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乐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5 00:20:35

网络音乐论文

网络音乐论文篇1

在网络时代下音乐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具备了可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实施基础时,网络资源被音乐教育充分运用在音乐教学和音乐欣赏两个方面。

(一)应用于音乐教学

网络的多元发展姿态为音乐教育课程的提高推波助澜,在偌大的网络环境中,各种各样的音乐信息和资源取之不尽。不止各种专业音乐信息网站已经建立,而且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随手听到,这为教师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将网络应用在音乐教学中,就是完成网络音乐环境的塑造。对网络音乐环境的塑造,实际上是改变了学生接受音乐信息的方式的变化,通过信息之间的交互和展示,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信息一步步“传递”的这个过程,不仅音乐接受状态从被动变化为主动,而且亲身的实践参与让音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一部分,充分让技术服务于音乐学习。用网络建立起来的音乐知识脉络,以音乐信息网站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学习,随时自主接受音乐信息和音响,在自主音乐课堂的环境中提高音乐素养。在音乐课程中的通过网络的互动环境,会提供轻松的“享受”学习的过程。要想将网络这个新媒体真正的运用到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教育中的教学步骤和关键都依然要遵守。网络音乐教育同样是以学生的音乐培养为目的,通过更新颖的工具让学生获得想要学习音乐的欲望和态度。通过网络平台来自主的体验音乐,比较过去而言更接近音乐源头,参与感和存在感的提高更容易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摄取音乐涵养的过程要加以干涉,用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来引领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选择。网络音乐教育的新模式让音乐教学呈现出多渠道发展的姿态,面对缤纷繁多的网络音乐资源,需要教师的高涵养去把控。

(二)应用于音乐欣赏

在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下,音乐课堂中使用网络资源为了更好提供视听效果,不仅限于音乐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在音乐的欣赏层面上更显示其价值所在。音乐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结合课本的音乐内容来有选择的挑选音响内容,丰富视听效果,改变传统课堂。网络技术与音乐课程的融合,从根源的音乐教学观念来说是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上所利用的网络信息所创造的音乐环境都是与课本紧密结合。音乐欣赏与网络信息结合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发觉和感官知觉的能力。网络为课堂提供了大量的音乐音响资料,古今中外均能找到,这样广阔的信息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领域的纵向和横向发展均有明确帮助。要制定一节音乐欣赏的课程,首先,要根据音乐课本来断定音乐欣赏的主题。音乐欣赏的目的是为了将书本中没有的音响资料及时地反映出来,让学生能够将书本中的音符转化为头脑中的音响效果,让音乐作品直接以画面的形式反映在头脑中。其次,根据主题来搜罗网络音乐资源。这个步骤不仅限于课堂之上,教师可对学生课后的自主音乐学习通过音乐主题进行引导,筛选相关音乐音响。最后,对学生进行音乐互动。这个步骤的实施是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网路音乐资源的利用当中,而不是让前面的工作付诸东流。

二、网络音乐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之所以开始引入网络资源和技术,正是因为网络的蓬勃发展是时代的需求,而在音乐教育中加入这一有利助手,可谓应运而生。而网络媒体之所以能够被音乐教育充分的利用,就是通过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作用显现出来的。网络音乐教育模式的特点如下:第一,广泛的音乐信息。在网络环境下所选择的音乐信息存在于任何有网络的地域,所涉及传播范围可想而知。音乐信息转化为数据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网络世界中,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接触到多种形态的音乐信息,不仅涉及区域广而且内容丰富。第二,及时的音乐信息。正如前面所说,网络音乐信息遍及于任何网络区域,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想要随时随地欣赏音乐内容并不是问题,也正是这样网络音乐教育才能够打破时空的拘束。第三,共享的音乐信息。网络平台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环境,同样的音乐资源可以提供给多个地区、多个课堂使用,这就是让音乐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具备了共享效果。第四,互动的音乐信息。基于网络平台进行的音乐教育,网络中的交互性也同样具备,在音乐信息传递的时,能够具备交流功效。这正是这个特征,让共享的音乐信息,能够及时做出调整。在具备了如此鲜明的新特点之下,网络音乐教育也就有了独特的优势所在。音乐资料能够以多方面的形态呈现出来,利用网络教学将音乐历史、乐谱、音响、表演等多种形态的音乐信息融合在一起,以一条线贯穿起来,让整个音乐课堂能够全面的展示这些信息,这是过去很难做到的。网络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多展示信息的机会,并且给了各个国家的、多种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近距离展示的机会。事实上将网络技术融入音乐教育中,就是对传统的音乐教育发展的一次革新,用技术来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在网络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基于音乐文化的属性特征,对网络化的教育模式的发展推广加大力度,于此时还要把音乐教育的发展范围一再拓展,借助各种推动手段。当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音乐教育也有不足,比如资源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同的音乐风格种类所占有的资源总数不同等。所以在充分发掘网络音乐教育的同时,要把控网络资源中的不足之处,保障要将网络作为推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利器,而不是障碍,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络资源长久地为音乐教育所用。

网络音乐论文篇2

[论文摘要]在当今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各行业各专业,人们对互联网的开发和运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了。本文取互联网对音乐理论辅助性学习的视角,论述了互联网在目前音乐理论方面的建设和运用情况。发表论文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发展和迅速延伸,一场史无前例的信息爆炸和意义深远的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展开,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同时,信息化将伴随人的一生,并以不可抗拒之势改变着人类现有的工作、生活、学习、思维等方式。当前在我国,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接受网络知识快、上网时间长、受网络影响深,网络已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心理、价值观等起到了十分广泛的引导作用和感染作用。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挑战,如何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网络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他们网络上的理论学习能力,是当前音乐教育界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仅就关于互联网与音乐理论学习的关系作以简单论述,有关网络化、数字化教学等问题这里不作赘述。如能对音乐教学、学习起到微薄作用则颇感荣幸。代理发表论文

