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范文

时间:2023-11-21 22:18:00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篇1

    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救亡图存成为中国社会的主题。时代呼唤着一股新生的力量来挽此狂澜。维新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倡言变法,谋求富强,给奄无生气的中国注人了生机。为完成变法大业,维渐派深深感到对人才的需要,这些人才就是不同于旧式封建文人的新式知识分子。培养和造救人才就成为维新派进行变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人才观。

    首先。维新派把培养和造救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维新派清楚地知道,要实现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家富强起来、依靠那些“摇头顿足,高吟低咏,惟腐烂文数篇”的从科举中选拔出来的封建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必须重新培养和选择一批新的人才。维新派认为,不论是政治的革新还是经济的建设与改造,都急需大量具有新思想、新才干的新人才。然而,中国几百年来传统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地扼杀、摧残人才,通过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救新式人就成为变法运动中一项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的工作,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为了给变法维新运动提供大量的人才,康有为于1890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各省学子,千里负岌,闻风相从。前后达三千人”习。这些人有许多后来成为时代的栋梁之才。万木草堂实际上成了康有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基地。变法能否取得成功,人才是关键问题。为使大量新式人才为国家所用,他曾多次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要大力搜求天下才俊。议筹变法之方。他还建议设立制度局于内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在午门设立“上书所”,允许天下士民自由上书,广开言路,从中选择人才‘维新派虽有通过皇帝摧用维新分子之意,但也向皇帝提出了人才与变法的关系。对于这一点,梁启超曾明确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诸如练兵、开矿、通商等事务,必有人才为之操作。方可成就,所以人才是变法能否成功的前提。谭嗣同说:“求保国之急效,又莫捷于学矣。”习“变科举而后可造救人才,而后可变一切之法。他把变科举、兴学堂、培养人才看作是变法维新的当务之急。

    其次。维新派非常注意政治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低层到高层逐渐发展的阶段。在维新运动以前,中国人学习西方,主要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对人才的培养往往重于实用技能。而在维新运动中,变法的范围极其广泛.甚至包括政治制度的变革,所以维新派对“通才”,尤其是对善于“言政”的人才更加注重。康有为在广东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就注意对“言政”人才的培养。他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巫于教育。他把培养人才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在讲学中,康有为一反当时的传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许多大胆改革。在开设课程上。他专门把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列为一种课程—经世之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的敏感度,足见他用心良苦。在讲课方法上,他把学术和政治结合起来。和学生们共同研究。如事先让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和他们一起研究中国几千年来的学术源流与历史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有关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知识。同时还让一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协助自己着书。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言政”的能力。学生们在康有为的教导下。“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康有为对政治人才的重视正如有人所说:“先生之诲人也。期在造就有用之人,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 “.为了政治改革.康有为曾建议光绪帝:今欲改行新政……特开立法院于内庭,选天下通才人院办事,皇上每日亲临。王大臣派为参议相与商榷。一意维新。立法院是国家的政治中枢机关,其办事人员不是仅仅拥有实用技能的人就能够胜任的。而必须是既有实技。又能言政议政的“.通才”才能担当此任。

维新运动篇2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其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最后,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维新运动篇3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统治专制 改革措施

在鸦片战争以后,为什么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有如此大的差异?为什么在历史上曾一度向中国学习的日本,居然后来者居上,将老师踩在脚下?这些问题已经提出很久,但至今仍没有人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两个历史意义重大的变革进行比较分析,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理解与启示。

一、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

从十三世纪起,世界的大环境发生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在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完成,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世界整体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和日本被动地卷入其中,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与世界大势不可分割。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通过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3年的“黑船事件”,美国人佩里率领舰队撞开闭关自守的日本大门,日本开始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中日两国都受到根本性的影响。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深化,中国开始洋务运动,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但其结果却产生惊人的差异,使两国在近代化发展的道路上分道扬镳。

2.国内背景

中国的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至90年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意欲图强。在此之前,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由于清政府用领土、及一系列的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进入了低潮,因而中国呈现了暂时的“中外和好”的“和局”。

日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同中国一样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1842年,慑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日本不得不向西方妥协,开放一些港口,允许一些国家的军舰补充煤炭和水。而真正让日本敞开大门的则是1853年的黑船事件,日本奉行了二百多年的锁国政策被打破。1868年,日本的倒幕运动获得成功,旧政权幕府的,产生了作为近代国家前提的统一国家,其意义是重大的,日本从此走上了明治维新之路,成了日本社会变化的起点。

仅从两国的国内形势看,19世界后半期中日两国的显著差异是,中国始终有分裂的倾向,而日本却一直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二、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1.根本目的与性质

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展开的,两者虽都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但其根本目的与性质却存在本质的区别。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不触动腐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维护封建专注统治。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与军事方面的改革,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踢,西学为用”,由此可见,洋务运动只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没有要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要求。

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后,不仅局限于科学技术,而且对于西方的近代思想和政治制度及文化习俗等多方面,采取全盘吸收的模式,这对于日本的近代化有重要的作用。尤为重要的是,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改变日本原有社会体制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旧社会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而不是保留和完善原有的社会制度。

2.领导力量

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掌握中央集权的慈禧太后在支持顽固派与洋务派之间,犹豫徘徊,致使洋务运动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阶武士,幕府的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握,二者形成合力,进行自上而下的全方位变革。

3.改革内容

(1)政治方面

中国洋务运动没有提及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因为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分拣君主专制制度,洋务派无法逾越其根深蒂固的限度。洋务派的一切改革都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大前提下展开的。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则有许多重大的改革。首先,在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政府的前提下,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其次,实行了废藩置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封建领主制,建立了府、县、道制度,还取消了武士特权和剥夺旧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人民的限制等内容。由此可见,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改革制度要超越中国洋务运动很多。

