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写一篇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09 08:13:04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1

[关键词]狩猎赋;帝王狩猎;三田;三杀;程序

狩猎是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活动,普通劳动人民的狩猎只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料,随时都可以进行,但是帝王的大规模狩猎活动则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于是也就有了礼制上的很多规定,包括每年狩猎的次数和具体的时间也都不是随意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一节:“大规模的畋猎如周代的春、夏苗、秋、冬狩,在《卜辞》中虽无明文,但在殷代应该是有的。”(1)也就是说,商朝应该已经有了帝王狩猎制度。

《左传・隐公五年》:“故春、夏苗、秋、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杜预注:“,索,择取不孕者。苗,为苗除害也。,杀也;以杀为名,顺秋气也。狩,围守也;冬物毕成,获则取之,无所择也。(2)南朝沈约的《均圣论》也对这四时狩猎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春免其怀孕,夏苗取其害谷,秋冬狩,所害诚多。”(3)春,意为春天搜索、猎取没有怀胎的禽兽,已经怀胎的禽兽则不可作为猎杀的对象。因为春天禽兽是繁殖的季节,说明了古人很重视自然界禽兽数量的平衡。夏苗,意为夏季猎取残害庄稼的禽兽。因为夏天是庄稼苗生长旺盛的时间,保护庄稼不受禽兽的糟蹋,保障粮食的收成,也是维持一种平衡。秋,要猎杀伤禽的野兽。秋季草木凋零,一片肃杀之气,故以杀为名。此时,家禽要长大了,要保护其不受野兽的侵袭,减少损失,维持收成的平衡。冬狩,围猎,不加区分,都可猎取。冬天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飞禽走兽正是膘肥体壮的时候,此时猎杀的动物就可以不必顾虑许多,只要捕捉到就可以享用。由此可知,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狩猎制度。《礼记・王制》对天子和诸侯的狩猎活动作了明确规定:“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无事而不田,曰不敬;田不以礼,曰暴天物。”(4)所谓“无事”,指的是国家没有重大事件发生,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5)只要没有战争和祭祀这样的国之大事,天子诸侯就必须按礼制举行狩猎活动。那么这里的“岁三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过去学者们往往根据《礼记・王制》原文,认为“一为干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就是“岁三田”的定义。其实不然。这三点分明是猎物的不同用途,我们不可想象每年三次大型狩猎所的猎物竟然会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而只能是每一次的狩猎所得都要分成三部分,分别用于祭祀、宴请宾客和充君之庖厨。这样的三部分在古典文献中往往被称为“三品”或者“三杀”。所谓“三品”,即三种,三类。《周易・巽》:“:悔亡,田获三品。”孔颖达疏:“以斯行命,必能有功,取譬田猎,能获而有益,必善三品。”“三品者,一曰干豆,二曰宾客,三曰充君之庖。”(6)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同一批猎获的猎物即可供这三种不同用途使用。

唐代可频瑜的《畋获非熊赋》中提到“十旬失位,悲夫洛之歌;三品充庖,讵比渭滨之叟。”清代叶观国的《秋获白鹿赋》中有“盖以储三品之需,匪欲穷百兽之穴。”可见单纯发生在秋季的这一次狩猎,就要为三种用途准备猎物了。宋代丁谓的《大赋》中有“等别三杀,贵宗庙也。”说明宗庙祭祀用的猎物是最高档的,最珍贵的,否则会被视为对祖先神的不敬。元代润的《雪猎赋》中说“因考礼经,谓:干豆、宾客、充庖,三田之义,汉儒雄词丽藻,可谓形容尽之。”这里的“三田之义”并非“三田”的定义,而是指“三田”的意义。

“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孔颖达疏:“一岁三时田猎。”“一岁”即为一年,这样看来,天子诸侯只要没有祭祀征伐、婚丧嫁娶这类的大事,就必须每年打猎三次。而所谓“三时”究竟是随便哪三个时间都可以,还是指固定的三个时节呢?如果是固定的三个时节的话,究竟是在“春、夏苗、秋、冬狩”中放弃了哪一次呢?虽然《礼记・王制》中没有明确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从历代狩猎赋中所描写的狩猎活动发生之时间来推知究竟。

