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转型范文

时间:2023-11-13 10:45:38

加工贸易转型

加工贸易转型篇1

2016年4月24日,由商务部和广东省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加博会”)在东莞圆满落下帷幕。据组委会的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共吸引了国内19个省市及港澳地区的807家企业参展,共达成商贸合作项目7743宗,意向成交金额达966亿元。

“加博会是加工贸易企业展示成果的大平台,从每届的变化中,都可以看到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成果和变化。”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东莞市副市长杨晓棠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而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变化则直接反应在效益上,据广东慈星电脑横机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产品研发,将原来的纺织机械改造成运动鞋面织机,该公司2016年的订单已经排满。

在举国同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背景下,作为全国首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从“突围”中实现“转身”的东莞,抛出了响亮的答案――加工贸易的生命力取决于创新力。

加博会上的“变与不变”(小标题)

其实,算上前身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博览会(以下简称“外博会”),今年已是加博会的第8个年头。而彼时正值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际贸易大幅萎缩。作为加工贸易大省,广东生产的大量优质加工贸易产品在国外市场销量锐减,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却前景看好,亟待开发。

作为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和国内商贸流通企业交易平台的外博会应运而生。经过三年的历练,成交额近2000亿人民币,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在早期很多参展商的积极性远没有如今这么高涨。因为对于当时很多还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企业来说,即使有能力生产出大量优质的产品,但受制于没有自己的品牌、研发、设计等方面因素,其市场开拓能力非常不足,并不能够直接面向消费用户。

面对日益迫切的转型升级需求,东莞不遗余力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外贸优化升级,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加工贸易赋予了全新内涵。

据统计,东莞曾从事过加工贸易的企业超过1万家,而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仅剩4000多家。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在这些年转型升级推动下,已经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从OEM到ODM再到OBM的华丽转身,甚至拥有了自主品牌,改变了传统低端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先天不足”。

在杨晓棠看来,阵痛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追逐成本洼地的“游牧”属性是加工贸易企业最大特点。可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以及产业规律梯次转移的必然,东莞不可能永远锁定在低成本的发展要素上。这就必然会使一些加工贸易企业选择离开或退出,所以东莞眼下的企业更迭,更显露出产业转型过程中的良性循环与向上成长。

有这样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全市虽然关停外迁外资企业362家,但同时新签、增资外资项目962宗,合同利用外资50.6亿美元,关停外迁企业投资额仅相对与新签及增资项目金额的9.7%。这意味着,内生与新生的力量更加强大。

以诺基亚倒闭为例,东莞的智能手机产业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反而发展越来越好。随着OPPO、vivo等一批本土成长起来的手机品牌企业的崛起,通过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以OPPO为例,该公司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5年我国专利申请、授权数据以及国际专利申请等相关数据中排名第四。截止到2015年10月底,OPPO有授权专利共1349件,其中发明专利731件,外观设计专利188件;公开可查专利共527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共4357件。

而这绝非个例。截至2015年,东莞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252家,获得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增加到2660个,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贸易企业数达2000家,拥有自主品牌11363个。

杨晓棠说道:“由于这些企业有了品牌、技术、稳定的销售渠道,已经不同于以往一般性的加工贸易企业,他们扎根本土的意愿更加强烈,制造业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世界工厂’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加工贸易发展新要素(小标题)

2012年,外博会升格为部级展会,并更名为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不仅目标更加多元,突出并增加了加工贸易创新驱动发展、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等。同时展会服务功能也更加完善,从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互联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日益向国际化接轨。

尤其是,随着国务院在今年1月印发《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赋予了2016年加博会更多的看点。

事实上,随着转型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在外贸大市东莞身上,“一般性加工贸易”的标签正逐渐弱化,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效益则不断提升。据东莞市商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999.6亿美元,占比59.6%,比2008年下降了28.1%。按照东莞‘十三五’规划,计划将在3年至5年内逐步将加工贸易占比降低到50%以下。

“加工贸易接下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取决于创新要素的发展能力有多强。从政府层面来看,还有更多的推动和扶持工作可做。”杨晓棠说。接下来,东莞还将从增强加工贸易企业的根植性、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链条等方面入手,深入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 东莞市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做大做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东莞未来发展的新旧动能转化过程中,如何通过更大区域范围的产业协调,助推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将会是一个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为此,东莞专门制定了《东莞市产业转移规划》,以“转型优化存量、引进提升增量、转移激活流量”为指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东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市内、省内梯度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与韶关市合作,推动合作共建莞韶产业园,截止2015年6月,东莞主导或协助韶关引进产业项目153个,投资金额378.92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77个。在2014年对口帮扶工作评估考核中,东莞-韶关以90.2分位列全省第二。

这不仅给东莞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腾出了空间,同时也给韶关市注入了发展的新动能。

加工贸易转型篇2

1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河南省自1993年开展加工贸易以来,总体上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以下通过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加工贸易企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1河南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

近年来,河南省年加工贸易额均稳定在20亿美元以上。2005年,河南省加工贸易额为23.6亿美元,2006年为26.3亿美元,2007年为24.9亿美元,2008年为25.8亿美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加工贸易额在总体上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增幅不是很大。而从2007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两高一资”加工贸易的政策,这对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1.2河南省加工贸易企业主体结构与地区分布

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虽然充满了机遇,但加工贸易企业数量较少。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和民营加工贸易企业相对较少。在东部沿海地区拉动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外资企业,而河南省拉动加工贸易的主要是国有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虽然河南省18地市都开展了加工贸易,但主要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沿黄河经济带,包括洛阳、安阳、焦作以及新乡等地市,其它地区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加工贸易规模最大的是郑州市,2008年单单郑州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额就达2.13亿美元,而其他大部分地市,加工贸易额微乎其微。

1.3河南省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

从河南省的贸易结构来看,2005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河南省进出口额的65.5%,其中出口值占全省出口值的68.5%;加工贸易额占全省的比重为30.5%,出口值占全省出口比重为28.9%。而2010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出口额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78.7%和76.8%,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7.7%和19.1%。由此可见,一般贸易在河南对外贸易中仍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所占份额偏低,甚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2河南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河南外向型经济的较快发展,加工贸易在河南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河南加工贸易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严重制约着河南加工贸易的发展。

2.1加工贸易规模偏小

虽然近年来河南省加工贸易获得一定增长,但是规模一直偏小,基本维持在20多亿美元,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同时,从增长速度看,河南省的一般贸易发展迅速,而加工贸易发展缓慢。2005年至2008年,一般贸易实现的进出口值增长速度均远远高于加工贸易。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河南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增长都受到较大影响,加工贸易尚保持有小幅增长幅度,但一般贸易却出现负增长。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额为10,535.9亿美元,占当年我国贸易总额的41.1%。而2008年河南省加工贸易额仅为25.76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15%,仅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0.24%。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2006年,河南省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省加工贸易额占全省贸易总额的比重要达到40%以上,实际上这个目标远没有实现。河南省加工贸易的整体规模仍然偏小,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很低。

