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0 17:26:47

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9-02

《工程制图》课是当前高职高专师生普遍反应较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难点是学生识图、绘图技能的培养,将复杂的立体转化为平面图形以及把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的空间认识、立体思维活动,大多数的学生都存在难以适应的情况。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在制图的学习中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知识结构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原因。那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解决好哪些关键因素才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认识能力、立体思维和识图绘图的技能呢?以下笔者从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结合来做一个探讨。

一、传统板书教学的特点

在传统的板书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挂图、一个模型、一块黑板完成整个识图与绘图过程。这种方法注重的是绘图过程的训练,老师在黑板上画图,是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即“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由点到线到面再到体而形成图形的。学生在老师的一笔一画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投影规律,清楚整个图形的形成过程。具有示范性好、互动性强的优点,对于绘图而言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但这种传统的方式对于识图有其不足之处。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能力是指物体与视图之间的一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读图与图解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模型很有限,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划,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因此传统方法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效果较差。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要学好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一些概念,然而模型具有吸引力低、不易操作等缺点,同时把本课程中大量且不断更新的二维图形都制作成模型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传统的模型已无法满足本课程的现代化教学要求。

随着多媒体技术特别是三维设计技术在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就变得容易起来。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画出其平面图形(视图),即由空间到平面,再根据平面图形想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完成这种训练,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例如:采用AutoCAD中的三维实体造型比在黑板上画轴测图要快得多),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任意放大、旋转(这在黑板和挂图上是不能实现的),我们就能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视图,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对制图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组织教学,具有生动、高效的特点。但其教学内容多,再加上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就缺少肢体语言,容易将多媒体教学变成机械的放幻灯片、念讲稿,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导致学生疲劳,反而降低教学质量。

三、将传统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优点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了传统板书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再配合用三维模型演示,发挥各自优点,追求最佳效果。下面以讲解“平面立体的投影”为例,谈谈体会。

(一)课前必须充分备课,写出合理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教是首位。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合理性的教案却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来充实和提高自己。教案除了纸质之外,还可以有多媒体课件。当前工程制图的多媒体课件较多,可以直接选用,也可以亲自制作针对所授班级学生特点的课件。笔者选用了湖北水利水电学院制作的“水利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上课时,先介绍“平面立体的概念”

由于所选的多媒体课件有3D模型库,且每个模型都可以用鼠标进行3600任意旋转,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观察此模型,学生有很强的兴趣,从而加深对平面立体形状特点的理解与记忆。此过程中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总结平面体的概念,教师适当引导,并板书在黑板上。接下来,在3D模型库比较多个平面立体形体特征,把平面立体进行分类,并归纳出各类的形体结构特征,也将其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在3D模型库中以六棱柱和六棱锥为例,在黑板上画出各自三视图。在绘制图形时,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教师可以先画出六棱柱的二个视图,然后把3D模型进行左视方向的投影观察,请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其第三个视图。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实现奖励机制,即上台画图正确加平时分,画错不扣平时分。每到此环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意见是对完工后图形的是否正确发表意见,有的是对绘图顺序提出意见,还有的是对视图中图线线型提出意见。汇总意见之后上台同学自我总结,最后由老师给出答案。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也掌握了该绘图技巧。且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笔者只是把投影制图部分做了介绍。对于专业图部分,则更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如从网上下载共享视频,让不能亲临现场的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结合图纸中图样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图示建筑的了解,减少识读困难,并节省课时。教师也可以把图纸中的投影图用三维软件绘制出来,增加学生由图到物的认识过程中的立体感形成等等。

总之,工程制图作为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完全的板书教学和完全的多媒体教学均不能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只有将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才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直观性强,有利于学生接受,从而用较少的学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教与学双方均有新的起色。

参考文献:

\[1\]曹辉,梁飞华.“工程制图”组合教学法探讨\[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8,(14):177-178.

