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贸易术语范文

时间:2023-11-30 04:58:36

fob贸易术语

fob贸易术语篇1

[关键词] FOB保险运输船货衔接结算方式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一直是出口业务中被广泛采用的贸易术语。我国目前FOB条件下的贸易合同已达60%~70%,有些外资企业几乎达到80%,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服装业采用FOB出口的份额超过90%,其他产品的比例也在70%~80%。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有企业认为FOB术语赋予卖方的义务比较少,操作简单;二是前些年我国的海洋运输和保险事业不太发达,人们习惯于由国外的进口方办理运输和保险,最近几年,运费不断上涨,很多企业为了规避运价风险,往往乐于报FOB价;三是大多数外贸人士对海商法和海运规则惯例不熟悉,从而使得出口企业不愿意承担办理运输和保险的责任。然而,在近几年的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无单放货等海运欺诈案,这就迫使我国的出口企业重新认识出口中的风险规避问题,以及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加以规避这些潜在的风险。

一、FOB贸易术语下的保险的问题

根据《INTCTERMS 2000》的解释,使用FOB价格术语出口,由买方安排货物的运输和保险,并支付运费和保险费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均由买方承担。因此,卖方没有义务为货物办理保险。这种规定往往使外贸业务人员产生这样的理解,即在FOB条件下出口业务,卖方可以不必考虑为货物办理保险事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实际业务中,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要求卖方在履约的各个环节都要关注保险问题。FOB条件下,货物的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卖方需负责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全部风险,货物在由仓库至码头的运输过程中,在集装箱堆场或码头的仓储环节所发生的损失将全部由卖方负担。买方投保虽为“仓至仓”条款,但由于买方在货物装船前对货物不具有所有权,也就不具备可保利益,因此不能将保险单转让给卖方,所以卖方也无法成为保单的受让人,也就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而且,一般情况下买方是在接到卖方装船通知后为货物投保。在货物没有越过船舷前发生风险时,买方可能还没给货物投保。为此,在这种情况下,卖方一定要自行投保从仓库至装运港这一段距离的“路运险”,来规避可能发生的风险。

二、FOB贸易术语下的的运输方式的选择

FOB贸易术语要求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一般情况下,卖方负责将货物装到船上。从目前FOB的实际使用情况看,买方指定船公司的少,绝大部分是指定境外货运。对卖方来讲,在FOB价格术语下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货运人有可能遭受财货两空的风险。具体来说,这个环节容易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货代提单只能提供给卖方作结汇之用,它不是物权凭证,真正的物权凭证,船公司签发的提单掌握在货代手里,货物到达目的港后货代可以凭船公司提单把货提取出来,买方则不去银行赎单,使卖方货、单两空。因此,在FOB价格术语下,卖方应争取采用船公司提单取代货代提单,与货代公司相比,船公司大多信誉良好,即便有时凭担保将货放给客户,但一旦出现问题,会凭借其信誉与实力,妥善地处理纠纷。如果买方坚持要求卖方将货物交付给其指定的货代,卖方一定要提前对该货代在我国的代表机构做详细的资信调查,必要时可以要求买方提供相关的担保。

三、FOB条件下的船货衔接的问题

FOB 价条件下由买方租船或订舱,而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装运期内将货物备妥装船,往往产生船货衔接不好的问题。比如买方延迟派船,或因各种情况导致装船期延迟,船名变更;在船公司舱位紧张的情况下,还有可能订不到舱。这样会使卖方增加仓储等费用的支出,或因此而使卖方迟收货款造成利息损失。另外,在FOB术语下,即使卖方已将货物备妥,买方为其利益着想,也可能以订不到合适的船为借口进行拖延,导致卖方不能在L/C规定的装运期内将货物装船,取得单据进行议付,使得L/C过期失效,而卖方除了将货物贬值和不能及时卖出的损失外,还要增加装运港的仓储费损失,尤其是鲜活和季节性商品损失就更为惨重。对于卖方来说如果备货时间仓促,或船公司在装运港的航次少,无法将货物在指定日期装上指定的船只,则卖方就要承担由此造成的空舱费或滞期费。如果使用的是信用证结算方式,延误装期还需买方申请改证,遇上市场发生变化,对方不改证,则很可能货款无法收回。而且,在FOB条件下,由于是买方与承运人联系派船的,货物一旦装船,卖方想要在运输途中或目的地转卖货物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会颇费周折。由于信息传递延迟和不完全,还有众多意外情况,因此在FOB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风险只有靠卖方自己尽量减小。在签订FOB合同后,卖方应该争取自己办理托运手续,以便卖方对货物了解和控制。如若不行,卖方应注意买方资信,要求买方所派船只是信誉良好的。另外,还应在合同中订明买方在派船前应电告买方船只、船籍、所属船公司等详细情况,以我方确认为准。并在合同中说明由于买方的原因延误了装船,由买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卖方因此的损失,直至解除合同。

四、FOB条件下的结算方式

在任何一种价格术语下,对卖方最为有利的付款方式当然是收款后发货,如T/T方式。但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卖方不在付款方式上做出一定的让步的话,就很难争取到客户的订单。如果客户的信誉良好,可以考虑采取托收方式。如果对客户的资信情况并不十分清楚而又不得不采取托收方式时,为了货物的安全,保障我方利益,我方可以考虑另加保“卖方利益险”。投保后,万一货物遇险,买方未投保又不付款赎单时,可由我方自己的保险公司索赔。一般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实务中,FOB术语出口采用L/C方式进行交易,毕竟银行信用要比商业信用更为可靠。但L/C方式本身也存在不利于卖方在FOB术语下及时议付结汇的风险。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船货不能衔接时给卖方带来的麻烦。FOB术语的主要特点就是买方负责租船订舱,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船日或时期将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只上,如果采取L/C方式收款,卖方需取得船方的清洁装船提单,然后开具汇票连同单据交议付行结汇。但实际业务中往往难做到船货一致,卖方有时为了保证单证一致、尽快交单结汇,往往“预借提单”或“倒签提单”,这可能为以后买方拒付货款或提出索赔埋下隐患。L/C付款方式的繁琐程序及开证费也使买方更乐于接受汇付和托收等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付款方式。从外贸实践来看,采用托收等商业信用方式是国际货款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国际贸易结算中,L/C的使用率已降至16%,在发达国家甚至已降至10%以下。欧美国家使用商业信用比例高,但坏账率却很低,其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都是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来消除商业信用风险。目前,在这些国家比较流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国际保理业务。国际保理业务是一种基于商业信用的综合性财务服务,它可以切实解决买方市场中通行的信用销售(赊销)给卖方带来的流动资金周转和买方的信用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推出了国际保理业务。我国出口企业应尽快熟悉这种风险防范措施的功能及实施程序。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想尽可能降低FOB合同的风险,必须在保险、付款方式和装运条件等合同条款做出充分的考虑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全面熟悉和理解《INTCTERMS 2000》有关FOB价格术语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合同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机地运用各种保险险种、付款方式和装运条件,来保证FOB出口合同顺利执行、安全收汇。

fob贸易术语篇2

关键词: 发货人;控制权;诉权

一、引言

FOB术语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的缩写,意思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FOB是海上运输最早出现的国际贸易术语,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贸易术语之一,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1]。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外贸企业开始大量地使用FOB形式做出口贸易,但是与此同时,境外一些不法的买方勾结境外的无船承运人和货运无单放货,使得我国卖方被骗钱货两空的事件屡有发生。出口FOB诈骗导致了我国大量海运运费的流失,同时由于保险和运费都在境外进行结算,还导致了我国保险和税收的减少。在此情况下,对于FOB下货方(卖方)权益的保护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FOB术语下的诈骗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FOB术语下的诈骗

