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实践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3 09:35:14

认识与实践论文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1

Abstract: On Practice is the Comrade Mao Zedong's classic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t practice view, and it has a complete and perfect elaboration on human cognitive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is also a practice of learning, and in the basic points in On Practice can guide this learn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basic epistemologic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learning gui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article, and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ome specific viewpoints in this article on graduate students stud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实践论》;认识论基本原理;高等院校校研究生学习实践;现实指导性

Key words: On Practice;basic epistemological principles;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practice;practical 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51-03

0 引言

《实践论》是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对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关系的问题有全面、完善的阐述。高校研究生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的实践,《实践论》中的基本观点可用以指导这一学习实践活动。

1 用《实践论》观点指导高校研究生学习实践十分必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不仅是实践活动对科学理论的呼唤,更是科学理论本身发展和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研究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因而有必要以《实践论》这一关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促其向科学化、正规化、高效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达成最终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客观的,不可分割的,离开认识谈实践或离开实践谈认识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以,在高校研究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论》作为一部专门论述认识与实践活动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然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1.1.1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积极的过程 《实践论》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论专著,需要在不同的时代回归实践,在指导实践的同时,积极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获得新鲜血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首先,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回到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同志的《实践论》虽然是一部成书于战争实践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但也是一部实践性著作,本人写此书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破除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积极实践、主动实践、善于实践。可以说,这本著作是鼓动每名同志主动参与到实践去的宣传书、动员稿,参与实践、回归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才是这本书的本义。其次,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研究生学习实践活动是一种当前学制教育的高级教育阶段,更需要正确理论来指导,而《实践论》本身就是论述实践观点的方法论著作,成书于战争,能不能指导和平时期的学习、生活,是需要检验的。所以,《实践论》本身也需要在新的时展条件下接受学习实践的检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书中观点本身,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作风,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发展过程。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2

 

由于体育理论是对体育这一人类具有明确目的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探求和认识,因此,它既是一种事实性的认识,又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相对性的认识。因而,体育理论是一种在逻辑上很复杂的、需要从各种学科观点来探讨其实质的理论。它使所有重要学科的教育研宄工作都可以用来支持对体育实践提出的建议,由此产生的效果,还要依靠不同逻辑水平上进行的批判性的工作[1]。

 

由于体育理论研宄的对象是复杂的、具有很大或然性的体育现象和体育实践,这又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决定了体育理论无

 

法具有自然科学理论程度的科学性和普适性。因而,就体育理论的性质来说,它并不是纯粹理性的或实证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主观的、价值的、有限的领域,它尽可能地揭示体育规律,但本身并不是纯规律的知识体系。因而,体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必然以复杂化、间接化、非对应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1体育理论的多样性

 

由于体育实践涉及到价值,因此体育理论必然包含着对体育的价值性判断,它渗透着体育研宄者对生活实践的关怀、人生价值的追求和文化理想,体现体育研宄者对于人生、人性、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等基础的和巨大的价值载体的经验、洞察和认同。如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体育能力培养、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提出与理论的建构,即反映了不同研宄者的观点,也是复杂的体育现象对体育理论提出的必然要求。

 

对不同体育教学理论上作出的各个假定,必须在每个逻辑水平上都作出相应的详细审核。不同体育教学理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对话的基础(或层次或范围)是什么?无论哪种体育教学理论,在体育使人获得健康这一事实上有着基本的共识。但怎样获取,效果如何,各种理论观点不同。这是由于每一种体育教学理论的提出常因层次或范围不同,产生分歧、争论。显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争论双方来说,争论的并不是体育能否增强体质的问题,而是何种方式方法更为有效、更有价值的问题;在这里,不同体育教学理论的各个假定,发现的是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不同特征和内容。因而,各种理论的差异是逻辑水平上的差异,是相对差异”,既是湘对差异”就可以使不同认识体系(方法,价值)之间出现对话,因为它可以说明,自己发现了什么它者方法难以发现的东西,但同时假定它者亦发现了自己不曾发现的东西。

 

多种体育教学理论共存和发展总是需要最低限度的共识作基准,在这个共识下,差异不是绝对的,它包含共识,而且是丰富共识知识的一种努力。一旦差异被发现,而且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水平,它就可能被他人使用为分析工具,因此也成为共识知识的一部分。如果每一种理论知识的抽象层次达到了为其他理论认识自己的问题参照而用,足以给他人提供比较的空间,它就会经过选择性使用而扩散。正是这种抽象相似的扩散,让不同理论的研宄者理解了不同事实(事件)的意义,使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学校体育这一社会现象或事实[2]。

 

“没有一个理论能象我们经历过的社会现实那样提供一种有关社会现实的完整画面或全面解释。每一种理论都清楚地洞察到社会生活的一个特定方面或侧面,而同时又歪曲或没有看到其他方面。”体育教学本质上是复杂的和多面的,也许在将来某个时候,会产生一个充分而全面地论述这一现实的综合性的理论。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理解体育教学的最好办法是用各种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它的不同方面[2]。

 

2体育理论对于体育实践的功能

 

在对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关系的认识上要防止过于简单化的弊端。在体育教学中,诸如组织教学理论、激励理论、学习理论、社会化理论等,都是建立在组织理论、工业心理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等更为远离现场的理论之上的。理论概括与实践之间关系并非总是那么清晰而稳定的[3]。它本身并不是实践的操作形式,仅仅是一种取向和目的,它不能够超越具体的体育实践需要和情景直接演绎出解决具体体育实践问题的建议和主张,无法代替实践者自己的思考、选择、运用和创造。

 

尽管不同体育理论在形态上离具体的体育实践有远近之分,如体育哲学,它不关心具体的体育实践,但不能说它毫无实践意义,而是它的实在意义隐含在深层次的价值层面之中。体育理论之所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空疏无用”、‘脱离实践”的批评,实际上是它与体育实践作用方式的间接性所决定的必然结果,是人们用工艺学”的眼光对它进行审视的必然结果。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非对应性和非直接性关系,不是说体育理论对于体育实践没有意义,相反,它表明体育理论作用于实践确实有一个复杂的机制。

