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3:01

新城镇化建设

新城镇化建设篇1

关键词:以人为核心;湖南;新型城镇化;对策

近年来,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新的形势下,湖南城镇化发展必须实现从重视“城”到聚焦“人”的根本转变,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化发展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加快建设美丽富饶幸福新湖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加快人口城镇化,尽可能地让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地城镇化。这样,必须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布局,努力构建湖南科学城镇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此外,还必须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融入城镇,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2.有利于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是湖南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会使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稳定地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从而扩大城镇消费群体,提升消费能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城镇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城镇消费需求增长,刺激工农业和城镇投资需求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有利于推动产业聚集和结构升级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加工制造业的升级。此外,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变革与生活水平提高,将扩大生活需求与生产需求,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有很大一部分农业转移人口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矛盾,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成为真正的“城市人”,显然有利于化解城镇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当前湖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在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对“人”的重视还不够,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是:

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

由于体制机制的障碍,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明显滞后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求,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3.9%,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近27个百分点。近年来,湖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水平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近1000万农村人口在城镇居住就业但没有落户城镇,没有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

2.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010—2015年,全省城市建成区扩大迅速,超过100%,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只增长了21.33%。值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土地城镇化得到快速提升,但城镇对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能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和在岗职工人数相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2.86%和18.28%。

3.没有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湖南目前3451.88万城镇人口中,有1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未真正融入城镇,实现市民化,没有平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制约了城镇消费需求,影响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安定因素。

4.城镇产业基础薄弱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还不够,没有做到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没有把城镇的发展建立在产业支撑基础上,产城融合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聚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做强城镇的产业基础薄弱。

5.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目前依然还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向城市倾斜的财税金融政策等,依然较为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湖南城镇化发展进程,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遏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当前湖南城镇化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最迫切的任务,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为最重要的时代要求。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好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

要积极调整人口迁移政策,关键是逐步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着力解决已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基本做法是实行总体宽松、差别引导的城镇落户政策,要坚持以中小城市为主要迁入地,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条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放宽长株潭三市间的迁移落户条件。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要由现行的户籍登记逐步过渡到人口登记,根据就业基础、居住年限等条件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公平有序落户城镇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存量优先、合理引导增量的原则,对已进城的本地区常住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对那些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适应城镇产业需求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要优先解决,形成公平合理的户籍管理政策导向。

2.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要按照共享发展理念,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有效破解城镇内部依然明显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要使农民工子女能就地就近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稳定和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渠道。要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能全面覆盖到农民工及随迁家属。要改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纳入职业病和大病医疗救助范围。要拓宽住房保障渠道,逐步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3.强化政府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要加快构建政府主导、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巨大,必须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政府要承担提供城镇公共服务和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成本。企业要承担在本单位工作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成本,依法为他们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农业转移人口要提升融入城市社会能力,承担自己融入城市社会成本,积极参与和争取享受各类公共服务。二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单位、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引导他们主动参加党团组织、工会、志愿者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鼓励他们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三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财政转移支付测算分配要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以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和转移支付的依据,对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予以较多支持。四是探索农业转移人口“三权”有效实现与进城落户的联动机制。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加快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农业转移人口集体收益分配权的有效实现形式,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对“三权”的自愿、有偿退出和再开发利用机制,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4.夯实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把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在提供稳定就业的基础上

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要素集中配套的要求,着力推动产业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一是夯实产业基础。要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做精做专生物、信息、新能源等先导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城镇对劳动力的吸纳消化能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要引导大中小城市产业错位发展,充分挖掘各地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城镇与城镇之间资源相对集聚、功能配套布局、错位互补发展。要以园区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批规模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三是促进产城融合。要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布局,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完善城镇功能分区,推进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效衔接和同步协调。

5.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镇

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把促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倡导低碳和绿色发展。着力建设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水源地、生态廊道等生态系统敏感点,全面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发展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加快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要以有效防治“城市病”为导向,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城镇基础设施体系。要提升城镇公共设施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生活的舒适便利性。要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高效利用城市开发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包容性增长、紧凑型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城镇。

新城镇化建设篇2

一、着力构建三级城镇体系,形成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

近几年,丹阳市按照“新市区一新市镇―新社区”三级城镇体系结构,突出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构建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镇体系,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狠抓“新市区”建设,做大城市。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和标准来建设新市区,以“待遇市民化、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保障社会化、受益多元化”为基本方向,合理确定空间和功能布局,在原有建成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丹阳开发区、练湖开发区的全部区域以及云阳镇、司徒镇、延陵镇的部分区域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圈内,因地制宜规划拆除城市红线范围内的村庄,建成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生态优美的新市区。2009年丹阳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6.3平方公里增加到20.5平方公里,城市总人口从24.6万人增加到27.2万人。

狠抓“新市镇”建设,做美集镇。该市抢抓被列为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首批试点市的机遇,优化区域土地布局,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新市镇。作为新市镇建设的试点镇,界牌镇经过几年努力,新建农民集中居住房40幢15万平方米,安置农户650户,一个水、电、气等全面配套,集居住、娱乐、休闲、购物、医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管理小区已经建成,12幢5.6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已封顶装修,三期工程也已开工。力争到2012年将全镇178个自然村、3900多户农民全部集中居住到“界牌新村”,置换土地6500亩,建成总投资20亿元、占地1500亩、可容纳5万人的“新市镇”。同时,该市将试点镇扩大至云阳、皇塘、吕城、新桥、界牌、后巷等6镇,按照建设“十个一”的目标要求,把试点镇建设成为就业充分、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市镇。

