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仪范文

时间:2023-03-12 11:18:47

骨密度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双光子骨密度仪;椎体骨密度测定;骨质疏松;临床标准

骨质疏松,即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且骨组织出现结构退化(包括骨小梁变细,骨小梁减少等)为特征,从而导致患者的骨脆性增高,骨折风险增高的疾病。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常常会出现抽筋,肌肉乏力,腰腿酸疼,甚至骨折等症状。骨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的出现时,伴随有骨形成的减少,骨吸收的增加,使得骨平衡打破,骨小梁变细,甚至有些骨小梁出现穿孔以及小时。同时也会有骨小梁的减少,使得剩余的骨小梁负荷加重,出现显微骨折,结构破坏,增加了骨的脆性。骨小梁的破坏,使得骨头的抗压能力的下降,因此损坏部位在遭受外力时,即会出现骨折。骨折的出现则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我国社会即将出现的老龄化现象而言,已有研究表明我国约有9000万例患者,且女性普遍多于男性,且发病年龄也较早,这一现象表明骨质疏松对于我国的威胁之重。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与女性雌激素水平在绝经后急速下降有关。而骨质疏松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且其存在有潜伏期[1]。因此普查预防对于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显得极其重要。而BMD(bone mineral density)骨密度的变化能够很好帮助诊断骨质疏松[2]。活体骨矿物质含量的测定能够很好的帮助骨代谢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骨质疏松诊断治疗。常规使用的检测骨密度的方法有单光子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定量CT法,以及双能X线密度测量法,而本次研究我院使用的则是双光子骨密度测量法(DPA),我院选取了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得了较优的结果,现在将本次研究完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在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在L1-4做双光子骨密度仪(DPA)测定的健康无明显症状的老年人66例以及在临床上拟诊断为骨质疏松的患者68例。男性66例,女性68例。年龄40~50岁27例,50~60岁34例,60~75岁73例。

1.2方法 本次监测使用的仪器是双光子骨密度仪(DPA)。双光子骨密度仪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利用两种不同的能量光子对人体骨骼进行检查,采用微机系统加专用芯片处理数据。其特点是定位准确,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该设备能满足骨科检查中准确诊断的需要。

1.3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的实验数据结果全部录入SPSS11.0软件中,分析并且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P

2 结果

健康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双光子骨密度仪(DPA)显示的骨密度测定显示结果越低,且以 BMD≤x- 2.0 SD将患者诊断为骨质量疏松症有 68例, 而患者的各年龄段的BMD值都要明显低于骨量截断值,例如BMD≤x- 2.5 SD为诊断标准则有58例。见表1。

3 讨论

骨是人体的主要支架,是帮助机体维持正常钙磷代谢的部位。且骨的健全与否直接的影响了人体的健康。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量减少所造成的,会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和进行性发展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也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性别差异也显示了骨质疏松在男女之中不同的发病率,我们发现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现象。骨质疏松最严重的症状是骨折。在人体内,腰椎负重量大,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受累部位,常常可以看到腰椎压缩性骨折。且腰椎椎体主要有松质骨组成,代谢率高,骨量变化出现较早,因此常常将腰椎作为测量骨密度的主要部位。

双光子吸收骨密度仪主要是通过高低两种不同能量放射源153 Gd,放出的光子,同时扫描被侧部位,并校正软组织因素的影响,可检查腰椎和股骨上端。但是由于其射线强度低,扫描时间长,扫描结果受放射性核素衰变等多因素影响。

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发病率日趋年轻化。常规的对于骨质疏松多发年龄段的预测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的预测和发现。有研究显示,有较多数的妇女在30~35岁的时候骨量达到了峰值,这提示着,他们将会在5~10年出现骨丢失现象,也就意味着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人群进行及早的诊断和预防。

双光子骨密度仪(DPA)的骨密度测定对骨质疏松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等优点,且使用方便快捷,值得临床上的深入研究,以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Spector T,Eyres KS,Mecloskey EV,The assessment of vertebral deforinity.A method for use in population studies [J].Osteoporos Int,1996,3(12):138-141

[2]沈宁江,李一波,陈文清,等.QCT椎体骨密度测定诊断骨质疏松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1).

