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2 22:17:39

电视传媒论文

电视传媒论文篇1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对西洋节日的追捧,导致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逐渐式微之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要改变这一局面,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快感、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高潮。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③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j].《新闻界》,2009(2) 

④李建秋、夏光富,《传播季:提升电视频道价值》[j].《传媒观察》,2007(12) 

电视传媒论文篇2

农业电视传媒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现有发展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距离国家政府的要求和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从节目供给环节来看,农业电视节目总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受众需求。

从纵向来看,尽管农业电视节日已经取得一定发展,但就整个电视事业的整体飞速发展横向比较,农业电视显然大大滞后。对农专业电视频道和农业电视节目在整个电视格局中只占据极小一部分。在全国现已上星的41家卫星电视台近60套节目中,只有中央电视台第7套这个惟一面向全国的半农业频道。在中央电视台400多个栏目、日播出近270小时的节目中,对农节目栏目总数不到10个栏目,日播出时间不到5小时,播出量对应着的是占中国人口70%的农村市场,资源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我国各类电视台的频道总数已经超过3000多个,但是农业电视频道尚不足10家,各省级电视台开办的农业电视节目只有20余个,个别省市甚至没有相应节目。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调查,在对农专业电视频道中,对农节目所占比例最高40%,最低仅9%。可见在广播电视频率频道设置及内容城市化、泛娱乐化、去农村化现象严重,对农服务类节目少,离农村群众对广播电视需求差距很大。

2从节目传播环节来看,农业电视节目传播渠道急待拓宽。

长期以来,农村广播电视收入低,投入少,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薄弱,发射台、转播台设备陈旧老化、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目前农村普遍采用模拟无线的电视覆盖方式,传送的节目套数有限,而且容易受发射功率、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电视信号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收视效果。许多地方由于缺乏足够的经费,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的开机时间不足,发射功率不足,无法满时间、满功率转播中央台和省级台的节目,农户只能在每天某一段时间里能够收到电视信号。目前央视七套的入户率不足10%,而且多通过有线覆盖。据调查,绝大部分地区农户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到2套-3套、不超过5套的电视节目。仅有的几家专业对农频道,对农节目少之又少,而少量的对农节目由于覆盖问题农民很难收到。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原在省级卫视频道播出的农业电视节目改在地面频道播出,受有线电视网络限制,一些地区接收不到,这更限制了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如原在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和乡村频道同时播出的农业电视节目《乡村四季》自2009年开始,仅在乡村频道播出,由于乡村频道覆盖问题,导致部分观众流失,节目社会影响力和收视数据下降。

3从节目生产环节来看,部分农业电视节目选题内容狭隘、定位失衡,编排不当。

一些农业电视节目的主创人员固守“传者本位”传统观念,缺乏对“三农”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农村受众的深入了解。在进行选题策划、组织拍摄过程中,思路狭隘,想法单一,或者板起面孔说教,生硬灌输;或者过分关注生产问题,对于农民的“生活”问题以及其他问题缺乏关注。即便是农业技术类节目,也不够深入浅出,农民难以理解接受。此外,节目样态陈旧,拍摄制作单一,难以吸引受众注意。曾有多位学者组织过农业电视节目观众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发现广大农村中喜欢看电视的农民常常觉得电视节目和他们比较疏远,许多节目实用性不强、指导性不力、针对性不够。在整个调查中发现,农村和城市因生活习惯不同,收视习惯也相应有着自己的特点。如城市观众一般要求主打新闻节目放在晚7点左右,而农村受众60%以上要求主打节目放在20:00点以后,因为这时农民才刚刚回家吃晚饭。由于生活作息习惯不同,对农节目也应有别于一般都市节目。

4从管理机制来看,农业电视节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例如旨在解决农村地区接收广播电视信号难的“村村通”工程,但仅就媒介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在电视台内并未享受到优惠政策,仍按照商业电视的模式来运转、经营和接受上级部门的评价。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农业电视是一种“公共性”较高的准公共文化产品——九亿农民目前还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应当由政府进行扶持,而对农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数量如何,不仅与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有关系,而且与国家稳定直接相关。如果将农业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就可按照国家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对“三农”多予少取的方针,要求中央及地方各级电视台开办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并加强资金和政策扶持,引导各种电视媒体资源流向“三农”服务领域。

在电视媒体内部的各种考评机制和执行的考评标准中,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没有享受到特殊优惠政策,被迫与都市频道、影视频道以及娱乐节目同台竞技,争夺受众。而且,在现有的以收视率、市场份额为核心的节目评价体系中,收视数据样本的选择大多都集中在城市各类观众群体中。由于多种原因,农村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评价很难在现有的各种收视数据调查中真实反映出来。作为以农村观众为主体受众的对象性电视频道和电视栏目,在面临以数据为排名主要依据的竞争排序中,无疑处于“话语权丧失”的尴尬境地。时刻面临“末位淘汰”的威胁。在现行的收视调查规则下,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大多排名靠后,直接影响合内经费的划拨。更对广告创收带来巨大影响。有实力的广告主紧盯收视排名,把广告经费大量投放在排名在前的电视频道和栏目。涉农广告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特征也给广告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很少有广告公司专门经营涉农广告。广告创收的困难直接影响到农业电视频道和栏目日常节目生产运营。影响到频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目前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仅靠频道对农节目创收的部分,大约只占频道创收总额的1/8,尽管经营创收困难,但缴台里的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高达60%。这就迫使他们将创收的目光投向其他预期有良好收视的非农节目,在黄金时段,农村节目也让位给了能拉动收视率的电视剧等娱乐节目。

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传媒肩负着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历史任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发挥现代传媒优势,推进这一历史进程成为电视传媒人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农业电视传媒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

