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及赏析范文

时间:2023-11-30 01:33:11

美文摘抄及赏析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1

关键词:阅读;积累;兴趣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所在。但作文如何教学也是令语文老师一筹莫展的事,一谈到上作文课,学生更是谈虎色变。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呢?我经过近十年语文从教生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大家一起交流。具体做法如下:

一、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积累

许多学生提笔觉得千金重,无话可写。还有些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其实这都源于他们头脑中积累得少。针对这一问题,我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此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开拓心灵的沃土。另外一些文学杂志和满分作文等,这些也能帮助学生积累美词佳句。在积累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写一写,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记录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提出自己对社会上某些现实的看法与思考,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等。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并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评出摘抄、积累最多的小组并给予表扬和奖励。另外每天的语文课前两分钟学生轮流上讲台背诵自己积累的靓词佳句和美文,在这种背诵积累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我还在课堂上讲一些成语故事,或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名著里的精彩故事,让故事里的精彩情节或场面感染、感动学生的心灵。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学生会变得有话可讲,有话乐讲。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根据作文题目,巧妙创设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习作是紧张的智力劳动。教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

三、上好美文赏析课,重视榜样的力量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孤立进行的,写作与美文阅读、赏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典美文的阅读、赏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我每周组织学生开设一节美文赏析课,每周由小组推荐美文,美文被选中的小组被评为优秀小组,课堂上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小组赏析、点评。另外我还组织欣赏班内同学的美文,班内树立榜样。举行本班学生写作经验交流会,相互借鉴学习,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成就感,这种成功感和成就感又会激发学生的进步欲,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

以上是我多年作文教学的一点经验,当然我的做法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2

一、充分利用课文中优美语句体会语言的魅力。

有的用词造句看似普通,却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单靠读一读、想一想是难以体会其中奥妙的。这时就须用比较、感悟的方法。一是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词句与原句原段比较、感悟。如,《林海》第二段中写岭多的句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作比较,通过比较,原句多了四个“点儿”。师启发:“点儿”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感悟表达了多种意见:说明岭与岭之间的差别不大;说明岭山势平缓;“点儿”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二是用其他词句替换原文的词句再与原文比较。如,《开国大典》中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把“投向”换成“朝着”后读一读,比较“投向”和“朝着”的区别。

有的文章用眼看,不一定能充分体会它语言的艺术美,而只要读一读则可比较细致地体会,如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等都可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如,我指导学生朗读《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读时轻轻拉长声音,给人静的感觉。“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学生积累语言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比上句稍高,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声音响亮,饱满,给人充满生机的感觉。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上想象的发挥,便体会到了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

二、指导学生在掌握方法中体会积累语言的乐趣

1、熟读成诵法。基本方法如下:一是主导词背诵法。这适于背诵某一段或几段。以段落中的重点词为主导词,然后循着主导词熟读成诵。二是提纲背诵法。这适宜背全文或篇幅较长的段落。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或全文的段落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三是手抄与背诵结合法。有的人目视口诵记得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因此不妨让学生试试,这种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此外,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几天就要复习一下。

2、摘录归类法。为了培养学生摘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积蓄丰厚”,我往往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定期定量地布置摘录任务,并强调摘录越多越好。似乎觉得这样一来,学生的作文“底子”便厚了,写作时便能旁征博引,下笔有神了。但结果却往往让我们老师失望。虽然学生的摘录常常“超额”完成任务,可往往只见其在记录本上“开花”,不见其在习作中“结果”。究其原因,首先是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摘录也是一种能力。常见有的教师拿着学生的读书记录本感叹:“你看,就这么几个字,连抄都不会抄。”这未免把摘录看得过于简单了。翻开词典,我们可以找到“摘录”一词的意思为“从书刊、文件等里头选择一部分写下来”。那么学生在摘录时就必须对摘录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品析比较甚至归纳概括。其次,有的教师在指导摘录时忽视了引导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理解。翻开学生的读书记录本,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常见的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描写风花雪月的比喻句;另一类是成语。显然,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好词好句,误以为天下好词好句就是“花词绣字”。事实上,好词好句是指那些在表达上准确精妙,甚至是无可替代的词句,离开具体的语境,是很难说哪个词是好词哪个句是好句的。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在指导摘录时,应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摘录。如《种子》一课中,作者对小女孩交种子时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极为生动逼真。学这课时,在引导学生赏析这个片断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课外阅读中摘录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精彩片段。这样,学生在摘录中就能得到训练,做到触类旁通。对摘录的优美词句,一个阶段要做一次归类工作。如可按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成为一种爱好。

