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产业范文

时间:2023-10-24 20:11:45

加工贸易产业

加工贸易产业篇1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产业升级;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071-02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利用外资、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以及促进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3439.5亿美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涉及了大部分产业,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成为贸易大国并开始向贸易强国转变,加工贸易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其发展之初便给中国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等系列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加工贸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尚未改变以贴牌为主的格局,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逐步加快,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更是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保持加工贸易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符合当前经济要求,研究分析有效的产业升级对策也就有了重要意义。

2文献综述

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和升级对策进行了研究。一些学者论述了加工贸易的地位作用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赵玉敏(2012)分析了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加工贸易能够产生创新经济的要素,合理的政策引导促使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潘悦(2002)肯定了加工贸易对于高新技术在我国多个产业中的运用所起的重要作用。部分学者则从定性的角度详细分析加工贸易的升级现状,并讨论了多种对策建议。汤碧等(2012)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研究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采用了多个指标描述我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还有学者实证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于瀚等(2008)归纳分析了多个影响加工贸易升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预测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其转型升级的研究在国内已比较丰富,但论述方法和视角不尽相同,综合各方面研究的整合分析并不多。因此,本文从加工贸易升级现状出发,尝试整合多名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3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从20世纪90年代起获得了飞速发展,促进了高新技术在产品中的运用,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使我国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当然,尽管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其整体发展现状是落后的,水平是低下的,结构也是不平衡的,尚存在许多问题。

(1)加工贸易途径不断优化,主要行业增值率逐步提升,但总体上仍然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企业严重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贸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国家外汇储备也是极度匮乏,“三来一补”便成为了当时加工贸易的主要途径。通过多年发展壮大,加工贸易为我国赚取了巨额的外汇,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为我国经济增长找到了突破口。此后随着加工贸易范围规模不断优化扩大,进料加工与此后的外资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了加工贸易新的主要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逐步提高,途径不断优化,行业增值率在缓慢提升。通过对比近几年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增值率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大多数行业年增值率均缓慢增加,说明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增加了产业盈利能力,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益在改善,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营销能力在提高。

然而,我国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的不断上升却没有实现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中间投资产品的国内生产替代。加工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仍基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成熟技术工序上,加工制造多为低技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仅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尽管较改革开放之初已有了巨大进步,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90%以上严重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难以实现向价值链两端升级转型。同时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减弱,这也极大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完全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底端加工贸易是无法实现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发展的。

(2)加工贸易产品多样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使我国制造能力显著加强,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加工链条短。

起初劳动密集型产品几乎是加工贸易的全部内容,产品附加值极低,国内配套能力不高,相关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产品逐步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大量信息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加工贸易新的补充,EXPY指数增幅明显。至此,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繁多,精细化程度增大,国内配套能力有所提升,相关产业发展壮大,整体制造能力显著加强,产品实现全方位发展。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对于我国产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2003年以来相关产业关联度逐年增强,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正在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加工贸易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依旧不足,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差,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加工贸易项目较少。加工增值环节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零部件和原材料仍是大量依赖进口,尤其是真正体现技术水平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更是严重依赖进口,因而料件本地采购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体系。这种状态一直限制着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总体上仍处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工序。

(3)加工贸易主体调整明显,引进外资成效突出,但本土企业成长不足,缺乏行业控制和影响力,实际效益大量流失。

我国以改革开放政策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外资,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1990年以前我国出口增加额绝大部分来自非外资企业,此后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大幅上升,成为了加工贸易的主体。目前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了加工贸易进出口份额的85%左右,替代本土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力量。

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有利也有弊。发达国家发展加工贸易都以本国企业为主,但在我国,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比较脆弱,本土企业在技术、品牌、国际营销渠道等重要方面均无控制权,因而原本发展加工贸易所可能带来的示范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管理溢出效应被大幅度抑制,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发展壮大的进程不能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包括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其战略和目标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本土企业往往只是其在华的加工厂,致使实际效益大量流失。

(4)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巨幅增长,市场涵盖世界主要经济体,但对国外市场依赖严重,国内市场发展缓慢。

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4亿美元,而2012年便达到了38667.6亿美元,规模增长接近两百倍,其中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很多行业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促进我国成为了制造业大国。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从亚洲地区进口加工贸易所需的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对欧美等西方国家出口制成品,进出口市场涵盖了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日本、我国台湾和韩国,出口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我国香港和欧洲。

尽管我国加工贸易近些年来进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但总体来说过度集中于我国香港和美日欧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造成对相关市场过度依赖,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不再是单纯的外生动力驱动型的发展方式,但是长期的贸易出口加上以外资为主的贸易主体,使我国加工贸易服务于国外市场,造成了加工贸易产业的内部需求缺口,严重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地位与消费能力。加工贸易产业与国内市场脱节,产品市场发展缓慢,这会威胁我国加工贸易稳定可持续发展。

