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英文名字范文

时间:2023-10-19 01:55:58

女生的英文名字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1

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由4个字母组成的5个字母的英文名字,简单易写;

寓意:“美丽的”,用作女孩英文名字展现了孩子美丽动人、气质优雅的特点。此外在意大利语中带有“美丽”的含义。

2、vita:维达

响亮大气、简单易读;由4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名字,便于女孩子自己记忆与拼写;

含义:指“生命之力”,引申为生机、活力之义。用作女孩英文名字,展现出幸福、吉祥、安康的寓意内涵,非常简单又好听的英文名。

3、rita:莉达

悦耳动听、简单易读;由4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名字,满足简单好听的英文名女的查找。

寓意:“勇敢的;诚实的”,体现出孩子的品性特点。用作女孩英文名字,寓意着孩子光明、正直、善良、勇敢。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2

关键词:华语女歌手名 语音特点 选字特点 结构特点 意义特点

人名文化博大精深,人名用字的选择组合与词汇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华语女歌手作为在年轻人中较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她们为大众所熟知的人名不仅有自己的原名,也有后期出道所起的艺名,与大众的人名相比更具时代性和研究价值。下面从名字的语音特点、选字特点、结构特点以及意义特点四个方面对从2013版QQ音乐歌手排行榜上搜集到的排名前500名的华语女歌手的人名特点进行分析。

一、语音特点

(一)从单音节和多音节来看,在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除去12个少数民族音译过来的名字和77个艺名,在411个女歌手的原名中,不论姓,以多音节词作名字的占多数,单音节字占少数。

华语女歌手名中多音节占多数,是因为多音节词比单音节词能传达出更丰富的意义且组合形式多样,形成的音节节奏更有韵律。而在多音节词中,双音节词比三音节词更简短好记,所以三字名的最多,四字名的较少。

(二)从元音使用的情况来看,华语女歌手名多选用开口度大、发音响亮的元音,如“张韶涵”等。因为选择发音响亮的元音可以使名字听上去更响亮顺耳。而在元音中“微笑元音”/i/的使用频率最高,比如“蔡依林、王心凌”等。因为选择含微笑元音的字作名字可以使人们在说这个名字时有微笑愉悦之感,也会让人通过这个名字感觉到女歌手的甜美可爱。

(三)借助同音相叠和谐音联想的方法使名字便于记忆。如“杨洋、韦唯、任然(仍然)、卫兰(蔚蓝)、伊稀(依稀)”等。还有一些艺名,如“艾歌”谐音表示自己喜爱音乐;“爱戴”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作为歌手希望得到大众的喜爱尊敬之意。

二、选字特点

(一)华语女歌手名多选择常用字,生僻字极少。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只有1个艺名“糖藈”中的“藈”为较少用的字。因为作为公众人物,名字的选字要简单易读,这样才容易被大众认识和接受。

(二)华语女歌手名的选字几乎都为实词,极少数为虚词。500个名字中有499个选择实词,只有一个为虚词,如“张也”。在实词中,名词、形容词占绝大部分;少数为动词,如“许飞、张悬”等;极少数为感叹词,500个中有2个,为“本兮”“藤兮”;500个中只有1个带数词,为“苏三”。因为虚词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而实词中的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且表意丰富,所以在歌手名的用字中,选择实词的占绝大部分。

(三)华语女歌手较多选择草字头、女字旁、王字旁的字。在500个女歌手名中使用频率超过2次的用字,有8个为草字头,如“薇、芳”等;有6个为女字旁,如“婷、娜”等;还有4个为王字旁,如“琪、琳”等。华语女歌手名多选用这些偏旁的字体现出心理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中,女性作为与男性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与男性不同的一些特质,受到社会不同的期望。在中国文化中,草字头的字多表示植物花卉,王字旁的字多与美玉有关,女字旁的字多和女性特点有关,这些字易和女性形象产生联想并多含有女性美好等特点,因此带这些偏旁的字较常选作女性名的用字。

(四)华语女歌手的艺名中多有英文名、外来音译词、英文缩写和英文字母与汉字组合的形式。77个艺名中包括9个,比如“大S、Coco、JW、菲比”。从社会环境对人名特点的影响来看,这些英文名和英文字母组合反映出中国的开放和与国际的接轨。从命名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新形式体现出取名的求异心理,因为很多女歌手跟随潮流,讲求创新和个性,所以标新立异给自己起英文的艺名,以此来迎合年轻人追求新潮的心理特点。

三、结构特点

(一)从词形上看,在女歌手的原名中ABB式的名字很多,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共有14个ABB式,如“萨顶顶、刘诗诗、郭美美”等。而在女歌手艺名中AA式较多,77个艺名中有4个,如“丁丁、洋洋”等。重叠式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所以歌手名中使用叠字比较多。

(二)从词式上看,在女歌手的原名中单项式和复合式使用较多,而在艺名中派生式更多。艺名比原名更注重前后缀的运用,在77个艺名中用“小”“阿”作前缀的有11个,如“小凌、小雪、阿桑、阿朵”等;用“子”“儿”作后缀的有17个,如“弦子、顺子、容祖儿、泳儿”等。因为有前后缀不仅给人亲切可爱的感觉,而且顺口好记。

(三)从短语的结构关系来看,在名字的后两个字可以组成短语的248个三字名中,联合结构关系的占绝大多数。

联合短语是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或多项组成的短语,其间的关系是联合关系。在华语女歌手名中,语法地位平等的两项多由形容词充当,两个词的联合关系多为并列关系,主要表达对女生多种品质的要求和对不同方面的美好祝愿。

四、意义特点

(一)理性义特点

在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含对女性品德行为要求及美好祝愿的理性义占绝大多数。这体现出命名学中人们希望通过名字表达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在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含一些自然现象和季节、花草树木以及小动物含义的名字使用也很广泛。因为这些现象和事物易使人们联想到女性形象,所以较多选作女性名。

在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一些男生很少用的含颜色词的名字也体现出社会语言学中女性对颜色的关心程度大于男性的特点。而一些含有表示对自己歌声肯定意义的名字反映出女歌手的职业身份和希望获得大众认可的心理。

(二)色彩义特点

1.从评价色彩上看,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除去中性词,几乎都由含褒义﹑带好感的词组成,如“曲婉婷、蔡淳佳、韩宝仪”等。因为女歌星作为公众人物希望获得大众的接纳和喜爱,所以在名字中会选择让人产生好感的词。

2.从形象色彩上看,500个华语女歌手的名字以视觉形象居多,如“孙燕姿、黄灿、金莎、柳叶心”等。因为视觉形象可以让人们产生联想,更容易记住歌手的名字。比如,“孙燕姿”让人联想到燕子飞舞时敏捷轻盈的姿态,从而记住孙燕姿是一个身材娇小、活泼爱动的女歌手。再比如“柳叶心”,通过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女歌手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留住听众的心。在形象色彩中,还有一些含嗅觉形象的选字,主要表现为含“芳”字。在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含“芳”字的共有6个,如“张清芳、梅艳芳”等。因为“芳”字有“香味芬芳”之义,用作名字可以给人一种如鲜花飘香般美好的感觉。

