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10:17:29

背影教案范文第1篇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其最大的特色是以新颖独特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父亲的背影来构建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浓浓的父子深情,是散文中的精品。学习这篇文章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鉴赏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内容和文章特色,我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理解文章关键句的含义,体会朴实语言中的深情。

3.情感目标:深刻体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针对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的特色,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理解特定情景中父亲的感人形象;把教学难点确定为深刻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情境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合作探究法;4.迁移教学法。

在学法上,我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品读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诵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既学到知识,又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我按以下四个环节来展开课堂教学:1.听一听;2.读一读;3.品一品;4.说一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听一听”这一环节,我以“情”为切入口,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韩红的一首《天亮了》,然后在悲伤的旋律中讲述一对年轻夫妇怎样在缆车发生意外的瞬间,用双手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却永远掉落在山谷中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感受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创设情感氛围,导入新课,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二)读课文,说父亲

在“读一读”环节,我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叙述的事件、描写的细节内容,以“我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一位 的父亲”的句式说话,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初步感受父亲的形象,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三)选点突破,辐射全篇

在品读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把目光放在“买橘子”这件事上,这是文中感情的聚焦点,也是本课我设计的教学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品一品”去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概括第六段的内容,分析此段层次。这一步骤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习作者层次分明叙述事件的方法。第二步感受外貌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如文中写到父亲的穿戴“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些颜色让我们看到一个沉重的背影,折射出父亲到处奔波,家境惨淡,十分艰难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着实让人感动。第三步品味动词运用、动作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如 “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第四步品味语言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如“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能顺利到达北京,真是关怀备至。第五步品味作者的情感抒发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文段中作者的流泪以及流泪的叙述,更是从深层次表现“父爱子,子怜父”的深情。总之,这一段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我重点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赏析,达到“选点突破,辐射全篇”的教学效果。

(四)真情诉说,情感迁移

背影教案范文第2篇

这道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本文精巧的构思,并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背影,可以看做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等,都可以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二有感情地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加以揣摩,然后回答问题。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段,领会这些句段的含意。

1.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句最富于表现力?为什么?

写背影的词句最富于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2.课文最后又写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写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写这个背影的作用,是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3.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泪,这是因为从背影看到了慈父的形象,看到慈父的至情至善、爱子如命,这是感动之泪;同时看到父亲的处境艰难,在逆境中挣扎,对父亲同情和挚爱,这是伤心之泪。

三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课文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不能忘记”的前边再加上一个“最”字,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全文从这个“最”字发端,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标题是背影,但作者宕开一笔,从祖母死、父亲赋闲这“祸不单行的日子”写起。这样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要是为下文描述事物、抒发胸臆、推出背影作铺垫。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铺垫,这一句是铺垫部分的总领句。

3.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类似的句子在文章中有几个。这是事后省悟过来的时候作者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自我责备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使文章更为感人。

四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几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试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这道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本文语言朴实简洁而饱含感情的特点。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当时,“我”要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而且,我已经二十岁了,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况且,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但父亲几番踌躇,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联系这些情况来体味,就可以看出这句简短的话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深挚的爱。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临别前,年迈的父亲还不辞劳苦地要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明知铁道不容易过,自己步履艰难,但为了儿子,父亲乐意去。这又是何等的关怀、体贴。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两句,看来只是简简单单的话,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担心、不舍等等感情,都含蓄在里面。平淡的话语里面有不平静的心情,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更感人。

教学建议

一、这篇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不造作,要结合练习题引导学生去体会。可以采用朗读教法,边读边理清文章的线索。如,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因此,教学中,在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着重引导他们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背影教案范文第3篇

(一)成功之处

1.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教师总结的比较和分析

纵观自己教案中这几个教学环节,与其他13份教案是大同小异的。

教学目标方面,我根据知识、能力、品德与情感目标分别设定了四个教学目标(见附录),与其他教案相比,概括更为全面,且体现了《背影》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美中不足的是,实际教学中我的教案是涉及到词语的妙用的,但在教学目标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要“体会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方面,对于《背影》而言,无非是落在写作运用与情感上。“情感朗读,整体感知,体味深情”与“语言揣摩,背影品味,感悟亲情”这两个教学重点与其他教案相比,简洁凝练,使体会文章情感与语言、写法的运用融为一体了。诚然,教学难点中的“情境教学”的表达略显模糊,如改成结合“望父买橘”这一情景,体会四次背影、两次自责与三次落泪就更好了。