一、通过互联网辅助音乐理论学习是必然趋势

    互联网—这一名词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再也流行不过了。自1969年8月网络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诞生以来,巨大的信息容量、光的传输速度、可无限拓展与拉近的时空感觉使其倍受青睐,人们可以轻轻松松在网上完成许多以往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网络因此也成为当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走人神秘且精彩的网络世界时,有的人会被网络的神奇所震惊;有的人会为自已的发现而欣喜若狂;有的人会为寻求刺激和快感在网上尽情地.‘冲浪”和二遨游”;有的人试图在网上寻求所见、所思乃至各种问题的正确答案,还有许多人是运用互联网与朋友、同学交流,与自己喜欢的网友聊天,运用互联网查询或散布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相当多的学生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仍以学习为主,利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与同学、老师进行学术交流,通过远程教育来获取知识。

    但是,目前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运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主要通过互联网补充相关专业知识,有的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的研究资料,有的则运用互联网来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等等。这些差别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专业喜好和兴趣。在对互联网的运用频率来说,也有很大不同,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比较熟练和具备互联网设备的同学自然要对互联网运用频繁一些。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们来说,互联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他们对互联网的运用主要在哪些方面呢?笔者饶有兴趣地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多次交流,多数同学认为:在音乐学习中,互联网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理论课程中,声乐、器乐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则尚未表现出较大的优势,除了一些名师的文字性讲座或论文外,关于教学、学习等方面的信息不系统,也不全面。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已由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演变为普遍现象。在互联网上的音乐理论学习将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音乐理论知识在互联网中的建设情况

    目前,国际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有大量的外文、中文资料可供查找和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网站很多,有的以远程音乐教育为主,有的以宣传当前流行歌曲曲目或歌星为主,有的则以普通的音乐娱乐为特点。各音乐专业院校的网站中,有些版面很好,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专业性很强的中央音乐学院远程音乐教育网站(www . mdmec . com ),从招生到所有课程的讲述及文凭的发放等程序都相当完善,内容包括大师讲学、网上解题、学术讲座、听辨曲目、教学管理、学位认证、任课教师、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远程动态、网上课程、问题咨询等,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授课内容是以专业音乐学习为标准的,这是目前我国在网络化远程音乐教育方面最权威的网站。另外,网易(www.163.com)中音乐版(music.163. com)也十分突出。它是网易CEO丁磊在2000年8月15日开通的一个网站新频道,仅民族音乐版的精华区就有:(1)民族乐器;(2)乐曲鉴赏;(3)民乐大家谈;(4)轻松学音乐;(5)曲坛星座;(6)乐海方舟;(7)民乐信息;(8)戏曲音乐;(9)民族音乐千问千答;(10)民乐园之民乐版新笑傲江湖;(11)我和音乐;(12)民族音乐各版版务信息等栏目。既是一种民族音乐的交流,又是一种民族音乐知识的普及,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网易的网友自己管理、自己建设的音乐主题版中,主要有古典音乐、吉他世界、东流来风、爵士音乐、韩流、世界电影、民族音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古筝、钢琴萨克斯、小提琴、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笛箫、电子音乐、指环王、歌特音乐、人物追踪、音乐评论、音乐专题等,对音乐学习有极大的好处。其它的网站,如音乐极限 ( www .china mp3 . com )、音乐天空(music, frxS63. com)、九天音乐网 (www.9sky. com) }  pop评论(www. pop. com)、高地音乐(www.golitmusic.com  )、天虎音乐网 ( www. Tyfo.com)、三九网蛙(www. 999. com. cn)等,大都是以介绍新的流行歌曲、歌星、流行音乐动态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中有的也包括一些古典音乐、音乐知识、音乐史等内容,但不多,对于专业音乐学习的参考价值不大。

三、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众所周知,互联网的共享对信息、知识的传播创造了优越的环境,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对互联网的运用已到了相当广泛的程度。在音乐学习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及课程的互联网化建设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互联网作为向全社会开放的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客观条件限制的环境。安静、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同时也加强了学习者的积极性等。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1.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开放性的课堂

    随着新时期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各专业学生在综合素质、知识容量、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不论从知识容量、专业及非专业的知识类型等方面讲,课堂教学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们往往需要在课外补充其它的相关知识。其途径虽然可通过自学、找老师或同学辅导、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来实现,但在众多途径中如果忽略了互联网这种速度快、信息新、操作方便、吸引力强的学习媒体,简直是太遗憾了。

 另外,由于互联网是开放、共享的,其摄取知识的范围也不仅仅限于校园或某个城市,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里让学生浏览国际性的学术动态和知识结构。这就不仅解决了时间、空间上带来的不便,也解决了由于知识来源造成的局限。互联网音乐教育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互联网容量大、信息新、速度快、内容丰富等优越性,使学习者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更好地补充课堂教学中没有涉及到的有关知识。

    2.互联网为音乐理论学习提供了自由、自如的学习环境

    与其他专业相比,音乐学习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学习心理问题。许多方面的音乐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与理解,而是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在课堂教学中,对部分同学来说,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人,他们由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碍于面子,其感情体验总是受到压抑或拘束。比如在有的课堂中,老师以体态律动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欣赏课、指挥课、视唱练耳等课程的教学时,有许多同学表现的总是胆小、不大方,通过互联网学习,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领地”里自由、尽情、如痴如醉地发挥,达到充分体验音乐情感的效果,克服由于与老师或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心理恐惧感和紧张感。

    另外,互联网音乐理论学习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它可以使学生有选择性地、随心所欲地点击自己所要浏览或运用的资料,并能够反复点击,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加强了自主学习的兴趣。

    3.互联网为音乐理论课程的交互式学习提供了可能

    交互式学习也称为互动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反映,并与老师、同学进行频繁的交流,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使老师与同学都能够增长知识,体现教学相长。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有很大区别。在传统教学中,谈到教学就好像是老师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权威的知识播种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不会或不愿能动地对所学内容作出反映。其实,教学是“教”与“学”同时进行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不能是被动接受、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信息的能动接受与加工、反馈的过程。而音乐学习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科目的学习成果不能量化地反映,如音乐的情感体验我们不能以度或会与不会的标准去衡量。于是,运用互联网学生就会有时间、有机会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将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反馈窗口,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它将某项目或问题的学习以网络化的形式提交给众人来解决,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这样既有利于问题明了化,又便于多途径解决。