(2)思想方面

洋务派的主要思想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后期的“求富”思想等。从思想上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然而,洋务派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与先进思想的同时,却没有摒弃对封建制的传播,使得近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日本方面,其思想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推行“文化开明”等政策,积极引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落后的封建文化,为日本的思想近代化迈出关键的一步。由此可见,日本在思想方面的改革比中国完善很多。

(3)军事方面

中日双方都非常重视军事的改革。洋务派把军事改革放在第一位。先后建立“天津机械制造所”、“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系列军事企业,同时也加强了对海防的建设。在80年代中期,洋务派仙湖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这一系列的军事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巩固了中国的海防。但在改革的后期,由于清政府的内部矛盾等问题,造成军费的严重不足和军事装备长期得不到改进,而逐渐滞后于日本。

在日本方面,主要指推行征兵制度,扩大兵源;建设一支富有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于天皇的队伍,积极地进行对外战争的准备;大量地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大规模的扩大军队的数量和对军队的财政开支等。由此可见,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改革毫不逊色于中国。

(4)经济方面

洋务派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始于洋务运动的中后期,并且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事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以此辅助工业事业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方法相当陈旧,不可否认的是在此过程中加快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步伐,有利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在日本方面,积极地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是从法律上保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征收地租,明治政府还迅速地废除了国内的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扶植私人企业等。

从双方的经济改革措施看,日本的经济改革更全面,并从法律的形式上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制度的限制。

三、启示

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几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别发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运动之后,甲午中日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速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日本最终成为亚洲第一大强国。

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其本质原因在于洋务运动的封建性、依赖性和腐朽性。如前文所述,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而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派企图用中国的封建制度做容器,承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会导致失败。

相反,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倒幕运动之后,明治天皇成为日本的最高领导人,从思想上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彻底扫除封建专制统治的障碍,全面推进日本的近代化历程,使日本彻底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洋务运动的失败给后人留下太多教训。从洋务运动的失败中,我们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讲技术引进,不单单指生产技术上的引进,还要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制度及先进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思想。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避免全盘照搬,以中国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总结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模式,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内藤湖南.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商务印书馆,2012.

[1]南开大学日本研究.日本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英]肯尼斯・韩歇尔.日本小史.兴思图出版公司,2005.

[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维新运动篇4

【关键词】 定向运动;创新思维培养;有利因素;有效措施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新思维,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艺术创作、企业管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治国理政都有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和独立性,创新性主要是领先别人的思维,而独立性主要是指自己的思维观念是独创的,没有依赖和参考任何人的思维观念,创新性和独立性也是创新思维最大的价值所在。创新思维尽管存在先天因素,但是后天的培养是提高创新思维的关键,定向运动不拘泥任何形式、任何场地。并且在不同环境可以选择不同的运动内容,和创新思维一样定向运动同样具有创新性和独立性,同时在参与定向运动的过程中,学生要对整个运动内容、距离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的方案与路线,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多变性以及分析能力。

一、研究方法

定向运动是指:参与者利用指南针和地图作为路线的指导,对地图上事先标注的目的地一一到访,以完成时间最短者为胜利。定向运动适合不同年龄和群体,是二项集智力和体力为一体的运动项目。

为了深入了解目前学习定向运动教学的现状,笔者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去图书馆或者档案馆查阅定向运动教学的相关书籍,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目前国内外定向运动教学的最新动态。2、比较研究法。找出国内定向运动教学最具代表性的学校,对他们的先进教学体系、教学理念进行分析比较,并且总结出我国定向运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行动研究法。一些开展定向运动教学的学习进行实地调研,走进课堂之中,并记录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各自的表现情况,了解定向运动教学的真实情况。4、访谈法。对部分开展定向运动学校进行实地探访,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定向运动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真实看法。

二、定向运动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是教学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定向运动教学的质量。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是为了排解士兵压力与增加士兵身体素质,由于定向运动适应性强、内容形式多样,之后迅速蔓延全球,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定向运动进入我国,然而那时我国对乒乓球、足球、排球运动相对重视,因此很多学校并没有开展定向运动,到了今天很多体育教师尽管拥有专业的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定向运动的认识并不充分,缺乏良好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因此师资力量不足是目前我国定向运动教育中最普遍的问题。

2、内容形式单一

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我国在重视课程改革的力度同时,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为了给学生体育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很多学校建设了运动场馆,老旧的运动器材也逐渐被更换。定向运动不拘泥任何形式,对环境要求也并不高,不管是跑步、攀爬、投掷、骑行都可列入到定向运动中。因此,运动作为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定向运动逐渐被教师与学生所认可,然而在实践教育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定向运动的内容相对单一,不仅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忽视理论的重要性

和其它学科侧重理论性的情况不同,定向运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定向运动离不开学生自己亲身实践。然而重视实践并不意味着轻视理论,定向运动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定向运动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理论的重要性,在运动路线制定以及完成策略方面,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像学生教授。随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定向运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运动观念的教育,让学生在制定路线以及运动计划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定向运动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利因素

1、内容形式多样

对于定向运动的内容不没有固定的定义,开展定向运动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像攀爬、跑步、跳远、调高、游泳、跳绳等都可以列入定向运动的内容。此外,定向运动对运动场地也没有特殊的要求,操场、公园、森林都可以开展定向运动,内容形式的多样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思维空间,针对不同的项目学生可以定制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同时,在公园、森林开展定向运动也有利于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2、适用广泛性

