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鉴赏范文

时间:2023-09-18 19:41:12

美文鉴赏

美文鉴赏篇1

关键词:高中美术人文精神鉴赏

人文性赋予美术本体最大的价值和功能,使得形式化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具有生命力,并与社会发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关联。美术教育是美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培养,已成为当今美术教育的主流。《美术课程标准》更是把美术定位为人文性的学科。特别是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而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更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一、高中美术课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系

突出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是当今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当今我国学校美育所强调的价值取向,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也正因为如此,高中美术课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

美术教育,本身属于人文形态的范畴,美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更是美术课程人文性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性的内容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美术的教学和实践,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

(二)在美术课堂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课程的客观要求

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新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三个功能性基本要求,简称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中的一维,其目标的实现靠的是人文教育。

(三)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课本中的人文价值取向

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是新的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特色,从课本外观上看,精美的印刷及版式首先就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读下去的渴望,这种设计本身就具有了人文的价值——在满足了学生潜在的审美需求的过程中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从结构上看,采取单元组课、专题呈现、多元交叉、循环递进的方式构成课本结构。这就为学生在美术鉴赏课上主动性的发挥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具体的课题中,都有明显的标识。“学习提示”、“作业要求”、“活动建议”,“相关链接”以及“学业评估”等栏目的设计均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理解与尊重。新版的教材无论从设计样式,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一种对文化情境创设、涵养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如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美术鉴赏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美术鉴赏课,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生成、发展人文精神,那么,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来达到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标呢?

(一)教师要做适应性调整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加强自身修养,不断铸就自身的人文精神、丰富的精神世界、全面平衡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及时的转变教师角色。

1、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是根本,也是美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前提,美术教师只有在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必须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实施课堂教学创新,要以发展的全面观点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和发现,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提高素质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在内容上更加符合时尚,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程的内容加强了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联系,强调了美术和其他学科的融合;新课程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间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转变角色

师生角色要有新的定位,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应只是给学生提供正确答案,而是一种启迪思想,组织和促进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里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明辨和讨论探索与他们学习相关的问题,并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避免把结论强加给学生。因而教师应开放自己的心态,努力摈弃权威习惯,以模拟接受学生的观点作为开始,把教师和学生变成一个整体,共同进行有成效的学习、讨论、探索、交流。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性给予充分尊重,并以此作为教育与教学的前提。

(二)用人文的方法引领学生鉴赏

教师在美术鉴赏课堂上,通过巧妙启发、创设情境等手段,引起主体积极的体验、理解与感悟活动,这种方法因其处处以尊重人、发展人为价值取向,因此称之为人文的方法,它有别于科学领域强调理解性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我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采取人文的方法,正是因为它强调了体验,强调体验就意味着让学生自主地对美术作品的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

(三)在引导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突出道德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核心,具体到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就是首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以足够的尊重,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我国著名教育家钟启泉教授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概念。人的个性发展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先天的带有遗传性质的生理发展因素,另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宽松的教学氛围、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意识倾向,并由此把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形成发展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理想模式;其次,在美术鉴赏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

结束语: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课会因人文精神而生彩,人文精神更会因高中美术鉴赏课而获得了栖身之所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探索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才能让人文精神在美术鉴赏中高扬。

参考文献

1、刘东:《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及追求》,《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7期

2、李永萍:《关于对美术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问题的探讨》[D],硕士论文,2006-08-08

3、刘东:《从<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看美术教育之人文性》,《教育导刊》,2004年11期

美文鉴赏篇2

一、意义与现状

审美鉴赏教育是一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人文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美学层面对文学作品加以赏析,用优秀作品熏陶和鼓舞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对学生构建成熟人格、树立良好品质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形成审美能力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大学美育课程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因而有时必须依附于其他通识课程。大学语文是高校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人文类通识课程之一,肩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使命。提高审美鉴赏在大学语文中的地位,有助于高校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对作品进行演绎,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这个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能使学生收获愉悦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侧重于对知识的传授,缺乏对语言、文化的审美鉴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触及民族文化的精髓;缺乏对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阐释,淡化了对作品中真、善、美的解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缺失、审美弱化。尽管目前文学鉴赏课在各大高校广泛开展,但教师教学手段趋于程序化,只向学生传授文学作品鉴赏技巧。学生在这种课堂上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会对作品中的情境、人物形成个性化的认知。如在讲授《季氏将伐颛臾》时,教师还没有细致讲解,很多学生就认为本课主要是讲儒家礼教与传统,于是兴味索然。目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主要对人物形象、情景意象和象征性意象这三个重点内容进行分析,以使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收获美学享受、情感滋养和社会阅历。课堂讲授的审美鉴赏技巧往往旨在再现作者的创作技巧,主要有品读、联想、思考等形式,以此分析作者刻画细节、设计人物言语以及营造意境的方法。审美鉴赏的教学方法虽已经趋于成熟,但其固化的模式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提升策略