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总则2000》的规定,FOB术语中买卖双方承担的主要责任、风险和费用等如下:

卖方:(1)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证或者相等效力的电子单证;(2)自负费用以及风险办理出口货物许可证以及其他货物的出口手续,交纳出口捐税和费用;(3)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依照港口惯例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且给买方以充分的通知;(4)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和费用。

买方:(1)支付货款并且接受卖方提供的交货凭证或者相等的电子单证;(2)自负费用以及风险取得进口许可证,办理进口手续,交纳进口的各种捐税和费用;(3)自费租船并且将船名、交货地点、时间给与卖方以充分的通知;(4)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后的风险和费用。

根据FOB术语,由买方负责租船和对货物进行保险,因此买方是与承运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的人;而卖方则是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运输的发货人。根据我国《海商法》第42条的规定,托运人包括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的缔约托运人和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的交货托运人,这两类人都可以成为托运人,在CIF术语下,托运人只有一方,即与承运人订立货物运输合同的卖方;而在FOB术语下,托运人存在两方:缔约托运人(买方)和交货托运人(卖方)。国外买方通常在信用证中要求卖方提交的提单要以买方作为托运人(Shipper),即使卖方审单时发现这一问题,但由于与承运人订立运输合同的是买方,再修改信用证又要增加费用开支和延误装期,所以,卖方一般会同意此类安排。而有意进行欺诈的买方在租船时就开始物色承运人,一般是境外的无船承运人。买方指定的无船承运人与我国的卖方联络,卖方作为托运人将货物交给该无船承运人,然后由该无船承运人向卖方出具并且签发无船承运人提单。无船承运人获得货物后,自己再以托运人的身份将这批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船舶或者事先已经定下舱位的船只进行运输,并且获得实际承运人签发的海运提单。无船承运人在获得海运提单后,并不交给无船承运人在目的港的,而是直接交给买方,这样买方根本无须到银行付款赎单,就可以直接利用手中的海运提单将货物提走。而卖方在结汇不成的情况下,凭借手中的无船承运人提单向无船承运人索要货物时,无船承运人早已溜之大吉。卖方在此时一般会寻找实际承运人来试图挽回经济损失,但是由于卖方与实际承运人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海运提单上的托运人并不是国际贸易中的卖方,因而一般卖方是无法从实际承运人那里得到赔偿的,最终卖方只能面临财货两空的结局。这是FOB术语下买方进行诈骗的比较典型的形式[2]。

(二)FOB术语在我国得以广泛使用的原因

既然FOB存在着较高的诈骗风险,那么为什么在我国出口做FOB还呈上升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对外贸易实行的是国家统制政策,除少数三资企业外,外贸经营权局限于中央和省市级的专业外贸公司,直到80年代末才扩大到市、县级外贸公司和重点生产企业。当时我国的航运市场还没有对外开放,中远开航的远洋干线船远不能适应对外运输的需要,大量出口货物必须通过香港中转。国家为保护国轮和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出口做CIF、进口做FOB,这成为当时对外贸易洽谈运输条款的准则。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航运市场以来,各外资班轮公司纷纷抢滩中国的主要沿海港口,特别是上海港。外资船公司的进入,为国外买家指定船公司提供了条件。同时三资企业蓬勃发展,一些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也被赋予进出口经营权,我国已不再是专业外贸公司一统天下的局面,而是形成了大经贸的格局。加之国际贸易也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出口做CIF除国有企业有一定的传统影响外,其他企业是随行就市,使出口FOB的货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

随着境外船公司进军中国航运市场,境外货运也蜂涌而入。境外货运的活跃,使我国出口做FOB指定的货量急剧上升,加之1997年以来班轮公司屡屡涨价,使原来略有盈利的运费支出变为无利甚至反亏,部分外资业务人员为规避运价风险,主动做FOB。因此近几年来出口做FOB的货量连连飚升,有些外资企业几乎达到80%以上,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

二、对发货人地位的国际法律规制

FOB下的卖方实际上是货物的托运人,具体而言,是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的发货人。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新近审议的《运输法公约草案》第1条第(i)款的规定,发货人是“将货物交给承运人或一个履约方加以运输的人。”对比《汉堡规制》第1条第3款对“托运人”下的定义:“托运人为其本人或以其名义或代其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任何人。” 《运输法公约草案》中的“发货人”相当于《汉堡规则》中的第二类托运人——交货托运人。因此要研究发货人的法律地位,当然离不开研究交货托运人的法律地位。

(一)现行三公约对交货托运人的法律规制

fob贸易术语篇3

(一)保险范围问题

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在巴黎召开《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010) (以下简称新《通则》)全球会,其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对外贸易一线人员应该学习并掌握新《通则》。根据新《通则》,在FOB条件下,买方负责安排货物的运输与保险,并支付运费和保险费,卖方负责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虽然买方有时会办理“仓至仓”保险,但是由于买方在货物装船前对货物没有所有权,因此不能将保险单转让给卖方作为保单受让人。

(二)船货衔接的风险

在FOB下,根据新《通则》的规定,买方必须负责租船订舱,并将船名和装船时间通知卖方,而卖方必须负责在合同规定的装船期和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但是,如果买方所派船只因故不能按时到达,或者买方由于订舱不易或市场行情变动,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拖延甚至不派船接货等情况,卖方会因此增加仓储等费用。即使卖方把货物及时装船,由于时间延后,信用证遭到拒付的风险也随之增大。

(三)国外买方指定境外货运人的风险

境外一些不法买方运用种种手段勾结境外的无船承运人和货运人,甚至以国内承运人为幌子,会通过签发无船承运人提单骗取卖方货物。虽然卖方可以基于买卖合同追讨自身合法权益提出诉讼,但此做法效果普遍较差:1、如果卖方到买方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哪怕最后能胜诉,耗力耗财耗时对于卖方来说机会成本未免过大;2、如果双方约定依据我国合同法,判决的执行也是一个难题。

(四) 提单填写不当的风险

在FOB下,部分国外买方常在信用证中要求卖方提交的提单以买方作为托运人。其实这种做法会增加卖方的收汇风险。买方在提单中以托运人名义指示承运人将货物交给他指定收货人。卖方在表面上虽控制着作为物权凭证的提单,但货物却可能已被买方指定的收货人提走。在指示提单中,承运人签发提单后肯定要将提单交给卖方,以便其办理结汇手续,这样卖方既可以作为受益人结汇又可以作为托运人背书。但是如果把买方的名称填写在提单托运人一栏内,而又由卖方作为托运人背书,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并无错误。但根据UCP600的规定,只负有在表面上审查单据的义务的银行一旦发现提单上作为托运人进行背书的第一背书人名称跟提单正面托运人一栏内填写的名称不对应,肯定会以单据本身有疑点为由拒收单据。

