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5 08:02:21

现状分析论文

现状分析论文篇1

一、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分析某个时期的舞业发达程度,一般应以伴随“政令”以及自社会投入的人力、物力之总合概念为据。以近期国家对各项文化工程投入的大幅度增升,可窥舞业发展之一斑。

二、审视某个时期的艺术发展趋势,须对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和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创作成果(数量、品质)予以评估。估且选取检验综合实力的大型舞剧创作为剖析面(样本),不仅新作数量递增——“遍地开花”,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主旋律作品)在题材拓展、思想深度、艺术呈现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

三、关注人才资源——队伍(“舞体”)状况,除应肯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个人、群体)的积极追求与探索,更应看到基层、群众舞蹈创作的空前活跃、提高。

四、尤其不可忽视舞蹈作品进入文化市场及产业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在组织、策划、推广、经营等方面,出现了多种形式(体制)的运营机制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果。

但就创作而言,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且存在的时间不短,波及面不小,令人忧思难抑。现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大晚会’综合症”应引起注意

大型主题性诗舞乐综艺晚会,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也是时展之使然。有史可鉴的《大武》可追溯至公元前11世纪左右(颂扬武王伐纣之功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更是公认的20世纪艺术精品。此外,亦不可否认有一些大制作型的主题晚会,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任何艺术形式(现象)的生成、发展,都与社会情态、审美需求相关。改革开发以来,逢节日庆典、历史纪念、重大事件以及歌颂英雄等等,群情激昂,社会需要一种具有较大气派的、色彩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于是,这种“综艺性标题性大晚会”便应运而生。它们大都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拼接型”制作,比原创性艺术作品的孕育、创作要快捷得多,但比起往日“唱中心、演中心”(图解政治)的那种“活报剧”,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尤其是有了明星加盟和华丽包装,既能配合特定的主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它的电视的传播率,远高过舞台艺术精品,故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审美习性。

仅此,亦无大碍。令人忧虑的是,由此而形成了雷同化的艺术模式,束缚了艺术创造力的开掘并衍生出一些“综合症”。

二、“‘大晚会’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1、制作替代创作:此类大晚会大都是任务篇、急就章,其中大量作品是重复性、拼接型制作,少有独特、鲜活的形象塑造和创造的灵性。在长期运作中形成了一套“熟能生巧”的“制作流程”,被一些急于求成者争相效尤,波及当今之舞风。如此制作出品,犹如批量生产的物件,很难成为具有保留价值的艺术佳作。

2、“艺术激素”替代创作激情:生活孕育和艺术积累的先天不足,使创作者、表演者缺少艺术创作不可匮缺——蕴积内心的——真实激情,只得借助于夸张无度的煽情、造势来充填。那不过是艺术激素——为舞造情,掩盖不了作品的虚空、矫饰、苍白。

3、假招子替代真功夫:此类作品的“总导演”基本是“不掌勺”只“拼桌”,甚至采取“飞行”指导。较少真情投入、精心设计,也难以激发二度创造的热情。通用的堆砌和豪华包装的滥用,看似“花哨”,却没什么真东西。

4、套用、抄袭替代适度借鉴:缺少了生活孕育和艺术积累必然导致想象力、创造力的贫乏,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却提供了迅速获取他人灵感的便利。借鉴本是艺术创作难以或缺的滋养,但必须是创造性汲取——经历切身生活体验的酿造和联想力的生发,而非懒汉式的复制。令人悲哀的是,即使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也不乏明显的套用、抄袭现象(包括舞剧音乐)。

5、媚俗化的感官刺激替代观赏性:游离于作品基调的媚俗化审美倾向,在现时的舞蹈作品中并不乏见。浓妆艳抹、扭捏作态,外加服饰度的盲目扩大,成为一些舞蹈追求“观赏性”的妙方。即使是比较优秀的主旋律作品,也难免会穿插、掺糅进低级“歌舞厅”的“佐料”。

6、舞蹈本体的萎缩:综艺性大晚会,歌星云集——形成“主动脉”,这并无妨。但舞蹈却成为其速效制作流程中无法摆脱的蹩脚陪衬,劣质的“歌伴舞”不仅侵害了舞蹈艺术的独立品格,对歌的呈示也未必添色。

“‘大晚会’综合症”犹如感染力极强的“流行病”,侵润到诸多地区高投入予以打造的“精品工程”舞目中。某些主抓创作的领导,对其缺少识别力,审美品位趋同化;一些“腕”级主创人员,疲于接活,严重艺术透支,也有赖于此种模式走捷径。由此而逐渐形成非良性“创作生态”的蔓延,众人熟视有睹,却不觉其害。

三、与此相关的倾向性的问题

1、“三贴近”的差距:“三贴近”不是一时一事“响应中央号召”的权益之计,而应是长期创作实践中的自觉追求。当前一些重点舞目的策划——创作流程,存在着“三脱离”的组织行为模式:领导出题;高价招徕“勇夫”;云集宾馆纂本子、侃手法;,不惜工本搞包装、炒作------即使安排了“采风”,也旨在“立竿见影”——跑马观花。相比之下,平日对艺术家深入生活的常规性投入(含:时间、经费、人力)远不够重视。看似“方法”问题,实质是对文艺创作基本规律——“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是艺术的拥有者、创造者”的忘典。长此以往,又何以产生“三贴近”的作品呢?

2、重“大”轻“小”:自古以来,文艺作品难以篇幅之大、小衡量其价值。无论是唐诗宋词之名作,亦或是芭蕾经典《天鹅之死》等等都非“大”作,却长久流传,具有永恒的魅力。建国以来,在《讲话》的指引下,在继承传统、深入生活、向民众学习的基础上,创作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小型舞目,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并经受了历史的检验。五脏俱全的“小”作品,对艺术的精致度、完整性有更苛刻的要求,磨砺、检验着编创者的功力。短小精悍的作品,演出灵活,也更易于贴近群众,乌兰牧骑就是很好的榜样(可惜近年来也存在“贪大”倾向)。现时的“形象工程”,多盲目贪大,不屑于搞生动活泼的小节目。不练手,不积累,无论条件成熟与否,各种“稀释”型大而无当的作品纷纷出台,艺术价值不高,浪费巨大,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3、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民族民间舞蹈”这个称谓,在西方一般理解为在民间自然传衍的各民族(ETHNIC)的民俗舞(FOLKDANCE),难登大雅之堂。在中国,则包含各个民族在民间自然传衍的舞蹈和在此基础上经过艺术家加工、创造,具有专业水准的舞台艺术品——建国以来成为我国舞蹈创作中的主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之勃兴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建国初期借鉴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整理、加工民间舞的经验,也具有积极作用。“”前的民族舞创作,大都在深入民间向群众学习(采风)的基础上,从原生型动作元素中提炼其审美特质,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意蕴、塑造新的舞蹈形象。历史地分析这一时期的民族舞蹈,具有不可忽视的创新、开拓意义——破天荒地将“下里巴人”的舞蹈,升华为精美的舞台作品,又回到民众中,为其喜闻乐见。尽管当时在理论上未明确论证,应该承认它们从内容到形式已具备社会主义的文化属性,并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舞坛。但不可否认,时代的局限和文艺思想上某些“左”的影响,致使其创作方法的“一体化”现象日趋严重。主体意识的张扬和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受到无形、有形的束缚。即使没有“”的摧残,不突破“一体化”模式,民族舞蹈创作也会陷入窘境,走入峡谷。

从“”后的复苏期到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发展的今天,民族舞创作在题材、体裁、风格、样式、结构、语言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新生代编导的创新性探索,强烈地冲击——突破了固有模式,强化了民族舞蹈的视觉、情感冲击力。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但当前必须引起注意的倾向是民族舞属性的淡化和扭曲。

我们并不限制舞蹈编导依自身的个性和审美选择,创作各色品种、样式的舞蹈,也并非狭义地认为“民族性”必须依循特定的地域风格、传统形式,不可变通、借鉴、发展。但千百年来,民族舞蹈因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而成为了各个民族的“标记物”,这个“标记”随时代的发展而渐进性地变化着,如果艺术家的“加工”——人为“变异度”,远离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特征,也就不成其为“这一个”民族的舞蹈(“标记”)了。