    我们还会发现,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还能使学生有平等学习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地接受和反馈知识的权利和机会,弥补课堂教学中老师对部分学生的偏向性和不能面面俱到的弊端。

四、网站建设及运用中的问题

    既然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我们就不得不对互联网关于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建设状况进行考虑。可靠、对口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我们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而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本体内涵。浏览过许多关于音乐知识的网站,笔者发现在众多网站中,除了中央音乐学院的远程教育外,其它大部分网站都是以音乐常识介绍、音乐作品简介或关于作曲家或歌星的介绍为主,其音乐作品也主要是以通俗的流行歌曲为主体,学术价值不太大。当然,这是市场经济下大部分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要求,也是为非音乐学习者提供的消遣性音乐而已。

    另外,许多音乐资料不是非常详实,文字资料缺乏出处及参考文献,甚至在文字输人中常常有错误出现,这就失去了可靠的参考价值,也许这就是一些音乐专业学生不愿意浏览这些网站的原因之一。于是本文倡议这些网站能为专业音乐学习者着想,为他们让出多点空间刊载有关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注意讲求规范化。

    还有,我们在运用网络进行音乐专业学习的同时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准确地定位网络音乐理论学习与课堂学习的关系,分清它们在音乐理论学习中的比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互联网进行音乐理论学习目前只能停留在辅助学习的程度上,我们不能完全或依赖互联网进行所有的音乐理论学习,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以互联网代替课堂教学,互联网对学生来说目前只能是自学的辅助性工具。

网络音乐论文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 区域化 音乐教育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作为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网络体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的教材。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主要由教学内容系统、虚拟实验系统、学生档案系统、学习导航系统、开放的教学环境系统等部分构成。

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逐步与各门学科课程融合,具体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同时,网络课程开发、校园数据共享资源平台、网络科研协作、移动远程交互式教育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网络信息现代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作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及特有的专业性和欣赏性等基本特征。但是,以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二十余门及省级网络精品课程若干为代表,当前高等音乐教育网络课程及网络学习平台大多集中于高等音乐院校或其他综合大学音乐院系,而占据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相当比例的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因办学历史、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学环境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较之前者存在较大差距,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数量和质量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突飞猛进,网络信息技术逐步与各门学科各门课程进行整合,使所有学科及课程步入了信息化发展轨道。如今,网络新技术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已经非常广泛,利用网络及时获取信息和知识已成为不可替代的学习方式之一。在互联网技术最先兴起的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经使美国高等教育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大学在教学中注重运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园网络建设和教学场所的现代技术装备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在高等音乐教育领域,网络技术在教学模式上的运用也非常突出,如美国排名前十位的曼哈顿音乐学院就以丰富的世界顶尖网络信息资源和强大的远程教学系统而闻名。旧金山艺术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音乐学院等著名院校都开设了远程在线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其他地方院校如肯塔基州立大学,在网络课程教学中专门开设了具有地方本土音乐文化特点的非裔美国人音乐专业。

国内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网络课程开发与教学平台建设的讨论与实施也在持续进行中。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把教育信息化列入国家重点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高等音乐院校及师范类音乐院系相继开设网络课程和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大部分已成功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各类精品课程。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如首都师范大学《钢琴》、《音乐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基础钢琴》等;省级网络精品课程如浙江省本科高校精品课程《基础钢琴》,河南师范大学省级精品课程《钢琴》等;其他如获得教育部首届全国网络课程大奖赛二等奖的暨南大学《外国音乐欣赏网络课程》等。同时,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或音乐网站等在此方面也有一些研究与成果,如中国音乐教育网、天天艺术教育在线等。音乐类网络课堂及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得到音乐教育界广大师生及音乐爱好者们的广泛赞誉,为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作为带有区域化教育特征的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在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成果寥寥。以湖南省地方高校为例,目前仅有吉首大学《钢琴》《声乐》、湖南文理学院《音乐欣赏》及怀化学院《声乐》4门省级精品课程。虽然其在提升教学质量,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等方面已取得积极效果,但并没有发挥地方高校自身与生俱来的区域化办学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011年4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协办的“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暨数字校园十二五规划研讨会”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大会指出:“教育信息化不是钱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搭建一个科学的框架结构,能够按照信息化本身的要求,按照信息化的目标为教育服务,用全新的理念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部办公厅2012年5月颁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因此,如何在保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身办学特点的同时,在原有“集中式”教学模式中融入“开放式”现代化网络信息新技术,在国内外各大学成功的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中整理并总结出符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且具有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区域化办学特色的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新思路,使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更新和发展,音乐教学的形式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艺术表现的自由度更大,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现代化进程提供系统而又科学的理论依据,进而为新时代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一条创新之路,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

二、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育传播学认为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流动。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与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是教育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实质。它综合了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揭示了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对传统教学模式及网络信息化教学均具有指导意义。由此看出,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可以极大的缓解地方高校扩招与教学质量日益突出的矛盾,同时大幅度的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原有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标准。

作为具有区域化办学特点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现实条件下,应以以原有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方式为基础,以自身专业特色为条件,结合新的技术条件与网络课程教学手段,在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逐步进行改革与实践,并最终实现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教学模式的信息化。针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区域化办学特色的拓展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办学特色方面,相对于综合类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及高等音乐院校,具有本土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目前,一些地方院校根据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相继开设了具有自身地方民族性区域化办学特点的地方音乐课程,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侗族大歌班,泉州师范学院的南音演唱传习班,新疆艺术大学的木卡姆学习班等。这对于传承地方音乐文化,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网络信息新技术的今天,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根据自身区域化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所具有的资源开放性、教学交互性等特点,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努力将具有自身地方音乐文化特点的教学内容从单一的课堂传授,逐步向开放式的网络课堂拓展,不仅有利于教学资源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共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为树立自身办学特色和宣传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专业培养目标的转变

