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小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28 23:39:00

人生哲理小故事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1

这是一本充满着哲理的书,书上主要的内容都是鼓励我们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小故事,而且在每篇故事的最后,都会有一段总结性的小感悟,点明了故事的中心,浓缩了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本美丽的书,它拥有着一件华丽的红衣裙(封面)和颗颗耀眼、闪烁的宝石(文字)。一个醒目的白色大标题方方正正的印在了封面的正中心《最精彩的哲理故事全集》。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看这样一本充满着智慧的书。

《最精彩的哲理故事全集》一书共收集了200多则古今中外最精彩的故事。内容涵盖了自强自立、努力奋斗、专心致志、坚韧不拔、冒险尝试、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灵活处事、团结一心、注重品德、孝顺父母和宏大宽容的方方面面。里面的故事形式多样,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果你认同了我的介绍,那么就快来选购这样一本《最精彩的哲理故事全集》吧!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2

关键词:场景 智性的小说 视角 声音

一、绪言

米兰・昆德拉是享誉全球的法籍捷裔作家。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他明确指出自己小说创作的目的:“小说就是通过一些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的思考。”[1]9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正是他探索“存在”的成功之作。作品描写了几个人物之间牵扯不清的爱与性的故事,但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爱情的描写上,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爱、性的纠缠而上升到关于人生存在的思索,“抓住自我存在问题的本质,把握自我的存在密码”。[1]31相对于作品的主题、情节而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叙述方式要更为精彩,也更引人注目,小说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

二、叙述视角的交织与转换

在叙述文中,无论所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如何表现出来,都会存在一定的“视点”,也就是通过一个观察点展现故事。西方小说美学崛起的人物之一珀・卢伯克在他著作《小说技巧》中说:“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角度的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的问题――调节。” [2]180根据对叙事文中视野的限制程度,视角可以分为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内聚焦视角又分为三种亚类型:固定内聚焦、不定内聚焦、多重内聚焦。[3]30

“不定内聚焦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呈现不同事件……作品由相关的几个运用内聚焦视角的部分组成。”[3]30叙述者如果将视角固定在某一个特定人物,从一个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必定会受到观察者视角及主观情感的限制。为了全面审视故事,了解人物具体情境,昆德拉采用不定内聚焦的视角,分别从四个人的角度来观察故事,将小说分为七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容都限定在某一个或两个人的视角范围之内。四个人的视角,彼此独立又时常交织,演绎出一曲和谐的四重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托马斯、特蕾莎、弗兰茨、萨宾娜四个人的感受出发,通过四个人的视角来观察故事,并以多个关键词概括各个人物存在的处境。第一部分与第五部分都以轻与重作为小标题,从托马斯的视角出发来看待世界、讲述故事。轻与重的两难选择正是托马斯人生的两难,他一生都在轻、重之间徘徊。在无复回归的世界中,他清醒地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生活就像一场永远不能成为正式演出的彩排,一张永远不能成为正式作品的草图。从轻与重这样的主题词可以看出,托马斯是被作者置于“轻与重”当中进行追问的人物。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从特蕾莎的视角来探讨灵与肉的问题。灵与肉的结合是特蕾莎向往的美好生活,她一开始就视灵肉为一体,但她无可避免地经历了灵、肉搏斗和分裂的痛苦历程。从灵与肉的结合,到灵与肉的分离,再到灵与肉的回归,她的生活被分裂,灵与肉永不停息地抗争。在第三部分《误解的词》与第六部分《伟大的进军》中,小说从大学教师弗兰茨和女画家萨宾娜两个人物交替的视角来审视梦想、忠诚、媚俗、背叛等问题。第七部分:卡列宁的微笑,这一部分在时间上来说发生于第六部分之前,视角是托马斯、特蕾莎交替出现,是对两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的描写。这种不定内聚焦让读者听到了四个声音: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弗兰茨,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生活情境,这些情境偶有交集又彼此分离。同时,叙述者不时在这四重奏中出现,发表富有哲理的议论,扩展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三、高高在上的叙述者

“叙述声音指的是叙事作品中,故事讲述的言语声音的发出者,通过作品中的讲述,人们可以听到出自于其中的声音。叙述声音制约着叙述的过程与所叙述的事件、人物等,因而,叙述声音实际上涉及的就是作品的叙述主体。即叙述者。”[4]52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这个行为通过对一定叙述话语的操作与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本。叙述者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成分,“因为正是叙述者的身份,及其在叙述文本中所表达的方式与参与的程度,决定了叙述文本的基本特征”。[4]50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可将叙述类型分为:客观叙述者与干预叙述者。客观叙述者充当故事的传达者,在作品中一般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作价值判断。“干预叙述者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它可以或多或少地自由地表达主观的感受和评价,在陈述故事的同时具有解释评论的功能。”[3]49

在现代小说中,强调聚焦者、严格地控制聚焦是常用的手法之一,以达到叙述的客观性,从其美学目的和追求的角度来看是“求真”,是企图还世界的本来面目,因此采取的策略往往是尽量避免叙述者的声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反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不仅不隐藏叙述者的存在,反而不断强调叙述者的地位和影响,并经常直接出场,进行富含哲理的评论。出场的叙述者站在更高的位置对故事中人物、事件做清晰的解说,这样的叙述方式契合了昆德拉“哲理小说”的创作理念,也正是这样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耳目一新。