当前比较显见的做法是,打着“民族舞”的旗号把“劣质洋荤”当“创新”。随手拈来几个似是而非的“民族舞动作元素”,生硬地嫁接同样未经认真学习的“外来形式”,造成民族舞属性的淡化、扭曲。

4、学术品位的滑落:这不仅有见于导致民族舞属性淡化的“民族文化匮乏症”,在诸多历史题材的舞蹈中,也存在“胆大而‘格’低”的现象。如,以当下“服饰秀”式的形体裸现,阐释“唐代舞风之雍容、华美”;以盛行于阿拉伯地区的东方舞(俗称“肚皮舞”)为效颦,再现“古西域《龟兹舞》之风貌------诸多号称取材于“唐韵”、“宋

风”的舞目,不深入考查历史背景、人文风貌,缺少舞蹈形态之依据的任意发挥,随处可见。我们并不要求艺术创作等同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却提倡艺术家注重文化学养的修行。一旦“想象力”缺失了历史依据和学术后盾,必将导致认知、审美品位的滑落。

四、值得关注的理论与批评问题

毋庸置疑,舞蹈创作的诸多问题,与现时社会文化生态和一定的文艺思潮密切相关。所以,分析舞蹈创作思想,不应就舞论舞,而应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层次的问题。

1、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情势下的文化思考:

如何看待新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文化领域该如何应对?这是当前文化思潮的焦点之一。其中有两种观点形成对垒:一是认为“文化一体化”趋势不可抗拒。有意无意地趋同于西方“强势文化”,认为这才是“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二是偏狭的民族主义倾向。认为“应对”就是单纯意义的“保护”,抵制外来文化——片面地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大多数而言,是主张并关注中国主体文化发展的,但应对严重的挑战,须对中西文化的精粹有深刻的学习、领悟,才能把握“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对接点,这是长期课题,非一蹴而就。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在认识上、理论上,必须面对这个课题;目前不同领域出现的各种文艺现象(其中包括舞蹈创作),大都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相关。

联系当前的舞蹈创作实际,窃以为,相比于偏狭的民族保护主义倾向,“文化一体化”似乎更有市场。或许舞界同仁不如某些知识界人士那样有明确的论点、主张,但付诸实践却“出手”较快——急于求“新”、立“异”,盲目择食。

确曾有非舞界的“著名”文人公开指出:中国舞“大都是皮相敷衍”,“与西方现代艺术接通了血脉,才能直逼生命的本质”(参见余秋雨《东方哲学的微笑》1997,11,1.《中国文化报》)。这个论点颇有点代表性并为舞界同仁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常见的“学舌”是把“继承”与“封闭”、“陈旧”相等同,把“创新”与“西化”相对应。没有兴趣下功夫深入学习民族文化(充其量是从“祖先”那里“掏”点“小本钱”),两眼瞄着西方寻求“标准”,却不求甚解难取精华。如:盲目推崇西方现代派艺术“面向自我、背向生活”的创作信条;生吞活剥地把西方流行舞的动作元素“塞入”民族舞等等——误以为是在向“现代化”迈进……大体是这种思想倾向的直接、间接反映。

放眼当今世界文化之发展,某种“围城”现象值得注意。即:发展中国家渴望与外面的世界迅速接轨,难免有盲目趋“洋”趋“新”忽视传统的倾向;而发达国家却热衷于寻根,对外推行“强势文化”的同时,注重于自身多源(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其文化政策调整,除政治需要外,也反映出经济、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的社会,往往有赖于更接近于人性本真的原生文化予以激活;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汉族就曾数度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与滋养。这姑妄称之的“围城“现象,似乎蕴涵着文化发展的规律,需进一步研究。

置身于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异域文化之间的冲撞和相互交流、吸收、融合,确实日益快捷,这当然有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相互借鉴。但却不意味人类文明的发展会顺应趋同化的走势,更不应把新形势下不同文化的“交汇”现象,误认为世界文化具有“大一统”的合理趋势。在日益变“小”的世界里,人们更渴望保护各自的精神领域——民族文化差异性,它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的结果。此外,生活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比任何时期更渴求人性的回归和精神滋养。所以,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彩性,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每个国家、民族都应为维系各自的文化特异性承担责任。

舞蹈艺术的呈现方式直接付诸于感官,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它对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导向——情感、意绪、品味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并将反转过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面貌。所以,中国舞蹈应意识到置身新世纪的发展方向:不是趋同化而是突出特色;不是“接通西方血脉”——失却自己,而是强化自身的“消化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全球文化一体化”论,既不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清醒认识,才能增强舞蹈创作的自觉意识。

2、关于优化社会文化生态——疗救现时“流行性浮躁病”的思考:

日新月异的生活,日渐丰富的物质条件,日趋开放的发展空间,为人们提供了进取、成就的机会,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但社会变革的剧烈、发展速度迅猛,使人们的心理节奏和处世态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个人的“实惠”直接关连,而竞争机制的公平化——社会价值判断的完善,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凡此种种,促发了“流行性浮躁病”——注重短期行为,渴求速成、暴发。更有甚者,假冒伪劣有见于各行各业,学术、艺术领域也难免俗。

前面列举的舞蹈创作问题,大都与浮躁病相关,它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与创作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作主体对于所处环境因素本应具有其主观能动的自觉。当前,并非无人真正沉下心来作学问、搞创作。各个领域(包括舞蹈)并非没有出现可以传世的,或经过磨砺有希望传世的佳作、精品。只不过在相当程度上被淹没在弥漫着的浮躁风之中,没有形成应有的社会影响力。而就大多数——创作群体或个人——而言,也并非对浮躁病无所醒悟,而是需要理性的支撑——摆脱功利的诱惑,调整心态,开阔视野,积极充电,厚积薄发。

但流行浮躁病的遏制,不能仅有赖于个人行为的完善,而应致力于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众多努力。实践证明,各个时代(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我们应进一步分析其内部结构因子对各种文化现象的具体作用(方式、程度)——旨在从各个层面促进文化生态的优化。

窃以为:经济投入、政令推行、权威评判以及审美消费的培育、引导,是对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着并共同作用于“舞业”、“舞风”之发展——形成“生态作用络”。经济投入的力度是强化政令的基础,而经济投入的指向则取决于政策取向;“政令”、“市场”、“权威评判”具有相互制约作用,它们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从本质上看,社会——历史——选择作用对于文化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它是以“受众”——长远的——的审美消费选择为驱动力。任何朝代、任何社会,这种“驱动力”都不可能是纯粹自发的产物,而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制约下,实施某种政策的后延性结果。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无疑必须重视培育文化消费的导向。

按照上述的分析,如果我们能适度调整检验“文化政绩”的标准及相关政策,不

那么强调以“获奖率”论英雄,而是向各级文化主管要“累积性”、“后延性”成果——把目光投向更具长远意义的专业队伍的素质培养、文化消费的审美导向,有更大的耐心孕育精品自然分娩;如果在经济投入上强化科学论证,有效遏止“形象工程”的盲目上马;如果“官员”(领导)、“权威”(批评家)之间能建立起坦诚相见、探讨真知的正常关系,克服现时存在的相互“号脉”、“依附”、“驾驭”的不健康因素;如果对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的培育具有更长远的自觉意识,对名目繁多的畸形“暴发”——不正之风,有所治理,对赞助文化事业的企业家的审美品位,予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将会形成遏止“浮躁病”的“生态作用络”。

3、关于文艺(舞蹈)批评现状的思考:

近年来,舞评人并不寂寞——在热闹的文化活动中地位“见涨”,并保持着以稀为

贵的“优越性”。不过,在更真实的世界里,“批评失语”、“批评滞后”的舆论,令人惶惶然。面对“研讨公关化,评论广告化”的时风与“关系网”的羁绊,舞评人似乎显得很无奈。即使有勇气坚持独立品格,花力气写出具有一定见地的文章,往往势单力薄,难成气候。

不是吗?置身于创作第一线的人员有许多非艺术的“实际”问题要考虑,一纸批评——如不纳入“炒作攻势”,不能对作品的命运及主管者的升迁有所“贡献”,很难有“吸引力”。如若真产生了一点“批评效应”,轻则会施以压力,重则变相封杀。权力终究比“权威”更有权威性!创作者与批评者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生态链”——缺少真诚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及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更高的美学追求,文艺批评(含舞评)何以获得恰当的“生态位”,真正显示其生命力呢?