狠抓“新社区”建设,做靓社区。该市根据各地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的不同情况,按照功能区块清晰、人口集聚适度、服务半径合理、功能配套齐全的要求,优先选择合并后的老集镇中心区和有文化古迹、历史底蕴、人口较多的中心村,积极开展农民集中居住示范点建设。近年来,全市每年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点22个左右,投入10亿元,建成面积50多万平方米,惠及农民5000多户,初步形成了镇村主导型、园区推动型、村企共建型和项目带动型四种类型的“新社区”。其中新桥镇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拆迁一批”的思路,在集镇南北两边先确定群楼、金桥两个农民集中居住点进行重点建设,引导其他村庄逐步向两个居住点靠拢,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动、相互发展的功能布局,既保留了江南水乡优美的风景,又使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现代文明,被誉为“新桥模式”在全省推广。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和强大动力。丹阳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牛鼻子”来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近年来,该市将培育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紧抓不放,加快推进恒神碳纤维、巍华合金、呈飞精密合金、阿波罗太阳城、芬兰数字城、卡威消防车、鱼跃新x光机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建设,迅速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同时,积极拉长传统优势主导产业链,重点推进视光学、汽车零部件、五金工具等主导产业高端化,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着力建设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创一批国家、省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2009年共培育实施新兴产业项目89个,新兴产业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力争用3--5年时间使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5%。

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该市坚持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从2007年起就因地制宜确定了11个产业集中区,通过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新老企业入驻园区,加快产业集聚,并高起点打造先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市工业集中度已达46%,部分镇工业集中度已达70%以上。

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围绕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根据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结合“五大板块”,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在“个性”上下功夫,开发拳头产品,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市兴镇、产业立镇之路,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逐步形成以沃得、宏运为核心的全国重点农用机械生产基地;以天工、飞达为核心的全国最大的五金工具生产基地;以大亚木业、克诺双凤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的木业加工基地。眼镜产业力争摘得行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眼镜之乡”称号,柴油机曲轴、金刚石锯片、光学元件、超薄铝箔等产品争创和保持全国的单打冠军,使眼镜之乡、皮鞋之乡、五金工具之乡、汽摩配件之乡和木业加工之乡真正成为丹阳的五张城市名片。

三、深入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打牢新型城镇化“地基”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当前破解城乡建设用地难题、实施“三新”工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多赢举措,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丹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今年又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作为全市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作为丹阳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制定出台了《丹阳市“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工程项目区总面积13-3万亩,总投资105亿元。通过农民向新市镇、新社区集中居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建设用地空间整合,优化用地结构,节约集约用地,并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储备足量的用地指标。同时强化用地管理,在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内,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向新市区倾斜,努力解决新市区、新市镇的建设用地需求。

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完善新型城镇化社会保障

丹阳以“三新”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继续增加对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更好地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全省均名列前茅。

新城镇化建设篇3

【关键词】理解;城镇化内涵;推进;城镇化建设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期,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而城镇化发展正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面临我国13亿人口的基数,我国城镇化水平显得十分薄弱,这将阻碍城镇化建设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地方城镇化建设过于追求“扩大城镇面积,盲目征收用地”,在实现量的积累时并不注重质的转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将地方县,镇,乡的经济提升,打造能够吸引外资的精神面貌,搞好基础设施设备,才能真正地实现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过程,指传统农村经济向新型社会经济转变,其中也带动了二,三产业在农村发展,使农村户口向非农村户口过渡。随着城镇化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精神文明都会向农村进行传播扩散。城镇化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其是经济城镇化的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其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社会城镇化则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情况,基础设备以及精神文明都被同化,农村和非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减。产业结构城镇化则是指产业的演变,升级。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是指随着城镇化数量的增多,新型城镇的出现使城镇空间形式扩大。城镇化的内涵包含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入理解城镇化发展,才能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

2.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近几年,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发展得十分迅速,许多农村人口纳入了城镇人口,特别是北山广等一线城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其转变的过程并不真实,新增的城镇人口并没有城镇户籍,并不能像其他城镇人口那样享受优待的城市福利。因此,在一线城市中,某些城市移民只是被“被城镇化”,并没有达到实现城镇化建设真正的目的。另外,地方城镇化盲目追求征地,开拓城镇土地资源,但是相关经济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支持,因此也是“被城镇化”。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失去土地,还变成了三无农民,同时还被留在了城市之外。

2.2城镇资源条件恶劣

在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地方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略了土地资源过分利用,工业污染,环境污染,人文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过量开拓土地资源,这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及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支持工业快速发展,这会导致出现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重工业污染等情况。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总是要面对选择,到底是保留“绿水青山”还是追求“金山银山”。同时,在城镇化发展中还要面临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难题,这也是我国目前的急需攻克的难题。

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3.1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

人口城镇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应该以户籍改革为切入点,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纳入城镇户籍,并且为他们提供他们应享受的城镇福利。同时,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政府要进行相关的住房调控。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新能源,不可以为了追求发展而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只有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按照城乡一体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使农民得到应有的权利和福利。最为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将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剥削农民的一种手段。城乡一体化最为重要地就是进行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农业产业和轻工业转向农村,这样利于产业结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分配,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局面。

3.3高效能管理

在城镇化发展中,后期的管理也尤其重要。第一,我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设备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要加快建设,打造良好的精神风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整治,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第二,我们要加快城镇形象整治,积极处理道路“脏,乱,差”的现象,对交通,建筑,摊贩加强管理。第三,我们要对新城镇进行宣传,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对市民在法律道德的教育上要加强教导,提升整个城镇的素质。通过高效地管理,新城镇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为引入外资而奠定基础。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其涉及到人口,经济以及空间的变迁,因此不可一蹴而就,要踏踏实实地发展每个方面。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开急于求成而导致的误区,根据可持续发展方针来实现“质”的转变。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在于人,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并且享有应得权利的局面。因此,城镇化建设应该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衷旨。

参考文献:

[1]张友良.深入理解城镇化内涵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传承,2013,(9):76.