1.挖掘美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大学语文教材汇集了众多名家经典,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余秋雨的《都江堰》蕴含着一种自然美,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感悟生活哲理;戴望舒的《雨巷》借用“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境幻化出一位美丽的姑娘,能使学生感受到江南雨巷的人文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美妙,能使学生产生天人合一的美学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作品的意境,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一种鉴赏美、感受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收获美的熏陶,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徐志摩的《偶然》时,教师可以通过伴着音乐朗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朦胧美,体会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境与情感。

2.增强情感共鸣,培养学生情操

文学作品记录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语文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成为精神世界丰富的人。如在鉴赏岳飞的《满江红》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精神价值。单纯的阅读很难使学生对作品中的情感产生深层次的领悟,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化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如在鉴赏小说《项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马蒂尔德遗失项链后的心情,让学生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逐渐变化,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

小说是学生最喜爱的文学形式,其中最具灵气的部分是作者细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因此,在文学作品审美鉴赏中,人物形象鉴赏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调动想象力,拉近与作者、人物之间的距离。审美鉴赏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延伸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在鉴赏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时,教师可引用我国当代小说《沧浪之水》,引导学生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使其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4.开辟教学途径,提升学生审美

大学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审美体验,教师无法让所有学生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产生兴趣。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分组阅读、文学沙龙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主动学习。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水平的课外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丰富语言积累。文学作品的语言或豪放飘逸,或缠绵悱恻,或清新质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美。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诗人以几个反复使用的叠字“轻轻地”“悄悄地”,给诗歌增添了一种轻盈的节奏,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梦幻般的审美体验。再如《蒹葭》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等诗句,诗意朦胧唯美,情感迷离凄怆。这种含蓄而温婉的文字犹如西子湖畔的春风,带着暖暖的温柔,能感染每一个认真品读的读者的心。简洁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能使学生深入感受语言,从中领悟作品意境的奥秘,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语文素养,对提升学生的个人整体修养也至关重要。大学语文是重要的高校人文通识课,课时较长,覆盖面较广,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不同于其他专项学习,必须突出美育的本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收获感受、获得滋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美文鉴赏篇3

关键词:美术鉴赏;人文素质;融合。

美术鉴赏教学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分析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精神涵义,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态度。但是,要达到以上目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长期的鉴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实现。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时,不能单讲技法,要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学习。

(1)美术与音乐的完美融合

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鉴赏必然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鉴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把音乐引进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不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艺术的真谛。如在鉴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可以放一段中国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这样一方面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使其进一步理解山水画面的意境,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美术教学与表演艺术的融合

表演是一门形体和语言的艺术,在美术课堂中运用表演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形体动作,积累素材从而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如在鉴赏外国雕塑《拉奥孔》这一作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拉奥孔与其两个儿子被巨蟒紧紧缠住身体,痛苦地扭动与奋力挣扎的情景,为了使这一怵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瞬间在学生头脑中留有更深的印象,我便决定找几组同学到讲台前来进行表演,同学们各个争先恐后,将拉奥孔极其两个儿子的表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对这组雕塑作品也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延长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保持时间。

(3)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应用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也是创造美术鉴赏课文化情境的有效方式之一。如在进行《中国民间美术——剪纸》的鉴赏中,考虑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容之一,其历史悠久,样式丰富,制作手法也多种多样,如果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古老的民族文化干瘪瘪的灌输给学生,势必起不到本课“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一思想上的教育目的,也不利于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制作课件,力争将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都蕴涵在课件当中,以图文并茂、图声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注意融入其他一些教学手段,如在课件中插入优美的古典音乐,制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导入课程,这样,学生看着精心设计的图片,伴着悠扬的音乐,听着老师的解说,在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中感受着民间美术特有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要学习的强烈欲望。另外,在课件的制作中,我不但要求内容的完善,更加注重课件形式的美观和视觉感染力,让学生看过之后有大饱眼福的感觉,真正达到美术课美感渗透、潜移默化的教学目的。

二、在鉴赏中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且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因此,单纯的书本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美术鉴赏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美术文化,从而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已势在必行,并将成为新时期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1)背景故事感悟心灵

