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02 05:18:32

长江诗句

长江诗句篇1

1、《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3、《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来源:文章屋网 )

长江诗句篇2

一、先景后情,景为情设

就是说一首诗先写景再抒情,景与情的句数并不固定,只不过写景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才是写景的“目的”。如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的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怀。写景不是单纯地写景,而是有意布设一个“清幽安闲”之境引出“闲适”之情。又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写景时诗人精心选取了夔州江边八种典型景物,借此营造肃杀、悲凉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抒写自己的身世之悲、忧国之情,就顺理成章了。先景后情,景为情设典型的例子还有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王昌龄的《闺怨》等。

二、开门见山,起笔抒情

这种情况类似于散文的开门见山。因为情感非常强烈,有点抑制不住,所以起笔就抒情。如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起笔就盛赞江南风景如何之好,抒发作者无比喜爱之情,接着特写江岸春花之红艳、江水之碧澈,面对如此景致(和北方初对比),作者情不自禁地反问,呼应开头。再如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魂梦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起笔突兀掷出“恨”字,恨之深,直入梦中。梦中昔日游上苑的情景何等气派,何等威风,可眼下只能以泪洗面。作者无须再说下去,读者已被这种扑面而来的彻骨之恨揪住了心。

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异乎寻常。

三、以景结情,余味无穷

古诗结尾的方法颇多,只就情、景说,有以抒情结尾的,有以写景结尾的。以情结尾属常式,更普遍一些。但若要论艺术感染力,恐怕写景结尾的要强得多。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如夏完淳《即事》: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这首诗情景各半,一三联直抒抗敌复国之志,二四联描写雄豪悲壮之景,是一首先情后景的“非常规”诗。作者开首直抒胸臆,愤慨之情跃然纸上,与前面的《忆江南》、《望江南》、《无题》等起笔方法一致,但艺术上稍逊一筹;最后一句,颇得王昌龄《从军行》结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之神韵,因此一句,境界全出,大大提高了诗的艺术感染力。此外,类似的还有刘长卿的《酬李穆见寄》、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许浑的《谢亭送别》、秦观的《浣溪沙》等诗词的结句。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类诗虽然句末写景,但前面并不全是抒情,有的或叙事或议论,由景而情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融情于景,情景合一

融情于景就是通篇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

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妙合无垠。

张继《枫桥夜泊》也是这样一首典范之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把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以及半夜里传出的寒山寺钟声,有选择地加以组合,看似没有一句抒情,却句句都在写羁旅人飘泊异乡的孤茕寂寞的心境。属这类的名作还有杜牧的《江南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以上举例是就通篇而言。当然,融情于景的例子不限于整首诗,古诗中更多的是一句之中的融情于景、情景合一。可以说,凡是写景的诗句,都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情和景是难以分离的,只不过景是外显的,情是内隐的而已。

景与情是诗歌创作的两大要素,两者不可分离,古人在这方面谈论得很多:“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向背”(谢榛),“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胡应麟),“情境名为二,实不可离”(王夫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

情和景如何结合,诗如何布局,全在于写作需要。情和景结合得好,诗的境界就高,王国维说:“有境界者自成高格。”

