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12-03 16:37:06

新城镇化

新城镇化篇1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

前言: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表现在忽视农民权益保障;城镇化质量较低;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城市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实际,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最终是农民获得市民待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将维护农民权益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建设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就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发展文化,培养和锻炼农民掌握适应城市需要的生产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养成与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真正融入城镇。

2、 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使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就业、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管理等达到动态的平衡,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集约化发展原则

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提高投入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把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变为更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原则来看,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从改革角度讲,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要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新型城镇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享有;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增加,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扶持和支持农业;加强交通网络和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到"以城带乡"。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

3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对新型城镇化的几点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选择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我国不断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必然将走一条创新驱动的道路,在城镇化的进行中,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杨焕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 - 9.

新城镇化篇2

1.新型城镇化着力于提高城镇的内在承载力。提高城镇的内在承载力,就是要整体评估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客观制定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而非不切实际地人为“造城”。城镇的空间规模和人口数量,应该与城镇的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挖掘城镇现有的各种资源,集约、高效、环保地加以开发利用,积极释放现有资源的发展红利。对城镇现有资源的整合优化,完全有别于“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不考虑城镇的实际内在承载力;极易产生各种社会矛盾,诱发社会的发生,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其发展模式要求占用大量的土地,“大干快上”地建设各种新城区,完全不考虑相关配套设施的跟进,进而产生大量的“空城”、“鬼城”、“睡城”,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社会治理成本的提高。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纠正这种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变城镇化发展的“向外扩张”为“向内求索”,真正将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到对城镇的“精雕细琢”上,从而有效提高城镇的内在承载力。

2.新型城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文化基因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灵魂。新型城镇化绝不是割裂原有城镇文化内涵的城镇化,而是对原有城镇文化内涵的继承和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这种理念要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干城一面”等现象,说到底就是割裂了城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城镇是有历史的,建筑也是有历史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是对城镇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空间规划布局,还是产业转型升级,都必须时刻考虑到城镇发展的历史和文脉,探索一条现代性和历史性相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同时,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创造性地发挥公共治理资源的优势,运用一系列公共政策工具,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建设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3.新型城镇化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只有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才能更好地推进城镇化的良胜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变“土地城镇化”为“人的城镇化”。当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要任务是让已经进城、有稳定工作及住所的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应分两个层面来实现:一是在战略层面加强国家的顶层设计。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标准底线”和“制度底线”;二是在战术层面,各地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两个底线”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逐步为农民工提供各项无差别标准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政策创新进一步破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难题。唯有如此,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才具有可操作性,户籍制度的障碍也会不攻自破。当然,要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还要给予农民工和当地市民一样的公民权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创造条件。

4.新型城镇化要求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巴西和墨西哥的城镇化教训给我们的警示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既要有城,更要有产”,产业的发展为城镇的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城镇的成长进一步助推产业的发展。这一点,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地已基本形成“共识”,提出了“产城融合”的理念。各地在制订“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指导意见”时,都把“产城融合”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统筹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以产兴城、以城聚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城镇内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业转型升级应该由市场调节,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就目前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传统服务业是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这一点,盲目追求产业升级和高科技的发展,将会使这些城市失去活力。因此,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既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转型,又要大力发展并优化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从而促进各级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5.新型城镇化注重人居环境的生态和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坚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居环境生态和谐。而遗憾的是,在三十多年的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也不自觉地步入了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受到巨大的挑战。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针对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田园城市”,其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有花园,建城区用农田或绿地隔开,内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它既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自身又有一定的模式,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霍华德的核心思想是,城镇化既应该是人居环境生态和谐的城镇化,也应该是城乡一体发展的城镇化。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摒弃以往那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城镇人居环境的生态和谐。

6.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型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同时,农业现代化助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在于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共同富裕。拉美国家之所以在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时仍然难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选择了一条忽视农业、牺牲农民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新城镇化篇3

