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规范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09 10:11:08

执法规范化建设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1

关键词:执法规范化;消防;建设

伴随着人民群众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消防“民主化、透明化、阳光化”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社会各阶层对于消防体系的规范化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新《消防法》的出台及实施,为我国消防执法规范化提供了很大的保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目前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尚且不够完善,消防执法起步也比较晚;所以说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对于我国消防体系来说仍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因此,在新《消防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消防执法的监督工作,大力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以保障我国社会各行业的消防需求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1.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概念

执法规范化从字面上将就是各级公安消防机关自觉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展开执法活动的一种行为,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执法实践的角度上看,执法规范化包括执法主体、执法行为、执法理念、执法程序的规范以及执法用语使用和执法礼仪的规范等。所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本质上就是要通过采取制度、教育、监督等各种形式还有有关硬件装备的投入及使用,明确规定执法主体、执法责任、执法程序等,令各级公安消防机关自觉严格的依据有关法规展开执法工作变成一种准则,同时通过规范化的执法行为和执法活动,推动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保障驻地社会的和谐,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服务。

2.目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及主要问题

2.1 目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面临的大体形势分析

新《消防法》的出台与实施,再为我国社会消防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的同时,无可避免的对消防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消防全体人员必须加强对新《消防法》的学习,并转换消防工作的理念,这样才能保障消防工作以及消防执法工作更能社会的需求。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这也从一方面导致了社会火灾发生的频率与危害程度随之上升,因此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了出来,而作为消防工作人员的我们必须从新的形势以及社会大众当前的消防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与水准,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消防执法工作,作为消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对于消防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以及高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说如何提高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性,进而保障消防工作的高效性,就成为了我们消防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2.2 目前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2.1 任务日益繁重并且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我国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上升,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火灾隐患,同时也给消防工作的高效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消防监督检查以及消防工程审核验收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自然致使消防监督、消防执法等具体工作事务随之增加,显而易见的是这需要消防体系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及技术力量才能更好的保障这些工作顺利实施。但现实中,我国的消防体系还存着机构设置不完善、技术水平落后以及人力财力短缺等诸多问题;比如说,目前我国众多的消防基层大队只有一个防火参谋,并且消防体系中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匮乏就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2.2.2良好的消防执法环境尚未形成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大众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更多的人民群众依然对消防安全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不能积极主动的去预防并整改存在的消防隐患,火灾发生后很大程度上依赖消防队伍的支持与救援,自救能力不足;而对于消防监督、检查等正常的消防执法活动往往存在一定误解,认为这干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他们增加了麻烦。

另一方面,一些基层政府领导消防观念存在一定的偏颇。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度实施,地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众多地方工作的重心所在,这使得很多基层领导和行政机关将招商引资作为地方工作的重点,为了吸引投资往往会对一些企业进行不必要的“庇护”,严重的还会出现干预消防执法、无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现象。

2.2.3 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并且存在不稳定的问题

首先 ,目前我国消防体系中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毕竟,目前众多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中经历过系统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很少,大多数的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都是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或者是相互之间的学习与探讨来提高监督执法工作水平的。执法培训机制的缺乏以及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思想观念的落后等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消防监督执法的工作水平。

其次,目前我国的消防体系采取的是现役制度,所以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的轮换、更替相对比较频繁一些。这样的做法带来了两个比较明显的弊端,一方面是如此短期的监督执法工作行为,往往致使监督消防执法工作缺乏连续性和长远的工作规划;另一方面就是这对于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人员通过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工作经验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4 消防监督执法依然存在着“重罚轻纠、以罚代改”的问题

消防监督执法体制是消防体系为了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消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一项制度;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消除辖区火灾隐患,保障辖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各阶层的消防知识及消防意识还比较薄弱,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消防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并且定期性的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开展系统性、周密性、细致性的监督检查活动,以保障随时发现并解决各种消防违法行为带来的火灾隐患。目前,众多的消防基层单位在面对消防违法行为时,采取最多的是“罚款了事”,而在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或者是隐藏的重大火灾隐患重视程度不高,在应当采取的有效措施上跟进也不够;通常是查过违法行为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之后,实施罚款,对于彻底根除消防违法行为,降低火灾隐患方面的作用并不大。这样的做法容易致使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陷入 “重罚轻纠、以罚代改”的困境,这也是众多企事业单位或者是社区在接受了处罚之后,该停产的不停产、该停业整顿的不停业,这样一来消防问题处理的标准便被降低了,甚至还会出现“小事化无”的现象,这不仅使得消防监督执法程序履行出现了混乱,同时更使得监督执法失去了根本性的意义。长此以往,就会致使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群众对消防违法问题采取“虚心接受,但就是不改”的应对策略,常常是消防部门督促一次,他们就表面应付一下,消防部门一走,他们便置之不理。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得消防执法监督过程变成了一个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毫无作用的过程,同时也导致产生了“领导层没有精力、参谋没有毅力、违法违规单位没有压力、老百姓没有保障力”的恶性执法环境。

