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19:14:01

朋友圈季度总结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微商 微信营销 道德

一、微商的定义及现状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兴起,依附其开展的微营销模式应运而生,微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谓微商,广义上指“通过分享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传输方式,扫描二维码,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建立一个更加即时、便利的营销平台”。[1]狭义上的微商则是指基于微信生态,集移动与社交为一体的新型电商,从模式上来说主要分为两种:基于微信公众号(B2C)的微商和基于朋友圈开店(C2C)的微商。当前提及微商,大家便开始吐槽朋友圈的狂轰滥炸,因此本文着重探究的是后者,即由微信个人端实现商品的社交分享、熟人推荐与朋友圈展示的C2C微商。

2012年,微信4.0版本更新了朋友圈功能,以微信为媒介的微商借这片沃土迅速扎根生长。微商的诞生在意料之外,但它取得发展却在情理之中。[2]微商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手段,与传统电商相比,它以人为中心,具有进入门槛低、风险小、成本低、局限性小等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进入者,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其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将产品进行大范围推广。微商因此迅速崛起,成为网络营销中的后起之秀。2015年腾讯业绩报告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微信支付用户则达4亿左右。截至同一时间,微商从业人员达1007万,市场规模达960亿。而这些数字随着微商平台的崛起还会继续增长。

但是,微商发展之路同样存在桎梏。一方面,微商采用的是去中心化[3]的形态,主要依靠社交圈的转发分享来引流,这虽然为商家节省了导流成本,但也导致粉丝经营困难,“聚流”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微商不存在标准的经营模式,运作灵活性大,并且缺少相关支付软件的配合运作,所以一时之间难以发展成为类似淘宝的统一运作平台。这样,身处较小受众平台的微商,难免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虽然成长速度快,但缺乏必要的管教与引导,它的发展开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脱节。放眼朋友圈,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售后服务无处可寻,产品货款不知所向,消费者的抱怨频频可见,朋友圈内苦不堪言。因此,有人不禁感叹道――“微商‘玩坏了’朋友圈”。

二、微商的营销道德问题分析

(1)产品诚信缺失,质量难以保证。“三无、传销、骚扰”一直是微商发展面临的三大质疑。微商大多在朋友圈以大量半真半假的夸张文字、图片进行暴力刷屏,以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天花乱坠的广告和难辨真假的好评迷惑了众多消费者。另外,由于朋友圈看不到非好友评论的功能设置,使消费者无法得知其他顾客的反馈,一时难辨真伪。这让部分微商钻了空子,他们在货源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堂而皇之卖起了假货,扰乱微信营销秩序,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造成其财产损失。今年2月,中国江苏网对一则新闻给出了这样的标题――“白富美周梦晗卖毒面膜揭秘微商惯用骗人技巧”,这也进一步表明微商营销过程中确实存在产品诚信缺失带来的质量问题。

(2)货款支付和售后维权难以保障。在货款支付和售后服务方面,淘宝、天猫等大型电商平台有支付宝等作为第三方支付保障平台,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可进行退款、投诉等售后维权行为,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自身财产安全。而微商仅通过转账、发红包等就能实现货款交付,交易双方也不能开具有法律效力的票据,这种支付上的漏洞极易被部分不良微商利用,损害消费者权益,严重时甚至财货两空。同时国家相关部门缺乏对微商售后服务方面监管,给其逃脱“三包服务”钻了空子,消费者得到售后服务的权利难以行使。

(3)道德绑架严重。微商主要采取的是以熟人为中心的口碑营销。朋友圈大部分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当这些熟人向我们推销产品时,大多数人会因往日情分而不忍拒绝。哪怕本着照顾朋友生意的想法买了以后吃了亏,也不忍撕破脸皮到处宣扬,顶多就当一锤子买卖,从而众多消费者成为“一次性”受害者。因此,微商通过打感情牌,建立起以透支信任为前提的网络营销,以熟人来赚取利润,又或者利用熟人的交际圈继续发展新顾客,令人反感。

(4)部分微商营销模式涉嫌传销。知名电商人士龚文祥的最新微商调查显示,目前在中国整个微商群体中,只有不到20%的企业与个人把微商作为一个正规营销渠道,不进行层层分销,安守本分地销售产品。而剩下80%以上都是采用层层分销的模式。他们一般以招聘销售产品为幌子,实际上很少销售产品,主要通过发展下线会员赚取费的方式获利,更有甚者拉拢亲朋好友一同加入,手段与传销类似。

三、微商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可以来形容微商当今发展态势,因此亟需一双有力的手来矫正并引导其走向正轨。改善微商的发展现状、解决微商在营销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是当务之急。在整个市场营销的大浪潮下,这一领域的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微信营销环境?

首先,国家立法是基础,政府维法是关键。要想推动微信营销的快速发展,解决交易中的道德问题,首先要抓根本,做好国家立法工作,政府健全微信营销的相关条例法规。国家应明确微信营销各参与者的法律责任,监督其交易行为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本地区微信网络交易的引导,对部分微商的不良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设置市场准入原则,拒绝假冒伪劣产品参与网络交易,以此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改善交易环境,进一步推动微信营销活动的繁荣发展。

其次,加强微商自律是重点。微商是微信营销中道德建设的主力军,在进行微信营销活动中,首先,微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恪守商业道德,规范产品经营。他们应该时刻牢记,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自身经济发展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实际交易中要严于律己,做到不造假售假,不夸张产品,不欺诈顾客。同时,应该配合政府工作,学习并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之为底线来规范自身行为。微商应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岗前或是工作时定期参加正规的统一培训,学习相关职业道德,并且加强与淘宝、天猫等正规平台电商的交流,借鉴成功经验,改进自身不足,同时注意扬长避短,争做网络营销道德建设的践行者。通过这一系列改变,相信微商可以重塑自己在朋友圈的形象,得以持续经营。

四、总结

每一个新事物的兴起都会备受质疑,微商也不例外,它自产生以来,褒贬不一。2015年是微商发展的新元年,鱼龙混杂的微商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微商领域的大洗牌即将拉开序幕。[4]我们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它能够朝着正常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以微商为代表的微信营销也能更好地被消费者认可,从而推动网络营销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帆.全媒体视域下微营销的数字化整合[J].东南传播,2013(6):103-104.

[2] 翁矗哲.基于微商的发展现状管窥微商未来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5(1).

[3] 徐铱Z.微商:野蛮生长之后[J].新观察,2005(01).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广播微信 微杂志化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据腾讯201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4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环比增长9.8%。腾讯网络广告收入达到27.24亿元,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131%。其增长的主要是视频广告、QQ空间手机版和微信公众账号的贡献。①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媒体和广告营销平台,甚至是传统媒体也无法绕开的宣传运营工具。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运营微信有很多先天的优势,第一,广播与微信都具有灵活性的特点;第二,广播语音跟微信短小精悍的图文最具互补效果;第三,广播的互动性跟微信社交性具有天然的吻合性。那么如何让一个广播微信公众号成效显著?一方面,媒体原态(频率、节目)的资源或素材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必须遵循碎片化内容、朋友圈围观的新媒体传播规律。

一、定位问题:依附还是独立

微信到底应不应该依附广播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曾借助微信平台做过一个定量调查和实证分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是,它的微信用户和原有听众的重叠率很高,超过八成的广播微信用户原本就是广播听众,六成微信用户是通过广播关注微信公众号的。近八成的用户希望微信与广播节目保持关联,仅有不足5%的用户认为广播微信账号应完全独立地生产内容。有人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媒体微信公众账号暂不适应做完全独立的媒体产品”。②

笔者以为不然,第一,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来自“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文艺之声”“中国乡村之声”以及“海阳”七大微信公众账号,它们的原态(不管是频率还是主持人)受众数量很多。第二,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广播微信用户年龄集中在21~40岁,这与广播受众的年龄分布样态相比存在一些偏差,基本上是微信和广播受众的交集部分。因此,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得出以上的结论有失偏颇。

实际上,除了像中央电台中国之声这样影响力较大的广播频率之外,不少广播频率信号差,覆盖率低,存在难以触达受众的情况,微信公众号不可能完全依赖广播节目而生。对大多数广播频率来说,主要利用微信达到两个目的:第一,让难以听到节目的人听到节目;第二,把节目转化成文字、图片等受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最终,促使广播人通过深耕细作而掌握的行业资源转化,使微信公众号成为资源整合的有效工具。

二、广播媒体微信公众号的编辑策略

1.杂志化内容

微信公众号既可以定位娱乐,也可以定位专业,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甚至很多没有清晰主题的微信公众号,也能够凭借多则不同类型图文的形式吸引不同类型的读者,或者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微信公众号可以做成一种新型的“微杂志”。《人民日报》的微信号值得学习和借鉴,与其他中央级媒体的微信号相比,它的内容更加丰富,但丰富的内容并不只是来自时政新闻,它每天推送三到五条信息,不同时段,发送不同种类的内容。如上午新闻类内容,针对年轻人推送励志文章、针对居家者推送实用生活常识和家庭关系软文;下午推送问题、解读、感悟、思索类文章;晚上则推送“夜读”类文章。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民日报》微信号推送的励志类心灵鸡汤的阅读量经常会超过10万,这也说明了微信用户的阅读和转发的偏好。

目前,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按内容可分为:记叙文类、知识类、观点类和娱乐类。新闻、故事都可以归为记叙文;居家、汽车、健康等各类常识属于知识类;媒体观点和学术观点都可以算做观点类。观点类文章是微信时代优质内容的代表,也是自媒体人立足的基础,很多媒体从业者自建的公众号多会此类内容。可以断定的是,优质的内容一定有读者,哪怕是小众,也能够取得影响力,类似的“小众圈”可能会因此建立。

2.全媒体属性

可以说,微信让“全媒体”概念真正落了地。所谓“全媒体”其实是对传统媒体而言,在经营运作上表现为“传统媒体为体,新媒体为用”。在这一过程中,被称为“小编”的微信编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相比传统的广播电视或者报纸杂志编辑,微信编辑需要掌握更多的编辑技巧和思路,既包括内容上的,也包括编排上的。不同的编辑选择的微信内容会有比较明显的风格区别,能够被读者所感知,使之选择关注或者不关注该公众号。

3.命名规则

以广播节目名字命名,还是取一个别致的名字,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人民日报》选择了自己原本的名字,澎湃本身是一个新名字,但澎湃App端与微信公众号的名字相同,这样就很容易建立一个全面的标识。广播名牌栏目的微信号名称可以沿用,知名主持人的微信号可以用主持人的名字命名,也可以针对某一特定行业选择相应的名称,一般并无定论。微信公众号命名的规则应该是,由编辑主导,跳出固有的框架,按照自己的思路执行。

4.推送时间

很多推送专业精品内容的公众号推送时间并不固定,而追求通俗性、可读性、大众性的微信公众号,则会充分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很多订阅号会选择晚上10点左右推送文章,类似于睡前读物,如《读首诗再睡觉》《十点读书》等。《人民日报》微信号每天推送3~5条信息,以5条为例,其选择的时间往往是8点(早餐时间)、10点(上午工作间歇)、14点(下午工作间歇)、20点(晚间)、22点(睡前)。