骨密度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妊娠期;孕妇;骨密度;桡骨;营养指导

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妊娠期孕妇除满足自身钙生理需要外, 还需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及产后哺乳需要。孕妇在妊娠期缺钙, 可出现小腿抽筋、下肢浮肿、腰腿酸痛、关节疼痛等现象, 严重者出现惊厥、妊高症。母体钙缺乏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胎儿出生后易患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异常、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脑等佝偻病。通过对妊娠期妇女桡骨骨密度(BMD) 测定, 从而判断孕妇骨密度情况。对骨量减少的孕妇若能及时采取个性化指导及治疗, 不仅能消除孕期不适, 同时也为胎儿的骨骼发育提供健康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2月在本保健所围产保健门诊建《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孕妇, 开展骨密度检查共2360例, 年龄20~35岁, 孕周≤20周, 单胎初产孕妇;本区户籍人员或在本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人口;既往体健, 无妊娠并发症、肝肾疾病;未补充钙及维生素D等药物, 无不良饮食习惯。

1. 2 检测方法 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Omnisense TM 7000P 型定量超声骨密度仪, 按操作常规进行规范操作, 专人进行骨密度测量, 测量部位为桡骨近腕部三分之一段, 检测桡骨超声波传播速率(SOS), 骨密度Z值的评分数分为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三种。

2 结果

随着孕妇孕周增加, 妊娠期妇女骨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 讨论

3. 1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份, 人体中99%的钙分布在牙齿和骨骼。人的一生必须维持正常的钙生理水平, 才能保证健康的需要。对孕妇来说, 钙的作用尤为重要, 骨骼是一种活的组织, 不断的吸收与重建, 维持着其自身的动态平衡。当吸收与重建相互平衡时才能维持骨量, 当骨吸收强于骨形成时, 则骨量减少, 可发展为骨质疏松[1]。骨丢失在女性30岁之后就开始了, 若此时妊娠则会让骨丢失的速度大大加快[2]。

3. 2 由于胎儿骨组织的生成和发育及母亲生理代谢均需要大量的钙, 如果饮食中钙的含量不足或缺乏日照等, 都会导致准妈妈血钙下降。母体需要补充大量的钙, 以满足胎儿骨骼发育的需求, 若得不到足够的补充, 则母体的钙会加速丢失, 最终可能会导致母体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3]。

3. 3 目前测定骨密度的方法有好几种, 如单光子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等, 这些方法的精确度很高, 但是也有很强的放射性[4], 超声骨密度测定是监测妊娠期妇女骨矿物质及骨密度变化的主要手段, 既安全又有效, 在妇女妊娠期测定具有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没有射线损害的危险, 无创伤性, 无电离辐射, 操作简便且可重复进行, 能较准确地判断人体骨发育和钙营养状况, 孕妇易于接受。

3. 4 通过科学指导, 鼓励多进行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获得更多的日照, 每天只要在阳光充足的室外活动半小时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摄入富含钙质的饮食、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的摄入, 和补充适量的钙剂是预防的有效途径, 以保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可以防止随孕周增加而发生的骨量丢失, 还可提高孕妇的骨健康状况, 使原本存在的低骨量状态好转, 从而减少缺钙症状的发生, 减少因孕期母体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引起的胚胎期或出生后的发育不良, 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 谢蜀祥.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9, 15(3):171.

[2] 丛克家,迟绍霖,刘桂荣.钙与妊高症.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 28(11):657-659.

[3] 王晓红,庄依亮,张玉华.妊娠骨密度与血清钙磷镁含量之间关系的探.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 2009, 14(8):196.

骨密度仪范文第3篇

【关键词】CR;X光骨密度检测;老年人;骨质疏松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82-0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女性多于男性,尤其以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管在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国家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健康问题[1]。现就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的CR和双能X光骨密度检测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74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2岁,平均72.5岁,绝大多数患者以腰背部疼痛或全身无固定部位的骨痛来就诊,部分患者以椎体压缩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来就诊。

1.2仪器设备及研究方法

1.2.1A组,采用万东500mAX光机,KONICA图像处理系统,A组所有患者行腰椎正侧位片检查,观察患者腰椎高度,皮质厚度、椎体内小梁分布,脊椎骨密度估计:在x线片上,将脊椎骨骨质分为3度。I°:纵向骨小梁明显;II°度:纵向骨小梁稀疏;III°度:纵向骨小梁不明显或消失。

1.2.2B组,采用法国MEDILINK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对患者腰1-4椎体的BMD值进行检查,数据由仪器自带软件分析,BMD(bone mineral density,骨矿密度)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诊断:正常为BMD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之内;低骨量为BMD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为BMD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严重骨质疏松症为BMD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个标准差以上并伴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的脆性骨折。

2结果

A组50例患者,有20例CR片示骨小梁变细,纵向小梁明显,10例小梁间隙变宽,呈栅栏状,5例小梁显示不清,且骨皮质变薄,25例病人伴有椎体压缩性骨折,15例患者平片上表现不明显而未能做出正确临床诊断。X光骨密度仪检测组50例患者,25例患者重度骨质疏松,15例中度骨质疏松,10例低骨量。

