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19 11:08:29

教程设计

教程设计范文第1篇

专业知识资源整合与学情状况实际相结合。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和学员实际等预先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专业知识和各类教学资源整合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础。同时,开放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学生多以成人为主,要兼顾工作、学习及家庭,学情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及学习为主,教学设计完全是为学生服务的,教材及其它教学资源的知识性与学生以往知识的关联程度,影响着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尊重教材知识体系的原则性与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的灵活性相结合。

教学原则性与创新教学灵活性相结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坚持传统教学的原则性还要不断创新,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教师”要转变为“导师”,传统的“教学”要转变为“导学”,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导引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开放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使用多媒体课程课件,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主动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注重的是研究如何“导”,而不是强调如何“教”,因此在坚持教学的原则性的同时要与灵活多变的导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相结合。

开放教育教学设计的技巧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的个性化体现,教学设计在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改精神的同时,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及水平。

1、以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学习兴趣。开放教育以成人为主,知识系统性差,分析理解能力强是他们的一大特点,选取适当的案例作为切入点,摆脱教材上理论的枯涩,更能吸引学生,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专家编写的教材和网上专家讲课的视频或IP课件只解决了教师教学活动中“教什么”的问题。由于学校的办学层次、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转变成“怎么导”的问题,呈现出多样性特点,要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科学合理的导学设计能使转化研究具有可操作性,使导学效果趋向最优化,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是人们探求知识遵循的普遍规律。案例教学中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的提出,无论师生谁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求知欲望。

2、以知识基础为背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之所以叫导学,就是指导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诱导学生的潜在的学习激情与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过去的学习中已掌握的知识为其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拓展、引入新知识,便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3、以职业规划为主线,完善教学内容。开放教育课程教学的魅力在于她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帮助人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师生的远程互动,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具体化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内容及工作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疑点、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各种困难。这种教学内容的定向补充也是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断补充和完善。

4、以资源建设为落脚点,实现角色转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多种媒体并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进行的,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学主客体异地,教学时空分离,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要通过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媒体进行自主性学习,接受必要的辅导、答疑等活动。按时完成规定的课程作业、补充作业、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视听阅览室、电话咨询、通讯网络、电子信箱等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教学辅助设施与手段进行学习。

这就要求一切以网络资源及多媒体(如网站、E-mail、BBS、VBI信息、CAI课件、卫星频道传输的电视教学节目、直播课堂节目、教学录像带等)建设为落脚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教”或“导”为辅的方式,实现开放教育的角色转换。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要想达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抓住教学设计这个枢纽,在这个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核心活动中,按照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特点,基于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除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外,重点解决如何将学生的实际经验纳入教学内容框架。追求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灵活联系,避免僵硬化、机械化,给教学实施者留出创新的空间。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上,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匹配,追求呈现方式的最优化。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重视充分利用和享受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要在克服心理交流的困难方面做出最大努力。

教程设计范文第2篇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造型基础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造型基础教学也并非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平面设计专业在训练造型能力的同时应逐步侧重提炼物象特征、构图聚散、层次及颜色的搭配等;环艺设计专业不能只局限于室内的静物和人像写生,教师还应当拿出相当一部分课时带学生画风景写生,并且侧重建筑,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建筑透视、比例和结构关系调整以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笔者认为,造型基础好不好对设计专业课的学习影响很大。拿素描关系来说,如果学生素描基本功不扎实,自然把握不好画面节奏和黑白灰关系,就会让画面缺“黑”显飘,分量感不够;或让画面缺“灰”太愣,简单没有层次;或让画面缺“白”发闷,不响亮。要控制好画面,除了要准确感受结构和光影的关系外,还要具备主观处理的能力,使画作也具有“情绪”。然而,艺无止境,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没有人敢说自己的造型能力登峰造极。那么,对于造型基础训练到什么程度适合开始专业设计课的学习,教师要把握一个度,毕竟“时间”这个客观因素制约着教学安排。

二、科学的教学计划

大学四年要开设几十门课,其中有些课程并非本专业所必修,尽管从理论上讲普及相关知识、触类旁通是应该的,但课程开设过多会导致学生走马观花、似懂非懂。笔者并非主张取消某些课程,而是认为课程安排要有侧重,俗话说得好,“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以环艺专业为例。首先,除了开设造型基础课训练外,应将透视、制图、软件等“硬件工具型”课程安排在一年级或二年级,这样设置既有利于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又可以给学生三、四年级深入学习研究留出时间。这些“硬件工具型”课程是环艺专业学生必须学的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规范是什么、原理是什么、如何正确使用。如果工具用不好,再好的创意也无法变成好的效果图。其次,应同步介绍设计规律、设计原理、创意思维、评判标准、工作流程等“软件意识型”课程,让学生搞清楚“硬件工具型”课程可以做什么、怎么做。