【关键词】十;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便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贯彻落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土地综合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新型城镇化下的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新型城镇化下的关系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进程又被称作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城乡实现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城镇化建设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最主要的一方面表现在一部分劳动力转化为非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人口转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用地也转为非农业用地,农村用地则为城市扩建提供土地,成为城市用地。

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一个著名论断“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相符合,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村集体土地也面临着重新配置问题。因此,如何使土地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从而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可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目前我国的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已经达到10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正按人均100平米为新增城镇人口提供工矿用地,据统计在2020年我国的城镇工矿用地总量将突破11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话就会超出国土资源部土地在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0.65万平方公里以内的目标。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城镇化建设,土地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

土地的综合管理虽对城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土地制度也在新型城镇化下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下势在必行。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的主要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这包括了农业用地质量以及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在保证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政府更应该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保证房价处于合理范围内。其次土地制度的改革需要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粮食进口比例要控制在10%以内,切不可因为城市土地随意征占粮食用地。为了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我国的最后要形成市政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和土地增值收入增加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正向激励机制。

(三)我国土地制度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实行的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与其他多数国家都存在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当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国有建设土地进行建设时,必须依法向有关部门递交申请,对于需要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需要提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同时,我国土地制度对城乡用地有细致的划分,城市市区内的土地都归属国家,而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则同一归属农民集体所有。城乡用地的明确划分直接影响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性质和产权的附属权益,使得国有土地与农村土地的权能有很大程度上的区别。

此外,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也相对严格。我国的所有土地管理制度都是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我国有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即通过计划手段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还拥有严密的土地征收制度,一旦需要征收土地政府需要直接从农村征收土地,而后行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

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低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造成了土地使用更加的集约,在近十年来,我国的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从130平米提高到142平米,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从每平方公里7700人下降到7000人。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暂时没有表现出土地更加集约的明显趋势,对于土地使用的粗放程度更加大。

(二)农村土地大量闲置

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再加上现今的农业收益很低,农村土地没有人耕作,使得很多的农村耕地都被荒废闲置。农村人口的减少却造成了农村建设用地的数量增加,这样原本的农村土地由耕作土地转为了农村居民点的闲置用地。有统计数据称,目前的我国闲置农村土地规模达到185-285万公顷,相当于现有城镇用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直接降低了我国土地资源的使用率。

(三)土地财政出现问题

我国的城市建设资金大部分都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我国的许多政府性债务都是依靠城市土地收益来偿还的,十就明确指出,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甚至无法正常持续下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

(四)农地质量下降

我国为保证粮食安全,始终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但实际上这种政策只能对耕地总量进行控制,实际上对耕地质量却很难实现保护的目的。我国拥有18.26亿亩耕地,但其中中低产田就有13亿亩。由于环境的制约,70%的耕地已经受到不可挽回的污染,这直接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尽管农村耕地都偏向于中低产田,但城市化占用的耕地却有很大部分属于质量较好的土地,这都是由于政府在征用土地时没有进行严谨的土地质量检测,造成农地质量下降。

三、新型城镇化下的方式

(一)吸取各国土地制度的管理经验

世界各国采用的土地管理制度都存在许多不同,或优点或缺点,因此,十报告便指出,我国应该在新型城镇化下吸取各国的土地制度管理经验,保证新型城镇化的顺利进行。透过不同国家的制度,我国可以从中吸取到宝贵的土地管理经验,扬长避短,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下的制度。

比如美国,作为传统的发达国家,美国土地私人所有占51%,联邦及州政府所有的土地占47%,印第安人则保留剩余土地占2%。在美国,政府可以直接向民间征收土地,从公众利益出发,经过规划进行地价评估,在评估结束后根据土地价值对土地所有者给予合理补偿。此外,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出租和抵押。在英国,土地大部分都属于私人,政府所有的土地仅占有一小部分,一旦政府需要征地就要给予合理补偿,这与美国相似。但英国的土地虽能自由交易,但即使是土地所有者也不可以随意对土地进行开发,如果需要开发,就要先递交申请许可。