近年来,按照“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和“制播分离”的原则,我国电视传媒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节目资源进行市场化、社会化的定位和开发,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改革后仍然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对电视传媒的经营性产品和公共服务类产品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准确界定。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在管办不分、所有权与使用权合一以及“财政差额拨款”的体制下,缺乏对频率、频道栏目性质的科学界定和分类依据,因而,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是导致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此类带有明显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对本行政辖区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这样使从业人员能够摆脱后顾之忧。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例如安徽省在2002年。为了改变农民收看农业电视节目困难的现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七套农业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的试点以提高央视七套农业节目的覆盖率,并用多种形式引导农民收视。13个试点县农业节目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了80%以上。“农业节目进村入户”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在试点县,每年就有9,200多条七套农业节目的信息被广大农民所采取,产生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应。试点县的收视表明,七套农业节目落地后,有70%~80%的农户收看。其中40%~50%的农户是经常收看,有的农户常年坚持记收视笔记。农村出现了看着电视种田,跟着七套赚钱的新观念、新景观。农业节目进村入户让农民踏上了信息致富的早班车。

其次,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

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保证农民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的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行业主管部门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覆盖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这样,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电视传播、在全国开办第一个专业农业电视频道——吉视乡村频道的吉林省广电局最近又有新举措,采取微波传送等措施,达到有线传输与无线传送混合覆盖,使吉视乡村频道的节目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吉林全省覆盖率。这一有远见的举措无疑值得借鉴。

再次,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

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字特色,做对象性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通过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和电视剧进行合乎农村受众收视习惯的精心编排,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也要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农业电视节目要强化服务功能,贴近农民生活,服务农村产业,使得电视传媒的文化内容。或给农民以充分的电视话语表达权,或在节目中融入农民的情感,使电视节目既能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又能体现电视媒体对农民的关注。

为适应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需要农业电视传媒采取全新的报道视角,展现全新的报道内容。有学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提出的观点颇有见地:首先要从生产视角拓展到生活视角,要广泛报道农民的衣食住行,展现农民的喜怒哀乐,探究农民的内心世界;其次要从经济视角延伸到社会视角。真实再现农民的生存状态。真情讲述农民的生活故事,增强报道的服务意识;再次要从精英视角转换为平民视角,以普通平民作为报道主体,全面展示普通农民的全景图象。

农业电视节目要想增强吸引力,就必须在节目形式上多下功夫。要采用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主持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亲和力和口语化表达方式,多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感受乡村的变化,与农民朋友直接对话,让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既反映了农民的呼声,又拉近了电视与农民朋友的距离。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对农节目可持续发展之路。摘要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电视传媒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惠待改进,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实现农业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电视传媒论文篇3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IPTV、手机等信息网络和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媒体形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些新型的媒体形态在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专业化的传播内容以及数据存储的高质量和大容量等方面拥有众多的优点。这些特点能够,极大地满足了受众活动和受众需求。这种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化,为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从而使得媒介市场格局逐渐由单一媒体垄断转化为多种媒体并存发展。造成这种格局的根本原因是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得到了增加,同时受众需求也变得各不相同,最后导致了传统电视受众的注意力严重稀释。现在的问题是面对受众的分化浪潮,传统的电视媒体是否毫无对策?“随着市场的发展,分化的程度日益加深,碎片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局限于传统指标划分受众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将态度、行为等能够体现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受众。”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时代,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断定传统电视的受众群体一定会分裂或减少,它会随着新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生时间或空间上的位移。比如,受众可以根据相同的兴趣,通过网络流媒体以直播或点播的方式欣赏到电视台的节目。传统电视的受众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他们只是在新的媒体平台上实现了重新聚合,而正是这种重聚,将成为媒介融合的受众基础。

二、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资源整合

虽然与各种新兴的媒体相比,电视媒体存在着许多的缺点,但是它同时还保持着一些优点。例如权威优势,它在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要。一般的电视媒体都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首先让人们觉得可靠、可信,由此牢牢地吸引住已有的受众群和新的受众。品牌优势。电视和其它传统媒体相比,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应该说是惊人的。具有最广泛社会基础与强大的影响力。电视品牌在我国现阶段还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它包括传播形式、手段、覆盖、名牌栏目、节目、主持人、受众群等等。电视媒体在竞争中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应该抢先利用市场手段,整合有效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形成以广告信息产业为主,多元化产业运营并存的发展格局。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进行整合的过程如下:第一:对媒体的受众进行调研。每个媒体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定位,这直接决定了各个媒体的受众结构。与西方家相比,我国的电视媒体是一个宣传与经营的混合系统。一方面,它依托于各级政府而存在,一级媒体代表一级权威,是各级政府的宣传平台。另一方面,我国没有商业台和公共台之分,基本上,二、三千个频道都可以播放广告。由于不同级别的媒体,代表不同层级的行政权威,它们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受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不同,所以形成不同级别的广告传播平台。第二:进行行业细分。实际就是将读者资源深度挖掘细分,在科学、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整合资源的第二步——目标市场选择。整合资源是为了进行产业化运作,所以媒体应根据自身的受众结构特点,结合各个行业的发展选择自己的产业化运作方向第三:实现立体化传播。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环境中,单独依靠个体媒介形态很难形成传播优势,它要求新旧媒体互相联合,构建起立体化的播出平台和组织构架,为客户提供多通路、多形式的营销服务。整合营销不是仅仅让用户能够在多种平台上找到一样的内容,更是为了充分发挥出多平台的固有属性,更好地形成互补结构,发挥跨媒体平台的集聚效应,使品牌的传播效益最大化首先要根据播出平台的特点创新节目形态和编排方式。其次要将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与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优势相结合,发挥网络人际传播优势,弥补传统电视传播的缺陷。第四:打造“市场链”。媒体整合资源的关键是打造各个行业的“市场链”。很多产业完全可以和相应的版面结合,既为媒体增加新闻素材,又可以串起一条条“市场链”,把读者资源、媒体资源、行业厂商资源等彻底串联起来,打造利益共同体平台。由于媒体在市场运作中处于公立地位,行业厂商更愿加盟由媒体牵头的这种顾问机构。媒体整合资源进行产业化运营并非单纯创收,它使媒体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受众。