[2]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4,(05):52.

[3]张红美.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传承,2015,(24):56-57.

新城镇化建设篇4

和冯瑶一样,对镇宁城镇化建设感到惊喜的还有38万镇宁群众。“十二五”以来,镇宁常住人口从28万增加到38万,城镇化率由24.5%提升到目前的41.5%。如今,一曲新型城镇化乐章,正在镇宁大地上奏响。

抢抓机遇谋发展

2014年12月31日,安顺市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随着试点工作的加快推进,镇宁迎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春天。

当地立足区位条件、交通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点面结合、景城一体”的要求,围绕“康庄福民,建设秀美镇宁”目标,深化城乡一体化,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全面推进镇宁自治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2015年3月9日,镇宁自治县委第九次全体会议明确将新型城镇化发展定位为山地新型城镇化、山地特色城镇化、山地旅游城镇化。

为将蓝图变美景,镇宁先后投入资金49.77亿元,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44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个,道路建设项目10个,山体公园及绿化工程7个,小城镇项目2个,产业发展项目11个。大幅改善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进餐饮、住宿、娱乐、商贸中心提质发展,以城镇化建设拉动消费“新引擎”,有效激活经济发展活力。

“我们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为优化。”镇宁自治县委书记庞琨说。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镇宁各族干部群众谋定而动、全力而为,县主要领导带头调研,先后组织召开50余次专题会议部署工作,全面谋划城镇化建设项目,推进各项工作大步前行。同时明确所有项目都有一名县领导牵头带队督查,实行“日督查,周调度”制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镇宁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1.5%,比2010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6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74.91亿元。预计2016年城镇化率将达45%。

产城融合走新路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镇宁按照“产业兴县、城建活县”的思路,立足资源优势,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强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功引进和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经济实体,产业升级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构建起“10+3+2”的发展格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园区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镇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通过优化工业园区布局,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石材产业园、轻纺产业园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以波波糖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粮油、茶叶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作和与之匹配的乡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启动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以推进,产城互动、镇企联动的良性互动模式初步形成,就地吸纳6260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通过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镇宁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生态牧养示范园区、大山镇中药材示范园区、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和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城镇在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更具优势,实现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生态优先更宜居

融合山、水、路、人、景“五个要素”,建设以人为核心、城乡一体、产城景互动发展的山水田园城市,成为镇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亮点。

镇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上充分融合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近年来,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

“十二五”以来,镇宁经济快速发展,引进项目283个,引入项目资金395亿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镇宁立足做好山与水的文章、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打造“绿色之城、山水之城”。

2015年底,镇宁陈家坡、青龙山、蝴蝶山、坤山、大真武等7个山体公园及环翠新区绿化(一期)、县城绿化工程建设完工,绿化面积达到206770平方米,增加了0.3%的绿地率。此外,还重点打造了红旗水库、白马湖;对穿城河道进行整治,推进沿河路改造;对境内水库、河流进行规划,加强了对桂家湖等的水体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几年达到100%。如今,在原红旗水库基础上升级打造的红旗湖公园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沿着水库修建的2618米环湖游步道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镇宁的城镇化建设,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始终考虑以人为本,在44个实施的城镇化建设项目中,民生项目占据大半,公共服务设施是重点,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幸福,为城市发展而骄傲。”镇宁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潘登岭说。

城乡统筹促和谐

为建成宜居宜游型城市,近年来,镇宁通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辐射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做大城区,做特城镇,做美乡村。

为抓好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镇宁以“8+1”“8+X”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以“一建四改治八乱,五有四化三提高”为主抓手,扎实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积极探索“1+N”建设模式,镇村联动,推出了一批美丽乡村。

在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方面,镇宁建成并改造了镇乐公路、西南外环、南外环公路、工业园区延长线等主干道路,打通了望安桥连接线、二桥路双向连接线等8条“断头路”,进一步完善环翠新区路网,实施南北大街延伸工程,城区道路通达能力显著提升。通过PPP模式新建两个机械式停车场,实施东大街绿色停车场改造等工程,城区新增停车位4791个,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完善,增加了城市建设人性关怀。

新城镇化建设篇5

一、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经环节,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那么,我们研究新型城镇化中的小城镇问题,首先要把握几个基本内涵和作用。

其一,就是小城镇的概念,什么是小城镇呢?小城镇,顾名思义,就是较小的城镇,也可以说是微缩的城市。它既是城市梯次结构的基点,也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中心,可称为“城之尾,乡之首”。其二,就是小城镇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的小城镇建设,就是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一是追求发展集约。二是体现形态多元。三是推动要素集聚。四是实现成果共享。

其三,就是要深刻认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是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它可以承接城市产业,拉长城市产业链条,大大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后方。另一方面,小城镇发展起来了,有利于发展内需经济,可以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的生活业和保险、金融、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为推动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作出贡献。二是促进民生改善。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化城”与“化人”相结合的过程。这些年来,湘潭市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村都变成了城市,但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在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与身份转换脱节的现象还是存在,即“只化城难化人”。三是推动改革创新。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较晚,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异,逐渐形成以珠三角、上海、苏南、温州等城市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些年来,湘潭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距相对较小,但城乡二元藩蓠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四是夯实基层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设五级行政建制的国家,基层在乡镇。我们所说的小城镇,基本上就是建制镇,是基层政权。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地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二、影响湘潭市小城镇建设的几个主要因素