三、指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强积累语言的乐趣

1、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摘录的优美词句,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常犯的毛病是堆砌词句,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指导,而不是指责和嘲讽。否则,学生就有可能从此失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对学生习作中堆砌的词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删除,哪些应替换,教师应予以悉心指导。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

2、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在语文活动课上,可用成语接龙方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3

在当今社会,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怎样倡导和复兴诗词的普及,已成为我们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为此,我们在学校开展了“课外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同时结合诗词诵读让学生们开展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活动,让学生们理解在艺术的百花园中,一切艺术形态都是相同的。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们在他们最美好地童年,学习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吸吮祖国传统文化的乳汁。

我们选择了历代古诗词150首作为教材,让学生反复熟读,进而鼓励其背诵,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质和记忆的特长,在他们心性最纯净的年代,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养其之气质,以一种清丽妍畅,不激不厉的心境韵味伴随他们人生的成长。同时,长期的诵读熏陶也培养了他们阅读古文的能力,探求中华文化智慧的宝藏,必可陶冶他们的性灵,开阔他们的心胸,端正他们的品行。让他们知道多读一本即有一本的受益,乃至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

书声琅琅,继往开来,一代代新人的成长,将不仅仅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曲”的操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将成为当代青少年重建人生信念的精神资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呢?

一、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古诗词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古代诗词,尤其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古诗字词准确凝练,诗句的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吟边塞;叹人生斥世情,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宛约,或豁达慷慨,或痛苦沉郁。让学生们把握诗词所表现的情感,指导学生们在理解品味诗词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词的情感魅力,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1)赏析法。

组织学生们收听诗文诵读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咏录像。学生通过讲授,画面,音乐,充分发挥其想像、体味感受诗文的艺术魅力。欣赏法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理解诗文的大门,又似一缕春风撩拨着孩子情感之弦。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们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们对诗词的理解。

(2)评析法。

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采用了评析法,它主要是针对诗词的选材、立意、遣词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他们内心体验的倾吐能力,增强对诗词的理解。

(3)自查自悟法。

培养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自己查阅资料,通过询问、收集、阅读等手段,提高理解感悟诗词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的能力。为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开展了一些激励性活动,如“资料展示会”、“自主学习心得交流会”等。学生们进阅览室、跑书店、问老师、问家长、听讲座……积极性都很高,不仅获得了不少文学,历史,艺术等知识,还能够旁征博引进行表达。

二、指导学生掌握解读古诗词的方法,体会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多背古诗词呢?我们认为必须在学习教材和课外阅读中训练学生掌握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1)表演背诵法。

我们根据少年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咏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这样会增进对古诗词情感的理解,从而与古诗词的意境产生共鸣。

(2)归类背咏法。

根据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色或叙述的事件或抒发的感情等进行分类背诵。这样能促使学生们从某种角度上把握古诗词的特点,从而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例如,按四季时令进行分类,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朗朗童音咏过了灿烂的春天,缤纷的夏天,金色的秋天,清丽的冬天,大大调动了学生背咏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可按诗词的不同内容,如“言志”、“送别”、“劝勉”等,进行分类背诵,为理解更多的古诗词打下了基础。

(3)摘记背诵法。

有的人目视口诵记得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因此可采用摘记背诵方法。先将优美的诗词摘记在本子上或读书卡片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读到能背下来时也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即使熟读成诵后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头十几天,因此还要经常复习一下。

(4)综合背诵法。

这是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应该常常采用。有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生赛,有限时背、师生背、快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画背、听记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同时采用,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学生掌握了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而且还有可能形成对文学的极大爱好。

三、指导学生在运用古诗词中,增强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如果说,我们倡导学生背诵古诗词,积累语言素材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的一个厚实的基础,那么将这些语言素材运用则是我们追求的另一个目标。熟读、理解、背记了的古诗词,不能让它们停留在学生的脑海中,要引导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词运用时的乐趣。