三、小结

电视传媒论文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大众传播;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7-0058-02

一、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媒介也在快速的改变发展。当电视出现并不断普及的时候,曾经有人预言广播要死了[1]。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广播并没有走向死亡,而是在探寻的前进道路上,由信息杂糅的全面大众传播走向例如交通广播等专门化具有一定指向性的非线性窄众传播。同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但是却离不开网络的时候,我们同样要问:电视是否要走向死亡呢?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人们获取咨询的途径更加多样,但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以及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电视非但不会走向死亡,而且会根据时代与受众的需求以及传媒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在不断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本文主要从电视为什么不会走向没落,以及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角度进行探究。

二、电视为什么不会走向没落

探寻电视不会走向没落,主要是从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角度以及电视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和被传播者角度进行探究,阐述电视不会走向没落。

1.从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电视的命运。人类发明的媒介无非是两种命运,生存或者是消亡,如果一种媒介在信息传播的媒介大潮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持续稳定,那么将会继续生存下去。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美国媒介学家莱文森所提出的媒介生存进化论认为,某种媒介的未来命运是可以预期的,自然,电视的命运也是可以预期的。这印证了电视不仅仅不会消亡,而会持续发展。

(1)“人类即环境”理论。“人类即环境”理论认为,媒介的进化不取决于任何别的因素――复杂程度、技术含量、轻重美丑,只取决于人类作为“环境”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媒介就是适应人类需要的媒介。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媒介作为“有机体”是有生命的,同时,这种有生命的媒介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所以人类使得媒介技术得以发生;另一方面,媒介技术跟自然界的有机体是一样的,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对于电视来说,电视这种“有机体”是由我们人类创造的,所以电视依托于我们人类而存在,同时电视又被我们人类所应用,所以电视这种“有机体”又依托于我们人类这个自然环境而存在,因此,电视的去留是由我们人类来决定其去留的。电视因为符合人类的需求,并且被需要,所以,在这个层面看,电视不会消亡,而这种“有机体”会依托于人类这种环境而存在。

(2)“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2]。“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指的是某种媒介的传播模式,是否同人类与生俱来的安装在人类器官中的“硬件”一致,是决定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广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它的传播模式跟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与世界进行交流的方式是一致的,所以会在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全新媒介充盈的全新媒介传播环境中继续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应。而电视恰恰同样可以满足人类视听双重的感官需求,与人类与世界交流方式相同,所以会存在并发展。

(3)估量媒介存活前景的两种特征理论。莱文森的估量媒介存活的两种特征分别是:该媒介的根本属性一旦发生了变化,那么无论用什么名字来命名,他都是一种全新的装置。可以改变的,或者他的变化是可以想象的,即使发生了改变,也不会伤筋动骨,它还是原来的媒介。同时他指出,我们在说一种媒介是否要死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电视的基本的,固有的不可改变的特征,以及其可以改变的,非重要性的特征是什么。无疑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相对于报纸的纸质传播方式,以及广播的传播方式,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声像的传播方式。与此同时,根据“人类即环境”以及“自然人感官传播模式”理论来看,声像的传播方式符合“环境“的需要,所以不会消亡。虽然随着媒介的融合以及传媒技术和使用者人性化需求的不断改变,电视的线性传播方式改变了,电视的大众化的传播规模改变了,但是其最本质的声像传播样式没有改变。所以电视不会走向死亡。

2.电视传播模式中传播者和被传播者角度分析电视命运。电视在传播的过程中,并不是自己独立完成传播的过程,而是依托其中的人,也就是上游的传播者以及下游的受众。从主动传播的角度以及必须接受群体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电视在媒介融合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所以电视不会走向死亡。

(1)传播者的必然需求。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方式,在传媒融合的大环境下,虽然有许多更快更简洁更人性化的传播方式出现,但是电视作为当下传播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传播效果最好的传播方式,被电视的传播者所必然需求。电视是党政信息的最主要的传播窗口之一,无论作为的国家电视,还是有财团支持的商业电视,无不都是在为利益的主体而发声,电视传播党政信息方便,有其不可替代性,所以电视不会消失。从传播的节目内容上来看,美国等国家都有电视节目的等级审查制度,在中国同样也存在有些内容可以在电视节目当中播出,有些内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播出,而互联网等媒介相对于电视媒介而言,其审查监督制度并没有那么齐全,监管也没有非常严格,所以电视成为了很多传播者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

(2)被传播者的刚性需求。电视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这个年龄段的受众的忠实程度非常高。这主要是由于该人群接受新鲜事物的水平以及本身的素质所决定的。所以即使是在互联网时代,中老年朋友们应用互联网的程度相对比较低,反而对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应用程度较高。因此,他们成为了电视的固定受众群体,正是市场的被需要性,所以电视不会走向死亡。电视在被传播者群体当中,除了扮演了教化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家庭必备的减压方式。很多人都有习惯,回家之后打开电视,即使不看,也会通过听声音的方式,增加家里面的“人气”。特别是在当前家庭的规模不断的减小,上班族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电视在减压或者舒缓人们心情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电视也不会消亡。

三、电视未来的发展

电视之所以发展进步,其中主要由传媒科技的发展以及传媒人性化的进步两个原因共同影响。那么,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电视内容又有哪些改变?

