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9-21 19:33:14

治理技术

治理技术篇1

关键字:电网 谐波 危害 治理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25-02

1 谐波的界定及产生原因

由于交流电网有效分量为工频单一频率,任何与工频频率不同的成分都被称为谐波。通常来说谐波的展现是一个周期电气量的正弦波分量,其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数[1]。由于正弦电压加压于非线性负载,基波电流发生畸变产生谐波。因此来说在电网运作的过程中非线性负荷是形成电网谐波的主要原因。通常在电网中主要具有非线性负荷的是UPS、开关电源、整流器、变频器、逆变器等,通常来说以上电网中常用到的设备是谐波产生的主要源头设备。在电力网络运作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大环节,其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谐波,总体来说四大环节中用电的过程中产生的谐波最多。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谐波通常来说较为微弱,主要来源于发电机的使用;发电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达到三相绕组完全对称的情形之下才不会有谐波的产生,但由于现电机制作工艺以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的问题,达到发电机三相绕组对称现象的绝对出现是一大难点,但由于其在发电的过程中产生的谐波较少通常不是谐波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输电配电过程中必然使用的设备是电力变压器,因变压器内铁心饱和,磁化曲线的非线特性以及额定工作磁密位于磁化曲线近饱和段上等诸多因素,致使磁化电流呈尖顶形,内含大量奇次谐波[2]。通常来说电力变压器铁心的饱和度越高,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谐波也就相对越大。

用电过程中谐波的产生是最大的,其主要是展现于使用晶闸管式整流设备、变频装置、充气电光源以及常规家庭使用的电器等设备所释放出的谐波。晶闸管式整流设备由于在充电装置以及开关电源等处被广泛的运用,因此其所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谐波通常也较多;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在现代谐波中由于晶闸管式整流设备产生的谐波占据的比例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同样在变频装置以及充气电光源等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一定程度的产生谐波,但由于其都是在用电环节中所产生的谐波,因此在整体电网运作的过程中用电环节所产生的谐波是先进谐波危害的主要源头。

2 谐波的主要危害

关于电网谐波的概念界定以及主要产生原因上一章节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那么在实际的运作中,电网谐波具有怎样的危害呢?概括性的来说在电网运作的过程中电网谐波所产生的主要危害展现为以下方面:首先,谐波对于配电网络系统的危害。在配电网络系统中一般来说都采用一些电磁式继电器以及感应继电气元件对于配电常规的设备进行保护以及测量,而通常来说谐波的出现会一定程度上引起以上元件的误动或是拒动;由于上述元件在实际的电网系统运作过程中都是为了有效保障配电网络的稳定,因此无论是误动还是拒动的现象出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配电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运营。其次,谐波会对于电力网络设备形成一定的危害。在电网运作的过程中谐波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多种电力设备形成不同方面的危害以及影响。例如谐波通常会对于电力变压器形成一定的铜损以及铁损,影响变压器在电网变压中稳定正常的动作。谐波对于电力电容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谐波的出现会导致导致电容器的损耗加大,加速老化从而影响电容器的正常使用。电能表是评价电能消耗重要而基本的测量工具,是用户缴费的凭证,而谐波可能使电能计量产生较大误差,严重时会导致计量混乱;同样,谐波也是引起滤波装置误启动,保护误动和拒动的重要因素;此外,谐波会通过静电感应电磁感应以及传导等多种方式耦合进通讯系统,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行[3]。再次谐波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谐波的出现通常会携带一定程度的噪音,谐波产生的噪音往往极度容易形成变电所的噪声污染超标,从而影响从事电力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在电力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或是在普通人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只要该设备发射出谐波,那么谐波就一定程度上会对于人体的细胞形成刺激,从而使得正常的细胞形成翻转,当人体细胞的翻转频率与谐波较为相同时,就会进一步的影响到人体的大脑与心脏的健康。

通过上文中对于谐波特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谐波的治理其思路主要应当从两大方面进行展开,首先,强化对于谐波的隔离,非线性用电设备是谐波产生的主要源头,谐波隔离需要对于非线性用电设备产生谐波的控制,减少对于其他层级电网的影响。其次,滤波器的安装使用,滤波器是现今技术手段抑制谐波危害的最佳代表,其通常主要分为有源以及无源两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源以及无源却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有源滤波器其运作原因主要是通过对于电源侧的电流波型与正弦波相比较,同时由有源滤波器进行差额的拟补,就目前发展形势来说,有源滤波器是今后抑制谐波危害的主要发展趋势。无源滤波器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将L、C串联或是并联,然后在其谐波产生的过程产生谐振,通过谐振对于谐波的电压进行降低,同时也对于谐波的危害进行降低,有效的针对谐波危害进行缓解。

3 谐波治理技术现状

有关于谐波治理的问题最早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但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技术革新,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普遍性引用,再为人们带来甚多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较大的谐波治理问题。随着谐波问题的日益严重,在国际的范围内都引起了严重的反响,各国都对于谐波治理技术进行了充分性的研究,截至目前,世界谐波治理技术的发展较期初阶段而言,有着较大程度的进步,但其同时依旧存在较多方面的不足。整体来说,目前我国谐波治理技术方面主要展现在一下方面。

(1)电力系统谐波污染现状严峻;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升级,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支撑而存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变频器以及大功率直流电源应用广泛,在此过程中对外产生的谐波危害十分巨大。其次,随着谐波的产生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谐波对于变压器的损害,严重的影响了其正常的使用寿命长短。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大功率直流电源而言,其产生的谐波危害是普通电力技术说产生的谐波危害的1.8~3.8倍[3]。

(2)有源滤波器成本较高,推广力度较高。对于现阶段来说,提升电能质量,降低谐波危害的技术手段中,有源滤波器是现今所有技术手段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但尤其相对来说严重依赖进口,因而其成本通常来说都较高,在推广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难度;同时由于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较为严格以及繁琐的操作技术标准,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较难进行泛性推广。就现今阶段来说,有源滤波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容量均不超过600 kVar,参考当今电力系统发展来说,有源滤波器还需要实现进一步的优化以及升级。

(3)谐波检测手段滞后,检测数据不准确。有效抑制谐波危害提升电能质量,必须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谐波检测手段进行相关数据的汲取,然后通过分析从而进一步的进行解决。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多数的电力系统机关,现采用的谐波检测技术严重滞后,其数据的汲取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最为科学的展现谐波危害以及特性,不仅不能有效的进行谐波危害预估,同时还不利于对于谐波的有效抑制。

4 谐波治理建议

通过上文对于谐波危害的分析,我们知道谐波的出现不仅对于电网设备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对于人体健康也具有一定的危害,电网谐波的治理是提升电网设备利用率以及保障人体健康的有效措施。在对于谐波治理的问题上,国家已经给与了充分的重视,同时规范了相关谐波治理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标准,详见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12326-90《电能质量电压运行波动和闪变》、全国供用电规则(第30,31条)[4]等法规。在谐波治理的过程中结合以上方面的标准,笔者认为应当在谐波治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下方面的原则,通过有效的措施限制谐波源注入电网。同时将电网中的谐波指数控制在安全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保障电网在运作的过程中其设备不受到谐波的影响。通过以上理论以及标准的指导,笔者认为在谐波治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进行。

