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12 20:56:54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1

一、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内容特点

(一)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以“对话依托点”为具体内容,“由点拉线、由线画面、由面及点”地构成一种主题鲜明、各环相融、对话引证式的课堂模式。该模式以“预习与交流----确定对话核心主题----引出分主题----借助对话依托点阐述分主----整合分主题回归核心主题”为基本框架。

1.对话核心主题

对话核心主题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中心,是“显性对话者”——“教师、学生”与“隐性对话者”——“作者和编者”借助教材这一载体,共同构筑的一个话题。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一对话核心主题进行对话的过程。

2.对话分主题

在对话核心主题的总体框架下,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他们会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些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的主题就是对话分主题。

3.对话依托点

如果说“对话核心主题”和“对话分主题”是课堂对话赖以展开的中心,那么对话依托点就是阐释对话核心主题和分主题的“论据”。语文课堂对话的依托点包括文本的字、词、句、段、篇等不同层面的语言单位,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延伸的相关内容。

4.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确定“点”。通过预习和交流,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对话核心主题”。第二,由点拉线。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出示“对话分主题”。第三,由线画面。学生和教师围绕“对话分主题”,寻找各依托点,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生成相关问题、共同研究相关问题,同时,各依托点也可以互相批评、借鉴和补充,使单个的依托点成为整合的依托点群。第四,由面及点。学生和教师根据课堂对话情况,整合各分主题和依托点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对话核心主题”有一个多方面、多层面的研究内涵。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内容特点

1.强调对话的核心主题

将整个语文课堂看成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对话场,始终围绕着一个对话核心主题展开对话。“对话”式语文教学强调对话的核心主题来自于学生和教师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还文学作品应有的完整性。所以,在教学一开始,就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一个对话核心主题,对话核心主题或者从认知角度、或者从思想角度、或者从情感角度进行概括,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而确定。因此,对话式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感受。

2.力求还语文课堂最质朴的特色

教学本身是一件很朴素的事情,孔子培养学生,苏格拉底启迪青年,都凭借着最单纯的手段——语言,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已不同范围和程度地陷入了“作秀”和“浮华”的怪圈。因此,语文课回归本质成了许多有思想的教师的追求。该模式在教学中有着最单纯的线索,即紧紧围绕着对话核心主题开展思考和对话,这就像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在这一粗壮的主干上,通过各个依托点生长出繁茂的枝叶,撑起一片富有活力的语文天地。该模式下,教师的行为是组织大家对对话核心主题进行思考,使学生的认识不重复、语言具有个性、感情真诚,在围绕核心主题的对话中,充满着智慧。

3.将学生的预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要产生对话的需要和动机,让学生有一种对话的冲动,就必须关注学生自主阅读时产生的阅读期待,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获得的渴望与人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理解、感悟和质疑。为此我们强调开展学生预习和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基础上,确定对话核心主题。一般情况下,可以以学生中相对比较集中的感受、疑问或建议为对话核心主题,有的时候也可以以个别同学的独特的理解作为对话核心主题。由于阅读中期待心理的原因,学生会非常希望自己的感受得到认可和支持,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就使学生的内心形成了非常强烈的需要和动机,而这种强烈的需要和动机正是学生积极对话的良好心理基础。

4.强调“对话”方式的多样性

对话式教学关注将各种形式的对话融合在一起,动、静交替。这就涉及到对话的形式问题。其实,对话并非仅仅是出声的行为,在很多时候,个人对文本的默读和品味,也就是学生与作者、与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这样的语文课堂对话中,一方面保留课堂中静态的心理紧张,同时也将部分静态的心理紧张转化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时间分配,学生处于动与静交替的状态,其注意力也呈现出张与弛结合的状态。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积极地探究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下面就以课题组的研究课——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①为例来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通过预习、谈话及书面反馈了解到,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提出的较为集中、也较有深度的问题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为题目?课文用三个例子来写生命,有什么不一样?基于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把握,课题组在研究教材和教法的过程中逐渐明朗了本文教学的“对话核心主题”:即从对文章第一段“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一问的回答切人,以“生命是( )”为该课的“对话核心主题”。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以“生命是( )”作为引入和提升。

第一步:教师从身患癌症与死神顽强抗争的16岁少女张穆然的微笑、快乐、坚强、充满爱心人手引出该课学习的“对话核心主题”。

教师运用幻灯,首先呈现了带着灿烂笑容的张穆然的照片,将如此灿烂的笑容与身患绝症进行连接,从强烈的对比冲突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说道:

张穆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她天真、可爱,充满梦想。然而,中学毕业后,她不幸患上了癌症。癌症剥夺了她上学的机会,剥夺了她正常的生活。面对着癌症,面对着死亡,张穆然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坦然地笑着。你们看(出示张穆然照片),这就是不哭的张穆然。崔永元听了她的事迹很受感动,专门录制了一期与她有关的节目,当这期专辑《感受坚强》播出的时候,张穆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朋友和所有爱她的人。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段,她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舍不得你们!生命的长短不是一个量词,活得有价值就长,没有价值就短。”同学们,张穆然已经离开了,然而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话语)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勇气,生命是坚强,生命是坦然,生命是乐观接着,教师将关注点转移到课文《生命生命》,进行了这样的过渡,并引出了“对话核心主题”:

师:生命还是什么呢?有位台湾作家叫杏林子。她对生命也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在她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生齐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生齐读题目:生命生命)。

师:那么,杏林子认为生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去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出示幻灯)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第二步:学生和教师围绕着“对话核心主题”

谈自己的感受,得出一个一个分主题,并运用课文(通过关键词句)或课文之外的各种依托点阐述自己的分主题。

我们首先来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之后,觉得生命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生命是勇气。因为在第一自然段,她说,一只飞蛾飞来飞去地骚扰着我,趁它停下来的时候,我伸手捉住了它,这时候只要手指稍微一用力,它就动弹不了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这足以证明它很有勇气。它挣扎,说明它很想继续活着。

师:很好!×××同学说生命就是“勇气”(师板书:“勇气”,并出示相应的自然段)他是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得出的。你认为第二自然段除了写出生命是“勇气”外,还有什么呢?

