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信范文

时间:2023-11-17 14:18:53

即时通信

即时通信篇1

Symphony注定受人关注。2014年,由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贝莱德公司和高盛在内的14家投资银行组成的财团向Symphony投资6600万美元,而且这些金融机构希望成为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的早期使用者。

事实上,即时通信平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面向个人用户的早期有ICQ、MSN、QQ,到后来又有了Facebook、微信等;面向企业用户的也有以微软SharePoint等为代表的协同工作平台。很多协同工作平台都融入了即时通信的功能,面向个人用户的即时通信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服务。

那么,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又何以立足于市场呢?在Symphony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vid Gurle看来,安全和合规是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的优势所在。金融行业对安全和合规的即时通信需求最为迫切,如此可见金融行业是Symphony关注的重点领域。

Enderle集团首席分析师Rob Enderle表示,数据泄露几乎已经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机构还要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企业级通信工具,不但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还要确保数据安全,满足各种合规需求。

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正是这样一个平台。据悉,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就是给个人、团队和企业提供一个内置安全和合规功能的统一沟通平台。David Gurle透露,Symphony平台自9月15日上线到9月23日,已经拥有3.5万个在线用户,这些用户遍及79个国家和地区。他介绍,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在单一工作场所即可与跨地域、跨组织的个人或团队进行有效、安全的沟通和协作,从而改善一对一和一对多的通信方式。

第二,通过减少用于内部和外部通信所需的信息系统数量,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Symphony采用了独特的端到端安全机制,可以保护信息免受网络攻击威胁。不仅如此,该机制所采用的加密基础设施是由用户所拥有和操作的,对用户来说更加可控。

第四,能够满足本地监管机构的合规需求,内置内容导出、表达式过滤和法律免责声明等功能。

第五,Symphony采用开放平台,可以通过API支持第三方在平台上创建应用和丰富内容。

不仅如此,Symphony还宣布与新闻和商业信息的全球供应商道琼斯(Dow Jones)、研究和分析提供商标准普尔资本IQ,以及实时内容和分析提供商Selerity三家公司合作,引进内容提供商合作伙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内容合作伙伴所提供的信息可信度普遍较高,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沟通过程中无缝集成这些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当然,用户获取这些信息并不是免费的,而是在直接向内容提供商付费的前提下使用。

“只要点击一个按钮,Symphony的客户就能访问与特定安全或主题相关的道琼斯新闻。”道琼斯首席创新官Edward Roussel说。

通过Symphony的工作人员的演示,记者了解到,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应用起来确实非常方便,而且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搜索并引入各种所需信息,其中包括个人信息、个人聊天记录、社区的历史记录和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的信息等。

与此同时,Symphony即时安全通信平台还支持智能手机,并且将电脑可以使用的功能尽可能放到智能手机上。

即时通信篇2

1即时通信网络的特点分析

复杂网络理论是分析网络特性的有效手段。在分析网络特征时一般使用两个特征来衡量网络,即特征路径长度和聚合系数。前者是网络中所有节点对路径长度的平均值,后者是所有节点聚合系数的均值。在即时通信网络中节点A相邻节点的相邻节点很大可能和A相邻,现实中即A朋友的朋友很可能也是A的朋友。由于在即时通信网络中存在群的概念,很多人可以集中交流,一人可对多人信息传播。根据以上分析易知即时通信网络是一种小世界网络,即具有最短路径和高聚类系数的一种网络结构[1]。根据以上特性我们提出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型,不但考虑了各个节点的状态,而且加入了各状态间的转换概率。

2即时通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模型

在病毒传播模型SIR[2]中,节点分三种:S(Susceptible)易染状态、I(Infected)感染状态、R(Removed)免疫状态。1991年ANDERSON和KEPHART又增加了潜伏期状态E(Exposed),提出SEIR模型[3]。在研究了即时通信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特点后,我们提出IM-SEIR模型。为描述方便假设有信息A在即时通信网络上传播,S表示节点还没收到A,E表示已收到但还没激活A,I表示节点浏览后接受(信任或转发)A,R表示拒绝A,情况如图1。SE:A传到节点后,节点由S转换为E,此时信息未被激活,α表示接受到A的概率。EI:节点浏览并信任或转发了A,概率为β。ER:节点虽浏览但并未相信也没将A传给其他节点,概率为ε。IR:节点由信任变为不信任A,概率为γ。SR:节点被阻止收到A,概率为δ。RI:节点由不信任变为信任A或把A传给其他节点。

3即时通信网络上信息传播模拟

3.1模拟假设笔者利用IM-SEIR

模型模拟关键因素,通过改变参数取值分析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假设用户数量N=1*108初始态S(0)=1*108、E(0)=0、I(0)=0、R(0)=0信息尚开始未传播。且认为在有限时间段内,用户数量相对稳定。

3.2正面信息自由传播假设此时系

统中有一正面信息可自由传播,仿真使用参数α=0.01,δ=0(服务商没有屏蔽信息),β=0.08,ε=0.01,γ=0.001,θ=0.003,结果如图2。正面信息在0-200时间内迅速被80%左右的用户接受,约20%的用户最终不接受信息,和现实拟合。