而作业布置方面,我也用到了“亲情体验”与“写作训练”两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抓住父母亲让你感动的一瞬间,将它写成一段精彩的文字,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到了最后的总结,我把自己读《背影》的感受写成一首诗,读给学生,让他们再次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得到一种心灵的释放。

2. 导入环节的比较和分析

我的教案的导入环节是谈话式导入与情感疏导式导入的相结合。相比于其他教案的叙述故事、简介作品、介绍作者导入等,本教案“说真话,诉衷情”的真情导入就在于一个字:真。我认为,学习一篇情感散文时,就必须导之以情。因此,本教案的导入部分是比较成功的。在这一番“说真话、诉真情”之后再来学习《背影》,学生们不但能深深地理解到朱自清父亲对他的真挚、深沉的爱,也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父亲的理解、感激和思念,学生能被文中那淡淡的哀愁所感染。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师用真情导入引出课题时,中间就插入了课文的作者与写作背景,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3. 整体感知的比较和分析

我的教案的“整体感知”部分是通过学生速读课文与思考问题来把握文章主旨,这点与很多《背影》的教案设计思路是一致的。与其不同的是,本教案中整个第一课时的设计都是围绕着“整体感知”中的两个问题展开并最后落实的,前后有一种照应的关系。

4. 教学过程的比较和分析

在讲解“文中的父亲为儿子都做了哪些事?”时,很多教案是直接的师生问答,但由于此问题的思考需要学生有整体、全面的思维能力,而作为初中生是很难做到这点的。为此,我采用了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擦出更多的思想火花,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我搜集到的13份教案中,学生朗读的居多,教师朗读的居少。而我的教案中在研读二三段时采用的是以教师范读调动学生悲伤情感的方式。于是,我在思考: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里面,老师往往想方设法尽量让学生开口朗读,而教师的示范朗读却没有了。而在我看来,语文老师要有善于朗读的底气,有敢于范读的勇气,还要讲究朗读指导的方法。对于《背影》一课,教师更要通过阅读调动好学生的感情基调,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我通过《背影》的试讲课,我还发现作为一名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如在“整体感知”中,很多学生都体会到“父爱子”,但却体会不到“子爱父”,在教学中我通过层层映证,让学生最终体会到了其双向情感;犹如我在提出“儿子最后为什么流泪”一问时,许多学生答不出“理解、感激”二词,他们想到的是“感动”,这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进行跟踪,耐心引导。

一、不足之处

在试讲课中我选取的是《背影》第一课时,教案中课时时间安排与环节设置还是可以的,但30分钟的讲课过后,小组同学认为结构有点凌乱,且一个课时讲出来的内容太少了。深究其原因,我为整份教案环节间的过渡与板书设计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1. 结构、板书上的改善

经过一番比较后,我才发现:自己整份教案的设计思想与所搜集到的其中两份教案是一致的,采用的是“顺向思路”中的“父亲—儿子”对比式,形式较为新颖,但在结构上的安排却不如它们清晰明了。如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父爱子”与“子爱父”两大部分,在“父爱子”部分归纳出“体贴的父亲”(为我所做的八件事)、“可怜的父亲”(家境惨淡)、“朴实的父亲”(四句话);在“子爱父”部分,从三次流泪中归纳出那时的我与现在的我,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设计后既能落实好“整体感知”中的两个问题,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并使环节间的过渡更为自然。

至于板书设计,讲课完后我明白到好的板书设计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来讲是尤为重要的。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完整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这节课究竟讲了什么。而综观自己两课时的板书设计,情感与内容的联系并不紧密,条理性不强,教学重点不突出。于是,根据改善后的《背影》教案,我重构了一个教学板书:

2.教学设想上的改善

在整理分析中科看到许多教案没有涉及到教学设想这部分内容,我的教案也不例外。因此,以后再教学设计中应重视教学设想。如本教案的教学设想应是:抓住文章感情线索,抓住文章命题立意角度,通过“父爱子”与“子爱父”在课文中的映证,让学生深入父亲与儿子的心理,感受父子情深。