日本与我国的土地使用情况相似,都是属于人多地少的市场经济体,因此有很多可行性的参考。日本私有土地占65%,国家和公共团体所有土地占35%。政府可以因公共事业需要征地,但是需要对土地所有者进行合理补偿。而台湾则是有明确的制度,不能随意将农地转为非农使用。土地转变用途必须严格按照土地规划执行,农地转非农用地时,需有一半的土地“充公”,农转非增值收益分配有严格的规范,涨价归公,全民享有。

(二)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划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耕地红线的思路,但是这种方式只能保证耕地总量,对于土地质量并没有辅助作用,因此应将这种耕地红线向最初保证以产量加权的土地当量红线方式转变,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占补平衡。政府可以建立土地“当量”制度,同时保证土地质量与土地总量,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在新型城镇化下的顺利进行。

(三)征收房地产税

通过了解各国的土地制度管理经验来看,多数的市政债还款都是来源于土地使用者付费和财产税等专项税收。因此,可以从征收房产税的角度上进行,房地产税可以采用新老划断方式,也可对存量、增量房产统一征收房产税,在这种新征税方式全面实用时应该先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视情况而定。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更应该提早建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地方税收制度体系,启动新一轮分税制改革,这对于今后的地方税收制度建立更加有力。

(四)完善集体土地流转制度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是指利用适当集中的土地进行置换,从而形成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劳动力转移。此外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可以使政府获得土地增值收益,最大限度的获取土地资源的价值。但尽管如此,长期以来我国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都存在产权不明晰、收益分配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开展,因此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进行改革,改善市场不规范以及服务体系不到位的问题,通过明确产权和交易的主体,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进行规范,完善服务管理的配套体系,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这样就可以促进土地资源产业规模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政府需要在如何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处分收益权上进行思考,尽最大的可能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结构进行简化,对于土地产权登记工作要更加的严谨,只有这样才可以明晰土地产权主体,保障流转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之所以在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中强调产权主体的明确是为了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主体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合理布局集约利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常情况下,产权主体都可以根据集体建设用地的形成过程明确。政府需要在保障国家与集体必要产权要素的前提下,对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村农民集体这个虚化的主体概念实际上是作实体存在的,因此政府需要赋予他们集体建设用地的按份收益权利。

(五)环境保护力度加强

环境质量是保证土地资源可以有效利用的前提,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将城镇化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这样就可以为新型城镇化下的奠定良好的基础。环境保护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应该加快排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的建设,在实现排污交易市场建设后,政府可以督促相关部门对绿色资本市场进行建设,从而改善环境的投融资体系,实现环境的优化。最后,如果情况允许,政府更可以逐步开征环境保护税,通过环境保护税督促相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保护,避免土地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六)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占补平衡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占补平衡,政府可以根据市场原则建立更为统一的土地计价交易市场,而后再利用土地“当量”制度优化配置。这里的土地“当量”制度是指建立包括评估、交易和投融资体系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将产粮食能力不同的耕地根据域、自然条件和生产能力进行统一划分,然后核算评估,这样就可以更为系统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调配,准确地保护耕地,实现占补平衡。

土地“当量”制度的最大好处便是为土地资源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计量标准,这样更便于全国范围内建立土地“当量”交易市场,这样就可以弥补耕地红线所带来的缺陷。通常情况下,政府每年都会确定计划年份各年净减少的农用地“当量”,这样在明确耕地产量后就可以根据统一的计量标准,将“当量”分配给各省级行政区,保证土地占补的平衡。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建立“当量”配额的二级市场交易机制。配额作为稀缺性资源,一般会在市场上形成较为均衡的价格,因此各地区需要依据实际所需要购买或出售的配额,在确保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统一的计量标准实现地区间的调剂,在地区间的交易中实现最优配置。

四、结语

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不仅影响着土地利用和控制,更关系到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更是产生重要影响。十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和过去的城镇化相比最大的区别便是新型城镇化更加的注重以人为本,因此我国更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循序渐进推进,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韦月红.把脉号诊 把握大势 加快发展 广西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举行[J].广西城镇建设,2006年04期.