(1)加强对于谐波污染危害以及治理的宣传,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谐波危害的重视度。只有意识层面的真正提升,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谐波处理的问题上,能够尽心尽责。另外定期对于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同,在进行谐波处理的问题上,相关技术人员技术水准不一致,但由于谐波治理的需要,电网公司可以定期的针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以及理论的培训,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技术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准,有效的在工作开展谐波治理。

(2)加强电网谐波治理工作与地方电力试验所的有效结合联系,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电网谐波治理工作的效率以及科学性。电力试验所与电网谐波治理工作的结合,能够有效的通过电力试验所的试验成果理论推动电网谐波治理工作的进展。理论是技术推动的有效工具,因此加强地方电力实验所与谐波治理工作的结合是保障谐波治理科学理论的有效保障。就现今谐波治理技术而言,其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而仅仅依靠电力试验所或是电力机关单方面的推动是远远不足的;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以及职责不同,电力机关的实际问题经验以及技术发展需求,其更为明确;就电力试验所而言,其主要突出的是对于相关技术的掌握以及高理论能力;如能对于两种强势的结合,必然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连锁反应,从而推动谐波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定期的对于变电所以及重点用户的谐波测试,同时并针对测试结果建立非线性用户技术档案。设非线性用户技术档案的建立能够为谐波处理工作提供较为充分的数据参考价值,同时对于谐波较为严重的地区,应当根据其主要污染源的特点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其谐波危害在第一时间进行遏制。谐波处理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应当在电力机关展现为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应当在电力机关中进行制度性的规定,只有定期的针对变电所以及重点用户进行频繁的谐波测试,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将谐波的危害降低至最低。

(4)在大中小型非线性负荷接入电网的过程中,依据针对其非线性符合进行有效的实测,根据实测结果查看其是否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如果发现电网谐波超标严重的现象,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停止供电,避免其影响电网的正常运作。在此过程中主要是需要强化监控,在现代手段中,智能电网技术虽然能够有效的进行电网运作监控,但在实际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智能电网联网监控技术进行实时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其还需要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失地测试相结合从而有效的对于电力系统运作过程中的谐波问题进行有效的检测以及监管,避免由于谐波的大量产生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加强电力部门对于谐波处理的管理工作,强化地域间谐波处理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古往今来我们知道,地域的合作的发展的前提,在谐波的处理过程中也一样,由于地方发展水平以及谐波治理技术展现不一致,地域间的联系以及合作能够有效的避免地方技术的不足,同时地域间的联系还能有效的推动地方谐波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于跨区域的电力机关谐波处理联合作业,能够有效的通过对于不同地区的优势结合,提升谐波处理的效率,同时还能通过有效的跨区域合作,以谐波处理先进地区对于谐波处理落后地区的技术进行有效的带动,推动我国电力机关整体谐波处理能力。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但在电力系统大量使用的过程中,谐波的产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平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中主要就电力系统中谐波的产生原因以及主要危害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通过对于现今我国电力谐波治理技术的分析,有效的发现了我国电网谐波治理技术的不足,同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期望能够引起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同时本文所提出的相关发展建议旨在有效为我国相关机构指定谐波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耀宇,黎志锋.南海电网谐波源治理措施探讨[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8,29(5).

[2] 詹峰.谐波治理和管理措施探讨[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08,29(2).

[3] 顾定军.电网谐波治理相关问题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12(2).

治理技术篇2

    1 葡萄病害的预防

    葡萄病害的治理以“预防为主”。发病前可以采取喷洒农药的治理方式,使发病率降低,并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不同病害的发病时间等信息以及天气的阴晴状况,合理、适时的喷洒农药,秉承“趁早不趁晚”的原则。

    2 葡萄病害的防治

    2.1 植物检疫、栽培管理技术预防、化学防治等都是防治葡萄病害的有效方法 充分、合理及恰当的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各种方法能够扬长避短、互相协调,取得更大的防治效果及效益。栽培管理技术的预防,指的是在管理葡萄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对植株抗病性有增强作用,能够有效阻断病原菌繁殖、扩大、感染的有针对性的栽培技术。合理提高果穗的质量,及时摘除发病的叶子或果实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葡萄病患的出现,同时有助于果实质量及品质的提高;针对葡萄病害进行化学治疗,有利于抑制病害的发生及扩散。

    2.2 葡萄病害的前期防治 包括: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中后期的病害防治分为: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全生育期的病害防治含有:灰霉病、根癌病、蔓枯病等。葡萄病害的初始发病期,应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合理的喷药治理。高温阴雨天气不利于农药的喷洒,且容易引发感染病毒,因此,可以在天晴后重新喷药一次,每日对葡萄园实行全面观察与预测等措施。

    3 综合治理技术

    3.1 葡萄病害是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及品质的极为严重的灾害之一 葡萄病害可以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不同的葡萄病害的危害情况也不同,总结其主要的发病规律我们可以发现: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病原开始于美洲,它主要对葡萄的叶片、新梢、卷须等有损害,霜霉病的发生及盛行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具有全球性,世界上很多的葡萄产区都出现过此种病害,特别是一些培植单一葡萄的欧洲区域,病害尤为严重,该病害对葡萄的果实、叶片等绿色幼嫩部位存在危害,其发生与流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雨水、空气湿度有关;葡萄白腐病有被称为腐烂病、烂穗等,其主要发生于我国北方的一些葡萄产区,其病原菌可以对葡萄的幼茎、花序及果穗等进行侵染,导致果实、叶片的大量脱落等。针对不同的病害,进行不同的治疗。

    3.2 阴沉多雨的天气,容易造成肥料的严重流失 因此,合理提高施肥量可以增强葡萄的抵抗功能。果农可以根据葡萄的生长情况及土壤质量等判断是否需要增加施肥量,并合理、适当的添加钙、镁、磷等,以增强葡萄植株的抗病性;适时、合理地对土壤进行松土,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尤其是大雨或暴雨之后,葡萄园的土壤过度阴湿,表层板结,通透性不好,所以导致葡萄的根系严重缺少氧气,生长趋势被减弱,抗病性降低等。因此及时在进入雨季前或雨季间隙的晴天对葡萄园的土壤进行深度的活土;另一方面,阴雨季节,葡萄更容易出现徒长趋势,而且葡萄树干副梢的发病率极高,所以要进行及时、合理的剪枝及摘心等。对葡萄园进行全面、完整的清园工作,严密控制病害的感染及传播,尽量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等情况。

    3.3 对葡萄园土壤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止侵染病菌通过雨水或其他扩散 能够显着减少霜霉病、黑痘病等情况的发生;合理改良土壤,及时施肥灌溉,有利于葡萄根部的发育以及显着提高葡萄树的抗病功能;对高于地面40厘米区域的新梢、多余枝叶等进行修剪,以提高通透度,接受阳光直射,使葡萄园内土壤的湿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3.4 对葡萄病害的防治要坚持三个原则 尽力做好葡萄果园的清洁工作,有效的防止侵染及病原;提高培植管理的相关技术,促进空气湿度的降低,提高葡萄树的自身抗病性;合理、及时的进行农药喷洒,使幼嫩部分得到良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永升. 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果树,2007(1):50-51.

    [2] 秦秀军,任宝君. 辽西地区雨季葡萄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农业科技,2008(14):29.

