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行业范文

时间:2023-10-30 22:14:11

教育培训行业

教育培训行业篇1

[关键词]就业培训 德育教育

就业培训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以培养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的,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实现培训需求与培训资源的有效对接,它是为广大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而进行的一种培训。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但往往在培训教学中,只重视教学内容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对培训人员进行德育教育。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谈谈就业培训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就业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争取更好更长久的从业。常言道:做人有做人的标准,做事有做事的规矩。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特定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要有“热爱学生、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师德”,医生要有“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医德”,领导者要有“忠于国家、服务人民、公正廉洁的官德”。一个人获得就业,就意味着这个人对社会承担了一份责任,在履行责任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向社会索取生存的条件。有一部叫《微笑》的电影,其中一个情节令人非常感动,片中一位护士在上非典一线前,给男朋友打电话说:“我看到她们都报名,我也就报了,我真的好害怕,在报名前我想,我下辈子再也不当护士了,可现在,既然我选择了护士,我就必需要去,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每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要遵守那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如果在职业岗位上有不道德的行为或做出一些违背职业要求的事,轻的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大的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使自己失去工作。如胎儿的性别鉴定,我国法律上明文规定是非法的、禁止的,可还是有人为了获得暂时的个人私利,不遵守职业道德,私下为他人做鉴定。

二、就业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许多就业者没有成功就业,究其原因除了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外,关键的一点是许多就业者没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近年来,就业者在择业方面的观念虽然有了一定的变化,但还有一部分就业者择业观念滞后,如理想与现实错位、创业意识较差,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把知名企业、大公司、外资企业作为理想的择业目标,不屑于到基层、民营、私营,只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一味追求个人利益,重地位、重名誉,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二是有些就业者怀有寻求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对社会、对人生有着过多美好的向往,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处于一种被动等待的状态,把择业、就业过程简单化、理想化。三是就业者要客观勇敢的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抛弃“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择业观,树立动态的“终身”择业观。就业者可以先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就业者经过一定的职业调整,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工作、社会又能提供什么工作,做到个人理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就业者要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在职业选择活动中既要形成合理恰当的职业理想,又要根据现实情况,适应时展的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就业者要有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所具有的力量无处不在,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每件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就如小溪只能泛起小小的浪花,大海才能迸发出惊涛骇浪,个体置于团队,正如小溪置于大海,每个个体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跟同伴团结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如同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的道理。

一个企业,如让所有员工上下一条心,那么这个企业就能在某一领域独占鳌头,并不断做大做强。相反,一个团体,若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事,搞“窝里斗”,何来生机与活力,干事创业又从何谈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有自身的不足,虽说勤能补拙,然而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体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发挥各自的才干,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四、就业者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态度是消极的,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从前有位日本武士,有一次面对实力比他的军队强十倍的敌人,他想打赢这场硬仗,可他的部下却表示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打赢这场战争的前提是让战士们有信心。当他率领部队经过神庙时,他停了下来,说:“我们在神庙前用硬币问卜,如果硬币正面朝上,那就表示我们能赢,否则就输,那我们就马上撤退。”武士拿出硬币,当众投出,大家睁眼一看,正面朝上,大家欢呼起来,立刻充满勇气和信心。最后他们大获全胜,部下跪在地上说:“感谢神灵的帮助。”,这时武士拿出硬币让大家一看,原来硬币的两面都是正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也好、择业也好要有信心,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不能总把自己放在人生的背面。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可看到“青草池边处处花”,“百鸟枝头唱春山”;用悲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举目只是“黄梅时节家家雨”,低眉即听“风过芭蕉雨滴残”。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可在茫茫的夜空中读出星光的灿烂,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一个心态不正常的人只会让黑暗埋葬自己且越葬越深。

美国著名教育家海伦?凯勒是一个天生残疾的人,尽管双目失明但她没有自怨自弃,没有因为自身的残疾而选择人生的背面,也没有因为双眼看不见光明而选择黑暗,相反她选择了人生的正面,选择了希望与光明,最后成为一个著名的学者。所以说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会看遍天上胜景,览尽人间春色,走上自己的成功之路!

总之,就业培训是就业者岗前进行的一种特殊培训,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一些必要的德育教育,使就业者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能正确认识自已,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积极争取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岗位上发挥作用,用合格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身心体魄,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庆唐.劳动人事教育局.劳动就业概论.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

[2]任剑涛.国家公务员培训与监督司.公务员职业道德读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教育培训行业篇2

仔细观察这一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看到,投资界已将教育培训视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行业。当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日益增加的同时,许多人还面临学业竞争与职业挑战,于是纷纷通过参加各种课外辅导、教育培训来提升自己,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由此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旺盛增长态势。教育部今年8月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未来5到10年将达到5000亿元。

这一行业显然有着丰厚的经济利润。据透露,以中小学生“一对一”培训为例,费用根据年级、科目和课时数而定,年级越高,收费越高。一般小学生收费在每小时120元左右,高中生在240元左右。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费用只有四分之一是给老师的课时费,其余都被培训机构收入囊中。而面对职场人群的语言、技能等职业培训则收费更高,动辄就要几千元、上万元。