和足球、篮球等运动注重竞技性不同,定向运动是一项竞技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作为诸多运动项目的结合体,在开展定向运动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竞技性也逐渐被削弱,学生也更加融入到定向运动之中。并且很传统运动内容单一性不同,定向运动内容形式的多样性也是其适用广泛的主要因素,在定向运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运动项目,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快乐的含义。

四、通过定向运动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1、情景设置法

定向运动运动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开招定向运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设定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在一定运动环境下进行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一旦学生观点或者方案存在误区,教师应该及时的指正,并及时帮助学生及时化解思考误区。在所有学生讨论过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比如:路线的选择、人员的分配、后勤保障等问题。之后再让学生自找出最最佳的方案。

2、多层次、不同角度分析法

在定向越野教学中,迫使学生从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对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教师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可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养成动脑、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提升;在定向越野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对体育器械进行多功能改造,使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对荒废的体育器械进功能和结构进行改变,提升器械的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这些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和安全监护,确保学生的创造行为在安全范围内,从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探索,为学生营造创新、探索的学习环境。

3、启发法

该方法的前提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探索,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以帮助学生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要求。如在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中,学生先自行进行路线探索和练习,继而让学生以自我探索和联系为基础开展激烈的讨论,发表自我观点和意见,当学生讨论后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探索行为进行肯定,使学生时刻保持旺盛的探索和学习欲望。

五、结束语

定向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为一身的户外运动,通过定向运动学生不仅可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能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此外,在完成定向运动时,需要学生自己制定比赛方案与路线的选择。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锻炼。也正是因为如此,定向运动逐渐走进课堂,由于定向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大多数学校对于定向运动教学都没有成熟的经验,这要求院校在开展定向运动时,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参考学生实践情况的前提下开展定向运动。

【参考文献】

[1] 高明.浅析定向运动在高校中开展的意义[A].首届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论文选集,2008.

[2] 文雯.定向运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析[A].首届全国学校定向运动学术论坛论文选集,2008.

维新运动篇5

【关键词】师夷长技;调和;全盘西化

1 “全盘西化”是近代中国“师夷长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提出后,魏源并未将之付诸实施,只是留给了后人一个思考问题的指导性思维。后来随着国门的逐渐大开,我们对西方的认识逐渐深入,“师夷长技”亦由理论变为现实,并经历了由浅入深的实践过程,而新文化运动中的“全盘西化”就是这种思维下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1.1 洋务派“师夷”之皮毛

1861年,冯桂芬撰写了8万余字的《校庐抗议》一书,在书中他不仅继承林、魏“师夷”的思想还提出了以“制洋器”、“采西学”为手段取得民族自强的主张,并以“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211来凝结其思想,1898年被张之洞引为“中体西用”。与此同时,经历了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忧外患”洗礼的清朝统治阶级也逐渐从传统“严夷夏之大防”的观念中苏醒,自强呼声起于内部,因而以奕■、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将“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发起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1.2 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师夷”之腠理

《马关条约》签订后,强烈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新的民族觉醒,同时也使国人对洋务运动的效果产生了怀疑。而经过深入的对比之后,国人把“师夷长技”的视野也投向了超越物质的更深一层,如孙中山认为“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气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2]8而和辛亥革命就是国人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涉足,其中欲引进君主立体,辛亥革命则模仿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但由于守旧派实力的强大和维新派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经历了103天,维新变法就如昙花一现般的灿烂凋零了,而民主共和政体亦随着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而名存实亡。

1.3 激进派“全盘西化”式的灵魂之学

渐次深入的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并未给中国带来预想中的新气象,于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从文化的角度掀起了改造国民性的浪潮。而改造国民性就必须反思中国固有的文化,于是以陈独秀、鲁迅、为代表的一批战士以更激进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荡涤,甚至进行了“全盘西化”式的全盘否定。并在1929年《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提出了全盘西化(Wholesale Westernization)的主张。当然,胡适等人的“全盘西化”论也激起了王新命等维护中国传统文化派的反击,因而1935年王新命等十位教授发表了《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强调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有中国本位,并提出一个原则,即:根据中国本位,采取批评态度,应用科学方法来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5]但是,不论是主张“全盘西化”的激进派还是坚持“中国本位”的“守旧派”,其主张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交融的,如激进派的鲁迅曾将不理性的“师夷长技”讥讽为“拿来主义”,而保守派也不否认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只是强调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2 产生“全盘西化”的原因

对西学认识态度的极端。在“师夷长技”的过程中,我们对西方、西学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首鼠两端的非理性的极端状态。首先,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使古老的中国自绝于世界,而自绝于世界又导致中华民族固步自封、更加的夜郎自大,千年的中华本位观念更加顽固膨胀,把我们遇到的所有西方国家皆视之为历史上的“蛮夷”,因而在与西方国家交涉时高高在上,正像稻叶君山所总言:尽待欧洲诸国为蛮夷。谓天壤间更无他国,可与比肩。并习惯性地企图以传统的羁縻之道来束缚之。而在此种排外观念的主导下,我们把西学视作“奇技淫巧”、“洪水猛兽”,加以抵制排斥。而为了恢复大清的辉煌和自信,林则徐、魏源等酝酿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正式开启了以西方为“师”的风潮。其次,民族自省精神缺位状态下的产物。西学的内涵是什么?包括什么内容?其生态环境如何?是否适合中国?这是引入西学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于形势陡变带来的时间性的局促,国人很少冷静地思考过这些问题。虽然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我们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的由表及里的过程,但基本而言,我们并没有深入消化它,只是随机性的功利性的择需而取。因而这段“师夷长技”,我们是缺乏让人冷静的民族自省精神的。