3.从语体色彩上看,绝大部分的华语女歌手名为书面语色彩的,选词较文雅,含义较美好,如“婕、妍、萱”等。因为歌手希望体现自身良好的修养和文化素质,所以多选用文雅的书面词。也有一些歌手选用的是书面色彩一般的词,因为这样更接近大多数人的生活用词,较具有亲和力和大众性。在500个华语女歌手名中只有1个名字“王二妮”较通俗。

4.从与华语男歌手名的对比上看,不同于华语男歌手名的十大常用选字“杰、峰、宇、健、俊、宏、斌、伦、轩、龙”,在排名前500的华语女歌手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字为:

这些字含有女性化的色彩,多形容女性外貌、品质的特点,表达女生美好、优雅的品格,可以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有利于女歌手通过名字在大众心中树立美好的形象。而在选择偏女性化的用词的同时,还有一些女歌手的名字较为中性。500个华语女歌手的名字中有2个带较偏男性的用字“轩”,还有一些歌手名,如“张瑞”“陈瑞”让人第一眼看上去难辨男女。这种现象表明人们还希望女性独立自主。女歌手选用一些较中性化的名字,给人一种干练独立的感觉。

华语女歌手在年轻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她们的名字是年轻人耳熟能详的。从对500个华语女歌手名字的统计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语音上,华语女歌手的名字多为双音节词,且多选择响亮的元音或运用谐音。第二,在选字上,多选择常用实词,而在一些艺名中多运用英文名、英语缩写或者音译词。第三,在结构上,二字名多加前后缀,三字名则多为联合结构。第四,在理性意义上,多选择与自然现象、花草树木等有关的偏女性化的词语。第五,在色彩意义上,较多选用评价色彩为褒义、语体色彩较文雅的书面词,且多含女性美好优雅、温柔娴静的意义,具有与华语男歌手名截然不同的鲜明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语言学自身特点的影响。选择开口度较大的元音可以使名字的发音响亮顺口。选择多音节实词可以使名字的音节组合多样,表意丰富。第二,受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人们对女性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第三,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使一些易和女性形象产生联想的事物和现象较常用作女性名。从命名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在取名时都有希望通过名字表达美好祝愿和树立良好形象的心理,因此一些表达女性美好品质特点的词成为华语女歌手名的常用字。而一些华语女歌手中含英语和英文字母组合的艺名则体现出人们标新立异、追求新潮的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4]许小婷.集合名词中的人名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5]叶晶.艺名与原名的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03).

[6]汤璇.中文系女生人名研究——以华中师大中文系2009、2010、2011级学生人名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5).

[7]杨昊星.浅谈地名与人名共用命名法[J].中国地名,2008,(12).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3

City Lower Primary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urvey

TIAN Suying

( School of Primary Educ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current urban lower primary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to adjust the current low-grade English teaching and mother-tongue teaching.

Key words lower primary students; English course; learning effects

0 前言

2001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二十一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该《意见》规定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①自此,小学英语教学低龄化在我国成为一种趋势。一些地区陆续从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开设英语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一线和二线城市均已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那么笔者在思考,在我们顺应形势大力推进外语教学低龄化的同时,究竟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效果如何呢?从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是否真正发挥了儿童对于语言学习的优势?低年级英语教学是否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寻求一些思路。

1 研究问题

笔者在本研究中主要对小学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英语试卷测验,并对目前在校任教的二、三年级中、英文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在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的各具体题型的得分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具体表现是什么?(2)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母语和英语的过程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负迁移?若存在,具体表现是什么?

2 研究方法

2.1 测验调查法

笔者在天津市市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给180名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分别做了测试卷,测试时间为30分钟。测试题目分为两个部分: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共设置题目60道,其中字母知识33道,综合知识27道。共回收测试卷173份,其中有效试卷141份。利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测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 访谈调查法

笔者分别对20名小学在职二、三年级的语文、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主要访谈内容为中、英文教师对于小学生母语和外语学习之间负迁移带来的两种语言混淆状况的看法。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测试卷数据呈现及分析

3.1.1 测验总成绩比较

通过比较被试在测验总分方面的差异性,笔者发现:男、女生在总分方面差距不大(男生平均成绩为50.95,女生平均成绩为53.41),且整体平均成绩良好(满分为60分)。

通过比较被试在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方面的得分情况,可以发现:男、女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出错率(男生19.06%,女生14.05%)均明显高于综合知识方面的出错率(男生10.22%,女生7.25%),即男女生字母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明显不如综合知识的学习效果好。说明低年级学生在英文字母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此外,男、女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得分差距(男生得分率比女生得分率低5.01%)较综合知识方面的得分差距(男生得分率比女生得分率低2.97%)更大,即男、女生在字母知识方面学习效果的差异性要比在综合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差异性更明显。具体来说,在字母知识和综合知识两个方面,男生较女生学习效果均更差,且男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比在综合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更差。

因此,中、低年级任课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多强化学生在字母知识方面的练习,且尤其注意男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重复训练和多形式操练。

3.1.2 字母辨析成绩

测试卷中涉及字母辨析的题目包括两个部分:英文字母之间及与汉语拼音间的读音辨析和字母大小写的书写辨析。

(1)字母读音辨析。试卷中字母知识的第一大题为字母读音辨析题目。通过对这一题项被试的得分情况分析,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英文字母间以及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间的读音混淆状况。其中混淆率较高的字母为:j和g(出错率:男生33.80%,女生27.14%);s和x(男生7.04%,女生7.14%);q和p(男生9.86%,女生1.43%)以及d和b(男生5.63%,女生1.43%)。其中j和g字母的出错率最高。

此外,男生和女生在字母读音方面出错率差异性较大。男生在字母读音的辨析方面普遍比女生差。

这提醒一线英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且需要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努力,以纠正学生在两套字母系统中的读音混淆状况。

(2)字母大小写书写辨析。涉及字母大小写书写辨析的题目为字母知识的第三大题。笔者通过统计这一题项中被试的出错率发现:学生字母大、小写的出错率(男生57.75%,女生60.00%)整体较高,且高于其它所有题项的错误率。因此说明男女生都存在相当高程度的英文字母大小写混淆情况,且女生在字母大、小写方面的出错率要高于男生。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字母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注意加强男女生字母大小写区分方面的操练,且尤其注意加强对女生的强化练习。

3.1.3 字母顺序成绩

涉及字母顺序的题目包括字母知识的第二、三、四题。根据笔者对被试字母顺序题项测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字母顺序的出错率(男生53.52%,女生57.14%)整体也比较高,仅次于字母大小写辨析题项的出错率,说明男女生字母顺序的学习效果都不理想,且女生在字母顺序方面的出错率要高于男生。这就提醒任课教师在字母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字母顺序的强化训练及检查,尤其注意女生在字母顺序方面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3.1.4 字母音素成绩

