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27 22:22:01

背影读后感篇1

父子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细细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每次离开家和父亲从我这里离开的时候,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背影》读后感,请您阅读。

《背影》读后感1《背影》写于1927年,描写了记忆中父亲的背影。那是1917年的事情:祖母去世,父亲刚刚失业。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这是发生在作者20岁的冬天。描写了父亲对作者的关怀、体贴、爱护,使作者极为感动。

父亲坚持亲自送儿子去车站并且嘱托茶房照顾儿子,那是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体贴。特别感人的情节是父亲艰难的攀过石栏为儿子买橘子,难道这只是橘子吗?这是沉甸甸的父爱!是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怀!当父亲要离开的时侯又走几步就回头看看,满眼都是舍不得,那是父亲对儿子满怀的爱恋与不舍。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文人用精彩的语句赞美母亲,但很少有人赞美父亲。其实,我们都不曾发现父爱一样伟大,他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无助时,父亲那宽大的手臂是我们最好的港湾,给我们无尽的关爱;当我们失败时,父亲的谆谆教导和殷切鼓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当我们骄傲或者犯错误时,父亲的严厉让我们戒骄戒躁奥、迷途知返。虽然没有母亲的柔情似水,但却有对我们独特的爱。这种爱不适宜于用语言表达,但却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默默守护在我们身后,是我们坚强的依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们要如何报答父母的恩情呢?那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好好对待他们,不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背影》读后感2描写母爱的文章数不胜数,可是描写父爱的文章就寥寥无几了。这几天我选读了朱自清先生描写父爱的《背影》,深有感触,对默默无私的父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尽“孝道”有了更深层次的领会。

文章一开始,我们便深深体会到了作者家中的困境:祖母刚逝世,父亲却失业了,办理后事的钱也是东挪西借的,而就在这时,父亲竟毅然的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希望渺茫之时,他用自己坚强的臂膀、顽强的毅力支撑起整个家;在危急之时,父爱如山,不惜一切代价的维护着家的安定。

后来因事我与父亲同行。事情办妥后在我临走之日,父亲对一个茶房千叮咛万嘱咐,要好好照顾“我”,而最后他还是放心不下,便亲自送我去火车站,从而可以见出父亲爱子心切,体现出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前来送别的父亲与“我”上了车。当我坐下之时,却见父亲让茶房照应“我”,“我”便觉得他啰嗦,应该是三言两语解决即可,心底里笑他迂。其实不然,父亲也知道茶房只认钱,父亲这么说,只是临走时放心不下。“我”当时没有真正体会父亲说的这番话,在这些“我”认为啰嗦话背后,包含了多少的关切和爱意;而父亲这么做仅仅是为了弥补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好让自己心里感觉欣慰一些。尔后,父亲让我坐着等等他,不顾自己“行动不便”,拖着有些肥胖的身体,跨过铁道,艰难而笨拙地爬上月台,为“我”买回了桔子。看着他那不甚轻便,反而有点臃肿的背影,为“我”上下辛劳,“我”热泪不禁夺眶而出。在这背影里,蕴含了多少体贴的父爱,而他捧着的仅仅是桔子吗?不!是沉甸甸如山的父爱。/

时光渐去,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往往为琐屑之事动怒。可是父亲对“我”的爱丝毫不减,父爱不受时间与物质的任何影响,这种情感柔似水,刚似山。

母爱是春风,温暖的抚慰你我;母爱是细雨,无声的滋润你我。而父爱呢?父爱如峰,在迷途茫茫之时为你我指明方向;父爱如岭,在暴风雨来临时为你我遮风挡雨;父爱如山,在艰难困苦的时刻,用坚硬的身躯为你我顶起一片天空。父母终究有老迈之时,在那时,我们一定要尽己所能反哺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了文化的至高点,而儒家思想中最为推崇的就是以“孝”为主流的仁礼之道。常言道“无孝不教”,这个“孝”字,不仅指的是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要孝顺,而且也泛指对其他非血缘关系的年长者要尊重、爱戴。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善待今天的老人,不正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如果人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何愁社会风气不会蒸蒸日上呢?