(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古诗词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们把在生活中观察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如春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新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诗词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见景吟诗,睹物吟诗,表情吟诗,叙事吟诗等等。为了有意识的引导和激励学生活用古诗词,可利用每堂课前1分钟进行生活用诗汇报会,对用得好的学生给予嘉奖。这样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吟咏自己喜爱的古诗词或在自制的赠言卡上写上“言志”、“送别”、“劝勉”的诗词。让古诗词悄然无声的走进 学生们的生活,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融汇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心的学生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幕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从而启发他们把古诗词写进文章里。可以在写景中用,在叙事中用,也可以在抒情和议论时用;可以是对诗词的引用,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据诗词作文,即以诗词的意境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为古诗词续编故事、扩展情境、改写白话文等。如此一来,大家才发现“诗到用时方觉少”。此外,在习作中运用古诗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他们在运用时,会给诗词假设一种新的写作氛围,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而且从诗词原先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品味古诗词。这样在习作中运用好古诗词,不仅使学生的作文有了创新,而且形成了古诗词诵读的良性循环,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指导学生在古诗词交流中,激发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无论借助教育上的什么巧妙技巧,我们都应该抓住两个字――“成功”。成功是欢乐的一种巨大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对学生诵读古诗词,可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可以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可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1)“采蜜”本交流法。

这是一种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同学们定期交换“采蜜”本,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评比、相互称赞,把每一个同学的“采蜜”本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

(2)黑板报交流法。

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开辟“优美诗词赏析专栏”,选登同学们摘抄的优美诗词。利用晨会课后之余齐声诵读。

(3)手抄报交流法。

把“优美诗词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主题,可以用毛笔或硬笔书写,尤其让学生们感受到诗词与书法的通感是最为密切的,二者的艺术精神有其内质的相似与暗合。诗歌是以声调,音韵,节奏为形式,把美的意境用声音表达出来,而书法是由点画,构形为表现形式,通过线条的节奏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律动。诗歌的韵律好比流动的线条,书法的线条宛若起伏的韵律。欣赏一幅线条优美,抑扬顿挫,气韵生动,和谐统一的书法作品,犹闻一首音韵起伏,似吟似唱,余音绕梁的优美诗歌,令人回味无穷。细细琢磨品位,便会发现诗歌与书法似乎有一种天缘,是那样的和谐与自然。在交流评比手抄报时,着重交流手抄报上的优美诗词和感受通过书法展现出的不同效果和意蕴,最后,将评比出来的优美手抄报,展览于学习园地,让同学们观摩欣赏。

(4)读书笔记交流法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且富有创意的方法。读古诗词,理解诗意是最大的障碍。如若不解地死背,不能体味到诗词的韵味,不仅易忘,而且兴趣亦会随之大减。根据少年儿童爱画画,爱写字和爱幻想的特点,我们不妨将读书笔记变通一下,将诗词变成书法,图画,变成童话、趣事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诗意,自由、随意地涂画,在涂画中见景生情。此外,少年儿童是天生的童话大师、幻想家。让学生们把诗词译成一则则有趣的童话、故事,幻想成奇趣的事,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而且很受学生欢迎。将这样的读书笔记定期交流,评比优秀,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

以上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4

>> 文言文学习方法初探 交互式白板助力 点亮文言文学习 中职学生文言文学习动机培养初探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初探 浅谈文言文学习 谈文言文学习 浅谈文言文学习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探究 浅谈高职文言文学习 文言文学习指津 初中文言文学习 浅谈语文文言文学习 中学文言文学习浅谈 高中文言文学习策略 文言文学习,做到三“注意” 打造文言文学习好课堂 文言文学习方法 初中文言文学习浅析 文言文学习方法谈 初中文言文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自育式文言文学习初探 自育式文言文学习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华迎春")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自育式”文言文学习即以学生自我内驱力为核心,自觉主动学习文言文,在优美生动情意深远的古代文学中自我教育。如何引领学生从外在逼迫式的死记硬背学习文言文到自觉主动式的想学、乐学、会学?本文通过学生“自育式”学习文言文策略的研究,从“读”、“问”、“品”、“积累”四个方面来简述。 关键词:自育式;朗读;提问;品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49-01