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所做《上林赋》是历代狩猎赋的杰出代表,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也就是天子在秋去冬来之时进行狩猎。扬雄在其《羽猎赋》的序言中写道:“其十二月羽猎,雄从”,正文中又说“于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古代常用“季”称位于最末者,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一个月都可称为季月,所以“玄冬季月”指的就是冬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跟序言中所叙相同。其《长杨赋》序:“明年,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秋,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这里明言天子发动百姓进入南山捕捉禽兽的时间是秋季,而此事当非一日之功,则“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的狩猎活动也有可能已经延伸到了冬季。东汉张衡的《羽猎赋》仅存残篇,其中并没有表示时间的句子。但他的《西京赋》中记载帝王行狩的时间为“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且其《东京赋》中有“岁唯仲冬,大阅西园”之句。“孟冬”为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仲冬”为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大阅”意为检阅兵车军士。《左传・昭公八年》:“秋,大于红。”杜预注:“大,数军实,简车马也。”(7)《公羊传・桓公六年》“大阅者何?简车徒也。”汉代何休注:“比年简徒,谓之;三年简车,谓之大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8)天子校猎本就有操练兵马,检阅军队的作用,故“大阅”和“大”都与狩猎密不可分。《汉书・刑法志》载“春振旅以搜,夏拔舍以苗,秋治兵以,冬大阅以狩,皆于农隙以讲事焉。”(9)可见帝王在不同时节的狩猎活动都以不耽误农事为原则。北朝庾信的《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篇名就点出了狩猎的时间为三月三日,正是春耕刚刚结束的空闲时间,属于“春”。唐代李白《大猎赋序》:“以孟冬十月大猎于秦。”则此次狩猎时间为冬季农历十月。常衮的《春赋》篇名即指出这次狩猎是在春季,文中也有“时维仲春”之句来说明狩猎的时间为春季的第二个月,即二月。路季登《皇帝冬狩一箭射双兔赋》篇名指出这次狩猎是在冬季,属于“冬狩”。宋代丁谓《大赋》:“仲冬天子严祀事,答神佑,伫农隙,谨狩。”其时间也是在冬季农历十一月,与题目之“”应为春季狩猎相矛盾。但题为“大”而非“春”,“大”之意前文已见,这里不必重复。文中的时间肯定不会错的,所以此赋所记录的狩猎活动也当以发生于冬季为是。元代润《雪猎赋序》曰:“至治二年春二月既望,时雪初霁,天子大於柳林。”这个时间更加明确,春季农历二月十六日。清代有《秋郊大猎赋》、《木兰秋赋》和《秋获白鹿赋》,从这三篇的题目来看都是发生在秋天。这样就可以看出历代狩猎赋描写的都是春秋冬三季的狩猎活动,那么“岁三田”指的就理应是除去“夏苗”以外的那三次大型狩猎活动了。

为何天子的大型狩猎活动单单要放弃夏季呢?这个问题可以在《春秋公羊传注疏》中找到答案。《公羊传・桓公四年》:“春曰,秋曰,冬曰狩。”徐彦正义云:“不以夏田者,春秋制也。以为飞鸟未去于巢,走兽未离于穴,恐伤害于幼稚,故于苑囿中取之。”(10)也就是说,不在夏天进行狩猎,是春秋时期的礼制,因为帝王的大规模狩猎活动的猎杀范围与普通人的狩猎不可同日而语,夏天恐怕会误杀幼小禽兽而导致破坏生态平衡,所以不进行大规模狩猎,这是古人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表现。

天子诸侯行猎,事情繁杂,万民瞩目,必须按一定的规范程序进行才能符合礼制且不至于混乱。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一书中对汉代校猎的程序述之甚详,“根据汉赋的描写和有关史料记载,汉代校猎由准备、出行、检阅、杀获、饮宴和游玩等程序组成”。?从后代狩猎赋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后各朝各代的由帝王亲自组织的大型狩猎活动程序都与汉代类似。赋体作品不是流水账,也不是礼制条文,未必每篇赋都能完整体现上述的各个步骤。本文只对历代狩猎赋中出现过的程序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狩猎赋中不曾出现但在其他类型赋和其他文体作品中出现的相关描述则暂不予讨论。