近年来,湘潭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特别是县市区和乡镇两级党委、政府花了很大的功夫,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影响湘潭市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规模不大,导致空间受限。湘潭市有建制镇38个,镇域面积为35.9万公顷,镇域常住人口165.97万人,建成区面积为9984.5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15万公顷,建成区常住人口41.74万人。二是规划滞后,导致水平不高。许多小城镇是沿着过境的国道、省道两侧建设的,都是农民自发自建的,建设形态仍然停留在“一条马路、两边一排房屋”的状况,基本谈不上规划。三是产业乏力,导致动能不足。地方的经济实力是小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的结构以及集约化和集群化程度影响着小城镇的发展水平。湘潭市多数小城镇处于城镇化发展的较低层次,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大,城镇总体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据初步调查,白石、乌石、花石、青山桥、龙洞、壶天、棋梓、虞唐、清溪、楠竹山这10个镇中,国地两税只有花石等5个镇过1千万元,还有4个镇低于500万元,其中壶天镇仅77.8万元。造血功能的不强,直接影响着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四是环境欠优,导致吸附不够。从基础设施来看,湘潭市大多数镇区自来水厂由于规模小,效益差,难以维持正常运转;绝大部分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雨污没有分流,直排江河,污染环境;大多数镇区无垃圾处理设施,造成农村垃圾返送城市垃圾场填埋的奇怪现象;大多数镇区没有一个像样的供居民休息的地方,居民找不到家的感觉;有的镇区电力不足,建设用地紧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五是体制不顺,导致活力不强。这些年来,我们加快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了区划调整,整合了投融资平台,形成了规模合理、布局有序、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特别是在打破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了改革的力度。

三、湘潭市现阶段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第一,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没有高质量的城镇规划设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城镇建设。搞好规划就必须根据城镇的实际,科学定位发展的方向。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搞好功能分区,确定好总体目标,分年度逐步实施,还要编制镇域一体化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第二,要切实强化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不可能有小城镇的发展。环绕在湘潭市区周围的传统农业镇,可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农产品生产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发展都市农业小城镇发展模式,让都市人惬意地在乡村体验田园休闲生活;自身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条件较好的城镇可以采取生态宜居小城镇发展模式;拥有历史古迹、名流故园、风景园林等旅游资源的城镇,可以选择旅游牵引小城镇发展模式;地理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的城镇,可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选择以商贸物流业作为城镇发展主动力的商贸物流联动小城镇发展模式。第三,要加快完善承载能力。小城镇建设不是简单的“地盘的扩大”、“模样的呈现”,关键是“人的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一定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完善硬件设施,创新软件设施。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对道路建设、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和电力、煤气、亮化、绿地、广场和环卫设施统筹考虑,积极推进垃圾集中收集和处理,全面推进燃气、电力、信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服务。要按照城市的要求对城镇的公共服务加以完善,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探索适合小城镇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第四,要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可以探索“保障”与“流转”相结合的体制机制。要开展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适度扩大用地规模,将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农村集中居住区等的用地纳入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第五,要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建设小城镇,必须切实加大投入。乡镇一级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靠乡镇一级的财力支撑显然不够,而市、县两级的财政支持也是有限的。同时,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包装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第六,要突出示范带动作用。要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上下功夫,找准并建好起步镇和特色镇,加大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力度,打造精品小城镇,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打造特色小城镇,需要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各方面联动,特别是不能缺少政府的引导。

我们已经迎来了新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春天。只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的重大问题,就一定能够取得小城镇建设的重大突破,能在几年之内打造出闻名遐迩的特色镇来,为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新城镇化建设篇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启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定位、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镇合一示范区、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推动建立具有启东特色、健康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区镇合一;新型城镇化;城镇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被认为是极大程度拉动内需、促进“新四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启东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3 年底,城镇化率达到64.1%。但是,无论是对城镇化的“量”还是对城镇化的“质”进行考察,启东市的城镇化水平尚需在疏理思路后稳步提升。区镇合一是近年来南通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之有效的一个举措,本文以区镇合一为引述点,探讨建立具有鲜明启东特色、健康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启东城镇化现状及问题

在启东城镇化建设光辉成绩的背后,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不协调问题日益凸显。启东市中心城区区域影响力还不够强,乡镇集聚吸纳功能亟需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待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突破。因此,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切实提高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富有特色、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加快转变启东市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1.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自1989 年建市实施“大镇建、小镇迁”的行政区划战略及建制镇建设规模“五个一”标准(即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个公共绿地、一个住宅小区、一个工业园区)至今,实现了以行政区划带动城镇空间和人口的集聚,取得了中心城建成区面积扩大2倍,人口增加近4倍的优异成绩,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对比2005-2011 年全国及江苏省城镇化率,启东市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位置,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图一)。

2.城镇化质量较差

由十七大报告“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到十八大报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意味着我国开始走进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代。2013年3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刊登了该刊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其中江苏省入选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常州、无锡。

