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才培养范文

时间:2023-09-17 11:30:10

营销人才培养

营销人才培养篇1

【关键词】营销人才 能力 培养

一、引言

市场经济,营销为先。营销人才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导,一个优秀的营销人才,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质、渊博的知识,需要不断熟悉业务、精通业务等。

二、营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1、自信力。营销人才的自信力是指营销人才对营销事业和自己的营销能力抱有决心和信心,对营销事业具有勇往直前的毅力和百折不晓的精神。具体来说,营销人才的自信力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营销工作抱有坚定的信念。坚信营销工作是一项理想的、充满希望的、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伟大工程,其发展发展前景是无限美好的;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营销技巧抱有信心,坚信凭着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完全有把握、有能力胜任营销工作,有决心和信心创出佳绩。

2、意志力。营销人才的意志力就是指营销人才能够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有目的的控制、支配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营销人才有了坚定的意志力,就不会在其营销工作遇到困难、遭到挫折时产生松懈和动摇的思想,而是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理活动指向。营销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营销工作是一项客户拒绝多,接受少,挫折多于成功的工作。一般来说,营销工作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三次四次就能创出成绩来,是要经过多次与客户的磨合才有收获的。有关资料记载,日本人原一平在四年时间内71次拜仿同一客户,终于达成一笔大交易。可见营销工作除了“动口”,还要多跑,勤跑出成绩,为了达到目的,应坚持不懈地克服种种困难。

3、观察力。营销人才的观察能力是指营销人才以自己冷静、细致、严谨的逻辑来洞察市场的能力。市场动态瞬息万变,这就要求营销人才应从各种复杂的市场现象中看出市场本质,从一般的市场营销资料中发现、挖掘新的市场目标,并及时发现、警惕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把握时机,又能避免风险。

4、注意力。营销人才应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如果营销人才有很好的注意力,认真听、认真讲,那么客户就会认为这位营销人才工作认真、细致、可信;营销人才具有较好的注意力,并能够在营销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避免损失,则会受到客户的欢迎。此外,营销人才还可以通过注意力去发现新的客源、新的市场需求。因此,注意力也是财富。

5、推理决断力。营销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推理就是营销人才根据某一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推论、预测未来市场趋势。营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探索出市场活动规律,正确的把握好市场活动的未来,使自己站稳脚跟。

决断能力是指营销人才对市场环境、市场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后迅速做出判断及其决策的行为能力。判断来自于营销人才对市场状况的认识和了解。正确的判断取决于营销人才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决策是对未来的营销活动确定目标,营销决策就是在营销行动过程中,为了达到营销目标或解决新的问题,在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市场环境和营销人才的自身因素,制定出多种可行的营销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付于实施。需要注意的是,营销决策必须是在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不了解市场现状、缺乏市场信息,绝不能盲目决策。作为一个营销人才,不仅仅是营销商品和劳务的简单执行者,而且还是一个营销业务决策人。因此,营销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决策的能力。一个合格的营销人才,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决断水平、决断能力。

6、拓展和创新能力。适者,不仅要生存,更要开拓。没有开拓,便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难以生存。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营销人才,应具有不断开拓市场、拓展业务的能力。对商品和劳务的营销,必须立足于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扩大市场占有率,才能充满生机、持续发展,否则营销业务萎缩。

此外,营销工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并带有综合性、复杂性及其营销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合格的营销人才不仅要具有拓展市场的能力,还要注意在营销形式、营销方式、营销手段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兼备创新能力。创新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全新的创造,这种创新难度较大,只有少数聪明绝顶的人才能做到;另一种是局部改革创新,这是许多人都可以做到的,只要克服各种妨碍创新的困难和阻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就能做到有所创新。

7、语言表述能力及其说服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是指用口头或文字介绍表述事理的才能。包括口头表述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营销人才在向客户推介商品和劳务时,必然要介绍、宣传本公司的宗旨、商品和劳务,其目的是希望说服客户、并能与客户达成商品或劳务交易。因此,营销人才除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述能力,还应有良好的说服力,把良好的说服力寄予优美幽默的语言表述之中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述来确立自己的形象。同时,还要注意把“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贯穿于语言表述中,把营销与客户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最终取得满意的营销效果。

8、克制能力及应变能力。克制是指营销人才在营销过程的各种不利的环境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语行为,永远保持着平静的心绪,避免产生冲动而与客户发生矛盾。这就要求营销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涵养,具有沉着、坚毅的克制能力。因此,营销人才应学会一个“忍”字,认真领略“忍”字的真实含义和作用,“百忍成金”的哲学观念对指导营销人才的营销工作是再合适不过了。