四个学年不可能打造出艺术家,况且专业课程的安排是有限的。会不会设计和设计得好不好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学生设计搞不好有可能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也有可能是因为自身悟性不高,还有可能是因为时间太短,何况所谓“好”的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学生必须先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是什么,专业原理是什么,工具如何运用,就像学武术,先要有秘籍,也就是正确的招式方法,如果方法不对头就“走火入魔”了,至于能否成为一代武学宗师,要看自己的悟性、持之以恒的修行和时间的积淀。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如今已有很多院校更加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配备专门的实验室和实习车间,直接把工作平台当做课堂。很多艺术类高校提出校企结合的办学理念,注册专业的艺术工作室面向社会,让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工作,通过历练提高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后会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快速进入角色提供了必要条件。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把它新解为:传道即说明原理;授业即讲解具体内容;解惑即排除疑难,教师要德艺双馨。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首先,专职教师更应该具备实战能力,把社会上最前沿的信息及时带到课堂上。其次,教师也应该是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以自己的实践经验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再深入研究,提炼总结出与时俱进、更系统和科学的经验,最后重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总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新的更具竞争力的实用型人才。每所院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教师结构、经济情况等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教学方式。

教程设计范文第3篇

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学设计固然有众多长处,却也不是可以任意应用的,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没有熟悉的教学基础谈不上指导教学的设计,没有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谈不上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教学设计”。各学科由于视角和出发点的不同,也将使某些教学设计的理论具有某种学科局限性。因此,应当从整个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出发,针对学科特点,探索出适合本学科内应用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下面从金融类课程的角度阐述如何进行金融类课程教学中设计,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完美结合。在金融类课程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扰,如怎样全面阐述一个关键性概念而不失真。因为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知识点,就能引起一系列围绕其展开的问题研讨。能否全面而又正确无误地导入一个概念是引入下一步分析说明的基础,没有精心的准备和全面的考察而随意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歧义理解甚至是错误性理解,会使学生产生理解错误,为以后的学习造成干扰甚至混乱。为此,必须重视基础的导入教学。

对于这类基础教学,可以设计如下几个步骤:举出本课程中已学过的相关概念并复习;就导入概念的背景进行描述,使该概念的主要部分自然地产生于学生的思考之中;由不同学生确定概念的含义,指出其中的正确之处,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不正确之处的原因;引入新概念,对大多数学生忽略的地方重点叙述,强调主要记忆特征;进行适当且严谨的举例,说明其应用范围;将其与其他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说明其特征,为将来的应用作必要的铺垫。

金融类课程既不同于文科课程理论性强而不涉及数量运算,又不同于理工科课程重视推理少于感性分析的特点,在教学中常常是先导入概念再进行特征描述,然后进行多层次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并与实际相联系,建立理论的实践行为。因此,既不能只重视理论叙述而忽略数量推理,也不能只推崇数量化模型的理解和掌握,而割裂其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解决问题时的优点和不足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经济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是有难度的,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实施金融类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授课前,要充分理解授课内容,熟悉并领会教学必须经历的几个阶段。一般来讲,金融类课程是以文字陈述为主的,故而能够正确理解文字的叙述十分重要。但文字不需要全都牢记在胸,必然有一主线或核心在起作用。因此,熟练地挑拣“核心性”或“杠杆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叫做“抓大放小”。也许几个关键性问题被一一陈述清楚,整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学生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但如果没有抓住核心内容而就某些“小处”纠缠不清,这样不仅会使知识的理解大打折扣,而且会使学生对整个体系的认识产生动摇,甚至从根本上放弃。因此,必须确定简明易懂的核心目标。一般来讲,目标的确定应与课程的难易有关,课程体系越难以理解,单个目标越应该简明易懂,从而起到抓住核心、提纲挈领、化难为易的作用,倘若学生对纲领性内容理解得非常吃力,那无疑在面对繁杂的内容体系时就会踌躇不前,信心大减,这样无法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分析

首先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一个充分准确的了解,能够确定学生的接受能力。当然能力要求一定要难度适中。难度太高,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和厌倦情绪,从而影响信息的吸收;难度太低,达到目标过于容易也同样让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从而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要让学生感觉有一定的难度,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缺乏教师必要的引导和提示无法顺利完成指定任务才是比较合理的。一旦目标确定,教师就要把每次课的基础水平(即学生的现有知识)与终极水平(即要求学生最终达到的知识水平)进行对照,发现其中的渐进式规律,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若干个小阶段,确定每一个阶段所要达到的阶段目标,这就是任务分析。它的目的就是如何从现有条件出发,最有效、最充分地达到教学目标,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真正把任务细化清楚,每个阶段的任务就一目了然,不再有不确定性。任务分析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需要注意引入知识的连续性,尽量避免过大跳跃的出现,同时为了保障阶段任务的实现,还要尽可能地减少节外生枝的干扰。