也有人把“批评不景气”的症结归于稿酬太低——影响批评家的尊严、积极性。目前固然存在着不尽合理的价值评判和政策,但任何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首先是自身的斤两。窃以为,舞评人首先应该反思“内因”,对现时舞评之不正之风进行自我讨伐。

试想:如果那些轻易吐口、超标吹捧的“腻话”——有如食品里的糖、油超量,令人作呕;那些手到擒来味同嚼蜡的“套话”——放之四海皆“准”,缺少个性与血性;那些游离于具体作品的“泛论”——与套话“交叉感染”形成“并发症”;那些名词爆炸、概念堆积、云山雾照的“涩话”——“虎”味儿十足却暴露了理论的欠通透;那些“华丽辞藻”联成“流水线”的“花腔”——不啻是作品的蹩脚“化妆师”;那些胡乱上纲、上线的“霸气”——看似气势汹汹,实则色厉内荏-----凡此种种伪(虚假)、媚(媚俗)、违(违心)的“病态舞评”占有相当的比例——鼓噪“浮躁风”劲吹,怎能指望舞蹈批评发挥固有的生态功能?

批评的灵魂在于“真”——真话、真情;批评的智慧来自累积的学养和实践;批评者之于与创作者应该是诤友——在貌似“铁”与“酷”的面孔后面,跃动着火热的心,蕴积着深厚的情谊。健康的文艺批评呼唤适宜的文化生态,更呼唤舞评人的自觉与能动性。当优质舞评形成规模,蔚然成风时,“失语”、“滞后”才会得到比较彻底的改观,从而赢得舞评人的职业尊严。

现状分析论文篇2

动画产业与其它文化产业一样,需要保持合理的人才结构。动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带来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化,作为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科技密集型的文化产业,既需要擅长艺术创造的精英,商业策划运营人才,又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

人才需要合理的结构配置,合理的数量和比例。培养动画产业规模制作所需要的技能人才,要求在岗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合理人才结构,在人才配置方面就有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形成特定人才的层次结构。技术也要标准化,将动画制作技术按照不同技能特点进行分解。制订统一的考核标准;按照动漫产业对岗位的特点和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培养各种类型人才,组成包括技能型人才、原创型人才、策划创意、编导、科技人才;软件开发和网络游戏等不同层次人才结构。

首先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需要各有侧重,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和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应当有所区别。高等教育在完成基础动画课程,如视听语言、动画概论、动画剧作、动画作品分析、运动规律。素描、速写、色彩等等的情况下,应该进入细分专业的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将来发展的方向,操作型人才培养的方向除了注重软件操作的前提下还必须对手绘这一传统方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再细分出软件型和手绘型。创作型人才的培养方向除了注重动画的创作外还必须注重动画策划能力的培养。

二、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三维软件的不断升级和多元化,动画人才的匮乏,尤其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画人才的不足,形成了技术人员大多只对计算机动画软件研究。对艺术缺乏关注和感悟。而艺术绘画人才对现代动画技术缺乏敏感,对动画软件所知甚少。所有这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动画业发展的部分关键要素。

另外,知识的更换对动画创作人员和动画教学人员的考验也是严酷的,它向我们提出了动画艺术创作和发展动画教育的新使命。因为面临的将是全新的学科,无法照搬与沿袭传统的艺术样式。数字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留给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受到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表述数字时代全新的艺术语汇,很多是未知的空间。

任何新兴的技术或艺术表现形式又有其相参照的规律和标准,包括新媒体变革下的动画及其相关领域。由此可见,数字变革时代的动画创作涉及到的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它要求现代动画创作者具有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的素养,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全新的认知与判断方式,更需要掌握综合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创作的才能。

三、动画教育发展现状与动画产业A才需求的错位

在国家重视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在动漫行业迅速发展后对动漫人才需求的就业市场预期驱动下,动漫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在进人21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较大、在校生非常多的动漫高等教育大国。截至2006年5月全国已有305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教育,除去2000年已有的两所院校,在6年的发展过程中新增了303所。也就是说动画的高等教育以平均一年50所左右。平均一个月4所左右,平均一个星期1所高等院校的增长速度迅速普及开来。可以说,自中国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动画专业在所有学科建设中是普及速度最快的一个专业,而且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有点像当年的,盲目扩招带来动漫专业的过度膨胀,如此迅速发展的动漫教育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动漫教育急需以满足符合动画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来解决与动漫产业接轨的难题。

教育理念决定教育模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动画教育理念的片面性,是目前我国高等动画教育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从大学的名称、学制、办学层次到专业的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编写等,很多都是由国家教育部在进行统一管理的,这本身有利也有弊。所以,要在一些领域里,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比如:对未来各个影视机构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动画人才,是艺术型为主的还是技术型为主的,要有相对应的预见性,教育特色要有所侧重和考虑。

目前国内许多院校教学方向都集中在实验动画教学领域里面。不需要以商业为目标,也不用产业的标准完成作品。只是探讨一种新的材料、新的风格、新的不同表现手段。在制作动画和培养人才上,实验动画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实验动画教学领域,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是必要的,学校有它的独立性和研究性,学校里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研究思维、创作思维能力。但是。如果所有高等院校动漫专业都只侧重探索实验动画,出去以后还需要培养两年才能进入作状态,会走人另一个极端。所以只强调实验动画的教学,完全不以商业为目标,用产业的标准去生产,教学与产业接轨也会有一定障碍。

当前我们从各个方面反馈过来的意见是中国动漫教育发展基础是有了,但不能很好的和动漫产业接轨。原因在哪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校没有把产学研结合好。以前我们是不懂技术,靠传统动画如《大闹天宫》《铁扇公主》这类比较原始的制作方法完成动画作品,但是从这类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是技术的落后,不是水平的有限,而是一种独有创造力的体现。现如今我们有了技术。这点从近几年出品的动画片中就有目共睹,如《蓝猫三千问》《魔比斯环》《秦时明月》等等大量的三维作品涌现出来,可是在这些作品中又有几部是被人称道,影响一代人的呢?答案是没有。既然有了技术为什么我们的动画水而落后了?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产学研的结合不是光在嘴上喊,而是要真正做到实处。

动漫产业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它不是靠仿造某个著名的形象或者故事就能产生的。一个被大众所喜爱的动画片、一个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就好比现实中活生生的故事、活生生的人。因此才会被更多的人追捧和喜爱。同时,围绕这个故事和人物的动漫相关产业也自热而然的被推广开来。那么我们的产学研是否可以解释为,先研究再学习再成为产业,成为产业之后再研究,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首先,研究故事、研究剧本、研究人物形象。其次,学习那些优秀的作品,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这些优秀的作品相结合。当被认可的时候,就可以大规模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更好的再学习。再次,投放市场之后,市场效应就会随之而产生,继续深入的研究将不再是难题。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也就是动漫不断创新、自我开发的一个过程,整个动漫的产业链将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因此,高校应承载这个产业链中人才培养部分的重要环节。

中国动漫的学校教育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把产业动画的主要要求搬到学校里来实践同样重要,在学校成立产业教研室、工作室。让学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投入产业不要再培训。并且与企业合作参与最新技术项目的开发与实践,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技能、创新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按照产业的标准培养。学生实际上可以有两个选择既可以选择当动画师到产业里去,因为他接受过这种训练,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当艺术家。既按照产业的标准,同时又增加很多课程朝艺术的方向发展。多种选择的总比只有一种选择要好。另外,既要考虑学生的毕业选择,也要考虑社会与产业对人才的选择。