(5)有关政策推动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升级转型,但存在“出口退税”政策扭曲,部分规定已不适时宜,阻碍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加工贸易的弊端日益受到关注,转型升级也提上了日程。2006年,我国开始了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外贸增长模式的大调整,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对加工贸易实施保护与限制并举的新加工贸易政策,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近几年加工贸易比重逐年下降,从最高时期的53.4%下降到2012年的34.8%,与此同时贸易增幅依旧,除去金融危机下2009年的负增长,从2006年至今加工贸易平均每年进出口额增长幅度达到了17%,比重下降而增幅依旧,说明加工贸易的国内成分在逐步提升,行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有了初步成效。

不过,在加工贸易领域,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现行税制下来料加工企业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以致国内相关配套服务供应商没有积极性。同时一些出口企业为了回避国内采购成本的增加以及保税,便由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原来的国内采购部分随之变成了进口免税原料,这不仅缩短了国内产业增值链条,无法促进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与政策要求背道而驰,还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造成政策低效率。更有企业对外实施低价出口,利用出口退税额抹平产品差价,使税收补贴成为了企业的利润源泉。另外,在加工贸易领域普遍存在企业成本外部化,企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社会承担巨大的环境、资源损失,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实际收益。

4结论与政策建议

加工贸易升级的核心便是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便在于自主品牌建设。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应围绕自主品牌建设,引导加工贸易战略转型,注重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因此,本文建议:

第一,加强加工贸易品牌建设,鼓励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企业要大力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发中心,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对此,一方面需要国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政策,为本土企业研发投入必要的人才与资金补助。

第二,延长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企业既可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也可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还可以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因此,政府应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产业,鼓励通过国际合作以及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从而有效延长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增值率进一步提高。

第三,调整利用外资的方式,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高其适应市场的能力;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赋予本土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给予所有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营造有利于本土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本土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力争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吸引外资方面,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资金,而是要尽可能吸引跨国企业把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环节转移至我国,实现相关高新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

第四,稳步推进产业升级步伐,调整不合理政策。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短期时间内必然会造成部分利益受损,但从长远发展看来升级是必由之路,必须稳步推进。此外,针对以出口退税为主的政策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取消部分产业的出口退税政策,适度降低出口退税税率总水平,遏制骗取出口退税的乱象,利用市场淘汰落后企业,减少加工贸易企业数量,从而通过少数企业垄断竞争形成规模经济,提高行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同时引入“绿色贸易”概念,严格规范企业污染治理,并将环境成本纳入产品出口成本,减少外部化。

参考文献

[1]赵玉敏.加工贸易是否导致中国陷入低端制造业陷阱研究[J].国际贸易,2012,(10):18-21.

[2]汤碧,陈莉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10):44-55.

[3]李薇.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及对策研究[J].跨国经营,2008,(1):53-55.

[4]贺强,周罡.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国际经贸,2010,(3):14-16.

[5]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6):27-36.

加工贸易产业篇2

从2000-2013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其结构类型逐渐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类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仍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在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就业人口的非农业化,表现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2004-2010年,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加工贸易在河南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11年至今,加工贸易在河南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幅上升至近40%,而2013年增长到98.6%,增速达到了360%,其中有15.7个百分点是加工贸易拉动的。笔者发现,这一大幅增长时间与富士康等一批企业入驻河南时间吻合:2011年,富士康入驻河南半年之后,其进出口合计94.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0%。经测算,2011年全省进出口增幅中有52.6个百分点由富士康集团拉动。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偏小的趋势得到明显改变,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仍不能忽视。

2.加工贸易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近年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绝大部分来源于中间品贸易的迅速增长。本文着重从就业结构升级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来阐述这两种效应是如何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

2.1就业结构升级效应

就业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结构能够通过对劳动力消费习惯的影响进而对产业结构产生反作用。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因此造成社会需求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此外,不同生产部门其生活方式差异较大,这些变化都要求供给结构做出相应调整。

2.2技术溢出效应

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产生技术溢出的效应:示范效应、产业关联、技术人员流动。第一,加工贸易通过示范效应对其当地竞争者产生技术示范作用。通过复制、模仿与逆向工程,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反复的拆分产品中反向推导出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技巧、组成成分,间接获得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再结合当地需要重新改造,这种活动需要的投入资源更少,更容易提高本土企业劳动生产率。第二,加工贸易通过产业关联对当地企业扩散了技术。加工贸易正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对产业升级产生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配套企业的采购订货要求和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援助两个方面。当地采购率越高、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内资企业配套体系越健全,加工贸易企业对相关配套产业升级的作用越大。第三,加工贸易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促进技术溢出。加工贸易企业一般比当地企业有着较高的技术、质量与管理水平,其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了解和熟悉了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和操作技巧,在“干中学”中积累了大量的产品信息和丰富的经验。