很多美术作品创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样或那样的趣闻轶事,让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去看大师背后的故事,更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通过故事,学生一旦被带入情节,便会被情节中的戏剧冲突所吸引,这种情感甚至会占据他们的整个心灵,让他们的心潮为之澎湃和感动。例如,在鉴赏印象主义绘画大师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我首先用一段话引入“梵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着光的太阳!”当同学们正在被这句话深深吸引的时候,一个有关于梵高坎坷一生的故事便哄抬而出……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梵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学生在鉴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梵高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梵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活的精神却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我想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肥料。

(2)在竞争意识中达到完美的互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都异常激烈,因此要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尽快适应这种竞争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中阶段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为此,我经常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具有竞争意义的环节,如在讲解《中国民间美术——剪纸》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了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我做了如下尝试:在本段教学中我一改常规,不再继续传承传统教学对基础知识的处理方法,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以知识接力赛的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同时也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教学理念和目标。

(3)通过作品展示达到情感与文化的交流。

有的人可能认为既然是美术鉴赏就应该欣赏图片,简单的讲解作品本身的一些知识就可以了,但我认为,美术鉴赏的过程不仅仅是视觉的肤浅感知过程,往往深入的探讨与实践更容易让学生加深对所鉴赏知识与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在《民间美术——剪纸》的鉴赏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民间剪纸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更深刻的了解其做工、制作的全部过程,我带领学生进行了剪纸的尝试与实践,并将其作品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张贴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从而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和欣赏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胆识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4)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

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是美术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美术鉴赏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的绘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绘画是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了新的认识,在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既自觉的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既了解了中国的艺术,又提高了民族荣誉感。

(5)以美辅德,知善恶,识美丑

美育不仅与德育相辅相成,而且还是德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我在教学中,每课都有一个德育教育点、德育结合点、德育升华点。如在讲到民间美术鉴赏时,通过欣赏民间艺术品,将学生的思想升华到对民族艺术以及民族文化的赞美和热爱上,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美文鉴赏篇4

(2)、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着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美文鉴赏篇5

关键词:主题发生 接受美学 审美鉴赏

文学的主题问题,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有的文学理论教科书认为主题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或者说“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至今,我们看到的一些文艺理论著作和论文还在重复着这种观念,认为主题是作品的客观属性,它们生成以后就永世不变;主题的发生只能是作者的创造,和读者无关。这种说法,是否符合文学创造和文学欣赏的实际,究竟有多少科学性?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产生,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学观念的不断变革和更新,人们理所当然地对它提出了怀疑。

1、接受美学对流行主题观念提出挑战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告诉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有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具体地说,运用全面的观点,就是要把文学现象看成一个完整的有机动态过程,把生活作者作品读者看成一个完整的文学系统中的几个子系统;用联系的观点,就是要把作者、作品、读者、生活这几个子系统看成一个既不同、又密切联系的整体,并通过作家(生活和作品之间)、欣赏(作品和读者之间)、实践(读者和生活之间)这三个中介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包容、相互过渡,形成一种全新的整体功能系统;用发展的观点,就是不能把这个系统及各个子系统看成千古不变的平衡模式,它们会在不同的时空,都可能变化、转化。换句话说,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子系统都可能发展变化,并引起其他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发展变化。这就是作为一个文学体系的整体作用所引起的。按照这样的认识来考察文学主题的传统解释,就不难看出它的根本缺陷:一是静止地、孤立地把主题界定为作品本身所包含的纯粹的客观因素,从而否认了作品本身的主体能动性,和作品与读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似乎读者只是象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否认读者阅读的主体能动作用(再创造作用)。二是把主题界定为作品的主要思想和中心思想,就不可能对作品所包含的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作出全面而深刻的概括。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必然蕴含着极其深广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内容,很多作品是很难用这种传统的主题界定办法概括的。托尔斯泰就说:“假如我想用语言来说出我原来打算并用一个长篇去表现的那一切思想,那么,我应当从头去写我已经写完的那部小说。”所以,不少作家干脆认为自己的作品没有什么主题,甚至认为文学作品根本不应该有什么主题。由此可见,传统的主题概念已经远离当代人的审美实践活动,失去自身的生命力。

从二十世纪开始,不少批评家和美学家开始注意到文学活动的整体性与动态性,新的阐释学就倾向于承认主观成分的积极价值,结构主义也认为,要从表层结构走向深层结构,就必须突破固守作品本文的狭隘观念,强调任何作品只有在文学总体中与其他作品相关联,才能真正显示它的意义,从传播学来看,各种传播模式都“逐渐从考虑一个传播者如何作用于一个接受者,变成考虑一个接收者是怎样对待传播”。这些理论不见得完全正确,也未必象法国批评家罗兰·巴尔特所说的那样,“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但这些观点都意识到作品的意义和作品以外的读者有某种程度的必然联系。

