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2:45:37

清明散文

清明散文范文第1篇

这一日香表(祭奠故人用的纸钱和香)漫天飘飞,活着的人用这样的方式怀念着故去的人,希望他们的灵魂在世间的另一个空间安好。

记得有一年偶然从空间看见一位学姐的一篇关于清明节的文章,顿时泪如雨下,因为那一年也是我长大后第一次面临亲爱的亲人从世界的离去,永远的消失在世间的尽头。

那位学姐是我哥哥的同学,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女子,和我上的同一所学校,最后研究生毕业。她从求学的道路上走来,她一路光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贫困的山村人们。算的上是一位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然而她的母亲却在她上大学的时候撒手人寰。她上大四时候,我见到了她,很精神,打扮的很漂亮,很矜持,也很乐观。等我毕业的时候,她已经读研究生三年级了。那年她清明节在街上碰见了一位白发老人再买一些廉价的首饰,就凑过去看,并且和老人说了几句话,不料老人谈吐间告诉学姐,说她儿子身染顽疾,久治不愈,花掉了所有的积蓄,最终还是钱财和人两空,说着泪水横流。学姐的内心五味杂陈,便买了一些她的首饰,回来后记录了这件事。她说道,他和她原来同病相怜,她是早年丧母,而她确是老年丧子,在这个特殊凄惶的日子,他们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然而这份缘分给了她特别心碎的感觉,她的怀念母亲之情油然而生。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她含着泪离开了那条街道。

有时候,我以为我们都洞悉了人间的生死轮回,明白了世间万物的缘生缘灭,所以当我们面临时,可以坦然些,可是终究抵不过血脉相连那些疼痛和思念。怪不得人常说:人生苦短,数十载而已,当珍惜活着的那些年月。

记得小时候,清明节和父亲上坟,我们总是拿着分发的纸钱准备把它放置在坟前,更期待的是扫完最后一处墓穴后能吃到用来祭奠后的饭菜,总不知道父亲满含沧桑的双眼,有几许惆怅,几许怀念。因为那时候我还幼稚,总以为他是大人,清明节扫墓也只是一件例行的习俗,可是如今想来,亲爱的父母也是多么怀念自己已经故去的父母亲。

长大后,我远离家乡,在外拼搏,很多时候会忘记还有这样一个节日。直至外爷爷去世的时候,猛然间多了一些惆怅。虽然他生前每次回家都不忘给他买吃穿,然而为他洗过最后一次脚离开后,竟然成了永别。清明时节,微雨燕飞,我踏着家乡熟悉的小路回家,却再也看不见他老人家在窗户前期盼的眼神,心理失落到了极点。我拿着一叠冥币,在他的坟前燃烧着,这一刻,我似乎对生死有了一些认识。生命伦常,唯有生命喘息的时候,这亲情永恒着,这一片纸能否在阴曹地府为他残存的灵魂所用,我们不得而知,只是这一份燃烧的怀念和血脉相连情永生不灭。

人间又四月,清明节又至,我想在这样一个节日,活着的人们除了祭奠故去的人们,更应该好好的活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短短的几句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也道出了人们悲戚的心情。尽管天气不好,但春天这特有的让人萌动的季节,总让人抑制不住有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冲动。就在这冲动的驱使下,与朋友一家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不管刮风下雨、哪怕下铁都要组织家里的成员们出去踏一回青,把春天的气息带回家,放松一下因怀念亲人而日益沉重的心。

出去踏青的事情定下来后,围绕着踏青地点的选择又各持己见了一番,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凭着我十多年前对九峰山的印象,最终大家尊重了我的建议——向金华的九峰山进发。据资料记载九峰山因层峦叠嶂,奇峰挺九,故名九峰。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坐落在汤溪镇境内,距金华市区28公里,属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我们一行7人(5大2小)在先生方向盘的转动中、在一路的嬉笑打骂中经过40多分钟的行程,抵达了目的地——九峰山。一进入景区,清新的山风挟着点潮潮的感觉迎面吹来 ,路边的山坡上种满了杨梅树,杨梅树上都已经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那小花太娇羞了以至于你不走到树边,根本无法感觉到她的怒放。就在我们大人还在研究杨梅小花的时候两个孩子早就撒开脚丫子跑上了那入口处长长的坡,到了山脚下那相对开阔的休闲胜地。还没等我们走到那,儿子和朋友小孩的欢快叫声已经从那秋千上传过来,欢声笑语如那绵绵的细雨随风飘洒进我们的耳膜了,强烈的刺激着我们加快步伐融入到那嬉闹的人群。我们这些大人也不闲着,秋千、跷跷板、平衡木一个项目也不拉下,好好的热了一回身,过了一把瘾。

当汗水在不知不觉中湿了衣裳时,我们大家伙意识到了该留点精力爬山越岭欣赏大自然风光啊,带着眷恋的步伐,我们开始了登山。山上的台阶都修得非常齐整,台阶边上就是那触手可及的苍翠的毛竹,笋芽儿在自由的生长着,甚至连修得齐整的台阶上也不放过生长机会,破石而出。让我不得不感叹“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的顽强、感叹于生命萌动的美好、……风一吹过,竹林里居然传来阵阵的“呼呼”风啸声 ,原本还是冷着脸的老天在山风的呼啸声中,居然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竹林的阳光洒下了一地的斑驳,因了这忽现的阳光,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漾满了笑容,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来到了九峰禅寺。寺依山而建,历史悠久,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寺前有珠帘从达摩峰顶纷纷扬扬散落,“一泉飞自半山间,如泻珠巩见雨天;不比轰雷强作势,晴春洒漫袅苍烟。”一见这犹如天上飞降而至的水,朋友的母亲直呼是“圣水”,遍寻矿泉水瓶取之,准备带仙水回人间。

过了禅寺,经过一翻攀登就到了九峰的最高峰达摩峰,站在峰顶极目远眺,其余八峰齐耸立,壁立千仞、各展雄伟。远处阡陌纵横的长田,星罗棋布的湖水,炊烟袅袅的村庄房舍尽收眼底,好一派雄奇伟峻、宽旷绝奇的景色。我们在山顶上忘情的高声呼喊着,尽情的宣泄着,欣赏自己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在那一刻快乐如风相随。站在那高高的山顶,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春的旖旎,那点缀在青山绿树中的映山红,我想应该是春姑娘派来的天使吧,要不然那么巍峨、峥嵘的山怎么会因了她而变得那么娇俏了呢?