生2:我觉得生命还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求生的力量。

师: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求生的力量,你是从哪里特别感受到的?

生2:我是从最后一句感受到的。因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这只飞蛾用最强的力量在挣扎,要飞走,尽管知道自己只是挣扎,知道自己飞不走,但它还是要试一试。

师:尽管知道力量很小,但它还要试一试,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

生2:“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师:还有吗?

生3:我觉得生命是坚强。飞蛾可能觉得自己要死,但它觉得一定要活下来,所以说不管自己能不能活下来,它都要挣扎。我从“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中看出,所以说也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师:你是觉得不但可以从最后一句看出来,还可以从这一句看出来,是吗?很好!还有吗?

生4:我觉得生命是一种信念。如果说它没有这种信念的话,那它也就没有这种勇气。它知

道自己的弱小,所以它如果没有信念的话,它是绝对不会挣扎的。

师:是的。生命是一种信念,因为飞蛾具有这种信念,那就是要生存,所以它在不停地挣扎,鼓动着双翅在挣扎,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转贴于

上面的实录很真实地反映了师生对该课题理念的实践,即在“生命是( )”这一“对话核心主题”的统领下,学生们提出了各个分主题,“生命是勇气”、“生命是力量”、“生命是坚强”、“生命是信念”,教师热情的肯定和充满期待的“还有吗?”一语,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实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本质。与此同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说明和阐释,这些词句就是对话得以开展的依托点。当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以各依托点为切人口,通过体会语言文字和其他的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通过“说课文内容”、“品关键词句”、“读相应语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一个先知先行者,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一些重要的但学生尚不能发现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此提高语文能力。

第三步:教师通过总结,提升大家的认识,完成对对话核心主题的集体构建。在该课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提升大家的认识,完成对对话核心主题的集体构建。第一种,围绕第四自然段——作者用医生的听诊器听自己的心跳后得出的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进行辩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单单属于我的”_语的真正含义。对“不单单属于自己”,教师提升道:“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深爱我们、把我们的生命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的家人;我们的生命还属于曾经关心过我们、帮助过我们的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生命还属于祖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需要我们;我们的生命还属于这个世界,世界因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生命而丰富多彩……”对于“单单属于自己”,教师提升道:“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她,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她。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正像同学们所说的,生命是一种责任”。第二种,通过在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介绍杏林子的遭遇,强化对课文一开始所说的“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的回应,将学生的理解纳入到一个经历重大人生苦难的真实人生之中,强化对生命的理解。教师是这样引入的:“通过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我们思考了生命。与我们的思考不同的是,作者杏林子是常常在想,生命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她会常常想呢?”在介绍了其人生灾难后,教师又以“她会在什么时候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为问题,设计了一个个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的情境,比如在杏林子不能翩翩起舞的时候、在看到伙伴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等,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再以杏林子战胜疾病与自我,不断地为慈善事业而工作的事迹以及“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的名言,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第三种,教师呈现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而写的一首小诗,并让学生串联起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的各个分主题,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得到对生命的整体理解,达成“活着的每一天都很美好”的人生观,真正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育人目标。整个课堂对话在学生慷慨有力、乐观向上的朗读中、在饱满而强烈的感情中、在整体内涵的提升中结束。综观这一课堂活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围绕着“生命是()”这一话题展开,而在展开的过程中,学生具有非常突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选择文本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一点进行引发,包括字词、句、段、篇以及课外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前后照应,具有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与提高的作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和主题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成效分析与研究结论

经过分布在近十所中小学校的课题组成员近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尝试,实验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堂教学带给了学生全新的感受和突出的成效。

1.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

我们对两所不同学校的刚上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的两个班级当场进行了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时间过得有点快或特别快,这种时间错觉是由于对某项事情的兴趣程度所决定的,而兴趣又决定了其在课堂中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这种突出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语文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重要基础。该模式实行的是一种没有强制的教学。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且对话核心主题又来自于学生,因此,学生有了对文本学习的感受和问题,这种感受和问题就使学生形成了迫切想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愿望,这种愿望的达成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在对话中,教师的欣赏和鼓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话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该教学中,采用的对话形式并不仅仅是开口说话,而是包括个体品味等方式,这就使课堂很好地实现了“动”与“静”的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因此,将近90%的学生是喜欢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的。

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会学习是检验学习策略有效性的主要指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表明,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话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显得更为耐心、专注,更能客观地看待、把握对方的话语。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尊重每一个学生思考和发表想法的权力与机会。第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表达的能力。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锻炼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倾听对方的话语之后,能迅速地作出反应,快速地整理自己的思维,理清自己的思绪,并组织好内部语言。第三,训练了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进行对话,此中有分析、有综合,有具体、有抽象,但是不管如何延展,学生最终都需要回到对话核心主题上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能否参与到对话中来、能否质疑、能否对问题进行评价,可以反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缜密程度。课后当场调查表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助于学生质疑问难、积极表达,有助于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提问的优劣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在回答“今天这节课你觉得哪位同学提的问题最棒”这一问题时,对比班和实验班分别有27人次(占全班人数的44.3%)、11人次被同学提到(占30.6%)。在回答“你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如果有,请写出来”这一问题时,有13人提出异议,占全班总人数的36.1%。

有7人认为生命不单单属于自己的,有2人认为“她”为什么要听自己的心跳,还有人提出写得太深奥,写得有些粗糙,有些地方容易让人误解,特别是没有杏林子的简介等不满意的地方。9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是“有点满意”或“很满意”,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敏捷的、严密的,也反映了他们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能力。这种反思能力同样也体现在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学生们还针对“课上得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比班学生把它归结为细心(7人次)、对生命的理解(7人次)、幻灯等(6人次)、教师素质好(5人次)、方法好(8人次);实验班学生则认为是亲切(7人次)、微笑(8人次)、丰富的教具(18人次)、有趣(5人次)、方法好(8人次)。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能力的增强,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问题讨论和研究展望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2

语文课堂离不开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说,评价一堂好课,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课堂中的对话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地展开,学生语言和情感不断得以提升,这是优秀的语文对话课堂最直观的体现。而要达成这样的对话课堂,精心设置话题必不可少。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那么,语文课堂可以设置怎样的“话题”呢?笔者以北京名师王文丽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一课中的几则片段为例来加以分析,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理解式话题

【片段一】

师:(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我发现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强调了“终于”这个词语,什么叫“终于”呢?

