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调查范文

时间:2023-11-23 19:34:38

现状调查篇1

关键词:居民金融 现状 互联网金融

进入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结构改革深化,居民对于金融需求进一步增大,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如火如荼。

一、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以临沂市城区为主要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和访谈调查调查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在问卷调查设计中,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排放广告,现场随机抽样调查是在临沂市人民广场和五洲湖附近随机抽取人群,填写样本,随机抽取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的采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92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超过了90%。

(一)居民基本情况调查

性别,选项设计为男或者女。家庭背景:选项设计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家庭基本状况:选项设计为单身;新婚夫妇;三口之家;多口之家;单亲家庭。您的孩子年龄:选项设计为没有小孩;0-5岁;6-11岁;12-14岁;15-17岁;18-20岁;21-24岁;25岁以上。

(二)消费情况调查

家庭平均一个月的生活费用:选项设计为800元以下;800--1500元;1500元----5000元;5000-10000元;10000元以上。孩子一个月的生活费用:选项设计为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孩子学杂费的支出:选项设计为无需;0-5000元;5000-5万元;5万-10万元;10万-20万元;20万元以上。认为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选项设计为相当健康;比较健康;有问题(尤其是有明显的通货压力);问题十分严重;说不清楚;其他。您对当前物价上涨现状的态度是:不关注,一般关注;非常关注;对我没有影响;对我有很大影响;没有财务危机感;财务危机感很强。每个月消费是否有计划:选项设计为有,能按照计划合理消费;有,但实际支出常有变化;没有,但有过这样的想法;没有,也觉得没有必要。您每个月是否有结余:选项设计为通常有结余;不一定;通常没有结余。出现没有结余情况的主因是:(多选)选项设计为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没有财务计划习惯,有多少花多少;孩子花费成本高;消费水平高;赡养父母;还贷款费用高(房贷、车贷、信贷);疾病花销多;其他等等。

(三)理财部分

现在或是曾经有购买过理财工具:选项设计为有过;没有;想过,没做过。买过的理财工具是什么:(多选)选项设计为银行;债券;股票;黄金;保险(分红型);外汇;基金;期货I.银行理财产品。认为您理财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选项设计为获得利润;合理的财务规划;资产稳健增长;资产保值;培养风险意识。您购买理财产品的体会是:(多选)选项设计为加强了自己的理财能力,提高了财商;加深了对金融产品的了解,有助于个人理财投资的规划;有助于了解金融知识,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风险大,损失难以承受;风险投资就好像,容易让人上瘾,需要很强控制力;没什么收获。对理财行为的倾向是:风险;安全;收益;保本;专业;随性;专家指导;自己操作认为理想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选项设计为资产保值;10%以下;10%-20%;20%-30%;30%-50%;50%-70%。您的投资出现何种程度的波动时,您会显现明显的焦虑?选项设计为本金无损失,但收益未达预期;出现轻微本金损失,10%以内;本金10%-20%损失;本金损失20%-50%;本金损失50%以上。认为为子女准备教育金、健康保障计划什么因素最重要?(多选)选项设计为对疾病有保障还能增值;大人缴费能力不影响保障的效益;可以随意支取;缴费灵活;强制储蓄,专款专用;交钱少,保障多;针对不同时期风险可以调节保障您对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有专款专用的保障计划?选项设计为有,有教育金没有健康保障;有,健康保障没有教育金;没有,没有相关理财产品。您是否参加过相关理财讲座或理财产品相关的说明会?选项设计为有,并且参加过;没有,但很想参加;没有,也不想参加。如果您参加过理财讲座活动,您的感受是?加强了自己的理财意识,对今后的个人理财行为有很大影响;原来从不关注,现有_始对它感兴趣并希望进一步了解;理财投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还是越少涉足越好;觉得很无聊,以后再也不参加。

二、结果分析

大部分居民感觉目前传统金融不能满足居民消费的需求,对于保险存在一定疑虑,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人民的新宠。目前,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是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强,居民对于政府和银行的信心非常强。居民的养老和教育成本上升,还基本上能够开支。目前居民金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三、对策建议

国家应该始终将金融的宏观调控放在首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放在首位,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需求。

参考文献:

[1]石韦赫,杨红瑞,王芊等.中国农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下乡"现状调查研究――以廊坊市永清县为例[J].科技展望,2015,25(30):200

[2]姜姿宇,丁美月,卢丽丽等.居民理财知识普及现状的调查研究[J].市场研究,2013,(9):11-14

[3]王瑞春.呼和浩特市居民投资理财需求分析[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

[4]丛伊艺,李婷,池静婷等.居民个人理财工具持有状况分析及理财规划――以镇江为例[J].北方经贸,2014,(5):173-175

现状调查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校体育

体育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是人类在追求社会发展和人类全面发展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它与人类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高度具有一致性。农村小学体育事业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和开拓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农村小学是义务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的主体之一,担负着为农村经济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重任,大力发展农村小学体育事业,促进农村小学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为农村小学代表,主要调查该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课外活动现状、运动会现状、体育教师、学校场地和器材现状等方面。

1.2研究方法

1.2.1访谈法收集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访谈问卷。1.2.2实地考察结合笔者在该校的实地考察进行汇总。1.2.3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2.1.1周体育课节数状况通过对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调查,了解到该校从1~6年级共有6个教学班,每班45人左右,1~2年级每班每周2节体育课,3~6年级每班每周1节体育课。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规定,小学1~2年级每周体育课为4课时,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课时,通过实际开课情况和规定课时对比,该校体育课开课率一般。但是,据实地调查得知,体育课有不同程度被其他课程占有的现象。这样的体育课即使学生兴趣再浓厚,体育教师再有满腔热血,都将不同程度受打击,影响体育课顺利开展。2.1.2体育教师教案与授课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得知,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一共有体育教师3名,撰写教案由教研组长完成。教案内容不是来自教材本身,而是来自互联网的一些小学体育教案全集,稍加修改后就是所授课内容。值得肯定的一点是该校有规定教案格式,并且教案内容必须手写不能打印,学校每月会定时批阅教案。但不足的是授课内容和教案内容完全不一致,也就是说执行教学大纲和教材情况契合度基本为零。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基本依据,上课内容脱离教材,就像火车脱离轨道。教材的总执行率极差,教案撰写率极低,分析其原因是场地,器材不足及体育教师本身情况等因素所致,体育教师上课一般采用“放羊式”教学,这样开展体育教学,青少年身体素质能否提高,能否从学校体育中收获一些体育常识。2.1.3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小学阶段既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又是体育兴趣培养的启蒙阶段,也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开始阶段。通过对几个班级体育教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体育课,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课可以做游戏、自由活动、锻炼身体、放松上室内课的疲惫等,这些都是学生们真实诚恳的回答。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原因是上体育课无体育器材,再加之一些学生本身比较肥胖,运动起来自然也相对比较困难。综上分析,这与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心里特点相符合。但由于周课时少和体育课被占用,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让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得到广泛开发。