1.传播形式发生改变

(1)由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众所周知,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是线性传播的。因此,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频道,所播出的内容,我们是没有任何选择性的。但是现在随着电视节目的非线性传播,我可以在其他时间点播观看,同时我可以快进快退,甚至回看。当然,这种非线性的传播方式更是现代传媒符合人性化需求的体现。其主要的发展形式有:云电视,网络电视,家庭影院等[4]。

(2)由固定传播到移动传播。电视以往的信号接收形式多以有线传输为主,所以这就要求电视一般有固定的场所。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电视变得非常的不便捷,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上,都限制了我们对于电视的应用。随着网络在我们生活环境中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电视由固定的方式改变为移动电视,人们可以拿手持电视甚至通过手机就可以观看节目,这大大摆脱了传统电视对于空间的限制,可以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在任何由网络信号的地方观看电视节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

(3)由单向传播到多向传播。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向都是单方向的,也就是,电视播出内容观众接收,但是我们的意见却不能够传达给“电视”。然而电视在媒介融合下,电视衍生出更多的交互方式,甚至可以实时的参与电视。这使得电视的传播方向由以往的单向传播改变成了多向传播。可以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等功能,实时的在线互动,甚至还可以在大众传播平台上表达个人观点,在节目播出之前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交互表达个人意见等。

电视向非线性传播,移动传播以及多向传播改变的同时,受众的粘度也不断增加,使得电视成为受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传播内容发生改变。在这个媒介竞争激烈的时代,技术上的差距变小,如何让受众选择电视并且高粘度的贴合,电视内容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电视之所以不会死亡,内容的不断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1)贴近人性化。电视表达方式一直在变化,从早期的说教型的内容,到后来服务性的内容等,要想在未来的传媒市场中分一杯羹,内容的人性化改变,是重要的突破口。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播出的节目的时间上,根据人们的需求生活习惯进行播出。例如:某些电视频道,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播出治脚气,治痔疮的广告,除了语言的污染之外,电视还有很多恶心的画面播出,这大大的影响到了受众对于电视的认可,转而会选择不看甚至会重新选择传媒方式。在节目内容上,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需要进行改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受众需求。这将会更加人性化的提高电视的播出水准,增加观众对电视这一传播媒介的应用。

(2)走向专业化。电视的播出内容可以根据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对于某一类节目的目标群体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向性,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也就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建立新闻频道,各类新闻可以集中进行播出,那么对这些内容有一定需求的目标群体就会更加贴近。由此看来,专业化的道路无疑是电视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5]。

(3)走质量路线。电视媒介作为大众传播平台,其播出的大众文化很多时候都被人诟病制作粗糙,不够精良。所以我们应该在电视节目质量上下功夫,提高节目的可看性、可欣赏性。当下很多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开始走大片化的道路,像是制作电影商业大片一样制作电视节目。这样一来,电视与其他传媒方式相比,节目质量就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传媒环境下,电视这种基于视听的影音传播方式不仅仅不会走向死亡,反而会在媒介融合当中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佑龙.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广播新闻发展困境与突破[D].郑州大学,2013.

[2] 梁颐.电视和电视机的未来命运――以莱文森媒介生存进化论为视角[J].西部广播电视,2014(4).

[3] 王静.新媒体电视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特征[J].当代传播,2010(4).

