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见闻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14:57:02

清明节见闻作文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1

5个W俱全的理论,最早见于1913年由史青翻译,广学会出版的[美]休曼著的《实用新闻学》。在1945年12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的社论《从五个W谈起》一文中就明确指出:“新闻必须有五个W,犹之乎人的头脸必须有耳、目、口、鼻一样。缺少了一件,就会不成样子。”“5个W是把事实弄清楚的最起码的条件,是走向精确的初步阶梯。”

多年来,5个W俱全的新闻写作原则,一直被我国新闻界所接受和沿用,并作为新闻教育中启蒙的教育内容。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新闻事业的发展,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简讯等在新闻传播媒介上已占一定的数量。这时,有的同志就认为,5个W俱全的理论过时了,不适用了。究竟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在前几年的讨论中,一种意见认为,5个W不能否定,但具体取舍要视情况而定,不一定每篇新闻里5个W俱全;另一种意见认为,5个W俱全的新闻写作原则,不是哪个人随意编撰出来的,它是中外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不能随意否定。笔者翻阅了1至“中国新闻奖”的大部分获奖作品,5个W都是齐全的,有的还加了一个H。关于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和有些简讯,只具备二三个W的问题,是因为这些新闻具备了省略其他要素的条件或存在着不言自明的情况,或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查明等。有些新闻不省略一些要素,就无法写短。有些新闻虽然省略了一些要素,但读者凭着生活的经验能够从事实中悟察到所缺少的要素。有些新闻出于保密的需要,有关要素省略了,读者是可以理解的。

新闻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它起码的条件是要让人看得懂。如果连一件事情的基本要素都没交待清楚,人家怎么会懂呢?又怎么让人相信呢?可见,5个W俱全是使新闻事实让人清楚、信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现在报纸上有的新闻,不该缺少的要素缺少了。例如:在“何时”上,“日前”、“最近”、“前不久”、“今年以来”等有名无实的空洞概念在新闻传播媒介上屡见不鲜。作为读者,每当看到上述字眼时,心里总有一种不踏实之感。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新闻必须真实、准确,新闻的“5个W”中的时间要素,不应该打马虎眼。本来“近日”、“前不久”这两个词是无可指责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广泛地使用的。因此,在新闻中偶尔用用也未偿不可。但是,严格说来,“近日”、“前不久”是一个不确定的、不准确的时间概念。我们不要迁就习惯势力,在新闻写作中,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年、月、日、时这些非常明确的时间概念。试想,如果读者问:“近日”是记者刊稿的“近日”还是记者写稿的“近日”?“近日”是三、五天前,还是8天、10天前?“前不久”,究竟是指哪一月哪一日;“数年前”是3年前、5年前、还是8年、10年前。读者一旦怀疑新闻的真实性,则新闻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扣,新闻的传播效果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何地”要素上,问题最多,读者对此意见很大。常见的是部分写展览会开幕的新闻,读者看了报纸后想去光顾,但文中却没有写明举办展览会的地点;笔者就曾看见过两条书展的新闻,文中写了有多少家出版社参展,展览规模如何之大,也讲了书展的时间,但就是没有写清楚书展的地点,读者看到书展的新闻,想前去购书也无从去处,最后只好打电话求助于报社才弄清了书展的地点。还有一些商店开业的新闻,也常常在文中找不到开业商店具体的所在地。

以2010年1月16日,法制晚报在A04版上,刊登的题为《最大旧货市场开业,邀白领当老板》的消息为例,文中说:“京城最大旧货交易市场――新七彩商业中心正式落成。都市白领‘旧货易卖长廊’即将开业”。

读者看完消息全文,都没有找到“新七彩商业中心”在何地。这条消息的服务性、实用就丧失殆尽。

又如2009年12月18日,劳动午报在4版上,刊登题为《节能照明灯,满街尽“克隆”》的报道。文中写道:“沈先生年初刚装修完新房,为了节能,买了一色的节能灯具。”“不料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就有灯管相继报废,到现在,满打满算,也就还有两支在那里发挥余热,全家数十支灯管只剩三分之一还在‘孤独求败’……八成都是假冒伪劣”。“沈先生去找那家节能灯具小店讨说法,由于是三无商店,多是‘李鬼’附身”。“在自己居住附近的几条街的灯具店里,几乎所有的节能灯具都是假冒伪劣,但却卖得很好”。

看完这篇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让人怀疑。首先是缺新闻要素。何人?只有一个姓沈的先生。何地?仅是“那家节能灯具小店”。何事?买节能照明灯。但什么牌子的,哪家工厂生产的?一点都不清楚。何因?三无商店、假冒伪劣。既然如此,买者上当就不奇怪了。既然是假冒伪劣,为何“却卖得很好”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有的新闻,看上去像是交待了地点要素,但却写了一个很大的地点,如某省、某市、某县、某乡,读者看后,也还是不明确新闻事实具体发生在何处。难怪有的读者埋怨这些新闻的作者是在地点上有意“打马虎眼”。

在“何故”要素上,有部分新闻常常不作回答,令人读后费解。

任何新闻事实都有一个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时间和地点的新闻,读者就有理由怀疑作者是否在胡编乱造或捕风捉影。确凿的时间和地点,是使人相信的重要条件。时间和地点越明确具体越好,越有真实感,就会不容置疑。那些不交待何时、何地、何人要素的新闻,严重影响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性。这是当前新闻采写中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如今有人说,新闻中把时间、地点都写全了,读者会怀疑是否会是“有偿新闻”、“广告新闻”。众所周知,衡量是否是“有偿新闻”、“广告新闻”,其主要标准是记者、编者是否收受了采访对象的钱和物,如果记者、编辑的手是干净的,没有沾染上铜臭,那就“真金不怕火炼”,就不必怕别人说三道四,事实胜于雄辩。还有人说,新闻中虽然“5个W”的要素不全,但其舆论导向是正确的,应该肯定大方向是对头的,无需大惊小怪或进行批评。笔者认为,如果新闻中的主要要素如何时、何地、何人都缺少了,新闻还算真实、准确吗?有点新闻业务常识的人都知道,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能谈得上大方向对头,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新闻中的5个W,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也是新闻规律的具体表现。既不能看成教条,什么样的新闻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不问客观实际情况,照搬照套,更不能把它看成可有可无的框框,任意取舍。需要的是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在确保新闻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因事制宜,框框可以打破,但又要严格遵循规律。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2