涉及字母相同音素归纳项目的题目共包括6个小题。笔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男女生在字母相同音素辨析方面得分接近(男生4.58,女生4.56,满分6分),无明显差异。但男女生在字母相同音素的辨析方面的出错率均超过1/5(男生23.67%,女生24%),说明学生对字母音素知识的掌握普遍不扎实。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语音及元音、辅音字母的教授。

3.1.5 综合知识成绩

综合知识包括听力、词汇和语言交际三个方面。

通过分析被试听力题目得分,发现被试听力得分状况良好(男生98.36%,女生99.28%)。男女生无明显差距。

通过分析词汇题目的得分率笔者发现:在单词拼写方面,男生的得分率(75.80%)低于女生(77.40%)。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男生单词拼写的操练。

根据被试语言交际题目的得分状况(见表3-9),笔者发现:男、女生在语言交际方面的得分差异较大,且男生得分率(77.61%)明显低于女生(84.71%)。说明男生在语言交际方面不如女生的学习效果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男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对两个科目的任课教师的访谈结果笔者发现,接受访谈的全部英语教师认为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认读和书写方面的英文字母与汉语拼音的混淆,在听力方面老师一致表示学生基本不会混淆(1名二年级英语教师认为存在混淆,其余9名认为不存在);多数语文教师(4名三年级语文教师,5名二年级语文教师)也认为在其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认读和书写方面的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的混淆,在听力方面因为汉语拼音的听音写字母的学习阶段是在一年级,与英文中听音写字母的学习阶段错开,因此并不存在听力方面的混淆情况。

此外,根据访谈记录,笔者还整理出以下具体混淆内容:

在认读方面,学生一般会把英文字母中的b、d、g、j、y与汉语拼音的读法相混淆,汉语拼音学习时会把大写的拼音与大写的英文字母读音混淆。

在书写方面,多数是书写格式和笔顺的混淆,如:英文字母中的y、u、q、f、h、m、n、j、l等会与汉语拼音的书写混淆。

除此之外,英语教师也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英文字母之间的混淆,如字母g和j等会在听力和认读方面存在无法区分的情况。

这些混淆的情况在二年级初比较普遍,尤其是书写方面,据老师反映,每个班级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会出现这类错误。三年级上学期初混淆情况依然存在,比例不如二年级那么大,且主要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汉语拼音的学习在三年级的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因此对汉语拼音学习的影响比较小。

4 小结

由上述数据及访谈结果可知,目前天津市市区一二年级的英语学习效果整体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学生在字母知识的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关于字母的书写、26个字母的顺序、以及字母间的读音区别等方面的学习问题比较明显。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英文字母以及汉语拼音两套符号系统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混淆情况。因此,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效率都受到影响。

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选自天津市优质小学,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以及生源素质较高,因此学生测验成绩普遍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代表全体城市低年级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笔者还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加入来自全国不同层次城市的学生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注释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4

一、“姓”的来历

“姓”字由“女”和“生”组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由此可见,它的本义为“生”。而女旁正昭示出姓的来源。据考证:汉语中较为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旁。相传上古姓“姜、娲、姒、赢、姚、k、姑”或以女旁,或含女字,决非偶然。这是母系社会共同血缘关系的标记和表征,起着“明血缘”、“别婚姻”的作用。“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生来就是母系氏族的成员,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至今《百家姓》中仍有“姚、娄、姬、茹”的姓被沿用。

随着父权制的产生,姓氏成了男性的专权。部落间的合并,少数部落首领成了奴役俘虏以及氏族内部其他成员的贵族,连氏族名称也被他们独享了。上古有一段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但为了使“同姓不婚”的禁忌不被破坏,女子可以称姓。这样,姓就成了女子专用的代号。

封建时代,男性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男性作为一家之长,子女取姓都得随父,女性取姓“在家随父,出嫁从夫。”“仪礼”中的六礼,第一是用雁,即男方带着雁做见面礼去访问。第二是纳采,即与女方男性家长谈得投机后送上聘礼。第三才是问名,男家询问女名。可见女方名字对男方来说,是不太重要的。接下来是纳吉,即奉上正式的聘礼。然后是请期,商量出嫁后,闺名留在娘家使用,在夫家只公开姓,将姓当作名来用。汉代以后姓氏不分,直至今日。有些地区出嫁的女人仍称陈氏、张氏等,所生子女均随夫姓。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女子婚后改随夫姓的习俗,至今仍有保留。如日本著名女排运动员江上由美婚后改名为丸山由美,连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不例外。以《三国》为例:已婚女子皆称某人某妻、某人某母,如:孔明妻黄氏、曹操妻卞氏,如果其子成名,则以儿子姓名为称,如“刘宗母蔡氏”等。“这种明显带有性别歧视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达两千多年之久。”即使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社交场合中的“某夫人”、“某太太”,实际上还是随夫姓的一种延续。从没有“某丈夫”、“某老公”的说法。由此,我们从“姓”的历史变化可以看到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二、“名”的来历

关于人类名字的起源,可以从汉字“名”字本身推知其最初含义。“名”字由“夕”和“口”两部分组成,对此,《说文解字》解释说:“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在人们的交往中,白天可以通过相貌,声音等特征相互识别,但到了晚上,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报名字来认识对方了。据研究:我国最早拥有自己固定名字的人正是那些传说中氏族社会的首领或在部族战争中出现的英雄。比如:黄帝、鲧、伏羲、尧、舜、神农氏、大禹等。

当然,取名的方式也有一个过程,为了能区分彼此,人类早期只是用每个人身上的特征来作为名字。比如:大个子、二麻子、三黑子、小矮子等,也可以取动物的名称,甚至是婴儿落地时的重量。鲁迅在小说《风波》里就有“九斤老太”、儿子“七斤”、孙女“六斤”的人物名字,这也许是古代取名的遗风吧。

“总之,人名是在人类社会处于原始时期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最早,它是人们随意用来区分彼此的称号,以后又演变为固定身份的标志。在文字出现以后叉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已显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名字本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名字也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三、女性取名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女子不仅不能讲究起名的艺术,而且多数人连起名的权利都没有,在家用小名称呼,婚后往往就在丈夫的姓或父亲的姓后加个“氏”字,作为她的终身代号。仅以《三国》为例,共出现人物298名,其中有25名女性,在这25名女性中,共有2名女性有名:蔡琰即蔡文姬,蔡伯楷之女,另一位貂禅、即王允的歌妓、吕布之妻,这两位女子皆有不同寻常的经历。其余的女子或称某夫人、某太后、某母,更多的是父姓后加个“氏”字。如:甘夫人、姜叙母、郭妻、何太后、胡氏等。一般的老百姓家更简单,未出嫁时。依行第称大丫头、二丫头、三丫头或大姐、二姐、三姐。出嫁后依夫行第称大嫂、二嫂,年长后称大娘、二娘等等。

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女性也开始和男性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数女性取名仍旧受到古代妇女取名模式的影响,喜用“娇、柔、小、巧、香、甜、怡、悦”之字,甚至有“盼弟、招弟、来弟”等明显带有性别歧视的名字。