[4] 何方.电视本体的嬗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电视传媒论文篇5

当今新媒体格局与发展,为社会公众政治参与和社会信息的交流,提供了新的表达空间,也为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提供了一个新的表达渠道和民意审视平台。据2009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3.6亿。①庞大的网民群体,标志着新媒体以其传播的广泛性、多阶层化、渗透的多元化活跃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而一件件、一桩桩一时在传统媒体中难以表达的对政府公共事物评判或质疑的话题,便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自由空间”与“平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进而得到社会更深层次的探讨,甚至影响政府公共事务决策,使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摒弃时弊、顺乎民意。如一度备受网民关注的“天价烟局长”和史上“最牛团长夫妇”,先后都被网络掀翻了。再看2009年10月,遭到数千网民质疑的上海浦东“孙中界案”,最终导致浦东新区政府承认“钓鱼执法”并公开道歉,表示深刻吸取教训,并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对直接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辽宁本溪市民张剑杀死暴力拆迁者被判缓刑后,按政策获得房产商50万元房屋拆迁赔偿案例,令互联网上欢声一片。网络民意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普遍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一些“短信评政”、“电子政务”、“在线办公”等网络信息通道应运而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地方政府官员,经常就社保、教育、就业和环保等国计民生问题与网民在线交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可见,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社会公众有了介入公共事物的平台,加速了社会公正和民主建设的进程。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过度商业化的网络等新媒体也扮演着令人忧虑的角色。黄色网页、垃圾信息、虚拟消费、网络诈骗等充斥在社会公众的经济生活中,给社会公众造成极大困扰。同时,一些网络论坛、贴吧、聊天室等媒介平台,为炒作视频“卖点”、吸引网民“眼球”,运用“人肉搜索”等形式,将公众私领域的问题曝光于公领域,“生活垃圾”到处泛滥,迎合了一些网民的猎奇欲和偷窥欲,使“话语民主、自由”的网络空间给人以无聊之感。2009年8月,央视著名主持人马某的隐私照,被夏某擅自传到网络上,并两次对马某进行敲诈,夏某后被北京丰台警方抓获。曾在诸多影视剧中露脸的女星殷某,在某博客空间被传为重庆黑社会“保护伞”文强的情人,并有“殷文”合照发在空间里。殷某在新浪开博客公开辟谣,证实合照是经过PS的,并宣布将采取法律途径维权。不少网民对这种屡见不鲜的网上“花边”新闻提出质疑,难道又是“商业炒作”?更有甚者,近些年手机短讯、博客、播客和网络图文视频等传播媒介,也为泄私愤、图报复、造谣生事、诽谤他人等不文明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互联网络等新媒体发展态势及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令人深思。因此,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占领舆论宣传的高地,尽快融入其中,构建一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于一体的、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舆论导向正确、健康的传媒空间与平台。在与新媒体的竞合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举旗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切实抓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融合实践,共同构建现代传媒的新阵地、新平台、新空间,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推动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合力营造,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体的功能变化,网络等新媒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虚拟的娱乐空间,而是逐步介入到推进民主、建构新型社会空间等方面。受众个体作为社会公众角色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时时有过激的情绪表达,或对政府公共事务时有质疑等等。对此,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应担当起协调好、疏导好网络民意和维稳的社会责任。2003年“非典”期间,传统媒体未能及时公开报道“非典”疫情,导致百姓对某种冲剂的抢购风潮以及造成社会恐慌,教训是深刻的。可见,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舆论引导是前提条件,也是搭建社会舆论空间的基础。因此,近些年“两会”期间社会公众对医改等问题的热议,对抗击冰雪灾害到抗震救灾,乃至对甲流感的疫情报道和对国家大事的新闻评述,或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快捷的传播手段,使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同时,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与社会空间舆论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手构成了强大的导向性以及凝聚力,并在社会公众包括广大网民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其次,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应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优势,不断提升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舆论合力的营造中,应充分运用网络论坛、博客、播客、搜索、链接、网上征文和报名、投票、查询、跟贴等手段,营造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宣传氛围,引发广大网民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活动或节目的参与热情。在这方面,“中国红歌会”和许多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举办的“超女”“赛歌”和“才艺秀”等活动,以及许多与网络互动的类似《经济走廊》《政风行风热线》等节目,都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运作的成功典范。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舆论合力营造中,还应“以身作则”,自觉抵制传媒空间与平台中的炒作、恶搞与低俗之风,尤其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不良视频内容,自觉做到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不保留,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尽一份力量。对一些需要下载的新闻信息,也要注意鉴别,不能“拿来主义”宣传了事。当一些传媒舆论或网络民意出现“碰撞”,社会公众急切期盼真实和公正的信息时,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应敢于“站出来”说话,用事实给社会公众一个满意的结论。就拿2008年“华南虎事件”来讲,从官方信息,到网友提出质疑,随后是各路媒体跟进,一时间“挺虎派”与“打虎派”的态度泾渭分明,使得“虎照”具有社会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的深刻意蕴。直到央视《新闻调查》播出《虎照疑云》后,才被众多网民称为最权威、最有深度、最有说服力的报道。2009年11月央视曝光“教育潜规则”引起的网议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主流媒体“先声夺人”的舆论引导作用。

再次,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领域的拓展与融合,应建立健全监管体制。鉴于我国目前对网络传播的整体监管正处于探索阶段,不少有识之士认为,互联网络等新媒体有必要借鉴传统的广电监管模式,将政府主导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使二者尽可能地在舆论合力营造中并行不悖,达到自我约束、社会监督和道德规范的目的,进一步促进传媒空间新技术理性与社会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使全球化形势下的多元文化,进一步达到交融与创新。

(作者单位:江西电视台)

本文责编:曾鸣

注释:

电视传媒论文篇6

论文摘 要 本文先研究电视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以及局限性,然后研究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最后论述电视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应用。  

最近几年,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比较迅速,影响力逐渐增大。电视媒体技术逐渐在新闻传播开始应用,这有利于新闻媒体提升综合实力,扩大媒体传播能力,电视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应用时也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电视媒体技术更好地在新闻传播中广泛应用,提高新闻传播的效力以及影响力。此外,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各个媒体都在积极采用新的传播手段,克服自身的不足,提升实力寻找出路,相信一定能够成功经受时代的考验,真正成为竞争中的强者,拥有自己的一份新天地。 

1 电视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以及局限性 

近一段时间,电视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直接冲击先前传统的媒体群,影响力逐渐增大。电视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优势,它是综合了文字、图像、声音等,画面形象生动,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也组合成了新的媒体传播方式,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跟大众互动性大大提高了。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结合了网络传播技术,把网络传播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了,电视媒体技术互动性比传统的新闻媒体大大提高了,让更多的大众参与中来,传统的媒体是讲诉如何成功,而电视媒体结合了网络传播的特点,传播具有双向性,大众可以随时参与进来,一起评论,发表个人观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大众的积极性,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一旦有了大众的参与,那么电视媒体进行新闻传播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当前,电视媒体技术进行传播,电视媒体的信息量逐渐扩大,这比一般的媒体大得很多,这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电视媒体具有一个信息平台,信息量很大。电视媒体技术被人称为在语言、文字、印刷术、无线电话之后又一次信息革命。然而,电视媒体技术拥有传播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无法避免的。优势和局限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也相互制约的。就我国现阶段来说,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电视媒体技术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缺乏有效的内容控制,当前电视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辩。对于受众而言,拥有真假难辩的信息与完全没有信息是一样的。而传统的媒体技术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新闻内容在之前要受到层层把关,这些传统的媒体责任意识很强,新闻内容具有真实性保证,不良新闻就相对来说会比较少。 

2 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电视媒体技术更趋向融合,在电视媒体进行传播时,电视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是很大的。电视媒体的传播呈现出螺旋式发展,形成了实时性传播、跟踪性传播、同步性传播、多元性传播等多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力,很容易使大众接受这种传播意识。 

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因此,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就是微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新闻传播中,一个刚刚告别铅与火的传媒时代又匆匆迈入了一个告别印刷、告别发行的广播电视传媒时代。说实话,这就是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 