结语

动漫教育必须产学研相结合。唯有这样才会不断有新鲜血液被注入,毕竟动漫是个充满朝气的、需要不断有年轻人怀抱理想为之奋斗的产业,新技术的开发、新理念的创作这些都离不开他们。与社会、市场接轨才能真正保持这种更新,才会不断有新作品推出,才会被大众所接受,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经典。学校应培养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动漫人才,为了让学生接受最先进的现代动漫教育提供平台。同时整个动漫产业链的链接也是在作为培养基地的高校所不能忽视的。

中国现阶段的动漫教育与中国动漫产业的需求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接口,不断大规模的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动漫专业的毕业生,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研究生,但是否真正培养出当代中国动漫产业急需的各层次人才,其结果值得我们反思。动漫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而且还必须优化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人才培养必须以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动漫产业的需求为主要目标。才能解决目前的动漫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产业需求终端之间存在的错位问题。

摘要本文对我国动画教育发展现状和动漫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反思。

现状分析论文篇3

关键词:生物柴油柴油清洁应用展望

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连炼制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以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加快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尤其是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1环境保护推动柴油标准的不断提高

目前世界每年新车产量大约5000万辆,全世界汽车保有量大约7.5亿辆(含摩托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油和柴油的用量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近20年来,虽然在改善油品燃烧过程、尾气净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改善汽车的运行性能和降低汽车尾气中害物质的排放量,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998年6月4日提出了汽车燃料质量国际统一标准即"世界燃油规范"Ⅲ类标准。柴油"世界燃油规范"Ⅱ类、Ⅲ类标准(见表1、表2)。由表1、表2可以看出,Ⅱ类标准在目前基础上,提出了芳烃含量的限制,对硫含量、十六烷值等提出了更高的标准,Ⅲ类标准则在各项指标上比Ⅱ类标准都有更严格的规定。

表1柴油"世界燃油规范"Ⅱ类标准

--------------------------------------------------------------------------------

项目质量指标

--------------------------------------------------------------------------------

十六烷值≥53

硫含量(质量分数),%≤0.03

总芳烃含量(质量分数),%≤25

多环芳烃含量(体积分数),%≤5

95%馏车温度/℃≤355

--------------------------------------------------------------------------------

表2柴油"世界燃油规范"Ⅲ类标准

--------------------------------------------------------------------------------

项目质量指标

--------------------------------------------------------------------------------

十六烷值≥55

硫含量(质量分数),%≤0.003

总芳烃含量(质量分数),%≤15

多环芳烃含量(体积分数),%≤2

95%馏车温度/℃≤340

--------------------------------------------------------------------------------

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急剧上升,大量的燃油被消耗,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重要的原因。为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最近颁布了柴油机排放控制新标准(见表3)。新标准采用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排放法规体系,使我国对新柴油机车的排放要求达到欧洲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表3我国柴油机排放新控制标准g/kW.h

实施阶段实施日期COHCNOXPA

≤85kW>85kW

011997-10-0111.22.414.41.100.92

022000-10-014.51.18.00.610.36

032005-10-014.01.17.00.150.15

我国目前的车用无铅汽油和柴油标准介于世界燃油规范Ⅰ类油和Ⅱ类油水平之间,要满足汽车达到欧洲Ⅰ类排放标准都困难,更无法满足入世及举办奥运会的要求。为此,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要求在清洁油品生产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2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

炼油企业为了向市场提供清洁油品使燃烧柴油尾气排放达到标准要求,需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要有性能优异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以脱除难以加氢脱硫的4,6-二甲基苯并噻吩等芳香基硫化合物;二是要有抗硫的贵金属芳烃饱和催化剂,能使芳烃加氢饱和在较低压力下进行,以节省投资;三是要有提高十六烷值的工艺。而生物柴油以其优异的环保性能可很容易达到"世界燃油规范"的柴油Ⅱ、Ⅲ类标准要求。

众所周知,柴油分子是由15个左右的碳链组成的,研究发现植物油分子则一般又14~18个碳链组成,与柴油分子中碳数相近。因此生物柴油就是一种用油彩籽等可再生植物油加工制取的新型燃料。按化学成分分析,生物柴油燃料是一种高脂酸甲烷,它是通过以不饱和油酸C18为主要成分的甘油脂分解而获得的[1]。与常规柴油相比,生物柴油下述具有无法比拟的性能。

(1)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使得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生物柴油中不含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而废气对人体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降低90%的空气毒性,降低94%的患碍率;由于生物柴油含氧量高,使其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有催化剂时为95%);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

(2)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无添加剂冷滤点达-20℃。

(3)具有较好的性能。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低,使用寿命长。

(4)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由于闪点高,生物柴油不属于危险品。因此,在运输、储存、使用方面的有是显而易见的。

(5)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十六烷值高,使其燃烧性好于柴油,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使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加长。

(6)具有可再声性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储量不同其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可供应量不会枯竭。

生物柴油的优良性能使得采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废气排放指标不仅满足目前的欧洲Ⅱ号标准,甚至满足随后即将在欧洲颁布实施的更加严格的欧洲Ⅲ号排放标准。而且由于生物柴油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远低于该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而改善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有害于人类的重大环境问题。因而生物柴油是一种真正的绿色柴油。

3生物柴油的应用现状

在国际市场上,生物柴油根据等级和纯度的不同,价格在250美元/t以上。目前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建立商品化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并把生物柴油作为代用燃料广泛使用。

生物柴油使用最多的是欧洲,份额已占到成品油市场的5%。目前在欧洲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为菜籽油,目前的生物柴油标准也主要是参照菜籽油的生物柴油标准品质作出的,表4为现阶段生物的德国标准。1999年,欧盟共生产出3.90*105m3生物柴油。2000年初德国的总生物柴油生产量已达450kt,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德国凯姆瑞亚.斯凯特公司自1991年起开发研制了用植物油如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和设备。目前利用该公司的工艺和设备已在德国和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建起了多个生物柴油生产工厂,最大产量达300t/d。表5是德国凯姆瑞亚.斯凯特公司开发生产的生物柴油与普通柴油主要性能比较,可以看出,生物柴油在冷滤点、闪点、燃烧功效、含硫量、含氧量、燃烧耗氧量、对水源的危害方面优于普通柴油,而其他指标与普通柴油相当。

在美国,生物柴油的产量由1999年的1892.5m3猛增到2000年的18925m3。目前已有纯态形式的生物柴油燃料和混合生物柴油燃料,在汽车上实际使用超过1.6*107km的实验基础。纯态形式的生物柴油又称为净生物柴油,已经被美国能源政策法正式列为一种汽车替代燃料。依据原料和生产商的不同,目前美国净生物柴油的价格不及0.515~0.793美元/L;含80%生物柴油成分的混合生物柴油的市场价格,每升比传统柴油要贵7.93~10.57美分。

日本1995年开始研究生物柴油,在1999年建立了259L/d用煎炸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实验装置,该装置可降低原料成本。目前日本生物柴油年产量可达400kt。

4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学法生产,即用动物和植物油脂和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在酸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在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生产设备与一般制油设备相同,生产过程中可产生10%左右的副产品甘油。

目前生物柴油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据统计,生物柴油制备成本的75%是原料成本。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从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美国已开始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研究高油含量的植物。日本采用工业废油和废煎炸油。欧洲是在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上种植富油脂的农作物。

但化学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点:工艺复杂、醇必须过量,后续工艺必须有相应的醇回收装置,能耗高;色泽深,由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容易变质;酯化产物难于回收,成本高;生产过程有废碱液排放。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研究用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即用动物油脂和低碳醇通过脂肪酶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及乙酯。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排放的优点。但目前主要问题有:对甲醇及乙醇的转化率低,一般仅为40%~60%,由于目前脂肪酶对长链脂肪醇的酯化或转酯化有效,而对短链脂肪醇如甲醇或乙醇等转化率低。而且短链醇对酶有一定毒性,酶的使用寿命短。副产物甘油和水难于回收,不但对产物形成抑制,而且甘油读固定化酶有毒性,使固定化酶使用寿命短。