3讨论

现今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钙质摄入不足或丢失加剧,少运动,吸烟,酗酒,过度肥胖等因素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明显增多,尤其在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比例明显增加[2],同时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与死亡率也密切相关,故骨质疏松症的及时,准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案很重要。骨质疏松症诊疗中优先准确掌握骨质状态。检查骨质状态有很多方法,诊断骨质疏松症影像方式也很多,双能X线吸收法,X光片,B超,CT,MRI等等,现在最广泛应用是双能X线吸收法。本文通过CR平片和双能X线骨密度监测来对比分析两者的不同。

骨质疏松的X线平片表现主要是骨密度降低。在长骨骨松质中小梁变细、稀疏、小梁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有的甚至薄如蛋壳。在脊椎,椎体内小梁表现为呈纵形条纹状,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致椎体呈鱼脊椎状,椎间隙增宽。

双能X线骨密度监测是通过X射线球管经一定的装置所获得两种能量、即低能和高能光子峰,此种光子峰穿透人体后,扫描系统将所接受的信号送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骨矿物质含量,该设备可测量全身任何部位的骨量,精确度高,对人体危害较小,能够对骨钙进行定量分析,已在我国各大城市逐渐开展,前景看好[3]。临床监测主要选择腰椎或者骨盆等部位来做常规监测。本实验中两组病例得出,CR平片诊断骨质疏松的准确率为70%,而双能X线骨密度监测诊断率为100%,由此可见双能X线骨密度监测诊断骨质疏松具有绝对临床优势。

4结论

综上所述,CR平片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时,只有当患者出现明显骨质疏松或者出现压缩骨折时尚可诊断,平片上可出现椎体小梁变细,小梁间隙增宽或者骨小梁显示不清、骨皮质变薄、椎体楔形变等表现,本组50例患者,只有35例患者表现为CR平片异常,而有15例未显示出骨质疏松改变;而X光骨密度仪检测诊断骨质疏松,准确性高,能够对骨质疏松程度做出定量分析,本组50例患者均表现为骨矿物质含量降低,无一例漏诊,所以CR只能作为骨质疏松患者的初步筛查,要准确定量诊断骨质疏松,临床应该选择X光骨密度仪检测的方法,以便为临床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益焕,等.脊柱及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与腰椎骨密度相关关系.大韩骨代谢学志,2004,vol 11:167-172.

[2]王文志,赵立强,廖海鹰,安珍,杨定焯.用骨质疏松骨折的骨密度变化来探讨骨质疏松诊断标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4期.

骨密度仪范文第4篇

目前,检测骨密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

主要用于测量前臂桡骨、尺骨骨密度。本法测量骨密度误差较大。

(2)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

主要测量腰椎、髌骨、胫骨等部位的骨密度。具有精度高、误差小、诊断率高等优点。

(3)超声波骨密度仪测量。

用于测量跟骨、髌骨、胫骨等部位的骨密度。测量结果不但可以反映骨密度水平,还能反映骨骼结构状况。

(4)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测量。

用于腰椎骨密度的检测。由于检测时X线辐射剂量较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我们研究发现,在以上四种方法中,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是早期、准确诊断骨质疏松的理想方法。

如果仅仅测定腕部(或上臂)的骨密度,是不能反映全身骨密度状况的,最好还是去正规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骨密度测试。

骨密度下降或骨量丢失,是随着年龄增长不知不觉中出现的,妇女可丢失一半以上的骨量,男性可丢失骨量30%~40%。雌激素对防止骨量丢失和延缓骨骼衰老有重要作用。妇女较易发生骨量丢失,就是因为妇女血液中雌激素随月经周期出现波动和减少,绝经后更为急剧地下降所致。妇女过早绝经或闭经、手术摘除卵巢等,均可加速骨量丢失。男性血液中睾酮缺乏,也会使骨量丢失增加。营养缺乏如钙摄取不足,也是引起骨量丢失的重要原因,妇女妊娠、哺乳期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钙,可使骨量丢失8%~10%。此外,经常不运动、长期卧床、日照少、过度嗜好烟酒等,均可促进骨量丢失。

随着骨量的丢失,骨骼结构变得稀疏多孔,稍有不慎就容易骨折。骨折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如股骨颈骨折1年内死亡者有20%~25%,幸存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二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为此,应尽早预防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

骨密度仪范文第5篇

摘 要 以针灸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8例,对大部分患者治疗前后摄X线片,采用SD1000型光子骨密度仪检测,观察尺、桡骨(或脊椎及骨盆平片)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尺、桡骨骨密度有不同程度增高。

主题词 骨质疏松/针灸疗法 穴位,督脉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部结构异常病症。在人体进入老年后单位体内骨组织量减少加速,随着骨量不足,矿物质的含量也逐渐降低,表现为骨密度降低,骨质变薄,髓腔增宽,骨小梁变小,发展至骨质疏松、骨韧性和强度减弱,常引起疼痛,并可因轻微外伤而出现骨折。我国现在老年人近1亿,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医疗问题。