(一)干预叙述者

干预叙述者常常主观地介入故事之中,在不中断叙事的情况下以简短的文字阐明其看法,或用一些含意明显的比喻和评估性的形容词表达其倾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叙述者总是居高临下,用一种智性和对人生、命运的深邃洞察讲述故事中发生的一切,充当人物不同情境的解说人。

小说第一章便引入了叙述者“我”,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他是一直困扰在我心中的人物,是“我”长年来思考的问题。“我”看见他站在公寓窗台前,而且“我”也明白他内心不知所措的原因,在后面的文章中“我”具体讲了托马斯的故事,“我”成了托马斯心声的感受者与解说者。这一叙述明显地告诉读者,托马斯是“我”一直想着的一个人物,“我”现在正在“回想”他的故事,解说他的人生哲学。在小说的第二部分《灵与肉》中,叙述者通过特蕾莎的视角来讲述她的故事,但是,叙述者却常常跳出故事,进行一段段富含哲理的评论。特蕾莎从小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中,她认不清自己,找不着自我存在的意义,所以她时常照镜子,她想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她不仅外表像她的母亲,有时我觉得她的生命也只是她母亲生命的延续。”[5]50“在我看来,特蕾莎好像是她母亲那个粗俗动作的延续……”[5]55这一部分写的是特蕾莎的故事,叙述者却跳出故事,进行“在我看来”的主观评论,敏锐指出特蕾莎极力摆脱母亲的束缚却又永远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的可悲,同时也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特蕾莎的存在只是她母亲的延续。她一生的逃离与背叛都是试图摆脱母亲的影子,“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比较理解了。这是一场和母亲的战斗。”[5]56叙述者叙述了一大段有关特蕾莎的生活,无非是为了让读者明白特蕾莎反抗母亲,逃离灵肉分离的生活的原因,经过叙述者有理有据的解说,读者“终于可以比较理解了”。叙述者透过托马斯、特蕾莎、弗兰茨、特蕾莎四人的视角来讲叙故事,但叙述者并没有局限在他们四人的视限之内,而是时常跳出他们的视角范围,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分析与评论故事中的一切。米兰・昆德拉并没有向我们单纯地展示故事中人物演绎的悲与喜,而是展示叙述者脑海中的所思所想。

(二)非叙事性话语

“非叙事性话语指叙述者(或叙述者通过事件、人物和环境)对故事的理解和评价,又称为评论。”[3]103非叙事性话语表达的是叙述者的意识、倾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非叙事性话语大量存在,叙述者在很多情况下暂时放下原本叙述的故事情节,做一段“离题”的哲学思考,这些评论看似游离于故事之外,与所叙故事关系不大,但在更深的层次上而言,这一些哲学的探询又是人物真实的处境,是存在主题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说是从哲学性质的思索开始的,叙述者以哲学阐释者的身份向读者“解释”尼采“永恒轮回”的哲学观念以此引出了统摄全书的关于存在的“轻”与“重”的辩证。“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5]5不复回归意味着一次性,“即使它是残酷,美丽,或是绚烂的,这份残酷、美丽和绚烂也没有任何意义。”[5]3永恒轮回――重――有意义,不复回归――轻――没有任何意义。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压着人们的每一个行动,重荷把人压得无法呼吸,将人钉在地上,但同时也赋予了人充实的生活,真实的存在。相反,没有生命之重,人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和自由都毫无意义”。[5]3轻与重之间,人该如何选择?这两难的境地是托马斯所处的环境,也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两难。托马斯清醒地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他放纵生活,享受轻松,追求自由的生命存在方式,为此他习惯单身,发明了“性友谊”,努力遵守着他的三三原则。在疯狂的性放纵之中,他享受着生命之轻,却又感到这种轻松难以承受。特蕾莎真诚的爱让托马斯感到无法承受之重,她成了他的负担。托马斯既放浪形骸又不随波逐流,他就在这生命的轻与重之间徘徊。

小说第六部分:伟大的进军,主要是以萨宾娜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是有关萨宾娜反抗媚俗,不断背叛、逃离的故事,而小说的开头叙述者并没有跟随萨宾娜的视角,展现萨宾娜的所见所想,而是站在故事情节之外,独自和读者一起探讨大便、媚俗。第六部分开头部分写斯大林的儿子死于纳粹集中营的历史事件,接着引出了大便的神学思考。文中的大便是人类的真实存在,每个人生活中都不能缺少,而很多人却回避甚至厌恶别人谈论大便,叙述者由此引出了媚俗,“媚俗是对粪便的绝对否定;无论是从字面意义还是引申意义讲,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5]296昆德拉对“媚俗”这一人性中固有的因素进行了哲学性的探讨,并把它上升到人类境况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关于媚俗的整个思考对于小说来说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理解萨宾娜这个人物的关键所在。萨宾娜厌恶媚俗作态。正因为她拒绝媚俗,所以她才能真正理解并喜欢托马斯的“性友谊”规则,她曾说:“我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的王国,你会是个恶魔。”[3]14媚俗的世界让萨宾娜极力想“背叛”,为求得个体生命的存在,萨宾娜选择了背叛。在背叛父亲、艺术、丈夫、国家以及情人中斩断一切世俗联系而令秩序无从形成、媚俗无处依附。萨宾娜宣称:“我的敌人,并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3]303她背叛、逃离的目的就是要摆脱生活中的媚俗。叙述者力图进一步深化人们对萨宾娜的理解,深化以萨宾娜这一形象所显示的信念。插入的这段有关大便、媚俗的议论紧紧围绕在有关人生存在的主题探索之中,貌似游离,实则暗合。