 

2.1认识功能

 

体育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事实,这是丰富体育理论的源泉。但是,大量的经验性认识不会自动产生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发展,而是需要人们突破原有的基础,通过理论研宄,使经验性认识转化为理论性认识,揭示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说明解释功能。世间所有的现象都需要解释,而理论恰恰为详实的解释、说明打下坚实的基础。3]”在认识实践的层次上,体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体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能够为人们提供依据,对过去或当前的体育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和阐释,增进人们对体育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运用理论思维,从动态中观察事物,既能说明过去,又能揭示客观事物转化的某种趋势,经过深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对事物的存在形式作出新的表述,有利于人们推导出对未来体育现象的科学判断,帮助实践者根据对体育规律的认识去预测体育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从深层次来看,体育理论揭露了体育的本质、本性和本源的内涵,探讨和揭示了体育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结构,能对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出有科学根据的解释,从而增进人们对于体育的完整理解以及对体育诸多要素之间逻辑关联的把握,有助于解决对体育的认识问题。它为体育实践者有的放矢地反思体育行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认识依据。有理性、有思想,就有智慧和创意、判断和决策,就能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体育实践的发展,使体育教学不断进步,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

 

2.2价值的启迪与唤醒功能

 

理论是对现象的通用的解释而实践则是一种干预,这种干预的基础是主体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其个人能力、来自各方的需要、目前所处的环境以及有关的理论加以整合。”体育理论可以启发体育实践者的体育自觉,增进他们对体育本质、价值和意义的领悟。体育实践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实践,体育教师只有具有一种自觉的意识才能在每一时刻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塑造人的心灵。一种成功、深刻的体育理论,能给实践者以人性的陶冶、价值的体悟和视界的拓展,促进实践者对体育的自觉思考和审思,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体育的价值和意义。

 

体育理论促进体育实践者对原有体育理念的理性批判,并在此基础上为实践者重建自己的体育理念提供理智资源。体育理论是体育研宄者体育理想的深刻表达,它体现着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提出理想体育的假定,确立了当代体育的理念与价值坐标,有助于实践者以特定的价值标准和体育信念对体育实践中隐含的前提进行价值判断,反思体育实践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并且帮助体育实践者根据当前文化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其意识中重建、重植新的文化价值理想,培育新的体育精神。

 

制在于唤起体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引起实践者对体育的意义、价值、理想等主题的深层思索。体育理论对实践构成的是一种内在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关系,而不是外在的、工具性的、同一性的关系。

 

3制约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因素

 

从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的作用机制来看,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发生作用和影响必然是以体育实践者对理论的真正认同、选择和运用为前提的,体育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只有转化为体育实践者的实践能力和方式才具有价值和意义。而实践工作者对一种体育理论的认同,是实践者在对新”、‘旧”或多种体育理论做价值等级衡量和评判的基础上选择的结果,它所需的是实践者本人内在的、理性的反省力和素养,需要实践者的批判意识和智慧来确保新的体育理论在实践者头脑中真正的认同和内化。

 

从体育理论的性质特点来看,任何体育理论作为人们对于体育实践规律的理性认识都只能是一种相对性的认识。体育理论只能是理论主观向实践客观的无止境的接近过程,不存在某种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理论,更不存在终极理论,它需要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完善。

 

3.1体育理论自身因素的限制

 

体育理论要能够真正对实践产生作用,要求理论自身必须具备科学性、明晰性、时代性和文化的适应性。体育活动有着自身固有的逻辑和规律。体育理论的科学性就在于体育理论作为体育研宄者对体育的理性探索是否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体育内在的本质规律和联系,反映体育的原本面目。体育理论的明晰性就在于能为实践者提供具有一定质和量的信息。体育理论本身必须有确定的观点,不能似是而非、含糊其词,更不能自相矛盾。体育理论提供的信息必须使人们对这个理论所指向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可感知性和可观察性。体育理论要有效发挥对实践的作用,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时展的基本走向,紧扣时代的脉搏,把思维的触角伸向人类现实的体育实践,透视人类体育实践的精神底蕴。任何体育理论,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因而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的特色。正因为体育研宄者对体育的探索一开始就处在既定的文化环境中,为某一特定的文化传统氛围所包围,所以,任何的体育理论都体现着体育研宄者不同文化环境下特定的研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习惯,体现出体育认识上的文化风格差异,形成体育理论不同的民族文化倾向。

 

3.2体育实践主体的限制

 

体育实践主体必须对理论进行反思、选择、综合而加以应用,因而,体育实践主体素质的问题将会使体育理论对实践功能的发挥产生影响。

 

体育实践主体对体育理论在实践功能上发挥的限制,首先表现为体育实践者理性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反思型教师所追寻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之下的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4]。实践者对体育实践问题自觉反思意识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践者对体育理论的关注和思考的程度,从而间接影响着新旧体育理念在其头脑中的更新和替换。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对教育意义的主动探求、反思,会推动提升体育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和理论思维能力,使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思考、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体育教学效能和素养。

 

其次,是实践者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体育实践者的理论素养影响着他对体育理论的审视、取舍、吸纳和内化,影响着对新理论的价值判断和接受程度,同时也决定着实践主体对体育理论产生主观曲解和误读可能性的大小。体育教师只有采取多向度、多视角看问题,才有利于把握问题实质,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不同的体育教学理论观点构成了一种多维视野看待体育教学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其不同观点的思维角度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阐述[5]。

 

再次,是实践者对理论的选择和整合能力。现实社会中体育理论的纷繁多元也要求实践者有足够的能力对之进行合理的整合,而不至于感到莫衷一是。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学认识方式的优化和综合。通过鼓励多样化来促进教学认识方式的繁荣。在多样化探索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加强综合,从而促进教学认识方式的优化。所谓综合,有选择和组合两个侧面。选择强调的是:多样化不是说什么都一样好,没有任何取舍,在具体条件下,不同的教学认识方式有不同的价值,因而必须优选。有时从体质教育”视角,有时从快乐体育”视角来说明特定的教学现象,而有时则从‘技能教育”视角或‘全面教育”视角以及它们的交叉点来说明之。有些时候快乐体育”可能是提供阐明某一特定教学现象的最佳视角,而在别的一些时候,体质教育”视角或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和终身体育”视角的交叉也许能提供最富洞见的阐发。