《子虚赋》、《上林赋》中只有出行、猎获、宴饮这三个部分的描写,而把很大篇幅用在了对景物禽兽的描写上。其中对出行的描写比较细致,使我们可以从中得知当时帝王出猎必备的仪仗。具体描写狩猎过程的时候也是针对不同狩猎对象及狩猎地点进行描述,东南西北各个方面的景色及物产都介绍得十分详细。值得注意的是,两赋都有一个独立段落对美女进行描写,但该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却不相同。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缟,杂纤罗,垂雾,襞积褰绉,郁桡溪谷。纷纷排排,扬施戌削,蜚垂。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指羽盖;错翡翠之威庭,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子虚赋》中这段描写放在了狩猎走兽和狩猎飞禽这两种活动之间,而激烈残忍的狩猎场面本不适合让只会以美色歌舞取悦于人的女子出现。笔者以为,这段或许本来是跟《上林赋》中“若夫青琴、宓妃之徒,”至“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一段位置相同,处于宴饮场面之后。毕竟紧张的狩猎之后,君臣一起谈笑宴饮,赏乐观舞之时才是诸美女出场的最佳时机。

扬雄之《羽猎赋》表现出来的狩猎过程包括了准备、出行、猎获阶段,对之后天子的行动只以“因回轸还衡,背阿房,反未央”一句轻轻带过。此赋对准备过程描写得相当详细,依次是拓展校猎场地,运输物资装备,布置警卫巡逻,沿途悬挂旗帜,各校猎部队到达指定位置。《长杨赋》对此进行了补充,指出在准备阶段,可以发动民众搜集野兽运送到天子狩猎场以供狩猎之用。并且说“三旬有余,其廑至矣,而功不图”,可见从开始搜集野兽到搜集完毕需要三十多天时间,旷日持久,劳民伤财。

李白《大猎赋》表现的是唐代的狩猎活动,丁谓《大赋》表现的是宋代的狩猎活动,其程序与汉代相差无几,都描述了准备、出行、检阅、猎获、宴乐、回宫等几个环节。元代润的《雪猎赋》其程序包括准备、检阅、出行、猎获、宴乐等,明代汤显祖的《大槐安国龟山大猎赋》虽然篇幅短小,也描写了出行、检阅、猎获、宴乐、回宫等,只是没有涉及准备过程。清代连瑞瀛的《拟庾子山马射赋》、陈庆镛的《拟常衮春赋》、郑缨的《春赋》等二十余篇狩猎赋所反映出来的清代帝王狩猎程序都与之类似,这里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从历代狩猎赋可以得知,古代帝王的大规模狩猎行动当举行于每年的春、秋、冬这三个季节,狩猎程序大体包括准备、出行、检阅、猎获、宴乐、回宫等几个环节,但有些环节可以省去。

参考文献: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第203页

[2]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92页

[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1版第3册第3118页

[4]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373页

[5]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755页

[6]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233页

[7]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1260页

[8]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86页

[9]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第4册第1082页

[10]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第79页

[11]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40页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2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大部分依托节气而生,其来自生活、贴近生活,鲜活自然,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因为与读者的阅读心理契合而越来越深人人心,影响深远。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3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为一个精彩的瞬间而鼓掌。漫漫人生路,总有一些瞬间,很平凡很普通,却像树叶上颤动的露珠,晶莹剔透,在记忆中绽放光芒,不时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动和难忘。这些瞬间,或是困境中朋友伸出双手的那一刻,或是课堂上回答完问题老师表扬的那一瞬间,或是送别亲友分别的那一刹那……这些瞬间,别看时间短暂,却往往占据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心底最闪亮的记忆。