四、米兰・昆德拉――思索小说的践行者

米兰・昆德拉把小说与哲学相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以哲学家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而是以小说家的方式来进行哲学性思考。他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把小说分为三种类型:叙事的小说,比如巴尔扎克;描绘的小说,如福楼拜;思索的小说。[1]66昆德拉把自己小说的创作定位于思索这一类,这种思索的小说不仅仅是单纯地讲故事、线性地交代叙事的进程,而是侧重于对整个人生存在可能性的智性思考。那么,昆德拉在小说创作中是如何践行他的思索理论的呢?他的叙事又是如何为他小说理论服务、怎样把哲理与故事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呢?

热奈特在他的理论著作《新叙事话语》中对叙事观察者与叙述者进行了明确的区分,简而言之,“视角研究谁看的问题,即谁在观察故事,声音研究谁说的问题,指叙述者传达给读者的语言,视角不是传达,只是传达的依据”。[3]20视角与声音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无声的视角必须通过声音来表现,声音则又受视角的限制,只有视角所见之事声音才能传达。视角与声音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有时间差异、智力差异、文化差异、道德差异等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叙述者更像一位高高在上的智者,是小说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的人,整部小说的叙事都服从于叙事者的提问与思索。《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实际上就是一个与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保持一定距离的权威叙述者所进行的哲学思索。这是由昆德拉“思索的”小说的定位决定的。

当然,昆德拉并不是一味地进行哲学阐释,而是立足于小说,把叙述者自身关于世界、人生的哲学性思考与小说中人物的每一个境况相结合,正如他关于尼采“永恒轮回”思考时所说的“从小说的第一行开始,这个思考就直接地把一个人物――托马斯的基本境况引了进去。它把他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的回归的世界里的存在之轻”。[1]哲学的思考是纯粹理性的思考,它无关具体情境,小说的思考则是为了引出人物的基本生存境况,是针对小说中人物所做出的具体探讨。小说家不同于哲学家,小说家通过人物、故事、情节探讨存在,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提出存在的诸种可能性。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创作致力于对各种处境本质的探询,使他的小说不采用外貌描写、背景介绍、心理描写等惯常的小说表现手法,为读者想象留下大片空间。昆德拉强调:“小说考察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是人可能成为的一切,是人可能做的一切。”[1]

五、结语

传统小说重视小说故事的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传神,环境描写力求以假乱真。昆德拉是位自觉地探讨小说可能性限度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打破传统的写作手法,通过视角的变换、叙述者干预、非叙述性话语的插入等方式来探索人存在的本质。昆德拉在小说中对人生存在进行哲学性思考,但他并不是要把小说改造成哲学,而是为了在故事叙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技巧揭示人的存在的方式,使小说成为精神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1] (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 珀・卢伯克,爱・福斯特,爱・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3]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3

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精选   笛卡尔,一个注定被历史所铭记的人。回首他光辉的一生,你将惊讶于他太多的成就:坐标系的发明,第一套重要哲学体系的创立者,还有那句世代传诵的名句: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迫切地想要了解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因此,他将这个复杂的问题尽可能细分为许多不同的因素,并从其中最简单的问题出发。为了确保它们的正确,笛卡尔主张我们应该对每一件事物加以怀疑,因为他不希望他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实的基础上。“他想清除房屋地基上的所有旧瓦砾……”

  笛卡尔不仅怀疑前人的理论,甚至认为我们不能信任自己的感官,因为感官可能会误导我们。最终,笛卡尔怀疑每一件事物,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走到这里就走不下去了,但他却设法从这个零点开始。等待他的是漫长的思考,他日思夜想,废寝忘食……终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一件事必然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即“我思故我在”!从此,他开始将他独特的思维与见解倾洒在哲学史上,影响了一代代人。

  “我思故我在”名垂青史,受到后人的膜拜。但我认为,这句话的背后,笛卡尔的怀疑精神更值得人敬佩。他敢于反抗当时的哲学权威,独立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而在创立的过程中,他不被前人的理论所迷惑,只相信自我的认知,终于大有所成,被后人尊为“现代哲学之父”。