人们都说山如果没有了水,就少了一份灵动,那么这样一个绝佳胜处怎么可以没有水呢?那幽静如精灵般的水又会在哪呢?是不是那绝美处必定要历经一翻惊险才能享受呢?抱着这样的一个谜团,我们开始踏上了九峰山的栈道。栈道修在山脖子间,弯弯曲曲的,异常凶险,仅容一人通过。如果没有护栏,我这个恐高症者是万万不敢过的,因为俯首就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这栈道从达摩峰上眺望就像一条细致的围巾牵住了峰与峰之间的情。儿子到了这里,原本已经疲倦的他一下子来了精神,直喊够惊险、够刺激、够过瘾……当走完栈道时,手心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所包围了。终于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旅游介绍,继续向前就可以到达龙潭了,这是古代陶渊明携家人隐居过的地方。终于可以看到水了!!龙潭总共分为三个,3个龙潭串在一个峡谷之中,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底那几棵随波摇动的水草清晰可见。微风吹过之处,泛起阵阵涟漪,波光粼粼,飘叶入水,犹如大海载舟。真是一个人间仙地,潭水之静,让我这充满人间恩怨情仇的心,片刻间土崩瓦解。想

象着潭之“昼与青山花鸟为朋,夜与皓月繁星为友”的超凡脱俗。在这空朦的山谷中,心就象那花瓣遇到了雨滴完全变得晶亮起来。风景的跌宕起伏、兴奋了大家的心,就在这心情的波荡起伏中,就在这一路汗水一路欢声笑语中、一个难忘的清明踏青之旅划上了句号。

不知觉间又到清明,又见清明,如古龙在小说里面所言"飞刀又见飞刀"飞刀一出,必定封喉,也就是说,总会有人倒下,总会有生命消逝.死人总是一件让人哀痛的工作,无论大好人是也好照样坏人;身后也就是一把骨灰、一掬黄土罢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灭亡是一个永恒而又古老的话题,没有人能逃避,死者已逝,存者当哭,也许死亡是成为传承文化的一种体例,也许扫墓、祭奠仅仅是眷念过往的另外一种手段。对于回家扫墓的事情我总是心怀愧意与忸怩,哥前天给我留言说他跟嫂子已经告假回家凭吊过了。

到如今为止我已经很难说清晰前次在家扫墓是五年前照旧六年前更仍是七年前,许久没有归去过,恍惚间人已乱七八糟。清明节省墓家族里的人往往会比过年的时刻都要热闹,良多在外面打工的亲戚在春运很难以回家,所以到了往后一些年份,家里的叔叔、伯伯、姑姑、舅舅、阿姨城市选择在这个时辰回家投亲。

很可惜的是我一向飘流在外,二叔差不多十几年没见过,前几年说堂弟娶亲,生了孩子,堂姐嫁人目下当今有也两个孩子,这些弟妹、姐夫、侄子、侄女我却一直无缘见着;甚是遗憾。

小时候清明去扫墓的很多情景老是在心里无法落下,印象最深是就是每年都是那几日雨下个一直,难怪杜牧会有这样的感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感受在我们年小的时候是一直无法感触感染到的。一群从兄弟在泥泞路上你追我赶,那时候穿的是胶鞋,长度可及膝,老家管它叫“筒子鞋”。

在泥水里行走完全不消计较裤管会年夜面积的被弄脏,不外并不是每双鞋子都是无缺不漏水的,几乎在农村那样的胶鞋十有八九会呈现裂缝漏水、进泥的情形

输过出单声,的想是一容字提的我式内朗损使非球平的丰。。 大祝福,祝福网

可是伶俐的乡平易近却总能找到有用的方式来看待各种在生涯中泛起的问题。补鞋跟补自行车轮胎是一个道理,先用铰剪剪下一个比缝隙大少许的一块橡胶下来,外形大多半是卵形,会有少数是圆形的。

把鞋子上的缝隙四周用锉子矬去一层,剪下的那块也是,然后在各自上涂上胶水,先晾一会,最后紧紧的贴在一路就完成了。

当然这不是百分之百的保险,不能包管一劳永逸,修补这样一双鞋子得频频修补,直到不能用为止才换,几块的器材在农村非得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样子,非得用到不克不及再用为止,到了这个份上还舍不得丢弃,先搁放在家里看看日后能不能派上其他的用场.

说其实话 有差,不小获于改现长,和而管行和了。,我是不怎么喜欢穿鞋的,一般情况下除了冬天之外都喜好光脚行走,这样更自由一些.

然则去扫墓不得不穿鞋子,怕有违怙恃的号令,别的一个就是要到山上去摘杜鹃花放在亲人的墓碑前,所以不得不穿鞋.扫墓的时候大人用锄头挑着一个大篮子,篮子里面装着:石灰、纸钱、冥币、酒、肉、酒杯、鞭炮、喷鼻、烛、刀还有一只生公鸡。

凡是环境下是他们走在后面,我们这些小孩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但距离不会拉开很远,因为路上有蘑菇可拾。

那种蘑菇叫“尖子叶菌”,这种蘑菇是所有野生蘑菇里面最早出现的,过了清明到了五六月份就会出现野生蘑菇的极品“天鹅菌”,不过野生菌子的岑岭期是在九、十月,那段时候天色热,雨水多,风向也好,蘑菇很快的就能繁衍。

清明散文范文第2篇

一提到散文,人们想到的就是那些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字,消息写作中,如能恰当运用散文化笔法,更能增加表现力,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那么,如何将散文化笔法运用到消息写作中去呢?