治理技术篇3

【关键词】公路边坡,治理技术,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公路边坡防护日益受到重视。为了在公路交通建设中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障公路畅通的同时,应灵活采用不同的边坡防护形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恢复因修建公路破坏的生态平衡,对公路边坡的作用应正确认识、正确治理,把边坡失稳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公路边坡治理原则分析

1.在公路边坡治理过程中 ,要坚持从工程地段的地质地貌条件出发,加强对滑坡做出科学合理的定性评价,在此过程中,再辅之以定量评价。

2.要坚持技术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统一性。在进行边坡治理过程中,要从本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作以科学的分析,并对各种地质地貌做出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此,可以让工程治理更为稳定,且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工程的成本。

3.在进行边坡治理过程中,要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实施安全作业管理。要在综合考虑地震条件,地下水位等多方面的条件下,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严格计算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

4.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设计原则分析

在进行边坡防治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性质十分复杂的很大规模的滑坡,一般情况下,要尽力的避开,或者是绕道。如果无法避开时候,要在综合考虑滑坡规模,治理费用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如果是一些滑坡速度相对而言比较缓慢的滑坡,要坚持从全局出发,做出全面的防治规划,要对每期工程的治理效果都做出观测,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取有效的治理改进措施。针对一些滑动速度迅猛的滑坡,要启动紧急治理方案,进行迅速有效的治理。如果是一些中小型的滑坡,在治理过程中,无需避开或者是绕道,一般而言,要结合滑坡的具体情况和工程施工的方案设计,对路线位置稍微的做出合理的调整,如此,可以达到施工治理简单,经济方便的目的。

整治滑坡之前,一般应先做好临时排水系统,以减缓滑坡的发展,然后针对引起滑坡滑动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但通常单一的防治措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公路深路堑边坡的理治一般通过加强锚固、设置支挡、加强坡面排水等方面进行治理设计,可以得到显著的效果。

一般来说重点做坡脚加固,强化腰部即边坡中部的岩体变化处,明显地质构造面等加固措施; 同时,防止坡面地表水冲刷路基边坡,渗入边坡土体,使边坡体 C、Φ 值降低,加大土体自重,增加下滑力; 再者,若地坡体有地下水、裂隙水渗出也将对边坡稳定产生一定影响。

三.公路边坡治理技术分析

1.植物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以成活的植物作为路基防护的材料,通过植物的叶、茎和根系与被保护土体的共同作用,在拟保护的路基部位,形成有生命的保护层;是一种积极、有生命的防护措施。采用铺草皮、种草形式,利用植被对边坡的覆盖作用、植物根系对边坡的加固作用,保护路基边坡免受降水和地表径流的冲刷。植物防护应根据当地土质、含水量等因素,选用易于成活、便于养护、经济的植物类种。植物覆盖对地表径流和水土冲刷有极大减缓作用。植被根系能与土层密切结合,盘根错节,使地表层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牢固的稳定层,从而有效地稳定土层,阻挡冲刷和坍塌。

2.挡土墙与抗滑桩

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防止墙后土体坍塌和增加其稳定性的建筑物。在公路工程中,可用以支撑路堤或路堑边坡、隧道洞口、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同时也常被用于处理路基边坡滑坡崩坍等路基病害。

抗滑桩是整个边坡治理过程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有效,最为经济的边坡治理工程构筑方法之一。在笔者多年的公路施工和养护经验过程中发现,抗滑桩多是依靠锚固在边坡滑床上的桩型构筑物,在特定的情况下,当受到外力的时候,桩前土会对滑坡下滑力产生抗力,如此,可以很大程度的阻止整个滑坡的下滑。由于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因而在边坡治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地表排水

(一)边沟: 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测,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二)排水沟: 用以引出路基附近低洼处积水的人工沟渠。

(三)跌水与急流槽: 设置于需要排水、高差较大而距离较短或坡度陡峻的地段。跌水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流速和消减水的能量。急流槽多用于涵洞的进出水口,或在特殊情况下,截水沟流向边沟的地段。

(四)截水沟设计

①截水沟设置的目的

当路基挖方上侧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应设置截水沟; 截水沟应能保证迅速排除地面水,沟底纵坡一般不应小于 0.5%,以免水流停滞。对土质地段的截水沟,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以免水流冲刷或渗漏; 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合理布置,直接舒顺。

②截水沟断面形式

截水沟断面一般为梯形,底宽不小于 0. 5m; 深度按设计流量确定,一般不应小于 0.5m; 边坡坡度视土质而定。

(五)排水沟加固

具体措施有: 土沟表面夯实、干砌片石加固、浆砌片石加固。

4. 地下排水

(一)渗沟: 渗沟对排水路基边坡下渗水、裂隙水具有显著效果,也可降低路基两侧的地下水位。

(二)支撑式渗沟: 支撑式渗沟主要设计在路基边坡体裂隙水发育明显,且出现多个渗出点,往往以带状、面状发育的坡面,由于其水丰富、分布分散,通过设置“Y”型支撑式渗沟,可有效收集边坡一定范围的渗水,并及时排出,对保证边坡稳定、保持边坡体强度具有一定作用,从而保证边坡稳定。

(三)倾斜式排水管: 在多雨地区,往往边坡水在一定的深度内大范围分布,若不及时排水,长期储存在路基边坡体内,影响边坡体的岩、土强度,不利于边坡稳定,该情况下,可通过设置深层的带孔排水管,必要式可采用上下交错布设,可有克服支撑渗沟深度不足的缺点,将深层水排水。

(四)大孔径排水管( 沟) : 该种情况多用于泉眼式渗水,在多雨地区,部分泉眼雨季水量较大,采用倾斜式排水孔很难及时排除水流,往往造成边坡明显的冲刷。这种情况下采用加大孔径的混凝土排水管( 沟) 具有较为明显效果。

四.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交通的迅速发展,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正逐渐形成,公路工程施工规模逐渐扩大,所面临的工程施工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也更为复杂,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公路边坡都逐渐出现,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定性分析,加强边坡的预防治理工作,已经是整个公路建设施工、养护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交通网络建设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而,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式,探究边坡防治的有效措施,通过分析各种类型的边坡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不断采用先进技术和机械设备,预防不稳定边坡的出现,提高边坡的治理水平,保证整个公路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昌 刘莲馥 李相文 魏观亭 不同边坡加固与生态综合防护技术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09年34期-2003年12期

[2]冯淼 杨顺成 李万选 万鸿 张永红 公路边坡低成本草灌复合种植快速绿化固土试验 [期刊论文] 《公路》 ISTIC PKU -2007年6期

[3]刘洪勋 高速公路边坡治理浅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5期

治理技术篇4

1.1运河治理河道疏浚工程

1.1.1前期工作

①供配电。根据工期及工程施工特点,确定单泵疏浚工程量,再据此安排需要水下泥浆泵和接力泵的数量,从而确定所需电源总容量。再根据落实可利用的电源,确定需新增的变压器容量和位置。

②排泥场设置。根据图纸落实排泥场位置,按排泥场的性质(筑堰、填塘、抬田)确定排泥场容量,排泥场容量不小于疏浚土方量的1.1倍。

1.1.2施工测量放样河道疏浚前,根据施工图进行实地放样,放样的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对河道中心线、底角线、3.0高程线,桩号起讫点等应设立清晰的标志。施工前对勘测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及河道断面土方量进行复核,补全丢失的控制点和水准点。疏浚设计位置应以明确标志显示,每300m设置一观测水尺,施工过程中经常校测指示尺,及时调整疏浚深度,使疏浚后的河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1.1.3排泥管线布设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弯度尽量平缓,避免急弯。出泥管口伸出围堰坡脚以外的长度不宜小于5m,并应高出排泥面0.5m以上。

