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中秋节古诗范文

时间:2023-09-24 15:03:04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1

女:尊敬的老师们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女:首先,祝敬爱的老师们身体健康!

男:祝亲爱的同学们节日快乐!

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异彩纷呈的唐诗宋词。

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女:今天,我们诵读千古美文,与经典相伴。

男:今天,我们吟唱诗词歌赋,与圣贤同行。

女:在书香里

男:在辞赋中

合:我们茁壮成长。

合:金茵小学五年级组晨诵展示现在开始!

一班:

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位军事家,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五年级一班,走近毛泽东,传唱他驰骋万里江山、吞吐千古豪情的壮丽诗篇。

二班:

中国诗坛,群星璀璨。宋休的苏轼便是一颗耀眼的巨星。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他洒脱旷达的风骨。请欣赏五年级二班为大家带来的《走近苏轼》

三班:

梅花,傲雪绽放,高洁幽香。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它,赞美它,咏它风韵独特;吟它神形俱清;赞它标格秀雅;颂它节操凝重。请欣赏五年级三班的晨育展示《梅花颂》

四班:

轻叩古典诗文的大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更是中华文明的千年积淀,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财富。请欣赏五年级四班的晨诵展示《走过春夏秋冬》

五班:

望月抒怀,鸿雁传书;别情依依,归梦悠悠。思乡的游子低吟轻唱着一首首凄婉的歌。请欣赏五年级五班的晨诵展示《思乡组诗》。

六班:

从古至今,多少诗人对月低吟,抒发相思之情。望梅歌咏,赞颂傲雪风骨。请欣赏五年级六班的晨诵展示《梅月情怀》

结束语:

女: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男: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女:让我们学诗,用诗,赏诗,写诗,让经典诗词丰富我们的生活,美化我们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有诗意,心中有诗情

女:让我们一起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2

大家早上好!

凉爽的秋风,泛黄的树叶,成熟的果实,飘香的金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我们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节团圆节》。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17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我们也有必要了解这一重要节日。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后来慢慢演变成轻松的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时,在露天,把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字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样,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在这天夜里一起杀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另有一种说法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的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就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是必须要吃的了。

同学们,关于中秋节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大家可以去网上查阅。9月30日,就是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大家不妨走出房门,在月光下,一边与家人分享切好的月饼,一边吟诗诵词,赞美大自然的奇观,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3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52-01

在低年级小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题材多样,有描写四季的,如《春晚》、《小池》,有写物的,如《古朗月行》、《鹅》,有写人的《所见》、《小儿垂钓》。它们大都为五言七言诗,语言浅显易懂而且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小朋友吟诵。在教学中我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古诗的美,并且基于低年级孩子记忆强的特点,尽量让他们接触更多的古诗。

一、读,体会古诗的美

读,即吟诵。吟诵,不同于一般的读,而是在孩子们充分理解诗意后,有感有思地轻吟高诵。古诗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节奏匀称,最适合吟诵。“教学古诗基本方法是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3】让孩子反复地吟诵,读出每句诗的情调气韵,读出诗的跌宕起伏,他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走进美妙的诗词意境中。古诗课堂上,我总是让孩子借助拼音把古诗读通,扫除语言障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先让学生自由大声地读,把诗句的字音读准,读通顺,读熟练。在熟读的基础上再精读。

比如在学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教学重点应是如何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必急于让学生理解诗句,先让学生自由而大声地朗读,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指名读、男女生读、接力读、小组赛读,目的只为了学生把诗句的字音读准,读到琅琅上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便越读越有劲,越读越有趣,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对李白的诗歌奔放、洒脱、飘逸、雄浑的风格有所感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时间,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理解字、词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潜在含义。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凝炼含蓄的句子要把它们形象化,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学生理解字意、词意、句意、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引领学生浮想联翩,使古诗文所描绘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再现为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使他们进入诗意境,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再读,教孩子标出诗的节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是有声的画,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真切感受,古诗的情感就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中。诗的语言流畅、轻快,每个字都流淌着音乐。这种沁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是任何繁冗、机械的讲解分析所不能达到的。

二、背,积累古诗的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4】。在小学低年级古诗阅读训练中,我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古诗文量的积累。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思维和能力上“质”的提升。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孩子多读多背,实现“量”的积累呢?