2.2.5 消防行政执法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首先,消防行政法律处罚文书、程序的随意性较强,具有明显的规范性。比如说,现行的消防行政处罚程序是:对违法消防管理相对人经调查取证后进入处罚程序,从告知听证权利、组织听证会到做出处罚决定。若管理相对人对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的机关要求复议,如果再不服,还能够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法院在维持原判之后,被处罚人仍拒绝履行处罚的决定,公安消防部门还需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此复杂的行政处罚程序,不仅不利于消防不法行为的及时更正,并且还使得行政处罚存在了更多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行政处罚的威慑性。

其次,消防执法人员程序意识比较淡薄。目前消防体系中不少消防人员任务执法是一种目的,而程序仅仅是手段,只要执法的目的达到了,就可以忽略程序,不顾手段。这种错误的认识致使消防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只贪图办案的方便,没有做到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单纯的认为先处理要紧,程序要件可以以后再补,甚至不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就擅自作出处罚。导致消防监督执法程序以及法律文书制作非常不规范。

3.多项举措并行,大力推进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

3.1 加强消防部队的管理教育,树立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

消防部队是有着执法权力的现役部队,消防执法工作就一个为人民服务的过程,消防监督执法人员能否秉公执法并按照相关规定公平公正的履行自身的执法职责,不仅仅是代表了消防体系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关系到政府以及人民子弟兵在社会大众严重的形象。公安消防机构要努力实践胡总书记提出的“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三句话精神,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在“为民执法”的思想上狠下功夫,杜绝“为钱执法”的不良心态,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监督执法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

此外,消防全体官兵还应当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将规范执法与为人民服务牢牢的结合在一起,坚决杜绝态度恶劣、行为粗暴的不良现象发生。

3.2 以科学技术为动力,深化改革,确保执法的公平公正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广泛普及为消防网络办公平台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消防监督执法与检查评价分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这样就可以使得消防执法人员的工作记录随时随地、及时的上传到网络平台,而检查、评价机制也可以在网络平台随时抽查消防执法人员发出的法律文书、通知等等。实施执法与监督检查相分离的工作模式,不仅能够避免执法与监督权力过于集中,同时也能有效避免监督、检查中的人情化、关系化。此外,消防工作网络平台的建设还有助于消防执法工作网络化、透明化的进展,具体的操作模式可以采取在政府网站上开辟专栏,让人民大众通过网络的形式积极的投身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来,以此促进消防执法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3.3 规范消防监管体制,加强消防队伍建设

消防执法的规范化建设中,消防体系内部管理体制的规范是整体工作的基础所在,只有做到制度规范化并坚决按照制度来执行执法工作,才能确保整体执法工作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是要完善执法监督规章,对执法过程中对待执法对象粗暴无礼的行为,执法违法的现象,执法过程中不作为的现象要严肃处理,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执法人员,迫使其转变执法观念,从制度上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绩效奖惩机制,务必要做到奖惩有度、奖勤罚懒,进而从激励与制约的角度提高整个体系的工作效率,并不断提升全部消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营造出良好的执法工作风气。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起比较有效的外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这样既能够有效的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非公正、非廉洁行为,同时还能让社会大众指出执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增加执法的透明度。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定期召开座谈会接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消防执法工作意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社会大众的建议,诚心接受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团体的联合监管等等,以此不断推动消防执法工作水平的逐步提高,进而实现消防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4 加强对派出所民警的业务培训,提高民警消防监督管理能力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2

【关键词】人民公安规范化执法建设措施

1.引言

当代社会中,每一种发展成熟的职业,都受到专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这就要求此行为规范的考量标准是客观、统一的。公安执法规范化就是公安民警的行为规范。所谓公安执法规范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进行执法活动,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使职权,不能越权,也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

近些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公安执法作为现代民主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公安部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部署,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在社会法制领域设计出规范的公安执法程序,应和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树立起公安执法的行为规范,可谓正当其时。