(五)FOB下结算方式选择的风险

电汇(T/T)由于交款迅速,能够节约出口方的精力,并可及时收到货款,而在外贸业务中广泛使用。在实际上,买方采用T/T预付全款所承受的风险过大,所以卖方与买方在支付方式上难以取得共识。另外广为采用的30% deposit, balance by T/T after receipt of B/L copy,风险同样存在。如果买方对货物的需求发生变化的话,即使我方拿到了30%预付款,也不一定可以弥补在交易中的损失,对于专门定制产品更甚。

信用证(L/C)支付方式由于建立在银行信用基础上,故较易被卖方所接受。在合同规定以信用证方式支付时,买方开来的信用证中规定提单要注明托运人为买方。卖方在审证时即使发现这一问题,但出于时间和金钱方面的考虑也可能忽略。但卖方结汇时,银行会出于单证有不符点,拒付并退单。

二、 FOB下卖方防范风险的相关对策

(一)理清保险范围

卖方应考虑到风险的无处不在而应自行为运往装运港的货物进行投保。

(二)处理好船货衔接问题

卖方应争取自行办理托运手续,以便了解和控制货物动态。如若不行,卖方应注意买方资信,同时还应在合同中列明买方应在派船前电告卖方船名、船籍、所属船公司等详细信息,并以卖方确认为准。在合同中,还应明确若由于买方原因延误船期,由买方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卖方由此造成的损失,直至解除合同或有权代买方租船装运。

(三)避免货物人引起的问题

若买方选择船公司而非货代安排运输,卖方应只接受信誉好的船公司。若买方坚持指定境外货代,那么卖方对货代的信誉要进行严格审查,同时要求其国内的合法人或无船承运人出具保函,承诺被指定境外货代安排运输的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必须凭信用证项下银行流转的正本提单放货,否则要承担无单放货的赔偿责任。

(四) 处理好代表物权凭证的提单

使用“记名提单”不仅会引起因对方无单提货而导致的风险,而且会阻碍发货人因故要将货物转运或委托第三方提货。在L/C支付条件下,使用船公司的海运提单应以卖方为托运人的指示提单。

(五) 提高防范风险意识

fob贸易术语篇4

关键词:FOB;FCA;风险;博弈论

引言

贸易术语,表示价格构成和交货条件,规定了买卖双方关于运输、保险、进出口清关手续等由哪一方承担的问题。根据国际商会20世纪90年代末对40多个国家的调查统计,按使用的频繁程度,FOB排在第一位,但采用此术语出口商却频频面临众多风险,造成巨大损失。于是很多学者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比较分析FOB和FCA的利弊,并得出FCA更为有利的结论。本文将对FOB和FCA提出博弈论模型分析。

一、FOB与FCA的风险成本分析

(一)卖方选取FOB面临的风险成本:1、货物由仓至港口越过船舷前损毁灭失的风险。卖方为此需要为货物额外购买保险;2、货物运至港口与买方派来的船只衔接风险。若一方未按时抵达港口,提前或滞后都会使卖方面临货物延误交付的灭失风险和额外仓储费用。3、买方与货代及船公司勾结,无单放货,造成货款两空的风险。4、结算方式使用不当,无法取得货款的风险。

(二)卖方选取FCA面临的风险成本:1、货物由买方仓库运至交货地点路程中的损毁灭失风险。2、货物不能按时交付的风险。FCA术语下运输方式虽然多样,但除交货地点在卖方所在地外,其余交货地点至卖方仓库这段距离的运输仍由卖方负责,但不负责卸货。3、货物控制权风险。由于卖方不控制运输,因此承运人与卖方间没有运输合同,不存在合作关系。一旦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买方出现任何问题不能履行合同,卖方无权在运输途中采取转卖等补救措施来支配货物。4、与FOB术语相同,若结算方式使用不当,无法取得货款。

二、博弈论矩阵分析

学者沈钦钦(2011)指出,完全信息博弈分析需要通过战略式表达,战略式表述给出:

一般用G={ S1,…,Si,…,Sn;v1, v2,…, vn}表示战略式博弈。比如,两个寡头产量博弈中,企业是参与者;企业的战略由于产量不同而变化,即产量是企业的战略空间;所产生的利润是博弈中的支付,则该博弈的战略式表述为:

(一)博弈的参与人集合:i∈T,T=(1,2, …,n)

(二)每个参与人的策略空间Si,i=1,2,…,n

(三)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Vi(S1, …,Si,…,Sn)

在静态合作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中,假设参与者只有出口企业和外商,双方有限理性且充分合作,掌握完全信息,就双方间贸易合同采用FOB还是FCA展开博弈。若双方采用FOB,假设外商的收益为R,成本为M;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为Q,风险成本为T,外贸业务成本为0,收入为R。若采用FCA,外商的收益为R,成本为N;出口企业交易成本为Q,风险成本为S,外贸业务成本为0,收入为R。若双方谈判失败,未达成一致,则收益均为0。则该报以的战略表达式的各个因素可表示为:

1、博弈的参与人:出口企业、外商。

2、每个参与人的策略空间:FOB,FCA。

3、每个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双方采用FOB时,出口企业的支付函数为R-Q-T,外商的支付函数为R-M;双方采用FCA时,出口企业的支付函数为R-Q-S,外商的支付函数为R-N。据此可构建出该博弈模型如下:

根据表1及成本分析可以看出,FOB和FCA的成本差异在于T与S的关系。FOB的风险成本T=a+U,U= b+c+d;FCA的风险成本S=a’+U’,U’= b’+c’+d’。现对各参数进行分析:假设该出口企业仓库距其所在城市港口的直线距离为L,该段风险成本即为L,港口至越过船舷的直线距离为l,该段风险成本即为l;若选择FOB,则出口企业需承担整段L路程上的风险;若采用FCA,在内陆完成交货,则卖方距交货地点的直线距离为nL(0

a= L+ l,a’= nL (0a’,因此T> S。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出口企业选择FOB的收益低于FCA,即R-Q-T

外商的成本虽因采用FCA后要承担部分内陆运输的运费,即N>M,成本略有增加,但对于控制整个运输的外商来说,该部分内陆运费较全程运费可忽略不计,即N≌M。综上,采用FCA的博弈结果对出口商更加有利,对外商来说FOB和FCA的收益近似相同。因此双方博弈的结果是采用FCA术语。

吴汉嵩(2006)描述了一个著名案例:2002年5月,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与日本某商社磋商一笔出口100吨矿产品金属硅的出口业务。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日方公司提出采用FCA,货物交给日方公司驻广州办事处的代表(收货人)。但中方公司的业务员因对从未采用过的FCA不熟悉,不同意日方提议,坚持采用FOB,而且FCA是日方公司提出的,为稳妥起见,不敢使用。结果双方签订合同时采用的价格条件是FOB天津,总价值12万美元。该货物在办理短途运输过程中,被大雨淋湿,到天津港时,由于货物淋湿不敢装船,只好晒干后再装船,结果错过装运期。该公司只好与日方公司协商延长信用证的有效期和装运期,日方公司则要求降价5%,否则不但不延长信用证的有效期,而且还要进行索赔。中方公司不得不同意日方公司的要求,降价5%,结果造成了损失。

