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范文

时间:2023-12-12 14:45:50

古典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篇1

古典诗词鉴赏意境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泓隽永流淌的清泉,千百年来荡涤和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是古典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闪耀着夺目的光彩。近几年来,随着汉文化的普及推广和新课标改革的日益推进,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那么如何来鉴赏古典诗词,我想根据我的理解来浅谈一番。

一、知人论世,兼及流派风格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遭遇

作者写诗往往有着特定的写作背景,这主要包括作者自己的特定处境和心态,这些是鉴赏诗词要了解的。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这是孟浩然科场失败后所写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这一点,那么也就很难领会孟浩然的孤愁和“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的倾诉。

2.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都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比如唐代的诗歌就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前的诗歌刚健大气,境界开阔,多写丽山盛水,理想志向以及边塞战事;而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则多是一些写战争之惨,征调之苦,离乱之愁的文字。

3.熟悉诗人的诗歌流派及风格

诗歌流派比较简单,如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读古诗词,甄别流派,可以更好地把握诗的意旨及其艺术特色。

而艺术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就具体而言,陶渊明的淡远拙朴,王维的恬淡空灵、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苏轼的乐观旷达、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但同时要注意的是,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常常是多样统一的。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时,一定要注意其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的灵魂,为创造和谐、完美、鲜明的意境,诗人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并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联想和想象等手法为大家铺就一幅画面。所以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我们要鉴赏诗歌的意境,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意象”探求灵魂

意象是作者主体心灵的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是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是意境的灵魂。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会,是进入诗的意境,洞察作者心迹的关键。如对张继的《风桥夜泊》的鉴赏就可以先从把握意象入手,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解读,我们领悟到作者半夜难寐、静夜卧听寺钟的孤孑清寥和羁旅愁思。

2.借“诗眼”拓开思路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意旨的关键语句。古人常以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意”昭示给读者。因此我们可充分析诗眼入手拓开思路,进而探知作者的心灵。如对王维《过香积寺》一诗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的鉴赏,我们可以从诗眼“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的表达效果中感悟到诗中描绘的幽静孤寂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恰好与作者内心幽冷孤寂的禅境巧妙契合。

3、借“联想、想象”构建情景

想象是诗的翅膀,因此,在鉴赏古代诗词时,可以从解读语句出发,联想生活实况,借助再造想象构建即时情景,进入并感悟诗的意境。如鉴赏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可以想象成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循着这幅画面很容易就能捕捉到隐藏在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内心的怀乡思家的伤感。

4.借“知人”洞察意境层次

“诗品出于人品”。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因此我们通过“知人”可以洞察诗歌意境的层次。如富有浪漫气质,飘逸才情的李白,他的诗歌之境往往体现在疏宕、豪迈、宏阔;而饱经忧患,严谨老成的杜甫,他的诗笔创造的多是深沉、苍凉的意境。因此,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心胸气度、品格修养、审美标准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作品的意境。

三、分析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又叫艺术手法。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着丰富意蕴,增强表现力的重要作用。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用典、设问、反问等。诗中修辞手法运用之处往往正是全诗最为精彩,韵味最为悠长之处,必须仔细咀嚼,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作品的神妙之境。

2.描法

描法有衬托,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白描(不加渲染、铺陈,使用最简练的笔墨,抓住形象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以草木保持本性来象征自己坚持操守的高洁志向),对比,抑扬,远近、高低、点面等结合。

3.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其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虽无一句直接抒情,但“月落乌啼”的空寂,“霜满天”的凄冷,“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惆怅,“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孤独,每一句所写之景都传递着羁旅他乡的游子的孤寂和忧伤。)托物言志(例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作者借塑造春日欢乐、秋天凄凉的柳树的形象,抒发了感慨身世,自伤迟暮的感情。)

古典诗词鉴赏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技巧

在古典诗词鉴赏方面,外国的专家曾说过,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施加给学生,逼迫学生顺着自己的赏析思路走,而是应该鼓励启发学生们去打开自己的大脑,寻找自己的鉴赏思路。中国是诗的国度,从人人皆知的《诗经》、屈原的《楚辞》到唐诗三百首等等都诠释着中国古诗文化的光辉灿烂。目前,我国已经将古典诗词的鉴赏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内容,因此,我们不但要去感受体会古典诗词所特有的意蕴美、语言美,而且还要学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是对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的鉴赏技巧的一些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

中国的古典诗词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但现在的学生没有处在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他们无法体味和把握诗词的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准确理解诗词,那么老师有必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将学生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分类,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使他们迅速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气势磅礴,言辞优美;二是对人生的感慨,如离愁别绪、人世间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的慨叹;三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四是表明自己要效仿前人,表示自己的满腔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懑。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诗人的感情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诗人所处时代来入手,详细了解那个时生的事情、特点以及诗人的状况,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进入诗人的作品,找找其中的物象,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这些都是诗人通过事物来抒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能抓住这些物象也能帮我们进入诗人的情感。

因此,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时,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方法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慢慢积累诗词情感以及物象,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了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后,他们就能准确地对一首古诗词进行鉴赏了。现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总结如下:第一种是正与反的对比,例如在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腐败与清廉的对比;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对比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来表达这首诗词的思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种是诗人常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来彰显社会的某种风气,来表达自己的某种主张或观点。第三种是将虚实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比如说在一首绝句中,作者可能前两句写的是实际的景象,而后两句作者可能会发出一些议论,这些议论就为虚,告诉人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四种是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被我们捕捉,也更容易使我们靠近这些大师级人物来感触他们的境界。第五种是借助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古典诗词中,任何一句描写景色的诗句,其实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感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他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再如,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借描写黄鹤楼的景色来抒发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情。

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话,这将会给予他们极大帮助,能够使他们很快地理清鉴赏思路,看懂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对其的鉴赏应该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技巧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9).