2.2课外活动开展现状

2.2.1课间操开展现状调查得知,由于该校是非住宿制小学,不便于出早操,该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一套符合该校的课间操方案。每天课间操和眼保健操都在进行,上午课间操是北京时间10:00~10:30.课间操内容是雏鹰起飞。只要课间操时间一到,都有值班体育教师整队集合,全体师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位置进行课间操前的准备。当听到音乐响起时,班主任站在班级最前面,师生同时做广播体操。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会在队列中间巡逻,对每天的课间操情况进行记录,最后列入班级年级期末考核中,作为评优评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点值得其他农村小学所借鉴,也真正做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眼保健操是北京时间14:40~15:00,管理形式依然同上,真正做到了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2.2课外活动调查得知,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周一至周五开展课外活动是北京时间16:30~17:00,活动内容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跳大绳,每班一根大绳,男女学生混跳,班主任进行监督,体育教师进行巡逻记录。课外活动安排较为合理,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课外活动内容太过于单调,这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倦感。从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每天课外活动内容是应该多种多样。但是受器材场地限制,就成了现在的状况。

2.3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与分析

2.3.1场地现状据调查得知,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现无树胶田径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室内体育馆。现有乒乓球场6个,篮球场1个且篮球场的篮架高度都是成人篮架高度,当时笔者也参加篮球场地器材组装,还建议设置符合小学生高度的篮球场地,但学校领导回答说,场地建设的真正的意义不是给学生用,而是让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时知道学校资金的去处,让学校硬件设施更加的齐全,得到好评,进一步引起上级对该校重视。由此可见,由于场地严重不足,让体育教师无法执行小学体育大纲规定的某些内容,正常体育教学无法进行。如果遇到下雨天气,室外体育课就得中断,整个学期的体育课进度将受到严重影响,教学任务不仅完不成,安全也无法保证。在一个学校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开展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活动,这是难上加难。该校领导没有正确看待体育课的开展对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在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从实际出发,与应试教育占主体地位的办学思想有很大程度的关系。2.3.2器材现状据调查得知,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体育器材数量为篮球10个,排球10个,足球10个,羽毛球拍30支,乒乓球拍10副,秒表10块,毽子50个,长绳24根,短绳50根。这些体育器材都存放在教学楼2楼的一间空教室,无专门看管器材人员。因为平时上课都不用器材,其原因是上课取用器材不方便,器材用坏了谁来赔偿?这些器材数量和学校人数严重不匹配,达不到教育部对学校体育器材规定标准,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遵义市红花岗区巷口小学每周体育课课时不足、场地不足、器材配备不完整,不能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需求,让学生对体育可望而不可及。由此可见,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学生体质下降,何来体力与脑力学习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说得非常之精辟,此现象的存在,除了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还严重影响了该校的升学率。整体与部分永远不可分割,关键部分对整体有至关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引起该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2)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造成现在“放羊式”体育教学现象,还增加了现有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在同酬的基础上,改变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和认识,这也是现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少或流失的原因之一。(3)学校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导致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一个坚强的后盾,作为强有力保证。学校领导对体育的不重视,也就是对该校升学率的不重视,升学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校的口碑。(4)校运会开展情况良好,但裁判员不够专业,未设置临时定点医疗,导致校运会整个运作也不顺畅。未设置定点临时医疗,安全无法得以保证,体育是文明下的野蛮,运动损伤无处不在,医疗与体育不可分离。

3.2建议

(1)建议当地教育部门加大对红花岗区巷口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尽快完善体育教学条件和相关体育设施。同时,学校领导要按教育部规定课时进行开课,增加体育课开课率。(2)体育教学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当地特色体育项目,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体育办学理念。(3)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学校体育工作,明确医疗与体育的关系,明确体育与升学率的关系。整顿学校体育人员工作作风,携手共创学校体育事业辉煌明天。孩子是家庭和学校的希望,更是国家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张峰.论体育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88-90.

[2],张俊伟,史友宽.河南省高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1):52-53.

[3]刘靖南,赵学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26-28.

[4]付晶晶.河南省信阳市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6.

[5]雷波.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6]黄汉生.体育科学研究反方法[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现状调查篇3

关键词:蚁族;生存现状;调查

一、研究背景

“蚁族”是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这一群体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形势变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蚁族”的数量在近几年内急剧增加,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上百万的规模。“蚁族”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该群体正成为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尽管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各种困境是值得反思和重视的。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价物价飞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城中村”现象日益显现且范围迅速扩大,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上海“蚁族”并没有形成像北京唐家岭那样的聚集地,主要散落在小区里,且以合租形式居多,在静安寺、徐家汇附近以及闵行区的西边城乡结合部也较多存在。为深入了解该群体的状况,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调查小组分别走访了闵行区、徐家汇及周边的“蚁族”聚居区,以20~30周岁间的高校毕业生和社区相关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以采访和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要途径。wWW.133229 .cOm最终,收回有效问卷数223份,调查小组根据采访记录与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二、“沪蚁”群体生存现状

综合上海市闵行区与徐汇区及周边“蚁族”群体的基本情况,我们从生活面貌、职业状况、教育背景、社会保障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调研结果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从生活面貌来看,“蚁族”明显被城市日趋边缘化,高额的房价与水涨船高的房租,让“蚁族”只能蜗居于上海各区域的边缘地带或散落于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区。聚居区的住宿条件相对简陋,设施质量与安全系数极低,整个区域形成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底层级衍生经济圈。

职业状况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失业人数占10.1%,工作不满三年的年轻人占到6.4%,其中有较好的基本保障和稳定工作的仅占7.8%。多数从事着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且47.5%从事着兼职工作,平均月收入为2 100元左右,他们中78%的都收不抵支,有时候只会略有结余,且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近两年物价、房价不断上涨的因素,“蚁族”的平均月支出呈现上涨趋势,生活状况正在不断恶化,经济状况普遍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迫之中。

教育背景方面,在被调查者中,毕业于211工程院校甚至有研究生学历者共占到17%,毕业于普通院校或职业院校者占到68%。可以发现,大学毕业生是这个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的一个群体,但是到底会为社会发展增添活力还是会制造阻力取决于城市管理者的态度与政策,如何对其妥善安置成为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与其生活面貌相当,缺乏必要的生活安全保障,生活秩序较为混乱。例如医疗保障方面,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在上海,全国范围内以“蚁族”为代表的大学毕业生却属于医疗保障的空洞群体,缺乏制度与政策的保护。