《背影》读后感3朱自清的散文影响致很深,以致在中小学生的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今天,我也领会了大师的手笔—《背影》。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体会到了作品的中心。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时,写出了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胖胖的父亲蹒跚的穿过铁路,跳上去又爬上来,为的就是给儿子买橘子。在写信的内容中他写到,“我身体平安;推膀子疼痛厉害,提笔,诸多不便,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写得平静而又自然;而且都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对父母的喜爱,又因有这样的一位慈父而感到自豪,欢喜。

文章最后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思念年迈的父亲写得凄切感人。回想,我们每人都有一位慈父,为何我们一定要等到父亲年迈时才懂得父爱呢,父爱也是伟大的,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这篇《背影》虽然很平淡无奇,甚至过于拙朴,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却感到这篇文章蕴含着浓浓的父子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本身就感情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细巧,语句婉转。《背影》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他后来的散文更是语句洗炼成熟,《匆匆》、《荷塘月色》……

我也同有一位慈父,我一次次见到他日渐消瘦,眼角皱纹渐多,父亲也曾费尽周折为我弄些我喜欢吃的食物,父亲却节省下来,有时我考试考砸了,他还不但不责怪我,反而安慰我。我长大了,我才愈加清晰地看到了这种人间极致的美。我不知这种亲情从何而来,父亲这种伟大从何而来?

我不知还有多少人被《背影》感动。

《背影》读后感4朱自清的《背影》,并没有用华丽的文字来描述父爱,来描述父亲那肥大,令人心疼的背影,但却让读者们,潸然泪下。这是为什么呢?

朱自清仅用了朴实的笔触便写下这篇令世人赞不绝口的文章,是因为他的文章中带有炙热的心以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在描述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那一镜头,是最让读者们看了心疼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朱自清将这一镜头细致的写了下来,让读者们纷纷勾起了往日的回忆。那浓厚的父爱。这一镜头,无疑是《背影》中的一大亮点。

人们由于长期以来,接触了有关颂扬母亲的文集,便往往对父爱有所忽略。

其实,父爱并不亚于母爱。母爱是细腻的,温和的,宛如春天的姿态以及气息。是温暖的,踏实的。然而父爱,则是略带严肃的。人,也往往会因此而沉浸在母爱中。

父亲的爱,表面上多是批评,而内心深处则是因为爱子心切,爱子之深罢了。如果我们能仔细、冷静地对待父亲的爱,大概便不会对父爱有所质疑了吧……

文中,父亲的背影,让朱自清消除了与父亲之间的沉重的隔阂。从总体上看,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是先抑后扬的。

原先,作者在对待自己的父亲的做出的种种事情,是觉得十分可笑、荒谬的。当时,并不曾发觉父亲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只感到他是一个不善言辞、身体肥胖的人。然而,父亲爬上月台的那一幕,令作者深深地感触到父亲的爱是伟大的。父亲的背影亦是伟大的。不然,他又怎会流下眼泪呢?

之后的岁月里,我想他定不会忘却那一令人恸哭的一幕吧。

作者多次在文中提到自己流泪了。从古到今,中国人都流传一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在此处,为何身为男子的朱自清会做出如此的举动呢?

这一处,在我看来也是一大亮点。朱自清身为男儿,但是在父亲的面前,他始终是他的儿子。当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那艰辛的背影,他又岂能不哭呢?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如同雨点般,一点一滴地渗入他的内心深处,也正是因为如此,父亲那矮小肥胖的身躯在哪一科也定性成为高大挺拔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父爱。

不错。父爱是伟大的。它与母爱一样,是能感化一切的。读完了《背影》,看完了《背影》,更让我在心中感知,父爱是伟大的,亦是令人恸哭的!