1.1.4施工作业面划分将立新河每25m全断面划分为一个作业面,每200m划分为一作业段;将如海运河单面每25m全断面划分为一个作业面,每200m划分为一作业段。

1.1.5合理布泵疏浚中标单位施工作业组按照断面施工图纸、施工段土质情况、机械性能合理布设疏浚冲挖点。疏浚时勤检测、勤移泵,每施工段结束后要及时检测,不合格的及时返工,做到施工一段合格一段。疏浚时按检测要求严格控制超深、超宽,不影响岸坡的稳定。吹填土进入积土区后,同样需要勤移管,调整出土位置。积土区顶面高程允许偏差±50cm,顶面平整度10m×10m范围内落差≤50cm,积土区顶面不能出现明显的坑塘和倾斜现象。

1.1.6施工单位自检河道疏浚成型后,对河槽中心线、河底高程、横向浅埂长度、纵向浅埂长度、挖槽单侧超宽、河坡超欠面积比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和江苏省地方标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要求。横断面每25m检测1个断面,纵断面一般在河槽中心线位置检测,河槽较宽时应在中心线两侧1/4河宽处加测。横断面边坡及河底两侧1/4范围测点间距应不大于2m,河底其他范围测点间距应不大于5m,纵断面测点间距应不大于5m。发现欠挖点时,应分别在纵向、横向加密测量。

1.2运河治理抛石护岸工程

1.2.1石料质量控制石料采购中,特别需强调石料的质量和数量。

(1)石料质量:石料应无风化石、水解石,无泥块,块石含泥量不大于10%,块石密度<2.4t/m3。试验需进行第三方检测。

(2)石料粒径10~30cm,超逊径块石<10%。

(3)石料采用已考察过的山场及认定的石料品种。中标单位要派员在供货地点检查质量、监磅数量,在源头上控制石料的质量和数量,保证不合格的石料不上车装船,过磅单随船带至工地查验。

1.2.2石料运输

(1)石料运输船只必须有相关的手续。

(2)石料运输船主必须服从施工单位的调遣及管理,承担安全责任。

(3)石料运输船到工后,须听从施工单位的安排,停靠在施工单位预先划分的停泊区内。

1.2.3石料验收

(1)施工单位对到港船只的石料先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再报监理、业主进行验收。验收组由施工、监理、业主、船主代表4人组成。

(2)验收的内容检查石质(无风化石,水解石,测量块石料径),丈量船只载石重载水线及压仓水线。运石船经验收合格后,在停泊区等候调遣至抛区。石料抛完后,四方代表再登船验收空载水线,计算载石量,共同确认签字。

(3)抛石测量放样施工单位对施工抛区按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抛石区域的纵横控制线。按抛石船的作业范围及设计确定和划分小抛区,计算各小抛区的设计抛石量。每个单位工程分如海河、立新河分别向监理报审测量放样资料,内容包括:抛区的布置,抛石外缘线的控制方法,仪器的架设及抛区尺寸的量取方法,抛石船、运石船的布设位置,抛石船、运石船与抛区的相对位置控制等。测量放样资料报审经监理审查认可后方可进行块石投抛。

(4)石料投抛抛石船、运输船根据测量放样成果即可开船进行石料投抛,石料投抛的顺序为先深后浅,先河底后河坡。

(5)石料投抛时注意

①按运石船提供的单吊网兜吨位,确定小抛区投抛的网兜数量。

②按每个小抛区的网兜数量,确定网兜在小抛区布设。

③抛石过程中适当考虑坡面石料下滑因素以及抛石的离散因素。

④每条运石船抛完经空载线验收确定后重新计算小抛区的实际抛石量,小抛区的抛石量控制在95%~105%之间,若小于95%必须补抛。

⑤抛石过程中,及时检测抛石覆盖情况,抛区间应不留空档,抛石厚度达到设计厚度。

⑥水上部分需进行人工整坡,做到石料与土坡“顺、齐、空”。顺:抛石与土坡顺接;齐:抛石顶角线、高程线走向一致;空:抛石与填土间密实,土工布与土之间填实。

⑦土工布铺设。按设计要求,高程1.20m以上坡面应铺设土工布。a.土工布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技术参数的证明资料并取样复试;b.土工布应铺设固定后方可抛石;c.土工布间搭接长度应符合要求,填土部位的土工布应理顺、贴合,防止漏土。

2运河治理采取的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我们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在项目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方面,建设单位是主心骨、负总责。为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建设处专门设立了质检科,从事质量检查工作,并协助质量监督工作。质检科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并专门配备了断面测绳、水深吊绳、水准仪、超声波测深仪等测量设备。质检科质量检查人员每天在施工现场巡视,及时抽查施工作业组的施工质量,指导他们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当时的水深、机泵性能适时调整施工方法,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效。在河下疏浚土方时,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了河道疏浚的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以及配积土围堰的构筑及维护、单泵出土量估算、超深超宽的允许偏差值等技术要素。在施工期间,工程建设处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勘测单位提供的河中心偏心距,先在河面上测放5条控制线:1条河道中心线,2条河底角线,2条高程为3.0m的河口线。施工作业人员依据这5条线设点布泵,逐渐推进,确保疏浚土方在河床设计断面范围内。疏浚施工过程中,机泵作业人员必须逐点检测疏浚深度,这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单泵完成连续单边长度大于50m后,作业组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施工项目部复检,项目部每25m(随机抽样)复检合格后,作业组方可移泵至下一作业区。本作业区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个作业区的施工。施工项目部对全断面连续合格长度大于200m的河段,报监理及业主进行断面检测。工段完工后,施工项目部每25m选择断面须系统检测合格后,报建设单位及监理进行工段完工检测验收。检测验收时,随机抽测河床断面,横向测点间距2m,同时利用测深仪纵向检测河下深度。这样,可在水下形成纵、横双向检测网格,确保疏浚达到标准。在抛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了抛石工程的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以及石料的质量、小抛区划分放样、石料抛投方法及量的允许偏差值等技术要素。在施工过程中,水下抛石是以石料的质量和到工数量为主导的,关键是要把好石料质量和数量关。在这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首先,要求施工单位组织石料采购组常驻采石场,现场检查石料质量,对不合质量要求的石料一律拒绝装载上船,把好石料源头关;同时,工程建设处和监理单位派员去山场对石料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其次,抓好到工石料验收关。运石船只到工后,停泊在指定的停泊区内,石料先由施工单位自验合格,再向监理和业主报验。监理和业主接到报验通知后,组织专门人员上船验收石料的石质和含泥量,测量石料粒径,丈量船只载石数量。石料验收时,由施工单位、运石船主、业主代表、监理四方人员一同进行,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石料投抛施工中,严格控制抛石位置和抛石均匀度,使抛石量和抛石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总之,要通过控源头、抓现场等方法严格控制石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抛石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论

水利工程运河治理的建设,为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要确保工程质量,还必须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主动性。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按照制定的施工技术要点,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治理技术篇5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PRB、复合治理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Sun Decheng 1 , Zheng Jixing 2 , sun Naren 2

(1.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028000; 2. Tongliao Municipal Water Affairs Bureau 028000)

Abstract: groundwater is not only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the basic factor is th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ter cycle in nature,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human surviv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pend on, and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and survival, but this resource by industry, urbanization, city agricul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less and less pollution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y.