首先,课堂上的引导很重要。窦桂梅老师在《游园不值》这首诗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孩子接触更多同类型的诗,释题时,窦老师出示许多“不遇”的诗,

其次,课后,要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门别类地去背诵古诗,这样脉络清,背得多。

1、根据意思背。根据诗的内容分门别类背诵,比如教学《游园不值》,学生就可以背起“不遇”的诗《寻隐者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写杏花的诗《马上传》、《临安春雨初蒙》,学《赠汪伦》后,学生背起送别诗《黄鹤楼》、《别董大》。

2、根据时间背,教学《所见》后,我让孩子们找描写夏天的古诗来背,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继而还可以扩展到背诵四季的诗。学生从《早春》、《春晓》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江雪》、《冬景》,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饮白雪诗,他们兴趣盎然,在古诗灿烂的世界里遨游。

3、其他还有轮换背、接龙背、据画背、抄写背、听计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随意却又雅致。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4

酒礼几乎与酒同步诞生,还在上古的时候,酒与礼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西周,酒礼的规定己经非常严格具体:首先是“时”——必须严格掌握饮酒的时间,只有天子、诸侯加冕等或其它喜庆大典时才可饮酒,否则即是违礼;其次是“序”——必须严格遵守等级秩序,按天、地、祖、神,长、幼的秩序来饮酒,否则是违礼;再次是“数”——必须严格控制饮洒的数量,每饮不超过三爵,否则即是违礼;第四是“令”——必须服从酒官的指挥,否则即是违礼。

西周以后,酒礼成了历代统治者自觉用来维护统治、保护特权的武器,出现了所谓有“无酒不成礼仪”、“有礼之会,无酒不行”——反过来也即是无礼仪不成酒 ,有酒之会无礼不行——的独特景观。

显然,这些“礼”都是礼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卑长幼之礼。本来,极重血缘关系的中国文化天然地重视长幼之礼,幼者对长者要无条件的服从,长辈对晚辈拥有无限的权力。

如果说文化中所定之礼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那么文人雅士所定之礼则集中体现了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统治者之礼也好,文人之礼也罢,都与普通老百姓似无多大关系。一般说来,老百姓饮酒不那么讲“礼”,他们更注重饮酒本身,更接近酒精神的原旨。

因此,现代的酒道也比较偏重于饮酒本身的精神享受——在享受酒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享受人生的体会——三味酒道倡导的酒道核心精神就在这里。 传统节日与酒

说酒道,不能不联系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古到今,传统节日带着特殊的意义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无论中国人走到哪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就跟到哪里,中国的白酒也就跟到了哪里。

春节与酒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众多节日中,春节,是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在春节的众多习俗中,饮酒又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就捧上美酒,抬着羔,聚在一起,高举角杯,同声祝贺,从此,开了过年饮酒的先河。到了汉代,“年”作为一个得大节日逐渐定型。到了这一天,家人放过爆竹后欢聚一堂饮“椒柏酒”,而且是让年龄最小的先饮。汉时期,初一黎明,各级官吏都要到朝行贺年之礼。汉制规定,群臣入宫朝拜需用根据品位的高底带不同的礼品,皇帝也要设宴款待。县级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参加。元、清两朝的蒙、满两族入主中原后,也都积极汲取汉文化,极重元旦朝贺之礼,把赐宴当作笼络人心的有效手段。元诗人萨都有刺《都有门元日》一诗写道:“元日都门瑞气新,层层冠盖羽林陈。云边鹄立千官晓,天上龙飞万国春。宫殿日高腾紫霭,萧韶风细入青。”在这些宴会上,联络感情的,表达祝贺的,当然都离不开我们的酒。