  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怀疑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怀疑精神,即指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当今信息量爆炸、繁杂的社会环境中,看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不随波逐流,是极为可贵的。在学习上亦是如此,如果总是借鉴他人的思想而不锻炼自我、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待到真正考试时,一旦转换个考法就不会做了,吃亏的必定是自己。这些都是我从“我思故我在”中学习到的精神,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精选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让人们发觉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不只是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责任。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作者带领读者跟随一个可爱聪颖的小女孩从远古罗马畅游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那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讨论的题目以及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历和遭遇,都详细的收录书中,生动自然的将整部世界哲学史演义出来。内容广泛却不紊乱,作者细心的将书中内容分成多章节,每节都有题目点出章节的中心内容,或深藏或巧露,每一节都阐述蕴含了它的真理,诠释了看似高深难懂的哲学问题。这样的分节让读者读来轻松,也就自然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理解作者的用意。

  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文精选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4

哲学基础知识是中职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之一,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哲学观点和哲学原理本身理论性强,逻辑性严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学生易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因而教师要先提高自身修养,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神圣的哲学殿堂。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创造性地利用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思维训练形式,以达到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如果能做到思维敏捷,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那么课堂会如行云流水,妙趣横生,就可以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二、让学生明白哲学课的重要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在讲绪论时,学生的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好奇心和进取心,认为自己会学得更好。再加上对老师的感觉新,就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观点。此时此刻,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讲学习哲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哲学知识有用、实用。如: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于是,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堆在屋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个学生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后,原本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方法。”这个故事的哲理不仅仅告诉我们,黑暗与光明本是对立的两个不同的事物,却又是相互统一的,更告诉我们,生活需要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有时总感到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与智慧的明灯。而哲学正是这样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只要学习方法科学、勤奋学习,哲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能学好的。

三、用形象的有趣的小故事、漫画、哲理寓言并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趣味小故事的灵活运用。

运用生活小故事帮助理解哲学原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运用“阿凡提染布的故事”告诉学生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颜色”和“星期”都是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即存在于具体的红、蓝、绿、黄、紫、黑、橙等色和星期一至星期天的这一共性之中。

2.用漫画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漫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往往是对某种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和批判,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漫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如:我在讲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时,就用了“老鼠偷油”的动漫画,结合教材设计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成语故事。

利用成语故事可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如:“画蛇添足”指的是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刻舟求剑”指的是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守株待兔”指的是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胸有成竹”指的是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使用寓言故事。

中外寓言故事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理,而寓言故事描述的情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寓言也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思维世界,使学生容易兴奋,激发探究欲望。如果在哲学教学中妙用寓言,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时,我运用了寓言《杀龙妙技》。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这告诉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存在。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5.联系现实生活,运用真实事例。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真实的例子非常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很好地把所学的哲学原理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使用鲜活的现实材料,有利于把时代精神带进哲学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展。在联系实际时,要力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在学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既可以联系洪战辉人生的发展变化,看到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十一五”期间国家取得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要用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哲学课理论性强,若采用“满堂灌”直接讲解的教学形式,就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我们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相互成为主体,课堂上可以采用“辩论会”、“知识竞赛”、“调查问卷”、“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对话,在对话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激发创造力,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进行中职哲学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维芸.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积极性.文教资料,2011.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5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也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教学《生活与哲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哲学抽象的原理或观点”,造成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不高,甚至惧怕学习哲学。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消除哲学所谓的“神秘感”,从而感悟哲学的魅力,领悟生活的哲理呢?

一、趣味故事蕴含着生活中丰富的哲理

1.身边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思考

故事一: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启迪: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故事二: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是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启迪: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故事三: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启迪: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2.创新的意识,细致观察的结果

多年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再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设计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每一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谈论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打个大洞,不仅会把大楼弄得尘土飞扬,乱七八糟,而且还会破坏楼面。”工程师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与其这样,不如把电梯装在大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伟大的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这就是所谓的观光电梯)

这个把电梯装在楼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创新想象得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阻碍自己的思维发展,其实伟大的创新往往来自对最简单、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实——细致的观察。

3.生活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袋鼠固然能跳,也跳得比较高。但是从笼子里出来的途径,除了“跳出来”外,还可以从“笼门”从容地走出来。

这则寓言故事让我们自然地领悟到:我们想干好事情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复杂的哲理,浅显的描述。

4.普遍的联系,永恒发展的世界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

转贴于

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钉子和一个帝国看起来毫无联系,但通过一些中介,如蹄铁与战马,战马与骑士,骑士与战斗等,两者之间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而人们正是忽视了他们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才导致了“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

民谣阐述的哲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以上(寓言)故事也好,民谣也好,都在反映一个事实:生活处处有哲学。“抽象”“神秘”的哲理原来都来源于生活,又“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课堂实践证明:选择新鲜有趣的故事无疑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哲学课堂的效率,还得注意几个环节

一是故事的选择:具有代表行、典型性、趣味性。

二是故事的数量:经典即可,贪多必然会影响学生“反省”的时间,甚至抹杀了学生“感悟”的机会。

三是故事的收集: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师生共同编辑加工相结合。“加工”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领悟”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哲理和师生共同感悟哲理,也是不断完善人生观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

1.整个课堂都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悟和理解是建立长期记忆的前提,而牢固记忆又巩固了领悟的成效。

