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趣事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02:23:18

家庭趣事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篇1

在前一段的学习时光,总是没有时间在家里开展有趣的活动,现在放假了,有足够的时间开展一些活动。

有一天,坐着看电视,我、爸爸、妈妈和伯伯吃完了饭看电视,可是很多电视剧都没意思,大家都觉得很无趣,妈妈便提议说:“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吧!”听了直一句话,我们郁闷的心情,一下子活跃起来,一口同声的说:“是什麽游戏呢?”妈妈说:“是脑筋急转弯。”妈妈又说;"一道题30秒的时限,如果回答请举手,胜利的人会有神秘礼物哟!”

我听了想:完了,这个游戏我最不在行 ,惨了。游戏开始了,妈妈出题说:“什麽不剪不断?”我又想:太好了,这么简单的题也来出,我以为是什麽难题呢!我先举手,说:“瀑布!”珊珊第一分!”经过一下问题,我都是冠军,妈妈用神秘的脸说:“这次冠军的人是---张珊,来!给你神秘礼物!”我急忙拆开一看,突然蹦出一个用弹簧、制作的小丑,吓得我一下子从沙发上跳起来,我又把盒子给伯伯,爸爸和伯伯打开一看,一下子也吓得跳起来了,看看他们狼狈的样子笑了。

我和妈妈都笑了,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家庭趣事作文篇2

家庭趣事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家庭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吃过晚饭以后,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拿着摇控器在找好看的节目,可是,翻遍了所有的频道也没找到特别好看的。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吧!”妈妈高兴地答应了。我提议:谁输了,谁就要让对方刮一下鼻子。

游戏开始了,我出一把剪刀,妈妈出了一块布,第一场我赢了。我用力刮了一下妈妈的鼻子。第二场比赛又开始了,我出了一块石头,妈妈出了一把剪刀,第二场比赛我又赢了。第三场比赛又开始了,妈妈将她的手躲藏在身后,半天不肯拿出来。我对妈妈说:“妈妈,这次我一定要再赢您,实现三连胜。”妈妈却对我说:“孩子,不要骄傲哦。”我才不管呢,说着我就出了一块布,我真没想到妈妈想了半天,做了半天动作,居然没有变化,还是出了一把剪刀。第三场比赛妈妈赢了,妈妈轻轻的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然后说:“谁叫你骄傲呢!”我不服,叫着:“我们再来,再来……”我们玩了近半个小时,结果,妈妈的鼻子被我刮红了。

我的家庭趣事很有意思吧。

家庭趣事作文篇3

妈妈瞧见了,说:“哟!这条虫子还真喜欢你呀,昨天一天没玩够,晚上还要和你‘同床共枕’,哈哈!”

爸爸听了,也说:“就是嘛,昨个儿在你腿上爬,晚上又往你被窝里钻。真是缘分哪!”——什么?这是什么话?气死我了!

我外公也上了瘾,说道:“哎,这怕什么,昨天我帽子里还盛了好几个呢!在我头上乱拱一起!”

“哈哈哈……”没想到这只小虫子竟开始了我们家这一天的好氛围!

电 视 记

“哇,我的少儿节目,别动!”

“干什么,新闻联播才是重要的,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嘛!”

“哎呀,大事轮不到你的!”

“┅ ┅”

我和爸爸又在电视机前争吵起来了。遥控器在我们手中飞来夺去,电视屏幕也总是跳来跳去,不见稳定。

“不能总看电视,这会耽误学习的。”这是爸爸支开我的最好借口。

“作业早就写完了,看会儿电视没关系。”这常常是我争辩的理由。

爸爸喜欢看新闻,了解了解国家大事。可我喜欢动画,美丽的神奇少女,快乐的小精灵。每当我对着动画片“观之正浓时”,忽有“庞然大物抓起遥控换走节目而来,盖吾之父也。吾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定神,捉遥控。”接着瞧我的精彩动画片。

听,我们又吵起来了——

“喂,你怎么这样,要关爱儿童,懂不懂?让着点嘛!”

“哎,你要尊敬师长,尊重父母,明白吗?”

“今天,中央国务院总理——”“PiKaQu,冲击——”“会见了美国”“坚持住——Pi——”

“咦,爸,屏幕没显示了,会不会——坏了?”“不会吧!”