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般来说,金融类课程的教学一般是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当然,对于一些具体问题,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可以说,不同的授课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但金融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因此,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应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活跃的观点有好处。从事金融类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应该形成兼收并蓄、广纳不同观点、思维活跃的学习习惯。对于媒体的使用,笔者认为一般的金融类课程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直观,信息容量大,适合学科特点。但对于一些计算量较大,图表过于繁杂,联系较紧密的课程,适宜用板书来推理和表达。

开展教学评价

这方面主要应该是课后备课的过程,即通过上课过程中设计方案的应用,可以掌握实际达到的教学目标与理论目标的差距。通过分析原因、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设计过程。它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的必要补充。没有这个环节,教学设计只是一种形式和过程,而不能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另外,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其他听课教师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听课者反馈的信息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归根到底,一切的教学设计,不管复杂与否、形式如何,都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不能想象,脱离了学生的需要,教学设计还有什么实际意义。

教程设计范文第4篇

一、基本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是整个城市设计课程的基础环节,对于基本理论的掌握有助于学生理清概念,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认知。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这些是城市设计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的基本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它是进行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基础。

2.教学目的

通过对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说明,使学生对城市设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了解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并能够理解基本概念、设计思想与方法。

3.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文字的描述很难使其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方面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条件,使学生对较为抽象的概念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以在课堂上设立讨论和提问环节,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师生之间充分交流,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课外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二、体验式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空间环境。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城市空间的调研体验相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形象化,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课程安排学生对城市空间的现场调研,将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并划定适宜的空间范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地块。地块调研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街区的尺寸、道路层级、建筑性质、建筑形式与高度、开敞空间、空间尺度、区域的轮廓线、主要路径、地标与重要节点等。[2]同时,要求绘制区域的意象地图,对区域空间环境的优劣能够予以综合分析评价。

2.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空间的尺度感以及空间分析能力,使其能将理性的基础知识与对城市空间的感性认知相结合。3.教学方法对于具体城市空间的体验主要可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乘坐交通工具和徒步调研,从感性层面了解不同出行方式对于城市空间的感受,认识不同空间尺度比例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走访询问生活工作在此区域的居民对空间环境的感受和需求,认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挖掘空间内在的生活与文化属性以及其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手工模型和图纸来解析城市空间环境,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思路,传递其核心想法。在此应特别注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性学习的鼓励。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不应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而是充当组织者和答疑者的角色。

三、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城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单纯理论课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不能完全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知识,只有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设计的综合素养。因此,设计实践环节应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在相应的讲解过程中安排设计课程作业。

1.教学内容

城市设计就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城市空间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设计实践环节应选择几类较为典型并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城市空间作为设计对象。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任务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战略、城市整体意象。中、微观的城市设计以城市中的局部空间环境为对象,侧重于对具体建筑实体、空间以及环境的设计安排。[3]

2.教学目的

通过城市设计绘图作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所学课程的认识,全面掌握各种设计要点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城市空间设计中去。

3.教学方法

在设计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设计分析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在学生设计构思阶段安排方案讨论会,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提出自己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共同交流,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对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方案,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作业。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具体空间设计中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最终评图讲解阶段,对图纸中的优缺点予以详细说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与能力。

4.各教学环节的相互渗透

基本理论教学、体验式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这三个部分并非相互独立,而应将其看做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个完整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课程学习的基础,体验式教学和设计实践教学是对于理论教学形象化的认知与实际的应用。在相应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体验式教学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能够调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小结

教程设计范文第5篇

合作课题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合作时间计划:在双方教学单位认可的教学课时范围和计划内进行,时间将主要根据课题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制定。其中主要分成草案、方案、制作、展示四个主要过程。(2)合作经费计划:由于国际教学合作课程可能包括师生互访活动,共同课—workshop和产生的教学过程中的其他费用,可以采用互相承担自己费用的方式或者互相分担总费用的方式,以达到合作课题经济上的基本公平原则。

二、国际合作教学课程的执行

1.合作教学的师生教学交流方式师生的面对面交流的信息远远会大于课程本题的意义和效果,会在非专业的文化碰撞当中给双方师生带来最切身的感受。国际合作课程的师生互访是整个合作教学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国际合作教学组织工作的核心部分。比如,有效的组织师生间的workshop,这不单单可以在专业上推进相互的了解,也尽量多的加强互相文化上的沟通和了解。