2.探索课堂上的各种可能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的就是教学方法很多,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个体也会有不同的实践方法,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很显然教学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3.构造自己的记忆参照物。尊重每个教学对象,看到共性的同时,又要发现各自的个性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寻找到自己的记忆参照物。

4.积极的个人反馈,是教学反思的内容,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建立起自己都有的知识和记忆体系。学生需要为接受课程知识做好准备,并且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拥有牢固的记忆和可靠的回忆。而这些正是有效课程(生活与哲学)设置的目的。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6

其次,哲学故事比较柔和,相对于严厉的说教,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般学医的都明白,用酒精消毒的时候。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悄无声息地渗进去,效果才佳。这充分地说明柔风比风暴更有力量。例如,学校的制度再严密,仍有人会寻找出制度的漏洞,钻空子,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此问题我讲了一则故事:12年前有一个小伙子,高中刚毕业就去法国半工半读地留学。他很快就发现法国自助售票系统有漏洞,就是说逃一万次票,只有三次被发现。于是他经常逃票。毕业后,他留在法国找工作,因他有逃票被罚记录,没有一家公司招聘他。他要讨个说法,冲进一家企业经理办公室,质问:“为什么因几次逃票这点小事而拒绝天下英才?”“不 不、不”经理说,“此事证明了两点,一是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二是你不值得信任,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市场的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交系统这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此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此故事能穿越人内心,让人震撼,它能轻易地卷起人们心理的窗纱,它比刚性的制度、严厉的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哲学故事能触动人们灵魂的深处。尽管人们是忙忙碌碌的,其实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如何能让她们坚强,如何能让她们把教育作为一件有意义的事业来做,唯有哲学思想的引领,否则是徒劳的。例如叔本华的故事使人明白,生命是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又如泰勒斯的故事:你是谁?谁是我?你要到哪儿去等人生追问,使人们明白“认识你自己”,这才是每一个人离苦得乐的唯一途径。赛洛卡的故事:“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使人们明白生命的安然在于学会随顺境遇……我通过这一系列的哲学故事引导,使教师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思德得以提升。一名教师在她的随笔中写到:人们可以设计生活,为生活而奔波;人们可以设计人生,为人生而努力。人生与生活才是人们生命的全部,只有生活与人生发生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时,生命才有价值,这才是人活着的实际意义。

现代人的痛苦从表象上看是源于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源于生存的困境无法改变,其根源是对于生活意义的失落。作为教育管理者,如何能尽最大所能使教师在当下因不断的物质追求人性开始异化扭曲,造成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让教师能从社会、生活多元化的角度,承认制度公正的多元性。只有通过哲学思想引领,这种形式才能达成共识。又如教师的健康杀手源于心理因素的疾病,只有通过哲学思想的引领才能感悟人生,才能体会教师的职业幸福,才能对学生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讲哲学故事必须要有选择性,讲故事要看对象,要解决什么问题。既要有趣味性、适时性,更重要的是健康有益的,必须有意义、有实效,具有精神价值。

用讲哲学故事这种形式融入教育教学的管理,易学易记,对于师生精神的支撑既稳定而又持久。因为好的哲学故事不但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而且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把人引向了对美好生活的关注,从而让人更好地生活,而教师的快乐是教师幸福的应有意义。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7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它是一本小说,也是一本哲学,这本书也带给了我很多的道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一

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柏拉图关心的是永久不变的事物与“流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界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比如虽然说人不可能踏进头一条河流,但你不得不承认,河流在“某一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只要它存在,必然会冠以“河流”的称呼,虽然他在许多方面细细想来,是发生了变化的。)

对柏拉图而言,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简而言之,我们对于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确的观念,但是我们却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比如,即使我们看过了许多个不规则的圆形,我们脑海中却依然记住一个圆形内所有的角度加起来一定是三百六十度,也许这个圆形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我们依然清晰地感觉出来。)

柏拉图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用自己的感官约略认识的世界。)另外一个是理型的世界。(我们用理性来确实的世界,这些理型或“形式”是恒久不变的。)

所谓“理想国”就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二

若是愿读一本书,必是会先从某处知晓她的存在:或从朋友口中,或从网络,抑或从学校开出的书单。而我接触到《苏菲的世界》,却是从另一本小说的故事情节里。书中的大学生请同学推荐他一本哲学入门读物,这位同学先是提及了《西方哲学史》,其后许久,突然叫出了《苏菲的世界》。大学生拿起了她,于图书馆内坐了一下午,读完后直呼醍醐灌顶、精彩万分。

这本小说的作者当时是一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法学院学生。我想,这书中大学生的读后感受,应也是他当年读完此书所感吧。的确,我以为《苏菲的世界》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学启蒙读物。这样的书,她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丰富且缤纷不乏味的哲学知识,也有倚靠哲学理念的故事。苏菲的意识存在于席德的脑海中,而当她发现自己是被大校所创造出的角色时,她选择了逃离——在这样一个情节里,“创造者”是大校。而在书外,乔斯坦.贾德又创造了整个书中的世界!