一、可以尝试“散文式”标题,吸人眼球

消息标题是报纸上新闻的题目,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揭示消息的基本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意义;揭示新闻事实的本质,表明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吸引读者产生阅读兴趣。散文化标题能更好地突出这些作用。

以《清明追思》(1985年4月5日《报》一版)为例,初看以为是篇散文的标题,细看副题“首都三千少先队员向女战士、烈士郭榕榕致敬”,方知是篇新闻的标题,仅仅4个字就很好地突出了主题,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非去“追思”不可。

人们常把标题比做文章的“眼睛”,而散文式的标题则是带有感情的,这样再经过编辑对版面的“打扮”,则更撩人,更能引发受众的好奇心、阅读欲。

二、新闻导语中适当应用“散文化笔法”提升效果

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文字简练,主题明确,可读性强。“散文式”导语,能诱发读者的求知欲,增强可读性。如《清明追思》的开头:

“本报北京4月3日讯 记者简妮报道:这是一个引人追思的日子――清明。42岁的中央乐团作曲家郭成志今天把一首怀念曲献给妹妹---共产党员、某部电影组长郭榕榕。那一年,她参加了自卫还击战……”

这则导语别具一格不落俗套,没有直接记时写事,读来别有一番风味,带着情感与读者见面,给读者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运用散文式的手段,通过拟人化手法,能使新闻形象生动,引人入胜。1979年12月9日《参考消息》刊登的《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就是一篇典型的拟人化消息:

“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了北京动物园,看望赠送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记者没有按照老格式报道大平首相夫人何时、何地由谁陪同在动物园访问,尔后再描写几笔动物园的情况,而是用“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一句话便使大平首相夫人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跃然纸上,把读者带进了“现场”。

三、在新闻主体中加入散文元素

新闻主体又称“新闻躯干”,对导语中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解释、补充与叙述,是发挥和表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主体散文化,能增强新闻的立体感,深化主题,打动读者。

“散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散文式,二是结构散文式。《清明追思》就是一个范例:

“军帽下是一张俏丽而富有生气的笑脸,记者凝望着郭榕榕的遗像。她入伍前是一名芭蕾舞演员,祖国一声召唤,她脱下奥杰塔的舞服毅然告别首都从戎。宽大的军装虽然掩盖了少女线条优美的体形,但一个普通的灵魂却成为中国一代青年的楷模。每当春天来临,人们便会想起她。今天,3000名少先队员在北京市少年宫举行悼念前线英烈的活动。如林的手臂高举过头顶,向这位美丽而勇敢的女兵敬礼。一个小男孩缓缓地庄严地把一朵小白花放在郭榕榕的遗像前,他说:‘郭阿姨,您真勇敢!’”

郭榕榕已壮烈牺牲了,但记者笔下“军帽下一张俏丽而富有生气的笑脸。”却使郭榕榕“起死回生”。读者透过她那充满生机的笑脸,不难看出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性。她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情与爱……

“如林的手臂……一个小男孩……”短短几句,便把少先队员对郭榕榕的怀念和敬慕之情展现在读者面前,好像读者伴随记者亲临现场……

文中第三自然段又通过郭榕榕哥哥的言谈举止,反映出一个女兵的情怀:

“榕榕的哥哥告诉记者,她的遗物里有一个日记本,那上面竟没有爱情的痕迹。她年轻得还没有来得及爱上一个人,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牺牲前,她一定要坐在汽车前面担任警戒任务,那是一个最危险的位置。当时一排子弹打断了她的腰,她提起手枪指了一下敌人的火力点,便猝然倒下,没留下一句话。说到这里,这位男子汉孩子般地哭出声……”

从这个新闻事件来看,似乎价值不是那么很大,但通过记者的散文式笔法,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记者按照往常的模式平铺直叙,不进行内容、语言、结构的创新,则会大为逊色。

四、新闻背景中的散文笔法应用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起因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它在新闻中处于"游离"状态,可以在导语中、主体中、结尾中运用,也可以独立出现。

恰当运用背景材料能增加报道的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报道的深度。"散文式"能使背景材料运用自如,简短明了。

新闻中交代背景的方式一般有:比较法、解释法、穿插法。而这些背景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用得不恰当或过多过长就会喧宾夺主。“散文式语言”洗炼,能形象而又简明扼要地表达背景材料,克服这一缺点。

五、新闻结尾的散文化

消息的结尾部分通常为最后一个自然段。新闻结尾散文化以情感式的笔法出现,能增强读者的情感,加深读者的印象,引起读者思索。如《别了,可爱的军马!》蕴含着记者对“无言战友”的距离(感情距离)一下子缩短了许多,并且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再如:“她的事业是把春天留在祖国。生活中的她消失了,但记忆中的她将会永存。”这虽然是记者的感情,但它却给人留下烙印。

新闻写作借散文的优势,提高新闻价值,引起读者(受众)的兴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记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加强文学修养。同时,作为编辑记者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翻材料、看文件,要勇于吃苦,亲临现场,深入采访。这样,才能打破"广告式"、"文件式"的框架,写出立体感强的散文式新闻,满足受众的需要。

清明散文范文第3篇

《一个字的故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读、讨论,学生能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方法与过程:以“一个字、一组词、一首歌”为线品读文章,品味文章丰厚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悟真情的能力和热爱故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文章丰厚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准备:1.分组、确定组长、明确职责(至少确定一位发言人,也可都发言)。