5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分析

生产和推广应用生物柴油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1)原料易得且价廉。用油菜籽和甲醇为生产原料,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对石油制取燃油的依赖。(2)有利于土壤优化。种植油菜可与其他作物轮种,改善土壤状况,调整平衡土壤养分,挖掘土壤增产潜力。(3)副产品具有经济价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油、油酸、卵磷脂等一些副产品市场前景较好。(4)环保效益显著。生物查燃烧时不排放二氧化硫,排出的有害气体比石油柴油减少70%左右,且可获得充分降解,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此外生物柴油由于竞争力不断提高、政府的扶持和世界范围内汽车车型柴油化的趋势加快而前景更加广阔。

5.1生物柴油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世界上含硫原油(含硫量0.5%~2.0%)和高硫原油(含硫量在2.0%以上)的产量已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75%以上,其中含硫量在1%以上的原油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55%以上,含硫量在2%以上的原油也占30%以上。目前全球炼油厂加工的原油平均相对密度是0.8514,平均含硫量是0.9%;在2000年以后,平均相对密度将上升到0.8633,含硫量将上升到1.6%。炼油厂要在现有基础上,使柴油含硫量低、有良好的安定性及性、较高的十六烷值和清净性,必须在装置调整上投入大量资金,并由此带来油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在这方面,各发达国家的炼厂均投入了重金。从美国的情况看,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油品清洁化,已累计投入了300多亿美元。由此造成的油品成本提高使目前美国炼厂吨毛利仅在每桶1美元左右,维持微利状态,有的企业甚至亏损;从欧洲的情况来说,欧洲炼油厂要达到2000年欧盟燃油规格,估计需要投资200亿~300亿美元。欧洲石油工业协会估计的投资更高,该组织认为要达到2000年和2005年的柴油规格,需要投资440亿~500亿美元。

随着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改进,使用生物柴油的发动机即可使用普通柴油的发动机(对有些机型仅需换密封圈和滤芯),无需作任何改动,生物柴油可与普通柴油在油箱中以任何比例相混,并对驾驶动无任何影响,驾驶者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驾驶动力差别。加之柴油替代燃料所用原料随着规模种植价格日趋低廉,使柴油替代燃料的生产成本逐步下降,与常规柴油的价格正在缩小,如美国生物柴油的价格已从每升1.06美元降到0.33~0.59美元,这个价格与普通柴油的价格差不多。

5.2政府对生物柴油的扶持政策

目前许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对生物柴油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为了进一步鼓励使用生物柴油,美国农业部决定今后两年每年拿出1.5亿美元补贴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的使用,目前美国至少有5个州正在考虑制订税收鼓励政策。目前在欧洲生产生物柴油可享受到政府的税收政策优惠,其零售价低于普通柴油(如在德国加油站生物柴油的零售价格目前为约1.45马克/L,而柴油为1.60马克/L)。据Frost&Sullivan企业咨询公司最新发表的"欧盟生物柴油市场"报告,为实现"京都协议"规定的目标(在2008-2012年,欧盟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欧盟即将出台鼓励开发和使用生物柴油的新规定,如对生物柴油免征增值税,规定机动车使用生物动力燃料占动力燃料营业总额的最低份额。新规定的出台不仅有助于欧盟生物柴油市场的稳定,而且生物柴油营业额将从2000年的5.035亿美元猛增至24亿美元,平均年增25%。

5.3现代柴油机促使汽车车型柴油化的趋势加快

在欧洲,1999年新购柴油轿车比例约为30%,法国甚至达到48%。2000年,欧洲市场上柴油轿车的销售量达到440万辆,比1995年翻了一倍。现在经济型轿车主要生产厂商如大众、雷诺、欧宝和福特的顾客中,几乎有一半需要柴油车。目前,在欧洲轿车市场上,新型柴油轿车购买率达30%,专家预言:到2006年,欧洲每2辆新车中就有1辆是柴油车。在美国市场上,商用车(即我国所称的卡车、客车)的90%为柴油车;在日本,将近10%的轿车是柴油轿车,38%的商用车为柴油车。美国、日本及欧洲的重型汽车全部使用柴油机为动力。许多国家在税收、燃料供应等方面予以政策上的倾斜,敦促柴油发动机的普及和发展。我国柴油汽车生产比例已由1990年的15%上升到1998年的26%。1997年我国生产的重型载货汽车和大型客车全部采用柴油发动机;65.9%中型载货汽车采用柴油发动机,53.5%中型客车采用柴油发动机;55.4%和29.4%的轻型载货汽车、轻型客车也开始采用柴油发动机。我国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总重量超过5t的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在2000年后主要采用柴油为燃料。在未来的几年,是中国汽车工业腾飞的时代。因此,我国柴油车产量的增长趋势还将继续下去,汽车柴油化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汽车车型柴油化趋势的加快主要是由于现代柴油机采用了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高压燃油直喷式燃烧系统以及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已完全克服了传统柴油机的缺点,能够满足现行的国际排放标准,而这些装置和技术要求柴油含硫量低,有良好的安定性及性,较高的十六烷值和清净性等。随着现代柴油机使用生物柴油燃料技术的成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这种汽车车型柴油化趋势会进一步加快。据专家预测,在2010年以前,是柴油需求年均增长3.3%,到2010年,世界柴油的需求量将从目前的38%增加到45%。而世界范围内柴油的供应量严重不足,给生物柴油留下广阔的发展空间。

6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原料分析及发展建议

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也将是我国未来较长时间石油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到2005年,随着我国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我国柴油产量到2005年预计可达到80.5Mt,仍缺口600~2400kt。预计到2010年柴哟的需求量将突破100Mt,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0Mt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

国内也已研制成功利用菜籽油、大豆油、米糠油脚料、工业猪油、牛油及野生植物小桐籽油等作原料,经预酯化、再酯化射干难产生物柴油的工艺。高品质的原料是生产高品质生物柴油和取得高收率的基本保证。由于双低菜籽油生产的生物柴油含硫量低,从而使该菜籽油生物柴油具有好的排放标准,因此目前在欧洲普遍栽种双低菜籽。就目前而言,每公顷土地可生产约30t菜籽(含油量约40%)。我国有很多地区油菜籽种植面积很大,在加工传统的食用油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开发生产生物柴油燃料是油菜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研究发现棉籽油与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因此在我国采用棉籽油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还是可行的。当然,此时的棉籽油生物柴油标准需要按照中国的实际作相应的调整。

1t油菜籽可制取约160kg生物柴油,同时可副产16kg甘油。而纯度高达99.7%的特级甘油价格为2000美元/t。因此,制取生物柴油与精致甘油工艺联产,将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若能建年产100kt具有一定工业化生产规模的生物柴油装置,其经济效益更为可观。近几年来,生物柴油燃料已被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美国和欧洲已开始建立商品化生产,市场很有吸引力,原料也不会存在问题,因此,有很多大公司纷纷开拓这一业务,期望在开始时就能占领市场。南斯拉夫在五、六年前已研制成功这项技术且已生产,后因经济困难而停产,测试数据表明,南斯拉夫的技术水平同德国、意大利等国的相同,可探讨与南斯拉夫合作帮助我国发展这一技术。

参考文献

现状分析论文篇4

论文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健康状况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如何更好地在高等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巫需解决的问题。但纵观近几年国内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宏观层面,而对于具体的课程实施则甚少涉及。针对现状,本文作者从高校传统体育课程入手,运用调查法,文缺法,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山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这些高校实施公共体育教学的现实情况。最后本文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0.前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了学生未来健康状况以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开展体育工作,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中来并形成终身体育观念以适应未来生活、学习、工作的挑战,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函需解决的问题。但纵观近几年国内的健康教育研究,大多停留在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宏观层面,而对于具体的课程实施甚少涉及。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对于改变现实的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策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主要对象为山东省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法。