鉴于此,本文选取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能力、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几项指标作为评判标准,迁”的行政区划战略及建制镇建设规模“五个一”标准(即一条街道、一个市场、一个公共绿地、一个住宅小区、一个工业园区)至今,实现了以行政区划带动城镇空间和人口的集聚,取得了中心城建成区面积扩大2倍,人口增加近4倍的优异成绩,城镇化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但对比2005-2011 年全国及江苏省城镇化率,启东市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位置,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图一)。

2.城镇化质量较差

由十七大报告“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到十八大报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意味着我国开始走进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代。2013年3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刊登了该刊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其中江苏省入选前20位的城市分别是苏州、南京、常州、无锡。

鉴于此,本文选取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能力、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几项指标作为评判标准,将启东市城镇化质量与全国城镇化质量排名第9的苏州市下辖的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作对比(见表1)。表1数据显示,启东市城镇化质量不高,表现为:第一,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略高,其他指标均低于其他5个城市,表明启东城镇化存在较大负影响;第二,与其他5市城镇化建设差距加大,比如GDP的数值,启东约为吴江的1/2,张家港的1/3。数据表明,启东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3. 乡镇发育程度低,聚集辐射能力不够强

小城镇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一般理论认为,小城镇应为5万人以上,镇区人口应达到50%左右,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而启东市小城镇比较分散,规模不够大,集聚辐射能力不够强。(表2)

表2数据表明,第一,启东市各乡镇城镇化发展存在差异。相比其他乡镇而言,吕四港镇的城镇化发展相对较好,但镇区人口比重仅为44.56% ,未超过50%。第二,各乡镇城镇化发育总体程度低。镇区人口超过50%的只有启隆乡,但其总人口才0.42万人,而且在崇明岛上,无法产生聚集效应。

二、推动启东城镇化的建议与措施

1.确定适当定位,科学规划实施面对现阶段城镇化热潮汹涌澎湃的局面,启东应怀揣激情,认清现实,稳步前进。城镇化带来各地大规模造城运动,很多地方定位过高,给当地财政带来了重压,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卖地还贷的现象。因此,启东在城镇化过程中更应因地制宜,利用区镇合一,从而达到园区与乡镇互补互推,协调发展的有利局面,进而形成具有启东港城产一体发展的特色城镇化。

(1)出台启东新型城镇化相关指导意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启东新型城镇化政策,定位启东新型城镇化基调,确定用地结构和基础设施布局,促使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明确启东城镇化建设方向,了解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以便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编制“区镇合一”的相关规划。科学的规划是指导“区镇合一”的纲领,也是快速发展的前提,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规划:一是区镇总体发展规划。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富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可聘请知名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对区镇总体发展规划进行科学编制;二是土地利用规划。可聘请专家结合启东实际和产业发展趋势,对区镇各类土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区镇土地利用规划。三是四大区块的发展规划。根据吕四港镇港镇和吕四港镇海洋经济开发区、寅阳镇与海工船舶工业带、近海镇和滨海工业园区、北新镇和滨江工业园区四大区块的不同情况,分别编制相关的区镇合一规划。

2.提升区域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区镇合一建设提供设施保障。一是道路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宁启铁路启东段建设,完成海启高速启东段工程初步设计。加强农村公路改造建设力度,加快城区公交一体化建设步伐。二是区中园建设,通过区中园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良的载体平台,夯实发展基础。例如,启东经济开发区针对其新能源、光电、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推进创新型经济园、林洋光电产业园建设,加快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城乡环境维护管理工程。推行环卫体制改革,组建专业队伍,建设垃圾中转站,构建起“户集、村运、镇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新模式,以期不断优化镇区环境。

3.打造区镇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举措,以更多的手段抓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链,转变招商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推进重点项目,狠抓产业链培育。将四大区块打造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乡镇,形成差异化发展。如寅阳镇可以海工船舶园区为发展核心,将其打造成为全国超一流的海工装备基地;而滨海工业园着重发展高端装备、海工配套、电动工具等产业,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措施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力求打造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4.打造区镇合一示范区

实施区镇合一,打造具有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示范区,有利于全市小城镇在更高起点上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从而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三化同步发展。

(1)打造示范产业园区。示范区产业园应根据全市工业发展整体布局,有规划有重点地做好工业引进发展工作,吸聚工业向园区集中,增强产业密集度。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以沿海开发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做好园区规划建设工作,大力推介启东及产业园的优势、产业、资源和特色,引进大型项目,吸引各大企业入驻。

(2)打造示范镇区。作为区镇合一建设的大后方,镇区建设主要还是应以现代化农业和服务建设为重点。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出台特色养殖、农业产业化企业奖励扶持政策,鼓励推广大棚蔬菜、节水灌溉等农业新技术,实行企业财力村居分成新政策,村级财力不断壮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二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道路建设,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加大保障力度。建设劳动就业服务站、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企业就地用工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发展新农合医疗事业,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加大贫困救济力度,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

5.完善保障机制,推进区镇合一不断完善保障机制,有利于深入推进区镇合一。保障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引导作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设立科学的项目准入门槛和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估考核体系来约束土地使用权限,推进土地集约化使用,同时表明产业导向和发展要求,达到运用土地开发和利用,以促进产业合理配置的效果。二是统筹规划用地,适当增加镇区建设用地。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制约了当前农村建房规划实施,政府应落实土地征用指标及财税优惠政策,以实现区镇合一过程中土地合理统一规划,为推进城乡统筹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用人机制。在调研过程中,一些单位反映,由于工作过程中存在事业人员混岗问题,人员的配置合理性受到挑战。在此问题中,吕四港镇港镇大胆创新,一是首创“一盘棋”式事业编制人事配置方法。为解决行政事业编制混岗使用问题,政府打破单位限制,将吕四港镇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共103个事业编制,其中高级职称占8%,中级职称占42%,初级职称50%,合理分配人员编制。二是“借调+自主培养”的双管齐下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法。为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吕四港镇政府一方面借调部分专业人员到专业岗位上工作,比如,在法律权利下放后,借调了一部分具有专业执法资格的人员到吕四港镇的相关岗位任职;另一方面自主进行人员培训,将相关人员送到市区各部门跟班学习,熟悉业务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再回到吕四港镇相关岗位上工作。