严格规范公安执法无疑是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执法规范化作为公安行业的行为规范,必须落实在实际建设中,从警务体制、运行机制、执法规则等关键环节入手,以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落实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同时明确执法主体权力、义务和责任,对评判的正误以及失职失察责任的追究等预设清晰的标准,实现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2.公安执法规范化尚存在的问题

2.1理念落后

基于我国的国情,受封建理念影响较深远,传统执法观念根深蒂固,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精神难以真正贯彻;加之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代民主法治观念没有真正贯彻,要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公安工作者执法理念落后、执法观念不正确容易使执法权威受到损害,执法过程中失去客观标准,就会损害正常的法治秩序。

2.2制度不全

公安机关内部多种执法机构并存,执法职能交叉重叠,导致职责不明、权限不清。主要表现在:一、从纵向执法权限看,派出所、县级公安局、地市级公安局,直至省厅均有执法权,但没有明确规定各自具体执法权限;二、从横向执法权限的配置看,目前公安机关内部将各种执法权力分解到各业务机构,有些权限较难区分,交叉冲突现象难免。

2.3程序疏漏

由于公安执法程序过于原则,公安机关执法在程序上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公安执法人员也存在对法律程序认识不足的问题,很容易不按照程序进行执法。这就要求公安工作者必须依法进行调查或取证,所有的工作必须在法律程序规定的框架内完成,不能简化执法程序,更不允许存在特权思想。不依照执法程序进行执法会导致证据失效,直接影响案件认定,案件处理结果也难以让民众信服,造成公安机关公信力和法律权威性的下降,所以必须加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2.4内容混乱

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混乱,首先表现在非警务执法活动干扰了正常的执法活动,经统计不够立案标准的报警数量约占全部报警数的50%。其次,为追求高破案率和降低发案率,基层公安机关先侦破案件而后进行立案,甚至不予难以侦破的案件立案,使上级公安机关无法了解真实社会治安状况。第三,执法工作者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存在对民众的求助、报警消极怠慢,不能及时出警,处理纠纷时态度生冷、推脱责任的现象。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来解决。

2.5监督不力

执法监督是实现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虽然目前公安内部执法监督的层次明确、手段丰富,但监督的效果一般,也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原因有三:一是法制部门作为主要的内部监督部门,尽管职责重大,确实一个低规格部门,没有足够的能力发挥作用;二是侦审合并以后,刑侦部门一手操办案件的办理、审核工作,这样自己监督自己,导致失去了监督的效果;三是缺乏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各种监察职能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针对某些特定环节的监督,没有建立起全程性的监督机制。

3.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3.1深化法治理念

思想教育的落脚点应当是:提高执法主体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强化执法主体的依法执法的观念。这些“意识”和“观念”作为规范执法的基础意识形态,体现在执法工作的细节当中。

3.2完善审核制度

执法规范化建设,应当在各单位中明确执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严格按照程序部署执法工作。要求执法部门以高标准执行执法工作,确保执法主体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另外,在基层执法队伍中,应当一两名执法人员兼任法制员,对基层执法队伍进行内部监督。

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监督职能,及时纠正执法中的过错,并对审批工作严格监督,不允许出现违背审核程序的情况。坚决追究逃避、拒绝审核以及不履行审核职责的部门的责任。

3.3统一执法标准

必须在公安执法过程中为证据采集和运作程序设定统一的标准,以防止出现执法主体滥用职权的现象。各执法部门从接警、立案、调查取证到裁决并执行,应当形成一整套规范制度。对于群体事件、治安巡查、涉案财物管理等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更应制订统一的执法标准。同时建设网上执法管理的平台,尽可能实行网上考评、监督等管理途径,依靠信息化建设提高办案透明度,以确保执法过程在规范化轨道上运行。

3.4完善监督机制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3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围绕部颁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阶段目标和成效标准》,紧密结合建设“数字公安、法治公安、平安”的实际,以示范单位创建为切入点,以实施项目推进为要求,借鉴经验,击鼓奋进,着力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今年上半年,全市破获八类主要案件数、逮捕数、劳教数、治安拘留数、刑拘转捕率、起诉率同比分别上升6.8%、11.7%、10%、3.2%、4.5%、14.6%;继续保持了无执法质量一票否决情形、无无罪判决案件、无复议和行政诉讼撤销案件、无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无刑讯逼供、无省市督办信访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全市治安形势呈现出“五升七无”的良好局面。

一、强推执法主体等级化,办案能力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规范主体评级。以健全单位、民警个人执法档案为契机,推行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和执法办案能力评级,完善执法主体等级化管理,取消了142名未准入民警执法资格。

