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范文

时间:2023-11-15 07:32:11

诗词歌赋

诗词歌赋篇1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 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以上几点只是笔者将诗词歌赋同语文教学结合的粗浅感受。也许有人会认为,语文教学课时紧、任务重,哪能再去顾及诗词歌赋呢?其实不然,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教学中,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借用诗词歌赋,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就可以多方面发挥其特长,来为语文教学服务。

诗词歌赋篇2

但是大家普遍苦于教授,一是作为重要的中国文化的诗词歌赋博大精深,一时无从下手,二是方法单一,除了强力要求孩子背诵之外再无良策。下面几种办法可供师者们参考:

一、解放心灵下的吟诵

古代诗歌原是可歌的,应和节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歌有和。这是一种回归本源的办法,许多老师正在探讨并开展这方面的教学实验。在我们身边,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的任燕就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据说效果不错。当学生唱出那种旋律的时候,无论关关睢鸠还是蒹葭苍苍都在孩子的心中化为一种愉快的精神,学生们是很感兴趣的。在这一刻,大家摇头晃脑,忽略了时间和空间,完全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境界里,孩子生命中的苦恼完全被弃之一旁,只有音乐般的声音在教室里盘旋,心灵得到完全解放。

二、介入情绪式的鉴赏

我们常常对喜爱的器物把玩不已,生出无限想像和美丽精神,对于古代诗歌精品,我们完全可以用把玩、咂摸、鉴赏的心态去玩味。在这个过程中,来促进孩子审美意识的觉醒。我们要在鉴赏中请我们的喜怒哀乐真实地介入到我们的鉴赏过程中,找到我们学习的审美意义。

三、深度理解式的小题大做

时间就像手中的银子,大家都不肯对一件小事奢侈地付出太多,唯恐回报不多。但是对于那些缺乏精神文化价值的练习题,我们却不肯遵守节俭的精神,轻易交付大把银两,这是一种学习的错位。我的看法,对待精典,应当付出爱情,应当全情投入。我们可以动用各种武器,小题大做在所不惜,因为这些精典会像爱人一样爱我一生。可以请孩子们在仿写、扩写与改写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促进尝试理解。写即理解,我这样说是不是有些过份?

四、实践化的学以致用

各位同人想想,背过的东西会忘记,用过的东西也会忘记吗?因为背诵是一种简单任务,不直接体现学习的意义,谁还对没指望的事情,没用的事情下本儿呢?别看您教的时候是这样,您学的时候您内心的想望可不是这样。而用过的东西,好用,不好用,都是一种过程,当学习进入一种过程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体验,当把记忆的东西融入一个过程的时候,它就变得深刻而动态。所以,我推荐在使用中学习,看看趁不趁手。那么,想办法在学习活动中创造学生引用、应用的机会――用过的东西永难忘。

五、活动化的内化过程

活动即教学,这样说来,一些朋友可能不大同意,这太绝对,是的,这是一种绝对的说法,不如此无法表达我对活动化学习的敬意。就像钟启泉先生说“评价即激励”。鼓励学生举办古诗词鉴赏评介会、研讨会,要像对大学者一样给他们摆上茶水或吃食,像对待专家一样摆上麦克风,像对待知名人士一样介绍上台或参与讨论的学生诸位。这是一种尊重,人是在尊重中成长的,人没有得到过尊重人是不会越来变得越重要的。你要相信,重要人物都是在尊重中产生的,所以,不仅你不仅要对人家的孩子表示尊重,也要对自己的孩子表达足够的尊重,当然不仅靠语言,还要靠行动。也可以组织和号召学生开展古诗词学生书法比赛,古人写诗与写字是联系起来的,举凡大作家大诗人,都是书法的圣哲。这是一种学习文化的连通,作家的作品,诗人的诗与他的字一同要成为我们的学习内容。这是综合性学习。

六、故事化的教授和交流

大学时读德国作家保尔。海泽的作品,总觉有唐宋传奇的味道,可读性强,震憾人的内心,尤其是其小说《犟妹子》,当时就动了我的心,至今仍回味不已,那是一种美好的爱情发作的境界。他获了诺贝尔奖,他主张写故事就要写“闻所未闻的”故事。而我们孩子写出来的东西多是大路货的原因,也可能发端于我们的教学缺乏故事。古诗词都是有故事的,可惜我们常忽略这一点。所以,我倡导故事化的课堂,也建议把学校和课堂建设成学生的学习和资源中心。