 

4小结

 

总之,实践者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应用理论开展实践的能力,影响着体育实践者能否将新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如果实践者根本就不具备体味、理解、领悟理论和将其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再先进、符合现实的理论,也根本不可能发挥作用。体育实践工作者对体育理论的掌握不应是技术性的,道德上的,而应是精神上的融合和价值上的统一,只有这样,实践主体才能自觉地对自己隐蔽在行为中的理念与价值进行挖掘与批判,在与理论对话的基础上形成视野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体育理论才能变成实践者自觉的行动。

 

参考文献:

 

[1][英]丹尼斯劳顿,张渭城译.课程研宄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14,10.

 

[2][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7,42.

 

[3]冯大鸣.沟通与分享一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0,68,66,67,116.

 

[4][美]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3

[关键词];《实践论》;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赵君,桂林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营歌,桂林工学院人文社科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018-03

的《实践论》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且当今农民群体已发生了阶层分化,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矛盾尖锐化,这些无疑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农民忙时干农活,闲时外出务工,加上农村的教育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反馈不灵敏,农民受教育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基层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教育,党员也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领导要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文章开头就指出,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缺陷就在于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不能了解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更不可能在认识论上发生彻底变革。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革命实际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2.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就会使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革命,就会把革命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中国共产党不是天生就有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导致右倾或“左倾”,我党在战争年代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我们必须时刻引以为戒。

三、《实践论》对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破了过去只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传统,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需要很好地研读《实践论》,把握其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1.《实践论》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我们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发挥自己的先导作用。但是目前因为历史、经济等原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

础比之学校、企业较为薄弱,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层领导自身学历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为追求政绩,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加上农村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导致他们理论基础薄弱,视野狭隘,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导性。鉴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应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知识,更要好好研读《实践论》,充分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2.《实践论》提供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让农民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在农村大力进行理论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来讲,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中,乡风文明是灵魂,它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需求。在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大投入,完善广播、电信及网络设施,充分占领基层宣传阵地。其次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传统教育只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对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导致农民信仰缺乏,从而为封建迷信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丰富教育内容,就要在农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进行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农村中形成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和文明健康的公民意识。最后,要运用多种载体进行宣传教育。除了运用报纸、广播等宣传工具外,还要通过开展农民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教育,寓教于乐。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理论教育一定要与现实相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要与农民生活中的难题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法和单纯说教法。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有限,他们更关注的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理论即使再生动,但如果反映不了农民的心声,解决不了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也不会对农民产生教育作用。而且时间久了,也会使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排斥心理。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力戒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也提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深做活,更好地宣传动员群众,引导教育群众,帮助服务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就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与农民进行交流,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因势利导,做群众忠实的听众和朋友。对农民提出的问题,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给农民一个答复。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树立干部形象,有效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3.《实践论》确定了检验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与否,还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通过理论宣传、具体说教使农民的思想素质得以提高,生产生活得以改善。为了提高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还必须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实践能力。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基层干部去做,基层干部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和业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此,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基层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基层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还要抓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从而带动农民形成致富光荣、共同富裕的集体主义观,不断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去。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4

 

理论如果不应用于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没有意义,理论与实践是必然发生着关系的。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阶段,人们只能认识各个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即理论,它是在感性基础上形成的、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互为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在实践过程中统一的,“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理论与实践是互为基础,相互建构的。理论和实践是双向交织的一多关系,即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理论是一,实践是多,一种理论可以对多个实践有效。反之,相对于一个实践来说,实践是一,理论是多,一种实践必定牵涉多种理论。

 

笔者认为在考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必须首先考虑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独特性以及教育理论的构建模式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才能构建出符合教育实际的、真正的能指导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

 

目前,人们将知识类型共分为三种: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151(47)。自然知识主要是反映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纯粹物质事实与事件的观察与试验的方法来获得。社会知识主要反映的是人们对“世界知识”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渗透着价值的社会事实与事件的观察、模型化与价值分析的方法而获得。人文知识主要是反映人们对于人文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具体价值规范及其历史实践的总体批判与反思获取。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及区别教育学学科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夸美纽斯《大教学i论〉的出版。不过此时还具有浓重的哲学色彩。直至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教育学才算真正独立,具有了“科学性”。当然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因而教育学的科学化,是以自然科学的模式来建构自己的理论,按自然科学的程序来规范自身,希望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直接结果就是实验教育学的出现。这也是教育学至今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独立学科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拿自然学科的标准试图构建一门非自然的学科体系,注定是不成功的。

 

从表1可知,教育学显然不属于自然科学。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以影响每一个具体的人的身心发展为内容的,所以也涉及到人的精神和价值的形成发展,使得教育学也具有人文学科的某些特征。教育学不仅关注社会学科的核心“社会”,也关注人文学科的核心“人”,具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特征,是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某种整合。因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应属于社会一人文学科。

 

关于科学理论,当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认为,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连接这模型中的量和我们的观测的规则。一个好的理论必须满足两个要求:1、只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大批的观测;2、对未来观测的结果做出确定的预言。对于理论产生的途径,霍金认为首先通过现象观测进行建模(提出假说)然后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奥康纳认为把“理论”一词用在教育方面是一种“尊称”,此中的“理论”指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但事实上教育理论不同于自然学科的理论,所以不可以用自然学科理论的标准来衡量教育学理论。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教育理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第三,教育理论具有系统性。

 