营销人才不仅要具有沉着、坚毅的克制能力,还要兼备随机应变能力。营销人才的应变能力是指营销人才在营销业务过程中遇到突发性情况或遇到对自己不利的境况时,处惊不乱,既能做到始终保持着镇定、冷静,又能做到灵活、果敢的处理问题,扭转局面,变不利为有利。因此,营销人才应在营销业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强和提高自己的克制能力和应变能力。

9、体能魅力。营销人才的体能魅力是指营销人才本身所具有的潜能,包括营销人才身材体态、仪表、神情、衣着、举止、谈吐等。营销人才自身的潜能魅力是一笔重要的资源,在营销中应重视开发和利用,并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不断提高。

10、社会交际能力。营销人才的社会交际能力是指营销人才为了达到营销商品和劳务的目的,而运用各种方式向客户传递信息、交换信息、交流思想、广交朋友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根据营销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营销人才应具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包括公关能力;应善于排除一切人为的交际屏障,不断拓宽社交范围,多渠道的广泛的结识、结交更多的社会各阶层友人、客户;应积极建立和拓展社交网络,并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来扩大营销业务范围和营销成果。因此,营销人才应注意培养和提高个人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营销人才能力的培养

营销人才的能力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综合性动态概念,培养和不断提高营销人才能力不但对营销人才个人,还对公司、对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必须致力于不断地提高营销人才的综合能力。

1、职业培训是提高营销人才能力的有效措施。通过专门的营销技术培训可以高效地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世界上不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成立了旨在提高营销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各种培训中心,我国不少高等院校还专门开设了营销专业,对营销人才讲授营销原理、营销知识、营销技术、营销技巧,以提高营销人才的营销技能。我国不少地方包括香港、台湾也都设有各类营销培训中心,训练出大批成功的营销人才,如广州有位下岗女工叫陆乐怀,1996年6月参加了为期七天的保险营销入门培训后,正式入职营销行业,1996年下半年她完成了10万元保险额,1997年达到30万元,并被评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可见,专门的营销培训,是增强营销技能、提高营销人才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进行多层次培训完善营销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对学历较低者进行培训,还要对已获得较高学历者进行专门的营销技术培训;不仅要对刚入门者进行培训,对久经商场的老将也要再培训。对有志于营销事业而又刚入职的营销人才来说,通过培训,可使其了解所营销商品和劳务与企业的性质和发展前景,掌握市场知识、业务知识、产品知识,把握营销原理、营销技术、营销技巧,学会营销ABC。而对于入职较早,有一定营销经历的营销人才来说也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营销技术的要求。通过培训,不仅能提高营销人才业务能力,还能调整和完善营销人才个人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思想水平。因此,必须对营销人才队伍实施全员化的、多层次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营销销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业务培训要有实用性、针对性。要针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营销人才情况,根据营销实践的不同需要明确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确定合理的、实用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编写和选定合适的教材,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同的培训对象可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可以是营销知识讲座,也可以采用举办新产品知识及营销介绍会的形式或请营销明星作营销经验报告等。每一期培训结束,应作结业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

4、营销人才应刻苦自学,自我提高。提高营销人才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是提高营销人才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营销人才必须通过自己不断的刻苦自学和市场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的综合能力。应干一行爱一行,精心钻研业务,持之以恒;应在市场活动的实践中认真探索,正确认识和掌握营销规律和特点,增长才干;应勇于接受锻炼和考验,磨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素养;应严格要求自己,自强不息,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人才。

5、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一是要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和营销任务。有了市场目标和营销任务,才能集中注意力,以加强观察力度和挖掘市场、观察市场的深度,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观察能力和注意力。二是运用系统观点洞察市场。既要看到市场的外表,还要看到市场的本质;既要看到市场的总貌,还要看到市场的结构、层次,要注意分开主要的和次要的东西,要善于抓住主要的市场特征,有顺序、有步骤地作好观察记录、加以比较分析,从中找出主流的质的因素,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峰、李艳红: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定位和能力培养[J].唐山学院学报,2008(4).

[2] 崔平:全程开放式培养市场营销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08(11).

营销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情境教学 营销教学 创建策略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176-02

一 市场营销课程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市场营销课程理论抽象,学习难度大,一般的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这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仅仅记住几个知识点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它要求活学活用。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形象创造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

二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各类职业学校学生大多都是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专业理论普遍感到吃力,营销专业也不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营销原理枯燥,实际操作的难度大,从而导致学生对营销课程的学习效率低,教师教学效果欠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三 情境教学在课堂中创建的策略

1.教师指导演绎情境

在情境教学的舞台上,学生是“主演”,教师只是“策划”和“导演”。教师指挥演习,编导情境,引导评析。如笔者在讲授品牌设计时,可以指导学生先对身边所熟悉的产品(皮鞋)进行分析,然后从绘画、艺术角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能设计出“M”艺术造型的品牌图案,取其品牌名称“美佳”第一个“美”的拼音,感觉新颖、易记。