二是创新教育培训。继续推行轮训轮值、远程教学、跟班培训、师徒帮扶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教育模式,采取专题讲座、命题式培训、手抄全书、群发短信等形式,扎实开展《执法细则》的学习培训。

三是强化示范引导。对去年评出的全市公安机关三个“十”先进个人,在本市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播报;对去年命名的执法示范单位、无信访所队、信访黄牌警告单位,进行了回访督导。

二、强推执法行为标准化,为民形象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规范言行,文明执法。从规范接处警文明用语、仪态着装、值班备勤、执法装备和单位的窗口形象、内务卫生、营区规范抓起。

二是规范告知,理性执法。制定了《办案回访沟通制度》和《推行说理执法的实施意见》,成功化解了夏泽益缠访等20余起疑难信访问题。

三是规范测评,公正执法。大力推行执法活动满意度测评工作,收到书面意见反馈1.2万份,群众满意率达93%。四是规范裁量,公信执法。细化行政案件裁量标准,对行政处罚的从重、从轻情节进行了界定,制订了《常见警情处置规范》。五是规范案卷,标准执法。大力推行标准化案卷,编写了《常用法律文书制作及适应》。

三、强推执法管理精细化,公正效率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内外并重落实阳光警务。内部监督以健全执法考评体系为载体,开展案件质量与法制员执法能力双评活动,建好专(兼)职法制员队伍,严格执行每季评议通报和“五级把关”等制度。外部监督做实联席会议、警务公开、新闻、警营开放等措施,派出所每年向辖区群众报告工作制度,深受群众欢迎。

二是防纠并举落实同步监督。通过执法承诺、警示教育、诫勉谈话等措施,抓好违法违纪预防;通过规范执法过程网上监督,适时指导执法;通过执法考评、督查通报等措施,逗硬问责。去年5个有责信访单位被执行了黄牌警告,并大会剖析发言。

三是奖惩并用落实以奖代补。建立健全“按岗定责、民警双聘,目标分解、任务量化,数质并重、计分取酬”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去年以来,全市有34人因执法办案质量不过关被惩扣工作津贴和目标奖2万余元,有4名所长被免职、8名民警落聘待岗。

四、强推执法安全标准化,场所规范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市场所规范建设任务计划三年完成。今年力争50%的基层所队达到功能分区规范、接待窗口规范、六室设置规范、警务公开规范、安全设施规范和科技装备规范。

二是明确标准,加大投入。今年投资500万元新建了46个标准化信息采集室,已有38个基层所队规范了功能分区。

三是规范装备管理,保障执法活动安全。今年未发生执法安全事故。

五、强推执法手段信息化,警务创新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规范源头信息采录,纠正了立案不实。今年上半年,全市刑事、治安案件100%网上流转,同比立案分别上升48.6%、3.6%,补立年前案件下降了26.8%。

二是规范已建系统应用,提升了警务效能。各县(区)局纷纷依托视频监控系统,推进执班备勤规范;依托公安笔录软件,规范讯(询)问行为,即时考评案件质量;依托350兆无线通信系统、现勘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刑侦研判平台等,加强远程执法指导;依托天网工程、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推进科学布警、合理用警、快速处警;通过“网上报案、网上办证、网上咨询”,尽可能便民利民。

三是规范信息维护管理,夯实了基础工作。年初编印了《警综平台维护管理手册》,正大力开展信息化应用“两比两看”活动,加强信息采录、应用和项目纠错,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

四是规范情报信息研判,达到了科学预警。今年 上半年,有效预警102次;利用信息化手段破获刑事案件172起,占破案总数的19%;抓获犯罪嫌疑人140名,缉捕上网逃犯262名,占抓获犯罪嫌疑人总数的18.5%。

六、强推执法问题项目化,整改实效实现了新提升

一是工作推进项目化,狠抓落实。年初,再次组队赴江苏南通等地学习后,按照省厅部署,制订了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对38项任务分别落实了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员,明确了完成标准及时限,层层签订责任书,逐月交帐、逐月通报。分局执法管理体系建设、县局执法突出问题整改机制建设、县局执法主体等级化管理机制建设、县局执法信息化建设、分局执法精细化考评机制建设等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

二是问题整改项目化,务求实效。在治安乱点整治中,共捣毁14个恶势力团伙,抓获其成员114人,区南岸滨河路、县镇、县镇、县镇治安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电玩游戏涉赌、娱乐场所涉毒、未成年上网等问题,通过突击检查,查处毒品案件16起,取缔电子游戏厅13家、黑网吧11家。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4