2.谈话。谈话内容:上周二是我国的什么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一般要进行哪些纪念活动?(祭祖、扫墓)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起源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由此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祖先、故人及故土的怀念,正如这首歌(播放《梦驼铃》)。

3.文人墨客们也留下不少佳作书写自己对故人、故土的深深眷念,你们手里就有一篇,请细细读读。(生预习,播放音乐《思乡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歌中唱到“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 天边归雁披残霞 乡关在何方 黄沙吹老了岁月 吹不老我的思念 曾经多少个今夜 梦回秦关(指家乡)……”。故乡,总是让漂泊在外的人朝思暮想,渴望投入故乡的怀抱长长地絮说那别离后的喜与悲。但有人却用一个字抒写故乡,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情与愁呢?(出示课题《一个字的故乡》)

散文《一个字的故乡》选自我国作协会员、孙犁文学奖获得者、70后散文家――周伟先生的《乡间词韵》。

作家雨亭读罢此书,认为先生的文章淡如清风、韵如古曲,绵远且悠长,于是用“一个字、一组词、一首歌”为题写了一篇随想。

二、品析

(一)过渡

1.这“一个字”,即是那最传神、最凝练地抒写作者乡情的字眼;

“一组词”,或是形象、真切地传达乡音、乡情的一组组词;或是浓缩了乡土风味的原汁原味的“家常”用词;

“一首歌”更是那字里行间飘出的悠扬的歌声,是一位年轻作家的乡恋、是一位游子的乡愁。

2.这节课,我们就用雨亭的这句评价品读周先生的散文名篇《一个字的故乡》。

3.分小组品读,要求:先读文章,再讨论并指定发言人(可以是多位发言人)。

(二)品读“一个字”

1.生畅所欲言,师点拨(板书:等、怀、单、想)

等:注入多少痴心痴情。无论季节变化、无论年华老去,总是用整颗心在等、心与心在等。等你回眸、等你归来。是那样质朴、真切,那样诚恳、执着。

怀:一个“怀”字,多么温馨、多么深情。汉子开了怀,呼呼呼地笑;姑娘开了怀,梦比蜜甜;故乡开了怀,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灿烂地开放。故乡是那样地令人怀想,无法忘却。

单:写出了故乡人纯纯的爱情、亲情,让人生死相依,穿越时空,虽一个在里头、一个在外头,却斩不断那丝丝缕缕牵挂。一个“单”字,既不惊天,也不动地,平平淡淡,却真真切切。

2.“想”字

(1)探究字源(出示灯片)

“相”,甲骨文字形可看出“从目木”,即以目观木,即看、审视。《诗》曰:“相鼠有皮”,“相”即为“观察、审视”。

“想”,J思也,心有所思,念念不忘,深切的思念。

(2)一个“想”字,为何说起来很轻很轻、看起来很淡很淡,却又千万均的重?(读23段。)

3.因为念念不忘,周伟写下这动情篇章,因为念念不忘,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也留下不朽篇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思乡怀家的诗篇?

4.因为故乡在等待,因为心怀故乡(板书:故乡),单飞的人儿总是要回的,回到那魂牵梦萦的故乡,只有回了,才能寻得到根,想着“回”字,惬意、舒坦,等到回的那一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欣

喜啊。

5.就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这一个个多情的字眼。

齐读小诗。(灯片、配乐,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重点――“想”字部分。

(三)品读“一组词”

1.过渡

故乡里,不仅有那最长最长、最美最美、最暖最暖的一个个字,还有那最真最真、最深最深的一组组词,比如:

故乡里 最深最深的一个词是 吝啬

貌似吝啬 却历经千年的沉淀

厚重 凝练

同学们觉得还有哪些词也是最美最美、最棒最棒的呢?

2.学生畅所欲言,师点拨。(见文章)

3.顺势总结词语特点:善用叠词,具有乡土风味。

(四)“一首歌”

作者正是用那朴实传神、意蕴丰厚的一个个字、一组组词,给我们谱写了这一首浓浓的思乡曲(出示灯片)(学生归纳创作、展示成果。)(配乐)

故乡是一首歌

那是一首悠远、绵长的歌

一首令人魂牵梦萦的歌

……

三、总结

1.她是心灵的呼唤,是落叶渴望回归的地方。

2.“一个字、一组词、一首歌”一段情、一辈子。

清明散文范文第4篇

她,一个我们众所周知的人物。而现在一提到她大家都悲痛欲绝!

她就是我们时刻怀念的冰心奶奶。冰心奶奶曾经说过一本她自己不喜欢的刊物“只消改一个字就行了!”这,还是我佩服她的原因之一——冰心奶奶一直都以乐观的态度和坚强的性念面对生活。她乐于自嘲。她刻一方印章“是为贼”——隐“老而不死”之意。她自称自己是“坐以待币”(毙),她解释说是自己坐在家里等稿费——人民币,在她先生吴文藻爷爷去世后,她说她已经能够做到倡导的“五不怕”了,不怕离婚了。此外她已年逾九十,所以不怕杀头,也无官可罢,无党籍可以开除。一九九四年她大病过一场,王蒙(著名散文作家)爷爷去看过她,她说:“放心,这次我死不了,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谢子(指自己),要活九十五。”如今,九十五已超过了,这就是“仁者寿”的意思吧!

然而对于国家大事,她是严肃的,她拿出自己不多的稿费捐给人民,她又拿出自己的钱办散文评奖却毫不吝啬。这样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如今却不在人世……我相信:在那遥远的天国冰心奶奶一定会享受无穷的福气!