2.2加工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

从加工贸易商品结构来看,河南省加工贸易进口商品主要是有色金属、天然橡胶、皮革和发制品等原材料,而出口商品则主要是进口原材料的制成品,河南省加工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的原材料简单加工为主,进出口商品主要是一些高耗能和低附加值的产品。产品层次较高的机电产品在河南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足10%,而同期机电产品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比重在70%以上,这说明河南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结构十分落后。由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一旦劳动力成本上升,发达国家便会将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和资源等更廉价的地方,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将会面临不确定性,缺少发展后劲。

2.3出口加工区建设落后

出口加工区对一个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在出口加工区建设方面显得十分落后。一是出口加工区的数量太少,目前郑州出口加工区是河南唯一一个出口加工区。二是出口加工区各方面的条件还不太完善。一方面,郑州出口加工区的基础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吸引力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加工区内主要是从事生产加工,不具有保税物流的功能,因此无法满足区内外企业国际物流的需要。区内企业由于没有保税物流功能项配套,导致大量余料无法处理,从而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2.4本土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不高

目前,河南省大约有300多家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从企业数量来看,从事加工贸易最多的是民营企业,但是在加工贸易额中国有企业占的比重却最大,这与沿海地区主要依靠外资企业拉动加工贸易增长有很大不同。但是,在河南的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是加工贸易的真正主体,它们依靠富士康等龙头企业的投资带动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内资企业很难融入。大多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由于对国际市场和加工贸易不熟悉,利用加工贸易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相当有限,与外商的合作处于较低层次。

2.5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有待完善

通常,加工贸易的监管系统要由海关、工商、外汇、质检、税务、公安等多个执法部门共同构成,因此,各部门之间能否协调一致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河南的这些管理部门由于各自为政,在对加工贸易的管理方面协调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各部门政策的不一致。河南加工贸易的监管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有效地协调机制,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也对监管部门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由于各部门在政策执行中出现脱节,进而给走私分子造就了可乘之机。虽然各部门都加大对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但近几年来走私活动还时有发生。

3河南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策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发展方面面临着新机遇。为了促进河南加工贸易的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要加快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增强配套能力。加工贸易企业要逐步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产品结构向中高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移。同时,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要注重使加工贸易从资源密集型向资源节约型、从规模扩张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以此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其次,要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一方面,河南要优化加工贸易布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实践显示,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聚集在几个主要城市,具有明显的群聚效应。如浙江集中在杭州、宁波、台州等地。河南应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在发展加工贸易方面有优势、潜力大的地市,使这些地市成为河南加工贸易发展的主战场。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往往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型企业为核心,它也成为吸引众多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因此,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性强、技术发展潜力明显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国际知名企业把高技术水平、高增加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河南,从而提高河南加工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内在价值,促使河南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3.2加强出口加工区建设

出口加工区是国家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而设立的,由海关对保税加工区进出口货物进行封闭式监管的特定区域,对促进一地加工贸易发展意义重大。首先,应争取国家对出口加工区的支持。河南省地处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其加工贸易和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更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和大力支持。应争取在工业基础较好的洛阳、新乡、焦作等地建设出口加工区,以此来促进河南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其次,应加强出口加工区对东部加工贸易的承接。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逐渐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多承接国外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河南应充分发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来承接自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再次,应加强出口加工区的环境建设。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出口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及生活区、商务区配套服务设施,努力打造让企业满意的优良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推动河南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3.3促进加工贸易与本土经济共赢

要发展加工贸易,就必须发挥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河南加工贸易要与本土经济实现共赢。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省内采购,以带动原材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原料生产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时,要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将出口退税政策扩大到中间投入品上,对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同样实行退税政策,提高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积极性,引导加工企业更多的采用国内、省内料件。另外,要发挥河南农业大省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贸易,解决河南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3.4完善加工贸易监管制度

为了促进加工贸易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完善加工贸易监管制度。首先,应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效协调与配合,形成协力共管的局面。加工贸易涉及贸易、财政、税收、外汇等多方面的政策,在管理上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多个环节,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在具体工作中,要明确落实加工贸易各个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建立各部门之间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协调运作机制,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形成政府部门间执法互助体系,发挥整体管理公共服务效能,保障管理和服务到位。其次,应提高海关的监管能力,打击走私,保护加工贸易企业的合法权益。海关要与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部门共同合作,确保对加工贸易监管到位。

3.5大力培养加工贸易人才

加工贸易转型篇3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刘志彪(2009)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外国原材料和设备的过度依赖以及对国际大卖家的高度依赖很容易将加工贸易拉入“贫困化增长”陷阱。吴思远(2012)认为,当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畸形,主要处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环节;其“两头在外”给国内基础产业带来严重冲击,严重影响了国内基础产业的市场扩张;加工贸易会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增加;中国加工贸易主要处于低附加值阶段,大量低附加值加工企业为获得加工合同会恶性竞争。尤利平(2015)指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是必要的,因为国内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倒逼加工贸易,环境成本及劳动力成本提高使得加工贸易发展没有利润可寻,汇率和投资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得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前途未卜;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贸易开始崭露头角以及国际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严格,使得中国加工贸易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陈晓君(2016)指出,中国加工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丧失;加工贸易位于产品价值链低端;贸易摩擦加剧,这些问题都将成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研究

(一)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

潘悦(2002)指出,国有企业机制不健全及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展加工贸易条件,使得外资企业主导中国加工贸易。杨立强(2007)指出,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之一是外资主导加工贸易使得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外资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矛盾。李亚(2008)也认为,中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巨大,这成为影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外商控制全球价值链的上下游,使得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只能从事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

(二)本土企业缺少有效支撑

杨立强(2007)指出,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上由低附加值阶段向高附加值阶段延伸过程中由于少资金、缺研发而很难进行。杜晓英(2014)通过GMM实证分析指出,本土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影响加工贸易增加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蔡雪雄(2012)以福建省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海外营销渠道并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这充分说明中国本土企业没能够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杨艳慧(2014)通过研究东莞加工贸易,探讨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认为加工贸易企业自身缺乏转型升级意识,同时企业转型升级成本压力加大。

(三)国内外环境不利于成长

于群(2008)指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均成为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在国内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导致恶性竞争,致使加工费用持续低迷,而同时又有很多企业仅仅关注国内市场,进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不高;在国际环境中,发达国家对于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一直占有垄断地位,使得本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没有去路。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影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要是国际贸易环境,即随着各种危机的频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中国加工贸易屡遭贸易壁垒。周佳佳(2015)以后危机时代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对加工贸易带来了障碍。