1.2.1.1问卷调查法,随机发放14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07份,(男生721人,女生686人)回收率为98%。

1.2.1.2访谈法。分别对各所被调查学校的分管校长,体育教师。

1.2.2文献法。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学学校体育的资料,以及在各学校查阅了在校生的体育课成绩以及素质达标成绩。

1.2.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其结果。本研究利用MicrosoftExcel以及SPSS11.5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各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的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这一指导思想的理念显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强调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2.2教学模式现阶段,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改革有着极高的期望,山东省各所高校也有不同形式的探索,有些学校已经逐步地改变了传统的上课方式。如有些学校在2006新学年将实行一种全新的课程组织形式,即从新生人学即开始上选项体育课,打开行政班的界限,实行一、二年级必修公共体育课选项的方式,三、四年级开设选修体育课的方式(原则上一年选择一项课程,个别素质全面的学生可以一年选择两项)。一年级选项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等实际状况,在进行分班,摸底,体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选项需求进行分班分项教学。二年级选修课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体现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三年级开设选修课,主要以提高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部分学校也开设了保健与康复体育课。该课程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开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太极拳、太极剑、基本素质、球类运动、康复保健知识以及物理康复治疗等内容为主。这一系列的尝试,使得体育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

2.3教学项目选择在体育课的选择项目上,各所高校都呈现了项目多样化、娱乐性的现状,学生更关注一些娱乐性强,易于开展的项目。如体育舞蹈、武术搏击、球类项目等。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应注意以人为本,淡化竞技体育,注重健身性的体育健康项目和竞技项目的搭配,选择那些难度不大、易于开展,能延续到成年期进行的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避免竟技体育教学内容的低层次重复,降低难度,改变规则,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感兴趣的、有特长的终身体育项目。

2.4考核考核是课程建设的向导,考试的内容、方法、形式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作用。通过访谈了解到,各高校对于学生的体育课考核,逐步步人综合的轨道,一般考试内容包括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占总成绩80%;理论知识,占总成绩10%;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占总成绩10%。但是这种考试的内容、形式不能够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过程评价纳人最后的成绩,并且在占总成绩80%的专项综合技术、战术、专项身体素质的考核内容忽略了个体的差异。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山东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为目标。

3.1.2教学模式实施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组织形式。从而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健康需求,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3.1.3山东省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喜爱,易于掌握的项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

3.1.4体育健康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较科学客观,且易于操作,能对学生的三维健康观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3.2建议

3.2.1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定位摒弃注重技术的教学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模式。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把学生的健康发展自始至终贯穿于体育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增进健康,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3.2.2以学生为本,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强调一个“活”字,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创新能力。

3.2.3以人为本,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特别注意学生的要求。

现状分析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加以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

关注教师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一个热点。针对教师教育的现状,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目标,力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水平。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笔者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加以思考,分析应对策略,旨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一、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1.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问卷调查

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笔者对当地的幼儿教师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调查。调查发出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各类结构具体如下:学历结构:大专以上12人,占6%;大专72人,占36%;中专84人,占42%;中专以下32人,占16%.年龄结构:45岁以上10人,占5%;35~45岁30人,占15%;25~35岁84人,占42%;25岁以下76人,占38%。职称结构:高级24人,占12%;一级66人,占33%;二级88人,占44%;无职称22人,占11%。专业结构:幼儿师范或师范专业毕业158人,占79%;非幼师或师范专业毕业42人,占21%。

2.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数据分析

基于调查,首先分析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从调查结果看(如表1所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即中专以上毕业)仍然偏低。

从职称结构的调查结果看(如表2所示),四个年龄组幼儿教师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总体上具备高级和一级幼师资格的教师仅占45%,即大部分幼师属于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幼儿教师整体资历较低的现实。

其次,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看,调查显示,幼儿教育理论基础较全面,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并不多,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领域排序也说明老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等问题;能够正确回答问卷中相关理论基础问题的教师,尚不足所调查的幼儿教师总量的1/3;只有23%的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学科知识的进展和最新动态,各专业知识构成比较全面的教师也不多;从教能力、研究能力都略显不足,经常性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只占45%,有46%的教师主动反思教学并及时调整活动;只有16%的教师能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从专业情意来看,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如何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和评价幼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从调查看,只有49%的教师愿意继续从事幼儿教育事业;37%的教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本班幼儿;当幼儿十分顽皮并屡教不听时,12%的老师会忍耐,8%的老师会惩罚;有28%的老师关注自己的发展,29%关注教育的发展,43%关注幼儿的思维发展;有45%老师有时会特别关照在园就读幼儿中一些穿着漂亮又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当幼儿们突然在幼儿园生病,你首先想到通知家长的占30%、送往医院的占40%、向园领导汇报的占25%、采取其他办法的占5%;对一名不愿来园的孩子,有10%的老师采取“不管他,哭几天他就适应了”的态度;对不能听懂普通话的新转学来的外地幼儿,有40%的老师采取“一些游戏,让该孩子充分参与,并在游戏中与其他孩子接触交流”办法,有37%的老师采取“以实物、手势等辅助方式,努力与该幼儿进行初步勾通”办法,有10%的老师持“不管他,认为过一段时他会自行听懂”的态度。而就培养训练这个方面分析,调查也显示,定期参加幼师系统的继续教育或本园组织的教师培训的占调查总数的60%,曾参加社会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师占72%,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接受过培训。虽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有的也是不定期、不规范的;所接受的培训,也是强调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标准,强调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学科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能力,既没有考虑到教师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及内在需求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多元化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对不同教师的不同要求。而这项指标的滞后,直接反映出我们幼儿教师专业化提升乏力。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们的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总体上是比较低的。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状况的原因追踪

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这一现实,笔者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政府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认识肤浅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的认识水平,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也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尽管我国《教师法》将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官方的职业分类体系也把教师列人专业技术人员类,但实际上,社会并没有把教师与工程师、律师、医生等同看待,更没有被看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性工作。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性和专业素质也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甚至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这种认识状况足以说明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2)幼儿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不高

作为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幼儿教师职业应该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的专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并不高。在学历要求上,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学历要求档次低得多,但就是这样低的要求,也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达标。更何况,又有相当部分教师的学历并非通过正规的严格的师范教育而获得,而是通过接受各种学历补偿性教育途径来获得,其中含有不少水分。而且在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机制不完善,只要有个学历,不管是怎样获取的,在短期内突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通过一个不太严格的考试,以及流于形式的面试、试讲,就能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这样一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幼儿师范教育的专业培训水平不高

高水平的专业活动,需要从业人员通过严格组织起来的、严格的、有效的专业培训活动获得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水平。然而,现实是幼儿师范教育中缺乏专业培训目标的系统构建,在教师的不同成长发展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哪些观念、理论和能力及达到的水平,仍缺乏明确的认识;课程设置没有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学科、教育专业等知识的关系,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需要,课程比例失调较严重,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缺乏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认同感与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方向感。这些足以反映出专业培训水平不高的客观现实,很难把培训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连续性过程中的有机阶段,也使教师失去了一种真实的自我发展的体验和愿望。

2.幼儿教师自身的原因

(1)幼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

幼儿教师如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在专业活动中应当具有自,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意识等很多方面应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性。但整体上看,由于幼儿教育的公共性的制约和来自公共政治、行政权力的压力,以及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等因素的交织,再加上幼儿教师对专业的内涵、标准认识模糊,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清,对自己职业性质和意义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而不太注重自己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自觉实践并达到自律。

(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的影响

在现实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调查也显示,教师对收入状况、职业声望、工作境况都不大满意;一些年轻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只是她们暂时性的选择,一旦找到适合的职业,她们就会立即离开;一些则认为没什么出息,干得再好专业水平再高也无非就是一名幼师,也就拿几百元工资。诚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当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教师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从业或提高积极性,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观念、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及能否正确对待教学和评价幼儿。