《背影》读后感5这是朱自清爷爷在上个世纪20年的作品。虽然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仍能感觉到他们父子间那浓浓的感情。

最使我感动的是父亲对儿子那质朴无私的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再向外看时,他已经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被父亲那深深的爱给感动,情不自禁籁籁地流下了眼泪。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由这我联想到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的父母对我何尝不是这样,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下午,妈妈接我回家,带着一天的工作疲惫准备好晚餐,吃完饭后,陪着我做作业,了解我的学习情况,无时无刻的关爱着我。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妈妈先弄药给我喝,但是终究不放心,陪着我到深夜,一直等到我的烧退了,妈妈才合眼睡着。第二天早上,我烧退了,妈妈叫醒我,陪我吃完早饭,妈妈怕耽误我的功课,坚持送我去学校。但是她却不放心,中午冒着大雨来学校送药给我吃,当时她的衣服都湿透了,却顾不上自己对我问这问那。看着妈妈那湿漉漉的头发,我都分不清她脸上是雨水还是汗水。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上翻滚,我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当妈妈匆匆离去的时候,我却忘了问妈妈有没有吃饭,那一瞬间,我看着她的背影,在心里默默说:“妈妈,我爱你!”

读了《背影》一文后,我对父亲、母亲、父爱、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诗,真真切切正的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啊!不管我长得多大,离家多远,都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背影读后感篇2

《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一书较全面地记载了青海寺院和民间的祭祀舞蹈,此舞蹈反映了青海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是博大精深的青海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活态”载体。全书以青海地区藏传佛教羌姆乐舞与民间祭祀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获得第一手田野资料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青海藏传佛教羌姆乐舞的人文背景、历史渊源及其特征,阐述了青海宗教祭祀乐舞与藏族戏曲艺术的关系,分析了青海民间宗教祭祀舞蹈的特性及其表现内容,探究宗教祭祀乐舞的演出形式、、演剧情况并辅以个案研究。一书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藏传佛教“羌姆”这一宗教仪礼乐舞的整体结构、基本特征、社会功能等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与理性的分析,较完整地反映了这种乐舞的全貌以及与藏传佛教哲学意识、伦理观念和藏、土、蒙古等民族生活习俗等之间的关系。

舞蹈不仅起到娱人的作用,也能追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同时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求。本书作者马盛德,1959年12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舞蹈专业,199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舞蹈学)学位。现任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撰写了大量少数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研究的论文。现为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专家组成员,主持“西北民间舞蹈数据库”课题。全书的陈述中既有微观的字词的考释与系源,又有宏观的理论建树与阐述,纵观全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真实生动,填补空白

青海高原的民间歌舞艺术十分丰富,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寺院的宗教乐舞都是流传久远的民族艺术形式,如玉树草原久负盛名的“赛马会”,与其说是赛马竞技的展现,不如说是民间歌舞的盛会;一年一度的热贡地区藏族、土族的“六月会”祭祀活动,自始至终以舞蹈的形式来完成,都是以人的肢体语言独特地表现其宗教的仪轨,展现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书中舞蹈的采编就资料来源,均为作者长期田野考察得来。在采编过程中,力求内容、形式保持其原生性,保持其特有的舞蹈语言特色,尽力做到原貌展示,筛选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为本书研究的切入点,精细的文字描述并配有大量的舞蹈照片,为不同需要的读者增添了文章阅读的直观性与可读性,从中即可以了解到青海的民族风情、人文知识,又可以从中感受到宗教舞蹈的神秘严肃与舞蹈体现的民族精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素材,为民族研究、宗教研究呈现了一个宝贵的佐证,丰富了舞蹈教学研究的内容,尤其书中“塔尔寺羌姆舞谱”原文与藏文翻译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为当下藏族祭祀舞蹈的研究填补了空白,为中国屈指可数的“舞谱”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二、方法多元,勇于创新