生:终于就是说百合没开花的时候受到别人的鄙夷,但最后它还是开花了。

师:你的意思是说“终于”是最后的意思,那么百合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最后呢?

生:经历了别人的嘲笑和讥讽。

生:经历了风霜雨雪。

生:经历了很多的不容易。

生: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欢喜的泪滴。

师:读得真好!想一想,人们通常是在什么时候流泪?

(生答:感动、激动、伤心)

师:可是课文中说,那是百合欢喜的泪滴,这时候百合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充满了欢喜呢?

生:我觉得它想的是“我”现在终于开花了。

生:它原本就是一株花,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的确值得欢喜。

生:别人再也不敢嘲笑“我”了。

师:哦,“我”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尊严,这也是值得欢喜的。

生:百合花终于完成了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师: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这就叫喜极而泣,来,让咱们一起读出百合的欢喜。

【品评】理解式话题,其作用就是为了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这类话题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主话题”,用一个话题统领对整篇课文的理解,一种是“微话题”,用各自独立又前后串联在一起的话题,构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以上片段,正是通过“百合经历了怎样的最后”“百合心里想的是什么而充满了欢喜”这两个微话题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通过话题,启发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展开教学对话。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理解式话题,常常是“主话题”和“微话题”相互配合进行,并不是简单的内容问答,同样需要学生思考探究,收集并整理从文本中收获的信息,相互碰撞和融合,表现阅读的个性化特点。

二、体验式话题

【片段二】

师:同学们,人们就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百合的欣赏,我们读了这篇课文,知晓了百合花开的过程,又该用心来欣赏百合的什么呢?(板书:欣赏)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全文,想一想:你最欣赏百合的什么?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学生默读,批注。反馈,汇报)

生:我欣赏百合不放弃开花的精神。(板书:不放弃)

生:我欣赏百合坚持不懈的精神。(板书:坚持不懈)

生:我欣赏百合花的自信。(板书:自信)

师:那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自信。

生:我欣赏百合花的执着。(板书:执着)

生:我欣赏百合花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持之以恒)

师:我和你一样欣赏它的不离不弃。

生:我欣赏百合花那种隐忍的精神。(板书:隐忍)

师: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隐忍的呢?

生:对于杂草和蜂蝶的嘲笑它都不在乎,很宽容,只专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每一句话都闪着光亮。有了执着的信念,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能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同学们,你们又是从哪些文字当中获得这样的感悟呢?请你们来读一读。(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名反馈) 【品评】在前面的教学中,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了文本中的语句,而这时的话题指向的是学生自己的感受,对文本内容的体验和启迪。学生从多个角度抒发自己对于百合的认识,这是立足于文本内容基础之上的体验式表达。所以说,“你最欣赏百合的什么”这一体验式话题,打开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又一个视角,这一视角帮助课堂教学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的内心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平台。这时课堂对话的氛围是轻松的,师生互动的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可见,当我们的对话能够打开学生的心扉,敞开学生的心门,课堂教学就会闪现一个又一个亮点。体验式话题,无疑为课堂对话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是,只有当学生对文本内容真正读懂读透时,这一话题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三、整合式话题

【片段三】

师:这篇课文的原文并不叫这个名字,叫作《心田上的百合花》,选编入我们教材的时候,编者改成了《百合花开》。你更欣赏哪一个?

生:我比较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因为这更能够表现出百合花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

师:我还是不太明白,百合花不是开在山谷、开在断崖、开在草原吗,你为什么觉得叫《心田上的百合花》更好呢?(生继续交流自己的理解)

师:看来,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这位同学就认为用《百合花开》做题,直接表达出百合开花不容易,从而让我们想象那一幅盛景,完全可以。王老师自己呢,更欣赏《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个题目,但是我的理由和前面两位同学不同。我认为,作者用这个题目是想告诉我们,这百合花不仅仅是开在他自己的心里,还要开在——

生:每个人的心上。

生:所有人的心上。

师:王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就这样把这株百合种在了自己的心里。请你们跟着我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文字投影,师生齐读,内容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这篇课文后有着怎样的感受,接下来就请用你的文字作种子,在你的心田上也种下一株纯洁的百合。(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

生: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总是遭到别人的嘲笑,但它心中纯洁的念头没有忘,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它终于开花了,用花来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些曾经嘲笑它的人都被它内心强大的力量所震撼,最后满山遍野都长出了百合,它们都把第一株百合的坚强和信念铭记在心中……

【品评】顾名思义,整合式话题,既体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注重对文本情感的体验,还关注于学生的倾吐表达。这一话题,是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体现学生理解、提炼、整合及对自己内心情意进行诠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与思、思与说、说与写是整合进行的,所以,整合式话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以上片段,对于课文题目更欣赏哪一个,这仍是偏重于理解式的话题,而在教师有感而发的小诗启发下,让学生也试着就自己读了课文后有怎样的感受进行表达,这样的两个微话题,巧妙地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整合,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收获。同样需指出的是,整合式话题,一定要立足于文本内容展开,不能旁逸到文本之外进行展开。

正因为重视对课堂中话题的设置,王文丽老师的这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这一课同样在启发着我们,一节好课,一定是从精心设置“话题”开始,这值得我们今后在课堂教学中加以研究和实践。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3

一、重视对话引导,点起思维火花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首要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交流情感。在学生交流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就要重视对话引导,点起思维火花。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感知活动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着重解决学生在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学习方法、对课文重点的关注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理论无疑为我们开展对话教学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创设对话话题,点燃探究激情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也需要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具有“张力”的对话话题。阅读教学中的一个任务,就是把这些张力挖掘出来,努力创设具有“张力”的对话话题,让深隧、隽永、博大的文本震撼学生,激起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交流欲望,进而把对话活动引入深层。

那么怎样的对话话题才具有“张力”呢?