政府在实施区镇合一的过程中可借鉴此经验,根据实际需求,大胆科学合理地创新用人机制,以吸引人才资源的集聚。

(3)完善财政体制。逐步强化区镇合一所在镇政府财政自主能力。市政府应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其次,可借鉴浙江的做法,赋予区镇合一所在镇独立财政权。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财政权未下放所带来的不便,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较丰厚的资金基础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建议:第一,政府创新财政体制,讨论修订财政体制,下发相关的指导意见或新的财政政策,完善原有的财政体制,形成具有创新观念的财政体系。第二,适当下放部分财政权力,即财政部门应积极响应政府权力下放的部署,针对各部门情况,适当下放财政权力,使各部门在处理小额财务时,可以灵活机动。第三,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针对一些大型项目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为其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区镇合一的核心仍在于“简政高效”,改革应以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为保证,为适应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需求,要转变单纯以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为重点的政绩考核制度,对镇领导的政绩考核要更多地关注农民增收、生态治理、教育文化、社会治安、乡风文明、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指标。

第一,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也应顺应形势进行转型升级,以经济指标考核为中心,添加教育文化、环境整治、卫生体育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第二,建立及时反应机制。各部门应及时接收考核信息,及时进行信息整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能够针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迅速作出反应,找出问题原因,及时调整相关的行为,以期达到事先预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学慧,侯为波.不能照搬“诺瑟姆曲线”来研究中国的城镇化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7).

[2]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10.[3]吴伟鹏,周加建,李淑君.城镇化发展由“增长型”向“民生型”的转变[J].中国统计,2012(8).

[4]何瑞雪.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9.

[5]张占仓,蔡建霞,陈环宇,陈峡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J].河南科学,2012(6).

新城镇化建设篇7

关键词:四川;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1日

新型城镇化是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创新理念和模式,找准路径和重点,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原则,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的城镇化。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和农业大省,近年来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动城镇化由传统的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变,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探索了经验。

一、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基本做法

(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四川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核心,把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为基本目标。一是提高城镇规划管理水平。加快省域城镇体系及四大城镇群规划编制步伐,加快编制城镇综合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扩大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和县域全域规划编制试点范围;二是推进各级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建立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合理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效应,推进新区建设,完善旧城功能,加强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实施 “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专业特色镇。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综合体,打造“准集镇型”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三是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满足基本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住房供给体系。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10万套。改造城市旧城区危旧房和棚户区40万套,改造农村危旧房50万户。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推行节约型住宅开发模式,推进商品房住宅全装修;四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旧城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加快雨污管网和排涝设施建设。实施“绿色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省和市(州)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完成50%的市(州)住房信息系统建设。

(二)以统筹城乡为重要抓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四川在总结成都部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实施“五个统筹”,着力深化“五项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1、稳步推进“五个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四川启动省域城镇体系和四大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截至2013年底,完成100个试点小城镇、8,500多个新村规划,建成5,000多个新村聚居点;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安排城市新区专项资金10亿元,支持区域中心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安排新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行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全省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部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产业向园区的集中度达到65%。鼓励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现代循环农业和高效节水农业,继续推进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四是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全省就业服务业务软件统一,基础数据向省级集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成都市获批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35.5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33%。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省所有政府办和77.8%的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上网采购率98.51%。县级公立医院100%取消药品加成;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在安县等15个县(市、区)开展建立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试点,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纳入财政基本保障范围。

2、着力深化“五项改革”,城乡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推行租住稳定住所人员落户、非直系亲属挂靠户口、建立公共户口簿等政策,探索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二是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林权的确权颁证基本完成。112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全省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建立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5个、县级交易平台50余个、乡镇交易平台600余个;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出台跨地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职保、居保间转移接续办法,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四是开展用地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批准“挂钩”项目1,021个、周转指标61.4万亩。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成都市已流转1.05万宗(含灾后联建房用地),金额21.8亿元,自贡、德阳、广元3市也研究制定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五是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省农村银行网点的电子通汇率达到99%,累计消除支付服务空白乡镇817个、空白村3.84万个。

二、四川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四川城镇化率2013年比全国低近9个百分点。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空间不足等“城市病”显现。与此同时,全省城镇人口3,400万人中还包括了规模达1千万多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及随迁人口,如果扣除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农民工,按户籍计算的城镇化率则只有28%。这部分人口并未真正融入城镇、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能否让这部分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顺利转变为市民,从根本上决定四川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四川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城市群发展不足,一些地方城市发展相互不协调,产业和功能相互雷同。全省缺少百万级的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效应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中小城市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功能弱。

三是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镇化过程中过度依赖低成本的资源进行数量扩张。从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看,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进入新世纪以来,四川城镇化发展进入了高速阶段,2000年四川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是991.1万平方公里,当年城市征用土地面积26.9平方公里,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855.6万平方公里,当年城市征用土地面积71.1平方公里。各地城镇建设用地仍较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一些城市发展超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不强。工业化、城镇化与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集聚带动社会分工深化细化不够,人口城镇化滞后导致需求拉力不强,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和集聚缺乏支持,造成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高,对城镇化发展支撑能力不足。