古典诗词鉴赏篇3

一、作品更加人性化,不为刁钻,不为苛刻,更趋通俗易懂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一度成为考生的老大难,许多考生提诗词鉴赏就色变。的确,如果考题选材语言过于艰涩,学生在考场上连诗意都没读懂,答好题只能是纸上谈兵。诗词鉴赏应该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有话说,才能知道谁说得正确,谁说得好,谁说得妙。统观近三年高考诗词鉴赏题,在作品选用上充分考虑了中学生学习实际,显得很温和,更通俗,不刁钻,不苛刻,即使作品中有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都详尽地给予注释。这是古典诗词考题顺应课程改革要求并日臻成熟的直接体现。

例如,2013年山东卷:

山寺夜起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白云,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质朴无华,朴素自然,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好似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作品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广泛而深刻地透视着对生命的关注,对理想的追求,对人性的呼唤,这些都在拷问着一个中学生应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当然,对以情感为灵魂的诗词来说,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作用,而且承载着“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这在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考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诗人在豪迈的意象,开阔意意境的映衬下,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2015年新课标Ⅰ卷: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中,诗人面对前往边塞路途艰难的隐隐忧虑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仍发出“勤王敢道远”的忠诚告白,“敢”字乃“不敢意”,这足以体现诗人以国事为重的忘我情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都关注人的真实情感,关注生命的意义,关注多元的价值取向,这种关注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的最高诠释。

二、诗词两分天下,同台辉映,诗词选用不为名气,只为选优

高考选择什么样体裁的作品、哪些人的作品,人们争论不休。近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考题响亮回答了这个问题。高考考题已用经典代替了刁钻,优秀代替了低下。曾经,诗词曲在高考的舞台上三足鼎立,如今诗词基本两分天下;曾经,诗词大家和无名之辈相互排挤,如今惟优是举,百花齐放,不拘一格。2014年高考中既选有苏轼、韦应物这样的名家,也有像万树、黄庚这样的无名小卒。2015年延续了2014年同样的选材分格。这体现出高考对艺术认知的理性回归,对新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对高考导向性的深刻反思,也是切实践行文学有序传承的巨大责任。

三、考题设问更加务实、科学、合理,在重视知识的同时,特别重视考查学生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设问不再大而空,不再笼统,不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是在貌似降低难度的基础上,更加科学,更加务实,更具操作性。例如: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问“‘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2014年安徽卷:马子严《阮郎归西湖春暮》中问“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2015年山东卷:张元帧恫匪阕印分形省啊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这些问题考查针对性强,多数围绕诗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设问。赏析一个字,就直指那一个字;赏析一个句子,就直指某个句子;赏析技法,除非比较明显的技法,一般都会告诉你词运用了什么技法,让你赏析。谈理想,要提示;谈风格,要说明。凡此种种,不能一一列举,但它的确务实、合理,不仅能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顺应了新课改要求,能检验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常规考题为依托,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表达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试题改革不断,但常规考查稳步推进,特别是古典诗词鉴赏试题对常规题的考查将继续成为高考考查的重心。但其考查的侧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旨在检验学生理解、综合、概括、表达能力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近三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题中更为普遍。例如:2013年新课标Ⅰ卷:陆游《鹊桥仙》中问“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013年山东卷:江《山寺夜起》中问“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2014年广东卷:万树《望江怨 送别》中问“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这些常规考题问法直接,但学生必须具备理解诗意、综合信息、概括提炼、表达成文的能力,否则,将会在信息汇集上丢三落四、一知半解,在言语表达上粗俗混乱,缺少润泽,丧失在诗词鉴赏中应有的专业性和诗意性。

五、考题透露出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及映射教材的强烈信号

诗词鉴赏一个很重要的功用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文化积淀,而良好文化积淀的形成,不仅要求学生要博闻,还需强识。例如2013年江西卷: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中大量引用或化用《离骚》中的诗句,引用课文《论语・微子》中的“听我楚狂吟”,引用课文《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2013年湖南卷:贺铸《钓船归》中问“‘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挑花流水鳜鱼肥’一句”。2015年北京卷:苏轼《醉翁操》中问“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一句。与课本相关的问题,要么让学生反观教材进行理解,要么让学生补充填空。诸如此类考题形式新颖,将课内与课外结合、鉴赏与文化结合,既能检查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力度,又极大地彰显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典诗词鉴赏篇4

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又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致》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柳宗元《郊居》:"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阁待贤人。"以"国老"代甘草;以"贤人"代浊酒。又如苏轼《雪》:"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这些在读诗词时都得好好琢磨。

