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4 11:36:28

经费管理论文

经费管理论文篇1

一、现状分析

临海市有5个街道、14个镇、1053个村、22个社区、110万人口,有131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海市档案局(馆)目前是“两科两室”设置,即业务指导法制科、管理利用科、办公室和值班室,全局12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是中层以上干部。档案馆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档案库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馆内藏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数量不多)、专门档案、人物档案。其中专门档案有会计、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土地、房产所有权存根、山林定权发证存根等14种。馆藏档案224个,全宗35993卷(其中建国前1425卷,建国后档案34568卷),音像档案18盘(数量少),照片档案2424张,馆藏资料8862册。

从加强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经过调查了解,目前明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档案馆库房建筑面积远远不够,造成档案存放数量质量受到限制。二是档案工作行政执法人员缺乏,持证率不高,全局只有2位同志持有行政执法证。三是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30岁左右档案技术科研人才引进不够,这对今后我市档案事业发展很不利。四是档案信息化工作步伐缓慢,基层单位办公信息化网络人员和办公室文秘人员的档案管理相脱节;对照《浙江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标准》,无论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管理,远远不符合要求,目前,全局电脑只配备4台。五是有的单位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不明确,档案管理不规范。六是“三农”档案和社区档案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出现无人管理现象。

二、工作对策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档案工作,正处于从“封闭型”管理到开放式服务,从人治到法治、重保管到重服务、传统管理到现代化管理的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指出:“档案是全党、全国人民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它不仅对深化改革、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管理体制优、基础设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服务功能全”将是现代档案事业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展临海档案事业也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网络,加大工作力度

市委、市政府要把我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听取1-2次档案工作汇报,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市分管领导要把搞好档案工作作为自己职责范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各方面的协调,把宏观指导与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亲自抓好工作部署、重点工作开展、内容建设等方面的督促落实。根据浙委办[2003]65号《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纳入到临海市普法教育整体计划,列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内容,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的档案法制意识。

全市各镇(街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要正式发文,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专门负责档案工作的管理人员,健全制度。领导如有工作调动,其接任人为自然的分管领导,这样便于协调,工作不断线。村级与社区的档案工作也要明确分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全国档案工作表彰会则提出要完善信用档案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工作及“三农”档案工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精神,今后要加强做好村级和社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农村和社区建档不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临海的实际,可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三农”档案工作可放在河头镇(市档案局联系镇)搞试点培训,该镇提出“弘扬羊岩精神,奋力打造农业重镇”的奋斗目标,并实施“千名劳动力素质工程”这本身对搞好“三农”档案工作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社区和征地农民的档案工作试点可放在5个街道办事处进行。市里与镇(街道)、镇(街道)与社区和村分别签订责任状,限时完成。民营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应在市100强企业中重点抓落实、分步实施。我市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已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前和今后的关键是抓落实问题。鉴于档案局自身部门执法人员的不够,我们还要得到市人大、政协等帮助支持与监督。

(二)逐步加大对档案事业经费的投入

按照《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省委办[2003]65号文件精神,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应列入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档案馆的主要档案征集费、重点珍贵档案抢救费、档案日常维护费和档案研究开发经费等档案资源建设应列入年度预算。事实上我市新闻媒体部门有大量的档案资料,但由于经费的原因,一些珍贵的资料在记者繁忙的工作中逐渐被洗刷掉,而档案局又限于经费短缺的原因,很少收集音像档案资料这方面的内容,实在惋惜。为了实现档案工作管理现代化,市档案局必须每人配备电脑一台。因此,市财政每年应安排30万元左右用于对市档案馆建设的补助。

同时,要改变市档案馆馆库严重不足的落后状况,按照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档案局印发的《浙江省市县档案馆基本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浙财建字[2003]94号)要求,争取在2年内上报立项,力争得到省财政的帮助,市财政专项拨款,通过多方筹措,积累资金,尽快建成6000平方米左右、功能齐全的档案馆,新馆建成后确保一年内达到省一级档案馆标准,以适应我市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三)创新档案服务工作

市档案局(馆)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馆藏档案的整理、研究与开发,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保存的档案除确需继续保密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众开放。

1、在档案编研方面,继续做好《临海年鉴》的编辑发行工作,为临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尝试设立不同的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而定课题负责人,为了研究局面的打开,把涉及到的主要部门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协调小组领导,市档案局有关人员参与业务辅导。如:招商引资档案(以招商局、工业经济局为主)、劳动和社会保障档案(以人事劳动局、工业经济局为主)、“三农”档案(以民政局、农业局为主),信用档案(以工商局、发展计划局为主),名人档案(以总工会、教育局为主),《档案政策法规汇编》以市人大、市政府为主牵头等。

2、继续抓好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工作,扩充文件收集的数量,认真做好党政领导干部个人保存的公务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真正为市委和市政府与百万人民加强联系,建立平台。尝试为社会档案设立“寄存中心”,在市区设立窗口,方便为民服务。

3、做大做强档案中介服务机构。满足各级各单位对档案咨询、档案整理、档案寄存等各项档案服务的需求,不断完善档案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服务市场。筹建成立临海市档案事务所,以满足各级需要,市档案局要从制度建设着手,加强对档案中介机构的监管,严格实行档案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规范档案中介机构执业行为。

(四)建立激励工作机制

1、市委、市政府把档案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把档案馆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范围,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应把全市的档案工作纳入文明建设考核范畴,明确考核内容:即档案组织管理、业务规范、保管条件、开发利用和到期档案移交进馆等5个方面。对考评不合格单位,取消文明单位、先进集体的评选资格,其主要领导在年度考核时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市里出台《档案目标管理奖励办法》,对在国家、省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评估中达三级以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数额不等的物质奖励,对顺利通过台州市级目标管理考核的单位也予以表彰奖励。

2、市档案局继续推行工作考核计奖办法,以全面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1)管理利用科、业务指导法制科和办公室要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做好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对照《浙江省综合档案馆信息化评估标准》,完成各项指标,通过省级验收的给予适当奖励;对基层档案工作业务指导有方,并通过省市级目标管理认定的按照等级的不同进行适当奖励。(2)新闻报道:被台州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录用的给予奖励。(3)档案学会工作:发展团体会员和在年会上交流论文的也给予奖励。(4)领导计奖方法:分管各科(室)的领导,按该科(室)人均得奖数计奖(不含新闻报道和档案学会工作);主持工作的领导按全局人均得奖数计奖(不含新闻报道和档案学会工作)。