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指出,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相对于国内外高等音乐专业院校而言,从生源数量、教师规模及就业方向等方面均占据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相当大的比例,在受教群体的广泛性与教学内容的宽泛性与实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专业培养目标主要集中于大学在校就读的应届学生及部分函授、进修类学生。在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可借助网络课程等信息平台技术手段将此优势进一步扩大化,将受教群体扩展为可利用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专业学习的所有人群,如在校其他专业学科的音乐爱好者、中小学音乐教师、地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音乐爱好者及偏远地区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等,并通过网络选修、远程教学、视频考核等方式,使各个层次的受教对象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程度的教学内容。

3、专业教学内容的革新

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网络课程作为一个信息资源丰富、界面新颖且形象直观的交互自助式教学模式,对体现音乐学科教学特色、提高教学效率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由于其开放性特征,教师能够即时的增加新的专业教学内容,从而保证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最新最快的发展成果。例如,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王晓坤主持的省级网络精品课程《钢琴》,其课程网站上除了在教学大纲、教案、网络视频、课后习题及互动交流等方面体现其专业教学内容,还在下载园地及学习资源等板块即时更新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钢琴作品链接、钢琴演奏技法部分参考教材链接及国内著名钢琴教育教学网站链接等,以供学生下载并自主学习。

但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相关数据中可以发现,有关音乐教育网络课程的专业结构主要以音乐教育学及音乐史论等理论课居多,其他技能课较少,且理论课多以文本和静态图像的网页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更新缓慢,且教学录像内容相对较少。部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仅是教材文本数字化的形式简单呈现,缺少音像资料的辅助支撑,这不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启发学生的联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网络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应积极向国内外音乐教育专业优秀的网络精品课程学习,及时更新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与时俱进的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学习资源,同时大力挖掘具有区域化办学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与充实自身的地方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作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立足于当前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地方高校生源增多导致教学资源紧张的现实背景,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以目前高等音乐教育国家级、省级网络精品课程的成功经验为参考,以网络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研究在保持原有"集中式"教学模式优点的同时融入"开放式"网络教学手段,在减少教学设备投入的同时弥补师资力量的缺失,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轻松舒适的学习方式。同时,根据区域化教育特征,立足本土音乐文化,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音乐文化教学内容与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相结合,将教育信息化与高等音乐教育地方化相结合。这样即可体现音乐教育的时代性又强化了音乐教育的地域化特征;既是对传统"集中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对现阶段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庄元.音乐学视野中的当代音乐传播研究[J].音乐研究,2005.1.

网络音乐论文篇4

关 键 词 :网络音乐资源 缺陷 教育 对策

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给世界各个领域都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音乐方面,互联网中丰富的音乐资源,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有关音乐的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教育方式上,网络音乐教育一改以往的教育模式,通过艺术手段,以审美化包装使人们在观赏、娱乐中受到教育,做到“寓教于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音乐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最新也最有力的革命。

然而,网络音乐既具有突出的积极作用,又有明显的局限与缺陷。学校音乐教育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任务和全新课题就是:充分发挥网络音乐资源的教育优势,遏止网络音乐资源中的负面影响。

笔者以为,网络音乐资源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音乐信息资源。这意味着互联网上可以利用的与音乐相关的所有资源都属于网络音乐资源,包括各类音乐网站及相关音乐论坛、网络数字化音乐、网络音乐软件、网上虚拟音乐厅、网络音乐学校、网上音乐图书馆等。

作为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觉到互联网音乐资源在音乐教育中的缺陷与局限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音乐资源的内容、结构不平衡。

据统计,目前我国仅音乐下载网站就有七八千家,再加上网络音乐的综合模块,总数量约在35.000家以上。但这么多的音乐网站都存在一个同样的问题:大部分以流行音乐为主,古典音乐薄弱;国外的音乐居多,国内的音乐相对较少;“洋”的(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居多,“本土”的较少。本土音乐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端正审美观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然而,这样重要的内容在互联网音乐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却非常小。由于利益的驱动,许多音乐网站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一味追逐流行趋势,造成了互联网音乐资源内容结构的严重失衡。

第二,一些网络音乐资源内容不健康。

许多网络歌曲由于语言幽默诙谐、画面有趣好看,快速吸引了一大批人。一些网络歌手却将歌曲作为“泄愤的工具”,在歌曲中加入太多的粗口和不该有的牢骚话,不但在音乐上毫无艺术性可言,而且歌词内容充斥着污言秽语,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例如,《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的歌词被改成“你问我钞票有多少,我背景好不好?我的心不移,我的爱不变,存折代表我的心……”还有一些古诗也被改得面目全非,什么“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等,这种状况令许多教育工作者担忧。

第三,某些网络音乐内容具有特殊性。

大部分的宗教音乐网站,目的都是让听众在欣赏宗教音乐的同时,接受他们的宗教信仰。例如,欧洲古典音乐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作品与基督教有关。青少年往往对网上的音乐资源充满了好奇,对宗教音乐所包含的宗教内容也感兴趣,不加区分地全盘接受。如何使学生在欣赏网络宗教音乐的同时不受宗教内容的影响,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思考的。

第四,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远程音乐教学具有局限性。

远程音乐教学由于缺少师生间的互动、缺少校园文化熏陶造成非人性化;电脑音乐教学评价不客观及音乐学科的特殊性都说明,音乐教育不是仅仅依靠一台电脑就能完成,它必须需要面授的方式;音乐不仅是单一个体的艺术,更是集体合作的艺术。比如,合唱、合奏等音乐形式仍然需要通过集体教学才能完成。

上述种种状况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网络化社会中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对策。笔者初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挥网络音乐资源的优势作用,提高学校音乐教育的综合效果。