三、“沪蚁”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沪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层次的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亦有社会因素。

1.个人主观方面。了解了该群体的生活现状,我们不禁会问: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如此之大,为何不选择离开?为何非要留在大城市?这也是我们在调查访问中常问的问题,社会上同样有很多声音在质疑“蚁族”们留在大城市的执著。走访调查中,“蚁族”们对该问题的回答包括:为了梦想,希望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为了父母,要把父母接来大城市一同生活;为了下一代,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爱人,大城市机会多等等。可以看出,“蚁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梦想自己能有和大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身份和地位。

通过跟“蚁族”零距离接触,和他们聊生活、聊未来,沿着他们的心理路程,我们也发现:“蚁族”的现状并不像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痛苦迷惘。诚然,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面对飞涨的房价与物价,面对婚姻事业的压力,不少在沪的“蚁族”会选择回到家乡,或到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城市去发展,但是绝大多数依然坚持留在都市,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忍受“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艰难甚至窘迫。即使生活艰苦,但他们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并不消沉,被调查者中,83.6%的人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会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提升,65.6%的人对自己未来的成功非常有信心,56%的人认为,他们会在将来的五至十年内,成为社会精英阶层。

2.社会因素。首先,大城市有独特的吸引力,大学毕业生多选择大城市作为理想实现地。在人才聚集的上海,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比中小城市的机会要多得多,以教育、医疗、养老这三大公共服务为例,上海等一线城市一般兼有全省或全国经济中心的职能,其市民享有更好的保障与服务;大都市的竞争环境相比中小城市更加公平。由于大城市的分工细致,各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舆论监督的环境以及居民整体权利意识优于中小城市,其竞争环境相对公平一些。人都是理性的,大多会做出“人往高处走”的选择,这种“高处”不仅仅指栖身城市的规模、繁华程度,更多的是指生活质量和出头的机会。其次,“蚁族”问题的出现更是一个教育体制问题,是一个时期以来相当部分高校走“高大全”式的发展道路形成的结果。所谓高大全,即办学上层次(高)、招生扩规模(大)、学科全覆盖(全)。虽然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在素质教育方面颇有成效,但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识水平、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的产业化方面提高了多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使得短短几年后,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乃至过剩,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并且,房价、物价上涨也是“蚁族”呈现聚居的重要原因。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蚁族”是最苦的一辈,不仅买房遥遥无期,甚至生活都成了问题。居高不下的房价和物价让本来就生活艰难的“蚁族”更加困难。高房价让“蚁族”望而却步,本来花十年能买得起的房子现在却要花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因而他们不得不选择住在聚居区,聚居区的条件有时候还不如大学宿舍。

四、展望“蚁族”的未来

“蚁族”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的生存现状的确令人担忧,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对“蚁族”的关注,不应仅仅停留于他们困顿的过去、艰难的当下,而应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建立一个让他们能够得到发展机遇、实现社会流动的制度通道上来。就笔者看来,解决当前“蚁族”的困境应当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

1.政府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流工作。建立责任明确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与运行机制,采取各项措施扫除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使大学毕业生尽快地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或者尽快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相关部门应该为该群体立法,去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改善条件,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地向自己的理想迈进。重要的是“蚁族”应该改变大城市机会多,爱面子的想法。事实上,二三线城市对年轻一代来说,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家乡政府也应该对大学生群体实施政策支持,提升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通过制度保障和财政扶持等措施缩小地区间差距,以增强欠发达城市的吸引力,吸引他们建设家乡。

2.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把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作为高校办学质量的真正评判标准。目前,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虽然了解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却基本上没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这一状况的形成有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原因。因此,大学课程设置和教师配置及其知识结构要与市场、社会、政府的需求接轨,大学课程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3.给“蚁族”提供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的机会。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力资源专业机构有义务为“蚁族”的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应该让“蚁族”看到未来,同时也应该提供给他更加平等的工作机会和竞争机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足额保证各项培训补贴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整合培训资源,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等手段让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给“蚁族”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蚁族”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针对房价高的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力度,或给予他们购房补贴,让那些生活在聚居区的人早日拥有自己的天地。这是“蚁族”要想摆脱漂移不定的状态,实现“居者有其屋”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旨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建立起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应该继续出台政策,合理引导廉租房建设,让中国“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王晓慧.“蚁族”的明天在哪里[j].新财经,2010,(4).

[3]霍宝珠.“蚁族”的生存[j].中国工会财会,2010,(3).

[4]曹福兴.广州,“蚁族”蜗居城中村[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4).

现状调查篇4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集体场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必须有坚实的安全防范工作做保障,否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危房703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几年来,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 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让孩子们享受到了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但是,与成绩同在的是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裸露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三、总结

现状调查篇5

关键词:聋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育公平的倡导,教育学者开始关注特殊学校中存在生理障碍的学生,聋生是特殊学校中的重要受教育群体之一,其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儿童更低,更容易产生自卑、猜疑、孤独等消极情绪,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困难,即孤独感。鉴于此,本研究拟以四川不同地区特殊学校聋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的孤独感特点,以期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对象

以四川省乐山、宜宾等地特殊教育学校三到七年级寄宿制的聋人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2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112份,有效率为93.3%。其中男生为72名,女生为40名;三年级聋生33人,五年级聋生38人,七年级聋生41人。

2.研究工具

采用Asher等人(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量表为五级评分,从1(一直如此)到5(绝非如此),16个有效题项中,得分越高表明儿童的孤独感越明显。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

3.施测与统计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聋生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独立完成问卷评定,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测试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

研究指出,孤独感量表得分≥46,即表明存在孤独感。本调查中,聋生总体的孤独感平均得分为45.32±9.09,但存在孤独感状态的聋生有69人,占62%。可见,大多数聋生在学校或生活中仍感受到明显的孤独感。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特点

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得分,如表1所示,总体表现为五年级聋生孤独感最低,其次为七年级聋生,相对得分较高的是三年级聋生。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聋生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下表所示,女生的孤独感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

四、分析与讨论

1.聋生孤独感的总体特点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聋生存在明显的孤独感。其原因如下:(1)聋生听觉感官障碍影响其社会交往。进入小学以后,聋生听觉能力的低下甚至丧失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2)生活学习环境相对封闭。聋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范围,而学校通常采取封闭式管理,从而导致孤独感体验更明显。