长江诗句篇3

关键词:李白;早发白帝城;思想;艺术

众所周知,李白是胸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才参加永王李幕府的,结果李兵败被杀,李白落得被判流放夜郎。759年春天,在经过十几个月的艰难跋涉,过三峡到夔州时,李白突遇特赦得回。诗人得到解放,心情是多么激动,精神是多么愉快,神思有如电击星流,写下了《早发白帝城》这首千古绝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似脱口而出一般流利、自然。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诗人告别了这里,就要乘船顺流而下了。据实写来,朴实、自然,似乎也很平直。可以看出这一句是与郦道元《水经注》“朝发白帝”句有渊源关系的。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的无穷创造力,所以这一句又不是简单化用“朝发白帝”句,而是更生动、更精彩、更有情韵。先用一个“辞”字代替了“发”字,“辞”是辞别、告别,不但暗含了“发”的动作,而且还有出发时的情态。“发”只需要一个地点,而“辞”除了要有地点之外,还要有对象和情感。别了,流放生涯的最后一站――白帝城!别了,漫长难挨的流放生活!这一字之改,为我们留下一个生动的场面,使我们体味出更深的意境。再看“彩云间”,这三字顿使白帝城生辉,为全诗增色。白帝城建在江边高山之上,濒临长江,常有云雾缭绕,所以说白帝城在云间并非言过其实。然而我们仅以为诗人是在描绘景物,借云以显白帝城之高,那也是不够的。这也是写诗人自己,早晨站在“云间”向“白帝”城“辞”行,诗人形象也借之异常高大。尤其用一“彩”字形容“云”,不但把辞行的环境渲染得灿烂辉煌,耀人眼目,而且把诗人喜形于色的心情,容光焕发的神态也衬托出来了。试想一个被流放的罪人突然获得解放,是多么兴奋,多么激动啊!此时此刻,不给“云”着上色彩不足以抒发欣喜之情,色非五彩也不足以显喜气溢满胸中。彩云笼罩着白帝城,彩云拥抱着诗人。此时,诗人似乎乘着彩云和白帝城挥手告别。这一句,有实写,有虚写,有明写,有暗写,看似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实是充溢于胸的获得新生的喜悦之情的迸发,有出神入化之妙。

“千里江陵一日还”承接首句,从容稳妥、自然天成。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里“一日”,“千里”,是从两极进行夸张:缩短时间、拉长距离,以造成“快”的强烈印象,抒发诗人刚从白帝城启程,就恨不得一下子回到江陵,回到自由新天地的迫切心情。情感因素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的主要原因。“还”字音韵优美,亲切动人,说明诗人选江陵为出峡的落脚点,除了《水经注》“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依据外,还有两个深层的个人情感因素:第一,江陵是诗人25岁出川仗剑漫游的第一站,留有诗人青年时代美好的回忆;第二,江陵是永王李陵“指挥东巡”的大本营,诗人歌颂并跟随永王东巡,而结果因此获罪长流夜郎。还江陵,既可追索青春时光,又可为自己辩白雪耻。江陵代表着广阔、自由的新天地。这两句,诗情澎湃,笔锋凌厉,喷薄而出,奔泻如流,实起虚接,妙合无垠。

“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诗人又宕开一笔,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江上舟中吸引开,让我们去谛听三峡两岸的猿啸声。猿是三峡地区最富于地方特色的动物,猿啼又是船行三峡经常听到的声音,所以猿声入诗异常自然。诗人着重渲染的是“啼不住”,即猿叫声还没有消失,极言时间之短。结句“轻舟已过万重山”,又将着眼点放到船上。这是一叶“轻舟”,飘在江中,顺流而下,如风驰电掣。一般地说,船体小称轻,水大衬轻,流急显轻,但诗人说“轻”而不说“小”,固然是写江水浩大,船行迅疾如飞;同时更为了显示乘船人如释重负,心情喜悦轻松。“轻”字内含的轻快欢愉之情恰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又是全诗结构的情感脉络。“万重山”,极言三峡地区重岩叠嶂,峰峦万千,有夸张的意味。以一瞬间而飞越万山,履险如夷。获得自由的诗人何等的豪迈!真是度尽劫波精神爽啊!三、四两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正与反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又一次强化了第二句“一日”“千里”的极短时间与极大空间的鲜明对比,使船行如飞的印象铭刻于心。

夸张与想象是浪漫主义的两大特征。全诗四句,一实三虚,虚实结合,以虚为主。在彩云间启程,从万山中掠过,浩浩然,飘飘然,何其快哉!没有想象就没有夸张,没有夸张就缺乏浪漫。“一日”“千里”是夸张,“猿声啼不住”“已过万重山”也是夸张。久陷厄运,一朝获释,不夸张无以宣泄欣喜之情,非想象难伸无限向往之心。诗人借助夸张,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度尽劫波后的欣喜之情。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潘志新.优秀古诗文研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吉林摄影出版社编.唐诗三百首[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1998.