3.3负面信息受限传播

3.3.1参数δ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图2中R状态的节点0-600时间内缓慢增长到稳定状态,I在0-250内迅速增长到最大值;图3中R在0-100内迅速增长到最大值后稳定,I在0-600内缓慢达到最大值并稳定。比较可知平衡时I和R的节点数量基本无变化。假设此时有一负面信息,δ代表服务商对信息限制的概率。分析可知,服务商的阻止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用户接受信息的时间,不能改变最终接受信息的用户量。

3.3.2参数β、θ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β、θ代表用户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能力,假设有一不良信息传播,β为0.03,θ为0.001,由图4可知I在0-250时迅速达到最大值后稍降到平衡,R逐渐上升到平衡,和图2相比I下降,R上升。可见用户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传播范围。

4结束语

即时通信篇3

【关键词】即时通信 专有协议 XMPP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例如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实现交互双方之间语音、文字以及图像等信息的通信。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受通信供应商专有协议限制,信息的传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满足总体应用需求。因此,即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XMPP进行研究设计,提供请求-应答服务,实现企业即时通信系统通过网关与其他IM系统互联。

1即时通信系统分析

即时通信即可以实现即时发送与接受互联网信息的业务,现在所用即时通信系统具有电子邮件、音乐、博客、电视以及搜索等功能[1]。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即时通信系统以及发展成集交流、搜索、咨询、娱乐、电子商务以及办公写作等客户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如现在常用的腾讯、微软、Yahoo等通信供应商,均可以提供利用手机等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即时通信业务,这样用户就可以利用手机终端,以及安装响应客户端软件手机或电脑来收发消息。以企业级用户来说,即时通信系统在应用时为公开状态,即用户只需要知道另一个用户即时通信地址,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输,并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即时通信系统需要在两台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并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服务器中转,同时也增大了用户信息交换的监控难度,是企业级用户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2即时通信系统通信方式分析

即时通信系统常用通信方式有两种,即点对点直接传送模式(P2P模式)与客户机/服务器传送模式(C/S模式)。如果在设计时选择用C/S模式,则终端传输的数据通过服务器来进行监听,在即时通信客户端启动后,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服务器监听端口连接,然后由服务器派生新工作线程对一个客户端所有网络请求进行处理与回应。在两台终端请求通信时,就可以通过已经与服务器建立起的连接,由服务器作为中转部分,将发送方的网络数据包传输给接受方。其中,服务器一般会设置在公网内,具有独立的IP地址,这样就决定了无论即时通信终端是否在内网内均可以与其相互连接,这样与服务器通信以及与其他终端通信均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连接来完成。

如果在设计时选择用P2P传送模式,与C/S模式不同,其可以直接实现不同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取消了服务器的中转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负载问题。另外,如果即时通信双方终端有任何一方在内网中,通信的过程就会受防火墙的保护,以及NAT的控制,经常会因为发送方传输的网络数据包无法找到对方地质而发送失败,存在NAT穿越问题,是系统设计需要解决完善的问题。

3基于XMPP即时通信系统设计措施

3.1系统结构

以企业级用户为服务对象,在对即时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基于实际工作对基础功能的需求,即内部实施信息交互、企业短信中心、语音视频交流以及自动存档等,确保设计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管理性与便利性。一般系统结构中会设置多组服务器,核心为企业数据库服务器与组群服务器,另外还有多组会话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以及多组文件服务器等。其中,群组服务器通过TCP连接实现与即时通信终端的衔接,实现文件传输功能,并数据库利用UDP连接来完成所有数据的存储。同时,通过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EIM的所有功能,如内外部信息交流,并对信息进行备份[2]。一般企业内部均会有自己EIM服务器,并通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与外网安全连接,满足移动用户应用需求。设计时需要设置XMPP客户端与XMPP服务器,实现内部以及私有即时通信;XMPP服务器与XMPP服务器,实现与不在同一服务器其他企业的即时通信;XMPP服务器与其他非XMPP系统,可以实现与QQ、MSN服务网络的通信。

3.2流程控制

XMPP服务器利用5222端口上TCP套接字连接,与终端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如果不存在用户会话进程,则需要初始化一个用户登录认证过程;如果存在用户对话,则消息被直接发送到XMPP会话管理组件。会话管理组件将在服务器配置文件中来寻找目的服务器的域名,一般情况服务器配置文件中会对域名解析内容进行记录,这样寻找过程比较简单。对于部分不存在记录的情况,DNS解析组件则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与端口,最后将网络信息包传输到服务器对服务器组件,被顺利发送到目的服务器或者Transport。

3.3服务器端

遵循简单易懂以及易扩展的原则进行设计,以核心协议为依据,通过设计来实现接受并管理客户连接、解析XML数据流以及处理XML数据流等基础功能[3]。主要包括会话池、XML解析器、数据段队列、数据段处理器、Messaging模块、GroupChat模块、Roster模块、Presence模块以及Public IM Gateways等,不同模块所负责的内容不同。如会话池主要负责管理客户机与服务之间对话内容,包括连接地址信息、管理连接等;数据段队列主要存储与取出XML数据段;数据段处理器主要对流入数据段进项处理,包括目标寻址、信息传递以及回应信息生成;Presence模块主要责任处理用户在线信息。

4结语

在对即时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掌握其特点,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对现有系统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专有协议对即时通信效果的限制,提高实际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丹.即时通信系统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

[2]杨@会.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2.

[3]崔振兴.基于XMPP的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8.