中秋与酒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盛大节日,又称中秋节。“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中秋昼,鼓击士鼓吹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但中秋成为节日,是到了隋唐时期才约定俗成的。

中秋节以赏月、拜月、玩月为主,又称“月节”或“月夕”。之所以选择八月十五这一天赏月,是因为一年之中这一天的月色最皎浩。

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不少诗人都有既嗜酒如命,又以为月为魂。在月光明媚、清辉遍酒的中秋之夜,二三学子载酒赏月,吟诗作赋是最让骚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美事。中秋月,不仅是仕途畅达者的朋友,更是人生因顿者的知己。把酒赏月、吟诗作赋的习俗,唐以后的骚人默客也都非常注重赏月,视之为雅事。以中秋为题材的诗举不胜举,如唐代诗人裴夷在中秋夜荡舟洛河所作之诗;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写于中秋夜通宵长饮之后。

中秋夜,饮酒赏月不独诗人喜好。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也都有乐此不疲,只不过他们没有诗人那份文才,难将所感诉诸诗篇罢了。据《天宝事》记载,唐玄宗的近臣苏廷在一年中秋的宫廷“文酒宴”上,忽发奇想,提出“清光可爱,何用灯烛”被大家欣然采纳。《东京梦华录》说:宋都在中秋节前,所有酒店皆卖新酒,所有酒楼皆重新结新,装饰门面。中秋夜赏月之时,富贵之家,结饰台榭;庶民百姓,争相上酒楼玩月。

中秋节,赏月节;中秋节,饮酒节;中秋节,吟诗节。月、酒、诗的三位一体,铸为了炎黄子孙所最喜爱的秋季盛日——中秋节。

清明与酒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王晶,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时间大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农历三月)前后。这时的清明包括两二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节气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节日来说,它因与寒食相近(只差一天),往往两者并称,有禁火、上坟扫墓、踏青春游等风俗活动。这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俗演为节日的节气,与酒的关系也很密切。

上坟扫墓是清明最重要的活动,这一活动必须有酒的参与。《帝京景物略》去:“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列坐尽醉”。扫坟祭祖表达的是生者对死者的情念和追忆,但死者虽己矣,存者仍须生,那堆堆坟茔怎能不触发生者岁月无情、人生有限的种种感概呢?祖宗坟茔是一个人根之所系,倘若清明日异乡飘零,不能前往祭扫,便会顿生断肠天涯之情,思乡情人之意,沉得自己是断了线的风筝,迷了航的孤舟,没有归宿。心头怅惆。此时此刻,大概只有酒可抚慰那孤寂的心、忧郁的魂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个有着双重感情色彩的节日,不仅有上坟扫墓生别死离的悲酸泪,也有踏青游赏纵情玩乐的笑声。唐时清明前后,新及第的时士不是初会于杏花园,便是聚饮于江边。白居易、吴文英等人也都对文人雅士清明节赏饮酒的清兴幽情有着生动的描写:

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小院回罗绮,深房理管弦。此时无一盏,争过艳阳天。听风听雨过清明,悉草瘗花铭……在这种恹恹的时节,酒的情趣发挥到极点。

端午与酒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夏节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原来端午只意味着每月初五日。由于“五”与“午”同音,因此,端五又叫“端午”,后来特别将五月五日称为端五。唐时为避玄宗生日之讳,特将“端五”改为“端午”。从此,端午节的名字就固定了下来。

端午节的内容主要有两项:悼屈原,辟邪恶。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而,后世念屈原时就多与酒发生了联系,甚至把他的《离骚》当成了与酒一样须臾不可离的宝物。当然,仅喝点酒、读读《离骚》是远未行屈原精神的真髓的,真正的有识之士洪将军在《题屈原祠》中写道:“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行客谩阵三酎酒,大夫原是独醒人。”