长江诗句篇4

题目: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后两句扩展成一段不少于80字的文字。

诗句解读:

有人说,这首诗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向往。因此,诗的基调是轻松、愉快的。黄鹤楼本来就是仙人飞上天去的地方,而“烟花三月”则是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似乎是写景,其实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说明了目送时间的长,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心潮起伏,就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只有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做准确的扩写。

误例:

1、春意盎然的三月,鸟儿在歌唱,花儿在微笑,母亲和儿子在那古老的黄鹤楼分别。儿子即将西行,去扬州打拼创造他的世界。儿子上船了,母亲眼中充满了依恋。母亲望着渐渐远去的儿子,很不放心。此时一别,何日再见。船转眼间就消失在天际交界处,儿子就这么走了,母亲仍旧站在那里,任凭江风吹拂着她的脸。

(该语段把文章中的主人公和友人的分别,变成了母亲和儿子的分别,显然不当。)

2、江边的风吹得人有些心寒,单薄的衣服裹着瘦骨嶙峋的身体。诗人放眼望去,江水一望无际,朋友的帆船像一片叶子,飘然而去。此刻,诗人心中欲哭无泪,只觉得胸中的那颗牵挂的心飘向水天交接处。

(该语段没有准确把握原诗的内涵,扩展后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所描述的意境。)

3、阳春三月的一个早上,我和好友来到黄鹤楼,站在黄鹤楼下,彼此相顾无言。“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朋友作揖告辞,登上行船。船离岸边,朋友向我挥手告别。我无奈地挥一挥手,想把他的行船招回,可那船渐行渐远,消失在水天一色的远方,我怅然地放下手,走向来时的路……

(其实,诗句的扩展应该是一种镜头式的描写,不单单是记叙。)

4、江水静静地流淌着,老朋友就要离开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为他送别。看着渐渐远去的船,心中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缓缓流动的江水带着朋友、带着朋友的船向远方漂去。远处,江天相接,朋友的船也渐渐消失……

(缺少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只是在字面上做文章,类似于翻译,显得单薄、没有意蕴。)

5、在一望无际、辽阔的江面上,一只孤独的小船摇晃不定;犹如一只白鹭,孤单寂寞地在江面上漂着,似乎找不到方向,茫然不知所措。那江水似乎没有尽头,孤帆总在它的手心转动而无法挣脱。站在这一叶孤舟上,诗人眺望远方,只看到江水正滚滚流向天际,看不到尽头……

(该语段背离了诗句内容,诗人不是在船上,而是在岸边,没有理解诗句。)

6、朋友决定了,他将乘坐英国的“玛丽女皇”号远洋双桅帆船环游世界。岸边的帆船如此美丽,犹如一座海上宫殿。锚已经拉起,船上的朋友在朝我挥手告别。帆船乘着风,向外海全速驶去,很快消失在天边……

(失实,想象过于离奇。)

其实,诗句的扩展,首先应该抓住字面上有形的事物加以描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形的,如地点:黄鹤楼;人物:诗人和朋友;场景:暮春、碧空、孤帆、江水……无形的,也就是看不到的,但可以体会到的,如烟花三月的美丽春景、作者内心的向往之情、扑面而来的和煦的春风……抓住了这些,我们就既可以绘形,又可以绘色,尽情挥洒;既可以描写景物,又可以抒感。有景,才能借景抒情;有情,才能寓情于景。我们还可以采用修辞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如:

1、你是江上的一叶扁舟,当你扬帆起航,远处的碧空便包揽了你纤弱的身躯。渐渐地、渐渐地,你完全投入了水天一色的怀抱。你留下了一片深情,一半在我这,一半乘着滔滔的江水,一路追过去,追寻那美丽、那繁华……我守着这一份期待,向你眺望……

2、阳春三月,微风习习,百草丰茂,老友即将去扬州了,那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我俩漫步黄鹤楼,举目四望,到处都是春意盎然。长江水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可谓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朋友登上了船,升起了帆,我挥挥手向他道别。船渐行渐远,消失在水天相接处……

3、站在栏杆边,碧蓝的天空如翡翠般洁净,仿佛触手可及。风吹在脸上,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江水滔滔,流向远方。朋友的船,如一片叶,在江面颠簸,顺流而去。只留下若隐若无的白点在视野里摇曳。天尽处,是江天朦胧的连线……