真正赋予读者在审美过程中以主体位置的是接受美学。它认为,整个文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阅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正是由于这一环节的作用,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才得以实现。在接受美学看来,一部作品在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还不能算最后完成。

接受美学还把文学活动中的“作家——作品——读者”这三个环节作为一个动态实现过程来把握。接受美学的创立者、联邦德国的汉斯·罗伯特·尧斯指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映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地由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而是一个读者能动地再创造过程,是读者进入审美状态后对作品的总体把握,它唤醒作品字句所包含的意义,形成作品的审美意象,最后达到一种创造性想象的艺术境界。这种再创造就是一种重新发明或发现,它和作者创造作品是同样崭新、同样独特的行为。此时“观赏者的想象不仅具有调节功能,还有构成功能,它并非在做游戏,它只是被吁请越过艺术家留下的痕迹,重组美的对象”。可见,读者的阅读绝不是一种机械性的被动行为,它往往会对一部作品的本义进行“更动、修正、改变、或者甚至干脆重新制作”,这样,接受美学就向我们道出了“作品向读者生成”这一颇为深刻的美学见解,从而为科学地解释文学主题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2、主题发生的召唤结构、鉴赏结构及新质 接受美学肯定了读者阅读对文学主题产生的创造作用。但这种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作品诱导下的一种再创造。正如萨特所说的那样:“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因而“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召唤。写作,这是为了召唤读者以便读者把我借助语言着手进行的揭示转化为客观存在”。这种“召唤”不是被动地受制于读者的从属因素,而是文学的张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要求于读者的不是让他去应用一种抽象的自由,而是让他把整个身心全部奉献出来,带着他的情欲,他的成见,他的同情心,他的性欲秉赋,以及他的价值体系”。

作品的“召唤结构”可以分为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三部分。表层结构指作品的文化种系、文字种类、体裁形式、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因素,这是一部作品的外表形态,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作品的外在标志。中层结构指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意境情趣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生活、情感、思想、伦理等内容,由此构成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内在特征。深层结构指包孕在作品中的、由作家创作的非自觉性和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所形成的意义空白、无意识内容以及意识、情感、伦理内容中的独特意蕴,它决定了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本质特征。

读者的鉴赏结构也叫审美心理结构,它是人们“文化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感知层。这是由个人先天素质和生活经历等形成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性积累层次。它受遗传素质、家庭影响、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个人经历、职业特征、情感体验、性别差异等的制约和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丰富独特的人生感受。这是主题发生的基础条件。二是理知层。这是指对自身的理知机能进行教育和培养所形成的结构,如教育水准、文化素养等。 这是主题发生机制的中心层次。三是鉴赏定势层。这是由感知层、理知层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审美期待,它集中表现为由读者的阅读经历、范围、习惯所形成的鉴赏趣味。这是主题发生的直接作用层次。四是审美无意识层。这是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生活积淀和艺术积淀在审美心理中形成的无意识层,它是鉴赏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作为背景,对主题的发生起着一种无形的制约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主题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成。它受制于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存在于读者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是一种不断的“建构”过程。可以粗略描述如下:

第一步,读者在开始欣赏作品时,首先调动起自己的审美感知力来感知作品的文字、结构、节奏、韵律等形式因素,获得对作品形式美和意象美的具体感受,享受到感官情绪上的愉悦。第二步,读者在召唤结构提供的审美信息的刺激之下,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知解力去把握作品的具体历史内容,并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融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联想和思考之中,发现“自我”或“他我”生活的折光和投影,发现这种生活的充实或空虚、丰富或单调,发现“自我”心灵世界的真假、善恶与美丑,由此,逐步获得一种历史感和理性的满足。第三步,读者主要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去领略、探究作品的象征意蕴,并不断通过广泛的联想活动,在对象的观照中发现“自我”。并以直觉顿悟的心理方式,感受宇宙人生中的无穷无尽的真谛和奥秘,从而产生一种“超我”的心灵自由感。这时,文学的主题也就真正发生了,这就是这种自由感所蕴含的深层意味。

