,数据统计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1961~2007年,24个节气的增温幅度为0.53~2.43℃,以大暑节气的增温幅度最小,雨水的增温幅度最大,这与前面提到的雨水节气提前的天数最多是一致的。立春、雨水、惊蛰这三个节气的增温幅度都在2℃以上,它们在1961~2007年间分别增暖了2.37℃、2.43℃和2.21℃,比大寒的增温数值1.39℃要大很多。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钱诚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立春、雨水和惊蛰这三个节气的气温都在0℃附近,正值冰雪消融期,全球变暖加速了欧亚大陆冷季的冰雪融化,使得地表反照率降低,由此造成地表吸收的热量增加,导致地表进一步变暖。相比之下,大寒时节气温始终保持在0℃以下,冰雪仍然是冰雪,缺少冰雪融化-变暖的正反馈过程,因此增温趋势没有立春、雨水和惊蛰这三个节气大。同时,晚冬-早春时期的东亚冬季风减弱也可能对上述三个节气的增温趋势偏大起到部分作用。

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早春到初夏的节气增温普遍比夏末到初冬的节气增温大,这与早春到初夏的节气提前日数普遍比夏末到初冬的推迟日数更多是一致的。

此外,1961~1970这十年与1998~2007这十年的前后对比结果(如上图所示)也支持了近50年来气温季节循环正在呈现整体增暖的趋势。由图中还可以推断出立春、小暑、大暑趋于提前,立秋、冬至趋于推迟,小寒、大寒趋于消失。

因此,总的来说,气候二十四节气的提前和推迟趋势是气温整体增暖造成的。

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更显著

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是四个反映物候的气候节气。研究显示,它们在全国各地普遍趋于提前,尤其在北方半干旱区均显著提前,分别达12~16天、4~8天、4~8天和8~12天。

其中,惊蛰提前的趋势最明显。惊蛰节气在农事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就被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具体来看,各地的气候惊蛰都趋于提前,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及邻近站点,以及云南西部的提前时间最多,达16~20天。在北纬33度以北的站点几乎都是显著提前的。值得注意的是,惊蛰节气在东经105度以东地区提前的比西部更为显著。钱诚等人认为,东、西部虽然都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但是东部直接受东亚冬季风减弱的影响,因而近50年来东部早春提前的趋势比西部显著。但在北纬33度以南的中南部地区,尤其是西南的四川盆地附近和云南东部,气候惊蛰的提前趋势几乎都不显著、提前的天数也几乎是全国最少的。与之相对应,近50年中这个地区的春季平均温度增暖不显著,个别站点甚至呈现降温趋势。

除四川盆地的阆中站点之外,气候清明在全国各站点都趋于提前;除新疆西北部、四川、云南东部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之外,几乎都是显著提前的。提前趋势最大的是云南西部,达到12~20天;其次是华北平原、江淮流域的大片区域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提前时间达到8~12天。四川、云南等地的气候清明变化特征则与气候惊蛰基本一致。

至于小满节气,除云南、四川、山东的个别站点外,全国的气候小满都趋于提前,最大提前趋势出现在云南西南部,提前时间达12~16天;在北方半干旱带、江淮流域、东南部沿海一带,气候小满趋于显著提前,提前时间达4~8 天。

由于芒种节气和小满节气只差半个月左右,因而气候芒种的全国分布特征和气候小满非常接近,但普遍比气候小满提前的天数偏多,如在北方半干旱带、江南多数站c都趋于显著提前8~12天左右。

仍为生产生活重要参考

上述定量化结果是基于国家气象站网数据,这些站网多数位于城镇和城市边缘。对于城里人来说,这些定量化的信息是完全适用的。但是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则有一定偏差。过去几十年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使气象站观测的数据处于全球变暖和局地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与城镇相比,农村的气候变化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么大。2015年,钱诚与中国气象局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高密度的一般气象站网数据,通过城乡对比研究发现,在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范围包括现今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和天津7个省市),就平均状况而言,1961~2010年城市站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为0.25℃/10年,而乡村站的增温趋势只有0.14℃/10年,即城市站增温趋势有42%来自于城镇化影响;不同节气日的增温趋势中城镇化的贡献率达26%~64%不等;大寒天数减少趋势中有18%来自城镇化影响;气候学意义的节气中从雨水到立夏显著提前了5~17天,从白露到寒露普遍推迟了5天左右,其中城镇化的贡献达22%~69%不等。