(五)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经费管理论文篇2

现阶段,各国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已渐成体系,其中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预算与拨款的法律化、规范化、公开化。我们应积极借鉴现有成果,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国情的完善顺畅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以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规范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教育经费预算由地方议会或人大通过,并经立法程序法定化。同时,还注重拨款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地方教育当局或其他拨款部门按规定标准的拨款程序,将教育经费拨付给基层学校。此外,政府拨款机构在具体拨款过程中还注重处理、协调与拨款有关的各部门、学校、家长、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规范化的拨款体制落到实处。

(2)公平合理的测算体系与高效透明的拨款程序。各地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将公平作为政府拨款的基础,而把效率作为宏观导向的目标,从预算编制到审计评价都较好地实现了两者的平衡。

(3)统一拨款标准与追加变动余地。各国中小学拨款的主要形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公式拨款,辅之以专项和基建的项目拨款。一般来说,公式拨款以统一标准为基础,项目拨款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汇总审核拨付,并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资金追加程序。

2青岛市市北区基础教育管理现状

青岛市市北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科教兴区已成为广泛共识。与此同时,财政部门对教育经费的管理也初见成效,每年接近1/5的财政收入都用于教育事业,其中包括负担全区四千余名在职离退休人员工资、保险和规范性补贴,保证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等,财政支出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尽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区义务教育具有“单位多、特色少;老师多、学生少;老校多、新校少;支出多、收入少”的特点,所以财政应当结合我区教育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管理体系,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目前,市北区教育经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1)学校基本办学经费。具体拨款渠道为财政先将资金拨至教育会计核算分中心,再由分中心给各个学校拨款。(2)教体局机关本身所需经费。这部分经费直接从区会计核算中心拨给教体局。(3)教育系统专项经费,主要包含全区离退休教师保险缺口、大型基建项目经费等。

3存在的问题

(1)基本支出预算定额核定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人员经费的测算存在未考虑因素。

(2)项目支出预算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办法和评价系统。原因之一是对学校基本情况掌握不细,如对基层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审核时,缺乏学校现有设备的数据资料做参考,不能实事求是地解决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造成一方面项目审核搞成平均主义,另一方面给基层单位留下多报多批复的印象,财政审核的严肃性大大降低。

(3)由于人大每年要到二三月份才开会审议通过预算,因此,年初全区各级单位处于无预算状态,许多资金尤其是专项资金只能按估计预拨,容易造成资金拨付前紧后松的现象,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预算周期与基层单位工作周期存在时间间隔,影响部门预算的准确性。部门预算是考虑下一年1至12月份的预计支出情况,而学校通常是以一年的9月份至下一年的8月份(其中含约3个月的假期)为一个学年,并且在一年的八九月份会有人员变动(如:吸收部分大中专毕业生),这些因素所导致的额外支出很难在做部门预算时考虑准确。

(5)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存在“严预算、宽追加”。如果事后不断追加和改变项目开支,又不经过权利部门的认真审议监督,所谓的“严预算”实为空谈。

4建议

(1)完善预算编制程序,逐步实现标准周期预算。建议在整个预算年度里把预算管理分解为四个阶段:①预算预测(1月):对下一年度所需经费进行宏观预测,使经费需求建立在有效基础之上。②预算评议(2、3月);对上一年度教育事业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经费支出类型、结构,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向各个基层单位下达本年预算指标。③预算管理(1月至12月):跟踪整个预算执行过程的财务控制和监控,减少学校将定额公用经费用于专项开支、预算执行挤占混用、会计核算乱列支的状况。④预算编制(7至12月):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由财政部门汇总全区基层预算单位的各类教育经费预算,每年实行“零基预算”。

(2)编制部门预算时实行基本支出预算与专项支出预算相结合、日常拨付教育经费时实行公式拨款与专项拨款相结合。基本支出包含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公用支出三个部分。在对基本支出进行预算时,要按照“人员支出按标准、补助支出按规定、公用支出按定额”的原则,认真审核、严格把关。①在确定每一所学校的人员支出和补助支出时,要从人数和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审核,财政局需要在本局各次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基础上结合区人事局及教体局人事科掌握的最新数据确定教育系统内教师数量、在职离退休人数、担任职务,哪些教师属于财政供养范围的、哪些需由学校自己负担的,对于全区歇岗待调人员、长休人员及退养(退二线)人员应分别采取何种工资发放政策以及应如何管理、安排甚至分流这部分教师,建议由人事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制定标准,财政部门遵照执行,也为将来实现教师工资统发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工作。②对于公用支出,不能简单地用年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乘以学校年平均学生数得出学校年公用经费总预算数。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按照上述方法测算的经费数根本不能满足学校维持日常教学活动的需要,主要指办公费(正常教学用品、教师办公用品、印刷费、书报杂志费等)和业务费(教师培训费、差旅费、维修费等)。建议对各学校拨付公用经费时按照公式拨款:

专项支出可分为学校基本建设及维修支出、设备采购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对于学校上报的项目可由教体局和财政局共同审核,项目资金可由教体局统一调度、统一拨付、统一管理,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及完工进度等因素予以拨付。财政部门每年只需根据财政收入情况下达全区教育系统项目总支出预算数并定期对项目资金进行抽查审核。

(3)制定教育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目前,市北区已制定出《市北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管理办法》,该办法规范了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也为教育基层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了科学细化的政策依据,提高了财政对一般预算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但是,教育经费投入除了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列支外,每年还有几千万的专项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费。该部分资金作为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改善中小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此外,还需制定《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将部门预算中的项目支出预算与基本支出预算严格区分开来,明确在项目资金的申报、审核、批复、拨付、监督等流程中作为主管部门的财政局及基层部门的预算单位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防止专项经费挤占混用、会计核算科目乱列乱支、乱冲乱转等现象。

(4)加强对教育基层单位的基础信息收集管理工作。要准确掌握学校的机构、编制、教师、学生、设备、房产等情况。做到及时更新、动态管理,每年定期深入基层搜集数据信息图片等资料,分别建立人员情况、教师工资情况、学生情况及设备房产数据库等,保证部门预算真实公平合理。

(5)完善专项支出预算的管理方式。按照“事前申报、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原则,每年年底先由学校按类别上报下年项目预算,然后财政部门将汇总资料与教育局共同审核决定,并负责向区长办公会议汇报。对每年全区决定在教育系统要办的大事、实事,财政部门会优先安排或预留资金,确保重点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还要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试点工作,真正实现“资金申报有依据、资金审核有程序、资金使用有监督”的良好氛围。

(6)积极推进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统试点工作。通过建立教育支出的绩效目标,逐步实现从单纯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到注重资金投入效益的管理,并以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安排下一年度资金预算额度的重要依据。财政部门可结合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每年对教体局安排的项目进行抽查评价(一般不考虑基建项目),按照细化的考评指标实施一定的工作程序。比如对体育活动经费、卫生艺术经费等项目从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加以考核打分,从而实现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有效性。