2.合作课题的制作和辅导方式设计专业成果的制作过程强调运用设计师的语言,它也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的重要部分。比如以空间为主的设计成果的制作过程,主要以图纸和模型为主,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职业前培训的重要部分。而图纸和模型也是设计职业的最广泛语言。

3.合作课题课程控制与管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环。其中牵扯到学生出国或来华手续,日常课程安排以及日常活动计划及经费的支持和服务。

(1)帮助我国师生办理出国或者外国师生来华手续和费用核算,并与学校管理阶层就此沟通与确认。

(2)提供教学可能性,其中包括课程安排,日常财支持,协调场地,核算学时学分等管理服务工作,并为任课老师和参与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控制课程时间。

(3)安排国际交流师生的日常安排其实也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交流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双方合作的气氛和愉快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以及成果。

三、国际合作教学的成果共享与展示

1.合作课题的成果共享“互通有无”是国际合作教学过程的意义,“相互促进”是合作课程的目的。教学经验与学生设计成果的共享是整个合作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跨国师生教学活动的最关键一步。

2.合作课题的成果展示合作课题的展示形式以及组织形式可以共同或单独完成。它是对师生跨国教学合作的宣传活动的重要部分。它可以根据设计的课题和专业内容采取利用实物展示和媒体展示两大手段。

四、国际化教学合作实践—基于上海世博会

某展区内容的中德合作课程教学活动2008年10月我方曾邀请德国杜塞尔多夫工业大学建筑学系教授访问我院,并针对“中德设计合作课程”进行协商,在2009年4月我院又邀请杜塞尔多夫工业大学展示设计系教授访华,就进一步发展中德双方高校关于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合作教学计划达到了更深度的共识。并共同选定了课题,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某展区的设计。此次共同课题的选择注重了在真实课题的条件下,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合理的展示空间,理解“没有限定,没有设计”的理念。

在本阶段设计成果中,中方学生的思维和方案设计能力较强,体现了本土文化的优势,并在与德国教授的共同辅导下,能够很好的抽象思维,使空间塑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下一步深化设计重在利用模型或其它三维手段进行细部的推敲。德方学生表现出了对三维控制能力的扎实基础,并能更好地利用模型对方案进行深化。同时,本次世博会展区设计充分融入了建筑化思维和环保化思维。本次中德合作课程的双方学生成果还通过中方学生的再设计,于2009年10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了汇报展,整个展示活动的策划、组织、搭建、经费均由我方学生独立完成,并得到了一些主要设计网站的跟踪报导。

五、总结

展示设计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职业的一种复合型设计。而国际型人才也是国际化时代经济全球发展的产物,也是根据复杂的国际背景,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作为职前的重要教学基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任务义不容辞。设计创新型人才是国际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开展国际合作教学活动,策划和执行合作教学任务,开拓设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型道路是刻不容缓的。

在展示专业设计课程构成方面,我们不但要坚持“展”与“示”基础设计课程的持续培养,即展览、展陈、博物馆等固定空间塑造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同时“示”,即展会、活动、大型盛典的活动策划、道具设计、舞台美术以及节目设置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配合技能;而且,注重合作配合,加大国际化视野以及向相邻专业的互相借用也是我们专业不断发展的途径。中国的国际性教学合作可以依托经济的稳定可持续性的发展的大背景,吸引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教学合作,并培养更多的能够走出国门的,具有国际适应性和竞争能力的设计创新型人才。

教程设计范文第6篇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从宏观角度来看,网络课程教学需要完成传统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外,还需要考虑学生通过网络接受教育的认知能力以及信息素养。从微观操作角度来看,对于高职院校开设网络课程的目的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可将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能力、情感、信息素养四个目标。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核心,是指为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形式、方法、媒体等策略,是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完成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根据网络课程的难度,以及学生学习风格的不同,网络课程教学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1)教学组织策略的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内容丰富多样,目前主要以基于学习网站的课程内容学习,以及以Flash、Authorware、Direto的多媒体交互性课件等;基于E-mail的非实时交互性课程答疑;基于VR技术的虚拟现实实验教学;基于实时的Chat语音服务的问题讨论与答疑;基于VOD的课程教学视频点播等。

(2)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设计

高职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设计分为异步式讲授和同步式讲授两种;异步式讲授是指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教学资源编制成网络教学系统规定的格式在教学系统中,学生通过教学系统来完成相关教学课程的学习。异步式讲授可全天候进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进行学习,当遇到疑问时,可通过教学系统的答疑模块或通过电子邮件来联系教师答疑。同步式讲授是指高职教师组织学生在指定的时间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软件进行实时的网络课程教学。