为扎实做好清明节祭扫工作,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文明祭扫,促进移风易俗,努力营造绿色、文明、人文、和谐的节日祭扫氛围,决定在全市开展“绿色清明,文明祭扫”主题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宣传活动目的

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充分利用好清明节期间我市居民集中祭扫和集中安葬的民俗习惯,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开展文明祭扫为主要内容,引导人们推行文明低碳祭扫和节地生态安葬,努力营造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宣传活动主题

“绿色清明,文明祭扫”

三、时间安排

3月25日-4月15日

四、宣传活动内容

清明节是开展清明文化教育、宣传殡葬改革、促进移风易俗的有利时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做好殡葬工作的新闻策划和舆论宣传,接受舆论监督,增进理解认同。

(一)大力推行绿色文明殡葬,广泛开展主题活动。各地要组织开展“绿色清明,文明祭扫”主题宣传活动,上下联动,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明节良好舆论氛围。突出绿色文明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烈士纪念活动,大力弘扬烈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殡葬服务单位要为祭扫群众创造文明低碳祭扫条件,主动开展“鲜花换火纸”、“时空信箱”等免费或奖励活动,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错峰祭扫等多种祭扫纪念方式,大力宣传文明低碳祭扫,在土葬改革区积极倡导深埋不留坟头,有效提高节地生态安葬率。突出人文和谐主题。丰富节日内涵,引导清明活动向更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融入追思先贤、纪念先烈、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内容,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健康生活、弘扬文化、保护环境的重要载体。突出安全祭扫主题。要依法管理焚烧纸钱祭品等行为,倡导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低俗祭祀用品。对已明文禁止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祭扫行为的地区和祭扫服务场所,应组织力量加强管理,确保令行禁止。允许焚烧祭祀用品的祭扫服务场所,应划定专门区域,确保文明安全。落实公益殡葬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宣传节地生态安葬,推广树葬、骨灰深埋、散撒和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地等安葬方式,加快殡葬改革进程。

(二)立足基层进行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厚养薄葬和绿色殡葬理念,全面宣传殡葬法规政策和惠民殡葬举措,积极宣传殡葬改革成效,重点完成“三个一”活动。讲述“一个”殡葬行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开展“清明走基层”活动,深度挖掘和宣传殡葬战线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讲好殡葬行业故事,发挥好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实际行动宣传殡葬改革。举办“一场”公益殡葬活动。举行形式多样的清明节祭扫公益活动,比如“鲜花祭扫烈士墓”“千纸鹤遥寄哀思”“祈福黄丝带”等集体公祭仪式,引导公众参与文明祭扫。继续开展“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加强与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互动,让群众走近了解殡葬行业。开展“一次”基层宣传活动。利用清明节前重要时间节点,印制宣传单页、宣传画等,在群众聚集的广场、街面集中发放,举办“宣传进社区”“殡葬法制讲堂”等宣传活动,组织殡葬宣传车在镇街广泛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让广大群众熟悉殡葬政策,自觉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充分发挥好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城乡基层组织作用,将文明低碳祭扫要求纳入村规民约,积极传播清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群众现代清明节日生活方式。倡导丧事简办。治丧力求节约简朴,提倡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鞠躬默哀等文明方式哀悼逝者。倡导绿色殡葬。自觉实行遗体火化,提倡骨灰存放、深埋不留坟头等节地生态葬法,不违规土葬遗体、建立墓碑,不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

(三)主动联系新闻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主动与新闻媒体单位合作,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融合,特别要发挥好“两微一端”等新媒介优势,把殡葬领域有新闻价值的工作动态和真实声音及时传递出去。采用举办现场咨询讲座、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宣传活动进社区、企业、学校和家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各级要规范和完善宣传应急预案、舆情处置机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建立首问负责制、业务部门主管负责制,及时回应媒体的采访需求,为媒体采访提供便利、创造条件。加强清明节期间的舆情监测,对媒体曝光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反应,依法公正地调查处理,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并为媒体跟踪采访创造便利条件,努力给社会公众以满意的答复。

五、活动要求

一要精心组织。各地要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突出“绿色清明,文明祭扫”的宣传主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实施,寓传统文化于文明祭扫中,精心设计活动项目,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实现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和谐统一。

二要深度宣传。各级新闻媒体、网站要开设专题、专栏,充分报道节日活动,宣传节日文化,营造浓郁氛围。要大力宣传健康文明的清明文化,用文化引领文明清明新风尚;要大力宣传各有关单位开展“绿色清明 文明祭扫”活动情况,营造文明低碳祭扫的节日氛围。

三要加强协调。各级、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展所长,积极参与,主动引导,把活动与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努力为居民参与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活动的优质服务、安全保障和宣传引导工作。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3

叙述性写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是讲故事。新闻故事的前提是新闻,因此,新闻的两个基本要素——真实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故事的必要前提。新近发生的事实,在这前提下,作者(记者)作适度挖掘,寻找新闻的故事性和真实性的结合点。在《湖北日报》推出的系列报道《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记者们按照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思路,采写了9篇以身边人说身边理,以生活观折射荣辱观的新闻报道,意在对"八荣八耻"作更为大众化、喜闻乐见的解读。文中,记者以疏捞工刘玉梅、女司机王静、蔬菜大王兰贵娥等9位普通群众的平凡故事为典型报道,彰显了人物命运与社会体系的关系。例如,疏捞工刘玉梅,在“刚当上疏捞工那阵,觉得丢人,干活时总是压低草帽遮住脸;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粪池中,她带领伙伴们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大方而自豪。”我们看到了,在介绍她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时,记者发掘了刘玉梅身边的一个个故事,从下井排污,到群众对于他们的认知与感谢,处处真实,个个感人,记者把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一个知荣明耻、去浊取清的清晰轮廓。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一种背景的真实。

二、情节的起伏跌宕

陈述故事与一般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报道着重展开事件的全过程,即新闻的五个W,新闻故事重在事件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戏剧性矛盾冲突中。新闻报道作品中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自生活本身,人物是个体生命的体现,是需要讲述的。在《荣辱观的生活解读》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记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无须刻意体现,各种矛盾已经就显而易见。还说“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女性的洁净与化粪池的污浊,爱面子的心态与世俗的偏见,浑身异味的工作和群众对他们的尊重,这些矛盾真实而普遍,而矛盾中的人也因此而形象生动。在展示这些矛盾情节过程中,记者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解读。所以,只要注意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无须刻意营造。“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原型来自生活,只要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三、注意悬念和细节

