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诗范文

时间:2023-12-01 22:30:23

朋友的诗篇1

赠沉珂

桂花宫

幽幽恨意别离情,

桂花宫外销人魂,

冷清双眸诉空灵。

亡国美人容颜存。

罂粟花香锁心病,

巫蛊催人憔悴损,

只留记忆驻人情。

子夜歌嚎耐人混。

赠彭潇瑞

赠雷皓婷

白衣轻罗绝双娇,

独坐亭中赏花町,

皑皑白雪魂可消。

青涩娇滴沁人心。

菡萏粉黛佳人巧,

可惜贵人怜茶悯,

翠滴不语亦潇潇。

朋友的诗篇2

我轻轻地挥手,

留下的是无穷的思念.

平凡的我,

平凡的作文,在小荷中留下平凡的一角.

面对繁忙的学习,

我在"小荷””得到解脱.

面对将来的日子,

我只好留恋地离开"小荷””.

花谢了,述不尽我我对"小荷””一片怀念心.

草枯了,说不完我对"小荷””一片留恋情.

来不及说一声"珍重””,

珍惜我们这段友谊,

不要让它在你们的记忆中逝去.

尽管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说声"再见””

希望以后能有相见缘.

朋友的诗篇3

一个清新的下午

轻抿一口薄荷红茶

眯着细眼看阳光

感到红茶的甜

品到薄荷的爽

幽幽的透心凉

忽然想起了你的名字

薄荷~红茶

飞扬着并快乐着

我会负责把灰色的部分抹掉

融化在那一杯

薄荷红茶里……

天籁知音篇

^^^^^^^^^

你的名字是我帮你起的

那是因为

你是我唯一的知音

有一次

你笑着说我很可怕

因为我可以猜透你的一切

你也知道我为什么哭

为什么笑

为什么忧愁

用一首歌来结尾

你的左手旁边是我的右手

你一直在我左右

我们背靠背地放开喉咙唱

朋友的诗篇4

2、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天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

3、雪掩盖了世界的荒凉,却掩饰不住自己的惨白冰冷。

4、下雪总是冷的,就像我对你的心总感觉是凉的。

5、一场雪下不尽冬天的冷漠,朝如青丝暮成雪。

6、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7、小时候喜欢下雪天,是因为好玩。而长大后喜欢下雪天,是因为有你。

8、下雪了,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者渐渐冷,等到惊悟,已过了一季。

9、我喜欢下雪,不是因为可以玩雪,而是因为它纯洁。

10、好久未见的雪和好久未见的你,我想同时拥有。

朋友的诗篇5

【片段一】感悟释题之妙

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说课题。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师:大家对比两个同学的解释,看看有什么异同?

生:一个同学选用“去”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选择用“到”的意思。

师:那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觉得选择那个意思好?

生:李白在黄鹤楼不可能送孟浩然到广陵,应该是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所以,选择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但是,这个就一定准确吗?过一会儿,你们又会有新的看法。

(生似乎不信)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作者的角度该怎么说?

生: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生:“我”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师:作者在题目中就完整地告诉我们地点、人物、事情,还能够引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赏析】学生初读古诗理解大意通常引用注释,对于注释不加选择,拿来就用,影响对古诗的学习。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利用注释本身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活用现成的资料,选择尽量符合诗句意思的解释,而不是生搬硬套。针对学生选择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教师不是包办而是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解决,让古诗和学生充分“对话”。教师巧妙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既出乎意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提高了学习古诗的趣味,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和文本对话的质量。

【片段二】感悟美景之别

师:那时间呢?

生:三月。

生:烟花三月。

师:“三月”多简洁啊,为什么还要“烟花三月”?

生: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生:比较美。

师:繁花似锦的三月,大家喜欢做什么?

生:春游。

师:此时的名胜黄鹤楼游人如织,大家兴致勃勃,可是李白和老朋友呢?

