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9-16 11:04:59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1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2

闵氏后人,以孝传家

长沙城南路天心阁脚下,有一个并不起眼的茶馆,名“俱和老茶馆”。茶馆主人闵耀安,今年四十有余,为闵子骞的第74代传人。闵氏以孝道流传后世,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有芦花留母故事传为二十四孝佳话。闵氏后人以孝持家,代代传承至今。祖上五代起即有制茶传统,及至明清时,有闵逸公者,始开茶馆,名“俱和”。后经战乱,茶馆停业。2008年闵耀安传承祖业,在长沙重开老茶馆,并以此传播闵氏孝道家风。

“俱和”者,“俱,皆也;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和,谐也;圣人为能和。”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讲法,闵耀安认为,和其实就是一种广义的孝。“你看‘孝’字的写法,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孝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承上启下,一种和谐的纽带,广义就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不只在父子之间,人与人互相尊敬,文化的代代传承,也都是孝。”

闵子骞本是山东人,闵氏后代经多次人口大迁徙,一部分定居湖南,集中在宁乡、岳阳的华容、湘阴、益阳的安化等地。据闵耀安说,闵氏家谱目前是保存最完整的的家谱之一。只要是闵家人,按照家谱一查,五分钟之内就知道是哪一派的,属于哪一辈,父亲是谁,清清楚楚。

闵耀安最常挂在嘴边的是:“我们闵家人……”提到自己的家族,他有很强的荣耀感。“古时对孝很看重,闵家人有一个优待,可免兵役和赋税,所以祖上基本都是读书人。历朝对孔子的弟子都有封号,到乾隆皇帝,封闵子骞为‘笃圣’,赐给家族一些田产。”

闵耀安翻开闵家家训读与我听:“敦孝悌:父母生鞠恩勤,兄弟分形连气。薄父母不成人子,乖骨肉岂是丈夫。用力用劳父母前,随分自尽忍耐逊……”更有《家规十禁》中提到:“惩忤逆族中,有不孝不悌不愿奉养致父母愤激投诉者,许本房尊长当庭笞责令其悔悟,如有怙恶不悛,父母同本房尊长解送祠堂,呈之族长详究轻重,按律分别治罪,毋得轻纵。”

闵耀安讲了一个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他的四伯父于1997年过世,身边没有儿女,按照政策可由政府负责安葬。但是按照家族的传统,家族的人都自发来安葬。闵耀安的姊妹兄弟先是在临终前照顾老人直到去世,然后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一举动感动了当地的村民,大家都主动来帮忙,在外地务工的村民也赶回来为他送葬。而且一分钱人情不收,愿意来帮忙的就来帮忙。村民说,我是不会写书,要不一定把这个写进去。

去年阴历2月14日是闵子骞的诞辰日,闵耀安回山东祭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闵家人聚在一起。“一桌上,有长者、尊者、主陪、副陪、主客、副客,轮到你面前这顿饭已经吃完了。也不能随便敬酒,专门有人带着我,如何行礼,怕出状况。”

闵家有自己的家族报纸,是由现已80多岁、前新华社副总编闵凡路发起创办的。闵家人走到哪里,只要联系当地的闵家人,都可以得到照顾。“闵家的人从来没有分开过。”闵耀安的茶馆也是闵家人到长沙落脚的地方,

茶馆之中,传播孝道

祖上开茶馆,每有盈余即救济百姓。闵耀安开茶馆6年来,每天上午9点到11点读诵《弟子规》,书籍和光盘都是免费提供。每周四晚上的“俱和智慧沙龙”,多时几十人,少则十来人,也都是公益的。他给我算了笔账,每个月茶楼的收支基本能持稳,其它公益的活动就都是他自掏腰包了。没有接受过一分钱捐赠,在外面讲课也没有收过一分钱。

“闵家不提倡当官,但是提倡回报社会。闵子骞是我们闵家引以为傲的人,如果我能把闵家的传统发扬出去,尽我的一点力量,也算是光宗耀祖了,这也是自己的精神追求。”

闵耀安的父亲自小在私塾中接受童蒙教育,《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家姓》,张口即来,即使期间,每天仍然坚持写日子,拉得一手好二胡。他有个想法:“我最大的心愿是,现在空巢老人太多了,我想找一两位说评书、弹词的,到我这来,让老人们来这里交流听曲,也给这些老手艺人提供一个平台。”

只要有时间,闵耀安三兄妹就会回沅江看望父母,同时也要看望没有孩子的叔叔、婶婶,都当做自己父母一样,寄钱给他们也不比父母的少。闵耀安说,后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了,这些他都记得很清楚。闵耀安的两个女儿,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小学。孩子每天要打电话给爷爷奶奶,不然爷爷的电话就追过来了。

在茶楼工作的一些都是老员工,闵耀安指着从面前走过的一位员工说,葛彬大学毕业后在这里工作两年了,真实的感受是比以前“静”一些了,他经常读读《弟子规》。他从高中开始寄宿,和父母的沟通很少。现在每周会给父母打个电话,也不会试图改变父母,平等沟通,感觉关系比以前好了一些。“我大学时不太给家人打电话,觉得经常见没必要,现在觉得不要总是反对父母,他们的出发点永远都是正确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3

一、贺知章其人及书评

贺知章性放旷,喜谈笑,好饮酒,善诗歌及草、隶书。贺知章36岁时擢进士第,书法上有相当深厚的功底。另外,贺知章的人品在当时也是极高的,张旭评其为“清鉴风流,千古人也”。他与张旭、包融、张若虚合称为“吴中四杰”。初唐书家在行草方面,主要受“二王”书法的影响,虞世南与孙过庭于此最为明显,他们用笔虽不及王羲之浑厚丰满,而在笔势上则加强了奔腾急速的节奏,唐草富有走向酣畅浪漫大写意书风的迹象。贺知章、张旭、怀素均是这一浪漫写意书风的杰出代表。

贺知章以草书驰名开元、天宝年间。唐代不少诗人曾作诗颂之。卢象喻之为王献之,《送贺监归会稽应制》诗称:

青门抗行谢客儿。健笔违羁王献之。长安索绢书欲偏,主人爱惜常保持。

李白在《送贺宾客归越》把其喻为王羲之: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温庭筠《秘书省贺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拂尘寻玩,因有此作》详细描绘了一个酒狂书家:

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苇花随钓艇,蛤蜊菰菜梦横塘。

几年凉月空华省,一宿秋风忆故乡。荣路脱身终自得,福庭回首莫相忘。

出笼鸾鹤归辽海,落笔龙蛇满苑墙。李白死来无醉客,可怜神彩吊残阳。

诗中“落笔龙蛇满苑墙”指的是贺知章与张旭每每共游,酒醉耳热技痒之际,见人家厅馆好墙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鸟飞,虽古之张(芝)索(靖)不如也。其书初不经意,卒然便就,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尤见其真率,往往自以为奇,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

刘禹锡《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登,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让皇象,北朝文士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将其书翰分别喻作三国时大书家皇象和南朝文豪徐陵,且以“恨不同时”表示由衷的“服膺”。 故坡的《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有云: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窦U《述书赋》云:

湖山降礼。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邕容省闼,高逸豁达,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

后又在《述书赋注》云:

贺监“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

据宋朱长文《续书断》介绍,贺知章“善草、隶,好事者具笔砚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一纸才数十字,世甚珍之”。由此可见,唐人不只爱其诗,也甚重字。