在丰厚利润驱动下,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越开越多,市场越来越火爆。有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教育培训机构近万家,仅北京地区,就有教育培训机构2500家左右,并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远远超过上千家的速度不断增长。此外,还有众多无证办学的“黑培训”藏身业内。疯狂扩张的背后,自然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即使知名机构,也存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虚假广告、过度宣传、盲目承诺、胡乱收费、卷款倒闭等乱象丛生。可见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也到了必须去除弊端的时候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起步时间短,发展速度过快,资金规模有限,进而运营不规范、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使得培训学员逐步沦为弱势群体。混乱的市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严重制约整个教育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

现在,教育培训行业需要朝着突破传统模式以治理乱象的方向迈出步伐,并需要这个市场的所有成员为此做出努力。一个值得关注的明显迹象是,博乐网等媒介,从教育类第三方信息提供商的角度,为教育机构和学习者两大群体,提供系统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深化”教育平台服务。新东方、尚德教育、安博教育等众多知名教育机构也参与了相关服务合作。

业内人士说,通过“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教育机构可获得更多的生源和更有效精准的营销推广;而个人学习用户则可通过分类、区域、价格等多维度,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和培训课程,并可以快捷的方式、优惠的价格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机构去学习。

在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中,学习者需要自己去网络上检索教育机构及课程信息,再报名付款,不仅浪费时间、效率低、精准性差,而且在学习费用和学习效果上也缺乏保障。“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则具有所谓“技术硬、资源广、服务细、数据大”四大优势,让客户觉得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类信息服务商该如何保证自己提供的海量信息数据全部为真实的情况?在与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前,信息服务商是否对这些机构的资质进行了全方位审核?甚至我们是否可以要求服务商通过“暗访”等形式,掌握合作机构的各项情况,为用户提供绝对真实全面、公开透明的信息,杜绝一切虚假和欺诈信息?

在盘点2012年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现状的时候,面对乱象,我们不能不警觉;面对转变,我们需要推崇和鼓励。同时我们也须呼吁有关部门强化行业监管力度。但市场的健康发展不能仅仅靠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其治本之道还依赖于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

面向市场开放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也就是所谓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的出现,正是市场自身调节机制作用的自动出现。虽然政府出台的政策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民办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但内部的残酷竞争更能让整个行业获得长久健康的发展。如果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能够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就会让那些不符合资质的培训机构被淘汰和抛弃。而有了面向市场的开放的网络教育培训平台,有了消费者的主动选择,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值得信任的品牌就应该可以确立起来。

但网上服务,正如C2C领域有淘宝,B2C领域有京东,细分到图书、服装、化妆品、婚庆、租房等各行各业,也都有优质企业产生,网上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是否也会遵循这个规律?网络教育在各细分领域出现优质企业的趋势正在形成。任何一个企业,当其在自己的领域形成了比较强的品牌认可度、汇聚了优质的资源,就会成为一定时期内的优质企业。优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就不能仅仅是以营利为目的,就不能为了取得高回报,便通过伪装、虚假宣传等手法一味追求营利,而忘记了教书育人的行业根本。

教育培训行业篇3

1.1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整体教育质量不高

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对英语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仅要求幼儿英语培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抓住幼儿的心理,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我国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存在师资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整体教育质量不高,不能保证从事幼儿英语教育事业师资水平。幼儿英语培训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未经专业训练,必然会降低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1.2幼儿英语培训行业的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

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低龄化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众多幼儿园纷纷开设了幼儿英语课程。但在繁荣的幼儿音乐教育事业背后,存在严重的单方面最求利益的问题,英语教育过程过分重视成效。家长和培训机构的功利化,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可能使孩子对英语学习产生地处心理,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1.3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中,品牌价值的形成对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当前尚未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英语培训机构缺少个性的培训理念,质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长久的经营目标的设定,导致幼儿英语培训机构的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影响力。

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前提及途径

2.1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前提

(1)更新幼儿英语教学方式

教学环境、手段、内容、目的、教师和幼儿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要素,英语教学方式的选取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使英语语言活动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使幼儿获取知识。在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借助教学手段进行调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由于幼儿学习群体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法应用上要突出乐趣的特点,寓教于乐,在多种游戏中渗透入英语知识点,鼓励孩子之间进行英语对话交流,创新单一的死板教学方法,保证教育效果。

(2)对幼儿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传统的幼儿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将学前实践课程、英语课程及教育课程综合起来,形成三维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能够为幼儿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演讲、观摩、听说练习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亲身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实现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幼儿的思考、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此外,还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借助学前模拟课堂,促进周边幼儿园的合作,交流经验,提升幼儿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

2.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途径

(1)打造培训品牌,形成定向式幼儿英语教学人才培养

我国幼儿英语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双语教师人才的短缺,高职院校在培养幼儿英语教学人才的过程中,应同英语培训机构或幼儿园签订人才培养计划,全面贯彻实施校企合作,学教交替的方式,使幼儿英语教学人才培养向着定向化的方向发展,将双语教育、幼儿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双语教师,扩大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的规模,形成品牌模式。