“哈哈,没事,爸爸,接着看,是妈妈关上了电源!”

赖 床 记

今天早上,我的懒毛病又上来了,听着妈妈一遍又一遍的“哨声”,就是无动于衷。爸爸过来了,他又要用他的“必杀绝技”,可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爸爸来了,我能想象到他“贼”般的笑脸。

爸爸先是用他那悬着水的湿手掌拍拍我的脸,我知道,这是他要给我实行行动的前兆。我装作熟睡的样子。爸爸又用手捏住我的鼻子,看样子他是想试图把我憋醒!好,我就不信你不怕把我憋死。天哪,30秒钟过去了,还不松手,我真的要被憋死了!不行,赶快张嘴。啊,好舒服!还没等我向空气道声谢,爸爸这老狐狸又用另一只手捂住了我的嘴。这下子可把我的全部呼吸通道封闭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伸手推开了爸爸的手。

家庭趣事作文篇4

家庭趣事

鼓楼小学三(4)董睿彤

家是避风的港湾,我就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我家庭里有许多趣事,比如抢遥控器、藏私房钱、捉迷藏、钓鱼……我最难忘的是和爸爸藏私房钱。

那年春天,我爸爸想买新车,我妈妈非常生气,很不同意。可是爸爸很坚持要买一辆车,就开始存私房钱了。每天我爸爸省吃俭用,连自己最爱吸的烟,都不买了,我爸爸还真是特别想买车,我也要实现他的梦想。每天放学,我什么东西也不买,自己存的钱全都给我爸爸。三年过去了,才存了三万多,什么时候才能买车呀!我爸爸每天都在房间里闷闷不乐。晚上妈妈下班回来了,我把妈妈带到我的卧室来。为了实现爸爸的梦想,我把这三年的事情讲给了妈妈听,妈妈心里也很感动。早上妈妈起来了,要给爸爸讲话,我跑到他们门前偷听着他们的对话。真没想到,妈妈同意了爸爸买车,我和爸爸都高兴死了。

我们一家三口,欢快地去店里买车去哩!

家庭趣事作文篇5

【关键词】兴趣 生活 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68-01

1 增强语文家庭作业的趣味性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可以让学生产生动力这个动力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了多音字练习,我要求学生们用这个多音字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分别用上每个读音。比如:“乐”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音乐(yue)可以使人快乐(le)”。“重”这个字也有两个读音,又有一个同学写道:“我记忆力很差,老师语重(zhong)心长地说,重(chong)复是记忆之母”。像这样的作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乐意完成,真是“一箭双雕”。泰戈尔曾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的河道里。”如果我们语文老师每次布置作业都是一成不变,时间一长,学生对作业就会慢慢失去兴趣,所以,在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体验细小的成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 动手画一画,做一做

教师若能让学生走进生活,实践生活,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与听、说、读、写、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那完成语文作业对孩子们来说就将是一件非常乐意做的事情了。我在教学《詹天佑》(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家庭作业:1、用简笔画,画一画居庸关隧道示意图;八达岭隧道示意图。2、用硬纸板做一列火车和两个车头(车头颜色不一样),再做一个“人”字形铁路,给爸爸、妈妈演示火车是怎样过“人”字形线路的。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很高,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的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上得以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因此,布置语文课外作业应把语文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让语文作业走近实践,这比老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多了。

3 让语文家庭作业融入家庭生活

我在教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六》(苏教版)中的“倒顺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请在生活中再找些倒顺词和爸爸、妈妈比赛看谁说的多。比如:奶牛

牛奶;鸡蛋

蛋鸡;红火

火红……然后再把这些词用在一个句子里或者用在两个句子里。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我经常喝我们家奶牛产的牛奶;小明家养的蛋鸡一天要产几十斤鸡蛋……这样一来,不仅使家长与孩子能很好的沟通,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能够活学活用,使语文学习有了明显的效果。

4 续写故事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小学阶段要鼓励学生多写写想象中的事物,进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我会布置一些续写故事的作业,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了《爱之链》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爱之链》,这可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这种家庭作业,形式灵活,可设计自己想要的结局,有很强的主观性,更有利促进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激发作业兴趣。可将学生从单一,枯燥,乏味的读读、背背、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这种趣味家庭作业灵活多样,充满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等诸方面的能力。5搜集相关资料