Key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RB, composite governance

目前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储量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地下水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和更加严重,目前在我国平原地区很难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区域。在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北方地区,污染状况更加令人触目惊心[1]。我国目前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技术方面刚刚起步,治理技术还没有完善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开采利用和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是重要系统工程。

1、研究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重要性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研究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客观上讲,我国目前在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但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方面的工作却不多[2]。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水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且逐渐发展成较为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2、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种类繁多,根据目前国内外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常用的技术进行归纳阐述。

2.1 物理治理技术

地下水污染的物理治理技术是指用物理的手段和技术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技术,概括起来有展蔽治理技术、被动收集治理技术和原位物理治理技术等。

2.1.1 展蔽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只能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应用,是临时性的地下水污染初期治理方法。这种方法常用的有灰浆帷幕法、泥浆阻水墙、振动桩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闭法等多种[1]。其原理基本相似,在受污染地下水周围用压力法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防止受污染水进一步扩散蔓延。

2.1.2 被动收集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是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效果显著,国外应用较广。基本原理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有效的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或被污染水地下收集起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2.2 化学治理技术

这种技术是使用化学原理来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利用地下水污染区的井群系统,确定地下水污染源的种类和性质,根据氧化还原法和中和法等化学原理确定治理污染物的化学药品和添加量,用自然填充或加压填充等方法对受污染地下水注入有效化学药品与水体污染物进行化学反应,将污染物消除。目前常用的有有机粘土法和电化学动力治理技术及原位化学治理技术等。

2.3 生物降解治理技术

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生物(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土壤和地下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降解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的治理技术[3]。地下水中微生物有自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利用抽出技术和井群系统等技术,有治理效果的生物注入被污染的地下水体中,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目的。目前常用的有天然生物治理技术和原位生物治理技术等。

2.4 水动力控制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一般用作临时性的控制地下水污染,在地下水污染的初期能够有效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延。这种技术能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离隔开。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不同此法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治理法的原理是受污染水体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并注入清水,在此处形成地下分水岭,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污染水体,同时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理[1]。下游分水岭治理法是注水井布置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将抽水井布置在受污染水体上游,原理与上游分水岭治理法相同。

2.5 抽出治理技术

这种治理技术当前应用很普遍,将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与处理地表水相同。根据所抽出的地下水污染物种类和类型来选择治理技术。一般有吸附法、重力分离法、过滤法、吹气法等物理治理技术;氧化还原法、中和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化学治理技术;厌氧消化法、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生物治理技术。

2.6 原位治理技术

2.6.1 原位物理化学治理技术

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此类治理技术,包括渗透性治理床物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较薄、较浅受污染含水层,在受污染地下水下游挖一条深沟,沟内填充灰岩、活性炭和沸石等,受污染水流入沟内后与该介质发生反应,达到净化的目的。还有填充化学药物治理技术,通过井群系统对受污染地下水体灌注对污染源有效治理效果的化学药物,用化学反应原理对地下水污染源进行净化[5]。此外还有土壤改性治理技术和冲洗治理技术等多种治理技术。

2.6.2 原位生物治理技术

这种技术是地下水自然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人工强化过程。首先通过大量的研究,确定原位微生物种类及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再确定其所需氧气及其养分配比,然后用于实际地下水污染治理过程。这种治理能激发受污染水体原位微生物的生长,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5]。这种技术的工艺种类很多,有生物充气治理技术、溶气水供氧治理技术、过氧化氢供氧治理技术等。但一般情况下原位生物治理要与井群系统配合运行效果更佳。

2.7 复合治理技术

复合治理技术是在物理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PRB技术和抽出治理技术等多种治理技术中能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治理技术的方法。如渗透性反应屏复合治理技术中同时应用了物理吸附、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等几种技术;抽出处理复合治理技术中,对受污染的地下抽出水同时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治理技术。在实际治理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复合治理技术,复合治理效果比单一治理效果显著。

2.8 PRB治理技术

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PRB)是一种将溶解的污染物从污染水体和土壤中去除的钝性处理技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技术中,PRB治理技术具有对多种污染物治理效果好、安装施工方便、性价比较高等优点,目前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对其做了大量的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并已经进入商业应用阶段[4]。在我国目前PRB治理技术仍然处于试验摸索阶段,今后通过大量的研究,PRB治理技术在地下水污染物治理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3、结语

地下水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它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储蓄量越来越少、污染越来越严重,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责任。■

参考文献

1、徐凤兰,叶丹,曹德福.浅析地下水污染及其防治[J].地下水.2005,(1):50~52

2、杨强,李金轩,丁伟翠.浅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危害及防治[J].地下水.2007,(3):72~76

3、李静,张甲耀,夏盛林,等.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技术[J].农业环境保护.1997,(6):283~285

4、罗育池,李传生.prb技术及其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656~8658

5、王战强,张英,姜斌,等.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J].环境保护科学.2004,(30):10-12

作者简介:

孙德成(1961-),男,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郑继兴(1973-),男,单位:内蒙古通辽市水务局,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方面的工作。

治理技术篇6

关键词: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生态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14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并且存在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污染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人们对水污染的治理非常重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是一种新型的水环境治理技术,尊重自然,在去除污染物质的同时,也注重对水体的生态修复。

1 水环境治理的思路

在传统的水环境治理中,往往非常注重对水体污染中污染物质的去除,但是去忽视了水体的修复和治理。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水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因此出现了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效缓解了水体污染。

对于水环境治理来说,不仅仅是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去除,同时还要从水环境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在传统的水环境治理中,需要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来修建污水收集系统,然后对水体污染进行集中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就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同时也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水环境治理的费用非常高。在污水收集的过程中,由于污水往往不是集中在同一个区域的,往往比较分散,因此对于污水和废水的收集也不好操作。有的地区,对地下水的使用非常多,但是却不注重回灌,最终导致这些地方出现水量不平衡。很多地方采用二级处理技术来对污染进行治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将污水中的氮和磷等元素去除,会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总之,在以往的水环境治理中,并没有考虑到水环境的整体发展,没有彻底对水环境的质量进行改善。

其次,对于水环境治理来说,还应该注重保持水环境的良心循环。水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水的循环过程包括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如果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水资源的循环规律来取水和处理污水,就很容易破坏水的自然循环。所以在水环境治理中,一定要遵循水资源的循环特征,才能让排放到自然界中的水还能够为人们所用。

2 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

2.1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主要是指模仿天然的湿地来构建一个人工湿地,其具有和天然湿地一样的功能,可以净化水资源,是一种污水处理的良好方式。在众多的污水处理技术中,采用的方法按照污水处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活处理技术,而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就是一种综合技术,其同时使用了化学、物理和生物处理技术,其消耗的资金和各种材质非常少,但是污水处理的能力却很好。利用人工湿地,可以对废水进行综合处理。人工湿地净化系统主要分为填料表面、生物膜等,其中废水经过生物膜,污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就会被生物膜中的填料或者植物的根系拦截,并且生物膜还会吸收有机污染物,或者通过生物反应来将其消除。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植物根底可以释放出一定的氧气,所以周围的环境中,在靠近植物根系的部分,就可以存在好氧菌,在原理的位置,就可以存在厌氧菌,废水中的氮和磷元素就可以通过微生物的营养吸收和硝化或者反硝化的作用去除。