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一)优化本土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

丁永健(2010)指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终目的是为了脱离“微笑贫困陷阱”,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功能升级。丁永健(2010)认为,跨部门升级也将成为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又一途径,其能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蔡雪雄(2012)指出,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应积极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加长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条。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创建学习型加工企业使之向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与跳跃,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田燕梅(2015)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向价值链两端拉伸进行链内升级以及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进行链条间跨越升级。匡增杰(2013)借鉴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关键方法就是在产品层面、产业层面、价值链条层面进行升级,即不断提升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加快推动其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即向研发、品牌建设、设计、营销服务、高端生产制造等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二)优化产业结构

王生辉,张京红(2014)指出,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充分发挥外资在其中的作用,优化外资进入加工贸易转入制度及在加工贸易中的产业结构。蔡雪雄(2012)指出,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就得优化产业结构,其中包括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主体结构以及区域结构等。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并依据加工贸易行业结构有针对性地培育配套产业,使之对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起到辅助作用。于瀚,汤碧,陈莉莉(2012)指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加工贸易商品进行有效分类,实现结构合理;其次实现外资本土并重,优化资金结构;再次推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优化区域结构等。吴杨伟(2015)指出,生产外包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辅相成,加快生产外包发展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为关键的路径,所以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发展生产外包。

(三)制定有效的转型升级政策

秦苒(2008)指出,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可促进本土加工贸易的发展,如增列新产品试制费、外贸发展基金及新产品开发费等。尤利平(2015)指出,制定增强资源整合力度及先进设备使用效率的相关政策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王识歧(2006)认为,地方政府可制定灵活的退税政策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增值额度;同时,各地政府可以对原创设计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实行加工贸易项目差别化政策和受托设计项目营业税地方财政减半返还政策,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陈晓君(2016)指出,应充分利用“一路一带”倡议,制定有效政策推动加工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制定有效的地方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合理布局加工贸易企业在价值链上的高端供给与低端供给的层次结构,以及转变加工贸易企业在产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业务结构中扮演的角色,以获得价值增值。汤子隆(2014)认为,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低碳导向政策,这样可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并能够推进低碳型加工贸易产业发展,以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许南,李建军(2010)认为,政策平台构建是确保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具体为混合型加工贸易政策、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能力和保护知识产权。

(四)注重自主成长

朱振东(2018)指出,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首先应有效优化加工贸易主体结构,积极培育本土加工贸易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应改变品牌结构,即减少贴牌产品,增加自主品牌产品;应进一步优化产品投入结构,增加中间产品本土化比重以提高产业增值率。高宇(2014)指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最有效途径是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并掌握核心技术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之转型成优势产业并具有自主品牌。陈宁(2015)指出,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应为实现加工企业主体内资化,优化外资企业,提高企业产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以提高加工环节附加值并向价值链两端发展,最终实现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王雪(2014)认为,加工企业无论是生产驱动型还是生产拉动型都必须完成自身生产能力的增强。汤婉君,常秋筝(2015)认为,工艺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是使加工贸易企业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这样才能完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四、结语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加工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该从全球价值链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并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及自主成长出发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志彪.我国本土制造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8):100-113.

[2]尤利平.中国加工贸易出口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升级途径[J].价格月刊,2015(2):58-62.

[3]吴思远.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影响及建议[J].对外经贸,2012(6):20-21.

加工贸易转型篇4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1.1苏州加工贸易现状

1.1.1苏州政府重视加工贸易的发展

从90年代初期开始,苏州市从加工贸易管理角度出发,一直注重企业加工贸易增值幅度的提高;21世纪之初,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苏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适时提出《苏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措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苏州市正式启动“加工贸易联网审批(监管)平台”建设,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2009年初,苏州市出台《关于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苏州市外贸出口保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州市出口推进计划》、《服务外包跨越发展计划》等一系列文件,与此同时,将部、省、市、区各级各项扶持政策辐射加工贸易企业,加快现代加工贸易的发展;9月12日,召开了“全市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动员大会”,指出全市各地必须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来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突出抓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充分论证并拟定《苏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及相应配套政策,筹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提升加工贸易质量效益为核心,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建立和完善“苏州外经贸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出台《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向功能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为本地加工贸易向区域集聚创造条件。2010年2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1.1.2苏州加工贸易的条件好

目前,苏州市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3个,部级开发区8家,省级开发区10家,综合保税区3个,出口加工区6个,成为全国开放层次最高、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开放区域集群。苏州是加工贸易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目前共聚集加工贸易企业5000余家,其中60家龙头企业进出口规模达到900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0%。

1.1.3苏州加工贸易成果显著

2010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其中出口1531.1亿美元。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22%和9.7%,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79.8%,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分别达到961.5亿美元和1243.8亿美元。

1.2苏州加工贸易的特点

1.2.1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动作用明显

1.2.2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业聚集规模优势突出

苏州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形成了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讯类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四大门类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全市工业制造业中已成为第一大行业。苏州已成为全国IT产品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基地。

1.2.3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以新一代电子、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喜人,注册外资占制造业比重已超过50%。光伏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已逐步形成ITO,BPO,KPO全面发展的外包格局。

1.2.4总部经济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速发展

目前,在各级政府政策推动下,加工贸易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仁宝集团已拆资1.8亿美元在昆山开发区建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4个工厂;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碳纤维、电动摩托车灯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苏州昆山,初步形成总部经济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速发展新局面。

1.2.5加工贸易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不断深入

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升级一直贯穿于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之中,为数众多的加工贸易出口大户中,如旭电、仁宝、纬创、名硕、明基、微盟等外资企业,在现有的、稳固的、较为完善的生产制造环节基础上,除主要核心技术设计外,已经向高端生产环节制造、部分生产环节设计、物流、售后服务等生产型服务外包环节扩展和延伸。

1.3苏州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3.1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

目前部分加工企业开始建立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试图延伸企业产业链,但是苏州加工贸易水平仍然较低,以简单加工、单一加工为主,加工贸易缺乏建设现代加工业的目标,产业之间不能有效整合,加工贸易创造的价值总量中不仅包括加工贸易本身创造的价值,也要包括加工贸易创造的价值,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统一,而产业关联度低,直接制约企业发展,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利润和国际竞争力。

1.3.2本土和外资企业配套不足,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为主

虽然苏州从事对外贸易的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较多,但是苏州本土企业因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提供原材料、零配件给外资加工贸易企业时,往往在产品质量和级别上达不到外资企业的要求,另外,外资企业进入苏州地区时,通常为了节约成本将整个产业链一起带到投资国,这也使得本土和外资企业配套不足。近年来,苏州地区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开始增加,但产业结构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劳动密集产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企业利润。