2.不同年级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聋生的孤独感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五年级聋生孤独感较三、七年级低,且达到显著水平,这可能与聋生自身特点有关。

3.不同性别聋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从研究结果来看,聋生中女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男生。相较而言,女生由于听觉能力方面的障碍使得她们在感知外界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敏感,一旦在人际交往中达不到自身所预期的满意状态时,由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则容易被积聚下来。

参考文献:

[1]李娟,张丽芳,李永在.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心理科学,2002(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注: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寄宿制感官障碍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项目编号S1226)。

作者简介:

魏欣(1983-),女,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方向:儿童发展心理。

现状调查篇6

[关键词]广东;高校教师师德;调查研究

教师作为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职业,社会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园地,其师德建设情况更为引人注目。近年来,关于高校师德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师德的内涵和规范、师德建设的现状、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等[1]。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对教师、学生的调查不够深入有关。因此,我们对广东省高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调查,从高校教师的视角,了解当前高校师德的真实现状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高校教师自身不仅对高校师德现状非常关注,而且对高校如何进行师德建设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广东省内三所部属和省属高校的教师。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问卷328份,回收率为74.5%,有效问卷321份(个别题目漏答不影响整个问卷分析的按有效问卷处理),有效率74.3%。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同时,还通过与高校教师的访谈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我们结合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及影响高校教师发展的其它因素,设计了高校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问卷(除个人基本情况外,共计40个题目,其中选择题39个,开放式题目1个),对调查数据运用SPSS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高校师德内涵的界定

关于高校师德的内涵,一些官员和学者提出了各种看法。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样一个新命题[2]。多数学者认为师德应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3]。接受调查的教师中,多数教师主张,师德应是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准则,其中选择“基本的职业规范、准则”的占68.5%,选择“高尚的、崇高的道德标准”的占27.6%,选择“可以达到的、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标准”的占7.6%。同时,高校教师普遍赞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的内涵也应该不断发展变化,选择“完全赞成”的占27.6%,选择“比较赞成”的占33.7%,选择“赞成”的占32.7%,选择“较不赞成”的占1.9%,选择“不赞成”的占4.1%。

2.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认识

在为何选择当高校教师的问题中,选择“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的占55.4%,选择“有较高的收入”的占2.1%,选择“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的占30.9%,选择“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的占7.4%,选择“其它”的占4.2%,与性别、学历显着相关(p<0.01),与职称相关(p<0.05)。在是否有离开学校,寻找其它发展的想法方面,选择“有”的占24.4%,选择“无”的占75.6%。至于离开高校的原因,选择“工作压力大”的占25.4%,选择“收入和福利待遇低”的占28.8%,选择“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占10.2%,选择“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的占33.9%,选择“其它”的占1.7%。半数以上教师因高校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和自由性而选择当高校教师,其中女教师所占比例更高,达67.2%,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本科,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最低,职称越低的教师,所占比例越高,但副教授所占的比例要低于教授。相当部分男教师选择当高校教师是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选择此项所占比例也更高。

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这种提法,“完全赞成”的占13.1%,“比较赞成”的占22.0%,“赞成”的占33.8%,“较不赞成”的占17.5%,“不赞成”的占13.7%。在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取向方面,选择“培育人才、奉献社会”的占53.4%,选择“义利并举、德利合一”的占42.7%,选择“等价交换、按劳取酬”的占3.9%,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就自己如何处理个人、部门和学校三者的利益关系,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的占62.8%,选择“先部门、后个人、再学校”的占19.5%,选择“先个人、后部门、再学校”占17.7%,与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更多选择“先学校、后部门、再个人”。

在是否认为“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会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相矛盾”问题,选择“完全会”的占7.1%,选择“比较会”的占12.3%,选择“会”的46.3%,选择“基本会”的占25.2%,选择“不会”的占9.1%,与职称相关(p<0.05)。在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之间,选择“作为教师,应该将奉献精神置于首先地位”的占6.4%,选择“应该首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的占34.9%,选择“处理得好,二者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占58.7%。半数以上高校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关系”,选择“平等关系”的占60.4%,选择“服务关系”的占13.0%,选择“教育关系”的占26.6%。在与学生的关系方面,选择“关系亲密”的占13.2%,选择“比较亲密”的占67.4%,选择“一般”的占18.8%,选择“疏远”的占0.6%,无人选择“很疏远”。

参与调查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师德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选择“非常好”的占2.3%,选择“较好”的占27.3%,选择“一般”的占57.9%,选择“较差”的占9.0%,选择“很差”的占3.5%。对当前的师德状况,教师最不满意者涉及几个方面:选择“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的占43.2%,选择“教学上无心钻研业务,只求不过不失”的占14.0%,选择“科研上急功近利,剽窃他人成果”的占24.3%,选择“只完成教学时数,对学生不管不问”的占14.0%,选择“利用师生关系谋取利益”的占4.5%。

至于造成师德失范的最重要原因,较多教师认为是考核制度的问题,选择“对学校没有认同感”的占11.8%,选择“教师个人放弃思想道德修养”的占22.8%,选择“经济压力大”的占21.3%,选择“考核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占38.8%,选择“师生关系疏远”的占5.3%,与学历相关(p<0.05),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认为“考核制度有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占41.4%。

3.对高校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的了解

在高校教师最重要的品行方面,选择“刻苦钻研业务”的占9.2%,选择“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占43.7%,选择“以良好的品德行为影响学生”的占37.1%,“谦虚谨慎,维护其它老师的尊严”的占0.9%,选择“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的占8.7%,选择“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占0.4%,与职称相关(p<0.05)。

关于做一个好的教师最突出的方面,选择“科研成果突出”的占6.6%,选择“教学效果好”的占19.5%,选择“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占54.0%,选择“深受学生爱戴”的占19.5%,选择“同事公认”的占0.4%,与性别、职称相关(p<0.05),与学历显着相关(p<0.01)。自身在实际工作中在哪方面做得最好,选择“科学研究”的占12.3%,选择“教学”的占30.1%,选择“科研和教学均好”的占33.8%,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16.9%,选择“和同事们相处”的占4.8%,与性别、行政职务相关(p<0.05),与职称、学历显着相关(p<0.01)。履行教师职责时花费时间最多的方面,选择“教学”的49.4%,选择“科研”的占33.8%,选择“和学生沟通”的占10.4%,选择“社会服务”的占1.1%,选择“参与管理”的占5.2%,与职称、学历、行政职务显着相关(p<0.01)。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同教学和科研均突出的观念,而男教师的比例要高于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教师越认为自己教学和科研均好,男教师的比例要远高于女教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科研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高,特别是教授,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副教授。职称越高的教师选择“在教学上花费时间最多”比例越低。