3 对复兴之路的启示

虽然新文化运动前“师夷长技”的实践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一个具有跨时代适用性的理论,其在复兴之路的征程中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但从以史为鉴的角度考虑,前人的教训对今日中国梦的实现依然具有巨大的启示性。

3.1 “师夷长技”必须坚持中国本位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并认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8]112也正因为如此王新命等教授蔡才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中国本位”。而反观之,而新文化运动前的“师夷长技”之所以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师夷长技”不是以中国作为本位的,是在缺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盲目的,因而导致社会意识与社会基础的趋势相悖。因而,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而言,在我们打开国门的时候,必须对中国当代的实际情况了然于胸,知道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便在学习西方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本本主义所产生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

3.2 “师夷长技”必须与民族自省相结合

长期以来,中国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生存危机和文化紧迫感,因而在反思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小学生的心态来学习外来文化,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深入梳理、发掘和创建。但若只是跟在西方身后亦步亦趋,受制于人,没有创新,中国一样将缺少自信和自立而难以达到成功。

总而言之,“师夷长技”是一个跨时代的命题,新文化运动之前的“师夷长技”重在虔诚向西,但却因时间的短促而对西方、西学和中国缺乏客观的认识,从而导致了失败。而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只有坚持中国本位和创新,我们才能摆脱对西方的依赖,找回自信自立。

【参考文献】

[1]冯桂芬.校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3]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维新运动篇6

1 要“加”鲜明的政治导向,就是在向党看齐、听党指挥上要有坚定的立场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蓄意在网上推动“无”,加紧实施网上“文化冷战”和“政治转基因”工程,寄希望于思想文化入侵和意识形态渗透,改变我们的价值观、解除我们的思想武装,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罪恶目的。可以说,以互联网为战场的思想文化战争,正在意识形态领域紧张地进行着,并且愈加复杂、愈演愈烈。这场意识形态战争是全时空、全方位的,不见炮火硝烟,不见一兵一卒,没有前方后方,却事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就可能。因此,统一思想、固本铸魂,是信息网络条件下政治工作必牢牢把握的首要要求。

要坚持多元融合、一元主导。指出,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那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想开放不等于没有主导,价值多元不等于没有核心。在思想越来越开放、价值越来越多元的当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紧紧围绕强化军魂意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前,必须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意识形态工作,比如开发智能手机安全防护系统,自动过滤、屏蔽一些非法页面、灰色信息,纯净网络政治生态,让“数据链”加固“生命线”。

要坚持主动进攻、积极发声。做好信息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定地站在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第一线,旗帜鲜明、铿锵有力地主动发声,彰显主流价值,传播权威声音,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特别是要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打造一批红色“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为抢占网络舆论阵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要坚持针锋相对、敢于亮剑。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虚无中国人民的历史传统、丑化英模人物形象等大是大非问题,必须立场鲜明、敢于亮剑,最大限度地反击别有用心的人的恶意炒作,决不能在错误思潮面前妥协暧昧,决不能让不良的言论、灰色的段子、不健康的情趣在网上肆意传播,确保网络阵地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的形象,坚决防止出现“舆论飞地”和“网络真空”。

2 要“加”生动的榜样故事,就是在传递好声音、释放正能量上要有出彩的作为

当下,在网络空间里,“点赞”的声音与“诋毁”的论调同时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能被动应对,而要主动出击,浓墨重彩、理直气壮地讲好我们的榜样的故事,传播好声音、释放正能量。

要用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励。党的十以来,高校建设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是师生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是最生动的教育故事。要借势用力,紧密联系建设和谐校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挖掘用好可见可知可感的事例数据,用实践成果彰显理论威力。

要用鲜活的榜样典型感召。讲好优秀师生故事,既要见事,也要见人。优秀师生典型是身边的正能量,对于引领学生成长、学院发展的最好激励。信息网络时代赞扬典型,关键是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推动全媒体宣传、全业态传播、全平台覆盖,不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高大全”、语言形式的“高大上”,也不要一味追求版面位置、规模数量,这样才能让典型深入人心,让典型蕴含的正能量充分传播。

要用浓厚的氛围熏陶。好的氛围就像水和阳光一样,潜移默化影响师生的思想情操,对激励学生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关注“微时代”网络化、即时性、快餐式的传播特点,既要通过单向传输方式进行渲染,更要利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借助“粉丝群”“朋友圈”等关系通道进行立体化、互动式宣传,用社交传播放大宣传效果。

3 要“加”厚重的文化底蕴,就是在传承红色基因、彰显特色文化上要有全新的突破

网络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思想力与文化力的竞争,文化的张力在网络面前体现尤为明显。对高校来说,就是要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在网络上树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印记,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

注重用红色文化引领。随着社会日益信息化,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方面,除了要积极开展以批驳为重点的网上舆论斗争外,还应顺应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发展趋势,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加大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传统的挖掘阐发,比如建立网上荣誉室,打造网上馆室群阵,开通在线红色旅游等,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注重用特色文化助推。青年的特殊使命和特有的青春朝气,让网民感到新鲜与神秘,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些年来,高校围绕“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自强之星”、“魅力团支书”、“活力团支部”等聚焦用力,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高校文化,展示了青年的良好形象和蓬勃朝气,在网络空间里别开生面、耳目一新,在这方面可以好好地做做文章。特别是要针对手机终端已经普及、游戏对青年具有特殊吸引力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激扬学生自律精神、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反映学生纪律规范的游戏产品,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价值重塑和思想引领。

注重高校文化渲染。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叙事方式展现高校文化的丰富内涵,用师生的身边生活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特别是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碎片化阅读习惯和新媒体裂变式传播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组织“微新闻”“微动漫”“微电影”“微课堂”等产品创作生产,批量推出体现高校特色、展现师生形象、让师生“点赞”的网络宣传文化产品。

维新运动篇7

【关键词】二维;相对;现在

1 现在有一定的量

时间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续不断的系统表现出来。对过去与未来,人们都知道二者的量是无限的,那么,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没有现在呢?现在有没有量呢?