[2] 曹广忠,刘涛.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

新城镇化篇4

调查方法与内容

以陕西省旬阳县80后初、高中毕业生(含大学、研究生)为对象,共调查2002-2008年高中毕业生36个班级2065人,2001-2005年初中毕业生42个班级2453人,其中初中毕业就业1000人。他们出生于1981-1989年,年龄23-32岁之间,已进入社会就业安家。调查内容以被调查对象目前个人就业地域、从事职业、已有住房、规划住地为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统计分析,全面掌握80后安居乐业情况。

调查结果

1、五个人群中有一个是80后。根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旬阳县1980-1989年龄段常住人口80951人,占全县普查常住人口43.47万人的18.62%,接近5个人群中有一个是80后。在80后人群中,初中毕业占70%,高中以上学历占16%。

2、六成80后在县外就业。在被调查的3065人中,在县外就业1853人,占调查人数60.5%。其中在陕西省以外就业671人,占调查人数的21.9%;省内市外就业898人,占调查人数的29.3%;县外市内就业284人,占调查人数9.3%;县内就业1212人,占调查人数39.5%。人口外出就业随年龄减少呈不断增加态势。县域内80后常住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比第四次减少26.3%。

3、一多半人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在被调查的3065人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就业766人,占调查人数25%,占80后的9.5%;在大型国有企业就业186人,占调查人数6.1%;在大型私有企业就业255人,占调查人数的8.3%;中小微企业1282人,占调查人数41.8%;自主创业378人,占调查人数12.3%;务农73人,占调查人数2.4%,占80后的4%;无业125人,占调查人数4.1%。

学历对个人职业影响较大。初中毕业就业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占8.5%,比高中以上学历低24.5个百分点;在大型企业工作占总人数9.6%,比高中以上学历低7.1个百分点;在中微企业工作占49.2%,比高中以上学历高1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占25.4%,比高中以上学历高19个百分点;初中毕业回本乡务农比重为4.5%,比高中毕业生高3.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中无业人员比高中毕业生低1.9个百分点。

4、一半80后已有住房。通过对2238人住房情况调查统计:目前已有住房1100人,占调查人数49.1%。其中在省外有房170人,占省外就业人数的35.4%;在市外省内有房303人,占市外省内就业人数的40.5%;在县外市内有房120人,占县外市内就业人数的53.8%;县内有房507人,占县内就业人数64.4%。在县外就业人员中,有178户在西安市买房定居,有43人在旬阳县城买房定居。总体看,80后住房情况县内好于市内,市内好于省内,省内好于省外。

5、一多半人口将定居在县外。通过对2238名80后个人居住地调查统计:确定在县外居住1105人,占调查人数52.8%,其中已有478人在县外买房定居,还有627人规划在县外买房定居。在县内定居986人,占调查人数47.2%,其中已有622人在县内买房定居。确定在县外居住的人口中,在省外居住309人,占调查总人数13.8%;在省内市外居住593人,占调查人数24.2%。其中在西安居住228人,占调查人数10.2%。

6、县内六成80后选择在县城居住。在县内居住的986人中,有615人确定在县城定居,占县内居住人数的62.4%;有306人确定在集镇居住,占县内居住人数的31%;确定在农村居住65人,占县内居住人数的6.6%。

7、三分之二无房户选择在西安市和旬阳县城买房定居。通过对1138名无房人群今后买房居住地意向进行调查统计:有362人规划在西安买房定居,占调查人数的31.8%;有280人规划在旬阳县城买房定居,占调查人数的25%;计划在省外就业地买房139人,在县外省内其他城市买房126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2.2%和11%;确定在本县集镇买房83人,占调查人数7.3%;只有1人打算在农村建房。有147人目前既无住房又未确定居住地,占调查总人数的12.9%。