专家认为,在目前这种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应当因地制宜,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相应的农事活动和生活;但农业人口相比城镇人口可适度减小调整幅度。此外,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考虑降水等其他要素,以便更完整地表述气候节气及其变化特征,具体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

专家表示,虽然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已经固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近现代以来,农民也会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与节气相关的农谚。从这一角度看,正是由于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的内涵,它依然是当前人们生产、生活的参考。

相关链接

敦煌遗书中的《咏廿四节气诗》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天文、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的知识体系,在我国已家喻户晓。与之对应的二十四节气诗也广为传唱。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珍贵的敦煌遗书中,就保存着一组传自唐代的《咏廿四气诗》。该诗创作于中晚唐时期,经中原传入敦煌,并最终保存下来,这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组诗,因而弥足珍贵。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3

2、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又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了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了。

4、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5、二十四节气中谷雨的由来:相传唐高宗年间,黄河下游爆发了一次洪水,年轻人谷雨将村民转移到城墙上,还顺带救起了一朵牡丹花,并将其种在百花园中悉心照料。

6、为了报恩的牡丹花仙丹凤化为人形,救治谷雨重病的母亲,不料丹凤却被秃鹰抓走,被迫用血酿酒。得知此事的谷雨赶到秃鹰的山洞救出了丹凤,自己却不幸牺牲。

7、百姓们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命名为谷雨,这就是谷雨节气的由来。谷雨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8、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

9、北方谷雨食香椿习俗,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海边的渔民,会在这天开始铺网捕鱼,骑着谷雨上网场说的就是他们,而田间的农夫则播种插秧。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4

2022年雨水节气是哪一天

2022年雨水节气时间是公历2022年2月19日0点42分50秒,农历壬寅年一月十九号,星期六。

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正月的中气,是全年反映降水的四个节气之一。雨水节气在每年的公历2月18日至21日之间交节。而2022年雨水节气时间是公历2022年2月19日0点42分50秒,农历壬寅年一月十九号,星期六。

2022年雨水节是星期几

2022年雨水节是星期六。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后,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也随之增加,气温就会慢慢回升。带来的变化就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降雨逐渐增多。雨水节气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十四节气雨水什么意思

雨水节气跟大雪、小雪一样,是反映降水的节气,雨水之后,天气转暖,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空气湿润,降水增多。雨水之后,太阳直射由南北球向赤道靠近,因此,气温回升很快,但是,北方的冷空气也不甘示弱,冷暖空气交锋,会出现“倒春寒”,作为农民朋友,一定要提高意识,防范于未然。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5

教学背景:

在疫情期间,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线上学习,学生的学习内容既有北京市云平台空中课堂提供的由全市名师录制的语文课本的课文讲授,也有各种平台推送的语文知识的微课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空间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线上学习的核心,学生面对的学习资源很丰富,但是为了逐步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学生在居家期间除了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了解现阶段那些新鲜的、带着浓浓的当今时代意义的内容。同时,我在思考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考虑到如何让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因此,本次课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内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既包括了二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的《二十四节气》,帮助学生积累,也有我给学生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知识,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还选择了3月5日惊蛰这天给孩子们推送这节课,着重给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与魅力。

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实现了学生的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传统文化的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以及简单的节气知识;

2.熟读并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3.通过重点学习“惊蛰”这一节气,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与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并了解简单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从时间、习俗等方面重点学习“惊蛰”节气。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感受背后蕴含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学会发现和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PPT、录屏软件、格式工厂、《惊蛰——挖雷笋》绘本视频等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几号呀?今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你能猜到是什么日子吗?

谁能来告诉大家你的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五花八门,但我还没听到正确答案哟!老师来告诉大家,没错,今天是3月5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惊蛰,那么惊蛰到底是什么呢?

要想了解惊蛰这个有点奇怪的名字,同学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那么,请你们大声朗读老师给大家找到的这段文字,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朗读诗歌,了解节气知识

(一)简介节气知识

1.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同学们现在一定很想知道什么是二十四节气,老师就给大家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请你大声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节气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我们要想记住这么多的节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聪明的古人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还创作了《二十四节气歌》,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读起来朗朗上口,赶快来读一读吧!