1.3.3加工贸易政策和制度不完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会加快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但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和制度还不完善,如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偏低、加工贸易审批效率较低、国内原料不得与进口保税料件调换、加工贸易管理办法落后、部分政策不利于鼓励企业提高国内采购率等,传统贸易政策和制度缺乏引导功能,限制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和更大发展,不能满足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加工贸易政策和制度必须针对加工贸易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避免因为政策与制度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大局。

1.3.4本土企业遭到挤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少

苏州为了引进外资,在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极大的优惠,在资源配置、产品市场和资金供给等方面过程中,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竞争实际处于劣势,这种不公平的竞争使民营企业举步维艰。由于外资企业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经验,利润较为可观,贷款风险较小,所以与国内民营企业相比,银行更乐于向外资企业提供贷款。在资金、技术、政策三重压力下,民营企业被外资企业挤出的风险加大,客观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

2苏州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举措

苏州计划争取用3年时间(2010~2012年),进一步细化完善现有的六大主导加工贸易产业链,力争百家外资加贸龙头企业总部落户苏州,千家内资加贸配套企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1)围绕全市业已形成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石化等六大优势产业,重点突出规模型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加快实现加工贸易从分散式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的转变。

(2)积极推进全市龙头型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台资企业,在苏设立全球制造企业总部及营运管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仓储配送等区域性或全球总部,不断增强苏州对周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

(3)以自主创新为引领,重点选择1000家具有爆发力的内资企业切入到通用的或重要的零配件生产环节,借助加工贸易的庞大产能,力争3年内千家内资配套企业工业总值翻一番。

3苏州工业园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践

3.1引导加工贸易向研发、设计、创建自主品牌转型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研发、设计、创建自主品牌转型。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鼓励企业设立研究所,加强自身科研实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各类外资研发机构65家,其中独立研发机构11家。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SESS)是第一家进驻园区的外企,10多年来,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不断转型:1994年12月,三星半导体(苏州)公司注册成立;1996年,三星半导体第一条生产线投入运营,随后又增添了第二条生产线。最初的三星半导体,生产的只是TR.DIP之类的低端产品。到2003年,公司第三条生产线竣工投产,正式引入了三星电子的主力核心产品DRAM,从而顺利实现了从TR.DIP等低端产品到DRAM、Flash等尖端产品的根本性转变。2009年,三星半导体建立了研发中心,这成为三星半导体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的标志。该研究所是三星半导体在海外设立的唯一半导体研究所,其中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研发中心就设在园区。目前公司生产的DDR3内存条,采用的是46纳米技术,而国际通用技术为50纳米以上。目前,全球能够使用这一技术生产DDR3内存条的工厂只有两家,三星半导体就是其中一家。

3.2引导加工贸易向“总部经济”方向转型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加工贸易向“总部经济”方向转型,鼓励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机构)、营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高端产业链环节。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各类总部机构约50家,其中跨国总部机构17家。三星半导体(苏州)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公司产能不断扩大,在2008年1月,公司更是实现了月产量1亿个芯片的惊人成绩,随后,公司又在园区建立了第二家工厂,产品随着技术的革新不断升级换代,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DRAM、NandFlash、SRAM、S.LSI、MemoryModule等。为满足产品的配送需求,三星半导体公司全球分拨中心于2008年8月在园区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成功实现了货物、订单的统筹管理,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货物的配送效率。经过3年发展,该公司全球分拨中心业务规模稳步扩大,监管货值达225亿美元,占综保区全年监管货值的四分之一。

3.3引导加工贸易向中高端加工制造环节转型

引导加工贸易向中高端加工制造环节转型。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入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研制领域,提高加工制造水平和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加工贸易层次。如友达光电也设立了研发机构,依托总部的科研力量,开发出领先同业的平板技术,通过生产流程再造与产品开发,维持竞争力。去年11月8日,超威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AMD苏州)新厂房正式奠基开工。此次扩建将把AMD苏州工厂打造成集组装、测试、打标和封装职能于一身的综合工厂,使其同时具备对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以及AMD下一代加速处理器(APU)进行封装和测试的能力。扩建后的AMD苏州工厂的产能将比原来提升一倍,一期工程预计于今年底竣工。

加工贸易转型篇5

(一)从总量看,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汇改以来,人民币总体呈现逐步升值态势,但广东加工贸易规模仅在2008-2009年因金融危机需求萎缩而下降,汇改7年来,广东加工贸易规模总体呈现扩大态势(见图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加工贸易“一进一出”,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影响会部分地相互抵消,导致加工贸易差额相对一般贸易差额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较弱;二是欧美国家长期实行以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有着强劲的需求;三是多边贸易使得汇率升值对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影响淡化。广东外贸进口主要来自东盟、日本、韩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出口面向的主要是香港、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对加工贸易总体规模变动影响不大。

(二)从结构看,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加工贸易占比下降。汇改7年多来,加工贸易在广东外贸进出口中占比逐年下降,一般贸易在外贸进出口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005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广东外贸出口中的占比为73.51%,随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加工贸易在广东出口中的占比仅为56.60%;加工贸易进口占比从2005年的61.66%下降到2012年的50.02%。一般贸易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2.39%上升到2012年的33.15%;一般贸易在进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5.55%上升到2012年的33.81%。如图2显示,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占比下降呈现同向变动态势。加工贸易内部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进料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来料加工装配占比不断缩小。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77%上升到2012年的87.14%;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进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75.54%上升到2012年87.20%。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出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3%下降到2012年的12.86%;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进口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24.46%下降到2012年的12.79%。如图3显示,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料加工占比上升呈现负向变动态势。由此可见,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有效地促进了广东外贸结构的优化,加工贸易在外贸进出口中的占比下降,加工贸易内部接近一般贸易方式的进料加工方式占比上升。