“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旧时,每逢端午,不少地区都有饮雄黄酒以驱疾除病的习惯。有些地方,端午节还饮菖蒲酒、门插艾叶以避恶气。俗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也有不少地方(尤其是北方)并不把端午当成“恶气”,相反还是把它当成喜庆之节来看待。唐玄宗在《端午壬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中,记述了端午佳节皇宫盛宴的欢乐情况,美味佳肴,醇醪琼液,树荫浓郁,清风徐徐,他们君臣欢欢终日,吟诗作赋,好不逍遥自在。

重阳与酒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如果说中秋是赏月、饮酒、吟诗的三重秦,那么重阳节则是登高、赏菊、饮酒、吟诗的四重秦。登高的习俗始于西汉,“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东汉时,这一活动又添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汝南人桓景,为战胜瘟疫,为民除害,拜方士费长房为师,潜心学习道术。魏晋以后,登高的迷作色彩淡化了,但登高饮酒的习俗却作为一重要的节日形式保存了下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骚人墨客更是以此为雅事,在诗中多有记述。岑参有诗写道:强欲登高云,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提到重阳节的诗与酒,我们不能不特别提到陶渊明和他的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重明饮酒佳话,己是众人所知了。孟嘉的趣谈似乎还鲜为人知。“孟嘉落帽”也就是一个专门的术语,用来指不拘小节的文人纵情酒娱乐的神态。

婚嫁与酒

按我国古老习俗,人生一世,从出生、婚嫁到死亡均离不开酒。婚嫁中更是少不得酒。尽管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十全十美的婚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乐于竖起这块人生的里程碑,乐于口尝这杯人生的浓酒。《礼记·(上民下日)义》中有“合卺而酭”,就是新婚夫妇以一个有求必应分成的两个瓢,各执一片,盛酒漱口,以表示自此相亲相爱的结婚仪式,后来演化出“合欢酒”、“交杯酒”。婚嫁饮酒的风习,至今未变,比如向人家去祝贺新婚,还是讲:去吃喜酒。喜宴上新郎新娘要向父母和来宾敬酒,双方还要喝交杯酒。三天后回门,女方也要设宴待客,称“回门酒”。人们通过酒表达对新婚伴侣的良好祝愿,新婚伴侣则以酒来表达对来宾的尊敬和欢迎,同时依托酒来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酒在婚礼中发挥了很多的作用:其一,表达了对新郎新娘喜结良缘的祝贺。其二,表达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对来宾的欢迎。其三,为婚礼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如果说酒在诗人那里表达的多是忧患的情思,那么在婚礼上则表达的多是幸福的感受。

丧葬与酒

具现有文字可考,祭祀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社会。种类大致分为"祭天地、社、祖、灶"几种。在酒没有出现之前祭祀主要用水,称之为"玄酒",后来发展到用"五齐",即: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

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念,人们常常用酒祭奠的艾艾楚楚、凄凄凉凉的,丧葬与酒有着密切的亲系。首先缘于酒的解忧消愁的功能。“何以解愁?唯有杜康。”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酒当作调节、抚慰精神创伤、释解郁结情怀、减弱种种忧愁的灵丹妙药。亲人谢世,杯酒酒于坟前,既用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也用来安慰生者的痛苦。其次缘于“以死为生”的乐感文化。整体说来,中国文化带有相当浓厚的人世乐感色彩,重视实国玄想,重今生轻来世。其实这仅是民世的一种说法而己。再者,缘于传统的“面子文化”。许多人大摆宴席办丧礼,并非为了满足死者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吊信者越多,宴席越丰盛,丧礼越热闹,主人的面子越大,身份越高。但从实用主义来说,这可不能不算很大的浪费了。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教学重点】

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教学难点】

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背后蕴藏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学习诗歌,体会张籍的思乡情

一、导入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以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背诵比赛)。

师:你们背诵的古诗让人感受到那浓浓的思乡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唐代诗人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诗题。)

师:同学们,在学诗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这样一句话。

(课件出示:真正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歌德)

师:你们想做会读书的人吗?