笔者认为,一是话题具有科学性。所设置的话题与学生认识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二是时代性,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三是开放性,让话题与生活链接,在生活的海洋中撷取智慧花朵。四是启发性,话题设置要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联想。通过这样的话题设置,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使他们以充沛的感情、兴奋的状态投入到对话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汲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三、尊重对话结果,点亮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

罗素说,参差不齐是世界的本源。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同,兴趣爱好不一,情感活动各异,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阅读后获得的感受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再者由于阅读鉴赏是读者通过与文本的交流获得美感、作出价值判断的,是与客体的作品共同完成审美认识的过程。由于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发挥的极大空间。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善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妄想”,肯定学生的观点,时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追求多元化的答案,尊重多元的对话结果是语文教学中极有价值的闪光点。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对话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Dialogue Classes Building

XU Shenghua

(Jiande Shouchang Junior High School, Jiande, Zhejiang 311612)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room building is reality requires in curriculum reform, dialogue class building seizes several key elements as students, teachers, texts, life, highligh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Dialogue class building should implement learning readiness preview show expand and extend learning reflection and several other key processes, effectively promote teacher-student, life, born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lif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language,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and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Key words junior; Chinese; dialogue classes

0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传授式”课堂的弊端,它束缚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成为语文课堂被动接受者,学习缺乏兴趣,课堂参与欲不强。它需要我们加强初中语文课堂对话,“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建构的教学,是追求生成性和创造性、个性化和生命化的教学”①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伙伴”“促进者”。只有构建有效的对话课堂,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与学生语文素养。

1 初中语文对话课堂构想

初中语文对话课堂构建以师生“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而有效对话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②以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内容为“话题”,以对话为手段,调动学生已有学习或生活积累,在对话中产生心灵交流、思想碰撞等,“这种对文本的感知是读者在文本的召唤下,逐步凝聚成对文本的感觉、想象并进行新的整合,使感知对象呈现出一种创造性的开放姿态”③进而获得知识,提升运用语文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初中语文对话课堂构建要抓住几个关键要素:学生、教师、文本、生活。学生是对话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对话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文本是对话的载体与平台,生活是学生对话的源泉。在对话过程中,通过文本载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积累或学习积累,透过语言形式,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观念、价值观等,进而观照自我,观照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生活品位与质量,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初中语文对话课堂分为五个阶段:学习准备预习展示文本解读拓展延伸学习反思等。学习准备阶段,以生本对话为主;预习展示,以师生、生生对话为主;文本解读阶段,主要包括师生、生生、生本对话;拓展延伸、学习反思,以生生对话、学生与生活对话为主。

2 初中语文对话课堂构建

我们要认识到上述五个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对话课堂。下面以人教版《散步》一文为例,谈一谈初中语文对话课堂的构建。

2.1 学习准备(生本对话)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期,迫切需要生命教育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莫怀戚的《散步》,构思精巧,遣词独特,内涵丰富,融景美、情美、意境美、哲思美等为一体,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的阅读意义。在学习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扫除文本解读障碍,完成对文本的整体初感知,并且在文本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主要内容包括:

(1)基础部分:自主学习生字词,标注出文本中富有文采、内涵丰富、有哲理意味的句段;(2)相关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一般借助工具书、书籍资料、网络等),了解作者相关情况以及作品时代背景;(3)初步感知:主要对文章的思路、结构、情节、人物形象等形成初步感知;(4)质疑发问:初步感知文本后的困惑、疑问等。

鉴于以上构想,可以这样设计《散步》的“预习导引”: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散步》,与美文亲密接触,标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与小组内组员分享,相互测一测、练一练;(2)发挥你“神探”才华,解密“莫怀戚”以及作品其他你认为有价值的相关资料;(3)围绕文章题目,自主设计几个问题,带着问题对话文本,在你有疑惑的地方做一些标注。

学习准备阶段,主要引导学生自主与文本展开对话,在生本对话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动手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学中思、疑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加强目标导引,使生本对话紧扣课堂教学目标,确保生本对话目标朝向,导引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时间处理上,尽量向课前延伸,利用学生课前、课余、语文自习课等时间段,教师也可以采用专题型授课模式,设置专门的预习课,完成一定量或一个单元的预习任务。

2.2 预习展示(师生、生生对话)

对于学生学习准备阶段取得的成果,教师要充分关注,不能一带而过,这既是尊重学生生本对话成果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需要。这一实施过程主要以师生、生生对话为主,通过学生展示第一阶段对话成果,激发学生与学生间对文本解读的思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主要是为推动生生间对话服务,主要包括:

(1)形式:可以是黑板板书、口述、投影、测试等,不拘一格,展示形式要遵循两个原则:要有利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要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以便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文本解读,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2)内容:主要是学习准备阶段的“基础部分”“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质疑发问”,其中,突出“初步感知”与“质疑发问”部分,按照课堂自然生成,精心设计好对话话题,“话题设计是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对话教学成败的关键”④为第三阶段文本解读做铺垫,深入推进“师生、生生、生本”等多重对话。

《散步》的预习展示阶段,可以这样展开师生、生生间对话:

(1)小组竞相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互为补充,教师引导,突出重点(生生、师生对话);(2)以小组命题形式小组间互相考查字词掌握情况,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生生、师生对话);(3)自主设计问题展示与质疑发问。先在小组内选出最有价值的一个或几个问题(推动小组间生生对话),小组代表性问题展示(推动生生对话的大范围深入),根据语文课堂目标,教师灵活地选择“主问题”切入文本解读(师生对话)。笔者在一个学生展示自问自答后顺势进入文本解读。

生:这仅仅是一场散步吗?不,这是一场美的旅行!”

师:是啊,这是一场多美的旅行啊,让我们一起去探寻《散步》中蕴含的美!