这不正如在整本书开头几张中大校所打的比喻么:苏菲好比生活在兔子皮毛中的人,而大校好比白兔,提起这只兔子的便是乔斯坦先生。而苏菲竟真的从兔毛中跳脱了出来!当然,这些都只是出自作者笔下,而对于现实中还在兔毛中安居的我们,是可以有所启示的。

自然,书中的重点自然是大校所叙述的哲学知识。从爱琴海旁萌发的自然派哲学火种,至雅典三大哲人于整个欧洲燃起的燎原智慧之火;从中世纪教廷左右人心似是而非的宗教论调,到启蒙运动里思想家们对于教权与神权的反抗、百科全书派对于自然的强调推崇……书中的内容似乎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仿,但因为是大校书与苏菲浏览的缘故,哲学中许多枯燥的那些“主义”的名词,都被用生动而通俗的言语解释了。作者十分善于用活泼的比喻来解释玄妙深奥的道理,就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来触动读者的内心,发人深思。

我相信笛卡尔尔的那句话:“Cogito,ergosum(我思故我在)。”句子被改编成无数个版本,许多听说过的'人也未必清楚它的真正意思。这句话最好的证例或许便是书中的苏菲,苏菲对着镜子问镜中的影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所有新入门哲学的人似乎在接触哲学后都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这时,不妨用笛卡尔的话来勉励自己。苏菲只是一个思想,但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在世界中至少证明自己存在,也是令人安心的事情。

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哲学这门课是令多数青少年大感陌生的。即便高三将要上哲学一门课,但空讲唯物主义辩证法这般贬斥唯心,肯定唯物的言论,没有系统,也过于狭隘片面。而这一本《苏菲的世界》,最初面向的是西方的青少年,而至今在中国也并不是十分出名的书籍,倘若是被中国的初高中生们广泛传阅,一定会像那个比喻一般,让中国更多的新一代,从匍匐于白兔的皮毛中,转为站立起来的姿态。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三

哲学是一个晦涩难懂的领域,所以人们大多敬而远之,然而一本风靡世界的超级畅销的哲学奇书——《苏菲的世界》使这一现象得以完全的改观。这本书出版后,在欧洲非常畅销,销售量达300万本,同时在全球35国翻译出版。

《苏菲的世界》一书清新可喜,引人入胜,该书的可贵之处是将一部纯学术作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变得通俗易懂,既不失哲学的原味,又能使读者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之中完成哲学之旅的漫游,仿佛是引导人由困惑到觉悟的明灯。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你将在一页页翻开的书中和那些伟大的哲人、智者相逢。你不用害怕,他们不会用那些深奥玄妙的“哲理”把你吓跑,相反地,你会渴望一次又一次地走近他们。因为每走近一次,你就会被人类的求索精神和智慧震撼一次。《苏菲的世界》让人们意识到,学术的话题并非永远枯燥而不受欢迎,哲学也可以走出象牙塔,成为大家热衷的话题。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苏菲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并未用鸿篇巨制来阐释哲学的深奥之处,而是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苏菲、席德和每一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作者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哲学是什么,在哪里,多么有趣,又多么奇怪,甚至多么平凡。你会理解,所谓哲学,并不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玩的把戏,而是人类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永恒的叩问。

作者乔斯坦·贾德实在是一位阐释与表现的高手,他居然让人像读侦探小说般地把个几千年的哲学史一口气读下去。他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所谓形而上的问题。作者不仅是把前人的智慧摊在一张长餐桌上,让你一道道吃过去,而且让你在吃的时候,想着自己怎样去做一道菜。贾德这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可谓空前的创作。他证明了哲学不一定是一些与现实脱节的东西。

常听人说,理论是枯燥的,特别是哲学,更是枯燥乏味。当读完《苏菲的世界》之后,你对哲学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变化。深奥的哲学理论在这位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笔下,变成一阵清新和煦的春风,充满了活力。

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个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20世纪的整部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这个评价恰如其分,毫不夸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14岁的女孩,作者由此确定了这本书所要普及的哲学知识的起点,所有情节都围绕着她展开,从童稚的好奇心引出作者想要论述的哲学题目,利用女孩特有的细腻阐发哲学思辨和逻辑推演的细微和精密,借助正在开悟启智的初中生特有的想像力展示哲学原理的精深和博大,尽可能多地运用打比方、录像片、画图画等方法,使深刻的哲学命题浅显化、生动化。

书中以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样讲故事正是在向读者进行立体多维的哲学”灌输“,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从概念到概念的讲解好得多,哲学知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地流入读者的心田。

读完这本书,当你把一个又一个哲学家和他们的故事及理论连接起来,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已经变成一条河,源远流长,曲折蜿蜒,静静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见底。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把深奥的哲学理论通俗化,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于他们温习。这本书虽然是给孩子们写的,但我们成年人也可以看,作者在书中对哲学原理理解得深刻,能够把握其本质和精华,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因此望大家有空时可以去看看吧,兴许会喜欢它。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四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学家说人死后会透过某种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认为人死后会住在一颗星星上,会活在一朵云彩中,当我们敲开每朵云,可以拜访这朵云的主人吗?这样带有好奇的思考还叫哲学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当你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来回奔波,是否要静下来,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学问题,不再认为世界的理所当然呢?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五