3.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原因

其一,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对本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更好激发和引导老师加强对新形势下幼儿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早期环境、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及幼儿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再加上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尚显薄弱。要确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提高专业水平,都是不可能的。其二,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晋级等在幼儿教育领域还是十分局限的,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开展该项工作以外,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正常开展该项工作。在许多私营幼儿园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教师资格的概念,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格认定和晋级提升。如此,我们幼儿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显然是难以提高的。

三、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应对

1.国家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都必须给以政策上的倾斜与资金上加大投入。只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才有提高的可能;只有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工资提高了,幼儿教师职业才能更有吸引力。

2.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

从国际背景考察,一些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例如,全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儿童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等。在国内,有学者提出“研究型标准”,认为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创新性课堂的建设者、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探索者。有学者则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针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总体要求标准。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则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当然,可操作执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讨论,并在实施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3.实施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

结合当前我们幼儿教师现状,笔者认为幼儿教师教育专业与课程应从“深”与“广”两个方面进行调整。“深”即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深度,开展相应的专业学习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深度;“广”即幼儿教育的综合知识的宽度。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为引导参与为主的模式,不仅要给幼儿一些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并培养科学兴趣,由“谈科学”到“做科学”。拓宽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构筑多元化、综合型、有时代性的幼师课程,组织相关学习培训,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通过科学的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弥补过去的空缺,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专业化才能最终实现。

4.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训制度,形成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笔者赞成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改革思路,把职前、人职与职后教师教育连接成一个整体,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与物质条件。要实现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目标,要求建立“开放型”教师培养模式,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更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把幼儿教师专业化看作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灵活多样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切实发展幼儿教师的实践性反恩能力,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把握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坚持“教师为本”的继续教育,以幼儿教师发展为本,切实把握幼儿教师现状,根据幼儿教师自身需要和发展需要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重视“园本培训”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

现状分析论文篇6

计算机技能型劳动人员是近阶段社会需求量非常大的实用型人才,社会各个行业都需要既懂得技术又能具体操作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劳动者。1995年以后职业中专学生就业逐步定位在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具备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适应岗位变化的储备知识以及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初步管理能力等是激烈市场竞争对职业中专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普教和高教的扩招,目前职业中专生源素质不容乐观。因为素质、成绩相对较高的学生进入普教和高教;相对较低的学生才进入职业中专进行技能培养。而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一般较差,加上有些职业中专专业技能教育不系统,没有针对性,对社会现状理解浅薄,使得部分中专生进入用人单位后,“不能干、干不了、干不好、不会干、干不长”的现象屡屡发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当前职业中专教育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解决思路

本人从事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多年,对现阶段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一定了解。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现在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尚未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教学没有层次感、资源配置不合理、没有针对性是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职业中专的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学习的压力和紧迫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就业的压力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进行高深的理论研究,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社会上有一大批计算机短期培训机构,他们利用很短的时间培养从事某一方面的技能型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有一定的特长,但是在择业面的选择上相对狭窄。相对于他们,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利用较长的时间对计算机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

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非常快,应该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重点突出以能力为主的主体思想,以加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教学。下面谈谈几点具体思路。

1.摸准市场需求脉搏,培养“拿来就用”型人才

最近国家把“软件蓝领”的培养定位在中职教育之后,为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就业市场多变,为了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们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岗位需求分析;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少上一些空洞,不切合实际的理论课程。甚至可以让用人单位来参与课程的设置,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与岗位接轨,与实际工作接轨。

2.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能顺应形势发展,走出去,多进行专业研究,深入企业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多参与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还应积极邀请一些计算机行业精英参与教学,吸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增强专业教师的各方面能力。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以往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只有毕业证,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就在就业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目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使他们有“双证”甚至“多证”,为自主择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以上是本人对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点思考,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育工程,还需要我们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和急需的人才。

现状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薪酬管理现状满意度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薪酬管理现状

1.企业现行薪酬状况。某企业是一大型集团集团的分公司,在管理方法上完全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模式,自主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较少,缺少自己的特点,薪酬管理就更是如此。集团公司对薪酬的管理,是建立在对各个企业薪酬总量及结构设计上的控制来进行的,各个直属部门、和分公司均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操作,每年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预算,报集团公司审批,下年初按集团公司统一制定的工资总额发放目标,确定各月的发放额度。

2.薪酬构成。企业目前薪酬主要由工资、规定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的福利项目构成。

(1)工资。工资是企业为员工支薪酬的主体,为薪酬的其它部分(如社会保险和公积金及其他福利)提供计算基础,也是员工能够最直接了解的部分,分为基础工资、年功工资、效益贡献工资及补贴等,每部分各有其独立的确定办法,为满足不同的要求而设计。

(2)年终奖金。年终奖金该企业薪酬分配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根据集团公司的利润情况,该企业按比例提取奖金,对员工进行分配。

(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这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为职工办理的基本保险项目。

(4)其他福利。包括企业对员工的非工作时间报酬、津贴和服务。非工作时间报酬,包括假日、节日、带薪休假、事假,以及探亲假等;津贴,包括交通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升学补助等;服务,包括班车、工作服、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食堂与卫生设施及节日慰问等。

3.企业员工对现有薪酬满意度分析。通过对企业内部员工发放问卷获得原始数据(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2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为91.8%,有效回收率为93.3%),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确保数据的有效与可靠性。

第一,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总体感觉。只有4%的员工表示非常满意,而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员工比例达到了53%。此外,从公平性、激励性、对人才吸引性三个纬度进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各个纬度的满意度均较低。满意度调查说明现行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重新设计薪酬制度。

第二,对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员工对各类付薪因素在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的满意程度不高,对现行薪酬制度中体现个人绩效、岗位价值、个人技能的不满意的为58%~63%,满意度较高的仅为8%~14%,反映出现行薪酬制度以职务、工龄等作为主要付薪因素,缺乏考核、奖金固化,以及忽略岗位价值和个人技能差异。

第三,其他方面。在对现行薪酬的结构态度、对现行福利政策的态度、岗位分析与评价和竞聘上岗的态度、对现行薪酬公平感的感受、竞争淘汰机制、对待薪酬改革的态度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满意度均在10%左右或者更低,多数员工要求对现有薪酬制度进行改革,重新设计企业的薪酬体系。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结合现有薪酬状况和薪酬制度,可总结该企业主要不足之处在于:

1.平均主义。现有薪酬制度缺乏公平性,部分岗位的薪酬拉不开差距,相同岗位的工资差异较大也让员工感到不满。

(1)企业未进行科学的工作评价。工作评价是薪酬设计的基础,评价的结果会成为确定薪酬的有力依据。工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和责任、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工作对组织整体目标实现的相对价值的大小、工作环境和风险等。该企业没有进行详尽、科学、合理的工作分析,因而也无法进行工作评价。

(2)决策过程和程序不透明。现有工资登记对员工完全保密,透明度较低,另外,绩效考核虽然与员工薪酬挂钩,但考核分数不公开也使员工感到不公平。并且员工工资等级的确定随意性较大,并且一旦确定,长时间难以更改,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

2.激励不够。通过薪酬系统来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是最常见、最有效也是最常运用的方法。而目前企业采用相同的工资制度、工资结构,工资制度与岗位性质的结合度也不够,没有其他的激励方式来承认员工的工作成就和贡献大小,激励手段单一,不能满足各种层次员工的需要。

3.未实现业绩薪酬观。在薪酬支付方面依然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津贴薪酬观,即一般情况下,尤其对中高层管理者每年都会受到加薪待遇,由于工龄工资和级别的增长,不论企业和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又干了一年的员工基本都有权力增加基本工资。这种倾向不符合现代企业对薪酬的设计。现有的津贴薪酬观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表现的好与坏在薪酬奖励中得不到体现。应逐步由津贴薪酬观向业绩薪酬观转变,使工薪和奖励主要以工作表现为依据。