影响电视媒体技术的发展因素很多,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处理功能逐渐增强,当前计算机技术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提高,信息化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技术不断提高,这有利于电视媒体更好地进行新闻传播;其次,另外一个因素是数字信号处理能力的提高,这样可以保证信息不容易被干扰,也就是说提高了电视媒体抗干扰能力,保证信息和信号通畅,方便电视媒体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为信息的以及传递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最后,影响电视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因素是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行创新,接口技术的不断改进,让很多电脑用户可以访问更多的网络电视。 

   3 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的应用 

新浪网总裁曹国伟说过:“现在,你不采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或者说不能利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发展你的媒体,将会在媒体行业慢慢消失。”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的采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可抗拒的。由于电视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把最新电视媒体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有利于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不断丰富媒体传播形式。电视媒体新闻可以根据不同的新闻,采取与众不同的传播形式,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当电视媒体进行播放新闻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全程流式传输方式,及时快速地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同时可以保证画面的清晰以及连贯。而当电视媒体进行重要事件播放时,要采用流程式传输方式,这有利于用户可以得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在观看中随时快进以及后退,实现新闻视频的及时播放,也可以把自己想要看得东西再播放一遍,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新时期电视媒体应用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当前是采用网络以及手机短信参与到活动中来,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信息并进行传播信息。就是这样一个传播过程中,电视媒体很难对信息进行审核,无法保证信息的客观以及公正,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和真实有效。通过新的电视媒体技术,进行新闻传播时,会碰到大量的虚假信息以及垃圾信息,因此当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应用时,应加强对这些信息的注意以及审核。加强培养合理的法制法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赢得大众的信赖。面临竞争激烈的电视媒体环境,面临大众多元化地信息方式,在这个文化竞争日趋加强的时代,我们媒体人必须时时注意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4结论 

新生的电视媒体技术直面庞大的传统媒体群,已发出强大的冲击波。有着很强的注意力,吸引力也比较大,电视媒体技术有着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样一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加快电视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应用,这样媒体能够真正努力去应对挑战,寻找出路,相信一定能够成功经受时代的考验,真正成为竞争中的强者,拥有自己的一份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1. 

[2]尼葛庞蒂.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12. 

电视传媒论文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传播;走向

媒介融合是现代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从内容到方式,从网络到终端均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对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在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的进程将会更快。鉴于此,明确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论证其应用价值显得极为必要。

1.媒介融合的涵义分析

媒介融合所涉及的信息交流范围较广,在多元化交流方式的影响下,传统的报刊与电视的重要性逐渐不如新兴的互联网信息网络。本文所指的媒介融合主要是以新型的通信技术为依托,把多种的信息媒体融合为一体的技术方式,其核心目的在于信息的交换,针对各类的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把各类媒体的信息资源全部迁移到统一的媒介平台,便于受众浏览。笔者认为媒介融合当中主要包含着三大因素,分别是组织结构、传播手段、所有权属,可实现对信息交流发展的持续促进,推动信息传播向着更全面的方向进步。

2.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发展的契机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电视新闻传播发展迎来了诸多的契机,集中体现在新闻观点的阐述以及新闻采编的方法两大方面,具体如下:

2.1多元化的新闻观点阐述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独家新闻的形式几乎不再存在,其所强调的是信息资源的共享,因此新闻信息在传播方面往往会呈现出较大的共同之处,电视新闻的看点逐渐由类似的新闻内容向不同的新闻评论点与播报点的方向转变。鉴于各家电视台对新闻评价的立足点与切入点均有所不同,因此新闻观点的多元化特征更为明显,跟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也得到了强化。电视新闻传播的立足点越贴近生活,就越能受到受众的喜爱与支持,简而言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电视新闻观点的阐述更加趋向多元化,可引导受众以更全面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新闻事件。

2.2合作式的新闻采编方法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信息采编,信息来源匮乏,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员来完成信息的采集与编辑工作,效率较低,且所采集而来的信息缺乏全面性,影响了电视新闻播出的效果,难以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媒介融合的新背景之下,可实现新闻信息资源的共享,无论的图片、视频,还是文字均可在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最全面的采集与编辑,节约电视台内部的人力资源,对电视新闻的实时转播大有益处。扩大新闻信息资源的来源范围,可由普通人提供,确保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电视新闻采编基本上都是分工合作与团队合作两种方式混合的做法,可提高新闻信息整理的效率,保证新闻西信息采集的快捷性与真实性。

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走向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与传统的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表达方式创新、多种媒介的交叉使用、革新固有的新闻观点模式等方面,具体如下:

3.1表达方式创新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对于电视新闻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突显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到对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评价,再从还原新闻事件本质到针对新闻事件作出创新的解释。如今的新闻传播方式繁多,电视新闻传播的固有优势被逐渐削弱,这就要求电视新闻传播在表达方式上作出创新。

针对相似的新闻,不过分注重内容的细小变化,而是着眼于新闻评论点的创新性与独特性,以期给予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继而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彰显其余的新闻传播所无法达成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加大电视新闻传播特色栏目的建设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新闻栏目,以吸引更多的电视新闻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评论方式与表达方式积极进行创新,以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竞争力。

3.2多种媒介的交叉使用

多种媒介的交叉使用是实现媒介融合的关键前提之一,诸多不同的传播方式被强大的网络平台所涵盖,而电视新闻传播也应当看到这样的发展形势。目前我国大部分的电视新闻传播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新闻门户,连接客户端,用户能够实现电视新闻的电视新闻,这是典型的电视新闻与网络技术相互结合的模式,可大幅度提高电视新闻的浏览量,无论是对于网络门户,还是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均是大有益处的。

“双赢原则”是多种媒介的交叉使用必须要遵循的核心原则,应当充分重视资源以及产业链条的完整性,通过方便快捷的新闻传播方式,电视新闻发展与传递的速度均可大幅度提高。同时,开发报纸类刊物的潜在价值,如对电视新闻内容进行补充说明与深入剖析,加深受众对电视新闻内容的理解,通过多种媒介的交叉使用的方式,可切实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广泛性与有效性。