唐文学家权德舆赞贺监的草书“酒仙逸态,草圣绝迹,兴涵云海,词韵金石”。《述书赋》的作者窦氏兄弟在评述欧、虞以后的书家,却多有讥贬之词,如其评虞纂、虞焕学虞世南书为“体多拘检”;褚遂良学王羲之“类干效肇”;陆柬之师舅氏(虞世南)书“疏薄不逮”;薛樱仿褚河南“著华却倍”。尤其轻视孙过庭之书,以为“凡草,间阎之风”。而对贺知章则独钟清真,推崇如是。

上述可知贺知章书名之盛,然书作流传寥寥。《宣和书谱》中,仅收录《草书孝经》、《千字文》、《洛神赋》、《胡桃帖》、《上日等帖》等12件。而随着时光流逝,今天能见到的贺知章书法墨迹仅存《草书孝经》这一件了。刻成法帖的书迹亦仅于《妆帖》、《玉烟堂帖》、《墨池堂帖》中尚可见到些许断简零墨。物以稀为贵,《草书孝经》墨迹的珍贵价值可以想见。

二、《草书孝经》详述

《草书孝经》卷纵26cm,全长265.1cm。接粘麻纸共9叶,每叶接缝处上下均铃有朱文印记。乌栏隔行,共141行,每行4至16字不等,凡1847字。

此卷未具作者名款,纸尾小楷题“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14字,笔法醇古。可见古人就把《草书孝经》当作贺知章的墨迹。

对于贺知章《草书孝经》的真伪,明代陈献章在本幅成化丁酉(公元1477年)所写的跋中,表现出或多或少的怀疑,他说:“艺非专人不工,非多识无以辨真伪。予观此卷所书《孝经》,意象闲远,决非俗士所能到。但以为知章书,则余固不能知。”

《集古求真》的作者欧阳辅等人也说是根据刻本,不一定可信。但日本神田喜一郎博士等人则说还是遵从古来的说法为好,他认为陈献章是位道学先生,并不擅长书画的鉴定,太过拘泥传统(平凡社《书道全集》卷八)。昔人少见法书墨迹,前文提到的见于《汝帖》等法帖所见贺监书迹刻本《东阳帖》、《隔日不面帖》和《敬和帖》,三帖相加总共才54字,观其点画全白,笔无浓淡。且《玉烟堂帖》和《墨池堂帖》所收入的这些贺知章书迹又为明代据《汝帖》翻刻之本,本身笔画的走势互乖,肥瘦衅误已经显现,且毫颖全秃,字字柴立,不足以据为贺监书风之标准。及墨迹复出,笔纵墨沛,轻重可见,遂积非成是,迷失方向。持疑者无非是认为点画不与枣板上草书相似耳。殊不知碑板刻本本身存在着刻拓工拙,褚墨精粗的不同,虽互有得失,而失真多矣。若以宋元的刻本来评判唐代墨迹的真实与否,岂非本末倒置?曾有人评“此帖《孝经》草法过于程式化,用笔及结体均缺少变化。似为唐时写经生所作。”不知所凭何据,此卷用笔精绝,点画精到,行气流畅,变化丰富,唐代经生虽然功力深厚,但如此鸿飞澜翻,且意象高远的草书作品,决非经生之流所能写出。

三、《草书孝经》流传过程

贺知章《草书孝经》后流传到日本。传说此墨迹曾为日本“五摄门”之一的近卫家熙所藏,明治初年为近卫家熙献纳于皇室。至于什么时候流传到日本,日本学者伊藤东涯《盖替录》有如下记载:予所见法书最古者,为唐贺知章《孝经》一卷。书林添尚义游于长崎,得于互市,纸尤古。其障尾有小楷十三四字,曰:建隆二年冬十二月重粘表。为贺监墨迹。吁,古哉!先子在日,尚义持来乞鉴,先子考王氏《法书苑》,曰宋宣和内府有贺知章《孝经》两本,此恐为其中之一云云。叙此事以为跋,还之。据悉,现归一勋戚家。

此处“一勋戚”即近卫家。

由此可知,此《孝经》收为近卫家秘籍当在伊藤东涯(1669―1736)之时,而舶载东渡的时间恐怕不会太早,当在日本的江户时期。

除墨迹本外,贺知章《草书孝经》还有刻本传世(图2),明治十七年,此卷由宫内省摹刻,临摹者为宫内省官吏掘皆春一,虽系双钩临摹,但点画严谨,技艺精到,堪称天下一品。加之摹刻者木村嘉平刀法精绝,务不失真,四阅寒暑,侵版告竣,与原迹比照,近乎乱真。川田刚跋云:

“右御府所藏无款草书今文《孝经》一卷。接粘麻笺九叶,竖八寸六分,衡一丈零八寸,L分百四十一行,每行自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就千八百四十七字。与开元本、石台本对校,《士章》阙‘君取’、‘则忠’四字;《三才章》阙‘不’字;《谏争章》阙‘友’字,并系虫蚀;《三才章》衍‘地之义也’四字,脱‘则天之明因地之利’八字;…颇有异同,而笔法遒劲,鸿飞澜翻,肥瘦疾徐,变化无穷,纸尾小楷是‘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十四字,亦醇古可爱。按‘建隆’,宋艺祖即宋太祖年号;‘贺监’即唐人贺知章,字季真,事玄宗为集贤院学士,兼秘书监,后弃官为道士,自称四明狂客,善草隶书,与张旭齐名,事迹具新、旧《唐书》本传。南唐李氏《澄清堂帖》刻知章所摹王羲之书,董其昌称曰:‘宋元以后,羲之再生’。今此书脱胎王羲之,则为贺监真迹无疑。且《孝经》汉魏以来古、今文并行,唐开元中玄宗撰注用今文,又诏元行冲等为疏,令集贤院写颁中外。天宝初,重修刻石,世谓之《石台孝经》。知章直集贤院,在开元、天宝间,此安知非其稿本乎! 我邦建学,参取唐制。天宝中兼用孔、郑二注,贞观二年加以玄宗注,经筵开讲,例进读焉。当是时,遣唐有使,留学有生,求法沙门,航海往来,以迄宋元,断纸零笺,流传此间,而完好如斯卷,世未多见,因令宫内七等属臣,堀t钩摹,一~一磔,务不失真,四阅寒暑,锓版告竣。 盖书者,六艺之一;孝者,百行之宗。家藏一本,人临数行,亦圣朝右文之泽矣哉。 明治甲申纪元节宫内文学从五位臣川田刚谨书。”

在中日交往史上,唐时有著名的鉴真和尚,鉴真带走了散佚东南民间的“二王”真迹及杂体书50余帖,他曾在越、杭、湖、宣诸州讲过学,到过离他家乡本来不远的贺知章家乡。开元、天宝是日本“遣唐使”活动的活跃期。在鉴真东渡之前40年,遣唐留学生吉备真备到中国留学长达19年,在鉴真东渡之后,遣唐留学的有著名的空海(774-835),空海酷爱书法,尤长行草,平生服膺李邕,回国后传世作品有《风信帖》、《临孙过庭书谱》、《临急就章》数种,后二种即为章草。日本文字中的平假名,即是空海根据汉字草书的偏旁制定出来的,片假名是吉备真备根据楷书创造出来的。汉字诸体对省约灵动的日本平假名文字最直接的影响作用莫过于实用易读的章草片假名字母用楷书改造,正如唐朝同时盛行楷、草一样,各有派用,只要看看这两种日文字母即可确认。

此后流入日本的中国章草书作,很容易被日本人当作字体发展源流的资料加以研究利用。最后自称是学贺知章草书的菱湖卷写出字学意义专著《十体源流》(图3)来。从现存菱湖卷的书迹(图4)可知他学贺知章草书不虚。