(2)教师岗位置换培训,顶岗支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与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应用教师岗位置换培训的方式,在幼儿园中设置适应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进行培训的岗位,加强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顶岗支教,深入到幼儿园内部,了解实际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在实习过程中提升师资水平。

(3)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同行业专家的合作,共同研究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实现同行业需求的对接,这就需要加强同企业、行业中专家的合作力度,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探索。基于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塑造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实施双语教师职能训练,对幼儿双语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和完善。针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将课程同实际教学工作整合为一体,使英语教育课程更加满足岗位的需求,实现与实际生活的接轨。

3结语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应意识到专职教育同区域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对接的重要意义,扩大研究范围和深度,更好的顺应区域幼儿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兼备艺术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师资团队,为幼儿教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保障。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同地区幼儿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力度,形成品牌观念,利用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教育培训行业篇4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思想观念

引言

伴随着我国农民工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已从2010年的24223万人增至2015年的27747万人,增加了352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从2010年的15335万人增至2015年的16884万人,增加了1549万人。不过,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总体偏低。缺乏技能,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不少农民工找不到称心的工作,企业也招不到有技能的农民工。为此,国家提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培训农民工2000万人次左右,基本消除新成长劳动力无技能上岗现象。事实上,近年来人社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已实施了一系列职业培训计划,如“春潮行动”“星火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成为农民工提升技能的“及时雨”。2014年、2015年这两年,全国培训农民工均超过2000万人次。具体到2100万人次的培训中,其中1000万人次左右,是农民工初级工培训,也就是由普通工人到技术工人的培训;另外1000万人次左右,是农民工在现岗位上,接受从初级工到中级工、高级工的培训;还有100万人次左右,主要是高级技能人才的培训。而随着城市的发展需求增大,建筑行业的迅猛崛起,农民工已经成为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行业民工使用现状尤为突出:①建筑业农民工短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据了解,大部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3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了项目用工总人数的90%左右,且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为初中文化。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大量减少,只占10%左右,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②技术工人(主要指模板工、钢筋工、砖抹工),经过技能培训,持有职业资格证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之和,只占总技工人数的5%,虽劳务队持有较多的职业资格证,但不是现场作业的工人。人、证不符。③安全意识淡薄。虽然总包单位对进场工人行了安全教育,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拴安全绳,不戴安全帽的工人比比皆是。④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架子工等)因劳动主管部门强制要求,持有操作证的占本工种的98%左右。而今,各建筑公司为满足施工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寻求开拓创新与农村建筑队签定劳务合同,以农村建筑队提供劳动力(包括技工、普工)来解决施工生产中劳动力的不足,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进入二十世纪末期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农民工在各大建筑公司所占有的比重愈见增大,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为公司不断创收增益的同时,受自身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文化素质、法律知识乃至于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加之现今的有关农民工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完善,因此,在安全文明施工中,很容易造成类如伤亡事故等诸多问题,而针对农民工这个庞大群体的一些基础教育培训也就很有必要。