(7)推进信息化建设,改善预算编制及监控手段。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常规的数据收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青岛市已建立了教科文事业费预算执行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全面反映和分析全市教科文事业费的投入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的使用效果。财政部门可借此分析系统,每一季度对基层教育单位上报汇总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既对部门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起到复核作用,又可以掌握教育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

摘要:作为区一级财政部门只负责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收支管理,如何规范义务教育拨款体制、实现经费收支全过程的透明、公平与效率,应是我们今后教育财政拨款的一个改革方向。

经费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经费;重要性;对策

一、义务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长期的政策是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实施12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义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强制性等特点,我国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投入的经费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给予的费用在不断增加,但学校的管理和使用不当,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由于学杂费全免,增加了学校公用的经费,这势必对学校造成巨大的损失。这需要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管理。

二、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状况

(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使用经费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措施

国家近几年大力投入义务教育经费,是为了更好的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然而学校面对这笔经费没有很好的利用,具体的规划、目标都是模糊的。此外,国家对学校的建设方面主要看重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教师职工的考核,而对所拨款的经费未督查和审核。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使用相对混乱,对于经费的支出管理比较笼统,没有详细的记录。而且,学校经费主要是由内部审计负责,但我国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普遍薄弱,强制性低、深入浅,无法发挥内部审计的约束力。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负责管理人员自律能力低,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

据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管理经费方面经常出现问题,就此表明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主要有领导者的错误指导,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无经费的使用规划,出现浪费、违规现象。还有负责学校收入、开支的财务部门人员,该部门人员平时工作相对怠慢,自律性不强,会有私自动用公款,报销个人账单等违纪现象,监管工作相当薄弱。

三、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

(一)给予科学的、细化的学校经费管理指导

学校在教育学生严禁铺张浪费时,应自身做好榜样,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允许出现违法收费和浪费情况。定期对账户收入、支出严格核算监督。教育部门必须把每项学校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让社会共同监督学校建设的收费情况。面对一些违规工作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清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并向社会公开点名批评。学校经费应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使用,不允许超出经费范围,定期向学校管理者报告近期收支情况和发展方向,实施合理理财,接受大家的意见和监督。

(二)不断完善、优化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政策,是经费管理的有效保障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并得到大家广泛的满意度。跟以前比进步很大,但与世界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比还是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民都进城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导致城乡学生人数差距增大,城市供不应求,农村设备齐全而生源不足,使得一些地方出现浪费教育资源现象。因此,教育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教学资金规划,调查统计各地方适龄儿童的人数和常住人口的变化规律,合理分配各学校的规模和经费,防止出现分配不均等情况。另外,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应面对面交流,正确理解教育部门的指示,将各类经费投入到学校中。

(三)选拔专业财务人员,对人员的素质、阅历严格要求

具有自律性、高素质的人管理经费是最基本的,最可靠的。然而目前学校的财务人员大多是教职工兼职,对财务这方面的知识浅薄,处理方式过于刻板,传统。学校在选拔财务人员应严格要求对《会计法》的学习熟练程度,应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及思想政治知识扎实的人才能胜任,并且所聘人员应具有长期合同。另外,学校在培训教职工的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工作上的培训,而且学校财务人员培训与企业培训不同,教育部门应编制一套符合学校会计人员的培训教材,定期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学习,学习新的管理思路,结合现阶段学校的发展,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最后是教育部门不能一直施加任务,应适当的进入到各岗位,给予财务部门人员鼓励和慰问。

(四)建立完善的学校财务内部管理部门

学校财务内部工作是学校各项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完善财务内部,了解自身的不足点是关键,抓住关键“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对经费给予规定额度支出管理,另外,各学校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再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优化经费管理方式。学校在使用经费时,应提前做好预算,结合以往经费账单分析未来收支变化趋势,有效的预测可以减少浪费或不足的情况,提高经费使用率,也使学校各项计划正常实施。最后学校将要进行的发展目标、规划应与教育部门多沟通,获得科学的建议,以及可以受到教育部门的支持和保障,加快实现学校教育发展目标。

(五)关于会计核算方面,管理经费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要求

学校加强对会计知识的应用和指导,面对各学校财务人员入职的模糊标准,出现的不规范、不合法行为应及时制止,严格按照《政府收支科目分类》的要求管理。另外,对学校的经济业务进行监督指导,认真核实经费的使用去向,并向群众公开学校账户收支信息。在近几年的义务教育提供的免费教科书没有纳入会计核算中,虽然学生是直接受益者,但并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证明它的经济业务。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笔经费是省级财政部门与新华书店合作的款项。但学校没有这笔经费的记录,将不能准确体现学校的收支情况,学校应主动找到新华书店,开出免费教科书的结算凭证,一并归为学校收支记录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慧玲,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度教育经费收支预算细化管理[J].财会通讯:综合版(中),2014(1).

[2]孙敦安.刍议提高义务制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管理绩效[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8).

经费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 消费 生产 政府规制 政策

现实中与消费能力有关的政府规制包括阶梯电价、经济适用房建设等,这些政策的制定都从消费能力出发,把消费能力作为政策制定的内生变量来提升社会福利。政府规制要考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与生产的统一性,同时消费能力又影响政府规制的标准与规制范围。

一、消费与生产的统一性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消费与生产是统一的,政府规制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消费,不然任何理论研究都是有缺失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都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概念,不过这个一般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的,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其中有些属于一个时代,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

生产直接也是消费。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前提是理性的经济人,理论的建立显然是以消费为起点的。双重的消费既是主体的又是客体的。第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这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因此,生产行为本身也是消费行为。经济学家把直接与消费同一的生产,直接与生产合一的消费,称做生产的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同一性,归结为斯宾诺莎的命题:“规定即否定”。

可见,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并且表现为生产的要素。在微观经济学的体系中,衡量消费能力的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差距较大。所以政府规制的“一刀切”行为脱离实际,在规制过程中必须考虑消费能力的差异。

二、政府规制的研究现状

关于“规制”,学界一般指由社会公共机构进行的规制,由社会“公”的部门对其他主体行为的规制(被规制主体可公可私),即植草益教授所称的“公的规制”。按照规制范围的差异,一般将规制分为经济性规制与社会性规制,大体上将处理自然垄断和信息偏差问题称为“经济性规制”,将处理外部不经济和非价值物问题称为“社会性规制”,而社会性规制的主要内容为健康、安全与环境规制(HSE规制)。基于此,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应该归于经济型规制。

20世纪70年代,学界开始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政府管制问题,初步形成管制经济学,其中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发表的《经济管制论》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加强了对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与安全、卫生健康方面的管制。这些实践都推动了管制经济学的发展。