通过对调查数据代表性加权统计分析:旬阳县域80后在旬阳县城购房的市场需求潜力在10000-12000人;在西安市为7000人左右;在县域集镇为4000人左右。

调查建议

1、新型城镇化推进要尊重城镇化规律。80后无房户对今后买房居住地的选择,以省会城市和县城为主,符合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第二阶段S形曲线挺起的中部,以乡村和中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转移和集中的基本规律。各地在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上,要突出大城市和县城建设。防止遍地开花铺摊子,发挥城镇化对聚集生产要素,促进经济转型的正能量。

2、新型城镇化推进要尊重农民选择。农民对居住地的选择,是宪法赋予公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农民对今后居住地的选择意愿,就是新型城镇化的市场需求导向。顺应民情所需,按照市场导向,才能确保在农民需要的地方建房,投资建设的房屋有人买、有人住。有效防止黑城、鬼城和人为造城。大城市具有很强的市场能力,县城建设要发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要素聚集,带动城乡统筹一体化。

3、坚持就业为先、产业兴城、园城共建、三化融合。就业地是居住地确定的前提,没有就业就没有安居,没有产业就没有人气。要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产业实现就业。安居乐业才是城镇化的根本目标。

4、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对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转移和提升就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占贫困地区人口1/5的90后,即将成为城镇化的骨干力量。优先普及贫困地区的高中(职中)教育,是加快和提高贫困地区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事关当前,决定长远。

新城镇化篇5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构成的“新四化”是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在这四化中,工业化是方向,信息化是路径,农业现代化是突破口,核心和落脚点则是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地理位置具有优势的地区出现城市,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具有革命性的事件,它既体现人类活动的群体性,也体现人类活动的规模性,同时也孕育了分工,催化了协作,形成了交易、交换与契约化的社会联系,并进一步通过分工的专业化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交换的公平竞争,形成市场化激励机制,这是在17到18世纪的欧洲,特别是意大利、荷兰等西欧城市演化的真实故事。

中国的城市或城镇在漫长的几千年中,主要就是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当然也因为统治者的偏好或附庸风雅而成为文化中心,但其经济资源总体是强力获取型的,虽然因为人群集中而有市场化工商业的萌芽,但其重要基础设施必定是军用或官用的,主要制造业必定是官办或官方依赖性的,如“官窑”、“皇家工场”、“御制贡品”等,都体现了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经济特点。

中国的城镇化现在要走的新路,其实就是欧洲众多城邦500年前走过的城镇自然演化之路,区别于中国古代行政化或军事化城镇,它是分工的发生之地,是市场的交易之地,是契约的签署并得到有效维护之地,更是人们的自由选择、平等竞争、自主管理、有序发展的重要空间。由于它与中国传统城镇的形成有根本不同,同时也应严格区别于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的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它应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自然进程,是经济由分散到集中,由全能到分工,由渐进演化走向涌现的一个状态,形成经济的星罗棋布的节点,并与大中型工商城市形成有效的协作配套关系。在上世纪80年代,浙江温州市苍南县的龙港镇就体现了这种城镇的自然发育;进入21世纪,浙江金华市所辖的义乌小商品城,更是把这种发育与涌现体现到极致,甚至还为行政权力的介入提供了一种合理有效的路径。

中国的城镇化如果只是“新”到此处,无非是从权力回归经济,从主观建构回到演化,至多是本质的回归,并无特别新意,要进一步挖掘新意,就必须赋予其时代意义。

首先,新型城镇化应是人权的平等,是城乡居民身份的平等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只有真正的平等才有真正的自由,才有自由选择和自由竞争。人们能够自主地择业,自由地创业、自信地创新、自尊地发展,根本要求还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和保障,这既要求经济上的自由,更要求政治上的民主和开放,形成人们安全安心的生存与发展社会环境。

第二,新型城镇化应是有规划的城镇化,是基于资源配置优化与市场竞争有效的建构与演化的结合。现在有些地区搞的所谓城镇化,家家抽水马桶,外面粪便乱流,就是只重视农民住楼,不注意排污治污的普遍问题。城镇化的重要特点是集中居住,集中居住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来承载,基础设施必须质量有保障,运行可持续,权责能相称。