搜集资料的方式很多,如查阅资料,访问家长,或调查同学等,这都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更深层次的领悟课本知识。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这首古诗前,我先让学生回家搜集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写作背景,这有助于学生轻松领悟古诗的深层意蕴,即作者的“悲”,作者的“遗恨”,作者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和文本达到心灵的相通,思想的共鸣,学习效果不错。

学了《示儿》后我又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热爱祖国的词语,名言,诗句,在下一次的语文课上读一读,看看谁搜集的多。第二天语文课上,孩子们情绪饱满,纷纷拿出了自己搜集的资料,等待着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词语,名言,诗句,孩子们都读得声情并茂,这不但让学生体验到获得信息后的欢愉,还净化了灵魂,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6 介绍你读的好书

鲁迅先生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推荐一些好书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推荐学生读《鲁滨逊漂流记》,学了《钱学森》推荐学生读《名人传记》……,鲁滨逊的勇敢坚强,生存技巧,都可大大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培根说过“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它会教你识别善恶,拥有坚强的性格,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可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家庭作业,这不仅补充了课内资源的不足,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在精彩故事情节中的愉快,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庭趣事作文篇6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体现“我的作业我自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是让他们被动的机械地抄课后的生字生词,抄课文,抄书后问答题,背课文及词语意思。由于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业的布置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我的作业数量我做主。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就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巩固生字新词的抄写,如果统一要求抄写遍数,结果就会有的学生已熟练掌握,有的学生仍没有掌握,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遍数,以掌握为目的,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了自主发展的空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的训练,这样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我的作业内容我做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作业的形式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开动脑筋,自己对课文提出疑问,设计问题,并解答,挑战课堂环节上比谁设计的问题新颖、科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促进自我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语文及生活,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体现“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如对联、谜语、谚语------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汲取语文的营养。把家庭作业的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并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实践,沟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

节假日,我建议学生和父母去旅游、做家务,和同学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坚持写“我爱假期生活周记”。学期开始后,让学生汇报假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每到特殊纪念日,还可随机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如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让学生学做好事;“三·八”妇女节,由于我班留守儿童比较多,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和爸爸一起为妈妈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或者亲手制作一个小礼物;“‘六·一”儿童节,每人准备一个小节目,开个联欢会;“八·一”建军节,给叔叔写一封慰问信;“九·一八”写一份演讲稿,在班级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丰富多彩的家庭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单一模式,增加了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好地关心他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三、形式多样化,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体现“情趣”

学生家庭作业不完成,原因很多,其中很重的一条是作业缺少情趣。单调乏味,机械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家庭作业的布置中应增强情趣性,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要寓知识和技能,寓有情趣的训练之中,使学生愿做、乐做。

(1)画一画。例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描写,创作一幅图画,反映桂林的美丽景色,这样的作业,既有绘画知识,又要对课文有深刻理解。

(2)读一读。如学了《可爱的草塘》之后,布置这样一道家庭作业:同学们草塘很美,你能用优美的声音美美地把课文给父母朗读一下吗?此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在每个学生的心中得到了强化。

(3)查一查。仅凭课本中的课文学习语文还远远不够,必需向课本外延伸。如学习《小英雄雨来》,课前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查一查抗日战争的资料——抗日战争有哪些困难,有什么战役,你知道的抗日战争的故事,你了解的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课文的背景离学生远的难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知识的本领。

(4)演一演。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内容生动形象的课文,适合改编成课本演出。学习了课文《渔夫的故事》,就可将课文改编成多幕剧演出。将这个作业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当导演、演员,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合作精神,还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内容记牢。

家庭趣事作文篇7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67-02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促进幼小衔接教育的目的是在儿童正式入学前,提高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幼小衔接不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形成、身心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一、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特点。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是指处于5~8岁年龄段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感知运算到具体形象运算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儿童主导活动的转变,即儿童从以游戏为主导的幼儿园活动转向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学校学习活动,主导活动的改变对儿童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儿童的人际关系、活动方式、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变化会对其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儿童常常表现为对上小学缺少心理准备、同伴间合作意识淡薄、生活准备不足、对学校认识不准确等。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学前阶段的儿童和小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在幼小衔接时期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存在。随着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逐步适应,幼儿阶段的特点和小学阶段的特点将分别呈现减弱和增强的趋势。两个发展阶段的交替转换,构成了儿童幼小衔接时期的发展特点。