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生动翔实地描述了青海丰富的文化事象,揭示了青海宗教舞蹈的特殊的地位。自古以来,青海就是多民族活动交融的特殊区域。青海既有原始宗教诸形态,也有道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还有介于原始宗教、佛教和道教之间的民间宗教,决定了青海宗教舞蹈文化的多元性。有些宗教舞蹈仪式,天上人间交相辉映,传承与现状互为表里,入神共舞,构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幻”世界,产生宗教乐舞的现实“真”的土地,透过这幻与真、虚与实,并通过对宗教仪礼乐舞的梳理,综合分析,从那光怪陆离的祭舞神乐中,看到隐匿其间的人类发展的历史与心理的真实。在分析研究青海宗教祭祀乐舞的时候,将考察的视点集中在祭祀仪礼之上,对青海祭祀乐舞的构造形态做一些描述与理论性的分析探讨。

全书紧扣舞蹈与民俗的主线,首次从民间舞蹈的民俗功能入手,对青海少数民族舞蹈归类与划分,探讨了民间舞蹈与民俗舞蹈的密切关系,在众多的个案分析、研究中,对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青海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音乐舞蹈资源十分丰富。可以说,凡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有不同形式的歌舞或祭典节庆活动。所以,青海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这些音乐舞蹈有“原生”的,也有互相“化合”的;有服务于生产、娱乐的,也有服务于宗教祭祀、节庆甚至巫术活动的。它们包含在各民族文化发展漫长历史的各个阶段之中,显示出青海这个多民族地区的乐舞文化特有的多层面性和多功能性。书中对10余座寺院祭祀舞蹈均做了宏观上的考察、记载,对每一个舞蹈的特点、人文背景、传承现状、历史渊源、宗教文化意义从微观上进一步做了分析和总结,并辅以个案研究,既有对学科轮廓的勾勒,又有对史的源流的溯源。书中试图从人类宗教意识发生及其与原始生活、原始观念的关系,祭祀乐舞与宗教意识的关系等角度,剖析相应的宗教乐舞所包容的丰富文化内涵;通过一些仪式化的宗教活动,展示宗教乐舞的进一步分化、发展及演化,同时,试图通过不同宗教乐舞的形态、形式和功能,较完整地反映青海少数民族宗教乐舞的面貌,这种剖析方法,不仅是分类的,更主要是结构的。作者不仅采用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获得大量第一手田野资料,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的藏汉文献,几乎囊括了此书有关的文章与专著,而且把宗教舞蹈置于文化的大环境下,对不同寺院的羌姆做了比较研究,较完整地反映了羌姆与藏传佛教的哲学、伦理之关系,认为它“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艺术或宗教现象,而是与人有着密切相关的种种社会生活及意识处在某一特定结构中的文化行为”[2],这一研究为“舞蹈的研究法”开启了新思路新视野。作者把舞蹈的发展、嬗变置身于多元并存、此起彼伏的动态逻辑中来探寻每一个舞蹈持续性与变化性,来挖掘蕴含在每一个寺院祭祀舞蹈的文化意蕴与宗教文化意义,以此方法赋予了研究对象鲜活的生命力。

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资料翔实是构建此书框架的基石,此书几乎是青海藏传佛教舞蹈的“总结宣言”, 对10余座寺院和个别地区的舞蹈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与阐述,对典型“个案”进行了专业的研究。

马盛德是撒拉族,又长期从事民族舞蹈与宗教舞蹈的研究,对青海的舞蹈文化有着丰厚的理论积淀。《人神共舞》一书是作者十多年来进行田野考察与研究成果,全书以青海地区藏传佛教羌姆乐舞与民间祭祀舞蹈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格鲁派、宁玛派“羌姆”,佑宁寺法会,扎藏寺祭祀舞蹈,青海“祭海”、“跳神”,仪式,玉树地区宗教乐舞,阿尼玛雪山下的马背藏戏与羌姆乐舞,藏族仪式剧《公保多吉听法》的流传于演变,“热贡”的“巫风祭舞”,古代舞蹈的遗存――“於菟”十章内容,作者对上述内容论述翔实细致足见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的不懈努力为其他学者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提供了直接的便利。

作为一部藏传佛教祭祀舞蹈的专著,把具有代表性的祭祀舞蹈按区域性分别阐述,文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逻辑紧密,始终详实的舞蹈资料使学者容易学习研究,也利于读者查找相关的舞蹈资料,不愧是一部生动全面的好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56.