第三,新型城镇化应是有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不应是“造城运动”,而是以业兴城,依城立业,使城镇因产业发展而形成特色和优势,依托产业的成长和升级激发城市活力和竟争力,因产业不断发展而使人们的就业稳定,安居乐业。

第四,新型城镇化应该造就具有现代精神的新人。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要帮助一批人,更主要是要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人,以人为本不仅是要尊重人们的合法权益,更是要依靠人们首创精神的发挥,通过众多个体的努力和自我更新,实现城镇的发展和焕然一新。

第五,新型城镇化应该形成新的文化与特色。新型城镇化必须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资源禀赋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既传承有价值的传统,又体现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认同的文化形态与精神风貌,以此留住当地精英,吸引外来人才。

新城镇化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发展对策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对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加速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不同地域当前小城镇发展现有基础,创新发展思维理念,才能确保小城镇获得良好发展前景。

一、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无法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发展规划不合理

受各种因素影响,小城镇发展规划上的不合理性矛盾最为突出。由于在发展规划上合理性不够,导致重复性建设现象很严重,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浪费很大,各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有的小城镇,没有纳入到城市发展体系中,未能发挥后者辐射带动效应。有的建设规模过小,容纳人口只有几千人,难以对企业和人才形成强大吸引力。

(二)配套制度不健全

支持小城镇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力度也不够,有的政策不仅无法起到促进作用,还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譬如,近年在多地试点实施的土地流转政策,因流转政策不明晰、合同制定不规范、农业生产风险大、农户观念意识弱、土地承包不稳定、政策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导致无法大面积铺开。

(三)产业带动不明显

不少乡镇领导干部发展思维意识不够超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没有带领小城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导致近年小城镇出现经济增速缓慢、劳动力吸附性差、乡镇企业效益不好等现实问题。如果小城镇没有纳入附近城市规划体系中,又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即使嫁接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也因“水土不服”而难以获得很好效果。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发展对策

面对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其发展获得良好前景。

(一)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要统一规划小城镇发展布局,防止重复性建设,避免有限的土地等资源被过度浪费。城市群规划时,要将小城镇一并考虑于内,使其充分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构建城市和乡镇共同发展良好态势。要保持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在充分考虑小城镇人口增长、资源基础、地理区位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适于小城镇自身特点的相应政策,既不忙目攀比,也忌因循守旧。

要以实现小城镇规模化发展为牵引,优先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自身基础好的重点乡镇,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在积累发展经验的同时,实现辐射带动效应。在扭转发展规模过小态势过程中,吸引聚集更多的乡镇企业,促进其二、三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

(二)加快配套制度落实

小城镇要想获得更快更好发展,配套制度制定落地是关键。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突出抓好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的落实。

土地流转方面,应首先在国家层面做好相应立法工作,使土地流转全过程拥有法律支撑。秉持自愿有偿合规的原则,引导农民认清土地流转带来的得失,同时,通过市场化手段,建立专业中介机构负责此项事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信息、土地交易、手续办理等服务。户籍改革方面,要实时对接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面的有益经验,条件成熟的小乡镇应大胆放开户籍限制,而以职业和居住地等要素确定身份和落户地,促进劳动力实现良性循环。社会保障方面,要将进城农民纳入乡镇社保体系中,在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方面,建立符合当地发展基础的社保方式,从而消除农民后顾之忧,确保其获得更大的归属感。

(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在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坚决关停重污染小企业、小作坊,防止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要做好土地资源集约化规划使用,在保持耕种土地红线基础上,使土地资源优势发挥最大化。

要抢抓小乡镇第二产业发展机遇,搞活乡镇经济发展格局,增强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吸引力,从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小企业兼并重组,孵化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的大中企业。同时,以税收等政策为杠杆,引导城市企业向小乡镇转移,在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和开发乡镇剩余劳动力资源基础上,为小乡镇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三、结语

发展建设小城镇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小康社会宏伟发展蓝图的必由之路。必须时刻秉持实事求是、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精神,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和发展理念,推动小城镇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参考文献:

[1] 罗娉娉. 新型城镇化下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探讨[D].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6.