规制经济学的公共利益理论以最优干预的规范原理为基础,在多种条件约束下,规制者被假设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者。Stigler、Peltzman、Posner是该理论的代表。经济学家多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待这一理论(Viscusi,Vernon&Harringto,1995);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认为规制和规制程序是对利益集团之间更复杂的交互影响的反映,利益集团从不同的政府干预中获利或受损,Tirole、Lafront 、MCchesney、Ellig等对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规制实践变化以及信息经济学、委托一理论、动态博弈论等微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推动,新规制经济理论、内生规制变迁理论、利益集团政治的委托一理论陆续产生。

综合分析,国外学者针对管制政策的有效性研究主要有两种趋势:第一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对数据进行分析来验证管制政策的有效性;第二是从制度设计层面验证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对管制法律、管制手段等进行分析。目前国内管制研究集中在以下问题,即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垄断产业改革中的管制政策、工作场所安全管制等。张红凤指出现代通常意义上的规制是政府(或规制机构)利用国家强制依法对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经济、社会控制或干预,其规范目标是克服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实现“公共利益”,而实证目标则是实现利益集团的利益。

三、消费能力与政府规制标准

不同的理论学派代表政府规制的不同标准,本文仅以公共利益理论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为例来分析政府规制标准。前者规制的标准是公共利益,后者在于部门利益;前者的逻辑起点是市场失灵,后者的起点在于部门博弈。但是这两种规制理论仅从供给者角度分析,没有从消费者角度考虑。由于规制的根本目的在于消费者福利最大化,上述理论中欠缺对消费能力的研究。所以本文引入消费能力作为研究规制的重要标准。消费者的需要根据其收入水平有所差异,而政府规制的研究忽视了消费者的具体需要,仅从规制供给者出发,产生了公共利益理论、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规制俘虏理论以及激励规制理论等学派。这些理论暗含的演进逻辑就是政府规制方式的变化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

在规制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公共利益理论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各有偏颇,有学者认为二者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前提假设不同。公共利益理论隐含的是“道德人假设”,而利益集团理论隐含的是“经济人假设”,政府规制行为是在两种假设导致的行为动机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市场失灵是政府或公共机构进行规制的前提,即政府规制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公共利益;在政治市场上,规制又必须从“经济人”假设角度来考察各利益集团的博弈行为。

实质上,政府规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减少市场失灵;另一方面规制主体的运作过程在花费大量社会成本的同时也会产生“规制失灵”。如何在防止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规制失灵是规制研究的核心内容,而防止规制失灵的有效手段恰恰在于消费者的监督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所以本文认为规制理论产生不同学派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能力的缺位。

四、消费能力与政府规制范围

政府规制范围随着规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变化,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而缩小,因为消费者能够对供给者提供最有力的监督,同时消费者的监督效率远高于政府规制效率。管制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管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政府制定的任何管制政策都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是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结果,而企业寻租、政企合谋会影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均衡,最终可能降低社会福利。目前已有国内学者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我国的现实问题,如周黎安等(2004,2007,2009)、聂辉华、李金波(2006)主要从晋升博弈、腐败问题、政企合谋与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他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运用于管制经济学中分析管制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企业寻租、政治租金、管制俘虏行为,有助于正确分析管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复杂过程。

维斯卡西等学者认为政府规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规制就是以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史普博认为政府规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政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日本学者金泽良雄认为,政府规制是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下以矫正、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政府干预和干涉经济主体活动的行为。植草益在定义政府规制时把政府规制限定在限制行为上,认为政府规制是社会公共机构(一般指政府)依照一定的规则对企业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

斯蒂格勒在1971年发表的《经济规制论》中提出,规制通常是产业自己争取来的,规制的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为规制产业自己服务的。并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规制的产生,指出规制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内生变量,规制的真正动机是政治家对规制的供给与产业部门对规制的需求相结合以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斯蒂格勒的理论与规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认为规制主要不是政府对社会公共需要的有效和仁慈的反应,而是产业中的部分厂商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努力,规制过程被个人和利益集团用来实现自己的欲望,政府规制是为适应利益集团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产物。1976年佩尔兹曼(Pdtzman)在对市场失灵、对政府规制结果的预测进而推断政府规制在经济上的有效性三个层次上进一步发展了规制俘虏理论。他认为无论规制者是否获得利益,被规制产业的产量和价格都没有多大差异,其主要差别只是收入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配。1995年伯恩斯坦(Bemstein)创立的“规制机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公共利益理论是天真的,规制机构起初能独立运用规制权力,但逐渐被垄断企业所俘虏。

萨缪尔森把政府规制限定在政府对产业行为的限制上,而斯蒂格利茨则将规制拓展到更广大的范围,认为政府对产业的保护、扶助以及合理化和转换等都应看作属于政府微观规制的范畴,如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而进行的税收和减轻反托拉斯法的执行力度以及对幼稚工业的保护等。规制俘虏理论认为政府规制是为满足产业对规制的需要而产生的,即立法者被产业所俘虏;而规制机构最终会被产业所控制,即执法者被产业所俘虏。由此看出,政府规制的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政府规制的效率却没有相应提升。为了防止“规制失灵”,政府规制不应扩大范围,而应伴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来缩小范围。

五、结论

消费者福利是政府规制的根本目的,而单纯分析政府规制对生产者的影响有失偏颇。政府规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消费者福利的保护。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是消费与生产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也分析了消费与生产的统一性。所以规制经济学的任何流派都无法忽视消费能力对政府规制的影响。消费能力影响政府规制的标准与范围,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政府规制范围应不断缩小,规制效率持续提高。

(注:本文为“西安邮电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1998.

[2] 许德昌、张剑渝:西方规制经济学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5(3).

[3] 李雯:西方规制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2(3).

[4] 雷华: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3(6).

[5] 陶爱萍、刘志迎:国外政府规制理伦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3(6).

[6] 于立:规制经济学学科定位中的几个问题[J].产业经济研究,2004(4).

[7] 周慧、许长新:新规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J].经济评论,2006(2).

[8] 肖兴志、陈长石:规制经济学理论研究前沿[J].经济学动态,2009(1).

[9] 马云泽: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动态演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

[10] 吴盛光:西方政府规制经济学研究范式述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2).

[11] 杨帅:规制经济学研究的链式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3).

[12] 王俊豪、王岭:国内管制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J].财经论丛,2010(6).

[13] 王启娟、韩中华:简述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6).