[2]何建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65.

背影读后感篇3

一、以关键词为阅读切入点

一些名家作品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在写作时会反复使用某个关键词语,这个词语的意象在文中会起到线索的作用,或者统领全文,或贯穿情节的始终。这些词语在文中会多次出现,有时候这些关键性词语会加上引号,表示着重强调,引发读者注意。如果将文中这些关键词语的语境搞清楚,将意思串联在一起,就会深入到文本内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意旨。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以“背景”为关键词,让学生找出作者在文中一共几次提到“背影”,并弄清楚每个“背影”在文中出现的情境。学生就会找出作者在开篇提到的父亲的“背影”、父亲买橘子时送别的“背影”、作者跟父亲分别时的“背影”,最后是分别后追忆父亲的“背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四处“背影”进行分析。作者开篇提到的“背影”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送别时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离别时的“背影”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表达儿子对父爱的理解;离别后的“背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也体现出父爱的力量,是对主题的深化,也照应了开篇的“背影”。通过分析与讨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二、以作者和写作背景为阅读切入点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各具特色,这是因为每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含蓄隽永,有的充满哲思,有的忧思沉郁……我们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关注作者的生活和社会背景。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理解,学生就会对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如执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就可以从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切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旨。陶渊明,是东晋至南朝的田园派诗人,是一位隐逸诗人。作为一名田园派诗人,他对东晋王朝的统治极度不满,因为当时正值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像大山一样压在劳动人民的头上,百姓不堪残酷的剥削与压榨。在这样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塑造了一个如此美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政治的神往与追求。让学生从作者与写作背景入手,就很容易挖掘出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桃花源虽然只是空想,但是寄予了作者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三、以问题为阅读切入点

在很大程度上,初中学生的阅读是为了读故事情节,他们往往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很少有兴趣对阅读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其实一些优秀作品,都是经过精雕细琢而倍受人们喜爱。在阅读中遇到任何看似有矛盾的地方,都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通过深入探究、解读,学生才会豁然开朗。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作为老师,藤野先生认真执教,精心批改学生的作业,关心学生的学业,这本是一个普通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却能得到鲁迅先生如此的尊重?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本的意旨有了更深刻与全面的理解:藤野先生虽然做了每位普通教师都能做的事情,但是他是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国际大背景下,公平地对待中国的留学生,抛弃了民族偏见,这是国际大视野、怀,是值得每个人崇敬的品质。

四、以文章线索为阅读切入点

文章的线索通常是打通全文各个关节的关键,抓住了线索就是抓住了文章的“纲”,以文章的线索为阅读的切入点,可以理清文脉,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线索的把握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小说以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为线索,在阅读时以此为线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菲利普夫妇的感情变化的原因:因为听说于勒发了财,并承诺要对他们进行补偿,所以于勒成了全家的希望,所以他们盼于勒、赞于勒;当遇到于勒时,见到于勒落魄不堪的样子,他们期盼得到补偿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落差;因为怕于勒连累自己、怕女婿知道实情,所以他们惟恐避之不及。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理解菲利普情感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金钱,是金钱左右了他们的感情变化,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摸清了人物的心理波动。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准阅读切入点是提升阅读效率的关键。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兴趣点巧选阅读切入点,促使学生高效阅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背影读后感篇4

怎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从课文的整体出发确定教学方案,有整体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阅读能力的整体目标,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程序,也就是:“整体感知—部分深探—整体理解”。

首先,要强调课文的整体感知,做到“胸中有全文”。新课标在“具体建议”特别阐明:“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充分说明了“整体感知”和“感受”的重要。整体感知是阅读理解的起点,也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识体验。学生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及层次结构等。如《背影》一课,学生整体感知后初步了解内容及感情:通过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的描写,抒发父亲的爱子之情。但是在文章中究竟是怎样体现的?