本案中若该企业听从日方建议,改用FCA,则无需将货物运至天津港,只在指定内陆交货地完成交货义务,就可以避免案中产生的损失。在博弈论证中,双方采用FOB不出意外完成交易后,则卖方可忽略未成交前存在的风险成本T≌0,获得预期的收益R-Q。由于卖方选择FOB后出现问题,风险成本被扩大,一方面包括损失的5%货款,另一方面承担装货滞期费、信用证延期费、改单费、日方索赔等费用U,即T’=12*(1-5%)+U。若卖方听取日本公司建议采用FCA(指定内陆地点),并为货物购买保险,则可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将货物运至天津港装上船这段路程的风险成本,即S < T’。由此案例也可以看出卖方采用FOB的支付函数R-Q-T’远小于采用FCA的支付函数R-Q-S。因此该公司应引以为戒,不可墨守成规,一味地执着于惯用的FOB,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有利于自己的贸易术语。(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成都道支行)

参考文献:

[1] 王成林.出口贸易中FOB和FCA贸易术语的风险分析[J].经济师,2005,(12):31-32

[2] 吴汉嵩.FOB和FCA贸易术语的比较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6,(4):61-62

[3] 薛源.浅析FCA贸易术语下卖方风险[J].现代商业,2012,(11):109-109

[4] 沈钦钦.我国出口企业贸易术语选择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fob贸易术语篇5

关键词:《2000通则》;国际贸易术语;报关;海外运输;运输保险

1 国际贸易术语比较解析

1.1 《2000通则》贸易术语归类解析

为了便于使初学者理解和记忆,下面从容易记错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类解析:(1)贸易术语后面跟随的地点或港口位于出口方国家的有exw、fca、fob、fas,后面跟随的地点或港口位于进口方国家的有贸易术语有cfr、cif、cpt、cip、des、deq、ddu、ddp,后随买卖双方国家接壤地的有daf;(2)国际保险手续办理及费用由出口方承担的有cif、cip、des、deq、ddu、ddp,国际保险手续办理及费用由进口方承担的有exw、fca、fob、fas、cfr;(3)只有exw贸易术语条件下出口手续的办理及费用由买方承担,只有ddp易术语条件下进口手续的办理及费用由卖方承担;(4)国际货物运输风险转移界限位于出口国家的贸易术语有exw、fca、fob、fas、cfr、cif、cpt、cip,而des、deq、ddu、ddp贸易术语条件下国际货物运输风险转移界限位于进口国家。

1.2 常用国际贸易术语比较解析

[jp3]为了加深外贸人员对贸易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实践中准确应用,下面就易弄混淆的贸易术语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jp]

(1)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的比较。

在传统国际货物买卖中,fob、cfr和cif是最为常用的贸易术语,有必要加以重点理解和掌握。①三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属于装运合同,只要出口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要求的货物装上船,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都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货物风险都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三种贸易术语的主要不同点:cfr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正常运费,fob贸易术语条件下由买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一切运费;fob和cfr贸易术语条件下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涉及保险的内容由买方办理保险并缴纳保险费,保险和卖方没有关系,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在过贸易合同中涉及到保险条款,由卖方办理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但保险具有代办的性质;fob术语后接卖方装运港名称,而cfr和cif术语接买方目的港名称。

(2) fca、cip和cpt三种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三种贸易术语是fob、cfr和cif的延伸,在现今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成为新兴的主要国际贸易术语。①三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适用任何运输方式;都属于装运合同,只要出口人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要求的货物交与承运人,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风险转移都是在货物交与承运人控制后 ;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通知;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三种贸易术语的主要不同点: cip和cpt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正常运费,fca贸易术语条件下由买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一切运费;fca 和cpt贸易术语条件下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涉及保险的内容由买方办理保险并缴纳保险费,保险和卖方没有关系。而cip贸易术语条件下在过贸易合同中涉及到保险条款,由卖方办理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但保险具有代办的性质;fca术语后接卖方国家国内某的或港口,而cip和cpt术语后接买方国家国内某的或港口。

(3) fob、cfr、cif和fca、cip、cpt两组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组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贸易术语,在有一些内容相似的情况下,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异,需要引起重视。①两组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是象征性交货,即只要出口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置于承运人控制之下,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通知;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两组贸易术语的不同点: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前三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而三种贸易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尽相同。前三种贸易种术语货物风险转移界限是转运港船舷,而后三种贸易术语货物风险转移是货物置于承运人控制之下;运输单据是否是物权凭证不同。前三种贸易术语条件下的海运提单是物权凭证,而后三种贸易术语条件下的运输单据不一定是物权凭证。使用的结算方式不尽相同。前三种贸易术语既适合采用托收有适合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而后三种贸易术语不适合采用托收结算方式。[jp]

(4) exw和fca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个贸易术语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太大关系,但如果fca后跟的交货地点刚好选择在卖方工厂时,该如何区分它们,成为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下面以exw和fca工厂为例进行比较。①两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是象征性交货;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买方自己办理海外运输的手续并承担相应费用;买方自己办理海外保险的手续并承担相应保险费,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涉及保险条款,保险和卖方没有关系。②两种贸易术语的不同点:卖方装货责任不同。exw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只需在工厂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置于承运人的控制之下即完成交货义务,而fca工厂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要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装到买方派来的运输工具上并承担装货费用才算完成交货义务;出口手续办理的责任不同。exw贸易术语条件下有买方负责出口手续的办理并承担有关费用,而fca工厂贸易术语条件出口手续的办理及有关费用有卖方承担。[jp]

(5) fob和fas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个贸易术语很是接近,但也有细微的区别,下面进行简单介绍以帮组读者加以理解。①两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属于装运合同,只要出口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要求的货物装上船,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通知;都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两种贸易术语的不同点: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同。fob贸易术语条件下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装运港的船舷,而fas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只要将符合合同和要求的货物置于装运港的船边就算完成交货的义务,货物风险也随之发生转移;装船费用不同。fob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可能负责装船并承担相应费用(如fobst),而fas卖方不用承担装船费用。

(6) cif和des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个贸易术语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太大关系,但有些人还是容易混要。①两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都适合于海运或内河运输。②两种贸易术语的不同点:交货性质不同。cif贸易术语是象征性交货,而des贸易术语是实际交货;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货风险的转移是装运港的船舷,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货物的风险是在目的港的船上有卖方转移给买方;海外保险的性质不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的保险具有代办的性质,若将来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货物的损失,有买方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的保险是卖方实实在在为自己投的,若将来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货物的损失,有卖方向保险公司索赔,合买方无关;海外运费承担不尽相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只承担海外正常运费,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不但要承担海外正常运费还要承担有可能发生的额外运输费用(如拖船费等);卸船费用的承担不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不用承担卸船费用,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有可能承担卸船费用(如cif liner terms)。

2 国际贸易术语的正确应用

2.1 影响贸易术语选用的主要因素

(1)国际市场行情。贸易术语也是进出口企业争取客户的重要手段;(2)运输和保险条件。如果有足够的能力安排运输事宜,在能争取最低运费的情况下,争取采用自行安排和运输方式相吻合的贸易术语;(3)通关手续。负责通关工作的一方必须对有关国家通关工作的政策规定、手续和费用负担等事宜详细了解,如果没有能力完成此项工作,应尽量选用其他的术语;(4)结算方式。采用托收方式结算时不适合使用des、deq、ddu、ddp等实际交货术语,cif、cfr、fob、fas等术语可与托收及或信用证结算方式结合使用;(5)运输贸易国的外汇管制和政府干预。