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如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自古都说"夜长梦多",而这里为什么偏说"梦长"?这除了表示新婚情绵绵之外,还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所以用了"长"字。下面是两例是为了平仄合辙而迁就用字的。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只有白发搔更短的,哪来的白头搔更短呢?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李商隐《无题》:"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只有桂花香,哪来的"桂叶香"!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

为了对仗而迁就用字的更常见。如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意思是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宵。若在散文中,这个"多"字就显得多余的了,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可少的,一来以"九宵多"与"万户动"相对仗,二来是为了押韵,这首诗押的是"歌"韵。又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这一联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其实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这一词,完全是为了与出句的"黄阁老"相对仗。

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初学者如果有教师辅导,当然方便得多;若没有这条件,那就需要购置注释比较详尽的选读本,还要具备《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第二个难点是语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诗词的语法相当复杂,初学者也难一时全弄通。

(一)首先是省略。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宵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诗的第一句中的"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佐商汤王的伊尹与佐周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

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在诗词中,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的。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费琢磨些。又如,杜甫《喜观即到》:"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这两句的意思是:"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风帆渐近,数驿亭以慰心。"词的省略更是常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因此说,诗词中不完全的句子经常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几十字中要表现尺幅千里的画面,句子结构要压缩。一般是无谓语,或谓语不全。如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词组,就算一句。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有: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引发了甜蜜的回忆。意思很清楚。

又,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晴川历历”是一句,“芳草萋萋”是一句,“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句子。但汉阳树和晴川,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美。

又,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云鬟湿”是一句,“玉臂寒”也是一句,但“香雾”和“清辉”则不成句子,而关系是很清楚的。杜甫惦念妻子,想象她在富县(陕西)独自一人观看中秋明月,在乱离中惦念丈夫,深夜无眠,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表面上好象有主语、动词、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二)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可以对语序做适当的变换。如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舜尧。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尧”放在句末,还有压韵的原因。

又,《浣溪纱.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三四。

《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提前到三四字,“壁垒”后置。

《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观沧海》原诗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单依《浪淘沙》规则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故“萧瑟”放一二,“秋风”放三四。

语序的变换,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要求。它还有积极的意义,即增加诗味,使之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要认为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就错了。“香稻”、“碧梧”放前,表示诗人所咏是香稻和碧梧,反是则所咏是鹦鹉和凤凰,不合秋兴题目。又,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有“看”则“经眼”好象是多余,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在“莫厌”之前,但若然则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所以,这些地方如果按散文要求,那就是不懂诗词艺术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凉州词

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P><P>(三)诗句中改变词性也是常见的。例如: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这两句的意思是: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上了一层白毡;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象叠起的青钱。还有名词当作形容词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和"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成了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江南(渡江),早已着上春色。还有动词作形容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副词用的,这里不一一例举了。所以读诗词更讲究"咬文嚼字",咬出文外之义,嚼出字外之意。各种版本的注释也不尽一致,还要靠读者自己多琢磨。

第三个难点是弄通古语、典故。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伤时、感事、酬谊、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统和特点。读一首诗或词,若不把其中的古语、典故等原委弄明白,就不能理解全诗(词)的含义,更谈不上领略其意境和艺术构思。例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这是诗人为他的好友贺知章还乡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贺知章在朝庭官居太子宾客,故称贺宾客;贺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属越地,故云归越。镜湖就是绍兴的鉴湖;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故曰:"狂客归舟逸兴多"。诗的后两句用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喜爱白鹅,山阴有一道士,请他写《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以所养的一群白鹅为报酬。贺知章也是书法家,工草隶,亦是山阴人。诗中以王羲之比贺知章,说《黄庭经》换白鹅的故事,又将在山阴发生了。现在有的学书法的同志,把这首诗写成条幅送人。若是送给离退休好友,没问题;若是送给在职的就不适合了,因为贺知章是向朝庭请渡为道士而还乡的。若是对方也爱好书法,很相称;否则就显得勉强了。

白居易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唱和他的好朋友元稹《放言五首》,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亦名《放言五首》。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每一首中都引用典故或古代警语名句,宣泄不满和劝导朋友。中的"九一三"之后,社会上曾传抄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诗除了以"试玉"、"辨材"作比喻,表示受诬陷的人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会澄清事实,辨明真伪外,还举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周公佐成王,当时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一个是西汉末年王莽"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假,代汉篡权才是他的真面目。读者若不弄清这两个典故,就很难理解这诗所包涵的深刻哲理。《放言》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第一句的"倚伏"二字,系引自《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这一警语名句的简化,意思同现在我们常说的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差不多。第二句的"尘网"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的意思。陶潜《归田园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第四句中的"手藏钩",是古代一种将钩藏在手中叫别人猜的游戏。第五句中的"龟灵"是占龟卜卦虽然灵验的意思;"刳肠"即开膛剖肚之患。第六句中的"马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典故的简称。读者如果不把这些词的原委和含义弄明白,就很难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祸福观,以及诗人遭受打击之后的政治上不服输的精神。