经费管理论文篇5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在2%以上,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标准(1.5%~2.5%),这表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开始,国务院、科技部及财政部陆续多部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通知,制定了一系列中央财政科研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优化了科研绩效管理,提出了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强化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科研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体现科研成果的有效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新要求。我国的绩效经费管理分别经历了探索阶段、规范阶段和完善阶段。目前,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含绩效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大,相应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和绩效管理办法,妥善处理好间接经费使用和科研人员绩效激励之间的关系,并真正实现绩效经费与科研人员实际贡献挂钩的一致性。本文将结合国家相关新政策的要求,以A大学为例,分析其绩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完善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

二、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现行绩效管理制度包括《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2017年3月6日),学校各层级在纵向项目间接费用上的管理架构、权责分配及其与科研新政新要求的呼应关系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表1,可以得出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下。1.A大学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较为清晰,学校向项目组发放绩效支出主要依据项目的年度进展、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但是,在间接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缺少了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责,这与中办发(2016)50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2.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支出直接由项目负责人发起,而个人绩效的发放依据主要是项目组成员任务分工和完成情况决定,但是发放的具体比例没有参考标准,主要由任务负责人直接决定,缺少相应的绩效考评方式或指导意见,这与中办发(2016)50号、财科教(2016)113号、财科教(2017)6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

三、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国家新政在间接经费的规定上,参考国外的先进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对间接经费进行了重大创新,包括提高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取消了绩效经费在间接经费中的比例限制等。通过前文的研究可知,在A大学的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清晰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并明确了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发起,科技处、二级单位审核备案,财务处发放的管理流程。但是,缺少了审计部门职责和绩效考评方式的制定两方面内容。针对以上两方面内容,依据委托理论、权变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如下绩效经费管理制度优化研究方案。(一)审计部门职责考虑到研究团队个人的绩效经费已由项目负责人考评,并由二级单位和科技处审核、审批,建议赋予审计部门审批与备案的职能,并可加入到《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中。(二)绩效考评方式绩效考评主要发生在研发团队内部,因此可以由学校统一下发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各研发团队进行细化实施,建议指导意见如下。从工作分工方面,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发团队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并按周期组织内部绩效考评,按照管理流程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绩效奖励发放。研发团队负责提报绩效考核材料,配合课题负责人开展绩效考核。从考核周期方面,包括年终考核、课题中期考核和课题结题考核三个阶段。从绩效考核证明材料方面,包括任务年度进展报告、任务经费使用情况报告、阶段性成果证明材料、文档材料(技术文件、会议记录等)、其他需提供的材料。从考核方式方面,绩效考核方式按照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平衡计分卡理论强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考查团队的业绩,结合课题研究团队的研发特性,主要是平衡研发团队与研发任务下达者的利益关系。因此,编制课题研究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具体分析如下。在财务维度,科研团队与企业管理不同,关注的主要是科研团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的支出和与经费使用相关的票据文件。因此,科研团队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合理的使用经费、控制经费的使用进度、并且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是财务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客户维度,研发团队的客户主要是科研项目的来源单位,纵向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科技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研究成果及研究成果应当达到的技术指标。因此,科研团队在获取科研项目后,要按时、保质和保量的完成研发任务书承诺的科研学术成果,并保证研发的相关理论、设备及系统达到承诺的技术要求,力争达到先进水平是客户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研发团队通过有效的组织程序,合理组建团队成员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研发工作进度和研发任务质量,按时、保质的提交各类技术文档是内部流程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不断的提高团队的个人研发能力,利用各种绩效激励措施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的研发质量、增强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因此团队个人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是学习与成为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四、结论

随着科技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到来,科技创新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各项旨在进一步释放科技动力的新政策陆续颁布,极大了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本文主要依据科研新政策的新要求,从高校的实际科研管理制度出发开展高校绩效管理制度专题研究。针对研发团队的绩效考评工作,提出工作分工、考核周期、绩效考核证明材料、课题绩效奖励兑现的建议,并按照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编制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Z].2011.

[2]财政部,科技部.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财教[2012]502号)[Z],2012.

[3]王军,李敏.高校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探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6(06).

经费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高校;模糊综合评价;应用

目前,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大多停留在对科研经费人均占有率、科研收入增长率、人均科研支出、科研成果数量及其增长率等单方面信息上作分析,而对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客观、真实、全过程化地披露科研经费的财务状况及使用情况,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现有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法仅仅测算几个财务指标显然是不够的,它缺乏对科研经费流转的动态过程的科学、全面的评价。因此选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综合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对高校科研经费动态过程的绩效评价是通过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再选择相应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对高校管理者有用的科研经费动态的评价结论。

本文根据科研经费管理的不可预测性、隐含性的特点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了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即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对于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的评价,是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日常管理、变更管理的具体内容执行的好坏作出评价。通常采用评分法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多以调查人的主观态度为主,结果多是好、一般、差等,属于模糊现象,这使得结果不够精确。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费用执行情况会比较科学、公正些。

(一)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权数的确定关系到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因此必须合理确定权重。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也称“德尔菲预测法”)来确定权数。其具体做法是:提供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的第一、第二层次评价指标的有关资料,选定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专家10~15人;将资料送寄给每位专家,请他们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给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并确定其权数;将专家的预测数据汇总计算其加权平均值,经再次反复最后得出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数。用W={W1,W2,W3}表示第一层的权重,用Wi={wi1, wi2,…wim}表示第二层的权重。通过上述步骤,向12位专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卷资料结果加权平均计算得出W1,W2,W3的权重分别为:0.44375,0.3875,0.16875,以此类推得出第二层次指标权重w11,w12,w13,w21,w22,w23,w24,w25,w26,w31,w32,w33,w34,w35,分别为:0.45,0.28125,0.26875,

0.25625,0.2125,0.175,0.1125,0.13125,0.1,0.28125,0.21875,

0.18125,0.16875,0.15(具体见表1)。

(二)确定评价尺度

反映对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用E={e1,e2, e3, e4}表示,即对评语集进行赋值,“很好”这一评语用数值e1表示,“好”这一评语用数值 e2表示,“一般”这一评语用数值e3 表示,“差”这一评语用数值e4表示。

(三)确定科研经费绩效评价评语集

通过征询A校部分财务人员的意见,将科研经费执行情况的评价标准用E={0.9,0.8, 0.7, 0.6}表示。

(四)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实施

1.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假设组织某高校9位财务及审计人员,按照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向某课题进行评价,得出各指标相应的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得出三个模糊关系矩阵:

二、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从本文的某具体课题经费执行情况的模糊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看出,该课题的预算控制情况很好,课题经费支出没有超出课题预算;该课题经费相关的规章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及变更、支出范围及标准的变更都处于好的状态;该课题经费日常管理中支出范围及标准管理、转拨及授权批准、经济责任收支两条线、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规章制度的变更等执行情况一般。该课题经费使用总的绩效评价是一般。这说明对该课题经费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管理,特别是加强科研经费日常管理和使用变更的管理

(二)启示

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价并不能真实、全过程化地披露科研经费的财务状况及使用情况,不能形成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加以改进。实践证明高校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采取定期、不定期的绩效评价,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是科学的、可行的。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绩效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整改,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戴立新,李雪松,刘颖.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力建设项目采购管理绩效评价[J]. 财会通讯,2009(10):34-36.