三、政策建议

(一)以城乡一体、多规衔接、约束有力为重点,进一步健全规划编制、管理、监督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城乡新形态。科学规划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传统城镇化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和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无序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规划引领,通过有力有效的规划管理,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一是进一步完善规划决策机制,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不断提高规划社会化程度,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二是进一步健全分层规划的体制,强化部门协调和区域协作,确保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新村建设等各类专项规划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切实做到多规融合;三是进一步完善规划监督管理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规划修改的法定程序,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和规划执法,特别是应探索建立规划管理的问责机制,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分解到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行政责任,多管齐下,确保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二)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加快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当前,四川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育相对不足,尤其是作为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大省,城镇产业支撑和就业吸纳能力不强的问题更为突出。应进一步挖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潜力,探索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动力激活机制、城镇化空间集约拓展机制、人口城镇化质量提升机制、适应快速城镇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切实增强县域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低成本就近转移。一是建立完善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按照将产业园区作为产城融合重要结合点的要求,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典型示范,同步规划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加快完善已经建成的产业园区综合配套,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业,促进实现产业和人口的同步聚集;二是创新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机制。探索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园区+小业主”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总结推广以土地股份合作为核心,以公共品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和农村金融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三是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推动重点镇向小城市转型发展、一般乡镇向特色镇转型。按照建设“镇级市”的思路,试点赋予经济发达镇更充分的县级管理权限,提高自主发展、自我管理权能。巩固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乡镇重大公共项目民主决策机制。

(三)以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重点,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推进人口的城镇化,实质就是要降低城镇入户的门槛,让进城农民一起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为此,必须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差别化福利待遇,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一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快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二元结构,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二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积极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以农民工群体为重点,逐步实现对其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医疗卫生、住房及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探索制定对长期居住、生活在特大城市的进城务工农民实施有条件入户政策,如上海、广东等地开展的积分入户政策。加快推进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切实加强对进城农民的就业扶持,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力度,鼓励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尽早实现在城镇“安居乐业”;三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强分类引导,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积极推行居住证制度,加快建立健全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实有人口管理制度,推动持有居住证的人口与户籍人口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大力推动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逐步整合公安、民政、住建、计生等多部门信息资源,探索建设“人房地”合一的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为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户籍管理体制奠定基础。

(四)以完善农民财产权利和促进耕地保护为重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城镇和农村共同发展繁荣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要求。农民财产权利不完善,农村资源、资产缺乏流动性,是制约农村经济和农民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让进城农民有安身立命的资本;另一方面也要盘活用好农村资源,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当前,应以提升农村产权确权质量和建立健全产权交易体系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全面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确以质量为先的要求,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共同投入的机制,积极推动开展实测确权,为后续改革创造良好条件,少留或不留隐患。二是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拿出一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对因承担耕地保护义务而丧失部分土地发展权利的农户进行补偿,一方面能更好地激发农民自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有效途径。可选择部分已开展实测确权、具备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三是推动建立省级层面的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制度和交易体系,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依法有序流转。缺乏政策规范和交易载体,使大量的农村产权交易在“地下”运行,既不利于农村市场健康发展,也难以有效保护农民权益。应积极推动制定统一的农村产权如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流转办法,加快构建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交易体系,将各类农村产权交易行为纳入规范管理,保障农民更好实现自身财产权益,同时为逐步推动城乡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创造条件。

(五)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重点,深化城乡用地制度改革,有效拓展城乡发展空间。以征地制度为核心的现行用地制度,农民参与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很低,造成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进一步拓展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也要促进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在提高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自觉参与推动城镇化进程。为此,应继续在严格执行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深化用地制度改革。一是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耕地占补平衡,引导和鼓励农民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或土地股份合作社,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或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创新挂钩试点体制机制,优化项目区设置和节余指标的使用,促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二是稳妥地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在符合城乡规划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农村存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探索建立零星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推进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有偿腾退宅基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三是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开发经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对在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的,支持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通过引进社会资金、股份合作、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海梅.城镇化路径比较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3.8.

[2]曹文莉,张小林,潘义勇,张春梅.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

新城镇化建设篇8

(1)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内涵界定。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慕海平认为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仇保兴(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王如松院士(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化、集约节约、绿色低碳、生态宜居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有关信息化的概念,是由日本政府的高级科学咨询小组继学者梅悼忠夫(1963)论述信息技术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后正式提出的,具体将信息化界定为“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国内学者依据自身的不同理解对信息化也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以张哲(2007)的研究为例,其将信息化过程划分为数字化、一体化、虚拟化和智能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由点式的数字化到面式的一体化,再到体式的虚拟化,最后上升到多维度的智能化,可谓是层层深入、相互衔接。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至一定阶段后,为解决“规模与质量不对等”的问题而提出的寻求自身内涵提升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如何结合信息化“数字化、一体化、虚拟化、智能化”,找到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契合点,提高二者互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2)城镇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新”内涵以及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不难发现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有着相类似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城镇化与信息化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推动“四化”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姜爱林(2001)呼召21世纪应当以信息化来推动城镇化进程,并明确了二者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城镇信息化,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之后,姜爱林(2002)从现象、作用、发展层次以及社会特征等不同的角度对信息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且建立了二者的关系模型。王克勤、唐才敏(2005)提出了与前者相类似的结论,即“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催化剂,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十以来,“四化”协调发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等概念被专家、动关系和共通性,建立坚实的信息基础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学者所关注。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2013)认为,由于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互暴露的两大难题,即资源统筹和城镇个性化问题,所以提出要坚定的“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刘稚(2013)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空间形式,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的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大部分学者仍注重研究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及其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等。