女名的命名特征表现在取名用字时,对某类字特别侧重。女名用字的特点可细分为如下几类:

1、多用女性字。女性字是指含“女”偏旁的字。古代神话中的名女人女娲是第一个以女性字命名的。后来女性称名几乎一律加“女”旁,这类名字很多,如玉娇、芳婷、慧娟、琼娥、妙玉、静婉、丽娜等。

2、多用花鸟字。花鸟字多能显示女性的阴柔之美。以花命名的如:春华、芝兰、碧荷、香梅、杨柳等。以鸟命名的如:鸣凤、玉鸾、春莺、飞燕、秋雁、鸳鸯等。我国古代在取女名时,常常有这样一种习惯,就是根据出生当月的物候特征来命名。正月生的,常取名叫春兰、春芳、春梅、春霞;二、三月桃李花开,女孩往往取名杏芳、桃红;四月燕归来,于是有叫小燕、飞燕的;五月榴花开,生于此月的,常取名榴英、榴红;六月荷花放,常取名菏香、英莲、芙蓉;七月看巧云,因此,巧云、巧姐、巧儿之类的女名也应运而生;八月桂花香,常用桂香、桂兰等;九月黄,因此取名菊英、秋菊、菊香、菊仙的很多。十月、十一月入冬,冬梅、冬美、冬花备受青睐;十二月是腊月,取名常用腊梅、腊珍、腊月等。按物候命名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不过,随着文化水平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尤其是城镇,已不拘泥于此,取名力求新颖脱俗。

3、多用闺物字。首饰、服饰、化妆品、零物等,均可用于女名。以首饰命名的:宝钗、玉环、金钏等;以服饰命名的:云裳、翠裙、玉绣等;以化妆品命名的:玉粉、香兰、黛眉的;以零物命名的:红线、银瓶、英台等。

4、多用珍宝字。金、银、珠、玩,既有黄金价值又有功利之美,因此珍宝字常用于女名。如:婉珍、佩玉、银凤、琼瑶、璧君等。

5、多用彩艳字。五彩缤纷的颜色能引起视觉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多受女性喜欢。如:丹凤、碧兰、丽红、美艳等。

6、多用柔景字。以天地之间柔和景物作女名。如:抱月、冰心、凌波、彩云等。

7、多用女德字。如用“贞、淑、端、庄、娴、静”表示德性。

8、多用叠字。元稹妾名莺莺,吴三桂宠姬圆圆。

四、男性取名的特点

中国的远古时代,取名几乎是男性的专利,据说, 最早有固定姓名的是部落首领和部落战争中的英雄,流传最早的就是中华民族常常自称的“炎黄子孙”,远古时代,华夏有两个部落首领,一个是轩辕氏,姓姬,号首熊氏,因“土德之瑞”、土色黄而被称为黄帝。他定居中原,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另一个是神农氏,是火德王,被称为炎帝,他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对先民很有贡献,炎黄是华夏民族的祖先,由于华夏民族在汉代以后逐渐融合为汉族,而历史上的唐代又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汉唐就成了华夏的同义语。因此,炎、熊、中、华、夏、汉、唐等字被大量使用于男性人名中。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有着神奇的力量;古人以龙作为统治者的象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炎黄子孙又以“龙的传人”自称,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遗迹。古人认为:“云从龙则日乾为龙,风从虎则日坤为虎。”于是凡吉祥的动物或与此相关的事物也都大量用于男性人名,如“虬(小龙)、虎、乾、坤”等。

我国远古畜牧业十分发达,男性人命中,出现了大量与“马”有关的字眼:驹、骐、骥、骏、驱、驰等,因为骏马的奔驰和骠悍正象征着男子汉的气概。

具有特色的物类也往往成为男性取名用字的源泉。如中国古代刨造了独一无二的东方建筑群体,历代人名中多以殿、宫、亭、台、楼、阁、斋、堂、轩、庭、栋、宇、桢来命名的。

因儒家学说的影响,表现男子品德的字眼也颇受男性取名的青睐。如:仁、义、礼、智、信、德、诚、伦、孝、忠、良、勤、俭、廉、文、章、斌等。

由于男子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所决定,表现男子继承父业,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字眼也特别受到欢迎。如:光宗、耀祖、昌世、继先、根柱等。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男性强壮雄健的字眼,如:强、壮、力、高、伟、彪等;表现志向和抱负的:宏、登、大、杰、博、邦、国、举等;表现平安吉祥、富贵安康的,如福、禄、贵、寿、财、禧、康、年、安、祥、平、吉、瑞等这些字使用频率也很高。

五、男女取名常用字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男女姓名有哪些常用字?它们在整个人名体系中具有什么规律?在语言文字应用和语言艺术中有什么特点呢?本人为此专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语用分析。

笔者就南通市55年到66年。67年到77年,78年到90年出生的2万人的名字做了分段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55年到66年这一阶段抽样调查了5千人,有4356人能明显看出性别,将近90%。男名用字最多的是:德、国、建、金、福、洪、龙、志、祥、良;女名用字最多的是:英、芳、梅、丽、秀、凤、娟、淑、霞、云;可男可女的用字最多的是:华、君、俊、文、瑞。单名有560人,只占10%。用“变名”的很少,“变名”即故意将男名女性化,女名男性化。

67年到77年这一阶段抽样调查了7千人。有5782人能明显看出性别,将近81%。男名用字最多的是:明、伟、忠、德、文、军、光、民;女名用字最多的是:春、红、英、萍、静、蓉、莉、晓、惠、兰;可男可女的用字最多的是:敏、华、文、杰、铭。单名1120人,将近20%。“变名”的也稍多一些。比如:有男生取名卫红、志芳;女生取名:文强、志杰。

78年到90年这一阶段抽样调查了8千人。有5889人能明显看出性别,将近74%。男名用字最多的是:俊、振、诚、华、昆、明、鹏、博、和、昌;女名用字最多的是:婉、颖、洁、燕、荣、宁、馨、清、敏;可男可女的用字最多的是:晖、杰、清、平、文。单名的有2140人,将近30%。“变名”的更多了,比如:有男生取名:瑗玉、靓靓;女生取名:振华、鹏程。

从上述分析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男女人名用字有以下特点:

1、从用字上看,女性主要以淑华、英蔚、芳瑜、瑞萍、秀莲、凤仪这类命名来间接象征其美好的品德和秀丽的芳容,或以秀敏、玲慧、丽娜、淑媛、雅洁、妙钰来直接赞美其美好的品德和秀丽的芳容;男性多在直接表达美好愿望。如:金晖、明杰、振坤、汉标、建华、志远等。

2、从词义组合看,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在双名组合中词序位置比较灵活,如:建华、华建;秀如、如秀;明贤、贤明;丽荚、英丽;清俊、俊清;惠美、美惠等。男性取名的范围更广。比如表现全社会普遍美德的字眼:仁、义、诚信、忠良、勤俭、廉正、谦恭等,都只用于男子,很少用于女性。女子要以美德命名,只能用表示“女德”的字眼,比如贞、淑、娴、惠、婉、静、庄、贤等。