2.精心设问,创设情境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模拟企业经营的场景来精心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逐渐对市场营销知识产生好奇心,进一步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如在讲到新产品开发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海尔公司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了哪些品种的洗衣机?”然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来查阅,以激发学生对新产品开发知识的理解。

3.运用多媒体,营造情境

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材料辅助市场营销教学,可以给学生一种形象、直观的认识,图像、色彩、声音、音乐等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会更强烈,通过教学软件将市场营销的实践活动加以形象描述,其创设的逼真的企业经营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解决常规教学难以解决的许多复杂问题。如讲到广告信息的表达方式时,虽然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很多,但学生很少关注,所以课堂上单纯地去讲广告知识,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因此笔者利用了多种产品的广告视频材料,通过多媒体去讲解广告信息的创作和表达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广告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实物演示,引入情境

实物演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物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的物品有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品牌和包装策略时,笔者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和包装袋,让学生在各种包装盒和包装袋上去寻找产品的信息,尤其是产品的品牌、质量标准、生产日期、产品的有效成分或配料,使学生对于品牌和包装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认识到良好的品牌和包装对于产品促销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产品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甚佳。

5.引入实践活动,渲染情境

实践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创设实践活动,在市场营销课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在讲授营销调查研究一节时,通过分组参加社会实践,搜集调查资料,最终通过组内成员共同努力,提出调研报告,这一实地调查研究让学生收获甚丰,深切体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

6.联系旧知,构造情境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带新,巧设悬疑,创设多种新情境,新旧知识点的“串联”,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如讲到竞争性定位时,提出竞争性反定位,让学生学会对前后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谈到市场主导者的策略时,提出产品成熟期策略,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加强知识的识记;如市场营销战略构成与简单市场营销系统构成的比较:成本利润率公式和销售利润率公式的比较等,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7.组织讨论,激境

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课堂讲授时适当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创造一种师生积极参与的和谐气氛。如在讲授价格策略时,笔者列出产品在不同环境下所处

的状态,让学生讨论其最佳的定价方法和策略,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再因势利导,通过讨论使学生提高认识,拓展思路。

8.联系生活实际,触境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市场营销学本来就是一门应用学科,课堂教学中应多列举与生活体验密切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的进步,经济形势的发展联系紧密,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实用。如当教学内容涉及产品定价策略中对日用品采用尾数定价策略和对奢侈品采用整数定价策略的知识时,笔者带领学生到超市和黄金珠宝行去调查,比较实际生活中对日用品和奢侈品的定价,从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应用性强的操作。因此要求学生尽可能凭借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应用所学知识扮演角色,以达到操练目标。

四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是指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精心设置各种教学情境以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市场营销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营销教育方法的特殊性。采用营销情境教学,它通过再现教材或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对营销知识点加以理解和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市场营销教育中,推广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施教,培养合格的企业从业人员,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作为专业课教师,有责任结合专业课程本身的特点,使市场营销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策略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尔华.国际营销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郭国庆.现代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营销人才培养篇3

一、汽车营销的内涵

汽车营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汽车营销,是指将汽车产品(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以及与汽车相关的服务作为营销对象的市场营销。其内涵与以上所述及的内容相似,包括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宣传、汽车销售(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售后服务、汽车保险与金融、汽车文化等;狭义的汽车营销仅指汽车产品的营销,不包括与汽车相关的服务营销,其包括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广告宣传、汽车销售(包括整车和零部件)、售后服务、二手车营销、汽车贸易、汽车租赁、汽车文化等内容。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和培养狭义的汽车营销人才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广义上的汽车营销与汽车服务的内涵接近,容易造成混淆。因此,通常情况下,本文之论述的为狭义的汽车营销。

二、当前汽车营销人才的现状

当前汽车营销人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需求量较大。

二是汽车营销人才整体上学历偏低、素质不高。在目前国内汽车专营店的从业人员中,文化层次以中技中专、高职高专为主体,本科生仅占到5%左右。

三是汽车营销人员知识与能力缺乏复合型。众所周知,汽车营销人员至少应当具备汽车与营销的专业知识。当前一种观点认为,汽车的专业知识比较难学,而营销的知识则在实践中容易获得。因此,一些汽车企业(包括零部件生产企业)面向校园招聘时主要招聘车辆专业的学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再从事营销工作;有的汽车企业甚至在本企业或者面向社会招聘有从事技术工作经历的人员作为本企业的销售者。

四是高级营销人才缺乏。

五是国际型汽车营销人才缺乏。此处的国际型汽车营销主要是指面向国际市场销售汽车及零部件。面向海外销售汽车既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途径进行,还可以通过在国外投资或购并的方法实施。