按照石嘴山市委依法治市办统一部署要求,石嘴山市审计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自6月至11月,开展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我局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推进行政执法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次整治活动,以查找2018年以来审计执法工作中是否存在审计执法不公、随意性执法、过度执法等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执法不依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为目标,重点整治制度建设、职责履行、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过错追究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通过专项整治,集中纠正和严肃查处我局审计执法领域不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倒逼创新执法方式、加强执法协调、强化执法监督、严格执法责任,建立健全“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违法有追究”的执法责任体系,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责任制、执法裁量基准制度、执法责任追究等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推进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全力营造公正、透明、良好的执法环境。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5

关键词:消防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理念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70

1 消防执法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法律条款理解不到位。适用范围存在错误

一是对法律条款掌握不准确,引用条文存在错误,针对违法事实错误的适用了法律条款;二是法律文书中填写具体条款时,描述不清晰,条款项不全;三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相混淆,很多应说明具体技术规范条款的,只是阐明了法律法规的条款,例如:法律法规说明应符合相关消防技术标准,相关法律文书中完全未体现出具体技术规范的条款;四是法律文书使用不当,人为增加或减少法律文书,还有的仍然使用过期法律文书。

1.2 证据意识不强。调查取证不到位

一是不重视现场证据的收集、固定和保存,未按规定使用执法记录仪等相关设备,造成证据灭失;二是调查笔录、询问笔录等制作不规范、重点环节存在缺失;三是取证不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常常事后再进行补充,造成证据的证明力不足;四是监督检查不能正确填写相关法律文书,屡屡出现填写错误、漏签字等情况。

1.3 忽视执法程序。执法随意性大

一是立案、调查取证、告知、裁决、执行不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往往忽略前期程序直接裁决,裁决后又久拖不执行;二是违反办案二人执法原则、一人履行全部程序,并常常有代签字的情况;三是行政处罚中不按规定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四是忽视法律文书送达环节,或是不按程序送达,或是送达后未按规定填写送达回证。

1.4 时限意识薄弱。拖延程序造成执法缺位

一是《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等法律文书下发后到期不按时复查;二是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等行政许可项目不按时限要求出具书面意见,给申报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对到期未履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人为拖延,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 消防执法存在问题的剖析

2.1 对消防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督力度不足

消防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督主要是指消防部门内部上级对下级、单位领导对单位执法监督人员依照程序规定进行执法情况的监督,这种内部监督由于机制不健全、程序不严谨,造成监督不力或者个别存在一定的包庇,导致消防行政执法内部监督远远未跟上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

2.2 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外部监督缺乏

在现阶段,法制意识的淡薄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消防法制观念的淡薄源于消防法律知识的贫乏,使群众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就造成对消防行政执法的外部监督大大缺失,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具体问题就没有及时纠正的动力。

2.3 消防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一是系统培训不够。很多监督人员仅满足于对原有法律法规的掌握,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理解不深、不透,对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的程度不高,达不到在执法实践中熟练应用的程度;二是法制意识淡薄。少部分监督干部的执法理念扭曲、责任心不强,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造成徇私枉法、。

3 提升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3.1 不断加强和完善消防执法的监督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体系。造成消防行政执法出现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对执法内部监督不足,通过消防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执法责任体系,形成良好监督机制,确保监督人员自觉抵制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坚持严格执法,认真履行自身执法职责。二是将执法质量考评结果列入绩效考核。在执法监督制度的框架之下,细化完善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细则,定期进行执法质量考评并对突然问题进行通报,每次执法质量考评的结果进行打分和排名,并列入绩效考核。三是健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消防执法公开化,将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全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消防执法程序的监督,做到被监督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减少执法程序漏洞,全面提升执法质量水平。

3.2 强化学习培训。端正执法理念

一是强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刻领会“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理念,在各项执法工作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建立并落实集中培训、定期培训、日常学习和考核评比等制度,实际执法工作中严格实行执法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提升监督人员的对法律法规综合运用的水平。

3.3 加强消防法律知识的宣传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6

一、当前交警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执法活动中与过去相比执法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第一,执法不作为。虽然涉及关系复杂,但可以明确责任,却由于民警有畏难情绪,而出现推诿、不处理,导致、投诉案件仍有发生。第二,执法不公。关系案、重违轻处的人情案时有发生,不能做到客观公正、罚过失当,有的加重处罚,有的处理畸轻,甚至不处理。