笔者自1997年10月~1999年10月,采用针灸督脉为主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的改变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例,女21例;年龄最小5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0.2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年,平均病程1.58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腰部及一侧或双侧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胫腓骨等处疼痛,行走无力,腰及下肢屈伸、俯仰、转侧不利,于静止状态或夜晚睡眠时疼痛加重,翻身转侧困难,轻微活动后疼痛稍缓解,冬季或气候变化时加重,反复缠绵不愈。体检时无明显压痛点,X线摄片检查示: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等退行性病变。骨密度仪检测,低于正常值。

2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为百会、大椎、至阳、腰阳关、命门。

配穴:关元、气海、肾俞、脾俞、悬钟、太溪、足三里、三阴交、上、次。

每次治疗时,主穴必取,酌加4~6个配穴轮换交替使用。

操作:针刺得气后留针4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以补法为主。留针时用艾条温和灸2~3穴,每穴灸15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潮红为度。局部疼痛较甚者,可加用皮肤针轻叩痛处,而后用艾盒温灸,每次灸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3~6个疗程,随访3个月统计疗效。

骨密度测定: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对部分病例分别摄尺、桡骨X线片或脊椎及骨盆平片,并行SD1000型光子骨密度仪检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功能活动好转,实验室检查较前好转;

无效:关节疼痛及肿胀治疗前后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显效10例,占35.7%;好转12例,占42.9%;无效6例(其中2例中断治疗),占21.4%。有效率达78.6%。

其中25例治疗后X线片较治疗前骨密度增高,骨质透明度降低;23例治疗后采用SD1000型光子骨密度仪检测,较治疗前提高 0.3~0.8,其中18例达到正常值。治疗前后骨密度改变情况见表1。

4 典型病例

刘××,女,71岁,于1997年11月初诊。主诉:腰及双髋关节疼痛,反复发作5年余。于1996年10月经摄X线片、CT及采用SD

1000型光子骨密度仪检测(-3.2分)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曾口服补钙制剂(钙尔奇-D等)效微,于1996年12月始采用注射日本进口补钙针剂3个月,注射后疼痛稍好转,复查骨密度为-2.9分。现疼痛又作,入夜睡眠或翻身亦痛,伴全身乏力,面色萎黄,纳食不香,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经用上述方法治疗2个月后,腰骶部及双髋关节疼痛消失,感双下肢活动有力,每日晨起锻炼可步行3 km左右,纳食增加,面色较前红润。同时于治疗后3个月复查,骨密度升至-2.6分,摄腰椎、尾骶部及骨盆平片比较,骨密度较前增高,骨质透明度降低。

5 讨论

本病属"痿"、"痹"范畴。《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说:"肾主身之骨髓,……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灵枢・海论第三十三》又说:"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骨、髓与脑属奇恒之府。肾主骨,骨生髓,髓聚为脑,故称脑为髓海。骨髓、髓海充足,可使肢体骨骼强壮有力,不足则肢体骨骼萎弱甚则废用。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着密切的联系,督脉的第二、三分支又分别属于肾,和联络于肾。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责之于肾虚、髓减、骨枯,采用以针灸督脉为主,配以肾、脾、胃经等穴位为辅,通过针刺和艾灸达到养骨增髓,补益脾肾的功效。

治疗骨质疏松症目前使用措施有:性激素、二磷酸盐、降钙素、副甲状腺素、氟化物、维生素D、钙剂、中药等,其中雌激素的作用是比较肯定的。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及费用的关系,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接受治疗。

针灸督脉的疗法经济简便,不仅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而且能提高机体对钙的利用率,促进骨形成,并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既可达到与肌注雌激素相同的效果,又可避免外源性性激素过量所出现的副作用。针灸还克服了老年患者口服钙制剂吸收利用率低,影响胃口的缺点。补益先天肾与调理后天脾胃同时着手,既改善了肾虚所致的骨痹,又增加了钙的吸收利用,以杜绝本症的反复。因此笔者认为针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1999

10

骨密度仪范文第6篇

目的:研究男性腰椎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为男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的2205例健康男性的腰椎前后位骨密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腰椎骨密度值逐渐下降。峰值出现在20~29岁年龄组,各年龄组与20~29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体重指数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与体重一致。随着体重增加腰椎骨密度值增高,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降低。与正常体重组相比,低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男性腰椎骨量减少患病率为29.57%,骨质疏松患病率为7.85%。结论:男性腰椎骨密度与年龄、体重及体重指数有一定相关性,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偏高,应给与足够的关注,进行早期预防。

[关键词]