在对高校教师师德的内容及具体要求的了解方面,选择“非常了解”的占6.3%,选择“比较了解”的占43.8%,选择“一般”的占34.1%,选择“了解一些”的占11.0%,选择“不了解”的占4.7%,与性别、职称相关(p<0.05)。至于获悉途径(可多选),高校教师多是通过《教师工作手册》、“岗前培训”及“相关文件”来了解。有43.6%的高校教师选择“《教师工作手册》”,有48.1%的高校教师选择“岗前培训”,46.8%的教师选择“相关文件”。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基础,高校教师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了解较多。有67.7%的高校教师了解《教育法》,63.7%的高校教师了解《高等教育法》,46.5%的高校教师了解《教师资格条例》。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高校教师师德内容及其具体要求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男教师比女教师了解得深入一些,职称越高的教师了解越深入。

4.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

在高校师德建设必要性方面,选择“非常必要”的占28.0%,选择“较必要”的占19.1%,选择“必要”的占32.5%,选择“有些必要”的占14.3%,选择“没有必要”的占6.1%。关于当前师德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选择“教师缺乏献身精神”的占8.6%,选择“教师缺乏责任感”的占37.9%,选择“师德教育流于形式”的占47.9%,选择“其它”的占5.7%。

在是否赞成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方面,选择“非常赞成”的占11.4%,选择“比较赞成”的占15.9%,选择“赞成”的占21.6%,选择“基本赞成”的占20.6%,选择“不赞成”的占30.5%,与职称显着相关(p<0.01),与学历相关(p<0.05)。在对学校对师德建设采取过什么措施方面(可多选),有54.2%的教师选择“制定教师职业规范”,有39.1%的教师选择“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有39.1%的教师选择“考核中有师德要求”,有9.5%的教师选择“制定学术道德规范”,有5.9%的教师选择“师德标兵评选和师德报告会”。在所在学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效方面,选择“显著”的占4.7%,选择“较显著”的占28.1%,选择“一般”的占47.2%,选择“有些效果”的占9.0%,选择“没有效果”的占11.0%。

教师虽认为高校师德建设较有必要,但除比较了解“制定教师职业规范外”,对其它措施都不太了解。对高校是否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态度多样,虽多数教师持赞成或基本赞成态度,但不赞成的教师也为数不少,特别是低职称的教师基本上持不赞成的态度。

5.高校师德的评价方式

在评选高校师德标兵的必要性方面,选择“很有必要”的教师占14.8%,选择“较有必要”的占26.4%,选择“一般”的占28.6%,选择“有些必要”的占4.7%,选择“无必要”的占25.5%,与职称、学历相关(p<0.05)。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占0.6%,选择“比较了解”的占10.8%,选择“了解”的占12.3%,选择“基本了解”的占23.4%,选择“不了解”的占52.8%。高校教师较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选择“完全认可”的占5.6%,选择“比较认可”的占75.0%,选择“认可”的占5.6%,选择“基本认可”的占5.6%,选择“不认可”的占8.3%。在是否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项目上,选择“完全会”的占4.5%,选择“比较会”的占10.3%,选择“会”的占31.9%,选择“基本会”的占25.8%,选择“不会”的占27.4%。

对最了解的师德评价方式,选择“自我评价”的占11.9%,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1.5%,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6.4%,选择“组织测评”的占9.6%,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0.7%。关于最赞成哪种师德评价方式上,选择“自我评价”的占7.0%,选择“集体评价”的占27.9%,选择“学生评价”的占41.2%,选择“组织测评”的占7.7%,选择“社会评价”的占16.2%,与职称相关(p<0.05)。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对目前师德标兵评价标准了解程度较低,“不了解”的占52.8%。其结果导致教师虽基本上认可目前高校师德标兵的评价标准,但部分教师不会把师德标兵作为自己仿效的对象,甚至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越低职称的教师越认同“学生评价”,越高职称的教师,越不认同“学生评价”,教授认同“学生评价”的比例明显低于副教授。

三、讨论

1.高校师德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不少高校进行师德建设,但成效一般。原因是不少高校教师对学校的措施不认同。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基本已形成共识,即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但不少高校领导,对师德内涵的看法仍偏于泛化,过于务虚,与多数教师的看法差距甚远。因此,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难以为教师所接受,如高校师德标兵评选,主要是其立意太高,远远超过了高校教师对师德内涵的共识。一些与师德建设有关的措施,也不受教师的欢迎,如要求高校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态度因职称、学历的不同而差异显着。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广泛了解教师的需求,所采取的措施方能切实可行。

2.对教师职业性质的新看法影响师德的塑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及自身行为。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有传统的一面,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选择也出现了。如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一些教师把“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些教师认为“个人或部门利益高于学校利益”,多数教师不赞成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不少人在选择当高校教师时,多是从“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和“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面。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不甚使人满意,部分源于人们对高校教师职业性质的错误认识,不少教师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如调查结果显示,四成多的教师对师德失范最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创收,精力分散”。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加以一定的引导,使高校教师认同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3.考核评价制度对师德建设的导向作用

目前不少高校的现行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虽然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也包括了教学和社会服务。原因是教师的科研成果除了易于量化考核外,还会给对学校带来许多好处。由于现行考核评价制度的引导,不少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对教学则得过且过,对学生不管不问。不仅如此,个别教师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在科研上造假甚至剽窃他人成果。因此,一些高校的现行考核制度有必要加以改变,应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给教学适当的重视。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机制应进一步完善,不能仅看是否完成教学时数,更要尊重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付出,在这方面教师的师德最容易体现出来。至于师德评价方式,应重视“学生评价”,原因是高校教师比较了解“学生评价”,也比较认同“学生评价”。

四、建议

1.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代表的是一个行业的成员一致认同的合适的行为准则。国家或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首先制定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让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有据可依。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开始就应该熟悉职业道德规范。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已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如《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解释。教育部人事司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对职业道德虽有所解释,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因素组成,但学校难以以此作为考核内容的依据,教师也难以遵守。因此,国家或高校应结合高校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尽快制订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约束教师的行为。职业道德规范制订后,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了解,并加以遵守。

2.应让高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

近年来,不少高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但效果一般,其重要原因是缺乏教师的参与,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参与,如高校师德标兵的评选,许多教师难以参与评选过程,而且选出来的师德标兵,多是有行政职务、高职称的教师,难以成为青年教师仿效的对象,并使他们认为无必要评选师德标兵。缺乏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效果倍受影响,而与此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却越来越高。为了使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建设,选择对他们比较公平,也比较为他们所认同的措施非常关键。如目前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方式多样,但低职称的教师多认同“学生评价”,这也是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比较认同的方式。原因是相对其它评价方式,如“组织测评”、“社会评价”、“集体评价”,“学生评价”对青年教师更为公平一些,把他们和其它教师置于同一起点上。因此,高校在进行师德建设时应考虑层次性,面向青年教师所采取的措施应更切合青年教师的实际,从而增强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露璐.高校教师师德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6,(1):76-78.