2、执法办案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第一,程序不规范。程序前后倒置现象较多,法律文书使用不正确,应当使用的未使用,不应使用的反而使用。第二,笔录制作粗糙。少数民警连最基本的笔录制作要领不掌握。第三,由于路面执法的特殊性,存在执法随意性较为突出。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有执法民警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不落实等客观方面的因素。结合当前执法实际,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造成以上执法问题的根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执法的意识不强。交通民警的法律素质既是政治素质,又是业务素质,是公安民警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决定着执法活动的优劣,办案效率的高低。极少数基层民警的严格执法观念淡薄,程序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未把严格执法工作摆在重要的日程上,有时仍然靠经验、靠领导意志办案,而不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二)收集、固定证据的意识不强。办案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打击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的基础和前提。自开展执法质量考核考评以来,各执法部门的执法水平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基层执法单位在执法过程中受利益驱动,执法权力商品化,乱收费、乱罚款、乱扣押不规范的行为仍有发生;有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乱用、滥用强制措施等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放纵违法行为;有的对人民群众的报案求助推诿、拖拉,不作为;还有的不尊重公民和违法人的合法权益,执法态度简单粗暴。

(三)执法监督意识不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中,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有的基层执法部门的领导,不重视执法质量,监督意识不强,制度落实不力,对内部监督及人大、政协、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不理解。对一些执法问题不敢纠正和追究,使一些制度和规章形同虚设。此外,内部监督机制不科学,没有形成一个自我制约的意识。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部监督的作用,致使一些执法违法现象不能及时得以纠正。

(四)警力不足和经费保障不足也是制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行政执法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费年年不足,大队只能依靠部分罚没款和逐年下调的事业性收费来维持正常工作运转;加上近年来,我县经济不断发展,道路通行条件大大改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纵深继续延伸,造成警力严重不足,为弥补不足就需要雇佣交通协管员参与交通管理。但是,新增加的协警人员,并不属于公安正式编制序列,他们的服装、装备、薪水等费用都由大队独立支付,这又继续加重了大队的经费负担。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综上,通过对执法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就目前执法工作实际状况看,要使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法质量明显提高、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执法。道路交通管理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其执法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关系到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采取与时俱进的措施,把各项执法活动作为整个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民警在执法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分析,并依法作出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干警尤其是领导同志必须自觉带头学法、懂法、守法,高度重视各项执法工作,做到严格依法行政。

(二)强化“四个意识”,确保案件质量。一是强化程序意识。衡量执法行为和执法质量的标准,除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处罚适当外,还有一个就是程序合法。没有程序保障,就不会有真正公正。公正合理的程序不仅是实体正确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于防止执法者滥用权力,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公安机关办理案件应实体和程序并重。二是强化证据意识。首先,办案民警必须增强证据意识,依照法定程序主动、及时、客观、公正、全面、细致地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类证据。其次,要注意对证据的来源、真实性进行审查,使收集到的各种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三是强化法律意识。第一,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必须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思想转变,把本单位的各项执法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凡是公安机关进行的执法活动,必须首先考虑行为的合法性。应当多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依法决策、依法指挥、依法办事,以“法

律为准绳”、“对法律负责”,要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自觉行动。第二,一线民警身为执法者,不能只凭老经验、老习惯办事,必须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更新,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使每起案件都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处罚适当。必须明确一点,不能指望法律来迁就我们,而是我们的执法工作必须适应法律的要求。四是强化诉讼意识。随着法律体系的完善,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即每一次行政执法活动、每一起行政案件都有可能因当事人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材料和法律依据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败诉并赔偿有关当事人的经济损失。因此,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绝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经得起质证。(三)完善、落实执法责任制。实行执法责任制是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规范执法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立健全受案、立案、调查取证、审批、告知、听证、处罚、法律文书、档案管理等执法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制度,使执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确定各部门和各岗位民警的具体执法权限、执法责任,量化工作目标。三是严格进行考核,把执法责任制的考核与岗位目标考核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与领导的政绩、晋升挂钩,与民警的提拔、立功受奖挂钩,做到奖惩分明。自20__年以来我队开始实行的内部执法质量考评对提高各基层单位执法水平、规范各项执法活动、完善落实奖惩措施、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开展执法质量考评的实践说明,执法考评是发现和解决交警执法问题,提高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落实执法责任,完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法制观念,全面提高队伍整体法律素质的有效载体。