构成故事的重要成分是悬念和细节。悬念的功能是要吊住受众的胃口,使之非看个结果来。《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对女司机王静的报道,就始终抓住了一个悬念。8年间,这个爱车像爱自己女儿一样的女司机安全行车51万公里,点点滴滴节油4万余升,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城"节油王"。可是,这个女司机不但没有另谋高就,而且主动开亏油车,这种看起来吃亏的选择究竟是不是值?记者选择王静工作生活的几个细节,巧妙地通过与乘客、与家人关系中的几个小故事,层层剥茧,环环相扣,渐释悬念,揭示主题。

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化新闻报道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好的细节不仅增加了新闻的可信度,而且增加了故事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充分的描写能使读者读起报道来有强烈的现场感。细节的表述绝不是为了细节而细节,为了故事而故事。所有的细节、所有的表达形式,应该是为描述与解释事实本质服务,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文本简洁、流畅直击人心。

来看《疏捞工刘玉梅》这篇报道:

一次,她在鲁磨路疏通明沟,突遇暴雨,浑身淋得透湿,一位大嫂拿出家里的棉衣棉裤帮她换上。

一次,清理完路边的化粪池,一位老大妈特意从家里牵出水管,为她冲手洗脸,并用毛巾替她拭去衣服上的污物。

点滴积聚的温暖,消融着胸中的块垒,升华着精神境界,产生了对职业的认同。她留在了疏捞班。8000多个日夜里,她和同事们一起,累计清理地下垃圾8000多吨,疏通地下涵管1.5万公里,从一普通女工,成长为共产党员、班长、武汉十大女杰、湖北省劳动模范。

再看《劳动光荣生活美丽——女司机王静的人生感悟》这篇报道:

首义路正在修路,一段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横在眼前。“坐好啦!”王静回头提醒乘客,当乘客小心地抓好扶手时,车子只轻轻起伏了几下,就爬上了平坦的水泥路。

一个来回,80分钟,进出数十个站点和红绿灯,200多次起步,王静没踩一个急刹,精心按着自己摸索出来的“慢起步、柔进挡、中速行、缓进站”的节油秘诀做。

这是个难得的凉爽天气,车子以35公里的时速平稳行驶着,好几位乘客在车上打起了盹。伴随拂过的清风,在后视镜里看到睡着的乘客,她满足地笑了。

在系列报道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一个职业记者是怎样运用细节描述新闻,去展示新闻产生的环境,去剖析新闻的意义的。你看不到记者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议论,但是你能够被他引向他设定的方向,你会随着他的引导而兴奋,而激动,也会在他的引导下而感叹,而沉思。这一切的力量,就来自对事实细节的精确的描述与展示。

四、报道角度的平视角

叙事角度是讲述者的观察点,据奈特和米克·巴尔的划分,叙事角度分为零聚焦叙事、内聚焦叙事和外聚焦叙事三类。零聚焦即无所不知的叙事者叙事,虚实者所知>故事人物所知;内聚焦是透过故事中人物来确定故事焦点,叙述者是讲述他所知道的事,叙事者所知=故事中人物所知;外聚焦从见证人角度讲述故事,仅陈述他看到的、听到的,不做主观评价、心理描述,叙事者所知<故事人物所知。在以故事化手法展示新闻价值的过程中,记者不能以高视角去分配新闻素材,做到零聚焦叙事或者内聚焦叙事。作为记者,他必须要站在受众角度,引领受众去发现、挖掘与主题相关的人物经历和真实细节。《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在挖掘蔬菜大王"兰贵娥的价值取向时,记者并没有涉及兰贵娥情操境界的全部,而是带领读者去感受她诚信经营、善待他人,帮扶菜农等一个个小故事,从而让读者以平等的地位发现人物,感悟自己。

新闻故事更注重从人物的命运来折射社会背景变化的新闻价值取向。常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新闻故事注重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趣味性和人情味。新闻的价值取向类似民事新闻,以平民视角,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平凡生活中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报道强调实录和客观,尽量减少主观性成分”,参与性的表现;“讲述”注重人情事理,对故事中的人物和行动做出一定的分析评价,评价性的表现;根据讲述者的风格采用较自由的陈述方式,口述性。《荣辱观的生活解读》中,刘玉梅,这个普通的女子,能执守23年疏捞生涯,在最"低微"处干出一番事业,源于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一身脏换来万家净,值得!辛勤劳动,光荣!我们身边这美丽的世界,不都是劳动的结晶吗?不能再平凡了的岗位,不能再普通了的日子,王静快乐而充实。快乐源于她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源于她实践着质朴的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兰贵娥坚守着诚实和善良,利及他人,也成就了自我,折射出这个社会人心向善的主流。摘要新闻故事化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4

关键词 广播新闻编辑;稿件编排工作;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012-02

不见面只闻声是广播这一媒体的弱势所在,这就需要发挥其它方面的优势来增加这种形式媒体的影响力。在广播新闻环节,加强稿件编排工作是提高广播新闻影响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1 做好广播新闻编辑工作选稿要把握舆论导向,并满足受众需求

1.1 广播新闻编辑选稿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一项基本要求。新闻工作是,更是人民的传声筒。只有把正确导向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人,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方针和路线,充分及时地反映人民的心声,才能使广播新闻工作真正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

同时,播报的新闻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弘扬符合时展特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唱响时代主旋律;对待新事物,要在观察与认知的基础上,以利于社会健康发展和安定团结为前提加以报道;必须使广播电视媒体发挥更好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用健康、向上的主流积极思想来引领舆论,并用强有力舆论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广播新闻编辑在稿件的选择和编辑过程中,要以严格的政治标准和新闻标准来把关,首先从政治上着眼,把握好广播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1.2 广播新闻编辑的稿件要紧扣主题,尽量满足更为广大的受众需求

广播新闻媒体在始终进行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还应想尽一切办法去贴近广播析闻受众,以满足更为广大受众的需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极为明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升,人们的欣赏水平、视听兴趣和审美观念也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通过广播新闻不仅要对衣食住行等基础物质生活有所了解,还逐步对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形势、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因此,要提高新闻节目的收听率,不但要在衣食住行上做好文章,还要千方百计使广播新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环境和时展需求,为受众提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信息,从而贴近受众、满足受众的需求。