(三)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企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快于总成本的增长,保持一定盈利且出口换汇成本呈现不断下降态势,转型升级效益显现。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涉外企业能否及时调整出口产品售价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因素。201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分局开展的汇改后广东出口企业经营状况专项调查①显示,汇改后广东超过六成出口企业在定价方式上主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同时受调查企业也反映由于近年来人工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较快,企业对外销售价格调整有限,不得不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各项管理费用来保证利润,这也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根据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调查,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换汇成本自2005年汇改以来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且基本上都小于当期人民币汇率水平,企业继续保持获利空间(见图4),2005年第四季度,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换汇成本为7.9078元/美元,低于当期汇率7.8615元/美元,随后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换汇成本呈下降趋势,到2012年第四季度末,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换汇成本为6.2012元/美元,低于当期汇率6.3158元/美元,企业继续保持获利空间。从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销售收入和成本看,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销售收入高于总成本增长,其中2008-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降较快,但总体保持盈利,出口销售利润率在0.87%-4.61%(见图5)。2012年第四季度末,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出口产品销售利润率为1.69%。(四)从企业资金运营看,加工贸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大大提升,进一步巩固了企业转型升级效益。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加大,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资金的汇率风险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从监测的样本企业看,汇改以来,广东加工贸易样本企业的汇兑损益项目以收益居多(见图6)。15个季度的出口换汇成本监测中,有10个季度样本加工贸易企业的汇兑损益是收益,占比达到66.67%。损益在企业总成本所占比重不大,但持续的收益仍能有效地冲减部分总成本。因此,汇改以来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在资金运营和风险管理方面能力提高,转型升级效益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二、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困难

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结构改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换汇成本下降,利润保持相对稳定,但汇改后广东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遭遇许多问题。

(一)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对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调查显示,广东企业的劳动力、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出口成本上升,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当前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支付的劳动薪酬较前一年度提高了20%至30%,为留住工人,企业必须付出比以前更为优厚的工资待遇。企业普遍认为未来人工成本将不断增加,如东莞某科技有限公司甚至预期未来5年人工成本将翻倍。另外,招工难与工资增长并存的现象十分突出,特别对于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电子加工等行业企业,工人流动频繁,高峰期面临不少劳动力缺口,现阶段工资增长与招工难并存的局面对加工贸易企业的冲击尤为明显。此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直接推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棉花价格为例,2010年8月市场棉花价格约在1.5万元/吨左右,而到2010年11月份,棉花价格已经大幅升至2.4万元/吨,2011年年初棉花价格更是飙升至3.4万元/吨,这对纺织制衣加工行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外部环境看,欧美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债务隐患依然存在,新兴市场需求有限,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反映企业年初以来订单(特别是来自欧洲的订单)明显下降,企业面临惨淡经营的困境。如广州某船舶公司,由于欧债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疲弱,船市行情急转直下,目前,其主产船型的价格从高点时的4800万美元/条下降到了3000万美元/条,且订单仅能覆盖到未来两三年,再加上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扬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船舶公司正面临经营上的多重压力。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还需要多方面政策的扶持和推进。汇改从多方面促进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但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的推进以及多方面政策的扶持和配合。汇率是一个影响国内外均衡的全局性变量,影响面广,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境,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还需要汇率政策以外的专门产业政策来扶持推进。调查显示,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中物流成本增长和知识产权困扰较为突出。如东莞某家具有限公司反映,公司生产家具所用材料通过海运方式从美国运过来的物流成本还比从国内东北地区购买运输过来的物流成本低,而且从美国购买的原材料使用率达到60-65%,比在国内购买的原材料使用率高十个百分点。在内销市场中,由于国内山寨版较多,竞争混乱,良莠不齐,一些外销转作内销的加工贸易企业在销售上常面临“腹背受敌”困境,该家具有限公司反映自己坚持用出口的生产标准来生产内销产品,但受到部分公司低标准低成本生产产品的冲击,拓展内销市场面临不少困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上面临的问题说明了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在加工贸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国内物流运输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还有待相关政策支持体系的建立。

(三)加工贸易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出口换汇成本监测显示,加工贸易样本企业汇改后七成多的经营期限内实现了汇兑收益,但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如东莞某电子制品厂,该厂资金充裕,不需银行融资,该公司股东要求企业收汇资金不许做任何投融资,只能存三个月定期,也不能利用任何远期结售汇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这些汇兑损失侵蚀了企业生产经营利润,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东莞另一家数码电子有限公司由于其境外墨西哥分公司曾遭受衍生产品损失,也被其韩国母公司禁止利用任何远期结售汇来规避风险。在结算币种上,加工贸易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也不高,特别是对于外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不少采取进料加工方式,由于采购原料地客商的接受程度还不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总体不大,人民币跨境结算比例大约在10-20%之间。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服务与产业政策指导,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推进。政府部门应通过扶持政策优先支持优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加工贸易转型企业的政策鼓励和财政资金补贴。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引导企业转换经营策略,优化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更好地为转型升级企业排忧解难,解决加工贸易企业在转型升级遇到诸如知识产权困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转型升级的推进。

(二)搭建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切实的资金便利和融资支持。为更好地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建议金融管理部门牵头搭建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为加工贸易企业自创品牌、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企业并购等活动提供资金便利和融资支持。可联合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或商业性金融机构设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贷款”,帮助有潜力的优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创立品牌或引进先进设备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进口生产设备时,外汇管理部门可简化有关付汇手续,推进进口核销制度改革,更好地满足企业贸易项下购汇、用汇需求。

(三)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积极开展汇率风险管理的指导。2012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放开,但总体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宜稳步推进。汇率调整幅度短期内不宜过大,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承受能力,随市场环境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稳步调整,最大限度降低汇改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同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再扩大后,外汇管理部门应加大汇率风险管理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开展汇率风险管理,以更好地适应波幅扩大后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另外,可加大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推广力度,通过结算币种的多元化,来帮助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规避汇率风险。

加工贸易转型篇6

1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创造条件,要求在未来两三年内完成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但现在大多数企业态度不积极,都还处于观望状态。因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是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转型,从过去单纯的贴牌到贴牌跟自主品牌并存,从做出口到出口跟内销并举;二是升级,产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产业链由短向长转变。所以转型升级对于企业而言,是要忍受暂时的利益的损失,以及相应痛苦的过程。

1.1原有的优惠政策不再适用,而新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不配套、不完善,企业需要在不断熟悉过程中要重新调整自己。转型升级的各种手续繁杂,涉及的部门过多,政策尚不完善,执行方案也不完全成熟,有些还处于试行阶段,更多地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感到转型升级不仅会影响生产,而且成本过高,难免有畏难情绪。

1.2加工贸易转型对加工贸易企业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转变过程,面临着各种风险。

1.2.1企业需要由订单贴牌生产向自建品牌转变。原有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都做贴牌,不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而转型要面临着市场、研发、渠道、品牌乃至客户管理、售后服务等等,这些新业务,比单纯来料接单的简单加工复杂得多,涉及的各种政策不了解,各种风险都需要自己承担。再加上2010年以来经济回暖,订单有了一定的增长,企业稍微有些利润,且来料加工已经轻车熟路,老路顺走且好走的心理占主导。加工贸易企业便想继续维持下去,而不愿主动转型。

1.2.2企业需要从单纯出口到出口跟内销的转变。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内销,存在着对内贸市场营销环境不熟悉,加工贸易货物如何从海关的监管货物转成内销的一般货物的问题,在内销通道、内销征税、内销服务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制约因素。这些都使企业在开拓内销渠道方面有压力及信心不足。