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生活中他们温暖慈爱,对我们呵护有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仅仅是一句话语……细细品味,却饱含着父母的爱,融聚着浓浓的亲情。每每回首往事,这些眼神、这些动作、这些话语,总能穿越时光隧道,展现于我们眼前。

总有一些瞬间能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细节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搜寻生活中那些精彩的瞬间,我更愿意用心灵去品悟――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

【学生佳作】

难忘的瞬间

刘 斌

母亲俯身为我扣上大衣纽扣的瞬间,如有一颗明星,照亮我的心头,永不磨灭。

――题记

初秋,北国的秋风已满带凉意,灰蒙蒙的雾气遮着一轮红日,倒有一番诗意苍凉的意味。午后,我要去学校,母亲便又开始了她永无休止的唠叨。

“书本,作业都带齐了吗?”“再看看,可别忘记了,上一次你忘了,还不是要你爸去送。”“对了,下周降温,可别忘了多带点衣服,别着凉了。”对这些唠叨,我早已习以为常,可心头却总有一些不满。“还有……”“行了妈,我不是小孩儿了!”我没好气地说着。起身拽起书包,抓起大衣,扭开门,冲出房间。

爸爸跟着出来,推出摩托。我一屁股坐了上去。“嘟――”车发动了,正准备上路,一个声音追了上来:“等一下。”是母亲,我不耐烦地看了她一眼,她没事儿似的一笑说:“我给你扣上扣子,天儿冷。”说着,开始细致地为我整理大衣,边扣边数落:“你看你,不是小孩子也还让人操心,扣子也不扣……”我看着她,只见她微曲双腿,仰着头,一双粗糙布满老茧的手轻轻翻动着。这是妈妈的手吗?小时候,这双手是最柔软的呀!它每天轻拍着我入睡,给我洗脸、洗澡,那时它是多么纤细饱满,如今却为何如此苍老粗糙呢?母亲还在为我扣着大衣纽扣,呼啸着满带凉意的秋风扰乱了她的头发,一根白发在黑发中醒目地扎着我的眼。母亲也有白发了,那头曾经长至肩背的黑发已干枯如草了,藏在其间的白发也越发刺眼。我看着这个青春容颜不再的女人,在寒风中佝偻着身子,手上下翻动,为她深爱的儿子一颗颗系着扣子,心头,一丝酸楚涌动,喉头也渐渐发紧……

“好了!”母亲抬起头,用手扶住腰,脸上的皱纹散了开来,“怎么眼圈红了?”“哦,沙子迷眼了。”我慌忙道。“快走吧,上课别迟到了。”“嗯。”车子开动了,“妈,进屋吧,冷。”母亲一愣,继而笑成一朵盛开的。

路上冷风刺骨,而我心头却温暖如春,回想着母亲为我系纽扣的瞬间,温暖,微微荡漾。

【写作絮语】

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本字典,在它的书页内,你能找到“温暖”和“牵挂”;亲情是寒冬中的一件毛衣,将温馨和幸福送上,一路温暖你的心田。由于我是住校生,每周五回家,周日返校。每次回家,母亲总是问这问那,嘘寒问暖;每次离家返校,母亲总为我准备好干粮,做好一切准备。出门在外,才知道家的温暖;孤单无助,才明白亲情的可贵。对于亲情,我有着比同龄人更深的了解。在我看来,亲情其实更像一碗白开水,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隆重的形式,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无色无味,无香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因此,写这篇文章,更希望以此文,给尚不理解父母,还不知珍惜亲情的同龄朋友们以提醒:热爱父母,从现在开始。

【同学视点】

胡馨月:我也是走读生,我的父母也时常送我到校,很佩服刘斌同学观察得如此细致,很佩服他能体味父母亲情的温馨滋味。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太过于博大,太过于醇厚,所以粗心的我们有时熟视无睹。即使有所体味,也会认为这样的爱永无止境而无动于衷。佩服刘斌同学能以如此细致的角度切入文题,以小见大展现母爱,赞一个!