2.3 文本解读(师生、生生、生本对话)

文本解读是语文对话课堂构建实施成败的关键,是语文对话课堂构建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对话模式,淡化师生对话,深化生生、生本对话,主要内容包括文本思路、文本朗读、主题挖掘、语言价值、写作特色等。

围绕“寻美”, 《散步》一课文本解读主要突出文本的“景美”“人性美”“语言美”等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感受文本散发的艺术魅力。在景物描写中感受它对表现生命之美的作用,在择路分歧中感受人性的美,在美句朗读中感受语言美。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不断将生本对话推向纵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美”,再在小组“寻美”的基础上“绽放美”,使文章主题的凸显水到渠成。在对话过程中,教师不能教条地引导学生一段一段、一层一层解读文本,要注意保护课堂的自然生成,不能一味地由老师牵引学生走,教师只要在整体上保持文本的整体性;另外,对于文本的解读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因为课堂的容量毕竟有限,有时抓住一个着力点往往更有震撼力,比如对于这篇文章我们挖掘“美”就是一个着力点。

2.4 拓展延伸、学习反思(师生、生生、生本、学生与生活对话)

拓展延伸、学习反思是对对话课堂的升华,主要内容包括文本人文性挖掘、作品艺术构思品鉴等。我们要通过适时、适当的拓展延伸,激起师生、生生、生本、学生与生活等多重对话,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最深层的艺术,走进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心弦;探求作者艺术构思,回味“语文味”;再通过学习反思,激起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最终完成从“自我文本自我”的对话,成就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

《散步》一课我们可以围绕两个方面进行适度拓展:(1)回忆家庭中经历的一个温馨场景或小故事与大家分享。(2)借鉴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

通过这样的设计,激起学生与作者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学生对生命、生活的思考,感受“以小见大”写法的艺术魅力;在对话中同时感受语文的深厚与凝重,感受语文学科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学习反思是帮助学生对对话课堂进行整合,缺乏整合的对话课堂是残缺的。

3 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位语文教育者要始终秉持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初中语文对话课堂构建不是一个新话题,人们对对话课堂模式的探求从没有停止过。只要我们保持着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情,就一定能够将初中语文对话课堂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注释

① 梁云.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对话[J].新课程,2009(8):33-34.

② 吕日亮.语文课堂有效对话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8):153.

③ 余小平.论对话型的语文感知方式[J].柳州师专学报,2008(3):89.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语文对话教学;偏差;纠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0-0018-03

对话教学在建立民主、平等、开放的生态课堂以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对话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本文试就这些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纠正的策略。

一、简单的师生一问一答

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问,学生答。课堂对话似乎开展得很顺利,但我们发现这些问答常常是无疑而问,偶尔有一两个同学回答不出来,换个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出来,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然而学生却极可能毫无所得;而有时问题又过于深奥,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心理。

要想让学生进行对话,教师的提问要有挑战性,能够激起思考,也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问题是对话前提,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的发生。要想对话有效地展开,关键是问题的提出定位在什么度上。问得太深或太陌生,无法唤起学生探寻的兴趣;问得太浅太易,又无法使学生获得发展。提问的“度”宜在学生现有学力与通过探寻可以获得的点上,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最近发展区”上,既能留下思考的空间,又能够唤起大家的兴趣。

二、脱离文本的“伪对话”

我们一些教师忽视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一味地让学生大胆言说,而且很多是脱离文本,纯属于自己的“自由发挥”,甚至于偏离、曲解教材本意。这类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一)脱离文本主题

有教师教朱自清的《背影》,一个同学问:“朱自清的父亲穿过铁路去爬对面的月台,这是不是违反交通法规呢?”这位老师一听,马上说:“嗯,不错,有新意!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于是,小半堂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最终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很明显,这种对话脱离文本、远离情境、超越时代,完全脱离了文本的主题。诸如此类的还有纠结于愚公是在移山好还是搬家好,等等。

(二)过分强调“创新”

课堂上,有学生把《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新解为是因为他没有老婆管;把《范进中举》中范进发疯的原因新解为“范进原来就有癫痫病”。我觉得,这些貌似合理的理解是很不严肃的,也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此外还有架空解读、刻意创设“情境”等。

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大胆言说,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是我们常常忽视了教材文本的存在。相对于成形的文本来说,学生还是一个比较稚嫩的、正在发展中的主体,他们的人生阅历、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使得他们不能准确地理解把握作者隐含在文字之中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这就使得课堂教学的对话不仅仅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要有学生与作者、编者以及文本的对话。

与作者的对话。曾祥芹先生认为:课堂阅读是学生、教师、作者的“多方对话”,作为文本作者的主体有其特殊性,课堂上要重视作者的主体作用,要解读作品,就必须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因此要了解作者的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理想追求、人文涵养及审美情趣,考察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这样才能设身处地,更好地倾听作者的心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消除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时空隔阂,从而发现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

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科书体现着编者的眼力和智慧,因此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揣摩编者的意图是很有必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现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呢?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编写原则,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练把握教材,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其次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认真看看课文下的注释、课文后的探究练习等,再给他们时间进行交流,这样能比较好地与编者对话。第三,正确解读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其实编者也是文本的读者,选入教科书的文本已经有了编者所隐含的思想,这时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离开文本的语文教学,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语文教学,就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而且脱离了文本本身,任何“创新”都会是胡编乱造。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体验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2.与文本中景物的对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文中的景物描写去感悟作者的独特情感。3.与文本语言的对话。即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让学生眼里看见文字,进而在头脑中产生画面,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建构自己新的感悟,新的体验。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来启发学生。

三、忽视教师有效的引领

有些老师对传统单向式的教学矫枉过正,凡是学生提出的意见都一概尊重,一概肯定,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对文本的任意解读。表面上看这些行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是忽视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而学生又受到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最终导致对话的低效或无效。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不再是灌输的工匠,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双方是对话的主体,在民主的气氛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点燃了他们情感、智慧的火焰。

首先,对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应紧扣文本去引导学生,而不是无原则地为学生叫好,更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的独特感悟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精心预设,在学生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时适时点拔。

其次,很多学生往往不能结合作品中的典型环境去认识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对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尤其如此,因此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刻地引导学生。讨论《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形象时,多数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胡屠户趋炎附势、欺贫爱富、庸俗自私、世故圆滑,难道胡屠户就真的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一个市侩形象吗?对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展开争鸣,并从课文当中找语句加以证明。有学生认为胡屠户骂得有理,不能说是欺贫爱富,因为范进是五十多岁的人,家里一贫如洗。“我女儿也吃些肉,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作为父亲的胡屠户看到女儿如此受苦而骂范进,确实毫不过分。还有学生从课文的只言片语的描写中,还看到胡屠户的辛苦和勤劳。例如“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直到范进喜疯以后“还不见曾回来”;他“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等等。

最后,教师不光是对学生“各执一词”的肯定与否定,更应引导学生去接受、容纳不同的观点,将合理的观点或体验收为己有。

参考文献:

[1] 姜洪根.语文对话教学:问题、反思与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07(1).