2 广播新闻要求对稿件的编辑要有一定的专业技巧

广播媒体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受众接收到最新的有用信息,并在接收信息的同时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对新闻节奏加以把握是新闻编辑在进行广播编辑时需要重视并重点把握的问题。通常在广播新闻播出的整个过程中会分割成许多板块,且不同板块都应当具有其独特的特色,所以不同新闻间的联接或是新闻板块段落的变化也必定会受到新闻编排节奏的影响。例如:几条篇幅较长新闻信息连续播送,极易让听众产生疲倦感。因此编排新闻稿件时,应当注意几条篇幅较长新闻间应注意适当穿插几条短消息,这样可使其节奏更为合理,也增加了节目段落的起伏感。此外,在进行新闻编排中,要使文章色彩鲜明,适当运用对比或排列式方式,能使文章声势产生交相辉映的效果。

广播新闻稿件的编辑工作兼容艺术与技术,编辑必须明确在基于编辑技术的前提下,还要对新闻语言进行一定的艺术化处理,才能将新闻信息更为公正、客观地传达给广大听众。广播特技手法为广播编辑提供了一个更富有想象空间和发展的平台,使广播节目日趋完善。

3 广播新闻稿件应通过高效编辑使语言更能为受众所接受

广播传媒与受众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是以语言信息的传递为主。语言是否更能为受众所接受对新闻传播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说,广播新闻的语言必须要适应受众的听觉习惯。

3.1 广播新闻语言要通俗易懂

如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所言“语言越通俗,越亲切,越有劲”。广播这一媒体是以“说”给受众“听”为主的形式,所以语言更应通俗易懂。可能某个词语、句子对于新闻编辑记者而言意思是十分清楚、明晰的,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不是很强或文化程度有限的受众,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而言就很难听懂了。所以广播语言应尽量通俗化,也就是说,要用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方式和他们所习惯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事物或问题讲解明白。为使广播新闻受众一听即懂,稿件中形容词应少用,生僻字词尽量不使用,同时,还要尽可能避免使用技术性、专业性过强的术语。在必须使用的情况下,要对此进行注解或说明。

3.2 口语化应是广播新闻语言的主形式

广播新闻稿不仅要做到“赏心”,更要做到“悦耳”,也就是说其语言既应该有书面语言那样较为严密的逻辑性,还要使语言更具群众性,即多用浅白的口头语言。有些广播新闻稿件中的词话听起来文绉绉的,这刊载在报纸上可能是很好的形式,但在广播中播出就可能不太顺口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僵化了的公式化广播语言,只能起到弱化信息真实性,拉大与受众间距离,极大地削弱传播效果的不良作用。所以,编辑在稿件整理、遣词造句时要把符合群众的语言习惯做为重要的工作标准,尽量多用口语形式,使广播新闻稿件读出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顺耳。这样的广播语言使人真正喜闻乐见,才能真正地让受众入脑、入心。

3.3 广播新闻的语言还应把握准确规范的准则

广播稿的语言要准确。广播新闻稿件语言是对大千世界本来面目的反映,这种反映不应该是虚假、模棱两可的,而应该真实而客观。广播新闻稿件要通过语言使受众相信,文中所言都是确有其事,并非随便说说而已,这就要使编辑的语言准确、严肃、庄重。

广播稿的语言必须规范。普通话的推广是广播媒体的任务之一,所以在广播稿件中应当尽量不使用方言土语。如果为了保持相关人物的语言或性格特点,不得不用时,必须及时加以清楚的解释。

3.4 广播新闻稿的应当是响亮并富节奏感的

广播稿的语言要求清晰宏亮掷地有声。字音响亮,抗噪音干扰力强,易于听得明白,响亮而有感彩的语声,能提高信息刺激强度,易于引起倾听。

4结论

做好广播新闻编辑的稿件编排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方法以外,还必须不断提升编辑能力,这不仅要培养其胜任编辑角色的能力,还要重视编辑能力的长期积淀和内化。目前来看,面对网络化的冲击,广播新闻编辑除应具备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具备的采写编评各种能力外,还要胜任跨媒体联合传播竞争的复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云,孙兆玉.论广播新闻编辑创新[J].现代视听,2010(S1).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5

【关键词】新闻写作 记者 逻辑思维 构建

逻辑作为一种抽象化的思维,是人们来理解、判断、推理以及区分客观世界理论的重要过程。在媒介新闻传播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受众所获取到的新闻资源也更加简便化,这对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传播质量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个媒体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将提升新闻质量列为重要环节。而记者的写作能力是影响新闻信息总体质量的重要因素,记者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其写作的决定性因素。

一、新闻的写作中构建逻辑思维的重要意义

提升媒体的公信度。媒体的公信度成为权衡媒体信用度、威望与感召力的重要标准。在新闻媒介市场中,记者写作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所占据市场份额的多寡,其新闻稿件的质量与思维深度,将直接决定着其竞争实力,只有将记者的逻辑思维进行良好构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媒体的公信度。

提升媒体竞争实力。随着现阶段媒介市场中竞争的日渐激烈,新闻媒体的主体报道文章越来越吸引社会大众的目光,成为众多媒体竞争力的焦点,是提升媒体威望与感染力的关键点,这就对新闻记者的写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逻辑思维明确的记者,才能够撰写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稿件,从而增强所在媒介的竞争力。

二、记者逻辑思维能力缺乏的表现

写作语言的混乱搭配。新闻语言的使用是记者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因为报纸受众的广泛性特征,使得新闻的语言必须要有较宽泛的适应性,同时也应当具备着高度的严谨性,切不可出现因为记者的主观臆想而出现的新闻思想错误导向。在厦门某报中,曾出现“鲜嫩白萝卜每公斤1.8元,抗老菠菜每公斤2元”等в谢炻倚稳荽实男挛庞镅裕这些错误的词组搭配使得新闻表述十分地突兀。

事实表述缺乏逻辑。在报社新闻的写作中,有的记者为了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故意将未经核实的细节进行渲染、夸大,对受众造成错误导向,这一类的事件在民生新闻中较为常见。在江西某都市报中,《女大学生被网友骗至清源山》一文中,记者有着这样的表述:“事后,梁某假惺惺地对小月说,自己已经喜欢她很久,并愿意为此负责。”在未经过核实情况下,记者根据采访录像,擅自使用“假惺惺”这一词语,此种典型落井下石的写法,使得犯罪嫌疑人的罪恶形象得到渲染,造成错误导向。