诗词歌赋篇3

对于上述诗词歌赋本体特征的分析,看出诗词歌赋的意境是非常丰富的,所谓“诗言志,歌咏言”。无论什么样的诗词歌赋都是在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在短小精悍的诗词歌赋当中,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含蓄性,需要鉴赏者进行深度剖析,了解文字背后的寓意,这样才能真正的读懂诗词歌赋,读懂作者。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出,要想正确的鉴赏和把握诗词歌赋,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并且熟悉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词歌赋创作的环境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追本溯源,还原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优化初中语文诗词歌赋教学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诗词歌赋作者的基本信息,并结合诗词歌赋创作的时代去联想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意愿,这样就会大大的提升对诗词歌赋的了解和诗词歌赋表达思想的把握。如在学习毛泽东先生的文章《沁园春?长沙》时,为了增加学生对诗词歌赋的掌握和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情景和毛泽东本人的故事进行辅助讲解。1925年晚秋,离开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写下来的。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作者意气风发,心情很是舒畅,才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对于诗词歌赋当中表达的中心思想“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学生就比较简单理解了。

二、透过文字了解作者的表达寓意

诗词歌赋短小精悍,表达的情感却是非常的深厚,这主要是作者找到了惬意的意象,一定程度上帮助作者进行了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为此,在对诗词歌赋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歌赋中的意象,突出意象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能够从意象当中去撞击作者的思想。作者在诗词歌赋的创作当中,特别注意词汇的炼制和酝酿,这些同样也是我们在鉴赏当中需要注意的,诗词歌赋当中关键字词的了解和意象的掌握恰恰成为掌握诗词歌赋的关键点和切入口。在诗词歌赋中牵扯到的意象,我们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掌握它的自然属性和寓意表达,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深入到文字的背后,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流露与情感表达。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歌赋当中,我们要掌握意象的色彩、虚实和动静,查知作者的思想。对于人物的描写中要抓住人物的特性和形象,对照作者进行联想与想象,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考虑,寻找作者的思想路线。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就谈到廉颇,这种意象就表达了作者的中心情感,那就是终于朝廷,证明实力,和抒发忧愁与担心。因此,诗词歌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意象中的思想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三、通过诗词歌赋诵读挖掘情感因素

对于古诗词歌赋的教学来说,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量,所谓“书读百篇其义自见”。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爱上诗词歌赋的阅读与诵读,这样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必然会有质的变化。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诗词歌赋的诵读,有效的诗词歌赋诵读可以增进学生对诗词歌赋内容的了解与把握,可以提升学生对诗词歌赋的认知度。在诗词歌赋的诵读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注意诵读过程中的声音节奏、音色高低、语气语调等,并且做到反复诵读,用心诵读。学生通过吟咏诵读,能切身体会到诗词歌赋那种沁人心脾的力量,感受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诡异浓丽、李商隐的朦胧清婉,从而与诗词歌赋作品达到审美共鸣,增进对诗词歌赋的了解。在诗词歌赋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情、教情和教学内容,从诗词歌赋的文体性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诗词歌赋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

四、及时做好诗词歌赋学习的总结

文言文在初中阶段所涉及的篇幅总量上算是不多的,在有限的文章中个个堪称经典,都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无论是学习内容,文章中的词汇应用、思想表达、实虚词的使用,作者代表,还是其它的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都有所涉猎,这些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必然会促进对其它知识的学习了。语文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笔记和梳理知识的习惯,对于一些重点的文言文知识,处理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用法,表达方式都要做好规整,并且在学习中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也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都会提升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文言文的学习能力。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迁移的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如笔者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以《王冕求学》作为迁移材料,进行比较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刻苦求学的重要性。既巩固了文言知识,同时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在学习中,教师还要学会及时的反思,反思学情、反思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等,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兴趣较淡,教学方法不适宜的情况,教师要总结经验,敢于创新,以便教学课堂的调整,优化教学过程来提升教学质量。

诗词歌赋篇4

【关 键 词】初唐 宴集诗 特点

初唐诗歌的主体是宫廷诗,“据清编《全唐诗》,初唐存有作品的220位诗人中,约有200位是宫廷文臣、帝王和后妃;个人名下的诗作2444首,属于宫廷范围的1520余首”。[1]所以杨慎《升庵诗话》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在这些诗歌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初唐各种宫廷宴游、集会活动,参与者主要包括君主,大臣及学士,他们除了经常在台阁、内殿举行宴会之外,行迹也遍布京城的大小名胜、山庄、别业,在这些游宴场合或君臣相和,或同僚酬唱,成为初唐宫廷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宫廷宴集赋诗溯源

建安时期,曹丕与吴质、徐干、陈琳、刘桢等人就曾有邺下才子风流聚会。

南朝此风更盛,齐永明年间以萧子良、沈约为倡导的竞陵八友,梁朝时梁武帝与宫廷文人的宴集唱和活动更是不胜枚举。这种以君臣文士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辐射圈,大大促进了当时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整个北朝时期,宫廷文人宴集的次数、规模及影响,远不及南方。西魏北周时期,庾信、王褒等南方文士北来,将此风气带到关中,一直至隋唐,南朝文人到北方者络绎不绝,北方文坛也渐渐出现文人墨客雅集的风气。