经费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上市家族企业;成本;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Donckels & Fr・hlich,1991;Stephenson,Montieth & Cromie,1995),美国5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家族控制的企业制造,这些家族企业为全美提供了78%的就业机会。在欧洲,50%至80%的企业为私人所有。在亚洲各国,由于深厚的家族文化的积淀,家族企业所占比重也很大。截止到2002年,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9.31%(苏启林、朱文,2003),而到2004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335家,占上市公司的24.56%,其市值占总市值的12.34%(孔鹏,2005),上市家族企业每年都处于不断的增加中。

家族企业在上市后仍保持着家族控制,其本质是一种家族控制与现代管理相结合的混合治理形式(Lubattin,Schulze,Ling&Dino,2005)。在上市家族企业中,存在着复杂的“双重三层”委托行为。一方面,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随着家族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家族企业内部的委托链条不断加长,使得家族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问题更加复杂,此类问题被称为第一类问题,又由于存在家族经理人和外部职业经理人两类不同性质的人,使得第一类问题进而区分为两个层面,即业主和家族经理人之间的问题,以及业主和外部职业经理人之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家族股东利用其控制性地位来干预企业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产生隧道效应,损害整体的公司价值,由此产生了第二类问题。正是由于上市家族企业如此复杂、特殊的多重行为,严重影响着家族企业的发展。

在家族企业逐渐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家族企业的所有者也在不断地改变经营者选择机制以适应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寻找一种适合其的管理模式。如何计量家族企业的第一类成本,选择适合我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避免愈演愈烈的家族企业的纷争,是目前家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家族企业第一类成本测量和研究。本文将以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和分析我国上市家族企业的第一类成本。

二、家族企业成本相关文献综述

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成本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即委托人激励和监控人,以使后者为前者利益尽力的成本,它不仅包括委托人计量或观察人行为的成本,还包括通过预算、薪酬政策、经营规则等对人实施控制的努力成本,如企业监事会、外聘独立董事的指出。二是,人的保证支出,如聘请独立审计是对公司报表进行审计、限制各级管理人员的不法行为、对经理人决策权限予以合同限制等所发生的支出。三是,剩余损失,是因人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存在偏差而使委托人遭受的福利损失的综合,主要包括过度在职消费等。

(一)家族企业的成本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由于其独特的“双重三层”问题,所以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第一类成本进而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所有者与家族管理者的成本,其次是所有者与非家族管理者的成本。

1.所有者与非家族管理者的成本

所有者与非家族管理者存在成本,对此学术界的观点一致,这一点可以运用委托理论进行解释。

委托理论将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雇约合约视为合约,认为管理层自利的个人目标与所有者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双方面临不同的风险,在不同的激励下行动,管理层的背离股东利益的决策可能产生成本(Jensen and Meckling(1976)。

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逐渐引入职业经理人,对于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冲突和成本也逐渐成为学者们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李新春(2003)认为,当家族化限制了企业家能力的引入,约束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史,引入经理人显得必要,但是又由于企业和经理人双方的家族主义取向导致双方的相互信任缺乏, 以及经理人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经理人引入上是谨慎的, 较为普遍的模式是家族和经理人共同分割企业的控制权, 这一模式被称为“折中治理”。储小平(2002)也认为,家族企业岗位向外人开放是有顺序的,一般是非关键性岗位先开放,因为影响企业主开放岗位的首要因素是考虑引入经理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而非经理人的管理资本可能带来的效益。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防范和制约,一方面束缚了经理人的才能,另一方面也导致经理人对企业主产生防范。李秉翰(2010)指出家族企业在延揽职业经理人所引发的问题与所有权丧失的风险令家族企业比较谨慎,其中,尤以信任问题最为棘手,所有者应该给予经理人适当的薪资报酬,并利用股权方式通过绩效红利的分发与股东利益紧密结合,使职业经理人与所有者达成一致的目标,解决冲突。

2.所有者与家族管理者的成本

家族管理者是家族企业所特有的一类管理者。家族所有者和家族管理者是否存在冲突呢?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传统的观点是不存在冲突,但最近有些学者提出的观点是存在冲突。

第一种观点是所有者与家族管理者不存在冲突。理论立足于企业内两权分离的现实,以Jensen和Meckling(1976)为代表的主流理论认为:家族企业能够显着降低成本,这是由家族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重合的特点决定的。首先,家族所有者与家族管理者利益一致。由于家族成员的利益紧密联系,家族企业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Fama和Jensen,1985)。其次,家族人有助于减少消除彼此的机会主义倾向。再者,家族成员之间具有相互监督和约束方面的优势。Casson(1999)认为,家族企业往往将家族上市公司视为一项可以传承给下代子孙的资产,而不是他们在有生之年就要享受完的财富,因此,他们将更关注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另外,由于长期持有上市公司所有权,因此,家族企业也会面临声誉上的约束,从而减少其机会主义动机与行为。Chrisman(2004)通过引入成本控制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家族企业更有利于降低成本。

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利他主义的原因,所有者与家族管理者同样有冲突(Chrisman等,2005)。以Schulze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开展了专门针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他们认为,主流理论与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结论不符。例如,Meyer和Zucker(1989)指出,家族企业中存在的所有者控制、所有者经营和利他主义三大问题,不仅不能降低成本,反而会产生如“自我控制”等新的问题。Schulze等(2003)的研究突破了对家族企业问题的传统认识,揭示了家族企业内由于家族CEO自我控制与利他主义也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企业度过初创期以后,利他主义会产生家族人搭便车、“自我控制”等问题,并且与所有者控制和所有者经营相互作用,会导致一系列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问题。Karra等(2006)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家族中的利他主义在家族企业早期的确有利于降低成本,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成熟,最终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二)家族企业成本的测量

对于家族企业成本的测量,目前学术界主要采取替代指标法。James and Rebeland Wuh(2000)提出使用两种方法来计量成本。第一种是计算支出比率,是用两权分离企业的销售管理费用率与零成本企业的相应指标差额来表示,该指标反映经理由于过度在职消费所引起的浪费。这个比率是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的尺度,包括额外收入消费和其他直接的成本。第二种是资产利用比率,用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与零行为企业的资产周转率的差额来表示,该指标反映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有效地部署其资产的尺度,反映由于经理的错误决策如投资了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或经理的偷懒而导致对资产的低效率使用。