既然我们把主题界定为属于审美发生学的范畴,那它和传统的主题概念相比较,当然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新质。这种新质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主题发生的个体性。既然主题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发生,而读者的阅读过程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个体实践过程,同时每一个读者的鉴赏结构都是不同的,因此,具体的主题发生就必然呈现出个体性的特征。二是主题发生的直觉性。主题发生从心理发生的角度来讲,它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理解,它虽然溶入了读者的各种理性意识,但这种理性意识如盐溶于水,所以表现出的是一种直觉顿悟状态。三是主题发生的动态性。不管是个人的一次阅读还是社会的多向阅读和多次阅读,主题从实质上讲都是一种不断的建构过程,它的生命只存在于不断建构的运动过程中,一旦建构终止,主题的生命也就告一段落。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个体性决不等于随意性。它是以作品“召唤结构”的指向性、特定历史阶段生活内容的规定性和一定社会审美范式的制约性为条件。不管主题发生的个体性是相同、相近或相反,它们都不能离开作品的指向性,都是以作品指向的范围和方向为依据,形成的一个放射性的立体结构。第二,直觉性并不意味着对主题不能进行抽象的理论概括。一般读者并不要求对主题发生进行抽象的理论概括,但是作为特殊读者的批评家就不同了,他们具有高度完善的理论系统,从心理功能上说,他们又极善于在头脑中接通直觉顿悟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联系,而且还善于把内在的逻辑思维成果外化为系统的语言符号,他们就可以在主题发生的直觉顿悟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对主题的理论观念形态。第三,动态性不等于不存在相对稳定性。每一次具体的主题发生都是一个处在运动过程中的无序结构,而每一次科学的理论概括则形成了相对平衡的有序结构。因而文学的主题发生就成为一条永远发展着的运动链:动态相对平衡新的动态新的相对平衡,这样循环往复,成为一种永恒运动的生命系统形式。

3、主题的横向发生、纵向发生及一般模式 对文学的主题发生仅仅作出一般的理论概括还是不够的。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情况要复杂得多,文学的主题发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多种形态和层次。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3.1 文学主题的横向发生。这是指一部作品在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主题发生。由于主题发生受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制约,因此决定着它可能有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一个作品在社会某些层次的传播,也影响着主题个体发生的实际的深度和广度。这就决定了一部作品的主题横向发生必然呈现为一种多元结构。而主题的个体发生由于受到个人的人生理想、生活经验、理论素养、职业特征以及鉴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更是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不同层次。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不同作用,因而同一作品在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主题发生。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就形成了“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当然,这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怎样不同,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其他别的什么人。文学作品的主题发生和其召唤结构的指向性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

3.2 文学主题的纵向发生。这是指一部作品在不同时间范畴里的主题发生。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微观的纵向发生,指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作品的主题发生;一种是宏观的纵向发生,指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主题发生。微观发生是宏观发生的基础,宏观发生是微观发生的概括和升华。

先看微观的纵向发生。个体的每一次主题发生后,都有改变原有鉴赏结构主题发生机制的可能。或者由于理论家对文学主题的抽象概括的影响,或者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情感体验的深入和理论素养的加强,特别是受不同阶段人生需求(如少年时崇尚侠义豪骨、青年时追求理想爱情、中年时强化自我实现)的影响,对文学作品的再次阅读就形成了一次新的主题发生。这种发生或者是肯定原来主题发生的同向发生,或者是否定原来主题发生的逆向发生,而比较多的情况是进一步深化原来的主题发生,从而使个体的主题发生形成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建构过程。

再看宏观的纵向发生。前边说过,一部作品主题的横向发生,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会形成一个围绕作品而形成的多层次相对平衡系统,这一系统结构的内化形式是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它的外化形式则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由于新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审美范式的建构,就决定了同一部作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形成新的主题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作品“召唤结构”的功能。一些作品由于其本身能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期,它的生命就可能终止;而真正的艺术杰作,由于其深层结构中蕴含着的无比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就可能使其主题世生而难以穷尽,而这正是形成主题发生动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文学作品主题发生的一般模式;

第一级:作品横向发生多元主题系统相对平衡态;第二级:相对平衡态纵向发生多层次动态主题系统高一级相对平衡态。其中第一级是文学主题发生的平视图,第二级是文学主题发生的立体结构。

美文鉴赏篇6

[关键词] 建构主义;影视鉴赏;文化认知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强调“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Williams,2000:1)建构主义学习观点认为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何克抗,1998)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在内的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成功的话,必须自己去发现和转换复杂的信息。”(Slavin,2003:188)即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该理论带给教学的启示是:“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以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构建知识。”(Slavin,2003:188)“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促进这种建构过程,思维发展与语言和经验关系密切,主要依赖记忆的语言学习不可能产生深刻的思维。”(Williams,2000:18)建构主义学习者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借助社会交往与周围环境交互来解决问题,获得技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文化教学具备了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具备的优势,也为英美电影鉴赏教学实践的探索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二、英美影视作品在学生文化认知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一)英美影视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电影是向世界展现本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最直观、生动的反映。观众通过对外国电影的鉴赏,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英美国家在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增强其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使异国观众有机会看到“美国梦”的崛起、兴盛与衰落以及爵士乐年代的面貌,感受到美国人的生存意义和民族精神。在欣赏《阿甘正传》的过程中,观众从那个忠诚、执著、友善、坚忍不拔的典型美国平民英雄身上可以感受到当代美国人的奋斗精神和价值观念;同时,从他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个人发展历程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美国历史时期的一系列发展和转变,即从反战运动到嬉皮士生活,从反对种族歧视到争取民权,从妇女解放运动到对妇权主义的批判。(肖琦姝,2010)而要了解非洲裔美国人,可以看《杀死那只知更鸟》这部影片;要了解美国印第安人就看影片《与狼共舞》;要了解美国那些流浪汉、城市的污浊和枪支的管制,可以欣赏《鱼王》这部影片。(胡冬青,李丽华,2010)