三、当前高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开设情况

当前,汽车营销专业较多地在高职(专科)学校开设,其开设模式有两种:一是与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相结合,形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二是市场营销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应当讲汽车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支,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方向,甚至作为一个专业,主要是因为汽车营销人才的缺乏和其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也有不少高校直接开设了汽车营销的本科专业。在汽车营销专业走在前面的主要有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前者开办了汽车营销EMBA专业,后者成立了汽车营销管理学院。更多的高校是通过汽车营销方向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汽车营销人才,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工商管理(汽车营销)专业已开办多年,为汽车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汽车营销人才。

四、汽车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的培养类型;二是专业的培养层次;三是该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四是所培养人才将来的就业或职业取向。就培养类型而言,汽车营销专业是应用型人才,即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是面向营销一线的,该专业人才经过简短的培训后能够较快地胜任营销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营销的管理工作,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成长为高级营销人才后,才能从事营销的管理工作;就该专业的培养层次而言可以是高职(专科)、本科或研究生层次,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以及汽车产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不断提高,本科层次应当成为重点。汽车营销专业至少应当是机械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汽车知识、管理学知识、营销学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将来成为合格的汽车营销人员还应具备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与沟通能力、计算机与外语的应用能力、科技写作的能力、适应社会与环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勇于创新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中还要求汽车营销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精神、坚定的意志品质、经受挫折考验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理智、乐观、热情、宽容、尊重、理解他人的品格以及敏锐地市场洞察力;就该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就业或职业取向而言,似乎是明确的,但就汽车营销本身丰富的内涵而言,又是不确定的。广告人才、策划人才、销售人才、售后服务人才、二手车销售与评估人才、汽车租赁人才、汽车市场调查与预测人才、汽车咨询与服务人才均属汽车营销人才范畴。

汽车的国际营销不仅是汽车企业创建知名品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还是我国成为汽车强国的标准之一。2009年我国汽车出口33.24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6%,而全年进口车上牌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26%,进口总量达41万辆,与2008年基本持平。要改变进口汽车数量大于出口汽车数量的局面,汽车国际营销人才的培养应当至于首位。当然,对于各高校而言,汽车营销专业侧重于哪一种人才的培养,除考虑该专业的市场需求外,还应兼顾本校的办学实际,但应以市场导向为主。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优势专业是车辆工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外语等专业已开设多年,具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优良的办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在汽车营销专业中重点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营销人才,一定会走在其他高校的前列,有所作为。

五、结语

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指导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也只有定位准确,培养出的人才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否则即使人才培养方案再完美,亦有南辕北辙之嫌。但是,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确定,仅完成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步,目标定位准确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素质培养、能力训练的支撑,更需要得到汽车企业的支持,密切产学研的结合,及时收集整理汽车企业和市场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调整完善。惟如此,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始受到市场之青睐。

〔2009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263,项目名称: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的汽车营销人才〕

营销人才培养篇4

一、现阶段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一)对市场营销策划缺乏专业性的理解市场营销策划核心在于如何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认识品牌、了解品牌、信任品牌到最后的依赖品牌。市场营销策划是为了改变企业现状,完成营销目标,借助科学方法与创新思维,立足于企业现有营销状况,对企业未来的营销发展做出战略性的决策和指导,带有前瞻性、全局性、创新性、系统性。市场营销策划适合任何一个产品,包括无形的服务,它要求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资源状况做出相适应的规划,从而提高产品销售,获取利润。市场营销策划的内容包含市场分析、产品创新、营销战略设计、营销组合4P战术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我国企业的发展完全依靠企业自主性的经营管理。在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自身就缺乏对市场营销专业性的认知。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单纯招聘一些业务能力熟练的员工,但是,在企业市场竞争中,业务能力纯熟的员工占得比例很低,大多数员工都需要进入公司后进行能力培养。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在乎经营活动,以占有市场盈利为核心目标,如果没有正确认知市场营销策划的重点和核心,那么培养人才就会失去更多的责任和耐心。很多企业决策者并没有认识到员工培养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没有以长远的眼光看待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培养上,通常存在硬性矛盾,这种矛盾产生的负作用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二)对市场营销策划培训内容和方式不系统、不全面市场营销策划涉及的内容较多,营销战略规划、产品全国市场推广、一线营销团队建设、促销政策制定、专卖体系等特殊销售模式打造、终端销售业绩提升、样板市场打造、分销体系建立、渠道建设、直营体系建设、价格体系建设、招商策划、新产品上市策划、产品规划、市场定位、营销诊断、市场营销调研、企业形象策划、目标市场策划、营销策划创意与文案等。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已经形成了自主发展的规模,在企业运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些企业在营销策划培养方面给予了支持,倾注了心血。但是,积极态度需要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在很多企业中,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培训方式的合理性。企业将培养单纯实施为业务培训,没有对员工实施全方位的培养。例如人格教育、道德培养、纪律要求等等,员工只是单纯学会了怎么做业务,而没有从整体上与企业融合到一起,与企业的关系处于相互利用的对立面。培训内容和方式的不健全是企业培训具有片面性。