3.3革新固有的新闻观点模式

新闻信息资源来源的无限化可能源自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庞大而完善的新闻信息资源库可作为电视新闻传播信息来源的重要基础。然而,这个信息库仅仅是针对新闻播报而言的,如果要作出符合受众心理特征的新闻,同时讲解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进步,那么增强电视新闻整合的能力久显得尤为必要,在强大的信息资源当中寻找到合适有效而独特的新闻信息资源,而非胡乱地把许多看似相关的新闻混合播报。

完成有效新闻的整理工作之后,选定独具特色的视角对新闻事件的本质进行深入的剖析与阐述,以确保电视新闻播报的整体效果。针对电视新闻传播固有的新闻观点模式进行革新,要求新闻视角必须要具备独特性与创新性,以提高受众的关注度,整合并筛选新闻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值得深入审度与分析,这是时展与技术进步所共同创造的主流发展趋势。现如今,数字化多媒体、移动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均快速发展并融合,电视新闻传播置身事外是不现实的。媒介融合对传播、网络、内容、终端等诸多平台实现了有效的整合与优化,这是媒体发展的新形式。鉴于此,必须要对电视新闻信息进行强力的整合,进一步扩宽电视新闻传播的平台,立足于创新表达方式、交叉使用多种媒介、革新固有的新闻观点模式等方面,力保电视新闻在媒体传播当中的重要地位。(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唐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经营管理者,2013,20:329-330.

[2] 杨丽平.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传播与版权,2014,12:21-22.

[3] 黄定宙.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4,06:43.

[4] 李卓颖.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新闻传播,2014,05:101.

[5] 任春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西部广播电视,2014,11:25.

电视传媒论文篇8

一、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现状

1.传统媒体话语权弱化

我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在国家和政党的框架下建构和运行的,在新媒体兴起之前,传统媒体是国家进行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就媒体特性来看,传统媒体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信息是从信源向受众的单向流动,反馈机制的运行十分有限,受众被动接受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呈现不对称性。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机构是权威而又神秘的,受众对媒介抱有一种信任的态度。但在互联网普及之后,一方面媒体信息流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和传播主体多样性导致话语权分散下放,新媒体成为社会公众表达意见的重要通道。网络媒介的普及过程就是传统媒体的“祛魅”过程,当媒体的话语权和对信息的掌握权弱化时,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性降低,媒体的神秘感便消退了。衡量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影响力的收听率、收视率指标,近几年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随着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中的地位下降,传统的“受众-媒体”二元关系逐渐破裂。

2.舆论场的多元化

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微博大V、论坛达人等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造成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的“舆论场”逐渐形成,传统媒体时代单一“舆论场”的舆论引导格局被改变。互联网新媒体的海量用户群体,参与进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带来的是裂变式的信息扩散方式,舆论引导由最初的“一对多”演变为“多对多”的形式。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导致了广播电视舆论引导主体地位的弱化,近年来如“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等诸多重大新闻事件,都是由新媒体迅速捕捉跟进,广播电视在突发新闻舆情事件中在时效性方面颇显被动,原有的舆论引导领导权被弱化。此外,伴随着舆论场的多元化,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状况也成为了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的一大难题。我国公众在媒介素养方面尚处于懵懂期,在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中,不能理性地运用新媒体实现舆论监督,反倒极易产生群体极化、人肉搜索、恶意谣言、偏执狂热等不冷静不理智的行为。如何全面提升公民媒介素养,带领公民走向理性化道路,对于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来说是一项更为深远而艰巨的任务。

3.诸多体制机制因素发展参差不齐

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伴随着诸多体制机制因素发展参差不齐的问题。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在政治环境、渠道铺设方面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媒介技术管控和媒介内容形态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而经济体制和媒介素养等因素却还存在较大不足,仍亟待提高。在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积极发挥着舆论引导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一些重要的体制机制因素上,我们已经尝试进行发展与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环境体制方面,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有着坚实的政治基础。在经济规制方面,媒介“双轨制”进一步加深了广播电视的商业化,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的公益性在不断弱化。此外,广播电视在不断深化体制内部改革创新,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舆论引导,包括建立并逐渐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打破“条块分割”以实现资源共享与扁平化管理等。同时,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广播电视舆论引导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虽然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自带的政治属性使其拥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但也存在着说教味过浓、控制观念过强、单向孤立、灌输式等引导方式上的弊端。此外,我国广播电视从业者自身的媒介素养也有待提高,部分媒体对内容把关不严,信息内容的不及时、不准确,被多元化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渠道所放大,受众接受信息的不对称,进一步导致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公信力的下降。

二、媒介融合给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媒介融合给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带来的机遇

对于处在改革转型难题停滞不前中的广播电视媒体,媒介融合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发展良机。复杂的传播形态和众声喧哗的媒介环境,更加凸显了权威性“喉舌”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同时,媒介融合在媒介内容和媒介形式上的重大变化也给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媒体提供了舆论引导工作生产方式转变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1)媒介融合让广电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媒介融合不仅可以脱离以“频道”为主的经营模式,其节目来源比传统电视更为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电视节目,还有来自网络媒介、电影媒介、广播媒介等多种传播媒介的内容,可以根据受众的差异化收视偏好、多样化的内容集成,可以为受众提供多重选择机会。同时双向传输和多元互动让广电可以积极地克服曾经的劣势,提升自身的内容优势,打造节目品牌,在媒介融合中更好地吸引受众,占据传播主导,引领舆论。(2)媒介融合让广电行业得到整合与拓展。媒介融合将促进全国广电行业的加速融合,帮助广播电视网络实现全网整合,形成提供全业务的全程全网、互联互通的大网,扩大规模和舆论影响力。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及完成,广播电视行业将向电信行业渗透,广电企业有望大规模进入互联网接入等电信增值业务及大规模介入语音通话等电信传统业务领域,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做大做强,实现共赢。同时,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势必导致电子终端产品的整合与革新,将会带来上下游产业整合的机会,并可能孕育出新的朝阳行业。(3)媒介融合将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媒介融合为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在内的新旧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影响力广泛的主流媒介类型,广播电视在媒介融合后需要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的主流媒体,成为国内乃至跨国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这有利于保持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抢占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有利于优化主流媒体形象,有利于改善舆论传播的格局、推进舆论引导的新秩序建设。