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在“遣唐使”的高潮,与张旭齐名的贺知章的作品对日本书法及至文字产生过极主流的影响,贺知章的作品流传到日本并在日本文化界流行过,但我们也没法确定,今存《草书孝经》即是昔年流行日本的贺作之一。川田刚跋语第二段“我邦建学,参取唐制”云云,讲的也正是这些,那是日本走向改革图强的“大化革新”时期,跋文作者也未予肯定刻墨迹是唐时流入的故物。

也有稍近于明末清初时流落日本一说。明清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中土人士又形成一个避难东瀛的潮流,这时候比较有名的是明僧隐元(1592-1673),携弟子木庵、即非东渡,三人即是日后名噪日本禅界、书坛的“黄檗三笔”。明季复兴过章草,木庵、即非又善草书,他们携去大量书画。过几十年,日本皇室得到那卷《草书孝经》,用4年时间刻石并墨拓以传天下,后来拓本回到中国,就正如贺知章的名句“少小离乡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迅速得到文人的品题称赏。

四、贺知章《草书孝经》风格特点:

1.劲利明净,锋芒毕露

这种末笔出锋收笔,一则是笔画尖利,精神外耀,二则动作利落,节奏明快;三是便于起带下笔,笔势畅达而极富弹性,当是狼毫类硬毫所书。凡转折处,其书几乎都是用腕侧锋写出(图5),笔画显得粗壮而爽利,在细线的衬托下特别醒目,往往成了此字甚至成为通篇的最强音。贺知章的草书为小草(或谓“二王”草或今草),与孙过庭《书谱》一样,都是法乳“二王”,一胎所出(图6)。两者水平都是一流的。《书谱》用笔内敛,表现出蕴藉之感,趋于保守传统的情意。《草书孝经》则潇洒淋漓,可以看出清新而充满生气,同时可以从这里感受到随之而来的浪漫书风的萌芽。

2.格调高雅,魏晋风流。

《草书孝经》还较多地掺用了汉简的写法,不少笔画明显带有章草的用笔特色,在用笔与结体上,通篇变化多样,丰富生动,使人联想起索靖的《七月帖》(图7)。每字笔画之间,加进了飞丝萦带,圆转如圜,索连的笔法,形成了独特的“笔有方圆、法兼使转、横画有波折、且简率连笔”的笔法和“字字有区别、字体有则、省便有源,草体而楷写”章草体势(图8)。《草书孝经》与《书谱》相比,前者笔力精绝见遒逸,后者笔力精绝见萧散。遒逸气息高,而萧散韵味淡,环肥燕瘦,各有所长。尤其可贵的是,《草书孝经》全帖共1800多字,前呼后应,一气贯注,无一字怠,无一笔懈,瘦不露骨,肥不涨墨,技法娴熟,意态活泼,风致雅逸。字里行间流溢出一种施逸清秀之气,既见诗人之气质,又具名士之风度。《草书孝经》应是贺知章在微薰时所书,有些兴奋,但不糊涂,故能用笔放逸,而章法井然。

3.纵笔如飞,错落有致

此卷草书采用有行无列的形式,字写在有界线的行中,故自然中见整齐,整齐里呈生动。其字大小由之,粗细相间,摇曳而下,错落有致。而行笔或轻或重,或提或按,或徐或疾,墨色浓淡辉映,字体时大时小,结构忽疏忽密,变化多端,对比强烈,富于节奏感。其粗笔浓墨处就如在墨线构成有韵律的交响中突现高潮,使人感受到贺知章铺纸挥毫时心灵的律动(图9)。

书法线条组织运动中的速度是构成书法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书法艺术之所以能以“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笔法的复杂性,因此,人们在讨论书法时,谈论得最多的就是笔法。假如忽视速度的重要性,撇开速度孤立地去研究笔法是不够全面的。纵观《草书孝经》中体现速度的处比比皆是,如 “也”(图10)等字。这些字都体现贺知章对草书的熟练掌握。

4.遒劲妍润,沉着流动

唐代虞世南曾云:“字有态度,心之辅也。”他指出字的形状和态势是人的思想情感的具体表现。而唐太宗说:“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又说:“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更是道出了人之思想情感在书法中的表现。《草书孝经》书法作品中的动感态势,决非作者下笔前就设计好的,从作品看,他是笔随意转,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自然写出。看似漫不经心,却处处着意留心,在随心所欲、率意纵横的挥写中尽展法度与技巧的精熟、造化与道法的无羁。竖行中,讲究中轴线的变化,多为“S”形,中轴线的“变”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流动感(图11)。

5.牵丝联结,引带分明。

一笔的收笔处和另一笔的起笔处之间,顺着书写笔势带出的细线叫“牵丝”,也称“游丝”、“丝牵”、“引带”。牵丝联结是行草书中极有效的处理汉字笔画结构的手段之一。《草书孝经》的草书中多用牵扯丝联结(图12)等字,牵丝使左右笔画联结,分而不散。

6.结体夸张,对比强烈。

《草书孝经》在结字上,善于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产生强烈的效果。根据字的具体结构,在不同的部位,分别对其笔画疏密进行强调。或密者一任其密,疏者更使其疏。如包围结构的“四国”、“一人”(图13)等字,对比强烈,饶有意趣。

总述

在贺知章的草书中能感受到一股很强的晋韵气息。从笔法、结字、行气等方面都可以将其与王羲之书作比照。然而,在用锋遣笔上,独辟蹊径,实则难能可贵。《草书孝经》通篇可分作两部分来欣赏,前一段基本上字字独立,比较轻缓、自由自在、温文尔雅、以法为趣,而到了后半段,改变了字与字之间的独立面貌,将法度渐渐隐退,而以性情为主旨,任情恣性、一任于书、牵丝萦回、狂放激荡、不拘一格,给人一种无法抵挡的雄强之势。笔锋在纸面上跳荡,横刷侧扫的笔迹虽时隔了一千多年,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得到那种笔法表现精巧、重心平衡的华美之势与变化无穷的锋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二王”书,又小异于《书谱》的独特风格范型。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4

文末说“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就表明李密采用了先尽孝再尽忠的方式来满足帝愿。此时晋武帝可能会产生下述疑虑与不满:1. 李密这样做毕竟属于违抗圣旨,罪责难逃;2. 李密曾在蜀国为官,现在的做法是否为了学那“伯夷、叔齐”,来个“忠臣不事二主”,所以曲尽辩辞;3. 如果李密要扶养祖母,那为什么不把她老人家接到任上呢?