2.2 生态护岸技术

生态护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生态水环境治理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可以在河边、湖边等通过种植植物,来增强土壤的抗冲击力,亩减少决堤的情况发生,提高其防洪能力。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人们往往通过在河流的岸堤构建硬质护岸体系来提升岸堤的抗冲击能力,一般采用的原料为浆砌石料。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定程度提升了岸堤的抗洪能力,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河岸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但是如果人们人为地构建硬质的护岸体系,就将原本为一体的生态系统隔绝开了,自然就会导致河岸带的生态系统功能削弱。因此,从生态型水环境治理的角度来看,应该尊重自然,不能适用各种硬质的护案体系,而是要充分利用生态护岸体系,利用水运动规律和介质的排列来构建生态护岸体系。生态护岸的形式有很多种,分别为陡坡型、缓坡型和直立型,通过生态护岸体系,就可以对河堤的生态系统群落结构进行优化,不仅可以发挥一定的防洪效果,同时还能够发挥控制污染的效果,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延生生物的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将地下水和河水联系起来。

2.3 湖滨带净化技术

湖滨带净化技术也是一种生态型的污水净化技术。湖滨带是指水和陆地生态交叉的地方,是一种生态过渡带,主要存在湖泊流域和陆地生态系统之间。湖滨带的生态性能非常好,可以维持生物的多样化,同时还可以涵养水分,具有防旱和蓄洪的功能。在湖滨带的水底,将一些吸附填料和一些酶促填料放置其中,就可以构建一个功能多样的生态污水净化系统,可以对污水净化,并且呈现出来的景观效果非常好。当雨水或者湖水流到湖滨带时,通过湖滨带的各种生物和植物的净化作用,就可以减少各种污染物,然后经过净化之后的水资源进入到湖泊中,就可以保持湖泊水资源的环保性,可以避免雨水对湖泊的水体造成污染。

3 结语

目前的水治理技术普遍存在运行费用高,基建投资大的特点,并且主要集中在点源污染治理上。从生态型技术出发,探讨了一些原位型生态修复技术,指出应该充分尊重自然,遴选符合水环境健康循环的技术。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的水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是一种从整体的角度上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并且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来处理水环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湖滨带净化技术和生态护岸技术是常见的生态型水环境治理技术,在实际中应该加强使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冉星彦.浅论城市水环境的治理[J].北京水利,2001(04):12-14+46.

[2]宋兰合.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的科技对策[J].建设科技,2008(14):5-7.

[3]陈维平,江帆,张|,李元元.水环境治理装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水处理,2006(03):1-3+7.

治理技术篇7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42-05

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是我国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及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教育治理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点,作为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组成部分,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果,影响着我国供给侧制度改革成效及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相比,应用技术大学强调通过实践和理论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知识与情境相融合的途径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及具有较强应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建设发展规律决定着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体系不仅包括关注学校内部的建设、治理与改革,更要关注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状况,以及学校与企业、社会及政府的合作状况,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一、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是对其治理体系的践行和落实,是影响其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应用技术型大学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决定性因素。对应用技术型大学治理能力内涵的深度剖析和阐释是提升其治理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特殊位置,及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背景的特殊性,从共时维度和历时维度两个视角分析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内涵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从历时维度分析,治理能力强调对功能定位的明确回应

从历时维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是由部分地方公办本科院校,全部民办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和部分极具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转型升级形成的新的教育类型,其内部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不同,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教育类型自提出以来,其功能定位不仅在于科研和文化传承,更加调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基于这一功能定位,应用技术大学在注重科学研究对生产领域和实际生活的引领和支撑,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新文化培育的同时,更加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区域产业布局和技术应用为主线来设置专业群,构建课程体系,以手脑并用且注重实践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为核心来培养面向复杂劳动力市场的本科、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现场工程师,以知识转化和技术服务为载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完美融合、文化传承与服务的兼顾,实现高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及技术供给,技术技能积累与技术创新等的无缝对接。在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较短,在其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尚存延续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发展思路的痕迹。因此,从历时维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是能够打破固有的制度框架,摆脱路径依赖,根据应用技术大学的功能定位来调整教育教学结构和重心、人事安排、制度设计和权责分配等,使其功能定位与功能发挥相契合的能力。

(二)从共时维度分析,治理能力强调对制度的执行和实施

从共时维度来看,应用技术大学治理是在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等国内外战略决策共同影响下进行的院校改革和创新。这也意味着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内涵在本质上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的内涵一致,是一脉相承的。全球治理强调,“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治理能力则是公共机构或个人在处理共同或公共事务、个人事务的过程中化解冲突、调和利益并维持联合行动的能力,其手段不仅包括具有强制力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具有契约性质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强调公共机构或个人通过各种制度治理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在全球治理理念和精神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赋予其具有中国特色的含义。指出,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这一界定和分析可以发现,治理能力更加强调对制度的执行和实施能力,侧重于对制度的实效性检验。从这一维度分析,当前大多数应用技术大学尚未制定系统科学的治理制度体系。然而,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一支,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兼之所处之窘境,必然需要全面治理和改革,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实施体系以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的功能,实现其多维目标。基于此,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不仅包括对制度体系的执行和实施能力,也包括构建完善的学校制度体系的能力。

通过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是指应用技术大学在科研和教学完美融合,突出教学,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兼顾的功能定位引领下,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通过合作协商等手段制定一系列旨在解决冲突,调整利益格局,划分权责利界限的制度、规则和机制等能力,及切实有效执行和实施制度、规则及机制的能力。

二、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衡量标准

治理能力是推进应用技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机构、个体或公共组织现代化程度和发展程度的重要向度与指标。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衡量标准具有普适性,也具有自身独特性,主要包括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途径协同化、治理手段制度化及治理效果高效化。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

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不同,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治理主体不仅包括大学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政府、校外捐助者、社区人士等,也包括行业、企业等与应用技术大学密切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在治理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需将多元化利益主体纳入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监督和执行体系中,一方面,可以充分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建议和意见,做出更加科学理性的决定;另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事务的潜能和积极性,逐步化解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与冲突,使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力量,突破观念障碍、制度藩篱及体制约束,共同致力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全面改革和内涵式发展。此外,治理主体多元化也是治理方式民主化和治理途径协同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切实保障多元利益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过程中,明确其各自的权利、责任和资源等,应用技术大学方可与各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合作沟通机制,达到互相监督和支持的目的,形成集体智慧,实现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治理方式民主化

“治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强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地位,注重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处理利益冲突、资源分配和权利划分等影响。可以说,治理方式民主化是治理能力提升的本质要求。在全球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应用技术大学民主化的治理方式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民主表达。应用技术大学应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权益,包容性地吸纳“反对性”意见、差异化需求和特殊要求,保障参与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治理结果更加高效,建设质量获得社会多方认可。二是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意味着应用技术大学需要逐渐从科层化管理方式向扁平化交往方式转变,“努力构建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间相互尊重、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2],实现治理过程中对话的平等性和话语权的均等性,使一元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转变,由行政命令向协商共治转变。作为新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各组织处于平等地位,针对某一问题,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之间需共同合作,互相监督,保障各组织同心协力高效解决问题。三是民主考核。民主考核强调考核主体和考核方式的多元性,考核内容的多维性,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在关注治理过程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社会效益及文化效益的考核。治理方式民主化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平等、公正的工作氛围,也可以推进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在对教师、学生及各组织部门的考核评价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要不断强化诊断性评价和多维评价,重在改善提升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质量,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社会满意度为宗旨,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功能的发挥。