3. 教学时间上的改善

我在第一课时讲课时,时间把握得并不好,甚至会让小组同学感觉二三自然段这两个非重点段讲得太久了。细想一下,也许我太固执于用朗读来把握基调的形式了。其实,在教师朗读完后又让学生齐读,再让学生思考“悲伤情感从何而来?”,教师再板书,最后小结。无疑花了相当的时间。其实这个过程简化后也可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师朗读完后,教师应利落地引导学生思考并板书,再让学生齐读,以进一步感悟情感即可。

4. 教学细节上的改善

背影教案范文第4篇

一、导学案的内涵

何谓导学案呢?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导学案就是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的预案。导学案的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完成的,是依据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导学案的设计一般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参与完成。导学案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最终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导学案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和教学合一,最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导学案的具体运用

导学案主要包括课前学生自学自研的预习案,课堂上学生学习教师导的互动案以及课后学生巩固拓展的作业案。针对导学案的具体构成,笔者对导学案的三个主要构成部分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具体阐述。

1 课前预习案的有效运用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把导学案发放到每一位同学的手中,然后要求同学们利用课前自主学习的时间,对照教师发放的导学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之前,教师必须要同学们对导学案上标注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以及学法指导进行细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就可以少走弯路,有效提高课前预习案运用的有效性。

例如,在执教《背影》一课的时候,在课前笔者就发放了预习案,在预习案中我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标注出来,并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有效解决。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还要求他们可以主动提出或者是发现新的问题,并且通过各种办法自行进行解决。

对于课前预习案的实施,其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监督和检查。因此,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必须要把自己的导学案进行上交,然后由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检查。通过对课前预习案的检查,可以发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样的做法与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2 课中互动案的有效运用

课中互动案是导学案的重点所在,是学生在预习案中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的问题。在课中互动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还是以《背影》一课为例,学生在经过预习案阶段的自主学习之后。笔者把学生的预习案都收了上来。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文章中所提及父亲的四次“背影”都没有很好的理解。因此,笔者又经过了二次备课,有效地解决了课中互动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上课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

【生字新词】

师: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已经预习过本文中的生字新词。接下来的时间,老师就做一个小小的检查。请几位同学上黑板给这些生字新词注音,看你们标注是否正确。其他的同学也可以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尝试标注一下。

具体的生字词是:交卸、奔丧、踌躇、迂腐、蹒跚、颓唐、琐屑、晶莹、差使、狼藉、簌簌、拭。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对新字词进行了有效的掌握。笔者还邀请几名学生对新字词的意思进行了讲解,课堂氛围非常好。

【重点把握】

首先是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其次是提出预习案中的问题:文章中一共四次说道父亲的“背影”,那么具体是在哪里所提及的呢?问题抛出之后,同学们沉默了几分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之后,笔者要求同学们回答这些问题。李刚同学说:“第一次提及父亲的背影是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对于李刚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于此同时笔者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开篇就提及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这句话引起了我们什么样的思考?两年多没有和父亲相见,为什么朱自清无法忘记父亲的背影呢?”学生思考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笔者要求李刚继续回答。李刚接着回答说:“第二次提及父亲的背影是在文章的第6自然段,是写父亲给自己买橘子时候所留下的背影。”笔者补充说道:“没错,在这一自然段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刻画得非常详细。也充分体现出了父亲的爱子之情。那么第三次提及父亲的背影又在哪里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还是这一段。”“是啊,在这一段的最后是这样说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一次提及背影点明了父子分手,惜别‘背影’。那么,最后一次提及父亲的背影又是在哪里呢?”学生回答道:“文章的结尾。”笔者说:“对,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也就是别后思念,再现‘背影’。”通过对文章中所提及的四次关于父亲背影的解读,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文章的写作脉络,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

3 课后巩固拓展案的有效运用

课后巩固拓展案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后巩固拓展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并让学生在巩固拓展案的完成过程中有效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还是以《背影》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课后对上课时候不懂的问题进一步的进行归纳和整理,并通过自主学习或者是合作探究进行有效的解决。于此同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想一下自己从小到大,在父母身上有没有让自己感动的事情,然后写一篇作文。

事实上,课后巩固案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背影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备学生教师教学 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如果不了解和研究儿童,“就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只能是瞎摸,瞎撞。我们教师也一样,如果不了解学生,我们的教学就会变成是“对牛弹琴”,没有什么效果。这里,我想就一节“失败课”来说明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备学生”这个环节的重要性。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