2.2 国际贸易术语的正确应用

(1)考虑到报关、风险与保险、运输方式、汇率变动等因素,出口方选用国际贸易术语应按cip—cif—cpt—cfr—fca—fas—fob的顺序进行。因为如果出口方选用cif、cip、cfr、cpt贸易术语时,安排运输和保险事宜由出口商负责,出口商可选择熟悉的本国船舶装载、向本国保险公司投保。这样有利于出口商随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可有效避免骗取出口方货物的行为发生。

但当运价有上涨趋势、对海外运输业务办理不熟悉、本币有升值趋势时,出口商宜选用fob、fca、fas术语。当运价有下跌趋势、对海外运输业务熟悉、精于运价及保险费的计算、本币有贬值趋势、本国保险费率较低廉时,出口商宜选用cif、cfr、cpt、cip术语。

(2)考虑到报关、风险与保险、运输方式、汇率变动等因素,进口方选用国际贸易术语应按fob—fas—fca—cfr—cpt—cif —cip的顺序进行,因为如果安排运输和保险事宜由进口商负责,进口商可以选择熟悉的本国船舶装载、向本国保险公司投保。这样就可随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有效避免承运人和出口方合谋,在运输途中将货物倒卖,骗取货款的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于宝麟.如何在教学中巧解贸易术语[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4):118119.

[2]张璐,贸易术语选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257258.

[3]陈媛媛.国际贸易术语、运输条款与保险条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1314.

[4]杜庭旭.浅析进口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及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8,(6):6466.

[5]陈晓梅.贸易术语选择的恰当性与贸易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9,(5):5557.

fob贸易术语篇6

关键词:《2000通则》;国际贸易术语;报关;海外运输;运输保险

1 国际贸易术语比较解析

1.1 《2000通则》贸易术语归类解析

为了便于使初学者理解和记忆,下面从容易记错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归类解析:(1)贸易术语后面跟随的地点或港口位于出口方国家的有EXW、FCA、FOB、FAS,后面跟随的地点或港口位于进口方国家的有贸易术语有CFR、CIF、CPT、CIP、DES、DEQ、DDU、DDP,后随买卖双方国家接壤地的有DAF;(2)国际保险手续办理及费用由出口方承担的有CIF、CIP、DES、DEQ、DDU、DDP,国际保险手续办理及费用由进口方承担的有EXW、FCA、FOB、FAS、CFR;(3)只有EXW贸易术语条件下出口手续的办理及费用由买方承担,只有DDP易术语条件下进口手续的办理及费用由卖方承担;(4)国际货物运输风险转移界限位于出口国家的贸易术语有EXW、FCA、FOB、FAS、CFR、CIF、CPT、CIP,而DES、DEQ、DDU、DDP贸易术语条件下国际货物运输风险转移界限位于进口国家。

1.2 常用国际贸易术语比较解析

[JP3]为了加深外贸人员对贸易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实践中准确应用,下面就易弄混淆的贸易术语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JP]

(1)FOB、CFR和CIF三种贸易术语的比较。

在传统国际货物买卖中,FOB、CFR和CIF是最为常用的贸易术语,有必要加以重点理解和掌握。①三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属于装运合同,只要出口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要求的货物装上船,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都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货物风险都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卖方转移到买方;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三种贸易术语的主要不同点:CFR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正常运费,FOB贸易术语条件下由买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一切运费;FOB和CFR贸易术语条件下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涉及保险的内容由买方办理保险并缴纳保险费,保险和卖方没有关系,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在过贸易合同中涉及到保险条款,由卖方办理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但保险具有代办的性质;FOB术语后接卖方装运港名称,而CFR和CIF术语接买方目的港名称。

(2) FCA、CIP和CPT三种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三种贸易术语是FOB、CFR和CIF的延伸,在现今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成为新兴的主要国际贸易术语。①三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适用任何运输方式;都属于装运合同,只要出口人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要求的货物交与承运人,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风险转移都是在货物交与承运人控制后 ;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通知;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三种贸易术语的主要不同点: CIP和CPT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正常运费,FCA贸易术语条件下由买方办理海外运输手续并承担一切运费;FCA 和CPT贸易术语条件下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涉及保险的内容由买方办理保险并缴纳保险费,保险和卖方没有关系。而CIP贸易术语条件下在过贸易合同中涉及到保险条款,由卖方办理保险手续并支付保险费,但保险具有代办的性质;FCA术语后接卖方国家国内某的或港口,而CIP和CPT术语后接买方国家国内某的或港口。

(3) FOB、CFR、CIF和FCA、CIP、CPT两组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组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贸易术语,在有一些内容相似的情况下,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异,需要引起重视。①两组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是象征性交货,即只要出口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置于承运人控制之下,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通知;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两组贸易术语的不同点: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前三种贸易术语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而三种贸易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尽相同。前三种贸易种术语货物风险转移界限是转运港船舷,而后三种贸易术语货物风险转移是货物置于承运人控制之下;运输单据是否是物权凭证不同。前三种贸易术语条件下的海运提单是物权凭证,而后三种贸易术语条件下的运输单据不一定是物权凭证。使用的结算方式不尽相同。前三种贸易术语既适合采用托收有适合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而后三种贸易术语不适合采用托收结算方式。[JP]

(4) EXW和FCA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个贸易术语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太大关系,但如果FCA后跟的交货地点刚好选择在卖方工厂时,该如何区分它们,成为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下面以EXW和FCA工厂为例进行比较。①两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是象征性交货;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买方自己办理海外运输的手续并承担相应费用;买方自己办理海外保险的手续并承担相应保险费,在国际贸易合同中不涉及保险条款,保险和卖方没有关系。②两种贸易术语的不同点:卖方装货责任不同。EXW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只需在工厂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置于承运人的控制之下即完成交货义务,而FCA工厂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要将符合合同要求的货物装到买方派来的运输工具上并承担装货费用才算完成交货义务;出口手续办理的责任不同。EXW贸易术语条件下有买方负责出口手续的办理并承担有关费用,而FCA工厂贸易术语条件出口手续的办理及有关费用有卖方承担。[JP]

(5) FOB和FAS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个贸易术语很是接近,但也有细微的区别,下面进行简单介绍以帮组读者加以理解。①两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都属于装运合同,只要出口方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将符合要求的货物装上船,提交符合要求的货运单据就履行了合同的义务;都要及时向买方发出已交货通知;都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卖方都要承担交货前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国内运费、国内保险费等)。②两种贸易术语的不同点: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同。FOB贸易术语条件下货物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装运港的船舷,而FAS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只要将符合合同和要求的货物置于装运港的船边就算完成交货的义务,货物风险也随之发生转移;装船费用不同。FOB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可能负责装船并承担相应费用(如FOBST),而FAS卖方不用承担装船费用。