“你是谁?”这就是苏菲世界给我的一个很简单但是却又意味深长的问题。

就像主人公苏菲一样,在她的生活中简单的语言加上离奇的故事就为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当一本书真正的被读完时你会发现我们对自己都将有一个很不解的困顿,我们是谁,我们真的存在吗?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我们又将去向何方?有时自己就试问自已,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迄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种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这些问题是那样的深奥,不过可以欣慰的是我们在读书在扩展自己的视野,不论是生命的还是心灵的。

我原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苏菲的世界》用哲学思考着世界,在我们的世界用心过好每一天的生命。欢喜也好哀愁也罢,学着自己书写自己的生命哲学华章。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及感想2020

人生哲理小故事篇8

新学期伊始,我安排了话多好动的男生小哲和沉默寡言的女生小月同桌,希望他们能性格互补,共同进步。可从第二个月开始他们就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断。我一直调解、劝说,要求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然其间他们也有几次握手言和,但是时间证明那都只是昙花一现。当他们的争执成为“连续剧”后,我的感觉常常是这事也能吵得起来?为什么要吵这么久?

事件

这天,班长来报告说小月被小哲“打”哭了。我去看时小月说胳膊疼得动不了,而小哲压根儿就不在场。我一边陪着小月去医务室,一边让学生去找小哲。所幸小月只是左手有些轻微的扭伤,但小哲根本不承认动手打人。为了避免两人再度无休止地相互指责,我要求他们分别写情况说明,并强调一切以他们写下的细节为准,写完就不能做任何补充了。同时我也询问了他们座位前后的同学,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

小月写道:“语文课小哲一直在自言自语,我说了他几次他都不改,还说我管不着,一下课他就急着出去和小杨玩,直到候课铃结束了才回来。我坐在外面,每节课都要站起来让他进来我都没说什么。然后他数学课一结束就要往外冲,我当时正在跟小婷要笔记来抄,不知道他要出去,还没来得及让他呢,他就狠狠地撞了我,我的左手就撞到桌子上扭到了,他看都没有看我,就和小杨去玩了。一定是他嫌我每次都说他,故意撞我的。”

小哲写道:“数学课结束,我想和小杨一起下课,小月堵着座位不让我出去。我说了几次‘让下’,她都不动。小杨在旁边等我,我就从她椅子后面挤出去了。我没打她,我不知道她怎么受伤的。她平时本子掉地了也说是我弄的,尺子不见了也说是我拿的,她就喜欢诬陷我。她是女生,所以每次都是我吃亏。”

原来是数学课后,小月没有及时让小哲,无法离座的小哲就从小月的椅背后面挤了出来,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撞伤了小月。因为是一瞬间的事,小哲没有意识到伤了人,而小月则认定小哲是故意的。看来写情况说明是个很明智的办法,既能了解真相,又避免了双方在争执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用红笔划出了两人描述不一致的细节,指出事情的关键是对方的行为是否故意。我请来当时的“目击证人”小婷和小杨。

小婷说:“那时候,小月正在和我要笔记抄,小哲站着说‘快、快、快’,用手拍小月的椅背,小月可能本来就有点讨厌他,就没有很快让他。小哲挤出去了,蛮用力地,就撞到了小月,扭到了手。”

小杨说:“小哲要出来,小月好像正好在和小婷要笔记,没理他,小哲就从后面挤出来了,真没有打她。他们老是吵架,所以小月就说小哲打她了。”小婷和小杨离开后,我对小月、小哲说:“你们看,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小哲能够态度好一点,请小月让一下,或者小月能够谦让一点,及时给小哲让个路,就不会有受伤的事情了。老师相信小哲不是故意的,不能定性为打人。但是不管如何,小月因为小哲受伤了,小哲应该要道个歉吧!”虽然有些不情愿,小哲还是道了歉。意外的是小月却要求调换座位,小哲也表示赞同,两人在彼此不屑中达成了难得的一致。

理智告诉我绝不能给他们调座位,一来孩子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即使不能成为好朋友,也不至于到做同桌都无法忍受的地步。再者,同学都知道他们经常吵架,此时调座位,会给其他孩子一个印象,不愿意同桌的可以选择吵架或打架的方式让老师调座位。我对他们说:“其实老师一直觉得你们的纠纷都是很小的问题,但不知道你们的相处有这么多问题,这样吧,你们今天回去小结一下对方的缺点,明天给我,如果确实是无法相处,我再考虑调座位,好吗?”两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立马答应,还互相给了对方一个“走着瞧”的眼神。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两人给对方整理的“缺点大全”,各自都写了10条之多。

小哲眼中的小月:“每次同座讨论问题时都不搭理我。喜欢斤斤计较。有时候会一个人在那里笑。有什么没听到的作业就喜欢看我的作业。有事情问她她就故意不理人。很难相处……”

小月眼中的小哲:“一天到晚自言自语,上课好多话,什么都喜欢问,影响我学习。平时动作幅度太大,经常撞到我还不道歉。很幼稚,经常抖腿……”我看得又好气又好笑,安排座位时我的用心良苦反让两个本来没交集的孩子变成了冤家。不过这样的“缺点大全”正是我所要的。