有一点古籍基础的人,对诗中的古语、典故比较好理解些,但也不能对所有这些一看就明白,因此读诗词时就要好好读注释。但是现在出版的古典诗词选本,对典故的注释有的太简单,甚至语焉不详;有的诗词《鉴赏辞典》,撰稿人解析评论甚详,而忽略对古语、典故的注释。所以必要时还得查到典故出处,找出原著来读。有的诗人,如晚唐李商隐和北宋受他影响颇深的"西昆派",其作品用典,爱用古语、典故,有的是非常晦涩难懂的。所以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西昆派的诗虽好,但诗中典故太难懂了,需要西汉郑玄那样的经学大师来作注解。初学者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来个"不求甚解",或者"绕道走",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死抠。

此外,要弄懂古代许多名词称谓,也是很费劲的。例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黄道赤道两侧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察天象的标帜,称为"二十八宿"。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以二十八宿的名称表示方位或地域,多数人不看注释,是弄不明白的。

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这个"思"字是大有学问的。有的诗词,字面上难懂,但只要从字面上弄通了,诗意也就大致领会了。有的诗词,字面上很容易懂,而要真正领会诗意,却很不容易。例如,苏轼的《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乍看,这首诗是咏物诗,很明白;细细琢磨,则是首政治抒情诗,不简单。原来是苏轼慨叹他的政敌-----所谓"熙丰小人"----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是苏轼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的。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乍看,是首写景诗;其实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孤愤的,是首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意,先遣小姑尝。

乍看,是首人物素描诗;其实是作者抒发屈居卑下、操刀捉笔、仰人鼻息的官府小吏的牢骚的。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等于现在的小科员。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看,是首写新嫁娘情怀的诗;其实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张籍是中唐著名的乐府诗诗人,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历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其乐于提携后进又与韩愈齐名,故朱庆余写了这首诗,首先征求张籍的意见。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自己比儿新娘。

上述那个"思"字,是指有事实根据的分析,不是胡猜。这里说的事实,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特定的境遇和心态;三是作者创作时的用意。

有的诗词还要知道它的"本事",才能理解其意。所谓"本事",就是触发诗人词人写这作品的具体故事。例如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诗的"本事"是这样的:杜甫飘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住在一所草堂里。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题上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远的东屯去住。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又呈吴郎》。诗的大意是: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听任西邻来打枣,因为她是没有吃的、又无儿子的老寡妇。如果不是穷困到如此程度,她哪会来打枣呢?正因为她怀着恐惧心理,我不但不干涉,反面表示亲善。现在老寡妇见到你(远客),就提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上篱笆,却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这老妇人被官府剥削得穷到只剩下骨头了,使人想起兵荒马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禁热泪盈巾!若是你不知道这诗的"本事",你就不能逐句理解诗意,不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一般诗词注释本都注以作品的本事,有的是比较可靠的,有的则是后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例如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在《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题下有一序言,说是这首词是为杭州的一个而写的,在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中,指出这个本事未必可信,词的真正内容是作者自抒其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所以初学者须选购较好的注释本。

古典诗词鉴赏篇5

一梳理古诗基础知识,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1梳理古诗的写作特点

古典诗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主要有:

在格律方面,古诗讲求平仄、押韵、对仗。

在表达技巧方面,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用典、对偶、双关、通感等修辞手法;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衬托、抑扬、白描、渲染等表现手法。

在语法方面,唐宋诗词常见的方式,主要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古诗词洋溢着美妙意趣,但与现代汉语差异甚大,做好了古诗特点的分析和梳理这一项关键性工作,犹如给予学生一把开启古诗宝库的钥匙,能引领学生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2归纳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

为学生展示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既便于鉴赏同一诗人的作品,又有助于借鉴其他诗人的作品。例如屈原的诗奇幻华美;曹操的诗沉雄刚劲;陶渊明的诗朴素自然;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杜甫的诗精炼准确;白居易的诗浅切通俗;王维的诗富有诗情画意;高适的诗刚健质朴、苍凉慷慨;王昌龄的诗雄浑高昂、意蕴深沉;刘禹锡的诗朗畅自然、清秀深沉;杜牧的诗气势豪宕又情韵缠绵;李商隐的诗深情缅邈又绮丽精工;温庭筠的诗词华丽富艳;苏轼的诗词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李清照的诗词缠绵悱恻,锤炼而不见痕迹;陆游的诗悲壮雄浑,浅易中含深意。

3总结不同时代的古诗特色

不同时代背景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作品在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里产生,在他生活的现实里生根立足”(钱钟书语)。例如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诗歌创作有玄言诗、游仙诗、田园诗等,诗歌的内容主要表现为生死、求仙、隐逸三种主题。而建安诗坛中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歌,抒发了人生短促而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和渴求贤才的心情,诗歌用以抒写抱负,讴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换了一个朝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气度则完全不一样。例如在盛唐,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使唐诗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发展到极致,不仅出现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孟浩然、王维等)、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而且产生了李白、杜甫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诗人。

二探究古诗思想意蕴,汲取古诗人文精华

1鉴赏古诗的丰富内容

古诗内容包罗万象,语言精炼,描摹逼真,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内容对古诗词加以归类鉴赏,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忧国忧民类: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有的抒写将士征战的壮烈和山河沦陷的痛苦,有的表达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有的抒发对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借古讽今的情怀;人生志向类:有的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有的叹息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有的抒发洁身自好、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傲骨,有的抒发不为人知的愁苦,有的叙写寄情田园、归隐山林之乐;思乡怀人类:有的抒发羁旅愁思,有的思亲念友,有的边关怀远,有的闺中怀人。