(6) CIF和DES贸易术语的比较。

这两个贸易术语表面上看好像没有太大关系,但有些人还是容易混要。①两种贸易术语的相同点:卖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出口手续,买方自己承担相应费用及风险办理进口手续;都适合于海运或内河运输。②两种贸易术语的不同点:交货性质不同。CIF贸易术语是象征性交货,而DES贸易术语是实际交货;风险转移的界限不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货风险的转移是装运港的船舷,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货物的风险是在目的港的船上有卖方转移给买方;海外保险的性质不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的保险具有代办的性质,若将来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货物的损失,有买方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的保险是卖方实实在在为自己投的,若将来在运输途中发生保险事故造成货物的损失,有卖方向保险公司索赔,合买方无关;海外运费承担不尽相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只承担海外正常运费,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不但要承担海外正常运费还要承担有可能发生的额外运输费用(如拖船费等);卸船费用的承担不同。DES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不用承担卸船费用,而CIF贸易术语条件下卖方有可能承担卸船费用(如CIF Liner Terms)。

2 国际贸易术语的正确应用

2.1 影响贸易术语选用的主要因素

(1)国际市场行情。贸易术语也是进出口企业争取客户的重要手段;(2)运输和保险条件。如果有足够的能力安排运输事宜,在能争取最低运费的情况下,争取采用自行安排和运输方式相吻合的贸易术语;(3)通关手续。负责通关工作的一方必须对有关国家通关工作的政策规定、手续和费用负担等事宜详细了解,如果没有能力完成此项工作,应尽量选用其他的术语;(4)结算方式。采用托收方式结算时不适合使用DES、DEQ、DDU、DDP等实际交货术语,CIF、CFR、FOB、FAS等术语可与托收及或信用证结算方式结合使用;(5)运输贸易国的外汇管制和政府干预。

2.2 国际贸易术语的正确应用

(1)考虑到报关、风险与保险、运输方式、汇率变动等因素,出口方选用国际贸易术语应按CIP—CIF—CPT—CFR—FCA—FAS—FOB的顺序进行。因为如果出口方选用CIF、CIP、CFR、CPT贸易术语时,安排运输和保险事宜由出口商负责,出口商可选择熟悉的本国船舶装载、向本国保险公司投保。这样有利于出口商随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可有效避免骗取出口方货物的行为发生。

但当运价有上涨趋势、对海外运输业务办理不熟悉、本币有升值趋势时,出口商宜选用FOB、FCA、FAS术语。当运价有下跌趋势、对海外运输业务熟悉、精于运价及保险费的计算、本币有贬值趋势、本国保险费率较低廉时,出口商宜选用CIF、CFR、CPT、CIP术语。

(2)考虑到报关、风险与保险、运输方式、汇率变动等因素,进口方选用国际贸易术语应按FOB—FAS—FCA—CFR—CPT—CIF —CIP的顺序进行,因为如果安排运输和保险事宜由进口商负责,进口商可以选择熟悉的本国船舶装载、向本国保险公司投保。这样就可随时了解货物运输情况,有效避免承运人和出口方合谋,在运输途中将货物倒卖,骗取货款的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于宝麟.如何在教学中巧解贸易术语[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4):118119.

[2]张璐,贸易术语选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257258.

[3]陈媛媛.国际贸易术语、运输条款与保险条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1314.

[4]杜庭旭.浅析进口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及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8,(6):6466.

[5]陈晓梅.贸易术语选择的恰当性与贸易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9,(5):5557.

fob贸易术语篇7

关键词: 贸易术语;国际惯例

中图分类号: G613.2

1 国际惯例及其版本

目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有三种:一是《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二是《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三是国际商会所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在不同的国际惯例中,有些贸易术语的表示方法是相同的,但各自的含义、规定却有所不同。比如FOB,在《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中都有这个贸易术语,但其解释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的解释是“在运输工具上交货”,而后者的解释是“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因此,在贸易合同中必须注明所采用的贸易术语属于哪个国际惯例。否则,有可能使合同难以履行。

另外,适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时,还应注明所使用的版本。国际商会在上个世纪末对《通则》进行了最后一次修订和补充,其中带有实质性内容的变动涉及三种术语,FCA、FAS、DEQ,并于2000年1月1日起颁布生效。实务中,应尽可能地采用《2000年通则》,以适应时展之需要。合同中要明确采用这一版本,如注明“CIF INCOTERMS 2000”等。否则可能因为双方使用不同的版本,对各自的权利义务的理解不一致而引起纠纷。

2 货物的性质及特点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品种很多,不同类别的货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在运输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故安排运输的难易不同,运费开支大小也有差异。而且成交量的大小,也直接涉及到安排运输的难度和经济上是否划算。

如果货物需要特定的运输工具,如性质特殊的商品、危险品,而出口企业无法完成时,宜选用F组术语,交由进口商负责安排运输。如果成交量太小而又无班轮直达运输时,负责安排运输的一方则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并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最好选用由对方负责安排运输的术语。

3 运输因素

3.1 地理条件

进出口双方在考虑贸易术语的选择时还不能忽略自身的地理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贸易术语的使用有其自身规范。适用于水上运输的贸易术语后往往跟的是港口名称,不能为内陆城市,如FOB加德满都或CIF满洲里可能造成合同履行受阻。

实务中,由于各国港口装卸条件不同,运费水平也不一样,有些港口还有一些习惯做法,所以选择贸易术语时,应考虑好国外装卸条件和港口惯例。一般来说,进口货物时,若国外装运港的条件较差,费用较高,则可考虑选用CIF或CFR,若采用FOB术语时,则应争取采用FOBS或FOBT,以便由对方承担装船费用;出口货物时,若目的港条件较差,费用较高,则可考虑用FOB,若选用CIF或CFR,则应争取选用其变形CIF Ex Ships Hold或CFR Ex Ships Hold,以便由买方承担卸货费用。

3.2 运输成本的控制

货物的运费是商品价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宗货物,其运费在价格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因此选用贸易术语时,应考虑货物经由路线的运费收取情况和运费变动趋势。

如果进出口双方中的一方有足够的能力安排运输事宜,且经济上又比较划算,在能争取最低运费的情况下,可争取采用自行安排运输的贸易术语。

3.3 贸易术语的变形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到贸易术语的变形。在《2000年通则》中,对贸易术语变形的形式未作出具体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买卖双方已形成了一些常用的贸易术语变形,特别是FOB、CIF和CFR术语。

进出口商应明确贸易术语变形只在租船运输方式下使用,不宜在班轮运输下采用。其中,FOB贸易术语变形是为了解决装船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在上述FOB的四个变形中,前两个由买方承担装船费,后两个由卖方来承担;贸易术语变形是为了解决卸船费用由谁承担的问题,在CIF(CFR)的四个变形中,只有第二个是由买方承担卸船费,剩下的三个全由卖方承担。所以,我方在进口时采用FOB术语,应尽量采用FOBS和FOBT,在出口时采有CIF(CFR)术语,应尽量采用CIF(CFR) Ex Ship ’s Hold。

4 风险因素

4.1 违约风险

选择贸易术语应考虑到客户的资信状况。不同的贸易术语对买卖双方的风险是不同的,良好的资信状况是保证按时正常收汇的前提条件,对于资信不好的客户,尽量避免使用FOB条件出口。少数外商与承运人勾结,采用承运人先无单放货,后宣告破产的伎俩骗取我方货物的案件曾屡有发生,使我出口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4.2 船货衔接的风险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到船货的顺利衔接及货物的安全。出口时宜采用C组的贸易术语,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是由我出口商与承运人或其人签订运输合同,这样便于我方根据自己组织货源的情况及时办理租船订舱,尤其采用CIF或CIP时,在出口方负责的国内运输中遇到风险时可获得保险索赔。