隋朝时期,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纷纷召集各自的官属学士。史载杨勇“颇好学,解属词赋,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引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为之宾友”,[2]赋诗属文,集会之风渐兴。

历经隋末大乱,宫廷宴集诗风在初唐又经历了由衰落而再次复兴的过程。

二、初唐时期的宫廷宴集诗歌

高祖武德时期的宫廷诗坛甚为寥落,其诗大都不存,《全唐诗》中唯一能确定作于高祖年间宫廷内的诗歌,是由陈经隋入唐的内使舍人孔绍安的《侍宴咏石榴》。

太宗时期,宫廷游宴集会诗歌逐渐兴起。

太宗从高祖时期便广泛召集文士,并于武德四年开文学馆,待四方之士,置十八学士,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皇位的巩固,各种宫廷宴会,聚会逐渐频繁。加之太宗在刚即位时就下诏要求废除隋朝“政刻刑烦,上怀猜阻,下无和畅,致使朋友游好,庆吊不通,卿士联官,请问斯绝”[3]的弊政,鼓励上下和顺,同僚交好,更为君臣、文士之间的交游、聚会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这一时期留下不少君臣间互相唱和的宴集诗歌。

这些诗歌有赞颂皇室威仪的,描写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显现出欣欣向荣、百废俱兴的新朝面貌,比如太宗的《宴中山》,和颜师古、杨师道、魏征、岑文本、李百药等人相和的同题诗《正日临朝》等,《翰林学士集》中记载有次曲池宴饮,同坐者有兵部侍郎于志宁、给事中许敬宗、武康公沈叔安等,各有四言座铭。从这些诗中可以窥见当时上层文士对时局的颂扬以及诗酒唱和的盛况;有以前朝覆亡的教训自我警醒、约束的;也有大臣、学士之间的宴集诗歌,主要描写亭苑、宫廷及池台,表现士大夫闲暇之余“放旷山水情,留连文酒会”的雍容自得、悠闲适意的情怀。

这些诗歌中有的仍带有浓厚的齐梁色彩,有的虽属“大雅正音”,但千人一面、“殊名一意”。不过,在唐初新朝刚立、百废俱兴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些宫廷文人的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雍容典雅、平和从容,洋溢的健康气息,无不表现出处于蓬勃上升时期君臣踌躇满志的胸怀,使得陈隋以来萎顿低迷的诗坛为之一振。

高宗武后时期,宫廷游宴、集会赋诗风气迅速流行开来。高宗本人虽喜好文学,通晓音律,不过留下来的诗歌并不多。由于武后的及对文学的积极倡导,这时期的宫廷文学主要以她为中心展开的。

神龙年间宫廷,武后还政于中宗,依附于武后和张氏兄弟的宫廷文人因此大量被贬谪,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知名文士,中宗即位后,随着武氏一党的得势,被贬谪的宫廷文人又逐渐被召回,至景龙元年沈佺期入朝,这些文士重聚京师。景龙二年,中宗重建修文馆。自景龙二年起,以中宗、修文馆学士为核心的宫廷各种宴集赋诗活动纷纷展开,迎来初唐宫廷诗歌的又一个高峰。

中宗一年四季宴会不断。据统计,从景龙二年到四年,中宗行幸山庄,游玩山水,召集宴会达四十七次之多,参加人数少则七八人,多则数十人,使得景龙年间的宫廷诗坛热闹非常。此时的游宴、集会诗歌大多描绘山水景物、宴会场景。劲健、开朗诗风成为宫中品评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这些诗歌中已经隐隐察觉到盛唐气象的来临。

三、宴集诗歌独特的形式特点

宫廷游宴、集会诗歌在初唐前期大多采用五律(包括五言排律)、五绝等形式,至中宗时期开始频繁的使用七律。由于它们同时也是集体创作的作品,所以在形式处理上有独特之处,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柏梁体诗