新学期开始,我接手初一的语文教学工作。初中第一册的所有课文,我都比较熟悉,特别是朱自清的《背影》,我更是熟到自认为可以不必备课也能把课上好。因为,在初中语文教材改编之前, 这篇课文是编在第四册里。当时,我以这课书的教学过程来参加市里举行的“语文优质课”竞赛,获得一等奖。鉴于此,我就找出原来的教案本,也不加以研究,就去给第一学生上课,结果,才上了第一个课时,就发觉不对劲,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是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我上课时用的这个教案,是针对第四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的,现在拿来给第一册学生上课,当然不合适。本来,新教本里对这篇课文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求学生把握中心和层次,理解语言描写和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可以了,而旧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求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等。这就不适合初一新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使得他们不但不理解课文,就连题意也弄不清楚,更不用说会分析人物形象了。

其次是教学重点不突出。我给初二学生上这篇课文时,只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每个课时的容量都很大。从字词的音、形、义到整个句子的含义、修辞、结构思路、写作背景、人物思想等等都讲到了,学生们在其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每听讲到一个新的知识点,他们接受起来都能水到渠成,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学效果极佳。而我后来上这节课时,也溶进这么多内容,学生们做了一大堆笔记,却没有一点得到落实,就连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分不清楚了。

第三是教学方法不适合。给初二学生上这篇课文时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讨论式”,我设置的问题有三大项:

(一)文章一开头就触及“背影”,这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使我不能忘记?(二)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的描绘和突现父亲的背影的?父亲的背影有何深刻涵义?(三)最后一部分写了些什么?对突出父亲的背影起何作用?

通过对上述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和归纳,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把握,基本上达到了教学要求。这样进行上课,那是比较成功的;而面对这群初一新生,我也“照葫芦画瓢”,没想到在让学生就问题讨论时,他们大多都不出声(因为不懂);有些同学出声了,尽讲些不着边际的话,令人啼笑皆非。

第四是课时安排不合理。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要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用两个课时已绰绰有余;但是,对初一学生来说,得安排三个多课时。而我当时也只计划用两个课时,结果未能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上述种种情况,我重新进行备课,真正做到“备学生”,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了教案,选择了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安排了合适的课时,结果,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些经验教训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

教学要求要适度

语文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目,课文内容丰富多样,《语文教学大纲》把课文按对象、阶段和体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有机的编排,并对每篇课文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教师在新学期授课前的备课中,一定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好每篇课文的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过高了,学生难以达到要求,会觉得语文科深不可测觉得挺难学的,进而会影响他们听课的情绪;过低了,学生又学不到什么知识。

教学重点要突出

语文教材选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容都比较丰富深刻,写法上也往往多样化而又富有特色。如果教师不按照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教学重点,必定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再上《背影》时,第一课时我定的重点是中心和层次,第二课时是语句的含义理解,第三课时是人物的描写。这样一课一得,老师讲得深透,学生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要因材施教

教师想要使自己的劳动有所收获,就必须要了解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置教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教学程式。如前所述,给初二学生讲授《背影》这课,可以用“启发讨论式”;而对初一学生,我后来选用了“读读――讲讲――练练”这种模式,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句意,句段进行分析,再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数要安排合理

对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时数的安排,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少了,会造成“煮夹生饭”,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多了,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在后来我上《背影》这课时,我安排了三个课时,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那些学生原来的基础并不算很好,且对这类课文还是第一次接触。我把预习内容、课后练习都溶进了这三节课中,在授课时,把课文讲的深透些,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

背影教案范文第6篇

“三案导学”指教学方法上以“学案”、“教案”、“练案”为一体的三案为载体,师生按“三案”互动教与学,使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促进教与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案导学”模式的实质是“先学后导,以学论教,少教多学”。它的核心是编制好“三案”,“三案”中“学案”的编制好否决定于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与否。当然如何实施这是关键。

1以“学案”定“练案”

教学《背影》一课,我以学生实情制定了一个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背影”父爱为载体,教育学生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实情: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怎么落实才算真正有效呢?百思不得其解。我从“练案”中找到了答案:时值3月8日,我布置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或去一个电话祝贺妈妈的节日,回家读给妈妈听或者打电话给妈妈说),第二天检查完成情况。

第二天班会课上,我将手机打开将家长来的短信一条条念给同学们听,个个十分开心。一位男生迟迟低着头,红红的眼圈,刘明―一个特殊的男孩(他妈妈2007年去世了,现在与奶奶一起生活,非常调皮)。他在激情的信中写着:妈妈,儿好想你。我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将怎么办呢。我当即在信末批语:回家送上一束白菊给你妈妈吧!