李金燕:刘斌同学这篇文章不但材料切入点小,更重要的我认为他扣题写作意识较好。你看他的这篇文章结构布局很是巧妙:开篇采用题记,概括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点出“瞬间”“永不磨灭”,符合点题立意的写作构思;中间承上详写难忘瞬间的理由;结尾又用“回想着母亲为我系纽扣的瞬间”一句来呼应前文,再次深化主题,照应文题和开头。文中处处扣住“瞬间”来写作,这种构思,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如出一辙,应当为我们写作所借鉴。

王绍伟:我感觉刘斌同学这篇文章语言上采用环境来烘托也是一大特色。文章开头用“初秋,北国的秋风已满带凉意,灰蒙蒙的雾气遮着一轮红日,倒有一番诗意苍凉的意味”一句描写环境,不仅营造了北国初秋萧瑟阴冷的意境,更为下文写母亲为我系纽扣,我感到温暖做铺垫;结尾写“路上冷风刺骨,而我心头却温暖如春”又形成了对比,巧妙地展现我体味到母亲爱的幸福和温馨。写作中,很多同学常常仅是叙述事件,这样写往往使文章叙述单一而缺乏文采,刘斌同学善于借用环境来烘托,使文章表达灵活多样,是同学们写作的榜样。

【老师评点】

刘斌同学的这篇文章,巧就巧在他能巧取横截面,用细节传情,通过精心观察,细致刻画,展现母爱的温馨和细致,他可算是写作的有心人。

作者捕捉母亲为自己系纽扣的瞬间加以刻画,放大镜头,以小见大,通过这一动作的摹写,突出展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更写出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和体验,写出了真情,写出了精彩。

另外作者采用题记,开篇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扣住文题,中间详写这一精彩的瞬间,最后以简洁的话语收束全文,犹如豹尾,精彩而有力。全文结构紧凑,叙事流畅简洁,情感真挚,很能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老师指导】

细节决定成败,妙笔成就佳文

――以《难忘的瞬间》为例

胡善恩

有学者曾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精彩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就以刘斌同学的《难忘的瞬间》为例,谈一谈写作中如何展示细节,写出精彩的一瞬。

一、巧取横截面

生活处处皆素材,但唯有“细节决定成败”;生活处处是宝藏,但动人心者唯在那精彩的一瞬。写作中我们若能将人物和事件加以整合,才能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紧凑、紧张、激烈的情节。文章写母爱,要写的事件很多,但小作者却独抓母亲为我系纽扣的那一瞬间来写,用特定的镜头,展现母亲的“一双粗糙布满老茧的手轻轻翻动着”的场景,将母亲对儿子的爱意和牵挂集中于一个平凡的动作,融入平凡朴素的生活场景中,这样写不仅写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更能突出母亲爱子情深。平凡朴素的生活场景,却能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感人至深的力量来。这就如展现一条河流,我们不可能从源头到入海一一解说,因为篇幅有限,写作中我们只要选取这条河流中或最迷人,或最壮阔,或仅是一朵激起的浪花等几个特定的镜头来展现,便足以让读者了解这条河的雄姿和波澜壮阔。运用横截面来写人物和事件,更能集中突出人物形象和展现事件的矛盾冲突,大家不妨一试。

二、细处更融情

有了截面,必须要有细节。有作家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细节描写就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写作中,我们若能抓住人物特定场景下的动作、神态,进行刻画,有时,只要一个这样的动作,就足以描绘出那个人的特点了。

选文小作者抓住母亲佝偻着身子为自己系纽扣的这一场景,选取三个镜头。一是佝偻着身子系纽扣,二是妈妈的苍老粗糙的手,三是黑发中扎眼的白发来加以展现,既有动作的细化,又有心理的刻画,更有“我”的思索和品味。这三个镜头,由于作者的巧妙配合,使之在连续的切换中演绎成了一幅爱子情深的母爱图,正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攀月台一样,定格在读者的心底,自然能打动人心,突出人物的品质。