2.幼小衔接中儿童存在的问题。刚从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的儿童必定会产生兴奋、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此阶段儿童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进入小学后,儿童所面对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儿童由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可以独立;幼儿园中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小学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学习内容都以文字或符号的形式呈现在教科书上等。由于小学的协调工作也有实际困难,因此,新入学的儿童在学习、交往等方面存在压力,有的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而出现抗拒心理、适性较差等情况。

二、家庭教育对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发展的作用

家庭环境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在儿童幼小衔接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下面具体探讨了在幼小衔接阶段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促进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儿童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父母的行为是儿童主要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自身的个性特征、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儿童的行为结果。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有较合理的学业期望,同时给予孩子帮助和支持,这样会使孩子更有动力去学习,从而发展孩子的学习适应性。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最初榜样,父母对学习的兴趣高低会影响他们教育子女的能力和对孩子学业的期望,从而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因此,家长应该成为孩子学习上的表率,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同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布置学习空间、提供学习材料和信息资源等,促进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

2.促进儿童兴趣的养成。研究表明,父母独立教育、祖父母与父母共同教育的儿童比祖父母教育多而父母教育少的儿童积极兴趣、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广泛兴趣发展好,并且存在显著差异,相对稳定的家庭教育环境比不稳定的环境更利于儿童兴趣发展。所以,在儿童幼小衔接的关键期里,父母应该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变化,多与孩子交流,表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帮助孩子度过这一关键期。家庭教育中长辈们的统一态度对孩子兴趣的养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长辈的教育态度不统一,往往使儿童行为的标准不统一,也不利于儿童兴趣的养成,只有给予儿童统一的教育态度,才能使儿童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学习兴趣。同时,家庭拥有的图书种类、数量越多,儿童兴趣的积极性、稳定性、广泛兴趣发展越好,家长可以通过图书及对儿童阅读指导发展儿童的兴趣。

3.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在对儿童进行品德的培养中,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促进儿童的品德的发展;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减弱教育作用,甚至会使儿童形成一些不良品德。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以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起培养孩子品德的重任。

三、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应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在幼儿入小学前应为孩子做好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准备。

家庭教育应在孩子进入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打好基础。每个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孩子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除了他自身固有的能力特点外,更多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恰恰是衔接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环境的突然改变固然是会造成教育的困难,良好的适应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家庭教育是一对一进行的,教育力量更加集中。因此,在家庭中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更值得重视。

1.培养儿童注意力,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加强儿童注意力的培养。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阶段儿童有意注意的保持对间只有15分钟左右,而小学一节课为40分钟,需要儿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所以很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下位走动的情况。在幼儿园儿童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儿童感觉很轻松、愉快;但小学学习多是单一的知识学习,儿童会感到不适应和不耐烦。研究表明,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时间较长,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锻炼孩子注意力的亲子游戏,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

2.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做好学习方面的准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其特别注意,对该事物细致观察、深入学习和研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行为,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热爱学、乐于学,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应该热情、积极地对待孩子的提问,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孩子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并引发孩子对更多问题的思考,激发其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欲求,养成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3.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做好生活方面的准备。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孩子由凡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自理和独立的能力,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安全意识,逐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孩子上大班的阶段,家长就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时间,让孩子学会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在制定时间表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先安排学习的时间,让孩子牢固树立完成作业后才能去玩的观念,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还要教孩子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如自己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整理书包、保管自己的物品等。

父母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注意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有不良习惯要马上制止,并教给孩子怎么做是正确的。对孩子的鼓励与惩罚要适度。鼓励和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孩子良好习惯和独立性的养成,使其能在幼小衔接时期顺利地过渡。