王蒙说过:“冰心是我们社会生活文艺生活里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现在她去了,那么,我想:回忆她、阅读她,这也是一个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吧。在困难的时候,在烦恼的时候,想想冰心奶奶,就好比一个母亲为自己的孩子排忧解难!那么今后,今后还有这样大气、优雅的人吗?还有吗……

清明散文范文第5篇

一、修改标题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定名为《朝花夕拾》。这样一改使标题不仅具有了文学色彩,而且与文体(散文)相吻合。

二、修改词句

《藤野先生》手稿写藤野先生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作者后来在“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前面加上一句“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样改,描摹准确,刻画生动,不仅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为鲜明,而且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鲁迅对先生的崇敬、爱戴之情。又如《孔乙己》原文中写掌柜讨债的几个情节时,是这样排列的:年关――清明――端午――中秋。收入《呐喊》一书,修改为“年关――端午――中秋――年关”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作者考虑到孔乙己的结局是从掌柜的几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讨债声中侧面反映出来的,而商人结账讨债常在欠租欠债人最难过的一个关节――年关,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作者删去“清明”,把最后一个时节仍然落在“年关”上。这么一改,说明讨债遍数之多,周而复始,这就为结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点明了可靠性和必然性,含义深沉,耐人寻味。

三、修改文段(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闰土的父亲传授捕鸟的方法一段,未定稿是: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一拉,跑过去看时,却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是三四匹。闰土的父亲是半天便能捕获一二十匹,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问他缘由,他却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没有等到它走到中间去。

定稿时改为: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是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这样,或删一字,或添一字,或单音词改为双音词,或书面语改为口语,不仅用词达意,而且锤炼了音调的和谐和节奏鲜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易于理解。

四、修改标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手稿中是这样描写寿镜吾先生朗诵诗书的:

铁如逸,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呢,千杯未醉嗳嗳。

作者定稿时,将第二个“呢”字改为“噫”,末尾“嗳嗳”改为“嗬”字,并且特别在“呢”、“嗬”后面各加一个象声号“”。这样修改显然更精确如实地记录下寿老先生朗读时加上去的和声,形象地反映出老人家声音的抑扬顿挫。在这里,象声号所显示出来的视觉性和动态感,不仅是其他任何标点符号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即使是流畅的文字恐怕也不是轻意能达到的。

清明散文范文第6篇

乡愁是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他在“2003年度散文家”获奖感言中曾有一段自述:“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读完《听听那冷雨》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诗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无奈和伤痛。

一、春雨和秋雨之思

文中有三处关于“冷雨”的描写,但三处的季节又不尽相同,作者由此而生的感触似乎也有变化。文章开篇就有:“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湿湿的。”从这些语句中,似乎看到了苏轼“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几分无奈情味。台湾地处南国,终年温暖潮湿,一场春雨怎么会令作者产生冷意,将台北看成是一张凄凄切切的黑白片呢?这里恐怕用晚清学者王国维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解释更能说服人。

冷的不是雨,而是作者的心,他的冷来自久违了二十五年的那块土地。更何况,春雨在作者的心中,还有别样风味。“杏花。春雨。江南。”六个字不仅让读者看到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在作者心中,还存有他个人的乡愁之痛。余光中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因此,余光中常常自称“江南人”,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看成了江南的后裔。江南的春雨,密密斜斜,温润缠绵,入夜无声,润物无言。诗人走在台北的潇潇春雨之中,怎能不想入非非,思及江南故里?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要嗅嗅、闻闻、舔舔那冷雨。

舔舐不到江南之雨,却舔到了清明这季雨。“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气,但无论对现代人还是古人而言,都有另一层深意――清明时节,人们要去祖先的墓前祭拜凭吊,寄托哀思。现代的许多人又把此举当成子孙对故里、对根的执著与自我存在的一种证明。因而,在作者眼里,清明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淡淡土腥气就像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在潜意识和梦里蛰伏着。远离故乡的人只能借他处的泥土气息回味故乡的传统习俗,追寻自己的根。

在嗅雨、观雨之后,作者的乡情愁思一发而不可收,他更要听听那冷雨。此时的他不是听绵绵春雨,而是要听大陆的秋雨,听“疏雨滴梧桐”,听“骤雨打荷叶”。少年时代的他在大陆听雨,就已经听出了凄凉,凄清与凄楚,如今他在岛上回味,更添了一层凄迷。

二、处处皆有的中国的古典意象

在文中,处处皆可看出古典意象,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情文意,弥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除却几处对前代词人的诗词妙化,其他很多细节也闪动着古典之魅。作者不谈传统文明,却处处可见古典文化。

“杏花。春雨。江南。”六字不仅将作者带回魂牵梦萦的江南故乡,也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古老汉字的图画之美,更能由其而得想象揣摩赏析之乐。古中国的竹楼,王禹的大竹为瓦,古人雨声下的围棋、投壶的意趣,牵动了诗人敏锐的神经,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汉魂唐魄。在诗人的冥想之下,文人嬉戏的声响和屋外的急雨声共鸣,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藏在了远离故土四分之一世纪的游子心中。

对中华文化的崇敬,让作者的心一直飞往千年前文人意气最为风发的赵氏宋朝。竹楼杳无踪迹,古文人的投壶之乐也难能体会,但记忆中大陆民居的灰色屋瓦使作者感受到了灰色之美,“‘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余光中把雨比作“灰美人”,生动形象,使雨的形态跃然纸上。“美人”一词是传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苏轼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吟哦。“美人”二字吟哦在口,正似古人所说“齿颊留香”,一提及此二字,思绪即会缥缈氤氲起来。“灰美人,”视觉虽幽暗却给人以安慰,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动,从晌午听到了黄昏。

可是这一切只能“在岛上回味”,那记忆深处的雨,二十五年不曾领略,只留下模糊的印迹。此时回味,只能给作者融入更加悠邈的乡愁。当乡愁如暴雨袭来之际,作者也只能借着在岛上的日式古屋中,听绵延不绝的黄梅雨甚至七月滂滂沛沛的暴雨,来击退心中的愁潮,止住心中对故乡的焦渴。可是,历史的车轮是无情的,当屋瓦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后,作者的最后一点缓解乡思之愁的凭借也难握手中。