网络使音乐教育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音乐教育更直接、更深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校音乐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

第二,弥补网络音乐资源的缺陷和不足,遏制网络音乐资源缺陷的负面影响。

针对网络音乐资源中的内容、结构不平衡,要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面对宗教音乐,在欣赏其优美音乐的时候,要教育学生不必也不能一并接受其宗教信仰。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充分吸收外国音乐的精华,正确对待其中的宗教内容,既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但又不要不加区别地全部接受。

第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利用网络音乐资源,开拓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局面。

面对浩瀚的网络音乐资源,教师应该优选网络音乐资源,并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音乐网站;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优秀网络音乐作品,提高学生鉴赏网络音乐的能力;利用学校局域网,创建校园音乐网站,鼓励学生自己丰富和维护校园音乐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开拓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局面。

总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关起门来进行学校音乐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的是开放的音乐教育观念。深入研究分析网络音乐资源的优势与缺陷,在音乐教育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音乐资源的教育优势,弥补网络音乐资源的局限和不足,遏止网络音乐资源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网络化社会中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对策,是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

[1]音乐教学大纲[S].(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韩长泽.台北市资讯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J].信息技术教育,2006.

[3]祝智庭.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化在行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教育峰会网络教育技术论坛报告[R].2003.

网络音乐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音乐;困境;解决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59-02

网络歌曲作为新媒体语境下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我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诸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它从最初的产生到如今的转变所走过的路程时,不难发现,网络音乐存在着一些或隐或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网络歌曲的困境,本文意在从这一认识出发并对此进行研究探讨。

一、网络歌曲的时代表征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作为听觉文化中一个最为显著表征的网络歌曲,不知不觉成为了某种不可动摇的话语主流。

伴随着传媒技术、消费生活方式、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要素相互交融,网络歌曲成为当代,甚至在未来每个发展阶段中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歌曲所显现的也是一个时期里各个不同阶层人民的心声,可以说,网络歌曲是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特定的流露与表征。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网络歌曲市场不仅给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更是将其前所未有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特点。

首先,是音乐需求的多元化。人类的情感是丰富的,也是直白的,相对于文字和语言的表述,人们更愿意用一首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歌曲里找到共鸣,所以在早期蹿红的网络歌曲里,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歌词浅显易懂,节奏和旋律朗朗上口。有的网络歌曲,其歌词俏皮风趣,符合大众的娱乐心理,在工作之余能放松心情。抛开粗制滥造的歌曲不提,网络歌曲发展到现在,由于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和优秀创作者的加入,出现了大量作词作曲精良的歌曲,如许嵩的《清明雨上》《庐州月》;汪苏泷的《有点甜》等一系列作品,这些歌曲的制作甚至不亚于著名制作人所创作的歌曲。

其次,是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吕福忠将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分成了题材与主题、种类与手段、风格与个性三大理论层面。在他看来,音乐创作是一项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多种艺术学科领域。传统的音乐创作,需要一个造价不菲的工作室,而如今,高科技数字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和电脑录音系统的家庭化,都极大地降低了流行音乐的合成录音成本以及创作门槛,使得流行音乐的创作更加层出不穷,也良莠不齐。

二、对网络歌曲困境的解读

由于互联网的自由化,网络歌曲的上传不受任何制约,歌曲水准的巨大差异形成两个极端,如《香水有毒》《爱情买卖》《伤不起》等,这些低俗的网络歌曲可谓是无处不在。音乐制作人包胡尔查认为:“音乐作为文化产物,历来都是无界的,我们不能对此加以限制,但从一名音乐从业者的角度,我们要选择、宣扬那些有格调、能长远流传的作品,而非粗俗的靡靡之音。”正是因为这些恶俗网络歌曲的存在,造成了人们对网络歌曲的偏见,以至反感、抗拒,这也是目前网络歌曲遭遇的重大困境,导致那些优秀的作品无法被发掘。

在中国流行音乐的大环境下,网络歌曲的发展过于匆忙和急功近利。一首歌应该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用心雕刻而成,而许多音乐创作者都抱着一夜成名的浮躁心态,把所谓的“艺术品”完全当做流水线上的商品,机械地制作。

网络歌曲作为中国流行乐坛的一个分支,其“跟风”现象严重。第一,在创作方面,现今的歌曲,除了那些已形成自己固定创作模式的制作人之外,大部分都有借鉴,甚至有抄袭的嫌疑,一段或是几段的旋律大体相同,换汤不换药,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口水歌泛滥的主要原因。第二,在声音处理方面,每个人的嗓音都是先天形成的,有的人天生嗓音亮丽饱满,有的人嗓音如绸缎般顺滑,有的人嗓音沙哑性感。在如今这个主张个性的时代,拥有一个辨识度高的嗓音无疑等于拥有了一件利器。有些网络歌曲,由于其歌者的曲风跟某位歌星相似,或者长相相近,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在演唱时刻意去模仿,失去了自己的风格,这也是在流行乐坛一直受到批判的。

三、如何解决网络歌曲困境

如何使当今的流行音乐摆脱困境,并重新塑造新时期的流行音乐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位流行音乐人都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第一,应当加强市场管理。网络歌曲需要行业内部的自律与调整,同时在此基础上,也需要有关部门能够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规范,用“两头抓”的方式来维持网络歌曲的商业操作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使网络歌曲的发展既能遵循音乐的艺术规律,又符合文化产业运作的市场规律。早在2013年就开始实施的网络歌曲下载收费,在某些方面阻挡了粗糙低俗歌曲的传播;2015年文化部公布的120首网络低俗歌曲禁单,也使网络歌曲开始走向正轨。