(3)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

高职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以问题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在自主学习设计中,高职教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应用知识与处理问题的机会;第二,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第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认识自身的认知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高职教师在制定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时,应明确各知识点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计划,让学生能根据教学资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完成后能通过教学系统的在线考试模块对学习活动进行检测与评价。

(4)学生实践创造为主的教学设计

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中的网络教学资源,并在高职教师的指导下,高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通过教学系统中的创造平台对所学知识进行新的重组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习活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学习活动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学习活动、学习模式、学习情境三方面的设计。

(1)学习活动的设计。在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辅导学习、同学间协作学习等学习活动,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获取高职教师发表的各类学习资源。

(2)学习模式的设计。学习模式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间协作学习、知识建构等几个环节,是在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体现了网络交互性强的教学优势,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促使网络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

(3)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指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将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较真实的情境,通过这种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为学生间与师生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网络课程教学是建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因此,传统的评价方式不适用这种教学方式。网络课程教学主要以网络在线考试情况、学生提交作业情况、答疑平台提问情况、师生与同学间的互动情况等评价标准,并将这些评价综合到学生的整体素质评价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以客观的资料为依据,以完成学习目标为原则,采用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法,作出公正、公平的判断。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提供的评价方式,教师可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生活动,并通过教学系统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能积级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程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广告设计 项目教程 编写实践

《Photoshop广告设计项目教程》是一本面向技工院校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设计专业的原创教材。编写内容全部按照项目教学需要编写,项目之间采用难度递进方式编排。

一、项目教程编写理论基础

1.项目教学改革理论

项目教学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使用PDCA模式控制编写质量

在编写过程中采用管理学著名的PDCA模式提高编写效率、保证编写质量PDCA的含义如下:P(Plan)策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阶梯式上升。

二、编制教程的策划

1.课程分析

Photoshop广告设计是平面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从事广告设计师(三级)岗位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2.设定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描述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相关概念;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Photoshop十大核心技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广告创意与设计;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善于沟通的职业素养。

三、具体实施编制工作

本教材是为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广告设计这门专业课量身定制的配套教材。教材中编写了七个项目,下面逐一介绍每个项目的知识、技能要求。

1.技能节海报

知识要求:能理解并区分位图与矢量图的概念;能按照图片的用途将图片存储为合适的格式;能理解图层、图层样式的概念,并根据图像、文字效果调整图层样式的参数;能区分点文字、段落文字的概念,会按照添加文字的类型选择添加点文字、段落文字。

技能要求:能从素材图片中选择需要的对象,并将多个素材图片进行合成;会使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能使用素材图片制作简单的海报。

2.中秋文艺晚会海报

知识要求:能描述Photoshop中画笔、路径的概念;能区分路径、选区的异同。

技能要求:会改变图层混合模式,改变图层不透明度,锁定透明像素,能使用图层处理的技术制作需要的图像效果;会使用路径工具、渐变工具、矩形工具绘制图形;会定义画笔样式,调整画笔参数,绘制需要的图案;掌握路径和选区相互转化方法;能设计制作矢量风格的海报。

3.纪念币

知识要求:能描述滤镜的概念;能理解色彩的产生和调色的原理;能描述填充调整图层的概念。

技能要求:能使用图层样式、内置滤镜调整出有凹凸质感的金属钱币效果;会使用剪贴蒙版制作图像效果;会进行图像的调色,添加异型文字,添加沿路径绕排的文字。

4.DVD盘面图案设计

知识要求:能描述Photoshop中通道的概念、类型;能描述剪贴蒙版概念,能在合适的情况下选用剪贴蒙版。

技能要求:能设计制作DVD盘面、封面;会使用通道选出头发、新娘头纱。

5.印象丽江摄影比赛

知识要求:能描述Photoshop“自动”菜单里面命令作用;能描述Photoshop中“动作”的概念及作用;能理解图层蒙版的相关概念及作用;能理解路径相关的概念。

技能要求:会合成全景照片;会使用动作制作简单的图像效果;能使用钢笔工具绘制路径;能使用图层蒙版制作图像效果。

6.柠檬冰茶广告

知识要求:能描述内置滤镜的使用方法。

技能要求:会使用3D功能创建、编辑简单的三维对象;能设计制作艺术文字;能使用内置滤镜制作图像效果。

7.香烟有害健康公益广告

知识要求:能理解特殊滤镜、滤镜库的概念;能描述Photoshop中修饰与润饰的相关知识及使用情况。

技能要求:能使用Photoshop中修饰与润饰工具对图像进行修整;会使用抽出滤镜选出对象;会使用液化滤镜制作图像特效;能使用3D工具编辑三维对象。

四、持续改进

在校本教材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本教材尚待完善的部分:应积极开发项目配套教学媒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完整性有待提高。