三、诗画的散文,流动的音律――叠词之妙用

在行文中,叠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产生珠落玉盘的效果,更使读者领略了文字的美感――读出了诗情,也看见了画意。“料料峭峭”“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凄凄切切”这些词,在错落曲回的音节下,隐隐透着一股冷意。又以一部惨淡无光的黑白片――凄风冷雨下的巷里民居为背景,境由心生,在“霏霏”中人不免想入“非非”。课文开头正如一部电视散文,在黑白背景之下,江南的丝竹管弦似诉如泣,一位诗人在小巷深处缓缓掠过,深情间闪过一缕哀愁。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加以“山”和“伞”的谐音,那无尽的忧思与叹惋,引出了一连串的遐想和暗示。短短一节文字,传统水墨画的意趣和袅袅笙歌、缕缕愁思相得益彰,把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中。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热浪沸沸……重重压下……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四月、七月或绵长或热辣的雨声形意俱全,犹以“忐忐忑忑忐忑忑”台风暴雨式的形韵重重击打了的读者之心,令人酣畅淋漓,痛快之至。在如叮咚泉水般轻灵的“灰美人”演奏之后,作者给我们痛痛快快地来了一段鼓点式的犀利与快疾,不失沉稳与内敛,随即又恢复舒缓轻快的缠绵细语。

清明散文范文第7篇

著名残疾作家、《合欢树》作者史铁生有一次在家里接受记者采访。记者说:“我真羡慕您,在北京能有这么大的房子住!”史铁生回答说:“我也很羡慕您,因为您是用自己的脚走进这房子里的。”

对这段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呢?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繁华,若东方明珠灿烂的光辉,多少人想要拥有它。

朴实,若归有光的项脊轩旁默默的小草,亦有人羡慕它。

千古斜阳,于暮鼓晨钟里仰首遐观,低头沉思。繁华朴实,抑或繁华落尽,春及时草长莺飞,冬至日漫天晶莹,皆无心羡慕。也许人生里真正的风景,只需一心清明,两袖清风,

我也曾有过那样的时刻,沉迷于他人的故事而无法自拔。千古文人侠客梦,李白也曾陷入这样的困境。他手持长剑,不得意时饮酒自乐,然而他在《结袜子》里写下了“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想当年,易水送别,素衣白冠,击筑声何等悲怆!及至始皇宫中,白虹贯日,刺杀秦王未果。而这豪情,也凝聚成专诸手中的利剑,凛寒无声。李白既羡那侠客的人生,又如曹植《白马篇》里的少年一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李白心怀梦想,若能做那壮士死,虽死又何妨?只是他不明白,尽管这样的人生绚烂,若百年一开的花,却不适合他,那个有着浪漫幻想的他。他若不羡慕,保持心境清明,恐不会“赐金还乡”吧!

这世上,有那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然而也有人,于陋巷之中,不改其乐。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即使若茶一般淡雅,也总有人乐于品茗。越是平凡,越是微小,越是快乐。

有的时候,一种清明就如同那吹来的长风,若那如泣如诉的长笛,于夜中独自一人时散发光彩。

寻访心的清明,于嵇康的打铁声中,于张可久的月下花林里,独斟浅唱。

“智者,只是清明。觉者,只是超越。”梵经里“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而觉者,即大彻大悟之人。就如同寒山子言:“吾心似明月,碧潭清皎洁。”即便天有云彩,可遮月之光辉,然而我依然知道,月就在那里;即若碧潭被雾所笼,然而我依然明白,那潭水依然澄清。

不羡那烟柳繁花地,只因心中清明。

就如同作家史铁生,他不羡那常人所羡,只是多年以后,那颗合欢树在当年那个孩子的回忆中挥之不去。

读《合欢树》时,我流泪了,我读懂了作者心中的那份坚守与清明。

只愿无论人生如何,都能像归有光在项脊轩一般,借书满架,书声琅琅。

唯携一心清明,方可访彼岸之花。

思维发散

本文运用议论性的散文来行文,在内容上纵横捭阖,丰富厚实;在语言上文白交杂,古朴典雅;思想和语言齐飞,内容和情感共舞。行文流畅,读来让人生酣畅淋漓之感。如果另辟蹊径,还可以从下面角度立意:“羡慕”是相对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心态平和造就完美人生,等等。

清明散文范文第8篇

杜牧(公元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世代公卿”的名门望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家学渊源,博通经史,长于文学,诗名早著。面对晚唐内忧外患El益加剧的社会现实,他继承发扬了祖父杜佑著《通史》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非常注重研究军事。他在曹操注《孙子》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用兵的形势虚实得失,重新注释《孙子》兵法一卜三篇,并写了关于抑制藩镇,志在统一的《战论》、《守论》、《罪言》等军事论文多篇。虽有“王佐之才”(《庸摭言》卷六),但他“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旧唐书!杜牧传》),所以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唐武宗会吕四年,“朝廷以同鹘衰微,吐蕃内乱,议(收)复河湟四镇十八州”(《通鉴・唐纪》)。国家急需用人之际,而胸有韬略、渴望收复失地的杜牧却被排挤出京,先后到偏僻的黄州、池州、睦州任刺史。《情》剧演绎的正是杜牧守池州的一段不寻常的岁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诗句)可视为他此时此地的心情写照。令人赞叹的是,烬管他怀才不遇,在政治上累遭压抑,但心中仍念念不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关注时局,上书献策,以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这是杜牧一生中最见光彩之处,也是他不同于其他晚唐诗人的闪光点。编剧从爱国主义这个角度来认识杜牧,再现“这一个”千古风流杜牧之的精神风采,就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