(三)对营销策划人才培养结果缺乏考评和选用机制市场竞争中大多数行业都有一个被公认的市场领先者公司,这个公司在相关的产品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该领先者是众多竞争者的目标,某一公司可向它提出挑战、模仿或避免同它竞争。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策划人才管理上通常都处于决策者指挥的状态,而企业决策者对营销策划概念的定义通常是笼统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细心观察个体差异,没有根据个人的优势分配工作岗位,在员工进入到工作岗位后,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和需要进行必要调整。这样固定的选用观念,就会造成员工的工作始终处于固态,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市场营销策划人才培养实效性的理念和途径

(一)明确目标,以专业化培养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拓宽企业人才培养内容和途径,就需要以专业化思想为前提。企业在营销策划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掌握营销策划的相关理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例如可以根据员工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进行学习内容的划分,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具有生命力的活动,引导员工发挥潜能。在培训过程中,设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不同部门之间实现交叉互动,使员工对于培训产生兴趣。同时,与一些大企业联合学习,聘请讲师授课,形成培训活动长效机制,使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建立系统性培训体系营销策划是一门较难的工作,需要建立系统性的培训机制。员工对培训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必然要求,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眼光短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不利。加大培训力度,要在营销策划人才的就业、上岗、升值、变更上加大调整力度,要完善企业营销策划的培训,就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营销策划的培训落到实处,更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一个系统的培训工程,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员工实际出发,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做好培训调查工作,是培训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正确评估工作实绩,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办法企业对培养的营销策划人才,要建立人才培训档案,根据具体营销策划的内容划分等级,要强化考核,建立优胜劣汰机制,要根据个人操守和工作业绩、岗位水平来评定等级,对不适应发展需求的人才及时进行思想培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行适度激励、按需激励和适时激励,注重激励的有效性、层次性、持久性,采用精神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正反激励相结合、内外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四)发挥营销策划人才的全部效能营销策划人才具有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能力的强大。这里的包括学历、知识体系、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多种元素。社会越是发展,就业形势就会明显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结果。营销策划人才重要性的关键在于要发挥全部效能,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促进企业发展和平衡。尊重人才的双向选择,要在选人用人上注意这个原则,把双向合理化选择当成管理的促进手段。

三、结语

在知识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也越来也大,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在竞争中体现优势,必须依靠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在于对人才的充分了解和把握,对企业发展模式的充分认知。市场营销策划人才是企业劳动效果成败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也是企业发展效果最直接的体现。积极引进市场营销策划人力管理培养的新模式,新理念,加快发展的速度,实现企业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的保证。

营销人才培养篇5

当前财经类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更适合在商贸流通领域或服务行业就业与发展,不能很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理工科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应整合教学资源优势,致力于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以LT大学为例,通过分析理工科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并通过付诸实践进行了方案优化。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市场营销;培养方案,教学实践

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整体上起步较晚,东部沿海地区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和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等因素影响,在20世纪90年中后期才开始起步。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专业发展里程,市场营销专业近两年成为最受中国大学喜爱的本科专业之一,全国有838所大学开设该专业,以71.87%占比位居排行榜第三位。与此同时,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出现“供过于求”现象。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15个难就业专业,市场营销成“重灾区”。随着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当前传统营销模式向电子商务的转型,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已很难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亟须创新。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市场营销毕业生人数已“供过于求”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热度增加,相应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增多,每年都在增加的市场营销的毕业生人数,使得2014年市场营销的毕业人数“供过于求”。

2.现有的培养计划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

近年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显示,传统的营销教学存在“学与用脱节”的问题。大量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规格定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难以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导致社会需求巨大并不断剧增但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矛盾与尴尬局面。

3.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教学资源配置与整合地提出了更高要求

调查发现,许多理科学校对文科实验室的投资与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好设施,难以发挥实验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也有一些学校虽然硬件设施良好,但由于软件支持体系不足,硬件的作用难以发挥。而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大发展,急需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无法满足培养需求,对学校的教学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而实践课程缺乏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而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合理的实践体系设计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建立更多的创新实践。

5.面向高新技术、高端装备企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为综合型及财经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理科和工程技术相关学科方面缺乏优势。因此,此类人才在商贸类企业具有优势,但无法很好满足并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6.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全球化经营急需复合型专业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兴起,经济资源跨国流动的势头更加强劲。企业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凸显。同时,随着各地区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急需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7.传统营销模式转型,为新型专业人才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正迅速地向经济、社会、文化的各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扩散,全球已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抢占此新兴竞争制高点。同时“十二五”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企业必须淘汰缺乏技术支撑的低层次营销人才,招募有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营销人才,借力移动互联网,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LT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LT大学是甘肃省一所工科为主的二本院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创建于1994年,2010年开始特设市场营销基地班(机电产品营销管理方向),2012年开始增设市场营销(高端装备营销管理方向)。