本教材建立在一个基本空白课题的研究与创新的基础上,必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上只是我们对《Photoshop广告设计项目教程》编写的思路及实践过程,供教育界同仁参考、交流。

教程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项目化教学 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职业核心能力体系课程主要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很多方法,其中最适用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行为目标来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手—心—脑”全方位的自主学习。

1 职业沟通教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1 确定课程目标

职业沟通教程的课堂教学打破了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沟通能力为目标,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和设计课堂活动结构,以小组合作和项目训练的方式渗透课程教学目标。因此,职业沟通教程项目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项目的实施,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能。

职业沟通教程课程的项目化设计,主要是通过项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项目完成后,学生基本了解职业沟通基础理论、沟通技巧与综合分析能力,能理解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可以在一般的社会交际和职场情境下完成交际沟通任务,并取得一定沟通效果,能适应一般工作岗位对职业沟通能力的要求。

1.2 课程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只会书本上的理论性的知识,因为教师都是采用“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科学性、连续性与系统性,以分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实施教学,忽略了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导向就业、服务社会和能力本位,指导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职业教育侧重以能力与发展为本。因此,采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好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训练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针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重视职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行为意识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利于技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设计的项目应贴近学生实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能力确确实实得到提高。

1.3 项目内容选择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对职业沟通教程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设计。按照课程的内容结构,优化整合授课内容,以不同职业工作中需要的共性理论知识、沟通技巧和典型职业活动中需要的理论知识、沟通技巧为线索,按照以项目为载体的原则,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一个贯穿整个课程的综合项目,再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设计几个子项目,这些项目应尽可能取材于社会活动和职业岗位活动,突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设计的项目应既涵盖了职业活动中的社交和职业场景,又融合了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沟通技巧,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分析和解决,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项目中,做到学以致用。

1.4 训练项目设计

以项目为载体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用“能力本位”的模式组织教学,力求理论知识和项目训练的自然衔接、相互渗透。每一次课都设计一般的社会交际场景或职业场景,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完成达到教学目标,达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沟通技巧的训练有机结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以下是针对毕业班级进行的训练项目设计。

综合项目——校园招聘会。

包括7 个子项目:(1)实施调研,收集信息。(2)寻找沟通对象,确立交谈主题。(3)树立沟通意识,主动推荐自我。(4)倾听他人讲话,多种形式回应。(5)把握对方需求,围绕主题说服。(6)根据对方反馈,调整面谈策略。(7)进行有效沟通,赢得面试成功。

教学步骤: 第一,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教学目标,布置学习任务。第二,在每个子项目中,教师强调完成项目的要求。第三,小组讨论交流,策划实施方案。第四,课堂学习——完成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沟通技巧的积累。第五,技能训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沟通技巧。第六,创设情境——模拟面试场景。第七,小组展示成果——课堂演练。第八,学生评价,教师点评、总结,信息反馈。

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所拟定的学习任务,进行信息收集,分工合作,学习演练,讨论评价;教师下达学习任务,分析讲解,过程指导,点评反馈。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模拟面试场景中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和运用沟通技巧,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沟通能力、创新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职业沟通教程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职业沟通教程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体现了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参与是关键,突出了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真正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以知识讲授为主,变成以知识应用为主;从以理论学习为主,变成以项目训练为主;从以知识为载体,变成以项目为载体;把课程的考核方式从单一的知识理论考核,变成综合的能力考核。课堂教学重视学生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

职业沟通教程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很强的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地补充“能量”。同时备课也完全不同于以往所熟悉和掌握的备课设计方式,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把握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当然,在备课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授课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

3 问题与思考

职业沟通教程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现正处于摸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职业沟通教程课程的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操作性强的技能训练,有待进一步研究。(2)采用何种更简单易行、操作性强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和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值得探究。应尽快完善评价体系和方法,促进改革进程。(3)项目化教学设计的方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职业沟通教程课程在教学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特色,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在开展项目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项目导向和情景模拟教学法,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在于掌握知识和理论系统,而在于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尝试。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使之更具体、更实用、更具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童山东,钟华.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M].人民出版社,2008.