教育学是人文一社会科学,所以教育理论构建的模式,绝不可以照搬自然科学理论。对此,有学者认为单个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开始对教育现象作描述;随着教育实践的继续,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入,了解到了教育的本质,形成一些关于教育的概念,即教育理论研究上的概括阶段;概念产生以后,使用判断和推理等方法,形成较为普遍意义的、合乎理论的结论,即教育理论研究上的外推阶段;通过外推,发现教育的规律,然后经过系统、科学的整理形成理论171。我们认为这一认识的过程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这一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从现象描述^概括—外推规律。

 

事实上我们目前的大部分教育理论的形成不是从实践中来,而是建立在纯粹思辨基础上的纯理性的东西,是纯粹的理论推演和盲目的照搬照抄,理论始终处于范畴、概念的体系中,成为现实的阴影王国。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理论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末以来,大量的新名词、新概念、新范畴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所谓的“教育理论”的数量剧増,但质量依旧,无所发展。

 

这些教育理论中教育概念的提出一般都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在概念提出后,不考虑其教育范畴问题,也不就它们的界限进行过划分,使之能与其他概念相区别;在提出教育理论时,对做出的教育判断又从不解释论证,采取的是武断的定性的评价方式。从而使教育理论与实践离得越来越远,两者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导致了当前教育界对“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提出了教育理论消亡论。

 

教育理论的严重缺失己引起学者的重视。郑金洲认为目前教育理论研究有5个方面的缺失;刘铁芳也从对教育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

 

笔者认为,当前的教育理论最大的弊端在于其构建模式。教育理论的构建模式不再是从现象描述—概括-外推^规律,而是从旧理论中的概念-外推—规律新理论。这种理论严重缺少实践的根基,纯粹是思辨的、推演的,只是教育理论的一厢情愿。

 

其次,教育学存在的价值是使人适应社会,具体说来就是使人成人、成材。教育与社会是分不开的,与生活具有同构性。教育如同生活一样具有丰富多彩性,那些隐藏在教育背后的理论也是丰富多彩的,它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可以通过明确的、具体的文字概括出来的。而隐喻则是一种比较好的阐述教育理论的方式,应该在理论构建中积极使用这种方式。自古以来,隐喻一直被中外的教育大家们使用着,如《学记沖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论语》中的“朽木不可雕也”、叶圣陶的“教育是农业”、柏拉图的“洞穴中的囚徒”、夸美纽斯的“种子”、杜威的“生长”等都是用隐喻形式来传达难以言说的教育之理。

 

第三,教育理论没有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正如RichardPratte所说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对思想的指导,而不必是对现实实践的指导。教育活动是发生在当下的活动,它不具有重复性,但对以后的教育活动具有参考价值。从整个教育历史史实的全面比较中就会显示出教育的一般规律,得出教育演变的大致轨迹。但目前的教育理论很少去研究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些理论,而是直接套用西方的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其实西方的教育理论也是在它们自己的历史中吸收营养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其厚重的历史根基,它在它们自己的国家中是先进的。但我们直接将它拿过来,随意的和我们的教育装配。失去了自己生存土壤的西方教育理论,会和我们的教育实践发生任何联系并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吗?

 

第四,现在的很多教育学理论太注重其科学性,以至于直接、简单地借助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这并不是说教育学没有科学性,因为它是以客观的实在社会的活动为对象,并通过研究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只是它的准确性不及自然科学。当然,作为社会一人文学科的教育学是可以认识的,不过我们要注意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的同时,要加强教育学自身研究方法的研究。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5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

实践教学的内涵决定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路径,廓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认识前提。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一般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环节意义上的范畴,认为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活动才是实践活动。很显然,这种认识在理论上外延过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实践教学的发展。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指的是一种实施教学的理念和原则,是把教学内容中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理论问题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形式来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引导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将理论内容逐步转化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稳定的心理品质的一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把握和判定是否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范畴,主要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是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方法,既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是一种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应用和优化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体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就广义的实践观来说,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向也是实践,其根本的价值目标就是通过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实践教学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就是在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中,揭示课程体系所反映和提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进一步印证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自觉性。

2.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殊的课程性质,它既是理论课又是思想政治课,是理论性和政治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除了要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的深刻性外,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任务,也就是要解决好大学生“理想信念”、“精神思想”的问题,实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认识、深化认识的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外部输入—内部生成—外部践行”一体化内涵的过程。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础环节。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虽然是一种理论教育,但它的价值却体现为一种实践教育。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

在当今时代,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素质的构成中,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最为核心的要素,高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对此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传递给大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性的因素,更多的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和发展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鉴别和创造的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实践是这一教学活动的根本特性,大学生是实践的主体,社会是实践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性是实践的目的所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决定了实践内容与实践形式的选择性。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解析“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开展什么内容的社会实践、以什么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判断的标准就是它是否以广阔的实践生活为背景,是否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因此,一切大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教学形式都应当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依据实践教学开展的空间地点、采取的形式和手段等不同,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区分为“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层次。

1.课堂实践

从本质上说,课堂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适合的实践教学形式。它以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为基础,时空选择上具有灵活性;实践教学内容又能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把内含“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论证;教员又可以及时跟踪指导,引导大学生将深刻的理论思维与鲜活的感性体验相结合,实现理论内容向精神信仰与追求的转化。

2.校内课外实践

这是实践教学的第二个层次。校内课外实践应该是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联系,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开展的,否则就不能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范围。[3]它主要是借助于校园环境这一优化载体,充分利用大学生日常生活本身存在的形式,比如校园文化、组织管理、人格影响等,通过特定的人文活动的熏陶、渗透和升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作风、培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校内课外实践相对于课堂实践,它的实践范围更广一些,可选择利用的实践资源也更丰富一些,大学生实践的手段也可以有更大的选择。这也是适应社会变化、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现实要求。