三、烘云来托月

典型化的细节,还需要特定的环境描写来烘托。写作就是这样,看似寻常的琐事或人物,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在特定的心理和情感映照下,便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小作者在描绘母亲为自己系纽扣这一场景时,先有环境的铺垫,文章开头即展现北国满带凉意,萧瑟冷清的初秋,这样写来自然便有了下文母亲怕他冷,挂念着他而为他系纽扣的情节。在具体写系纽扣的动作时,小作者还运用心理描写,将母亲的“手”和“发”与过去的“手”和“发”加以对比,通过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母亲为他操劳而衰老的情状,从而打动读者的心灵。结尾处更是用内心的温暖幸福来反衬环境的刺骨寒冷,增添了温暖向上的力量。另外,文章恰当的比喻,也对人物的心情和塑造有着烘托的作用。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4

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2、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二、论述题

1、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参考答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都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画,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记事记言声情并茂。

2、简述《春秋》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1)《春秋》的编订,有总结历史经验、为执政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2)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3)它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3、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左传》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君子曰”中表露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其辉煌业绩;(2)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残暴荒淫行为、列国间地频繁战争;(3)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但也有一些宣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其历史局限。

4、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参考答案:《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其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如的“崤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左传》所写人物众多,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等,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或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或通过补叙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或以对比设法刻画人物,或以细节描写深化人物性格。最常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画。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尤其人物语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5、简述《战国策》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得斗争及其有关谋议或说辞。在对列国统治集团间那些权谋、谲诈、角逐、战争、残杀活动的记述中,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与残忍,也表现了作者对权谋的推崇。在对诸国频繁的战争、苛重徭役及草菅人命的描述中,反映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此外,还记载了许多政治开明、坚持正义、反抗****的君主、卿相、士人、下吏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贵士倾向及对勇敢、正义和进步意识的歌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的人生观。

6、简论《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5

[关键词]多管齐下;课堂;提高;习作;水平

纵观2011版的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要求也不一样,有明确的梯度,因而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标、目中有人”。用新课标的标准来指导学生的习作,多一份理性、多一份科学的依据,更多一份儿童的视角。

一、开放的课堂,收获灵动的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犹如源泉,文童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向生活开放,教师可以引导孩子走出狭小教室的墙,走进社会和大自然的课堂,这样更有利于习作素材的收集和调动灵动的思路。这次,我将习作指导课由教室内改成在校园内进行,突破了墙的束缚,学生兴致极高,就像欢快的小鸟脱离了鸟笼,在鸟妈妈的带领下在校园内快乐地飞翔,看着欢乐的孩子们,秋的诗情,秋的画意,还有那秋高气爽,我的心情也在放飞。在满眼尽是秋的氛围中,去寻找秋天的树叶何尝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呢?生活就是这么简单,“秋天的树叶”习作训练主题也就跟着变得那么轻松而充满快乐。投身于校园内,他们对树叶时而看看、时而摸摸、时而闻闻,在不经意间就收获了素材,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开放地指导,收获习作的方法

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再多,笔练得再勤,倘若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就会像失去导航仪的航船偏离航道,因而教师写作方法的“指导”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开放指导方式能够让孩子们轻松陕乐地收获习作的方法,写起作文来就会游刃有余。

1.观察角度指导,逐步内化方法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并非老天的造物弄人,而是因为观察角度的变化造成移步换景的妙趣。在这妙趣中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把习作的方法逐步得到内化。

教学片断回顾:

师: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观察秋叶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生1:可以知叶名、看叶色、辨叶形、摸叶片、闻叶味。

生2: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地看秋叶,先从远处看一棵树的叶子给人整体的感觉,再走近仔细看一片叶子的色、形。

师:这是以先整体再部分、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很有条理。

生3:可以蹲下身子观察微风吹拂中秋叶的动态美。

生4:看被风吹得动起来的秋叶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

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象秋叶的静态美、动态美,动静结合使秋叶就更有神韵了。

教学思考:置身特定的场景中也会有特定的感受。在这一片断中,由于孩子们就地置身于灵动的自然,使写作的对象与学生们产生零距离的效应,自然引发他们对事物了解的渴望和激情,从而激发了他们产生各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加之我的及时引导,使孩子轻松掌握了观察的方法。