一、文言文学习的现状

“自育式”文言文学习即以学生自我内驱力为核心,自觉主动学习文言文,在优美生动情意深远的古代文学中自我教育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又要学古文啦”,“烦死了,又要背默了”。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啊!为什么学生对语言的精华、文学的经典的文言文毫无兴趣如此反感呢?不妨回过头来反思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前预习熟读了解相关背景借助工具书自行翻译;课上老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奋笔疾书,书本上密密麻麻;课下整理,黑一行,红一行,中间还要加上重点字词;作业上交,老师再逐句批改;翻译完了就背诵、默写,须人人过关方可结束。诚然这种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文言文学得很扎实,但在反反复复“这个词是什么用法,那是个什么句式,该怎么翻译……”的讲解中,老师硬将美文活生生地肢解成了七零八碎的知识点,文言文的魅力荡然无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也随风而逝。

二、“自育式”文言文学习的五大模块

1、“读”是“自育式”文言文学习前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我们可以从背诵简单的古诗文入手,由易到难,逐渐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慢慢积累,培养语言感知、顿悟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读得准确,一是字音读准确,二是读清句读。其次,要读得细腻,读出美感。中国的语言文字是美的,文言文更是其精粹,教师要通过朗读发掘学生对美欣赏与喜爱潜意识。像《岳阳楼记》一文“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全文多四字句,读起来充满韵律美和节奏感。学生怎会不喜欢用自己清朗的声音传达美好?此外还可以通过竞争比赛来激发学生参与读的兴趣,如师生比读,小组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揣摩、体味,身临其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望,又解决了文言文语言的学习问题,使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水到渠成。

2、“问”是“自育式”文言文学习基础

问题不仅是学习的开端,而且是教学活动的主线,是学生吸收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前提。在引导学生“自育式”学习文言文时老师要预设学生乐于探究“贴”进学生有助于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思考和把握的主问题。如《与朱元思书》一文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富春江山水天下独绝令人神往,如果你有机会去旅游,你会选择重点游览山还是水?你会看到什么景色?结合文章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说一说。”这一问题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创造性地解读了文本。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更要鼓励学生基于问题进行质疑。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学生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这样介绍刘子骥?这个问题顿时激起了学生讨论的兴致,最终明确,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不管是不守信用的人也好,品德高尚的人也好,都找不到桃花源,说明桃花源是现实世界中没有的,是作者虚构的。让学生在问题的情景里,不自觉不断追问课文的本真,理解文意,领会感情,达到“自育式”学习文言文的境界。

3、“品”是“自育式”文言文学习突破

有人说,中国的语言文字最美在文言。这种语言高度准确凝练概括,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所以我们教学文言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意读懂课文有知识增加和积累,还要品味、揣摩、赏析文中优美的景色和浓郁的感情。例如《桃花源记》中作者借对桃花源美好生活图景的描绘“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对比,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自育式”学习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用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及精神来自我激励,鼓舞自己求真、向善、至美。如品味《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中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以贬谪之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忧民忧国的博襟和高尚人格!学习《陋室铭》、《爱莲说》中刘禹锡、周敦颐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洁品质……

4、“积累”是“自育式”文言文学习的沉淀

“积土成山”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自育式”文言文学习不仅仅要“读”、“问”、“品”,更要运用“笔”这第四只眼睛来更好地促进阅读的深入开展。用“笔”可做“抄”和“记”两件事情。第一是抄。抄录重点实词、虚词;抄写特殊句式,研究该句式在文中的作用;抄写人物关系,研究人物形态与内心。第二是记。其一,批注――在阅读文言文时,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批”,主要是用笔做记号,“注”主要是用笔写相关的阅读欣赏与感悟;其二,记忆――朗读佳词妙句、背诵佳妙句段等;抄记,边抄边记、抄完再记、隔日背记等。对每课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这样,通过“四只眼睛”的调配,以“自育学习(阅读)”为桥梁,在内隐与外显之间交织、往返、螺旋上升,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智力与阅读能力,阅读品质也由此得到较快的提升。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5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读写水平是一直以来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了通过编抄报来提高小学生读写水平的策略,如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编报主题等来提高学生的编报水平与读写水平,以期打开另一扇提高小学生读写水平之门。