3.校外社会实践

这是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最为大家所认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参加实践学习的大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直接面对社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开展各种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用以体验或感悟社会生活,印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科学性、正确性。按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度,校外社会实践可以分为类似参观访问的认知感受型实践教学、协助其他部门组织的主题活动等参与体验型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等性质的实际运用型实践教学,各类实践教学形式都无一例外地具有直接性、生动性、参与性,因而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从类型结构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各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子系统构成。其中,课堂实践方便大学生参与,校内课外实践使大学生浸润成长,校外社会实践贴近社会生活,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系统运行的合力,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大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教学活动,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圆满实现,必须从多环节入手来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有着自身的教学目的和目标要求,作为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是核心。实践教学内容的考虑和设计,要求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两大类:一是紧紧围绕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来确定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践环节来充分剖析理论内容、加深内容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是实践教学内容的主体。二是对课程内容加以拓展和深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都随之不断发展变化,实践教学就必须在保持原有的基本内容基础上,拓展新的空间,增添新的内容,用以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两类实践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

2.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课堂实践教学一直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忽视,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提供给大学生一种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课堂理论教学之嫌。其实,根据对操作难易程度、大学生参与度大小、实效性强弱等多重因素的综合权衡,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是最为便捷和适宜的,只要我们能模拟或创造一种直观的、再现真实场景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同样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这种课堂实践教学方法,包括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也是必须坚持完善的一些形式,也包括一些探索与创新的形式,比如问题解析式、调查研究型等教学方式。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也是拓展大学生素质的实践平台。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是要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隐性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由广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着这些精神财富的物化的文化财富。[4]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学精神、大学的历史文化传承,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总是身处丰富文化内涵的氛围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二是要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社团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园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使大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

4.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以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依托,才能从机制上保证实践教学的持久性和规范性。因此,各高校应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所在地大社区的作用,争取党政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综合实践教学基地,遵循“慎重选择、重在建设”的原则,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活动,从而保证基地的稳定性和实践教学的持久性。

5.合理构建实践教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就必须注意总结考核,以完善这种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定有其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能用简单的数量指标予以认定,在构建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整体性和方向性。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参加时数、出勤状况等硬性指标来量化,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观察社会的视角、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倾向等方面,进行长时间的综合考察,以鉴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9.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 王维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65-67.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6

【关键词】会计实践;会计存在;会计意识

一、引言

从哲学的角度看,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同样,会计实践是会计意识发展的动力,推动着会计意识的发展。因此弄清会计实践相关内容,对于完善会计意识,形成系统的会计理论有着重大意义。

二、会计实践

(一)会计实践的概念

会计实践是实践中具有专业特点的一种实践。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活动。会计实践是会计人员有目的地进行会计工作的活动。显然,它是会计人员的活动,既包括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包括科研部门的会计研究和其他部门的会计人员活动;它是会计人员有目的的活动,是会计人员为完成一定时期会计工作,采用相应的会计方法进行的活动;它是会计人员进行的会计工作,既包括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包括科研部门的科研工作和其他工作。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实践,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率。

(二)会计实践的特点

为了全面、深入地认识会计实践,有必要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1、目标性,指会计实践活动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的。

2、行为性,指会计实践体现会计人员有目的的活动。

3、规范性,指会计实践活动按规范运行。

4、发展性,指会计实践的内容,按照目标,在不断地发展。

此外,会计实践还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历史性、规律性等特点。会计实践的特点,表明会计实践的个性,与其他活动相比较而有的特殊性。

(三)会计实践的要素

不论哪种实践活动,虽然各有其特点,但都由一般要素构成。同样,会计实践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4个要素所组成:会计实践主体,是从事各种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实践客体,是会计工作的对象,即资金运动;会计实践手段,是实践的方法、工具和途径等;会计实践的结果,是会计工作的最终效果。

三、会计存在及其制约性

会计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会计人员进行的会计实践活动要受客观存在的制约,制约会计实践的因素就是会计存在。本文认为,会计存在包括会计实践环境、会计实践特点、会计实践要素。而会计意识是对会计存在的反应。

(一)会计实践环境

1、外部环境

(1)经济因素。在影响会计的所有各种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不仅直接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会计产生影响。

(2)政治法律因素。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其会计制度也要体现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3)社会文化因素。会计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价值取向、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准,各国不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这些将制约着会计人员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信念,对会计模式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会计专业环境。会计专业环境包括会计目标环境、会计人员素质环境、专业导向环境、会计主体环境等因素的集合。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发展的方向,所以也是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重要环境因素。

(二)会计实践特点

上文提到,会计实践特点包括目标性、行为性、规范性、发展性、系统性、历史性、结构性、规律性等特点,这些会计实践特点都是会计存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制约会计实践的呢?

会计实践特点的要求直接制约了会计意识发展。系统性特点,要求会计意识发展成为一个核算与管理的系统;结构性特点要求会计意识全面阐述会计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及构成部分的联系;目标性特点要求会计意识不断完善,能够阐述会计的各种目标经济相互关系;行为性特点要求会计意识阐述会计的行为、行为要素及其关系;规范性特点要求会计意识阐述会计实践活动中的按照各种规范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等等。而这些特点对会计意识发展的制约,间接制约了会计实践。

(三)会计实践要素

会计实践有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手段、实践结果等要素。实践主体要素要求会计意识反映会计人员及其素质对会计实践的影响;会计实践客体要素要求会计意识反映会计对象,具体经济业务,及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经济业务;会计实践手段要求会计意识反映采取的有关方法、工具、措施和途径;会计实践结果要素要求会计意识反映进行会计工作取得的最终效果。这些要素都制约着会计意识的发展和完善,进而制约着会计实践活动。

四、会计实践推动会计意识的发展,形成会计理论体系

(一)会计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会计存在决定会计意识,会计意识是会计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会计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会计意识与其相适应。既然如此,会计意识应该为会计存在(会计实践环境、会计实践特点、会计实践要素)服务的,为什么还存在各种落后的会计意识呢?问题出在会计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会计意识的变化发展与会计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一种情况是会计意识的变化落后于会计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另一种情况是会计意识可能先于会计存在而出现,这种先进的会计意识,能够预见会计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会计变革的作用。

2、会计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韵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会计意识上也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会计意识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先进的。

3、会计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新的会计意识的产生要受到已有的会计意识的影响。

4、会计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5、会计意识对会计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会计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二)会计意识的完善与发展