午休的时候,我对全班说:“最近大家都发现了小月和小哲这组同桌相处得不是很好,老师请他们分析了一下对方的问题,我们一起听听看他们对对方的描述是不是客观的。”我分别列举了他们写的几条比较夸张的缺点,然后请了几个男生和几个女生说说和小哲、小月相处的感觉。虽然大家说的不是完全一样,但是结论都是“没有那么夸张”!小月和小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早上收到这两份‘缺点大全’的时候,我寻思小月和小哲哪有那么不好啊?好在大家的回答让我安心了。”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不过呢,老师也不能否认小月、小哲对彼此的看法,我相信一定是基于某些原因才有这么多的误解。现在他们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让老师很为难。成长的过程就是要学习和不同的人相处,不能一句没法相处就要换座位了。老班真的很希望他们不再吵架了,但是总觉得换了吧就是承认他们确实有这么多缺点,怕他们伤心啊。而且如果真的有这么多缺点,换了和谁坐在一起也不合适啊。所以我就想问问有没有同学可以‘认领’他们呢?”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我的真实意图,七嘴八舌地配合我。这个说:“不能换啊,没有那么多缺点啊。”那个说:“两个都这么多缺点当然坐在一起啦!”还有人模仿我说:“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啦!”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小月、小哲,大家一致通过不给他们换座位。

事后,我又把小月、小哲单独叫到办公室,没换成座位的两人都很沮丧,但又不好说什么。“不要不开心啊,同学们的意见你们都听到了,你们并不是对方所描述的那么坏,和其他同学相处都没有问题呢。你们老是吵架,我必须教会你们怎么和自己不太喜欢的人相处啊!”“那我们要一直做同桌了吗?”小月问道。“如果你们在这一学期能够学会和平相处,那下学期我才会考虑让你们再和别的同学同桌啊。”“不吵架了,就能换座位?”小哲仿佛看到了希望,“那行,我大度点,让让她。”“要能换,我也能忍你!”小月也不甘示弱。“那我们今天就约好,如果在学期结束前,你们都没有再吵架,并且能够写下对方的优点,我就给你们换同桌。”“还要写优点?”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然后无奈地看了对方一眼,和昨天一起要求调座位一样有“默契”。“那必须的,而且,我会保留你们写的对方的‘缺点大全’,昨天你们写了几条对方的缺点,学期结束前就要写几点对方的优点哦!”我扬起手中的缺点大全:“从今天起就开始去观察对方的优点吧,估计你们要观察很久了!”

随后整个学期,我都有留意小月和小哲的相处。有时看到他们课堂讨论顺利时就会大力表扬他们合作得不错,有时看到小月帮小哲拿本子时就会特意告诉小哲……慢慢地,他们也彼此习惯了对方的小“毛病”,抱怨还是会有,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针锋相对了。学期末我在收到他们所写的“优点大全”后,也兑现了我的承诺,并且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们,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包容他人的技能。尽管他们调座位时仍是欢天喜地,毫无留恋,但是在我看来,他们已经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下一任同桌他们会懂得相互包容和发现对方的优点。

故事背后

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成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特征之一便是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而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就会逐渐出现去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也就是说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他们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是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虽然皮亚杰研究发现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一般会在11岁前完成,但也曾指出,去自我中心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实中有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确实,初中的孩子尽管已经超过11岁,但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完全掌握或者自觉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具体事情的引导,有效推动孩子的去自我中心过程。

在最初处理小月、小哲的纠纷时,我用道理去教育他们,孩子虽然能够握手言和,但实际上口服心不服,他们都觉得只是屈服于老师说的“道理”,自己做出退让,所以才会一直心存芥蒂。当尝试了让他们写情况说明时,我才意识到其实道理他们都懂,关键是两个孩子对同一时间发生的同一件事情的认知是不同的。这种偏差是立足于他们之前对对方的印象和对这一事件的推测。小月认为小哲一定是因为之前的种种不满,才做出故意推她的举动,因为是“狠狠推”的,所以可以定义为“打人”。而小哲则联想到之前小月的种种“诬陷”,认为小月就是喜欢嫁祸给他。这其实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每种新的认知功能最初都是以某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为特征的,形式运算和青春期的情况也是如此。

皮亚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为他们所获得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支配。在青春期的思维中,是否合乎逻辑已经成为青少年下判断的标准。这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合乎逻辑的总是正确的,不合逻辑的总是错误的。

所以,当我指出他们情况说明中的不同点,并请小婷和小杨佐证后,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可能对事情的真相没有准确的判断。同样,当他们所写的对方的“缺点大全”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否认时,他们也会开始怀疑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是否准确。

同时,皮亚杰理论告诉我们,在青春期的儿童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的不是来自于成人权威――老师,而是来自于和他们拥有一样认知能力并应逐步学会从他人视角看问题的同辈群体。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要巧用同辈群体的互动,使其从中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比直接和他讲道理更易为他所接受。最后在他们开始尝试接受对方意见,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正强化,促进他们保持去自我中心的尝试,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高校后勤范文 下一篇:重阳祝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