男性;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体重指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成为一种涉及面广、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后果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1]。长期以来,虽然导致男性骨质异常的高危因素(如吸烟、酗酒、工作压力大等)普遍存在,但人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致使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本研究收集了华东疗养院体检中心的上海地区2205名健康男性腰椎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结果,分析男性的骨密度分布特点,为男性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受检对象为上海地区到我院体检的健康男性,生活此地超过10年,无职业积聚性,总数为2205人。所有入选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及甲状旁腺疾病等,有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病史者,严重腰椎畸形。根据年龄和体重指数的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体检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腰椎骨密度的关系,并分析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1.2方法将检测对象的性别、出生日期、身高及体重等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软件系统。采用美国Hologic-QDR-4500W双能X线骨密度仪,每个工作日均对仪器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以减少测量误差。对L1~L4进行后前位骨密度的检查。测定腰椎前后位骨密度时使用膝盖定位器固定:置其于受检者小腿下方,从而使股骨尽可能地成90°靠近脊柱。

1.3诊断标准由两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影像诊断医师对检测结果进行判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骨质疏松诊断标准[3],测得骨密度与同性别峰值骨密度相比较所得的比值(T值),T值>-1为正常,-2.5<T值≤-1为骨量减少,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T值≤-2.5为骨质疏松。小于50岁男性建议使用Z值,Z值≤-2.0表示骨密度低于同龄人,Z值>-2.0表示骨密度在同龄人范围内。

1.4统计学处理此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均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男性腰椎骨密度与年龄之间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腰椎骨密度值逐渐下降。男性腰椎骨密度大致呈现出L4>L3>L2>L1。峰值出现在20~29岁年龄组,各年龄组与20~29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6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腰椎骨密度变化有一定反弹。骨量减少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在50~59岁年龄组骨质疏松患病率增加最为明显,并随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见表1、2。

2.2腰椎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变化关系体重指数对骨密度的影响基本与体重一致,随着体重增加,腰椎骨密度值增高,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各组与正常体重指数组相比,低体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3讨论

据2010年流行病学调查[4]显示,我国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14.2%~18.9%。骨质疏松是一种没有早期先兆症状的疾病,骨质疏松症及其严重后果逐渐成为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双能X线骨密度仪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检测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仪器,具有非创伤性、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于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诊断、监测锻炼或治疗效果及预测骨折风险[5]。众所周知,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性,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加速[6]。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腰椎骨密度值逐渐下降,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增加。但在60岁以上年龄段骨密度变化有一定反弹,也就是说60岁以后男性腰椎骨密度改变与年龄不匹配。进一步研究发现,腰椎压缩变形、骨质增生、周围钙化或动脉硬化等因素均可以影响腰椎骨密度值的测量,从而导致骨质疏松假性率升高[7]。国内王文志等[8]报道成都老年男性在70岁以上年龄组骨密度值升高,可能与样本选择、仪器及腰椎病变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单纯依靠腰椎前后位骨密度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的评价,需要结合腰椎骨矿物含量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腰椎侧位或股骨近端骨密度值综合考虑作出可靠的判断,降低骨质疏松的误诊、漏诊。

有研究发现,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骨密度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9]。体重指数是一个与遗传、运动、饮食等因素相关的指标,是一个影响骨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体重指数对骨密度的影响基本与体重一致,身高对骨密度的影响略小。Marinova等[10]认为体重或体重指数越高,低骨量或骨质疏松发生危险就越小,骨量异常主要发生在中、低体重指数者。体重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影响骨密度变化,体重是一种负荷因素,体重大者承受较大的负荷,促进骨组织吸收营养,有助于新骨形成,改善骨结构,提高骨强度和骨矿物含量,骨密度相应增加[11]。引起骨量丢失的因素众多,除了年龄、体重等因素外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2]:一是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分泌减少、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等;第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减肥节食、饮酒过度及户外活动减少等。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样本量偏少,存在着腰椎前后位骨密度检查受到腰椎疾病的影响;由于职业、居住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该研究对象不能完全代表一般人群。总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对男性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医师对骨质疏松的判断,减少患者医疗风险,更好地指导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