1建筑公司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1.1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建筑公司的项目工程均通过劳务招标的方式将劳务工作分包给有资质的劳务公司完成。劳务公司的现场管理以及对民工的教育培训落实问题也就存在一些缺陷。在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落实上,部分项目部的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纸上,很难完成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一些安全知识考核也仅仅是靠民工之间相互抄写或完成,同时,各个工种之间的培训也未得到具体的细化,而是多个工种混合一起培训。这就造成了大多数没有掌握基本岗位知识和操作安全的农民工上岗。民工的教育培训仍停留在比较浅显、基础的层面上。1.2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民工受城乡管理的局限性,在思想上的小农意识很难转变过来,这也跟遗留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他们进入城市,对自身身份很难有一个转变,由于家庭条件等诸多因素,他们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出于这种原因,他们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很少与人沟通,对自身身份的转变很难有一种认同感,他们所关心的更倾向于眼前的工作和收益,极为容易忽视自身的长远发展。由于城乡生活水平差距的存在,民工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知识文化的需求不是特别需要,自身对培训重要性的认知欠缺,也就造成了民工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很高。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除去平时日常生活需要的开支后,于教育培训等方面支付能力有限,对于教育培训和知识的增长缺乏有效动力和积极性,因而他们很少愿意投入经费和时间去参加培训。1.3公司针对农民工培训的制度不完善。公司实行劳务分包制度,因此在各个项目的管理上略有欠缺,同时,公司也缺乏有效的针对农民工的管理制度和针对劳务分包单位的监督制度。对于公司而言,现有的师资水平有限、实训能力不强、实作设备较差,培训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教学大纲,使实际培训中授课时间、授课内容都没有达到有关要求,培训的效果不理想。这也给民工的教育培训带来了困难。现今,建筑行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承包工程后,再次将工程承包给劳务公司。对于劳务公司而言,它的直属管理层在承接到工程后往往是临时以“抓壮丁”的方式,招募农民工,在大致讲解一些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完全或大部分实行“放任制”,出于是临时组建的班组,加之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项目现场管理的松散和培训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劳务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出钱组织民工参加培训,即便是进行培训,也是以应付为主、草草了事。1.4公司对于民工用工信息和劳务公司公司信息缺乏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出于民工的流动性和管理制度的欠缺,公司尚未建立专门的针对民工用工信息的档案管理,这样就给公司发掘一些有长远眼光和发展前途民工进行人才储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针对劳务公司信息管理也存在缺陷,由于长期以来,公司跟一些固定劳务公司的合作模式,使得劳务公司在竞标工程承包时缺乏有效的竞争,这样就很难促进劳务公司为提高效益而提升自身人力资源的素质,很难促进他们对民工展开有效的基础和技能培训。1.5农民工正逐年减少。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相对来说比老一辈农民工所受的教育、学历要高一些,因建筑业劳动强度大,露天作业,属于脏、累、差、险的劳动密集性行业,其各种环境与制造业,服务业、电子业等相比有较大差别,他们的预期比长辈高,而吃苦耐劳的精神比长辈低,致使他们不愿意到建筑业工作。农民工文化素度较低,技能较低。一是大多数农民工对培训的认识不够,一部分农民工具有忙时务农,闲时务工的特点,使得一些农民工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培训;二是建筑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在建筑业中,部分岗位不需要多高的技能,所谓的技术工人也是靠在实际操作中,师傅带徒弟,亲戚老表相互传、帮、带中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参加培训;三是未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人可以随便在那个工地工作,与持有证书的工人领取一样的报酬,培训自己还要承担费用。而对于民工来说,他们进城务工不外乎是以挣钱为主。哪里价格给的高、哪里工资能按时拿到手就往哪里跑,形成了操作人员选择企业的局面,且流动性极大。没有稳定的一线操作队伍,以及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环境,不能完全达到按规定做而存在风险等因素,造成了管理难度加大,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针对以上情况,建筑公司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部分对策

2.1强化教育培训制度,在项目部认真落实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公司重视对新开工项目作业班组进行安全质量三级教育及民工班长安全技能培训,将安全宣传教育作为创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之中,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技术性农民工进行技能提升,并加强对农民工的引导,定期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对各个项目部进行安全质量教育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安全教育培训认真落实到位。同时,公司加强对各个项目(包括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技能考核,并进行认真监督和督促。通过定期进行项目施工、管理技能讲解,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培训,防火防盗、安全施工等有关法律法规培训,文明施工、保质保量以及定期举行特殊工种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方式,对农民工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坚决杜绝“混证上岗、人证不符合”现象的发生,力争做到“零事故”发生。而今,出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不平衡,扩大教育培训的受训面成为了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公司也在不断探寻,力争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使项目工程上所有农民工都能做到“懂安全、保安全、熟操作”,减少安全施工事故的发生。2.2针对农民工自身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文化素质、法律知识乃至于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欠缺,公司与各项目部负责人高度重视,通过集中办班、印发资料等方式,不断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生活发展能力。并对他们进行城市生活常识讲解,进一步引导农民工破除小农思想意识,逐步引导他们对自身长远发展的考虑,在不断地引导过程中使他们逐步形成与现代城市生活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身身份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使他们能自我融入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氛围中,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在项目上,公司也通过一系列的表彰,在对他们辛勤工作和劳动成果进行肯定的同时,不断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以及对公司的归属感。2.3对于公司,一方面要强化内部管理体制,尤其是进一步强化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监督,并制定合理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和工资标准,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根据具体需求和农民工现状,公司选择合理、合适的教学培训模式,制订了合理的教育培训规划,并确定一系列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按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分工种、分门别类,制订可行性较高的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费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使培训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采取“先工长——再班长——后推广”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受训面,全面提升受训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今,公司所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从各个项目部中不断挖掘表现优秀、技能突出、眼光长远的农民工,进行优秀技术工人人才储备,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公司在选择劳务公司和签订合同上可以对农民工持证上岗等有约定。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可以量体裁衣,因人制宜,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层次、技术水平、年龄结构等特点,将农民工按技术能力分为若干等级,技术等级与劳动报酬相挂钩。正确引导农民工有目标、有追求,从而提高内在需求,即改“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激发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是当考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民工参加劳动竞赛,在施工中不断提高技能,充分发挥农民工在推动项目施工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并鼓励农民工在施工中进行发明创造,保护其专利权。建筑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资本投入允许的条件下,在建筑工地建立和规范农民工学校,以建立一个帮助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的一个平台。并且通过创建农民工学校,能够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也能利用农民工学校这个平台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工丰富精神生活和拓宽知识面。通过对农民工持证上岗,参加技能培训等要求,以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技能培训要坚持以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同时要求劳务公司要拥有较固定的人员队伍,而人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不但能提高农民工收益,也能为劳务公司提高效益。同时,有条件的建筑公司内部可联合工会组织不断深入民工队伍进行关心慰问和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使他们在感受“来者有其尊,劳者有其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更感受到工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农民工是推动国有企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项目部联合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一视同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工作方针。要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政治上平等对待,经济上互利双赢,待遇上一视同仁,生活上共同关爱。通过农民工学校使他们接受新的技能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让农民工融入企业的生产、生活、管理各项工作之中,在施工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4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工用工信息档案和劳务公司档案,并建立一系列有效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劳务公司参与工程承包竞标所需要条件。要求农民工持证上岗,要求劳务公司优先使用经培训合格的农民工。公司通过劳务企业择优获得人力资源,并向劳务企业支付费用,同时在劳务企业内部及劳务企业之间形成竞争,促进劳务企业为提高效益而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素质。同时,这样也可以为公司发掘人才并进行储备提供一个借鉴的依据。现阶段以及将来农民工作为建筑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中的重要一员,受教育培训条件的欠缺,农民工的流动性以及知识文化水平的有限性等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农民工自身对培训重要性的认知欠缺、支付能力有限且缺乏有效动力,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所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公司针对民工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仍需要不断探索前进,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公司的发展壮大才会取得长远的进步。2.5解决农民工断层。首先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想法要求,对症下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按国家标准化文明工地施工,安全设施配套齐全,逐渐改善脏、累、差、险的工作环境。改善居住的条件,继续提高他们收入。