[2] 赵海鹏.胡屠户的市侩帽子该摘掉了[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文化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电视谈话节目大行其道,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出市场化大环境中受众的文化选择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文化特征。传播学者陆晔认为“电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文化情景。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把传统上私人领域的文化元素和社会公共领域交织在一起。……林林总总的电视谈话节目,为我们提供了电视受众和电视节目的关系基础上,一个透视社会文化格局特征的样本,并最终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电视作为社会文化传感器,对于当代社会多元与开放的文化品格表达和塑造的作用。”①

一、人际传播介入大众传播,提高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中,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有效介入使节目本身具有了独特的视觉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的效力。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介入整个传播过程,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人际传播的最优化。作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的谈话节目主持人,神情自然、亲切随和、落落大方,与现场的嘉宾及观众作真诚的交流,在媒介和受众之间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人际交流情境,使大众传播摆脱了媒介机器的冷漠与单调,缩短了荧屏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拆除了电视与受众之间的藩篱与壁垒。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把对观众和嘉宾生活的关注凝聚在倾听中,通过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把谈话的主题逐步引向深入。在她的节目中,经常涉及到性、虐待儿童、吸毒、社会暴力等非常敏感非常刺激的话题,更有与上司不和、饮食过度、缺乏自信、尊严受损这类个体化和心理因素很强的话题。但在她极富耐心和魅力的带动和启发下,来自普通人群的嘉宾和现场观众倾谈出他们真实的生活感受,表露他们个人心中的隐秘,并通过这种倾诉来缓解郁结心底的压力。她非常真诚地对于每一个内心痛苦的在场者都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使得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她更像一个关心他们的邻居和好朋友。美国传播学者唐·库什曼说,“一个人想要进入人际沟通,不需要首肯对方的每个想法,但必须把对方作为一个独特自我或重要的个人加以支持,积极的尊重对这种互动来说是最基本的”。②

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是一个感情表达和交流的盛宴。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共同参与,无论在观念意识上和情感态度上,还是在传播视点和传播手法的表达上,开放型的电视传播都打破了以往“我传你受”的单向关系,使传播者与受众保持一种平和对等交流的状态,进一步引入了人际传播机制,使得互动性增强,亲和力显现,最终提高了电视文化传播效力。

二、构建大众话语空间,拓展公共领域

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它从一开始就给受众带来了一个健康的交流空间和多视角的文化碰撞。从其本质来讲,电视谈话节目形式是通过建立一种全国或地域性的谈话系统来实现它作为“公共领域”功能的。它为大众提供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古代议事厅那样的大众话语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最早是由汉娜·阿伦特提出的,后来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将它发展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或共识的社会生活领域,其条件是所有人应有相等的表达机会,参与者以私人身份参加自主性的聚会,而讨论的主题以公共事物为主。他认为:“不管怎样,大众传媒充当了个人疾苦和困难的倾诉、生活忠告的权威人士:它们提供了充分的认同机会,在公共鼓励和服务的基础上,私人领域获得了再生。原先内心领域与文学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与公共领域相关的内心现象逐渐让位于一种以内心领域相关的客观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私人生活的问题被吸收到公共领域当中,在新闻机构的监督,这一问题即便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也至少被公开化了。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公开化过程,由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领域获得了次内心领域的特征,而私人意识也得以提升。”③在哈贝马斯看来,随着公众由主要依靠阅读书籍(文学)变为依靠画报、杂志、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来进行沟通,文学公共领域消亡了,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逐渐转变成文化消费的公众,公共领域本身在消费公众的意识中被严重的私人化了。这主要表现在原来高高在上的公众领域变成了私人生活故事的领域,大众传媒就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尤以电视为代表。

电视谈话节目正是构建了这样一个公共的大众话语空间,让普通人在电视荧屏上表达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谈论真实生活的体验,倾诉生活中隐秘的部分,从中获得一种心理慰藉和精神宣泄。“电视媒介为大众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说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可供自由交流的公共大厦,一个谈话的场所,具有社会公共空间的性质,提供了可以发展谈话节目的大众话语空间,在培养观众的话语习惯,给予社会一种良性推动上具有其他节目形态所不及的作用。”④

电视谈话节目是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接近原生态的节目样式,在宽松和开放的聊天气氛中,一个崭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也初步形成。在这个意义上,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盛行,是对逐渐消逝的社会空间的一个拯救,拓展了社会的文化空间和生活空间,也大大拓展了社会的公共领域。

三、确立民本文化风格,弘扬人文精神

在电视“平民化”过程中诞生的谈话节目使得电视不再是“一台发号施令的机器”,转而以平民的视角关注生活,以受众的兴趣作为话题设置依据,并邀请受众或其代言人出场。主持人、嘉宾和受众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整个谈话现场和谈话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场,在这个场中,电视从云端重新回归受众,重新成为平民百姓享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文化风格。一批以普通大众、寻常百姓为主体的电视谈话节目,如《实话实说》、《往事》、《聊天》、《讲述》、《荧屏连着你和我》、《天下父母》等注重普通人的生活,极力挖掘普通人身上的不寻常故事,讴歌普通人的真实情感,努力追求平民视角和纪录风格。节目将平民百姓请进直播室,让昔日隔屏如隔山的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谈话、交流,直接参与节目的制作。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的方式审视着世俗社会人们的悲欢离合,也在探究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到电视的传播当中,他们带着自己的故事和困惑走进电视。普通百姓不再是普通观众,而逐渐成为能够向大众传播的电视节目的主角。

对平民主义的追求,是中国电视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下的一种回应,更是人对媒介自身的一种全新的认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老百姓说自己的话”,电视谈话节目以平民化的风格、平等的交流氛围、大众的话题重新成为表述普通人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公共论坛。《实话实说》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和叙事方式,是一个最大众化的节