骨密度仪范文第7篇

关键词:超声骨密度仪;妊娠妇女;骨密度

妇女自妊娠开始,整个孕期妇女的内分泌代谢将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妇女孕期营养均衡,将导致骨钙不足,母体呈负钙状态。为了了解妊娠妇女骨密度的变化,以便临床及时合理的补充钙剂,奎屯市妇幼保健院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妊娠妇女孕期骨密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奎屯市妇幼保健院围产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妊娠妇女430例,均为单胎。年龄28~40岁,孕周8~15+6W,130例;16~27+5W,160例;28~36W,140例;为观察组。同期非妊娠妇女100例做对照组。两组妇女均无甲状腺、肝脏、肾脏疾病及消耗性疾病、无骨折及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未服用钙剂、六个月内无服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1.2方法 检测设备采用以色列-7000S平超声定量骨密度检测仪。按常规方法测定,由专人负责,仪器每天开机后进行校正,由同一有经验操作人员检测孕妇桡骨远端,根据仪器显示值分为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三种结果。见表1。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骨密度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3.1钙是人体骨骼发育的主要原料,正常情况下,整个孕期胎儿需从母体吸收30克左右的钙,而这其中80%是在中晚期积累的[1]。母体为了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及骨骼钙的需要,将大量钙主动转运给胎儿[1],孕期血容量增加、血钙稀释、尿钙排泄增加;雌激素对骨钙重吸收的抑制;现代女性偏食、不运动等;这些都是孕妇缺钙的原因。

3.2超声骨密度检测仪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孕期骨密度明显下降,且随着孕周增加。利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对孕妇 进行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及时了解母体缺钙情况,通过饮食及补钙,保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没有X线损害的危险,无创伤,无电离辐射,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孕妇易于接受,很值得临床推广。我国 营养学会建议自孕16W起每日摄入钙1000mg,至孕晚期增加至1500mg。多喝牛奶和奶制品,多吃含钙的食物,以补充妊娠期特殊的生理需要[2]。所以孕期应指导孕妇平衡膳食,适当运动,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孕妇营养,努力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5.

骨密度仪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骨密度 人工踝关节置换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踝关节置换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变。[方法]采用luner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以健侧和患侧术前bmd为对照,对6例(男5,女1)人工踝关节置换后6、12个月、2年和3年分别测量bmd改变和观察骨小梁生长情况。获得数据经sps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5~2年x线片显示骨小梁长入假体微孔,bmd术后第3年达到峰值,平均(1.155±0.210) g/cm2。术后6个月平均bmd(0.854±0.217) g/cm2,12个月(0.975±0.142) g/cm2,2年(0.956±0.213) g/cm2,3年(1.155±0.210) g/cm2,p<0.05。[结论]术后1.5~2年x线片示骨小梁出现、增加,并密集长入假体微孔,bmd逐年增高,第3年达到峰值[(平均1.155±0.210) g/cm2]。

【关键词】 骨密度 人工踝关节置换 双能x线骨密度仪

change regulative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fter total ankle arthroplasty: six cases results in connective three years

mao bin-yao, ying zhong-zhui, li xin-chun,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ffiliated ningbo first hospital,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ange regulatives of bm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after total ankle arthroplasty. [methods]from oct.1997 to dec.2004, the bmd of the subjects were measured to involve in the study.there were 6 cases (5 male, 1 female) with an average of 54.4 years old.their bmd of the subjects was measured by dex-a(lunar) at the tibia and talus of the ankle post-arthroplasty in 6 months, 12 months, 2 years and 3 years postoperatively. all data were saved in computer and 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aing spss 8.0 system in personal computer.[results]the bone trabecula growing into micropore coated of the prosthesis has been showed on radiograth post-surgeryat average period of 1.5 years to 2 years.in the third year itreached bone mass at the distal tibia and talus of the total ankle replacement, which mean bmd 0.854±0.217 at post operative 6 months, bmd 0.975±0.142 at post operative 12 months, bmd 0.956±0.213 at post operative 2 years, and 1.155±0.210 at 3 years (p<0.05). bmd reached peak bone mass at 3 years.[conclusion]bone trabecula growing into micropore coated of the ankle prosthesis has been showed on radiographat post operative average period 18 to 24 months. and bmd gradul increased in following three years period, and reached peak bone mass (mean 1.155+0.210) in the third year post-operatively.

key words: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total ankle replacement; dex-a

人工踝关节置换后有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研究文献甚少报告,获系统连续3年以上观察报告更少。笔者于1997年10月~2007年4月完成人工踝关节置换52例,利用lunar 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系统观察人工踝关节置换前、后踝关节胫、距骨的骨密度19例(踝)[1],但最终达到连续观察3年以上者仅6例(踝)。

1 一般资料和分组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38~64岁,平均54.4岁。疾病原因:6例都是踝部创伤后引起的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2~8年,服非甾体类镇痛药3个月~4年。职业:工人3例,经商2例,农民1例。

1.2 分组

健侧和患侧术前为对照侧,患踝和健侧踝关节胫、距骨术前1周内均测bmd,患侧胫、距骨按术后6、12个月、2年、3年分别测定bmd。在第4年获得复查测量6例中仅有2例。6例病人入选观察,具有:(1)术前、术后双踝测bmd;(2)术后均能正常步行、正常生活;(3)无踝部疼痛;(4)踝部假体无松动和影像学假体松动者;(5)单侧施术,健侧术前基本无痛。