3.相关政策建议

3.1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实现区域优势互补

随着东部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势在必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必然会像中西部地区转移。河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有序可行地贯彻实施。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有助于河南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与国内外产业转移所输入的先进的技术、资本、管理经验等形成优势互补,推动加工贸易更高更快更强发展。

3.2加大加工贸易本土采购率,推动配套产业的发展

发展河南省内配套产业,加大加工贸易的本土采购是加工贸易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关键。河南省加工贸易的主体仍为外商投资企业,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作用。大力培养加工贸易的其他微观主体,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政策上引导扶持其快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

3.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档次

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鼓励传统加工贸易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迅速发展成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统筹各项经济发展资金,安排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产业升级、融资环境改善、产学研平台搭建、相关中介服务组织建设,系统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篇3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各产业结构中的弊端

加工贸易,通常是指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贸易方式,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产成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

(一)引进技术质量不高,产品增值率低

我国的加工贸易,特别是在来料加工,外商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中国境内的加工环节多属于产品加工装配的边际环节,在整个产品的增值链条中只占小部分。据统计,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国有企业的增值率。这种只重进出口,不重加工效益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人,会造成生产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延缓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

(二)与上游产业关联度小,贸易波及效果差

我国目前所开展的加工贸易,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中间投人品没有实现国内替代,而主要依靠进口,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一种贸易方式,即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本企业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也就很难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另一方面,我国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等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的关心不够,造成产业结构向下游产业倾斜,客观上造成了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不大。

(三)出口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果差

在我国的出口加工贸易中,出口加工区的外资企业为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不得不将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和工业技能传授给雇佣的当地居民,因而使发展中国家能从出口加工区获得额外利益。但是,跨国公司往往把次要的价值链放在发展中国家,进人出口加工区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并且有些面临淘汰,尽管这些技术同设区国同类行业的生产技术相比仍然领先,但已不可能促进设区国的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跨国公司的交易往往在企业内部进行,一般都尽可能避免同设区国经济发生直接联系,不愿将关键技术和生产技能进行转移。东道国大多管理技术水平不高,接受技术转让的能力有限。由此可见,出口加工区技术溢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针对我国当前传统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中央提出“走出去”战略。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途径很多,但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境外加工贸易将是主要方式。

(一)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社会资源

针对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我国应走一条存量盘活与增量相结合的道路。存量盘活主要解决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闲置,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盘活资本存量,积极推动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把产品价值链较低的一部分放在境外,能够避免国内重复的低劳动建设,能够把节约的社会资源放在增值链较高的那一部分建设中,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消除经济中的瓶颈制约,从而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发挥比较优势,带动设备、技术出口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低工资的比较优势。但是一个行业的竞争优势一般很难在一国长久保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人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种竞争优势就会转向水平更低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已进人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新时期,已涌现了不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及一批素质良好的企业。由这些企业掌握的成熟技术具备了向国外转移的条件,是我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技术基础。对于这些我国已经属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完全可依据比较优势外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积极利用这些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和丰富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而对这些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也正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时机,在开放的经济中利用别国有利的资源为我所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国内产业的产品科技含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一部分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且具市场潜力的国家和地区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为境外加工贸易的开拓提供优越的环境。

(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调整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资源的流动性,创造了资源有效配置的可能和机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就要有驾驭资源跨国流动和配置能力。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向和力度。境外生产形成的庞大的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已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出口贸易,全球生产经营网络使企业不再受到国界的限制,利用全球资源捕捉商机,从而具备从全球各个角落吸取发展能量的能力。国际直接投资是实现生产全球化的主渠道。我们要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积极吸收服务,营销等领域的资本,拓展发展空间,转移长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国际分工是生产全球化的直接基础。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在境外组建各种分支机构,来担负不同环节的生产任务,把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生产分工掌握在自己手中,组织全球分工与协作的企业,以自己直接从事的少量生产环节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居于主动。我国企业要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避免陷人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业务,始终处在国际分工较低层次的“低附加值陷阱”中,必须走出去,拓展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

三、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开展境内外加工贸易的现状,有人提出要取消境内加工贸易。在此,笔者认为,我国目前还不是资本输出国,不具备大规模对外投资的能力,境外加工贸易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只是带动出口的一个新的起步。过早取消加工贸易,在短期内势必会造成出口贸易额的减少,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手段,尽量完善传统的加工贸易,走一条境内加工贸易与境外加工贸易相结合的道路。