如果说现在没有一定的量,那么也就没有现在。因为质与量是不可分的。应该说,现在有一定的量。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有现在。现在并不是隔开过去与未来的一张无形的纸,它是新旧事物转化的过程。空间与时间统一为四维连续区的关键就在于:现在有一定的量。现在的量也就是时间一维的量。

根据相对论,在同一时间发生在宇宙不同地点的两事件,其同时性是相对的。两事件虽然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但这同一时间仍有一定的量,有一定的长度,所以仍可以分先后,也就可以分内外层。如果承认宇宙是四维的,那就应该承认时间一维有一定的物理量。

既然时间一维有一定的物理量,就有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也就有一定的界线。此界线分前后两个。前面的界线是现在与未来交界的地方,后面的界线是现在与过去交界的地方。这两个界线就是时间一维的两外层,两外层之间是内层。这就像一枚无限大的硬币有两个面。一切事物都在这两个面之间运动,不能超出这两个面,这是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受到这两个面的限制,所以物体做环形旋转运动。不同的物体其运动所形成的环形的大小不同。

虽然人们所处的宇宙是四维的,但人们总感到似乎宇宙是三维的。这是因为四维空时中时间一维的外层展现事物的性质及物理量,而其内层难以展现事物的性质及物理量。

宇宙间不断有旧事物消失,也不断有新事物产生。那么,旧事物到哪里去了?新事物从何而来?

宇宙过去的时间是无限的,过去的一切事物先后都已消失,旧事物留在过去了没有?没有。过去已经没有物质了,已经成了0。那么,旧事物究竟哪里去了呢?

旧事物变为其他形式的物质留在了四维空时内。因为四维空时的外层被新事物所占,所以,原旧事物的物质主要部分是留在了四维空时的内层。

宇宙未来的时间也是无限的,未来将先后出现无限多的事物。但是,未来只是物质未来的存在形式,现在那里还没有物质。在没有物质的地方,能产生新事物吗?不可能。

新事物究竟从哪里来呢?只能来自四维空时中现有的物质本身。四维空时的外层的事物还在,因而新事物主要不是来自四维空时的外层,而主要是来自四维空时中时间一维的内层。

当然,旧事物要转化为新事物。这里要思考的是,当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的一瞬间,二者是同时同地存在的。在二者转化的这一瞬间,新事物从何而来,旧事物到何处去?

新事物不是来自没有物质的未来,旧事物也没有留在没有物质的过去,四维空时的内层才是旧事物的归宿,才是新事物的出生地。

现在的物质就是物质的全部,现在的宇宙就是宇宙的全部。那么宇宙的过去与未来在哪里呢?

因为过去的原旧事物的物质中的主要部分回到了四维空时的时间一维内,而未来的新事物主要从时间一维内产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宇宙的过去与未来都是在四维空时的时间一维之内。

时间一维的外层就是“现在 ”,其内层是旧事物的归宿及新事物的出生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时间一维的内层是“过去”与“未来”的藏身之地。

四维空时中的时间一维处于变动之中,具有相对性。时间一维内高速运动的物体会发生“钟慢”“尺缩”的现象。根据洛伦兹变换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不同的高速运动条件下“钟慢”“尺缩”的不同数据。

2 两种不同的时间

宇宙是不是不断地向未来前进呢?诚然,从以秒、分、小时来计算的时间来说,是这样的。但从以厘米、米来计算的时间来说,宇宙的位置是不动的。爱因斯坦曾说,宇宙是静态的。宇宙中的事物是在作旋转运动。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新事物产生后,它逐步变为旧事物,最终成为过去,这是向着过去的方向走;而在四维空时的内部,原旧事物的物质却是向着未来的方向转化的。

这就是说,新事物产生后经过现在,转化为过去,过去又经人们看不到的时间一维的内层转化为未来。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形成一个圈。这就像古代人心目中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晚上日落西山,夜间又在地球的背后从西转向东。这是宇宙中的星体作旋转运动的原因。

四维空时的时间与人们平时所说的时间是不同的。

宇宙是四维的,四维空时是不可分割的,这与三维空间不可分割一样。三维空间的物质是相同的,是不可分割的。那么,时间一维的物质与三维空间的物质是不是相同呢?完全相同。同样是不可分割的。离开了三维的体,二维的面不可能单独存在;离开了二维的面,一维的线也不可能单独存在。同样,离开了四维空时,或者说离开了时间一维,三维的体也不能单独存在。

这里所说的时间并不是以秒、分、小时来计算的时间,而是以厘米、米等来计算的时间。这样的时间与长、宽、高完全一样,都是物质的,其量是物理量。长、宽、高是物质的,其量是物理量;同样,时间也是物质的,其量也是物理量。

假如没有以厘米等来计算的时间,仅仅有以秒、分、小时来计算的时间,那么,一秒物质是多少?一秒时间能与一立方厘米的物质统一成为四维空时吗?一立方厘米的物质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其量是物理量。而一秒时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量是物理量吗?