Ang,Cole,and Lin(2000)分别使用经营费用比率和资产周转率估计企业的成本。Singh and Davidson(2003)采取了类似的指标,但是将费用的重点放在了企业的销售费用、一般费用以及管理费用。

国内学者陈东华、陈信元、万华林(2005)使用了年报附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量”中披露的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讯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小车费和会议费等明细项目的总和来衡量经理人的在职消费情况。夏冬林、李晓强(2004)使用了包括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董事会费、汽车使用费、交际应酬费、装修费、通讯费在内的8项费用之和作为在职消费的替代指标,因在职消费主要影响利润表的科目,他们对在职消费除以所在企业的总销售收入得到相对比率来控制企业规模差异的影响。吕长江等(2002)考虑到财务费用通常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损失及相关手续费等,与成本并无本质联系,提出用经营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营业费用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成本的替代变量。此外,田利辉(2005),宋力、胡颖(2004),李寿喜(2007),蔡吉甫(2007),王彦(2007),陈建林(2009)等也都在研究中沿用了管理费用率和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

三、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成本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所有者与家族管理者、非家族管理者之间的成本情况,本文选取我国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家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其2007和2008年两年数据作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

对于上市家族企业的判断标准,本文借鉴了谷祺(2006)所采用的标准:1.最终控制权能追溯到自然人或家族;2.实际控制人及其家族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必须是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企业即为上市家族企业。在筛选样本的过程中,本文剔除了ST、PT类公司,剔除财务数据不完整和管理费用率小于0等存在极端值的公司后,最终得到2007年和2008年上市家族企业样本数为766家。其中,2007年为376家,2008年为390家。

本文所用数据有以下几个来源:1.家族上市公司样本、财务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CCER SinoFin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2.家族企业是否聘请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家族董事比例来自上市公司年报,手工整理而得。上市公司年报没有披露或者披露不详的,通过上市公司其他公开披露的报告和巨潮网、新浪财经等公开网站获得的数据进行补充。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李寿喜(2007)等人的做法,被解释变量成本指标的选取选用其替代指标: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是指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管理费用率越高意味着成本越高。

2.解释变量。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衡量标准是看家族成员是否担任上市家族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本文参考陈建林(2009)的做法,引入虚拟变量,将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判断标准认定为家族成员是否担任总经理或董事长。

3.控制变量。影响成本的变量有很多,考虑到这些变量对成本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三个控制变量,具体包括:

(1)规模(SIZE):一般认为,上市家族企业的成本可能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而下降。本文选用总资产的资产对数来表示企业规模。

(2)资本结构(LEV):反映债权人对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债权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能被忽视。虽然债权人一般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债权人通过负债本身的激励约束机制、相机治理及破产机制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促使其积极为公司服务。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的基本指标,本文选用它作为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的指标。

(3)行业(IN):为了控制所处行业对成本的影响,根据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本文将样本分为13个行业,参照陈建林(2010)的做法,用每个行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行业的表示变量。

(三)实证研究分析

表2统计了各研究变量数据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以及标准差。

在分类变量中,显示有566家上市家族企业选用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占总样本数的73%,而聘用职业经理人的上市家族企业占27%,可见我国目前上市家族企业还是偏向用“自己人”来管理企业。

关于上市家族企业的成本,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中,选用家族管理的成本均值明显低于非家族管理的企业成本,表明在我国当前阶段,选用家族内部成员进行管理更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管理模式对家族企业成本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检验:

多元线性结果如表4所示。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家族企业家族管理模式与成本显著负相关,也就是由家族成员管理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第一类成本,这个结果支持了委托理论的观点。在当前我国的上市家族企业,家族成员管理对家族企业的成本发挥着正面影响。虽然家族企业的成功上市使得企业的规模扩大,等级链条拉长,而从内部挑选适合的管理者也变得艰难,因此,上市家族企业逐渐面向家族外来选聘职业经理人。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私人信任发达而缺乏社会信任,同时经理人市场不完善,家族企业中家族管理者的家长权威能有效地降低家族管理的成本。而引进职业人,建立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反而增加了家族企业的成本。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家族管理模式与成本的描述统计和多元回归发现,在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中,家族管理模式与成本呈现显着的负向关系,即家族管理更有利于降低成本。这与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对职业经理人的引入应该持审慎态度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储小平,2003)。在中国当前情况下,家族企业不要轻率地抛弃家族管理模式,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8).

[2] Jensen, M.C., and W.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3] 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J].管理世界,2003(4).

[4] 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2(4).

[5] 李秉翰.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风险及其规避[J].财会月刊,2010(2).

[6] Chirsman,J.J,Chua,J.H., and Litz, R. Comparing the agency cos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Conceptual issues and exploratory evidenc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4,28(4):335-354.

[7] James S. Ang, Rebel A. Cole and James Wuh Lin.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0(6).

[8] Ang J.S.,Cole R.A and Lin J.W. Agency costs and Own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2000,55(1):81-106.

[9]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10] 夏冬林,李晓强.在职消费与公司治理机制[C].中国会计学会第6 届理事会第2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11] 吕长江,张艳秋.成本的计量及其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J].理财者,2002(4).

[12] 谷祺,邓建强,路倩.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4).

[13] 李寿喜.产权、成本和效率[J].经济研究,2007(1).

[14] 陈建林.家族企业高管薪酬机制对成本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0(4).

经费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国有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激励水平; 费用粘性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7-0084-03

一、引言

费用粘性的理论基础是企业成本研究。传统成本理论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且只得出变动成本与企业业务量存在单纯的线性关系,而忽视了方向问题。当管理者决策被纳入研究范畴时,学者们才发现成本在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同时,边际变化率会因业务量变化方向上的差异存在不对称性,表现出业务量上升时成本增加的幅度大于业务量下降时成本减少的幅度,这种性质就是费用粘性。有关费用粘性的众多文献中,以管理者决策为视角的研究占据重要地位,而针对管理者决策影响因素之一的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费用粘性关系的探讨却很贫乏。因此,文章将结合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从而使费用管理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文献回顾

有关管理者决策与费用粘性关系的研究成果中,国外最早由Anderson等(2003)通过研究美国公司的销售费用后确认了费用粘性的存在,并认为是管理者的谨慎造成了费用粘性,这种谨慎性表现在业务量下降时,管理者会犹豫是调整生产还是维持现状。Chen等(2008)从委托角度,提出“帝国”建设的动机与费用粘性正相关,管理者对公司的治理强度与费用粘性负相关。Dierynck与Renders(2009)讨论的高管收入与费用粘性关系的结论揭示出当高管掌握的薪酬控制权越小时,应对业务量的下降就越会选择立刻减少生产资料投入,进而造成费用粘性的降低。Kama和Weiss(2010)还发现管理者在不掺入个人私利的情况下,策略选择的不同对费用粘性会产生不同影响,其中为了规避盈余减少所做的决策与费用粘性就存在负向关系。