1.2.3企业需要由单一经营方式向多元转变。加工贸易的性质决定着企业主要从事加工生产。而加工贸易企业生存现状要求企业必须改变单一的经营方式。这种转变,企业也面临相应的困难。其中企业性质的转变,以及向多种经营方式的转变等,也涉及政府与相关部门需要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支持与协调。特别是需要海关等主管部门创新监管模式。

1.3我国目前在多数产业中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大部分从事加工贸易的出口企业,主要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很少介入设计研发和营销服务环节,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加工贸易企业在其升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设计研发能力不足,营销服务渠道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特别是直接监管部门海关要创新监管方式,再造业务流程,减少各方面的环节,降低成本,推进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海关监管区域,为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机会。

2海关助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2.1建立多方联合沟通的工作机制,促进转型升级

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作为主管部门的海关应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共同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各种政策与措施;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手续繁杂、涉及部门多的现状,海关应重点研究需与地方职能部门加强合作和协调解决的事项,简化及新造工作流程,如建立加工贸易多方联网管理合作机制,通过电子口岸可实现外经贸、检验、海关、银行、外汇管理、税务等对加工贸易电子化合同的联网管理和信息共享,有助于打破现行各部门对加工贸易各自管理的格局,实现对加工贸易业务全方位的协调管理。建立风险企业预防工作机制。可由海关、外经贸、工商、税务、劳动等部门建立风险预警统计系统,加强部门之间对风险企业的预警信息共享。共同研究应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典型问题及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海关监管模式,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海关监管效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

2.2深化关企合作,促进转型升级

为引导辖区企业尽早尽快了解海关出台的有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和措施,海关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海关积极支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经采取的和将要采取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2.2.1主动建立与企业联系沟通的平台。如举办“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会,除了介绍政策,解读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关的管理办法,同时还需要海关法规、加贸、监管、关税、企管、审单、统计等部门的负责人,现场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并在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海关和企业可以进行更充分的交流互动,对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此外,海关还通过专设热线电话、设立咨询专岗以及网站等多种方式,及时受理、答复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确保企业转型顺畅。

2.2.2加强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调研。海关还应根据辖区内企业不同的业务要求,主动走访辖区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诉求,及其发展面临的困难,然后制定符合不同企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措施。因为加工贸易企业不可能都去自创品牌,而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已积累了足够实力的企业可自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打天下,尚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海关要推动、引导它们给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配套、贴牌加工,抱团打天下。这样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转型成功,并且风险也小很多,可以成为中小企业开拓内需的一个有效方式。

2.3扶持加工贸易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帮企业拓宽发展空间

2.3.1自金融危机以来,企业遇到了出口订单缩水的困难,急需开拓新的市场。部分加贸企业就地转型后,准备由外贸型企业转向外贸内贸并重。海关对此前从未接触过国内市场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出了“内销快速通道”,这个专为加工贸易企业内销货物而设的“快速通道”有海关专员跟单,设立内销业务专窗,实行内销预审核制度,探讨建立适合加工贸易的内销审价体系,在简化审价、归类、单耗核定等环节同时,并将这些环节前推后移,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的难题。

2.3.2海关还推出对联网监管企业实施“先销后税、集中申报”的集中内销征税模式。这一模式与传统内销审批模式最大的不同是,企业可以“先内销后征税”,而传统模式则是“先征税后内销”。在企业能够提供有效担保的情况下,海关将加工贸易内销集中办理征税手续模式扩大到非联网监管企业。这种模式既满足了企业“零库存”的经营需要,又使得企业内销更加便捷,提高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海关应允许企业对原加工设备综合利用,降低企业内销的投资成本,进一步简化内销手续,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便利,拓宽道路。

2.3.3为了更进一步健全完善加工贸易内销服务机制,海关还应该创新更多的服务措施。如探索企业内销产品后续的服务措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试点内销产品召回维修等业务。将出口博览会、展销会等升级为服务全国的加工贸易内销平台。同时海关还应该积极研究探讨对加工贸易的出口转内销专项政策。

2.4助推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

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高加工产品附加值。从海关角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发加工;二是深加工结转。

2.4.1多举措扶持企业外发加工业务发展

海关应在符合条件的城市试点实行外发加工集中审批模式,代替目前单个合同需逐一审批的模式,简化并优化外发加工的审核手续。并且实行专门窗口作业,接单后马上出单的模式,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根据本辖区内外发加工实际情况,研究探讨建设外发加工管理系统,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设置专岗,及时处理企业数据及业务疑难问题。同时设置专岗审批外发加工网上申报业务,以及审批外发加工货物直接出口或者内销的业务。进一步方便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申请,简化相关手续,更好地引导国内企业进入加工贸易产业链,使加工贸易企业产业链延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加工产品附加值。另外海关应试行对AA、A类的企业省内跨关区外发加工、全部工序外发加工等取消收取风险担保金的措施,一是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二是推动企业遵纪守法,成为高资信的企业,使海关在实行的分类通关改革过程中,给予监管、通关便利措施。这种“以企业为单元”的分类监管,有助于帮助高资信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形成以这些强势企业发展带动产业链条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层次的提升。

2.4.2深加工结转助延国内产业链

深加工结转作为加工贸易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海关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如建设并推进深加工结转管理系统,让企业能通过网络向海关发送备案、收发货及报关数据,实现深加工结转业务的网上申报审批和收发货单的网上登记审核,以及报关数据的核实,使加工贸易企业在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时,变得更加便利,下降了企业书面办理相关手续而产生的经营成本,支持企业拓展深加工结转业务,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同时,也延长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国际竞争力。

2.5海关开拓保税物流新通途、加快推进加贸企业驶入转型升级的轨道

由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出口退税、设备免税、通关便捷、管理规范等政策和功能,并且优惠政策比较凸显。所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接受产业转移、吸引外资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2.5.1海关通过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积极探索支持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和维修检测服务中心,开展研发、检测、维修、展示、仓储、配送、分拨等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此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海关帮助下,一批加工贸易企业完成了转型升级,向着高科技品牌企业以及服务业转变。

2.5.2海关创新保税物流的监管模式。海关从应用科技手段优化保税物流监管模式着手,拓展保税物流新功能。一是对保税物流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简化、协调、自动化等方法对各类流程进行再造,减少中间环节,创新管理模式。二是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如开发应用保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渠道的畅通和拓展有力支持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建设。目前,海关正积极建设保税物流管理平台。依托该平台,逐步打通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物流场所与口岸之间的物流通关瓶颈,实现保税货物在特殊区域和保税场所主管海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此模式正式实施后将使辖区内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有利于延伸加工贸易的价值链条等。