由于会计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特点,会计意识的正确与否必须经过会计实践的检验。正确的、先进的会计意识经过会计实践的检验、推动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为系统的会计理论,并指导会计实践活动。因此,会计实践是正确的、完善的会计意识――会计理论的源泉,会计实践对会计理论的源泉作用主要表现在:

1、会计理论研究始于会计实践的需要,会计实践的需要才促使我们去研究会计理论。

2、会计实践主体、客体、手段要素创造了会计理论形成的条件。

3、会计实践的需要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4、会计实践是检验会计理论的唯一标准。

但是,有了会计实践,会计意识不会自动发展成为会计理论,中间必须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会计实践人员必须对会计实践有全面、深入地认识,经过对实践的调查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得出会计理论。基本环节如下:

1、明确认识对象。依据认识的需要和有关规定,确定认识的对象。

2、收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阶段,要搜集大量的、丰富的资料,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3、分析研究,进入理性认识,会计意识成为会计理论。

五、会计实践体系与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

会计实践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的会计实践内容组成的具有特低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实践系统按其构成部分的标志分类,可以分为:会计实践单位体系、会计实践内容体系、会计实践手段体系、会计实践时间体系、会计实践方法体系等,了解会计实践系统的分类有利于全面把握会计实践活动。会计理论体系是由会计理论诸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对应以上会计实践体系的分类,会计理论体系也可进行相应的分类。

首先,会计理论体系反映会计实践体系。会计理论体系应该客观、完整、系统地概括会计实践体系的内容。会计理论是完善了的会计意识,来源于会计实践工作,是对会计实践的理性总结,没有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会计实践体系促进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实践体系检验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选取是否合理,能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等都有待会计实践工作的检验。第二,会计实践体系更新会计理论体系。经过会计实践工作的检验,对于会计理论体系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要及时开展研究,用新的研究成果替代会计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三,会计实践体系促进研究新的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不断遇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这要求会计理论体系及时进行探索、充实。

把握好会计实践体系与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必须考虑到会计实践的制约因素,即会计存在,只有置身于会计存在之中会计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实践工作以中国的国情为背景,得出的理论体系应体现中国的特点,有别于他国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理论才能更有助于指导中国会计实践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5]肖明主.哲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7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本质 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28-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实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哲学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创新是人类理性的认识,是人认识的发展。因为创新的存在,世界才会发展,人类才会有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才能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才能迎合世界的发展,顺应世界的变化,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打造全新的世界。创新是主观能动反映中的重中之重,是一切能动反应的前提,是人类认识的深刻本质,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阐明自己的看法。

1 创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的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人类发展的今天,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所遇到的事物也越来越新颖,人们在探索开发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提出理论,然后通过对理论的推敲,不断的尝试,才会得到相应的成果,这一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作用就是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深入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所以实践得出的观点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它的发生和发展来追溯,只有不断的变化才会得到新的结论,这正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创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很多次的研究与推敲,创立初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以往关于认识论的一些理论的认识的积累,他们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整理、深入探索,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科学的尝试把实践的观点代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当中,历经考验才演变成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人类对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更强调了实践的作用,也突出了实践在整个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的认识要从社会实践中来,离开了社会实践,认识就无从而来。新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不仅要强调实践的功效作用,还要强调效果、效率。

2 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可或缺的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理论,是一个能动的理论,对于如何理解这一理论的关键就是要学会辨别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之间的不同。通过对二者的比较,会发现,二者都是反映论,都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二者的差异性也集中体现在“能动”和“被动”上。通过研究比对,不难发现二者的根本区别,前者强调人的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重要性而非一般的反映活动;而后者则轻视人的理性的作用,否定人的思维的创造性。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中创新是关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所有的理论和内容之中,创新是重中之重。人广义上说,人的活动本质就是实践活动,认识是实践的一部分。从狭义上说,认识和实践又在人类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渗透。但认识的地位表明它决不是独自实现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他在逐步的转向实践化,认识也不可能简单地、自发地向实践转化,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实现转化。认识向实践转化的必要条件就是创新,它为转化提供可能,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实践和认识的水平与能力。

创新不仅在认识的辩证过程上有体现,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上也有表现。感性的认识不仅仅在形式上,在内容上也包含着主体独有的创新因素。不光如此,主体还在实际运用认识的基础上,可以创造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各种事物,通过不断创新、改良新认识的手段和实践的方法,进而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水平与能力,新的理论也会随着创新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更新。

创新的理念的引入,使得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问题上也有个相对较大的变化,这一理念的融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创新。真理的探求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更是一个检验真理的过程,真理的探索恰恰是一个边缘化的进程,往往结论是不断从相对真理过渡并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这一观点的关键就在于否认绝对性,肯定发展过程。由此我们也不可以清晰的认识到真理的形成过程,它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那么在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眼前所达到的认识,不能守旧,而应不断克服思想上的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对我们的根本要求。不要固守原本的边框,而应该时刻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迎合时展的潮流而不断创新。所以,离开创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就很可能受到限制,固步自封,也就永远完成不了从相对真理过渡到并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

由此可见,离开创新,我们无法做到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有关认识的基本理论,也无法辨别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其他非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所以创新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关键所在。

4 构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新形态的基本要求是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日趋进步,他们的认识和实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的认识和实践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的新产物,它为人们创造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前提保障,并且引导了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使认识的结构、方式、功能和效率都有了新的变化,也非常明确的向我们指出了认识不仅是反映,更是创造。它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基础,是任何事物发展,事物变化所离不开的元素,创新元素一旦缺失,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性就不能稳定、高效的发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不会改变,认识论的能动性也就无从体现。通过以上的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所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就是因为实践是认识事物本质最有效、做科学的方法,我们对实践的认可,也恰恰证实了认识与创新的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创立、以及构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形态结构中,首当其冲的要把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上,离开了创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得不到更好的体现。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8