2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吉林省信息化发展概况

2013年国务院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将“信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信息产品与服务供需优化、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等列为信息化重点工作内容,现从这几个方面对吉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如下。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近几年来,吉林省政府推进“三网融合”和数字城镇建设,把发展“智慧城镇”作为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吉林省的通信网络性能明显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全部城市及大多数乡镇。全省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已达72%,2010年实现全省自然村100%通信覆盖。截至2012年末,吉林省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22704公里,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39.9亿元,通比2011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末,全省局用交换机容量916.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80.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436.3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44.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1.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25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2.1部/百人,增长12.5%。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364.7万户,增长17.4%【10】。

(2)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吉林省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新型元器件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并建立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国家(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园。随着市场信息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张,车载信息系统、功率半导体器件、高清晰LED显示屏、生物识别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据统计,吉林省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此外,吉林省软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止到2010年,全省从事软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超过800家,先后有13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累计认定软件产品达到1246项,汽车、人口、教育、政府、电力、农业、矿山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信息安全软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公共服务信息化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吉林省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果。第一,在医疗卫生信息化进程中,投入使用了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全省二甲以上医院全部建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第二,社会保障信息化快速推进,城乡低保实现网上审批和网上管理,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当期应用数据存量达到800多万条,全省统一的“12333”劳动保障咨询热线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国(亚太)最佳呼叫中心称号;第三,教育信息化通过开展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式,扩大了高教、职教、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等信息资源的规模;第四,文化信息化稳步推进,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技术平台,全省建成基层电子图书馆(室)1916个,数字文化资源库总量已超过1TB。

(4)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能够刺激信息消费需求,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效率、效果。吉林省不断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近几年来,先后制订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数字城市”建设、新农村信息化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2013年为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于12月了《吉林省促进信息消费推动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在保障信息化安全方面,制定了《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指标》、等法规和文件。此外,吉林省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省内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信息化人才5800余人,并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的信息技术培训。自2011年至2013年,吉林省为促进农村信息化开展了“万名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计划”,三年全省培育农村信息员达到10万人以上。

3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点

基于以上对吉林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信息消费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概述,不难发现,吉林省信息化建设主要以城市信息化为重点,对城镇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城乡差距仍然较大。若要将信息化建设的高效、低耗、智能充分运用于新型城镇化进程当中,选择恰当的关键点尤为重要。

(1)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增加新型城镇化动力。新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的支撑,没有产业基础,信息化就失去了有效载体,所以说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是重要的基础。在夯实产业经济基础的同时,融入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无疑会为新型城镇化进程增添动力。在以信息化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结合吉林省省情,具体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要加大力度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突出的支柱优势产业,建设好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好新型城镇化的产业集群整体规划,通过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围绕各地支柱产业,推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能力强、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要改造提升城镇化传统优势产业,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引进信息技术,建立或利用现有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要在新型城镇化中引进新兴战略产业,提升新型城镇化内涵及质量。

(2)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企业是带动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仍是弱势群体,为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难,可以考虑以网络为依托,鼓励中小企业从本身出发,建立行业式信息发展平台。增加企业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公开企业优势及需求来吸引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所、高校研究院等合作对象,争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市场准入机制。此外,网络资源具有高效、节省资源、限制少等多种优势,吉林省政府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中小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间帮扶与互利合作,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保证中小企业迅速成长。

(3)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吉林省公共资源丰富,通过推进信息化来达到信息公共服务化,可以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第一,吉林省高校资源丰富,应该促进高校优质资源公开化,实现全省教育资源平均,做到教研成果共享,教学资源共用,从而降低城乡教育差距;第二,医疗保障体系由于地理因素存在一些不便捷之处,应做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在药店、诊所、医院等地实现医保一卡化使用,达到城镇医保要求,改善城镇医疗卫生环境,通过网络对城镇居民进行医疗卫生普及化培训,并对吉林省全部人口实现病例通用制度;第三,对于人才也可以使用简历统一公开化处理,使得人才在其自身愿意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网络渠道对有招聘意向的部门进行电子简历投放,从而开放人才市场,带动城镇人口就业;第四,通过政府网站、微博、微信、邮箱、电话、短信等多种平台实现城镇居民对政府工作的监督管理。对全部信息进行整合、预算、评估,以达到信息体系稳步运营的目标。

(4)推进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保障新型城镇化稳步进行。推进电子政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电子系统政务业务应用能力。以国家部署为宏观指导,在现有基础上多方位完善电子政务,并且系统地加强重点业务电子化。税收的实现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配合,为避免征税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应使税收系统综合化,并且实现多重信息网络部门内部公开化,以保证依法治税。对环境保护、国土等省市重点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追踪监督,提高管理能力,在管理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广开渠道提升管理效率。其次,提升服务型政府管理效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及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皆与信息通畅息息相关。建立信息体系,减少信息传递环节,以网络为主体媒介对舆论进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让群众借助网络行使监督管理权。最后,推进省市信息一体化。以省为单位,建立省、市、县多层级信息共享,在不违反相关原则的前提下鼓励社会信息公开,通过网络信息实现政务公开、民意公开、管理服务公开。借助网络无地缘限制这一优势,将财政、税务、城建、医保、社保等全网联动,无死角解决相关问题。

上一篇:忠狗八公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钓鱼的启示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