生:正在送别。

生:有点伤心。

师:谁来描绘一下前两句诗的情境。

生:老朋友向西告别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故人面向西,与站在黄鹤楼下的李白告别,在春花似锦的三月下扬州。

生:是老朋友向西和李白辞别。

师:题目“之广陵”就是去扬州,为什么用“下”扬州呢?别急,朗读整首诗,思考了再讨论。

生:说明扬州在黄鹤楼的下面。

生:是下游。

师:你来比画一下。(生比画)扬州不但是在黄鹤楼的下游,而且你还比画出两地江水的落差很大,船上又张开了船帆,行得——

生:飞快。

生:迅速。

【赏析】这一诗句的教学一般紧扣“烟花”,直接告诉学生李、孟二人因分别而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如果真的这样,那李白就是平庸之辈,而非诗仙。优秀的作品是让语言自己“说话”,让读者自己去感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再次利用古诗本身的资源激发学生思考、品味诗意,从“之广陵”与“下扬州”的异同之间,读出朋友匆匆离别的无奈,读出诗情的加速。同时反衬了背景:古人在烟花三月踏春是时尚、愉快的,而李、孟的分别却是与众不同。在快乐背景的映衬下,他们的离愁直染读者心灵。

【片段三】感悟无声之境

师:朋友相送,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李白和朋友说了些什么?诗中有吗?

生:没有。他们好像什么也没有说。

师: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互相交流。

生:他们一下子就分别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下”,船行得快,来不及说。

生:一下子就“远”了。

生:“碧空尽”,一下子就消失了。

师:是啊,朋友离别怎么说也说不完。但是,你和亲人分别,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会一直说吗?

生:我很伤心,说不出。

师: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想说也说不出。朗读后两句诗,说说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生(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孤帆”说明作者眼中只有朋友乘坐的船。

生:“远影”看出作者一直凝视着远去的孤帆。

生:“碧空尽”,孤帆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作者还在眺望。

生:作者对朋友的情感像滔滔江水。

师:是啊,朋友分别挥手再见;朋友看不见了,眺望孤帆;船影不见了,抬头凝望那天空。寄托朋友情谊的形象逐渐消失,思念朋友的情怀油然而生,如滚滚长江水奔流不息。

【赏析】教师知道关键诗句的体会需要铺垫,需要学生情感的迸发,才能感悟到位。一般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多是让学生设想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从生活经验、古诗情境不难知道,真正感情深厚的朋友分别,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唯有泪千行,唯有喉梗塞,唯有手相送、目相视,即“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才是诗情,才有画意,也才是李白的杰作。在本教学片段中,师生合作还原分别场景,从人、船、帆、影的迅速消失,到“尽”,感悟到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抒发根本跟不上,所以寄托于长江水。

【片段四】感悟真挚之情

师:你从哪里看出李白和孟浩然是知心的朋友。

生:“故人”,老朋友。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

师:他和谁告辞?

生:和李白。

师:怎么写成“黄鹤楼”?

生:李白站在黄鹤楼下。

师: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分别,孟浩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李白看着他随船渐远,人影即将消失,他赶紧上到第二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还是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上到第三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仍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他赶紧爬上最高层,孟浩然——

生:孟浩然依然站在船尾凝视着李白。

师:孟浩然看不见李白了,依然——

生:西辞黄鹤楼。

师:直到黄鹤楼望不见,孟浩然还是面朝——

生:西。

师: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生:好朋友。

生:特别好的朋友。

生:知心朋友。

师:浓厚的友情是双方的。李白看船眼里只有“孤帆”,看人只有“故人”。“孤帆”似故人,他为什么觉得孟浩然也孤独呢?