\[2\]吴维雄,张黎骅.工程制图的多媒体教学方案\[J\].农机化研究,2002,5(2):162-167.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 结合 职业教育 感想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入门课程,它是职业教育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把一个具体的机械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再把一个平面图形想象成立体的机械零件,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难的。高职学生源大都是高中筛选后的较差生源,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生源数的下降,乡镇一级的高级中学也加入到职业教育竞争的行列中,生源的质量逐步下降,这门课程大学生学起来都有点难度,对于职校生来说就更不容易了。目前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在《机械制图》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普遍的做法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到了多媒体课堂,将CAD与《机械制图》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对教学质量改进很有帮助,但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过程中应注意几个结合。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教学教师省了不少事,学生也跟着省了不少事,这样课上下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那只能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还可以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土豆块等自制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哪儿无线条?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二、《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但如何安排其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是学过Ⅸ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而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Ⅸ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相结合

职业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以自己为主体传授新的知识点的同时,也别忘了学生这个主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制图教学重在实践,要能观察实物,分析实物,还要能识图和绘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萝或者土豆等自己切制模型,这样一方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另一方面锻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观察截交线和相贯线,图形中难以正确绘制的图线,在实物中就能正确显示出来。在课堂上适时的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同样,在讲一道题之前,别老是自己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先想,先试着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记忆深刻。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 职业教育 感想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把一个机械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再把一个平面图形想象成立体的机械零件,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较难的。为此,各个学校在《机械制图》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普遍的做法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堂,将CAD与《机械制图》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这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改进很有帮助,但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过程中应注意几个结合: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教学使教师省了不少事,但这样上课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和强化重点之处,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否则,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还可以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卜、土豆块等自制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哪儿无线条,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但如何安排其顺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是学《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而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辅,《机械制图》为主,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才。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使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用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相结合

职业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以自己为主导传授新的知识点的同时,也别忘了学生这个主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实现的。制图教学重在实践,要能观察实物、分析实物,还要能识图和绘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萝卜或者土豆等自己切制模型。这样既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观察截交线和相贯线,图形中难以正确绘制的图线,在实物中就能正确显示出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记忆深刻。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 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引言

机械制图是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工具和交流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也是职业类学校机制、机电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直接影响的、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基础学科。多年的实际教学工作发现,由于一入校就学习这门课,学生既无空间思维能力,又无实际读图、画图经验,很多学生都感觉这门课程很难,上课时能听懂,实际作图时却无从下手。

1、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学科的认识

1.1使学生充分认识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制图课程是理工科专业重要的课程,如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到这一点,就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其学习自觉性。为此,我首先在绪论课中就着重说明这一问题。在讲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时举例说明,任何机械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以最简单的钳工和车工生产实习为例,如果看不懂图,就无法生产零件。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机械行业迅速发展,对于每一个未来的技术工人,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们清楚地意识到,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学好。

1.2引导学生正确、辨证地认识难度

机械制图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课,也是学生怕学、难学的课程,在学习机械制图的第一课时我就清楚地告诉了学生这一点。只有知道“难”,才会知道需要多花功夫,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创劲,想轻轻松松地混过去是不行的。但若由“知难”而变成恐惧那也不行。我告诉学生,这门课程的所谓“难”实际是指必须经过认真学习,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若不努力,不认真,就不能掌握,就会感到“难”。同时也指出,尽管这门课有一定难度,但过去还是有很多学生学得很好,我拿出一些历届学生的优秀作业及作品展示给他们看,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他们也可以学好这门课,使学生能正确、辨证地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树立学好它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机械制图打基础

高职学校制图课是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相结合”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其中重点是识图,就是由平面图形想象物体空间形状。机械制图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如何利用二维平面来表达空间形状,以及由二维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形体。因此,学习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至始至终把物体的投影与形体紧密联系,不断地“见形思物”和“见物想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关键之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接触机械制图。若没有挂图、模型,很难让学生想象出它的空间形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挂图和模型来引导学生所达到的效果,是用任何形象生动的言语描述都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和课本中的例题、插图,把课文内容与之结合起来,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像,完成读图、填图、分析图形和绘制物体投影三视图等练习。学生必然很感兴趣,同时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制图的积极性。现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具有了,上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本身。教师上课前写好教案,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让学生吸收知识,懂得去运用知识,这也是关键。

3、教学内容适时调整,紧跟时代的步伐

职业教育对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的做法是:

1.制图与设计紧密结合,引入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制造技术概念,加强绘制和阅读三维图能力的培养。以体为主线,遵循从三维实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认识规律,引入拉伸、切割、并、交、差等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概念,加入构形设计练习,使学生具有一些形象储备,从而方便掌握从三维实体图到二维投影图的转换。