第三天特早,他高兴地跑到办公室告诉我,“我的作业完成了,妈妈听到了。”“哟!好呀!老师为你高兴,你怎么完成的呢?”“我给妈妈送花时,跪在坟前把信念给妈妈听了。”整个办公室的老师无不惊讶沉思着。

事后我第一个鼓励他写“感恩父母”的评奖信,帮他修改投寄。刘明天天快乐地生活在同学中间,洋溢着笑脸。

这一“练案”一石三鸟:除了落实了情感目标之外,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东西,造就了一位后进生,也让学生明白了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来源于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

2以学情定“教案”

这里说的以学情定“教案”,并不是教之前不写教案,等学生学之后才写教案。是指根据学情修改教案或者临时改变原来的教案,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执教《孔乙己》之后的一课《蒲柳人家》时,我提前三天将学案发给了学生,自认为教案也无懈可击,可以在课堂上一展“雄风”。哪知我在检查预习情况之后,学生的反馈信息令人惊奇:小到字词句、文学常识的掌握,大到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人物性格特征和主题的归纳都能说出。这种情形之下你还讲什么呢?我大喜之外不甘心将教学过程直奔重难点,推出“练案”(发挥想象从多角度描写出何大学问与孔乙己巧遇之后会是怎样的情形)。

作业批改时,我傻了,同学们并没有真正读懂何大学问这个人,这正应了外国专家“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这句话。

反思问题的出处,“学案”的编制是变相的“灌输式”。学生凭着记忆力读背了学案内容。

3“学案”的编制与实施

“学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我想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习目标出发,让它指路整个“学案”。目标是影响“有效”的重要因素,他具有指向。要编制好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因为它决定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2)从创设情景入手,激趣“学案”内容。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收到“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的效果,这是大家早已证明了的实效方法。

(3)从学生学情着力,解决自主学习之后的疑难,“学案”内容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注重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过程,再一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

(4)以创设问题为切入点进入“学案”重难点,从合作交流学习中突破重难点。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与老师交流,与学生交流,与文本交流。问题的创设可有讲究了,不同的老师在上同一篇课文时会有不同的创设问题。例如,大多数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文时,都喜欢抓课文中的“神机妙算”一词设问,而另一位名师他抓的是文中的一个“笑”字设问,谁笑?谁笑谁?为什么可笑?等此些问题触动了全篇。

(5)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文本教材中来源“学案”,反过来又让“学案”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之中。

(6)从教师的适时点拨中提升“学案”内容之精华,真正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总之,“三案”的编制与落实以学生为本,多给学法指导。以多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这就是“授之以渔”吧。从学生的发展着眼“三案”,牢记“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让“三案导学”促进教学最优化。

参考文献

背影教案范文第7篇

一、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写教案,最多也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把一些地方写得详细些,把内容弄得精彩些。其实不然: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就是要在教学之前,做出如何最有效地向学生传播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从一节课中有所收获的整体设计。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设计更显出了其特点,更多地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教学设计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

教学设计不能单枪匹马,在设计《背影》时,从设计的建构、资料的查找、重难点的确定、教法的突破、新课的导入、目标的达成、课件的制作等,都经过数次反反复复的集体讨论、修改。例如,难点的突破:对“背影”深层的理解,最初自己的设计就是按部就班,先讲文中出现的几处背影,再讲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结果学生不易理解,后经过大家公关,打破了传统的按照教材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讲解,而是先抛出从家庭的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景气,再讲解父亲的关切使作者感激,父亲的艰难挣扎令作者感动,从而引出焦点问题——背影的描写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题,这样重新组合了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分析原因,很自然地学生了解了原因,突破了难点。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作用,仅依靠个人孤军奋战、单枪匹马、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谬误。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在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实现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倡导“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既彼此交流了情感,又能引发参与者的智慧,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不拘泥于教学设计