秒、分、小时等只是物质运动发展持续时间的量度,并不是物质本身多少的量度。只有以厘米等来计算的时间才能与以立方厘米等来计算的三维空间统一成四维空时。

在两种不同的时间中,以厘米、米等来计算的时间决定以秒、分、小时来计算的时间。因为不断地有现在转化为过去,所以过去就有了无限的量。因为不断地有未来转化为现在,所以未来就有了无限的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认为,似乎宇宙是不断地向未来前进。其实,那种以厘米、米来计算的过去与未来,在客观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们常说的时间之箭,并不是从过去无限远的地方驰来,再向未来无限远的地方飞去,而是在作旋转运动。当然,以秒、分、小时来计算的时间是不能否认的。

3 四维是相互垂直的

三维空间分为相互垂直的长、宽、高三维,时间一维与这三维方向都不同,与长、宽、高都相互垂直。空间三维的长度都是无限长,而时间一维的长度却只是无穷小与接近无穷小。

任何事物及其运动都处在四维空时之中。但地球上的物质的弯曲度微不足道,大多数运动是低速运动,低速运动的事物深入时间一维内部所走的距离也是微不足道的。而当事物的运动成为高速运动时,它就会明显地由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转而深入到四维空时内部运动。这里所说的高速运动是指光速及与光速相当的速度。因为四维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当事物由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转而进入到四维空时内部运动时,其运动轨迹变得弯曲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在四维宇宙中,四维都相互垂直。当某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空间三维本身也在沿时间一维的方向前进,即沿着与此物体所作的直线运动垂直的方向运动,因而必然发生弯曲。

比如说,在一条东西向的笔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由东向西直线前进,它不左也不右,本应该说它的行进轨迹是不弯曲的,但是因为道路是由低向高逐步升起的,所以该汽车的行进轨迹还是弯曲的。

进一步说,某物体在三维空间里作直线运动,它不左也不右,不上也不下,本应该说它的运动轨迹是不弯曲的,但其运动要随着时间的前进而前进,而这一运动方向与在三维空间里所作的直线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所以其轨迹必然弯曲。

当然,这种与在三维空间里所作直线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的运动,在达到一定距离时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但与在三维空间里所作直线运动的方向仍然是相互垂直的。

既然道路本身在朝着与自身垂直的方向移动,物体在此道路上所作的直线运动岂能不弯曲。

虽然四维相互垂直,但并不是说从某一维引向另一维的任何直线都与对方呈九十度。譬如,在平面几何的长方形中,从宽上的一点引向长的线段,可以引无数条,它们与长所形成的角不可能是相同的。由于物体运动方向不同,所以有些物体运动的轨迹其弯曲度可能更大,有可能大到使光线也不能从恒星逃离。

物质的运动方向也就是时间前进的方向。物体之所以沿着短程线作曲线运动,是因为它只能在有物质的地方运动,只能随着物质的转动而运动,也可以说只能随着时间的转动而前进。

等效原理认为重力场与以适当加速度运动的参考系是等价的。物质及物质的运动决定宇宙的一切。从总体上说,是物质的运动决定引力。

时间的前进并不仅仅是一秒一秒地增加,同时物质的位置也不断旋转前进。物质沿着由未来向现在,再向过去的方向前进,然后过去的原旧事物的物质再向未来的方向旋转。一切物体都要随物质整体的旋转前进而旋转前进。时间之箭旋转与物质弯曲的道理是一致的,弯曲的物质只要有一定的弧度,就会旋转。这也符合广义相对论,它认为时空是弯曲的,因时空弯曲才有引力。

维新运动篇8

〔关键词〕逆向思维 舞容 舞表 立意

一、反其道而思之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指对所议事物的否定与辨证否定。有自觉逆向和机械逆向之分,前者是敏感的一种表现,依赖于人的认识、知识、经验等;后者仅仅是在事物的另一对称轴上作一点浅层的逻辑推导,排除了形象思维,所以力度不强。对于舞蹈艺术的创编来说,逆向思维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舞姿、动作运动路线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离不开思维,同样思维也离不开他们,其中最突出的是舞蹈动作,舞蹈动作因思维变得与众不同,思维因舞蹈动作而得到更好的体现,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

我们常说,舞蹈编导要有异于常人的思维。这里所说的“异于常人思维”指的就是逆向思维,灵活运用逆向思维可以编创出具有自身独特风格,与其他编创者有不同之处的舞蹈作品,否则所有的作品就会像一个机器制造出来的木偶一样,毫无风格特点,同时也失去舞蹈艺术的生命力。被誉为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匠的朱载衷凇拔柩十议”中提出了舞容、舞表等内容,本文将对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以舞容、舞表、立意为主进行论述。

(一)逆向思维在“舞容”中的运用

舞容是朱载衷凇拔柩十议”中所提出的一项内容,指的是舞蹈姿态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舞蹈造型和舞蹈运动路线是编创者在编创过程中最初步的阶段,也是整部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抒情表意等最直观的表现。