2.5.3保税物流业拓展助企业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海关与地方政府联动,积极打造地方的保税物流枢纽,不断完善丰富由“两仓”、保税物流中心、特殊监管区域组成的立体化、多层次的关区保税物流体系。海关结合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的实际情况,给与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指导,为其量身制定最适合的物流模式,并派专人跟踪协助将原来出口香港再复进口的业务全部改为进入物流中心享受“入区即退税”的政策优惠。这些措施切实为企业节省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也促进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转型篇7

一、台湾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

台湾加工贸易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通过加工出口区进行的,所以其转型升级更多是通过加工出口区的发展来实现的,按照加工出口的产品性质不同,其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66-1973年)。20世纪60年代,当时国际市场上日用品普遍存在供不应求状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原因,面临着战略性调整。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台湾当局审时度势,采取了“进口―加工―出口”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以进养出,以出促工,通过对外贸易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1965年,台湾设立了第一个加工出口区――高雄加工出口区。1971年,又增设了楠梓和台中两个加工出口区。在这一阶段,加工出口区主要是发展100%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成衣、针织、皮革、工艺品、制鞋、家具、玩具等产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进一步膨胀扩大,至1973年左右,开工厂数达到加工出口区历年来最高点,以后则逐年下降。此时,台湾当局发展加工贸易的做法是主要从日本(部分从美国)进口电子零部件和化学原材料,从美国引进机器设备加工生产成套家用电器、化学纤维和纺织品,再向美国出口。

2.发展阶段(1974-1983年)。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使台湾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进入一个物价上涨和经济增长率大幅度波动时期。同时东南亚一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也相继设立了加工出口区或类似的经济特区,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这使得台湾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削弱。面对强大的压力,台湾加工出口区在夹缝中求生存,及时调整了加工贸易发展战略,从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但这一阶段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占比60%,并辅以技术贸易如收放机、电阻电容、PC板等初级电子产品。

3. 第一次转型(1984-1995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台湾的出口贸易带来严重影响。再有,从日本进口的零部件和工业原料,再向美国市场出口的“三角贸易”结构,使得台湾对日本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企业成本上升。再加上台币币值高估等因素使得岛内加工出口区竞争力下降,进入又一调整转型期。这一时期,虽然台湾加工出口区投资仍保持上升趋势,但企业数、就业人数等其他指标却一直处于下降阶段,如投资额从1986年的4.59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9.68亿美元,入区企业数从1986年的252家下降到1994年的233家,就业人数从1987年的90807人下降到1994年的41925人,加工出口区就业人数占制造业总人数比重1986年以后下降速度加快,从1986年比重为3.13%到1994年比重仅为1.69%。这说明加工出口区投资向大型化发展,转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其中科技产业大于65%,劳动密集除成衣外,几乎全部淘汰,代之以IC加工产品、光学产品、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及精密机械等。

4. 第二次转型(1996-2000年)。台湾加工贸易又进入新的阶段,依靠为国际知名厂商做OEM生产,并逐步在主机板生产、IC设计加工等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环节建立起竞争优势,到此时己经成为拥有自己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全球信息产品生产的一个基地。同时台湾当局以优惠的政策吸引高科技跨国公司在台湾设立研究及发展中心,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给予政策支持。这一阶段,高科技及大资本的密集型产业已大于80%,产品除上面所说的技术密集产品外,还有IC与电脑组合产品、数码光学产品等,另有知识服务型产业如仓储转运及贸易服务等占比则不足10%。

5. 第三次转型(2001年至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产业结构面临深层次的调整,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为台湾进一步的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台湾当局有意识地开始推行“知识导向”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创新研发和产品高附加值化,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简称知识型服务业),使之逐渐替代制造业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05年台湾的工业比重下降为25.0%,其中制造业比重21.4%;服务业比重上升为73.3%,其中知识型服务业比重达到32.7%。在这一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加工出口区又进行了一次转型,出口产品中服务业贸易大于60%,主要包括仓储转运外流服务、咨询服务、研发设计、贸易服务等,而高科技制造业占比小于40%,所增高科技产业有生化科技、纳米科技等制造业。

二、台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经验

从上述台湾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可以看出其转型轨迹:第一阶段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加工程度较高的产业;第二阶段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半技术性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显著成长;至第三阶段已明显走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的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近萎缩;第四阶段高科技及大资本的密集型产业发展到顶峰,并出现了知识服务型产业的萌芽;而现阶段知识服务型产业已显著大幅增长,逐步发展为市场主导产业。笔者认为,台湾加工贸易的成功转型升级得益于以下几点:

1. 根据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在台湾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转型都是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进行的。发展初期,面临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上升而日用品普遍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下,台湾当局充分利用岛内劳动力充裕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后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波及到岛内经济,其物价、工资不断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东南亚各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逐渐兴起,使得台湾省劳动力优势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及时颁布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1991年)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实现升级,并且抓住跨国公司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机遇,在税收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产业到加工出口区开展加工贸易,使得加工贸易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进入21世纪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台湾又适时颁布了“知识经济发展方案”(2000年)、“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2002年)和“服务业行动纲领及行动方案”(2004年)等经济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

2. 根据岛内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加工出口区的设置政策。首先设立产业的调整,台湾加工出口区的发展初期为增加就业准许设立17种类外销企业,其中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皮革、纺织、成衣等制造类。1988年,准许设立贸易业及咨询服务业。1994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删除了许多劳动密集型行业,准许设立13种类,如精密机械、精密仪器、电子、光学等。1997年,增加到18种类,增加的种类多属高附加值行业,如仓储、转运、货物组装、检测等。其次设置功能的调整,台湾加工出口区设立之初是为了吸引工业投资,拓展对外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和引进最新技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于1996年把加工出口区的目标修改为强化产业竞争优势、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提升岛内技术水准和引进跨国企业投资。此后,为配合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调整加工出口区的功能,设置仓储转运专区。2000年,加工出口区确定的未来目标是要发展成为分销和全球物流中心。这些设置政策的适时调整为区内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3. 实施委托加工制度,鼓励岛内采购。在台湾加工出口区发展初期,所需机器、原料、零部件几乎全依赖进口。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当局逐渐意识到发展岛内采购,可以使区外厂商分享到经济成果,增强岛内链接。因此,当局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区内厂商在岛内采购,积极吸引外资企业与岛内中间产品供应商合作,技术人员通过举办管理技术观摩或改进其生产技术,帮助他们提高产品质量,以带动岛内工业的发展与技术层次的提升,从而为台湾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以高雄加工出口区为例,岛内采购比例前三年只有7%,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增加,1973年上升到17%,到1980年已将近1/3,超过1000家地方工厂围绕加工区建厂,极大地增加了产业关联度,促进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4. 重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随着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台湾国际物流配送需求大幅增长。20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大力推行“十大”建设,进行高速公路、机场与港口的建设,打通了台北、高雄两市交通,为国际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持。进入20世纪80年代台湾省完成工业化之后,“经济部”着手推动流通自动化,将自动化扩展到物流领域之中。近年来,受“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推动,台湾在高雄、台区及其附近区域,设置以海空联运为主轴的仓储转运专区,以带动邻近地区的通讯、金融、保险、研发(R&D)等知识服务型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发达的国际物流业为台湾吸引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研发投资、原材料采购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加工贸易转型的启示