叶澜教授认为,评价一堂课好不好,其实是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因为评价标准可以随学校、教师、学生、学科、教材等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叶澜教授总结了实验学校的教育改革经验,她提倡一堂好课应该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要做到这“五实”,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有时设计极佳的课上下来效果却不怎么理想,原因是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孩子。也难怪,我们所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充满求知欲却又还是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在课堂中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从而让我们感到与自己的教学相冲突。因此,面对不同地方、不同班级的孩子,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有所不同;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学时也应有所调整和变化,要以学生为重,体现学生为主体;在遇到没有设计到的课堂问题时,我们要心平静气、稳定情绪、妥当处理。

总之,教学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而应一切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的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好的教学设计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卡尔森也说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新课改也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在课堂上实施好。

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善于与学生交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课堂上应及时注意学生的表情,从而判断出学生对自己的课是否满意,在语文课上,学生最容易出现厌倦、烦燥情绪,若教师还一味地讲下去,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紧张;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设计自己的方法、语言或提问方式等,从而达到师生和谐。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其参与的机会,慢慢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形成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课堂。此外,还应注重那些对语文有“天资”的学生,他们因特别喜欢语文而有趣味地学习语文,他们思维开阔、知识丰富,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培养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

张民生(国家督学)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一堂好课,不是为一个人,也不是为几个人,而是为全班所有学生上的,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收获。

五、通过反思促进教学设计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设计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

通过教学反思,学生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学习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理念自觉转化为学习行动。课堂反思,不仅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学习中,让教师的主体性率先得到发展的同时,学生的主体性更要充分发挥。将发展教师与发展学生相统一,反思不仅要“照亮别人”,更应“完善自己”。因此,反思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可以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这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它既能优化教学设计,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信息网络千变万化,教学理念日新月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把新的教学方式融入教学当中、把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很好地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语文、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做到设计有价值,教学有效果,课堂有效率。

背影教案范文第8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一)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辄止。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

1.题目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篇中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

1.忌简单照搬

2.忌千头万绪

3.忌闭门造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

4.忌琐碎设问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忌盲无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教案完成了,是纸上的东西。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融化在脑海里,形成意识。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能够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写完教案,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在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第二,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许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

第三,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第四,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导入技巧的运用

提问议疑导入。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司马光》一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时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他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水的缸里,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来?今天要讲的课文中的司马光,就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叙述故事导入。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讲故事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课,老师就可通过讲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万只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一定会很浓。

歌谣导入。歌谣,特别是儿歌,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课堂教学中也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引导,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是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

谜语导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让学生猜一个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谜语导入对“眼睛”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

游戏导入。小学低、中年级宜采用这种方法。

图画导入。通过图象导入新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如教《鹅》这首故事时,教师一笔画出了曲颈高歌的白鹅。无疑此时被画震惊了的孩子,情绪是异常振奋,精神会格外专注,思维也会空前活跃,各种理解想象乃至灵感都会奔涌而至。

音乐导入。多用于音乐渲染气氛的课文和直接是音乐歌词的课文。如《鸟的天堂》,教师可先放《百鸟朝凤》的乐曲。如上作文课,作文题为《我所喜欢的一只歌》,教师可在学生动笔之前先放几只优美动听的歌曲,并加以适当的点评。

背影教案范文第9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一)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辄止。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摘要:

1.题目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摘要:《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假如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摘要:“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篇中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功能,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

1.忌简单照搬

2.忌千头万绪

3.忌闭门造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

4.忌琐碎设问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新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忌盲无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征,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奇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练习,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教案完成了,是纸上的东西。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融化在脑海里,形成意识。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能够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写完教案,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足为止。这是值得提倡的。假如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在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摘要:

第一,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第二,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新问题,将其和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许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

第三,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第四,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导入技巧的运用

提问议疑导入。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新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性的功能。例如摘要:《司马光》一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摘要:小朋友,假如平时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他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水的缸里,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来?今天要讲的课文中的司马光,就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叙述故事导入。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讲故事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重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喜好。如教《草船借箭》一课,老师就可通过讲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万只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喜好一定会很浓。

歌谣导入。歌谣,非凡是儿歌,在儿童教育方面的功能历来备受重视。课堂教学中也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引导,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是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

谜语导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让学生猜一个谜摘要: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谜语导入对“眼睛”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喜好浓厚。