5.格式布局

传统广播媒体偏重文字(当然包括音响),新媒体报道则侧重于类似PPT演示那样的文风,寥寥数字便说明白一个事件,配上视频之后甚至不再需要文字。当然,微信公众号中也不乏长文,《三联生活周刊》《政见》等公众号阅读量超过十万的长故事也非常常见。真正有价值、有思考性的内容,仍然是存在于文字当中。

作为一个微信编辑,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几篇文章,文章之间有无关系,哪篇是头条,每篇文章多少字数,几个板块,几张图片,多大字号,几种字号,几种颜色等。微信公众号从总体设计到每一篇文章的编排,都需要编辑花大精力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小编”的综合素质比传统编辑的技能要求更全面。

6.热点搭载

搭载热点是互联网传播的一大规律,即通过建立恰当关键词,被搜索引擎或搜索软件抓取,实现自我推广。目前,微信内容仍然不能被百度搜索,限制了它的传播效果。腾讯旗下的搜狗浏览器了微信搜索功能,不过其搜索效果取决于文章标题或主题的恰当关键词,因此,精心提炼关键词成为微信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

7.“围观”效应

纵观微信的发展历程,其核心功能最初是“轻通信软件”,这一时期的定位还是通信工具,使用人数也较少;后来是“朋友圈”,真正抓住了移动社交网络的重点,刷朋友圈成为许多人工作间隙、等车坐车、临睡前甚至吃饭时必做的事情;第三阶段,微信开始为用户制造功能,包括公众号和微信红包。

微信公众号的本质是,引导用户按照微信制定的规则进行自我宣传(这也是腾讯一直鼓吹的“用户制造经济效益”的真实含意)。朋友圈的流行文化特点是幽默和贴地气。因此制作精美的微信公众号,一定是在满足了用户内容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朋友圈转发而取得人气,继而通过订阅来赢得忠实用户。

三、广播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营销策略

微信公众号中有一部分阅读量超过十万、粉丝众多的营销大号,它们初期的推广投入很大。媒体公众号与纯粹营销号的最大不同在于,媒体公众号不以追求虚假的粉丝数量为目的,而是以搭建新的传播平台、体现资源整合为目标。媒体微信公众号可能的收益途径有三种:一是通过内容;二是通过阅读原文导入流量;三是页面广告。与传统的广告经营相比,微信营销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既可低投入低产出,也可做大型的回馈平台。不过,有的媒体微信公众号过度考虑营收,无论是对笼络用户还是对行业影响力的建立都有害无益,未来发展也缺乏后劲。

1.增加“功能”交流

经过微信认证后,订阅号可以在菜单底部添加不同的“功能”。媒体微信号一般添加的“功能”往往是抽奖、品牌介绍、节目介绍、社区链接、地址或其他服务信息等。

使用微信“功能”有几条比较通用的法则:第一,“功能”可以包括实用信息也可以包括文字介绍。前者如抽奖、社区等功能更复杂,成本也远高于文字性介绍。第二,时效性要求不高。品牌或节目介绍可以持续很久,从而减少节目人员的运营精力。抽奖的时效性最强,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多。

从本质上来看,经营一个微信公众号类似于经营一家小型媒体,需要考虑内容,也需要考虑运营。由于微信号本身能够承担媒体的宣传功能,很多企业经常利用公众号推送自身的广告文、软文。而且这一功能会越来越专业和细分,目前已经出现了独立的微信制作公司。在这样的情势下,媒体要深挖广告市场,势必要学习新的广告营销策略。

2.制作优质软文

除了硬广告之外,微信朋友圈保留了一些优质软文的生存空间,即通过有趣的切入点或故事,通过用户转发获取眼球效应。给人印象深刻的比如支付宝的一则广告,它从梵高的年代入手,介绍了当时绘画界的轶事,然后讲到梵高绘画的特点,并分析了梵高的经济状况,然后笔锋一转,转到记账工具,进而说到支付宝。这一急转直下的结论恰巧取得了冷幽默的效果,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

3.建立微信公众号联盟

自媒体联盟的建立实际上是对传统媒体的一大挑战。包括微博、微信上活跃的很多自媒体都已经按照不同行业或领域成立了联盟。这种形式的联盟,实际上是以同时推荐某一则新闻、某一项产品、某一个作者为任务,以取得规模宣传效应为目标。从教育、医疗到美食娱乐,都已经建立了联盟。自媒体联盟的建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够取得朋友圈“刷屏”的效应。

四、总结

无论是广播还是其他传统媒体,利用微信不是要放弃原本的属性,而是要增加新的宣传途径和渠道。更关键的是,改变过去广播媒体的线性思维,将微信作为一个新的资源整合平台。利用好微信新平台,不仅能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还有望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发展研究中心)

注 释

①《腾讯2015年一季财报:社交广告增长迅猛》,凤凰网http:///a/20150514/41081526_0.shtml.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者时空行为;多身份;领袖型;微信朋友圈;自媒体;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08-0071-10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08.012

引言

从Web2.0到“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只是单纯的互联网阅读者,已经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转变为主动创造信息,从而成为大数据的生产者和自媒体的主导者。尤其是通过论坛、微博等形式的信息交流已经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的形式自己的行程信息,这为利用网络来获取个人“数字足迹”提供了可能。国外学者Girardin认为,“数字足迹”就是人们在使用了互联网后在网络上或其他信息系统上留下的与其行为有关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反映出用户的某些现象和规律[1]。

20世纪90年代国外研究者就已经开始探讨旅游者在目的地游览过程中时空动态变化的意义[2]。目前针对旅游者时空行为的研究,依据数据来源主要划分为三类:一是根据活动日志的调查。Thornton等人已有通过时空活动日志调查的方法来研究旅游者决策过程与选择[3],黄潇婷通过问卷和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北京颐和园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进行了探讨[4]。二是通过GPS来获取游客空间动态信息。Shoval和Isaacson2007年采用行为序列技术分析人类活动,2008年使用GPS追踪游客在阿克拉古城的流动过程[5-6],黄潇婷和马修军依据GPS数据对北京颐和园、香港海洋公园的游客时空路径等外显行为进行了解析[7-8],根据其的对比研究,与GPS法相比,传统的日志调查法获取的游客时空行为数据质量更高,同样时间获取的样本规模更大更真实,但两种方法各有利弊[9]。三是利用目前日益发达的网络社交媒体和手机自媒体等平台,获取游客的日志、照片信息,Girardin等人通过在Flickr社区上收集的4280名拍摄者在佛罗伦萨拍摄并公开分享的带有地理信息的照片,利用地理可视化的方法揭示了游客的集中区域和时空流向[10]。随着各类基于位置服务(LBS)网络平台的产生和发展,游客分享的带地理信息的照片、文本日益增多,通过该方法所获取的游客数据,综合了日志调查和GPS调查的高质量、大数据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借助这些相对公开的数据来研究游客的时空行为。

然而陈晓磬和章海宏的综述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对于社交媒体的旅游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11]。于海波、赵振斌和党娇等人通过收集网络平台上的话题、文本信息分析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12-14];以新兴媒体作为信息来源的,如程萍和严艳、张妍妍和李君轶尝试利用微博、蚂蜂窝网页等获取文本或有地理标记的照片进行旅游者的空间特征分析[15-16],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者的外显行为特征研究。更进一步,张高军等人开始利用QQ群为例,探讨旅游者内在行为的特征[17];张子昂等人也利用微博数据探讨划分性别和地域属性的游客时空活动演变特征[18];戴光全和陈欣通过分析旅游照片研究旅游者的摄影心理[19]。早期的外国学者O’Connor和Zerger通过采集游客在景区的位置数据,利用个体为本模型(agent based modeling,ABM)分析景区内游客的时空行为[20];Lew和Mckercher通过分析旅游目的特征和影响游客决策的因素建立游客空间移动模型[21];近期开始注重对于个体的个性化特征研究,José等人通过旅游者在Flickr上的照片来分析摄影者的偏好特征[22];Iris等人通过旅游照片分析游客的个性偏好特征[23]。

总的来看,国内外的研究趋势都倾向于由单纯的外显空间特征分析转向内在的个性分析,但是目前国内地理学者多集中于短时间的游客群体特征研究,对于全年逐日较长时间的、个性化的旅游者偏好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以微信(WeChat)作为数据来源,以从事旅游研究与规划工作的特殊“旅游者”W教授为例,通过解析其在“朋友圈”的动态信息来探究其时空行为和偏好特征。本研究有别于针对群体活动规律的研究,首次采用微信朋友圈的全年逐日时间序列数据,转而强调针对领袖型个体开展个性偏好特征研究,因为W教授也是从事旅游研究和规划群体的重要领袖和代表之一,以期“以小见大”,藉此管窥这类群体的时空行为特征。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分类与处理

本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文本记录数据,是其微信动态的主要内容,并可藉此判断其在动态时的情绪特征;其次是分类照片数据,包括照片数量、拍摄方式及内容等信息;第三是时空足迹数据,用以确定动态时所在的地点和整点时间。通过微信好友添加功能,获得W教授好友验证后,成功添加其为微信好友,进而收集其2014年每天在“朋友圈”的所有动态,最后利用Excel将以上三类信息分别建库。

(1)文本、照片信息:通过文本分析获取其日常活动详情,提取情感词汇判断其情感态度,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表达喜、乐、感激、赞扬等的为积极类,表现为一些特征词汇如“赞”“祝贺”“感谢”和特征表情如“偷笑”“微笑”“害羞”“鬼脸”等以及一些以感叹词、感叹标点结尾的明显带有兴奋、搞怪等情感态度的短句。表达怒、哀、不满、批评等的为消极类,表现为一些特征词汇如“悲哀”“为何……?”以及一些以感叹词结尾的明显带有不满情绪的短句。其余没有特征的描述性语句归纳为中性类。筛选动态中的照片,按照图片来源分为转载图片、拍摄照片,按照片内容分为室内照片、室外照片、自然景观照、人物照等,按照拍摄性质分为自拍照片、他拍照片,其中转载图片均属于他拍照片,与他人的合影以及照片中凡出现了教授本人的第三人称视角照片属于他拍照片,其余的景观、人物等照片均归为自拍照:某些照片来源可能是教授之外的人拍摄的,但由于教授愿意在原创动态有限的照片数(最多9张)中,表达其对该照片的认可或爱好,同样可以反映其感知、偏好,与自拍意义相近,故统一归为自拍。

(2)时空足迹信息:详细记录每天动态时的整点时间;将显示位置信息的动态与其内容校核,对于没有位置信息显示的动态,根据动态内容和文本、照片所涉及的地点判断确定动态地点。