关键词:就业导向;实践教学;实践能力;情境教学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用人单位“求才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挑选标准,大量流向低端劳务供应市场;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却存在很大的缺口。人才的供应和需求出现 “两难”现象,表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扩招造成供给量大幅增加的这个重要因素外,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主要因素。“两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质疑,同时也促使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和加强实践教学。但由于教学改革是迫于压力而匆忙展开的,缺乏理论的构建,难免出现混乱状况而影响改革的效果。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本科教育的就业视角与实践教学的是非功过进行重新审视,试图进行理论的构建。

一、本科教育的就业视角

(一)对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正确认识

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指通过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培训后具备就业能力并以此作为办学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倒过来看怎么培养学生。[1]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强,容易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比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近10年来,“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模式,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也开始成为很多本科高校的选择。对于本科教育应用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不少本科院校是心存疑虑的,院校领导觉得这样会降低学校的层次。由于就业导向教育模式是在高职高专领域中开始并广泛采用的,因而往往被蒙上一层“低层次”色彩。另外,就业导向教育模式是否适合高端人才的培养也是较常见的疑虑。笔者认为上述疑虑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对就业导向教育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

首先,就业导向教育模式并不是只适合高职高专的“低层次”的模式。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都面临着就业任务,这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仅仅体现在其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岗位的不同,而高就业率是它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就业成为大部分大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这已是客观现实。例如,会计专业是高考热门专业,是最受考生关注的10大高考专业之一,但很多考生选择该专业的目的仅仅是觉得会计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一项关于受教育者选择所学专业的动机调查①表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占36.2%,而以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占26.3%,以其他为导向的占23.7%,听从家长要求的占13.8%,而会计学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比例比平均数高出1~2个百分点。可见,就业已成为受教育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都需要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只是具体要求和内容不同。

其次,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与高端人才的培养并不矛盾。就业导向并不等同于就业率导向,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并非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将学生送出校门就业即可,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性”②,形成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就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赋予受教育者在职业生涯中具备应对职业岗位的变换与工作职能的变迁的能力和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进修的能力,与本科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较高层次的智能并不矛盾。另外,就业导向不是指一次性就业,而是多次就业;就业导向不是即时就业,不等于完全排除升学功能。

第三,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本科院校的客观必然选择。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跨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也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与供给方面快速地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用人单位获得了绝对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人才的标准已不再由学校来决定,而是由用人单位或从业团体来决定。用人单位只看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的高低就成为人才的标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筹码。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员工都是非常务实的,他们要的是马上能进入工作状态的员工,因此不少单位对员工招聘提出要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条件。这对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无疑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求职障碍,但我们无法理直气壮地指责用人单位这种无理要求。事实上当前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对实务工作还无从入手,往往觉得学校所学的跟实际工作完全不一样,很多东西没接触过。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确实有权也有理由这样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的有效就业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在2011年,教育部就明确强调高校日常工作要以就业为导向。可见,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客观现实的必然选择。

最后,有必要纠正一些对就业导向型教育理解的偏差。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是以促进就业为宗旨,希望通过结果来改造过程。在这种就业的视角下进行的教学改革,容易将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即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及社会认可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样会导致高校教学工作出现短视行为,过分重视用人单位面试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所需要的能力素质的提高。[2]大学生的就业,不是简单地得到一份工作,而应该是专业的就业③,即大学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或社会上有高等教育要求的工作。

(二)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基础――就业导向的确立

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育应如何开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就业导向型教育一般首先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以就业导向的确立作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基础。本科院校应如何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做法。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会参照高职高专院校的做法――以现实的或预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将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育视为是需求驱动的运作模式,以就业的结果为中心,驱动力来源于就业需求。确立了就业导向的内容后,正确地解读和识别就业需求就成为构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第一步。就业需求的信息源于学校以外的社会,有显现需求和潜在需求。显现需求是“可见的”,很容易识别的;而潜在需求是非显现的,需要人们主动去挖掘隐含的“不可见的需求”。另外就业需求还可分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理性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3]由于教育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学校既要关注可见的显现需求,更要关注非显现的潜在需求,同时还要正确识别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理性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校各专业的就业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进行就业导向的确立。就业导向型被认为是一种“倒逼式”的教育模式,希望通过结果改造过程。因此,我们只要分析就业视角下本科教育需要哪些“结果”,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而“倒逼式” 模式的“结果”自然就是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因而接着需要分析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条件。笔者认为条件就是要具备“就业适应性”,而“就业适应性”可以形成就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能力)。因此,分析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就业能力就可以确立就业导向的内容。而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实践知识的回归与传授

(一)实践知识的回归

受理性主义知识观④的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⑤的传授,认为理论知识就是知识的全部,忽视甚至不承认实践知识⑥的存在。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自古希腊开始就受到哲学家的关注。柏拉图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把科学划分为实践科学和理论科学两个部分。亚里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三种:一是理论知识,又称思辨知识,是指人类为着知识自身而追求的知识;二是实践知识,它是人类为着行动而追求的知识;三是创制知识,它是人类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追求的知识。20世纪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认为知识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技术知识,一种是实践知识。英国科学家、思想家波兰尼经过长期的思索和探究后提出,人的知识有两种类型: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⑦。其中缄默知识不能全部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但在人们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是必不可少的。波兰尼所讲的显性知识类似于理论知识,而缄默知识类似于实践知识。

尽管各位哲学家、思想家的观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理论知识之外存在实践知识,它们并没有从属关系,实践知识是知识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传授知识,而知识包括地位相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因此,本科院校应平衡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应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知识的传授。

(二)实践知识的传授

理论知识通常呈外显状态,可表达性强,容易共享;而实践知识则通常呈内隐状态,具有缄默性,不易把握。因此,实践知识不能像理论知识那样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实践知识需要在实践教学⑧中传授。波兰尼认为缄默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在实践中获取。Robert Brownhill(1982)也在其著作《教育和知识的性质》(Education and Nature of Knowledge)中指出,实践知识“仅存在于实践中,并且获得它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学徒制来掌握,这并不是因为师傅能教给他,而是因为这种知识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与长期以来一直实践它的人相接触才能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传授是同等重要,实践知识的传授需要依靠实践教学,高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获得同等的重视。