2.媒介融合给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媒介融合对于广电行业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必然是一次不可忽视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转型的步伐,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挑战、新困难不断涌现,广电传媒业面临的体制制约、听(观)众流失、广告分流、经营转型、人才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只有认清形势、紧跟时代、迎接挑战,才能在时刻变化的传媒业格局中掌握主动、加快发展。(1)体制机制的制约与转型。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我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矛盾和制约日益突出,市场化经营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日渐暴露。在原有体制下电视广播的产业化具有分散、低效和粗放等特性,这既不利于有线电视网络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的宏观管理。同时就目前看来,我国广电运营商可以说是完全处于诸侯割据的混战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完成省网整合,那么在网络覆盖上将制肘媒介融合业务的发展。而广电网长期的地方自治和利益矛盾,则需要整合者拥有宏达的魄力,同时要很好地掌握利益的平衡。(2)市场化竞争加剧。媒介融合给各方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竞争平台,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相比,其移动业务很早就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市场营销人才,其市场运作能力远远超过广播电视网络。而我国广播电视在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市场竞争中并没有丰富的经验,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单纯的向上级要政策的阶段,缺少市场化的运作。因此,广电要想在媒介融合中赢得更大的利益,不被市场抛弃,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市场运作能力。(3)受众流失,广告分流。互联网媒体比广播电视更具互动性和选择性,其人性化的设置更好地满足了公众个性化的需求,成为越来越多的公众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和青少年人群获取信息、发表意见、休闲娱乐和文化消费的首选,网络视频用户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正在快速增长。当网络媒体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络用户时,其附加的广告收入也在节节攀升。新媒体具有的各种优势和便利,使其越来越受到广告主的追捧。新媒体广告市场的快速成长,正在不断分流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资源,挤压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市场空间。(4)技术停滞,体系封闭,规范缺乏。因为市场化的前提必须是技术标准的统一和提高,这就要求广电必须打破原来封闭的市场体系,包括封闭的商业模式和封闭的技术体系。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正是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原地踏步,技术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5)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新媒体、新业务和新产业,对传统广播电视机构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广电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媒体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灵活的用人机制、优厚的工资待遇等优势,千方百计从广播电视机构“挖人”,致使广播电视机构留住优秀人才的压力不断加大。(6)传播方式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移动多媒体终端等新媒体的多样化发展,信息传播已从资源垄断走向资源共享、从自成体系转向开放体系、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新媒体发展已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在获取了经济利益的同时,其抢占舆论阵地和受众市场,威胁着我国舆论引导的导向安全,对我国广电传媒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对策

在与互联网新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广播电视要想在舆论引导主导权的争夺战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发展策略调整。

1.宏观维度

(1)完善广播电视政策规制。按照学者喻国明的分析,目前我国媒介规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的媒介管理模式造成媒介跨地区、跨媒介和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的困难。以上种种要求由政府力量主导的媒介规制改革势在必行,既要规避以上问题,又要面对新情况、新要求提出新方法,在政策规制上为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提供保障。(2)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化。简单来说就是广播电视机构从单纯的文化、精神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则,向产业经营过渡的进程。广播电视走上产业化道路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其适应国内经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3)实施“全媒体”战略。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提升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需要在广播电视全媒体生产的内容聚合、业务协作、全媒体云服务平台、多终端、双向互动等每一个环节做出努力。

2.中观维度

(1)区域传播策略。我国由于历史传统因素,在新闻传播领域对区域的划分主要是基于国家行政区域划分,中央、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地区和县市四级行政区划影响下的“四级办电视”都有着明显的烙印。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完善区域传播的策略分析和进行跨区域的整合策略。(2)渠道拓展:新技术下的新媒体联动。新媒体的发展本质上就是内容与不断更迭进步的新技术结合的产物,传统广播电视技术上的滞后成为在与新媒体竞争中最主要的短板。现阶段广播电视要借力新媒体,尤其要充分重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3)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首先,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课程;其次,要打破现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学科壁垒”,进入到通识教育领域;此外,还要重视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作用。

3.微观维度

(1)广播电视节目创新。除了前面提到的传播渠道拓展以外,还要通过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抢占舆论高地。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类节目的创新对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例如发展数据新闻和融合新闻。(2)改进广播电视传播技巧。广播电视要想争取受众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更需要讲究传播的技巧和原则。可以进一步强化“新闻立台”,重塑广电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同时加强议程设置的作用等。(3)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人才的培养。在媒介融合时代,打造知名支持人的途径和方式更为多样:依托于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使主持人与节目融合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成为成长的共同体;主持人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积聚粉丝,能够针对重要的时事热点负责任地发表言论,并积极与受众进行互动,扩大自身影响力;组建网络社区粉丝团,维护主持人形象,并对其进行宣传推广等。总的说来,数字化不仅仅是媒体未来的生存方式,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下,舆论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网络舆论的特征,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多管齐下,方能最终在舆论引导上形成合力。

上一篇:传统戏曲论文范文 下一篇:媒介技术论文范文