教育培训行业篇5

关健词:教育培训行业;关系营销;策略

一、关系营销的概念和原则

企业与消费者、分销商、供应商、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把核心放在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上,我们称这种营销活动为关系营销。关系营销的本质是在市场营销这个大环境中,与各关系方建立稳定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求彼此协调发展,因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1.主动沟通原则

在关系营销中,一切相关方必需主动进行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并积极为彼此解决问题,争取做到合作共赢。企业应建立完善顺畅的沟通渠道,使信息能准确、及时地传递给客户,同时应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不断对产品、服务或工作流程进行改进。

2.承诺信任原则

任何一笔成单交易背后都体现了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关系,企业承诺可以给客户提供好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客户也相信企业可以做好。正是这样的承诺和信任关系,才使得企业和客户的关系积极发展。作为企业本身,更要遵循谨慎原则,一些企业可能做不到的事儿,不要轻易做出承诺,做到言而有信,尊重客户的利益,争取彼此的关系稳定长久的发展下去。

3.互惠互利原则

企业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要将足够有价值的产品提供给客户,让客户真正有所收获,并愿意继续为企业的产品付费买单。当然企业在与客户合作关系维持期间也会获得相应的收入,赢得企业利益。

二、教育培训行业实施客户关系营销的可行性

1.口碑效应和趋众心理

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比较关注,当亲朋好友见面时,难免不了会谈到孩子的教育。教育行业的口碑效应就是这样在大众群体中传播的。由于重视,当人们在自己尝试去为孩子选择一家培训机构时,不会轻易做出决定,会咨询考虑身边人的建议和看法,以此来规避对金钱和时间成本的浪费。因此,在教育培训行业中,跟风趋众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在同一个培训机构中,不难发现好多学员都是同班同学关系,或者是同小区的上下楼的关系,原因就是最初有一两名同学或家长觉得某家培训机构不错,进而推荐给身边可能也有类似需求的家长的。

2.客户关系营销符合行业特质,成本低且效果佳

(1)从企业成本角度看:在互联网如此发达,信息传递如此快的社会,市场上存在着好多营销方式,各营销方式实施的过程都需要极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毫无疑问这推高了产品的成本。然而,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相较其他营销方式,关系营销成本低,一旦和客户建立良好的粘性关系,会使后续的营销变得愈加容易,进而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2)从营销效果角度看:好的客户关系能够促进客户对企业增值产品的消费,促进企业整体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口碑效应,增加企业的新客户;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现存问题并积极改正;有利于及时察觉客户真正的需求,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改进、升级和创新。

三、当前教育培训行业在实施客户关系营销时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程度低,无法达成高度客户满意

教育行业的使命主要是传递知识,家长都希望让孩子接收到很专业的知识。比如,硬件上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学场所是否规范、教学环境是否适宜;软件上的专业性体现在有没有经验十足的教师团队和专业性强的教案、有没有完善的教学保障服务系统等等。现存许多教育培训企业的专业化程度都比较低,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方面都跟不上。首先,企业应具有专业化的觉悟,从改善企业软硬件条件开始迈出专业化的步伐,提升客户体验,进而更好地发展与客户的关系,更好地实施客户关系营销。

2.定位不清晰

教育培训行业具有服务行业的特点,本质上属于服务行业,一般客户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认知也是以服务为主。但是很多教育培训企业片面强调教师能力和课程质量,不认为自己属于服务行业,常常抱以公立学校的心态与客户进行交流,造成服务上的大打折扣。以不重视和关注服务的心态去做服务行业,自然会困难重重。例如,有少许企业可能依赖一时的强大师资力量在小范围内取得了成就,但很难让整个企业获得巨大成功。还有一部分企业对自身产品定位不清晰,分不清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体,对客户提出的诉求不能有效把握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客户体验下降,同时使客户关系的维护变得愈发困难。