(3)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Excel数据库,以2014年全年的日期为时间轴线记录动态条数、整点时刻、地点、活动事项、情感态度和各类照片数等信息。根据地点信息,通过Google Earth查询每个地点的经纬度坐标,当只有省、市等大区域位置信息时,利用其地理中心点坐标代表,建立Excel数据库。在ArcGIS中创建shapefile格式文件,导入Excel数据库,依据全年每一天对应的经纬度坐标生成不同位置的点,建立W教授2014年全年的活动足迹信息库,并可以在GIS数据库中查询对应足迹点的相关属性信息(日期、地点、情感和各类照片数等),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库。

1.2 方法

(1)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通过对W教授的文字及照片等进行内容分析,可研究其活动类型、情感变化和拍照偏好及影响因素等。

(2)GIS空间热点分析:热点分析工具可对数据集中的每一个要素计算Getis-Ord Gi*统计。通过得到的z得分和p值,可以知道高值或低值要素在空间上发生聚类的位置。此工具的工作方式为:查看邻近要素环境中的每一个要素。高值要素往往容易引起注意,但可能不是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热点。要成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热点,要素应具有高值,且被其他同样具有高值的要素所包围。某个要素及其相邻要素的局部总和将与所有要素的总和进行比较;当局部总和与所预期的局部总和有很大差异,以至于无法成为随机产生的结果时,会产生一个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z得分。

(3)GIS追踪分析:ArcGIS的Tracking Analyst支持对时间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并通过绘图直观地显示。为探索W教授全年足迹的时空特征,基于该工具,以足迹点的“日期”要素为时间字段创建追踪图层,然后以时间字段实现追踪分析,表示复杂的空间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同时显示出全年有记录的足迹时空变化轨迹。

2 时间特征分析

2.1 微信动态数时间特征

详细记录W教授每天动态时的整点时间、地点和活动详情,通过文本中的情感词汇判断并记录其情感态度。其在2014年全年动态的有335天,共1074条,平均每天约3条,其中原创并带图片的573条,原创纯文字的1条,转发他人信息的520条。

2.1.1 逐日变化特征

图2所示为动态数量的全年逐日变化曲线,总体上看没有平滑的区段,全年呈现波动走低趋势,上半年较下半年波动剧烈。

2.1.2 月、季度变化特征

统计每月的动态数,绘制月变化曲线、季度变化曲线如图3。月变化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在7月出现局部的小波峰,查询其7月活动地区,以江苏、四川、陕西、为主,主要是旅游观光,表明在盛夏旅游过程中,W教授偏好动态分享其行程。季度数量呈现“U”形曲线,大致表明冬、春两季为高值,秋季出现最低值。

2.1.3 时刻特征

统计W教授2014年全年动态时间的整点时刻,记录频数,绘制图4。全年共1084条动态,平均每天约3条,其动态的时间呈现明显的集中分布,大致呈现一高一低的双峰模式:早晨8:00出现最高峰,远高于其他任何时刻;9:00―15:00间频数逐渐减小,但相对平稳;19:00―22:00间出现小高峰。总体呈现双峰形态,7:00―10:00为大高峰,动态内容以转发和发表观点为主,19:00―22:00为小高峰,动态内容多为总结一天的行程和活动内容。此外,1:00―5:00的动态包含不少其出国旅行途中的动态,这与时差有一定关系。

2.2 照片数时间特征

筛选每条动态中的图片,按图片来源分为转载图片、拍摄照片,按照片拍摄地点分为室内照、室外照,按照片内容分为自然景观照、人文景观照,按拍摄性质分为自拍照、他拍照。获取全年图片数共2446张,其中拍摄的照片数1740张,占71.1%(拍摄照片中室内830张,室外910张),有1611张为自拍照,占拍摄照片数的92.6%,表明其自拍偏好强烈。

2.2.1 逐日变化特征

统计分析各类照片全年逐日数量的变化(图5、图6),均表现为全年波动大,规律性不强的特点。总体而言,按景观和人物分类的照片数量波动性远远大于按照室内、室外和自拍、他拍分类的照片数量。聚焦6―9月,室外照数量波动强于室内照,自拍照数量远远大于他拍照数量,且波动更剧烈。

2.2.2 逐月变化特征

将全年各月动态中的照片数分类统计,如图6。总体表现为拍摄照片数多于转发照片数。其中转发照片数前半年多于后半年,但全年各月波动较小,而拍摄照片数受其活动和意愿影响各月波动较大。特别是4月、11月和12月出现低谷,分析4月中的活动类型和情绪词汇发现,W教授在该月中表达不满情绪的次数占全年所有表达不满次数的41.2%,比例较高;11月、12月出现低谷是由于这两个月W教授的动态总量较少。由此可知,消极、不满情绪使得W教授拍摄照片的意愿降低。

2.2.3 影响因素

(1)情绪的影响

将有明显情绪表达的记录挑选出来,分为三类:表达开心、快乐的为积极类;表达思考、期待、怀旧、祝福的为中性类;表达愤怒、不满的为消极类。统计全年各月的动态中各类情绪天数如图7。其中6月、7月为积极类的峰值,在4月、9月、12月出现低谷,分析其6月、7月微信中有明确提出活动事项的共54天,其中明确提出有观光活动的共21天,占38.89%;4月、9月、12月微信中明确提出活动事项的共54天,其中明确提出有观光活动的共3天(全部在9月),占5.56%。结合图7、图8,将6月、7月与4月、9月、12月对比,探讨积极类情绪在6月、7月出现峰值的原因,发现在这两组月份活动中,旅游观光这一项的差异较大,故得出参与旅游观光活动使得W教授心情愉悦。从图8看出,积极类情绪在1月、2月和7月、8月出现明显高峰,10月、11月出现阶段性峰值,与照片数量中1月、2月和7月、8月的峰值以及10月、11月出现的小峰值波动基本吻合,故推断积极类情绪对照片数量有积极影响。

(2)气温的影响

将全年逐月的室内照与室外照对比(图9),显示室外照片数的比例与我国东部月均温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在6月、7月、8月达到最高,在12月、1月左右最低,表明气温对W教授拍照取景有重要影响,气温升高时倾向于拍摄室外照,气温降低时倾向于拍摄室内照。

3 空间特征分析

3.1 足迹点分析

将所收集到的足迹信息在GIS中按经纬度进行空间显示(图1),可以发现其全年足迹点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重点集中在中国。

当坐标位置相同时会出现足迹点的重合,因此采用GIS的空间统计工具对足迹点进行收集,将足迹点数转换为加权点数并按照自然间断点来分级显示,点的大小对应着足迹数量的多少(图10)。

如图10所示,全年的足迹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少量分布。提取出在中国范围内的足迹点(图11),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北京地区,其活动范围也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尤其是沿海地区。通过GIS属性表查询发现位于胡焕庸线西北的足迹点基本均为观光考察,而东南部的足迹点显示,其活动则更为多样化。

3.2 空间热点分析

利用GIS的Getis-Ord Gi*热点分析工具揭示其足迹点分布和每个足迹点处各类照片数的“热点区”“冷点区”。

3.2.1 足迹点热点

以足迹点个数为输入字段,对收集后的W教授全球足迹点进行Getis-Ord Gi* 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并没有统计上的“热点区”或“冷点区”。

3.2.2 照片拍摄地热点

鉴于W教授2014年全年活动足迹主要分布在中国,其余地区数据量较少且分散,所以选取中国部分的足迹点进行聚焦分析。分别以各个足迹点处的照片数(包括转发照片数和拍摄照片数)和拍摄照片数为输入字段进行Getis-Ord Gi*热点分析(图12)。

如图12a所示,在东南沿海如广东地区出现照片的热点区域,在新疆西北部有较热点区域,京津冀地区出现冷点区域。表明其在广东、新疆地区的动态中照片较多且集中,而在京津冀地区图片相对较少。

如图12b所示,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分布,新疆西北部仍然为较热点区域,京津冀地区仍然为冷点区域,而东南沿海地区却呈现出不显著的特征,同时在陕西、两地出现拍摄照片的较热点区。表明在新疆、陕西、等地,的动态中自己拍摄的照片数量较多且集中,而在京津冀地区拍摄的照片较少。

对比照片总数和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分布,可以发现其在照片方面的一些空间特征:

(1)在历史、自然景观较为丰富的西部地区(陕西、、新疆等地),其行程目的多为旅游观光,更倾向于拍摄照片,因而在这些地区呈现出热点或较热点。

(2)查询GIS属性表可知,在广东地区以参加会议、报告等为主,情感态度形容词多为“思考”“对某事提出看法”等,因此自己拍摄照片较少,而多为转发他人照片。

(3)在京津冀地区,不论是照片总数还是拍摄照片数都呈现出冷点,通过查询GIS属性表分析发现,W教授全年在该地区的所有照片中,室内照共72张,室外照共12张,比例为6:1,然而统计其全年照片中室内照共830张,室外照共910张,比例约为0.9:1,两个比例数值反差巨大。因此相对于其他地区,W教授在京津冀地区的室内活动数量相对较多,而室外活动相对较少,表明室内活动对其照片总数和拍摄照片数都有消极影响,同时京津冀地区也是其工作单位所在地,对于相对熟悉的环境拍照意愿会有所下降。

3.3 足迹点时空轨迹分析

对于所有的足迹点,其属性表中有唯一标识字段“日期”。采用ArcGIS追踪分析方法解析W教授全年足迹点的时空变动特征。

3.3.1 全球足迹

基于ArcGIS的Tracking Analyst工具,以足迹点的“日期”要素为时间字段创建追踪图层,然后以时间字段实现追踪分析(图13a)。在大尺度的出行中,W教授的出行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观光旅行,出行地点和线路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任务性。因此其时空足迹并没有表现出一般大尺度旅游者追求环状路线,力求用环状路线将各个目的地联系起来的空间行为特征。

3.3.2 国内足迹

国内足迹大致呈现放射式分布(图13b),以北京为中心向南辐射,足迹线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特征,目的地主要以东南沿海为主,特别是上海、江苏一带,这与图11中所显示的足迹点密度相吻合。

足迹线以单线为主,同时包含部分环状出行线路。表明研究对象全年的国内活动主要为单向节点式,即“北京―目的地―北京”的模式。同时也有部分是采用环状形式,即“北京―目的地1―目的地2……―北京”。

综合分析图13,W教授作为一个旅游研究与规划学者,在观光主导的出行过程中同样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者出行特征,即大尺度出行力图追求环状路线,中小尺度出行以单节点线路为主。而在非观光主导的出行过程中表现出差异性,这与其出行的目的不同有关,包括观光旅行、自我宣传、学习交流等多重目的,带有一定的任务性,因此影响其出行线路的选择。

同时,作为日常出行十分频繁且多为跨省出行的W教授来讲,其空间尺度概念与一般旅游者存在差异:对于一般旅游者,省内出行可以看作是中小尺度的空间行为,省外出行作为大尺度的空间行为,受到距离和交通方式的影响;而W教授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随身份与目的转换而变化,因以频繁跨境和以航空出行为主,较之普通旅行者,W教授轻空间、重时间,出行时耗为其空间感知标尺。