(通过学生对思乡古诗的背诵,唤起他们对这一主题的回忆,营造适合本课教学的氛围,为课堂教学做好情感铺垫。借助歌德的话,目的在于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一是基本理解诗句意思:二是体味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二、分层读诗,读通读懂

1.检查读诗,读准读通。

师:我们先来学习纸面上的文字。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这首诗读两遍,要把字读准确,把诗句一读通顺。①指名读诗,集体评价。②齐读。

2.检查读诗,读出节奏。

师:大家能读得准确、通顺,真让人高兴。下面请大家再读一遍,要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诗里面字词间的停顿。

(课件呈现:《秋思》的节奏。)

师:请大家按照老师标出的节奏练习读诗。

(学生练习,师评价,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方法,也是基本要求。但在朗读的时候要有梯度,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3.检查读诗,读懂大意。

师:读到这儿,哪个同学能告诉我,从诗题“秋思”中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

(这个环节意在为全诗朗读定下基调,对学生渗透朗读方法的指导。)

4.以疑激趣,品读诗句。

师:你们看,诗题虽说写“思念”,但诗句里再也没有出现“思”字,作者把这个“思”字藏到哪儿了呢?现在请你们默读全诗,看哪些字词背后藏着作者的思念,把它们画下来,然后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

5.组织交流,品味诗情。①品读“见秋风”“意万重”。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秋风没有形状。难道真的能看到吗?那么站在秋风中的张籍到底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师: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草,凋谢的百花,它们都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这叫叶落归根。而张籍的根在哪里呢?在洛阳吗?

出示课件:张籍,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写这首诗时,他已离家将近十年,独自在洛阳生活。

(借助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所处之境,引入作者简介,更深一步体会作者客居之苦、思乡之切。)

师:同学们,张籍的根在洛阳吗?在这些四处飘泊的日子里,张籍能见到父母慈爱的面容吗?他能得到妻子细心的照顾吗?他能听到儿女亲热的叫声吗?

师:他离家近十年,四处漂泊,就像秋风中飘落的树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花朵。都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毫无疑问,张籍想家了。但他能回家吗?想家却不能回,张籍怎么办?

生:写家书。

师:可是,离家近十年的张籍,他该有多少话要在家书中说啊!同学们,你若是张籍,你在家书中会对谁说?

(指名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话要对亲人们说,这就是――意万重。

师:张籍在写下“意万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师:请你读第一、二句,读出张籍的悲伤、忧愁、思念、痛苦、无奈……

(诗歌教学应处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重在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这一环节,借助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张籍身居他乡的万般愁苦,思乡时刻的万语千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各自体会到的张籍的心情,或悲伤,或忧愁,或痛苦,或无奈……)

②品读“说不尽”“又开封”。

师:原来,无论是“见秋风”还是“意万重”,词语背后藏着的都是张籍的思乡情。张籍的思乡情还藏在哪儿呢?(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张籍为什么会担心“说不尽”呢?

师:“又开封”是在什么时候?同学们,我就是捎信的人,可我怎么也不明白,张籍为什么要这样做?谁能告诉我?

师:(以“行人”的口吻)张籍啊张籍,我就要走了。我也急着要回家呀!你为什么还叫我停下,要把信打开呢?

师:同学们,你们是否看到,张籍把信开封之后,他做了什么?