(四)加大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内部执法监督检查,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防止发生错案,而且有利于保护我们的民警,使各级领导从具体的案件审核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广大民警心中牢固树立起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参与监督的意识。对在执法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谁办案,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其次,各基层执法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作为执法监督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执法监督当成大事来抓,定期对本单位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找出执法中的薄弱环节,堵住管理上的漏洞。第三,全面推行警务公开制度,增加执法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促进民警队伍整体执法水平的提高。

(五)强化法制培训,提高民警执法素质。一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组织民警学习与公安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真正做到熟悉、掌握、会用,保证民警的法律业务素质与其担负的执法任务相适应。二是组织民警针对易犯、易错、易忽视的问题,采取一案一评、以案析法等方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法律业务知识考试、阅卷比赛等活动,使民警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三是实行民警岗位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对民警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和执法资格认证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发给上岗证上岗执法;民警执法质量的好坏,与民警的奖惩和提拔任用相挂钩,来促使民警自觉学习法律、业务,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六)科技强警,做好警务保障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执法的科技含量,加强警务保障工作已刻不容缓。争取各级政府从“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想方设法保障解决公安机关的业务经费,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提高民警的福利待遇,使公安机关跳出“自谋生路”的怪圈,切实纠正利益驱动违规执法的现象。同时,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确保公安工作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执法水平势在必行,要确立公安执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构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特点的科学、规范、有序、高效的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机制。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7

【关键词】消防执法 法制法规 规范化建设

现当今,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益进步。随之而来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众所周知,消防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应该为这些在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得到的改进之处感到高兴,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却不能忽视。经济社会发生了大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在消防执法上存在的瑕疵。

一、我国中小城市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1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利于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消防工作主旨是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消防工作也受到极大的重视。同时,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消防工作受到更大的监督。因此我们必须追根溯源,着力解决基础层面出现的问题。

1.2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能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在当今经济制度下,监管如果单纯停留在“管理”的层面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随着《消防法》得到修订和改善,消防工作也必须随之改变。比如,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使执法工作朝这一方向改变。只有这样,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二、我国中小城市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执法理念与执法工作息息相关,执法理念对执法行为有指导性的作用。要是执法理念上出现差池,那么在消防执法的过程中则很有可能会出现闪失。而抱着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消防工作人员应该首先端正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理念,为人民服务,公正执法。

在消防执法过程中,我们应该规范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此外,消防法律法规同样不能受到漠视,我们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更加可靠正义的消防团队。

三、我国中小城市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3.1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尽管2008年以来《消防法》得到修订,但是针对现阶段消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知道,有关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法律法规对具体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要是法律内容不健全,执法工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消防工作人员在讯问违法者的过程中存在证据不足的情况,而某些工作人员对此却并不以为然,他们仅仅将违法者的话进行记录,然后据此进行处罚。很显然,这样做是不对的。消防处罚必须依照法律进行,不能妄加论断,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也是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相关要求。

312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有所欠缺

公安部门对消防工作进行监督,但是其执法人员却存在法律素质欠缺的问题。他们往往不知道所谓的法律实体是什么,对消防程序上的问题也知之甚少。这样必将影响他们实行有效的监督,有碍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个别执法人员甚至抱着极强的“强权”意识,他们、、罚款随意等,使得人民群众的权利受到侵犯,同时使他们对消防执法工作产生质疑。其次,执法人员在提供法律咨询,指导消除火灾隐患方面不够主动,对群众举报不按时处理,结果最终影响消防工作的实施,破坏警民之间的关系。

四、对策

4.1修订和完善消防法律文书

由于《防火检查记录》是消防执法人员对现场所做的确切记录,并且经过监督人员的签字确认,确保它真实可信。在对违法者进行处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防火检查记录》中的记载,以及当事人的陈述,对其进行处罚,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4.2提高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

消防监督人员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监管水平,培养法治意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要求我们对执法者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落实从业资格,进行岗前培训。同时要注意“文明执法”,树立责任意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3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执法监督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内部监督,一个是外部监督。首先我们对于内部监督不能放松,要促进“问廉制”建设,确保上下级之间互相监督,保证消防执法正常进行。其次在外部监督上,我们要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消防执法水平。

五、结语

执法规范化建设篇8

【关键词】边检队伍 法律素养 执法规范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41-01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和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大力开展,边检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为边检机关切实履行好维稳职责,促进和谐警民关系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年全国边防检查工作会议把“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作为边检执勤执法工作新“三大支柱”,对边检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的队伍除了必须训练有素、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作为一支执法队伍,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才能顺利完成边防检查执勤执法工作。为进一步加快边检执法规范化建设,势必要加强边检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建设。