3.客户关系营销理念的认知存在问题

目前,教育培训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的客户关系营销都没有规范成型的发展状态。首先,企业管理者从思想上没有对关系营销做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客户关系营销理念。这可能与教育行业经营人员的构成有关,大多教育行业的经营管理者科班出身于教育学或与其相关专业,对管理方面的经验可能比较欠缺。一般认为,维护一个现有客户的成本仅仅是新签客户成本的八分之一,具体到教育行业,那就是使现有客户续费签约第二年课程的成本远远小于签约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因此,企业在将大量精力放到新签客户身上的同时,更应注重和维护好与老客户的关系,进而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其次,企业内部员工的客户关系营销意识不强。一方面,作为企业本身没有制定相关成型的战略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教学团队,大都保留着公立学校老师的作风习气,对学员和家长的服务意识不够强。

四、教育培训行业客户关系营销基本策略

1.树立客户关系营销的企业理念

企业应树立客户关系营销的经营理念,并将其在企业内部取得一致,上到管理层,下到一线的教师团队、销售团队、客服团队。只有企业上下协调一致,全员参与实施客户关系营销,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2.建立企业客户信息数据库

事先了解客户的一些基本信息为后续进行客户关系营销做了准备条件,因此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是很有必要的。客户信息要素的设置是建立数据库的核心。客户信息要素设置包括了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背景信息、客户特色信息。客户基本信息包含客户姓名(学员)、年龄、所在学校、年级、班级、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是企业从客户那里获取的初始信息。客户背景信息包括客户家庭及经济情况、家庭所在区域以及区域经济水平、家长职业及收入水平、家长文化背景等。客户特色信息主要指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禁忌等。此外,除了要设置好客户要素信息,还要注意对信息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避免出现由于信息不准确导致的客户满意度下降的状况。客户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还为后期构建客户模型提供了方便,这将益于企业更早地识别客户类型,进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营销手段,以期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发展客户关系

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客户数据的录入和完善更新,不断监测客户的变化情况,维护客户关系。具体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发展客户关系。(1)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必须不断地把优质的教学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提高企业对客户的价值,尽量满足客户提出的合理的需求,增加客户的满意度。(2)举办高附加值活动:比如可以在孩子学习期间设置开展两三次家庭教育讲座或公益课程,赠送给临近参加考试的孩子一些有价值的复习考试资料等。(3)感情维系:多与家长沟通,更好地维护稳定的客户关系。(4)管理口碑:口碑对教育培训行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点关注对群体影响力大的客户,同时也要注意维护一般客户的客户关系,减少关于企业负面口碑的传播。(5)树立公众形象。

4.危机管理和问题反馈机制

企业与客户交互过程中,客户可能会因对课程、教师或服务不满,进而产生投诉甚至退费的状况,出现关系危机。危机如果得不到企业重视,会逐渐造成口碑下降、进而导致客户流失。当出现危机关系时,要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并表达歉意,还可以采用赠送礼品、优惠等方式去弥补客户的损失,并承诺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充分表达企业解决问题的决心,赢得客户信任。此外,问题反馈机制的建立很有必要,及时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出处(是工作流程有问题还是管理的不足),并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成本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执行与否。

参考文献:

[1]阿姆斯特朗,科特勒.吕一林等译.市场营销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范秀成.关系营销理论及其应用[J].销售与市场,1994.

[3]刘卿.教育培训行业中的口碑营销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

教育培训行业篇6

关键词:建设行业;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F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89-02

一、继续教育培训机制

(一)树立正确的培训指导思想

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建设行业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主线,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建设人才队伍,加快职能转变,为服务民营企业和推动行业跨越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二)建立适应行业发展的培训机制

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行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培训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各项培训任务规范、有序、保质、保量,保证继续教育基地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各项培训制度建立和完善,制定长与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脱产与业余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年初拟定年度培训计划,年中严把教育培训计划的实施,年终进行总结,归纳成效,找出不足,不断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配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及时向政府人事部门报送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协助人事部门做好建设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二、适应行业特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一)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

1. 继续教育对象。建设行业涉及建筑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造价咨询、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房屋拆迁等。继续教育对象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建筑施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生产一线操作工人,以及具有相关执业资格的人员。根据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不同的培训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项目,加强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十分重要。

2. 继续教育内容。根据本行业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需要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的实际情况,对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使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提高业务技能、创造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训内容要适应当前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注重行业特点难点,依据行业岗位职责特点,与教育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在培训教育过程中,注意内容的统筹安排,各有特点。对专业技术人员着重学习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提高业务技能、创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更新和深化本专业的科学知识;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着重学习现代化行业管理知识和法规;对生产一线操作工人着重提高和强化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帮助掌握现代化的工艺方法与技术。

3.继续教育要点。主要围绕当前行业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环境保护、施工安全、施工技术和招标投标等领域的发展,紧跟行业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开设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业科目培训。同时,以行业难点为着眼点,推出一批创新攻关与培养训练相结合的研修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中高级研修班;并根据需求情况,有计划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推动区域间教育培训工作的交流。