2.减少投影几何的内容,而将点、线、面的投影和立体的投影结合起来讲授,强调投影基本理论的内容,这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相吻合。3.在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基础上,把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课的基本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投影制图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能,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作模式的要求。

3.针对我国已经成功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过去作为选学的第三角投影知识(欧美国家使用,我国为第一角投影)变为必讲内容,并丰富该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利用现代化教学相结合手段,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入手,不要低估或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不可以单一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如果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淡化了直观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课堂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而已。

总之,具备了以上几点,职高学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就不太难了。让学生们从识图到绘图,再从绘图到识图,即“以识知绘,以绘促识”,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的兴趣发挥主导作用时,再加以一定量的习题练习,《机械制图》的学习便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王槐德.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7

[2]刘申立,郭友寒,刘继鹏.三维实体设计与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4).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方法;授课方式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是土木工程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到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这门课程在大一时开设,具有专业介绍引导的作用。课程涉及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及施工图识读等内容,是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只有学好这门课,才能更好的掌握后续课程,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张打下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关键要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的去认识、了解和学习。那么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起到这类作用,是本文要探析的问题。

1课程内容分析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画法几何和施工图制图与识读,内容多课时少,其中画法几何是制图基础,识读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识图能力对施工图的理解和施工组织有着直接的影响。接下来具体的介绍两部分相关内容。

1.1画法几何

本部分内容主要学习画图的基本知识及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它是学习施工图识读绘制的基础。培养学生将空间的三维模型通过投影的方法反应到平面图形上,同时也能将平面图形的投影想象出它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通过轴测图的形式画到平面图上。建立空间的概念,弄清三维形体是如何在二维图纸上表达的。

1.2施工图制图与识图

本部分的内容是课程的难点和重点,从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详图中了解房屋布局、外部构造、房屋高度和内部构造;从结构施工图中学习梁、板、柱、基础等承重构件中钢筋的位置、作用及搭接情况。施工图的识图决定了后续课程的掌握程度,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首先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喜欢这门课;其次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让课程内容变得简单有趣,努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探究

2.1微课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针对知识点的难点、重点、考点,以视频教学的方式展现,时间短、内容精,让学生借助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自主学习,每个视频的时间控制10分钟左右,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创立微课,在教材知识点相应的位置设立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一扫功能既能观看课程视频。学生课前通过视频了解所学内容,课堂上针对难点思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网络平台在线学习

建立网络在线课程平台,让学生在手机上下载智慧职教APP客户端,方便学生在线学习课程,网络平台中包括知识点电子教案、讲解动画、图片及在线练习题,方便学生在学完后直接做题,做完题后答案及解析会直接弹出,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在群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教师授课方式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板书授课方式已经慢慢的被多媒体教学取代。学生在上课时需要图片、动画去刺激他们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不同的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略有差异,如:《建筑材料》增加课堂实验,《建筑施工技术》增加计算机虚拟模拟等。对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学习,加大图片、动画、视频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手工绘图仍然是本门课的重点,因此教师课堂板书绘图过程不能省略,多媒体绘图速度过快,学生难理解掌握慢,对于复杂的几何图形,教师应坚持手工绘图,带动学生一起练习,提高学生手工绘图的质量和速度。

2.4模型展示

课程涉及的抽象形体较多,平面图形已经不能清晰的反映立体空间几何形体,需要借助几何模型加强理解,在讲解画法几何时,投影动画是促进学生学习理解的很好切入点,同时加入几何模型的展示,让学生自己通过看模型想象立体的三面投影,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对于施工图识图课程,可以安排学生去学校的施工现场,感受图纸要表达的真实情景。

2.5实训环节设置

实践的设置是为了及时的检验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训练去找学习中欠缺的地方,及时的弥补。同时,学生偏爱于实践,喜欢自己动手,理论教学过于呆板,提倡学生多动手勤练习。实践训练设置四部分:一、简面图形的几何画法训练;二、几何形体三视图训练;三、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训练;四、实例工程图纸识图训练。

3结语

本文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究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这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后续开设课程的引导线,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是学好专业的基础。教师应该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滕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2(10):172.

[2]刘红艳.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学习效果[J].科技资讯,2015(11):184.