3、从音节来看,单名呈上升趋势,但从取名的总体分布看,仍以双名为主,这符合汉语双音化的趋向,又便于称呼,避免了重名过多。

4、从语意色彩看不同的生理特点带来不同的取名用字。男子魁梧伟岸,女子则婀娜柔媚;男子强悍有力,女子则秀婉温和。因此,男名一般具有阳刚之气,女名重阴柔之美。拿动物来说,女子一般用美丽的鸟,而男子却用勇猛的虎;拿景物来说,女子用柔和的风、花、雪、月,而男子则用雄壮的山、峰、海、涛。即使使用同一事物作比喻,着眼点也不同,如同样用“凤”起名,女子着眼于它的美丽,而男子则着眼于它的富贵不凡;同样用“华”起名,女子多取其本意“开花”,男子则多取其才华、风华、中华的意思。

5、“变名”现象虽然多了一些,但仍是个例,有的因为希望生个男孩,将女名取作男名;也有的是将男名取作女名,认为好养育一些;有的甚至于是后来自己改的,只是想标新立异。或者是出于对异性的喜爱。

6、发展趋势。今后取名,文化热将代替时代热,人名一般不再带有政治色彩,追求新颖,不落俗套。女名向中性发展更为明显,表现女贞女德、风花雪月的字词,在女性取名时,不会像以往那样受到女性的热捧,特别是城市女孩,更追求名字的表意性和人格的平等。人名的性别差异将逐步缩小。“传统人名的‘见其名而知其性’的现象越来越少,正如当前男女的着装打扮趋向于中性化一样。人名也将逐步趋向中性化。虽知“名”但难知其“性”,这是对传统取名习惯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一个缩影。

(指导教师:孙汝建)

参考文献:

[1]王军云编著冲国起名宝曳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13

[2]王安邦编著,姓名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3]张联芳著冲国人的姓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王军云编著,中国起名宝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29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5

关键词:服装;品牌名;翻译;用字 

1 服装品牌名的翻译

国外服装品牌名翻译方法与普通英语词汇的翻译一样,同样也都有音译、意译等,当然,好多外国牌子都是不音译的直接用英文。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服装制造商越来越注意与世界接轨,很多服装品牌在注册中文商标的同时,也有了特定的英文翻译,有的直接采用汉语品牌名的拼音作为英文品牌名,有的则根据读音翻译成英文中有特定意思的词,而且是有特定含义的词。

1. 1 音译

1.1.1 外国服装品牌名译成中文名

外国品牌名译成中文名时,多数都采取音译法,取其相近的音译成汉语。如: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bvlgari——宝格丽;

cartier——卡蒂亚;

fendi——芬迪;

donna karan——唐纳·卡兰;

hermes——爱马仕;

moschino——莫斯奇诺;

nina ricci——莲娜·丽姿。

很多外国服装品牌都是用创始人或设计师的名字作为商标,也采取音译法,就如同翻译英文名字一样。如:

品牌名称:christian dior (克里斯汀.迪奥)——创始人、设计师(1946年-1957年):christian dior(克里斯汀·迪奥); 

品牌名称:chanel(夏奈尔)——创始人、计师(1913年-1971年)均为gabrielle chanel (加布里埃·夏奈尔) ;

品牌名称:versace (范思哲) ——设计师:贾尼·范思哲、当娜泰拉·范思哲。

应注意的是,很多品牌名并非是英语,还有法语等语言,翻译时可结合国际音标进行音译。

1.1.2 中国服装品牌名的英译

汉语品牌名用拼音。使用汉语拼音的好处主要是能直接宣传这个品牌名,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品牌大多数是以开拓国内市场为主。如:

威鹏——weipeng;

李宁——lining;

波司登——bosideng;

利郎——lilang;

报喜鸟——baoxiniao;

芭芭拉——babala。

有些服装品牌名英译时,虽然是音译,但是选词时,采用有实际意义的词,如:

百丽——belle (belle,在英文是“美女”,而其法语涵义是“美丽的女人”);

歌莉娅 ——gloria(gloria是“荣耀、颂歌”的意思,同时也是个很美的少女的名字,很多外国女孩取这个为名,这与“gloria的服装品牌专注于女性休闲服饰,风格休闲淑女甜美可爱”相符合)。

有些服装只是根据汉语名称取个音相对应的词,在英语中并无实在意思,但是却有特定的涵义,如:

以纯——yishion(yishion是英文单词fashion改造而成,改之后不仅含有原来的含义,又是汉语中“衣”的谐音,体现其经营的范围);

衣本色——ebase(ebase是“e”和“base”组成的,“e”不仅是“衣”的谐音,现在最流行的一个英文字母,“base”与“本色”谐音,是“基础,根本”的意思,又与“本色”相同);

真维斯 ——jeanswest(是由“jeanswest”不仅与“真维斯”音相近,而其中的“jeans”为“牛仔裤”,west为“西方”的意思)。

有些服装品牌根据其汉语名称取音相近的词,并无实在意思,也无内在涵义。如:

佐丹奴——giordano;

班尼路——baleno;

鄂尔多斯 ——erdos;

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

1.2 意译

(1)外国服装品牌名翻译成中文时,很少采用意译,如上文所说“很多用创始人或设计师的名字作为商标”,并无实在意思。但是,有些品牌名的确含有实在意思。如:

mango——芒果;miss sixty——60小姐。

(2)很多中国品牌名英译时,都采用意译。如:

七匹狼——septwolves;

五色——five color;

纯爱——pure love;

自由鸟——free bird;

梦狐——dream fox;

罗马帝王——romanking。

1.3 不译

很多外国品牌其英文名称就很简单明了且知名度也很高,翻译成中文反而让消费者迷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译,直接用英文。而有的中国服装品牌注册时就直接用英语,所以这种情况下,通常也不译。

2 服装品牌性别

服装品牌的性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男性(male )、女性(female)和无性(unisex)。 

(1)男性品牌是指该品牌具有显著的男性象征和特性,只能用于消费对象是男性的产品,就服装而言,就是他只合适用于男性穿着和使用。其识别方法如下:一是看品牌名称,是女性化还是男性化;二是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如果只有男性,而且始终是男性,那么就可以认同为是男性品牌;三是看品牌宣扬的价值观念,如勇敢、冒险、坚强等;四是看品牌的原型产品,即最早推出的产品是否男性用品。 

目前国内市场有明显男性象征的品牌有:金利来(goldlion)、七匹狼(septwolves)、利郎(lilang)、庄吉(judger)等。 

(2)女性品牌是指名牌具有显著的女性化特征和象征,只能用于消费对象是女性的产品,就服装来说就是品牌名称只能用于女性穿着。女性品牌的识别方法与男性品牌相同:先看品牌的名称,是女性化还是男性化。在我国女性的名称总是有“娜”“雅”“黛”“宝”“丽”“丝”等字眼;二是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是否为女性,而且是否始终是女性;三是它倡导的品牌价值观是否为女性所独有,如“柔”“美”“白”“阿娜”“性感”等;四是看它名下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否为女性专用产品,以及它是否深入人心。 国内目前比较有名的有:戴安芬(triumph)、曼妮芬(maniform)、 雪蜜儿(shmysheros)米兰姿(milanzi)等。