4.继续教育形式。继续教育的形式应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原则,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实操式等,在创新培训方式上做到“三结合”,即:培训机制上要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相结合,培训内容上要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培训方式上要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等相结合,积极推广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现代培训手段,提高培训的信息化水平。针对建设行业从业人员人多面广、专业复杂的特点,灵活采取集中和分散、基地办学和企业办学、公共课和专业课、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为广大建设行业人员提供优质继续教育服务。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1.师资队伍管理,在自有专职教师的基础上,加大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工作,建立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聘请有较高理论水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和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教师。广泛吸纳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建设部、建筑科学研究所的高级专家,建筑施工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及业务骨干,确保提高培训的教学质量。

2.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创造条件给教师参加有关交流培训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水平。除参加人事部门的培训活动以外,还派出教师参加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如建造师继续教育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等。

3.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结合本基地实际,根据当前行业的发展动态,探讨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做好课题选用和教学组织工作,编写专业讲义和教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准确把握继续教育培训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民营企业继续教育

1.当前民营经济发达,建筑施工企业中民营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6%。要加强政策性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民营企业继续教育最大限度的支持,推进非公有制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有效服务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培训机构要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加快开发适合民营企业继续教育的班次与课件,采用弹性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方便非公有制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工作。

2.加大非公企业继续教育指导力度。加强对非公企业继续教育政策宣传和宏观指导,推动非公企业继续教育常态化发展。培训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建筑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协会、招投标协会等联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与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广泛、专业特色明显的优势,共同制定相关专业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加强行业特殊人才的培训,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面,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精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鼓励深入基层按需培训。继续教育基地要深入建筑施工企业了解培训需求,与企业现有的培训体系紧密结合,开发一批与企业关联性强、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课件,从一些大型知名企业中选聘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师资,围绕企业需求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按行业系统分类开展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四)建立继续教育评估制度

随着继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教育质量成为继续教育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开展的继续教育教学评估活动,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员对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授课教师、授课质量、学习成果、教学服务、办学设施以及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学员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水平,通过综合分析和考评,写出评估报告,提出建议,最后得出评估结果。另一种是采用调研访谈的方式,与相关单位和人员互相沟通反馈,提出发展和改进的建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设有专门的培训管理机构,评估大多以主管部门自上而下推动,即政府主导型的评估,办学方向和指导思想主要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办学机构的特点和优势没有体现,对教学质量关注不够,不能起到促进培训机构改进的作用。下一步必须根据行业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研究质量管理控制策略,建立适合本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评估体系,不断推进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迅猛发展,行业从业队伍迅速扩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何适应行业发展特点,做好行业新规范、新技术、新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应用,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实施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拓展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培训行业篇7

关键词:教育培训 学分制 考核管理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运行机制,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

由于学分制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规律,目前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均采用“学分制”,澳大利亚较早地把学分制引入成人教育领域。学分制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界广受重视,尤其在成人教育和干部培训的运用上呈现出一种重要的发展走向。

1.实行学分制考核管理的必要性

1.1实行学分制考核管理是解决当前企业干部培训存在问题,提高培训实效性的需要。学分制与以往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学分制变指令性为指导性来组织教学。学分制改变了过去严格教学计划的教学模式,而使学员在学习中更具有自主性与选择性,以确定学员学习主体地位的指导性教学组织方式,能较好的解决工学矛盾问题。二是学分制是学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自由选课,根据社会需求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自由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进程,是以一种灵活和具有弹性的制度来实施教学管理,更注重学员主体、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作用,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2实行学分制考核管理是发挥学分制考核管理优势,建立干部培训管理长效机制的需要。干部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变革,而且将会促进形成新的培训态势和运行机制。首先,学分制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它既保留了以往干部培训严格管理、保证质量的要求,又继承了学分制因材施教、机动灵活的优点。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培训对象除要学习必要的政治理论外,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去选修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其他课程,从而会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学员个性发展和自身发展,有助于干部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其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开放、竞争、自由特征会引导培训原创力不断提升,有利于发挥教师开发新课程的潜力,不断促进培训教学改革,改进培训方式,形成新的培训教学运行机制,切实提高培训效益。

再次,实行学年学分制,对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将学分考核与结果运用相结合,强化激励约束,对于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的长效机制,实现干部培训考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干部培训考核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2.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运行的原则

2.1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在大规模开展干部脱产培训的基础上,鼓励干部参加在职自学、学历教育、挂职锻炼、调查研究等活动,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

2.2按需培训与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培训。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分级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学分考核与结果运用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实行严格考核管理,逐步实现教育培训与干部奖惩的有机结合,把干部教育培训学分考核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年度考核、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之一。

3.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

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是实行学分制管理的重要前提。为了保证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的实施,真正实现学分制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3.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学分制管理理念,建立思想理念引导体系。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相对过去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有较大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复杂性,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要求,按照学分制的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和现代化。同时,必须树立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化、程序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手段,提升对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学籍管理等工作的管理水平。