即时通信篇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效果更为突出,例如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主要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实现交互双方之间语音、文字以及图像等信息的通信。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受通信供应商专有协议限制,信息的传输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满足总体应用需求。因此,即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XMPP进行研究设计,提供请求-应答服务,实现企业即时通信系统通过网关与其他IM系统互联。

 

1即时通信系统分析

 

即时通信即可以实现即时发送与接受互联网信息的业务,现在所用即时通信系统具有电子邮件、音乐、博客、电视以及搜索等功能[1]。在计算机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即时通信系统以及发展成集交流、搜索、咨询、娱乐、电子商务以及办公写作等客户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如现在常用的腾讯、微软、Yahoo等通信供应商,均可以提供利用手机等终端接入互联网的即时通信业务,这样用户就可以利用手机终端,以及安装响应客户端软件手机或电脑来收发消息。以企业级用户来说,即时通信系统在应用时为公开状态,即用户只需要知道另一个用户即时通信地址,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输,并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展开。并且即时通信系统需要在两台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并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服务器中转,同时也增大了用户信息交换的监控难度,是企业级用户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2即时通信系统通信方式分析

 

即时通信系统常用通信方式有两种,即点对点直接传送模式(P2P模式)与客户机/服务器传送模式(C/S模式)。如果在设计时选择用C/S模式,则终端传输的数据通过服务器来进行监听,在即时通信客户端启动后,会采取主动的方式与服务器监听端口连接,然后由服务器派生新工作线程对一个客户端所有网络请求进行处理与回应。在两台终端请求通信时,就可以通过已经与服务器建立起的连接,由服务器作为中转部分,将发送方的网络数据包传输给接受方。其中,服务器一般会设置在公网内,具有独立的IP地址,这样就决定了无论即时通信终端是否在内网内均可以与其相互连接,这样与服务器通信以及与其他终端通信均可以利用已经建立的连接来完成。

 

如果在设计时选择用P2P传送模式,与C/S模式不同,其可以直接实现不同终端之间信息的传输,取消了服务器的中转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服务器的负载问题。另外,如果即时通信双方终端有任何一方在内网中,通信的过程就会受防火墙的保护,以及NAT的控制,经常会因为发送方传输的网络数据包无法找到对方地质而发送失败,存在NAT穿越问题,是系统设计需要解决完善的问题。

 

3基于XMPP即时通信系统设计措施

 

3.1系统结构

 

以企业级用户为服务对象,在对即时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基于实际工作对基础功能的需求,即内部实施信息交互、企业短信中心、语音视频交流以及自动存档等,确保设计后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管理性与便利性。一般系统结构中会设置多组服务器,核心为企业数据库服务器与组群服务器,另外还有多组会话服务器、认证服务器以及多组文件服务器等。其中,群组服务器通过TCP连接实现与即时通信终端的衔接,实现文件传输功能,并数据库利用UDP连接来完成所有数据的存储。同时,通过应用服务器,能够实现EIM的所有功能,如内外部信息交流,并对信息进行备份[2]。一般企业内部均会有自己EIM服务器,并通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与外网安全连接,满足移动用户应用需求。设计时需要设置XMPP客户端与XMPP服务器,实现内部以及私有即时通信;XMPP 服务器与XMPP服务器,实现与不在同一服务器其他企业的即时通信;XMPP服务器与其他非XMPP系统,可以实现与QQ、MSN服务网络的通信。

 

3.2流程控制

 

XMPP服务器利用5222端口上TCP套接字连接,与终端用户进行即时通信。如果不存在用户会话进程,则需要初始化一个用户登录认证过程;如果存在用户对话,则消息被直接发送到XMPP会话管理组件。会话管理组件将在服务器配置文件中来寻找目的服务器的域名,一般情况服务器配置文件中会对域名解析内容进行记录,这样寻找过程比较简单。对于部分不存在记录的情况,DNS解析组件则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与端口,最后将网络信息包传输到服务器对服务器组件,被顺利发送到目的服务器或者Transport。

 

3.3服务器端

 

遵循简单易懂以及易扩展的原则进行设计,以核心协议为依据,通过设计来实现接受并管理客户连接、解析XML数据流以及处理XML数据流等基础功能[3]。主要包括会话池、XML解析器、数据段队列、数据段处理器、Messaging模块、GroupChat模块、Roster模块、 Presence模块以及Public IM Gateways等,不同模块所负责的内容不同。如会话池主要负责管理客户机与服务之间对话内容,包括连接地址信息、管理连接等;数据段队列主要存储与取出XML数据段;数据段处理器主要对流入数据段进项处理,包括目标寻址、信息传递以及回应信息生成;Presence模块主要责任处理用户在线信息。

 

4结语

 

在对即时通信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掌握其特点,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积极应用各项新型技术,对现有系统结构进行优化,降低专有协议对即时通信效果的限制,提高实际应用效果。

 

即时通信篇5

关键词:即时通信 舆论 影响力

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即时通信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等多种传播形态于一体,成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流互动的表达形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已突破2.77亿,同比增长23.7%,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占总体用户的1/3,规模达9141万。①即时通信已成为目前网民在网络中交流沟通时最重要、最经常使用的载体和途径。

何为即时通信

从1996年以色列几个年轻人编写开发了ICQ(I seek you)成为即时通信工具的雏形后,即时通信从最初的仅限于文字沟通最终发展成了与其他通信方式如E-mail、手机短信整合,以文本、图片、语音以及视频为载体的即时沟通、系统共享、多种通信方式整合、附带多种非沟通类的功能的互联网移动综合服务的全方位交流形式。