2体味古诗的义理情趣

古诗言理,或明白晓畅,或深沉蕴藉,皆以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感人至深。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引导学生吟诵古诗中千古流传的良言妙句,体味诗中饱含的义理情趣,并以之为座右铭,为桌上镜,可以激发学生内心从善和奋进的动力,可以诱发学生产生仿效的欲望和行为,这将是一种内心的自我调适,是一种动情的模仿和修炼。

3感悟诗人的高尚人格

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襟,可以坚定人生理想志向。例如屈原因高尚理想为世俗所不容,以致被流放,但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与奋斗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在流放途中仍眷恋着故都,担忧祖国的前途命运,“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涉江》)而杜甫从小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报国志向,虽然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的信念始终未变,在仅有的几间茅房为秋风所破的凄风苦雨夜晚,还盼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视死如归的英雄屹立在面前。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让我们看到诗人在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统一,爱国之心吐射着赤热的火焰。

感悟诗人宽广达观的情怀,可以正视人生的困境挫折。例如李白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宏愿,诗歌既体现“汉魏风骨”的思想内容,也把浪漫主义手法推向高峰。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仍坚信自己的前途光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而苏轼是我国宋代多才多艺的一代大师,在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面对人生的苦难,却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处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感悟诗人高尚坚守,可以保持人生的清正廉洁。如王梵志的格言诗“世间难割舍,无过财色深。丈夫须远命,割断闇迷心。”劝告人弃恶从善,讲求陶治心灵。而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透露出一股豪侠骨气和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陶渊明不受“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宁可弃官归田,在田园生活中和百姓同甘苦的高贵品格,曾被后世许多文人墨客引以自励。这些优秀诗作,有着深刻思想,是培育爱国之心,陶冶高风亮节,砥砺志气的绝好教材。

三拓展古诗学习活动,陶冶学生人文情怀

1营造诗歌校园文化氛围

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活动,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网络、校刊等,营造一种诗歌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开设古诗专题讲座,成立课外古诗研读小组。还可以开展“古诗吟诵擂台”、“古诗译写大赛”、“古诗今说论坛”等活动,把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与时俱进地融为一体,使古诗学习成为师生乐此不疲的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形成议古诗、论古今、促高雅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2建立诗歌研修学习网站

设立古诗赏析、古诗论坛、名师解读、名师交流等多个板块平台,挂网古诗教学相关资料,链接校外古诗学习网站,突破教学的时空界限,为学生打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网络空间,以利于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多元性的个性化解读。

3开展诗歌研究性学习

生生互学,分享信息。例如在辛弃疾词的鉴赏过程中,分组分工协作搜集《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等词的鉴赏资料,进行阅读整合,做成PPT课件,在校园网上展示,分享小组学习的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讨论评价;访师求学,博采众长。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向古诗专题讲座的老师当面请教,还可以通过网络向素未谋面的外校专家学者求教,访师交友能更好地扩大视听,博采众长,增长知识;以写促学,在写中学。读诗容易写诗难,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学写诗作,互相评改诗作,互相推敲字句,切磋学问。学到写时方知少,方知古诗词内涵的博大精深,方知自已学识的浅薄,写诗的困境和求成欲望将促进学生把古诗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这可能让他受益终生。

经典古诗以其对人生的透彻感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炼的语言,使其在人文教育领域独领,千百年来起着感化人、教育人、凝聚人、塑造人的作用。经典古诗小学、中学、大学都要学,青少年要读、中壮年要读、老年人也要读。人的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对同一首诗词感悟的程度就不同。高职院校如能把握大学生阅历较多、思想活跃、情感经验丰富的特点,制定好开展古诗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灵活生动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更好地理解、品味其丰富深邃的意蕴,汲取古诗的人文精华,对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完善其人格,让他们拥有更阳光的人生,于社会于自身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丁炳贵.婉约词与豪放词鉴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55-159.

[2]于非.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68-396.

[3]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466-472.

[4]王洋.唐诗三百首[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334-335.

古典诗词鉴赏篇6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古人云:“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可见悠远的历史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对民族文化认识愈深,理解愈精,就会对祖国的感情愈发深厚。古典诗词中对山河壮美的描写,对古人报国之志的颂扬可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我在讲王维的《汉江临眺》时,让学生这样来鉴赏,感受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展开联想,想象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佳句来?学生想到“江水的浩淼,水气的蒸腾,山色的飘渺,画面意境宽广、博大,山河壮丽而又秀美。可见作者心情的愉悦,心胸的宽广。没有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我就此马上引导,苏辙讲过“文者气之所形”,只有热爱祖国,心胸开阔,精彩的文章才会悄然而至,才会充乎其心而见其文啊!抒发古人报国之志的文章作用更大,例如,南宋诗人陆游、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其中的爱国情悲壮而又强烈。国家危亡,君主懦弱,但志士之心不死,报国之志满怀。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报国”。辛弃疾“隐居上饶”却“梦回沙场”。这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冲荡着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锤炼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