教程设计范文第9篇

1.标志设计

标志英文为LOGO,解释为事物特征的符号。它以简练的形象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表达一定含义,传达特定的信息。相对于文字来说,标志设计是一种图形化的艺术设计,具有直观性和美观性。设计大师靳埭强的中国银行标志(图1),格调上以民族文化为底蕴,将古钱币和汉字“中”巧妙结合,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企业的特征,局部图解里有电话和电脑屏幕形态,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其构思新颖、图形简练、内涵丰富,成为标志设计中的经典作品。图形创意设计在标志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标志需要传达出丰富的主题内涵,这就要求图形创意设计具备多义性。优秀的标志设计不仅能显现表层的图形徽标、名称和企业性质,还要体现该企业或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及企业理念。这种多重释义要求图形创意设计时必须涵盖核心主题,同时也可以反映企业的其他方面性质,达到多元统一的目的。如笔者设计的醉翁亭文学论坛网站设计的标志(图2),以中国篆书“亭”和“石”上下组合,生动传达“一亭立于石上”场景。传统的书法是主题文化特质的再现,篆书“石”字同时又是网络符号“@”的变形,从而完成标志的多义性传达,又统一于主题内涵的诉求。

(2)因标志运用环境的要求,在运用尺寸、图形造型以及色彩搭配上都有别于传统绘画、插图,要求尽量以简洁的图形和色彩构成形式出现,往往以抽象的符号传达,以便达到传达的直接性和快速性。现代社会是一种快餐式文化时代,受众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对企业徽标的认识和记忆。研究表明,简单抽象的图形比具象图形的视觉识别力强,容易让人记忆深刻。如笔者设计的安徽省琅琊山矿业总公司标志(图3),以群山旭日映辉的抽象图形为造型元素,直观地再现了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态,饱满的造型彰显企业的雄厚实力,上升的折线是山石形态的抽象。

(3)标志设计中的三元素———图形、色彩、文字,往往通过各种组合来完成主题内涵的传达。标志设计过程中常常把图形和文字组合在一起或者直接将文字作为标志的主体内容出现,达到传达的易识别性效果。这种组合有共同的特征:把文字变成图形的一部分,服务于图形创意设计的需要,或者直接将文字图形化,降低了文字识别性,增强了文字的图形化寓意;以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偏旁部首作为创意点的设计方案都是这类图形创意设计常见的形式,以标志名称的英文首写字母或者拼音首写字母为设计出发点。如笔者设计的“丰登蔬菜”集团标志(图4),将文字“丰”变形置身于蔬菜造型里,整体又以现代工业产品包装的形态概括,形和意的结合,整体的传达了企业的产品性质和经营理念。

2.包装设计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包装设计是产品营销的最有力手段,包装和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包装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设计工程,从材料到造型、功能到美观、二维到立体,而图形设计是其中重要内容。包装中的图形能最直接体现产品的品牌、性质、形象,它涉及到标志、色彩、文案、图案等视觉元素。

(1)从视觉传达角度来分析,包装中的图形创意设计是产品的品牌、形象、性质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产品的品质、趣味都是通过包装的图形展现出来的,消费者可以从图形中直接了解产品的相关信息,通常以实物具象图形和提炼的抽象图形共同完成产品信息传达。高清摄影技术将产品的图象以最佳的形态展示,传递产品真实的品质;通过提炼设计的图形,运用构成法则,以抽象的符号或者图形再现产品的品质,起到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2)在快餐式文化背景下,市场里的产品同样经历着瞬间视觉文化。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产品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品牌概念已然成为最大的主导因素,如何将品牌形象优势从成千上万的产品里脱颖而出,包装中的图形设计就成为了关键。随着一些产品的技术和品质日趋成熟,如一些生活日用品牙膏、调料品,消费者往往更依靠对产品外在包装形象的第一感觉去选择,而产品包装的图形创意设计成为最直接的较量对手。

3.平面广告设计

平面广告从性质上可以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广告,两者在传递主题时都离不开图形创意设计的表达。图形创意设计是平面广告的灵魂,是在主题内涵的深刻理解基础上,运用创意法则,对主题进行艺术化、创造性的设计,完成主题创意的意象表达。

(1)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图形创意设计肩负着比语言文字更多的信息传递作用,通过共识化的图形符号弥补语言传递信息的不足。在全球经济发展要求下,语言的障碍已经凸显出来,以图形的形式来完成信息交流成为研究对象,如中央美术学院徐冰教授的符号语言研究,就是力图通过图形符号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笔者设计的“反恐之弹”招贴广告(图5),标记有MADEUS(美国制造)的两头都有弹头的反恐子弹,寓意以美国为首的集团借反恐口号,实施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经济目的,其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怖子弹,结果必自毙。图形创意设计的效果和意图让世人一目了然。

(2)广告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设计具有意想不到的传达效果,是由新奇的想象力、丰富的艺术表现和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共同构造的。图形创意设计的各种表达形式使得广告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历经几个世纪仍然拥有迷人的艺术魅力和商业成就。以图形的艺术美感染受众,通过图形创意的新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诱导人们去阅读文案,从而得到信息传达的效果。