新闻事实报道结果牵强,没有逻辑性。有些记者在采写稿件中,通过先入为主的思想,将自身立场与新闻写作结合起来,无法符合新闻的实际主体,导致新闻结论经不起实际推敲,缺少逻辑新闻写作的严密性,将自身的观点融入到新闻写作中。江西某晚报记者写了一则《巧克力中含活虫》的新闻,指出有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的名牌巧克力中出现了活虫,记者仅仅写了此事的发生情况,而厂家与超市应当负什么责任并未明确。在新闻稿件中最后一句,“卖方也好,买方也好,都需要注意食品的保存与通风。”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就是消费者买到带有活虫的食品,也应该负一定的保存不当责任,严重误导了受众。

三、记者逻辑思维的构建策略

逻辑思维是人体整体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大脑高速思维运转抓住典型形象。记者在新闻题材选择、情节组合和再现以及文字措辞使用等方面都需要用到逻辑思维。

记者需加强思考和自身文学修养。记者在新闻稿件的采写中,其自身文学素养直接决定了稿件的整体质量。如果文学修养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就需要通过勤奋加学习来锻炼自身对语言的合理搭配,将字词句之间的衔接以及新闻标题精化、提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渐加快,记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利用新型的知识将自身能力武装起来,才能够保证与时代思想接轨,不被时代所淘汰。同时,记者还应当勤于思考,分析各个新闻要素之间的实际联系。在采访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利用图表等形式将新闻事物进行理清,这样才能够保证在采访中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让新闻各个环节和细节更加清晰明了,让报纸受众更加信服。

稿件的表现形式需要具备逻辑性。在报纸版面的编排中,对于一些有着较多新闻事实的稿子需要通过小标题的方式将事件叙述清楚,切忌新闻信息的混乱性呈现,将所有的新闻信息全部堆砌在报纸中,并不能将新闻表述清楚,不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心理,也不利于新闻事件的表达。通过对新闻重点事件的提炼,使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新闻的核心,便于读者对此项新闻的了解。

采访写作需戒懒。在新闻采访中,有的记者由于逻辑思维训练程度不足,导致对新闻的整体架构有着较片面的认知。再加上报社的管理体系中,记者本身的写稿任务比较重,导致部分记者为了完成稿件任务而忽略了对新闻的思考,这种情况导致新闻事件描述较肤浅,没有深度思想上的见解,缺少与受众心灵思想方面的碰撞。除此之外,部分新闻事件所牵涉的范围和人脉较广,导致记者在实际采访过程中困难重重,需要从诸多事件中提炼线索,耗费较大的精力,才能够将新闻事件的真相还原。

新闻写作需保证新闻事实真相的呈现。记者在进行新闻事件的采写时,必须要充分将新闻事实进行复原,切不可根据自身主观偏向而对新闻妄下结论,尤其体现在影响范围较广的负面性新闻中,新闻的写作必须保证其高度客观性与真实性,记者需经过缜密的思考进行事件报道,不可因为事件所带有的负面特征而对其进行夸张的描绘与书写。

结束语

当前新闻媒体的竞争十分激烈,新闻记者除了敏锐的观察力之外,还应当有着高度的缜密性思维,需要构建正确的思维与写作能力,才能够撰写出质量合格的新闻稿件,在持续的学习中增强自身逻辑架构,不断提升自身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够保障优质稿件的写作,并通过自身努力来推动新闻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6

【关键词】《看见》 叙事风格 人文情怀

《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的专题节目,它用镜头向我们描述剧烈变化的现实生活,刻画新闻背后的人,感知世间的人情冷暖,了解世界,认识彼此,审视自我。

《看见》日播版开播于2010年12月6日,周末版于2011年8月7日开播。伴随着栏目的发展,日播版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并于2012年2月18日停播,形成了周播版的固定形式。《看见》以“看见新闻中的人,寻找生活中的你我”为宣传语。它分为两个单元:人物访谈和记录风格的故事。人物访谈注重对新闻人物心灵世界的追寻和探问。记录风格的故事不仅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且关注事件背后的人物。本文将以《看见》的周末版为例,从选题、叙事结构、人文主义情怀等角度出发解析其栏目特征。

一、呈现新闻中的人

《看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它让我们看到新闻事件中的人,在矛盾中既挣扎而又坚持的人,处于选择中的人。《看见》对人的关注延伸到了对生活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对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的关注。

寻找个体的普遍性,将个人的体验感受与时代的变迁结合起来,呈现激流中国的景象。《百分之九十九对百分之一的拆迁》讲的是广东杨萁村少数留守户与大多数搬迁户历时两年的对峙,挖沟,断水,乡邻之间矛盾重重。这中间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谁是谁非,但是呈现的是拆迁过程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利博弈。《刻章救妻背后》讲述的是模范丈夫廖丹为了挽救患尿毒症妻子的生命,假刻医院公章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对苦难夫妻之间相扶相持,中国看病难的问题,社会的温情爱意以及法理与情共谋。从人的角度挖掘并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以波澜不惊的情感打动观众,反映当下时代纷繁芜杂的现实。《看见》是一面反映当下中国现实的多棱镜。

以一种有温度的目光去呈现人性。“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①《告别卢安克》向我们呈现的是德国志愿者卢安克将要离开支教了三年的广西深山板烈的故事。通过这期节目,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看了一个至善至真的卢安克,一个面临追寻自由、坚守理想和承担家庭责任两难选择的卢安克。《旁观者周星驰》从作为政协委员的周星驰;被外界质疑的周星驰;作为电影导演的周星驰;童年憧憬武侠梦的周星驰;对爱性、感性理解的周星驰五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一个立体而有血有肉的周星驰,一个接近于现实的周星驰。好的采访是理解对方,是心灵的交流。在这期节目的结尾部分就体现了这种交流。

柴静:我可不可以理解说这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一生中想说的这句话。

周星驰:对对对,你有这样感觉吗?