新城镇化篇7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服务中需要发挥主导、引导作用。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领域存在债务风险大、社会资本进入门槛高、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财政部力推PPP模式,并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了推进。

从基建到公共服务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者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双方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将公共服务项目移交给政府的建设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并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在项目整个过程中,双方分担风险,并对项目共同负责,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PPP模式是从基建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的,在PPP市场较为成熟的欧盟国家,主要将这种模式适用在一般公共服务、公共秩序、交通运输、燃料、环境等领域。

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PPP模式仍集中在基建领域。从我国PPP项目的应用领域来看,仍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收费公路、轻轨系统、地铁、学校建筑等方面。其中,电信、电力能源、交通运输以及水务领域是投资金融分布主要的领域。

根据财政部的发文,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应具有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较大的投资规模以及长期稳定的需求特点。有专家认为,结合我国政府当前的政策思路,PPP项目推广首先或主要以轨道交通、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等投资需求大、定价机制相对透明、有稳定现金流、适合市场化经营的项目为主。

据了解,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就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PPP模式的地铁项目。作为首条采用PPP 方式建设运营的线路,北京地铁4 号线引入了港铁公司的投资和运营管理经验。

项目总投资153亿元,分为A 部分107 亿元土建投资和B 部分47 亿元的机电、运营管理投资。北京市政府投资107 亿元建设项目A 部分,B 部分46 亿元通过PPP 模式由社会投资组建项目特许经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

北京市政府及其控制的国有企业引入港铁公司,设立特许经营公司:北京基投、首创集团和港铁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京港地铁,其中港铁股份为49%,首创股份占比为49%,京投占比为2%。作为特许经营公司的京港地铁,投资46 亿元建设项目B 部分,并作为B 部分项目建成的运营管理主体。

项目建成后,京港地铁租赁使用项目A 部分资产,负责该地铁线路的运营管理,并拥有北京地铁四号线30 年的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结束后,京港地铁将B 部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给北京市政府。

风险管理为关键

在PPP融资模式中,除英国外,澳大利亚在运用PPP模式实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澳大利亚的PPP模式更强调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方面,澳大利亚的PPP融资模式强调等值性原则、透明性原则以及问责性原则。等值性原则是指提倡成本与收益的等值性;透明性原则提倡在公私伙伴关系中,尤其是在运用政府资源时,应当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问责性原则是指从法律制度上保证社会资本利益的实现。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PPP融资模式比较适合融资规模较大、短期收益少但长期稳定的项目,并且PPP融资模式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的全称参与,政府能够参与项目中后期的建设、管理,而企业能够及早参与项目前期的调研、立项。

PPP的伙伴关系、利益共享以及风险共担的特征正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对资金、项目质量、项目专业化建设与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的需要。

在风险管理方面,黑龙江省财政厅透露,下一步,黑龙江省将成立省级PPP工作机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同时明确,未来省财政厅在各类专项资金投放上,重点考虑优先支持PPP项目。对于已建成运营的项目,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化解项目现有债务,创造更多现金流用于新项目建设。

制度完善仍是重点

目前,我国PPP融资法规并不完善,国家层面上还没有出台统一的规定,只是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规定。

民生银行市场部王经理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完善PPP融资模式适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一,从法律上明确PPP融资过程中,各参与方的权力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和损失保障等,划清权利义务和风险边界;

其二,在PPP融资模式下,政府与社会资本是平等的伙伴关系,需要在制度上明确,尤其要避免由于政府一方不履行义务,造成参与方受损的情况;从以往项目情况来看,这种违约一般表现为政府不正当使用管理者身份或者因为工程项目时间长,纵跨多届政府,采取下届政府不承认上届政府承诺等方式,推诿政府责任,这种风险的存在,很难使社会资本放心的投资、管理和运营;

其三,相关法律还应规定PPP融资的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衔接,明确预算约束以及补贴、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明确监管机构对成本和价格的监审等。