(3)广告中图形创意设计的源泉主要来自文化积淀、生活体验和艺术设计三部分。民族文化中的智慧是我们创意的根源,其间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的思想相交融、碰撞,从而激发出创意的火花。还有如谚语、民谣、图案、典故、民间工艺等,都是我们创意的源泉。生活体验往往直接成为我们创意的起点。平面广告设计“保护知识产权”(图6),是笔者从日常谚语中得到的启发,从形、意、音三方面全方位的对主题注释,借助书画、水墨、艺术综合处理,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和现代文化理念并置,并以艺术手法表现,生动、尖锐的揭露了现实社会中的照葫芦画“剽”的现象。图形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达设计的最重要形式,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图形化的视觉语言影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的交叉,图形创意设计正不断运用在新的载体中,所以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图形创意设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从而真正的培养出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教程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任务设计 评价 优点 不足之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际教学法的兴起,国外学者们开始对外语学习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对任务的定义、任务的种类、任务的设计原则和特征有不同的理解,没有统一的说法。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任务的设计进行专门研究的较少,对综合英语任务设计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文将以《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综合教程》第二版(以下简称《综合教程》)第一册为例,对该教材中涉及的任务进行分析和评价。

1 任务设计评析的理论框架

Tomlinson(2008)在《英语语言学习材料:评价与回顾》一书中探讨了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评价“普通英语学习材料”的十四条标准。根据Tomlinson的评价标准,结合《综合教程》的实际,笔者对该教材中的任务设计提出了新十四条评价标准:(1)任务内容是否新颖?(2)任务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3)任务内容是否围绕课文主题展开?(4)任务是否具有挑战性?(5)任务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6)任务是否注重语言形式的学习?(7)任务是否注重语言的运用?(8)任务是否能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9)任务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合理学习的方法?(10)任务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11)任务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2)任务是否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13)任务是否能使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反馈?(14)任务是否注重人文意识的培养?

2 任务文本分析

《综合教程》第一册中的任务种类较多,目的在于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与Text Ⅰ相关的有30项任务,Text Ⅱ配有一项任务。这样,每个单元都设计有31项任务。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本分析的方法,属于定性研究, 尽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是定量的。笔者以《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根据上文列出的十四条标准对这31项任务进行分析和评价。

2.1 任务设计的优点

(1)形式多样。31项任务中,每一项任务都具有形式多样化的特征,特别是词汇和语法这两块。Vocabulary的任务形式有6种,所给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句子层面的,没有单个词汇的练习,比较注重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对单词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并扩大词汇量。Grammar也包含有6种形式,有单词层面的、句子层面的和篇章层面的,特别是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来完成段落篇章这一部分,给学生提供了真实使用语言的语境,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一个练习是模仿课文中的句型造句,有利于增强学生语言的活用能力。此外,其它各种任务也至少都有两到三种形式。

(2)围绕课文主题展开。31项任务中有17项围绕课文主题展开。特别是阅读和口语这几项全部紧扣课文主题,相关度达到100%。其中阅读的任务有5项,每一项任务都和课文主题有关,既能帮助学生把握课文整体结构,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口语任务有两项,为学生锻炼口语,交流思想提供了一个平台,并使学生对课文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3)注重语言的运用。注重语言运用的任务有24项,占所有任务的77.4%,而注重语言形式的任务只有13项,占41.9%,注重语言运用的任务明显高于注重语言形式的任务。这表明大多数任务都能设计一个特定的语境,(下转第90页)(上接第88页)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语言,单纯语言形式上操练的任务较少。这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到活学活用。

(4)注重培养学生合理学习的方法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合理学习方法的任务有23项,占所有任务的74.2%,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任务有19项,占61.3%,两者均高于平均数。该教材的任务种类繁多,题型多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关的任务进行训练。这一方面比较科学、合理,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大多数任务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来完成,为学生开拓了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

(5)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反馈。25项任务注重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反馈,占所有任务的80.6%。大一是打基础的阶段,而“综合英语”课又是一门基础课,学生需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作准备。该教材作为大一第一学期专业基础课的教材,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反馈。

2.2 任务设计的不足之处

(1)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该教材第一单元的所有任务中,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各占19.4%和12.9%。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的任务较多,而这些任务大多是传统的、枯燥的、机械的,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放性的任务较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不注重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所有任务中,只有口语任务中的讨论这一任务要求与他人合作完成,其他任务都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合作等。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是一种载体,其最终的目的是与他人交流。而在该教材中培养与人合作能力的任务没有充分体现,有待改进。

3 小结

根据任务文本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该教材作为大一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整体而言比较合理。任务内容丰富,重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且紧扣课文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学习的方法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其任务缺乏新颖度,时代感不强,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该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上一篇:税务相关制度范文 下一篇:卫生经济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