[2]周济.爱之责任——师德之魂[J].人民教育,2005,(8):2-3.

现状调查篇7

关键词:怒族医药;现状调查;民间医药

根据“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研究课题技术方案要求,结合前期研究工作所 获得的信息,同时为能全面了解怒族民族医药发展历史沿革、常用的医技医法、对于疾病的防治与养生保健的认识、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和秘方等,以座谈、访 谈、专访等形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福贡县等地开展相关实地调研工作,现将此次调研过程相关情况与建议等作初步阐述。

1 怒族基本情况

1.1 人口及居住情况 总人口怒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云南省境内共有2.77万人,占怒族的96.45%。另外,怒族人口在云南境外地区集聚地均不足100人。怒族有自己的语言, 四个支系分别使用四种不同的语言。这四种语言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语支未定。其中,怒苏语、若柔语和彝语支语言相近,并有一些词根相同的词汇;而阿龙 语和阿怒语与彝语支语言相去甚远,有类似景颇语的特点。尤其是阿龙语和独龙语基本相通,是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方言。许多怒族人除了本民族语言外,分别都能 说傈僳语、汉语、藏语和白语。无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于唐朝就已存在,主要居住在“怒江”“澜沧江”流域,是这两江两岸最古老 的民族。”其逐渐迁徒到兰坪县境内的澜沧江两岸[1]。最后又进入怒江地区。至今分布在丽江县所属的九河乡、剑川北部及兰坪一带,其村名保留有早期怒族先 民居住过的痕迹,如丽江县九河乡的“龙邑”、“大格拉”、“小格拉”;剑川县的“堂朗”村;兰坪县的“弥洛衣”、“恩照”村等,都是历史上怒族先民居住过 的村寨名称。而贡山北部的怒族则在一千多年前就繁衍生息在那里,其语言、习俗和传说皆与独龙族有极为密切的亲近关系。怒族共分为四个支系,“若柔”、“诺 苏”、“阿怒”、“阿龙”。以贡山县、兰坪县等地较有代表性。

1.2 居住情况 怒族地区群山绵绵,山高谷深[2]。怒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黄断山脉谷地,属低纬地区。加之,这里的相对温差太大,形成了集北热带至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于 一谷,从总体上看,怒江的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气候类型从谷底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其气候类型的具体情况是河谷南亚热带, 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河谷中亚热带,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寒带等在此都有分 布。每当阳春三月,山巅的白雪还未消融,江边河谷地带却早已是鸟语花香,蜂蝶纷飞了。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山峰的积雪期均达7个月左右,它们为怒江提供了不 绝的水源。由于怒族多集中在海拔为1500 m~2000 m的坡地上,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空气湿度太大,使怒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特殊的地理特点及气候类型又影响着怒族的民居、饮食、服饰文化等诸方面。

1.3 文化情况 怒族没有文字,本民族的诗歌、曲调、传说、故事等均靠口口相传一代代延续下来。过去人们在日常生活及一些重大事情发生时以原始的刻木、结绳方式来作记录。50年代以来。怒族地区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以上述原始方式记事的情况有了改变。根据目前情况,本课题组初步确定在福贡、贡山县集中调查怒族医药状况。怒族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怒族社会形态接近于原始部落社会

2 怒族医药现状

2.1 怒族医药人员及其行医现状 目前在怒族聚集的乡村均有乡村医生,或者怒族民间医药人员。祖传从事怒族民间医药较少。本文主要对怒江州贡山县境内怒族居住的乡村展开调查;贡山县有茨开 镇和独龙江、丙中洛、捧当、普拉底等4个乡,一个镇。重点对丙中洛乡、捧打乡的4位怒族民间医生进行调查;怒族民间医生李汉良55岁(世传三代),居住丙 中洛乡双拉村。2002年被评为云南省民间艺人,初中学历,信仰天主教。个人采药占70%,购药饮片占30%,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用。有少量诊疗记录。对风湿病胆结石等有治疗经验。有从西藏、六库、兰坪的患者来诊;孔学华38岁(家传),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每天接诊2~3例,对接骨、风湿病,胆囊炎有治疗经验;王文胜(赤脚医生)60岁,行医33年,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信仰天主教。对接骨、风湿病有治疗经验,有多个接骨经验方。能应用针 灸、推拿医疗技术治病,药物多用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药;彭恩光67岁(世传六代),居住捧打乡迪麻洛村。信仰天主教、原始宗教。其祖上对原始宗教有涉及,常有怒、独龙、傈僳、藏族同胞来看病。对治 疗骨折、跌打劳伤、风湿病,胃肠系疾病,肺病、感冒,毒蛇咬伤均有治疗经验。通过手诊辅助诊病,对治疗脑膜炎的当地药材,有特殊的炮制加工方法。药物多用 当地药材,由海拔1000 m~5500 m地带采药。祖上曾有手诊诊病医书,未见文字;通过对4位怒族民间医生专访谈话整理,发现他们提供了可靠、详实的怒族民间资料。譬如:对骨折、跌打劳伤怒 族民间医药均有医技方法和治疗药物。对风湿病,胃肠系疾病,肺病、感冒,毒蛇咬伤等怒族民间医药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民间医生均以采用当地中草药为主(海拔 1100 m~5500 m的范围)。怒族民间医生表示其有本民族的针灸方法(未见实例及文献记载)。彭恩光怒族民间医生还有手诊诊病方法,但无文献,仅靠口授。有一种特别传统药 材的炮制方法,无文献记载。经座谈与访谈初步发现了怒族民间医药的医药诊疗活动状况。

2.2 怒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 为了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生息繁衍,怒族同胞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等方式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因为没有文字,怒族医药至今没有形成完整医疗体系,在 用药经验上结合了傈僳族医药、独龙族医药、藏医药、白族医药、汉族医药、纳西医药的特点。怒族战胜病魔的经验和知识主要是通过言传口授方式流传下来,总的 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实践应用阶段,尚未上升成为自己的医药学理论,属于继续发展和渐进系统化的民族医药。巫术的存在以及巫师参与治病活动,成为怒族医药经 验积累阶段的突出特点,如:“米亚楼”和“禹古苏”用占卜生老病死,民间残留的五毒降头之术用于精神调控。