除此之外,通过欣赏英文电影还可以促进学生了解英语国家非语言活动在交际中的作用,如面部表情、手势、肢体动作、声音暗示和穿着服饰文化等。而这些因素教师在课堂上是无法单纯靠语言的讲解来充分展现的。

(二)英美影视作品在文化教学中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中提供必要的“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文化教学单纯依靠教师讲授书本中呈现的文化知识,难免干瘪且枯燥乏味。而影视作品提供了书本和传统课堂所无法提供的直观真实的文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在通过电影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始终处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中,从而产生求知的兴趣和动机,然后产生思维和记忆等一系列其他心智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如果教师能同时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课内外的互动活动,学生就可以在真实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使用并巩固语言知识,加深其对所学语言及其国家文化的感性认识。

同时,有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风格通常分为三种:audio、visual和tactile型。电影集字幕、语音、图像等信息于一身,也可以满足不同风格学习者的需求。

三、建构英语文化认知的有效模式――英美影视鉴赏根据电影欣赏过程理论,电影的欣赏包括“准备”“进入”“共鸣”及“回味性延留”四个阶段。在利用英美影视作品进行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这四个阶段也就对应为影片的选择及播放、影片内容的认识及讲解以及各种课内外活动的开展。

(一)情景创设:英美影片的选择及放映

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渗透于听、说、读、写等各类外语课堂,因此英美影片的应用性也是相当广泛。面对丰富的英文电影资源,用于教学的影视素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教性、可学性及可视性,所选材料应考虑到语言、历史文化、审美情趣等因素,且影片应对拓展学生有关西方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有所帮助。如对已掌握一定语言基础和具备一定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思想性较强、意义深刻的影片,如《阿甘正传》《美丽心灵》等。而电影的放映则可遵循课前观赏全片与课内放映片段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课内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二)协作与会话:课内外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在欣赏影视作品前,教师可以先简略讲解一下该片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这样有助于加深对影片的理解,并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

对影片背景知识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各类资料,然后进行归纳和整理,课堂上请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信息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电影营造的音画空间就像一幅幅的文化长卷,直观地反映了西方文化。在电影播放过程中,通过人物表演与场景转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说话人的背景条件、交际语的适用情景以及因文化差异产生的语言禁忌,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和学到许多与英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林红颖,2010)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语言活动丰富且文化内容深刻的片段,让学生进行配音、角色扮演等受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亲身体会西方文化的内涵。

课后,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可针对影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文化现象、拍摄技巧以及和电影相关的任何方面。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应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全班或分组讨论。通过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思想火花之间的相互碰撞,学生的文化感知及文化思辨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意义的建构:英美影片的解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经典语句,帮助学生回忆电影的主要场景,理解电影内容,领悟影片内涵。如在欣赏《阿甘正传》这部影片时,学生会对影片中的一些经典对白如“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youll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eat.”“Jenny and I was like a peas and carrots.”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对这些经典对白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领悟影片的主题和内涵。

除了对某些语句的分析,教师还可以节选有代表性的片段,在重新播放片段之前,教师讲解其中的语句、短语、俚语以及习惯用法,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语言知识的能力。之后,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与选段相关的练习,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影片中的人物、情节、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充分理解、吸收和消化。

四、文化认知的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电影教学中,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组织者、协助者及评估者的角色。在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组织教学,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作相应的准备工作。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控制影片的播放,还要协助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去交际或寻找问题的答案。课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和表演作出点评,指出其语音上或语言上使用的不足之处,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述。

另外,由于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构建中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师可以将整部影片的脚本发给学生,让学生当作泛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弄懂脚本中的词汇及语法难点,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语句的含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英语戏剧社,让学生将每学期最感兴趣的电影排练成舞台剧,在全系或者全校中举行公演,以激发学生利用英文电影学习英语的热情。

五、结 语

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促进学生的文化认知的建构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充分发挥英美影视作品的作用,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能力以更有效地实现对文化认知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Marion,Burden L Robert.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Slavin R E.Educational Psychology-Theory and Practice[M].Pearson Education,Inc.Press,2003.