4 总结与讨论

4.1 总结

本文基于从微信朋友圈这一相对私密的自媒体平台获取的研究数据,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W教授2014年全年逐日的时空行为特征作了探索性分析,得到以下初步认识:

(1)W教授全年逐日动态数量波动较大,但月和季度的数量表现出规律性:全年动态数量有按月递减的趋势;季度数量呈现“U”形态势,冬、春两季为高值,秋季出现最低值。其有稳定更新“朋友圈”的习惯,动态的时刻呈现双峰模式,早上7:00―10:00点为大高峰(8:00为顶峰),晚上7:00―10:00点为小高峰,其中早高峰内容以时事动态为主,多为转发加评论。

(2)其主动拍摄的照片数占照片总数的71.1%,其中自拍占拍摄照片数的92.6%,可见其拍照意愿强烈,且有自拍偏好,属于积极的自媒体代表。作为旅游研究者与规划专家,其出行目的多与学术交流、规划业务和自我宣传有关。

(3)其在旅游观光途中属于正常旅游者,大尺度旅游出行追求等级较高的景点并且倾向于采取环状路线。途中偏好于拍摄自然景观,2014年2月―4月、6月―10月为其高峰期,表明该年度其旅游出行活动相对较多。

(4)从照片的时间特征分析,其拍摄照片的意愿受到温度、空气质量、空间开阔度(室内和室外)、活动内容和心情的强烈影响。当温度升高、空气质量好转、心情愉悦时,拍照愿望较强,且倾向于外拍;同时,在旅游观光途中更喜欢拍照。

(5)从足迹的空间分布分析,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以中国和欧洲地区为主,南半球主要以澳洲为主。其中,在中国范围内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东南的人口稠密地区,尤以上海、江苏等地为主。

(6)通过Getis-Ord Gi*热点分析,分别识别其足迹点、照片总数、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和“冷点”区域,发现照片总数和拍摄照片数的热点区域呈现差异性。不同个体对于各类型的风景感知存在差异,因而照片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及展现形式就因人而异。受到景观类型、心情和活动空间的影响,W教授在历史、自然景观丰富的地区会出现拍摄照片的热点区域;在以室内活动为主或是在参加会议等地区会出现拍摄照片的冷点区域;在情感词以“思考”“对某事提出看法”等中性情绪的地区会出现照片(转发为主)的热点区域,体现其对于历史、自然风景的感知较强。

(7)通过ArcGIS的追踪分析,发现W教授作为旅游研究者与规划专家的出行特征与大众游客空间行为特征存在差异,并没有表现出大尺度出行追求环形线路,中小尺度出行追求单节点式线路的特征,而是受到其出行任务影响。但是在观光主导的出行过程中同样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者出行特征。

(8)W教授的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随身份与目的转换而变化,因以频繁跨境和航空出行为主,较之普通旅游者,这类“旅游者”轻空间、重时间,出行时耗成为其空间感知标尺。

4.2 讨论

(1)本文研究对象W教授是旅游研究与规划工作者,其活动空间较大,出行次数较多,但在出行过程中通常带有工作目的,因此其全年活动的时空行为特征与一般旅游者存在差异。

(2)较之微博等开放公共平台,微信朋友圈属于一个相对私密的自媒体空间,虽然真实度高,但必须添加好友后才能获取动态信息,这局限了信息来源的广度,同时微信好友的标签分组功能也使得所获信息可能较为片面,可能无法完整地反映全部日常活动。

(3)数据的完整性:理想研究对象最好有固定的微信“朋友圈”共享动态的习惯,才能确保可以获取到长时间序列的完整数据。此外,未来还应加强研究对象在其的旅游小视频、其负责的旅游公众号及其建立的旅游微信群等方面的分析工作。

(4)由于是在相对私密的空间所获取的数据,研究所获得的信息公布方面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应当慎重。

本文首次采用微信作为数据来源,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体进行了个性化的偏好及空间特征分析,以此管窥个体所代表的一类群体的特征。今后的研究应顺应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的需求与特点,研究尺度从全数据、大数据聚焦到小数据甚至点数据,并注重不同尺度与来源数据间的整合互补,研究对象从大众化群体扩展至个性化代表,即作为群体领袖和代表的个体研究应当加强,研究内容可扩展至对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小视频以及微信与微博的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Fabien G, Josep B, Francesco C, et al. Digital foot-printing: Uncovering tourists with user-generated content[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2008, 7(4): 36-43.

[2] Lew A, McKercher B. Trip destinations, gateways and itineraries: The example of Hong Kong[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 (6): 609-621.

[3] Thornton P R, Williams A M, Shaw G. Revisiting time-space diaries: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of tourist behavior in Cornwall England[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7, 29(10): 1847-1867.

[4] Huang Xiaot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based on time geography[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6): 82-87. [黄潇婷. 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研究[J]. 旅游学刊, 2009, 24(6): 82-87.]

[5] Shoval N, Isaacson M. Sequence alignment as a method for human activity analysis in space and time[J].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7, 97 (2): 282-297.

[6] Shoval N. Tracking technologies and urban analysis[J]. Cities, 2008, 25(1): 21-28.

[7] Huang Xiaoting, Ma Xiujun. Research on the activity rhythm of tourists based on GPS data[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2): 26-29. [黄潇婷, 马修军. 基于GPS数据的旅游者活动节奏研究[J]. 旅游学刊, 2011, 26(12): 26-29.]

[8] Huang Xiaoting.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the tourism emotion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time and space route: Take Hong Kong Ocean Park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6): 39-45. [黄潇婷. 基于时空路径的旅游情感体验过程研究――以香港海洋公园为例[J]. 旅游学刊, 2015, 30(6): 39-45.]

[9] Huang Xiaoting. Comparison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behavior data quality of tourists based on GPS and log survey[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3): 100-106. [黄潇婷. 基于GPS与日志调查的旅游者时空行为数据质量对比[J]. 旅游学刊, 2014, 29(3): 100-106.]

[10] Girardin F, Fiore F D, Ratti C, et al. Leveraging explicitly disclosed location information to understand tourist dynamics: A case study[J]. Journal of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2008, 2(1): 41-56.

[11] Chen Xiaoqing, Zhang Haihong. Research status and review of social media’s tourism applic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8): 35-43. [陈晓磬, 章海宏. 社交媒体的旅游应用研究现状及评述[J]. 旅游学刊, 2015, 30(8): 35-43.]

[12] Yu Haib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network topic as the source of qualitative data: Taking tourism motivation research as an example[J]. Tourism Science, 2011, 25(1): 46-53. [于海波. 网络话题作为定性数据来源的研究方法探讨――以旅游动机研究为例[J]. 旅游科学, 2011, 25(1): 46-53.]

[13] Zhao Zhenbing, Dang Jiao. Taibai Mountain backpacker tourism behavior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et text content analysis[J]. Human Geography, 2011, 26(1): 134-139. [赵振斌, 党娇.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太白山背包旅游行为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 26(1): 134-139.]

[14] Dang Jiao, Zhao Zhenbing, Zhao Li. Taibai Mountain tourist behavior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resources[J]. Tourism resources, 2011, 27(6): 555-558. [党娇, 赵振斌, 赵丽. 太白山旅游者行为研究从博客分析视角[J]. 旅游资源, 2011, 27(6): 555-558.]

[15] Chen Ping, Yan yan. Study on the attraction of new media to tourists in tour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eb text [J]. Tourism Forum, 2012, 5(3): 2226. [程萍, 严艳. 旅游微博新媒介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研究――基于对艺龙旅行网新浪微博的网络文本分析[J]. 旅游论坛, 2012, 5(3): 2226.]

[16] Zhang Yanyan, Li Junyi.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Xi'an tourism flow network based on the tourism digital footprint. [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111-118. [张妍妍, 李君轶. 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西安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J]. 人文地理, 2014, 29(4): 111-118.]

[17] Zhang Gaojun, Li Junyi, Bi Li, et 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of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the QQ group[J]. Tourism Forum, 2013, 28(2): 119-126. [张高军, 李君轶, 毕丽, 等. 旅游同步虚拟社区信息交互特征探析――以QQ群为例[J]. 旅游学刊, 2013, 28(2): 119-126.]

[18] Zhang ZiAng, Huang ZhengFang, Jin Che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behavior of scenic tourist activities based on micro blog sign data: A case study of a scenic area in Nanjing[J].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015, 31(4): 121-126. [张子昂, 黄震方, 靳诚, 等. 基于微博签到数据的景区旅游活动时空行为特征研究――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5, 31(4): 121-126.]

[19] Dai Guangquan, Chen Xi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sychology of tourists: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photos [J]. Tourism Tribune, 2009, 24(7): 71-77. [戴光全, 陈欣. 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 旅游学刊, 2009, 24(7): 71-77.]

[20] O’Connor A, Zerger A, Itami B. Geo-temporal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tourist movement[J].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 2005, 69(1-2): 135-150.

[21] Lew A, McKercher B. Modeling tourist movements: A local destination analysi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4(1): 141-159.

[22] José A D, Raquel C, et al. Tourist clusters from Flickr travel photography[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 2014, 7(11): 26-33.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4篇

戴尔的工作节奏很快,业务人员平均两三个季度就会更新一次―连续达不到业绩就有可能被末位淘汰。在企业大客户部,一个业务人员需要负责一个项目,从客户产生需求、设计方案、下订单、完成订单、备货、物流,到后期的设备调试及安装等过程,都由同一位业务人员跟进操作。文双几乎没有经历过新人的角色就直接投入了“战斗”。

这些努力为他赢来了一些成绩,他曾获得3个季度的业务冠军,亚太总监还因此给他颁发了特别奖励。戴尔这段高强度的工作经历除了带给他良好的职业素养,最重要的是,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及时总结和消化出现的问题。“职场新人还是应该去体验一下优秀的公司是怎么做事的。在戴尔工作的那段时间,我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迅速提升。”

而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行业是2005年的事,那一年百度上市,文双也开始关注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当时主管销售的中华英才网副总裁汤圣平找到了文双,希望他能担任华南区战略客户部门总监,文双也因此完成了职业转型。

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从外企到民企,文双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不过之前的工作基础让他很快适应了互联网行业,并先后完成了三星、碧桂园等大客户的招聘项目。

两年之后,智联招聘给他提供了更大的平台,邀请他担任公司广东大区的总经理,这正好符合当时文双对自己的预期,“我一直期待能全面地管理一家公司,而不是只带领一个业务团队。”尽管换了家公司,但他还是留在人才招聘领域,并一直做到了智联集团的运营总监。

这两段互联网招聘领域的工作经历给文双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他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别人找到职业理想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尽管之后因为个人原因他离开智联去了一家更大的上市公司做高管,也计划过创业,但文双始终都没有之前在互联网招聘领域工作时那样兴奋,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好像“变老了”。直到许单单的出现,才让文双又重新找回了点状态。

当时许单单创立的垂直于互联网领域的招聘网站正面临商业化问题,而文双就是来解决拉勾网的商业化的。他主导设计了“Lagou+”,一款面向企业端的产品,让HR可以直接与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联系。测试版本上线后,获得了80%以上的企业客户的好评。

现在,文双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他负责的几个部门走一圈,看看大家的工作状态。在创业公司,没什么比良好的工作氛围更能提升效率。经历过之前几段不同企业性质及行业的工作,文双认为无论现状如何,在工作中保持一点不安分,让自己更有奔头,反倒是让他觉得最“安心”的方式。

C=CBNweekly

W=Wen Shuang

C: 有哪些保留至今的习惯?