(三)治理途叫同化

治理途径协同化是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量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传统高校管理的突出特征是部门化、等级化和碎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缺乏,造成高校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掣肘,难以形成合力。在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的大背景下,作为教育系统的新生力量,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过程应摆脱之前管理模式和制度的束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应用技术大学内部的各单元和系统能够以解决困难和推进发展为核心互相协作、凝心聚力,达到“1+1>2”的目的。在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过程中,一方面,决策层应对治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适当调整机构设置,及时召集各方代表协商讨论,并以系统化和整体性的思维来统筹安排各项事务;另一方面,执行层在明确各自职能的前提下以协商合作的方式来化解冲突,协调利益,整合资源,以提升总体效应。此外,监督层在执行监督职责时也应积极与决策层和执行层沟通,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治理难题。

(四)治理手段制度化

治理重在制度。制度是治理活动开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手段,也是治理能力得以发挥的重要前提。制度不仅包括以强制力和约束力为前提形成的行为准则和办事规程,也包括人们以契约形式形成的价值观及团体一致认同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制度以法制化和强制性的手段明确了各主体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分配机制,规定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条件和流程,可有效规避无据可依、、肆意妄为等现象,以“法治”“规则制度之治”代替“人治”,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各项活动的规范有序开展。在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过程中,一要以制度体系规范部门和个人的行为。构建理性正义、科学规范、功能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应用技术大学治理的重要前提。应用技术大学制度体系不仅包括整个学校运行的顶层制度――章程,也包括各个机构运行的子制度体系。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过程强调各部门及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依章办事、依规办事,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制度在权责划分、利益表达、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维护程序正义,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逐渐减少解决问题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预和牵制。二要坚持以制度和章程来引导教育教学活动、学术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活动开展。在提升应用技术大学各部门自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以制度的形式引导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方式,使各级部门和个人根据制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逐渐消除因制度缺失、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引起的低效教育活动。此外,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过程也需要将制度因素作为监督和考核各级部门和个人的重要依据,以制度为载体提升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

(五)治理效果高效化

治理效果是对治理活动的质量、效率和绩效的评价,是治理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治理效果高效化是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表征。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衡量标准,治理效果高效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治理活动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大多数利益诉求。作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利益相关者的正当诉求得到公正维护是治理能力高效化的重要体现。二是治理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通过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应用技术大学制定的制度体系,能够最大程度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培养大批满足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治理效果高效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效果与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的目标相吻合。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的目标在于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激发利益相关者的活力与潜能,增进和谐,促进权责利的合理配置,实现各子系统的良性运转。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效果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与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的目标相吻合,真正将公平正义、和谐有序及协商共治等理念融入到治理的各个环节,极力提升应用技术大学的治理能力。

三、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提升途径

提升治理能力是我国当前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推动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式发展和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诸多障碍和困难,提升其治理能力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较强的执行能力,也需要良好的环境。

(一)培育制度能力,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制度能力”是从国家制度能力抽离而来的概念,主要是指“制定制度,实施制度的能力,以及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力”[3],对机构或组织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能力是治理能力的核心,是影响应用技术大学改革和治理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高校制度能力相对较弱。处于改革和探索的重要阶段,应用技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自身的制度能力,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一方面,加强智库建设,搭建学术思想平台。智库(Think Tanks),是各种先进思想和理念交汇的空间,是发达国家制定和完善制度或政策的重要咨询机构,也是国家治理和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教育部于2014年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了高校智库的功能定位和组织形式。之后,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旨在提升国家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对应用技术大学而言,加强智库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为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制度变迁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制度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另一方面,智库建设有利于产生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增进人们参与学校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院校治理中,为学院的《章程》建设和其他相关制度建设提供建议和意见,推进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注重科研引领,力促科学发展。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Q定》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等一系列文件可以发现,国家对职业教育科研的重视力度逐渐增加。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技术大学也应加大对科学研究的重视力度,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以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题为科研主题,给予经费支持,引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教职工,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重大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并将各部门提供的咨询报告或研究内容作为构建制度体系的重要依据。这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制度体系构建中的作用,体现制度的民主性和多元主体性,也有利于消除制度制定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充分吸取智库的研究成果和基层教职员工的研究成果与咨询报告内容,不断培育和提升学校的制度能力。

(二)增强制度执行能力,搭建制度运行网络

增强制度执行能力是提升治理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不仅可有效避免一元单向的管理方式,也可促进高校管理和运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首先,各部门或个人需明确自身的权责利边界范围。治理是利益多元主体对权、责、利资源的分配、调整和整合的过程,通过赋予各部门和个人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使各部门和机构互相分立,又互相合作。提升应用技术大学的制度执行能力要求各机构、部门和个人恪守职责,严格遵守权利边界,并依据制度或法律相关规定进行利益和资源分配,坚持依法行政、依章办事的原则,将部门和个人的运行和行动体系构建成制度运行体系,齐心协力共同提高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质量,推进其内涵式发展。二是强化制度的效力。效力主要用以描述事物实效性和影响力的范围和持续性,制度效力则是指一项制度能够产生实效性和影响力的范围及持久性,是评价一项制度切实发挥作用和价值的重要指标。与高校制度体系不健全问题并存的另一问题是制度的效力发挥不足,许多高校制定的制度和条例等形同虚设,并未切实发挥其价值和作用,难以达到善治的预期。在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加强制度的法律效力,即充分发挥制度在学校治理中的价值,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强制力,使各权利主体或机构能够按照制度和相关条例的规定行使职权;另一方面,应加强制度的契约效力,不仅强调制度的灵活性和柔性化,同时强调制度对权利主体行为方式和观念的引导。三是执行方式的民主化和人性化。制度执行能力的增强与执行方式密切相关,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执行方式更容易得到人们的支持和接受,反之则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难以达到执行制度的目的。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一方面应全面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制度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在面临偶然情况时,也需根据具体情境和个人情况进行人性化处理,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治理环境。

(三)关注文化治理,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大学作为一个松散联合的系统,因果关系是非线性的,后果往往不可预料且常常与起初所预料的大相径庭”[4],也即高校系统事物的演变并非按照逻辑推理和公式化的推演路径实现的,而是需要更多地考虑人和文化等柔性因素或隐性因素在事物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高校组织中的有效管理,需要对组织的传统和文化进行理解。”[5]从国际高校治理发展来看,“第一,正式的治理结构或体系可能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重要……我们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关注可能是一种错位,或者至少是一种高估;第二,高等教育的绩效可能与结构安排之外的其他因素有更为重要的关联;第三,一个校园特定的文化状况可能胜过结构安排。”[6]因此,在提升应用技术大学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高校文化的治理,从而为其治理过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第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任何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改革发展都至关重要,对高等院校的治理活动更是如此。阿德里亚娜(Adrianna)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治理依赖于人们共享智慧和思想的意愿。只有在一种相互尊敬和信任的关系下,人们才愿意分享。”[7]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不仅要处理好学术事务管理与非学术事务管理、行政管理与民主管理、政治领导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处理好各层级之间及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关系,使高校系统各个部门、机构和权力体系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支持及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各利益主体共享智慧,实现从决策理想向行为理性的转变,提升治理能力。第二,要极力营造良好的治理文化。治理文化是与治理活动相适应的文化,是指基于对大学治理的认识和实践而形成的理念、价值、意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习惯、评价标准等。这既是治理实践的结果,也是治理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影响因素。治理文化是在治理过程中树立民主、协商、理解、合作、共赢及共享理念,并将此理念传递给参与治理的各利益相关者,转化为共同体成员统一价值内核的行动,最终形成推动治理体系和结构顺利运行的强劲动力。在治理活动中,应用技术大学需逐渐从行政主导和强权管理的文化范式向共治共享共赢的文化范式转变,使共同体成员树立平等合作的观念,互相尊重信任,营造良好的治理文化,携手攻克治理过程中的难题,推进其内涵式发展和质量提升。

参 考 文 献

[1]俞可平. 治理与善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4.