[3]王晓庆.微课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4):83~85.

[4]孙春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195.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激趣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它是衔接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纽带,在课程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实践。因此,如何上好《机械制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1.课程介绍,激发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课程对于新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课程。课程形式、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都不同于学生以前所学的文化课程。为了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学习《机械制图》,从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1介绍中国制图的发展历史。如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等著作,说明智慧的先人早就结合实际归纳了大量图样,为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这是古人对制图认识的最好阐释和完美体现。

1.2介绍国外制图的画法标准。1799年,法国学者蒙日发表《画法几何》著作,自此图样中的图形开始严格按照画法几何的投影理论绘制,统一了绘图方法和标准,为社会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3介绍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作用。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客观的、全面的认识,并了解其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今后在生产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理论的热情。

1.4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机加工车间。通过设身处地的学习和交流,学生对竞赛和生产有直观的感性认识,知道机械加工是离不开图纸的,并参观一些竞赛及产品零件,从直观上提高对学好《机械制图》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想象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空间想象力较强的课程。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能力差的问题,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不局限于教案、黑板、粉笔,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直观教学。

2.1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运用语言描绘、实物操作、模型展览等手段,帮助学生看清零部件的外形或简单的内部结构,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2为了让学生更快地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图形与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其图形和实物均可真实反映,学生感受到精彩的画面和实物的具体形状,能增加感性认识。如采用AUTOCAD软件,通过投影仪把点线面位置确定、组合体应用、剖视图绘制、尺寸标注等在教室中的大屏上进行现场“直播”;还可以把投影变化、相贯线、截交线等投影问题制成三维动画,在屏幕上演示,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到投影的变化过程、三视图的形成过程,降低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3每画一个图,就要给学生一次观摩的机会。画的次数越多,学生观摩的次数也越多,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巩固制图的理论知识,掌握识图、绘图的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总结识图、绘图的规律,提高识图能力。

3.启发教学,开拓学生思维

《机械制图》是一门思维开发性较强的课程。启发式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3.1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加工、细加工,做到对理论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并要根据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

3.2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置“悬念”,激趣。例如,在讲解零件组合体的三视图时,首先,可根据给定的实体轴测图设置问题,如该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分析方法、三视图的遵循法则。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于思维灵敏的学生,应及时肯定;对于“标新立异”的发问与回答,不论正确与否均应予以鼓励,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3.3采取小组讨论、比赛的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补画不同的视图,让学生相互判别正确性、说明原因。可见,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不能随意,而应紧紧围绕讲授内容的要点、难点,针对学生易产生片面认识、模糊认识的地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不仅使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轨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且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精讲多练,提高绘图能力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精讲,就是教师用较少时间,讲好课程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把重点、难点、关键问题讲清楚。多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练,多方面地练,发挥师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绘制组合体的视图时,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是画图、读图的基本方法。教师要讲清它由几个基本几何体组成,各基本几何体的外形、位置,相邻两个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形式;按照每一个基本几何体的所在位置逐个画出三视图,注重根据组合形式正确画出相邻两个基本体视图的交线,这样把单个分析综合起来,得到组合体的视图,就是精讲过程。教师除精讲外,还要保证一定的练习。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尽量与讲课内容、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太易,学生思之无味;太难,学生思之无从;题目要有思考性,使之有利于训练思维方法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那些一看就懂、思考性差、作图量大的习题则不宜选用,力求使学生的每一次练习都有收获。通过精讲多练,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积累图形表象,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能力