目。节目中平民百姓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袒露自己的心迹和经历。

电视谈话节目除了体现一种对平民化的文化追求,也深刻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关怀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关注社会的变迁,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

如今的电视谈话节目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体现在创意、编导、制作中的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一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我们从普通人的生存空间、生存境遇中感受到一种对人的关怀,通过节目中人物的日常遭遇、人物的心态和困惑,讲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进而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给观众一种心灵的触动,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的感悟,使我们从这种对周围人的感动中体会到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与爱,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传达出对于人和生活的一种关怀。电视谈话节目不仅在于让人看到人,还在于让人看清人,充分体现了百姓的思想、情感、意愿、性格和情操,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价值的关怀和维护。

四、满足受众文化需求,舒缓精神压力

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满足“倾听”的需求,另一方面张扬“倾诉”的魅力,把关注的视点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谈话”这种方式更是让社会普通百姓通过各种大众文化途径直接参与进来,以对话、谈心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悦、烦恼、困惑,甚至是愤怒、不平。同时,谈话节目也使普通百姓获得了倾诉的现实空间,以谈话者的角色充分展露自己对平凡人生的种种智慧的洞见以及他们平凡中崇高的人生态度。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把朋友间随心所欲的、没有任何约束的聊天搬上荧屏,同时将丰富多彩的娱乐元素引入谈话节目,从信手拈来的话题出发,肆意发挥,天马行空……无主题的漫谈正如朋友间聚会的闲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人们日常谈话的原生态。“不求高度,只求广度;不求深度,只求温度;不求结论,只求趣味”的节目定位,尽情追求当下世俗的快乐,满足了受众追求娱乐的文化心理需求。

电视谈话节目通过“谈话”这种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与“电视”这种现代最普遍的传媒手段相结合,有效地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心理需求,解除了经济社会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道德伦理困惑,让他们从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种种迷惘中缓解和解脱出来,也获得一种文化舒缓。同时,它还把普通人悲欢离合展现出来,让人们知道不仅是自己在饱受磨难,别人也同样有烦恼和痛苦,挣扎和奋斗,从而使人们平静下来,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对待现实。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一种表述方式的创新,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即人人都有平等交流、表达意见的权利。总而言之,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还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电视节目竞争的规范有序,一个真正的公众平等对话、开放交流沟通、众声喧哗的电视谈话时代终将到来。

注释

①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②朱菁:《从谈话节目的崛起看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J】,《电视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④朱羽君,殷乐:《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J】,《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7

情感话语属于私人话语,而电视传媒是公共领域的组成部分,因而此类节目的诞生与繁荣,可看作作为公共领域的大众传媒中私人话语兴盛的一种表象,这种私人话语向大众传媒扩张的现象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应该怎样来看待这一现象呢?

传播范式的改变

个体隐私公开现象其实也是我国大众媒介传播范式改变的一个结果。在20世纪后期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下,媒介自身的觉醒和改变直接导致了媒介传播范式的转换,也就是说,传播者群体看待传播事业、整个传播过程以及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价值的角度、构想和基本观念都发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变化。

在传播范式的改变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传播活动中平民意识或平民观念的确立,这是从媒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开始的。而谈话节目的开播极大地强化了媒体的平民意识,广播夜谈节目成为普通人诉说情感的空间,走进演播室的也不仅仅是社会知名人物,更多的普通个体成为嘉宾,讲述生活故事。报纸对普通人的关注和对私人领域的报道也日渐常态化。从媒介记录普通人生活,到普通人接近媒介,再到直接参与节目,亲身体验,平民意识在传播实践中逐渐得到强化。

平民化意识反映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距离的拉近,也体现了传播者对生活、对受众的尊重,它指导着传播实践,并促使传播者重新认识和把握自身的定位和表现,调适自己的行为以回应受众需求;而受众也在生活中体会到了媒介的变化,人们能够在大众媒介上找到个体的位置,在积极参与和双向互动中感受对媒介的依赖和信任,同时愿意公开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难题和心灵世界。

情感类节目兴起的社会心理依据

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正呈现一种多元化态势,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转型社会,这种多元化特点尤为明显,更多的利益和价值冲突、命运突变、风险、机会、困惑、孤独无助、失落、更低的心理和实际承受力、更大的两极分化、更多的不满与抗争、更多的犯罪等等,传统的社会调整机制在这种转型中常常显得应对不暇。

纠纷多发、诉讼激增、社会冲突容易激化就成为转型期的基本特征。随着中国从城乡二元封闭向多元开放社会转型,观念的碰撞等社会因素会使民众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多,情感消费有着广阔的市场。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的媒体承担着众多社会功能,其中舆论监督和法制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较大的影响力。相比之下,情感类节目似乎并没有这样显赫的地位和轰动的效果,但它却是不可或缺的,恰好是政治题材、新闻类、法制类节目的一种最好补充,满足社会转型期公众的精神需求,并具有更为长久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大众媒介正是发现了公众情感这一“富矿”,把社会主体的精神与情感生活作为自己的表现内容,并将公众的此类需求作为一种市场增长点不断加以开发,才会出现情感类节目繁荣的局面。

情感类节目面临的问题

1.节目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电视情感节目不下百档,定位的相互重复、题材的相互撞车、形式的相互模仿,使得这类节目陷入恶性竞争的生存环境,好的题材往往要先后被几家、甚至几十家同类节目采用。过去,出场费只是明星大腕们的专利,现在普通人也开始向媒体要价,而观众多次在不同的媒体看到同一个题材完全相同的内容和大致相同的形式,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视觉的疲劳和同情心的麻木。

2.作秀成分上升,人文关怀减少

既然是情感类节目,努力挖掘对象的感情世界是其初衷和追求。可是,一旦当制作者发现眼泪是使收视率直线上升的奥秘的时候,这一“武器”就被频繁而无节制地使用起来。当观众渐渐发现不由自主地被带入一个精心准备、刻意煽情的圈套的时候,在情不自禁落泪的同时,常常会萌生受骗感和厌倦感。

让人物伤感落泪成了这些节目追求的最高境界,好像眼泪是高品位、深度、人文关怀的专用符号。编导策划纷纷亮出绝招,或挖掘对方不为人知的情感故事;或安排神秘嘉宾出人意料现身;或设计破镜重圆、久散重聚的戏剧性场面。总之,怎么煽情怎么来。这种刻意的煽情,其实暗含着制作者对观众的轻视,一档缺乏足够真诚的节目,必将失去观众。

对策思考

1.注重创新

情感类谈话节目应注重创新,突出个性,避免雷同。这一方面,江苏卫视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颇有借鉴意义。其在晚间黄金时段开辟的“情感地带”自办栏目群,高举“情感天下,情感地带”的大旗,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2.注重真情

情感类谈话节目情感的表述应注重用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吸引观众。对节目观赏性的追求,并非只有煽情、揭露隐私。如果节目制作者在选题时就能以情节能否构成、是否蕴涵戏剧性因素、是否具有打动观众的感情力度等作为标准,遴选出合适的题材,在制作时还需要煞费苦心地去反复设计、作秀表演吗?