按照易网国际《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报告》中的领域定义,即时通信(简称IM,Instant Massaging),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实现沟通信息实时收发以及相关辅助信息的即时更新。目前在中国网民中应用的即时通信工具有腾讯QQ、新浪UC、网易泡泡、MSN Messenger、雅虎通、Skype、阿里旺旺、飞信等。②

即时通信的舆论化现象

关于舆论和网络舆论。从当前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看,学者们给舆论所下的定义不一,各有侧重,很难达成统一的意见。如果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出发,笔者认同陈力丹对舆论的解释,即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③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网络逐渐成为公众对社会热点事件表达意见和看法的新型平台,同时也令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即网络舆论成为正式的社会现象,并被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所谓网络舆论就是网络公众针对现实社会或网络中出现的某个议题通过互联网所表达、传播的社会舆论。换句话说,网络舆论实际上只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舆论形成后的发展路径是跳出网络虚拟空间,对现实产生或利或弊的舆论影响。

即时通信的舆论化。随着舆论在网络上所显现出来的巨大生机与活力,即时通信对舆论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对于即时通信的这种舆论化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其自身所具备的特征加以分析和说明。

高度体验性:用户的唯一登录号及密码使得用户对这种产品有了一种“私人世界”、“精神家园”的情感倾向。随着使用频次的增加,用户与自己好友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越来越多,亲近感也越来越浓,进而产生了较高的信任度。这些也使得用户对这一平台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多。即时通信已作为用户的“无形资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网络项目。同时为了得到更好的交流、功能服务,大量即时通信用户会投入更多的金钱、精力、时间,这种投入无疑又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度和“珍惜度”,乃至成为用户心理和情感的寄托。而网民的这种心理和情感倾向会在长期频繁的交流互动中趋于相同,这就为网民影响舆论提供了可能。

高度自由性:首先,与论坛、博客、新闻跟帖等进行信息、交流沟通时要受审核与验证不同,在即时通信工具的运用中,网民想说的任何话只需自己点击“Ctrl+Enter”便可将信息发送到自己的对话对象那里,无需经过任何其他人的“把关”与“过滤”; 其次,信息发送接收不受“现时”限制,即使对方不在线,所发送的信息也可以在对方登录使用时即刻显示出来,为网民提供了一个新的“时间”与“空间”观念;再次,“分身”对话。不用改变时间与地点,网民可以和多个人或多个组(如QQ群)同时进行交流,且相互之间不影响,信息相互之间隔离、独立、保密。即时通信的这种高度自由性无疑为情绪乃至意见的表达营造了一个便捷、畅通、保险的舆论氛围。

高度的现实性:从即时通信中的交流对象来看,应该有两个大范畴的界定:其一是这种通信模式主要是和现实生活中已经认识熟悉的人交流,诸如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其二就是或因商业交易关系、或匿名交友等原因与完全不认识的人交流。④不论哪一种,都会在之后频繁的网络交流中产生一种“虚拟形象”,并在好感与深入交流中使彼此间的陌生感逐渐淡化、消失,形成一种“心理熟人”,进而产生较高的信任度。这种现象极易使“网络熟人”纷纷从“线上”走到“线下”,在现实中集结、活动,极可能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即时通信对舆论的影响力分析

如前文所述,正是由于即时通信在特征上独具特性,才使得它在社会重大问题、焦点事件舆论的产生、发展、传播过程中独具影响力。

交流互动更具舆论穿透力。在网络上,人人皆是传播者。每一个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批比较固定的“我的好友”可以作为信息的“受众”。一旦身边有事发生,公众可以马上通过手机等便携设备,以即时通信(如QQ/QQ群)的方式在小范围内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等自己所得知或亲身经历的事件、消息等,同时以复制地址、消息链接等方式向好友或QQ群内,使更多的人得以知晓,这就大大加快、加强了舆论的穿透能力。如在汶川地震期间,在新华社正式地震报道之前,QQ及QQ群里就充斥了大量关于地震的消息及讨论。一个QQ网民从地震一线通过QQ(群)即时了总理亲临灾区的情况。

此外,很多传媒人亦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与“圈内人”进行沟通联系,实时信息,甚至带动了传统媒体进行新闻(消息)的传播、,从而扩大了所关注事件的社会舆论影响面。

信息更具舆论导向力。用即时通信方式进行互动的网民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淡化了彼此的陌生和距离感,甚至还可能产生比现实更加“亲近的感觉”,进而产生了较高的信任度。这使大量即时通信中的“网络熟人”纷纷从“线上”走到“线下”,在现实中加深认识、深入交流、参加活动,甚至会在即时通信的铺垫下形成各种网络组织。一旦有社会问题或事件成为关注焦点,当事者或知情人会在“现场”通过手机,在即时通信工具平台上第一时间信息,以点带面,迅速扩大舆论范围,使所关注对象被置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进而对已有社会问题、事件的发展和走向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集结动员更具舆论爆破力。有研究者认为,“QQ传播的特点和QQ网民的情感既有倾向决定了QQ人际传播及QQ群传播中舆论领袖都已经消解”。⑤姑且不管此论断是否正确,即时通信对现实舆论乃至网民行为的影响力日益显现。“由于网友经常加入不止一个QQ群,信息和图片可在瞬间从一个群复制流传到其他的群,具有病毒似的传染性,因此QQ群的动员和组织潜力巨大”。⑥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互动下,一旦心理倾向接近和目标一致的网民(如不同的QQ群)得到汇集,就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催化成有相当规模的社会力量。小到个人、大到社会都极可能受到这股力量炸弹爆破力似的冲击。例如在“艳照门”事件中,“由于香港政府在事件的中期对传播行为属性的界定很清楚:公开的大众传播犯法,朋友之间传播不犯法,因此从2008年2月5日始,很多网民就不通过BBS,而是通过MSN进行小群体传播,其威力并不亚于大众传播。”⑦