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人物的精妙理论、典型事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战胜自我、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让学生认识到自强、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如,讲朱熹的《观书有感》,让学生注意其写作技巧的同时,更要留意其内在的哲理。其诗深入到描写对象灵魂的深处,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两句的鉴赏中,使学生深深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求新的过程,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前进路上的坎坷。“源头活水”四个字深深埋入学生的心中,学生真正领悟到朱熹的才华,诗篇的精妙。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的教育作用就更为直接了,学生通过比照可自觉的汲取古人闪耀的精神力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讲到他自己的学习条件的艰苦,学习的勤奋,这些都与今天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他在文末总结道:“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句话就仿佛敲响了警钟,响亮而又及时,让学生认识到“业精于勤”的古训。

三、感受亲情、友情的珍贵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在重视爱国情感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人间亲情、友情的教育。人都是有感情的,亲情与友情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因为只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才能填平两代人之间的“沟壑”,相互交流思想,学生才能体会到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只有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各种矛盾,学生们才能在一个友好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如,在教孟郊的《游子吟》时,我引导学生这样鉴赏:诗中刻画了什么样的场面?抒发了什么感情?由于学生多是住校生,都经历了离开父母的独立生活,他们都深刻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疼爱、牵挂。而孩子却难以回报母亲的深恩。并且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场景,如:临行的叮嘱、电话中的问寒问暖、天气变冷时送来的棉衣。这样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母亲的平凡与伟大,自觉产生亲近母亲、报答母亲的欲望。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我教育他们要正视身边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取长补短,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要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明则无友”的古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遵循“求同存异”这一原则,才能更好的相处。

四、正确认识爱情,理性调控自我

古典诗词鉴赏篇7

该案例以“意象”为切入点,表明了中国古典诗词重“意象”的特点,进而阐述了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特点。该案例主张回归课本,夯实课内“意象”学习,提升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及应对高考的能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年高考语文出现的古典诗歌鉴赏题正是对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成了主观题,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学语文教学,表明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案例背景

2002年全国夏季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中,卷面提供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试题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并说出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化常识,这就需要我们有必要了解“柳”这个特殊意象的文化内涵。我国古代有折柳枝送别亲友的习俗。《诗经》中有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名句;再则是因“柳”与“留”读音相同。故而后世常以“折柳”作为赠别或送别的代称,所以“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再如2009年浙江卷《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第22题要求回答“两种”是什么,“一家”是什么。这其实就是考查同学对诗词关键意象的判定。中国诗词尚含蓄,重意象。解读诗词,往往是解读意象。这首词的“两种”就是本词的两个关键意象“雪花”和“梅花”,“一家”就是造成它们形态各异的意象――大自然。第23题问手法和作者情感。这里的作者情感其实是意象特点的映射(褒扬梅花,贬责雪花,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这里的手法其实可以从意象特点之间的比较中获得(对比)。

通过意象解读古典诗词是最符合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是一把金钥匙。

三、案例描述

近几年高考语文的考题应当能很好地体现“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原则。

就以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譬如2002年全国夏季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中的“折柳”这一特殊意象,其实学过柳永的《雨霖玲》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可有所知。2007年浙江卷《乌衣巷》等三首诗词考查了“燕子”这个意象,其实学生们在初中就学过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两处的“燕子”意象有一个共同特点:燕子秋去春来,再来时人事已非。2008年浙江卷《日暮倚杖水边》,第一问是两位古人,这两位都出自课内。第一位屈原来自《渔夫》,第二位白居易来自《琵琶行》。第二问说出“羁绪”的具体内容,注解可以推断出“漂泊”和“谪官”,从直抒胸臆的颈联可以推断出“不被理解”,“西风”(《长亭送别》的《正宫・端正好》中有)这个意象有“萧瑟之意”,“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个意象有“年华老去之痛”,“挂衣冠”这个意象在表面是“挂上官服官帽”,这时汉语环境中或影视剧中常见意象,引申为“辞官,厌倦官场之意”。也类似足球中说的“挂靴”就是“退役”。

意象是寄意于象,是诗人有意识地选取来表达主观情感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课前同学们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课上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高中必修、选修语文课本,从中找出也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杜鹃”这一特殊意象的有关诗句。并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对此作出相应发散性的归纳分析。

顿时,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翻书声、交流声此起彼伏,同学们积极思维,对此,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同学就能够应付自如,很快就找到了。

自告奋勇的学生甲很快就举手说道:“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句‘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该诗句作者通过杜鹃悲切啼声的描写来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怜悯感怀之情。”我赞扬道:“准备充分,一开始阁下就给我们树一个好榜样,很好!”