归纳起来,诗句扩展要尊重原文,不能背离原文所描述的意境和内容;不能凭空想象,失去原文的本意;不能变成字面上的简单解释;不可主次不分,乱扩一气。扩展时的遣词造句要简明、连贯、得体,保持文意一致。此外,还应注意揉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于一体。

专项训练

长句变短句

1、把下面的长句改为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不要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001年全国卷)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里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1991年全国卷)

地方法院今天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由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组成的复句。要求:内容不能遗漏,原意不能改变。

建于公元前2700年――前2300年间的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郊的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这部为新世纪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奠基的好书搜集整理了许多以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为重点的既对史事有概要介绍又略有分析的能让读者得到探究语文教育规律的线索的研究资料。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诗句篇5

论文关键词:诗歌,鉴赏,经典,范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这是一首和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开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也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撩逗得黄莺儿婉啭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蘋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同时也自然地转到尾联,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怀念中原故土,点明思归的主题。全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

范例2:

度大庾岭(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起句扣题直叙,诗人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将要辞别故国了,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驿车,驻足远望家乡。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但在诗人眼中鸟儿是“南翥”的,花儿是“北枝”的,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颈联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刹那间,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一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不敢有所怨恨,以直抒胸臆作结。全诗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

范例3: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赏析】作者离开扬州从长江回洛阳,路上写了这首诗寄给一位姓元的朋友(校书是官名),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首联中的“凄凄”突出了长江烟波浩渺的景象,以一叶小舟泛于浩渺之长江,更令人凄怆。颔联表示了作者对扬州依依不舍的浓情,虽在归去之途,但扬州那听惯了的钟声,却又依稀传来;那看惯了的花草树林,又历历出现在眼前,一种离开与不舍的矛盾心情交织在一起,写出了他对扬州的一往情深。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颈联再写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从分手就想到聚首,足见其对朋友的深情。最后一联富有哲理,指出了人生的遇合,人生的命运是难以预测的,正像漩涡里的船,不是被水带走,就是在水里打旋,是不由自己作主的。诗人借对扬州景物的留恋,表现对扬州的感情,借“世事波上舟”的比喻,形象地揭示了人生无常的规律。语言朴实自然,这是此诗的特点。

范例4:

访城西友人别墅(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赏析】这首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的起笔,就将读者带到了城外的郊野。通过对“桥西小路”的描绘,告诉我们,诗人已经出了城,过了桥,缓步走在向西曲折延伸的乡间小路上。“日高犹未到君家”,紧承上句,表现他访友途中的心情。“日高”两个字,写出旅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的奔波和焦急。接着又用了“犹未”二字,更把他会友急切的心情突出地刻画了出来。最后两句:“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依然没有提到“君家”,而是一味地表现进入友人居住的村庄后,一边寻访,一边张望的所见、所感。从“多相似”的感叹声中,可以想象出作者穿村走巷、东张西望的模样,和找不到友人别墅时焦急与迷惘的神情。虽然由于寻友心切,首先注意的是“门巷”,可是张望之中,一个新的发现又吸引了他的视线:真美啊!家家户户的篱边屋畔,到处都种植着城里罕见的枳树,洁白而清香的枳树花正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怒放!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以境写人的烘托手法。在这首诗里,被访的友人压根儿没有露面,他的别墅是什么样子也没有直接描写,诗人写到踏进友人村庄寻访就戛然而止,然而,就从这个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中,也能想象到这位友人的风采。这种写法清新别致,更耐人寻味。

范例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把景语变成情语。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结末两句,是词人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好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范例6:

捣练子(南唐)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赏析】这首词是写寒夜闻砧声的。自古以来,砧上捣衣或捣练的声音一直成为夫妇或情人彼此相思回忆的诗料,因之常与离愁别恨相联系,这首诗就是反映这种情感的。开始二句写人所处的环境。院在深处寂静无声,庭又小巧空而无物,前句写静,后句写空的原因。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了庭院的寂静,而且也把人物寂寞而无侣的心境衬托出来,并为砧声的传来铺叙了环境。接着写阵阵寒风送来阵阵砧声。“寒”字既表明天气初寒是裁制衣服之时,又以此状砧声,有砧声使人心寒之意。两用“断续”既将砧声之远,需借风力才能送至这深宅小院之中准确地表述出来,又将人物随砧声的断续而心潮起伏,愁思难平的情态描绘出来。最后两句,以景写情,景物凄凉,离情难堪。“无奈”言不堪其苦,以下逐层交代出所以不堪其苦:“夜长”愁也长;“人不寐”愁难排遣;“数声”砧声不止,愁思难平;“月到帘栊”月色朦胧人更凄苦。情和景高度和谐统一。通篇无点题之笔,但处处写离情,情包含在景中,从景中透露出感情,极为含蓄。

范例7:

点绛唇(宋)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赏析】此词是一首咏物词,全词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咏物与抒情熔于一炉,在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是全词之主旨。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

范例8:

绝句(金)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赏析】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范例9:

江天暮雪(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赏析】本诗的前半四句,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的雪景图。“玉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月启》“玉雪开六出之花”意,形容绝妙,“卷”字见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长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细部的、动态的观照,“白浩浩”是总体的、静景的印象:语简而意象丰富。“雁影”句表明已届隆冬的时令,又隐用雁度潇湘的本地风光来暗示“江天”所属的地域。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而且写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种瞳瞳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后半部分,诗人在画面中安排了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区的渔翁,这位渔翁已登返棹,“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不记巴陵道”既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又见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船自流”的结果,是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杳的痕影;这一余韵袅袅的结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传现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全诗首尾映照,动静相间,意境高旷。

范例10:

[中吕]满庭芳(元)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家。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

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僧抬。

【赏析】此曲是作者登镇江金山寺眺望远景时所作,描绘了自己看到的山水相接、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表现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开首三句写景及发思古之幽情,“天风海涛”四字将长江的开阔、浩渺写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陶醉于祖国美丽的山水之中,饮酒作乐,优哉不哉,自得其乐。正为这一点,作者也效法古人,到此欣赏山水风光,“闲”字写出其悠闲自得的神态。“日远天高”是一派开阔景象,后两句用对偶将长江烟波浩渺、两岸山水相接的情景写得很形象,表现了空间的无空无尽,人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最后三句,作者从远眺所见之景中顿悟:“所谓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应该‘了’了。”于是他决定,不用和尚规劝,主动入山为僧。此曲通过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揭示作此曲的目的,画龙点睛。

范例11:

访客舟中(明)陈宪章

船中酒多少,船尾搁春沙。恰到溪穷时,山山枳壳花。

长江诗句篇6

关键词:旅游地理;诗词;教学

一、巧用诗词,形象生动,激发兴趣

我在讲授“南岳衡山”的时候,引用了清代学者魏源的《衡岳吟》中的诗句:“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duò舵)。四旁各展百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诗句形象生动,既描写了五岳的特点,又清楚地指出了衡山的山势在五岳中有它独特的地方。学生被诗句中生动的比喻吸引住了,自然有了了解衡山的兴趣。后来我又引用了著名诗人李白的《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让学生在欣赏诗人优美词句的同时来体会南岳四绝之一的“祝融峰之高”这种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效果很好,有的同学甚至养成了抄录老师授课中诗词的习惯,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巧用诗词,给学生以艺术美的享受,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授南昌市的名胜古迹――滕王阁时,我介绍它依临长江支流赣江之滨,南昌城边,当夕阳晚霞映照,人会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被诗句带入优美的意境,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转为愉快地欣赏过程,自然产生了一种将来有机会要去看看的愿望,这样使学生学习旅游地理课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书本知识上,而是更进一步地教会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在讲到武汉长江大桥时,我引用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句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几句词让我们自豪于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的同时,领略到武汉长江大桥雄伟的气魄。每当我在授课中引用诗句来赞叹祖国千姿百态的风景时,学生不仅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巧用脍炙人口的诗词导入或结尾,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很好的效果

北宋诗人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千百年来众口传诵,学生也都已在小学或中学学过,所以我在介绍庐山的时候用它来引入,学生在老师朗诵至一半时往往会抑制不住表现的欲望而大声地附和,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同时也给整节课的气氛开了一个好头。