(3)第三类是无性别特征的品牌。这类品牌既可以用作女性物品,也可用于男性用品,尽管这两类产品之间可能有明显的区别,但用的品牌是相同的。

3 服装品牌的定位

每个品牌的服装公司都其本身的定位,是面向的是高消费群,还是普通消费者。很多品牌只面向尊贵人士,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那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的世界名牌。而很多公司则把其产品定在普通消费者,因为普通消费者虽然利润不高,但是销售量却很大。定位不同,其所采用的品牌名可能也会不同。现在很多国际流行品牌采取品牌延伸概念的运营方式,旗下会推出的不同下属品牌,这也都在品牌名中得以体现。如: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的旗下推出的阿玛妮(armani)是针对富有阶层,而玛尼(mani)、爱姆普里奥·阿玛尼(emporio ermani)、阿玛尼牛仔(armani jeans)则是针对普通消费者。

品牌体现的是一个产品的质量、服务、形象等各个方面。不管一个品牌名怎么译,是汉语译成英语,还是英语译成汉语,不论是音译还是意译,最重要是要体现这个品牌的特点,并且要注意避免跟其他品牌混淆,以免导致法律纠纷。如果译了比不译糟,那不如不译,以免影响原有的品牌效果,如“only”本是中国消费者都知道的品牌,如果非要根据其字面意思翻译成“唯一”,那么这样反而让中国消费者迷惑,反而不利于这个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有的品牌有其特定的销售方向,如果是女性品牌在翻译时,不能用个太男性化的名字,以免消费者误会,影响销售量。品牌名为品牌服务,品牌名的翻译也要忠实于品牌理念。

参考文献

[1]刘佳丽.服装企业营销策划与提升市场竞争力实战全案及著名企业经典案例分析[m].安化:安徽安化音像出版社,2004.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6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中英姓名语言文化特色之对比:

一、中国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着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7

关键词:巩固提高 初一学生 学习英语 兴趣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陷入一个难以逃离的怪圈:几乎每届学生,初一上学期学习兴趣普遍高涨,学习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到了下学期,不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减退甚至消失,学习成绩日趋下降,最后导致厌学甚至放弃不学,这就是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两极分化一般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初二上学期分化面日趋扩大,所以有人总结说:“初一上册兴趣大,初一下册便分化,初二初三见了就害怕。”可见,初一下册是两极分化的临界期,所以,激发和培养初一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本文拟就巩固和提高初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点滴经验。

一、帮助学生选取英文名字,巩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刚上初一的学生,对英语学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英语教师也因此大受学生欢迎。此时,老师可以帮助他们选取一个寓意高雅、脱俗不凡的英文名字,引导学生逐步融入英语。这是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爱好的起点,也是初一英语教学工作中最容易、最关键而又最重要的一步。初一学生不仅要求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中文名字,同时还应有自己的英文名字。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开列一些英文名单让学生自由选取,如:Aaron(涵意:巍然的高山,受神启示的)、Abner(睿智,有智慧)、Doris(海洋女神)、Diana(光亮如画,月亮女神)、Erin(镶嵌在大海中的翡翠,和平、安宁之源);男生可取名为Angelo(上帝的使者)、Irvin(大海的朋友)、Devin(诗人、学者);女生可取名为Judith(文静的女子)、Angela(天使,报信者、安琪儿)、Athena(智慧女神)、Michelle(蜜雪儿、紫菀花)、Rosalind(盛开的玫瑰)、Sylvia(森林少女)、Venus(爱与美的女神)等;天蝎座男生可取名为Richard(勇猛大胆的)、James(取而代之者),狮子座男生可取名为Robert(辉煌的名声)、Carl(伟大的人、男子汉),天秤座男生可取名为Elliot(虔诚信仰上帝的人)、Charlie(有男子气概的);双鱼座男生可取名为Albert(高贵聪明的,人类的守护者)、Jack(上帝仁慈的赠礼);白羊座女生可取名为Betty(上帝的誓约)、Linda(美丽的人);双子座女生可取名为Judy(赞美)、Shirley(来自草地的、灵空的声音);水瓶座女生可取名为Sally(公主)、Rita(勇敢诚实的),处女座女生可取名为Emily(勤勉奋发的)、Lillian(百合花,纯洁)等。

学生选取自己的英文名字后,要求他们制作自己的座位牌。座位牌要有两面,一面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如Lan Jiaoyan(蓝娇艳),另一面写上自己的英文名字如Diana。上课时把座位牌放在课桌上的右上角,在提问对话、互助互动、交流合作、开展小组比赛等活动时要称呼英文名字。此外,学生的课本、作业本、试卷上也要写上英文名字并用括号附注中文名字,老师分发作业和试卷时要叫其英文名字。这样,老师就悄然无声地将“英语”植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班级英语达人竞赛,巩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开展班级英语达人展示竞赛(English Talent Talk Show),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英语才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则更能激起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班级英语达人展示竞赛,其文稿内容不宜太多太难,可以是自我介绍、家庭介绍,也可以是介绍班级或学校生活等简单的话题。学生能够自己拟写展示文搞的尽量自己写,部分学生不能自己写的由老师代拟文稿格式,再由他们根据自己实际填写,完成自己的展示文稿。总之,要尽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文稿内容做到“有话可说”、“说即流利”。 如老师代拟文稿格式:

Hello!Everyone!Let me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I a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My name is______,my English name is______.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 in 19______,my birthday is on______,and I am______years old now.My net name is______,my telephone number is______,my QQ number is______.I study at______Middle School and I am in Class______,Grade______.

……

That’s all.Thank you!