(一)实现加工贸易投入品本地化。

加工贸易对外商来说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对我国来说可以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延长产品链,提高加工深度,带动产业升级。因此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本地化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国基础产业(包括机械、电子、化工等行业)的基础材料、原器件等生产发展滞后是一个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而价格、投资、税收等政策几乎都是向下游倾斜的。因此,不从根本上扭转对中间品的歧视政策,就难以实现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进口替代。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采购材料的规章加以修订。

(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

与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不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跨越式转移,促进了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兴起。这种背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面临两大机遇:一是沿海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的高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二是内地有条件的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可以承接沿海地区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的程度。我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必将大大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因此,有必要选择开放式发展模式,大幅度降低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参加WTO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同时借鉴国外科技工业园的经验,将有条件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成规范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从而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突破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三)加强对境外加工贸易的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境外加工贸易主要是境外带料加工,这种方式是典型的跨国直接投资,其核心是我国企业将成熟技术和现有设备向海外转移,从而带动国产零配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大量出口。海外直接投资总是伴随着一揽子资源的转移,投资金额大,风险高,特别是在非洲地区。因此,国内企业在做好市场容量、产品定位、竞争趋势等经济技术分析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投资的国际保护。

(四)加强对境外加工贸易的信货管理。

加工贸易产业篇4

当前,全球计算机生产网络的核心是拥有系统集成能力和控制能力的领导厂商,围绕左右的是大量中小型专业化供应商等。计算机产业领导厂商可分为两大类:即品牌领导厂商和合同制造商。前者主要有美国的IBM公司、Intel公司、戴尔公司、惠普公司,日本的索尼、东芝、NEC、佳能等公司。这些品牌领导厂商控制着计算机的全球品牌、架构和设计标准,或者是控制磁盘驱动器、显示器、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他们不断放弃内部制造能力,将资金投人到营销和产品研发等高增值环节,而将产品生产委托给合同制造商或当地各级供应商去完成。而后者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而是通过建立全球生产网络为品牌领导厂商提供一体化制造和全球供应链服务。目前全球合同制造商主要有美国旭电公司、纬创力公司、新美亚公司、天泓公司和台湾的富士康集团等。合同制造商采取垂直一体化战略,整合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计算机产品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为品牌领导厂商提供全面服务。

配套领导厂商的是大量专业化供应商。高层级供应商主要由来自新加坡、韩国、台湾的企业,比如韩国三星、LG公司、台湾宏基公司等。除了核心研发和战略性营销仍由品牌领导厂商控制外,高层级的供应商承担了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协调功能。低层级供应商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地位较弱,绝大部分集中于低工资的制造区域,比如中国大陆、墨西哥、马来西亚、匈牙利、波兰和捷克等国家和地区,作为廉价标准零部件的供应商出现。其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低成本、速度和交货的灵活性,当市场上需求发生波动时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抛弃。

在这种格局下,全球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产品,如芯片、操作系统、高档硬盘等掌握在美国少数品牌领导厂商手中,利润率也最高,达到25%以上;日本、韩国、我国台湾企业作为生产网络中的协调者和主要零部件比如集成电路、半导体的制造商,利润率可达15%以上;中国以及亚洲和东欧、拉美地区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主要通过加工贸易形式从事机器组装、外部设备制造等业务,利润率不到5%(见表1、图1)。

资料来源: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

二、全球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模式发展特点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全球品牌制造商主要包括Dell、HP、Toshiba、Acer、Lenovo、富士通-西门子、Sony、NEC、Apple、Asus等。这些品牌商的加工贸易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完全代工模式、高自制模式和介于前两种之间的模式。第一种模式以美国HP、APPLE(广达、华硕代工)公司为代表。这些企业将笔记本电脑委托给中国台湾代工厂家生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价值链两头,如产品概念生成、品牌管理和销售服务等市场链节。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通常不具备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没有整合完整供应链的地缘优势,也没有自制的成本优势,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品牌、市场力强和模块化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降低制造成本的好处,实现对供应链的支配力。第二种模式以日本的东芝和富士通―西门子为典型。许多关键零部件如硬盘或者自己制造,或者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存在着股权关系,经营业务基本覆盖整个价值链,但优势在中间的制造链节。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采用高自制模式前提是其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特点是能依靠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获取较高利润和对供应链的较强支配力,对供应商管理比较直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但这种模式无法与HP等100%委托代工的成本优势相比较,因而市场力相对弱些。第三种模式以Dell公司和大多日本企业如Sony、NEC等为代表。这种模式经营重点在价值链后段,特别是企业的市场份额,企业一般不具备核心技术,无法利用技术优势形成对供应链的支配,所以对企业物流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其特点是单位产品盈利能力较低,但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市场灵活性最高。