1.人才定制,专业化培养定位

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学科特色,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具备坚实的管理、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受到系统的工程技术和专业技能训练,能从事机械产品和高端装备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设计、制造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素质教育,实践创新双项结合

本专业人才要求培养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机械制造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制造技术所必需的装备、工艺知识,具备从事高端装备和机械产品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设计、制造等方面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系统的机械制造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领域中的工艺方法、工艺装备、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体系构建,搭建高效课程模式

(1)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时,突出了应用性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坚持了以应用为主同时兼顾理论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整套既具特色又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科学而严谨的理论教学体系。本专业理论教学分为四大模块:通识教学、学科基础、工业技术、专业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技术基础课程包括: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先进技术等;专业课程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商务谈判、企业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

(2)建立与人才培养能力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印证和检验形式,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既体现市场营销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的目标,又体现市场营销专业(高端装备营销管理方向)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做到: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相应的课程单元;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广仿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拓展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统计软件实习、ERP沙盘模拟、营销软件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同时开设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商务谈判模拟等创新实践课程,定期开展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

4.方法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以市场营销省级、消费行为校级精品课建设为核心,深入展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启动精品课视频共享建设,实现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网络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大赛,提升多媒体课件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教学研究项目,推进专业课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结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使教学内容丰富而不单调,教学过程生动而不枯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引入市场热点问题研讨和计算机模拟教学(营销模拟软件)等方式,就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进行演练,通过组织专业特色活动以及校外实习,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三、LT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总结与展望

LT大学自1994年创办市场营销专业,经过20年的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从学科特点出发,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性思维开发训练,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围绕一个中心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两个方向“日用消费品营销和工业品营销”、三个层次即“初始岗位销售能力培养;高级岗位策划能力培养、提升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四个基本点即“观念、战略、策略、管理”营销框架体系,构建并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迄今为止,LT大学累计培养900余名有工程技术背景的营销专业人才。依据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的专业排名,LT大学市场营销在全国540所开此专业的院校排名62名。在甘肃省排名第二。本专业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成为LT大学十大就业品牌专业。依据跟踪调查,毕业生80%以上在工业品营销领域工作。毕业生在3~5年晋升部门主管或区域市场经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同层次大学的同类专业毕业生。LT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近期建设目标遵照“控制规模,凝练特色、强化师资、凸显优势”的发展思路,凸显工程技术背景,以培养营销工程师为目标定位,以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口,优化具有本学科特色课内外实践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本专业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转变。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市场营销和工程技术复合型专业优势,力争在2至3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并朝部级重点专业方向努力。

作者:梁青玉 王子萱 刘田钰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袁胜军.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C].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009.

[2]孙金花,胡健,刘贞.理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57-258.

营销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三心三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速度及招生规模一直居高校专业发展之首,截止到2010年,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约800所[1]。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的营销人才,但还不能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定位不准、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不合理[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3]、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等[4]。为此,很多高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型”这一共识。具体来说,强调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有深厚营销理论基础并具有较高实操能力[3],应体现“本科的本色+应用的特色”的基本理念[2],坚持能力与素质一体化的教育理念[5][6],并通过构建模块化的教学体系(赵越春,2006)及分段培养等途径实现[7]。可见,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但以往研究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因此,本研究提出培养具有“责任心、进取心、感恩心,学习力、就业力、创新力(简称三心三力)”的营销管理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通过构建高校、企业、政府联盟联动合力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这一目标。

二、“三心三力”人才培养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主题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理念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本研究提出的培养具有“三心三力”素质的营销人才目标,很好地契合了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重点从市场营销专业校企政联盟联动合力共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进行了研究,以期创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三心三力”人才培养主要借助校企政联盟联动合力共赢,从学校、企业、政府(含研究机构)共同探讨“三心三力”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要求及其分解和相应的实现手段。其中“三心”主要指责任心、进取心和感恩心,这主要是强调借助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的素质体现,如“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态”、“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并真诚的用心去报答、感谢”。“三力”指学习力、就业力和创新力,它主要是对学生能力的体现,是对理论知识的升华与运用,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以及持续发展的动力”、“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经过一定积累后成功创业的能力或力量”。另外,对于“三力”(学习力、就业力、创新力)而言,其培养并非是一个水平发展的状态,而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学习力是就业力和创新力的基础,创新力是“三力”发展的最高层面。

三、“三心三力”人才培养的操作过程

(一)建立适应“三心三力”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本研究提出的“三心三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解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升问题,若要实现该目标,单凭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为此,市场营销专业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以及政府部门领导共同参与设计,制定了校企政(含研究机构)联盟联动合力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达到培养“三心三力”营销人才的目标。