1、逆向思维在舞蹈造型中的运用。造型在戏曲中称之为亮相,在舞蹈中是指演员上下场或一串舞蹈动作的一个停顿点,造型的出现一般是展现所要塑造对象的形象特征、心理特点等,所以作品塑造的形象是否突出,与造型有着重要的关系。舞蹈作品《爱莲说》中,编创者利用演员很好的身体条件塑造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新淡雅的形象,造型位于一度空间,下肢则是单腿跪地,另一腿的足部延伸并勾脚,手腕相对,手指尖如同莲花的花瓣一样向外散开,身体的状态则是从头部开始整个向后卷,直到小腿抬起的位置。整个造型给人的感觉是编创者在保留莲花形象原有特点的情况下,运用逆向思维以身体最大幅度的抻拉,四肢、躯干在方向、重心、形状上的把握,为莲花形象给予新的生命力、创造力。如果按照顺向思维,莲花的造型通常是正盘腿,面对一点,手腕相对,手指兰花指,或手捧莲花道具等。我们可以发现运用逆向思维编创出的舞蹈造型,较有立体感,突出主题且新颖,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偏离实际生活现状,新奇但不奇怪,整个造型犹如盛开的莲花一般,端庄但不妖媚,所以编创者在造型的编排上一定要下功夫,在符合事物常理的情况下,还要对逆向思维运用,为舞蹈作品所要塑造的艺术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有所提炼和升华。

2、逆向思维在舞蹈运动路线中的运用。运动路线是两个舞蹈造型中间的连接,运动轨迹丰富、富有创意是判断运动路线好坏的依据,造型连接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如运动轨迹、节奏等,不同的动作运动轨迹、节奏的处理都会有不同的效果。同样,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的运用,于运动路线的处理上会有所差异。《也许是要飞翔》舞蹈一开始演员身处舞台平面空间8,根据身体的朝向以及运动方向可判断目的地为舞台平面空间9,左臂随身体方向抬起并延伸,下肢随之移动,右臂探出,肩部作为发力点,主动抽回,回到原点,右腿小腿后弯,气息上提,随后沉气,脚步前移,前踢腿身体后倒地……逆向思维所思考出的运动路线如同皮筋一样,有各种抻拉的方式,也有瞬间收回的爆发点,整个路线的运动方向明确但不单一,从人体的各个方向、高度增加路线轨迹,再结合节奏、力度等的变化,丰富人物内心表达,突出主题立意,路线设计从局部到整体,从横向到纵向,从“线”性到“面”性,这样开头的运动路线不仅像旋转起来的几何图形一样路线丰富,也与舞蹈作品的主题做了很好的呼应,一个追求梦想的人,在锁定的目标和遇到困难的路途之间不断徘徊,进退两难,所以在舞蹈运动路线当中对舞蹈动作的处理出现了触碰-收回,迈出-转回,碰撞-摔倒等方式,由此可见,逆向思维对运动路线的运用可以丰富表现内容,也证明了舞蹈是“流动的雕塑”这一观点。那么,顺向思维对运动路线的处理会简单一些,就像平时我们过马路一样,有较强的目的性,中间很少有路程上的来回、行动上的停顿等设计,如此一来减少了运动路线的表现力,也减少了观赏者对作品背后主题的思考。运动路线的好与坏,与作品的主题立意有直接的关系,逆向思维的运用使运动路线增强了语言能力,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二)逆向思维在“舞表”中的运用

舞表是朱载衷凇拔柩十议”中所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指的是舞蹈位置及活动形式,表的含义指方位和空间,袁禾教授在《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中提到:“早在明代,朱载志鸵烟岢隽苏飧鑫侍猓他以八佾舞于庭为依据,强调了舞蹈之需要占有空间和运用空间……”。

1、逆向思维在舞蹈空间中的运用。舞台的空间是由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构成的,平面空间就是把舞台分为九块(如下图),立体空间就是拉班提出的“球体空间”最为出名和经典,拉班认为“人体运动在三个平面上展开,分别是高中低平面、水平的桌面、前后深度的轮面”。鲁道夫・桑纳说过“舞蹈是典型的空间符号”。玛丽・魏格曼也说过“空间是舞蹈家真正活动的王国”。可见,空间的运用直接影响整部舞蹈作品的优劣。

《一个扭秧歌的人》就是充分运用了舞台空间,在不同空间上的调度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舞蹈开头和结尾演员的位置都在7位置,开头演员位于一度空间,半躺在地面上,颈部以上的局部运动来表现老人对秧歌的陶醉和喜爱之情,随之身体在半躺的状态上起范儿,瞬间腾空旋转360°为三度空间,落地再次回到一度空间,经过动作的链接最终停留在二度空间,又以身体后仰的方式坠落到一度空间,空间的迅速转化在视觉上给观众形成冲击力,此时的平面空间已从7到了1的位置,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一个老人对自己跳秧歌场面的憧憬。平面空间1、2、3、4的位置表现舞蹈的高潮部分,道具为红绸,上扬下甩、前抖动、围腰转等动势,丰富延伸了对负空间的运用,技巧适当加入给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有了很强的动觉,形成立体的四维空间,表达一个老人幻想着自己年轻时扭秧歌的情景,以及自己对此情景的无限想象。所以,逆向思维在舞蹈空间中的运用有利于表现舞蹈立意,可以更有效、更直接表达作品主题,编创者应该巧妙的设计舞蹈空间,运用逆向思维,把舞台给观众所带来视觉上的强弱感受,间接地传递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逆向思维在舞蹈队形中的运用。用最简单的舞蹈动作,表达最丰富、最复杂的情感。这也是编创者运用逆向思维的一种方法,跳出舞蹈动作本身,以舞蹈调度的角度看待舞蹈情节的发展。在编创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情感已到极致,舞蹈肢体语言不能表达当时的情感,很多编创者则会用复杂的语言去表现,而往往忽略了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情到深处自然浓”,情感达到最高点时不需要华丽的语言,甚至运用舞蹈肢体局部小幅度运动、强调队形变化和画面构图即可表达用意。蒙古族舞蹈《盛装舞》的舞蹈语言没有很复杂,但队形的运用却为整个舞蹈作品增添了不少色彩,在队形构图与队形流动路线上都有新颖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表达出欢快的节日气氛,以及蒙古族女性高贵自信的内在品格。下面以舞蹈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队形变化为例。