三、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是在不断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呈现出产品生产集聚和价值链升级、企业能力升级、关联与外溢效应升级等特点。

1、产品生产集聚和价值链升级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计算机产品加工制造的三个主要集聚区域(见表2),即珠江三角洲以生产台式电脑、外部零部件为主,福州、泉州等东南沿海以生产电脑外设产品为主,长江三角洲以生产笔记本电脑和半导体产业为主的生产格局。计算机加工贸易产品价值链已从低端的键盘、鼠标、机箱外壳升级到高端打印机、扫描仪、显示器,从零部件、配件的生产升级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等整机生产,甚至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主板、印刷电路板和芯片。而且,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还从生产向设计、营销等战略性价值链环节和高附加值增值活动提升。

2、企业能力逐步升级

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通过不断采用更高效率的生产方法,不断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推进企业自身能力的升级。比如中芯国际,现有员工1000多人,其士、硕士占了1/3,来自美国、意大利、新加坡、我国台湾的高级人才占了1/4,中芯国际还与复旦微电子学院合作,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在管理手段方面,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通过实施国际标准来提高管理水平,如APC苏州工厂早在1999年就同APC在美国、爱尔兰、菲律宾的工厂一样获得了150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通过了ISO14001认证。

3、关联与外溢效应有所显现

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围绕某一主要生产厂商涌现出了相应配套企业,形成较完整的生产体系,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呈现,其中以台资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最为典型。以东莞为例,台资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中心,大量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配套企业、关联企业和下游企业整体入驻的形势,并带动本地形成一大批生产配套性企业的集聚。方圆25公里以内已形成计算机生产95%的配套能力,并出现了各种电子产品专业化镇(见表3),各镇进行计算机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产业的前后向联系,产业集聚的力量和由此形成的配套能力也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计算机生产大企业将产业和资本迁移到此地。

4、关键零部件生产仍具很强的外部依赖性

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集中体现在芯片的研制和操作软件的开发方面。目前,电脑芯片基本上被Intel公司、AMD公司和威盛公司三大巨头所垄断,而操作系统则被微软公司所垄断。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中更多使用的是常规技术,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之一,但笔记本电脑的核心技术――CPU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液晶显示器技术则由日本、韩国企业控制,我国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装配利润。由于未掌握关键技术,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的利润有相当大的部分转移到掌握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国外上游厂商那里,而且在关键技术上对于国外领导厂商的依赖也使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在生产上很被动,只能采取跟随国外领导厂商的战略而很难实现超越。

四、推进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建议

1、根据逆向竞争优势,找准专业分工定位,实施“模块化”发展战略

计算机产业已经进入模块化产品制造时代,计算机的各项功能分别由一个或几个独立组件来实现,组件之间又相互配合成有效运转的整体。不同的企业致力于某一部件的开发与制造已经成为计算机行业的主流趋势。我国不需要把大量资金投向整个生产环节,而是可以结合自身成本低、技术人才丰富的竞争优势,选择某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新标准或某一生产环节实施模块化发展战略,实现赶超。

2、构建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虽有发展,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严重依赖于外部。为了摆脱这种依赖境地,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必须拓宽自身的知识基础,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自主创新体系,依靠技术积累寻求链节突破,并形成专业化的创新能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形成自身的优势。

3、积极推进本地企业给品牌和合同领导厂商配套

计算机行业呈现以领导厂商为主导的、非对称性的生产网络结构,与领导厂商企业接触并配套,一方面可以不断获得产品设计、新架构标准、领先的生产技术、复杂的质量控制和物流程序等最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在领导厂商的要求下供应商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会提高很快。

4、推进计算机加工贸易企业的区域合理布局

我国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于三大区域,三大区域没有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和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络,由此迫切需要政府从宏观上加以整体规划。当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时,相对密集地使用资本和技术的有利条件也就在形成中了,会促使沿海地区提升高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和链节转移。与此同时,内地的劳动力供给优势依然存在。如果能建立便捷的商务渠道,按沿海接单内地生产的模式设计国内的加工贸易格局,使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增长优势逐步复制到中西部地区,将有助于延长产业的加工链并促进整个我国计算机产业加工贸易的长久发展。

5、为计算机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提供更好软、硬环境

从硬件来看,就是要提高服务设施水平,例如加强现代化港口和码头建设,加快油气管道、公路和铁路等国际性运输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快发展远洋运输船队和远洋航线,开辟国家航空线,提高运能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从软件看,在吸收计算机产业外资方面,不仅要吸收制造性企业,还应注意吸收服务性企业,例如高技术出口加工区应允许区内制造性企业从事与本制造业有关的服务业、允许服务性企业为区内制造业服务;应特别鼓励区内制造业将增资重点放在与制造业有关的服务业,同时也应允许供应链管理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逐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培育本土的产品集成、物流管理能力和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