[3]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03).

[4] 胡冬青,李丽华.英文电影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探索[J].电影文学,2010(24).

[5] 林红颖.影视欣赏中的英语文化教学[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6] 肖琦姝.外国电影赏析中的文化移情研究[J].电影文学,2010(21).

美文鉴赏篇7

【关键词】美术鉴赏 人文意义 美术

本文系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第二批科研基金项目计划(研究生项目12项):2013-32。

美术从它形成那天起就注入了人类情感,美术作品是倾注了美术创作者对生存、生活、人性、价值等人文观点的产物,优秀的美术作品必定包含了美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着美术创作者对事物独特的审美眼光,并在表现美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融入对理想文化价值的追求,从这一点上讲,每一位有成就的美术创作者,都是我们人格的榜样[1-2]。

工科类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

美术鉴赏课在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不高,觉得美术鉴赏太抽象,现实生活中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也不多,而且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其次,高职院校的课程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要求高,学生不愿意花费多余的时间对美术鉴赏进行深入了解。最后,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师与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情交流,致使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兴致不高。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多元的审美观念,养成优良的精神文化品格,我们必须改变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鉴赏过程中,营造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为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创造条件。

美术鉴赏中体现的人文意义

1.促进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审美观念

人类历史生活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伟大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产生。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美术作品的认识体验,也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审美文化心态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这对于建立具有包容性的豁达的人格品质也具有积极的影响[2]。美术鉴赏教育可以使学生广泛接触世界优秀美术作品和多元优秀文化,识别并领会不同地区、时代的文化含义,学会理解各民族艺术的价值,认同并尊重世界的多元文化[3]。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以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

如唐代周P的《簪花仕女图》,全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大胆运用朱红、粉白等色彩,仕女们身穿纱衣长裙,挽着高高的花髻,高髻上簪牡丹,下插茉莉,让人物显得优雅、高贵、明丽。画家巧妙地将仕女手臂上的轻纱染成淡色,完美地展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给人以柔和、恬静的美感。

美术鉴赏课程带领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不同类型、不同形式、不同创作背景的美术作品,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喜好从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美的感受,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感受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创作意图后,了解到了丰富多彩的异国他乡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充文化思想储备,懂得欣赏不一样的美术形式,形成多元的审美眼光。

2.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

美育可以使学生以审美的和艺术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高校美术鉴赏则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的体验便是在对作品的感知和价值评价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在“赏心悦目”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养成高尚情操[2]。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和,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是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梅花最令美术创作者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桃李在春光灿烂时争艳,而选择在天寒地冻、万物枯萎时,独自傲然挺立。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傲然挺立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就是那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为世人赞赏。

空谷生幽兰,兰花总是生长在深山野谷,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在南宋灭亡之后,宋人郑思肖隐居吴中,平素喜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叶,不着泥土,暗喻南宋大好河山被异族践踏,表明自己不忘故国,誓不与元朝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气概。寥寥数笔,却笔笔血泪。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大凡生命和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中国人善于将自己一片真情负载于花草树木之中,从而使花草树木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这些不同美术作品的认识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多样的审美文化心态和情感态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在不知不觉的美术鉴赏过程中,弥补了学生审美体验的缺失,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审美水平[5]。

3.在审美中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品格和综合人文素质

美术是艺术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并且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美术鉴赏学习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学习[4]。美术鉴赏中的许多优秀人物故事和艺术作品,对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6]。

齐白石家境贫寒,干过农活,学过木匠,绘画生涯从雕花木工和民间画开始,既摹古人真迹,又习诗文书法,游览名山大川,他谦虚朴实又自立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并济,工书俱佳。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他的画善于从经典样式中推陈出新,故而能直接感动人心,向世人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完美统一,使中国画受到国际的重视,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晚年先生面对日寇及汉奸的骚扰索画,贴出“画不卖给官家”的告白,谢绝见客,不跟任何人来往,宁愿挨饿,也不屈服于恶人,这些不畏贫寒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畏敌人,勇于对邪恶势力说不的民族精神,更深深触动了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吴冠中先生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性画家之一,被誉为是中国艺术市场上的奇迹。晚年的吴冠中先生,生活非常简朴,一直“蜗居”在自己的袖珍书房里,两个装满画册和书籍的铁架子,临窗的书桌和椅子,简简单单,这便是书房的全部。对待作品的态度,却不似对待生活这般随意,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去,也从不为金钱画画。吴冠中先生在取得了如此大的艺术成就后,仍然能够艰苦朴素地生活,不骄奢淫逸,不被金钱腐蚀,对自己的作品高标准严要求,试问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些美术大师的优良品格,就是学生人生旅程中的灯塔,每当遇到现实的挑战而无从下手的时候,请想想他们曾为我们作出的表率,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总之,美术鉴赏并不仅仅是对画画技巧的学习,它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不同的创作背景下认识美术,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精神和故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特殊贡献,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分享人类光辉灿烂的文化资源的同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4],并逐渐形成了多元的审美理念,提高审美能力和自身的综合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德平:《让美术鉴赏充满人文的情感和关怀》,《文学教育》2010年第8期,第95-96页。