生:因为李白非常关心孟浩然,怕他孤单。

师:他们的感情似——

生:长江水。

生:似滚滚的长江水。

师:李白真想送知心朋友到——

生:到扬州。

生:到广陵。

师:题目就是——

生: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

生:李白在黄鹤楼目送孟浩然到广陵。

【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始终不放弃古诗本身的内涵,处处留心,让古诗自己“说话”。学生在前面几个片段学习之后,似乎已经达到了教学目的,可是意犹未尽。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师生对话,引发学生和李、孟对话,让学生身心浸润在朋友的深情厚谊中。学生和孟浩然告别、和李白告别,也就读活了古诗。孟浩然乘船下扬州,应该是面朝前,即向东,他却朝西辞别。有悖于常理,但不悖于人情。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发现平常中的不同,诗意才能跃然纸上。学生和古诗成功对话,来自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朋友是双方的、朋友之情是相互的,如果只让学生单独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而没有意识到孟浩然对李白的深情,那么学生的体验是残缺的,是不可能深入的,学习古诗也就浮于字词表面,谈不上积累和运用了。课文学到这,与开头首尾相应,对题目的多样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平市联兴小学)■

朋友的诗篇6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送别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按照传统老套的习俗,似乎应该选择秋天这个万木萧萧、色彩凝重的季节,似乎应该选择长亭古道、绿柳飘扬之地,因为离愁别恨涂染景色,悲伤笼罩时空。但是李白不是这样,诗歌一开篇就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明丽生动、宏大开阔的时空背景。远处是苍翠群山,层层叠叠,起伏延伸,形成一条绿带,静静屹立在城池的北边。近处是碧绿河水,潺潺流淌,闪闪发光,环绕东城迤逦而去。诗人和朋友静立城边,远眺山水,离情别意弥漫天地。一个“横”字活现青山静立,生机逼人的情态,一个“绕”字凸显水环城去,城因水媚的神韵,一静一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展现出一幅壮观而飘逸,静穆而活泼的图景。显然,透过这幅图景,我们读到了李白的浪漫和新奇,李白的多情和洒脱。没有凄惨,没有悲伤,没有难舍,没有犹豫。李白好“色”,他善于着色,给山川涂色,给心灵涂色,让色彩淹没离情,让色彩透露欢乐。李白不像在送别一位朋友,倒是好像在和朋友津津有味地欣赏美丽的山水风光,似乎要把壮丽风光铭记心里,远走江湖。

但是诗人又是清醒的,他明白,就在这个地方,就在这一时刻,朋友即将启程,这一次分别,不知何时再相见,不知明天能否相见。人都是这样,行走江湖,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哪能想聚就聚,想见就见呢?这些情况,李白不会不清楚。在李白看来,朋友离别犹如狂风中的一根蓬草,远举高飞,漂泊不定,更有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朋友。其实,朋友处境如此,诗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谁能说得清楚人生旅途有多少欢乐可以追逐,有多少悲伤不可避免。万里迢迢,是一段未知玄幻的旅途,也是一场无望迷茫的等待。不过,李白又因为清醒而旷达,又因为离别而大度,你看,诗人笔下的“一”别“万”里,何等跨越,何等迅即,何等辽远。万里漂泊,万里豪迈,宏大气魄,流贯诗歌,豪放思情,激荡天地。你不得不佩服李白的神奇,灵机一动,大笔一挥,化孤寂为豪迈,化相思为奔放。面对这样的场景,吟咏这样的句子,我们几乎忘记了送别,忘记了忧愁,心中翻涌汩汩豪情,思绪飞越万水千山。

朋友的诗篇7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图形背景 认知隐喻 《送友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开始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文本研究。在西方国家,弗里曼等众多的学者开始了对文学作品开始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在国内,关于中古古典诗词的研究主要是从修辞和文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蓝纯曾经对汉语和英语诗歌中的借代和隐喻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过研究,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北宋词人秦观的一些作品。蓝纯总结归纳出来秦观诗词中的“抽象概念是一些具体的事物”,“自然现象是人的象征”,“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的三个比喻概念和“用部分代替整体”“一般代表特殊”“地点代人”和“特征代物体”的四个指代原则。王寅对元曲《天净沙・秋思》进行了认知解读,并借此提出了认知语言下的翻译观。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进行认知解读,希望可以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认知语言学下的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的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最早是在一九一五年由丹麦心理学家如宾提出来的,突显原则为其基础。我们大家熟知的“脸―花瓶”理论就是基于如宾的这个理论提出来的。其中图形的部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背景部分是为了突出和陪衬主题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得到和感知到的更多的是焦点部分,背景部分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图形是被人关注的焦点,是明显的,背景是通常被人忽略的部分。