柏梁体诗歌相传是汉武帝在柏梁台召集群臣联句而成,每人一句,每句七言,每人自言职守。此诗出自《东方朔别传》,此据《艺文类聚》摘录一段如下:“汉孝武皇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又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曰:骖驾驷马从梁来。大司马曰:郡国士马羽林才。丞相曰:总领天下诚难治。大将军曰:和抚四夷不易哉。御史大夫曰:刀笔之吏臣执之。……”[4]可见这种体裁的诗歌带有游戏、取乐的性质,与当时民间流行的七言谣谚有相似之处,并不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后代帝王如宋孝武帝刘骏、梁孝武帝萧衍偶有涉猎,并不常见,唐初贞观三年太宗与淮安王、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作有《两仪殿赋柏梁体》,以庆贺大破突厥之喜;高宗仪凤三年宴百僚诸亲于咸亨殿,与太子李贤、霍王元轨、相王轮、戴至德等作有《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中宗景龙二年诞辰,内殿联句为柏梁体,四年蓬莱宫宴吐蕃使臣,作柏梁体。由此可见,柏梁体一般是君臣宴集时使用,数量并不多。《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下有注解:“时上疑窦从一、宗晋卿素不属文,未即令续。二人固请,许之。吐蕃舍人明悉猎请令授笔,与之,悉猎云云,上大悦……”[5]据此可知,柏梁体是素不属文的大臣和异族都可以写出的,相对来讲比较通俗粗浅,无甚诗歌审美价值。

(二)分韵、限韵之作

众人在宴集时一起赋诗论艺,经常会出现分韵、限韵的情况,这在各种文献中都有大量的记载,贞观年间于志宁有《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同时而作的令狐德棻分得“趣”字,封行高分得“色”字等,《唐诗纪事》卷九记载景龙三年“九月九日,幸临渭亭,分韵赋诗。”中宗得“秋”字,其余各大臣皆得韵而作。在《全唐文》的诗序中,分韵作诗更是比比皆是。

限韵由于能在统一标准上检验出诗人们的才学,满足他们逞才使气的心理,也倍受其亲睐。《全唐诗》记载,《晦日宴高氏林亭》二十一人全部用“华”韵,《晦日重宴》,八人,皆以池字为韵,《上元夜效小庾体》诗,六人,以春字为韵,《翰林学士集》中,《五言辽东侍宴临秋》四人同用“临”韵,《五言春日侍宴望海》十人同用“光”韵。分韵和限韵都带有竞争性,所以先成者和诗优者会得到奖赏,若最后成,一般都会受罚,这更使得文人们想方设法锻炼自己的诗歌技巧,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以此风气流行为契机,推动了唐诗形式的发展。

(三)分题而咏

分题而作可上溯到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云:“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王夫之这样解释:“结者,结其篇章,撰其词句。至思,极思也。兰芳假者,藻思中发,若兰蕙之芳相假借也。极,思所至也。人各尽其思之所至,相竞美也。谓酒阑分题作赋,以纪胜会也。”按照他的说法,楚国的酒宴上就已经出现了“分题作赋”的风气。

所谓“赋得”,即是众人集会时常用的一种分题赋诗形式,流行于梁朝的宫廷中。梁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及当时的著名宫廷文人庾肩吾、徐摛等都有涉及。这些诗歌多半是咏物诗。

太宗文集中的“赋得”诗在题材上仍基本沿袭着齐梁时期的传统。比如《赋得樱桃》、《赋得浮桥》、《赋得临池柳》、《赋得花庭雾》等咏物诗、《赋得白日半西山》、《赋得弱柳鸣秋蝉》、《赋得早燕出云鸣》等用前代诗句为题的诗歌,其他文人集子中的“赋得”体还有刘孝孙的《赋得春莺送友人》,陈子良的《赋得妓》,等。

(四)命题、同题之作

命题诗歌一般由在座位高者来命名。《册府元龟》卷四0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宴群臣于积翠池,令各赋一物,太宗自赋《尚书》,魏征赋西汉,李百药赋《礼记》,至于同题诗歌,更是多得不可枚举,仅中宗时期就有数十次之多,形成了组诗的规模。例如景龙三年的《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组诗十三首,《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组诗二十八首等。

这些宴集诗歌的体式多是统一的。如是五言八句均为五言八句,如是七言均为七言。比如武后时的《石淙》组诗,共十七首全部采用七律,又如中宗时期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共二十几人全部使用五律。这种情况有时候是事先规定的。如中宗在《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诗序中规定:“人题四韵,同赋五言”,如宋之问的《春游宴兵部韦员外韦曲庄序》:“公命赋水字,盍成四韵云尔”等。

初唐宫廷的游宴、集会诗歌不可避免的有着种种缺陷,如“命题即同,体制复一”,题材狭窄,并多用于应制、颂美,缺乏诗人真实性情的流露,诗歌艺术水准不高,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诗歌的文学价值并不完全等同于诗歌的文学史价值,这些诗歌中当然存在一些应景取悦,堆砌词藻的平庸之作,但是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风格却在这一次次游赏、宴集的集体氛围中逐渐完善、圆熟,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梁桂芳.论初唐宫廷文人山水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91.

[2]魏征·隋书·杨勇传.卷四十五[Z].北京:中华书局,1982:1230.

[3]董诰.全唐文.卷四[Z].北京:中华书局,1983:53.