师:担心说不尽,所以又开封,这就是――

师:心中想,手中做,放不下,因思乡。这正是一

师:千言万语说不尽,字字句句都是情。这正是―一

(借助想象,让学生体会张籍所说所做,读懂张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间蕴含的思乡情。)

第二部分:体会古人的思乡情

(出示课件:古人思乡名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

①学生默读。

②教师导读。(教师注意指导读法,参照《秋思》的朗读方法)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古人思乡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群体现象。以前面《秋思》学习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导读,背景音乐《思乡曲》的渲染。让学生在品读这些思乡名句中融入一种思乡悲愁的诗境中。

第三部分:感受今人的思乡情

师:同学们,古人思念家乡,今天的人们远离家乡又何尝不思念?你们听――(配乐欣赏:余光中《乡愁》)

(引入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教师配乐范读。使全课意境统一,让学生感悟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第四部分:家,永远的向往

1.(小结)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总让游子牵肠挂肚。也许今天的你们还不能完全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同学们,你们终将长大,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2.就让我们把这一份思家思亲的美好情感珍藏在心中吧!请背诵《秋思》。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6

【关键词】悲秋 乐秋 刘禹锡 贬谪 胸襟 气概

自古以来,秋一直扮演的着悲怀的角色,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最早的悲秋之作当属战国时代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作者眼中的秋天是何等的冷落悲凉! 秋中有悲,秋中亦有喜,同是咏秋,由于作者的心绪不同,眼中景物的色调也就不同了,于是在秋高气爽,秋雨丝丝中,感受到的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正如王国维所言:“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颜色。”于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唱道: “秋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诗人心中泛起淡淡哀愁,但清秋的美景却触发了他四下观望的兴致,于是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秋水长天,水天一色,两相映衬,落霞流金,意境开阔高远,空灵洒脱,充满了喜悦、欢畅、旷达的意蕴,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存在于大自然中的秋景本是为人所共睹的。可是在写秋时,融入自己最真切的体验,把自然之景与自已所感所思融化为一体,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人生态度。才能称之为诗中佳品。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咏秋诗就是如此:

秋 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此时的刘禹锡正是身贬郎州司马期间,面对萧瑟的秋景,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但他却并没有表现出颓然和寂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强调秋天很有生气,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虽然有一抹不幸的意味,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即要辩证的去看待。于是,他又说到: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鹤凌云”,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自古“诗言志”,“诗情”即志狻H斯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刘禹锡生活的年代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阶段,正是“安史之乱”以后,黄巢起义之前。阶级斗争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这使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为了挽救封建王朝的危机,维护国家统一,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了政治上的革新活动。这就是公元805年上半年唐顺宗李诵掌权时的著名的“二王八司马”革新活动。这场革新活动只维持了一百四十六天,不幸在政敌的反扑下失败了。唐顺宗李诵被迫退位,革新活动的首领王叔文、王_贬官,王叔文被赐死。其他积极参与活动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也都被贬为远州刺史,继而又被贬为司马,而且还诏令八人“纵缝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刘禹锡先是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司马。十年后,他奉诏回到长安,又因“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被外任为十年前贬而为去的连州刺史。以后,又先后调任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刺史,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直到唐敬宗李湛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年)才回洛阳,任主客郎中,分司东都。他从三十四岁开始,到五十七岁,渡过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远谪年犹少,放归鬓已衰。”两年后,由宰相裴度推荐,他二次被召回长安,但又因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执政闻诗序,滋补悦”,本欲委任知制诰,又改为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士,搜集、整理图书去了。又四年,裴度罢相,他也在京都待不下去了,先后任苏州、汝州(今河南省汝县)、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刺史。后因患足疾,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还加了检校礼部尚书等虚衔,直到逝世。

长期贬谪的不幸遭遇,以及种种打击、和诬陷,固然给他带来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但是当他面对凄清的秋景时,他依然在放声高歌!他的精神精华突出表现在辩证的卓识,坚定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豪迈刚强的秉性气质等。这些为他的诗歌创作增添了风骨的内在力度和沉雄健壮的气势,令他的诗百读不厌,流传千古!