即时通信的发展趋势

如前文所述,当今即时通信作为新型交流互动的表达形式的同时,对于舆论的产生、发展、传播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今后即时通信的发展状况又将会呈现怎样的状况呢?笔者作出以下推断:

即时通信的信息传播、组织动员能力将进一步加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即时通信网络服务也会不断升级,比如社区化、互动性将会继续加强,信息处理功能将会进一步提升,自由空间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等等。这些无疑会为及时通信的信息传播、组织动员乃至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发展创造更为便利的空间与条件。

手机网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2008年、2009年,手机网民发展迅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15日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已达2.33亿,占到网民总体的60.8%”,⑧相比2008年12月,一年内增加了1.省略nic.省略/html/Dir/2009/12/18/5751.htm

②易观国际:《2009年第2季度中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2009-8-21,

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任洪涛为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硕士生;任雅仙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07级博士生)

即时通信篇6

【关键词】:网络;即时通信;原理;实现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网络即时通信最初与军事上的需求紧密相关,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带宽及处理能力的急剧增加,即时系统逐渐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即时系统也由单机集中处理的系统发展为分布式即时系统,使得许多分布式即时应用得以实现,所以对其进行研究更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对网络即时通信的原理和实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2、网络即时通信的原理

即时通信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通信技术, 涉及到IP/TCP/UDP/Sockets、P2P、C/S、多媒体音视频编解码/传送、Web Service等多种技术手段。无论即时通信系统的功能如何复杂,它们大都基于相同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器(C/S)通信模式和对等通信(P2P)模式。

C/S结构以数据库服务为核心将连接在网络中的多个计算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客户机(Client)和服务器(Server)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但在客户/服务器结构中,多个客户机并行操作,存在更新丢失和多用户控制问题。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信息处理的复杂程度来选择合适的结构。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三层C/S结构,三层C/S结构与中间件模型非常相似,由基于工作站的客户层、基于服务器的中间层和基于主机的数据层组成。在三层结构中,客户不产生数据库查询命令,它访问服务器上的中间层,由中间层产生数据库查询命令。三层C/S结构便于工作部署,客户层主要处理交互界面,中间层表达事务逻辑,数据层负责管理数据源和可选的源数据转换。

P2P模式是非中心结构的对等通信模式,每一个客户(Peer)都是平等的参与 者,承担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两个角色。客户之间进行直接通信,可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减少网络的拥塞状况,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没有中央节点的集中控制,系统的伸缩性较强,也能避免单点故障,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能。但由于P2P网络的分散性、自治性、动态性等特点,造成了某些情况下客户的访问结果是不可预见的。例如,一个请求可能得不到任何应答消息的反馈。当前使用的IM系统大都组合使用了C/S和P2P模式。在登录IM进行身份认证阶段是工作在C/S方式,随后如果客户端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则使用P2P方式工作,否则以C/S方式通过IM服务器通信。

3、网络即时通信概要设计

3.1,拓扑结构

TCP和UDP是TCP/IP协议的两个主要传输协议,TCP是面向连接的,UDP是面向无连接的,而实际上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为应用协议提供不同的服务,TCP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点到点的通信。

UDP为应用程序提供多对多的通信,UDP在进行通讯的应用的数量上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多个应用可以向一个接收方发送报文,一个发送方向也可以向多个接收方发送报文。UDP还可以使用底层网络的广播和组播设施交付报文。

由于TCP和UDP得语义不同,如果要考虑应用协议所要求的语义,设计者就不能不再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传输协议间作出选择,利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可以大大简化应用协议的设计工作。由于UDP不提供可靠的交付,无连接传输要求应用协议提供可靠性,并在必要时,使用一种称为自适应重传的复杂技术。

3.2,功能设计

用户注册模块:用户需要正确填写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性别、个性签名等信息,如果用户名合法且未被占用,则可以注册成功。

用户登录模块:用户需要正确填写自己的用户名、密码,如果验证成功,则可以进入到JQQ即时通讯系统主面板,与在线好友进行即时通信。

分组管理模块:包括对分组的添加与删除,添加分组过程中,分组不能为空并且不能有重复的分组,删除分组过程中,只要选定要删除的分组,即可删除成功。

好友管理模块:包括好友的添加与删除,添加好友过程中,好友不能为空,不能加自己为好友,要添加的好友必须存在并且不能有重复的好友。删除好友的过程中,只要选定所属分组下的相应好友,即可删除成功。

查询用户模块:列出了除了自己的所有用户的基本相信包括是否在线,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加为好友并进行通讯,对于在线状态的好友可以进行在线交流。