隐喻是热门日常生活中用来组织其系统概念不可或缺的认识工具之一,是借助于身边熟悉的意象概念和具体的客观事物来认识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的一个认识过程;隐喻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和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隐喻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系统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事物和熟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参照自己身边有形的、熟知的和具体的意象概念来认识、思考、看待和经历,对陌生的抽象的意象下一个概念,从而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互有关联的认识模式。

映射是隐喻的基本方式。来考夫和约翰逊用源域和目标与之间的映射或者意象图式理论来对隐喻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得出了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属于一种思维模式。映射的过程一般都是从原语指向的语的翻译过程,原语的结构被大范围、系统地转移到他国的语言文化体系里去。

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唐诗《送友人》的解读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解读

诗歌《送友人》的主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诗歌的送别意境,诗人主要是想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恋恋不舍和难以挽留的无奈之情。其中将友人放在了焦点的位置,诗人自己站在了画面之外,同时又隐身在这画面之内。

从微观上对这首诗歌进行解读,我们会发现诗人作为这次送别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同时也是这次送别活动的体验者,面对眼前的情境,自己切实感受到了一种恋恋不舍的朋友之情。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认为,突出的部分一般放在主语的位置。在这首诗歌的首联中,主语的位置上是“青山”和“白水”,属于我们所说的图形部分,是要突显出来的部分,那么背景部分就是“北郭”和“东城”了。作者放眼望去,远处的青翠的山脉横卧在城北的地方,在近处,清澈的溪水从城东流过,青青的山脉,纯净的溪水,青山是静止的,溪水是流动的。这样一高一低,一静一动,一远一近,动静的结合和空间的转换,通过图形―背景的理论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横”和“绕”两个字生动形象地道出了图形-背景之间的关系。通过图形――背景的理论关系分析,全诗的整体艺术美感得到了一个提升,营造了诗歌的美好意境。

在颔联中,“此地”作为背景,被突显出来,这里是朋友送别的地点,在这远处的城外,清澈的溪水旁,“友人”作为图形被逐渐推到读者的眼前。“蓬”原本指的是蓬草,枯黄以后根部就会断掉,然后随风漫无目的地在空中随风飘扬,这里暗指诗人的朋友,所以“朋友”在这里成了图形,并且以“孤蓬”的形象出现。诗人的朋友就像是这随风漂泊的蓬草,不知道何处才是自己停留的地方。诗人有意地慢慢地将“友人”这个图形逐渐推到读者的面前。眼前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可是不知道孤零零的朋友下一站会漂流到何处。读者此刻体会到的是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友情和诗人对朋友前途关心的神情。

诗歌的颔联既是在写景,又是在抒情。“浮云”和“落日”两个物象本来是背景,,可是被诗人推向了前台,使之成为了焦点,成为了读者关注的图形,紧接着“游子”和“故人”的思想情感也被表现了出来。“浮云”顾名思义就是随处漂泊,没有固定性;“落日”在西面缓缓降下,这个时候突然看到了天空中的“浮云”在四处漂泊,诗人就突然想到了自己的朋友也像“浮云”那样飘忽不定,也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究竟会在哪里。“落日”也是在缓缓地落下,不忍心和这亲爱的大地分别,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恋恋不舍之情。“浮云”和“落日”这两个物象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那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歌的尾联中,诗人将图形-背景在此重置,突显焦点,“诗人自己和友人”被作为图形一步步地被推到了前面,彼此间“挥手”就此分别。诗人和朋友的马也被作为焦点图形凸现出来,马似乎也不情愿离开这个地方。马儿如此,更何况是人呢?虽然诗歌在马儿的长鸣之中走向了结束,但是诗人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比那马儿的路途更加长久。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既是景色的观看者,也是这次送别的体验者和感受者,送别是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诗人精心地勾勒出图形-背景倒置的画面,每一幅画面的背后都站立着诗人。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青山”、“白水”这些意象,然后是“浮云”、“落日”和马的长鸣。动静结合,此起彼伏,诗人和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完全融合在这幅有声有色的图画中。正是在这样的景色的承托下,朋友之间的送别之情才显得更加珍贵,愈发让人感到温暖入心。通过对图形和背景之间的不断转换,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升华,读者也感悟和体验到了这次的送别情感。