《情》剧是以历史文化名人杜牧为主人公的传奇剧。因此,剧中所表现的历史事件、人物,必须大体符合晚唐历史情状与史料记载。而历史传奇剧的本质是舞台艺术,不是历史教科书,所以要作适当的艺术虚构。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上,编剧为塑造杜牧而设置的故事情节比较严谨,合乎情理,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写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彰显杜牧的文韬武略和济世安邦的政治抱负。

《情》剧序幕一拉开,即见烟雨迷漾中的杜牧凝视远方,心事浩茫,拔剑起舞,慷慨悲歌:“剑气冲霄九,恨未斩敌酋;时图强国梦,岂为觅封侯?”自叹“不能奔赴河湟,扫平狼烟”。点明诗人立志以军事报国的宏伟理想,表现他“人到中年志未酬”的抑郁和“造怀唯有诗与酒,恨不一醉解千愁”的愤慨、无奈。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第二场通过才女张鹤娘之口赞叹杜牧“制策登科占魁首,胸有韬略比武侯。去年王师伐泽潞,君献妙计决胜筹”的军事才干。唱词所指皆有史书记载,并非溢美之词。公元843年,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向主持讨伐泽潞叛镇刘从谏之战的宰相李德裕呈《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陈述用兵方略,结果“泽潞平,略如牧策”(《新唐书・杜牧传》)。杜牧在池州任上曾两次向宰相李德裕上书进言。第一次是建议朝廷调遣江淮各州兵力实施联防战略,剿灭江上劫匪,保好好诗》、《杜秋娘诗》、 《赠别》等名篇中都能找到鹤娘的原型依据。编剧为更好地再现杜牧这一历史人物而着意塑造了鹤娘这位民间才女的典型。她的资质天赋、胆识过人的内在气质,与外在的质朴端庄、不卑不亢、才思敏捷、柔中寓刚的个性形象,与同是沦落风尘的“李香君”(《桃花扇》)、“柳如是”(《白门柳》)等著名歌妓相比,各具特色,光采照人,且无雷同之嫌。该剧对杜牧与鹤娘爱情戏的演绎描述,注重文化底蕴,追求崇高境界,未落一般才子佳人戏的窠臼。例如,当杜牧遭到乔府诬陷,朝廷降旨,将杜牧明调暗贬改守睦州之际,池州百姓上《万名折》,恳求朝廷让杜牧留任。鹤娘为了杜牧的事业、前程,也为了顺遂家乡父老的心愿,她毅然决然,忍痛割爱,趁杜牧酒醉沉睡之际,悄然离去。可见她与杜牧的爱情价值取向,不是一般卿卿我我的肌肤之亲、儿女情长,而是一种升华了的精神之恋,折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女性所特有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奉献精神。这种淡定若水、高尚脱俗的爱情悲剧,不仅能使观众从中获得审美满足,而且在事业观、爱隋观、价值观上,也能够对观赏者起到一定的净化、教育和升华的积极作用。有专家学者认为,

“从这一角度去看,鹤娘的形象甚至比杜牧的形象塑造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何根海、纪永贵:《黄梅戏几个问题的整体审思》,载原《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

《情》剧文本的框架结构新颖别致,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着墨不多,却情景逼真,含蓄隽永,本身就是一幅饶有意境的戏剧画面。诗中有时间(清明时节),有背景(雨纷纷),有地点(路上一一人生旅途),有人物(行人、牧童),有心理情绪(欲断魂)。若能把“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的命运遭遇,给予合乎情理的形象阐释,即是一部历史传奇。编剧方文章先生坦言,他正是从这首千古绝唱中得到启迪,获得创作的艺术灵感。因此敢于突破传统戏曲剧本的结构模式,另辟蹊径。采取散文诗的叙事手法,布局谋篇。全剧以杜牧《清明》诗的意境为基调,以杜牧与鹤娘从相识、相知、相爱到洒泪惜别的四个阶段为基本故事框架,将名人、名诗、名酒、名村、名山有机地串在一起,交相辉映,敷演传奇。剧中既无火开大合、错综复杂的情节场面,也没有剑拔弩张、鱼死网破的矛盾冲突。更没有刺激感官、诲淫诲盗的暴力色情。却有浓郁的爱国情、爱民情、知己情,以及颇具池州地方特色的村歌社舞、民俗风情。自始自终,都洋溢着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氛围。呈现出…种含蓄而不张扬、淡雅而不浓艳的简洁之美,朦胧之美。

对这种散文诗的剧本结构,中国剧协的专家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兹将《2002年全同戏剧剧本创作研讨会――专家评说黄梅戏》的文章(载《黄梅戏艺术》2002年第四期),摘要抄录如下:

曲六乙(中国剧协艺委会副主任、原中国剧协创研室主任):

这个本子我初看第一页时不大喜欢,心想写杜牧与歌妓这样的戏很多,写不出什么东西,没怎么看好。不料越看越有味道,感觉眼睛都湿润了。说明这个戏感动了我,我就很注意了。所以我又再看一遍,觉得很不错,相当完整,很清秀、流畅,给你一点淡淡的哀愁,像一首抒情的散文诗。大的矛盾冲突都没有,就给你一种淡淡的哀愁,诤隋如画。这个戏正适合黄梅戏来演,能演出味道来。

黄维钧(中国剧协艺委会副主任、原《中国戏剧》副主编):

这个戏有它的特点。写得很美。连我们的曲老都“江州司马青衫湿”了,为鹤娘所动了,这不容易。杜牧的诗篇在里面很优雅。在很雅的文学氛围中又包涵着很实在的目的,以写杜牧来宣传包装池州;为演员写戏,推出一个好的女演员。

这个戏给文人看,可能接受的程度会更高一些。我们文化人都喜欢这种有文学品味,有诗情画意,耐咀嚼的戏,但是现在还没到位。观众要拓宽的话,就显得戏的剧场性、戏剧性弱了,戏也比较散。没有贯穿事件、贯穿的情节;也没有反贯穿动作。某一场有,下一场又断了,正、反两条贯穿线似有若无。这个戏到底怎么组织,是个问题。戏还是要贯穿动作和反贯穿动作,要一步步推进。最后给人的韵味还能保持原有的风格要求。