(二)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的能力提升型教学团队

“三心三力”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不仅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了解社会市场经济形势,同时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优良品格,这些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获取,离不开师资教学团队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打造既有理论功底深厚、又有较高实战能力和了解形势政策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即形成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及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共建具有双师素质的能力提升型教学团队。

(三)优化课程体系与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专业课程群

“三心三力”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泛化”培养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显然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必须进行重构与调整,使之更具有针对性。为此,可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以及政府人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参与讨论,确定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及内容安排,以此为基础形成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并进一步形成“方向+行业”的课程体系。

(四)重塑教学环境,构建“三境合一”的动态化营销教学模式

“三心三力”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在夯实学生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这种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教学情境,同时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的设计与调整。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情境”、“现场教学情境”以及“仿真模拟教学情境”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三境合一”的教学环境设计,并结合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模拟式、训练式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动态化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强化实践教学,建立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多元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是促进理论知识升华为能力和素质的关键环节,“三心三力”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建立更广泛的实践教学平台尤为必要。具体来说,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建立起完善的校内实验、实训教学规范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的深度合作,逐渐扩大实习实训基地的行业、规模范围,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更丰富的基地平台。

(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健全全过程质量监控与

360度评价体系“三心三力”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紧密相关之外,亦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具体来说,围绕“三心三力”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教学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形成一套能够保障“三心三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从质量监控制度来看,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理,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过程管理,以减少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的科学教学管理制度,并根据制度执行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正。从教学评价来看,设计由教师本人、教学主管部门、学生、同事、企业等全方位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全面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并做到扬长避短,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七)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三心三力”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对学生理论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综合培养,它强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往传统的考核方式重基本知识考核,轻能力培养;重共性、轻个性;重应知、轻应会。知识的灌输有余,能力的培养不足,考试分数的高低成为教学优劣的唯一尺度,知识的记忆量多少又直接决定着分数的高低,导致大学生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失,无法适应“三心三力”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更加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具体来说,需要将侧重基本知识考核的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应用知识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上来,改革现行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测评、评估、评奖的办法,建立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核内容向综合应用能力转变。同时,建立更广泛的评价主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将企业等社会力量引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建立校企政共同参与评价的“双评”制度,以全面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素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学生发展理论”为指导、适应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测评模型、工具以及量化的研究分析方法,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评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主体性构建。

四、总结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三心三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实现“三心三力”这一目标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顾金兰,邬德林.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1,(10):115-117.

[2]赵越春.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4):66-68.

[3]赵艳丽.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要素整合的基本思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86-88.

[4]王芳.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1,(5):164-165.

[5]陈秋梅,冯鹏义.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4):21-23.

[6]施和平,夏静.论新时期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1):89-91.

[7]朱晓林.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162-163.

营销人才培养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汽车营销;人才培养

我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十年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后,尽管汽车销量增速开始减缓,但2014年汽车销量也接近2300万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面对2014年增速6.9%的年销量,来自汽车经销商的信息却是销售压力增加,库存指数超过警戒线,高库存带来的问题是大量资金被占用,经营成本增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是常规的营销方式已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同时,经销商的财务、销售、行政管理等费用居高不下,因此,市场需要更好的营销手段,需要综合能力强的营销人才。汽车市场营销人才连续多年占据人才需求榜前列,供不应求的比例也占据前列,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性,比如:销售管理、市场调研、客户服务、营销策划、渠道管理等岗位对人才的需要都非常大。在营销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营销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营销人才既要懂汽车技术,又要具有充足的营销管理知识。汽车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汽车营销具有行业特殊性,而目前,多数汽车营销人才要么是专门学习营销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么是专门学习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既掌握汽车技术又熟悉营销理论的人才并不多,再加上汽车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专业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因此,注重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1我国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营销是一个管理的过程,需要了解和掌握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管理情况。而汽车行业的人才多数是通过高等院校进行培养,为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全面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但是,多数高校都是采用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科型人才培养方式具备一定的优势,即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理论功力较强;但不足的是对市场需要关注不够,因此,这种培养方式更适用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当然,也有一些学校认识到传统模式与市场的差距,进行了一定改革,但改来改去也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案例分析,而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设置与一般专业学科区别不大,仍然是基础课程加专业课程,同时,所用教材更新较慢,新的市场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营销模式、手段,在教材中不能及时体现,整个教学过程滞后、被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相关知识掌握不扎实,更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以至于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在相应岗位上不能体现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优势,造成汽车市场营销管理人才的供需脱节。