W: 坚持买了17年《城市画报》,从创刊号至今,可能内心还是有一些文艺的情结。另外,每年我都会和老同事聚一聚,离开厦门10年,从没间断过。

C: 有什么是你以前很认同,但现在有些怀疑的事情?

W: 我以前很认同上天偏爱那些笨笨的踏实的孩子,现在却深表怀疑,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商业社会。虽然不是完全否定,但人应该在默默无闻地工作之外,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有时候你不让人家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也不是件好事。

C: 为什么同事叫你“拉勾岳父”?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5篇

在社交网络业务方面,腾讯继续巩固手机生态系统,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升至超过8亿户,同比上升34%,其中微信企业账户突破2000万户,手机版QQ亦有6.6亿用户。

腾讯的二季度财报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腾讯营收356.91亿元(53.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净利润113.19亿元(17.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

不可否认,自PC时代起,强大的社交业务就一直是支撑腾讯的法宝。在移动化之后,微信的推出更是让腾讯继续稳坐社交王者的宝座。而在PC时代强大的腾讯浏览业务也在移动化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泛浏览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无处不在浏览,不只是在浏览器里,在微信、空间、QQ、新闻客户端甚至购物App里都包含了浏览。”腾讯副总裁钟翔平表示,“拥有强大移动平台的腾讯亦有强大的大数据挖掘潜力。”

腾讯近期的腾讯浏览指数(Tencent Browsing Index,以下称“TBI”),就是通过对海量用户移动浏览行为的全面了解与深度挖掘,成为移动时代帮助企业深度洞察用户、高效塑造品牌的权威平台。

移动化产物

2004年7月,钟翔平加盟腾讯,是腾讯最早一批技术专家。在那个PC时代,腾讯两个字更多的是与QQ划上等号。不久后,钟翔平牵头启动QQ浏览器项目,孵化手机QQ浏览器的基础版本。

钟翔平带领腾讯浏览器团队将手机QQ浏览器从起初的市场追随者做到了行业第一,成为腾讯的明星产品之一。但2014年后,移动App领域的创业达到高潮,各手机厂商也不断完善系统自带浏览器,手机浏览器的流量入口和系统平台地位在此背景下看似日薄西山。

但事实上,用户还有大量的内容、资讯、生活服务需求要在手机浏览器上解决,手机浏览器其实依旧有着很大的市场空间。不过,钟翔平要做的远不止浏览器。面对移动化转型,钟翔平带着团队在2014年改变了打法:不只做浏览器。所以,腾讯浏览服务(Tencent Browser Service,以下简称“TBS”)诞生了。

钟翔平认为,浏览器移动化之后,不再是用户打开世界的唯一一扇窗户,用户移动化之后无处不在浏览,不只在浏览器里面浏览,还在微信里,空间里,QQ里,新闻客户端里面,甚至在购物App里。

“既然用户无处不在浏览,所以决定腾讯要提供浏览服务。”钟翔平强调。

TBS是一个整合腾讯底层技术、内容框架、广告体系以及大数据等多方面能力升级了浏览解决方案,日活跃用户超过4亿,日访问PV超过100亿,已接入超过400款App,涵盖20个多个行业和领域,覆盖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80%的页面浏览量。

两年之后,依托TBS海量浏览数据,腾讯推出移动互联网跨平台数据分析工具TBI。TBI通过跨品类和App平台领域的浏览大数据,获取精准、有力的用户行为数据,形成更为完整和全面的用户画像和行为轨迹,对于品牌实现个性化营销、提升品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浏览是最基础的网络行为,而且具有针对性和高确定性。浏览行为的数据更能反映用户的真实需求和兴趣。然而,由于技术和浏览场景碎片化,浏览大数据的应用落后于搜索和电商。腾讯尝试依靠大数据技术和打通跨平台数据的浏览底层服务解决了这个问题。

“腾讯一直在做去中心化的开放和连接,如今我们要与合作伙伴共享对浏览大数据的分析能力。”钟翔平表示,“TBI是一款真正实现了连接数据孤岛、覆盖大量用户和标签体系丰富的大数据产品,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大家洞察用户、了解趋势的工具,通过分享数据能力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

有温度的TBI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已达7.10亿,中国网民每天花在浏览移动端的时间超过4小时,人均安装34个App应用。

事实上,在中国互联网,自PC时代就不缺乏大数据应用,比如百度指数、阿里指数等,而且像这样的搜索和电商的大数据较早就已被企业推出。不过,搜索大数据基于用户的好奇心,随意性大,不够精准;电商专精消费大数据更单一。

TBI联合中国社科院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内容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基于浏览行为的TBI,更为准确地预测用户个体或群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将实现产品的定位差异化和精准营销。

社科院国情调研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崔岩博士认为,TBI从用户浏览行为入手,基于浏览行为更强的确定性和针对性所产生的与周围语意有强关注关系的大数据,并通过最新算法、模式和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更为精准的移动互联应用指数,从而对互联网和用户群体产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洞察,形成对用户行为全景式描摹。

“人们每天看新闻、看视频、刷朋友圈、网上购物、搜索信息都是浏览行为,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浏览是用户获取信息的行为总和。”钟翔平总结,“在这个信息爆炸与渠道多元化的时代,浏览行为才是有价值的注意力体现,基于移动互联网浏览行为的数据分析更能立体和丰富的反应用户,是带有个人印记的有温度的行为轨迹。而腾讯的浏览服务具备广泛的使用率。”

不同的大数据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大数据做的指数系统在指导方向上面也有不同的意义,TBI有两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它覆盖了绝大部分移动用户的用户行为,包括浏览网页、视频、电商购物、朋友圈、搜索行为,甚至包括手机里的一个广告;腾讯整体优势在社交,集中了中国比较全面的用户画像和标签,在此基础上能帮腾讯的合作伙伴提供标签人群的深度洞察。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6篇

一、 卫生计生宣教基本情况

(一)广泛开展节日主题活动

2016年元旦春节集中宣传、“7·11人口日”、“5·15国际家庭日”及各大主题宣传日期间____区紧紧围绕活动主题通过联合义诊、开展各类健康讲座和利用媒体宣传的方式,充分宣传“全面二孩”政策,“孕前优生”、“科学育儿”等服务,累计开展服务活动两百余场,文艺演出活动18场,慰问470户计生困难家庭,咨询服务7400人次,发放宣传计生、健康知识宣传品二十多万份,开展科学育儿亲子阅读会22场,免费避孕药具5000多盒。

此外,全区动员积极开展家庭发展、公共卫生、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各街道、社区、局直各单位积极利用节日、宣传月、宣传周,网络宣传、健康知识讲座、咨询服务、派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出版卫生计生宣传栏等,广泛开展控烟和艾滋病、结核病、流行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教育。并针对不同人群,大力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性病防治、优生优育和青春健康等宣传,全面普及卫生计生科普知识。

具体有:区慢病院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活动,区健教所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大赛”,区计生中心开展“____家庭联谊会”,区中医院开展“中医进社区”,各科学育儿指导站开展各类育儿指导讲座等。

(二)以项目建设为切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1.积极推进“健康家园”创建工作。我局与____街道办事处、____医院集团、康君社康联合体联合印发了《____街道推进“健康家园”建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健康家园”创建目标、核心理念、推广策略、保障体系、共创机制,并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9月13日,在____社区举办“健康中国行”____主题宣传活动暨____区“健康家园”计划启动仪式,此项活动得到了____市卫计委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并作为“健康中国行”走进____第一站,区委常委唐汉隆代表____区接受了“健康中国行走进____”旗帜,市卫计委和各区卫计局领导参加了活动。

2、家庭健康计划。以家庭为单元,服务全人口。

(1)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提倡“天天开心,日日运动,饮食均衡,戒烟限酒”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开设“健康增值学堂”等形式,普及居民的健康知识,增强家庭成员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计划,关注精神卫生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计生特殊家庭。

(3)开展终身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建设“家庭医院”。

(4)创作《你是一个坏东西》控烟广场舞,向全市推广。

3、科学育儿计划。总结我区推行的“三优工程”的成功经验,打造有____特色的科学育儿项目品牌,构建全区科学育儿服务网络推广“科学育儿”远东模式,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工作。

4、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推进“健康少年”行动计划。整合区关工委、卫生、教育、团委等资源开展学教健康促进活动。

5、生殖健康计划

(1)推进优生惠民工程:为新婚夫妇提供婚前、孕前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完善药具发放网络,加大优生健康宣传覆盖面;辖区产科医院和社康中心,提供计生优质服务;____医院生殖中心提供辅助生殖技术;开展“两癌筛查”、人流和产后关怀,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

(2)区计生中心与远东医院合作启动PAC(人流后关爱)项目。

6、医养融合计划

整合区卫计、民政部门和社会资源,推广“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融合服务。建立“医养融合医院”、与辖区各类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和健康咨询服务。创建全国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区,全面提升老龄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7、 “____”计划

整合____辖区卫生、计生、养老、社工、义工服务等资源,凝聚全社会力量,从经济支持、文化帮扶、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入手,弘扬“关爱互助,自强不息”的“____精神”,使____每一个失独、伤残家庭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目前已完成失独、伤残家庭随访、建档、节日慰问等工作,并为每个家庭准备方便药箱,集中组织免费体检。建立“____联系人”制度,为____家庭服务项目增加至十三项。

(三)加强流行病应急宣传活动

为加强____区对流行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宣教科在____社区家园网先后了有关禽流感、登革热的防控知识,让居民了解和掌握预防流行病卫生知识。

(四)利用新旧媒体,做好卫生计生宣传

今年,____区卫生计生局利用“互联网+”开通“健康____”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了门户网和微信平台同步推送讯息。“健康____”坚持每工作日推送,包括工作动态、活动预告、健康咨询等。开发“健康____”APP,方便辖区居民预约、查询体检信息;____区全卫生计生系统内公众号全面开发,目前已上线13个,包含了计生服务、卫生监督、心理咨询及医疗服务等内容。

同时,在《____》开设《____计生工作式》专栏;《____都市报》开设“健康____”特刊。每季度编印《健康增值学堂报》下发至各街道各社区张贴至三栏。

(五) 创新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宣传倡导

1、莲塘街道劳务工大食堂。莲塘街道利用大食堂在中午就餐期间劳务工人流众多的时机,利用投影播放一些简短的生殖健康、科学育儿、心理健康、慢性病防治、职业病防治、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性病预防、营养知识等有关知识、等实用性高的知识,让劳务工学习宣传。同时开展优生健康知识答题送餐券活动,劳务工只要答对题目,就可得一张免费大食堂价值20元餐券;同时发挥计生社工的作用,为劳务工开展相关个性化咨询服务、开展健康素养知识大赛等。