游戏导入。小学低、中年级宜采用这种方法。

图画导入。通过图象导入新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如教《鹅》这首故事时,教师一笔画出了曲颈高歌的白鹅。无疑此时被画震动了的孩子,情绪是异常振奋,精神会格外专注,思维也会空前活跃,各种理解想象乃至灵感都会奔涌而至。

音乐导入。多用于音乐渲染气氛的课文和直接是音乐歌词的课文。如《鸟的天堂》,教师可先放《百鸟朝凤》的乐曲。如上作文课,作文题为《我所喜欢的一只歌》,教师可在学生动笔之前先放几只美丽动听的歌曲,并加以适当的点评。

背影教案范文第10篇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是抓住“题眼”分析透彻课文的中心,教学重点就自然突出来了。例如:《高大的背影》,记叙妈妈背“我”去医院看病的路上,一位三轮车工人主动送“我”去医院的事。如果抓住“高大”一词来分析:“背影”为什么“高大”?它“高大”在什么地方?教学重点就突出来了。

2.篇中揭示法

有些教材一开始就揭示出该篇的中心,有的则在中间用中心语句来提炼教材的中心,有的则篇末点题,抓住这些词语就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

3.归纳总结法

先把教材分成段落或层次,根据各部分或层次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他们在整篇教材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二)备课“六忌”

1.忌简单照搬

2.忌千头万绪

3.忌闭门造车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全然不顾,势必降低教学效果。

4.忌琐碎设问有的教师一问到底,不管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在不该设问处滥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5.忌盲无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备课时毫无目的,课堂上随意发挥,学生只会茫茫然,所得甚微。

6.忌程式定势根据小学生好奇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教师备课时,必须因文而异,教法富于变化,努力寻求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单调乏味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模拟讲授”环节

模拟讲授或训练,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教案完成了,是纸上的东西。纸上谈兵不一定能取得实战效果。要进行两个飞跃,一个是把纸上的东西变成脑子里的东西,成为印象,也就是把教案里的文字变成形象,融化在脑海里,形成意识。第二个飞跃是把意识变为行动,也就是能够按教案的设想进行实际操作。有的教师,写完教案,要看几遍,边看边想在课堂上如何动作,甚至对着镜子演示一番,像演员排练节目一样,如发现纰漏,及时修改补充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是值得提倡的。如果写了教案就搁置一边,到了课堂上在临场发挥,就有点草率了。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导入新课和设计导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第二,根据授课的内容设计导语。

备课时可以从教学内容中抽出有概括意义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将其与学生熟知的或似知非知的事例联系在一起,设计出独出心裁的导语。由于每节教材内容有其丰富而广阔的外延,涉及许多其他方方面面的知识和事物,课堂的起始设计,也可以从他们的关联中寻找线索。

第三,导入要言简意赅或短小精悍。导入部分时间过长,使人有喧宾夺主之感。

第四,导入的形式要丰富多彩。

任何一种形式的授课技巧,一定要灵活运用,不可形成定式,使人产生呆板之感,导入导语也不例外。

导入技巧的运用

提问议疑导入。紧扣课文设计一两个问题,最好能总领全文,或从侧面入手,对理解课文起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司马光》一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如果平时你和另一位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他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水的缸里,你有什么办法把那位小朋友救出来?今天要讲的课文中的司马光,就想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叙述故事导入。小学生爱听故事,通过讲故事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草船借箭》一课,老师就可通过讲述孔明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借到十万只箭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兴趣一定会很浓。

歌谣导入。歌谣,特别是儿歌,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课堂教学中也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引导,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是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原理。

谜语导入。如教《奇妙的“眼睛”》,先让学生猜一个谜: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有谜语导入对“眼睛”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浓厚。

游戏导入。小学低、中年级宜采用这种方法。

图画导入。通过图象导入新课,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如教《鹅》这首故事时,教师一笔画出了曲颈高歌的白鹅。无疑此时被画震惊了的孩子,情绪是异常振奋,精神会格外专注,思维也会空前活跃,各种理解想象乃至灵感都会奔涌而至。

音乐导入。多用于音乐渲染气氛的课文和直接是音乐歌词的课文。如《鸟的天堂》,教师可先放《百鸟朝凤》的乐曲。如上作文课,作文题为《我所喜欢的一只歌》,教师可在学生动笔之前先放几只优美动听的歌曲,并加以适当的点评。

上一篇:浮力教案范文 下一篇:观潮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