这些也是读者在阅读时极容易产生的疑虑,而且应该是晋武帝与李密产生牴牾的三个最重要的问题。然而,心思细腻的李密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将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一一化解,可谓滴水不漏,令人叹服。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这些话可以解除第一个疑虑。李密称晋朝“以孝治天下”,并非为达目的而作的牵强附会之说,而是史实如此。孝道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西周时期,孝道已基本成型;春秋战国时期,孝道已进入中华民族伦理意识的核心范畴;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加强,“孝”被不断地强化,泛化,成为政治伦理;魏晋统治者沿袭了汉代的风俗,也标榜“以孝治天下”,正史《晋书》中还专辟“孝子传”,以昭示对孝的褒奖和宣扬。所以刚刚强大起来的晋武帝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不可能放弃“孝”这一维护封建专制的有效手段。李密投其所好,表明自己的选择最终还是以国君的治国之本为依据的,自然避开了“违抗圣旨”的罪责。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些话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是关键处,直接破除了晋武帝的第二个疑虑。李密要告诉晋武帝,自己以前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显达”,这属于私欲,无论在什么国家、谁的手下做事,都是没有区别的。为了表明自己不是为了看重名节而拒绝赴职,李密的陈辞可谓字斟句酌。比如“历职”一词,如果换成“就职”也很通顺,但是表意就不够诚恳,因为“历职”是“连续任职”的意思,这就体现出他做官时间之长,劳心仕途之久,“本图宦达”之意便显得更为真实。再加上身为“亡国贱俘”,谦卑之态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李密“惟重功名”的陈述,自然可以避过晋武帝将他视为“异己”的危险。

以上两点疑虑一旦解除,李密的身家性命就有了保障,唯其如此,才有扶养祖母的机会;掉了脑袋,只能一事无成。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些话可以消除最后一个疑虑。按“……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等信息看来,祖母刘氏在五十六岁的时候就开始“一个人”抚养李密了,李密在“蜀国”为官时,祖母起码也该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李密是个孝顺的人,七十多岁的祖母就算身体健康,他也该躬亲扶养的了;依此想来,李密可以边做官,边赡养老人,那么在晋国做个大臣也是可以把祖母接来,既尽忠又尽孝的。然而李密连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四个含义相同的短语,急促地表达了祖母的危险境况。祖母的情况实在是太可怕了,李密想激起晋武帝这样的感受:像这样的老人怎么可以再经历路途颠簸呢?像这样的老人怎么可以没有至亲的照顾呢?面对这样的老人,一个有孝心的晚辈又怎么忍心和她有片刻的分离呢?真是“更相为命”,谁都离不开谁啊!

三大疑虑被一一消除后,晋武帝无法再强求李密,否则他会落下被人非议的话柄,比如:治国无方,自相矛盾;冷酷无情,残忍暴虐;不通情理,专横跋扈。此时蜀汉虽亡,东吴未灭,晋武帝为了稳定巴蜀人心,正在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来稳定各级官吏,以确保政权稳定地过渡。他有统一全国的宏愿,自然不会愚蠢到破坏自己的声誉。

李密的陈辞可谓步步设防,曲折委婉,情理交融,无懈可击,如此思维与如此言辞,达成目的的胜算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情感,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5

关键词:抑情就理创作思想理论定性

高明的《琵琶记》①是一部宣传封建政治伦理思想的南戏代表,具体说是借蔡伯喈形象来表达“忠孝两全”的思想观点。作者不仅具体地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达创作意图,而且为了使读者更明确该剧的主题,在理论上直接加以定性。这就是在第四十出借张大公之口说出的“抑情就理通今古”。

这句话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读诗有“诗眼”,而这句话恰可以认为是该剧的“剧眼”。它清楚地体现了作者行文的思想依据,并且也是我们理解作者创作蔡伯喈形象之性质及原意的切入点。笔者下面就此两点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探讨。

一、作者创作思想的揭示与体现

“抑情就理”意思是说暂时压制情感的冲击,而遵从“理”的原则。“情”在剧中具体指父母与子女的骨肉亲情;“理”则是指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三纲”“五常”类的“天理”。为什么如此定位呢?因为这句话是张大公在已经了解了一切前因后,遇到携妻归乡省墓的蔡伯喈对其劝慰时说的,所以它可以说是对之前伯喈行为的总结。然而伯喈的行为其实就是“三从”,“从”恰是“三纲”,具体说是“父纲”与“君纲”的行为表现。

伯喈最初是有着凌云壮志的,也对自己的才华相当的自信。然而双亲年事已高,自己独撑门户,不得已暂弃功名而侍养高堂:“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但是蔡公担心时光催人,老而不见子贵:“只恐时光,催人去也难留。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绶。”他希望伯喈荣登榜首,获取功名。当伯喈以合家欢聚,共享天伦之乐为由拒绝时,他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伯喈又分辨云:“真乐在田园,何必当今公与侯?”此时,蔡公暂且没有继续逼迫,因为真正时机尚未成熟,即黄榜未下。而一旦黄榜下来,蔡公就迫不及待的逼着伯喈赴试。这就是第四出的内容。在这一出开场,伯喈就表明自己要“力行孝道”,表示重孝于忠:“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争似孝名高?”然而在蔡公的刺激逼迫下,伯喈不得已而顺从父亲意愿赴京科考。不论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还是来自外界的逼迫,伯喈的行为总归是符合了封建社会孝道规范的,是“父为子纲”伦理要求下的合理行为。

满腹才华的蔡伯喈一举中第,接着被权势熏天的牛丞相看中意欲招为女婿。而一心想要回家侍奉双亲的伯喈却不接受丞相的好意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牛丞相向皇帝参了伯喈一本。伯喈此时仍然想向朝廷辞官,这样既可摆脱丞相逼迫,又可满足自己回乡尽孝的心愿,但是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的堂皇理由拒绝了伯喈的请求。伯喈于是被逼留京为官,被逼入赘牛府。这就是“三不从”中“辞官不从”和“辞婚不从”的情节概要。由于伯喈的入赘牛府也是遵照皇帝的旨意而为,所以此次伯喈“从”的行为也正体现了“君为臣纲”的伦理规范。不论伯喈的服从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择,但行为上的屈从已经符合了臣、子之道,那么他就是忠臣与孝子。何况他的不情愿的服从都有着合情的理由,那就是强烈尽孝的主观愿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抑情就理”中“理”就是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所依据的封建统治者提倡的“三纲”,具体说是“父纲”和“君纲”。而“通今古”则是讲“抑情就理”这种行为选择或者说其体现出的伦理规范在封建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可行性。至于其中的原因,这句话并没有明确的提示,但是稍加分析就可知道,除了封建统治者和正统儒家知识分子所赋予“理”以“天理”的地位,从而使之具有了强制性之外,我们从剧中具体的描述中可以得出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忠就是大孝的思维逻辑。

当秦汉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真正建立以后,“朕即国家”(韩非语)的君主国家一体观完全形成,因此君主要求臣民完全向自己尽忠。而臣民也认为君国同一,向君尽忠即是向国尽忠。此时封建统治者开始把中国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孝”加以改造。他们宣扬“孝”不仅仅是“能养”且“敬”的“小节”②,而更重要的是“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大也”。(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即为国尽力,效忠国君,能够光宗耀祖,才是“大孝”。这样就从理论高度把忠孝结合起来。同时统治者在制度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那就是“封赠”,指政府给予贵族及官员亲属的荣誉称号及此类行为。如《新唐书》、《宋史》的《百官志》和《元史》卷九十一志及《元会要》中对封赠都有详细的规定。在统治者思想宣传和相应制度措施的相互影响下,封建时期的中国人便陷入了统治者设好的圈套。

在《琵琶记》中对这种封建统治者宣扬的并被封建家长虔诚接受的“忠孝合一”的思想有着形象具体的体现。第二出蔡公劝伯喈时曾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第四出张大公也劝伯喈“早班行装前途去”,对于伯喈的犹豫,他给出的理由是“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忠”。他认为博得一第,子贵亲荣要比跟躬奉亲侍重要!而后蔡公出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但得他为官吾足矣。”实际他的心愿也只是“改换门闾”。再后来父子争论何谓“孝”,伯喈的定义是“孝”的本义:“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问其寒袄暖,骚其疴瘁……。”而蔡公以伯喈所说为“小节”,不是“大孝”,随后解释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之终也。”其实父子二人对赴试与否和对“孝”的不同态度和理解,反映的是情与理的矛盾。二人所言均来自《孝经》。但是蔡公的理解已与《孝经》的本义不同了,蔡公反映的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蔡公的初衷即是盼儿子一举高中以便改换门楣,光宗耀祖,自己则可扬眉吐气。即使在之后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蔡公仍然表达了只要伯喈富贵自己甘愿付出的执着([前腔]):“养子教读书,只望他身荣贵。……休聒絮,毕竟是咱两口受孤恓。”另外,在伯喈辞官辞婚时,黄门也这样劝他:“你做官与亲添荣耀,高堂管取加封号,与你改换门闾偏不好?”(第十五出)即使忍苦受难的五娘对蔡公的心思也是深表理解:“教导,暮史朝经。愿得荣亲并耀祖,一举便成名。”(第三十五出)如此频繁的相同意思的表达,非常明确的表明了作者对统治者“忠孝两全”思维逻辑的清醒认识和认同,并以此作为刻画伯喈形象的行文依据。