第二,应当规范媒体的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网络歌曲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更为网络歌曲的制作载体带来新的变革和传播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愉悦,也给一般大众带来参与文化的空间。但是,随着更多媒体的参与,网络歌曲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媒体利用网络歌曲的商业性特点,以各种渠道进行肆意传播,致使网络歌曲,乃至整个流行音乐市场都变得乌烟瘴气。应该提高媒体人的职业操守,不能置社会文化的发展于不顾,一味追求所谓的“个性”来博眼球。坚持新型音乐类型的传播与发展,并且开拓多元的市场,也是规范流行音乐传播媒体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三,需要音乐批评的渗入。网络歌曲是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围绕网络歌曲展开的话题常常是热议不断,有时候是音乐本身,有时会涉及到其他一些文化领域。中国有专业水准的乐评人大都局限于对西方音乐特别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介绍与欣赏,在网络歌曲的评论方面,专业的乐评人几乎“缺席”。在普遍听众对网络歌曲不了解的情况下,需要一些强有力的声音来带领大家,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网络歌曲,提高全民的音乐修养,从根本上杜绝网络粗俗歌曲的存在。

四、结语

网络推动音乐市场繁荣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质量却一直令业内诟病不已,网络歌曲也一度是低俗歌曲的代名词。一面是网络歌曲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一面是对其的不以为然。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

张潇文(1992-),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流行音乐。

网络音乐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开发;资源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不断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怎样将这些信息资源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是现代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我国的学校音乐课程构建的整体目标来看,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资源都可以加以开发和利用。因而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一、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特征

(一)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和分散性。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覆盖到了整个世界,所以网络上各种音乐教育资源的分布范围也就具有了广泛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音乐教育资源的主体不同,且各个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站点之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也就造成了网络上音乐教育资源的分布比较广泛,具有分散性。(二)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的多样性。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信息资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上,互联网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信息资源,如:图片、文章、视频、音频等等,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可以在任何数字技术支持的各种媒体上进行表现,所以说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三)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与即时性。由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共享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也就具有了这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可以让数量不一的学习者同时浏览和学习,所以它具有共享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在上传到互联网上之后,相关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进行音乐教育资源的查询,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四)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的互动性。在动态网页技术的支持下,网络信息可以进行双向传递,所以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互动、交流和讨论就有了技术支持,音乐教育信息资源的享用者就可以基于网络进行讨论、交流和互动。

二、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建设的不足

(一)区域性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站点数量少,覆盖面小。在笔者经过调查以后发现,我国县级、区级的城市基本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站点,所以导致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比较小,只有在较大型的城市才有专门的站点,这对于区域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使用是非常不利的。(二)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站点的搜索功能尚待改进。在现在建立的很多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平台上没有直接的站内资源搜索功能,或者是搜索功能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信息享用者对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收集起来比较困难,让用户的查阅观感较差。(三)由上文我们知道进行网络音乐资源共享的站点是不同的,因此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再加上网络音乐教育资源之间缺乏联系和逻辑顺序,所以在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就容易遇到问题,并且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运用难度也就比较大。(四)网络音乐课程形式单一,互动不足。现在网络上大多数的音乐教育资源都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的,这种单一的呈现方式仅仅是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转移到了网络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却受到了更多的限制,所以这种单一的网络音乐课程呈现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三、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要想更好地利用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就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完善音乐资源的检索机制、建设自扩充式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加强对本地库内资源的标准化管理这三个方面对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库进行开发与整合。另外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够对网络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从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和网络音乐教学的支撑环境开发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网络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重教学大纲的确立、教学设计、网络音乐课程原型实现等环节,要对与网络音乐课程相关的软硬件系统建设所能提供的网络教学环境进行开发和完善。

四、结论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网络音乐教育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网络音乐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性、即时性等等优点的发挥,制约着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所以我们需要从音乐教学内容和网络音乐教学支撑环境这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帮助网络音乐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

参考文献:

[1]王怡.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效率问题及其改善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2]张丽华.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网络音乐论文篇7

[关键词]网络音乐 大学生 影响情况

音乐一直以来被人们当作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精神寄托,音乐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音乐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娱形式成为人们的新宠儿。网络音乐的兴起满足了人们对音乐的渴求,同时也使人们的娱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及监管的漏洞,网络音乐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网络音乐虽然为人们提供众多共享性、互动性的音乐资源,但由于其所涵盖的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一些低俗不堪、败坏社会风气的音乐也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甚至给人以错误引导。如何规范净化网络音乐市场,充分发扬音乐的积极影响并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如何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引导,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音乐概况

网络音乐,毫无疑问是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音乐,文化部颁布的《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界定了网络音乐的概念,即“网络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网络音乐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电信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互联网在线音乐,二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又被称为移动音乐。

音乐作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音乐迅速走红,在线音乐用户越来越多。网络音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音乐类产品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进一步攀升。文化部《2012中国网络音乐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网络音乐企业在用户数量平稳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增长,总体数量已达575家,同比增长27.2%,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5.4亿元。其中,在线音乐市场规模的增长最为突出,市场规模达18.2亿元(以在线音乐服务提供商总收入计,包含在线音乐演出收入),同比增长379%;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27.2亿元(以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同比增长13.3%。在线音乐市场和无线音乐市场的用户规模也分别达到4.3亿和7.5亿,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在我国网络市场整体向好的基础上,网络音乐发展迅速,有助于人们方便快捷获取音乐,使人们的娱乐生活日益丰富。然而,在网络音乐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版权保护问题,网络音乐缺乏商业模式,内容创作缺乏有效监管,收费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蕴含了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以其鲜明的视听享受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通过抒发表达情感的同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随着网络音乐的产生、发展,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普及。音乐是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不同的音乐风格也充分展现着人的性格。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年轻充满朝气的群体,他们个性张扬,追求时尚潮流,对音乐中的情境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可以充分寄托他们的感情。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其感性思维发挥主导作用,缺乏理性的判断,再加上这个时期情绪容易波动,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进而对大学生的情感和性格塑造产生不利影响。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有着强烈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既有助于大学生性格的塑造,审美情操的提升,与此同时,也可能会扭曲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良莠不齐的网络音乐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分为正反两个方面。