竞赛活动的主持人由学生担任,评委也由学生组成,可以邀请校长或其他学校领导、本校英语教师、同年级其他班英语科代表以及所有参赛学生家长等作为特邀嘉宾参加,赛前要强化训练并进行彩排,确保展示竞赛圆满成功。展示比赛过程中要拍摄相片和视频,赛后每个参赛选手都要颁发给“英语达人”奖励证书,同时把竞赛过程的相片、视频上传到校园网上展示表彰。

三、创办英语角定期组织活动,巩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大多都会对英语感到新鲜与好奇,大多都有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所以,创办英语角,定期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交际交流活动,是提高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英语角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的必要补充。它是英语课堂知识在课外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更是锻炼英语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趣味性和真实性,不仅能提供一个纯英语语言环境,也是将英语带出课堂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途径。英语角活动的频率最好每周一次,活动的话题可以出自课本或课外读物,也可以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

英语角的魅力在于它像一个舞台,为学生提供交流实践、展示自我、充实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它能满足初一学生口语表达的强烈愿望,使得每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可见,英语角是初一学生学习英语的乐园,是巩固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理想营地。

四、运用多媒体实施辅助教学,巩固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当前的评价制度,考分仍然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课堂教学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少教师仍然沿用“单词——句型——文段——语法——做题”的填鸭教学方法,围绕所谓的“重点、难点、考点”做题做题再做题,往复循环,机械重复。而台下的学生大都在埋头苦记、埋头苦做,完全淹没在“题海”之中,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成了做题的机器人。这种高耗低效的做法,使得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不堪重负,久而久之,他们对英语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进而对英语丧失了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图像、文本、动画等手段来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它具有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声为有声、化复杂为简单、化简单为神奇等特殊功能,这是当前其他教学辅助媒体所无法替代的;运用多媒体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更形象、更具体、更逼真、更有趣,这也是传统教学方式与手段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女生的英文名字篇8

关键词:凯尔特民族 历史 人名解读

1 引言

人名,是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每个人都必须有的称谓。在人类历史之初,它可能仅仅是社会交往中代表个体的简单符号。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名渐渐成为赋含更多意义的载体。从狭义上看,它也许反映了家族血脉的延续,也许凝聚着来自父母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寄,隐寓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而从广义上看,人名则往往带有时代变迁的信息,铭刻着不同时代的文化观念。对此,《人名的世界地图》一书在前言中有这样一句精辟的描述:“如同地名一样,历经数千年的各民族间屡次的战争、大迁移,以及宗教、文化等的广泛流传也能够在人名中得到体现。”是的,一个时代的人名可能记录着一段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蕴含那个时代有关语言文化、民族融合、神话传说、英雄传奇以及宗教传播的种种轶事。那么,接下来请随我一起去了解生活在不列颠岛和爱尔兰的凯尔特民族,探寻潜藏在现代英语中凯尔特人名背后的故事。

2 简要追溯凯尔特民族的发展史

说起欧洲文化,我们必然会想到它的两大核心――希伯来文化(犹太教和基督教)和希腊文化(古代希腊)。事实上本文谈及的源于地中海流域的凯尔特文化也应该是形成欧式文化特色的一大要素之一。这样的结论完全取决于凯尔特民族发展的历史渊源。

早期的凯尔特人为公元前2000年活动在中欧的一些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诸民族的统称。他们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高卢、北意大利(山南高卢)、西班牙、不列颠与爱尔兰,与北方的日耳曼人一起被古罗马人并称为蛮族。现代意义上的凯尔特人,或称其后裔,仍坚持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譬如,爱尔兰的盖尔语),并以自己的凯尔特人血统而自豪。现在,这个古老的族群集中居住在被他们的祖先称为“不列颠尼亚”的群岛,他们就是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

作为欧洲古代文明之一的凯尔特与当时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是并存的。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之间频繁地发生冲突与碰撞。可以说,现代欧洲的各民族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们,当然还包括斯拉夫人和维京人。凯尔特系以武装的部落联盟为单位,向周围地区逐步扩散、迁徙,进行军事移民。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他们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除希腊、罗马以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地区。我们从至今尚存的、以凯尔特语起源的地名和河流名称中便可以看出他们当年的足迹,例如,伦敦和维也纳、多瑙河与塞纳河、以及阿尔卑斯等等。像不列颠和波希米亚分别是由凯尔特系的不列颠人及波伊伊人命名的名字,而巴黎也是由凯尔特系的帕里斯王子得来的地名。在3世纪到5世纪期间,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强盛和日尔曼部落大规模地向北和向西的迁移,欧洲大陆的凯尔特人曾经一度称雄的地位就逐渐丧失了。

大约在公元449年,来自西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族――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借罗马帝国衰落、自顾不暇之机,一举侵入凯尔特人居住的不列颠诸岛。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称“条顿人征服”。这次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征服战使岛上居民深受重创。到了公元六世纪末,不列颠诸岛上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几乎灭绝,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沦为奴隶。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位部落将军的英勇事迹,再结合凯尔特传说中的三个英雄人物在欧洲传讲,终于在后世成就了著名的阿瑟王的传说。

原始而古朴的宗教色彩与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融会交织,形成了凯尔特文化的一大特色。其宗教特征尤其体现在萨满教和巫术传统方面。当代西方的凯尔特文化复兴运动强调和重新发掘被压抑的凯尔特文化传统,有历史学家甚至把凯尔特传统抬升到足以同西方文明两大源头相提并论的高度去认识。事实上,通过详尽地探讨凯尔特人神

话,进而揭示其所滋生的文化,完全可以肯定西方世界的萨满的、神话的和精神的传统就植根于凯尔特文化中。

3 现代英语中的部分凯尔特人名

在早期的部分凯尔特人部落所迁往的不列颠岛及爱尔兰的“凯尔特岛”上,尽管有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后来威尔士人的闯入,但至今那里的凯尔特人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凯尔特式的人名便能够在不列颠岛和爱尔兰被接受并延续下来。但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日耳曼人征服”期间),岛上由于受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控制,英语处于支配地位,致使以盖尔语为开端的凯尔特诸语言逐渐被人遗忘。后来,在威尔士地区兴起了拯救威尔士语的运动,仅仅在数十年里,在不列颠岛与爱尔兰之间的马恩岛(或曼岛)上,从属凯尔特语系的曼克斯语又复活了。因而,在现代英语中,出现了很多源于凯尔特语的人名,例如,阿瑟(Arthur)、珍妮弗(Jennifer)、凯文(Kevin)、凯利(Kelly)、瑞安(Ryan、Rian)、康纳(Connor)、唐纳德(Donald)、布赖恩(Bryan)、肯尼斯(Kenneth)、尼尔(Niall)、布里奇特(Brigit)等等。这些人名在拼写上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凯尔特人名形式,像Jennifer就是由Gwenhwyvar转变而来的。其中,瑞安、布赖恩、凯文、康纳、尼尔、帕特里克至今仍然是很受欢迎的男性名字,而女性名珍妮弗、凯利也被使用得很广泛。

3.1 MacArthur:来自阿瑟王的传说

提起阿瑟王Arthur的名字,世人便不由自主地想到“圆桌骑士”及“圣杯传说”。著名的阿瑟王的传说事实上和一位凯尔特部落将军在“日耳曼人征服”战中的英勇事迹有关,只是后人将他的传说再与凯尔特神话中的三个英雄人物相结合,于是就有了一部关于中世纪骑士的传奇小说并在欧洲广泛传颂。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在日益高涨的爱尔兰民族主义情绪的驱动下,激情创作了关于阿瑟王的叙事诗《国王诗集》。作品一问世,就得到罗马主义、民族主义的极力支持,因而诗集中的主人公阿瑟这个名字很快被广为传颂,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苏格兰,如果要表示“某某的儿子”,只需在姓氏前加前缀“Mac”,那么在阿瑟这个名字之前加上“Mac”,则变为麦克阿瑟MacArthur。这不禁令人想起前任联合国军队最高司令官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姓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他的祖父正是出身于苏格兰家庭。