2如何培养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较好运用于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就是能将所学的汽车专业知识、汽车营销管理知识、汽车专业技能应用到未来从事的汽车专业的社会实践中,简单来说,就是既懂汽车营销管理又懂汽车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针对我国当前汽车市场经济对人才丰富的需求,探索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学生就业和从业质量为重点;而这样的要求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式很难满足。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表现出专业化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明显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在保持人才科学素养养成的基础上,突出工程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探索出另一条人才培养路径,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较高的契合度。目前,高等院校中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多数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并结合课堂案例教学,尽管这些案例都是我国及欧美国家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经历的总结,但对从未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这些案例太陌生,其无法想象案例的情景,更不知道这一切与他们未来工作的关系。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应加强对学生汽车营销理论、汽车技术知识的讲解,以满足社会实践需要,此外,还要加强社会实践中实情实景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因此,探索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发、研究、总结。(1)将情景实验、角色扮演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单纯学习理论,难免会感到乏味、迷茫,不知所学的知识要如何运用,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通过情景实验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未来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情境中,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弥补以往汽车营销课程设置中的空白。(2)将课堂知识、教学实践与从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相联系。对作业形式进行改革,摒弃纯客观题,将几章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尝试为某汽车品牌或4S店做制定具体的市场开拓方案、营销策划等,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为学生日后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营销创意大赛等赛事奠定基础,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强调说明与本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3)极强“校企合作”。一方面,邀请汽车生产厂家的市场管理人员、4S店销售精英、销售经理来学校和学生交流,介绍工作环境、任务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另一方面,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带领学生去4S店观摩,或者扮演成顾客去4S店接受服务,体会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心理活动及作为顾客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等,以提高学生对营销专业课程的兴趣,从而付出更多努力去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这种形式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为学生选择企业提供参考。另外,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接近市场的机会,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及市场需要,并对这些最新信息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并将其作为辅助资料植入到课堂教学中,减少因教材更新缓慢而造成学生知识陈旧的问题。(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而将年轻人对网络的喜爱与他们从事的专业相结合,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将新型的营销手段,如电子商务、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相关知识融入教材,进行讲解,并建立微信群、微博平台,模拟微信营销、微博营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在传统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方案中,缺乏实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索,提出相应建议,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成为营销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将网络与未来工作相结合,为学生讲解电子商务、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实践应用,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该模式能有效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多数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该模式也为汽车行业的经营业绩、未来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使培养出的汽车营销人才真正满足汽车市场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春明.校企合作在汽车教育中的办学优势[J].科技视界,2013,(34).

[2]顾金兰.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1,(5).

[3]王启万,姚刚.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J].市场营销,2004,(10).

[4]肖俊涛.论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高教论坛,2010,(16).

营销人才培养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创新培养模式

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在各行业中市场营销的从业人数需要大量增加。特别是在中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入后,国外的企业将大举开进中国的市场,创办实业,开展各种业务。因此,形成了对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市场。如何培养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数量上的滞后。目前我国市场营销人才的供给存在着较大缺口。以商业行业为例,2007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商业产业活动单位为350.6万家。若按一家企业有一名本科营销或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计算,就需350.6万人。而我国这类专业的累计毕业生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我国市场营销人才的供需矛盾可见一斑。

2.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1)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严重。主要表现为:过去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完整性和系统化,特别是强调每一门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实际上,各学校内部的课程由多个系部共同承担,而且各系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沟通较少,结果造成了有些内容多门课程都讲,重复严重;另外有些内容任课教师认为应由其他教师讲,结果是谁也没讲;同时重复的内容还可能存在各门课程中说法不一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困难和对某些知识理解的混乱。(2)课程缺乏先进性和前瞻性。需要补充大量的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最新情况。由于新知识没有得到快速的补充,毕业生认为学到的知识到了工作单位用不上;用人单位认为大学学习的某些知识还不如实践应用中的知识先进、适用,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烈要求在体系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3.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深厚的营销理论,更要求学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目前,我国市场营销的教学还处于灌输理论的阶段,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营销实践。这既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也未能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正好与发达国家重视能力、淡化理论从而更加适应企业需要的营销人才培养方式相反。

4.实践环节的设置层面过低,课外培养环节不规范。从目前国内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看,认识实习、市场调查等巩固学生知识的环节过多,而学生动手实践或进行营销策划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综合性实践环节过少。加之实习实践环节中实习实践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实习实践流于形式。另外,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看,课外的一切活动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各院校都忽视了文化氛围的教育意义,对课外培养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精心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工作。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1.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创新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要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途径与创新的举措,才能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确性作为评价的标准,并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根本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课程上只讲重点、难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通过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另外,在实践环节及课外培养计划的安排上都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2.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改革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首先,应改变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要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其次,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精神。第三,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课堂教学、轻视现场实践的观念,提倡崇尚实践、善于实践的教学观念。通过重视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来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3.以就业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将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同时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使学生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展开。各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岗位能力教育为本位,以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结合,大力培养全方位的市场营销创新型人才。

三、结束语

上一篇:创新型城市范文 下一篇:医院人才培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