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朋友和朋友成为朋友

时间:2022-03-28 06:38:40

知游创办者,生态环保公益人现在大多数人过的是数字人生:总有电话号码,总有EMAIL、MSN、QQ……据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互联网上想联系任何人,只需经过6个人的辗转,就可以联系到,故名为六度分隔”理论。伟大的互联网啊,自从它一诞生,就像是开门的芝麻,世界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我常想,为什么不给互联网发明人颁发诺贝尔奖呢?

然而,“六度分隔”是有路线图的,你如果碰到H这样的人,六度可能变成百度。

H是我的旧同事,现在已很发达了。我拿他遥远的过去、一件小事举例子,他想必不会介意。

当时H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策划部经理。他工作的一部分,便是和各大报纸的记者打交道。人脉属于一种社会资本吧,可以增强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他为人不错,这方面的朋友不少,平时也勤于联络。我当时刚到这家公司做总经理助理,负责公共关系,工作内容有部分是交叉的。但是,初来乍到,更需要谨守职场的规矩,要多观察,要承认既得利益,要尊重“地盘”。

从一件事可以看出他的心态:六一儿童节,公司和广州一慈善机构在楼盘现场搞活动,请了记者过来。有些记者来参加活动,需要给车马费。H刚刚动了痔疮手术,卧床不起,又住在没有电梯的七楼。我想就不劳H大驾了,代他负责一下派派信封(车马费一般装在信封里)得了。H听了我的提议未置可否。临到那一天,他由两名大汉架着,从高楼一级级下到平地,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活像刚受过大刑,举步维艰地亲自来应酬。

从积极意义上来说,他这么干,是很感动人的,都这样了还亲自来招呼。但我总觉得他内心有一层戒心:我有我的一亩三分地,我的事你们别管。当然,不是只从这件事上才给人这样的感觉。因而和他打交道,我特别注意这一点,以避免越位的嫌疑。

举此事为例,不是批评他,他是一个善良的好人。谁又没有藏在长衫中的小?我完全理解这样的心态,甚至觉得不无道理。但他把这种人脉资源简单地等同于客户资源了,像做销售的,就靠供销渠道吃饭。他看重这种资源“物质”的一面,但忽视了“精神”的另一面。

我会用另一种方式处理:尽量避免以病容见客。无法亲自接待就以电话和短信致歉,或委托同事招呼,介绍同事和记者们相识。

如果你们的友谊不是那么脆弱的话,他们的相识,并不会影响你们原来的友谊。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要讲缘分,怎么会那么容易被取代呢?介绍朋友和朋友成为朋友,有交往,有合作,我乐观其成。人们乐意和我交往,相见甚欢,他们同时也和别人交往,相见甚欢,这当中没什么矛盾。“我”是独特的,惟一的,要有这种自信。朋友和朋友不是利益的纠合,而是物以类聚。因工作、因事的交往,往往不长久,事过境迁、甚至因人废事。

当然我也可以反思:也许H还没把我当朋友呢。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对人脉资源可以有三种态度:“消费”、推动、阻隔。积极地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不仅是对朋友的帮助,也是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按照研究理论,每个人所能维护、打理的社会关系,一般在150个人左右。你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长袖善舞,也多不到哪去,除非你长了两个大脑,还是双核的,再加千手观音,还浑身是嘴。让你的A朋友和B朋友、C朋友交上朋友,让他们有话可聊,有事可做,客观上他们还帮你维系、加强着你的社会关系。同时,促成各种各样的合作,也可以培养你的聪明,把原来不太搭界的人,搞成CROSSOVER(跨界合作),这需要创意。

读《小的是美好的》一书,我对其中提到的“佛教经济学”深感认同。做一件事,不是想着独占,而是想着多赢,并尽量让更多的人卷入,有参与的乐趣和成就感,不仅仅从数字、利益去计算。这样的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吧?

上一篇:理财月历(1) 下一篇:救救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