我国大陆地区的加工贸易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跃式发展,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加工贸易总值达1.1万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1.1%,其中出口6751.8亿美元,进口3784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继续优化,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转变,2008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325.9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78.9%,比2002年的1170亿美元(占当年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65%)增长355%,可以说,我国大陆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现状接近于台湾加工贸易的第二阶段后期,因此其第二阶段以后向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转型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完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根据产业调整政策有效地将资金和其他资源引入到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对一些加工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不高、低附加值,特别是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污染环境等项目,应制定政策实施禁止或限制开展加工贸易。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经营和产品特点,大力推动企业与海关和仓储企业联网管理,提高检验检疫、海关、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从整体上对企业的进出动进行一体化监管,简化备案、报关、核销手续,加快通关速度。此外,对发展相对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应加大政策引导,实现向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第二,积极推进中间产品的当地采购。改变现有投资、税收等政策几乎全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的状况,为中上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提高来料加工企业当地采购的积极性,促进当地配套产业群的形成。此外,提高国内中间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力争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一方面利用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促进中间产品生产者向国际同类产品工序、规格等方面的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鼓励外资进入上游产业,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生产设在省内,通过学习模仿逐步提高当地中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通过提高中间品的采购率,扩大加工贸易对当地下游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示范与带动效应,全面提高加工贸易对大陆相关产业的外部收益。

第三,鼓励国际物流配送、仓储等服务贸易发展。台湾的转型经验告诉我们要重视加工贸易价值链向服务产业延伸,但现有的政策(比如政府对物流业准入的行业管理缺乏透明度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仓储、运输等国内相关产业环节的延伸。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境内外企业设立国际采购与配送中心,为其提供采购、销售、物流、信息、决策咨询、研究开发等经营,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服务支持系统。

我国大陆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大致处在台湾第二阶段的后期,因此,可以借鉴台湾第三阶段以来加工贸易成功转型升级的经验,大力调整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适当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严格控制劳动密集型工业,并根据产业调整政策有效地将资金和其他资源引入到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中间产品的当地采购率,鼓励配送、仓储等服务贸易发展,来扩大加工贸易价值链向上游和下游产业延伸。

注释:

① 钟坚.台湾经济型特区的发展与转型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1999。

② 李永泰.余光亚先生谈台湾加工出口区.海峡科技与产业,2003年第3期。

③ 王海东.台湾加工出口区转型升级中的制度变革和创新.亚太经济,2003年第2期。

④ 关于台湾知识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资料计算得到,与实际统计数据可能有所误差。

⑤ 李永泰.余光亚先生谈台湾加工出口区.海峡科技与产业,2003年第3期。

加工贸易转型篇8

论文内容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稳步升级意义重大。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系统研究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是实施转型升级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山东省外贸增长存在粗放型特点,贸易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并没有同步而行,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加工贸易作为最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的出口达47.1%,其转型升级对于推动山东省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稳步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在新一轮全球国际分工与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以及在山东省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源趋于短缺的情况下,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实际,系统地研究了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规划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

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方向。提高加工项目投资门槛,对于增值率低于目前平均增值率的新项目限制进入,分行业规定新进入项目增值率的最低限,确定国内采购的最低比率,推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金、技术密集的加工贸易项目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要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两高一资”加工项目坚决禁入。

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日韩企业海外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分析收集各类企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等地区企业来山东省开展加工贸易。扩大对欧美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建厂,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欧盟各国的吸引,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地加强与其合作。

(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利条件。

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改变现行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有关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跨国公司的订单,融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彻底解决技术扩散效应差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四)发展加工贸易海外营销

品牌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力的象征,仅仅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不但导致企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利润极少,而且生产经营中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因此,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是新时期加快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增值率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加工贸易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企业需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海外分销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发展的大潮中;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企业生产;多渠道获得融资,解决营销网络建设与品牌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成立海外业务部,吸引国际经贸人才进入,积极接触海外跨国公司,争取直接接单;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分销商的沟通与管理,加强合作,加强品牌宣传,逐步建立完善的海外分销渠道,提高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

引导配套产业向主体产业靠拢,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特有的技术外溢效应加快技术的扩散、传播和创新,释放科技创新能量。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各地在发展主要产业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地区的产品配套能力开发,形成中东部大产业群。

确立烟台、青岛、威海在加工贸易中的龙头地位,重点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机电、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成为加工贸易对外的龙头,其中,青岛家电产业群,烟台汽车制造业群,威海轮胎产业群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潍坊、淄博等半岛城市群其他地区在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石化、医药的同时,根据各自优势,重点发展与东部地区相配套的产业群,形成东部地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相互配套、相互渗透且不断升级换代,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局面。

产业集群发展应该以各类开发园区以及出口加工区为核心,根据各园区发展重点规划,推荐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名单,规划、引导与之配套的关联协作企业在其周边集聚,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产品配套难的问题。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引导外资向专业园区发展,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配套协作,不断提升包括加工配套、人力资源配套以及同行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效应在内的加工贸易的整体工业配套水平。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提高海关通关效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

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训员工,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宣传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鼓励员工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加强园区建设

加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产业定位,避免园区的趋同发展,使园区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力促配套企业群、产业群的形成与集中。加强半岛制造业基地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协作,建设专业产业园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业园、总部经济集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及传统加工工业园。对现有的开发区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调整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按照是否符合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在能源、财税、金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完善政府配套服务

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是山东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对外做好山东整体形象宣传,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各地政府集体对外招商,将外资项目与产业规划相统一,有重点、有秩序的引入优质加工项目。

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尽快在全省推广“无纸通关”和“联网监管、取消手册”的监管模式,试行电子底帐管理,扩大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企业范围,全面解决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征税问题。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山东省国际经济贸易联合会等各类外经贸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完善“山东贸发网”等各种媒介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提供更加快捷和有效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山东的产品推向世界,努力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易雪玲.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黄晓玲.发展加工贸易与产业技术升级探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

3.刘似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05(2)

上一篇:化学工艺范文 下一篇:石材加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