4.加强与学校沟通交流,为孩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和进步,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在与学校沟通的同时,要积极地把沟通的信息反馈到孩子身上。比如,教师反映儿童在学校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的情况,那么作为家长就应该在家中多与儿童做一些有助于提高注意力的游戏。训练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再与学校教师交流,了解孩子这段时间在学校注意力有没有增强。通过与学校的沟通,及时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和不足,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5.注重为孩子创造更多交往与活动机会,为孩子成长提供有利平台。进入学校,孩子交往的范围也有所扩大,为使孩子适应这种环境,并且能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家长应该特意为孩子提供与人相处的机会,锻炼交往能力。在平日可以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中玩耍,多为孩子提供交往活动的场所。对于业余时间的利用,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者培训班,这样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课余生活,也为儿童提供了活动和与人交流的机会。为了能给儿童的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家长应多为孩子创造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综上所述,儿童在幼小衔接时期有着特殊的发展特点,在这一时期,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儿童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家长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中应该逐步完善与探索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李秀,陈宝华.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38-140.

[2]王声平,杨晓萍.近二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孙蕾,张向葵.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团体评定[J].学前教育研究,2006,(5):11-14.

[4]李晖.3-6岁儿童兴趣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5]阮红旗.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J].学前教育研究,2007.

家庭趣事作文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写作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兴的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课程,试图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现实,认识历史文化,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叶圣陶先生指出:“我们要记住,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为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有根之木、有源之水。教会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让我们利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投入实际生活的大门,解除巧妇的无米之忧。

一、走出课堂,通过亲近自然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题的资源。初中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大自然是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我们不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们深深地体验到了自然之美,有时抬头观察,有时低声交流,有时仔细对比,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然后,我再组织大家汇报各自观察的收获,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颇丰。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不需要搜索枯肠,冥思苦想,而是有感而发。经常这样积累丰富的素材,必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立足学校,通过学校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留心处处皆学问”。在我们身边,很多不起眼的东西,如果你带着发现的目光去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身体力行,事事留意、处处留心、勤学善思,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观察学校生活,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淡中寻求新奇。

从自身在学校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因此,在积累作文素材时,要关注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不只是枯燥的学习,如课间操时,我们舞动青春;运动会上,我们拼搏进取;诗朗诵时,我们激情飞扬。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如“安全知识抢答赛”、“珍惜时间”的主题班会、名著阅读、美文欣赏、手工制作等众多的兴趣活动项目,每次活动后学生都饶有兴味地进行交流,并动口、动手描述自己的感受。在实践中充实生活,不断积累,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各种社团实践活动,如小记者社团活动、羽毛球社团活动、武术社团活动、十字绣社团活动、美术社团活动等,每次活动过后,我都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写下让自己的感兴趣的或感受深的一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语言,用自己拿手的文体,展示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创意地表达,这样,学生不但觉得有话可写,而且还体会到了写作的乐趣,把写作当作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不是一种酷刑。

三、关爱家庭,通过感悟亲情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对写作的建议是:“应重视对写作过程、 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这就要写出个人独特的真实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突出真情实感。

除了学校,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各个家庭不同,学生的经历不同,家庭资源也不同。有的学生,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靠别人资助才得以读书。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感恩与努力。有的学生,父母离异,从老师同学亲友那儿获得了安慰和关爱,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理解;有的学生和家长朝夕相处的,生活在温馨的家庭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的作文中就多了一份纯真和美好;还有一部分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对学校、老师、同学还有些陌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唤起学生对家的回忆,激发他们对家庭生活里那些天真幼稚、生动有趣往事的回忆,激发他们回忆与父母亲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故事,学生和家人在一起有很多实践活动,资源非常丰富,家庭生活中,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如“我”周末帮妈妈收拾屋子、洗衣、拖地、做饭,不仅受到表扬,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如“我”和爷爷奶奶到公园散步、放风筝,欢乐无比;和爸爸看了大片《熊出没》,很有感触。

我们要引导学生珍视个人在家庭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处处留心,不断开采,不断利用,广开题材,在家庭生活中感悟亲情,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充实了,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作文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感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经筛选后有选择地写进作文中去。综合实践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它就像是一把开启写作源泉的钥匙,为学生打开作文大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应充分发挥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动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沟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关注实践,不断地从活动中汲取写作的素材。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秦兆基.《初中语文(作文)精讲》.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

上一篇:春节作文300字范文 下一篇:课余生活的作文3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