学生乙补充说道:“还有唐代李商隐的那首众说纷纭的《锦瑟》中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后半句就说作者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爱心托付给杜鹃,这里借来表达自己孤独悲愁和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

学生丙继续补充道:“我这里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有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句营造了一种了感伤凄凉,荒凉凄冷的氛围。”

此外我又做了补充。王力的《语言与文学》引文中的有唐代诗人崔涂《春夕》“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一句。虽然杜鹃的叫声凄清愁苦,啼声甚哀,但它那恰似“不如归去”的啼叫容易拨动人们的思乡怀亲的心弦,杜鹃的啼声,俗谓其鸣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古人又常将其称为“催归鸟”,于是古人就借此来抒发思乡之情。这里是作者巧妙地借景抒情,借耳中所闻的是杜鹃那不如归去的哀啼之声,抒发了诗人迫切思归和对故乡的至诚至真的思念之情。

我总结如下:

鉴于此,古人认为杜鹃是“天地间愁种子”。即感伤哀愁和怀亲乡愁。为了能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学以致用,我这里再对此作进一步的延伸补充。(所举课外例子都配以多媒体投影仪同步显示)

杜鹃是寄寓“感伤哀愁”的文化内涵。再如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者通过融情于景的手法,让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来暗示着一种友人间的真挚地感伤别离之恨。

杜鹃也是寄寓“怀亲乡愁”的文化内涵。声是满腹乡思。在游子的耳朵里,这杜鹃的鸣叫正是故乡的召唤声,啼鸣中流出悠悠的乡思,绵绵的乡情。用杜鹃的鸣叫为主旋律,这对在外的游子来说无疑是谱写着了一曲最具亲切和谐的思乡之歌。如秦观《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巧妙地借景抒情,诗中的杜鹃,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借耳中所闻的是杜鹃那不如归去的哀啼之声,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漂泊异乡、欲归不得的孤独悲愁之情。

是杜鹃,啼叫在乡愁的心窝。

四、案例反思

夯实“温故”基础,才能形成“知新”的迁移能力。即以回归课本为原则在进一步再向课外拓展延伸,是为明智之举。法国生理学家说过:“构成我们思维最大的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高考诗歌鉴赏备考复习不能脱离教材,应当回归课本。即“缘于书,但并不囿于书”。

事实上,高考试卷上的主观题诗歌鉴赏的意象和知识点,大都隐含在语文教材之中,而各种解题思路和能力,也必须借助现行教材的载体来培养和训练。在平常的语文练习中,要求同学们做到安营扎寨,步步为营,但更须步步为“赢”。高考与课文的关系不但十分密切,而且会随着高考试卷的进一步完善变得越来越密切。

因此,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课本的有效教学,也不能忽视课本“以点带面”的导引作用,更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高考!

鉴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还应该灵活地放在课本上,放在平时的基础教学上。咬定基础不放松,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五、案例讨论

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意象唤起读者的联想,诗人往往通过借助对一些有一定文化积淀的特殊意象的寄寓,抒发了诗人积蓄在心头的对于故乡的真挚的眷恋之情。

此外,教学生学会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这样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此起到了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譬如知道了大雁、杜鹃等一些具有一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特殊意象,就能迁移到课本中还有鹧鸪也属此类。李白在《越中览古》中这样写道:“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唯见鹧鸪飞。”鹧鸪也同样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特殊意象,其文化内涵所流露出的是悠悠的乡思,绵绵的乡情。鹧鸪常在春雾中啼唤,其叫声俗谓其鸣:“行不得也,哥哥!”凄清愁苦,而这在游子的耳朵里,显然是最亲切和谐的声音。用鹧鸪的鸣叫为主旋律,正是故乡的召唤声,谱成一曲思乡之歌。充分表达出啼鸟唤人归的迫切思乡之情。而这对于思妇来讲则是一份愁怀,表现出一种愁苦之情。

当然,此外我们在解读诗时,体味意境,是建立在对意象的理解基础之上。因为意境是由不同的意象群组而成的,但意境显示的是具体生动的画面,是能激活欣赏者想象的艺术空间。

其实像这样的特殊意象还有很多很多!因为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尚需我们在语文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与归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杨艳群.《品位古诗文中的杜鹃意象》.教育交流网.

[3]薛吉辰.《古诗词中的鹧鸪意象》《中学语文》.2005.18期.

古典诗词鉴赏篇8

材料简析:《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淳熙五年(1178)从江西豫章调往临安,旅经东流县时,于村壁之上所题的一首词。他年轻时路过池州东流县,结识一位女子,这回经过此地,重访不遇,感发而作此词。本词是辛弃疾为数不多的婉约风格的词作,全词情真意切,除了对故人的怀念,更涌动着对自己年华消逝的感叹。

教学目标:了解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通过对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去解读本词。

教学时数1课时。

二 教学过程

1.导入情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索欲望

导语:大家还记得《孔子世家》中孔夫子从师襄子学乐的经历吗?我们是看着孔子从“习其乐”,到“习其数”,再到“得其意”,最后神奇地“得其为人”。孔子能从对一首乐曲的学习中推想一个人,那么我想我们也一样能。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去品读一首词,走进一个人。

(出示幻灯片:品读一首词,走进一个人)

导师:我们要读的词就在各位同学手上(《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而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现在就站在词中,等着我们去靠近。

(出示幻灯片:念奴娇词全文)

2.朗读研习——初步感受抒情的主人公形象

师:当然现在的“他”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我们甚至连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自由地读一下这首词,边读边想。(学生自由朗诵、思考)

(出示幻灯片:走近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

可能的回答:

系马——古代女子出行一般都是车或轿,骑马的较少。

镜里花难折—— 一般会把女子喻为花,男子较少。

帘底纤纤月——纤纤月本指女子裹过的如新月一样的秀足,这里代指美女。

师:目前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这位主人公极有可能是位男子。那么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从词中你能把握到吗?(同时推出幻灯中的“他”字)

明确:他乡之客。“刬地东风欺客梦”一句可以推出。(板书:人——他乡之客)

3.合作探讨——了解“他”的过去和现在

师:现在的他是一个什么样子呢?能简单描述一下吗?