柴静:对。

周星驰:谢谢你,谢谢你。

这是一场心灵对心灵的对话,是一场深入人的精神肌理和心灵角落的对话。将新闻人物心灵探寻作为串联每个故事的主要支撑点。正如柴静所说,《看见》也可以看作一个文学节目,文学可能是一种阅读的态度吧,就是对人灵魂过程的呈现,不轻易做出褒贬或者评判。②

二、逻辑板块式的叙事结构

电视新闻作品需要通过自成体系的语言符号的一系列有机的组合,才能形成传达意义的叙事文本,才能被观众所解读。彼得·布鲁克斯说:“叙事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口头或者行动的讲述,它通常是复杂的、多层次和持续的”。

“同一事件,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介入方式,不同的素材组合,都会影响内容的传达。”③因此电视新闻的叙事结构在今天越来越重要。叙事结构可以增加节目的深度,形成张力。不同的结构方式往往是一个节目风格的表现。

约翰·艾利斯认为电视叙事通过片段,也即通过相对自立门户、彼此不相衔接的一个个场景来完成的,“从一个片段到下一个片段的运动是一种交替而不是连续”。于是所有的电视叙事都是系列的而不是线性的。④ 《看见》栏目往往采取逻辑板块式的结构来讲述故事。

逻辑板块式是一种类似于议论文的电视新闻形式,每一个板块一个中心,板块与板块之间有逻辑关系,但是这种逻辑关系不是线性的,没有时间做承载,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得出结论。⑤逻辑板块式的结构使得整体节目的结构清晰,每一个板块看似独立,却为共同的中心服务。《看见》的节目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2011年8月14日播出的《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节目分为6个部分。

第一部分 叙述事情经过,引出话题

叙述药家鑫案的梗概,以及药家鑫已经被判死刑,死者张妙也入土为安。

纪实张妙家庭的现状,采访张妙父亲张平选对结果高兴但也同情药家鑫父母。

药家鑫父亲药庆卫开微博向死者道歉。纪实药家现状和药家鑫的遗物。

第二部分 反思药家鑫教育过程,分析其性格成因

药家鑫父母讲述:对药家鑫教育要求太严格、太严厉、要求尽善尽美。

药家鑫自述:小时候练琴被父亲严打,患网瘾被关地下室,曾特别压抑,想过自杀。

第三部分 药家鑫极度自卑,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青春期开始后,从没照过相;四个月内剪掉60斤肉;大学期间疯狂带家教;苛求完美,要干大事。

第四部分 案件真相,解释疑团

为何在父母的陪伴下自首?起初不知道事件的真相。

为何动刀原因?害怕,慌,农村人难缠。

药家鑫是富二代?介绍其父母的工作,身份,经济条件

为什么不早点说出真相? 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没想那么多

第五部分 继续反思药家鑫的教育问题

父亲拒绝药家鑫临刑前捐献眼角膜的要求。

父亲对药家鑫说话偏激 希望他人以此为戒

第六部分 两个家庭的和解与宽谅

张平选 希望药家鑫父母宽心,退回药家20万元的赔偿费

药庆卫 承诺帮助照顾张妙的父亲和孩子

这六部分的关系看似没有那么的严密,但是完整清晰地解释了药家鑫杀人案背后的种种为人不知的事情。逻辑板块式的叙事结构突破了线性叙事结构的单一性,将药家鑫之死与网络舆论对药家鑫的批判作为采访点,不仅探究了药家鑫杀人的原因,也展现了双方父母对这场悲剧的反思与后悔,更是将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大爱呈现出来。

三、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看见》栏目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坚守着专业主义的新闻理念。《看见》不同于《新闻调查》这类调查性报道节目以舆论监督为首要任务。《看见》的突出诉求并不在于舆论监督,而在于引导舆论、揭示人性、寻求化解,其公共服务特色更加明显,是一种介于政治诉求和经济诉求之间的社会诉求。

《看见》打破了二元对立式思考模式,引领观众看见灰色地带。节目总是先放下强烈的是非观,去呈现复杂的事实和人。二元对立渗透在我们世界观中,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生活中,贫富的二元对立,城乡二元对立,官与民的二元对立,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善与恶的二元对立,美与丑的二元对立。我们常常善于将人和事件标签化,单一化,两极对立化。我们常常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事件和人。

《看见》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以宽容的态度,放下成见、偏见去看待问题,给双方以发言表达的机会。也正是由于此,《看见》成为一个多元的意见空间,使对立双方沟通,甚至是和解。

在当下这个新闻娱乐化,搏出位、博眼球的媒介环境中,道德力量、舆论的力量常常绑架新闻事实。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往往由于我们的偏见、成见使现实被遮蔽。2011年11月6日的节目《熊之辩》在这期节目播出之前,社会各界围绕着活熊取胆的话题展开了广泛的争论,而归真堂的创始人邱淑华一句:“反对我,就是反对国家”,将话题引爆。但是此前媒体的讨论呈现出一边倒的倾向,集体声讨归真堂活熊取胆的行为。《熊之辩》这期节目给了邱淑华一个发言表达的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整个事件。在这场事件中冲突的双方归真堂创始人邱淑华和动物保护组织代表张小海,双方都有了发言的机会,努力使报道达到平衡的状态。《城管来了》这期节目中讲述了大家观念中强势蛮横的群体——城管。以大学生城管小宋为中心,向我们展示了城管人与小摊贩的生活纠葛。这个片子中我们看到了微薄的工资、工作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相亲时被姑娘嘲笑的城管,为看眼病在北京街头卖爆米花的大爷,卖鸡蛋灌饼的小贩这些以小摊为生计的人们。我们也看到了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无奈与温情。我们看到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面临的矛盾冲突。正如片子结尾评论:“一个社会,事件的哪一方都有说话的机会,都说对方能听懂的话,也都有诚意去听对方的话,把意见和矛盾一一陈述,也许在说清楚事实的时候,事情的化解之道也就随之呈现。”

《看见》,看见复杂,看见多元才能避免偏颇。

《看见》在群像中模糊身影,将脸谱化的个人还原为个性化,丰满化的生命个体。它践行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帮助我们努力看清这个复杂的世界。

参考文献

①[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13

②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央视栏目联合举办研讨会,http:///20120507/n342523108.shtml

③朱羽君、崔林,《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文本结构》,《现代传播》,2004(6)

④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5

⑤曾敏祥:《电视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71

⑥马俊,《〈看见〉: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电视研究》,2012(5)