即时通信模块:其是本系统最关键的环节与目的所在,用户可以选择分组中的在线好友进行即时通信,并且当交流完毕时自动保存聊天记录。

聊天记录模块:主要记录了与相应好友的所有聊天记录,可以方便的浏览一些重要信息和谈论话题等。

3.3,即时通信系统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是一个高性能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是为支持高容量的事务处理以及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而设计的,它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 NT4或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上,基于使用Intel处理器的网络,也能够为其他的Microsoft操作系统提供很多客户端工具和网络接口。由于SQL Server的开放结构,其他系统也能和它交互操作。使用它可以完成事务处理、存储和分析数据以及创建新的应用程序。

4、结尾

本文以上内容对网络即时通信的原理和实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表达了观点和见解,本人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即时通信必将以更加先进的形式出现,而作为软件从业人员,也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为软件工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面向对象的JAVA网络编程》冯博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 《面向对象技术UML教程》王少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即时通信篇7

[关键词] 即时通信;系统;JAVA;C/S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75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53- 02

0 前 言

即时通信工具以实时交互、资费低廉等优点,受到了广大个人用户的喜爱,成为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即时通信系统主要是由服务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组成:服务端是整个即时通信系统运作的枢纽,包括登录、数据库设定、服务器参数设定、启动服务、关闭服务、组织结构管理、用户管理、公告管理、个性化设计;客户端是即时通信系统中主要的交流途径,是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覆盖面最广的一个模块,这个模块的设计除了功能实现外,人机交互的友好性也是系统设计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1 系统概述

服务器端模块的具体内容。

1.1 消息处理模块,对来自客户端请求的消息进行接收

如果接收的消息是一个请求,比如添加好友,则调用相关的请求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并发送处理结果至客户端。如果是一条信息,则对该信息进行转发或调用数据处理模块将信息添加到数据库。

1.2 请求处理模块,对来自客户端请求的消息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后服务器端将会把相应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1.3 数据处理模块,操作用户数据的模块

供消息处理模块和请求处理模块调用,对用户数据进行操作,将操作后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

2 客户端模块的具体内容

(1)注册模块。获取用户输入的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注册。

(2)登录模块。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验证,并等待服务器端返回的结果。

(3)聊天模块。向好友发送消息或留言,模块将消息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对消息进行分析,并实现相应的操作。

(4)好友管理模块。模块将会向服务器端发送相关请求,并返回相应结果给用户。

(5)用户管理模块。模块将会向服务器端发送相关请求,并返回相应结果给用户。

3 系统功能分析

注册模块包括用户名,昵称,密码,确认密码这些基本信息。用户填写好这些基本信息后即可进行登录。

登录模块主要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基本信息。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身份验证通过即登录成功,进入用户主界面,可进行聊天、查找好友等操作(如果用户名不正确,则提示未找到该用户;如果密码不正确,则提示密码错误)。

聊天模块主要用来向好友发送消息或留言、发送文件和聊天记录这些基本信息,用户打开聊天框架向好友发送消息或留言后,服务器会对消息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消息可行,服务器将会把消息发送至对方好友;如果消息出现错误,服务器将会把消息返回至用户以便修改。

好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添加好友和查找好友这些基本信息。用户在主界面中可进行好友管理操作,好友管理其中包括添加好友和根据昵称添加好友。单击添加好友输入好友用户名,单击根据昵称添加好友输入好友昵称,消息将发送至服务器端,服务器会对消息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方系统将会显示好友添加请求消息,对方单击是则添加好友成功,对方单击否则拒绝添加你为好友(如果不存在该用户则提示未找到该用户,如果该用户已经是你好友则提示你与该用户已经是好友)。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ID,昵称,性别,所在城市和简介这些基本信息。用户在主界面中可对用户自己自身的资料进行管理,在主界面中单击头像可对用户头像进行管理(拉伸,原始或修改^像),同时还可对用户自身的ID,昵称,性别,所在城市和简介这些信息进行添加或修改。

4 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系统的功能,就可设计出一个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上实施的方案,即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设计软件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以及设计模块的控制流程,其目的是明确软件系统“如何做”。该系统主要从总体设计和子模块设计两方面来介绍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又叫概要设计,是确定软件如何做的过程。JAVA即时通信系统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大模块。其中,服务器端模块又分为消息处理模块、请求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三大子模块,客户端模块又分为注册、登录、聊天、好友管理、用户管理五大子模块。

4.2 系统流程

系统流程是用来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模块划分及细化的一个过程。该系统的系统流程过程如下。

从数据起点注册输入注册信息数据流通过注册成功的变换处理进入数据终点登录。再从数据起点登录开始,通过输入登录信息数据流和登录成功变换处理可进入聊天、好友管理和用户管理三个数据终点。而后以聊天为数据起点,通过输入聊天信息的数据流和发送成功的变换处理,进入聊天记录的数据终点。同样,以好友管理为数据起点,通过输入添加好友数据流和添加好友成功变换处理,进入更新后好友列表数据终点。以用户管理为数据起点,通过输入修改资料数据流和修改成功变换处理,进入更新后用户信息数据终点。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厍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该系统主要通过E-R图和逻辑结构设计图来介绍数据厍设计。系统E-R图包括实体、属性和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三大类。其中关系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该系统的实体有用户和好友两个实体,其中用户实体有用户名、昵称、密码、所在城市、头像和性别这些属性,好友实体有用户号和好友号两个属性。用户和好友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关系,该关系属于多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和多个好友通信,一个好友也可以和多个用户通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寿强,温子梅.企业即时通信系统(EIM)安全性初探[J].计算机安全,2004(8):29-31.