关键词 手抄报;兴趣;方法;形式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见证,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编抄报中积极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但兴趣也是靠培养的。为了培养学生办手抄报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编抄报,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榜样示范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同龄孩子更能让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学习,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自己编抄报的水平。为此,教师平时可在班级中挑选编抄报好的同学为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榜样学习中激发编抄报的兴趣。

2.以身作则

为了激发学生编抄报的热情,教师还要善于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亲身实践编抄报的乐趣。研究中,每一次布置学生做手抄报,我都会亲自动手编抄报。因为有了亲身经历,在跟学生讲解编抄报的心得时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经验的分享,学生也就更乐于倾听。

3.鼓励引导

多萝茜·洛·诺特尔在《学习的革命中》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编抄小报,学生尤其需要鼓励。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在编抄报中提高能力

小学生只有掌握了编抄报方法,才能在编写中找到乐趣,才会乐于编抄报、善于编抄报、精于编抄报,才会逐渐提高读写能力。要想编出赏心悦目的小报,下面最基本的编报知识需要学生掌握:

1.精心确定主题

编抄报一定要先定好主题,这是因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一般只有一张纸,能够容纳的内容并不多。如果把一个话题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写上去,就会给人凌乱之感。所以在教学生编抄报时要让学生学会从大主题中选一个小主题,围绕这个小主题做好文章。例如:“诗词赏析”“相约名著”“走近名人”等等。

2.创意起好报名

确定了主题,下一步工作就是取一个新颖、贴切、有创意的手抄报报名。好的报名既能吸引人的眼球,还能引起人的深思,激发人们阅读的欲望。好报名如:“畅游书海”“名人面对面”“成语串串烧”等。给手抄报取个好报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3.用心策划栏目

在小报中,栏目的设置同样需要花心思。我们应用心设置好小报栏目。比如当我们制作一期与阅读、写作有关的手抄报时,可有以下栏目:“读书快讯”“好书推荐”“美文赏析”“小小评论家”等。

三、形式多样,让学生在编抄报中有话可说

要想通过编抄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那么手抄报主题的确定就是重中之重。在指导学生编抄报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主题,让学生在编抄报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可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手抄报的主题:

1.联系教材

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载体。教师如能独具慧眼,就能从中挖掘出许多值得拓展的主题。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教学《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可让学生出一期与环保有关的小报;教学《早》,可让学生出一期与鲁迅有关的小报;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让学生出一期与《史记》有关的小报;教学《七律长征》可让学生出一期与长征有关的小报;教学《水》可让学生出一期与水资源有关的小报等。凡是与课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都可以作为小报的主题。

2.联系生活

明代的董其昌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让学生编抄报时也要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这也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的有效方法。生活中可以编进手抄报的内容很多,一是传统节日、纪念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等;二是时事政治,如疾病、自然灾害及重大事件等;三是校园生活,如六一儿童节、读书节、运动会等。

3.联系爱好

在指导学生编抄报时,还可让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因为是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学生在编抄报时就会有话可说,就会将报纸办的更精彩,如喜欢航模的同学可以办一期与航模相关的小报,喜欢漫画的同学可以办一期与漫画有关的小报等。而学生在编抄报中也面临着资料的收集、遴选等工作,这对学生的概括能力、选择能力、编排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正确引导,通过编抄报,就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读写水平;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渠道;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编抄报,为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打开了一扇新门,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将在这片新天地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23

[3]冯爱东.走近孔子.[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19

[4]多萝茜·洛·诺尔特.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6

[5]左江红.我的“地盘”我做主——语文手抄报编辑活动.[J].初中生:A(博览).2008,(3):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3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6

创新作业形式,满足学生兴趣性、能力性的需要。

针对不同学科,从学生兴趣培养、能力调高角度出发,学校开发了形式多样的作业。

语文英语印制了“美文鉴赏纸”,要求学生在摘抄精段妙语的同时,设置“美文鉴赏”栏目用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设置“田字格”或“四线三格”用以训练学生的汉字、英文书法水平,可谓“一举三得”。