李春熹(中国文联研究室副主任):

清明散文范文第9篇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力争通过一些诗歌的常识和浅易的诗歌让学生亲近诗歌,喜爱诗歌,让他们从中获得愉悦,认识到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不同,消除他们对诗歌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为此,我们不妨做以下一些尝试。

一、介绍诗歌的起源

我国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名字叫《弹歌》,最早见于《吴越春秋》,其中记载了越国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中引用了《弹歌》。它只有四句,八个词:“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说,打猎之前,制作工具砍伐野竹,然后连接野竹,再写打猎的时候,使弹丸飞出,最后是追逐受伤的野兽,抓获猎物。这首诗很可能在当时的民间已口头流传了很久,后经人写定保留下来,文笔非常朴素。它非常简单地记录了当时的人们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的类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艺术成就越来越高,具有了很高的审美情趣。

二、诗歌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

1.诗歌的概括性

概括性也就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诗人独特感受。教师可以学生都熟悉的杜牧的诗《清明》为例,作形象的解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前两句描绘是整体的画面,它既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又描绘了人事活动和当时人们的心情。后两句则是一个特写画面,其中一问一答的情形跃然纸上。它对现实的描写是凝练的、概括的,可以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随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显然是写景抒怀的,如果我们不用诗歌这种样式,而改用散文来描写同样的情境,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了这样一种表达:这一天正值清明佳节,人们多么希望是一个柳绿花明、风和日丽的日子啊,可天公不作美,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依照民间的习俗,本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扫墓祭祖的时刻,而如今却是游子孤身赶路,春衫尽湿,触目伤怀,内心是多么的伤感凄迷啊!唉,还是找个小酒店,避避雨,喝点酒,解解忧,去去愁吧。可哪有酒店啊?唉,那边不是来了一个骑牛的小牧童吗?我何不问问他呢?……

这样的片断,用散文来描写,情境也是非常的优美,很符合现代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我们会感觉很亲切,容易接受它,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对散文接触得多了,也就感觉熟悉了的缘故。但这两种文体描绘的都是同一内容,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只是散文的形式灵活,更便于表达,字面篇幅也很大;诗歌则极为凝练,格式也有特定的要求。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依其本性,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意境加以合理的扩展,使其表现的内容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2.诗歌的形象性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除了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品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以外,诗歌在塑形象方面的反映面则更为广泛。在平时的测试和高考的考查中,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就某一诗歌概括其形象,许多学生因为对诗歌形象感知模糊,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诗歌形象,以致回答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着调,就连阅卷教师都倍感遗憾。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所谓的诗歌形象,大概包括如下三种情况:诗歌中所描绘的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中所描绘的外物形象和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的形象。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诗歌的外物形象主要是借助于各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诗人情感的一种方式。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形象,是指诗人借助诗中寄托的形象,来曲折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在其中,大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借此来寓含哲理,寄托情感,反映现实。这类的形象大多表现为思妇思念征夫、游子的,或戍边战士思乡的,或百姓生活艰难的,或借写他人述说己志的等。

3.诗歌的抒情性

诗歌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诗人可以借助诗歌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联想。就诗歌的抒情性而言,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类型。

(1)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及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等。

(2)恋旧之情。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3)惜别之情。即抒写离愁别绪,对友人的留恋劝慰之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黍离之情。这类多抒发感时伤世,物是人非之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作品均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悲叹之情。

(5)怀古之情。这类诗歌很多,且大多借怀念古人,或述古迹,而言己志。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报国之情。这类诗歌大多直接或委婉地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或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

(7)讽喻社会、同情百姓生活的。此类诗多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寄寓了诗人的无奈与同情之感。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杜甫的《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李绅的《悯农》,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等。

(8)咏叹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这类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田园生活的惬意,或抒写诗人渴望归隐之情。如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就某一首诗而言,它抒发的情感很可能是多方面的,领会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表现样式,其音乐节奏感,是最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节奏感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教学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诗歌的特征,但要想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还需要在长期学习实践中仔细地揣摩和感悟,多接触诗歌,多了解历代著名诗人的生活际遇以及他们所属的流派和创作风格。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具针对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多感悟,勤思考,不必机械地记忆那些概念和词汇,争取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和具体的诗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欣赏诗歌作品的乐趣。

清明散文范文第10篇

陈雨昂担任主持人,在大家热情期待下,她宣布:“五(4)班清明诗歌会现在开始,下面有请程诺同学为大家朗诵《荷塘月色》!”

程诺同学手揣诗稿,大步走上去,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说完就朗诵起来,她朗诵的很动听,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也来到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欣赏着荷香月色。

“天马行空”组合朗诵的是《最后一分钟》。他们用宏亮的声音朗诵这首诗,听着听着,我眼前似乎浮现出香港回归祖国时,全国人民欢呼的场景;仿佛看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由贾媛媛和刘锦圆朗诵《我的家乡》。我心想:她们能朗诵好吗?

没想到,平时不声不响、文静斯文的两个小女孩,朗诵起来竟是那么动听。她们用优美的语调突出了泾县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物产丰富。

我们儿童诗歌会结束了,但大家还意犹未尽,拍着手掌要求孙老师和王老师也来朗诵一首。老师们推辞不过,只好朗诵。

孙老师朗诵的是《乡愁》。孙老师用低沉的声音读着,特别是读到“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时,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忧伤……

王老师朗诵的是《海燕》。想不到平时普通话讲的不怎么标准的王老师竟然朗诵地很有情感,让我们也感受到暴风雨就要来临。

清明诗歌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上一篇:劳模事迹范文 下一篇:毕业致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