怒江是药材王国桂冠上的宝石,由 于怒族的生存环境极为艰苦,怒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怒族 虽有自己的语言,但其文字极为简单,通过调查,怒族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药体系,许多药物仅靠单方使用,少量发展了复方。但是,怒族长期利用当地草药为人 畜治病,积累了丰富的药用植物知识,有些药物还用来同外界进行交换,以换取必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传统草药至今仍是怒族聚居区居民所使用的主要药物,并有少 数药用植物被人工栽培。怒族同胞还长期利用当地草药、动物药为人畜治病,

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知识,但许多药物仅单独使用,少用复方,其常用的药物有如茯苓,怒族既用它作为治疗疾病的常用药,又用它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品。布斗(藏鼠兔)用于治疗疟疾。2.3 怒族医药的特色

2.3.1 怒族医与药的基本情况 怒族的药用资源大部分围绕高黎贡山及怒江大峡谷其种类繁多[3~4],许多药用植物为当地的少数民族认知、采集、应用并作为部族间的交换物品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对该地区民族的生存与繁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化的深入,高黎贡山的生药资源已经逐步走向了外界,各少数民族通过对外的药材贸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不仅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条件,而且还加深了对外的交流与沟通,丰富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怒族民间医药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 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言传口授。通过对文献与实地调查初步整理发现怒族民间医生对骨折、风湿疾病有其治疗的 的特长,是其适应生存环境所必需手段。有关于怒族民间医药的方法和技术与传统中医药、其他民族医药相互交流、融合而成的民间方法和技术。

2.3.2 怒族食药共用的保健特色 漆油茶系怒族所喜爱的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放在锅中干焙至黄色后,再将开水倒入锅中煮一下。接着将锅中的茶与水一同倒进一个篾编的勺状的器皿中将 茶叶滤出。把茶水在两个罐反复倒上几次后,再将茶水与漆油、核桃仁末、芝麻仁、盐等一同放在一个竹筒中反复搅拌一阵后即可倒入杯中畅饮。漆油茶具有止痰化 瘀,提神醒目,治疗风湿的功效。

斜拉汉语意砂罐醉鸡。原料:嫩母鸡、食盐、姜片葱白段、白酒、漆油。其制作方法是:(1)将鸡宰杀放血,烫 水去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按就餐人数人均1块下料;(2)锅上水烧热,倒入漆油,至六成热时下鸡块爆炒至鸡块呈金黄色,把鸡肉和漆油一同倒入砂罐内, 加盐、葱段、姜片、白酒,盖上碗,碗内注入冷水,用面糊封严罐口,置于小火上焖2 h左右即可。此菜以酒代水,酒味醇厚异香,鸡肉脆嫩味鲜,滋补健身,有治疗风湿、妇科等病的功效。

怒族还认为,酒是神仙赐给人的绝妙饮料, 仙人赐给怒族人民3样食品:“挫确”(醋酒)、“挫辣”(烧酒)、“挫仁”(包谷花),3种食品中就有两种是酒。怒族人平时嗜好喝酒,认为长期喝酒可以祛 除疾病、滋补健身。而利用怒族传统方法酿制的“咕嘟酒”,不仅是怒族接待贵宾的上品,而且被广泛用于治疗肌无力、肌萎缩,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3 怒族医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通过上述文献及实地调查研究表明怒族民间医药有独特的渊源和存在方式,应从多角度考察研究其对怒族医药的渊源和发展的可靠性。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 地,怒族的文化思想受汉族、纳西、傈僳、阿昌、藏族、白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清末时还受到外国文化如基督教、天主教的宗教思想的影响,其生 存意识和防病治病的思想受到多元化的冲击和影响。其原始民间医药学具有多元性特征,要深入研究怒族民间医药必须融合民族文化与医药的研究,依据生物多样性 和文化多样性挖掘整理怒族医药的真谛。怒族有语言,无文字,其怒族医药及多元文化的急需抢救整理、传承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怒族民间医药受生存环境影响较大,主要依托生物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就地取材。而人文社会在地理环境言相对封闭的状况下,无文字记载,只能 言传口授。怒族民间医药的传承就有了一定局限性。因此挖掘、整理其民间医药资源从多角度入手,以怒族宗教人士、长者、药商、民间医生等深入调查其对民间医 药的认识(包括当地特用的民间医疗技术、药物加工技术、动物药、草药、矿物药)。

怒族民间药膳是一具有特殊作用的民间食物保健,其针对怒江地区生存环境而形成的。开发研究斜拉、漆油茶等比较有代表性食品,以怒族文化与怒族医药为载体的民族药膳开发将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怒族医药发掘与整理研究的成果应从多角度开展对怒族医药技术、民间草药应用评价及研究,推动怒族医药、医药文化的发展,挖掘研究怒族医药在生存环境适应性中作用。

参考文献:

[1]格桑顿珠,马化清,高广,等.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3.

[2]陶天麟.怒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8~19.

[3]龙春林,李恒,刀志灵,等.高黎贡山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Ⅰ[J]. 云南植物研究,1999,增刊,Ⅺ:131~136.

现状调查篇8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金融理财;理财方式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是笔者于2013年12月面向某大学在校大学生投放的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调查问卷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率为90.1%。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为27.2%和72.8%;金融、其他方向金融、保险、投资、会计和其他专业人数的比重依次为59%、14%、11%、7%、4%和5%;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的问卷分别为46份、47份、90份和133份,各占15%、15%、28%和42%。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

根据调查问卷得出,个人基本情况中,大部分大学生收入来源于父母提供,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兼职或奖学金这类学生自己赚来的,但比例不多。生活费的数量主要是1000到1500,占比45.6%。个人的理财情况中,大多数人有着良好的理财意识,对自己的理财现状不是非常满意,但却很少理财;记账方面,大都认为记账必须,但都几乎不记账。理财状态方面有规划,但还是有很多预测不到的情况是多数人的选择。当问及首选的理财方式时,储蓄仍是大家的首选;其次则是股票基金债券等方式;保险更像是一种保证,所以不为大家所理解;而房地产和收藏品之类的方式只是极个别人才会选择的理财方法。

2.理财方式偏好分析

通过对被调查的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上对各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喜好程度的统计分析得出: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的比例分别是75%、45%、4%、18%、9%,表明大学生最为偏好的投资理财方式是储蓄,其次是股票基金债券、保险、收藏品和房地产。由此可见,大学生在选择投资理财方式上首先考虑的是风险性,其次是收益性,总体来说较为理性。