政治历史作业要求以手抄报形式出现,可以是知识归类总结,可以是故事、要闻,可以是知识剪报,形式不限,主题或教师布置,或自己选取,学生有了极大的自主选取作业空间,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兴趣;地理生物以绘图、手工制作或动植物标本采集为主,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发现、探索、创造能力。

数理化科目统一印制了“知识梳理提高纸”。内容包括知识梳理、典题集锦、巧思妙想三部分。

知识梳理是指由教师指定一个专题(专题的选取一般是知识琐碎、概括性强、类比性强的),由学生自己分析归类写出此专题的知识结构框架或知识树。

典题集锦(要求学生根据专题自主填写,数量和类型不受限制)是指学生根据重点题型,自己的易错、易混点以及一些有巧妙解法的题进行整理归类。通过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提取重点、自我发现问题、反思、总结的能力。有巧妙解法的题目,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

巧思妙想此部分很灵活,老师只是稍作提示,告诉他们可以写规律、针对某个题目的巧妙解释等,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素养。“知识梳理提高纸”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的知识及时总结、归类,促进知识内化,提升自我学习力,还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设置“作业快餐”,满足学生差异性、层次性的需要

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梯度,因此我们改变了“一刀切”布置作业的模式,对作业量,作业难度进行调整,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力争让每一个学生能圆满完成自己的作业,并获得成功的心理感受。学校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依据试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题组,供学生选择:第一组为基础题,第二组为变化题,第三组为提高题。要求中下程度的学生和学困生可以只完成第一组,中等生完成一二两组,优等生三组题目都要完成。这样做,从实际出发,既做到了面向全体,同时解决了差生“吃不消”优生“吃不饱”的难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开展作业分层后,班级中抄袭作业的现象减少了,学困生得到老师的帮助更多了,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明显提高。

走进身边生活,满足学生实践性、创新性的需要。

设置“看、讲”的作业。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或篇目,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利用读书汇报会把心得与同学们分享;要求学生晚上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第二天利用班级“新闻早播”时间讲给同学们听。“看、讲”作业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语言表达、分析问题能力大有裨益,让学生受益匪浅。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7

一、指导学生用心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目前,学生们总是感觉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根本没有什么素材值得一写,的确,孩子们天天蜗居在校园里,每天都是在过着单调、琐碎、平凡、重复的生活,身边似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所以也就感觉写不出一鸣惊人的佳作来。其实,正是这些每天都在经历着的看似平淡的生活,才真正体现了生活的原始状态,这种生活的原生态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出一种平凡的感动,从小事中见本质,从小事中发现真理,从小事中感受趣味。同样是面对乏味的学习生活,田晓菲却写出了《十三岁的际遇》,而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也是平凡中见真情。学生缺乏的不是精彩的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思考;同样的,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见闻、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如果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从中悟出能给人以启迪的人生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王建抒写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再如,阿累看到鲁迅的一面,感受到鲁迅对革命青年的真挚关怀……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并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身处农村地区的学生,可利用身边宝贵的自然资源,利用上学、放学的时间,利用帮父母劳作的时间或是周末等空闲时间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春雨秋风……身边小事,在注意观察时,要做到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美词佳句

写作成功的学生大多有相似的经历:读到好文章,他们反复咀嚼甚至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熟读成诵。作文时一不小心用了上去,结果教师大加赞赏,一次成功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去阅读去积累,不知不觉中作文水平见长。写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厚积而薄发”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重要经验。“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的佳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积累词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积累课本中出现的优美词语,另一方面根据该词语进行联想。具体方法如下:如让学生摘抄“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示人物类似品质的词语,如“刚正不阿、公正廉明、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还可以再进一步拓展,联想出出与以上品质含义相反的词语,如“假公济私、贪赃枉法、损人利己、忘恩负义……”这样,学生不光掌握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相关的一类或几类词语。对于优美句子的积累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可以根据句式积累,按照句式的不同将句子分为不同的类别;一方面可以根据修辞积累,按照不同的修辞手法将句子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虽然修辞手法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但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让学生知道这些修辞手法会对句子的表达效果起什么样的作用。