【参考文献】

[1]萧涤菲程千帆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1983年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7

关键词:古诗;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38-01

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对它的复习教学也就很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根据近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对于小学古诗的复习教学,我觉得应该抓好如下几点:

一、要了解作者

学习了一首古诗,首先应对其作者有所起码的了解。要知道该作者的生存年代、朝代、字(学名)、号或别名、籍贯,还有其主要文学成就等。

比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马诗》后,就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李贺(790——816年),属晚唐诗人,其号长吉、鬼才、诗鬼等,尤以诗鬼最为著名。属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因其一生体弱多病,27岁就去世。他作诗认真严谨,力求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

二、会背诵、默写古诗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人皆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因此,学习一首古诗,一定要将其内容熟读成诵,并且做到字音正确、节奏分明,然后能一字不漏、不错地默写下来。对于篇幅较长的古诗,虽然有些学生全部背诵和默写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也要挑选重点或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背诵和默写。在组织学生进行默写练习时,教师要反复强调难写易混字的正确书写。只有这样,学生在考试中解答按原文内容填空和默写古诗时才不会轻易失分。

三、理解诗句

学习了一首古诗,一定要让学生会讲诗歌中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会对其中关键字词进行正确而恰当的解释。比如在复习《马诗》这一首古诗时,就要将其中四句话的意思一一理解如下:“大漠沙如雪”,茫茫大漠上的沙石就像白雪一样。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的“如”字是一个关键词,属比喻词,意思是“像”。“燕山月似钩”,挂在燕山头上的一弯新月就像一把金钩。此句表达方式完全同上句。以上两句可合并活解为: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才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此句中的“何”“当”“金”“络脑”四个词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何”应解释为什么时候;“当”要作能够套上理解;“金”不能当金子或金色理解,应作镶金的理解;“络脑”学生更难理解,其实就是马头上套的笼头。“金络脑”指的就是贵重的鞍具,象征马受重用。“快走踏清秋”,任意驰骋在秋高气爽而辽阔的原野上。这是最后一句,其中的“走”“清秋”两词学生不好理解,“走”在古代汉语中常当跑讲,而“清秋”则要理解为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而不是清冷的秋天。后两句也可合起来活译为: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考试中解答古诗释词释句题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四、了解诗文大意,感悟体味意境,明确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道理

诗是语言的精华,其含蓄往往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学古诗必须培养小学生对古诗中的意境感悟能力。因此,在复习一首古诗时,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古诗所描述的大意,感悟体味诗的意境,明确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说明的道理。就拿《马诗》来说吧,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能让马驰骋的“沙如雪”“月似钩”的边疆战场景色,并通过咏马抒发了诗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渴望和怀才不遇的愤慨。

五、会改写、扩写和续写古诗

诗的灿烂滋润着已步入古诗世界的小学生,也丰富着师生的文化底蕴。古诗中存在许多“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如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于空白处求精彩,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就是很好的练笔。所以把古诗作为学生写作题材,在学习古诗之余,对古诗进行续写、扩写、改写,也可算是古诗文复习教学中的最后一大环节。实际上,各种形式的写也是对古诗教学的深化、拓展和延伸。

在学生理解诗意,感悟意境的基础上,以诗歌作为参照物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或改写或续写或扩写,写出诗中景和事,抒写诗中情,这样读写结合,效果更为理想。

1.大胆尝试,鼓励改写

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写作训练,就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古诗的大意,将其内容用白话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这不仅需要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还要进行必要的补白,从而做到既文通句顺,又明晰表达原诗的意思。

2.根据需要,扩写片断

扩写片断是在能改写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原诗内容进行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对原诗内容进行扩充描写,从而达到深入理解诗歌、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如:《江畔独步寻花》要求学生根据诗作,描绘出一幅鲜花盛开、彩蝶翩翩、莺歌燕舞的春日江边美景,对学生写景进行片断训练。古诗中可以作为片断训练的诗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小池》等。

3.拓展外延,续写全文

一年级中秋节古诗篇8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而是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一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文"是由"诗"演化而来的。这类课文,有的是全诗照引,诗文共融;有的是凸现名句,写出场景,文章中包含诗句,故名"文包诗"。在这类课文中,文章(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佳作。