2.文题点睛指导,尽涵习作风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何让习作题目成为点亮别人眼球的圣火,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我鼓励学生自主讨论、自主拟题,有的以强调地点为题“校园的秋叶”,有的以表达情感为题“我爱秋叶”、“秋叶赞”,有的以突出特点为题“多姿多彩的秋叶”,有的以渗透修辞为题“报秋的‘使者’”、“秋天的‘小精灵…,有的以引用成语、诗句为题“一叶知秋”、“霜叶红于二月花………学生置身于“校园的秋叶”中,其创造和个性在拟题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3.\篇布局指导,结构别具一格

文章的谋篇布局好比是把一团面如何去做成自己满意的美食。我们可以把它做成花式繁多可口的面包,可以做成粗细不一爽口的面条,可以做成松软顺口的馒头,可以做成香甜酥脆好口的饼干……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则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可以用“列小标题的并列式”的构段方式;也可以采取“倒叙式”的构段方式;还可以采用“以中心句构思整篇习作”,如“秋天的树叶是多彩的”等等。开头可以用“先声夺人”的方式,如“嗨!快来看,这里的秋叶真是太美了!”;可以用“提问引入”或“自问自答”的方式,如“为什么这里的景色这么炫?因为这里有一片秋天的树叶在展示他们的风采”等等。表达的顺序则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顺序写,也可以采用由远及近,静动结合的顺序写等等。学生在多样的、自由灵动的谋篇布局中展示着自我的独特构思,使得文章的结构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三、开放地写作,收获倾吐的快乐

在校园中开放写作,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聆听着小鸟的啾鸣,吹拂着清爽的秋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欣赏着绚丽的秋叶,使他们感觉自己完全融入到秋色中了,似乎也成了秋色怡人的一部分,他们装点着秋的惊艳,倾吐着秋的语言,收获着秋的硕果,感受着秋的快乐。为了及时捕捉灵感的留痕,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支笔,一本记录簿,随时、随性记录收获。通过这种“置留真景一放飞心情――体验实感――随心出口――凝固话语一初成文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中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秋天的树叶”习作的初稿。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6

―节选自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

以一日的四个时段对应四季,亲切、自然。

几许惆怅而又不甘落寞,把四季和乐器作喻,四季就如同一部恢宏的交响乐,四季有冷暖阴晴,而音乐有欢乐、忧伤、轻缓、激昂。

特定的声响就像一个电灯开关,“啪”的一声,这个季节就被照亮了。

哨音在天空“漂浮”,说明声音连绵不绝。“取笑”二字用的俏皮。

阴晴不定的天气,杨花弥天,柳絮满地,很是春天的气息。

细节描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非常具有画面感。

我们可以想象它曾有过的辉煌,衬托如今的落寞,就像这座古园,也像盛夏之后的秋。

以心绪对应四季。“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选自英国诗人艾略特《荒原・死者的葬仪》,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痛苦以及无尽的悲哀。

一语双关,也指整理“发霉”的心绪。

“坚定不死的决心”需要的是顽强和勇气。

夏天的天气变化无常就像长篇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秋天是短促的,却五彩斑斓。

凝固的外表下,承载多少的激情与梦想。

再次用了顶真的修辞,表现作者对这古园,对古园四季的喜爱和留恋,情感层层深入,以至于“不敢想念”。

简 评

这篇短文是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第三章,分别以时间、乐器、声响、景物、心绪、艺术形式和梦这七个方面来对应地坛里的四季。作者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充分调动读者听觉和视觉上的想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将时间、心绪、艺术形式和梦这些抽象的无形事物与古园定的景物相对应,不得不让人钦佩作者对语言非凡的运用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比喻与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句式工整而又富于变化。所以文学的创作无他,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美的慧眼以及将这份美丽呈现给读者的语言能力。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7

教学内容的确定成为最近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但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作为教学内容确定的重要分支,却少人问津。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研究者寥寥,而实际上,却问题多多。