[2]熊小敏,刘瑛,陈惠清.基于Java的网络即时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12):89-91.

即时通信篇8

关键词:即时通信软件; P2P模式; Jxta; Java

中图分类号:TN87+;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4-0136-04

Java Realization of P2P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Based on Jxta

QING Lin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6,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oftware is to figure out the problem that the common instant message software mostly depended on the ability of the centre pole. The software is based on the frame of JXTA of the JAVA, and uses 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linking GUI with IMbean, achieves the posting of messages between every Peer.

Keywords: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P2P; Jxta; Java

P2P技术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P2P网络的基础单位是对等点,每个对等点之间能够互访。SUN公司针对P2P技术的特点提出了自己关于P2P网络的Jxta研究项目,本文设计的即时通信软件便是基于该技术来开发的。

1 软件实现

1.1 系统架构

Jxta P2P applications即本文所设计的软件是建立在JavaBean上的,JavaBean是一种类,它针对特定的用途封装了属性和方法[1],实现特定的用途,而下面的JAL是Java的抽象层,它直接隔开了Jxta的平台,为上层的程序管理Jxta的对等体,广告,管道以及其他各种底层的实现和细节[2]。

1.2 总体设计步骤和方法

总体设计步骤和方法[3]如下:

(1) 设计JAL;

(2) 设计本软件的中的JavaBean,即IMbean;

(3) 创建应用程序VSJChat的GUI图形界面;

(4) 链接IMbean和应用程序GUI,以实现功能[4]。

1.3 设计JAL的Peer接口

JAL实际上也是API即引用程序接口,实现以下功能:

(1) 发现Peer同时能被发现;

(2) 搜索其他Peer和Peer群;

(3) 创建和管理Peer群;

(4) 和其他Peer的交流;

(5) 获得其他Peer或者Peer群的信息[5]。

Peer接口设计程序如下所示:

public interface Peer{ //开始

public void boot(String name)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void boot(String name,

String group)throws Exceptio

//申明可用性

public void publish()

throws Exception; //Peer信息

public String getName();

public String[]getPeers()

throws Exception; //发送和接收信息

public boolean sendMessage(

String name,Message msg)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boolean broadcast

(Messagemsg)throws Exception

public Message receiveMessage()

throws Exception; //信息处理

public Message newMessage();

public void pushObject(Message m

String tag,Object obj)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Object popObject(

Message msg,String tag)

throws Exception; //群处理

public void createGroup(

String name)throws Exceptio

public void joinGroup(String name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String[]getGroups()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void createAndOrJoinGroup

String name)throws Exceptio

public void leaveGroup(String nam

throws Exception;

//信息效用

public boolean

searchGroupWithName(String name)

throws Exceptio

public boolean

searchPeerWithName(String n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void displayPeers()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void displayGroups()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void displayServices()

throws Exception;

public String getPeerStatistics();

}

1.4 IMbean的设计

IMBean是在JAL基础上开发的一个应用JavaBean。它的作用是:处理所有的Jxta细节问题(包括初始化Peer,异常处理)[6];处理输入信息,传输到VSJChat;处理输出信息,通过Jxta网络发送。

1.5 应用程序VSJChat的GUI图形界面的创建

利用图形编辑器创建GUI图形界面。使用的开发工具是NetBeans,利用其中的图形编辑器创建。层结构和每个GUI组件的类型,各个按钮的名字将显示在图像界面中。

GUI产生代码程序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VSJChat extends Javax.swing.JFrame{

/**产生新模板VSJchat*/

public VSJChat(){

...

}

private void initComponents(){

chatBean1=new

org.Jxta.ezel.beans.imbean.IMBean();

jPanel1=new Javax.swing.JPanel();

jTextField1=new Javax.swing.JTextField();

jButton1=new Javax.swing.JButton();

jPanel2=new Javax.swing.JPanel();

jTextArea1=new Javax.swing.JTextArea();

setTitle("VSJ P2P World Wide Messaging-100%Java Edition");

addWindowListener(new

Java.awt.event.WindowAdapter(){

public void windowClosing

(Java.awt.event.WindowEvent evt){

exitForm(evt);

}

});

jPanel1.setLayout(new Java.awt.BorderLayo

jTextField1.setColumns(40);

jTextField1.setFont(new Java.awt.Font(

"Dialog",0,10));

jPanel1.add(jTextField1,

Java.awt.BorderLayout.CENTER);

jButton1.setText("Send Message");

jPanel1.add(jButton1,Java.awt.BorderLayou

getContentPane().add(jPanel1,

Java.awt.BorderLayout.SOUTH);

jPanel2.setLayout(new Java.awt.BorderLayo

jTextArea1.setEditable(false);

jTextArea1.setFont(new

Java.awt.Font("Dialog",2,12));

jTextArea1.setFocusable(false);

jTextArea1.setMinimumSize(new

Java.awt.Dimension(500,400));

1.6 建立IMBean和应用程序VSJChat的链接

1.6.1 导入IMBean

在IDE开发工具中加入代码来导入IMBean,修改VSJChat产生构造器来完成的。在源程序中创建了┮桓霆特别的构造器,它用2个字符串作为参数,并为┮桓霆私有方法localInit()构造出初始化代码。用一个发送者或对等机名字和一个群名调用initBean()方法将激活在特定的群中的关联对等机名的Jxta平台。使用IMBean可加入到存在的被提供用户名的IM会话中。在localInit()方法中,可以设置其他可获得的IMBean参数,如alias和topic properties[7]。