"文包诗"作为苏教版教材的特色,出现的频率并不高,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材,只有8篇文包诗课文。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安排文包诗教学,有《咏华山》一文。二年级上学期安排《英英学古诗》,二年级下学期安排《母亲的恩情》。三年级上学期安排《每逢佳节倍思亲》,三年级下学期安排了两篇文包诗教学内容,分别是《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四年级上学期安排《但愿人长久》。五年级上学期安排《黄鹤楼送别》等。六年级就不再安排。细细想来,编委是有用意的,六年级同学具有了一定的诗文理解能力,不需要再编排这样的文体来学习了。虽然同为"文包诗",但由于级段不同,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级段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习得某种方法,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力。

1.借助画面,直观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接下来以《咏华山》为例来说说如何借助画面提升孩子学习文包诗的能力。

《咏华山》一文第三自然段中"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一诗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时老师可以出示课文插图,或者华山的实景照片,让学生先观察插入云霄的山峰以及漂浮在山腰的白云,继而谈自己观察发现,然后出示第二段"华山真高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这一句,结合上下文,让学生对照着读一读,学生就能对这一句诗有了稍微具体一些的感悟。此时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想象自己就站在华山顶上俯瞰群山,学生自然会体会到除了蓝天就没有什么比自己高了,连

绵起伏的青山在自己的眼中显得那么矮。而下面的诗句"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佛自己抬抬头就能碰到红艳艳的太阳,俯下身就能抓住随风飘来的片片白云。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把整个段落连起来,反复诵读,不光可以顺利地领悟诗句的含义,而且能充分感受古诗句结构的奇妙和汉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读,以朗读为主线,朗读时结合插图,将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朗读深刻体会诗人的感情,进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苏教版低级段课文均配有插图,这些课本插图简单传神,验照了学生平时经验的积累,特性明显。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是为形象思维的具象性和经验性所决定的。引导孩子全面仔细看插图,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串联起来有利于激活形象思维。因此,在文包诗教学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插图,有效运用插图。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方法让插图展现她最优美的身影,为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服务,为学生训练思维、养成习惯等语文能力服务,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而服务。

2.凭借语言,体会情感

教学诗歌必须紧紧抓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情动人。但怎样让孩子体会诗中的情感,为之所动,则并非容易之事。情感不能通过简单的"告诉"来传递,而必须借助文章中的语言,通过学生的感受体验来心领神会。就像《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于阅读所说的"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在教学《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于该学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困难。这时,教者不妨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读好文字、理解内容之后,突破诗句理解,从而实现古今美文在学生感知上的双赢。教学中老师可以首先出示滕王阁图,引导学生想象王勃站在滕王阁上,向远处望去,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指名学生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再指学生读,读完这个句子,问想到了哪些词语?学生回答后出示江上风景,指导朗读,读出一种连绵不断的气势。接着想象水的宽阔,天的辽阔,顺势而导:"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指导读好:"缓缓地飞翔,轻轻地飘荡"体悟为什么读得这么轻,这么慢?从"飞翔,飘荡"这两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读这句话,让学生感受到多么祥和宁静,多么悠闲自在啊!最后指名读、齐读这句话,读出秋的宁静,秋的深远,感悟到少年王勃可真有本领。此时询问学生:能用一句诗就把这些美景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吗?学生会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读中,学生对情感的满足会充溢在朗读中。

又如我在教学《李广射虎》一课时,非常注意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具体形象的感受。课文第三自然段描述了《塞下曲》前两行诗的内容,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后两行诗的情境。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是重点。对于以上这些重难点,我设计了从故事中理解古诗,通过古诗来讲故事这两个环节,并穿插表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请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3、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出了李广神勇无比的句子。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通过分角色读,品味"没"字的深刻含义,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感悟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最后再感情朗读全诗,学生在读中对李广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3.诗文对照,拓展运用

上一篇:三年级开学第一课范文 下一篇: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