2、童昕、王缉慈,《硅谷-新竹-东莞:透视信息技术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科研管理》,1999年第9期。

加工贸易产业篇5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加工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收支状况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加工贸易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不高、技术转移效应不明显和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这说明了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巨大潜力。深入探讨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出口产品结构;政策 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中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被置于次要地位,产业结构失衡。在改革开放时,恰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和东亚新兴国家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迅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很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90年代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初级产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层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 2 我国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思路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由于这两类产品的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说明我国贸易总量的增长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发展。 从图1中看到,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6年,两者的出口总和占总出口的85.74%,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出口,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越高。(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分别为87.3%和71.2%,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而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 2.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通过研究上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在各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与各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相关性,来验证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贸易竞争指数(TC)定义为:TCij=(Xij-Mij)/(Xij+Mij) 它表示i国j部门的产品的净出口与该部门进出口总额的比,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TCij的取值范围是区间[-1,1]。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表示i国j部门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净出口部门;反之,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表示该部门是净进口部门,具有比较劣势。 2.3 检验结果 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为解释变量,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验证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见表2) 从上述得出的相关矩阵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不断上升,高新 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可以说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按此思路我们在二者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进一步研究其量化的关系。 选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为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Y)为被解释变量,运用SPSS 软件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如下: Y =-3.614+0.04 X (-3.954) (3.806) R[2]=0.617;F=14.483 方程式的拟合优度为R[2]=0.617,F检验值为14.483,解释变量t检验值为3.806。其检验结果都大于相应得临界值,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其经济意义说明,从1996年到2006年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会上升0.04。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便捷途径。 3 政策建议 3.1 加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延长国内产业链 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 3.2 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发展 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还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植性政策。同时积极培养相关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3.3 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而且地域辽阔,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引导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从而使得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 3.4 加强监管 加强海关、质检、港务等管理部门的协调,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遏制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活动,适当简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的相关手续,为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加工贸易产业篇6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外贸

一、我国加工贸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关联度差且飞地效应明显

产业关联度指产业间通过产品供需形成的互联、互存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产品供需上面,任何行业及产品都会成为其它行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产业技术供给方面,产业生产需其它产业提供技术手段,推动关联产业技术进步,使产业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推进。 飞地效应指加工贸易中,外商既不使用东道国原材料与零部件,对国内企业也不会产生扩张与示范效应。

2.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降低

国内国情决定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降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以越南为例,2012年,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仅为我国劳动力成为的1/3。并且,由于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差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进度。

3.产业价值链上游环节发展较弱

据联合国发展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驰名商标在全球品牌占比例不足3%,而市场占有率却在40%以上。由于国内企业对研发、品牌、销售重视不足,导致加工贸易只能处于价值链底端。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即简单零部件组装阶段,而价值链上游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销售等环节发展却相当滞后。

二、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促进东部地区边际产业西移

我国加工贸易初期,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从事简单的水平低的装配工作。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劳动力价格优势降低,导致“飞地经济”,造成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开始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分工格局。

(1)构建加工贸易区域合理布局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依照“梯度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沿海接单、内陆生产、沿海直接出口”的加工贸易模式。

(2)促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边际产业西移

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按成本最低原则逐步细化生产布局。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逐渐扩张,投资呈现系统化特征。对于我国,实现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投资西移,降会带动配套企业的西部投资,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效益,提高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

(3)中西部地区选择适合的加工贸易行业

中西部地区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与东部沿海地区保持差异化,体现地区特色。产业转移是梯次渐进的过程。如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且自拥有高素质劳动力,但其成本仅为沿海地区的1/3,因此中部地区可发展能源加工,矿产品加工产业,如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并提高资源性产品的深、精加工能力。

(4)搞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

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不佳,缺乏地缘优势,制约了加工贸易的产业西移。相关部门应加快中西部交通发展。如开辟新机场与新航线;加快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电子商务、宽带高速信息网络等。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建立出口加工贸易区,吸引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2.促进科技进步

(1)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创新能力,应培育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核心技术,促进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人才培养。构筑突出的人力资源基础,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面向产业成长和技术进步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加强重点行业技工培养。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提高企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R&D经费。随着中国R&D经费不断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也在不断增长。企业部门R&D活动的两个重要特征:外资企业R&D经费比重较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要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

(2)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引导外商投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使我国切入到国际分工体系内,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产业链条从附加值低的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环节推进。因此,应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借此进入到全球生产体系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环节,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

(3)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合作

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通过同跨国公司研发与生产领域合作,规范研发人员的合理流动,完善技术交易市场,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利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3.培育内资企业的主体地位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加工贸易。首先,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培育其主体地位。通过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让其积极加入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使其具备激励机制、竞争理念与市场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技术进步,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有利支持;其次,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主体地位。民营企业是内资企业的重要组成,且呈现集群发展趋势。因此,应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特色加工出口集群。

参考文献:

[1]裴长洪: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及其调整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11(3).