其次,根据已有的整体认识(可能是模糊的、肤浅的)对文章的部分作深入探索。抓住重点内容和重点段落,联系全篇进行必要的内容分析,尤其是语言的推敲、揣摩、品评。在对文章部分探索时,仍然应该顾及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决定部分。如《背影》中重点段落: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联系前文:这件事发生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的情况下,更显出父亲的爱子深情。如果只是考虑这个段落,那么理解就肤浅多了。

语言文字是文章的构成要素。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将语文教学全过程高度概括为“语言—内容—语言”。这一概括突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位置。作者写文章是借助于汉字表情达意的,而汉字本身不会告诉你“隐含意思”。这就要求阅读时对语言文字推敲、揣摩、理解语言的“隐含意思”。但对“隐含意思”,教师不能为学生“提供结论”而应教会学生“揣摩”。叶圣陶先生教人读文章一向重视揣摩,他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所谓“遵路”无非是好好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背影》里写父亲爬月台一段用“攀”、“缩”、“微倾”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已到中年、身体肥胖的父亲攀援的艰难不易,体现出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这点学生较容易体会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从穿着的是“大马褂”,可以看出父亲非一般劳动人民,而是一个有知识、有身份的人。在那样的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置“大马褂”的身份于不顾,爬月台去买橘子,不正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吗?可见,只有对语言作深入挖掘,才能体会出其“言外之意”。当然,对语言文字的推敲、揣摩,不能脱离具体的语文环境。否则,有可能肢解课文的内容,使文章支离破碎,造成作者的思想感情、智慧等内容的意蕴的流失,破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文章的和谐统一。

最后回到整体上,通过速读课文,把握课文精髓,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清晰的、深刻的整体把握。学完《背影》后,学生对“背影”的理解更深了:“背影”既是叙事线索,又是“我”感情的触发点(两次流泪都与背影有关)。文章以“背影”为题,选取的记叙角度得当。这样,通过文章学习,学生能从探究中真切感到自己的提高,产生成功感,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要以整体思想指导阅读教学,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和阅读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自能”读书境界。

参考文献:

[1]蔡起福.语文教学心理学.语文出版社,1994.

[2]叶圣陶与语文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2.

背影读后感篇5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更好地把对话教学引向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阅读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以教《背影》一文为例,我认为对话式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文本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而且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即文本意义只有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才能生成,学生的体验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学生在体验基础上的自主创造。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文本,做出自主的解读,教师再加以点拨,这样教学就会进入师生和谐共创的佳境。比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自主品读课题――背影,并思考:我们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很快就回答道:“谁的背影?在什么样情况下写的背影?这背影有什么特殊意义?”等等。然后我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仔细阅读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解决以上问题。通过阅读,文本就会告诉学生:朱自清写父亲的背影是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与怀念,通过写“背影”这一小小动作来突出父子之间的感情,表现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接着我让学生再次深入品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感触最深的画面。学生很快就找到“望父买橘”这段文字,他们纷纷说出感触的原因:“把儿子送上车,已经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父亲还是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还有卖橘子的,便要去买橘子。对于肥胖的父亲来说,过铁道不容易,但为了让儿子可以在路上解渴,便情愿自己费点事。”“父亲失去祖母,丢了工作,年纪又大,体态蹒跚,仍不忘挤出周身的余力给儿子最细心的照顾,把自己的爱子浓情融入到买橘上。”“‘买橘’就是‘买吉’,父亲千辛万苦地为儿子买橘送行,就是希望儿子能一路上吉利平安,以此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祝福。”……由上可以看出,只要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就非常容易了。总之,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过程。