三、实践教学目标的新视角

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由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没有独立的目标设计,实践教学往往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目标是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笔者认为这种目标定位较狭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实践知识依靠实践教学传授,开展实践教学是因为要向学生传授实践知识,不是只为了验证理论知识,也不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需要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和培训就业技能。就业视角下的本科教学,实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是完整实践能力的形成。[4]因为只有获得完整实践能力,才是大学生将来顺利参与工作实践的重要保证。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回归于传授实践知识,实践教学的基础目标由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构成。转化理论知识是指大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就业视角下,实践教学目标应呈现三层的结构(见图1)。第一层是基础目标,包括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知识主要解决实践中“怎么做”的问题;转化理论知识主要解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怎么用”的问题。第二层目标是实践能力。实践知识经过提升后形成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经过转化后也能形成实践能力。在就业视角下,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就业能力,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就是工作能力。它主要解决“怎样做更好”的问题。第三层目标是实践智慧⑨。在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后所形成的解决复杂、新问题的本领以及对于未来事物发展做出准确判断的素养。实践智慧是解决“怎么创造性地去做”的问题。[5]本科学生只有四年的学习时间,在校期间能否修成实践智慧较难确定,因此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可以不将修成实践智慧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的创新:基于实践情境点的设想

(一)就业视角下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前文指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的关键所在。如何能让大学生具备“就业适应性”,具备就业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就等于具备就业能力。因为大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实践能力后,参加工作后会将其直接变成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的视角,如果学校或大学生的视角就是就业能力。根据前文的分析,实践知识可以直接提升为实践能力,理论知识经过转化也可形成实践能力。传授实践知识和转化理论知识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实践教学是它们必需的过程。因此,就业视角下本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必须完成让学生掌握较完备的实践能力的重任。“就业适应性”、 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的关系见下图(图2)。

(二)基于实践情境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够完成让学生掌握较完备实践能力的重任?笔者认为,情境教学理论为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借鉴。情境教学理论首先认为学习是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行的,参与应该是真实的,因此要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或真实的任务。其次,身份不仅是一种角色或标志,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联结。[6]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参与共同的实践并成为共同体的一员,置身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承担任务和责任,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者才能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才能真正获得实践能力。情境教学理论以崭新视野来关注学习者在实践情境中的学习,对实践教学提出全新的概念架构,让实践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7]近年来,在法学、商学、工程学和医学等领域的专业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越来越倾向于围绕着一系列的实践或专业的主题来进行,要求学生在一定的专业环境或背景下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进行学习。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法学院进行的“法律诊所学”系列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和技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律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大受学生欢迎并收到很好的效果。[8]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以下三点要求:第一,能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为学习者置身于实践情境中参与实践并从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二,能确保学生有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每一个实践情境点进行学习,因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需要学习者有真心的投入;第三,能将若干实践课程创设为实践情境点,因为情境教学不等于要放弃原本的专业知识学习。当前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是以课程为基础,设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类课程,其中理论课程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实践课程以实践教学方式为主。有些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增加实践课程的所占比例,在理论课程中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实践教学仍然被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剥离出来,作为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并没有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前这种基于课程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无法满足情境教学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第一,实践教学由众多课程组成,一般按课程创设实践情境点,那么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情境点的数量就会就显得太多,令学生无法保证对每一个情境点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第二,按单一课程设置实践情境点的内容会比较单一,达不到培养学生较完备实践能力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的不连贯,使学生难以完整地参与情境学习过程。

如果将基于课程改为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则可解决上述的问题。其设想如下:按照本科四年实践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考虑创设若干个实践情境点,每一个实践情境点构成一个实践项目,然后按实践项目考虑设立若干门课程。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3。

笔者认为,基于实践情境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很好地解决情境教学理论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用的思路。结合前文的分析,笔者认为本科院校可以根据就业导向的内容所需要培养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制定本科四年教学过程要创设的实践情境点,为每一个实践情境点设立一个实践项目。设立实践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实践情境教学的任务,本科院校可以依据实践项目设立相应的教研组织,根据实践情境教学的需要决定相关实践项目要开设的课程。由于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创设实践情境点为中心,以实践项目为基本组织,因而能有效地满足情境教学理论的要求。

五、小结

本科院校的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和实践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导向的内容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就业视角下本科实践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一般技能的获得,而应该是完整实践能力的形成。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创新的思路,本文提出的借鉴情境教学理论进行实践情境教学的创新思路以及基于实践情境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尚未经实践的检验,还存在不够成熟的地方,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注释:

①参见:谢合明等.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基于国内部分高校的问卷调查[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2).

② “就业适应性”一般指个体对工作任务、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本文的“就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的适应性。

③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就业全部是指专业的就业。

④理性主义知识观(rational view of knowledge)亦称“唯理论”,重视理论学科,轻视实用学科。视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教育为最有价值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训练,把理性的训练看得比传授某些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

⑤理论知识是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把握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的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包括知识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

⑥实践知识是与人的行为和行动有关的,尤其是与人的职业或专业实践活动有关的知识,是人们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并在实践中得到确证的知识。

⑦波兰尼认为,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文字或符号来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缄默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个体获得外显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它事实上支配着整个认识活动,对人的行为起定向作用,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最终的解释性框架乃至知识信念。

⑧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

⑨实践智慧是哲学的概念。最早集中论述实践智慧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认为,实践智慧是“就那些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的真实的、伴随着理性的能力状态”。

参考文献:

[1]新文.面向市场办学,针对需求施教[N].中国青年报,2010-07-16.

[2]苏明.就业导向型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中的偏差行为及矫正[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242-245.

[3]李夏生.论就业导向的需求识别[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2):20-21.

[4][7]周建平.大学实践教学的变革:情景学习理论的视角[J]. 高教探索,2009(4):80-83.

[5][8]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46-48.

上一篇:怎么写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类论文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