明确:华发丛生,倍显沧桑。

师:所以对方才有怎样的反应?

明确:惊讶。

师:为何惊讶?

明确:一定是这个形象的变化太出乎意料了。怎么会这样呢,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板书:事)

(出示幻灯片:他曾经历过什么,现在又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齐读一下这首词。

明确:从“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中可以读出,主人公在这个地方曾经与一位女子有过一场离别。

师:没错。一个“别”字道出了他过去的一段往事。不过即便没有“别”字,我们也能推断出这是一个离别场面,因为里面有我们特别熟悉的寓示离别的物象——曲岸、垂杨。(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离别?这场离别发生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指名回答)

明确:曲曲折折的河岸边,随风拂动的杨柳树旁。

师:两个人就这样把酒话别。这株垂杨,能系住马儿,但是却系不住时间,也挡不了离别。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两个离别的人儿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想象一下。(指名回答)

师:或许会像《雨霖铃》中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许是像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的离别,频频劝饮。

总结过渡:这就是他的曾经,那么现在呢,又可能经历了什么?

(出示幻灯片:他现在可能经历了什么?)

师:他现在在哪里?

明确:在“此地”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明确:从“此地曾轻别”“旧游飞燕能说”“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都可以看出主人公此番是——故地重游。

师:既是故地重游,不免要去会会故人,但是他见到了吗?

明确:没有。

师:这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一枕云屏寒怯”“楼空人去”。

师:这份寒怯之意更多地来自未能与故人重见的孤独寂寥吧,如今只能面对空楼,独自在黑夜中咀嚼那份凄凉。

(板书:故地重游而不得见)

总结过渡:未能在老地方见到故人,按照常理,我们可能会去干什么?(生自由回答)

明确:打听。

师:他打听了吗?你从哪里能推出来?

明确:从“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一句可以推出。他一定是在街头经过了无比焦急的探寻,可结果呢?(生自由回答)

明确:仍不得见。

(板书:追寻而不得见)

师:这一次探寻,希望与失望交替而来,而最终归于绝望。你能想象出他当时的状态吗?他的形象,他的动作,甚至他的心理?(可以自由讨论,指名回答)

总结过渡:经过了他人无数次“见过”和无数次“不知道”后,他独立街头,无比怅惘,这次重游不见,下次想见则更不知在何年了,这种恨意,重重叠叠地涌上心头,如何才能解,如何才能解啊?(生自由回答)

明确:一个字:见!

师:那就见吧。可这见目前却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了。这又更加重了主人公心中的恨意。见面了又怎样呢?用词中的一句话怎么说?

明确:“镜里花难折”。

(板书:设想见面仍是难得)

师:为何“难折”呢?站在他的角度,我们能给出多少理由呢?

明确:或许是那个女子已“身不由己”——烟花女子或许是时过境迁,两人已难如从前那样心意相通;或许是“近来多少华发”,相对于对方的明艳依旧,不免感叹。

总结过渡:其实谁都不能料到真正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词中这些无非都是主人公自己的设想,无非是通过这种设想表达自己的感叹罢了。

(回顾之前板书后板书:空念其人)

4.体味情感——走进主人公的内心

师:对他来说,这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这百感在词中却有一个很概括的表述——恨。这是一种怎样的恨呢?如春江,如云山,如此之多,如此之深,又是如此之绵长。具体说来,他恨的内容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读一下这首词。

(指名朗读——男生 配乐朗读)

(出示幻灯片:走进他——看看他的内心正在经受着什么)

明确:感时,思人,伤己。

师:到此,这个“他”,我们基本上也已经画完了,“他”究竟是谁塑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幻灯片:辛弃疾及写作背景)

师:抒情主人公本就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看完了这个小背景后,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三种情感,你还能读出什么呢?作者在此仅仅是想表达思人?这个“感时”的“时”仅仅是外界时令么?伤己仅仅是感叹年华老去么?

明确:这个“时”,更有时局、时事、时运之意,伤己除了年华老去之叹外,更有世间美好一去不复,自己壮志难抒、报国无门之叹。因此本词虽然落笔在思人,却着眼在感时伤己上,“思人”不过是作者抒发这种情感的一个导引罢了。

(板书:感时——时令、时事、时运;伤己——年华消逝、壮志难抒、报国无门)

(配乐齐读本词)

5.拓展延伸——每首词里的每个人

师:结合我们刚才的经验,请大家揣摩一下下面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怎样一个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

(出示幻灯片:《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全文)

6.总结方法——告别先验,一路探索

(出示幻灯片:读词,告别先验,一路探索,其乐无穷)

7.作业——片段描写

从课外找一首词,结合课堂“走进一个人”的经验,揣摩词中抒情主人公是个怎样的形象。

三 教学反思

上一篇:20年后回故乡范文 下一篇:熊猫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