二、学生和教师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因此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师要抱有一颗真诚的心,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将蕴藏心中的疑问、想法毫无保留地向老师、同伴倾诉。教师也要敞开心扉,以欣赏的眼光看、听、点拨。总之,要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投入到对话中。例如,《背影》中“作者选用背影这一角度来表现父爱”,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切身体验来感受父爱。因为学生对生活中自己父亲的“背影”是十分熟悉的。于是我就假设以下几种情景:1.当你看到父亲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的挥动锄头在田里劳作的背影时,你有什么想法?2.父亲要外出打工,离开自己,你看着他远行的背影,你想对他说什么?3.星期天下午,你要回学校,你父亲为你送行,当你看到他离去的背影时,你想到了什么?4.当你无意瞥了一眼你父亲的背影,你看到了什么?由于学生对父亲非常熟悉,而且和父亲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感性层次上对话交流十分活跃,纷纷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种师生对话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情感。

三、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活动,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然而这种对话方式正是动态思想、动态教学的最佳体现,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与美妙。例如,《背影》这课,当我与学生赏析完“望父买橘”这一感人画面时,忽然有位同学发言道:“朱自清为什么自己不去买橘子?”听到这位同学的疑问,马上有同学反驳:“要是朱自清去买橘子,那我们还会读到《背影》这样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吗?”“可是当时的朱自清已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了,却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艰难的爬过铁道去买橘,他这样做不是没有一点孝道吗?”“文中提到‘父亲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可见父亲非常固执。对父亲来说,他要坚持自己去买橘子,认为这样才能表达出父爱。对朱自清来说,适当依顺父亲,这也是孝顺之道。如果不让父亲去买,可能好心做坏事,伤了父亲的浓浓的爱子之心,因此,他才会任由父亲去买橘子。”“即使父亲坚持,可以劝说父亲:‘爸爸,我已长大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还是我去买吧。’让父亲觉得自己长大了。‘儿行千里父母担忧’,在父亲面前要证明自己可以独立了,这也让丧母、赋闲的父亲心里得到安慰。”“之前朱自清认为自己的父亲执意要送行,跟车夫讲价,嘱咐茶房照应‘我’的行为非常迂腐,但当他目睹父亲为他买橘背影后,他才体悟到父爱,并情不自禁地流泪。所以当父亲抱着橘子回来时,他赶紧去搀父亲,正因为朱自清的突然醒悟,才有感人至深的《背影》。”“朱自清为什么不去买橘子”引发了两派同学唇枪舌剑的辩驳。最后我在总结中,既赞扬了学生的看法各有道理,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节课虽然与我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偶然的“意外”却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完全变成了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他们主导了课堂的教学进程,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改变一下教学形式,让学生相互对话,各抒己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实现心灵沟通、心智碰撞,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各自的情感,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更能让他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背影读后感篇6

关键词:《背影》 感人 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而这艰难,又分明使朱自清感到了父亲的苍老;这苍老,又仿佛使他看到了父亲如负重老牛般奔波劳碌的一生……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

背影读后感篇7

关键词:语文早读;朗读;阅读兴趣;课堂效率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早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早读的实效,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能力呢?

1.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早读课有事情可做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早读前一定要明确,做到目标具体、科学,并有可操作性,任务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早读的内容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课内的内容包括:①课内现代文――名家名篇,精美的语段。例如朱自清的《春》,《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的背影描写,等等。这些课文和语段都写得非常美,我就让学生熟读后背下来,体味写景之美,写人之妙。②课内文言文。我认为:节选的文言文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言简义丰。因此我让学生把它们背诵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既然都能把课文背下来,意思基本上就能理解了。课外内容包括:①古诗。例如晏殊《浣溪纱》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诸如此类的名诗名句,实在值得学生背诵和品味。②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已经飞过――泰戈尔” ,等等。这些名句对学生的成长有激励作用,同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③学生自己喜欢的优秀美文。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可从《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和各类报刊中摘录,利用早读来读背。④中考满分作文。我把平时收集的各省历年中考满分作文从网上下载下来,整理好,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朗读、背诵精美的语段。学生读了这些文章,自然收效颇丰,写起文章也就会容易得多了。