《机械制图》课是技工院校通用工种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然而技工院校的生源主要以初中生为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都比较差,对机械制图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并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建立由物―图、由图―物的双向思维流程,并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逻辑、形象思维能力,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技工院校存在的上述问题,我根据现有的教学方法,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引导式教学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由质疑到敢于发问。学习中,学生由“简”到“难”、由“质疑”到“领悟”,经过无数次的循环往复,最后呈现螺旋式的上升。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不会发问到敢于提问,由提出一般性问题到提出经过自己思考的有质量的问题,并由此逐步培养出一种探究的氛围和学风。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先看长方体、三棱柱、圆柱体、圆锥体的实物模型,再去看其三视图,让学生实物模型和视图进行配对,通过熟悉视图和所对应的空间形体,使同学的认识到从平面空间的转换,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如:讲授剖视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一个内部形状较复杂(含孔)的机件画出其三视图。学生们绘制的三视图上存在大量的虚线,且虚线和实线交互重叠,要想标注视图尺寸更是难上加难。这时有的学生会问:这个机件的内部形状复杂,怎样才能清楚表达它的内部结构?由此引出剖视这一节的内容。在学习完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后,又有学生会问:全剖视图和半剖视图的区别?一个机件能否既能用全剖视图表达还能用半剖视图表达?对学生的问题,结合机件的投影画面进行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简洁性和流畅性,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可以用动画直观形象的演示各种线和面的投影,易于学生入门。在进行基本视图的讲解时,可以用动画形式展开展示基本视图,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基本视图的形成及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并且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绘制,这些图形突破了黑板的限制能够在空间任意旋转,使得学生能够更立体直接的从多个方位观察它的形状结构,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图形,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3.分组教学法

《机械制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绘图的技巧,具有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单纯的依靠绘图定理的讲授不可能让学生掌握绘图的技巧,只有通过多动手才能提升绘图能力,进而提高空间的想象力和构思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制图趣味题和一题多解题,让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实践,鼓励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充分展开想象和思考,努力把自己的构想表达出来。还可以公布各小组的表达方案,让小组之间的比较讨论,选择最佳方案。分组教学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之余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发现。

4.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有效的将实物模型、立体图、投影图三者结合,启发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概念。例如“形体分析法”是分析组合体视图常用的方法,但在讲授过程中非常的抽象,如果泛泛而谈很难让学生掌握,因此教师讲授“形体分析法”时,可先对视图进行“形体分析”,然后分析各条线的投影,再对照实物模型进行讲解;或者是先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再对照视图分析讲解。以上两种方法,都要求教师运用基本几何体及有关投影规律进行启发,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投影规律进行“形体分析”。这样通过“物-图”双向结合,提高学生看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差异化教学法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对《机械制图》掌握能力的差异,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级别对应不同的学习目标,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对变化较大的学生及时、合理地调整。差异化教学主要涉及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三个方面。课前准备:教师要准备多元化的教案,即有针对一般学生的普通教案,又有针对如后进生、优秀生的差异化教案,差异化教案可以作为附加内容写入普通的教案中。多元化教案,是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一种有的放矢的具体化教案,解决了以往教案中后进生听不懂优秀生不想听的问题,而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实施。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等级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讲授三视图时,优秀生生需要掌握三视图形成原理及特性和综合运用:一般学生,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用:后进生则仅需要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原理及特性。在进行内容的讲授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问答、课后作业等,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课后辅导:根据不同等级的进行差异化辅导,后进学生主要是巩固当天的新知识;一般学生在巩固新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新知识;优秀学生尝试将灵活将知识运用于实际。

综上所述,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空间想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东超,王玉坤,李学志.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讨[J].工程图学学报.2007(02)

[2]王宗文.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3]董丽琴.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4]黄松林,黄新明.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3)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8篇

境界一:用好教材,准确把握

用好教材就是要充分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基础作用,做到准确把握,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

案例1:认识物体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生:喜欢。

师:那好,前后四个小朋友为一组,我们分小组来搭一搭。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搭什么就搭什么,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搭得又快又好?

学生围成小组搭积木。顿时教室里变的热闹起来。5分钟过后,老师击掌,示意孩子们停下来。因为教室里比较吵,有的学生没有听见老师指令,也有很多学生意犹未尽,根本停不下来,老师只好将搭积木的活动时间延长到8分钟。

师:谁来说说,小组搭的是什么?

生1:我们搭的是一座房子。

生2:我们搭的是一辆坦克。

生3:我们搭的是火箭。

生4:我们搭的是发电厂。

……

教师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主题图实施有效开发,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材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这也是有效教学最起码的要求。

境界二:用透教材,充分挖掘

用透教材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努力寻找、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案例2:认识乘法

(当学生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后,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

师:乘法的用处可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到处都有乘法。老师带来了很多盒子,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投影出示胃苏冲剂(15g×3袋),学生猜后打开验证猜测。其他盒子分别是:牛奶(200ml×12包)、餐巾纸(10张×3层)、21金维他(60片×5瓶)……