从图中可以看到,图1为舞蹈作品发展部分的队形,在四横排的基础上,编导抽出一个梯形,向后流动,而剩下的演员则向舞台中心位置靠拢,形成半圆,向后流动的演员则补另外的半圆。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舞蹈语言简单,但蒙古族女性的高贵自信形象依然存在。图2、3为舞蹈作品高潮部分所变化的队形,图2队形前进时,领舞演员先带着旁边两排前进,之后转身带着后面的三角形前进,出现两次前进,递进感加强,主要动作为硬腕、颠步。图3的队形是瞬间形成的,5个人抱成一团,来回穿梭,像秋天落地的枫叶一样,毫无规律,但有很好的视觉感。从队形变化可以看到,两个队形衔接的同时,加入了编创者丰富的想象力,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变化着队形,顺向思维的舞蹈队形可能会缺乏新意,构图简凡,变化流动缺乏创意,不利于深层情感的表达。当作品情绪到达高潮时舞蹈调度出现了频繁、复杂的变化,创作者并没有用更多的身体语言去抒情,反而运用逆向思维,将舞蹈作品当中的身体语言设计得很简单,利用队形的频繁变化、特殊流动、新颖构图将作品画面丰富起来,同时也把作品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所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深层的情绪,是一位灵活运动逆向思维的编创者最明智的做法。

(三)逆向思维在“立意”中的运用

立意是舞蹈作品的升华部分,没有好的立意,再好的舞容、舞表都是空谈,通过立意传达社会正能量,达到舞蹈编导所要表达的主旨。运用逆向思维思考立意有利于升华舞蹈作品的意义。

1、逆向思维在题材中的运用

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编创者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草笠舞》反映了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编导为了使作品深入人心,亲自到黎家村寨体验当地文化生活,这里的草笠吸引力陈翘的注意力,但在一次无意当中,陈翘发现姑娘们在远处插秧,阳光给树木披上了一层纱,从高处眺望,看不到人影,只能看到一排排的草笠在阳光下移动,变换着不同的图案,这给陈翘的作品创作带来了不少灵感。所以寻找作品题材时,以主观角度出发可以在事物本身的问题上得到一些积累,但是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事物,获取不同的事物信息,为题材找到新的表现方法增强舞蹈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可以开拓新的视野为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新想法。《草笠舞》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奖”,从这一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田野调查中所得到客观的信息是必要的,但是主观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运用逆向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另一个视野思考,思考作品题材使在贴近生活的基础上同时附有意境,间接升华作品“立意”。

2、逆向思维在主题中的运用

编创者在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其中某一点使其有所感触,那么编创者会对这一点进行加工提炼最后形成明确的思想,通过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这种思想感情的倾向是作品的主题。思维与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研究创作思维与作品整体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解决舞蹈创作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秦王点兵》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兵马俑,编导看到古代封建社会,在生产力、经济等方面低下的时候,人们能够做出让后人至今都叹为观止的杰作,心中不禁产生创作灵感,在他的家中,到处都是兵马俑的塑像,他编排这段舞蹈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因此被评论此作品横空出世,而陈维亚却说:“我已关注了它三年”。《秦王点兵》将华夏时代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使作品充满了民族色彩与民族情感,从作品当中领略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魅力。在生活中,编创者所得到的灵感是很重要的,通过生活所给予的灵感,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东西运用逆向思维,升华作品主题,作品《秦王点兵》不仅只是向观众描述视觉直观上的场景,而是在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可见主题的升华为作品赋予灵魂和生命力。所以逆向思维在主题中的运用,更有利于体现舞蹈艺术运用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我国文化内涵。

三、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创中运用的意义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同领域对逆向思维均有运用,究其原因在于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创新思想、创新体制、创新科技等。同样,逆向思维在舞蹈中的运用会使舞蹈理论、舞蹈实践等各方面都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逆向思维会让编导的创作思维、处理作品手法更加多样化,无论是在作品立意上,还是在舞蹈构图、动作路线等方面,使舞蹈编创者所创作出的舞蹈作品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因此,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编创者通过对逆向思维的运用,在今后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中,有利于扩充舞蹈教学课程,在学生接受不同信息的同时,间接给予创作灵感,训练者通过开发、诱导的方式,对被训练者所潜在的逆向思维进行引导、挖掘,激发被训练者内在的潜力,为扩充编创课程提供条件;其次,可以推动创作者的创新意识,使舞蹈作品形式新颖但不怪异,内容丰富但不空洞,结构规整但不死板,如果说思维的产生对人的创新意识有着推动作用,那么逆向思维的出现对舞蹈创作者来说,如同如鱼得水一般,不仅开阔了编创者的思维,还丰富了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也使舞蹈作品的整体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结

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创中主要体现在舞容、舞表、立意三方面,编创者对逆向思维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舞蹈作品的质量、内涵。逆向思维对舞蹈编创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创新思维方式,编创者在编创过程中需要逆向思维来扩充、丰富舞蹈在舞台上所表现的语言魅力,使作品具有别具一格的舞台感染力。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研究出发点是将有关逆向思维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当中,让更多的舞蹈工作者对此加以深入了解,充分发挥逆向思维在舞蹈编导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后可以形成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从而开发每个人思维当中所潜在的的逆向思维,这也是对逆向思维间接地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建,饶丽娜,王蕾,张素琴,沈阳. 《舞蹈调度的形式陈说》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9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5

上一篇:平抛运动范文 下一篇:圆周运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