[2]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11(9).

加工贸易产业篇7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 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为中国企业找到了进入全球最终市场的途径。中国目前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左右,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于大国来说,这种外向型战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本身就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危机更有可能使其雪上加霜。

(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式微

1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在经历接近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增速将趋缓:2003--2007年每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将告一段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3%,2009年预计增速为8%左右。传统的依赖外贸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模式将面临新的考验。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 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 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 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 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 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 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 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 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六、结语

加工贸易产业篇8

关键词:OEM方式;加工贸易;产业链升级

2008年美国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场危机最终“多米诺骨牌”式的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出口加工企业的打击上,全球经济的萎缩,出口订单不断减少,沿海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出口加工企业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跟它们处于全球产业链底端密不可分,大多数出口加工企业选择OEM方式为国外知名品牌采购商代工生产产品,依靠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对外依存度高,风险较大,利润微薄。这次金融危机,对这些加工企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全球产业链大整合的时期,要不断尝试各种可行的方式,实现产业链的中国升级。

一、OEM的含义及其优势和缺陷

(一)OEM的含义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的中文含义是“原始设备制造”,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有时也称“贴牌生产”。实际上,OEM就是委托生产,即替拥有强势品牌的企业做加工。诸如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讲装配等所谓的“三来一补”的生产经营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OEM方式,其含义是品牌生产商不直接生产产品,而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品牌)”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交给别的企业去做。OEM最早起源于服装行业,后来风靡全球,受到大多数跨国公司的青睐。成功运用OEM的企业如耐克公司,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只专注于研究、设计及行销,而将全部产品都以生产许可的方式交由世界各地的专业制鞋厂完成,然后贴上耐克的标志,销往全球市场。

(二)OEM方式对供应商的优势与缺陷

OEM企业可以从OEM方式获得很多的好处,主要体现在:1.起步容易,投入小、见效快,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低;2.可以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3.企业选择OEM能为企业未来的强大积累资金和市场经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积蓄力量,奠定基础;4.可以部分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失衡的矛盾。

但OEM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1.缺少主动性。供应商基本上处于被动适应品牌商的地位;2.获利甚少。供应商的利润来自品牌商付给的加工费,因此其所获利润无法和品牌商相比;3.缺乏长效型。供应商在市场上没有“品牌效应”因而其很难获得长期有效的回报;4.在某些条件与情况下,OEM方式不仅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反而会因严重的依赖性而在形势变化时失去独立的能力。

二、我国OEM企业当前面临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通过OEM方式从跨国采购商说中获得数量庞大的订单,使其能够“攀上他们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资金的原始积累,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通过OEM能够快速为企业带来研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优势,能够学习和获得上游企业的研发优势和资源优势。当然,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OEM最大的价值无疑是与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接轨。

然而,我国OEM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轻型产业,产品易于模仿,行业进入门槛低,因而不可避免地陷于过度竞争的境地,并随着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扬和市场份额不断分割,整个制造业利润的急剧减少将成为一种必然。目前我国制造业只是屈居与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

产品层次低、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和企业利润低这“四低”可以说是OEM企业的通病,不难看出OEM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确存在着不利因素。

(一)持续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渐消失

我国制造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占据世界相当大的比重,低成本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成本就是企业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已经到了很低的水平。入世后,我国进出口贸易量大幅上升,净出口也在增大,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更高的工资水平,一些地方政府都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这意味着加工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消失。

(二)对采购商的过度依赖加大了企业的风险

很多OEM企业对于跨国采购商和贸易商的过度依赖,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成为了OEM企业的另一个隐患。搞投资的朋友都知道投资的一大原则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点,OEM企业同样应该借鉴。当年台湾巨大集团之所以面临破产,就是因为一个来自美国的自行车品牌的订单占了企业生产量的75%,而一旦这个销售渠道出了问题,企业家就要全盘崩溃。专家一般认为,OEM企业如果某个采购上的订单超过了企业生产水平的20%,企业就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全球国际化分工体系中,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欧洲高端品牌的工作车间,台湾成为跨国品牌的设计中心,印度凭借高素质、低价格的人才成为美国硅谷IT企业服务外包基地……而“中国制造”则成了廉价品和中间产品的代名词。反映产品深加工程度和技术含量的工业增加值率,中国的数字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的水平。