(作者:均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7

一、文学与新闻叙事的分水岭――虚构与纪实

文学叙事对人物、故事的要求在于艺术上、逻辑上的合理性,而非事实上的真实性。一部非凡的文学作品总是伴随着一个或数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如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堂吉诃德到启蒙时代的“拉摩的侄儿”;从现实主义的高老头到浪漫主义的冉阿让;从男性世界的于连到女性世界的简爱,这些人物形象可能完全属于虚构,但他们表达了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各类性格形象。而由这些性格形象发展开来的故事情节才具备打动读者的感性力量。

而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具体故事、人物则完全没有虚构的空间,真实性是新闻叙事的首要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纪实是新闻文本的根本特征。当然,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重构常常通过当事人的叙述铺陈出来,一些偏于主观的叙事可能带上当事者回忆的误差和个人烙印,记者也可以在采访中引导叙事的走向,但不允许加入记者个人的想象和判断。对文学叙事来说必不可少的想象力和编排情节能力是新闻叙事的大忌。如广播新闻《见证生命的奇迹――69名矿工兄弟成功获救现场直击》①,说的是在三门峡陕县支建煤矿淹井事件发生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连夜驱车赶到事发现场,最终抓住矿工脱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以现场直击的形式和丰富的现场音响,真实地反映了脱困矿工、救援人员以及现场所有人的激动、喜悦、感动,凸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对被困矿工的全力救援以及和谐社会对生命的高度责任感。广播记者的亲历和目击给听众强烈的震撼感、现场感和实证感。

文学与新闻的区别在于,文学是塑造典型形象,新闻是重现特定形象。所谓“重现特定形象”,即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个人,那么件事,那么处景,你经过选择,把它如实记录下来。文学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新闻通过新鲜的事实反映现实;文学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时代,新闻则要求报道中的典型忠于事实,通过事实反映时代。

二、文学与新闻文本结构的差异――复杂与简单

文本结构指的是文章谋篇布局的组织结构,它实质上是文本符号的编码方式,也就是文本话语的结构方式。它体现着叙述话语的逻辑关系和次序关系。文本结构的核心问题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首先,文学文本的篇幅相对较长,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结构复杂、卷帙浩繁、波澜壮阔,如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就具有多重性、复杂性的特点。这部小说从主线上看,是梁山好汉聚义除暴,与官府朝廷的奸臣当道、形成了两条平行的主线,在这两条主要线索之下,又有无数条从属性情节。梁山好汉108将几乎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之间既平行不悖,又都与大情节故事交织在一起,像一张铺开的大网相互关联。而新闻文本的结构尤其是消息相对简单。它的结构要素稳定明确。结构要素5个“W”和1个“H”,尤其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缺一不可。它们支撑起新闻文本相对稳定的模式,易于新闻传播主体把握,受众也比较容易理解。其次,文学文本的具体结构形式往往千变万化,而新闻文本的结构形式相对单一。消息的写作一般包括导语、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倒金字塔不会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②我们至今仍然认为它是传播信息便捷有效的结构形式,也是最成熟的新闻文本结构形式。而文学叙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文本常常有意超越生活世界、事实世界的结构和逻辑,将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强化、淡化、凝聚、扭曲,它的结构因而往往显得离奇古怪又出人意料,与新闻文本结构的简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新闻文本的叙事结构往往比较简洁,大多数新闻文本的主体内容采用与新闻事实客观结构(时空结构、因果逻辑等)一致的方式展开。新闻文本与新闻事实的同构性,加上新闻传播主体再现新闻事实时的合理简化和必要提炼,可进一步增强新闻文本叙述结构的易读性和简明性,也给新闻接受主体对文本的解读带来便利。如消息《我国离婚率算高一倍》③导语就直截了当指出:“我国的离婚率被人为翻了一番,并且这一统计错误足足延续了近20年。”接下来,消息的主体部分讲述上海专家如何发现统计漏洞:一件离婚案按人头变成两件。消息结尾依据事实进一步说明:“据了解,我国目前的离婚率低于世界水平,上海的离婚率近年来在全国第四、第五位上下浮动,约为全国离婚率的一倍。”叙事文本简洁、清晰、易读,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二等奖。

“怎么说”与“说什么”往往密切相关,内容对形式的决定性不可否认。文学内容要以文学的方式表现,新闻内容要以新闻的手段再现。如果罔顾这种根本的界限与规范,文学文本和新闻文本独立存在的价值将大打折扣。新闻文本是对本源形态的新闻――新闻事实的复合再现,新闻文本的主要使命是告知阅听人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只有能够反映新闻本质、体现新闻传播基本使命的新闻文本,才是名副其实的新闻文本。

三、文学与新闻叙事语境的不同――开放与封闭

如同人是社会中的人一样,语言同样是语境中的语言,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才会被解释或显现某种意义。文本语境有高低之分:“高语境传播的讯息是: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传播正好相反,即大量的信息被置于清晰的编码中。”④ 对于文学文本来说,它的“一些内容被有意地‘悬置’或‘隐去’,为阅听者留下‘空白’和‘不确定性’,是一种‘开放’的文本,‘高语境’的文本,它的‘含义’更多的依赖于上下文所构建的语境,而不在于直接的编码。”⑤理解高语境文本,不仅要懂得字面之意,还需要领悟字里行间的表达,解读“言外之意”。文学作品是典型的高语境文本,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省略、缩写、场景是文学家常用的时间变化的形式,这5种基本形式在文学文本的叙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使文学文本形式丰富多彩的同时,也给接受者的解读带来难度。文学家还经常依据事件的因果关系将故事的情节安排得若明若暗、迂回曲折,文学作品的接受者也就在阅听过程中跟随作者曲径通幽或柳暗花明。文学家还常利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激发接受者探寻真相的欲望和阅听期待。最后的答案也许交待也许故意不交代,不交待的目的在于使接受者收获意义的多重解读。如《围城》的结尾一段,写男主人公方鸿渐与妻子大吵一架后,妻子出走姑妈家,他痛苦地睡着了:“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与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⑥并没有说明他与妻子后来是和好了或是分手了,只是借着旧钟表,通过简单但又颇具深意的几句议论,举重若轻,结束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同时让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编辑记者采制新闻文本的目的是向阅听人传播明确的事实信息,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它要求信息置于简明清晰的编码之中,文本的意义不能过于依赖语境、依靠言外之意或字里行间的表达或暗示,以避免理解的多义和歧义,因此新闻文本是一种典型的低语境的文本。与文学文本不同,新闻文本力求提供完整的、准确的信息。新闻叙事不给受众在文本中留下“合理想象”或“弥补空白”的余地。在传达事实信息方面,传播者要力求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并且事实信息的正确性是惟一的,不允许受众曲解和展开想象的翅膀。新闻叙事不搞弯弯绕也不故弄玄虚,它探寻事情真相并明白地告诉人们事实如此,这就是真相。沈从文在小说《边城》结尾这样写:“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⑦但新闻就必须直接叙述事实,不能写成:“这个犯罪嫌疑人的杀人事实也许已经发生,也许永远不会发生!”新闻文本这种语境上的“相对低度性”与“相对封闭性”要求对于新闻叙事非常重要,它保证了新闻传播追求事实真相的品质,维护了新闻传播满足阅听人需要的大众化风格,减少了受众认知或反应上的偏差,有效防止了新闻收受中的信息减损和扭曲变形现象,使新闻文本能准确传达其所包含的特定含义,最大限度地做到有效传播。总之,采编人员要在新闻文本中营造有利于事实传播的语境,才能达到有力引导舆论的目的。