再出示六灵解毒丸上的标识:30粒×5支×2板。

师: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请小朋友课后也去找一找这样的例子,看看有没有猜对,把你找到的结果写到数学日记里。

当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用品上发现乘法时,都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真的有乘法!”而且这一情感延续到了课后,他们积极去寻找生活中的乘法,并进行思考、解释,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数学小日记。

我们要走入生活,开发课程资源,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生活化,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共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境界三:用活教材,重组创生

用活教材,要依托原有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创生性重组。

案例3:认识图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再由描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但是,在第一次教学活动时,当笔者一一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立体模型时,许多学生脱口而出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虽然也安排了摸一摸、看一看等活动,下课时还有人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正方体说成正方形,把球说成圆。课后了解到,学生在幼儿园时经常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纸片做手工,所以对这些平面图形已有所认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了干扰。因此,第二次教学活动时,笔者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行比较:

师:这是长方体,这是长方形。找出你的长方体和长方形纸,看看哪个能稳稳地站在桌面上?(举起长方体教具和长方形纸片)

生1:长方体能稳稳地站着。

生2:我把长方形纸片竖起来放在桌面上,它倒下去了,不能站着。

生3:长方形纸片只能平放在桌上。

师:摸一摸,看一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

生4:长方形只有一个平平的面,而长方体有六个。

生5:长方体的六个平平的面都是长方形。

生6:长方体平平的面之中也有正方形。

在认识正方体、球的环节中,笔者也都设计组织了这样的比较。当再次出示立体图形时,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师用教材,要研究学生的现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和调整,不拘泥于书本的限制和原有教案的设计。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应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新课程下的教材,最大程度地开放了教师的创造空间,满足了教师的教学创新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对教学进行自主的建构和创造,引导而不是禁锢,规范而不是限制。当教师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成为自己课程的创造者,才能充分释放自身的创造精神,从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才能真正达成“为我所用”“用教材教”的大教材观。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9篇

1.目标和实施方法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当作教学内容,让学生负责项目的全部工作,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岗位技能。项目教学法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中项目的真实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及教师的指导性。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学生组织并安排学习活动,独自处理项目中的细节问题。经项目驱动,学生能自主查询资料,自主工作,并积累经验,培养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2.作用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信息处理、事务处理、沟通交流、自我管理等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及岗位意识,加强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同时,项目教学法也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其职业教学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二、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的应用

1.项目选择

本项目以某院1号楼工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的贯穿项目,此栋楼属于8层的混凝土结构单元式住宅,首层为架空层,自第2层到第6层,每层为3套一室一厅带卫生间和厨房的住宅,水电全套,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有施工图纸以供学生参考对照。本课程便以此案例为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的主要项目,为学生学习制图和识图提供参考蓝本。同时选择同院2号楼为学生练习的工程项目,此栋楼为8层混凝土框架的教师宿舍,其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每层为4套两室一厅带卫生间和厨房的住宅,要求学生将其施工图纸制订并识别出来。

2.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①指导学生学习建筑构造:教师需组织学生对1号楼进行参观,主要了解每层楼的单元格局及组成要素,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并要求学生记录下所有的疑难点。教师需以本工程项目为中心,组织学生对住宅楼整体及各部分的作用、详细部位等进行讨论。教师需全面总结此建筑的组成部分、功用、构造和使用材料,以及国家对此类住宅的设计要求等。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让学生结合1号楼实况,完成教材中给出的课堂及课后作业。

②指导学生独自完成制图与识图工作:教师需简要地向学生介绍1号楼的图纸分类及其反映的内容,同时将此栋楼的电子版施工图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从平面、立面及剖面进行学习。向其解释投影及投影的表示方法,通过对照图纸讲解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投影原理,帮助其理解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图形;依据建筑的构造部分知识,自房屋基础到屋面,对照1号楼的图纸,对各部分的构造进行复习,同时学习图纸正确的表达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图纸;安排学生对2号楼进行同步观察,自行设计建筑施工图。具体方法为:学生在课后自行参考1号楼的施工图纸,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及建筑方的规定,设计出施工图纸,并按照教学进度,回答有关的制图与识图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按照课程各阶段的要求,学习和制订相应图纸,并在各组员相互探讨中完成课外作业。依据2号楼的实际状况,每个小组完成2号楼一个单元的宿舍建筑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工作,如室内装修图、家具摆放图、卫生器具位置、门窗形状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制图和识图能力。