[2]解玺:《试谈高中生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53页。

[3]付:《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任务》,《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4期,第145页。

[4]陈颖魁:《让美术鉴赏教育散发人文气息探究分析》,《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11期,第191页。

[5]黄斌:《人文精神的体现――试论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美与时代》2006年第7期,第89-91页。

[6]韩路:《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许昌学院学报》2014年第33(6)期,第154-156页。

美文鉴赏篇8

关键词:视觉文化;经典美术;时代冲击;高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

现代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意识的碰撞下产生了很多新型的艺术体。美术的创作在内容形式上都受到现代科技的强烈影响,新兴的视觉文化自然也有其独有的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主要有:

1、依靠新兴媒体传播;

视觉文化的传播载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经典美术作品大多依靠报刊、画展、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而视觉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加广泛,新兴媒体如手机端、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成为其主要的传播途径,相较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新兴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更具有互动性。

2、视觉文化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

依靠科技的进步,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形式朝多元化发展,电影、电视、动漫、游戏、广告大片等等。很多艺术形式慢慢融合,很多艺术形式也都互相借鉴,视觉时代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向多元融合的特征。同时,这些艺术间形式间的相互碰撞也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

二、视觉文化时代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向

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也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观点,基本观点就是要兼顾传统经典美术作品和视觉文化时代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美术课堂教育中应该如何均衡这两中艺术形式,才更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下面是我总结的两点。

1、善于找寻视觉文化时代与经典美术相结合的精彩之处。课堂教育中要善于将经典的美术作品跟视觉文化下产物进行有机的结合,结合当下将中国经典美术跟视觉文化融合的作品进行教学。举例来说,近来,一组中国古典风的麦当劳海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画手王晓艺将中国传统的玉皇大帝、善财童子、白娘子等一众人物设计到了麦当劳的漫画海报上面,在海报中,这些人都吃起了麦当劳,配文更是风趣幽默,如下图2-1所示。这种中国经典美术与现代艺术的创新就比较适合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跟学生多多讲解经典美术的知识,同时可以增加课堂上跟学会的互动交流,比如可以对这组作品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探索,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将美术鉴赏的要点传达给学生。

图2-1 麦当劳中国风海报

2、加强美术亲身实践的体验。很多高中学生都很缺乏对美术创作的亲身体验,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学生们更多的是对于图片的接收。现代环境,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休闲生活更趋向于向虚拟的互联网休闲靠拢,这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发育高峰的高中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好的。这时,将学生从较为严肃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将原本被动接受的课堂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的实践体验经历,感受美术创作的直观过程体验。建议老师可以一个月安排一次实践体验活动,例如安排对陶瓷艺术的体验活动,安排活动的时候最好可以让学生体验最核心的几个步骤,省去前面的练泥的过程,直接让学生进行制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创作的乐趣,一次实践活动可以只完成对制坯的过程,将学生的作品进行烧制,等下次实践活动时再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上釉。老师也要在旁细心引导学生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的强大魅力。

三、视觉文化时代注重经典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虽然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视觉文化体验,但同时视觉文化的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作品更容易给人以视觉冲击,却很难给人传达给观看者更多的内在信息。我们常常说鉴赏,鉴赏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进而理解艺术作品中作者寄托的感情,最后做出思考判断的过程。在b赏过程中,从中获得享受与乐趣,这才是鉴赏活动本身应该有的整个过程。反观世界文化的艺术作品,虽然视觉上的冲击力不小,但是却很难是鉴赏者本人产生思考。

视觉文化的冲击下,学生更喜欢去接触动漫、电影等美术艺术形式,而对于较为经典传统的雕刻、工笔画等等艺术形式却是兴致缺缺。作为老师,我们若在传统的高中课堂教育里面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经典美术的鉴赏能力的发展,那学生就很难从其他地方发展对经典美术的鉴赏能力。经典美术作为民族的文化的精华,其影响力是长久深远的,善于引导学生加强对经典美术的鉴赏也是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四、总结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范文 下一篇: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