[4]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六[Z].北京:中华书局,1965:1003.

诗词歌赋篇5

一、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

高中古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高中古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诗、赋、散文这三个方面。因为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三类文学题材的成就最高,而这也是高考中最常见的考察内容。如2003年高考就考察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诗歌中的一些名言名句,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把这三个部分学习当作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一点也不为过。

1、诗歌的学习。诗歌是学生最早接触的古文形式,在小学课本里就有《鹅》。进入高中学习以前,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已经系统地学习了几十首诗歌,可以说诗歌的掌握比词、赋、曲、散文等古文学习掌握得要好很多。但是高中学习阶段要求学会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欣赏、学习诗歌的精妙之处。因此,学生要想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韵味,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容,就只有加强诗歌的阅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本,而应该把阅读的内容放在课外,这也符合近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学生通过加强诗歌阅读,可以增强语感,通过阅读把握诗歌内容的规律和要点。当然,阅读也不是胡乱阅读的,而应尽量以名家的作品为主。

2、赋的学习。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虽然没有诗的成就高,但它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最多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力最强的文学形式。赋应该是高中古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之后很多古代文学形式的渊源,如诗、词、曲等,这些古代文学形式的一些写作手法、修辞的运用等都来源于赋。因此,如果掌握了赋的知识,就很容易进入到诗歌、词、曲的学习中了。但赋的篇幅比较大,语言表现形式更是复杂多样,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一首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赋与赋之间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所以只需掌握很少的篇幅即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找一些名篇进行学习,如曹植的《洛神赋》、左思的《三都赋》,等等。

3、散文的学习。散文并不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但却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因为散文在唐宋兴起以后,代表了中国古文向白话文发展的过程。散文的学习内容可以说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唐宋家中,尤其是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人为主。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多读、多体会散文,思考作者在写散文时的心情,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散文的学习,学生不必计较枝枝末末,而应以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主,至于散文中的各种语法知识,则不必过于重视。

二、高中古文学习的难点内容

1、实词的学习。在实词的学习中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

(1)通假字。通假字也就是在古汉语中由于文字的分歧而产生的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通假字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因为通假字之间的读音和含义是一样或相似的,如具和俱、坐和座、属和嘱、已和以等。掌握通假字的诀窍很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析本义、找近义、结合上下文”,意思是要先理解文章中出现的通假字的本义,看看用本义能不能解释得通,解释不通时,要找与它相近的词语,再解释一下,或是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

(2)古今异义词的掌握。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只有一个含义,也就说是特指的,意思比现代汉语中的意思要小得多,如“河”就专门指黄河,“关”也就是指现在的嘉峪关,“山”就是指太行山。如古代的“山东”意思不是山东省,而是太行山以东的意思。有的词的含义则比现在多,如“妻子”在古代是妻和子两个人的意思,现代则单指丈夫的配偶。这些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少,学生可以收集整理一下,以便于系统地掌握。

(3)一词多义的掌握。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词汇使用方法,因为在古代是不区分动词、形容词、名词的。因此,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常常是动词、形容词、名词含义之间的转换,这其实是一种规律。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时,要看这个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作者想表达的含义,来判断多义词的含义。如“毒”这个词,又“安敢毒焉”中的“毒”是怨恨的意思,而“呼嘘毒疠”是形容词――“有毒”的意思,“赋敛之毒”是动词――“毒害”的意思。

2、虚词的用法。虚词是古汉语中最少的一类词语,在《大纲》中仅仅要求掌握最基本的18个虚词的使用方法,这十八个虚词实际上又可以分为几类,即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兼词,如同做代词的“之、其”;用作介词的“以、于”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18个虚词按照这一划分方法进行分类,然后逐个弄清其含义,逐个进行区别。其实,学习汉语虚词的用法并不难,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观念,并能够对每一个所学的虚词从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的分析分类方法主要有句类、词类、音节、轻重音、肯定与否定、简单与复杂、位置和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诗词歌赋篇6