一、边检机关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现状

(一)执法理念不够牢固,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当前,各级边检机关执法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法律知识对于做好工作的重要性,也基本具备了相应的法律素养。但是,仍有部分执法人员对新形势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不够了解,没有深入思考;对信息化背景下执法技能的要求学习不够,没有很好掌握;对新推出的法律法规不够敏感,没有研究。因此,没有很好地做到在执法工作中融入服务理念,在服务群众中促进执法规范。

(二)公正执法的信念不够坚定,依法办事的原则性有待加强

法律信念是人们对现行法所持的一种尊重、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实现法律公正有赖于实施法律的人们对这一价值的认识。对于边检执法人员而言,依法办事,公正执法不仅需要知识、观念,更需要信念。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边检执法人员对法律的公正是信服和尊重的,在工作中坚持依法办事。但也有一些执法人员,遇有朋友、同事说情、上级打招呼时,在执法过程中会出现打折扣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边检执法人员缺乏对法律的信念有关,由于对法律缺乏应有的信念,缺乏为法律献身的精神,一旦遇到压力、干扰或利益冲突、矛盾时,其执法的坚定性大打折扣。

(三)执法综合素质有所欠缺,执法能力有待加强

边检执法队伍中,既精通法律条文、掌握法律基本精神,又具备实际经验的法制骨干比较缺乏。部分执法人员仅参加过一般的执法培训,而非法律专业,而且,近年来边检执法队伍向年轻化发展,具备专业法学知识的人员往往执法经验不足,有办案经验的人员专业素质却又不够,二者间短时间难以形成良性互补;一些边检站行政案件很少,执法人员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执法能力和素质始终得不到提高;一些边检站行政案件类型单一、情节简单明了,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居多,执法人员一旦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则不能有效解决;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片面认为只要执法依据准确,在执法程序中有点瑕疵无伤大雅,案件办理过程中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的现象仍旧存在。

二、对提高边检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的几点思考

(一)把好选人用人关,配齐配强执法队伍

1.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在部队内部选拔中,建立执法人员任职资格准入制度,通过考核、面试等形式择优选用;在面向社会的选拔中,主要是从地方高等院校生员中择优录用法律专业人才。

2.保持执法队伍的相对稳定。降低执法队伍调整频率,尽量避免从执法队伍频繁调出人员,使执法人员能够深入钻研业务、积累经验;保障执法干部正当权益,对妨碍正当执法活动的各类不法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为执法干部依法执法消除后顾之忧。

3.保证执法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要结合执法形势分析工作,及时剖析执法队伍现状,把握队伍调整充实的提前量,及时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传帮带工作,避免因人员变动造成的执法工作、执法经验断层问题。

(二)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1.强化理论学习,使边检执法人员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端正执法思想,用正确先进的执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注重行为引导,及时组织执法人员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通过学习先进执法经验,吸取反面典型教训,积极引导边检执法人员在执法实践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

3.切实加强执法形势教育,使边检执法人员深刻认识时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工作中做到执法与服务、严格与热情的统一,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得到行政相对方和广大出入境旅客的理解与支持,共同构建和谐口岸。

(三)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

良好的法律素质和执法能力是规范执法的关键,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执法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1.根据执法工作需要设置教学培训课程。紧贴边检执法工作实际,坚持“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紧贴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同时,着眼于提高专业执法素质和实战能力,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双管齐下,通过模拟演练、跟班作业、旁听法庭庭审等方式,突出实战技能的培养,提高边检执法人员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规范执法行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胜任边检执法工作的需要。

2.根据执法队伍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边检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执法能力方面的不同,所处不同地域对执法人员的要求不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解决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执勤执法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更新和充实教育培训内容,逐步提高官兵的执法能力。

(四)善用技巧,执法中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边检工作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和外交对等性,执法不当容易引发矛盾,甚至造成国际影响。推行刚柔并济的执法方式,既促进边检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彰显出边检机关优良的执法素养和执法水平。

1.树立执法服务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率,为出入境旅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的过程中推出人性化服务举措,提高满意度。

2.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在人格上给予尊重,坚持以人为本,注意执法细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便于消除出入境人员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造成的误解和分歧。

提高边检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倡导法治精神,不断提高边检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执法环境,以推动边检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进而全面提高边防检查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上一篇:法规速递范文 下一篇:卫生法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