(一)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缓解大学生的精神压力

大学生作为社会里的特殊群体,承受了来自各界的关注和压力。大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各类课程考试的压力,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考研出国等继续深造的压力,高额学费、生活费、恋爱经费、交际应酬费等费用产生的经济压力,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时压得大学生喘不过气来。近些年来,大学生因承受不住各种各样的压力,又缺乏有效的排解途径,堕落的、退学的、自杀的比比皆是。网络音乐以其独特的传播模式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歌词通俗直白、感情真挚动人、旋律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其内容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使大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能够找到共鸣,有效地宣泄烦闷的情绪,排解内心的压力。在音乐的世界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暂时的自由和灵魂的解放,积极的、健康的网络音乐,如《隐形的翅膀》、《重头再来》等可以在缓解压力的同时激发人的斗志,给人以鼓舞启发,使他们转变观念,防止极端行为的发生。

2.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学时代已不再像初高中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大学生有充裕的业余时间。有些人选择去图书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有些人选择上网,洞悉每天时事、娱乐播报,玩玩游戏等;有些人选择做些兼职,充实自己的口袋,丰富自己的阅历。然而,无论你选择什么,音乐始终伴随着你。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耳朵里都塞着耳机在倾听音乐,享受音乐。由于网络音乐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再加上网络音乐内容贴近生活、旋律朗朗上口,演唱技巧简单,K歌成为大学生丰富业余生活的一部分。KTV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随便唱歌,随便欢笑,点自己喜欢的歌,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很强的学习、创造能力,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此同时,大学生正是朝气蓬勃的年龄,他们追求个性的张扬和新鲜感,网络音乐轻松的旋律、动感的节奏激发了他们对网络音乐的学习和创作热情。网络音乐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道德素养和民族特色,在大学生的网络音乐传唱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心理意识潜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再加上网络音乐的包容性和亲近性,更加激发了大学生对网络音乐的兴趣,促使大学生自愿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和生活中成长、成熟,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网络音乐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对大学生的思想有误导作用

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发达,网络音乐凭借这一平台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特别是大学生成为网络音乐最主要的传播群体。但我国对网络音乐缺乏系统的体系,再加上监管的缺失,使一些低俗肤浅的网络音乐迅速传播,网络音乐良莠不齐的现状越来越引发家长的担忧和专家的思考。大学生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群体,追求新鲜事物,但容易多愁善感,网络音乐中一些青年男女虚幻的情感和大学生自身的情感产生共鸣,如《那一夜》、《香水有毒》、《QQ爱》、《狼爱上羊》等不仅低俗甚至色情,而大学生往往凭借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判断,甚至以其作为自己情感生活的向导。大学生的爱情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这严重毒害了大学生的心理,误导大学生的思想。

2.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离

伴随着网络音乐的兴起,音乐的制作门槛越来越低,不少网络歌手一夜走红,如《老鼠爱大米》使杨臣刚这一网络歌手红遍大江南北。在大学生阶段,对音乐有着狂热的追求,甚至在其内心深处还有着一个明星梦。这就促使当代大学生过分地追求音乐,甚至出于对某个明星的喜爱,不惜花巨资收集他的唱片,参加他的演唱会,整天沉浸在自己的音乐梦里。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时期,是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已产生偏离,对音乐的狂热追求已影响到他们的学业,甚至到了荒废的地步。他们完全沉迷于网络音乐中,渴望像那些一夜走红的歌星即使没有文化同样可以挣大钱,可以拥有很多粉丝的追捧。网络音乐的门槛逐渐降低,众多网络歌手的迅速走红,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已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3.不利于古典音乐传承和发扬

随着网络音乐的盛行,人们获取音乐的成本越来越低。但网络音乐中多以流行音乐为主,古典音乐曲目种类都相对较少。大学生是时代和潮流的象征,他们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流行音乐内容通俗易懂,节奏简明欢快,易记易学,追求时尚,紧随潮流再加上贴近大学生的情感生活,使大学生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极易得到情感的共鸣。古典音乐虽然旋律优美动听,能陶冶情操,但它需要较高的演唱技巧和理解力,大学生作为音乐的业余爱好者往往敬而远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民族传统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但由于高校对音乐课程的开设不成体系,再加上大学生本身的兴趣所向,使古典音乐的传播和继承受到严重影响。

三、网络音乐对大学生不利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文化部门加强对网络音乐的监管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音乐迅速走红,但网络音乐良莠不齐的现象严重。对此,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大网络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的可行性策略,规范音乐市场,打击盗版,针对性地对网络音乐的内容加强监管。政府部门要制定并完善关于网络音乐管理的相关法规,规范媒体的传播行为,也使监管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与此同时,政府文化部门要加强对网络音乐文化行业的引导,加强对古典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创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使网络音乐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修养

大学生对时尚潮流的追求使其对网络音乐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在丰富视听、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要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分析,积极地引导和培养他们辨别各种网络音乐的能力,使他们建立正确的音乐美感,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同时加强理性判断,不要一味地盲从,增强对音乐的甄别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要加强对自我的明确定位,树立良好的追求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主动选择积极向上健康的流行乐曲,并主动追求优秀古典乐曲,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思想道德修养。

(三)完善和普及高校音乐课程体系

大学生缺乏对网络音乐的辨别和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这也和高校音乐公共课程的开设不普及、不规范有关。高校音乐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高校应注重完善并普及公共音乐课程,对非音乐系的学生给以专业的指引,提高他们对音乐选择的鉴别判断能力。面对我国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的缺失,高校也要增加开设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课程,同时也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丰富新颖的素材,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欣赏鉴别古典音乐的能力和演唱技巧。通过高校的正确引导,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也有助于我国古典音乐的传承。

(四)增强音乐创作者自律和责任意识

我国的网络音乐之所以良莠不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音乐创作者自身缺乏音乐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音乐创作者为吸引观众的眼球,往往容易忽视音乐本身的质量和影响。要从源头上杜绝粗俗甚至色情的音乐,就要提高音乐创作者的自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不良音乐对大学生及年轻一代思想情感的恶劣影响,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音乐创作者要本着对受众负责的态度,主动提高音乐的质量,多创作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给以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

网络音乐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生事物,其存在和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健全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面对网络音乐这把双刃剑,我们要正视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面对一些低俗、粗陋的网络音乐产生的消极影响,要充分发挥政府、学生、学校和创作者的能动作用,加强对低俗、粗陋音乐的抵制和治理,使网络音乐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音乐环境,充分发挥网络音乐对大学生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培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雪芳.网络音乐对青少年影响邹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01):241-242.