1.3 观察方法

被检人安静平卧5 min后,扫描记录正位踝关节胫骨端以上3 cm 2区、距骨正位2区、侧位2区,避开假体(图1)电脑记录存档和将扫描结果打印彩图提交资料保管和被检人[2、3]。

采用lunar 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踝关节胫、距骨bmd。检测次数6~11次,平均8次,符合上述间隔时间要求者的检测数据方被录入[3]。

统计学处理:虽病例较少,资料有限,作者采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的统计学处理,按要求完成系统检测及3年观察6例,其中4年观察者只2例。t检验重点:①分析术侧bmd的渐增/减结果;②此结果与健侧bmd比较;③此结果与患侧术前bmd比较;④ 6例平均bmd结果与健侧比较。

2 结果

本组6例人工踝置换后胫距骨bmd随访结果(表1)显示:表1 6例人工踝置换后胫距骨bmd(g/cm2)3年改变(略)

(1)每例bmd几乎都依术后6、12个月、2年和3年渐进增加(p<0.05);

(2)术侧术前bmd比健侧bmd低,t检验p<0.05;

(3)5例术侧术前bmd比术侧术后6、12个月、2年和3年都高,p<0.05,其中5例术后患侧bmd超过术前;

(4)6例中除2例(例1、5)术后3年bmd超过术前术侧和健侧bmd外,余4例均未能超过术前术侧和健侧bmd,但均比较接近术前术侧和健侧(p<0.05)。

3 讨论

3.1 患侧踝关节胫距骨术前骨密度特点

本组病例均为创伤性踝关节炎,都忍痛或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坚持行走和工作2~5年以上[1、2]。因此,该踝关节与健侧相比虽有某种程度废用,但该关节的胫、距骨近关节部骨密度多趋高。本组健侧代偿行走负重较著,其bmd 0.869~1.064 g/cm2表明踝骨关节骨密度增高的影响。而术侧术前bmd (0.896±0.127~1.28±0.24) g/cm2表明术前骨关节炎bmd增高的倾向性明显,其中4例bmd比健侧高就表明了这种状况(图2)。本组6例都在术后即开始追踪观察1~3年中bmd改变。因此,可以视作人工踝关节置换后患足骨密度渐进性增加的一般规律。

本组病例在术后2周平足(0°位)在扶杖下行走,到6周依正常步态扶拐行走,12~14周弃拐行走,直到术后3个月才开始第1次bmd检查。因此,坚持患足在正确指导下的行走至关重要,是假体表面微孔内长入骨小梁,赖以生物锚固并延长假体在体内生存期的重要环节[3、4],也是第3代人工踝关节高成功率的关键。本组病例通过步态分析,达到了正常或接近正常步态周期[1]。

3.2 骨小梁长入与骨密度关系

本组病例通过术后x线复查,患侧踝关节正侧位,或其他特殊摄片位,发现在1.5~2年以上的胫、距骨假体的微孔侧常有密集骨小梁长入(图3)。这种骨小梁密集的x线特征,表明钛熔浆喷涂微孔和羟基磷灰石(ha)表面喷涂,形成对骨小梁长入的诱导力和促进作用[4、5],丰富的骨小梁长入是人工踝假体植入关节并获得运动稳定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第3代人工踝假体获得成功的重要佐证。在这种条件下,测量骨密度,无疑会获得预期的结果[5],正如本组6例结果。

术后踝关节胫距骨的bmd在运动中不断增加。本组的观察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3年为bmd渐进性增进期,并在第3年达到峰值。在第4年复查的bmd仅2例,其中1例(例3)与第3年的结果相近,另1例(例5)则从第3年的(0.980±0.21) g/cm2,至第4年上升到(1.020±0.22) g/cm2(p≤0.05)。因此,是否在第3年至第4年达到bmd的稳定峰值?有一点是可以大胆推定的,即第3、4年bmd已经非常接近峰值期。从上述有限的经验,笔者认为x线片上骨小梁的出现、增加直至高密度,与bmd的增加可能大致平行或接行。

【参考文献】

[1]毛宾尧,胡裕桐,应忠追,等.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05,11:819-821.

[2]毛宾尧,王岱生,沈是铭,等.髋部骨矿骨密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改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7:629-632.

[3]毛宾尧,主编.人工踝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95-406.

[4]zerahn b, kofoed h, borgwardt a. in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adjacent to hydroxyapatite coated ankle arthroplasty[j]. foot ankle int,2000,21:285-289.