3.2建立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涉及到教育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组织领导保障和制度保障。

首先,成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宏观管理。各基层单位成立相应的机构,从而建立起领导小组、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党组织“三位一体”的领导工作体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学分制管理工作合力。

3.3建立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的运作平台与制度体系。

(1)是建立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的运作平台。按照学分制管理统一的考核管理要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培训机构做好培训、记分考核、统计等管理工作,确保各级各类学分制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2)是要完善各项培训管理制度。例如要完善各类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和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健全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学分制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要着力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要求进行规划、量化,这样,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动力。

教育培训行业篇8

关键词:企业培训 中等职业教育 可行性 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致有“实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这些称谓,具有 以普通教育为基础、专业性、实践性、多样性、可变性等特点,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可以总结如下:⑴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主要途径。⑵中等职业教育优化了区域劳动力结构,提高了区域就业率。⑶职业教育的科技推广与辐射,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自90年代末以来,职业教育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快速发展的势头变缓。其突出表现为:

1.是生源质量滑坡,如1999年比1998年减少招生67万,2000年又比1999年减少90万,中职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1996年曾达到64.7%,而1999年却下降到53.4%,2000年到40%左右;

2.是资源流失严重,一批中专、技校,由于种种原因,体制转轨,不再继续招生,被改为他用。

3.中职教育办学模式没有职教特色。所谓办学模式,如何培养人才是其实质,是指根据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学制形式等主要特征划分的关于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运作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的教师中67.1%由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就任,8.7%由其他普通高校调入,22.2%是由企业调入,2%是由科研机构调入,在上岗前,这部分教师均缺乏应有的职业教育考核和培训。他们强烈的认同和模仿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理念。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4.中职教育教学脱离了突出技能训练原则,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公共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强调的教学。对于这些课程,学生早已不感兴趣,一是由于基础太差,再者也确实是没有什么兴趣,因此学生很难再学好了。一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的设置上,仍然是照搬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有些学校竟然也设立高考班,组织学生参加高考;在办学上,跟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原则相违背,理论与实践脱节,根本体现不出职教特点。当职业学校在办学上以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为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时,这无疑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异化,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的失败。

5.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是当前中等职业教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在目前整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种理想的教育主张在进入教育教学的实际时,无疑是困难的。这无疑是一个矛盾,是一个合理的悖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市场产生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必然需要大量的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人才,因此企业大学的建立是顺其自然的事。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资金本身就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根本没有过多的资金拿来建立企业大学,为企业培训所急需的人才,没有办法给企业注入鲜活的动力,这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就会遇到“瓶颈”。既然中小企业无法建立专属的企业大学,但中小企业又急需人才来发展,中小企业如何破除这个阻碍自己发展的“瓶颈”呢?

中小企业既然无能建立自己的专属的企业大学,那么,中小企业是否可以考虑与中职院校合作对员工开展培训。中职院校的师资可以为中小企业所需的人员提供理论的支持,而中小企业的场地、设备又可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实训条件。企业培训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使学校和企业形成有机的结合,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1.企业培训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可行性。

企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在培训目标上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设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规定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求,以便学生未来能适应企业的基本职业道德和素质的要求;企业为推动他们献身工作和企业的精神,往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员工培训方案,注意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中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共同关注的问题均是提高员工或未来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在教育或者培训内容上都注重实用性,希望提高学生或者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服务于工作, 直接有效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再次,单凭企业自身对培训进行操作,一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就需求大量资金,无法过多的拨出专项资金应用于培训,造成企业在培训方面资金缺乏,致使培训的效果不理想;二是企业缺乏专业的培训师,员工对于培训的积极性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训的效果却甚是难以令人满意。

2.企业培训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有利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伴随工业生产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同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企业培训的参与,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从而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学生的学习质量及就业率就会大幅提升。

其次,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基础和保障。而随着企业技术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速度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的实习实训实验场所和设备不可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校内建设所有专业实训需要的场所和设施是不可能的,这

需要企业培训的参与。企业培训参与在内,加强了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并且能够接触到一些先进的设备,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缩短了教材教授的内容,使教出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而且资源共享,不仅降低了学校自身的投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的学校更加需要的各个方面;企业就会更加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借助企业的优势教学资源来实施人才培养。

再次,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企业极希望完善自己本身的培训体系,但由于资金问题,中小企业不能建设自己的企业大学,无法建立一套自身的培训体系。那么,企业既然想用有限的资源来完善自己本身的培训体系,那么,企业唯有与中职学校建立联盟,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使企业能够拥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员工,降低了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企业培训参与到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来,不但能满足企业培训的要求,同时,依托学校专业人才集聚的智力和人才优势,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从而有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速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培养中等职业教师。企业可以聘请工程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又可以将学校的教师安排到企业现场去锻炼,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张佑林.《职业教育: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职业与教育》 2007年第19期

[2] 刘明.王城.《浅谈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科技资讯》 2008.4

上一篇:家政培训范文 下一篇:艺考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