4.同工不同酬。现有的薪酬制度针对公司的正式员工和外聘员工制定了不同的工资标准,正式员工在同一岗位工资相差也很大,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严重挫伤了这些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也影响了他们工作积极性,在与公司的短期合同期满后,很多员工都选择离开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军胜:《薪酬管理实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现状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机关培训中心经济型酒店转型可行性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各地党政机关纷纷兴建了许多培训中心,即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培训等为一体的宾馆。随着国家发改委要求机关培训中心与原机关逐步脱钩,培训中心就失去了获取利润的途径,从而使其发展陷入了困境。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却与之相反,市场供应相对稀缺。

一、机关培训中心现状分析

1、内部设施过于豪华,失去培训中心的原意。党政机关兴建“培训中心”,在全国是个普遍现象,而大型国有企业,甚至一些边远穷县,也在建“培训中心”。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能看到各种“重量级”的单位和部门建的“培训中心”,而且各培训中心互相攀比,增加设备,有很多直接按照宾馆酒店的格局建造。豪华的住宿设施和康体娱乐设施远远超过干部或员工培训的需求标准。

2、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培训中心”的设施重点是“对内服务”,常处于半经营状态,许多设施长年闲置,利用率不高,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些培训中心造成大量非生产性国有资产滞留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不讲使用效益,又不求保值增值,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政企不分或政事不分,滋生腐败导致亏损严重。培训中心大多数是事业单位,可获得所属机关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因此培训中心不会象一般的宾馆酒店那样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管,成为部分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温床”。建设豪华的培训中心,不仅可以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还可以为培训中心获取不正当利益,将公共资源转变为本机关掌控的资源。由于培训中心是由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建设经营的,是集体资产,个人不需要对此直接负责,因此有些培训中心每年主管经营部门上缴的财务报表总是亏损的,需要财政或者预算外资金补贴,成为年年亏空的“无底洞”。

4、财务管理不规范,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当前培训中心普遍存在资产帐外管理、资产出租收入难以收回、挪用财政资金、违规占地、未经审批擅自搞基本建设等问题。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一些领导在这里随意搞招待等,这不但增加了财政的负担,并且影响了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

5、人事管理不善,员工素质不高。培训中心经营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专业人员很少受过系统培训,而普通员工更是存在培训不足,服务技能差、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培训中心由于实行事业编制,人员流动困难,从而导致人才闲置,人才浪费情况严重。

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经济型酒店的定义。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与全服务型酒店不同,是满足一般平民旅行住宿需求的产品设施。根据其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把经济型酒店的定义为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

2、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经济型酒店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干净、舒适、方便、实惠为主要特征。国家商务部的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在我国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可预见,在未来几年,经济型酒店还会保持同样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酒店业的后起之秀。

三、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意义

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既利于培训中心的改革,又利于我国经济型酒店实力的增强。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是机关的附属物,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机制陈旧,缺乏活力,难以发展。通过改革,一是盘活了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在置换国有资产的同时,吸纳了大量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使社会资本大幅度增加;三是可以释放人的潜能。对于经济型酒店而言,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对于壮大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降低经济型酒店的成本,提高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国际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四、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支持分析。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是适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需要。现有的许多的机关培训中心都是所在部门的下属单位,实行的是事业编制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和财政拨款。目前正在进行的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继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又一次社会变革。将机关培训中心推向市场,实行政企分开,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市场化经营或通过拍卖、置换、改造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按照企事分开和机构剥离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转企改制,推动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进入市场,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使国有资产逐渐淡出服务业经营。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为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市场潜力分析。目前国内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量很大,但有效供给相对不足,而且面临国外知名经济型酒店的挑战。机关培训中心转型为经济型酒店后,能有效增加供给,壮大力量,提高竞争力。

(1)市场需求日益增大。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是新兴产业,成长迅速。一是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经济型酒店以其价格适中,质量上乘,服务优质等特点,成为大众旅游者的首选。二是中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刺激了商务旅游的发展,同样产生了对经济型酒店的巨大需求。一些设备豪华,装修考究,服务优良,能大幅度降低价格的新型酒店业,开始受到商务旅行者的青睐。三是随着中国入境旅游的发展,国际游客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也逐渐上升。

(2)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存在严重的供给不足,行业增长空间非常大。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国内旅游规模、消费者住宿消费额意愿、中档住宿单位数量三个指标测算,若我国的人均出游率、人均中档客房数达到美国一半标准,我国目前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客房供应量还有近70倍增量空间。因此,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可以有效增加市场供给,提高国内经济型酒店竞争力。

(3)资源优势分析。机关培训中心可以为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党政机关和企业的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专门的培训与会议场所,但许多培训中心实际上是以疗养院、度假村的形式和要求建造,其设施设备作为培训中心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问题和弊端,但却为各类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基础,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机关培训中心可在现有情况下,按照经济型酒店以家居精致、简洁为目标的改造要求,关停部分设施,减免部分服务功能,对培训中心的陈旧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和适当装修。这样投资不大,但却达到了舒适、便利、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由培训中心改建成经济型酒店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从而使经营成本也降低不少。

(4)投资收益分析。在中国,经济型酒店一般为一二千万元的投资,再加上利用培训中心原有的硬件设施,投资比较低,人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在用工数量上,星级酒店的客房数与员工数的比例通常在1∶1.2以上,而经济型酒店一般在1∶0.5以下。经济型酒店达到每年10%的回报率。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高达85%~90%,在正常情况下,高星级酒店需要10年才能收回投资,而经济型酒店仅需5—6年即可收回投资。同时,经济型酒店是结合物业与酒店的优质项目,政策环境较宽松,审批较容易,因此进入壁垒较低。机关培训中心属于党政机关管辖,其知名度较高,人脉也较广,能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吸引投资,向经济型酒店过渡。五、转型的具体实施办法

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的具体实施有两大重点,一是国有资产的转让;二是内部人员的管理。

1、资产转让。资产转让是培训中心转型的第一步,主要有三个阶段,即资产评估阶段、专家复审阶段以及出让阶段。资产评估的重点和意义就在于明确资产出售范围,合理确定资产出售价格,方便加强资产租赁合同管理和后续管理等。专家复审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资产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培训中心的资产出让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一是进行股份制改革,国家以培训中心资产折合成股份,以物资形式参股,市场投资者以资金形式参股,成立股份制酒店。二是通过各种关系渠道由民营企业全盘收购,然后进行投资建设,或者机关培训中心与其他企业签订合同,以协议出让的方式实现资产转让。三是举行拍卖会,通过公开拍卖将培训中心资产经营市场化,拍卖的方式更加透明化,更加符合公平公开的原则。

2、内部人员管理。经济型酒店人员配置精简,通常是一人多岗,这样既降低了经营成本,也减少了管理成本。培训中心隶属于党政机关,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原有培训中心人员转化为经济型酒店服务人员,关键是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按需设岗,因事择人,摒弃传统的任人唯亲的“人治”制度,量才使用,防止权利过分集中,造成人浮于事,增加管理成本。

(2)激励机制。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职务层次设计分类考核体系,引入现代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对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德、能、勤、绩全面进行考核;建立多样化的工资分配制度,将工资奖金与员工业绩和顾客评价挂钩;竞争上岗,在企业内部实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从业人员的忧患意识,切实解决原单位内部的各种弊端;同时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尊重、理解、关心员工,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

(3)管理培训。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所受教育和培训以及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应着力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或在职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六、结论

针对机关培训中心的弊端,许多专家学者早已开始了对它的改革和转制的研究。经济型酒店目前正处于黄金阶段,其市场需求量大,投资少,回报率高,而且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与培训中心现有设施相似,是值得研究的新途径。但由于长期积累的各种弊端,转型面临着资产转让、人员管理等诸多问题和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红利: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事人才,2007(1).

[2]刘守海:撤并各类培训中心整顿培训市场秩序[J].成人教育,2000(2).

[3]钟眠源:培训中心还要整顿到几时[J].南国风,2007(7).

[4]李松:培训中心离“阳光”有多远[J].思索,2006(6).

[5]王华,江晓云: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J].社会科学家,2004(2).

[6]赵炜:经济型酒店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7(11).

上一篇:现状调查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