四、巧用诗词,化难为简, 增强记忆

长江三峡自古闻名,描写三峡的诗篇很多,在讲解时可先用“万峰攒天天为缩,天落峡底光如烛,夔州诸山逼江来,长江不受山约束”的诗句来形容整个三峡的形势,使学生了解瞿塘峡雄伟的特色(瞿塘峡又称夔峡)。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同时学生也容易理解下行船的速度之快及流速之大。还可让学生对比诗句“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黄牛指西陵峡中的黄牛山),可得出上行船之缓慢困难及西陵峡滩多水急的特点,从而记住三峡各自的特色,即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

又如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安徽九华山在唐代以前称陵阳山、九子山,缘何改为九华山?是由于李白的诗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广为传诵,学生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记住了九华山的名称由来。

总之,选用诗词用于旅游地理的课堂教学之中,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有它的独特功效,但并非“信手拈来,俯首即是”那样随意;如果选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令人觉得牵强附会而产生厌恶感。所以引用诗词时要恰如其分,还要和教学上的其他方法紧密联系,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东方来.诗文地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长江诗句篇7

关键词:心灵感悟 纯景物诗 情感

在古代景物诗中,有情景交融的,它的意向、情态、心态都容易解索,其特点是借景抒情,可以当做抒情诗读;有景语中含有情语的,其情语蕴涵于景语之中,虽然不直接抒情,但其情蕴也是有踪迹可循的;还有一类景物诗,无一字言情,仅仅勾画出一幅画面或者一个图景,即纯景物诗,阅读这类诗,必须用心灵去感悟它所包含的情蕴。本文着重谈谈对纯景物诗的感悟。

北朝民歌《敕勒川》就是一首纯景物诗,但如果用心灵去读,就会深切体会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浑奔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接上面的背景,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弘。同时,抓住了敕勒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了天空之苍茫、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综观全诗,在巍峨绵延的阴山脚下,在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随着风儿时缓时疾,才可隐约望见掩映在蒿草丛中自由自在地吃着草儿的牛羊,乍读起来,难免在意识中笼上些许苍凉;再细细品味,则令你觉得无尽的繁盛、殷实与富庶。扬鞭策马在这绿浪无边的原野之上,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真实轻松。辽远的天空,茫茫的原野,繁茂的芳草,时隐时现的羊群,又蕴涵着一种原始的苍茫,而这种原始之中又彰显出一种敕勒人所独有的强悍、粗犷与豪放。这就是原始的魅力。这首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颂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和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也无一句情语,但丰富的情感蕴涵其中: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望天门山》,一句一特写镜头,在镜头里,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白描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使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慢慢揣摩、细细体味,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的神韵:人在舟中立,舟在江中行,所见都是动态的“望”。高超的手法使《望天门山》具备了“道是无‘望’却有‘望’”的境界。综观全诗,主题的精神面貌,诗人的人格个性及蕴藏其中的豪情、力量,都从客观景物的直观观照中显露出来,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再看看晚唐诗人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华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华,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的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美景的客观描摹,生动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宋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也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千古名篇: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前两句通过庭院的干净和美观来写人。首句是以“净”写人,第二句则是以“美”写人。院子里干净得连一丝青苔都没有,这在多雨潮湿青苔遍地滋生的江南实在太不容易了,而湖阴先生的院子却是这样的“净”、“美”,足见其勤劳有加。写出了村居主人热爱生活的情趣,虽含有诗人赞赏,也还属于客观写照。再看“花木成畦手自栽”一句,湖阴先生的院子不仅干净,而且还栽种了“成畦”的花草树木,并且是他亲手栽种的,这不仅看出了他的勤劳,也反映了他的爱美之心和乐于创造美的崇高情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是以庭院之外的山水环境写人。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却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的呵护之举,“山”对“人”的友爱之情,这就赋予了原本没有生命和意识的山水以人的情感,这为何故?岂不是因了湖阴先生人格才至于如此的?特别是“排闼”一词,生动地写出了“两山”“送青”的急切情态。这两句诗在修辞技巧上,也堪称典范,诗人将对偶、拟人、借代多种修辞手法融汇在一起,把山水描写得有情有义,鲜活灵动,妙趣横生。因此使这两句诗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能成为千古名篇还在于它运用了映衬和拟人手法。如果说庭院的美是人的创造,那么环境的美则是自然的神来之笔。两者互相映衬,组成了一幅内与外、人为的美与天然的美完美结合的境界。特别是后面一联,把山与水拟人化,绿水为主人“护田”,青山为主人“送青”,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与自然景物对主人的情有机融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作者在青山绿水的观照中看到的是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烈情怀。退居乡村他并未消沉,而是在自然中得到乐趣、寄托和心灵的契合,重新找到人生价值。而那种人与山水、与大自然似乎要热烈拥抱的急切和激情,又使这位退居的宰相有别于淡泊恬退的山林隐士,勾勒出他执著、热烈的个性特征。