(二)认知语言学中认识隐喻视角下的解读

《送友人》这首诗歌的认知隐喻主要是通过“植物代表人”和“自然景色是人情”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就对诗歌中这两方面的音质隐喻做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1.植物代表人

颔联中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印证了“植物是人”这一认知隐喻概念。“蓬”在枯黄以后,根部和大地分开,就成了“蓬草”,蓬草随风在空中飘忽不定,没有确切的目的地。在这里。诗人用“蓬草”来比喻即将和自己分别的友人,友人就像是那飘忽不定的蓬草,人生的下一站不知道在何处,天涯浪迹,居无定所。一想到友人就要和自己分别,离开此地,开始自己人生的再一次远行,诗人的内心不禁一阵酸楚,心中弥漫的都是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挽留之情,同时也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挂念之情,也可以理解成为对友人前途的关注之情。蓬草的意象特征映射到友人这个游子的身上,可以更加形象地传达出诗歌的送别意境。

2.自然景色是人情

在诗歌的颔联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印证了这一观点。“浮云”和“落日”本来都属于自然现象,在这里却被用来隐喻自己和友人。“浮云”在天空中随风漂泊,没有固定停靠的地方。诗人的朋友此刻也像那飘忽不定、居无定所的“浮云”。“浮云”那漂泊不定的特征映射到诗人“友人”这个特殊的人物意象之上,二者之间的共同特征或者相似的地方可以帮着读者更好地理解“浮云游子意”。我们通过“落日”可以得知此刻天色已经不早,暗含着诗人和友人马上分别了。落日对大地的恋恋不舍正是此刻作者心中那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的情谊,但是,无奈的是太阳终究还是落山,诗人还是送别了友人。“落日”的这些特征映射到作者的身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三、结语

本文试图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和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对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进行解读。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认知语言学的解读,我们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传统理论指导下不能发现的意义,这样无疑可以扩大读者对于原诗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为诗歌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多角度和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弥补方法单一带来的片面,用语言学理论进行古典诗词的解读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希望可以为诗歌的解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参考文献

[1] Lakoff,G.Women, 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以铸 论诗之不可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1983

[4]谢之君 翻译中隐喻的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 2000,03

[5]代玉华 浅议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原则――诗坛翻译的奇葩[J].价值工程,2012,03

[6]李亚峰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J].商业文化,2011,06

[7]张建科 诗歌连贯的概念整合视角动态阐释[J].芒种,2012,14

[8]吉木哈学 吴桃 浅析形象、意象与意境的诗歌意义[J].芒种,2012,02

朋友的诗篇8

关键词:李白 诗 友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76-02

李白的诗歌在那个诗意纷飞的年代里是一朵奇葩。他的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他的才华馥郁了一个王朝。他,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是唐诗的巅峰,他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美丽。

他的诗歌在盛唐大放异彩。他的成名和他成长的年代有关。唐代科举进士以诗赋取士,这恐怕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大原因,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看,这一政策也正促使了游学的兴盛。读书人外出求学,改变现状,谋求富贵的目的是自古有之,唐代更是兴盛。那么这些人在远游的途中难免要相遇,难免会惺惺相惜,而且往往都能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作为诗人,最拿手的方法就是通过“诗”这种载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这一方面,李白尤是如此。他壮岁出川,远游江河,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他在政治仕途中失意,却在朋友交往中收获颇丰。与朋友的诚挚友谊,便是他远游过程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于是他为朋友写下了多少诗篇,也为后人留下了几多感叹。他和朋友的情谊辉煌了整个盛唐,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话,就让我们在时光中穿行,去寻找那些美丽的乐章。