3.理财方式偏好差异分析

大学生不同年级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等理财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储蓄和房地产这两种理财方式则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不同生活费数量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保险和收藏品等理财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购买股票这一种理财方式则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记账方面没有太大差别,都倾向于不记账和大概知道钱的去向;不同生活费数量的学生在记账方面差异较大,钱少的学生多数有着良好的记账习惯。

三、结论和建议

根据上文的实证分析,大学生理财方式受到生活费、记账习惯、投入额范围和周围善理财者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大学生自身理财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高校方面加强大学生理财活动的参与同样重要,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理财方式,建议如下:

(一)鼓励参与理财活动

校园理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加,但是,从学术性讲座的实际效果来看,我校超过一半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此类讲座,此外,类似理财规划大赛的活动也集中在少数理财爱好者,针对类似现象,只有健全鼓励机制,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形成理财的基本理念。

(二)培养良好理财习惯

大学生理财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正确理财意识的指导,这要求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理财的意义何在,是为了盈利还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规划,显然,为了盈利而投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在大学阶段,理财能够帮助我们培养一种良好的投资习惯,为将来个人、职业和家庭的长远发展与合理规划打下基础,因此,大学生不应该把赚钱作为理财的首要目的。

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培养正确的理财方式。记账的作用在于使日常消费支出一目了然,通过分析大学生每月的开销记录,能够发现生活中不必要的开销部分,优化消费结构;随着科技发展,记账的方式也更加便捷,手机APP应用中都出现众多专业记账程序,如:随手记,只需将程序下载到手机,根据不同类别输入消费金额,每月末程序就会自动弹出各类消费记录,大学生可以根据最终记录制定新的消费预算,督促自己在下个月遵守适度消费的原则,从性价比和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远离消费陷阱和商场打折诱惑,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增加理财资金来源

大学生的理财资金较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单一的经济来源和主要集中在500元以下的每月盈余,因此,只有增加理财的资金来源,才能解决大学生理财资金紧张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实现理财资金的“开源”:

1.奖学金

我校设有奖学金制度,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一等奖学金1500元,二等奖学金1000元,三等奖学金600元;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每个班30%的大学生都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而这些奖学金都可以作为他们的理财资金。

2.有奖征文活动

我校校园网上经常会转载有奖论文活动的通知,比如:2013“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2013年度“中国平安励志计划”论文奖评选活动等,以后者的奖励为例,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2000元;参加社会上鼓励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带奖活动也是积累理财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

3.兼职

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增值方式,找一份合适的校外兼职工作,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又可以扩充自身的理财资金;适合大学生兼职的很多,比如:家教,作为一名大学生,教授他们最熟悉、最擅长的课程,是最常见的兼职工作,此外,推销和校园也是大学生兼职的不错选择。

4.假期实习

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在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了解企业管理和运作和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得到实习机构的补贴和提成,这同样也是增加大学生理财资金的好方法。

5.微创业

在学校期间,可以进行一些自己的小买卖,比如摆摊,二手市场转卖,或者在格子铺占有一席之地。

(四)选择合适理财产品

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社团模拟投资比赛以及图书馆和网上的免费资源等各种渠道学习和掌握理财知识,明确定位自身的风险承受程度,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

1.储蓄

从理论上来说,储蓄并不能算作一种投资的方式,对于多说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对月末盈余资金进行任何操作,这些资金在银行卡上自动闲置,最后计入活期存款,这种被动的储蓄并不能作为大学生理财的主要方式,然而,存款风险性极低,品种多样,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生来说,选择定期存款或者通知存款也是简单易行的理财方式。

2.债券

债券按发行主体分为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从盈利性来看,债券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安全性来看,国债的安全性最高,相比储蓄,国债流动性较差,起始金额较高,因此,国债适合有一定闲置资金的风险厌恶型大学生。

3.基金

证券投资基金按投资对象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混合型资金,其中,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好,风险性相对较低,适合大学生进行理财投资;以华夏基金为例,华夏活期通的存入起点为100元,7天年化收益率6.056%(截止2014年2月10日),明显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流动性强,适合风险中立型的大学生。

4.余额宝

余额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针对淘宝用户推出的余额增值工具,受到众多大学生的青睐,尤其是热衷网上购物的大学生群体,在方便转账购物的同时,余额宝还能实现保值增值,因此,投资于天弘基金增利宝货币基金的余额宝非常适合大学生中的网购一族。

5.保险

保险的主要目的在于转嫁风险,而并非生财之道,大学生购买保险也是一种分散风险的理财方式,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顺序安排,即意外伤害、医疗、重疾、住院医疗和投资理财;以PICC人保健康-关爱专家定期重疾个人疾病保险为例,每年保费290元,缴费年限20年,享有重大疾病保险金10万元和身故保险金10万元,从该险种的保费金额来看,在大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关注身体健康状况,购买人身保险,也是实现人生规划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理财意识。

6.股票

在股票市场上,有人赚的钵满盆满,有人赔的血本无归,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入市还需要科学的技术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和行业等基本面分析,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又极度缺乏专业的股市分析方法和投资经验,因此,以股票为主的理财方式,只适合有丰富模拟操作经验和大量闲置资金的风险偏好型大学生。

7.外汇

外汇是利用汇率利差实现保值增值的一种理财投资方式,包括即期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期权、互换交易,涉及货币相关性、黄金分割理论、K线理论以及市场走势分析等专业知识,操作程序复杂,除了热衷外汇交易的一些国际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该方式不适合其他专业的学生。

同时,建立理财投资组合也同样重要。根据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手中的资金,实现多元化的理财投资组合,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财方案,实现自己的短期和长期的理财目标。

(五)加强理财经验交流

对于大学生而言,与学术性讲座相比,同龄人对理财态度和方式上有更多相似点,因此,获取周围人的理财经验对提高自身理财能力往往更加行之有效,通过与实现成功理财的同学积极自发的交流,以及参与“藏龙金融投资协会”等社团的理财经验交流的活动,大学生能够从同龄人身上得到启发,寻找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

参考文献

[1] 白志华. 谈对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J]. 经管视线, 2011.

[2] 褚宝萍. 青海高校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分析 [J]. 青海大学学报, 2011, 29(4).

[3] 陈克娥. 对大学生理财规划辅导的思考[J]. 社科纵横, 2010, 25(2).

[4] 曹维佳. 关于武汉地区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华商, 2008, (15).

作者简介:

李建华,湖北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上一篇:借款协议书范本范文 下一篇:先进事迹材料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