1.学生各种形式读诗歌:自由朗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2.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简单介绍各种节气的特点。

3.引导学生找到诗歌中每一句包含的对应节气。

4.再次朗读,尝试背诵。

(三)小结

古人通过二十四节气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

三、师生共读绘本,认识节气——惊蛰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惊蛰这一节气,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发现!

(一)师生合作,分角色阅读绘本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阅读《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惊蛰·挖雷笋》,在惊蛰这天跟随贝儿和爷爷一起去天目山赶春,看看惊蛰这天会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1.分角色朗读绘本

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这本绘本,我来读爷爷说的话,女生读贝儿说的话,旁白由男生来读,边读请你们边思考:关于惊蛰,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

绘本我们一起读完了,谁能来说说你都知道了惊蛰这一节气的哪些知识呢?

预设:

(学生分享,教师用图片、动画等补充介绍惊蛰节气。)

(1)惊蛰的标志性特点: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

教师补充介绍: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2)惊蛰的习俗:

①祭白虎

教师补充介绍: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②吃春雷,挖雷笋,吃春笋。

雷笋,学名雷竹笋,又名雷公笋、早园笋。当第一声春雷响起时,伴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的滋润,漫山遍野的雷笋开始破土而出,因此得名“雷笋”。

教师补充介绍:经过立春、雨水、惊蛰,到了春分的节气,听见春雷隆隆,雷笋简直长疯了,它们纷纷从地下窜出来。种植雷笋的农民很辛苦的,笋的时节一天都不得歇,即便下雨,也是雨衣披上就出门挖笋去了。它们长得太快,一天不挖可能就老了,失去了最鲜美的味道。

③北京在惊蛰这天吃春饼和合菜

教师补充介绍:在惊蛰这天,老北京人除了吃春饼和合菜,还会吃盘龙糕,相传经过冬眠的龙,在惊蛰那天也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按照老北京习俗,惊蛰这天讲究吃懒龙,因为惊蛰过后,大家要为新的一年奔波了,传说吃了“懒龙”,可以解除春懒。北京人除了在惊蛰这天吃盘龙糕和懒龙,因惊蛰期间,北京通常冷暖交替,气温波动大,人身体的适应力难以跟上,易受风寒湿气的侵袭,所以人们还会吃些辛温、甘润的食物,养肝补脾,进行春补。

听老师介绍到惊蛰这天饮食的习俗,你是不是特别馋呀,我看好多东西都要留口水了,今天你可以去尝尝惊蛰这天要吃的美食。

四、朗读古诗,感受春的气息

惊蛰这天的到来,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脚步近了,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万物生机盎然。

春天已经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到来之时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成都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有一首古诗特别推荐给同学们,那就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请大家跟随音频一起来唱诵这首诗吧!(课件出示诗歌,播放昕融唱诵的《春夜喜雨》的音频。)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结语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6

[主题词]穴,五输;解剖学;静脉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8-0586-03

中图分类号:R 224.1 文献标识码:A

五输穴理论是中医针灸学基础理论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时至今日有关五输穴理论的各种解释尚不能使人完全信服。诸家解释皆从经脉气血多少立论,多注重于无形的功能性描述,而忽略了从直观的形态学角度去探索。笔者认为,既然五输穴理论出自《黄帝内经》,那么对它的合理解释就只能在《黄帝内经》中溯本求源。认真地研究经络理论的形成过程,才有望深入理解经络的确切内涵,从而找到五输穴理论的合理解释。由于五输穴理论与经络理论息息相关,二者密不可分,因此,要从形态学角度去阐述五输穴理论,就必须首先明确经络的形态学概念。

《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骨度》:“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以上经文十分确定地表明,经络不仅是可见的,而且与血管密切相关。