2.早读形式多样化,创造竞争向上的读书氛围

首先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齐读、范读、轮读、抢读、分角色读,等等。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特点,选取不同的朗读形式。比如:话剧《威尼斯商人》可以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多揣摩人物性格特点,把夏洛克作为商人的贪婪、残酷读出来,把鲍西娅的睿智和勇敢表现出来。其次,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比赛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争强好胜这一特点,早读可适当组织学生分组赛读,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在教完诸葛亮的《出师表》后,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看哪一组背得快。同学们背得热火朝天,一节课下来完成任务的情况出人意料,那些平时拖拉的学生为了本组集体的荣誉,竟然也不甘落后。早读结束,我及时评比,给背诵优秀的个人或小组颁发奖状,适当来点物质奖励。当然我也督促后进生朗诵和背诵,当他们尽力完成任务后要及时加以表扬,即使读得不太理想,也要寻找其亮点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这样学生全员参与,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3.多种方式检测,激发早读兴趣

学生阅读素质的提高和早读课效率的提高,还需要一定的检测手段。可采取抽查背诵、集体背诵、抽查默写、按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来设计检测手段,这样才能获得早读的最佳效果。

(1)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早读也应如此。烂熟于心中但不一定会付诸笔端,要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必须读写结合,把书上的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仿照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经典语段,也写一段表达父爱或母爱的细节。有位学生写得非常好,这样学生就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了。

(2)榜样感染。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易受榜样的激励和鼓舞,并产生模仿、学习、追求的情绪和动机。诵读和背诵应该是语文早读课的“双核”。在早读课上,我声情并茂地在全班同学面前流利地背诵朱自清的《春》,同学们不禁发出赞许声,同时向我投来佩服的目光,我感到很自豪,学生更是跃跃欲试,从而快速地完成了背诵任务。

(3)激励机制。对于背诵优秀的学生,我封他为“背诵大王”。如果他书读得好,声音响亮有感情,封他为“朗诵冠军”。如果默写准确无误,封他为“细心小博士”。根据每个人朗诵和背诵时的不同特点,抓住他们的亮点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总之,我们的早读课要尽量灵活多样,一切想着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绪,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早读的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工作者有心、用心、尽心,语文早读这块得天独厚的芳草地一定会焕发无限的生机,成为校园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背影读后感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72—01

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方式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地感受、欣赏语文的魅力。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引路者。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一个值得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话题。

一、以交流为基础,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

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领悟作者情感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思维方式。每个学生因为受诸如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结果进行评价时,不能以“标准答案”为依据,强求结论的统一,而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最后,语文教师要努力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遵循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与阅读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时,学生们的思维就难以控制在一个基准上,可能会出现“课堂非常热闹,效果却不理想”的尴尬状况。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遵循“紧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则。凡是选入教材的课文,基本都是一些经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确。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抒发感情,一定对文章的素材做了精挑细选,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了修辞炼句,对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作出了独具匠心的安排,而这些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都应从作者的心理出发,揣摩作者的用意,体验作者的情感。例如,萧乾的《枣核》,此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同时被安排在教材中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对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出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两篇同样是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2.遵循“联系上下文”和“首尾呼应”的原则。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和段落,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准确把握该句或该段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朱自清的名作《背影》中四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而每次的环境都不一样,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以“背影”点题;第二次是在火车站送别的场景中,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步伐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深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厚无私的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群中,离别之景,催人泪下;第四次便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阅读父亲的来信,盈盈泪光中再次浮现出父亲的“背影”,此处的“背影”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紧扣主题,升华了作者的感情。

上一篇:看足球范文 下一篇:春节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