2、____街道开展“留守儿童暑期学堂”,流动儿童服务均等化。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在流动儿童人口密集的社区开展为期2个月近20场的“健康暑假 计生伴我行”系列活动,包括科学育儿指导、“彩笔生花,绘出梦想”亲子绘画、和“安全知识我知道”讲座等,暑期活动丰富了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深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3、 ____街道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各社区以已婚育龄妇女为重点对象,出租屋、住宅小区、商铺为重点地段。结合实际,根据分布情况,对住户就利用中午、晚上流动人口对象在家的时间进行服务;对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多的单位,就主动与单位副主任联系,采用成批查验的方式;加强“亲青服务点”计生技术服务质量,说服教育未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对象及时落实相应措施,并与汕尾市建立区域协作。

4、____街道成立流动人口协会组织。让流动人口明确自己应有的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维护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不断加强流动人口以及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为流动流动适龄儿童建卡,促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与应用,提高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可行性和水平。开展好流动人口“同管理、同教育、同服务”活动,认真做好“六上门”服务:即送药具上门、送政策上门、送宣传品上门、送温暖上门、送健康上门、送服务上门。

5、____街道“朋友圈”项目消除隔阂。社区工作站“朋友圈”项目是____街道办事处为社区工作站精心打造的以“密切群众关系、改善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区交友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与强化基础性群众工作,通过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和计生协会联合会会员与辖区流动人口的良性互动、加深了解、缔结友情,形成社区朋友圈,促进社区和谐。

(六)及时更新区级、街道、社区三栏。

每季度编印《健康增值学堂报》,墙报下发至各街道及社区于三栏、社区工作站内张贴,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手儿童健康资讯。

每月及时发放省、市画报墙报至街道、社区及兼职成员单位,定期督导检查街道、社区三栏更新情况,均能做到宣传栏每月一更、读报栏每周一更。

二、 工作成效

(一)2016年5月,“____计划”获“____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二)2015年,____区成功入选“老龄健康能力建设示范区”创建试点地区,成为____市唯一,全国仅有的20个入选行政区。2016年6月,接受国家家庭司前来调研医养融合工作,9月,代表____市在全省医养结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汇报,10月,受邀参加2016发展中国家健康老龄化国际研讨会并做主旨发言。

(三)2016年2月,“健康少年行动计划”于____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表扬,5月,获“____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

(四)____区PAC项目的做法在国内有创新性,得到国家卫计委和各级专家的充分肯定。2016年,举办____区“流产后关爱PAC”咨询员咨询技能竞赛,组织参加2016年PAC关爱大使咨询员全国技能竞赛(____站)比赛,并获得优胜奖,将代表____参加广东省决赛。

(五)课题《____地区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谱及G6PD筛查优化研究》已通过____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立项,项目已在进行中。

(六)区计生中心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人口报社联合组织评选的的“2015至2016年度群众满意的十佳计生机构”称号。

(七)2016年8月,举办区级科学育儿知识竞赛,参加市级科学育儿知识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八)2016年,莲塘街道劳务工大食堂入选全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典型案例。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7篇

“无论你多么反感在朋友圈里做生意,对于商家来说其中的好处可谓多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朋友圈里做生意不用像淘宝店那样花钱做网店设计,手机拍照可随时随地商品信息,而且这样的营销也省去一大笔宣传费。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朋友圈内做生意目前最大漏洞是没有像支付宝那样独立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

“微信生意模式为先付款再发货,款直接打入卖家银行卡号,买家没有保障,而且纠纷发生时退货退款完全没担保,给交易双方造成了很大困扰。”济南的陈菡告诉记者,为避免太多麻烦,她在微信圈接入自己的“微店”,搭乘支付宝暂时解决付款纠纷。

据了解,今年1月份,由“口袋购物”推出的微店APP低调接入微信。“微店”为第三方平台,其将出入口搭建在“微信”上。卖家在微店展示商品,然后一键分享至朋友圈或推送至特定微信好友处,还可分享至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买家无需下载该“微店”的APP,只需点击链接即可进入“微店”页面。当然,你也可以在下方找到“我也要开微店”的按钮,按下便跳转至“微店”开设页面,轻松开起自己的“微店”。因此,这种病毒式开户与传播,让“微店”联姻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成为坐收渔利的第三方。

陈菡告诉记者,她的“微店”即便是搭乘了支付宝,也只是暂时性解决了直接打款的风险,却并无资金保管功能,而是直接将资金流入到了卖家账户上。“这样,在支付风控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

如此的“微店”营销,让腾讯看到了在交易与支付平台上的不完善。今年5月,“微信小店”正式上线,抄了“微店”营销的后路。因此,有专家告诉记者,未来微信可能不允许第三方平台介入“微信开店”。但新上线的“微信小店”,从开店、购买到支付在微信平台上完全闭合,让用户暂别后顾之忧,而且微信还推出了安全锁,用户将微信账号与手机绑定后,就只能在绑定过的手机上登录,其他任何人若在别处登录用户的个人微信账号,用户都会收到消息提示,若为风险登录,可即时冻结账号,由此构成了微信安全防护体系。

大腕们的“微”革命:

把大象装进微信的冰箱里

微信时代,每个人都透过这扇窗看外面的世界。这时,很多拥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将视线瞄向这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时至今日,正当惊奇于微商的倍数出现时,总裁们早就把自己的大象装进了微信这台冰箱里。

段崇政

好药师,第一个吃微信螃蟹的药店

从来没有一家医药行业公司跟微信跟得这么紧。

微信一开放新接口,测试新功能,好药师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通宵达旦地验证功能,测试BUG。当然,它的努力也有所回报――2014年5月底“微信小店”当天,好药师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微店第一时间随着腾讯官方消息的同步推出,瞬间引来大量关注。

在好药师的规划中,未来要利用微信盘活打通各个线下药店的资源,将现成的上万家药店门店都变成自己的网点。不久的将来,在家中微信下单,附近药店一小时内配送上门,或直接在药店中微信扫码购药等都会变成现实。

“事实就是我们认准方向,愿意花钱花人力去紧跟微信做这些测试。”好药师CTO王乐天说。

2013年12月15日,好药师悄悄开通了自己的微信服务号。

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微信的各个接口和功能,比如支付功能、条形码扫一扫功能。一个月之后,支持微信支付的好药师服务号正式上线。

彼时的微信服务号产品功能非常简陋,可购买的商品也少,甚至没有购物车功能。之后,好药师开始逐步完善自己微信服务号的体验。2014年2月23日,好药师服务号第二个版本;一个月后,条形码扫一扫购药。这一功能好处在于,当用户家里的药吃完了,只需要拿空盒上的条形码扫一下,就可以通过好药师继续购买相同的药品。

微信提供的不仅仅是销售渠道,还是一个能帮助好药师建立自己生态王国的工具。好药师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将线上与线下统一起来。

我国目前大约有40万家药店,好药师的母公司九州通直接服务的有几万家,间接服务的有10万多家。好药师希望把这些数目庞大的药店纳入自己的生态系统,利用九州通的批发业务把货品送到药店,把药店作为离居民最后一公里的一个仓库。

这样的体系一旦搭建完成,将形成好药师独特的门槛。

未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将自己的病情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发送给好药师,背后专业团队会即时给出意见。售后还可以跟踪服务,提醒用户按时用药等。

总之,有了自己的用户群,有了自己的门槛,才能成功形成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态系统。

联想总裁“开店”:把3万店铺装进互联网

2013年12月3日,联想高层的一个午餐会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及亚太新兴市场总裁陈旭东问联想中国区数字运营业务负责人赵海生:给我开一个微信店吧,要用多久能开出来?

赵海生说一个月左右。

但陈旭东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速度应该用周计算吧。

午餐会后的12天,一个叫“旭de东东-抢!”的微信商城在“联想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上诞生了。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总裁开店”。

然而就在之后不久,一个事件警醒了所有联想人。

2013年年底,联想西南地区的一个经销商听说绫致用微信打通O2O(线上到线下)的案例,通过扫二维码可以沉淀客户。他非常兴奋,认为找到做电商的好方法。于是他将整个店铺全部铺设二维码。然而只放了一天,第二天就撤下来了。

他发现,顾客进店之后都去扫二维码,不愿现场下单了。不过联想很快想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

引导顾客扫描二维码是为了给顾客增加服务价值,而不是为了直接沉淀顾客,这种直接大规模铺设二维码的方式显然太过生硬。这一案例的失败在于这位商没有理解用微信做O2O的真正用意,更重要的是,这是单个经销商单个店铺的行为,背后缺乏强大的系统支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联想的大微mall应运而生。

联想专卖店微信商城(简称大微mall)是联想在“联想服务”微信公众号上为全国的经销商建立的一个商城系统。联想初期先拿出三家经销商开设100家店铺尝试。三个月后,有500个经销商上线。目标一年之后实现2000家微店上线。

在这里,联想利用了微信六大能力,堪称完美地解决了微mall的互联网化问题:分别是解决了客流、粉丝、定价问题;同时发掘用户潜在需求;在最令人头疼的分账问题上,微信最后决定支持联想的大微mall体系,从支付环节开放分账接口。最后还完美地解决了渠道冲突问题。

由此走下去,联想微店由100家变2000家,变3万家,指日可待矣。

小米到唯品会: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时代

2013年10月,唯品会一年一度的战略会议上,董事长沈亚当场“发难”:2014年唯品会来自移动端销售占比要超过28%。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场的总监们都面面相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2014年第一季度,唯品会移动销售占比达到36%,环比增长70%。

但沈亚还是不满意。于是在这一年7月的总结会上,他继续“发难”:移动增长的速度趋势虽然比想象中好,但唯品会犯了一个所有互联网公司向移动端转型都犯的错误:把PC端(私人电脑)的模式直接搬到移动上去。

沈亚这时候意识到微信作为移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社交应用的作用,但彼时的他对此还没有明确的思路。于是他将这一课题交给了负责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的副总裁冯佳路。

早就意识到微信是个热门社交工具的唯品会新媒体部高级经理杨永燕此时给上司们发了一份邮件,试探性地询问:唯品会要不要开始做微信公众账号。令她意外的是,这封令她纠结的信发出后很快得到各个上司的回应,他们的意思很明了:立即启动。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唯品会的微信公众号便建立起来,几乎和其他企业一样:做推广带粉丝。

冯佳路认为微信时代,每个用户都是推销员不同,小米科技副总裁黎万强则认为“微信开启每个企业都是自媒体时代”。

2012年,黎万强接手了小米营销破局的任务。他曾尝试做一个约3000万元的广告投放方案,遭到雷军的拒绝。因此只好组建新媒体团队。

幸运的是,彼时的微信们正处在爆发前夜,小米借势而上,逐一拿下微博、微信、QQ空间等平台,成为粉丝经济运营的第一标杆。

2012年6月微信刚刚起步,黎万强发现它可能是一个机会,于是他让小米网的主管们停用了米聊,完全基于微信来沟通,并在之后的三四个月时间里,让团队进行了各种测试,来揣摩微信如何与企业新媒体运用挂钩。