同时,在这部叙事诗中,与阿瑟王有关的几位女性之名也在人们之中广泛使用,如其王妃的名字珍妮弗Jennifer以及维维安Vivien等。特别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女演员珍妮弗・琼斯Jennifer Jones的影响,加上珍妮弗的语源据说含有“洁白的”或“神圣的”美好意义,珍妮弗的人气指数一路盘升。维维安的名字尽管有女演员费雯・丽Vivien Leigh的影响而广为人知,但因此名与邪恶美少女有关,最终并未进入女性名排行列表的前列。

3.2 Neil、Donald、Kevin:典型的凯尔特式名字

尼尔(Neil)出自于爱尔兰盖尔语,意味着“胜利者”或“战士”。它似乎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王朝兴衰的故事:早在5世纪初期,一位名叫Neil的国王统一了整个爱尔兰地区,从而获得了爱尔兰王的美名。同时,他的另外一个称号更具有震慑力,那就是“拥有九个人质的尼尔王”,原来这是因为他手中掌握了诸王国的人质。继尼尔王之后,这个家族共出现了40多位各代爱尔兰王,直到11世纪初期,布理安获得爱尔兰国王宝座,宣告了尼尔王朝的彻底瓦解。此后的Neil家族被称为“尼尔的子孙”,到今天这一姓氏被英语化则变成了奥尼尔O’Neil,是在爱尔兰排在第十位的较常使用的姓氏。奥尼尔O’Neil在苏格兰又演变为麦克尼尔McNeil姓氏。如今北欧地区流行的尼尔森Nielsen、尼尔森Nilson等姓氏也是通过当时侵略爱尔兰的丹人将Neil之名带去才有的。

提起唐纳德Donald这个名字,人们必然把它与苏格兰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是苏格兰高地的一个传统的名字,是具有典型凯尔特风格的名字,意为“世界”和“支配者”。 唐纳德Donald之名尽管在苏格兰以外的地区看似古老而过时,但闻名世界的迪斯尼卡通形象唐老鸭Donald Duck和米老鼠Mickey Mouse却使人们对它有着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象。在苏格兰,排在最常使用姓氏列表第十位的名字就是由Mac这个前缀而形成的麦克唐纳MacDonald。这个姓氏也因麦当劳快餐连锁店的影响,在世界上成为广为人知的凯尔特系的姓氏。

同Neil一样,凯文(Kevin)也是一个爱尔兰盖尔语名,有着“充满爱的,仿佛爱的”或是“正式诞生”的意思。这个姓氏在英格兰之所以能成为长期受欢迎的姓氏,不仅因为有演员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的名字的影响,而且还因为有都柏林的守护圣人凯文的传说存在。

至于在爱尔兰被排在第二位的姓氏――凯利Kelly这个名字,既有男性使用又受女性的青睐。但说起它的语源、语意,则模糊不清。有人将其解释为表“战争”之意的盖尔语名字。还有人猜测,作为女性名的凯利可能与爱尔兰的女神科蕾Kelle有一些关联。这个名字也被那些有着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所使用。

现代英语中保留典型凯尔特味道的名字还有艾伦(Alan)、道格拉斯(Douglas)、肯尼斯(Kenneth)以及温奈斯(Gwyneth)等等。

此外,还有像瑞安(Ryan)、康纳(Connor)、克雷格(Craig)等等原本是由姓氏转用而来的凯尔特系的名字,现在也渐渐开始受欢迎。

3.3 Bridget:来自凯尔特神话的名字

凯尔特系人名除了引用有些地名之外,还源于凯尔特神话与阿瑟王传说。内容丰富的凯尔特神话在英格兰及威尔士广为流传。

爱尔兰的“达纳神族”神话讲述的是以女神达纳(Dana)为始祖的许多神灵一族的各种各样的传说。达纳的别名叫安娜,这正好与基督教中的圣母玛利亚的母亲的名字安娜相吻合。于是,在督伊得教团的凯尔特的宗教与中世纪的基督教完全融合后,达纳与安娜之名最终合二为一,产生了名字圣安娜,此名在许多有着深厚凯尔特文化传统的地区更受欢迎。

Bridget之名来自凯尔特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叫布里吉特(Brigit)女神。据说这位女神就是达纳的父亲达格达的女儿。所以,凯尔特人就把女神达纳与布里吉特视作同一个神,在布里塔尼亚及高卢受到广泛信仰。在爱尔兰,布里吉特的使用率是仅次于玛丽之名,因为它代表了曾经拥有过此名的爱尔兰的守护圣人。另外,布里吉特还被尊奉为火之女神、太阳女神、家畜的守护神等。后来,布里吉特的书写又英语化为Bridget。据说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并不喜欢给孩子启用此名,历史原因在于:发生在19世纪中期,侵袭爱尔兰的那次空前的马铃薯致使百万穷苦农民移居到美国,布里奇特这个名字当时是爱尔兰女佣的代名词。北欧瑞典地区的守护圣人圣彼尔吉达Birgitta也是源于布里吉特这个名字,这要归功于当时将布里吉特传播到了北欧地区的、侵略爱尔兰的诺曼底人。

爱尔兰的男性名布理安Brian(或布赖恩)也是由布里吉特转化而来的。传说拥有这个名字的国王布理安曾在11世纪初期多次抗击来自诺曼底势力的侵袭并获得胜利,所以他有了不可动摇的声望。在Brian之前加上表示“的儿子”的接词“O”后,即变为奥布赖恩O’Brien、O’Brain(布赖恩的儿子),据说在爱尔兰是排在使用最多的姓氏的第六位。

库夫林CǘChulainn是北爱尔兰的“厄斯特传说”之中最伟大的英雄,因此Cǘ就有了“猎犬、狼、趾高气扬”的意思,从古时起人们便将它已作为各种各样的名字的构成要素。在爱尔兰极具代表性的男性名字康奈尔Connell及康纳尔Connoll便是如此。在康奈尔前加上表示“某某的儿子”的接词“O”,便成为奥康奈尔0’Connell这个姓氏,例如,19世纪前半期的爱尔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丹尼尔・奥康奈尔Daniel O’Connell。姓氏康纳利和康奈尔同出一辙,如演员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而我们又可以从这位演员的名字中判断出他的家庭是属于拥有爱尔兰血统的苏格兰人(肖恩Sean是与约翰John属同一语源的爱尔兰名字,在美国则变化为沙恩Shane)。

4 结束语

仅仅从上述的部分现代英语人名中,我们或许已经品味到了那扑面而来的、浓浓而厚重的凯尔特文化的气息,我们也因此会感慨,如此令人不经意的人名标记竟然会负载着如此丰富的内容。是啊,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有关一个民族的故事、一个民族的过去与现在,就请多多留意她的人名吧,因为它们是你打开知识之门的又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日]21世纪研究会.王珊译.人名的世界地图[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

[2]梁西智.英语姓名的演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8).

上一篇: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范文 下一篇: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