目前,我国众多OEM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这些企业或者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理念和意识,或者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开发。我国OEM企业还没有走出模仿的阶段,仿制国外的产品,国内企业又相互模仿。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使得“中国制造”只是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大量低层次的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并且不得不频频遭遇种种非关税壁垒限制、反倾销指控和知识产权纠纷。

三、基于OEM的产业升级模式探讨

(一)设计升级:由OEM方式向ODM转化

ODM是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的缩写,意为原始设计制造。某制造商设计一种产品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品牌的制造商看重,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设计来生产,就叫ODM。ODM对商家的最大好处是减少了自己研制的时间。例如,一些日本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就是由台湾厂商代工生产的。以后,台湾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只要修改某些设计细节或配件便可以以自己的品牌名称进行批量生产,原因在于他们为这些日本品牌做的是ODM而非OEM。

OEM和ODM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产品的冠名权上。OEM产品是为品牌厂商量身打造的,只能使用该品牌名称,绝对不能冠上制造商自己的名称。而ODM则要看品牌厂商有没有买断该产品的所有权。如果没有的话,制造商有权自己组织生产,冠以自己的品牌名称。从OEM到ODM。这是一个从“加工厂”到“设计室”的转换过程。ODM企业把自己设计制造的产品展示给国际品牌商,得到国际品牌商的认可后,就可以接单该产品的制造加工。在这条价值链上,ODM企业已经绝对不是被挑选者了,研发和设计的优势为它们带来了更多与品牌商、采购商博弈的资本。

0EM企业升级到ODM阶段后,技术、资金含量更高,同时装备水平也会上新档次,接单能力更强。当前,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具有明显的ODM企业特征,而且这些企业凭借ODM的特色,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如深圳的富士康就具有超强的技术创新和设计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占领先位置,并支撑企业以年翻番的加速度前进。

(二)品牌升级:从OEM迈向OBM

OBM(Own Brand Manufacturing)即“自有品牌制造”,意指面向消费者经营从产品研发与设计、制造到营销与分配和售后服务四个完整环节的自主品牌制造。OBM企业建立在复杂知识系统基础上的核心能力决定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在产品价值链中创造更大价值,在价值分配中分割更多价值。因此OBM企业利润水平普遍高于OEM企业。OBM企业比纯粹的OEM所具有的优势在于能够亲自感受和回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市场信息,这将有助于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灵活的产品研发与设计调整。

目前,中国商品的出口主要是靠加工贸易和贴牌出口,很难也极少拥有自己的品牌。缺少大批强大的品牌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因此,我国企业应不断学习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能力,逐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延伸国内产业链,培养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企业。同时,要加强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增强组织创新和品牌经营能力。应该说,中国企业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但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和渠道推广能力上还没有达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复杂需求的目标,因此需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积极提高核心能力,谋求向OBM模式升级。

(三)OEM向上游拓展:抓住稀缺资源

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能源和原材料成了当然的稀缺资源。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企业的很多原料必须依靠进口,

这使得上游利润始终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国外企业给中国企业分开下单也就有了一个好机会。因此,对于很多OEM企业来说,掌握资源和原材料就意味着掌握了控制成本和扩张规模的能力。

(四)反向OEM模式

所谓“反向OEM”,就是收购一家国外采购商然后为它OEM,这是经济学家对浙江万向集团收购美国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公司21%股权,然后成为其最主要的OEM供应商这一做法的理论总结。前文述及,如何在国内和世界市场建立自己稳定的销售渠道,一直是中国OEM企业最大的困扰。反向OEM模式,为OEM企业提供了成熟先进的技术和在主流市场稳定的客户关系和销售渠道,无疑为它们提供了将采购商从客户变成伙伴的一条蹊径。

(五)实现产品关联化和多元化的OEM横向拓展

目前,中国OEM企业还远不具备与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的实力,但是必须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到整个国际大产业的分工中,并且要竭力维护现有的优势。中国OEM企业可以效仿温州家具集团在相关产业企业之间进行强强联合,也可以学唐安丽袜业在原有核心业务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多元化,向相关行业进行横向延伸。这样,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而且通过产品的关联化和多元化增加品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兰勇,杜红梅.论我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内涵与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132-134.

[3]乔志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产业链的升级[J].生产力研究,2009(09):128―132.

[4]余向平.基于OEM的浙江制造业产业链升级模式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4):29-31.

[5]朱晋川.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产业链升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12):34-37.

作者简介:

陈生杰(1991.1- ),男,浙江富阳,浙江工业大学经管管理学院,硕士在读,国际贸易学;

上一篇:服装品牌范文 下一篇:家居装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