最后再看一首景物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首二句是由衷的赞叹,赞叹中却表露出诗人的个性:他能于眼前具体景物中超越出来,在四时风光的大背景上观照出六月西湖独具的特点,这实际上是他重个体情态的哲学观和艺术观不自觉的表露。后二句对荷花荷叶的描绘更独出机杼,把本来优美秀丽的西湖荷花渲染成了接天映日的壮丽景象,鲜明强烈得令人炫目的红绿色调,平视远接天,高视上映日,两个维度无限扩张,充满了天日之间的整个空间,组成一个壮丽无比的荷花世界。天地间万物都消失隐退,让位于荷花,而荷花当仁不让地把自己独具的红绿色彩和强烈的生命意志扩张到了天边晓日。绿色因接天而更加碧透晶莹,红色因映日而红得炫人眼目,都达到了红绿色彩,也是自己生命情调的极致。诗人笔下的荷叶荷花,已经成了主体生命意志、心灵力量的外化,接、映是主动,是主体力量、个性、意志的张扬。

上述纯景物诗都无直接表情的词语,但是如果靠心灵去感悟,就能领会到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可知,每一首诗作都是他们心灵的产物,我们也理应用心灵去感悟。

(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诗句篇8

关键词:望天门山 古诗 教师教学用书 商榷

《望天门山》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在这课的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来说说《望天门山》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诗句描写的画面。为了给教师作参考,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10页中给出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对后一句诗“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解释:“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是非常贴切的。虽然句中并没有形容“小舟乘风破浪,飞驰而来”的字眼,但从诗歌第一、二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能让读者感受到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以及由于两山夹峙,宽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奇观。可以想象得出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坐在小舟上,随江直下,自然会产生一种乘风破浪,飞驰而来的感觉。然而对于前一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解释为“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则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从诗句的意思来看,这一句写的是诗人随舟顺流而下时,望中所见夹江对峙的雄伟的天门山越来越近,从而产生一种两岸的青山相对而出的感觉。对此一句诗,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中提到:“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释,则让人有种“雾中望山,若隐若现”的感觉,未能体现出“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的那种“相对出”的感受,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

其次,从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来看,在这一句中运用了动静手法,化静为动。《唐诗鉴赏辞典》中指出:“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在这里,诗人单用一个“出”字,就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而《教师教学用书》的“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的解释,则少了一点诗中所描绘的那种“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的美感,也反映不出诗人在句中运用一个“出”字,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

最后,从实际情况来看,诗人“望”的立脚点是在小舟上。舟行在宽阔的江面上,人在舟中,可以放眼四望,“青山”“碧水”“夕阳”等景物应该是一直都在视野之中。诗人坐在小舟上,顺流而下,两岸的青山因“由远及近”,应是看得“越来越清晰”,而不可能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

对“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句诗,是否可以仿照《唐诗鉴赏辞典》所讲的那样,给出其意思:“两岸的青山扑进眼帘,显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身姿”。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给出这样的解释,他们可能不容易一下子弄明白。但如果引导他们回想一下,平时他们坐在飞驰的火车或汽车上,张眼往窗外望,路两边的树木、房屋等景物,是否也会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觉。这种联想,将会有助于他们对这句诗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想象出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参考文献:

1.语文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中心: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2.俞平伯等人.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月

上一篇:飘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关于书籍的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