上述内容即是对“抑情就理通今古”深层含义的揭示。虽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清醒的作者同样借张大公之口对该句话做了补充和论证,那就是第四十出最后时张大公的唱词:“……况腰金背套,不枉了光荣门户。”这也同样证明了我们上面分析的正确性。

总之,“抑情就理通今古”这句话不同程度的揭示和体现了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的思想依据,其中是以“三纲”中“父纲”和“君纲”为基础,以封建统治者宣扬的“忠孝两全”的思维逻辑为核心。

二、蔡伯喈形象之性质的理论定性

既然“抑情就理通今古”揭示与体现了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的思想依据,那么相应的这句话就是对伯喈形象之性质的理论定性,是我们理解作者本旨的切入点。伯喈暂时压制住了孝敬父母的强烈情感冲动而赴试,而为官,而完婚,并且最终使得一家人都得到了国家的封赠赏赐,完成了父亲的愿望,是“大孝”而非“小节”。“这种行动上的屈服,当然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于是把‘全忠’的帽子强加在蔡伯喈的头上。蔡伯喈父母虽然穷饿而死,但是因为儿子做了官,死后得到封赠,这也符合统治者所标榜的大孝,于是又加了一顶‘全孝’的帽子。所以题目用上了‘全忠全孝’字,并非不符合客观情况。”③所以作者借张大公之口肯定了伯喈这种“抑情就理”的“三从”行为,认为自古至今这都是被普遍接受的合理行为。也就是说,这句话是从理论高度对蔡伯喈的行为予以肯定。

然而作者为何又要从理论上对人物形象的性质做一番判断呢?因为对于接受者来说,对剧中人物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其言行和剧情发展,并不需要作者特意的点明和提示,如果这样反而会妨碍接受者的审美判断和审美享受。所以对于作者高明的这句话,我们需要从该剧主题的设置和情节的安排入手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作者是按照“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剧作观来塑造“全忠全孝”的道德楷模---蔡伯喈。据作者的思路,蔡伯喈的忠与孝的结合就像钱南扬先生的总结的那样,基本是封建伦理观念的图解。然而“忠孝自古难两全”,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封建统治者将孝加以改造,简单粗糙地以尽忠即是大孝的思维逻辑把忠孝结合起来。如果仅仅以此为依据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必然是干瘪失色的,作者高明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很巧妙的采取了一种策略。据孔子的理解,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能养”;二是“敬”。而伯喈由于赴试而不“能养”,所以只能在主观孝心上大做文章了。具体上,在十七出伯喈允婚时,唱道的:“只是我,不合来,长安看花。”二十一出中伯喈月下的独自弹琴诉怨;二十三出他思家时的“他乡游子不能归,高堂父母无人管”的自责和“悲伤,鹭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谩把金章,绾着紫绶,试问班衣,今在何方”的痛苦追问。用牛相的话说就是“蔡伯喈不忘其亲”。但是作者如此的反复渲染,实际上客观地反映了伯喈夹在情与理之间尴尬、矛盾的心情与处境。这样一来,容易使得读者和观众对伯喈产生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从而影响对该剧主题的认知。如吕天成就评价云:“情从景出,一段真堪断肠。”④

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伯喈双亲不幸亡故的情节设置。我们知道双亲亡故情节是为刻画五娘的贞烈坚韧的贤德品质而设,但毕竟对伯喈形象的刻画也会产生影响。因为从普通读者和观众的审美心理来说,伯喈这样至诚的孝子不应该得到这样一个悲惨的打击,他们会以此来怀疑伯喈作为孝子的真实性。还有一部分人会简单的将双亲的亡故的责任直接归结到伯喈的不归,虽然剧中已经借张大公之口表达了“三不孝亦非其罪”,但是作者仍然担心读者和观众的误解。所以作者更明确地以“抑情就理通今古”对伯喈的行为做理论上的肯定,清楚地告知读者和观众自己的创作意图。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我们对“抑情就理通今古”这句话的分析,可以知道该句话对本剧剧旨表达的重要性。它是作者高明有意识地情节设置,是对伯喈行为的理论上的肯定,然而却从客观上明显地揭示和体现了作者以封建统治者提倡的纲常伦理思想和“忠孝合一”的思维逻辑为创作依据。于此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文本阅读和鉴赏时要注意从细节去理解和发掘文本题旨。

注释:

①(元)高明,钱南扬校注.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②《论语·为政》中有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孔子“孝”的包含“能养”与“敬”两个方面。

③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4页.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6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读完一个好作品,我们也可以写写读后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朝花夕拾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读后感一一点,一点,一点点地看完了《朝花夕拾》,连串的时间,连串的记忆,真想将鲁迅爷爷的记忆当做我的。整本文集用词语简洁柔和,正是鲁迅爷爷的平易近人的体现。书中的抨击,讽刺,嘲笑,正是鲁迅爷爷对当时社会的反感与不满,表现了一个想让让民族进步,想让社会安定,为孩子着想的鲁迅爷爷。

这本书向我们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图卷,封建的社会制度,社会对人民的囚禁。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园中淘气天真的小孩子,观菜畦、吃桑葚、听鸣蝉与油蛉和蟋蟀的音乐会,看黄蜂、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到在书屋读书习字,三言到五言,再到七言。课上偷偷画画,到书屋的小园玩耍。无一不体现出小孩子追求自由,热爱大自然的心态,也表现了社会对孩子们的束缚。

《在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中,这两个人物,给鲁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两个由当时社会造就的人物。一个下层的劳动者,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阿长,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思想毒害的结果,表现了当时社会的浑浊、昏暗。正直倔强的爱国者范爱农,对革命前的黑暗社会强烈的不满,追求革命,当时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体现了旧社会人民对束缚的反抗,向往自由、安乐的心。人民从囚禁中走向了反抗。

这两个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反照,人们受尽黑暗的压迫,到起来反抗,经历了多少次改革与战争,才有了我们现在安定自在的生活呀!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生活这,家里有电视电话,有的还有电脑,繁杂的电器设备和自由的生活,我们不用遭受黑暗社会的压迫,不用吃苦,更不用去闹革命。这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自己的先躯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鲁迅爷爷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爷爷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有一个人,他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都没有在那个腐朽冷漠的社会中随波逐流,而是以笔为武器,同整个封建社会斗争,他就是鲁迅!有一本书,它反映了在那个社会麻木不仁的统治者和贪婪迂腐的国民,它就是《朝花夕拾》!