1 《黄帝内经》的五输穴理论

五输穴理论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

古人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顺序命名,将十二经脉气血流注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过程极其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井穴多位于手足末端或爪甲之侧,据此形象来形容经脉气血开始流注时的状态;荥穴在指(趾)、掌(跖)之前后,据此形象来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开始后,成为小流;输穴多在腕、踝关节,据此形象来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渐盛的状态;经穴多在肘、膝与腕、踝关节之间,据此形象来形容经脉之气血流注大盛之状态;合穴部位在肘、膝关节周围,据此形象来形容经脉的气血流注越行越深,最后汇合而流入于海。总而言之,五输穴颇有深意的命名,旨在形容气血流注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微到盛的渐进过程。

关于五输穴理论的形成,历史上曾有过多种不同观点,有持“四末乃阳气之始”论点者,有持“经脉曲折之数从四末始”论点者,也有持“与经脉根结标本相关”论点者,但上述观点均缺乏经脉形态学结构的支持。

2 五输穴理论的现代解剖学相关研究

笔者反复研读《黄帝内经》有关经络结构内容后,在确认经络与血管密切相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得出如下结论: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肉眼可见的皮下静脉血管从手、足末端向心性增粗并汇入深静脉的分布特点是五输穴理论最直观而合理的形态学结构基础。

2.1上肢浅静脉

起于手指端细小静脉并形成手静脉网,血管逐渐变粗合成前臂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贵要静脉等几条大静脉,并在肘窝处与深静脉相吻合并汇入之。其静脉分布模式及循行路径多与手三阴三阳经循行路线一致。

2.2下肢浅静脉

起于足趾端细小静脉并形成是静脉网,血管渐行渐粗主要形成大、小隐静脉等几条主干静脉,在胭窝处与深静脉相吻合汇入。其静脉分布模式及循行路径多处与足三阴三阳经循行路线极其相近。

3 讨论

五输穴理论是针灸学基础理论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五输穴作为最常用的特定穴,在针灸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其独特的治疗效果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有关五输穴理论的形成,至今尚无定论。现有的诸多解释虽各有道理,但均缺乏形态学结构方面的直接证据。笔者依据《黄帝内经》有关经络与血管密切相关的论述,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试图寻找五输穴理论的形态学结构基础,以期完善这一理论。

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肉眼可见的皮下浅静脉从手、足末端向心性增粗的特点对于早期的经络图线和五输穴理论的形成很有启发。如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记载的经脉图线几乎全部呈向心性循行,最清楚的行径大多在肘、膝关节远端的四肢部位;而五输穴也正是按照脉气从小到大、由远而近、自浅而深、向心性排列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现代解剖学所见,四肢浅静脉起自手指、足趾末端毛细血管,由此形成细小的手、足静脉网。然后,逐渐由小到大、由细到粗,最后在肘窝、胭窝处汇入四肢深静脉。四肢浅静脉的形态及行程,除幼儿及肥胖型成年女性外,几乎所有人都可透过皮肤清晰可见。古代医家绝不会忽视这一点,他们一定很早就注意到这一客观现象,并且将此认定为经络的一部分,进而据此作为建立五输穴理论的形态学结构基础。如果我们将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浅静脉分布图与四肢相应部位针灸经络图作一比较对照,便可惊奇地发现,这不仅是对五输穴理论最生动而直观的形象解释,更是对以血管作为经络系统形态学结构基础的又一有力证据。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7

2022年7月工作日有多少天

2022年7月工作日有21天。

2022年7月节日有哪些

7月1日:建党日

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

7月1日:亚洲30亿人口日

7月2日:国际体育记者日

7月3日:国际合作节

7月5日:世界无聊日

7月6日:国际接吻日

7月7日:小暑

7月7日:七七事变

7月7日:公共健康日

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7月11日:中国航海日

7月14日:银色情人节

7月16日:国际冰壶日

7月17日:世界表情包日

7月17日:世界表情符号日

7月18日:曼德拉国际日

7月18日:销售节

7月20日:人类月球日

7月22日:大暑

7月23日:清洁工日

7月25日:粤语日

7月26日:世界语创立日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7月29日:世界爱虎日

7月30日:国际友谊日

7月1日建党节的由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有李大钊,陈独秀,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冠军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的确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大暑节气的由来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一候是说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答,土地也很潮湿;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篇8

1、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为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2、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3、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一个节气。由于“秋老虎”短期回热天气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虽没有夏天酷暑,但仍会闷热,并且干燥。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遨游太空范文 下一篇:持之以恒的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