3.注重人文关怀

最后,情感类谈话节目应更具社会责任感,更自觉地凸显节目的人文关怀。

情感节目是纯粹以人为本且以人最私密的感情为观照对象的节目,不管是高雅还是通俗,人性、人的心路历程、人的生存状态应始终是谈话节目所关注的。它要给予嘉宾和观众人格上的尊重,要有实实在在的人情味而非刻意的煽情。它也需要主持人真诚地与人对话,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和体贴,努力营造一种真诚的谈话氛围。

当前的情感类谈话节目普遍有情节却又缺乏人文关怀。若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情感空间,通过对个性化的人生经历的解析折射出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让观众感觉到节目是希望获得社会帮助的人们说话的地方,节目就能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①朱菁:《平民意识:电视新闻传播的新起点》,《杭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②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

③陈龙:《在媒介与大众文化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

④李佩菊:《多一份关怀,少一些作秀――析当今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视听界》,2006年第4期

⑤张晓辉:《大众媒介传播范式之改变――对主动型隐私公开节目的分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⑥吕新光:《对私人话语兴盛于传媒的反思》,《当代传播》,2003年第6期

以感受为话题的作文篇8

【关键词】平等对话 解读文本 有效对话 互动对话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对话,其主体有三:教师、学生、文本(隐含的是作者)。阅读对话同其他一切对话一样,也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倾听,一是言说。倾听,在阅读对话中,首先是倾听文本。要能真正让学生倾听文本,就要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就是用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经验去与文本相互作用,共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其次,是倾听他人(学生或教师)对于文本的认识,倾听他人心目中的“林黛玉”与自己心目中的“林黛玉”有何不同,并从中受到启发。言说,是学生、教师将“倾听”文本的结果进行交流,以达到思想碰撞、智慧共享的目的。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使师生在相互依存、相互对话与接纳中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分享收获,就能改变现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给予充裕时间,潜心解读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此审视阅读教学,最首要的就是要让教师、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搜集处理信息,建构意义。惟有如此,课堂对话才能有效地进行。

首先,要保证充裕的读书时间。读书,即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教学的前奏。教师既要与文本的对话,把握“写什么”,更要重视“为什么写”(即创作缘由)以及“怎么写”(即言语形式)的把握。还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品味到语言精妙,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才能拥有文本解读的深入浅出,才能有效引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自读课文并收集有关信息资料;课中要保证充裕的读书时间: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前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中让学生品读课文,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后让学生悟读课文。引导学生反复地读、深入地读;课后还要布置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积累。

其次,要给予充裕的思考时间。课堂对话不仅仅是让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说,更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因此,在对话时要有充裕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应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对作品的情节、人物、思想、词汇和结构作出反应。

第三,要提供充裕的对话时间。课堂对话信息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二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认知、情感和态度等。三是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中获得的新知、重新建构的意义。对话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呈现或再现已获得了知识,而是通过对话信息的交流互动,生成和建构新的意义,使知识增殖、价值提升。因此,对话信息交流需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只有在充裕的时间里,师生、生生通过充分地对话,才能产生互动效应,使对话不断深入,对话的内容不断“增殖”,更加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在互动中使师生的认知、思想、情感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

二、创设和谐氛围,激发有效对话

阅读对话,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可见,对话教学的前提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离开了生命体的平等,离开民主的教学氛围,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教学,对话教学就会被异化为一种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因此,实现有效阅读对话的策略之一是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充满爱心的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让师生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之扉,畅所欲言,彼此接纳,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充满人性、富有个性的对话平台。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把自己当作孩子,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学习伙伴,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作和自己相同的一个生命体时,才会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与他人对话,才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发言,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而学生也只有把教师作为一个地位平等的交流伙伴时,才可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思维潜能。基于这种平等民主前提下的对话教学,教师已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圣人,而是一个与学生具有平等人格地位和平等学术思想的伙伴;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下固定结论的过程,而是在师生对话中探求新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学生既重视自己的语言表达,又倾听教师的点拨以及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多维互动过程中,碰撞思想、相互启迪、绽放思维的火花,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对话。

三、构建互动话题,尊重多元对话

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互动话题,大家围绕着这个中心各抒己见,参与到“对话”的活动中来,并从相互的谈话中获得启示,从而使思维不断深化。教师用以引导学生对话的,应是一个或几个大的话题,而不是一个个细小琐碎的问题。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总是以自己的生活阅历和艺术经验作为基础的,我们的话题要力求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来参与新文本的阅读对话。课堂有效对话的话题应该是“简约而不简单”。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溶入文本,教师要开掘文本的内涵,抓住提纲挈领的重点句、中心句、文中最本质的信息,作为文本的“切入点”。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话题感召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体悟文本的蕴蓄,让他们在亲历中充分体会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求索、发现与创造,借以形成独特的体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使“对话”纵横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个性化阅读结果实质上是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的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内容更为鲜活,空间更为广阔,情态更为开放,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结论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对此,教师不要用惟一的标准来禁锢学生思维,应当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像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尊重和鼓励。当然,教师需要分清有些多元的对话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个性解读的时候,应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如笔者上《雷雨》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原著,再观看课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一段录相,然后出示一个讨论话题“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情?”组织学生对话,形成有价值的冲突,由于学生对该剧获得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上一篇:学习雷锋小报范文 下一篇:心心相印折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