这本书以作者年少时的经历为原型,回忆了他的童年师友以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农村城镇等,反映了当时社会时局的动荡。看似在写回忆实则是想要唤醒当时的社会大众。书中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藤野先生》《朝花夕拾》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无常》和《二十四孝图》这两个故事。《无常》中的无常是个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王爷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通过无常和阎王爷这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讽刺了现实一些所谓的正人君子,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描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钱,确全给了自己的兄弟,后来穷得吃不起饭了,却想到家里的儿子会“抢”老母的食物即决定牺牲自己的小儿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点盗世欺名之意,形象的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在这本书中,鲁迅先生大量的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用评定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趣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希望能让人思想解放的愿望。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消遣日子。

朝花夕拾读后感三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年少轻狂时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飘向了那份曾经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绽放的鲜花有了晨曦会显得更加娇嫩,到了夕阳西下时分去摘取,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中风韵,那若有若无的清香在风的导送下,让人浮想联翩。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留在心头,慢慢漾开。

鲁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并不乏味。他是乡下人,却能和城里人一样去读书。少了乡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书达理。少了城里孩子的娇气,多了一种大度气派。他怀念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日子,与小虫子们为伍,仿佛这样的童年才够味儿。趁大人们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神速,钻进百草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也会来伴奏,鲁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圆舞曲中度过的。

枯燥,乏味,是对鲁迅先生在三味书斋的最好的诠释。稍稍偷懒一会儿,也会被寿镜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里去了?”喊回来,整天除了读书还是读书,闲来无趣。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有人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会写文章,最主要还是看他的文章里有没有感情。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认鲁迅确实厉害,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希望与大自然真正拥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间流连,向往与小虫子们打成一片的日子。读着读着,仿若年迈的老人顿时变成了一个活力四射小孩子,身上散发着阳光般的气息。

小的时候,自己也曾拥有过那样的光辉世纪。喜欢坐在河岸边看着鸭子从身前游过,颁着手指头细数“一只,两只------”;喜欢奔跑在林间小道,抛开心中的不愉快,尽情去笑,不用管礼数是否;还喜欢躲在一个隐秘的地方,看着同伴进进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后因为自己躲的技术太高超,无奈,只得向我低头认输。想到这里,心中有种窃喜的感觉,说不上来是什么。好象是一个小小的“阴谋”得逞了,又象是躲过了一场小小的“灾难”。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读后感四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热情。

而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蔑视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时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而我们也要向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学习,嫉恶如仇,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朝花夕拾读后感五《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了回忆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有读书机会了,学校又是“乌烟瘴气”,想看的书,长辈认为不对,学了知识,却什么也做不成;爬了几次桅杆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就能掘出金银铜锡来么?是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灌输不来的。

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求学的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朋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起落落……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7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一首,我们耳熟能详,几乎人人会唱。然而你知道吗?“七子之歌”这一意象,也出自《诗经》。那是儿子对母亲的倾诉,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也是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由此,也引出了中国的孝亲诗,有些凝重,却也充满温情。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骨肉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人间最重要的一种感情。无论是否有人书写,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它不感天动地,不刻骨铭心,它更多以一种平淡到被儿女忽略的形式存在。因而翻遍中国历代诗词,别友别恋人的诗浩如烟海,山水田园诗浩如烟海,咏史抒怀诗浩如烟海,而涉及到父母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一首《游子吟》而已。所以,非常有必要溯源《诗经》,找到中国古代孝亲诗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这样一种平淡却凝重的情感,从而再次获得心灵的洗礼。

出自《诗经・邶风》的《凯风》,是一首被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孝亲诗,让我们一起走近它,领略其中真诚深挚的赤子情怀吧。

中国第一首孝亲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其实无论是春天吹绿庄稼、吹开花朵的和风,还是夏天酷热中让人倾心的习习凉风,都如朱自清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首来自上古的名为《凯风》的诗,便真实而细腻地写出了在“母亲的手”的“抚摸”下酸枣树长大的过程,或者说七个孩子长大的过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酸枣树。心,酸枣树上的纤小尖刺。温情的风从南方吹来,轻轻吹在酸枣树那纤细而尖嫩的小刺上。如此有画面感的两句诗,将我们带到了一派自然风光之中,好像一个故事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镜头切换,我们看到,一间温暖的房间内,一个孩子啼哭着降生到了人世间,在母亲温和目光的注视下、温暖大手的轻抚下,渐渐安静了下来,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世界。“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树木嫩壮貌。劬(qú)劳:操劳。酸枣树那些小嫩刺,在和风的吹拂下嫩壮可人;室内的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倾情照料下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室外的风如何劳顿,但我们看到了室内的母亲,她竭尽心力。自从有了孩子,她没有安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孩子的哭声就是她战斗的号角,她被这哭声指挥得团团转,为孩子换尿布、喂奶、清洗,抱起孩子在室内走动,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童谣……因为做了母亲,她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她甚至忘记了饥渴,好像孩子的满足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第二节里,棘心长成了棘薪。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能当柴烧,自然是长大了。钟惺在《评点诗经》中说:“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室外的酸枣树长大了,室内的孩子也成人了。然而,长大的酸枣树是否能够回报风的恩情?不能。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也同样不能。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诗的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有美德,而我却不成器,不能回报母亲的爱。我们不必谴责这位作者,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不能回报”的事实,并且把这种情感写在诗中流传下来,便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他让自上古而后的几千年来的读者,都在他的痛苦中,对自己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唯其不能回报,我们才会努力去回报,至少可以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减少母亲的辛劳和苦痛,让母亲有更多的欣慰。

室外的镜头从酸枣树切换到了一股清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实义。浚,卫国地名。浚地的寒泉默默地流过,不分昼夜。寒泉默默地滋润着一方土地一方人,正如操劳的母亲,默默地养育着孩子。默默的流水里,流过了母亲的生命和时间,母亲的脸上有了皱纹,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母亲的肩膀变得孱弱,母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常常忘了,母亲也曾经是长着翅膀的天使,有过少女的美好和浪漫、诗意和梦想,因为有了孩子,她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翅膀,变成了大地上的母亲。“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七个孩子,也许还是中国历来认为最为圆满的“五男二女”,但这些孩子除了给母亲带来劳苦,又能给母亲带来什么呢?有人说儿女天生是母亲的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冷酷,却也包含着一部分的真实。

室外镜头再次切换,由寒泉转向了树上的鸟。“黄鸟,载好其音。”(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小小的黄雀在树上婉转地鸣叫,声音悠扬动听。它是在叫什么呢?是在表达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感激和愧疚吗?鸟儿尚且能用甜美的歌声来宽慰母亲的心,我们做孩子的,又能怎样宽慰母亲的心呢?“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两句是对上一节后两句的反复重叠,在这种重叠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唯有反复咏叹,才能抒发自己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很像是一幕短剧,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向自然天地,平视是酸枣树,俯视是寒泉,仰视是黄鸟。诗人的视线掠过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母亲的联想。朱熹在《诗集传》中如此解读:“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收回目光,将其定格在通往室内的门窗上,母亲操劳的身影在室内影影绰绰。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涛,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诗经》里的其他孝亲诗

《诗经》里,《凯风》并非唯一的孝亲诗。还有一些表达因战乱服役而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之句。比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几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雁“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父母又去依靠谁养活呢?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继咏叹“父母何怙”之后,诗人又咏叹“父母何食”“父母何尝”,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无休止行役的抱怨。

《诗经》中最集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思念之情的,还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lù),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不,那只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家里空荡荡,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接着诗人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报答父母的恩情,这首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清代学者刘沅认为,《凯风》“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凯风》意境的后世发展

《凯风》作为中国第一首孝亲诗,其诗意和意境都在后世获得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蒋立甫《〈诗经〉选注》)