此外,王经理也强调,由于我国地域广,各地环境不同,在立法上,还有必要给与地方一定的授权,授权各地自主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城镇化PPP融资模式。

新城镇化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6.51.235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阶段,我国的经济正飞速地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

1 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何为新型城镇化?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并非只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集中的简单过程,同时存在着诸多必须考虑的因素:如城镇区域规模增大、软硬件设施的同步提升等,而新型城镇化就是依据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逐步减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有效运用城镇化这一有利武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强农村与城市间的交流沟通,有效解决农村发展滞后的不利局面。以城镇为出发点,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让农村经济活跃起来,让农民富裕起来。但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某些地方完全背离城镇化的发展宗旨,为了建设而建设,忽视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城镇建设得很漂亮,但是并没有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齐全,是一种相当严重的浪费。

2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众多,我们曾经以占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的20%而感到自豪,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事实,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农村产业相比之下却明显落后,“三农”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三化”的现也步履维艰。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因此,“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下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对于新型城镇化重要意义展开论述。

(1)城镇化为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保障。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并非独立发展,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新型城镇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财务等发展要素,有效解决农村土地约束问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为农村转移城镇人口提供工作岗位与生存条件。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效破解了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难题,既保证了农业发展,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空间;城市经济发达,农村相对滞后,城镇化大力发展拉近了城乡间的差距。

(2)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由内需向外需转变,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同时为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尤其在过去一些年,某些地市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重工轻农,大力发展工业,地市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摘掉了落后的帽子,但是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却掩盖着一些问题,比如环境遭到污染、耕地受到损坏,在我国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的背景下,一些皮毛、化工等高污染行业逐渐没落,经济发展受到重大打击,高速发展背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此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不以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式。

(3)新型城镇化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得到有效均衡。虽然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飞速发展,但城镇化水平不高,据权威统计,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应与城镇化建设水平成一定比例,如人均生产总值达2000美元时,城镇化的建设应达到60%以上。而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虽然已经超过2000美元,但城镇化建设却远未达到60%,因此,城镇化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块中有所失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弥补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3 关于新型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注重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念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并非只是单纯的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是包含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的良性发展过程。面对以前只注重发展而忽略环境的不良发展应该警醒,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已然悄悄来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城镇会得到蓬勃发展。

3.2 采用紧凑型的城镇发展战略

在城区内就有着不少的城镇,这些城镇有些人口稀少,但是空间并不小,这给城镇发展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当然,也可以利用城市空间建设新型城镇,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往往就采用这种模式发展城镇经济,但这并非对于任何地方都适用。如一些地方纯粹为了发展而发展,利用城区空间大建特建,形成所谓的“鬼城”,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这一不良现象的发生,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也侵占了不少良田。因此,走紧凑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使公共设施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如公交、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3.3 注重城镇化的产业化发展

老百姓常说“无工不富”,意思是没有产业的支撑就不会富裕起来。同样,对于城镇化发展来讲,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不可或缺的,没有产业的城镇化犹如纸上谈兵,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国内也经常出现“人为造城”这一说法,花费了大量资金结果建造了一座空城,难以维持正常的经济运转。所以说,在城镇化发展之初,政府就应合理规划适合当地经济的产业结构,摆脱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放弃功利性建城的目的,打破拆迁―开发―农民住进楼上这种城镇化发展的不良模式。要注重城镇的产业化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注重农业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让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其根本,在城镇化发展过程,农业是其前提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并非对立,而是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首先保证农民的根本利益,严禁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这是国之根本。因此,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合理地发展,同时也强调了农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对于耕地开发要求极其严格,保障土地所有者的利益。

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是一件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大工程,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关键的步骤。城镇化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均衡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注意生态的保护,不能为了发展动摇农业的生产,而要合理规划适合实际情况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吴良镛.从世界城市化大趋势看中国城市化发展[N].科学新闻,2003-09-19.

上一篇:生育险范文 下一篇:城镇住户调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