③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考核:依据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的进展阶段或者知识深度,让几组学生分组讨论后,推荐出最佳的绘制图纸,并由绘制者向全班同学讲解绘制要点及识别图纸的重点难点,最后由教师对其图纸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成绩,其成绩为小组总成绩;同时教师还需对每位同学各阶段的作业及表现进行评分。每位学生的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阶段作业成绩+制图与识图成绩。

3.实际应用的要点

①选择的项目: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选择的项目必须源于生活中的实例,需与建筑制图与识图的知识点相契合,同时项目教学法选择的教学内容也需为典型的知识点。

②对于教材与项目两者的关系,需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依据课程的章节进行,需要有所取舍,也可组织教师编写与项目教学法相符的教案。

③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因此,学生在绘制施工图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其想法过多干预,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识图形教案范文第10篇

创设情境,诱导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有效情境,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把2盒牛奶平均分给爷爷、奶奶,每人几盒?(1盒)把2盒牛奶平均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人几盒?(半盒)半盒如何表示呢?今天有一个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它就是专门帮我们解决半盒怎么表达的,她的名字是――分数。”这样的新课导入,学生拖动分牛奶,在分的过程中产生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目的。

提供资源,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带给教师的不仅是方便,更是广阔浩瀚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备课时间缩短了,精确率也更高了,课件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加突出,还能恰到好处地批注、强调。电子白板的运用,彻底改变了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将空间和时间交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再也不用瞪着眼睛等老师的板书内容了,问题的解答思路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操作,一步步在白板上展示出来。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课件相对照,不断激发自己继续思考,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探究活动的主导者。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利用白板上的图片,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拖拽平均分组,发现剩余,从而理解余数。工具模板的生成、遮盖、翻板、问答,活动模板的分类、字谜、排序、选择、配对、隐藏,交互式和多媒体,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上,既方便,又形象,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参后面的多媒体资源、教案后面的素材资源、陕西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渭南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众多资源的利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刺激学生感官,超越时空限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这么多的优势使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上大有用武之地。图形的运动分为合同运动和相似运动两种形式,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讲的是合同运动,本质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位置发生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丰富教材内容,融入现实问题,笔者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设计了参观加工厂的动态画面,有生产线上的啤酒瓶在移动,电动大门在移动,风扇在旋转,工程车在前进,工人叔叔安装电灯等。然后让学生们观察:画面中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哪些物体是平移运动?哪些物体是旋转运功?结合生活实际,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图形的运动。

概念教学,突破难点

抽象性是数学的一大特性,数学概念是数学抽象性的突出表现。概念教学作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在传统教学中即是重点,也是难点。现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难点被成功突破。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想出了两个办法:一是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求和,二是撕下三个内角,拼起来看得到一个什么角。笔者用捕获的方法把三个角剪下来,再拼起来得到180°,学生们耳目一新,说太神奇了。一个学生在日记里写道:今天的数学课很神奇,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捕获下来,再拼在一起,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太有创意了。多媒体教学将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静中有动,挖掘内涵,丰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易于理解。

乐于探究,感悟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是数学知识的灵魂。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蕴含在教学中,如直边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体现了微积分思想。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通过将平行四边形沿其高切开,转化成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向学生介绍通过“割圆术”推导圆的周长时,让学生感受极限的思想。推导过程中,有的同学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圆,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长度;一个学生用线绕圆片一周,量出它的长度。这些体现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也展示出解决问题的多样性。这些推导过程运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轻松地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立体观察,培养空间观念

观察是学生认识图形的必要过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课件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以及空间整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空间观念。这些不同空间的展示,甚至是连续的动态的展示,就像是开放题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其感悟理解。

利用模板,突破重点

电子白板有工具模板、活动模板、其他模板,巧妙地运用模板,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把2朵蓝花看作一份,红花有这样的3份,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利用无限克隆的方法再添2朵红花,这时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再添2朵呢?红花如果有10个2朵呢?有100个2朵呢?通过变式,改变几倍数,及时类比,进一步认识“倍”,突出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展示教学内容,揭示知R的形成过程,展示思维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书法教案范文 下一篇:古诗三首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