孝亲内容出现在诗歌中,较早的如古乐府《长歌行》: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这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其命意遣辞完全出于《凯风》。那吹动长棘的凯风,那茂盛地长垂着的枝叶,那弄好音的黄鸟,无不让远离母亲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西河,一定是家的方向。而《诗经・凯风》中极度忧伤却没有流出来的泪,这位作者将它流出来了。这样的泪水因为思念母亲而流,也唤起了历代游子共同的伤怀之情。

元代诗人王冕有一首《墨萱图》,诗云: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首诗,也明显有着《凯风》的痕迹。那灿灿的萱草花,“南风吹其心”,让我们想起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之句。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想象着孩子远行的行路之苦。后两联依然是惭愧之情: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很是惭愧。“愧听慧鸟语”,便是《凯风》中“黄鸟,载好其音”意境的化用,一个“愧”字,自然隐含着“莫慰母心”的愧疚。

后代的孝亲诗不是很多,从内容上,大约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歌颂父母亲情或表达对孝亲行为的赞颂的;二是写离别时的母亲或孩子的不舍;三是写离别后对父母亲情的思念。

第一类歌颂孝亲行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后世所传的《二十四孝图》的滥觞。其中有如下句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如今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由元代学者郭居敬编选,成为元代以后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后有人配图,成为《二十四孝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二十四孝图》,对这些故事进行介绍和演绎。曹植的《灵芝篇》写到了二十四孝中三国以前的几个故事。虞舜孝感动天,伯瑜七十彩衣娱亲(当为老菜子的故事,此为曹植之误),都很让人感动。汉韩伯瑜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因年老而笞打无力,抱杖哭泣,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东汉丁兰,父母双亡,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暴子”句说的是,楚国有个人很正直,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就报告给了官吏,结果令尹把这个不孝的儿子给杀了;一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战三败,孔子问他原因,他说家里还有老父,自己若死了,便无人奉养父亲,孔子向国君请求,成全了这个人的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就是后世《天仙配》的滥觞。

在吟咏完这些故事后,曹植又感叹:“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这不是对《诗经》中《蓼莪》《凯风》两首诗的运用和深化吗?可见曹植在写《灵芝篇》时,内心涌动的便是由《诗经》中这两首孝亲诗带来的深挚的感情。

唐代的孝亲诗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这也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报答母亲养育之情的诗。其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谁说寸草心能够报答三春和煦的阳光呢?其实报答不了。“寸草心”便是柔嫩的“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没有人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戏曲家、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暮到家》,写了游子自外归来见到母亲时的一些感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前三联中,蕴含着母亲见到儿子时的百般滋味:见面之喜,思念之浓,爱怜之切。第四联是儿子的感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惭愧自己作为儿子做得不够好,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一句“不敢叹风尘”,不敢说自己在外有多辛苦,只怕母亲听了难受。这其中有“莫慰母心”的惭愧之情,也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境的生发。一种相聚,多种情伤。

唐代诗人王建在其《短歌行》中写道:“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这是父母的无奈,然而千百年来的父母,谁不是明知“生男女”会“催人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给予孩子生命,给予孩子无私无尽的关爱呢?

唐代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中写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也即将上战场的悲凉心情。古时是因为战乱,如今的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志在四方,总是要向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总有一天会将父母留在身后。我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孤独和辛劳?

第二类是写离别时的不舍的。当我们正常地生活时,亲情就在我们左右,如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常常让我们忘记它们的存在。在我们写作时,也很少会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当要离别父母或远游在外凄凉冷落时,当父母生病或离世时,我们才发现平日里那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空气,原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写得非常好:“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诗末“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成了天下在外儿女惭愧心情的代言,那种深重的愧与悔,依然是《凯风》意境的传承与生发。

第三类是写对父母思念之情的。宋代王安石有一首题为《十五》的诗:“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因为要外出做官,诗人将母亲留在了临川的家里。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听到了杜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1925年,对《诗经》深有研究的学者闻一多从美国学成回国,在他到大学任教之前,写作了《七子之歌》。诗歌以拟人的手法,将中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方面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了对帝国主义的诅咒。可见,闻一多是对《凯风》进行了符合时代特点的生发。虽然并不符合原诗的本义,却因其一片爱国之心,让我们心生敬意。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篇8

孝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在当代,孝老爱亲思想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敬老爱老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供大家参考。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1一、理解、感恩父母。

甲、我们沐浴着父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感受着母爱的真情成长。

乙、是啊,父爱是天下最广阔、最博大、最真诚的爱,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亲,感恩父母是所有人的整个人生都应倾心为之永恒主题。

合、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声,感恩我们亲爱的父母。

甲: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幅漫画。

乙:你有什么感受?

甲:是啊,父母的爱如水、如山,让我们欣赏《母亲》这首歌再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合: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沐浴着爱的阳光雨露。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爱?它在哪里?请你大声的说出来。

C、学生讲父母爱我的故事

二、如何孝敬父母?

甲:还记得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你能讲解吗?

甲:谁还能讲这样的历史故事。

乙: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那么我们该怎么孝敬父母?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来看一看身边的人物事迹。

观看孝女彭彩金事迹。

乙、请每个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表白:怎样孝敬父母?

温馨提示《五个必须做到的》

1、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

2、对父母有礼貌。

3、体贴父母。

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负担的东西,不为难父母。

5、向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等。

甲:最后欣赏歌曲《跪羊图》,升华情感

乙:让我们怀着对父母的感激之请齐唱《感恩的心》献给爱我们的父母。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2甲:初一年组《孝老爱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是主持人刘津池,我是主持人邹莹莹。

甲:是谁,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为我们的名字苦思冥想,希望将美好的品格、强健的体魄寓于其中?

乙: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们的康复,甚至愿意灾难以数十倍的强度降临于他们身上,以换取我们的平安?

甲:又是谁,把我们的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我们的开心与烦恼,牵动着他们的丝丝心弦?

乙: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最亲的人。也许,由于学习繁忙,你无暇时刻记挂着他们。

甲:那么,就请在今天,紧紧抓住心中泛起的每一丝感动。

(合)让我们带着感动,共同唱起歌曲《跪羊图》。

(肇敏卉指挥,学生共唱)

甲:我们沐浴着父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感受着母爱的真情成长。

乙:是啊,父爱是天下最广阔、最博大、最真诚的爱,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亲,感恩父母是所有人的整个人生都应倾心为之永恒主题。

合: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声,感恩我们亲爱的父母。

甲:请观看孟佩杰孝顺父母的视频。

(播放那个视频)

甲:孟佩杰的故事让我们动容。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历的佳话。

已:《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

甲:是啊,千百年来,古人用他们的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新一代传承这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

乙:让我们重温这些感天动地的故事吧!

(学生讲述古代现代孝德故事)

甲: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

乙:《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说: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甲: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爱抚自家的儿女的同时,也要去爱抚人家的儿女。”)

乙:是的,我们要像尊重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尊重别人家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甲: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当我们在小区玩耍,看到提着重物的老人,你是否曾帮忙拎一下?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上,看到刚上车的老人,你是否曾让座给他们?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看到老人在车流前犹豫,你是否曾搀扶他们过马路?

甲: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重温《弟子规》等经典文字,将孝心传递吧。(学生齐背《弟子规》)

甲:同学们,父母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是他们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他们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

乙:我们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同学们,成长道路上,父母一路陪伴我们,在你内心深处,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自己敬爱的父母说吧?

(学生评议好人好事,讲述心中感受)

甲: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颗赤诚的孝心,一颗懂得感恩的心。

乙:下面让我们大家互相交换精心准备的小礼物

结束:《孝亲敬老歌》音乐响起,

甲: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花了很长时间,

教我们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

教我们洗脸,教我们梳头发;

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我们要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这份伟大的爱!