程序:导入bean

public VSJChat(){

mySenderName="noname";

myGroupName="netpeergroup";

localInit();

}

public VSJChat(String peername,String groupname){

mySenderName=peername;

myGroupName=groupname;localInit();

}

private void localInit(){

initComponents();

try{

chatBean1.initBean(mySenderName,myGroupName);

}catch(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

chatBean1.setSenderName(mySenderName);

chatBean1.setAlias("NOALIAS");

chatBean1.setTopic("ALL");

jTextField1.requestFocus();

1.6.2 实现IMBean发信息的功能

在GUI图形界面中把jBotton1的按纽命名为“Send Message”。运用NetBeans3.5的GUI编辑器,选中jBotton1组件,选择事件标签的属性列,点击为事件名“actionPerformed”的属性名,再输入事件处理器的名字“SendClick”。这将在VSJChat中自动创建一个事件处理器方法。

产生事件监听者程序[8] 如下所示:

jButton1.addActionListener(new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Java.awt.event.ActionEvent evt)

SendClicked(evt);

}

);

SendClicked()方法也同时产生了。填充这个方法,通过IMbean来取得用户输入和发送的消息。

获得用户输入和发送的信息程序如下所示: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CHAT_SEP=">";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CR="\\n";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EMPTY_TEXT="";

private StringBuffer curMsgs=new

StringBuffer(EMPTY_TEXT);

private void SendClicked(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evt){

try{String latestMsg=jTextField1.getText();

chatBean1.sendMessage(latestMsg);

curMsgs.append(mySenderName+

CHAT_SEP+latestMsg+CR);

jTextArea1.setText(curMsgs.toString());

jTextField1.setText(EMPTY_TEXT);

jTextField1.requestFocus();

}catch(Exception ex){

ex.printStackTrace();

} }

在使用者打完字时按下回车键来发送信息。这可以在处理jTextFieldv1组件的actionPerformed()事件中完成。再一次使用GUI编辑器,这次选择jTextField1组件,调用TextFieldComplete()处理方法[9]。

程序:发送信息快捷方式

jTextField1.addActionListener(new

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evt){

TextFieldComplete(evt);

} });

然后可以填充TextFieldComplete()方法来简单调用SendClick(),因为回车等同于点击“Send Message”按纽。

发送信息程序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TextFieldComplete(

Java.awt.event.ActionEvent evt){

SendClicked(evt);

})

1.6.3 实现IMBean接收信息功能

IMBean有2种接收信息的模式,事件处理和轮流检测。因应用程序不同,2种方法可以任选其一。本文用的是事件处理方式。可以在组件层级显示中通过点击IMBean组件,在属性列表中选择“event”标签,运用IDE来加入1个对IMBean的MessageReceive事件的监听程序。这个事件处理器可称为“messageHandler”。

IDE也为messageHandler()方法产生一个架构代码。这里,给找到接收的信息和刷新显示在jTextArea中的信息填充逻辑语言[10]。

刷新显示在jTextArea中的信息程序如下所示:

private void messageHandler(MessageReceivedEvent evt){

curMsgs.append(evt.getSender()+

CHAT_SEP+evt.getMessageText()

+CR);

jTextArea1.setText(

curMsgs.toString());

}

完成以上工作以后,VSJChat应用程序的编写就完成了。

1.7 实验结果

当第一次运行VSJChat,Jxta GUI配置器会弹出,并要求设置配置参数,在初始化配置后,这些配置将存储在一个.Jxta目录中,以后重启时将只为使用安全用户名和密码者提醒。按局域网上配置测试参数。首先,创建集合点,这个可以用网上的目录code/test/rdvnode中的runit.bat文件开始。仔细研究runit.bat文件,看到它实际上开始的是uk.co.vsj.Jxta2.wwm.RunRDV类,即:这个类的代码创建一个Jxta群,把它作为一个群的集合点。现在开始第一个对等点,即peer1,在code/test/peer1目录下运行runit,bat文件。继续配置peer2,和peer1同样设置。这个对等点可以通过code/test/peer2目录下的runit.bat文件开始。运行这2个Peer,运用以上的命令,就可以用peer1和peer2运行VSJChat了。虽然只运行了2个peer,但按照上面的配置方法,只改变Peer的IP配置,在同一个VSJChat上运行多少个Peer都是可以的。

2 结 语

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实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的即时通信软件的对等体双方互相收发信息。当然P2P网络时代的应用还很多,今后本软件将向着包含网络存储,分布式下载等更多的应用功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先涛,吴承治.P2P技术及其演进[J].现代传输,2008 (3):64-65.

[2]杨天路,刘宇宏,张文,等.P2P网络技术原理与系统开发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Scott Oaks,Bernard Traversat. Jxta技术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宋雪昌.基于Jxta对等网络的即时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苏州:苏州大学,2005.

[5]周功业,黎书生.新一代网络计算模型:P2P及其Jxta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9):139-140.

[6]邓杰文.P2P系统模型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08(6): 116-117.

[7]吴国庆.对等网络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7):100-101.

[8]许斌.Jxta-Java P2P网络编程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Sun Microsystems Inc.. Project Jxta: an open innovative collaboration[ M] . [ S.l.] : SunMicrosystems Inc., 2001.

上一篇:文学少女范文 下一篇:微波通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