《春晓》中,旋律活泼、轻盈;鼓点由低鼓和军鼓敲击的均等的四分音符时值,简洁又富有朝气;低音用低沉的大贝司,为灵活的音乐打下坚固的堡垒;副旋律运用了多种乐器,有大号做低音填充,短笛、小提琴做高音旋律填充。副旋律运用在主旋律的长音处,正所谓“你走我停,你停我走”。像《春晓》这样热情洋溢的歌曲还有《咏鹅》《一字诗》《晓窗》《村居》《江南》等。当然除了欢快风格的曲子以外还有感人泪下的,如《游子吟》,此曲明显比《春晓》忧伤很多,由138拍的速度变为55拍,表达意境深远悠长。前奏以箫为主旋律,小提琴、古筝做副旋律,凄凉的箫声,古色古香的古筝,既抓住了歌曲的意境又赋予了浓厚的民族风味。像《游子吟》这种风格的还有《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不同风格的古诗词歌曲使孩子们内心感情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词曲结合特色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其语言的自律美——音韵美;其内涵的他律美——意境美。首先看声调和音调:我们知道,中国人做律诗、律句等时,非常讲究音韵美,而汉语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语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音韵美,而音韵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汉字有声调。古汉语的声调是四种:平、上(shǎng)、去、入,现代汉语也是四声:阴、阳、上、去。旧人以词作曲时,除了要求旋律的动听外,也要考虑词曲结合时的音韵美,因此,在作曲时,歌词中每个字的声调都必须考虑到,某个字是平声,那唱出来也必须是平声,是上声,唱出来也必须是上声,去声、入声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依字行腔”。再次关于平长仄短,通俗讲,一声二声统称平,三声四声统称仄。古诗词文(尤其是律体诗)里强调的平平仄仄,是对汉字的两种最基本的划分。在古诗词里其发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平长仄短,在通常语言中也是平声长仄声短,相应的在歌曲里写作中也需要考虑这种因素。比如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平起、首句入韵式,平生韵,下联上半联换韵处的仄声字“在”字四拍时值,与韵脚“关“还“山”三个字一样四拍时值,这与诗歌声律不符,没有考虑诗的语感和意境。但是整首诗还是基本遵循了平长仄短的规律,“月”比“明”时值长,“汉”比“时”的时值长,“度”比“阴”的时值长,而且曲风也符合了此诗的意境,深刻表达了人们对飞将李广的思念之情。

伴奏与古诗词的意境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MIDI伴奏中,有民族乐器:古筝、萧、笛、琵琶等;西洋乐器:小提琴、大贝司等;流行乐器:吉他、架子鼓等综合乐器。既有古典风味又融合了现代的流行气息,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虽然乐器的多种多样使得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同时音乐风格也各有千秋,但是谷建芬老师却完美的将伴奏与古诗词意境相结合。比如像《游子吟》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伤感而又凄凉。伴奏中凄凉的箫声、古色古香的古筝声、还有那虚幻而又飘渺的小提琴声,紧扣古诗词的意境,将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此种风格的还有《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

谈到人文阐释就会提及到“母题[1]”这个新潮的音乐概念。音乐的“母题”是指在音乐行为(包括创作、演奏、演唱)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或题材。音乐母题的这种独特性是由文化赋予的,要想深入了解一种音乐,就必须了解这种音乐所经常表现的母题;而要了解一种音乐的母题,又必须了解形成这种母题的文化,把握这种母题所暗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内容形式多样,《春晓》、《一字诗》、《出塞》、《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两声部作品,《七步诗》《静夜思》为三声部作品,《长行歌》为四声部作品外,其余都是单声部的,也就是齐唱型的。形式是音乐的外表,阐释是音乐的内在,究竟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一)“月”的母题

“月”是自然母题的一种。谷建芬古诗词歌曲《静夜思》《一字诗》《长相思》就是以“月”为母题的题材。此首诗借助皎洁的月光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借助月亮来抒发感情呢?这个问题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文化意蕴。“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母题,其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器乐中都可以看到以月为题材的乐曲。在古琴中有《关山月》《良宵引》等名曲;在琵琶中则有《月儿高》《浔阳夜月》等;二胡中有《二泉映月》《良宵》等;合奏中有《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月”在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是与她自身所含有的文化意蕴分不开的。这个文化意蕴即是: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休息和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谷建芬创作的《静夜思》,恬静、优美、和谐、飘渺。不但符合了古诗词的意境,而且还突出了月之美的特点,做到了将音乐与文化相融合,避免了将音乐作为一种科学的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对待的弊端。

(二)“思念”母题

“思念”母题是情感母题的一种,主要指爱情思念和朋友思念。谷建芬创作的《相思》、《清明》《游子吟》《长相思》《赋得古原草离别》《明日歌》都有对恋人、友人、亲人的思念内涵。这些思念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谷建芬谱写的古诗词歌曲《清明》,描写了一个客居外地的人的思乡之情,但由于中国人对思念之情是含蓄、蕴籍、回环曲折的,所以此作品并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自己多么的思念家乡,而是说想找个酒店,消消愁。借此来表达自己是多么思念家乡。词曲处理非常含蓄,有低回,缠绵的效果。