1 深深的情谊与对自然的赞美

要从李白的远游谈起,就不能不说起《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据说是李白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蜀地时的的作品。尽管诗意是对月抒情,却将月拟人化了,变成了对友人,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首尾两句交相呼应,看到山月随着江水跟自己远去,诗人的心中涌上一种思念之情,想起留在家乡的友人,思人恋月,惜别之情顿时充满全诗。

此类诗歌尽管没有指明友人是谁,却是李白友情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把深深的情谊融入自然,美丽的自然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如《金陵酒肆留别》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再如《渡荆门送别》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写得率真自然,富有浓厚的人情味,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给人震撼的感受。这些诗不仅是为友谊而写,更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情感的流露。

2 赠诗与友情

李白在远游生涯中曾有“饮中八仙”、“竹溪六逸”等称号,这可见他结交的人很多,而且范围很广,有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都是一见如故,推心置腹。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结交的朋友总有天各一方的时候,尤其对于李白这样远游之人,更是经常面对离愁别绪。那种对朋友的怀念,对知音的惜叹,甚至对平凡之人的感慨如何来表达,只有寄赠诗歌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对于这些欣赏他以及他欣赏的人,诗人更是将诗歌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写下了许多至情诗篇,至今被人广为传颂。这些赠诗相对于上一部分来说,更能体现李白对友情的看重。如被人历来传诵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说李白的结交范围之广,从这首诗中就可见一斑。相传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了一封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旅游,“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对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来说当然欣然前往,等去了才发现上当,但村民汪伦的热情好客让他深受感动,以至于离别之际倍受感动,以潭水之深度尚不及朋友情深,这样看似普通却耐人寻味的句子写下这首千古绝唱。这首诗道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自然而又情真,成为送别之经典。

再如这首《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的一生仕途曲折,曾屡试不第,后来遁入自然的山水田园之中。他尽管大李白十多岁,但和李白的性情相同,情谊非常深厚,可谓忘年之交。这首诗就写于两位诗人心灵情感互通之时。因为孟浩然的诗名早已誉满天下,所以诗歌正如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开门见山,以灵动的真情描绘了一幅隐士图。尤其巧妙化用《诗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两句,由可爱归结为敬爱,生动传神地体现出高度的欣赏,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后世竟有小人由此传言李孟两人有断袖之癖,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玷污唐诗,玷污纯洁的友谊。

至于《沙丘城下寄杜甫》更是成为了李杜君子之交的友谊见证。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诗歌以自问开头,追忆往事,竟达到欲醉不能,欲歌无心的地步,这一切是因为什么,一句“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答案,联系之前与杜甫相处的那些日子,我对君的思念之情犹如这一浩荡的汶水一样,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然南行,相思无尽,幻化出绵绵情谊流淌在后世千年。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友谊,却演绎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是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洛阳相会使他们产生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二人互相寄赠的诗篇,至今仍广为流传。

要说李白的此类诗歌代表了李白一生对友情的看重,可举诗句的还有很多: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深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之关怀;如“升沉应以定,不必问君平”之劝导;如“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之悲痛等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李白对友谊所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情。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友情的诗人。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是高傲的,放浪的,不拘礼的,也是最没有成规成矩的人,但是李白也儿女情长,他是中国文化中所说的性情中人,因此他结交了许多同在天涯的人。他那些送给友人的诗歌,更是以满腔的真情打动着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心。阅读李白诗歌中的这些友情篇,我们看到诗背后流露的是一种非常纯真的友情美,这友情美是一种人性精神的表现。我们的心常常为诗中所流露的真挚友谊而感动不已,以致产生共鸣与鼓舞。或许正因为这样,他的为人,他的才情才被后世万人敬仰。我们相信,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友谊存在,也就有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存在。就让我们在这些真挚情谊的感动下,传承文明,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大出版社,1996.

[2]古诗分类鉴赏系列.友谊篇[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3]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出版社,2001.

[4]李长之.李白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1.

上一篇: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范文 下一篇:贺卡制作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