乙:

所以,

当他们变老时;

当他们想不起,或接不上话时;

当他们啰嗦地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请不要埋怨他们……

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

当他们梳头手开始发抖时,

请不要责怪他们,

因为我们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慢慢地变老。

合:

只要我们在他们眼前,

父母的心就会很温暖。

甲: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乙: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

合:孝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递下去,越传越远……

甲:初一年组《孝老爱亲》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3主持人A: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今天这节班会课就让我们一起点燃心中的孝心吧!

课件:孝老爱亲

课件:“孝”字的演变

主持人B:(出示“孝”字演变)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对,这就是“孝”字。“孝”字,是一个会意字,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边,下边是一个“子”字。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是融为一体的。这便是孝。(下一张灯片)子背父母,意思是: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

主持人A:《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

主持人B: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什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故事。你们了解吗?

课件:24孝图和故事(亲尝汤药)

主持人A:我小时候就听妈妈讲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0--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主持人B:你刚才说的就是我们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经典故事吧?

主持人A:是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卧冰求鲤,闻雷泣墓,孝感动天……

出示图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各小队一个)

《11 怀橘遗亲》、《13 扇枕温衾》、《20 扼虎救父》

主持人B: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感天动地的故事吧!

出示:24孝图和故事

主持人A:是啊,千百年来,古人用他们的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我们新一代传承这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

主持人B:生活中有许多的新《二十四孝》故事,你是否看过,听过呢?

出示:故事善良孝女——孟佩杰

出示故事内容(配乐朗读)

主持人B: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伟大,感动,联系到自己只想到接受爱,没有想到要回报爱……)

主持人A:同学们,父母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是他们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他们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同学们,成长道路上,父母一路陪伴我们,在你内心深处,一定珍藏着最令人感动的那一幕,你愿意跟大家分享吗?学生讲父母照顾自己的故事:(生病照顾我、最好的东西留给我、爸爸不冷……)

主持人B: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亲人给我们的只有奉献,奉献,永远的奉献!!面对父母博大的爱,我们又曾经为他们做过什么呢?

学生讲述曾经为父母做的事情。

出示课件:天平秤

主持人A:我们将父母的爱放在天平的左边,把我们为父母做的事放在右边,我们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出: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很少。

主持人A:同学们都知道“小羊跪乳”和“乌鸦反哺”的故事吧。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完成下面的填空后你会怎样做呢?

课件:你是否了解你的爸爸妈妈?

学生发言:自己对父母太不关心了,了解的太少了。

主持人B: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颗赤诚的孝心,一颗懂得感恩的心。生活中,为我们的成长付出心血的,除了父母,还有很多人——他们的身影(出示老人图片),你是不是很熟悉呢?让我们亲切地喊出来吧!(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主持人A: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生都在操劳着。他们将我们的父母抚养大,现在,还要照顾我们:做饭,洗衣,接送我们上学,陪着我们完成作业……面对这些长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主持人B:帮长辈做一次饭。洗洗碗。扫扫地! 帮爷爷奶奶捶捶背,陪老人上街买菜,买东西。 用自己攒的零用钱为长辈买一件喜欢的礼物!走进父母的心灵,倾听父母的心声! 其他我们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主持人A: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爱抚自家的儿女的同时,也要去爱抚人家的儿女。”)

主持人A:是的,我们要像尊重自己家的老人一样尊重别人家的老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主持人B: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当我们在小区玩耍,看到提着重物的老人,你是否曾帮忙拎一下?当我们坐在公交车上,看到刚上车的老人,你是否曾让座给他们?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看到老人在车流前犹豫,你是否曾搀扶他们过马路?

主持人A:《孝经》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主持人B:意思是说: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主持人A: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重温《弟子规》等经典文字,将孝心传递吧。

各小组展示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孟子》节选。

主持人B: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恩情,我们要永远铭记于心。

《孝亲敬老歌》音乐响起,出示漫画。

主持人B: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花了很长时间,

教我们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

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

教我们洗脸,教我们梳头发;

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主持人B:我们要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这份伟大的爱!

主持人A:

所以,

当他们变老时;

当他们想不起,或接不上话时;

当他们啰嗦地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请不要埋怨他们……

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

当他们梳头手开始发抖时,

请不要责怪他们,

因为我们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慢慢地变老。

AB:

只要我们在他们眼前,

父母的心就会很温暖。

主持人B:

如果有一天,

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时。

请你紧紧的握住他们的手,

陪他们慢慢走,

就像

就像当年他们牵着我们一样。

主持人A: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

主持人B: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

AB:孝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递下去,越传越远……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使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是我们应该尽的义务,更应该是我们对父母和长辈的感恩和爱。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让孝在我们心中永驻。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4尊老爱老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2.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尊敬老人、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未来一代的责任和使命。

3.老人的人生经验是丰富的,人类正是靠着有经验的老人毫无保留地将金子一样珍贵的智慧传给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续、发展和壮大。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马识途”的道理。

4、教育学生尊老敬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二、活动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尊老敬老

三、活动准备

1、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录音故事《陈毅探母》。

2、设计问题:爷爷奶奶平常为我们做过些什么?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读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活动过程

1、猜谜:“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猜一种动物)

提示学生猜出谜底,并简单介绍,我们人类,没会走路时是爬着走的,是双手和手脚共四条腿走路的,老了拄着拐杖,就像用三条腿走路了。

2、老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家中,但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不是有一句古话“有老才有小”嘛。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媳妇十年婆,再熬十年成太婆。很多人,就这样在一日日一年年的奔波劳碌中老去。很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都希望有一个安乐的晚年。可是有些家庭不孝敬老人,甚至遗弃老人,把老人当做包袱推来推去。这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们班里同学,我们的家长,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谁知道关于敬老爱老的名言名句?指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谁会背《游子吟》?(指生背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么熟悉的诗句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母亲为临行儿女缝补衣服的细节,赞扬了母亲春天般的关爱。那么我们今天结合生活谈谈这几个问题: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老人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贡献?老人在生活中有哪些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首先请大家听小故事:《陈毅探母》。放录音。

3、学生发言(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的尊老或弃老的事例发表意见看法)

4、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家里,碰到爷爷奶奶生病时怎么做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说说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如何对待老人?

学生互相说说,再指生发言。

五、老师总结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好,大家都知道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老不敬,弃老不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尊敬长辈才是做人的美德,做人要先有德,“孝敬老人”从我做起,树立文明新风尚,让社会充满爱,让我们再听一遍“陈毅探母”的故事。

敬老爱老主题班会主持词范文5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父母长辈的关爱,知道长辈的辛苦,激发学生尊敬和爱护长辈,进一步加深对老人的感情。

2、通过演讲比赛活动,进行爱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长辈、尊敬老人。

二、活动时间:班会课

三、参加人员: 9.4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五、活动程序:

(1)、主持人宣布:《敬老爱老》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人甲: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主持人乙:重视人伦道德,敬老爱老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合: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在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的今天,我们来应该如何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学生呢?下面请看我们的主题班会。

(2)、倾听每组代表带来的《敬老爱老》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升华感情

主持人甲:通过这节课,我们加深了对敬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的理解。

主持人乙:我们不仅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应该孝敬长辈,尊敬老人,更应该从行动上做到,从我做起。

合:人人都有变老时,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后天的自己。所以我们要大声对说:我们要尊老爱老。

(4)、倡议(主持人宣读倡议书)

(5)、班主任总结:

上一篇:学习态度范文 下一篇:我在雨中等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