(三)“山水”的母题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山水”之作历来占有重要位置,其创作年代也更为久远。从先秦时伯牙的《高山流水》开始,山水之作便层出不穷。特别是魏晋中国第二次思想大解放以后,表现自然山水的作品: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画以及山水游记顿然发展起来,成为此后中国艺术与美学的主干。这说明了山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特别的文化意蕴。在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中《寻胡隐君》《江南》都与“山水”有关。汉乐府《江南》通过写鱼儿在莲叶间嬉戏,表达了江南山水的优美景色。《寻胡隐君》讲的是:渡过了一道又一道水,因河边路旁长满了美丽的鲜花,所以什么时候到了朋友家都不知道。这两首歌曲处理也非常恰当,活泼、昂扬的音乐旋律,以流动感的速度美取胜意境美,贴切得表达出古代诗人对山水情趣的一种深邃而雅致的领悟。“山水”母题作品的创作,让人类更加亲近自然,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打下丰厚的文化底蕴。#p#分页标题#e#

诗词歌赋篇7

诗和歌如同血与肉的关系,二位一体,几乎无法分割。所以说,音乐与诗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下面我们就以汉代诗歌为例,来谈谈音乐对诗歌的影响。

在中国诗体的演变史上,汉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汉代诗歌体式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赋这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的出现和五言诗与乐府诗的产生,这恰恰与音乐有着极大的关系。为说这一问题,让我们先从赋的演变开始谈起。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说明,歌与不歌,是诗与赋的一条重要区别或者说是根本区别。那么,这种“不歌而诵”的赋是如何产生的呢?按班固的话说,这与战国时代的风气有关,是从古诗中流变出来的。本来,《诗经》中的诗都是可歌的,同时作为一种贵族的文化修养,在春秋以前所谓的“赋诗言志”也是当时的诸侯卿大夫用“诗”来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

现在学者们大都认为,汉初诗歌的发展受楚国诗歌与音乐的影响非常之大。这可以包括诗赋两个方面的影响,学者们都有相关的论述。但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把《楚辞》对汉代诗与赋的影响分开来谈,说赋往往从宋玉开始,说诗则笼统地把屈原的所有作品包括在内。其实如果从音乐与诗的关系的角度来看,同时参照班固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汉赋还是汉诗,都可以从屈原那里找到根源,并且有比较分明的发展趋势。从赋的方面说,我们不能低估《离骚》、《九章》的影响。这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体方面的影响。我们知道,汉赋可以分为散体大赋和骚体赋两种,其中骚体赋的源头就是屈原的《离骚》。第二是音乐方面的影响。如班固所说,赋的文体特征是“不歌而诵”,骚体赋既然从文体上受《离骚》的影响,我们推测从音乐上也应该受其影响,这反过来似乎也证明《离骚》、《九章》在屈原创作之初可能只是被用来口头吟唱,并没有配乐,所以后代的骚体赋无论从形式还是从表现方式上看都是对屈原作品的直接继承。从诗的方面说,我们说汉初诗歌受楚国诗歌的影响,主要应该指受《九歌》的影响。这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我们说汉初的歌诗都是可唱的,而楚辞中直接冠以“歌”名的,只有《九歌》。可见,汉初的歌诗首先继承的就是《九歌》的“歌”的传统。其次,我们看汉初那些楚歌的语言形式,就会发现其句式特点也正好与《九歌》相同,都是一句诗中间有一个“兮”字。传为高祖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有些篇章中没有“兮”字在中间的句式,当代学者们却都认为是班固在记录时把它省掉了,原本也应该是如《九歌》样中间有“兮”字的典型句式。楚歌的这种句式,在西汉中期以后一直保存下来,成为汉代歌诗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乌孙公主刘细君的《悲愁歌》、汉武帝刘彻的《匏子歌》、《秋风辞》等都是如此。这说明,歌与诵不仅是歌诗与汉赋在文体上的区分,同时也说明,是否配乐可歌也是影响并左右汉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影响汉初诗歌发展的重要因素。

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汉赋脱离了音乐演唱而走向独立发展之路以后,它与诗的这种区别也逐渐被学者们认识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作《诗赋略》,明确地提出“不歌而诵谓之赋”,并把那些可以歌唱可以配乐的诗称之为“歌诗”。而汉代的诗,也就是“歌诗”之所以得到新的发展,又恰恰与新的音乐产生和异族音乐的输入有关。从现有的文献材料来看,在汉代诗歌园地里,最主要的歌诗类别有三种,一种是楚歌,一种是相和歌,一种是鼓吹铙歌。