最终,小米的直觉是正确的。亦或是说黎万强的直觉是正确的。

2013年2月开始,小米下决心抢占微信阵地。仅仅3个月,就收获80万粉丝。一年后,小米的微信公众号已拥有超过520万粉丝。

除了粉丝众多,另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是,小米微信公众号目前的微信支付月平均交易额已经破1000万元。

对于如此大能量的引擎力,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小米对如何运营粉丝经济,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很多企业开始学习小米,甚至直接照搬小米的营销玩法,包括它的海报与会PPT的风格,小米论坛与线下同城会的玩法。它们并没有深究小米营销背后的战略和思维,结果是东施效颦。

这场战略思维的核心就在于“口碑营销”。

黎万强在多个场合都提及这一点:社会化媒体的矩阵只是有效的传播渠道,但如果缺乏针对核心用户群的聚焦定位,以及不能创造出能够天天上头条的故事,就无法将口碑营销发挥到淋漓尽致。

其次,“参与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小米产品和营销,而是渗透到公司的运营各环节中,成为小米口碑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社会热点;思政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36-02

网络是人类历史以来最重要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中国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网,我国网民数量居世界之榜首。

一、网络飞速发展与当代大学生成长轨迹时期相同

根据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117万人,其中,江苏省网民数量为4 274万人,普及率为53.8%,居全国第八;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 672万人;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 。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 中专/高等院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 。我国高等院校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以1993年至1997年间出生的学生为主。这些学生经历了中国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的时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格局的变迁,与其共同成长。无所不在的网络,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网络时代社会热点的概念及其主要传播途径

(一)网络社会热点的界定及其特征

社会热点涵盖的范围较广,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界定仍然没有统一、权威的解释。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解读。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综合国内目前关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研究,以网络时代为背景,以最贴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特征为准则,试图将网络时代的社会热点定义如下:网络社会热点事件来源于新媒体平台,事件的进展能引起广大网民的共同关注,众多人员参与其中并在互联网上参与讨论,导致出现了关于该事件的大量的转载与评论,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乃至政府机关等部门介入。

网络社会热点的主要特征有:一是传播迅速性。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传播速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极大优势。二是事件复杂性。网络社会热线问题覆盖的领域较广,事件起因、经过、传播方式、真实性等各种因素决定了热点事件具有复杂性。三是鲜明时代性。任何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且都或多或少地映射了当时的国情,同时,这也正是社会热点事件产生的根源所在。四是参与者多元化。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者,这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被动的方式,让众多的参与者参与其中发表言论,为更多人提供了话语权。

(二)高校学生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的主要平台

当代高校学生紧随时代步伐,对众多新鲜事物抱有极高的热情,网络媒体平台在当下的高校学生群体中蓬勃发展。本文对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访谈,据整理过的访谈记录显示,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腾讯QQ空间

腾讯QQ空间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具有博客功能的个性空间,QQ用户可以在空间里写日志,写说说,听音乐,与其他QQ空间进行留言互动。根据腾讯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QQ空间活跃账户数达到6.233亿,这个数字遥遥领先于中国绝大多数社交网站。

2.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是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软件中的一个功能,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表文字、图片或视频,也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音乐分享至朋友圈,微信好友可以对其进行点赞互动。从隐私的角度来看,微信朋友圈与QQ空间最大的区别是只有微信用户的共同好友才有权限查看对方的评论或“赞”。

3.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是由新浪公司推出的具有微信博客的社交网站,微博用户可以关注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将要发表的信息精简为一句话或一张图片,随时通过微博分享给粉丝,用户可以对微博内容进行评论、转发,并且使用@功能提醒某人查看,用户之间可以使用私信功能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

全面开放的互联网网络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规则意识变弱

规则意识是社会公民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法则的态度,也是人们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认知与体验。当代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知识水平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将规则意识上升为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社会等行为规范。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功能,部分学生在互联网中充分释放自己,偶尔会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大学生虽然受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较高,具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却自律性不强,对自己的要求过低,无意识降低自身的行为准则,导致很多大学生对于规则的认知具有巨大的差异,造成知行分离现象。在校园生活中,常有部分学生无视学校各项规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考试过程中作弊,无故旷课、迟到、早退,对于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定的同学持以嘲笑和戏谑等态度。

(二)功利意识变强

当代的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就业选择方面、政治追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利意识。当今社会的网络媒体的内容时常带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色彩,对受众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大学生从刚踏入大学校门起,就已经开始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准备,常有同学牺牲正常上课时间和周末休息时间,到校外的培训机构参加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部分学生家长以孩子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社会地位高的工作为荣,并以此作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功利色彩过于浓重,同学之间的交往形式流于表面,常见各种生日会、老乡会、毕业聚餐等活动,交往过程中部分同学只顾自身利益,以个人感受为重,忽视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心理危机现象由此产生,倘若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酝酿出更大的危机事件。

(三)网络依赖程度加重

随着互联网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有研究调查显示,当代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今,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平时必备的日常用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上课携带并使用手机,从事与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自律能力、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容易陷入网络依赖的境地,造成网络沉迷等严重后果。部分严重的学生常常因为过度使用网络而夜不归宿、逃课,更有甚者由此影响学业出现休学、退学等现象。有相关研究调查显示,长时间的使用互联网,将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降低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

信息的传播技术、方式不断变革,信息传递具有快速性、随意性及形式多样性等特点,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比以往更加快捷和便利。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高校学生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天地去尽情发表独到的见解,展现自身的智慧与创造精神。他们热衷于使用网络平台对国家、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对身边的事情进行沟通、交流与讨论。但是,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来说,网络上包罗万象的碎片化信息,也会给辨识能力较弱的他们带来各种困惑。高校大学生缺乏相关社会经验,当面对一些突发社会热点事件时,时而会在网络上发表偏激或失去理智的言论,一旦此类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可能会引发网络舆情事件。

四、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阵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仍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共同成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模式,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单向的教育模式只会引起学生反抗,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服从,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在传统的课堂上将当前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融入其中,例如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网络热点事件案例,可在班级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针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发起投票,帮助他们看到网络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

(二)善于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众多高校已在新媒体社交平台开设公众账号,通过公众账号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学校新闻、党团建设、招生信息等,虽有部分学生关注各自学校的相关公众账号,也会对所的信息进行适当评论与转发,但能认真回复学生留言的甚少。如能将新媒体社交平台与学生思政教育相结合,关注当前的网络热点事件,由专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负责相关的事件进展,回复相关的留言或评论,与学生网友展开热烈探讨而不是围追堵截,由此可以深入地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网络热点和社团活动无缝对接

高校中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并不多见。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倘若能将网络上的热点事件以各种形式进行讨论,如开展主题班会、辩论会或邀请权威专家来为学生解读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典型网友的热评,通过这些方式将网络上发生的事情投射到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意识适应不断变换的社会,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辨别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总之,对于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可能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以应对各种可能会出现的危机事件。同时,将高校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工作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动态的引导,以期能够对当前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樊艳丽.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9).

[2]吴发水.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

[3]何文秋,蔡华健.高校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学生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口碑营销;电影营销;新媒体;案例分析;营销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19-02

据猫眼票房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额以每年45%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仅次于美国市场。在2015年,市场上涌现了一批现象级的高票房国产片,《捉妖记》累计票房24.48亿元、《寻龙诀》累计票房16.68亿元、《港濉16.4亿元。然而到了2016年,国内票房的增长态势却坐起了过山车,第一季度票房累计145.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第二季度却只有100.7亿元,同比下降5.9%。同时,国产电影的口碑也一再被人诟病,随着观众观影经验的增加,消费日趋理性,在电商票补的泡沫褪去后,国产电影终将进入到口碑为王的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口碑营销,成为了国产电影宣发方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口碑营销

(一)什么是口碑营销。口碑传播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很早之前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但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最早是Brooks和Robert(1957)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指出口碑传播在新产品的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口碑营销一般是指企业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口碑设计,使得消费者在接触产品时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超出预期,进而主动向他人介绍产品的营销方式。在市场竞争高度激烈,产品日趋同质化的现在,口碑营销是新产品进行市场推广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二)新媒体时代给口碑营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当代,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微信、微博、QQ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全新舞台,信息传播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媒介的变化重新定义了信息传播方式,使之产生了在报纸、广播、电视中传播时所没有的特征,这势必会对口碑营销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各种自媒体的诞生使得传播者与受众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同时也是接收者。这意味着通过某种权威媒体为口碑定调的传统口碑营销方式不再可行。但伴随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了时间、空间上的群体特征,从而为精细化的口碑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产品口碑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大幅提升,口碑分化越发加剧。这就要求产品商更加重视产品口碑、谨慎制定口碑营销策略。此外,新媒体渠道还有着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和相对低廉的传播成本,这都有益于企业进行口碑传播。

二、国产电影口碑营销案例对比评析

在2016年的国庆档电影市场,《湄公河行动》和《爵迹》这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同台对阵,最终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既出人意料,却也耐人寻味,其中经验值得总结思考。

(一)主旋律电影的票房逆袭――《湄公河行动》。《湄公河行动》是一部主旋律爱国主义电影,改编自“湄公河惨案”这一真实事件,在2016年国庆档成为了最大的赢家,票房突破11.5亿元,豆瓣评分高达8.2分。《湄公河行动》的制胜秘诀除了影片本身过硬的质量外,离不开有效的口碑营销,主要体现在精准的影片定位和特色的观影活动两方面。

在影片类型上,《湄公河行动》既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也是具备城市飞车、丛林枪战等市场要素的商业动作片。在上映前期,该片使用“血性中国”作为宣传口号,将自身定位为主旋律影片,与市场上的普通商业片划清界限。在市场商业片泛滥,观众审美疲劳的时候,《湄公河行动》以爱国主义主旋律电影的姿态出现,就像是一股清流,让观众有了新鲜感。最终的市场表现证明,《湄公河行动》在宣传上突出爱国色彩的策略是正确的,这正是该片从市场上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目光的主要原因。

在口碑推广上,《湄公河行动》通过特色的观影活动,不仅获得了市场观众的认可,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在常规的市场造势方面,片方发起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迷彩风暴”,邀请观众穿上迷彩服观影。进入影院后,观众通常会把现场图片发到朋友圈、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首轮传播;观影结束后,观众们又被影片的品质所感染,自发地在朋友圈进行口碑扩散,形成二次传播。在社会评价方面,片方博纳影业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凭有效证件在博纳旗下影城免费观影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仅强化了《湄公河行动》主旋律爱国的宣传定位,也成功地创造了社会话题,获得了媒体良好的舆论评价。