综上所述,新闻与文学叙事有诸多的不同,又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新闻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都反映社会生活,都以社会的人为主题,都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新闻与文学之间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新闻的优势在于“快速反映”,文学的优势在于“耐人寻味”。新闻是易碎品,它的新鲜性可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挥发殆尽;文学的艺术性则如陈年佳酿,久而弥香。同时,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功能、内容、表现手法上。在功能上,新闻是雪中送炭,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文学是锦上添花,让人在生活之外用心去欣赏。一个实用性强,要求新鲜;一个审美性强,要求升华。在内容上,新闻表现事物,报道事实即可;文学则主要表现人物形象,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表现手法上,新闻追求“实”,要求真实平衡,写作要求客观理性,不掺杂个人感情;文学则可利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人物,涂抹强烈的感彩。新闻叙事像摄影,文学叙事如绘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着鲜明的界限。人们阅听新闻文本的目的是获得关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变化的新鲜信息和真实信息――新闻事实世界的信息,新闻文本包含的任何信息,都必须以事实信息为基础。基于此,新闻文本应满足受众这一根本期待。

注释:

①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7年度・第十八届)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246页。

②普利策语,转引自何纯编著:《当代传媒新闻写作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③中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7年度・第十八届)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④⑤杨保军:《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载《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4期。

⑥钱钟书著:《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9页。

⑦沈从文著:《沈从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页。

清明节见闻作文篇8

一、树立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现在的播音主持行业呈现小众化趋势,因而播音主持人员的个性化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具备突出性格特征与主持风格的主持人才能够获得大众的喜爱。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主要体现在播音主持人员的着装、发型,声音特点、气质以及学识修养等。首先,播音主持人员应重视外表美,根据外貌特征选择服饰搭配,表现出大气优雅的效果。播音主持应具备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在播报时注重对稿件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生动地将其表达出来,转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播音气氛。其实,播音主持是隔着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播音主持应保持良好的播音状态,在屏幕前要集中注意力,持端庄的播音仪态,以自然的状态向观众播报,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二、从音色、音质方面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声音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在播音过程中语调、语速的变化,使之符合观众审美

1.语音标准

这是从事艺术语言表达工作的第一要素,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过程贯穿始终,语音的标准规范程度是节目创作中的硬件问题,要掌握吐字发声技巧,吐字清晰,语言优美,声音富于活力和感染力。播音员应善于把控声音,通过语速强弱、快慢,投入感情的言语等手段来不断提升听众的注意力。

在播音节目中,要尽量解决掉一些常见的语音问题如尖音、团音、唇舌无力、声音干涩闷暗、气息不畅、表达平淡等,一些多音字、易错字要提前做好功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获得真正的嘴上功夫,台下功夫要多下。作为播音节目的直接传导者播音主持,应善于把控声音,通过语速强弱、快慢,投入感情的言语等手段来不断提升听众的注意力。

2.语言表达要有表现力和感受力

支撑主持人语言能力的,首先是自身素质,包括政策水平、价值观念、敬业精神、文化修养、情感表达、人品道德、思想理论等;其次,主持人还必须具有把握自己身份位置和调节语言行为的能力。主持人在学习中主要解决的是创作道路、分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稿件、语言表达中的内部技巧、话筒前的状态等问题。语言表达的表现力和感受力要通过备稿、情景再现、挖掘内在语等来实现,也要通过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外部技巧来助力。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的合理運用,在播音主持的创作中赋予鲜明的形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帮助我们把稿件更积极、更生动、更清晰、更完美地表达出来,使稿件的语言变成播音员主持人自己要说的话,在这种运动的状态下,创作才有灵魂,播音主持创作艺术语言才有活力。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发音在规范、准确、清晰的情况下,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要求下,观众听过一次之后就可以抓住话语的重点和关键部分。在此基础上,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通过自己的创新和再创作,通过内外部技巧将文字内容灵活准确地展现给受众,对于那些内容量大、综合感强的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就应当适当调整语速,使观众能够接收更多的信息;对于那些只是播报新闻消息、气氛庄重的节目,播音主持就应该调整语速,将播音速度放平缓,使观众更能准确地掌握新闻内容。

三、语言表达要为节目形式服务

比如新闻节目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明快、清晰、流畅。新闻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播讲式语言规整、吐字干净利落,是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宣读式音色偏高,吐字力度强,用声偏厚、实声为主,节奏明快,态度严正、明朗;说新闻日常说话聊天式,亲切自然,轻松随和。除此之外,一定要把握整个节目或者稿件的宗旨和主题思想,也就是要确定基调。基调是指整个节目或者是稿件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的具体态度。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从稿件的人物、事件、作者倾向及其风格特点等因素,去分析、研究作品总的感情色彩,通过主持人技巧的运用传达丰富的感情,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有时候播音员需要通过在播报中加入个人感情才能够使新闻更具感染力,同样是例子中的新闻,如果播音人员在播报时只是平淡一概描述,所有的听众都不会对这个新闻太感兴趣。

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基本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过程,要想提高,必须做到这样几点: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作风、严格的时间观念。坚持多听多看,积极思考,提高听辨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利用科学方法上

上一篇:端午节诗配画范文 下一篇:身边的小雷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