以一节公开课《秋声赋》为例,从具体课例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因素。

一、课文承担的学科单元或板块的教学任务,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现行的教材,无论是必修苏教版还是选修人教版的教材,都是以单元或板块形式构建教材,而构成单元或板块的要件,又是以选文的形式呈现。因此,单元或板块中的课文,至少要承担相应单元或板块的教学任务。在单元或板块中以选文类型呈现的课文,确定它们的教学内容,应该在贯彻教材编者的设计思路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本单元或板块对本篇课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秋声赋》出现在必修四 “笔落惊风雨” 这个专题的“文以气为主”板块当中,“文以气为主”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著名论题。“文气说”的出现,促成并标志着“诗言志”向“诗缘情”的转变,昭示着一个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并把文学创作推向了唯美的时代。

从文章的意脉来看,《秋声赋》的教学内容可确定为“悚”――“悲”――“恨”――“叹”,借此可以体会欧阳修在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行文中抒发的晚年政治上矛盾和苦闷的无限感慨。方孝孺在《张彦辉文集序》中曾对欧阳修散文风格做过精当的评价:“永叔厚重渊结,故其文委曲和平,不为斩绝诡怪之状而穆穆有余韵。”

二、课文的文体要素和思想内容的紧密结合,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步根海老师在《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中《发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文中说道:要体现语文的个性,就要发现不同文体的个性。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就要体会它们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要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就要敏锐地感受到不同文体的个性特点,要知道学生学某一类文体时,当掌握哪些最基本的东西。所以课程改革初期,“淡化文体”是片面的说法。这段话是针对整个语文教学而言的,但对于文言文学习无疑更具有指导意义。

在确定文言文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各篇不同的文体特征并加以突出彰显,又要注意相同文体的文章教学内容的差异,防止过分强调文体特征的教学。过犹不及,一叶障目,最后导致教学内容的雷同、重复。所以,在确定文言文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文体特征和思想内容的紧密结合。

《秋声赋》这篇文赋以散句为主,兼融骈句,由散句来记叙和议论,骈句则主要进行描写和说明。对于进行描写和说明的骈句,可用幻灯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细心体会。欧阳修的《秋声赋》又是宋代新体文赋出现的标志,储欣《唐宋家文选》卷十四曰:“赋之变调,别有文情。”可谓对此赋的价值及特征的精评。这篇赋在当时赋坛可谓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所以,笔者在解读第三部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残害了人?不恨秋声恨什么?

三、学生的认知水平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从学情来说,“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

中秋节写一篇作文篇8

My Seasons

We hav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I can do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in each season. 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cool and wind, I can fly kites when it’s wind. And I can go hiking with my family when it’s sunny and cool. I like hiking. Summer is hot in the north of China, but it’s not long time. I often go swimming. It can make me healthy and strong. I can also wear my beautiful dresses. Fall is a season with harvest. And I can eat delicious fruits in this season. I can watch the leaves fall. Winter comes, it’s often snowy in winter in my hometown. When it snows, everything is white. We can play with snow and make a snowman, skate and ski. And winter is my favourite season, becaus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 love seasons. I love the nature.

【要领点评】

写法:这篇短文是描述“我的四季”,在写法上,是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来写的,先讲明每个季节的特征,之后再写在这个季节中的主要活动或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同时讲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阐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在实际的写作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先写出自己喜爱的季节及主要的活动内容,之后再去讲其他几个季节,还可以多讲解一下地域的季节特征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色,如:秋天的田地里一片金黄,农民在收割等等,这样写出来的四季更贴近实际。

时态:这篇习作讲的是“我的四季”,是比较惯常的一些行为,所以我们最好采用一般现在时和情态动词结合活动的写法。即:在什么季节,天气如何,我们可以做什么。

注意:在写作内容上,不可以像以往的内容那么简单,因为有四个季节,所以要写明季节,季节天气,季节性活动,活动的人,活动的感受等,要求句子顺序要正确,在写作中还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用了“因为”,就不能用“所以”,二者不可以同时出现。词量要控制在80个词以内。

上一篇:一年级中秋节古诗范文 下一篇:祝父亲节日快乐的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