汉初诗歌以楚歌为主,一方面是由于楚歌自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汉代统治者对楚歌的偏爱。刘邦本是楚人,汉初皇室贵族喜爱楚歌也是自然的。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汉帝国的日益强大和民族大融合的形成,楚歌独领的局面不复存在。汉武帝为了制造新的颂神曲,从全国各地搜集了大量的歌谣,还包括乐谱(“声曲折”),这在《汉书・艺文志》中有明确的记载。同时,横吹鼓吹的输入,也为汉代歌诗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鼓吹乐是在先秦鼓乐、吹乐以及军中凯乐的基础上,融汇北方少数民族的横吹、鼓吹而形成的音乐。《乐府诗集》卷十六引刘huán@《定军礼》云:“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以和箫声,非八音也。”“八音”是对中国古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的总称。此处言非“八音”,正是指异族音乐而言。据班固《汉书・叙传》:“始皇之末,班壹避地楼烦,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按楼烦属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精骑善射。马上鼓吹,以箫笳为主,正是其民族音乐特色。《乐府诗集》卷二十一又云:“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北狄诸国,皆马上作乐,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横吹有双角,即胡乐也。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节,乘舆以为武乐。”以此,知异族音乐输入之后,朝廷甚至有专门负责掌管的“鼓吹署”。

而相和歌作为汉乐府中的主要艺术形式,它的主要艺术特征最初也表现在音乐方面。《宋书・乐志》云:“凡乐章古词,今之存者,并汉世街陌谣讴,《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之属是也。”《晋书・乐志》也说:“《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分析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可知,第一,这里所说的《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最早属于汉世的“街陌谣讴”,第二,这些歌曲在当时属于“相和”曲一类,而这一类曲子的基本演唱方式是“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以后进一步发展,则演变成相和诸调,如相和六引、平调曲、清调曲、楚调曲、瑟调曲以及大曲等复杂的形式。

诗词歌赋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意象;情感

诗歌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中,优美的诗歌语言、陶冶情操的修辞美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青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了良好的语言功底,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修养,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在《高考说明》中已明确指出:“鉴赏诗歌作品中的形象”。作品中的形象不仅包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还包括周围环境的形象。诗歌的鉴赏过程不仅包括对作者所表之情的理解,还要善于联系作者所在环境,所寄之物,即所谓的“意象”。意象是以无形的方式存在于诗歌中的,诗歌脱离了意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一、意象是情感艺术表达的包装

意象是融入了文人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而物象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意象则是客观存在的且融入了文人主观思想情感的一种事物。意象赋予了诗歌生命力。与诗歌紧密联系的可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事物就是意象。滔滔江水、蔚蓝的天空虽然只是物象,但是只要在诗歌的领域中提及,就赋予了其为意象。在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春水”一词中寄予着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就属于意象。

载体是事物存在的支撑。任何艺术形式的表达都离不开外在的载体,在诗歌的领域中,意象就是诗人表达情感、寄托心灵的外在形式。在高中的诗歌意象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情景交融、融情与景、借物寄情的描法,其就在于将外在的环境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结合,找到一个结合点,实现诗歌的表达意境。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境界可以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前者是借助自身对外物的感受,将物与心灵相融合,以此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因此,在诗歌的鉴赏时,学生要善于打开诗歌的包装,探究诗人的内心情感,感受诗歌的真谛。

二、高中生诗歌意象的教学方法

1 以诗歌为中心进行学习

在高考试卷中,我们遇到的诗句并非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培养学生阅读诗句,培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诗人情感探究的能力。在不熟悉的诗词面前,我们要将学习的焦点放在诗词上,而非诗词的作者。如果我们将思考的重心放在作者上,同时结合平常的诗词积累,往往会造成思维定势,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不恰当。例如,可能会将李清照的“生当为人杰”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相混淆,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苏轼则是豪放派的代表。婉约派有时可以呐喊一下人生,而豪放派有时也会抒发一下儿女情长。因此,在诗歌鉴赏时,学生要明确重点,将重心立于诗歌本身而非诗人。同时也要注意,同一物象可能在不同诗歌中表达的意象含义也是不尽相同的。

2 注重情与景的相互融合

天人合一是诗歌中最常见的。即在诗歌中大都包含对诗人所处环境或者某一物象的描述。在诗歌的学习中,只要我们找对了诗人所描述的物象,就能顺藤摸瓜地找到诗人表达的情感。

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诗人描述的环境形象地闪现在脑海中,抓住重点物象,烘托出诗歌意境。通过意境描述诗人所表之情。其中常见的意境有雄浑壮阔、凄凉、恬静、思乡悲痛等,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描述要能将景物的特点准确地描述出来。例如,通过诗句我们不仅要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更要理解诗人为何会哀伤,为何会抒发思乡的感情。然后去感悟诗人的情感,用质朴的词语将其表述出来,进而对此进行分析整理,从诗人的表达情感中受到启迪。

总之,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学生的高考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在诗歌意象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意象探寻诗歌真谛,使学生积累人生经验,力争做一个高尚的、有审美情趣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 ] 王继红.浅谈中学生诗歌阅读鉴赏的指导教学 [ J ]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9):38―39.

上一篇:医院财务信息化范文 下一篇:中职信息化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