孙铮、刘浩(2004)首次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的结论,他们认为机会主义是导致费用粘性存在的主要因素。刘武(2006)加入宏观经济增长等可控因素后,发现费用粘性会因行业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业的费用粘性现象显著,而在房地产业则不明显。刘彦文、王玉刚(2009)的研究成果表明宏观经济增长、历史费用及资本密集度与费用粘性存在紧密联系,而且他们的关系会随着时期的延长而表现得更显著。万寿义、徐圣男(2012)针对管理者自利行为与费用粘性的关系作了分析,最终得出两者正相关的结论。然而我国有关费用粘性的研究极少涉及管理者决策影响因素之一的高管薪酬激励,因此文章以此为视角探讨两者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由于中国外在宏观经济环境、内在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难以及时调整收入与费用比,进而出现费用的变化幅度同收入的变化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业务量上升时费用增加的幅度要大于业务量下降时费用减少的幅度,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现象的普遍存在。因为国有上市公司支撑着我国许多支柱产业,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它已经成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国有上市公司很可能也存在费用粘性现象。据此文章提出H1假设:

H1:国有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

高管薪酬激励通常包括货币性薪酬激励与权益性薪酬激励两种方式,由于中国货币性薪酬激励模式比较成熟,因此文章以高管货币性薪酬占两种薪酬激励方式总额的比例来衡量高管薪酬激励水平。货币性薪酬激励使管理者更注重短期利益,所以当业务量下降时,薪酬激励水平越高的管理者,就越会立刻调减生产资料,使费用减少量尽量保持在低水平;而当薪酬激励水平较低时,管理者因没有利益驱动而习惯做滞后调整,这就使得费用减少量处于高水平,由此文章提出H2假设:

H2: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产生负向影响。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且至当年年末,高管持股的上市公司形成一定规模,为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及高管薪酬激励的可研究性,文章选取2008—2011年深沪两市国有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并经过如下筛选:(1)剔除ST、PT类上市公司;(2)剔除年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两者和比上年变化幅度大于100%的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变化幅度大于100%的公司;(3)剔除年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两者之和大于营业收入的公司;(4)剔除相关数据缺失及有异常值的公司,最终得到1 096个样本数据。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文章利用Excel和SPSS17.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的过程。

(三)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是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EVit和Revit分别表示销管费用及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率。EVit和Revit的平均值分别为0.161和0.155,说明销管费用增长幅度要大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可能是费用粘性存在于国有上市公司的体现。WSit的平均值为0.828,说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是以货币性薪酬激励为主;标准差为0.289,说明国有上市公司之间货币性薪酬水平差异较小。LIit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959和1.003,说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普遍较高,而且公司间负债水平差距较大。GDPit的平均值0.155和标准差0.041说明我国宏观经济保持着稳定持续的增长。

(二)相关性检验

从表2的相关性检验可以看出,同销管费用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因素中,营业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与之正相关,营业收入的下降与之负相关;销管费用增长率与高管货币性薪酬比例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存在负向关系,而与负债水平不相关,这说明国有上市公司中除了负债水平,其他因素都对销管费用增长率有影响,其中可以通过调整高管薪酬激励水平来作用管理者决策,进而影响费用变化率,即高管薪酬激励水平越高,销管费用增长率越低,这种现象可能是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产生影响的表现。营业收入增长率与高管货币性薪酬比例和负债水平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GDP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货币性薪酬水平和负债水平越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营业收入的增长就越快。高管货币性薪酬比例与负债水平和GDP增长率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负债水平同GDP增长率同样不相关,因此国有上市公司的高管货币性薪酬水平不受公司负债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率对公司负债水平的影响也不大。

(三)回归分析

表3是回归结果。模型(1)、(3)、(5)的Adj.R-sq值均较高,说明三个模型的拟合度都较好。模型(1)中β1和β2分别为0.489和-0.183,而且均显著,所以当营业收入增加1%,销管费用就增加0.489%,营业收入减少1%,销管费用就减少0.306%,这说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现象。模型(3)是在模型(1)上加入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变量的回归结果,其中β3为0.092,是正数且显著,说明高管货币性薪酬比例越高,费用粘性越低,反之亦然,因此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确实产生负向影响,而且模型(3)的β2值-0.264小于模型(1)的β2值-0.183,说明加入高管薪酬水平变量后,国有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现象表现得更显著。

模型(5)在模型(3)基础上加入负债水平和宏观经济增长率两个控制变量。其中,负债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不显著;宏观经济增长率在显著水平下与费用粘性负相关,这与预期不符,可能是文章选取样本的范围和年份的局限性造成的,而且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将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作为新时期的首要任务,在国家的积极调控下,管理者应对业绩下滑也能迅速做出调整,保证费用粘性处于低水平,从而使两者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加入控制变量后,β2由模型(3)的-0.264降到模型(5)的-0.433,说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在控制变量的影响下表现更显著。β3也由原来的0.092上升到0.126,说明控制变量影响下的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的负向影响也体现得更明显。

五、结论

文章以实例探讨了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的现象,而且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激励水平较高时,管理者面对业务量的下降会立即缩减生产资料的投入,使费用粘性处于低水平;而高管货币性薪酬激励水平较低时,应对业务量的下降,管理者通常会采取滞后调整策略,进而造成费用粘性处于高水平。因此,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产生负向影响。那么国有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调节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即调节高管货币性薪酬在两种薪酬激励方式中的比例来影响公司费用粘性水平。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会选择不同的费用粘性水平。面对业务量的下降,公司会因为经济形势不好而想要立即缩减生产来降低费用粘性,这时就可以通过调高高管薪酬激励中的货币性薪酬水平来实现;若是业务量下降时公司认为经济前景较好而准备等待业务量回升,想要通过滞后调整来提高费用粘性,也可以调低高管薪酬激励中的货币性薪酬水平来达到目的。希望文章探讨的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结果可以为管理者决策与费用粘性的关系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铮,刘浩.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4(12).

[2] 刘武.企业费用“粘性”行为: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3] 刘彦文,王玉刚.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09(3).

[4] 万寿义,徐圣男.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的经验证据:基于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性质不同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4).

[5] Anderson,M.,R. Banker. 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on Costs “Sticky”[J].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1).

[6] Chen,C.,H. Lu. Managerial Empire Building,Corporate Governance,and the Asymmetric Behavior of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R]. CAAA2008 Annual Conference Paper,2008.

[7] Dierynck,B.,A. Renders. Earnings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the Asymmetric Behavior of Labor Costs[R].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ccountingAssociation Working Paper,2009.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费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