(二)全明星热IP电影的惨败――《爵迹》。《爵迹》为郭敬明在小时代系列取得成功后推出的3D魔幻电影,号称是中国首部全真人CG电影,具备全明星阵容、热IP加持、导演自带话题度等先发宣传优势,但最终表现不尽如人意,票房累计3.83亿元,豆瓣评分只有3.7。该片主要通过制造热点话题的方式进行口碑营销,前期效果好,但最终难以掩盖影片本身的质量问题。

《爵迹》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渠道为影片进行预热。早在2015年10月15日,郭敬明就在微博上每整点一款角色海报,同时吴亦凡、陈学冬等参演明星转发宣传。当日“爵迹引爆日”的话题阅读量高达6.1亿,成为话题榜热门。在2016年6月12日,郭敬明将《爵迹》3D预告片首发于微博,继而团队全网推广,总计购买了34个视频网站推广位、16个主流App推送栏,“爵迹引爆日”再度登上话题热门榜。

《爵迹》的前期宣传效果拔群,充分利用了“明星阵容”、“CG技术”、“热IP改编”等话题点,然而影片正式上映后,很多观众冲着3D魔幻力作的旗号走进影院观赏,结果缺乏技术水准的CG特效和苍白空洞的剧情带来糟糕的观影体验。这使得观众在朋友圈、微博、贴吧等渠道进行吐槽、抱怨,尽管片方试图通过制造微博话题的方式维护影片口碑,但《爵迹》的豆瓣评分急速跌破4分,排片量迅速下降,最终票房、口碑双败。在新媒体时代,正面和负面的口碑评价都会迅速地爆炸式扩散,话题度不等同于美誉度,粉丝和媒体的吹捧更不能替代广大观众的口碑。

三、从传播学视角构建国产电影口碑营销策略

卡茨(1974)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使用是有目的的,在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间的联系中,受众拥有主动权。因此笔者基于该理论,以受众为中心,围绕口碑营销的三个要素――产品定位、传播渠道、传播因子,尝试为国产电影的新媒体口碑营销策略建言献策。

(一)影片内容质量是口碑营销的前提和保证。观众购买电影票观看影片是为了满足一定的视听娱乐需求,无论什么主题的影片,都具备人物表演、剧情逻辑、画面音乐、镜头剪辑等基本评价标准,如果影片质量低下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则无法通过口碑营销增长票房收入。如《爵迹》,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了成功的前期宣传,然而在影片正式上映后质量问题暴露无遗,不切实际过分拔高的影片宣传招致了观众的负面观感,反而加剧了影片口碑的恶化。

(二)做好市场细分,进行精准传播。影片数量的增加,电影类型的多元化以及观众审美趣味的分化,导致目前市场上没有一部电影具备吸引全部观众的能力。口碑营销的关键在于有的放矢,观众的审美情趣不同,对影片的评价自然不一样,如果无法细化目标观影群体进行精准传播,将会极大影响到影片的口碑推广。因此,要进行市场定位,根据电影的主题内容,找到合适的观影人群。

(三)将新媒体作为电影口碑宣传的主要渠道。传统的电影营销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海报等宣传物料,首映礼等宣传活动,院线贴片等宣传片、户外广告牌等硬广。而新媒体渠道,如豆瓣、贴吧、微博等平台,将具有相近社会关系,同类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个网络虚拟社群。处于同一网络社群的个体紧密相关,在口碑传播之前,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对于他们而言,这种传播的可信度要远远高于传统电影营销的宣传方式。

(四)制造口碑流行点,促成群体自发性传播。2014年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依靠过硬的影片质量和良好的口碑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同时贡献了“自来水”这一全新的网络词汇,用来指被影片品质所打动,自发性地在微博、豆瓣、贴吧等网络平台为影片进行义务宣传的观众群体,与拿钱办事的“水军”相区别。“自来水”现象的产生需要易于传播扩散的内容材料,如有趣的台词、精彩的镜头剪辑、精美的画面截图等传播点。此外,亦可将影片主题内容与时下社会热点进行结合,从而制造社会公共话题,引发群体性关注。

(五)追踪传播效果,做好口碑维护。影片的口碑营销伴随电影的整个上映流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口碑维护和口碑宣传同等重要,是口碑营销的重要一环。在影片上映后,片方要主动追踪口碑营销传播效果,关注豆瓣、微博等主流网络平台的舆论评价,从而衡量之前所制定的营销策略和实施的营销事件是否有效。如发现引发网络关注的负面评价,尤其是来自具有网络话语权的微博大V或豆瓣知名影评人的质疑,要积极与对方沟通,进行口碑公关,避免负面口碑发酵扩散。

四、结语

无论在任何时代,影片的质量都是口碑营销的基础,尤其是在新媒体普及化,自媒体蓬勃发展的现在,没有任何一家片商有能力控制网络舆论,阻止对自己不利的口碑扩散。因此,在保证影片质量的前提下,国产电影的口碑营销应以观众为中心,明确目标观影群体,迎合目标群体的兴趣需求制造口碑流行点,利用新媒体渠道成本低、易扩散的传播优势,采取能够突出影片特色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翁翩.基于4C理论的电影口碑营销策略[J].青年记者,2010,(11):62-63.

[2]范鹏.媒体时代的电影文化传播方式――以“功夫熊猫”的口碑营销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0,(11):49.

[3]J家梁,许世珍,胡全峰.关于电影票房的市场调查报告――网络口碑与电影票房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论,2016,(17):6-7.

[4]中岛正之,铃木司,吉松彻郎等.口碑营销[M].科学出版社,2006.

朋友圈季度总结范文第10篇

根据最新财报,亚马逊AWS截止到去年第四季度财报同比增长47%,收入为35亿美元。运营收入增长60%,达到9.26亿美元。全年利润为31亿美元,营收为122亿美元,高于2015年的78.8亿美元。

而微软“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8%,至69亿美元,该业务中就包含了Azure云计算服务,该部分的收入增长了93%。

此外,2017年春节之前,阿里公布的最新一个季度的财报显示,其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同比翻倍,推动了阿里云营收连续第7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幅。数据显示,该季度云计算业务营收为17.64亿元,同比增长115%,付费用户数量达到76.5万,同比增长100%。

根据财报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季度三家公司财报反馈出来的特点:从增速来看,阿里云以绝对优势保持领先;从营收来看,微软Azure拔得头筹,不过其收入中包含了office365的收入;从发展趋势看,三家都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说明云计算的市场空间依旧很大。

当然,大家可能更关心2017年云计算的整体发展情况。通过分析过去一年3A的动作和布局,可以看出,其背后同样也蕴含着三大趋势:降价潮依旧延续;人工智能成重点以及国际化拓展将更加白热化。

价格大战依旧延续

总结来看,2017年云计算市场的第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价格大战依旧会延续下去,驱动价格大战主要有三个因素:

首先,是硬件市场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早已告诉我们,科技行业迭代的成本每18到24个月就要降低一半,而底层技术的更新则会更频繁。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3A敢于发起价格战,还是受益于技术红利的释放。

其次,是市场进化和洗牌的重要手段。从美国公有云市场的发展来看,正是通过一次次的价格大战,美国公有云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从“群雄混战”到了如今仅剩头部的3家公司在主导市场。在中国,如今这一幕也正在重演。

最后,价格战是公有云抢占传统IT、去暴利化的有效砝码。数据显示,在2006年,当时全球2900万项IT工作载中,仍有98%是在传统IT上完成的,而在云里的只有2%,且全部都是公有云;而2016年的这几项数据为,工作负载增加到1.6亿项,传统IT、公有云、私有云的分布比例为73%、15%、12%。

实际上,过去十年,云计算可谓体现出了极大的代际竞争优势,每一分投入到云计算的资源都可能节省7分的传统IT支出。

从市场反馈来看,自2006年上线以来,亚马逊AWS已经经历了60多次的降价,而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亚马逊AWS也曾经连续进行4次价格调整;同样,来自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报显示,过去一年里阿里云曾17次下调价格。因此,可以判断,2017年三家云服务商延续降价潮依旧是大概率事件。

人工智能成为重点

从去年开始,人工智能已成为科技产业第一大风口,这其中自然离不了3A的“推波助澜”。

先看亚马逊AWS,在去年拉斯维加斯举办的AWS re:Invent2016大会上,AWS同时三款AI产品:Rekognition、Polly和Alex,分别对应图形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目前已经可以在预订机票、饭店的业务场景进行应用。

客观地说,AWS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三款产品都满足基本功能。相比Google而言,AWS技术上还处于落后地位,因此,AWS的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出于完善自己产品线的考虑。至于AWS能否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还要看之后的投入力度。

相比较而言,微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更大一些。根据微软公布的消息,微软已经新成立一个部门 Microsoft AI and Research Group ,该部门将由沈向洋领导,据称新组建的部门将拥有超过5000名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2016年9月召开的Ignite技术大会上,微软CEO纳德拉曾表示:“未来会把人工智能覆盖到所有领域,是因为微软想要实现人工智能技术民主化,从而解决全球最紧迫的挑战。”和亚马逊AWS相比,微软人工智能商用的产品同样“屈指可数”,最知名的无疑是微软小冰,由此可见微软在人工智能目前更偏重基础研究,仍处在投入期。

在这方面,或许是得益于中国的特殊环境,阿里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可谓“风生水起”。例如,阿里云在杭州安装了“城市数据大脑”。在杭州萧山区的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不仅如此,在饿了么最新的调度引擎中,我们也看到了阿里云人工智能的能量。除了送外卖之外,阿里云人工智能ET还在交通、空管、货运等领域担任“调度员”的工作。

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线上线下生态及场景远比其他国家丰富、多元,中国经济里的结构差异,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机会,都给了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以巨大的想象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相比亚马逊AWS和微软来说,阿里云在人工智能商用化方面的推动是做得最多的。

国际化进入白热化

根据AWS re:Invent2016大会公布的数据,AWS目前在全球有14个数据中心区域,2017年还将增加4个,到时就将有18个数据中心区域。此外,AWS目前在全球有68个CloudFront PoP,可以理解为68个具体数据中心位置分布在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AWS还参与建设了夏威夷跨太平洋光纤线缆工程,该工程预计将建成长达14000公里的海底线缆以连接新西兰、澳大利亚、夏威夷和俄勒岗等地,最深处为海平面以下6000米,该项目于2016年11月底动工。

可以看到,目前亚马逊AWS可谓在国际化布局中“遥遥领先”。

在去年Microsoft Ignite China上,微软表示Azure公有云已经覆盖全球38个区域,并在30个区域实现正式商用。按照此前公布的信息,微软每年在数据中心上的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同样对国际化拓展表示出了相当的重视。

阿里云方面,目前开放服务的全球节点包括中国华北(2个)、华东(2个)、华南、香港以及新加坡、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日本、欧洲、中东、澳大利亚等13个。与AWS和微软相比,阿里云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国际化的布局速度是相当迅猛的。

最关键的是,今年1月19日,国际奥委会宣布,阿里巴巴成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其将在2017年至2028年的合作期限内,为奥运会提供“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手持“奥运会”这把利器,无疑将帮助阿里云深入全球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上一篇:季度总结会会议纪要范文 下一篇:库房半年总结季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