骨密度仪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阿仑膦酸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因骨量低下,故微结构破坏,导致故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性的病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阿仑磷酸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减少钙的流失,成为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年龄72~93岁,平均年龄(80±5)岁。入选对象经意大利L`ACN集团生产的宇航员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BMD测定,其腰椎(L2~4)BMD低于峰值的25个标准差或以下。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肝、肾、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胃肠手术等病史,服用激素、钙片等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给药方法 ①治疗组:空腹服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美国默沙东公司 批号 100608)70 mg,每周一次,空腹服用,服药后05 h进食,禁止平卧。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1106148),早餐后05 h服药。②对照组:钙尔奇D(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 1106148),早餐后05 h服药。③疗程:观察12月。分别在治疗6月及12月检查一次腰椎、髋部的BMD,以腰椎(L2~4)BMD(g/cm2)为比较指标。

122 检测方法 使用意大利L`ACN集团生产的宇航员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治疗后6月及12月检查腰椎和髋部的BMD。

123 统计学方法 参数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前、治疗后6、12月腰椎(L2~4)BMD变化 详见表1。

22 安全性及耐受性 对阿仑膦酸钠耐受性较好,治疗组20例患者无中途退出现象,少数人出现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恶心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减少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这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系统功能逐渐开始衰退,这造成老年人活动量相对减少、体力减退、光照不足、胃肠道功能下降、吸收减少,机体钙、磷及维生素D吸收、合成减少,骨生长代谢受限,从而骨生长发生改变。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2]。本治疗观察对照组在服用钙尔奇D 6月和12月后,腰椎BMD有上升,但与治疗

--------------------------------------------------------------------------------

作者单位:214400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

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单纯用钙剂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存在不足。

阿仑膦酸钠是第3代双磷酸盐类,是目前最强的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对于骨吸收部位,特别是破骨细胞的作用部位具有较强的亲合性,能与破骨细胞结合,抑制其活性,而在降低破骨细胞活性的同时对成骨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能有效地降低骨转移,使骨形成超过骨吸收,从而使骨量增加,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缓解临床症状,预防骨折的目的,因此被较好地应用于临床[3]。

骨密度的测定是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4],双能骨密度仪性能先进,全自动化程度高,扫描时间短,辐射剂量极小,结果准确可靠,是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骨折危险性预测、骨量减少的监测,及治疗效果监测的最佳选择。

本研究通过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治疗6月及12月后用双能X骨密度仪检测BMD,腰椎BMD分别增加195%和280%,说明随着服药时间增加,腰椎BMD进行性增加。但是比FOSIT研究的阿仑膦酸钠治疗12月后患者BMD密度的平均增加量5%低,可能与选择的样本量不够有关。本研究也没有做其他指标的观察,故对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有一定局限性。

参 考 文 献

[1] 陈奇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治疗.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3):1720.

[2] 沈文远,张寿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质疏松27例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7):714.

[3] 邱贵兴,吴志宏,沈建雄,等阿仑膦酸钠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髋部骨折.中华外科杂志2004,42(6):347350.

骨密度仪范文第10篇

“人老先从腿上老”,这是人们的共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占社会人口比例越来越高,了解骨骼的健康情况,延缓骨骼衰老,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

人体的骨骼由于人种、种族、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70%~80%决定于遗传基因。骨骼也是一个从出生后不断发育、成长、新陈代谢和不断更新的器官。到30岁左右骨骼生长达到相对平衡,医学上把这个年龄段的骨量称之为峰值骨量,也有人比喻为“钙银行”储蓄的高峰期。尤其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以后,骨骼在不断衰老,每年丢失骨量约为1%;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弱,出现了快速骨丢失,有的年丢失率高达5%~8%;有些药物,如强的松、抗癫痫药、抗抑郁药等,长时间服用也会造成骨丢失,但这一点往往被医生和患者忽视。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是容易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最影响生活质量。有几种无创的方法可以测定骨密度,如超声骨密度(Qus)可测跟骨,定量CT可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可测腰椎、髋部和全身。其中DXA精确度高、扫描时间短、射线量低、重复性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问世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国际上大多数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上市前的临床观察都以DXA的数据为评判标准。我国2011年版的骨质疏松诊疗指南也强调应用DXA来诊断骨质疏松。虽然x光拍片较普及,但只有骨量丢失达30%以上时才能被发现,影响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要尽早了解骨骼健康状况,下面两个阶段可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

1.峰值骨量年龄,即20一30岁的年轻人因其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小、很少晒太阳和饮食结构不合理,更需要了解自己的骨骼状况。如果发现峰值骨量水平较低,应及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的调节。

2.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以及已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要及早对自己的骨骼进行评估,并且定期复查,了解骨骼丢失的速率和治疗效果的观察。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逐步提高骨量,避免发生首次骨折和再发骨折。

上一篇:密度计算范文 下一篇:海绵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