[2]曹叔亮. 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自变量及其改革路径[J]. 教育发展研究,2014(23):59-66.

[3]周光礼. 培育国家制度能力 推动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J]. 中国高校科技,2014(7):7-8.

[4][美]罗伯特・伯恩鲍姆. 大学运行模式[M]. 别敦荣,译.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48.

[5][美]罗伯特・伯恩鲍姆. 高等教育的管理时尚[M]. 毛亚庆,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5-176.

[6]顾建民,刘爱生. 超越大学治理结构――关于大学实现有效治理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1(9):25-29.

治理技术篇8

关键词:林业管理;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林业管理必须做好虫害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林区的生产,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收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虫害防治技术对林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1、便于科学高效管理

虫害防治需要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机构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虫害防治既需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分析和制定各种虫害的解决和防治方案,又需要管理人员对外交流,为这些技术人才搭建进修和与其他林场开展交流的平台。因此,这是需要整个林场人员协调配合,不断提高有效管理的水平。

2、促进生态平衡

在林业管理当中,恰当合理的防治措施能够促进生态平衡。但是由于林业本身具有的特殊性,有些虫害不能及时发现,以致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在信息化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监控,及时准确地发现疫情并采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虫害防治中采用生物措施,利用自然生物界本身具有的食物链关系,利用以天敌为主的方法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抑制和促进关系进行联系和阻隔,按照植物和虫害之间的对立相关关系将植物分片分区种植,或者放置某些动植物来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如利用蝙蝠在夜晚出没活动的习性捕捉夜间活动的一些害虫;利用啄木鸟的捕食习惯防治林区害虫;利用青蛙在地面活动的情况,往林区放入一些青蛙让其捕食地面的害虫,不仅能够节省人力物力,减少虫害的发生,也能促进生态平衡。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动态平衡来预防林区虫害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此来促进生态间的平衡。

3、美化环境,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林区的存在、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林区环境的改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间接地美化环境,提高林区的旅游价值。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喧闹的城市和快节奏的生活中根本无法享受到大自然本身的宁静和自然魅力。社会的发展则推动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而林区旅游在近年来也是炙手可热的。因此,在林区病虫害的防治当中,就必须采用一些物理措施,以此来避免化学技术对人体和某些动物带来的危害,比如利用电、光、声、热等物理手段来进行防治。对经常出现的虫害生活习性仔细地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用糖醋液来引诱那些喜欢糖醋的虫子,然后对其进行消灭,也可以利用某些动物对颜色的喜爱偏好来制作黄板或者蓝板将其引诱出来然后进行消灭。这些物理措施比起喷农药和一些化学制剂来说更绿色环保,但这些物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并非所有林场都能采用,这就得根据各林场的不同情况来因地制宜,从而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而且还能美化环境(如制作的一些物理材料)。在治理良好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循环,改善林区的经济和环境条件。

二、目前我国防虫害工作的现状

森林虫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林业环境相对湿润,落叶腐蚀容易滋生害虫。我国现在林业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在西北地区这样相对寒冷的地方,森林覆盖率本身就偏少,因此保护工作就尤为重要。经过研究发现在西北地区的病虫害属于一个多发区,这里的虫害种类繁多,达到上百种,病害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因此国家在林业管理的问题上非常的重视,采用新的技术,并且加大投入资金,不断地在防治虫害等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林业虫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害虫的生存繁殖能力强

周期短治理时,不可能1次就将所有的害虫消灭,因此逃脱的害虫,在短时间内就有多代的繁殖,持续给林业带来危害性的灾难。

2、新品种的引入,为害虫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场所

由于植被在不同的林区中,导致害虫从一个林区到另一个林区,新的环境使它的生存更加的舒适,经过繁殖和生产,就导致虫害在林区中不断地增加。

3、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由于害虫不断地繁殖和生长,即使在打药后会消灭一片,但是总有存活下来的,经过几次的繁殖和与农药进行斗争,几代以后害虫就对这种农药产生了耐药性,这种农药就对它没有作用了。

4、林业管理的基础设施

由于林业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全,不能够有效地做到该有的治理工作,这几点都是影响林业管理虫害治理的重要原因,因此林业管理的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1次就能解决,需要长期进行。

四、林业虫害防治技术

1、林业基础防治技术

林业管理的基础防治技术就是人工检测土壤是否有病虫害滋生,人工林的树苗本身的质量是否有正规保障。在树苗种植后,也要定期人工检查其是否正常生长,发现有病虫害的侵入就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保证树苗的健壮生长。进行林业基础防治,保证树苗的质量,可以有效减少化肥等的过度使用,在生长初期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同时也能降低使用化肥等的成本。

2、高科技的防治技术

使用一些先进的遥感系统,例如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及时观测到某个地方的情况,遥感系统可以对林地的整体面貌进行全览,对有病虫害的地区所反映的地磁波进行遥感观测,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综合这2种技术,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空间监测和管理能力,从整体上管理整个林区。相比于基础的防治技术,利用高科技的检测技术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更大范围地对林区进行实时管理,及时发现病虫害,更好地做好林业的管理工作。

3、新型生物防治技术

当下林业管理中出现了新的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冶”,该技术是在遵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生物链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对病虫的繁殖能力进行削弱,对林业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试验以来,也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空间。它也是目前最有效的虫害防治技术。

4、化学物理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通过对树木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病虫害的管理,但由于这种技术费用较高,需要的人力投入比较大,因此只在一些名贵的树木品种上实施此方案。但需要注意这种技术不能重复使用,容易让树木的病虫害产生药物抗体,这样就会使病虫害更加泛滥。而物理方式是通过一些物理手段,比如利用光线尧温度等方式消除病虫害。在使用物理方式中要注意控制渊温度的把控尧光线的范围,不能过度,否则会杀死其中有益的成分。相比于化学药物方式,物理手段的副作用较低。两者都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结束语

森林是人类的天然制氧工厂,对于保护生存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面对我国森林资源缺乏、质量不齐的现状,林业部门就要加强管理工作,积极运用现代信息的管理技术。林业管理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人工基础的防治技术、高科技实时检测技术、“以虫治虫冶”的生物技术以及一些物理化学技术等,这些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不仅使林业的病虫害得到了及时管理,维持了生态平衡,而且为林业管理工作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也在林业的虫害管理工作中加大投入,增强防治能力,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祥英.探讨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价值工程,2014,18.

[2]张永恩.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探讨[J].大科技,2014,25.

[3]周丽芬.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2014,04.

[4]唐崇袍.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191,193.

上一篇:生物监测范文 下一篇:水利施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