4.3 运输途中的风险

国际贸易中,货物一般要经过长途运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特别是当遇到战争或遭遇人为障碍与破坏的时期和地区,运输中的风险更大。实务中,应考虑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运输路线的风险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贸易术语。出口时应谨慎选用D组术语,进口时谨慎选择EXW术语。

5 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2000年通则》的13种国际贸易术语中,有些是卖方负责保险手续的办理和保险费用的缴纳,有些则是由买方负责;有些是由卖方办理货物运输并承担运费,有些则由买方办理。各国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的运输业和保险业,无不鼓励本国进口采用FOB和FCA术语,出口采用CIF和CIP术语。我国入世以来,服务行业也逐渐对外开放,本国的运输业和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所以,我国进出口商在选用贸易术语时,出于发展本国的运输业和保险业的考虑,应力争进口采用F组的贸易术语,甚至EXW,出口宜采用CIF和CIP术语,甚至D组术语。对于我方出口采用CFR和CPT术语,因为保险由对方办理,但运输合同由我方与承运人或其人签订,故可以发展我国的运输业。选择在我国投保的贸易术语可以增加保险收入,而且一旦发生贸易纠纷,解决起来对我方也会比较有利。

6 与结算方式的搭配

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考虑到支付方式的选择。严格地说,只有F组和C组的贸易术语才适合信用证的结算方式。因为信用证处理的是纯单据。而在EXW术语下,卖方没有提示运输单据的义务,信用证失去了处理的对象;在D组的术语中,卖方若仅提示运输单据,并不能证明其履行义务完成,卖方还需把货物运往目的地,即交单还需交货,在这种条件下使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会导致与信用证规定的买卖双方应的义务发生矛盾;对于C组和D组的术语,因为卖方向买方提示有关单据后,责任即告终结,这正好与信用证的规定相吻合。

在不同的支付方式下选好合适的贸易术语,还有利于资金的融通和周转。比如,若使用的是远期信用证或远期付款交单,我方是买方的话,宜采用CIF或CIP术语,因运费由卖方负担,而买方付款却是远期,有利于资金的融通;若使用的是即期信用证或即期付款交单,我方是买方的话,宜使用FOB术语,因运费到付,买方可以减少开证金额和费用。另一方面,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用CFR或CIF术语对卖方有利。因为由卖方租船订舱(或),可及时将货物装运,以便迅速押汇加快资金周转,如果采用FOB术语,若是买方指定船舶迟到,将严重影响卖方的资金周转,同时会加重利息包租负担。

7 进出口手续的办理难度

在国际贸易中,办理货物的通关手续是进出口双方的重要责任。通常由进口商负责进口通关,出口商负责出口通关。但是按照《2000通则》的规定,EXW术语进出口通关工作都由进口商负责,而DDP术语项下进出口通关工作都由出口商负责。所以,当选用这两个术语时,负责通关工作的一方必须对对方国家通关工作的政策规定、手续和费用负担等事宜详细了解,如果没有能力完成此项工作,应尽量选用其他的术语,例如,进口商可将EXW改为FCA。

8 政府政策和习惯做法

在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的航运与保险业,节省运费、保险费的支出,无不鼓励其商人原则上进口采用FOB条件,出口采用CIF条件。多数发展中国家甚至以立法的形式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应考虑双方国家的政策。一般做法是,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口宜采用CFR或CIF术语,进口采用FOB术语。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可采用FOB或CFR术语,进口则采用CFR或CIF术语。

另外,某些国家和地区有使用某种贸易术语的习惯做法,例如美国习惯采用FOB术语,中东地区的国家则习惯采用CFR术语。为了保证顺利成交,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尊重对方的贸易习惯。

参考文献

[1]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大鹏.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3).

[3]冯智慧.透析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J].北方经贸,2005,(3).

[4]马艳华.试论贸易术语的正确使用[J].商场现代化,2006.

fob贸易术语篇8

如果把互联网比喻成抹平世界的“推土机”,那么在“推土机”工作之前,集装箱其实已经把世界连接在了一起。集装箱的标准化带来了运输效率的提升和运输费用的下降,使得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快速而低廉地运送到“门到门”有需求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改变外贸进出口商固守FOB术语的现状尤为迫切,本文在与FOB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进出口商选用FCA术语的优势。本文认为,在集装箱运输方式下,采用FCA术语货物可在出口国任何地点交承运人,并能实现交货点和风险点同时转移,具有比采用FOB术语更多的优势。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集装箱运输方式因其“可以在发货人仓库装货,中途无需从箱内取出重新装卸,而是直接运到收货人仓库卸货”的“门到门”集合化运输特点,使得货物的运输过程安全、便捷。发展至今,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国际货物运输已进入“集装箱时代”。

在集装箱运输方式下,如果是整柜,运输服务提供商直接安排集装箱到工厂的仓库装货,卖方就此履行了交货义务;即使是拼箱,卖方也只需将货物运输到集装箱货运站交给运输服务提供商装柜,完成交货。货交承运人的FCA术语与集装箱运输方式高度吻合,使卖方只需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或其他人,而无需将交货地点固定在装运港(PORT OF LOADING)船上;对于买方来说,因为集装箱运输所提供的“门到门”服务,FCA术语下办理进口运输手续也并不比FOB 复杂。而采用FOB术语因只能适合水运、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点在装运港船上,将集装箱“门到门”的运输分割为“启运地仓库到装运港、装运港到目的港、目的港到收货人仓库”三段,增加了货物交接过程中风险点和费用点,加大了外贸合同履行的成本,特别是现在有很多集装箱货物在抵达目的港后还要继续采用铁路或公路运输才能到达买方的指定地点,采用FOB术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然而在业务实践中,进出口商由于长期形成的只采用FOB术语的习惯做法以及对FCA术语认识的不足,往往不加区分地采用只适合水运的FOB术语,带来很多的不便或纠纷。根据国际商会20世纪90年代对40多个国家的调查统计,FOB在使用频率上超过了40%,排在第一位;2009年,我国对外贸企业使用价格术语的调查结果显示,FOB术语的使用比例为33.94%;据国际船东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80%以上的进口方首选FOB实施货物的海洋运输。这一运输方式变革和固守FOB术语的矛盾,往往会给进出口双方带来额外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

二、出口商选用FCA的优势

(一)降低出口商因船货衔接所带来的风险

在集装箱运输中,如果采用FOB术语,即使出口商在工厂仓库或者集装箱货运站已经将货物交给承运人,但从仓库或者集装箱货运点至装运港船上的这一过程中的风险仍然由出口商承担,只有集装箱全部运到船上之后风险才转移给进口商。这就造成FOB条件交货点与风险点分离,出口商在已经无法控制货物运输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可预期的风险和费用。