[2]程瑞雪.浅析中国网络音乐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2(04):146.

[3]代水冰.网络音乐对高校学生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4):116-117.

[4]郝永光,朱晓娜.基于多元文化下当代网络音乐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2(03):280+290.

[5]杨春林.中国网络音乐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2(05):112-113.

网络音乐论文篇8

关键词 :音乐艺术 网络传播 创作观念

音乐的传播既是音乐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原动力,也是推动音乐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音乐的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音乐艺术传播的全新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具有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综合性传播手段、整合传播模式、多元化传播者以及跨国传播等重要特征,并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理念。作为网络传播子系统的音乐网络传播,在传播实践中除了传播音乐作品外,还传播音乐的创作、演奏、制作技术,传播各种音乐新闻、音乐学术论文、音乐思想,以及提供各类音乐软件的共享性服务等。这种音乐的传播方式,把每一个人所面对的计算机世界,变成了一个音乐的虚拟大社区。

音乐的网络传播,既具有上述传播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即:“即时性、反复性、时差性、主动性、交流性、自由性”(曾遂今语)。此外,我们认为,基于网络传播的强大效应,以及复制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文化的生产被驱回到一种精神空间之内,但这种空间不再是旧的单个主体的空间,而是某种被降低了的集体的‘客观精神’的空间”(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又如阿多诺所批判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艺术的审美深度、个性价值、历史感等“经典”标准逐渐“削平”,大众娱乐功能和商品消费功能得到大大加强。再者,由于传播技术、使用环境、欣赏心理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音乐网络传播只能以在线获取(pull)为主,而非在线欣赏(take),如曾遂今所讲的只不过是“音乐复制的自来水效应”罢了。由此必然带给人们音乐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并最终使得整个音乐艺术范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如上文所述,音乐的网络传播将给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接受等带来深刻的变化,促进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范式转换。对音乐艺术创作观念而言,其影响和变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前瞻性。网络传播的海量信息和高速传播,资料、信息获取的广泛性和即时性,导致了音乐创作观念的丰富和前瞻性。互联网络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现实”世界和信息宝库,使得艺术创作可以坐享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迅速获得当今世界不同风格、各种类型的艺术信息和音乐作品。可以说,当今艺术创作者的视界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开阔和广博。反过来,一部音乐艺术作品只要问世,就有可能随着网络和其他数字多媒体传遍世界的任一角落,艺术创作者可以很快听到、看到受众的评价,与他们展开双向的交流和艺术观念的碰撞。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目的的人们的交流和互动,将极大促进创作观念的丰富性和前瞻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交流带来的艺术创作的观念和创作意识的趋同,对艺术创作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其次,创作观念的个性化、技术化。网络是一个自由空间,网络的创作和传播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艺术激情,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创造并直接进行自由的传播。过去传播中的人为导向、人为干扰基本消失了,创作者也不必考虑为了博得某些组织、评委的肯定和爱好,其个性化创作思想、创作观念得到极大解放,将会创作产生大量不同特色、独具一格的网络原创音乐作品。另外,在音乐网络传播中,技术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许多以前难以实现的个性化艺术构思和设想,通过网络及数字多媒体技术与电子音乐制作技术的协同配合,现在已经可以做得干净利落、无懈可击了。如利用计算机动画制作、音乐制作、音频处理的技术优势,创作出现了大量的flash音乐文件,把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技术的进步和使用也加深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性。

再次,创作观念的生活化、娱乐化。作为大众传播的强势媒介,网络传播在引导大众的艺术接受、消费过程中,促进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相互亲近,艺术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领地,而成为当代大众可以共享的日常生活对象。这种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的广泛对话,直接促使音乐创作走向生活化、娱乐化。比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特务小强》《芙蓉姐姐》《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网络歌曲,多数作品以通俗易唱的生活化曲调和趣味幽默、娱乐搞笑的歌词为主(歌曲常被称为“口水歌”;歌词如“翠花,上酸菜”以及“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等),表达的是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自娱自乐,展现的是艺术的消费功能和大众娱乐功能。从宏大叙事到日常生活、从心灵审美到感官消费,音乐艺术的创作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最后,创作观念以大众(受众)为本。“当代艺术不仅仅要求观众证明自己,而是要激发观众,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观众的支持”,“今天的作品并不需要成为绝对权威或受人顶礼膜拜,它们把观众作为朋友”( 杜夫海纳《当代艺术科学主潮》)。在网络传播和网络艺术中也是如此。雪村、香香、庞龙、杨臣刚等歌手及其演唱的歌曲一夜走红,无不是网络大众的点击和支持所赐。同时,网络传播非常强调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强调沟通。这种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大众评价的巨大威力,使得创作者(艺术家)为了赢得更多的支持率(点击率),将会尽可能地从大众的层面出发,以大众的审美标准为本,创作更多适合大众艺术情趣的作品,即所谓的“民间性情之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大众(受众)为本的创作观念,与接受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相一致,延续了文艺理论从“作家创作——作品文本——读者接受”的历史演进,也进一步提升了网络传播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结语

笔者认为,网络传播为音乐创作观念带来的变化具有普遍的意义。这种从经典到通俗、从审美到娱乐、从精英到大众的变化,已逐渐成为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范式。为此,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重新审视,在实践上作出更为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

[1]曾遂今.音乐网络传播与当代人的音乐观,《中国音乐》,2006年第4期.

上一篇:音乐早教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国民族音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