三、创设活动情境,在运用中厚积薄发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的这句话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但我们也看到,一部分学生在积累语言时存在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等不良现象,语言积累流于形式,厚积而不得发,导致语言积累的“高耗低效”。

既然学生的生活单调,教师不妨精心创设一些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语文活动来充盈学生的生活,为作文积蓄原料。有配合教学内容的课本剧、辩论会、朗诵会、手抄报等,也有定期举行的校园快讯、趣闻轶事、成语接龙、对联先锋、社会前沿、诗歌赏析等,还有不定期开展的参观、郊游、社会调查以及长期开展的课前讲演、班级贴吧、生活启示录等。活动的开展,有的需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有的则灵活机动,自由发挥。值得一提的是有了教师的激励性评价,阶段性总结,科学而艺术的引领,才能保证活动的持久性与时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品析自己的好词好句好段,这就要求老师要备好课,在批阅摘抄本的同时,把学生的好句好段也摘录下来加以品析,甚至背诵。每周选10位同学的作品,每节安排两位学生来展示。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可以给学困生、情绪生机会。当然课前要做好准备,找他们交流,对他们的摘抄给予肯定,一起品析好词好句,他们的发言会让别的学生刮目相看的,喜悦的心灵会慢慢融入到这种氛围中。

美文摘抄及赏析篇8

初中语文; 引导; 积累和梳理【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81-01

语文能力是综合能力,内部包括鉴赏、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外部与地理、历史、政治甚至数学等各类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范围非常广,不能一朝而成。语文的梳理和积累大致包括:语词梳理和积累,语篇梳理和积累,语文知识梳理和积累,方法、习惯梳理和积累,阅读梳理和积累,写作梳理和积累,生活梳理和积累。1明确意义

首先,强调积累的作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往今来,强调积累重要的格言警句数不胜数。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往今来强调积累的格言警句数不胜数。

博学才能多识。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学问渊博,才能形成分析概括能力,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读书破万卷,才能胸藏万汇,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写作表达能力更需要在不断的积累中形成。

其次,明确积累和梳理的关系。光有积累还不够,需要分门别类的存放,记忆才深刻,使用才方便。这就是积累后的"梳理"。 没有一个施工现场把砖石木料钢筋水泥混放在一起的。 2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

方法一:注重朗读,再读中积累梳理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如,《海底世界》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海底奇异的世界,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鸟的天堂》写景抒情文章,行文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教学中我就采用以读带讲的方法,在读中感悟大榕树的茂盛,为鸟儿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不愧是鸟等的天堂,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并在读中积累了优美的语言,并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己融入到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天长日久,积累多了,在说话、习作时自然得心应手。

方法二: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表达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置换与更新。

方法三:注重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引导学生采取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式进行记录。让同学们准备一个有一定厚度的、耐磨的笔记本做摘抄记录本要求学生在广泛阅读经典书目、精美散文或时文选萃的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阅读中的精要好词、精美语句、精彩语段进行抄写、剪贴。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如按照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的顺序进行分类,本的边沿贴上13取纸.以便于翻查整理。

方法四:通过交流分享积累梳理。定期组织班上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相互参阅摘抄记录本,实现资源的共享每周全班同学分享一次。看谁摘抄得多、摘抄的内容好。通过交流分享.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做阅读笔记.更好地积累。积累——梳理——积累,循环往复。培养学生积累的意识和梳理的能力.需要我们在一朝一夕的教学工作中步步引导、督促落实.只有二者“双管齐下”.才能相得益彰.共同促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方法五:评价和测试。语文要培养的是综合应用的能力,老师在评价和测试中要多关注鉴赏及运用能力方面的灵活评价,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学生为主力的活动,甚至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评价阵地。例如办墙报,出校刊,建立校园广播站(电视台),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朗诵比赛等。

从测试角度讲,内容可以丰富一些。一方面要注重基础性,基础知识不能少;另一方面也要适当的课外拓展,贴近生活。选取的内容最好有一些和平时讲解的有关联,使认真听课的同学更有成就感,也促使未考好的同学认为有法可循。考试的形式也应该灵活一些,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一定都是在试卷上作答,适当进行口语交际能力测试也是可行的。

上一篇:狂人日记摘抄范文 下一篇:高尔基童年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