案例一:2009年9月,东阳卓越贸易有限公司和日本K进出口有限公司签订了以FOB为价格条件的销售合同。两个月后卖方完成备货,在工厂将货物装箱并交给货运运往装运港。但在运往装运港的途中,由于下雨路滑再加上司机疲劳驾驶,集装箱车翻车,导致所载的部分货物损失;离装运期很近,来不及重新补齐货物,于是因短装卖方向买方支付了大笔违约金。本案中,卖方在工厂仓库已经将货物交给货运,但工厂仓库到装运货船上的风险和费用仍由卖方承担;如果采用FCA术语,卖方就可以在工厂完成交货,同时运输风险和费用随着货交承运人转移给买方,也就避免了卖方不可预期的各种风险。

(二)减轻出口商交货过程中的损失

从集装箱“门到门”运输被分割为进出口双方分别负责的情况来看,在FOB条件下,船货衔接中货物和船只同时到达装运港的可能性很小,往往是出口商先将货物从工厂运往装运港等待接货船舶,但进口商由于自身经营、价格变动、市场变动等原因,不租船订舱或者拖延派船接货,这样极易给出口商带来额外的风险和损失。

案例二:2006年10月,福建省C公司与阿根廷D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200万美元的FOB大豆出口合同。合同规定“买方需于2007年2月派船到漳州港接货,若在此期限内不能派船到漳州港接货,卖方同意保留30天,但期间产生的仓储、利息、保险等一切费用皆由买方负担。”2007年2月16日卖方已备妥货物并运往漳州港,但直至3月28日买方仍未派船。于是卖方向买方提出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但买方在没有与卖方进行任何联系的情况下,5月16日接货船只才抵达漳州港。卖方拒绝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买方则以未订到船只为由拒绝赔偿损失。其实,买方是因为大豆市场价格波动,边观望边派船接货,而导致卖方白白将货物从工厂运到漳州港,并产生高额的仓储费。最后,双方和解不能诉至厦门海事法院。厦门海事法院经取证调查,认为买方确实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派船接货,因此判决卖方有权拒绝交货,并提出赔偿请求,但最终卖方也没能获得应得的所有赔偿。本案如果选用FCA术语,卖方就可以让货物在工厂仓库等待买方接货,至少可以不用损失从工厂仓库到装运港的运输费用。

三、进口商选用FCA的优势

(一)有利于进口商规划跨国运输

FOB条件下出口商的交货点在装运港船上,这就意味着进口商从货物装上船之后才能控制货物的运输,降低了其对跨国运输规划的积极性。而随着现代物流业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集装箱运输方式下多式联运的发展,FCA条件进口商办理货物运输并不比FOB复杂,还能够提前掌控货物、了解货物出口国内运输和原产地信息,有更大的空间来选择运输服务提供商、加强跨国物流的可见性和运输流程的合规性;考虑到FOB中进出口双方在船货衔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FCA还往往能减少进口商在物流总成本和关税方面的支出。

案例三:2013年12月初,上海A外贸公司与其英国零售进口商TESCO签订了2014年1月底前出货10个40高柜自行车零部件的季度销售合同,合同采用FOB术语成交,买方先预付30%货款、剩余70%等货物检验合格后支付,由买方指定货代负责运输。到1月10日货物经检验合格,全部运到货代的仓库等待装船,卖方也收讫了全额货款。但临近春节、舱位紧张,买方一直订舱无果,致使货物春节后(2月初)才发出。由于FOB术语下,卖方需要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前的费用,因此货代向卖方收取了货物滞留的一万余元仓储费。经与买方交涉,因货等船导致FOB条件下买方的风险前移,该费用应由买方承担。买方承认了船货衔接工作中的失误,认可费用应由其承担,但由于买方从其财务系统中很难支付额外仓储费,承诺在其后续订单中补偿,卖方也考虑到长期合作向货代垫付了此笔费用。本案例中,TESCO作为A公司的大客户,双方长期合作,卖方产品质量稳定、买方货款支付及时,但由于10个柜子的货物从工厂仓库到装运港船上的运输被分割成两段、买卖双方分别负责,双方由于船货衔接点P的时间差产生了一万余元仓储费。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如果采用FCA报价,从点Q到点P出口国内运输的费用不含在报价中,此案例中FCA价<FOB价,因此进口方TESCO在进口结关时FCA价关税支付<FOB价关税支付。

从案例三可以看出,选用FCA进口商能完整享受集装箱运输方式的“门到门”服务,减少跨国运输的风险点和费用点,还能提前控制货物,全程规划跨国运输路线并能降低进口关税。

(二)实现货运保险仓至仓的覆盖

按国际贸易中的惯常做法,海运货物投保“一切险”。根据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1982年1月1日修订)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际保险条款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1981年1月1日修订),“一切险”的责任起讫为仓至仓条款,即自被保险货物远离保险单所载明的启运地仓库(或储存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为止。但是被保险人要享受仓至仓条款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仓至仓期间内都具有保险利益。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10)的规定,采用FOB术语,一般由买方购买货物保险,但由于货物从“启运地仓库到装运港”风险没有从卖方转移给买方,买方无法享受仓至仓条款的保险及赔偿;另一方面,卖方因为不是海运保险的投保人,从“启运地仓库到装运港”,卖方也无法获得仓至仓条款的赔偿。因此,FOB术语下从“启运地仓库到装运港”买卖双方均不能享受仓至仓条款的赔偿。

案例四:2013年2月,广州AAA物流公司受货代委托,用FOB深圳的方式将指定货物从起运地东莞运往目的港亚历山大(埃及)。发货人东莞工厂代收货人投保了从东莞至亚历山大的一切险,保险单的被保险人是收货人。但是,货物在东莞至深圳的拖车运输期间由于一切险内的风险发生货损,发货人向保险公司索赔被拒绝,收货人以自己名义凭保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也同样被拒绝。保险公司解释其对运输货物进行保险理赔时,从四个方面审核,缺一不可:(1)所遭受的损失与发生的风险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所发生的风险是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3)依据“仓至仓条款”,被保险货物遭损的时间和地点是在保险期间之内;(4)在保险标的遭受风险时,索赔人对货物具备保险利益。本案中,条件(1)、(2)、(3)都满足,但收货人对装船前的货物不具备保险利益,保险公司可以拒赔收货人;发货人不是保险单的合法持有人和被保险人,因此保险公司拒赔发货人。

在本案中,若选用FCA,则货交承运人之后就开始享受仓至仓条款待遇,内陆运输中货物损失的风险可以转嫁给保险公司,这样就能实现货物集装箱运输“门到门”服务中保险仓至仓的覆盖。

随着集装箱的广泛使用和国际多式联运的迅猛发展,在“集装箱时代”FCA术语应该成为未来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FCA出口商要防范货交承运人后货物控制权的丧失以及国际多式联运提单物权凭证性质不确定性带来的收汇风险,尽量选择前T/T或L/C、购买出口信用保险;FCA进口商要增强对跨国运输的掌控、对运输成本的可预见性和管理力,加强与运输服务供应商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王小英.集装箱改变世界[J].商学院,2014(5):6.

[2] 牛书梅.FOB与FCA贸易术语下卖方义务与风险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3.

[3] 曹文定.仓至仓保险条款的法律风险[J].进出口经理人,2013(8):76-77.

[4] 胡勇,钱静媛.国际贸易中出口方采用FOB贸易术语的风险探究[J].对外经贸实务,2012(11):60-63.

[5] 赵蕾.美国零售进口商选用FCA对比FOB术语对运输成本影响的实用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1(12):70-73.

上一篇:贸易融资范文 下一篇:出口贸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